#_author:林濁水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society-watch-blog · 6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民進黨卓榮泰主席有點怪
Tumblr media
民進黨主席卓榮泰,圖片來源:中央社
民進黨卓主席提了幾個黨要做目標,只是目標雖然蠻宏大的,但是坦白說都有點怪。
一、關於「新的決議文」
他的第一個目標是要通過一個關於兩岸關係的決議文。
民進黨建黨30多年來,有幾次針對重要選舉的需求,通過了幾個兩岸關係的決議文,不過大家記得住內容的大概只有1999年民進黨全代會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現在卓主席說來一個替代的,「至少要弄成一個共同訴求,在選舉裡面讓大家共同遵守。」
有一個流行但是奇怪的批評,就是「又是為了選舉」。這批評奇怪而沒有道理。理由是難道好的政策不該在選舉時提出,那麼難道選舉是比候選人的身高體重,不可以比政見。道理既然這樣,那麼不是卓主席不可以為選舉提決議文,而是他提這個決議文的理由怪怪的,他說:
1,要讓人民知道維持現狀的意義是什麼,這個時候的維持現狀與3年、5年前的維持現狀有沒有不一樣,「因為對方(中國)出招太多了,維持現狀是維持什麼樣的現狀。」
2,要表達台灣多數民眾不會「放棄對於主權的追求」的意志。
這兩個理由都怪。
首先,兩岸「維持現狀」是蔡總統三年來一再強調的立場,是總統兩岸政策核心中的核心。假使卓主席覺得不應該讓人不清楚什麼是維持現狀,維持現狀,是維持什麼現狀,依正常人做事的辦法,第一個要做的,當然是請首先揭櫫的總統講清楚,假使總統講了,很可能大家發現根本好得很,那麼全代會加以支持就好了;也有可能她真的講不清楚,甚至有問題,那再來想辦法和總統方面商量補充、修正;當然假使總統硬是不肯講,說不定是採用「戰略模糊的策略」,那時,假使黨代表大會覺得戰略模糊不可取,那恐怕真的只好由全代會自己通過自己的,再請總統接受了。否則總統方面一句也不去問,然後大家忙了半天,不論是才發現總統原來早就有一個漂漂亮亮的內容和論述,大家簡直白忙一場;或是發現黨大會通過的和總統的構想大有出入甚至互相矛盾,被拿來大做文章,甚至演變成雙方為堅持自己的主張僵持不下的局面,肯定都不是好事。
其次,自從民進黨1987通過〈台灣主權獨立決議文〉以後,到〈台獨黨綱〉,再到〈台灣前途決議文〉,一貫的立場是「台灣主權獨立已經是一個事實」,「台灣是主權國家」,但是卓主席卻說新決議文要表達「追求主權」的意志,言下之意,難道是台灣還不具備主權,所以要繼續追求;換句話說,是要回到二次戰後初期獨派的「台灣地位未定論」的立場?
這是一個立場上天大地大的轉變,的確應該有一個新的決議文,甚至一個新的黨綱。但是民進黨真的要這樣改變嗎?
一個更恰當的看法豈不是採取主權已經獨立,而這一點甚至是國際普遍接受的,只是各國尚未給我們國際法上的承認而已嗎?換句話說在現狀上,台灣要追求的是國際上對我們已經具備的主權的國際法承認,而不是追求尚未存���的主權。
卓主席真的要民進黨自我否定台灣自己已經擁有主權嗎?這既怪,又肯定不是好事。
二、關於「大對話」
民進黨再次執政後,與社運團體的互動出現不少問題,卓主席說,過去幾年黨沒有發揮這項功能,所以和社運團體漸漸疏遠,這些團體甚至跑到民進黨對立面,他現在要一一找回來。
這說法怪,因為在2013年之前,由於蔡主席要擺脫「暴力小英」的汚名化,的確民進黨出現了有史以來和社運團體最疏遠的狀態,但是白色力量在街頭崛起之後,民進黨便努力重建雙方關係,關係緊密到社運人士進入國會和行政體系的規模大大超越過往,在進步政策上也儘力配合他們了,為什麼說「漸漸疏離」?只是總統和社運團體緊密結合的是其結果就是總統在去年11月28日所反省中說的,政府在進歩政策上走得太快,造成多數民眾都跟不上的問題,於是後來進步節奏只好慢了下來,然後社運團體又開始大大反彈。這樣的整個過程正好可以借用卓主席的話來說:「大家都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既然如此,一方面卓主席還嫌和進步團體疏遠,立法和行政體系聽了免不了頭痛;另一方面卓主席又說2020立委選舉的不分區名單「不能只求名單漂亮美麗,而是要實際的戰鬥力」,所謂的「戰鬥力」,就是扮演溝通的角色,社運出身的不分區立委代表不能一個人堅持己見,因此未來提名不分區立委時,要慎選候選人,這句話又肯定讓社運團體對黨比對蔡總統更加反彈。
本來政黨和社運團體間存在既緊張又合作的關係,很不容拿捏,而且各社運團體間的價值又髙度紛歧對立,高度難以整合,現在卓主席要「全面性」地和社運團體「大對話」,很像是要以全方位政黨的自我定位建立比蔡總統過去還緊密的整合關係,徹底做到讓他們為黨「戰鬥」,難度恐怕比蔡總統過去做的要大得非常多,很怪。
三、關於黨政平台
卓主席強調將來在他構想的黨、總統、閣揆、黨圑四方會的黨政平台中「讓黨在黨政平台中能平起平坐」。
這樣的構想擺在當今所有國家的黨政體制中,怎麼看,都是一個怪得不得了的體制。
當前各國的黨政關係大有不同,基本上大抵有三類:共產國家黨屬於剛性政黨,以黨領政;在民主的內閣制國家中,剛性政黨,黨政一體,典型像英國,閣揆必是黨揆;美國則屬柔性政黨,黨只是選舉機器,平時在政治上沒有什麼積極角色,沒有需要黨揆去建立什麼黨政關係。這三種黨政關係和運作方式都有他們很清楚的道理。換句話說,無論是那種體制,他們規範行政立法關係的中央政府體制和黨的體制及選舉的制度一定要三合一地配套安排,不幸的是我國在民主化工程中,三者間的配套關係一直沒有妥善處理,以致於整個體制運作起來問題重重。
現在卓主席要大大強化黨的地位,先在國會外、行政體系外獨立運作,然後匯集社會團體意見,形成黨意,做成包括「決議文」再拿到黨政平台中,平起平坐地要和立法行政「溝通」並據以施政立法,這是全世界不管是民主國家或威權、專制國家中都找不到的辦法。其結果就是已經亂了的配套更加零亂。如果堅持運作下去,怪事難免接連發生。
卓主席三個目標都很宏大,但是都很怪。他會搞怪的大目標,恐怕是因為蔡總統辭黨主席時念茲在茲地拋出的一句話:黨要轟轟烈烈地改造。現在他就真的要轟轟烈烈地進行了。我也認為黨得轟轟烈烈地改造,但是改造的不應該是主席提出的三大宏標,而是從根本地找出在民主憲政體制下黨的配套位置。談到這裡,黨的改造就完全得和憲政體制連動在一起了。
不幸的是,雖然認為憲政體制應該改造已經是政界的普遍看法,也是民眾的主流意見,但是總統反對,更不幸的是卓主席也呼應總統的看法,認為憲改不急,幸而昨天秘書長終於鬆口說憲政也可以討論了。這是好事,但是不夠好,因為不應該只是可以討論而已,而是要積極討論更要推動。只有進行配套的憲改,黨才會找到真正合適自己扮演的角色,不會去追求奇奇怪怪的三大宏偉目標,才可以真正有貢獻於國家社會的的進步。
更多論壇文章 最常背黑鍋的 都是善良的好人 「除夕夜去你家、回我家?」專家提8大解方 柯文哲組黨:最好與最壞的想像 美國警惕航母殺手 勢力範圍劃分中 凡事以客為尊」的台灣服務業亂象
Tumblr media
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華人習慣總統制?回答柯P:怪怪的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賴清德拋出了憲改議題,柯P對憲政體制發表了一些意見,然後說,憲政這種題目,還不如去問民進黨林濁水。既然這樣,現在就針對柯P的看法表示一下個人意見。
柯文哲說目前我國的雙首長體制實在有點怪,總統有權無責,而且沒有效率。的確,對當前我國體制不覺得怪、沒效率的人實在不多。柯P的說法不怪。
他又說世界上總統制國家不多,使用內閣制的國家很多,但是華人歷史,我們比較傾向總統制。現在怪的反而是柯文哲的這些說法了。說明如下:
一、世界並不是總統制不多而內閣制很多。
假如以直選總統但是又有內閣總理叫雙首長制的話,那麼當今之世三種制度三足鼎立相差不多。 總統制不多,內閣制很多那是西歐國家的情形,不是普世現象。
二、由於大家刻版印象是西歐內閣制國家多,所以刻版印象是歐洲直選總統的國家很少。這刻版印象根本大錯特錯,因為28國中,有14國直選總統,比由國會間接選舉總統的7國還多了一倍。
三、台灣還有一個刻版印象,那就是既然總統直選,總統當然得大權獨攬,只能走總統制,至於雙首長制是最糟的選擇。
不幸這一條「許多」台灣人規定的憲政原則歐洲人偏偏不以為然。
歐盟14個直選總統的國家中採取總統制的,只有賽普路斯一國,而雙首長制居然有13國,儼然成了歐盟國家中最大的族��。
四、台灣還有一個台灣版的憲法知識:就算是雙首長制,既然直選總統了,那麼至少應該走上總統主導政務的路吧。
歐洲國家並不理會這一個台灣版的憲法原理。13個國家中,總統行政權全面凌駕總理的,只有法國,而且法國總統一但失去國會多數,也只好任命國會多數黨中的領袖當總理,實施左右共治,而讓出政府的主導權,完全沒有無論如何就是要總統權大的事。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謙冲」的歐洲直選總統,他們還幾乎全都是絕對多數的選票才能當選的,不像台灣的大總統只需要相對多數就當總統了。
再說,縱使是法國,以個性雄大略的戴高樂建立起來的慣例雖然是「國家元首肩負國家的命運,擔負長遠的未來和政權的持續」,總理「只能是我(總統)的總理」,但是總統只是管大政方針,至於政府日常各種政務由總理領導指揮,不像台灣總統連科長的事、甚至北農、菸酒公司的人事業務都非管不可。
還有,13個雙首長制中,總統職權範圍有大有小,法國總統最強勢,至於其他國家,有7國運作起來和內閣制幾乎一模一樣,另外有兩國和法國一様,由總統主外交。
五、柯文哲說使用總統制的國家不多,問題是中華文化、華人的歷史,我們其實比較傾向總統制。這就怪怪了。
華人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根深蒂固的習慣於皇權的統治,而一元主義的皇權思想正好是和美國人在起草憲法時秉持的三權分立互相制衡的原則完全對立的,怎麼會有華人真的會傾向總統制的事?所以假如在考慮體制的選擇時真的受華人傳統文化的影響,那麼他必定是以君王來想像總統,不是以美國總統來想像他自己喜歡的總統。
從歷史過程來說,以君王來想像總統,坦白說也無可厚非,因為當年美國人制憲時想像的總統就是民選的KING,但是他們又受不了英國的王,於是以權力分立的方式分君王的權並加以制衡,但是這一來總統就絕對不是華人文化中價值一元主義的君王了,
六、一個看法是現在台灣雖然已經是總統制,但是不道地,總統權力不充分,為了讓他順利治國,進一步向總統制走是必要的。
只是總統的確不能主持部長會議,但是那一個不是不顧憲法規範直接指揮部長,更何況,總統可以兼任黨主席指揮有嚴格黨紀的剛性政黨,還可以提名不分區國會議員、同時任命政務官不必像美國總統一樣要通過國會聽證,這些權力都是權力分立制度下的美國總統不能想像的。還要進一步把閣揆廢了才有像美國的總統一樣的權力?台灣已經是超級總統制了。
七、許多人說,總統制好,因為總統有權可以做事,很有效率。
其實美國人設計總統制是要削君王的權並加以制衡,寧願忍受他無效率。分權制衡對效率的傷害,一直是美國體制的大問題,例如美國日裔政治思想家福山在暢銷名著《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中,説美國這種分權制衡的體制已經造成了嚴重缺少效率的否決政治的政治危機。
只是如果要為了效能而取消分權制衡的機制那又將回到權力不受節制,用當前台灣流行的話來說就「有權無責」的皇權時代。
面對美國否決政治的困境,福山的建議是往歐洲的內閣制走。
似乎正是這樣,歐盟雖然直選總統高達14國,但是高度傾向內閣制運作的高達10國。值得注意的像捷克,本來是總統間接選舉的內閣制,2013總統改成直選,而且得絕對多數才當選,但是內閣制的運作沒有改變,芬蘭更稀奇,本來間接選舉的總統改成直選後,體制居然還更一步向內閣制傾斜。
八、要政府大權獨攬而有效率,其實也用不著採取皇權其實總統制其名的方式。新加坡不就是一個總統直選內閣主導行政的雙首長國家,而之前他還曾經是間接選總統的內閣制。華人就一定傾向總統制,新加坡正好是一個例子,只是並不是個民主的好例子。
柯P既然說要問我憲改議題,就以已之所見,簡單陳述,敬請指教。
更多論壇文章 73%的當選率!為何得網路者得天下? 台鐵奇蹟:每上班三天,就有兩天在開會! 四十八天的重整旗鼓 想想西藏、香港 更別談新疆了 沒有貼說狗不能進來,你們就直接進來啊!
Tumblr media
今日熱門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賴清德選總統已成過去式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賴清德選總統看來已經成過去式的夢想了。
兩年來三路人馬,獨派一路一直強烈希望2020台灣出現台獨總統;第二路,為蔡英文低到不行擔憂極了的民進黨人,希望2020總統大選民進黨繼續勝選;第三路,台北市敗選後認為2020總統雖然已經沒有希望,但是希望參選總統的不要像姚文智一樣弱到議員跟著倒一片的民進黨立委,三路人馬都把他們的希望投射在賴清德身上,希望他為台灣、為黨毅然扛起2020拚下總統職位的重責大任。只是依1124選後的趨勢觀察,他們夢眛以求的期待已經成過去式的夢想了。而讓他們美夢幻滅,賴清德天性忠厚,不願挑戰同黨的現任元首固然是理由,但是更關鍵的原因在於是2017賴清德接受總統任命成為閣揆。
2016 蔡總統就職後,獨派人士對蔡總統高舉兩岸維持現狀大旗非常不滿,因此,在去年6月聽到賴清德說「我不管在任何的職務上,都不會改變我台獨主張的立場,而主張台灣獨立,也可以和中國做朋友」,還看到蔡總統民眾滿意度已經掉到3成以下,2020民進黨可能面臨總統敗選危機,但是賴清德民望高高在上,和柯文哲、陳菊並列政界三大人氣王,於是非常振奮地發動攻勢,力推賴清德選2020總統,認為既可以避免民進黨在2020總統敗選,又可以讓台灣的兩岸政策走上符合他們期待的方向。
獨派人士既然強烈支持賴清德選2020總統,因此在眾人都認為林全該被換下來時,獨派並不支持賴清德接任閣揆。當時我也不贊成他擔任閣揆,只是原因和獨派人士完全不一樣。我認為如果憲政不改造,總統、行政院、國會的關係,維持舊習運作,那麼再能幹的人擔任閣揆大概避免不了和2000以來歷任閣揆一樣被消耗掉,卻解救不了民眾對總統滿意度的繼續下跌,因此公開呼籲賴清德如果想對台灣民主政治有重大貢獻,應該以憲改為職志,以他的超高人氣重新點燃在太陽花運動時曾燒起的火,帶動新一波的憲改運動。
賴清德的責任感和一念之仁
可是顯然,一方面基於承擔責任面對困局的强烈使命感;另一方面他生性忠厚,還一方面誤解了總統會像他一樣把憲政當一回事,所以他不必捨我其誰;再一方面他過度相信自已的政治能力,足以克服2000以來13位閣揆都沒有辦法克服的憲政體制的障礙而成為第一位創造歷史的閣揆,並且讓蔡總統能在2020順利連任,於是毅然決然接下了閣揆的位置。不料如今憲改固然毫無進展,他也沒有如預期的成為2000年以來第一位例外地成功地力挽狂瀾的閣揆,不只總統還提早成為第三位10%總統,而他自已的民望也跌入谷底,排入台灣重要政治人物中的末段班,於國、於黨、於他自己,都是遺憾極了的事。賴清德���初一定沒有想到自己的過度自信和忠厚的一念之仁,結果反而是民進黨在2020逃脫不了把總統位置拱手讓人的命運。
下面一張圖是依據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畫出來的,圖中把賴清德、柯文哲、蔡英文朱立倫最有可能參選2020總統的4位,從2017年9月賴清德接任閣揆開始到2018年11月24日地方選舉結束後聲望的起伏畫了出來。從圖上可以看到從2017年9月到2018年3月,要選總統的話,賴清德聲望領先了其他3個人,是最有機會當選的。
Tumblr media
但是不幸的,在2018年6月被柯文哲超越,到了10月又落後在朱立倫的後面,於是綠營要贏得2020總統選舉的機會已經難上加難了。然而民進黨內居然在這時候才出現要求蔡英文放棄2020總統候選人的聲音。很明顯的,這聲音並不是認為2020民進黨總統只要換人選,就仍然勝券在握;這聲音出於立委,希望的是2020 有一位比蔡英文更強的母雞領著他們參選。只是這聲音很快就消失了,原因在於能換人選總統,依邏輯的確比較有利,但是蔡總統不願意放棄參選的意志太堅強了,因此民進黨如果要換人參選總統,黨內一定必定得經過一番尖銳的角力,其過程必定讓民進黨的已經低迷的聲望進一步耗損,結果是換侯選人甚至會比不換更糟,於是成群民進黨的立委進退維谷,躊躇,猶豫,徬徨不可終日。
總統更堅持的要「走一樣的路」VS.黨員大破大立的大夢
接下來民進黨只剩下寄望總統好好的反省,進行令人耳目一新的大刀闊斧的改造了,這一個氣氛蔡總統察覺後有了反應,她說,她決定做一個不一樣的總統。只是她提到的反省內容和反省後的作法,非常稀奇,重點在社會毫無興趣的黨務改造而政方面,她這一點的反省,社會反應冷淡,;她又堅持她一直走在正確的路上,這一點反省,大家擔心;她說她要更清楚地站在第一線,大家看到的是焦慮的她,更往攬權的舊途徑上加碼,而不是什麼走不一様路的總統。見到諸如此類,黨內擔心之餘,必須「大破大立」的聲音此起彼落,賴清德在表達堅辭閣揆的意願後,強調他堅辭就是為了讓總統有更大的「大破大立」的空間。這樣講,毫無疑問的是,雖然黨內有識之士,話講得不得���委婉,但是也不得不間接但是堅定地表示總統所謂的走不一樣的路,內容和大家期待的大破大立完全不符合。
賴清德正式離職後總統就會痛定思痛,充分運用賴清德不在閣揆位置上的空間領導大家大破大立嗎?看來並不樂觀。為未來閣揆是誰,黨主席誰當總統煩惱得要命,有人也跟著起鬨,但是黨內有識者看得很淸楚,而且早就講明了,假使不先下定大破大立的決心,換上什麼人,強佔什麼位置都只是繼續沿著18年來一再已經被証明必敗的舊路徑走下去而己。
假如非大破大立不可,那麼總統沒有意願大破大立,甚至反而成為大破大立的阻礙時,民進黨會有由下而上發動的大破大立嗎?年輕時期的民進黨沒有人懷疑他不會這樣走,但是如今的民進黨,不分年齡世代,心態都已經高度建制化,也高度老化了,這樣一個老化了的民進黨,還可能會有由下而上的改革?還有,不要說正式展開大破大立,甚至老化到要怎樣大破大立都還沒有人提出來呢。這樣下去,所謂的大破大立方案,隨著時間的流逝,最後成為藏在賴清德、鄭文燦等人抽屜中的歷史機密,還是整個黨仍然有機會很快地掀起社會不得不括目相看的大破大立?
現在的執政黨有如裝滿神秘和詭譎的大悶鍋,大家擔心地看著他蒸氣猛冒,卻沒有人知道他的接下會怎樣,以致於甚至走到了這一步:總統開天闢地的迴廊講話居然真的開天闢地到以黨內鬥爭,民進黨不會演宮廷劇,沒有逼宮的事當講話主軸,這太怪了,如果總統不是失神忘了迴廊講話是總統講話不是黨主席講話,就是她認為比所有其他內政、經濟、外交、國防事務,民進黨的內部事已經重大到更是國家的大事了。
無論如何,民進黨要自救,但是民進黨的黨務根本不是自救的重點,自救的重點在於正面面對國家大事,包括總統要怎樣當總統的憲政運作,執政的基本價值、具體可行的政策全盤的大破大立。民進黨不但動作非大不可,而且必須覺悟到可以用來自救的時間已經非常窘迫了。
更多論壇文章 訪朋友要送禮?吵到2個家庭淪陷 才10歲的她 被撞出的肉瘤癌吞噬生命! 蔡英文為什麼失敗?後魅力時代的無魅力者 領不到百萬退休金,背後竟是人資在搞鬼? 當中國不再反日時
Tumblr media
今日熱門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三大嚴重錯誤 蔡英文辭主席不足熄民怨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民怨狂如海嘯,民怨烈如野火,很明顯的,如今蔡英文辭主席完全不足以熄民怨的怒火,止民怨的海嘯。
辭黨主席是必要條件,但是並非充分條件。在選舉中,黨至少犯了三個非常重大的錯誤。
一、提名姚文智,使各地支持白色力量的民眾憤憤不己。產生全國各地的外溢效應並和韓流相激相盪。不只是這樣,還為說不出口的理由,明知姚文智必然低票落選,還不斷大力加碼拉拔希望把他拉到20%,使柯文哲落選。如今幸好柯文哲當選,否則在掉了高雄、台中兩市,民進黨再用力打柯,打到連台北市都奉送給國民黨,恐怕整個綠營民眾不嘩然而怒才怪。然而,縱使柯沒有被打下來,但是一如先前不久,民進黨台北市議會被連累而掉了三分之一的警告,居然不幸被言中了。
二、黨硬挺吳音寧,使都市年輕中產階級和農民大舉倒戈。造成城和鄉一樣哀鴻遍野。
三、過度強度的中央輔選,不只對地方選舉造成喧賓奪主,甚至壓垮地方的結果。 地方自治團體選舉,各地民眾都有不同的關切主題,這主題本應由縣市長候選人擔綱當選舉主訴求,結中央卻硬推所謂的「百工百業」、「挺改革、顧台灣」硬性將其納編以致模糊了地方推出吸引選選民的焦點;而且總統民眾支持度低到頂多只有連任侯選人一半的情形下,還硬要去輔選,嚴重加深了民眾對民進黨的惡感,使候選人深受其害,雖然一直有人勸阻,中央悍然不顧,搞到最後雖終於被高雄拒絕,但是為時已晚。
有這三大錯,黨主席的確該辭。只是她辭的理由並不是這三大錯,總統向大家道歉說「這次努力不夠,讓支持者失望,在此也致上誠摯的歉意。」她並依選壞了主席辭職也是過去兩黨的慣例,宣布辭黨主席的同時她特別強調黨務必須改造。
辭職的同時她劍指黨務做得不好強調黨務一定要改革。這很奇怪,民眾怪民進黨那裡會是因為黨的幹部黨務做得好不好,所以讓民進黨大輸垮台?民眾對黨務其實既不了解,也沒有關心的興趣,民眾對總統站台輔選不滿甚至都只是表面理由;真正的理由根本是對中央執政的強烈不滿。
如今總統拿黨來開刀,但是不只放過對中央執政,甚至還強調「過去三年來,國家走在正確的方向上」,所以「政府的行政團隊應該保持穩定,因此雖然行政院長賴清德已經口頭請辭,她也請賴清德繼續留下來打拚,確保重大政策繼續推動。」
太遺憾了,總統這樣的道歉那裏只是不可能澆熄民怨的怒火,根本是在民眾的怒氣上火上加油。
請所有愛民進黨的朋友,努力大聲告訴總統,事情不是那樣的,總統如果再不針對自己的在政治上的領導,權力上的運作,政策上的決行真正做到誠心誠意的反省並提出真正大開大闔根本性改革,不著邊際地拿黨幹部沒有把黨務做好來搪塞,人民是不會原諒民進黨的。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偉大的高雄獨立王國
Tumblr media
第3屆高雄市長選舉公辦電視政見發表會10日在高雄市政府大禮堂舉行,4候選人同台發表對高雄市城市發展的願景。左起為陳其邁、韓國瑜、璩美鳳與蘇盈貴。(中央社/高市府提供)
韓國瑜語不驚人死不休
誇張講大話是韓國瑜本色,政界所有的人全都得拜在下風。
他的本色一發揮,高雄的壞,先被他講成又老又窮的破落戶;現在他開始講高雄的好了,他又把高雄講成是台灣最耀眼的珍珠。
粗獷豪邁的高雄用珍珠形容總是怪怪的,但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說,高雄有海空港、完整的工業,農漁業,非常富庶,比台北大10倍,比新加坡大四倍,假如把台南到屏東交界封鎖起來,築個萬里長城,不跟其他縣市往來,閉關自守,高雄可不可以養活自己,完全可以。
這簡直說高雄不只有條件可以宣布獨立而且還可以和台灣斷絕往來似的。
這實在太神奇了,如果不跟其他縣市往來,高雄可維持自己的農業大概沒有問題,漁業方面,因為高雄遠洋漁業以外銷為主,影響也比較小,但是工業就麻煩了。
首先,當今全球化之世,製造業上中下游產品形成分佈全球各地然後連結的産業鏈是常態,任何城市,任何國家包括兩大超級工業霸主美國、中國都不存在完整到可以閉關自守的完整工業,否則今天中美貿易戰根本就不會也不必發生了,但是韓國瑜硬是相信高雄已經有了完整到可以閉關自守的工業,真是稀奇。
其次,高雄的重工業,像汽油、石化原料、鋼鐵産品,直接外銷比率很低,基本上是賣到台灣各地消費或當加工製造的原料,所以把高雄邊界封鎖起來,高雄的重工業工廠保證關門大吉,但是他不怕,很怪。
第三,港口必依賴腹地而存在,腹地愈大,港口吞吐量愈大,港口城市愈繁榮,以韓國瑜愛講的新加坡、香港為例,一個以大半個中國東南地區當腹地,一個以馬來西亞為腹地。高雄港當年成為世界第三,也以生産許多世界第一的傳産産品的大半個台灣為腹地。假使高雄封閉了邊界,高雄港不要說世界排名第3,第15,根本得排在千名之外了,這他也認為不會。
韓國瑜有個愛用的���頭禪,「我不懂」,這口頭襌現在大家倒可以用來回問他「我們都不懂」,高雄真的那麼厲害,到了可以不靠和其他縣市往來而維持住今天的工業和港口運作嗎?為什麼要強調高雄這一個天方夜譚的能力,把他在政見辯論會中當主軸,目的是什麼?「我們還是都不懂」。
愛講大話的韓國瑜,在政見辯論會中,還不改本色地闡述他的另一個舊的大話:太平島股票上市。
他說不應該質疑他的計劃,因為他開發太平島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越南、中國,周邊國家都同意。
他真的不知道為南海這個火藥庫,中國美國,強國、弱國丶大國、小國彼此之間,雙邊多邊交涉、協商開會、國際仲裁庭、甚至互相交火,機艦互相威懗,已經幾十年了嗎?在這樣的現象背景下,難道川普、習近平、杜特蒂這一群超難搞定的,在韓國瑜一當上市長後便覺悟昨非今是,開始好講話,而同意太平島股票上市的天大好計?
在短短的一個辯論會中,韓國瑜超級大話一丟就不只是一個。
韓國瑜許多大話,只要稍稍見過世面的人聽了就會搖頭,但是,韓國瑜卻一件件硬拗到底,太平島、高雄人口500萬等等都是一樣。他另一個絕招「南南合作」也一樣,他是說要為業者向南方國家推銷台灣農産。在現實世界,慣例是南方水果賣北方,北方水果賣南方,他硬是說大話要反其道而行,要南方的台灣向南方賣水果,好像日本市場菲律賓、越南打敗了台灣香蕉,現在他志氣大,要把香蕉鳯梨帶到菲律賓、越南直搗黃龍,還給他們顏色看,以報一箭之仇似的���這大話被嘲笑他也不在乎,前天還進一步到客家村說要替他們外銷賣蔬菜。
大話層出不窮,語不驚人死不休,卻往往是胡言亂語,連起碼的常識都不具備,大話和大話之間,還常常互相矛盾,但是為什麼胡言亂語能令韓粉如痴如狂,韓粉真的大大令人「不懂」;而民進黨居然因為他的大胡言亂語而手忙腳亂,也肯定令社會多數人「我不懂」;這一點甚至民進黨自己也「我不懂」,問題是,民進黨再這樣繼續不懂下去,選情就肯定難以樂觀了。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高雄500萬人口」韓國瑜又説夢話了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韓國瑜愛說夢話,為了證明高雄因為民進黨20年執政變得老又窮,他説國民黨當市長的「30年前大家往高雄擠,現在高雄人都往外走。」
是嗎,現在我們就把30多年前,1980到1990的在國民黨統治下高雄市和人口比較多的其他縣市,共7個縣市人口增加的統計拿來比較比較。
Tumblr media
上面的統計表説得太清楚了,在30年前,並不是「大家往高雄擠」。台灣在這10年間人口増加了7.3%,而這七大縣市人口增加比率全部達到兩位數,換句話說,外縣市人口都向這7縣市擠,共有5縣市增加了20%以上,但是而高雄市只有15.4%,敬陪了7縣市的末座!
數字是這樣,韓國瑜說「卅年前大家往高雄擠」,是在說夢話嗎!
韓國瑜說30年前大家往高雄擠,夢話只是再添一樁而已。他的夢話實在太多了,就高雄的人口這件事,他誇下海口涚,高雄如果發展正確,沒有道理不成為台灣最大的城市。 10年後早就可能成為人口高達500萬,台灣最大的城市。
10年後人口500萬?那就是要再增加223萬,也就是80%。那就是要比成長最迅速時期的台北縣增加率大一倍還多。不要說比1980到1990台北縣增幅大一倍多,達到46%,在人口成長率急速下降,再過幾年就要走上負成長,而且經濟因為發展趨於成熟,成長率勢必不可能重複1980年代動輒8%、9%的台灣,還有任何縣市可以重複當年台北縣那10年間34.9%的增幅?
何況,受到自然、人為、居住條件的限制,一個地方人口爆炸性的成長是可能的,和對居民幸福的嗎?
在30年前,從人口增加率來看,並沒有大家往高雄市擠這麼一回事,現在高雄人口增加更慢,問題是這是整個台灣的趨勢,人囗1980到1990年間台灣人口還成長了7.3%,但是到了2008~2017間只剩下成長2.3%了,這趨勢下,台灣已經有11縣市人口不增加反减少了,而高雄市增加幅度縮小固然不值得稱讚,但也只是在延續國民黨統治時已經形成的大趨勢而已。 到現在,原來1980到1990年成長率34.9%的冠軍新北市也只剩下成長4.0%了,至於桃園、台中也只是勉強撐在10%出頭。 這說明的是台灣各地人口成長快的地方是風水輪流轉的,從來不可能有一個地方無限制地成長,永遠領先其他縣市的。如果把時間再往前拉,我們會發現,最早人口增加最快的是台北市,1966~1975不到10年人口從117萬增加到204萬。增加了87萬,高達,74%,這是空前絕後的紀錄了,但是台北就在接近飽合的狀態下,陷入極低度成長,到如今43年了,只增加到266萬,只多了62萬,43年增幅比當時9年還少了25萬! 接下來增加最快的是新北市,從1975到1990由162萬增加到304萬,15年間增加了142萬;但是此後成長也趨緩,2010到如今8年増加到399萬,增加了10萬,比起過去成長真夠緩慢,增幅才2.5%。 接著風水又輪流轉到桃園,1980~2018,由105萬増加到221萬,增幅110.5%。但是桃園肯定沒多久會掉進像新北市一樣,10年成長剩下個位數百分比。 在大趨勢下,台灣已經有11縣市人口不增加反减少了。大趨勢是這樣,高雄未來10年500萬?好像高雄所在的位置是人口還在爆炸性成長的印度半島而不是台灣。夠幼稚、夠荒唐了。
最後,人口爆炸性成長才是唯一的城市發展好路嗎?
人民幸不幸福,和所得高低密切相關,那麼看看台灣自己的各縣市吧。新竹市人口不到50萬,但是卻是台灣平均所得最高的地方,新竹縣,也只有50多萬是台灣平均所得第3高的地方,兩縣市的平均家戶可支配所得都比高雄高了約30萬!至於他的人口成長,兩個地方在1966年人口合計53萬,52年後的今天才增加了47萬,剛好合計100萬,增加得夠少夠慢了吧,他們有因此非常不幸福嗎?
都市一定要大才有競爭力嗎?既然韓國瑜念念不忘的是台灣要和中國聯結,那麼就拿中國學術結合一些國際專家提出的全球城市競爭力藍皮書當參考好了。
2008年評估中,紐約、倫敦、巴黎等大都市固然都名列前茅,而他們城市規模依人口比較也都遠比高雄市大上好幾倍;但前二十名中有11個如如哥本哈根、費城、聖地牙哥等人口都比高雄市小得多。 大就是好?還是品質比大重要?不知道韓國瑜看了這樣的藍皮書做何感想?
無論如何,認為人口非爆炸性成長才好的,是很老舊,很土,很不現代化,更不符合網路時代的觀念。 無論如何,人口北漂是不幸,但是說30年前國民黨統治高雄時,台灣各地都南漂到高雄,卻是一個不曾發過的事,只是韓國瑜的夢話;同時,他認為可以讓各地漂來人口,高雄10年會有500人口,當然也是一個夢話;而城市可以超越各種人口成長、居住品質、公共設施需求地無限制擴張,還是夢話;最後只要是大就是好仍然是夢話。
唉,韓國瑜對藍營會有致命的吸引力,居然是因為再沒有人能像韓國瑜這樣夢話連連,真是不可思議。
更多論壇文章 「孩子比你想像得厲害」不要害怕教性教育 梅克爾時代將落幕 川普説話更大聲 停建深澳也救不了蘇貞昌的選情 該道歉的不只台鐵局而已 公投綁大選的催票效應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賴揆滿意度回升,趨勢或曇花一現?
中秋將屆時節,民意的消長,令民進黨既喜且憂。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喜的是賴清德的民意滿意度突然躍升。依據的調查,比起上個月上升了5.7%,幅度不小。憂的是總統評價並沒有同步上升,反而向下滑落,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台灣民意基金會
贊同她施政作為的落到去年9月以來的最低點,只剩31.2%,相對的,不贊成她的高達54.5%創下她就職以來的最高點。
去年就任以來,賴清德的民眾的評價升小降多,趨勢一直向下。依游盈隆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調查,上個月滿意度驚人地出現了死亡交叉;依美麗島島電子報的調查,在同一個月賴清德的信任度也出現死亡交叉。因為在他就任閣揆之前,是黨內最被期待成為國家領導人的人選,如今他的聲望居然一路走低,令民進黨民眾為黨的前途擔心非常。
表面上,總統是備位元首,所以一直被政界人士説成總統卸任後接班的第一人選,但是從台灣民主化後30年以來,備位元首成為總統侯選人的只有一個連戰,但是他競選2000總統失敗,沒有成功地由備位成功地變接班。此後16年來,所有的副總統甚至成為總統侯選人的一個都沒有。理由很簡單,在於副總統行使職權既受到憲法的限制,又受到總統的防範,以致於在他當選後很快的便會從媒體的注目中淡出,甚至長期消失,消息曝光程度遠遠不及一個普通的部長、縣市長,甚至立委,更不用說是和行政院長比了。這一來,在他備位的4年間,累積政治聲望和實力的機會遠遠落後其他角逐總統位子的人,最後只好毫無奈地退出總統侯選人位置的角逐。
副總統這個「名義上」的接班人,既完全被排除在接班的行列之外,於是條件最好的便非行政院長莫屬;只是行政院長的聲望和總統聲望的浮沈往往綁在一起,而過去18年年來,總統又不幸的總是愈當聲望愈低,結果便是13位閣揆,沒有一個不是聲望跟隨總統每下愈況的,最後只好難看地去職。陳、馬兩位總統的閣揆便是這樣全都退出角逐總統的行列,沒有一個例外。
前車固然有鑒,但是難道賴清德真的不可能逃脫同樣的宿命嗎?這是近幾個月來塞在民進黨支持者心中最大的一塊石頭,現在賴清德滿意度上升5.7%,達到了47.4%比不満意46.4%稍稍高出了一點,民進黨支持者終於暫時可以喘一口氣。對於賴清德這一個20年來第一一次閣揆聲望和總統脫鈎而逆勢上揚的情形,發表民調結果的游盈隆說賴清德是「近十年來最耐操耐磨的行政院長」。其實那裏只是近十年最耐操而已,根本是20年最耐操的。
假使創了記錄的賴清德聲望在脫離死亡交叉後能繼續穩步盤堅,那麼民進黨就保住了一位未來足以角逐國家領導人地位的領袖。於是民進黨的擔憂便剩下另一個難題:假使總統聲望不能再像去年9月賴淸德剛剛就任閣揆時,被賴清德大力拉升,甚至反而一直維持著兩人聲望的浮沈脫鈎而分道揚鏢的話,那麼2020總統的選舉,民進黨要怎麼辦?
2020怎麼辦?這的確是個天大的問題,但是如果賴清德聲望能繼續盤堅的話,至少解決了未來沒有足夠份量的人角逐國家領導人的另一個同樣大甚至更大的問題。民進黨未來兩大事,一件困境難解,一件第一次出現轉機,於是今年將在民進黨既喜且憂地過他們的中秋。
更多論壇文章 這個政府要你「以癌養綠」 別成為別人口中的好人 當自己心裡的好人 在香港,你的出身決定你的人生 新北估得票率侯蘇差2-4%,綠翻盤就差一點? 打「假新聞」才會動搖國本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壇】DPP台北危機和總統危機處理
蔡賴連手拉拔,結果台北市造勢大會中,總統點名市議員時,居然只有一位侯選人在場,真是慘得可以。民進黨在天龍國選到這樣危機四伏有兩大根源。一個是市長候選人不再禮讓柯文哲,另一個是吳音寧危機。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一、黑柯弄假成真
市長候選人不再禮讓柯文哲其實不是蔡總統的本意。年初嗆聲說要不要禮讓,要看柯文哲在台灣價值上怎樣交代,也就是要看兩岸議題上柯文哲到底要怎麼說?總統這樣要求很怪,因為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類似講法民進黨內說過的並不只賴淸德,而民進黨堅持反對九二共識、一中原則,柯文哲也從來沒有鬆口接受,坦白講,兩岸立場上,柯文哲和她的接近度還超過她和賴清德。那麼她為什麼要向柯文哲嗆聲台灣價值,是因為民進黨基層有一部份對柯的兩岸立場的確不滿,所以她拿這些基層來嚇嚇柯文哲。
說是「嚇」就是她的嗆聲並不是真心,因為她明白這些人固然不滿柯的兩岸一家親,但是對她的「兩岸維持」一點也沒有比較滿意,在墨錄群眾心中,蔡柯根本半斤八兩,這一點只要看看像辜寬敏這位獨派大老固然對柯超不滿,但是做民調說蔡當2000總統候選人會落選民進黨該換人早已經不只一次就知道了。
所以蔡拿基層嚇柯是一個危機處理的策略,叫柯乖一點,要選市長就不要進一步垂涎2020的聲東擊西之計。
總統一點燃台灣價值之火,果然基層就熊熊燒了起來,於是議員便跟在基層後面呼應,最後選對做了不禮讓的決議。民進黨議員不見得有多少柯粉,但是絕大多數希望市長禮讓自己才好選,只是這決議議員並不在意,因為他們知道總統嗆聲只是教訓柯文哲而不是封殺,因為一旦封了市長,柯直接選2020就更振振有詞,所以他們放心在選對會中大聲黑柯,甚至認為這樣做對總統好,因為可以讓總統否決以便向柯做人情。不㪵總統看到基層反應,心中雖然喚糟卻不敢喚卡。
於是總統為了處理自已2020危機,把不禮讓弄假成真造成了今天台北市選舉的危機,更使自己2020更加危機重重。
二、吳音寧危機
當吳音寧被爆料不專業,芭蕉香蕉分不清時,我公開替他辯護,説當公司CEO最需要的條件不是技術的專業,而是領導和開創和對外交涉的能力,後來乾脆舉韓國瑜做例子說,他剛剛上台當北農總經理時,對果菜生疏程度還遠超過吳音寧,但是他對內有領導和開創能力,一上台很快的就使北農轉虧為盈,而且對外善於宣傳,包括攻擊案等外部關係都處理得心應手,因此如果不計較他花錢用人守不守規矩,誰也不能說他比以前那一堆熟悉果菜但公司年年虧損的總經理不適任。
不料,後來她在營運上雖然並不見得遜色,但是完全不善於對外溝通尤其不能應付外面的攻擊,甚至逃避到議會備詢,因此處境非常困難,不料為了解決民眾認為她不適任的危機,總統居然下令民進黨公職要合力保護她,於是吳音寧的「標靶性」價值大大提高,國民黨更樂於找她麻煩,狀況愈來愈多,危機隨時出現,成了國民黨的提款機。
總統的危機處理再一次反而擴大了危機。
謎樣的總統
奇特的是在兩個危機處理中,她呈現了兩種完全相反的決策風格。在禮讓危機中她出現的風格是當她看到不禮讓愈來愈弄假成真,便愈猶豫不決,不敢阻擋,最後形成了她自已和民進黨的大危機;至於在吳音寧危機中,她的決策出現了另一個完全相反的風格——獨斷獨行,她的獨斷獨行也同樣地把危機進一步擴大。
其實在兩年中她這兩年種風格不斷交替出現,例如遇到中國丟出對台磁吸31項政策時,猶豫到完全不處理,閣揆���好把本屬國安會要處理的事在內閣會議中處理;又如年改,先是不顧憲法規範而在總統府設年政會,把院的職權搬到總統府,但是年改會開起來卻曠日廢時,議而不決,結果是在拖延時日中陳抗愈集結抗爭力道愈強,然後立委也提出了比總統府改革幅度更大的版本,總統唯恐陳抗升高又用力向黨團施壓要求讓步,又重現獨斷獨行風格,但是立委因為基層壓力太大不願讓步,也幸好立委沒有向她的獨斷獨行有太大讓步,否則民眾對年改的滿意度勢必大大降低。這件事,始而獨斷獨行繼而猶豫不決,最後又回到獨斷獨行,更是十分怪異。
在這兩種又矛盾又同樣負面風格之外,有時也呈現一個正面的風格,那就是溫和理性,例如她的兩岸政策一直維持住維持現狀的原則,既不過亢又不過卑。問題是溫和理性固然是正面風格,卻既和猶豫不決不同調,更和獨斷獨行互相矛盾。
三種矛盾風格集於一身,然後無法預期地隨機交替出現,實在不可思議。早在去年5月<財訊>雜誌做了一個民調,就把她這特殊的決策風格呈現得非常清]]>𥇦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令人傷心又傷心的總統外交
Tumblr media
總統蔡英文(左3)八月中展開「同慶之旅」,出訪友邦巴拉圭和貝里斯,過境美國洛杉磯,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右3)、駐美代表高碩泰(右2)登機迎接,圖片來源:中央社
「出訪小國,重點在美國過境待遇」古怪外交扁規馬隨蔡加碼
蔡總統「同慶之旅」,出訪的友邦是巴拉圭和貝里斯,不過她的出訪,名義上訪問的是巴拉圭和貝里斯,但是重點反而不在這兩個小國而在美國,同時到美國也完全不是和美國政府談什麼政策,美國不管是外交國防經濟的重要官員沒有一個是見得到的,台灣總統真的重點在美國過境美國對她的待遇問題。這可以説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古怪外交了。
由於「同慶之旅」重點是這樣,所以總統回國後,總統府做民調,提問了兩個題目調查民眾對這次外交成果的看法,兩題都和美國有關,都和巴拉圭和貝里斯無關。民調一題問民眾,她的出訪對台美關係的鞏固有沒有幫助,另一題問總統問「首度以元首身份出訪,並分別參訪台灣駐美機構、美國聯邦機構,甚至公開行程讓媒體隨行三個突破是不是代表台美關係穩固發展」。
總統出訪,重點在過境美國而不在出訪國,這近20年來台灣獨此一家的外交怪招,這古怪外交的創始人是陳水扁。
陳水扁當總統時高嗆烽火外交,嗆聲之餘不是沒有成績,但是只建交了4國卻斷了10國,更嚴重的是建交的都是迷你小國,4國加總人口才54萬;而斷交方面,由於大國已經被兩蔣斷光了,所以斷的談不上什麼真的大國,但是規模畢竟也不是迷你國,所以加起來是5,320萬,換句話說,建交人口總數連斷交人口的零頭都算不上。所以他的烽火外交其實都只是在迷你小國中打轉而已。然而建交、斷交比起來雖然成績非常難看,但是陳水扁仍然賣力進行,而且就在這賣力的過程中,「出訪小國,重點在美國過境待遇」這外交怪招就被陳水扁發明出來了。此後這種特種外交就成了模式,陳���,馬隨,蔡跟進,其中扁向美國爭待遇爭得最用力,一旦出訪,這就是中華民國外交官最辛苦的工作重點;馬雖循模式而行,但比較低調;到了蔡,當我們看到民調題目居然這樣設定,就知道蔡決心更要把陳的模式再發揚光大。
總統府民調兩個題目分別獲得民眾54%和52%的肯定,總統很滿意,準備透過記者會向社會宣揚。不料北京存心給她難看,就在記者會要開的前一刻,薩爾瓦多宣佈和中國建交,北京的突襲,總統覺得很難堪,忙亂地臨時取消記者會,並收回在現場發給記者的民調數據。
馬就是怪,非把漣漪說成海潮不可
這很奇怪,假使總統真的認為在美國過境的突破比和小國的外交重要時,她大可以記者會照開,然後一面譴責中國,一面嗆聲,斷交有什麼了不起,有了三項大獲好評的突破,完全可以平衡斷交的傷害而有餘,中國不要太得意,但是總統沒有這樣做。
總統那麼在意小國斷交,取消記者會,動作很大,但是民眾對小國斷交事件的感受其實是愈來愈冷漠。對這種冷漠,三位總統肯定大大不以為然,例如馬就大聲警告,要小心,斷交潮就會來襲了。說斷交而成潮,比喻真是失當。
什麼叫「潮」?就是大海受月球牽引而大浪一波接一波持續不斷漲,然後又一波接一波持續落叫潮,潮只發生在大海,江河溪澗小水池都不會有,換句話說,沒有海就不會有什潮;而且有潮必非常大,還必一波波間沒有空檔,持續非常久。依這標準,回推過去歷史,台灣的確一再遭受到一波波的斷交大潮。二次大戰之後,台灣本來和幾十個國家,幾十億人民有邦交���但是兩蔣時代,外交胡搞一通,斷交一波波,單單1971,1972兩年,一年斷就10幾國,那才像是在外交大海中遇到可怕的大潮;至於現在,剩下17小國、迷你國,依1971的速度一年就斷光光了,算是什潮?再由國家的規模來說,在兩蔣任內被斷掉的國家,像巴西、巴基斯坦、美國、日本、巴西、埃及、墨西哥都是人口以億起跳的國家,斷交起來氣勢真是凶險如惡潮,現在剩下的邦交國,總共人口才4,563萬,總數比起前述任何一國都不到一半,更只不到美國的7分之1,縱使一齊全斷掉,也只是小池子的小漣漪而已,説是「潮」,以漣漪為潮,真是怪。
以漣漪為潮,三位總統有志一同,以迷你小國外交為外交大事然後借以過境美,三位也有志一同,一上任就熱血進行,但是這所謂美國過境待遇真的是那麼偉大嗎?
總統三大突破,突破到比人家小小部長不如
這次由於美國通過「台灣旅行法」而略有改善,這當然是好事,但是敲鑼打鼓慶祝說大突破,坦白講,令人很傷心。
所謂第一個突破,獲准參訪台灣駐美機構,指的是前往僑委會在洛杉磯的僑教中心。依美國實際的情形是,任何國家的司處級小官到美國要到本國大使館、領事館一點都不成問題,但是堂堂總統都不能去,只能到僑教中心,這突破很大嗎?
所謂的參訪美國聯邦機構,指的是雷根圖書館和NASA等,這不要說在一般到美國的國家官員來說都不算什麼,至於部長,直接進到白宮、五角大廈還根本還只是常態。至於隨行接受採訪當然也都不會是問題。
這樣比較起來,蔡總統怎麼就說是「以元首身份出訪」了呢?豈不是連一般國家的部長都差了一大截。
受到這樣待遇我們絲毫都不應該苛責蔡總統,因為這是國際現實,台灣任何總統到美國都一樣,但是委屈到這樣的待遇,總統卻欣喜不禁地敲鑼打鼓,令人實在只有傷心還是傷心。衷心希望,這一個扁規馬隨蔡加碼的模式趕快就結束了吧。
Tumblr media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 中美洲外交大崩盤的真正原因是… ● 失控的邦交國 中國教訓台灣最佳武器 ● 越是認真的人,越是脆弱 ● 熱血的甲子園高校野球 ● 柯P真能裂解藍綠 成為台灣最大尾?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兩黨統獨戰略 聯手打柯?聯手拱柯?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兩大黨台北選情都陷入困境,為了解困,我們看到兩大黨都打兩岸牌。所謂的打兩岸牌,其實就是打統獨牌的包裝。兩大黨打統獨,目的是希望把選戰拉到傳統的藍對決,讓選民統獨兩極化,擠壓柯文哲的白色空間。
在民進黨為姚文智辦授旗儀式的同一天,工商建研會大港湖聯誼會也舉辦交接授證典禮,並為丁守中造勢聲援。這一天,蔡主席在誓師大會中對中國大陸火力全開。嗆聲「在台灣旁邊的中國也不希望我們改革成功」,「想要用一連串的壓力來打擊台灣人的自信,最後迫使台灣人屈服,但是台灣人是不會屈服的,反而更要大聲說出我們最喜歡的國家是台灣」。
相對應的丁守中,嗆聲「蔡英文和賴清德這樣拚台獨的總統和行政院長,造成兩岸關係低迷」,只有「兩岸關係和好,台灣經濟才會更好」。「還是請『台獨份子』高抬貴手,不要見獵心喜、見縫插針。」「我的立場很清楚,就是堅持九二共識、捍衛中華民國、反對台獨。」
丁守中隨後在臉書粉絲團為被逼而自稱中國是祖國的藝人宋芸樺加油打氣。居然肯定宋芸樺被北京逼著叫中國是祖國是該加油了嗎?為了拉高藍綠對決,丁守中居然統到這樣道地的程度了?
打兩岸牌,升高統獨對決真的可以夾殺柯文哲?
從丁守中這樣的戰略設定看來,從1990到現在當了6屆台北市的立法委員,但是他對台北巿民的了解一點都沒有與時俱進,對台北市民的統獨立場完全停留在1990他剛剛當選台北市立委的時候,那時民進黨的台獨黨綱還沒有通過,整個台灣民眾對台獨的支持度頂多只有5%左右,台北市也差不了多少。在那階段,國民黨選舉很自然的,反台獨是一個獲得選票的好訴求。但是在台獨黨綱通過後,民眾對台獨支持度快速上升,到了2012根據TVS的調查,台灣民眾在統獨二選一時,支持台獨的已經高達71%了。這時訴求反獨當然對選舉不利。在這情形下,馬英九了解這一點,所以他的策略是,把立場從「反獨」拉到「不獨」,他覺得這還不夠,於是在不獨的前面還加上了「不統」來平衡。
馬英九都這麼做了,丁守中還把調子拉回1990年代初的「反獨」,真是不知今夕是何年。也許他認為,台北市政治版圖一向藍大於綠,便想當然耳地認為縱使整個台灣已經獨大於統了,但是台北必定仍然是統大於獨。如果這樣想,仍舊是說明了他對台北市的民情變化真的太不了解了。
台北市政治版圖藍大於綠,這沒有問題,但一點也不可以就類推成統大於獨。事實上剛剛好相反。由於台北市民教育一般水準最高,又和國際及中國往來最頻繁,因此對國家主權的觀念最淸楚,這就使得在2000年之後,各家民調都發現台北市民是全台灣最台獨的。最近美麗島電子報也發現台北市民是全台灣最不願意在一中原則之下和中國談判的。在這情形下,台北市會藍大於綠,關鍵在於不相信民進黨的執政能力,而無關統獨。這一點丁守中真是失算了。
只是丁守中打統獨牌固然很不聰明,但是並不表示民進黨在台北市打統獨牌就是聰明的。
民進黨認為柯文哲太親中了,丁守中又反獨上那麼舉起台獨牌豈不是正好一箭雙雕?如果民進黨這樣看,那麼對台北市民的了解恐怕也比丁守中好不了太多。長期以來,柯文哲的支持者在35歲以下最為大宗,而這個年齡層正好是所謂的天然獨的一代,比起老一代台獨,他們認為維持兩岸和平關係和台獨應該並行,所以柯文哲既講兩岸一家親,又不接受九二共識,也不接受一中原則,這樣的態度相對符合他們的立場,所以民進黨打台獨牌,也許對「台聯」派的台獨民眾有效,但是對更年輕的時代力量民眾無效。我們甚至看到,儘管時代力量幾位領袖和柯文哲關係很差,但是在民調上,時代力量民眾對柯文哲的支持度甚至高過泛藍民眾對丁守中的支持度。至於整個泛綠民眾,對柯文哲的支持度根本都已經領先姚文智了。
兩大黨信心滿地推動統獨對立,想要讓選舉回歸藍綠基本盤,而夾殺柯文哲;但是他們根據的是老經驗,在時空推移之後,老觀念已經有問題了。如今台北市民的統獨觀念已經走到兩大黨相當不了解的新世界了,於是非常詭異的是,兩大黨共推的策略不只達不到夾殺柯文哲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把柯文哲往上推昇的效果。唉,真是太世事難料了。
Tumblr media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 從東亞青運到金廈通水 台灣要展現的是「態度」 ● 3C成癮的孩子,真實生活中生活能力也低下 ● 宜蘭有什麼問題?陳菊不問問陳金德嗎? ● 呂秀蓮退選 姚文智敗選沒有藉口 ● 「民主要鮮血襯底」陳文成姊姊談親弟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新聞相關影音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蔡政府不是不善宣傳 而是誇張到失去公信力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總統年輕人支持度嚴重流失,她嚴陣以待,這一次民進黨全代會演講主題就是這樣設定:「改革,挺下一代」。演講中她細數政府推出的一連串挺下一代的改革措施,那些措施一般看來都立意良善。
在針對照顧年輕人的改革之中最被她提出來講的重中之重當然就是年金改革了。好一段時間,她都在強調,年金改革後財政不破産,對年輕人最有價值,7月13日在台南她說:「心裡非常痛苦,因為很多退休的人,他們的退休金都重新調整,但為了下一代,這件事是一定要做的。」換句話說,她認為年改是以虧待現在當權的一代和已經退休的上一代的代價來保護了下一代的。依這個邏輯,年輕人對年改滿意的一定比年長的多得多,而不滿的,年長的一定比年輕的多才對。
可是她年改下來,被她充分照顧年輕人偏偏不領情;而被她犧牲的年長的,偏偏高度滿意,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看趨勢民調公司調查的調查報告。這份報告中,各個年齡層民眾對年改的滿意度是這樣的:
Tumblr media
民眾總體滿意度46.6%,高於不満意個度44.2%——這算是還不錯的;但是40歲以下不滿卻都超過52%;高於滿意度超過10%;相反的,年紀愈大的愈滿意,50歲以上出現「黃金交叉」,60~69歲,滿意度接近6成,遠高於不滿的33.6%;到了70以上,不滿意的剩下26%,遠比滿意度少了48.9%。
從70歲到20歲,不滿意度居然從26%飛升到52%,相對的,滿意度從60歲的56%掉到20歲的41%。 這真是太離奇了吧。
被她犧牲,她為他們「感到痛苦」的一代,被犧牲得很滿意,被她保護得好好的一代反而不知感恩地反彈,怎麼這麼反常? 民眾反應反常是因為像她説的民進黨政府只會做好事卻不擅長宣傳? 以最近幾個例子來看,的確非常不擅長宣傳。
第一個例子:民進黨很會處理經濟?
總統說,「我要跟大家說民進黨很會處理經濟問題。」 「2015年底經濟成長率只有0.78,很多人說蔡英文要保1,2017年經濟成長到2.78,現在經濟成長率則已破3,失業是17年來最低。出口創新高。」
於是,問題1是,失業是17年來最低的確值得肯定,但是有多好?大家馬上會拿來跟四小龍比一比,一比下來,去年,韓國3.7%,新加坡 2.2% ,香港3.1% ,就數台灣最差,甚至日本,這個遠比台灣成熟的經濟體都只有2.8%。
問題2是,出口今年前兩個月,跟去年同期比,新 加 坡成長11.9%,韓國成長12.8%,香港成長9.8%,台灣成長7.3%,又是墊底。
問題3,她拿她執政後兩年的經濟成長率來和馬英九交給她時的0.78%比,看起來的確好了一些,但是2015的0.78%是馬英九執政期間經濟成長的第二個谷底,她顯然認為從谷底翻上來翻得不錯。然而跌到谷底後立刻強勁反彈是過去台灣的常態,例如,2009年跌到馬英九執政的第一次谷底-1.6%,第二年就反彈了到了10.6%,非常強勁;更早陳水扁執政,2001跌到谷底,是-1.3%第二年就反彈到5.1%也很強勁,如今在15年到谷底0.78%,卻要第三年才達到3%,反彈力道實在弱得令人擔心。
問題4,台灣GDP年年上升,但勞工所得占比逐年下降。1992年51%,2006年45.6%,2016年只有43.8%,幾乎是歷年最低,2016年企業利潤率8.7%,是近25年最高,但勞工薪資卻只成長0.6%多數民眾的相對剝奪感與日俱增。
最後,企業投資。2018年1-6月台灣機械設備進口,較去年同期減少3%,如以新台幣計價,減幅更高達7%。
Tumblr media
總統拿她選擇的數據到工商大老的三三會去報告,說數據不錯,不能唱衰台灣,然後她責備工商界,經濟數據既然不錯,工商界為什麼不投資。
這怪,為什麼數據好時,就是她很會經濟,難道工商界沒貢獻?但是投資不振就只是工商界該責備,政府沒有負責?
做宣傳,把許多數據從整個來龍去脈中切割出來宣傳,難道不擔心大家把在整個前後脈絡中前後數據,或是把國內外關連的數據中隨手就拿得到的,找岀來跟總統的數據比對,一比對馬上就會出大疵漏?這樣看起來,蔡總統的強調,不只從宣傳的角度看來是不擅長而已,簡直是在做反宣傳了。
再回到年金改革看蔡政府的廣告手法。政府力推這麼様的廣告:截一段陳水扁的影像說「改革是痛苦的,改革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接上馬英九影像說「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然後蔡英文上場:「越是困難的改革,就越要有承擔的勇氣;前人做不到的,我們必須扛起這個責任」。
這樣的宣傳對嗎?
陳水扁時國會朝小野大,改革以小博大,當然付出痛苦代價;馬英九朝大野小,但是軍公教是國民黨鐵票,改革當然更痛苦,而且註定做不到。但是現在蔡總統全面執政,國會是多數,民眾支持度奇高,公教又從來不是民進黨鐵票,進行軍公教年改,條件好到萬事皆備又有東風,她卻大大訴苦說遇到了天大地大的困難,她鼓起了天大地大的勇氣才進行改革,這樣廣告又簡直是増強民眾對總統的信心的反宣傳,真是太奇特了。
靠這一類的「廣告」,怎麼可能說服民眾,讓他們相信政府?這些廣告,有說得太誇張,事實卻不足以支撐起誇張的論述,有時還更糟的是浮誇到和事實都背離了,很難不引起反彈,簡直成了「反廣告」。
像她強調年金改革是為了「挺下一代」,是「為了下一個世代台灣的財務健全、年金可以永續」,就是一個浮誇到背離事實的宣傳。
依她的改革最終方案,公教領的最高月替代率68.2%,這超過了OECD國家平均56%的水準;這一點都還��其次,嚴重的是在18%繼續可以領2年等等的優厚基礎上,現在當權資深公教,他們領到的還要更多,最高可以達到85.3%,軍人可以達到90%,領得這樣誇張,那麼基金虧空怎麼辦?方法是:
1,讓當權一代少繳多領,讓下一代多繳少領。
2,公教基金動用國庫高達1兆4千億補漏,然後取了一個掩耳盜��的名目叫「撙節挹注」;軍保大幅增加政府提撥比例,達到6成,幾乎是從儲金制轉向恩給制了。而這些天文數字的國庫支出幾乎全部由年輕人一代繳稅承擔。
然而年輕一代這樣付出後,他們的未來是超悲慘的,因為公教基金到了2044,2043仍然要破産。換句話說,這樣的年改根本是坑殺下一代以確保當權一代享受超世界水準一大截的好處的措施,那裏是為了下一代,照顧下一代的「改革」?
當權一代看得懂?那當然,否則被總統說是「很痛苦」的當權世代,滿意度為什麼超高?年輕人有沒有被蒙混過關?看來絕大多數是沒有,所以不滿意度遠高過滿意度。
固然,不是人人都是軍公教,但是許多年輕人到底懂得兔死狐悲;許多年長民眾也懂得自己世代是受呵護的;更何況,當權一代憑什麼受到呵護?大家都知道憑的是總統讓下一代多繳的稅去支撐。於是總統奇妙地既說她完成年改只有痛苦和感激而沒有一點驕傲,卻又不斷地到處高聲強調為了照顧下一代,她完成軍公教年改是達成多麼難,難到只有她有勇氣和能力達成的艱鉅任務時,年輕人只會更加反感,趨勢民調就這樣誠實地指出了各年齡層民眾的感受。
蔡政府沒有努力做廣告嗎?看來不是。那麼是總統說的因為不擅長表演所以廣告做得不好嗎?那豈止不好,廣告常常成了「反廣告」。像這樣浮誇到成了反廣告的廣告,恐怕少做一些,民意滿意度肯定比較不會掉得太多。
Tumblr media
★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還有更多看不見的「屏東公勇路」 疫苗毒害嬰兒,突破人的道德底線 從失言到灑鹽—韓國瑜離高雄越來越遠? 蔡英文減稅金是貧富差距元凶 被失智爸當小偷痛打 暗夜裡的辛酸眼淚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陳水扁和他的「一邊一國」選舉連線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陳水扁宣布要籌組「一邊一國連線」參加今年底縣市議員選舉了。他的訴求有兩個,一個是「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另一個是「扁案是政治事件,應予平反」。
擁扁人士稱讚說,陳水扁這樣做可以把餅做大,對綠營有利。
這話對嗎?且先分析高舉一邊一國的效應。
如果���了台獨或民進黨長期發展的戰略發展考量,而把高舉一邊一國目的設定在推動台獨認同的上升,那麼長期來說對台獨固然有利,對綠營也的確可以達到把餅做大的效果。
在1990年代,國民黨在選舉時一定忘不了提醒民眾民進黨是台獨黨。當時,在選舉戰術上,國民黨是對的,因為直到90年代中期,台獨認同是社會少數,到了1990年代末台獨認同也沒有過半。
那時民進黨面臨的困境是,如果透過運動宣揚台獨,一旦台獨認同逐漸上升,那麼未來民進黨的確可以吃大餅;但是如果在任何一次選舉中高唱台獨,那麼在選票上就反而會站在少數一邊。在當時的兩難中,精明的陳水扁,1990年代從頭到尾站在反對台獨的一邊;等到2002以後,台獨認同成了社會的多數,為了收割他在1990年代打壓的台獨在2002結的果實,鞏固對綠營的掌控力,他大逆轉,衝到前面當台獨的急先鋒。
如今,「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固然既是兩岸的現狀,也得到絕大多數民眾的認同,不過台灣民眾的認同,台獨仍然不是清一色,因此穩健而不躁進地把一邊一國當成長期運動仍然有把餅繼續做大的戰略效益;然而如果就選舉論選舉的效果來說,在一次選舉中高舉一邊一國大旗,其短線的戰略上卻不會有利:對外,會激化對立,讓中立者卻步,不可能把選舉的餅做大;對內,又因為台獨已經成了民進黨的公共財,選舉時拿來訴求也不會達到在民進黨眾多候選人中産生劃分界線,集中選票的效果。
所以精明的陳水扁,真正的選舉訴求重點是在「扁案是政治事件,應予平反」,而不在「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然而,願意特赦陳水扁的民眾,幾年來頂多3成,所以如果舉黨以「扁案是政治事件,應予平反」做訴求,只會嚴重地把餅變小,民進黨肯定會在選舉中崩盤;幸而蔡主席拒絕赦扁的立場很明確,所以「一邊一國」連線高舉扁旗,對民進黨傷害就不會那麼大。
無論如何高舉扁旗,只要不把餅變小就阿彌陀佛了,不會把餅做大,精明的陳水扁當然很清楚。所以過去,只有在地方選舉時,他會找縣市議員候選人組織一邊一國連線,至於縣市長雖然也一直有扁系人馬當侯選人,陳水扁卻一定會把他跳過去,不讓他參加連線,一直到這次有個新靠行,又肯定不會當選的參選,陳水扁才支持他以赦扁當選市長的訴求。換句話說,只要單一席位的選舉,陳水扁為了保存實力,都不會把系下人馬編成競選連線去當砲灰。縣市長選舉如此,單一席位的立委也是如此,這應該也是這一次把自己已經準備好要選立委的兒子拉下來選議員的原因。
假使馬、扁成為10%總統後,各自在2014,16和2008都成了票房毒藥,那麼陳水扁說他這次的扁旗侯選人準備當選80,會不會大澎漲;這倒不會。因為議員選區是複數選區,在這種選區,大概5%就往往就當選了,假使拿到10%,更幾乎確定是該選區最高票了。例如,2014年台北市議員選舉,士林北投選區,拿到8.24%的就是最高票了,最低的4.03%就當選了,平均才6%。2010陳水扁的兒子也是這樣拿最高票的。
一邊一國連線2010當選了36席議員,2014當選了68席議員,兩次選舉連線都當選了幾十個,陳水扁非常得意。然而,2014台灣縣市議員一共當選了907席,68席只是7.5%,比他10%總統的10%還少得多,這一次陳水扁準備拿80席,仍然不到907席的10分之一,和他10%總統的實力倒也還小有差距。
在10%就可以拿最高票這樣的選舉門檻下,一個侯選人假使還要靠組什麼連線才當選,實力就未免太弱了。精明的陳水扁當然了解,於是他組連線的目的就很清楚了:目的與其說是求什麼輔選的效果,不如說是把挺扁部隊好好的操練一番,以便當選後和民進黨內反赦扁的主流人馬繼續作戰。
然而,既然挺扁不利於單一選區的選舉,於是有實力,想要將來進一步選立委的人對參加連線會不會卻步呢?如果會,連線的品質會不會有問題?不管如何,2014,在連線的大本營台南市,一大票的連線要角居然集體和國民黨李全教合力演出議長賄選醜劇,從這樣的基礎去理解,看來並不離譜。
陳水扁為了台獨?為了把餅做大?倒也不是聽聽就好,因為選後民進黨還得面對陳水扁持續不斷的糾纒。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蔡、馬總統過招 不見大開大闔 只見九彎十八拐
Tumblr media
資料照片:中央社
軍改案通過了,蔡總統開記者會劈頭說,兩年多前討論國政交接時,馬總統特別提到他沒辦法完成的年金改革問題。
接著補上一句,馬總統任內說絶不會把年金改革問題留給下一任總統。而「我就是他口中所說的下一任總統」。
蔡總統說,她沒有任何指責的意思。
她說:「這兩年來的風風雨雨,讓我可以深刻體會他當年猶豫的原因,但在這個歷史時刻,身為國家元首,除了承擔,沒有其他的選擇。」
的確,從這段話中流露出來的一點也不是指責的口氣,這段刻意的話要凸出的不是指責而是高度的消遣和奚落,奚落遇到困難時馬總統只會「猶豫」,而她會勇於「承擔」。
馬總統特別向她提到沒辦法完成的年金改革,顯然相當自責而且對蔡總統充滿期待,若不是出於這樣的誠懇,否則他沒有必要向蔡總統提這一句。馬總統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誠懇的一句話,如今會被拿來當做消遣和奚落自己的依據。被消遣後馬總統先感嘆「已經習慣了」,接著發表聲明説,蔡政府通過的年改版本與馬政府版本不同,蔡政府年改挑起的階級對立,卻還要「責任歸咎於前朝」,令人遺憾。
固然,蔡總統消遣得怪怪的,但是馬的聲明也是怪怪的,而且還很不高明。
首先,既然年改案已經完成了,就只會有奚落而不會有「責任歸咎於前朝」的問題。
其次,馬辦強調兩個版本不同。那麼什麼地方不同?豈不是蔡版改革的幅度大,馬版小?這樣,問題就來了:
幅度小的版本馬都推不動,幅度大的版本蔡卻推過關了,馬強調版本的不同,豈不是在強調蔡總統對馬「猶豫」沒有「承擔」的消遣並不過分?
第三,馬總統和關中推年改時就是被反年改的人戴上挑起階級對立的大帽子,當時我還為關中大大辯護,不料今天馬辦���然這麼順手的就拿同樣一頂大帽往蔡總統頭上戴,動作這樣突兀,使我懷疑難道我當時稱贊馬總統和關中是出於誤會一場?馬總統年改根本玩假的?如果玩假的,又要怎麼解釋關中既頭破血流還憤而辭官這一回事?難道是雖然關中玩真的,而馬總統卻是玩假的?
無論如何,要說馬總統和關中玩假的,直到現在我還是說不出口,而且對關中的佩服,到現在也沒有任何改變。
總統忘了國會的關鍵性角色
當時改革失敗並不是蔡總統消遣的,馬總統「猶豫」沒有「承擔」,而是馬總統沒有能力壓得下佔國會多數的國民黨立委,至於為什麼壓不住?那是選舉時軍公教是國民黨立委的鐵票部隊,所以國民黨立委一個個死命抵制年改;然而蔡總統上台後,面對的國會多數,已經不是國民黨立委,而是比總統更勇於改革的民進黨立委。這一個根本的不同才決定了年改案勢必在蔡總統手中才可能推得動。因此蔡總統如果要消遣的話,對象應該是國民黨的立法委員,至於對馬總統,與其消遣他,不如同情他;如果還是非要消遣馬總統也應該消遣他為什麼擁有的黨籍立委那麼的不一様才精準。
事實上,馬總統當個被同情的總統已經夠難堪,也夠墊高蔡總統的了。
馬總統推動年改遇到真正最嚴重的困難國會的杯葛,蔡總統談年改時卻完全跳過國會這一個關鍵。只是跳開這個最令馬總統痛苦的關鍵,蔡總統怎可以説她當了總統後完全體會到了馬總統遇到的風風雨雨?
如果沒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國會,實在很難想像蔡總統年改方案要怎樣通過,然而可能就是因為蔡總統忽略了國會的不同是年改案成敗的關鍵,所以軍公教年改案通過後,她才大大地感謝人民的支持,也感謝多數基本上不支持年改的軍公教,但是偏偏漏掉了讓她年改過程中奮戰不懈的綠營國會議員。事實上民進黨立委甚至把總統府年改會的案子改得更符合多數民眾的期待,否則現在民眾對總統在年改上的評價從過程中的一些民調看來,民眾的滿意度肯定比現還要低得非常多。
總統除了對國會的態度可以大方些之外,如果要展現領導人的風範,不只大可不必奚落馬總統,反而還可以適度的肯定馬總統和及和馬總統一齊對抗國民黨國會黨團的關中。
蔡總統何妨向馬總統展現國家領導人的氣度?
馬總統和關中的年改雖然受到反改革人和國民黨立反撲而功敗垂成,但是在關中長期的奮戰中,大幅提高了社會對年金破產的危機感,並且形塑了社會支持改革的強大共識,貢獻實在功不可沒。
關中為了改革不惜公開嚴厲譴責主導通過92年版退休法的考試院高官「他們當時做得太過分了」,這一句是蔡總統和年改會從頭到尾都不肯說的。這樣拚命的關中,最後雖然犧牲去職,但是反改革力量也付出了巨大代價,關中發動、型塑的改革的主流價值一旦確立,反改革的國民黨立委在選舉付出代價已成定局;同時,由於關中的努力,使得蔡總統還沒有就職,就有高達7成支持改革的民意在那邊等著要當蔡總統推動改革的後盾了,既然是這樣,如今給關中和馬總統適當的肯定豈不是比消遣奚落更漂亮,更展現格局,更重要的也更符合蔡總統在上台前後一再強調的「大和解」的精神?
然而蔡總統的選擇的是,很不簡單地在短短幾句話中,以九彎十八拐的路跳過許多事實來消遣馬總統,蔡總統這樣做實在太可惜了。
法案通過後「我們不會掉下懸崖」,真的嗎?
最後,總統說法案通過後「我們不會掉下懸崖」,她說未來「年金破產」將成歷史名詞「我們不會掉下懸崖」 ,蔡總統要用這句話振奮人心,不料,隨後總統府年改會副召集人林萬億卻愕頭愕腦地說出了真相:軍公教年改完成後,軍公教退撫基金將在一個世代30年沒有破產危機。
這豈不是說,總統的年改只保障現在當權的一代,在30年內「我們」不會掉下懸崖;但是30年後下一代要退休時,破産的「懸崖」就在他們面前?
林萬億說了誠實話,副總統陳建仁緊接重複了總統的話說,我們的軍公教人員,從今以後再也沒有後顧之憂,真的嗎?副總統顯然忘記了去年公教年改案通過時,他是這樣講的:「可以將教育人員退撫基金的基金用罄年限,延後至一百卅八年。」這話的意思豈不是和林萬億講的一模一樣?
年改案總統滿意極了,但是民眾的評價呢?兩年來,眾家民調不斷重複公開的是以下一些冰冷的數據:
1,兩年間,民眾對年改高支持度,低滿意度的現象一直維持不變。
從關中當考試院長的後期開始到現在,民眾對年改支持度一直都有7成,但是滿意度卻大抵只有3成多或4成多。例如今年5月,TVBS公布的調查是3成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是4成多。支持度滿意度落差這麼巨大,無非是因為政府年改革幅度距離民眾的期待太遠;更表示蔡總統說她推動改革所以民調低,是對民意的的誤解。假使真的像她說的,只要推動改革,民意就會不滿,那麼多數民意對年改支持度一開始就要既不支持也不滿意才對,不可能是高支持度低滿意度。
2,20~29歲的民眾強烈疏離於藍綠兩黨。
國民黨所謂年改不能溯及既往,是站在目前退休沒多久和快要退休的老一世代的利益說話;而民進黨如今的漸進改革方案,站的立場則是現在當權的資深公教世代的利益——副總統去年說會保護一個世代30年沒有破產危機就是這個意思的清楚表白。
年改會為了要保護當權的世代,用了兩個關鍵手段:
a,用天文數字國庫公款填補當權一代公教繳少領多造成的虧空,美其名是年改撙節撥補退撫基金,這個撥補,不包括軍改,單單公教方面就要動用國庫高達1兆4千億!
b,讓年輕一代多繳少領,以便讓當權的一代可以少繳多領。
這樣的年改,公教退休所得替代率最高的,足足比OECD國家最高平均值的58%多了10%,達到了68%;而軍改後其待遇的優厚同樣遠遠超過西方先進國家。
由於年改方案強烈呈現了世代剝奪精神,無論他的手段或目的,在在都引起年輕一代強烈的危機感和反彈。因此,年輕人幾近狂熱地形成支持柯P的白色力量,並強烈地疏離藍綠兩黨實在沒有什麼好責怪的。
儘管軍公教年改內容問題還是多多,距離民眾期待還有相當距離,民調的滿意度因此不高;但是年改畢竟已經是總統上台後各項政策中數一數二受到肯定的了,因此蔡總統才會開記者會大大宣揚,並據以對馬總統出招,只是兩位總統過招,大人物出手,卻不見什麼大開大闔,只見九彎十八拐,這就真是遺憾了。
Tumblr media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駐韓美軍撤離—言之過早 侯友宜讓娘家定義改變了 環保的幹話、寶島的戀歌 姚文智敗選 蔡英文下臺 誰是下一個年金被改革的對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深宮怨副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總統府秘書長懷抱著再給黨一次機會的心意,呂秀蓮終於在9日和陳菊見面了,見面後總統府鄭重地發布新聞說兩人相談甚歡,讓民進黨人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只是同一天,呂秀蓮偏偏就公開嗆聲日她日前邀台北市里長一起到桃園農業博覽會參觀,卻遭民進黨全面打壓,很多里長都不敢去。11日又説市長選舉,「到登記之前保持參選」,至於總統希望和她見面的事,她最近不會和兼任民主進步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見面。於是一些不多,但是既在乎民進黨的人又在乎她的人,心不免又被她懸掛在半空中。
呂秀蓮還真是很能把深深的怨撐得又長又久。她的怨氣並不只是來自民進黨居然把民調當做市長提名的參考,把她推到民調前打壓,還來自於蔡總統當選上任直到她嗆聲bye bye之前,已經兩年多了,約都不曾約見過她,她向總統的各項建議甚至警告都沒被理會。
其實她的怨,還不只是對蔡總統,在她當選副總統後不久,她就怨陳總統怨得很強烈了,她的經典名言是,副元首必須裝聾作啞,就像「深宮怨婦」一樣?
呂秀蓮怨,怨得有依據,因為選舉時陳水扁的訴求是「兩性共治」,沒想到,一旦就職後,陳水扁雖然努力擠出一些事給她做,使她成為除了兼任行政院長的陳誠以外最忙碌的副總統,但是無論如何距離「共治」畢竟遠遠不只十萬八千里。
同樣在選舉時把副總統候選人名頭抬出來,囗號叫得漂亮還有馬蕭配。馬英九說,將來執政,副總統蕭萬長是財經總規劃師,國家的財經政策由蕭主導,只是馬當選就職後,就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了。馬總統選前一回事,選後全走樣,蕭萬長究竟有沒有深宮怨?由於蕭萬長不是喜歡讓人看到他脆弱一面的人,我們並不知道,只知道馬競選連任時,副總統候選人換成了吳敦義。
可見陳、馬兩總統選前話講得好聽,但是選後他們服膺的是李登輝總統的名言:「沒有聲音的副總統是好副總統」。
吳敦義在投票前強調「我不會當一個沒有聲音的副總統,也就是不可能成為深宮怨婦,也不會做宅男。」
結果他仍還是成了宅男。
至於陳建仁總統賦予他一個漂漂亮亮的任務:「安撫人心」。
他就職第一件重任,主持年金改年改革,結果過程中愈改人心愈不安,現在基本上也成了沒有聲音的人。
雖然總統有志一同,服膺「沒有聲音的副總統才是好副總統」這句話,但是公開挑戰這句話的只有呂秀蓮,她說這樣的話「何必選副總統,何不選票只選總統就好了。」
歐盟13國直選總統,但是沒有一國有副總統。
這句話講得很不甘心,但是她可能不知道她這句話真是講對了。
歐盟共和國有21國,正是淸一色的沒有副總統;並不只是8個總統間接選舉的內閣制國家沒有副總統,連13總統直選的雙首長制,準內閣制也清一色地沒有副總統。總統直選是美國人發明的,這一個「直選」制度看來歐洲人還蠻喜歡的,所以21個共和國就有13個採用,但是他們看清了副總統是不必要甚至是不應該要的制度。
設副總統,就是擺一個位子讓他沒事做比地等總統出狀況可以接上去,無論如何不是一個好辦法。他的問題多多:
1,副總統等總統出缺,等久了會不出問題。
這在美國現在還有人相信,甘乃迪會被謀殺就是這個問題;至於中華民國,首先有李宗仁對蔣介石的逼宮,然後是因為陳誠等著接蔣中正的班當總統,引發了蔣經國和陳誠的鬥爭,最後,蔣介石用修憲讓總統可以無限期連任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一方面令陳誠心寒鬱而終,另一方面引起了<自由中國>的批判,終於以雷震被關收場。
至於呂秀蓮,她現在是最挺扁的了,但是也曾有很怪的記錄,施明德發動紅衫軍倒扁時,呂秀蓮的台灣心會成員、副總統醫療團隊幾乎都投入紅衫軍之中,很把大家都嚇了一跳,就不知道她將來回憶錄會不會把這驚奇的一段交代清楚。
2,除非向準內閣傾斜,否則雙首長制是一個麻煩的體制,這一點,台灣社會感受深刻。
問題是當年陳水扁如果實踐兩姓共治諾言,那麼在2000台灣將開啟「三首長制」新紀元,政局之亂將難以想像。
蔣介石駡副總統對余不應如此詐偽不誠
陳誠一生對蔣忠心耿耿,也長期是蔣最信任的,但是在陳誠當副總統時代,曾經有一段時間兼任行政院長,這樣一來這個副總統就不再是沒有聲音的了,於和蔣介石的矛盾愈來愈惡化,再加上又有接班人之爭,於是我們就在蔣介石的日記看到他這樣說陳誠:
辭修(陳誠)手段言行風度毫無改正,令人灰心。
辭修政治上的缺點,就是他不察邪正。
其對余不應如此詐偽不誠也,殊出我意外。三十年來苦心培植,不惜他人怨恨與犧牲一切情感而扶植至今。其結果如此,傷心極矣。
副總統沒有一個接班成功
被自已耿耿效忠的總統這樣認定,心灰意冷之下,陳誠就抑鬱而終了。
3,有一個說法:不管怎樣,副總統總是安排總統接班人最理想的位置。
不幸的,中華民國行憲之後,除了李宗仁曾逼宮成功代理了13個月的總統之外,所有的副總統都和總統的位置無緣。理由是:
a,假如總統做的還不錯,在他政績掩蓋下,沒有聲音的好副總統就更讓大家看不到了,一方面他在4年的無聲期,聲望只會消退,無法繼續累積,二方面他沒權沒錢可以運用,收編人馬,增加實力的資源薄弱。2000連戰就是這樣比不過可以自由自在頻頻出招的宋楚瑜,結果票選得那麼難看得要命。
b,假使總統政績做得不怎麼樣,而副總統過去的聲望被時間淡化或被總統折損,那麼要連總統競選連任時便把他擱在一邊,另外找一個有聲望的人來當他競選的搭檔,馬總統捨蕭萬長取吳敦義便是個例子。
c,假如副總統不甘當沒有聲的好副總統,寧願做有聲的壞副總統,那麼引起紛紛擾擾,黨內關係大壞,要獲得下屆總統提名難上加難,陳誠固然落得這個立場,呂秀蓮搞到陳水扁大駡吃人夠夠也是例子。
d,假使總統做得差,他的負債,副總統必須概括承受,聲望跟著下挫,甚至搞到黨內初選時就只能退出,吳敦義就是這樣成了犧牲品。
吳敦義成為犧牲品不只是這樣,還要更吊詭,吳敦義本來號稱馬英九任內最能幹的行政院長,當得很受好評,但是根據理由a,雖然被安排當副總總等接班,卻反而因為成了沒有聲音的人,民眾心中他能幹的印象隨著時間模糊,又因為接任閣揆的,沒有他能幹,把總統總統聲望急速往下拉,吳敦義也受到連累。
e,幾十年中接了班的副總統只有兩位,一位是嚴家淦,一位是李登輝,只是他們之所以接班都是出於自已的意外,都因為現任總統在任內去世。這兩位本來都沒有安排來接班的目的,卻反而成唯二接了班的副總統,真是夠諷刺的了。
這兩位和李��簇是僅有的三位不是「怨副」型的副總統。其中,嚴家淦在當行政院長時算幹練,但是不只當副總統時是沒有聲音的好副總統,在當蔣經國的總統時也是「沒有聲音的好總統」。
副總統像盲腸,平時沒用,發作起來很要命,廢了吧
由於原始設計有問題,總統害怕成了三首長制不給他管事的副總統一個個成了深宮怨副;兼了行政院長,可以大大發揮的陳誠因為權力和總統矛盾同樣成了怨副,只有嚴守得住沈默的李元簇當得心安理得;至於副總統是最恰當的接班人的想像也從來沒有成為現實,於是副總統簡直像盲腸,平時沒有用,發作起來卻很要命,以呂秀蓮為例,不只在任內陳水扁受不了,說她吃人夠夠,她卸任都10年了,民進黨還時時要因為她而擔心受怕,「何必選副總統?」這句話呂秀蓮雖然講得怨氣衝天,話卻真的講對了,民主搖籃中的眾多歐洲國家就是這��做的,如果有機會修憲,無論如何,就把他廢了吧。
Tumblr media
★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加薪少責任變很大 CP值不高的升官年輕人不愛 假新聞要罰 那執政無能呢? 川普力爭主導權 半島無核化是「川金會」假議題 哥白尼如果在今天的台灣 恐也難逃假新聞罪 誰都動不了吳音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柯文哲的本色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和一個沒有幾個人知道的名字的「布吉納法索」斷交,朝野政黨都把他當成天崩地裂的事,國民黨和時代力量有志一同猛攻蔡英文,立委在國會惡臉相向,斷交之火還從國會燒進台北市議會,國民黨議員連續幾天緊追要柯文哲要他表態。
24日,他在議會反問議員布吉納法索在那裡,媒體報導說「各界譁然」。
25日,議員們繼續追問,柯文哲說,查到了,布吉納法索首都和台北市是姐妹市,各界加倍譁然。同一天柯文哲還說,我們要表態,支持台灣的總統,希望總統撐住。
29日,議員再接再厲質問,柯文哲說,他猜對手打擊會繼續,不要跳進對方預設的戰場,應該要以一種冷靜鎮定的態度對付,不要被牽著走。他結論說,那些小國有沒有斷交,對台灣一點影響也沒有,應表現「I don’t care」的態度。
柯文哲向藍、綠、紅政黨和政治領袖全方位舉手
柯文哲這幾句話很特別,很犀利,應該進一步分析。
政界清一色把斷交說得像是天崩地裂,柯文哲卻說應該表現「I don’t care」的態度,他的說法在整個政界中獨樹一幟。
不只如此,儘管他一再呼籲總統要撐住,但是總統開記者會大張旗鼓地把院長、國安會秘書長、外交部長、陸委會主委、總統府秘書長全叫出來排成一排向北京和所有的在野黨嗆聲時,柯文哲又舉手了,他舉手說那些小國有沒有斷交,對台灣一點影響也沒有;時代力量叫國安會議秘書長、外交部長下台,國民黨說總統要為外交雪崩負責,柯文哲也同樣舉手說沒有那麼嚴重,對兩在野黨他還舉手說「要支持總統」。
他的舉手甚至在說朝野的聰明都有點問題,是「跳進對方預設的戰場,被牽著走。」
當然他說「要支持總統」和「預設戰場」時,也是在向北京舉手。
柯文哲居然向朝野各政黨、政治領袖還有北京全方位都舉手了,真是不可思議的舉手。
多明尼加和台灣斷交時,柯文哲曾簡單地回應一句說「台灣一直也沒有什麼邦交國,不是活得好好的。」,他這句話太簡短了,沒有引起什麼注意。
現在因為議員鍥而不捨地追著他問,他說得更清楚了,而說清楚的結果就是向四面八方大舉其手。
看到柯文哲這樣舉手,儘管我對他意見多多,都不免要說,手舉得好。
他四面八方舉手,當然是四面八方都不會高興。但是這一來柯文哲就回到他的本來面貌了。
柯文哲曾患得患失迷失本色
自從發生「台灣價值」之爭以來,柯文哲的民望很有折損,市長選舉的民眾支持度居然從大幅領先丁守中變成小幅落後。為什麼這樣,柯陣營自己承認是因為上電台為「兩岸一家親」道歉造成的。
為什麼要道歉,因為民進黨由蔡主席開頭,市議員跟進,陳菊總結,嚴厲檢討他的「台灣價值」,為了向綠表態,他道歉了,不料一道歉,泛藍民眾強烈反彈;為了挽回,他又倒過來向賴清德嗆聲,說賴自稱台獨工作者公開主張「務實台獨」很不負責任,這一來又淪到原來支持他的泛綠反彈了,於是除非蔡主席拿出魄力,否則很難想像民進黨選對會還會有禮讓的空間。
柯文哲的道歉,他自己都承認莾撞;其實批務實台獨,其莾撞的程度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恐怕是以為批賴清德一方面可以和蔡丁貴之類的獨派劃淸界限;另一方面可以拉攏泛藍,尤其是深藍統派;還一方面可以向蔡總統表態自己也是「維持現狀」派,是一石三鳥的必要之計。只是他這樣突然出招,其實算錯了,他忽略在台灣,務實台獨的支持者早就跨出激烈獨派了。
首先,依據民調,台北市民眾認同泛綠有24.5%,認同泛藍的有32.7%,中立的有37.9,沒有清楚表態的只有4.9%。依據這調查,泛綠加中立民眾有62.4%。
其次,早在2012依據TVBS調查,整個台灣認同台獨的巳經有65%,支持統一加上不明確立場或其他立場的只剩35%%。
另外,依各個不同的民調,台北市的台獨支持者和全國平均值相當接近。
現在依據上面的民調數據計算:
台獨民眾 = 71% > 泛綠加中立民眾 = 62.4%
可見台獨民眾不只涵蓋激烈獨派,也涵蓋泛綠和中立民眾,甚至一部份泛藍民眾了,所以他連務實台獨都反對,結果就是將站在絕大多數民眾的對立面而不只是站在激烈獨派的對立面而已。
由於他患得患失,左道歉,右拉攏,一下子為兩岸一家親道歉,一下批務實台獨,表面左右出擊,其實左支右絀。而其最嚴重的後果是柯P凡事自有主張的魅力全失,本來大幅領先丁守中的支持度現在落後了。
柯可以從兩個湊巧事件中恢復魅力?
只是非常湊巧的最近有兩件事又讓他有恢復本色的機會。一個是台大校長事件,對這個事件,他既向死硬藍人舉手說管中閔有問題,又向死硬綠舉手說拔管是笨事情;另一個,當然就是不幸的連續的斷交事件,為了回答議員質詢,他更四面八方舉手。
更湊巧的是,這兩件事一舉手,他雖然站在既非藍非綠又非紅的立場,偏偏又因此站到了台灣多數民眾的一邊。
斷交事件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儘管民眾覺得和沒有國際影響力小國斷交應該不是什麼大事,但是他們看到了藍綠大黨時代力量、總統、立委全把斷交說得天崩地裂,於是不免對自己的判斷狐疑起來,現在柯文哲這樣明確利落的說法,就使可以使他們喘了一口氣說深獲我心。
柯文哲因為這樣湊巧而回到了他的本色,就有用,就足以恢復魅力,回升民望嗎?
看來多少有用,在最近斷交和挺管拔管風波中,台灣的政治領袖蔡、賴、朱、柯4個人民眾信任指數都應聲下挫,賴掉了4.6點,朱立倫掉了3.0點,蔡英文掉了2.5點,柯雖然在台灣價值、道歉、批務實台獨風波中左支右絀卻掉最少,只有0.8%點。但是市長選舉他畢竟已經遇到危機了,能不能靠恢復本色進一步回到領先態勢,就由時間來證明了。
Tumblr media
★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我有脫光衣服的權利 你有不性侵我的義務 如此吳主席,不如「無」主席 社會鼓勵有錢任性、有顏任性 集體不滿足 呂秀蓮掰了民進黨 姚文智只能挫咧等 金正恩為何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
0 notes
society-watch-blog · 7 years ago
Text
【Yahoo論壇/林濁水】總統聲東擊西打虛拳、黨員紥實揮猛拳 白、綠兩敗俱傷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北市長選舉,民進黨選對會終決議提自已人,不禮讓柯文哲。這結論,蔡總統、柯文哲兩人,儘管一位説非常擔心,一位不說,但心中的苦是一樣的。兩人心裏想的,都是合作優先,結果終於破局,在客觀方面是由於白色版塊和綠色版塊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在主觀方面,則出在蔡、柯兩人一位過度自大傲慢,一位過度優柔寡斷。
1月24日,總統質問柯文哲,台灣價值,接著民進黨人士一個一個跟進,最後,在民進黨選對會前,陳菊總結,柯文哲在台灣價值不能交代,然後選對會做了不禮讓的結論。
由於台灣價值是民進黨民眾最關切的價值,因此民進黨公職緊咬往台灣價值追殺柯文哲,揮手出拳虎虎生風,結果是一方面柯文哲支持度大幅下滑;一方面在對立激化後民進黨公職再無禮讓的空間。
然而詭異得不得了的是,雖然總統開了頭,陳菊做了總結,但是蔡總統和柯文哲的矛盾根本不在台灣價值上面。
如果要檢驗台灣價值,那麼賴清德講過親中,陳水扁講過兩岸一家人,民進黨人士固然有不以為然的,但反彈人數不多,反彈強度不高,所以陳菊說,兩岸一家親她沒有意見,民進黨在意的是國家定位的問題上,她質疑柯一直採取模糊的態度是沒辦法被接受的,然而,柯文哲這個模糊的態度陳菊固然不能忍受,但是蔡總統呢?
總統為什麼兩套標準? 這可以從兩個層次來看。
1、柯文哲在國家定位上公開的說法固然不可能令民進黨滿意,但是比起宋楚瑜呢?
宋楚瑜不但公開支持九二共識,甚至更嚴重的進一步主張「兩岸一中」以及反對台獨,但是不管怎樣,柯到現在這些話都沒有説過。
毫無疑問,就民進黨來說,支持不支持九二共識,是不是兩岸一中和反不反對台獨都是檢驗台灣價值時沒有妥協餘地的標準。
那麼蔡總統既然可以積極爭取宋楚瑜當海基會董事長,更一再派他擔任APEC的特使去和習近平互動,而宋在出發前更鄭重其事地公開支持九二共識,兩岸一中立場,並且反對台獨,蔡總統卻既不糾正也不換人,形同默認;為什麼會挑剔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柯文哲?
2、一般國家,不同的公職「主權意涵」輕重份量差別很大,總統、總理、國防部長、外交部長、總統特使、外交大使主權意涵最高;其他的中央部首長其次,至於地方首長,最低。
所以要計較台灣價值,對海基會董事長、APEC特使沒選擇餘地應該最嚴,台北市長要連降兩級,比一般部長還低。
規矩既然是這樣,總統對宋楚瑜採取超寬鬆標準,對柯文哲採取超高標準未免太無釐頭。她重用宋楚瑜,只能說她並不是那麼在乎台灣價值。
總統聲台灣價值之東,擊頻頻舉手之西
只是她既然不是那麼在乎台灣價值,為什麼要對柯文哲發動這一番台灣價值的廝殺?
關鍵當然是她對柯文哲有強烈的不滿。不過她不滿柯文哲的是柯經常對她的像前瞻計劃等等政策頻頻「舉手」。只是她如果以前瞻計劃等政策質疑柯文哲,柯一反駁起來,她並不見得有利,所以就選擇了台灣價值出虛拳,提醒柯以後不要再頻頻舉手。
換句話說,蔡總統採取的是聲東撃西的策略。
總統聲台灣價值之東是瞭解到,她自己的黨員遠比她自已在乎台灣價值,而就她的黨員來看,柯在台灣價值上又的確有弱點,她一旦發動黨員一定會對柯很反彈。
考慮的既然是這樣,那麼只要對柯施壓效果達到,柯就範,她當然認為就可以見好就收。不料雖然她曲折揮出虛拳,柯卻直愣愣地在台灣價值上回應,而民進黨幹部更進一步集結在台灣價值議題上群起圍攻,以致於情勢完全失控。
在情勢一步步失控的過程,是續戰是和,總統猶䂊不決不肯做決定,她說台北市長選舉是選對會的事,她做為主席不會介入。
這說法是怪。
轟轟烈烈的台灣價值之爭,不是她開的頭嗎?開這個轟轟烈烈的頭不算介入?選對會成員不是她提名任命的嗎?難道被提名後他們就理所當然要做排除主席介入的自走炮?選對會召集人不是被她換掉了嗎?提名任命換人不算介入?
總統開了個譲泛綠內部廝殺的局,一失控就宣布不介入,如今已落得柯和民進黨雙方兩敗俱傷之局,更嚴重的是白綠兩傷很可能還會從台北外溢到台灣各地,影響到全國選情,終於落到總統心裏苦但是總統不說的境地。
真令人憂心更痛心啊,民進黨的選情。
Tumblr media
★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馬英九有罪 錯在太憨直 郭董的最神遙控器 平均「實質總薪資」59,852元?真的好意思嗎? 期待「小英」變「老鷹」 救低薪!看日本如何翻轉就業市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