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Link
月之暗面发布开源大语言模型Kimi K2- Kimi K2 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公司 月之暗面(Moonshot AI) 研发的混合专家(Mixture of Experts, MoE)大语言模型系列,于 2025年7月正式开源。采用 MIT许可证,允许商业应用与二次开发。 核心亮点包括: 万亿级参数量:总参数达 1万亿(1T) ,每次推理激活 320亿(32B)参数,通过稀疏计算显著提升效率。 混合专家架构:结合多专家子网络,动态分配任务至最优处理单元,兼顾模型容量与计算效率。 双版本开源: Kimi-K2-Base:基础预训练模型,支持科研微��与定制开发。 Kimi-K2-Instruct:指令微调版本,优化聊天、工具调用与代理任务。 在关键基准测试中,Kimi K2 表现卓越: 代码能力 SWE-Bench Verified:65.8% 准确率(开源模型最高)。 LiveCodeBench v6:超越 DeepSeek V3 和 GPT-4.1。 智能体(Agent)任务 Tau2:58.4% 得分,支持复杂工具调用与多步推理。 AceBench:模拟真实世界工具使用场景,生成高质量训练数据。 数学与推理 MMLU-Redux、ZebraLogic:在STEM领域媲美闭源模型。 官网:https://moonshotai.github.io/Kimi-K2/ 模型下载:HuggingFace仓库:Kimi-K2-Base|Kimi-K2-Instruct - 18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79
0 notes
Link
月之暗面发布开源大语言模型Kimi K2- Kimi K2 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公司 月之暗面(Moonshot AI) 研发的混合专家(Mixture of Experts, MoE)大语言模型系列,于 2025年7月正式开源。采用 MIT许可证,允许商业应用与二次开发。 核心亮点包括: 万亿级参数量:总参数达 1万亿(1T) ,每次推理激活 320亿(32B)参数,通过稀疏计算显著提升效率。 混合专家架构:结合多专家子网络,动态分配任务至最优处理单元,兼顾模型容量与计算效率。 双版本开源: Kimi-K2-Base:基础预训练模型,支持科研微调与定制开发。 Kimi-K2-Instruct:指令微调版本,优化聊天、工具调用与代理任务。 在关键基准测试中,Kimi K2 表现卓越: 代码能力 SWE-Bench Verified:65.8% 准确率(开源模型最高)。 LiveCodeBench v6:超越 DeepSeek V3 和 GPT-4.1。 智能体(Agent)任务 Tau2:58.4% 得分,支持复杂工具调用与多步推理。 AceBench:模拟真实世界工具使用场景,生成高质量训练数据。 数学与推理 MMLU-Redux、ZebraLogic:在STEM领域媲美闭源模型。 用 MuonClip优化器 与 qk-clipping技术,避免注意力logits爆炸,实现 15.5万亿token零训练中断。 代理能力优化 通过 大规模Agent数据合成 与 通用强化学习框架,解决可验证/不可验证奖励任务的RL应用难题。 推理效率 稀疏激活架构:仅调用32B参数,推理成本低于同级密集模型。 支持 vLLM、TensorRT-LLM 等高效推理引擎 官网:https://moonshotai.github.io/Kimi-K2/ 模型下载:HuggingFace仓库:Kimi-K2-Base|Kimi-K2-Instruct - 18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79
0 notes
Link
月之暗面发布开源大语言模型Kimi K2- Kimi K2 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公司 月之暗面(Moonshot AI) 研发的混合专家(Mixture of Experts, MoE)大语言模型系列,于 2025年7月正式开源。采用 MIT许可证,允许商业应用与二次开发。 核心亮点包括: 万亿级参数量:总参数达 1万亿(1T) ,每次推理激活 320亿(32B)参数,通过稀疏计算显著提升效率。 混合专家架构:结合多专家子网络,动态分配任务至最优处理单元,兼顾模型容量与计算效率。 双版本开源: Kimi-K2-Base:基础预训练模型,支持科研微调与定制开发。 Kimi-K2-Instruct:指令微调版本,优化聊天、工具调用与代理任务。 在关键基准测试中,Kimi K2 表现卓越: 代码能力 SWE-Bench Verified:65.8% 准确率(开源模型最高)。 LiveCodeBench v6:超越 DeepSeek V3 和 GPT-4.1。 智能体(Agent)任务 Tau2:58.4% 得分,支持复杂工具调用与多步推理。 AceBench:模拟真实世界工具使用场景,生成高质量训练数据。 数学与推理 MMLU-Redux、ZebraLogic:在STEM领域媲美闭源模型。 用 MuonClip优化器 与 qk-clipping技术,避免注意力logits爆炸,实现 15.5万亿token零训练中断。 代理能力优化 通过 大规模Agent数据合成 与 通用强化学习框架,解决可验证/不可验证奖励任务的RL应用难题。 推理效率 稀疏激活架构:仅调用32B参数,推理成本低于同级密集模型。 支持 vLLM、TensorRT-LLM 等高效推理引擎 官网:https://moonshotai.github.io/Kimi-K2/ - 18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79
0 notes
Link
月之暗面发布大语言模型Kimi K2- Kimi K2 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公司 月之暗面(Moonshot AI) 研发的混合专家(Mixture of Experts, MoE)大语言模型系列,于 2025年7月正式开源。采用 MIT许可证,允许商业应用与二次开发。 核心亮点包括: 万亿级参数量:总参数达 1万亿(1T) ,每次推理激活 320亿(32B)参数,通过稀疏计算显著提升效率。 混合专家架构:结合多专家子网络,动态分配任务至最优处理单元,兼顾模型容量与计算效率。 双版本开源: Kimi-K2-Base:基础预训练模型,支持科研微调与定制开发。 Kimi-K2-Instruct:指令微调版本,优化聊天、工具调用与代理任务。 在关键基准测试中,Kimi K2 表现卓越: 代码能力 SWE-Bench Verified:65.8% 准确率(开源模型最高)。 LiveCodeBench v6:超越 DeepSeek V3 和 GPT-4.1。 智能体(Agent)任务 Tau2:58.4% 得分,支持复杂工具调用与多步推理。 AceBench:模拟真实世界工具使用场景,生成高质量训练数据。 数学与推理 MMLU-Redux、ZebraLogic:在STEM领域媲美闭源模型。 用 MuonClip优化器 与 qk-clipping技术,避免注意力logits爆炸,实现 15.5万亿token零训练中断。 代理能力优化 通过 大规模Agent数据合成 与 通用强化学习框架,解决可验证/不可验证奖励任务的RL应用难题。 推理效率 稀疏激活架构:仅调用32B参数,推理成本低于同级密集模型。 支持 vLLM、TensorRT-LLM 等高效推理引擎 官网:https://moonshotai.github.io/Kimi-K2/ - 18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79
0 notes
Link
月之暗面发布大语言模型Kimi K2- Kimi K2 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公司 月之暗面(Moonshot AI) 研发的混合专家(Mixture of Experts, MoE)大语言模型系列,于 2025年7月正式开源。采用 MIT许可证,允许商业应用与二次开发。 核心亮点包括: 万亿级参数量:总参数达 1万亿(1T) ,每次推理激活 320亿(32B)参数,通过稀疏计算显著提升效率。 混合专家架构:结合多专家子网络,动态分配任务至最优处理单元,兼顾模型容量与计算效率。 双版本开源: Kimi-K2-Base:基础预训练模型,支持科研微调与定制开发。 Kimi-K2-Instruct:指令微调版本,优化聊天、工具调用与代理任务。 在关键基准测试中,Kimi K2 表现卓越: 代码能力 SWE-Bench Verified:65.8% 准确率(开源模型最高)。 LiveCodeBench v6:超越 DeepSeek V3 和 GPT-4.1。 智能体(Agent)任务 Tau2:58.4% 得分,支持复杂工具调用与多步推理。 AceBench:模拟真实世界工具使用场景,生成高质量训练数据。 数学与推理 MMLU-Redux、ZebraLogic:在STEM领域媲美闭源模型。 用 MuonClip优化器 与 qk-clipping技术,避免注意力logits爆炸,实现 15.5万亿token零训练中断。 代理能力优化 通过 大规模Agent数据合成 与 通用强化学习框架,解决可验证/不可验证奖励任务的RL应用难题。 推理效率 稀疏激活架构:仅调用32B参数,推理成本低于同级密集模型。 支持 vLLM、TensorRT-LLM 等高效推理引擎 官网:https://moonshotai.github.io/Kimi-K2/ - 18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79
0 notes
Link
AI编程工具:资深开源软件开发者效率反而下降?- 最新随机对照实验得出了令人意外的结论:当经验丰富的开源程序员使用当前主流AI工具时,其编码效率反而出现了明显下降?METR(模型评估与威胁研究)团队招募了16位平均拥有多年开源项目经验的开发者,追踪记录他们在维护代码库过程中的246项常规任务,包括漏洞修复、功能开发和代码重构。实验采用分组对照设计: 半数任务使用Cursor Pro或Anthropic Claude等AI工具辅助 另一半任务禁用AI辅助 为平衡任务难度,研究人员预先评估了各项任务预期耗时,并将代码审查阶段的修改时间纳入整体效率评估。 参与者在实验前预估AI工具可缩短24%工作时间,实际使用后仍主观认为效率提升20%。然而客观数据显示:AI辅助组完成任务耗时反而增加19%,效率不升反降。通过屏幕录像数据发现,AI工具确实减少了开发者33%的主动编码时间,但新增的隐性操作吞噬了这些收益: 输出审查耗时:开发者需花费9%的总任务时间检查AI生成代码 交互成本激增:包括指令调试、等待响应等无效时间 修改成本:仅44%的AI生成代码可直接使用���多数需要人工调整 AI工具尽管减少了某些环节的工作量,却引入了新的效率瓶颈。大部分程序员表示他们需要修改 AI 生成的代码。目前AI工具在编程环境中仍然有很大局限性。 消息来源:https://arstechnica.com/ai/2025/07/study-finds-ai-tools-made-open-source-software-developers-19-percent-slower/ - 18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76
0 notes
Link
AI编程工具:资深开源软件开发者效率反而下降?- 最新随机对照实验却得出了令人意外的结论:当经验丰富的开源程序员使用当前主流AI工具时,其编码效率反而出现了明显下降?METR(模型评估与威胁研究)团队招募了16位平均拥有多年开源项目经验的开发者,追踪记录他们在维护代码库过程中的246项常规任务,包括漏洞修复、功能开发和代码重构。实验采用分组对照设计: 半数任务使用Cursor Pro或Anthropic Claude等AI工具辅助 另一半任务禁用AI辅助 为平衡任务难度,研究人员预先评估了各项任务预期耗时,并将代码审查阶段的修改时间纳入整体效率评估。 参与者在实验前预估AI工具可缩短24%工作时间,实际使用后仍主观认为效率提升20%。然而客观数据显示:AI辅助组完成任务耗时反而增加19%,效率不升反降。通过屏幕录像数据发现,AI工具确实减少了开发者33%的主动编码时间,但新增的隐性操作吞噬了这些收益: 输出审查耗时:开发者需花费9%的总任务时间检查AI生成代码 交互成本激增:包括指令调试、等待响应等无效时间 修改成本:仅44%的AI生成代码可直接使用,多数需要人工调整 AI工具尽管减少了某些环节的工作量,却引入了新的效率瓶颈。大部分程序员表示他们需要修改 AI 生成的代码。目前AI工具在编程环境中仍然有很大局限性。 消息来源:https://arstechnica.com/ai/2025/07/study-finds-ai-tools-made-open-source-software-developers-19-percent-slower/ - 18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76
0 notes
Link
Google 正计划将ChromeOS与Android系统整合- 谷歌正在推进另一项重大战略——将ChromeOS与Android系统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平台。这一举措旨在提供更无缝的跨设备体验,使用户能够在手机、平板、笔记本和智能电视之间无缝切换,而无需重新适应不同的操作系统。Sameer Samat,谷歌Android生态系统总裁透露,谷歌计划将ChromeOS迁移至Android系统,以实现这一目标。虽然目前尚未透露具体细节,但这一整合无疑将为Android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Sameer Samat同时强调,AI也是Android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他指出:“现在,借助AI,我们有机会重新思考智能手机上的用户体验。” 这句话揭示了谷歌对Android未来的雄心——通过AI技术,Android将不再只是运行应用的平台,而是成为用户生活的一部分,提供真正“有用”的智能服务。AI的集成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例如,AI可以用于筛选垃圾电话、自动处理客服请求,甚至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壁纸。这些功能不仅提升了用户的日��效率,也展示了AI在移动设备上的强大潜力。Samat还提到,AI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使得人机交互更加流畅,用户无需复杂的指令即可完成任务。 ChromeOS和Android系统整合不仅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也将增强Android在教育、办公和娱乐等领域的竞争力。例如,Android已经具备支持大屏设备的能力,提供完善的桌面模式和窗口管理,以及外接显示器的支持。这些功能的进一步优化,将使Android在生产力工具和多任务处理方面更具优势。 原文报道:www.techradar.com/phones/android/i-think-you-see-the-future-first-on-android-googles-android-leader-sameer-samat - 17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74
0 notes
Link
Blender Studio首款免费开源游戏《Dogwalk》- Blender Studio 正式发布了其首款免费开源游戏《Dogwalk》(遛狗),这是一款以亲子互动为主题的短篇治愈系游戏,旨在通过轻松愉快的玩法探索冬季森林中的自然美景。这款游戏不仅体现了Blender Studio在创意与技术上的双重追求,也展示了其在游戏开发领域的全新尝试。 《Dogwalk》的开发结合了Blender和Godot两大开源引擎的优势。Blender Studio首先在Blender中制作所有资产和关卡,并开发一个无缝衔接的管道,将资产导入Godot进行游戏开发。这种跨引擎协作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也为未来的游戏开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游戏背景与设定 《Dogwalk》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只名为“Chocomel”的大型犬,带领小主人“Pinda”在雪覆的森林中探索。游戏的核心玩法是收集隐藏在环境中的彩色物品,用于装饰雪人,同时体验与小主人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游戏场景包括露营地、林间小径、溪流和冰湖等,构成一个微型开放世界,玩家可以自由探索,感受沉浸式的自然环境互动体验。 游戏特色 双角��互动系统:玩家可以控制狗狗引导小主人完成任务,也可以调皮捣蛋,拖拽玩耍,动态关系影响游戏趣味性。小主人Pinda会根据情绪变化产生不同反应,玩家需要根据其哭泣或欢乐状态调整引导策略,这一设计被外媒称为“亲子向游戏的AI情感实验”。 无压力玩法:游戏采用完全自由的叙事结构,没有失败惩罚,所有行为都会触发独特反应,创造纯玩家主导的个性化故事线。 纸艺美学:游戏场景采用真实纸模扫描重建,独特的手工质感赋予游戏温暖治愈的视觉风格,如同置身立体童话书。 物理互动:游戏真实模拟了狗狗的拖拽、奔跑等动作物理效果,增强角色操控的生动性与喜剧表现力。 开源精神:作为Blender Studio的“开放项目”,游戏本体及开发工具链全部开源,践行创意共享理念。项目同时测试优化Blender与Godot引擎,推动两大开源工具在游戏开发领域的深度整合。 跨平台支持:游戏支持简体中文和英语,适合多个人游玩,从而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密切配合。 自发布以来,《Dogwalk》在Steam平台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玩家普遍认为游戏画面精美、玩法轻松,尤其适合亲子互动。游戏的免费性质也吸引了大量玩家体验,成为Steam平台上的热门选择。 对于感兴趣的开发者,如果想获取游戏源代码以及资源的话,需要加入Blender Studio订阅社区,每月 €11.50。 官方博客:https://studio.blender.org/blog/dogwalk-official-release/ Steam地址: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775050/DOGWALK/ - 16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71
0 notes
Link
格芯(GlobalFoundries)宣布全资收购RISC-V IP供应商MIPS- MIPS官网宣布: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格芯(GlobalFoundries)宣布全资收购RISC-V IP供应商MIPS。此次收购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整合,而是格芯构建“IP-代工-终端”垂直生态的关键落子:将MIPS��高性能RISC-V IP核(如eVocore P8700)与格芯12nm/22FDX工艺深度绑定,为汽车、数据中心客户提供“芯片设计+制造”一站式方案,复制ARM-台积电合作模式。 MIPS开源史:一场未竟的革命 1. 高调开源与理想主义(2018-2019) 2018年12月:Wave Computing(MIPS母公司)宣布启动MIPS Open计划,承诺免费开放MIPS R6指令集及专利,试图对抗RISC-V。时任高管Art Swift宣称:“开源是重振MIPS生态的唯一路径”。开源内容:包括32/64位R6指令集、多线程扩展(MT)、微控制器架构(MCU)及虚拟化技术(VZ),理论上允许自由商用。 2019年初:Wave发起”MIPS Open Initiative”,宣布开源MIPS指令集(ISA),试图通过开放生态吸引开发者,与RISC-V竞争 2. 执行溃败与社区崩塌(2019-2020) 承诺落空:2019年Q1,Wave仅发布有限文档,未开放核心工具链及社区平台,开发者无法实际参与。分析师Linley Gwennap尖锐指出:“MIPS开源已落后RISC-V五年”。 中国盟友倒戈:龙芯坚持旧版MIPS R3/R5开发3A4000芯片,拒绝适配R6;北京君正转向RISC-V架构,MIPS开源彻底失去最大市场支点。 根本矛盾:MIPS开源协议要求商业用户加入“MIPS Open基金会”并接受条款,与RISC-V的BSD宽松许可形成鲜明对比。 3. 破产转型:拥抱RISC-V(2020-2021) 2020年Wave破产重组,次年3月宣布放弃MIPS架构,全员转向RISC-V研发。关键转折:RISC-V基金会CTO Mark Himelstein(前MIPS工程师)主导技术迁移,复用MIPS五级流水线、分支预测等核心设计。 2021年加入RISC-V基金会:成为RISC-V International成员,利用开源生态弥补自身短板 开源溃败的深层逻辑 生态分裂的历史包袱 MIPS长期允许客户自定义指令扩展(如思科、博通),导致工具链碎片化,开源后无法统一标准。 对比RISC-V:基础指令集固定,扩展模块标准化(如Vector 1.0),工具链��容性强。 商业基因与开源文化的冲突 Wave试图以“开源引流+高端IP收费”盈利,但RISC-V阵营已涌现SiFive等成熟IP供应商,挤压MIPS生存空间。 RISC-V基金会中立性获得谷歌、英特尔支持,而MIPS Open被质疑为“Wave的营销工具”。 中国市场的战略误判 MIPS视中国为“救命稻草”,但龙芯自研LoongArch指令集(2020年),君正拥抱RISC-V,国产替代路径与MIPS彻底脱钩。 MIPS 成立于 1984 年,2013 年被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收购, 2017 年出售给 Tallwood Venture Capital,2018 年被 Wave Computing 收购。MIPS的兴衰是半导体行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缩影。MIPS架构的五级流水线、延迟槽设计等理念深刻影响RISC-V,被学术界誉为”RISC活教材”,历史高峰累计出货超30亿颗,曾支撑游戏主机(PlayStation)、路由器(思科)等经典产品。MIPS虽为首个商用RISC(1984年),但封闭生态败于ARM/RISC-V,2010年代未及时拥抱开源,错失IoT市场窗口。GlobalFoundries(格芯)的收购标志着其技术价值在新时代的重估。未来成败取决于能否在RISC-V红海中实现差异化 MIPS官方公告:https://mips.com/press-releases/gf-mips/ - 15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69
0 notes
Link
跨平台文件去重神器- dupeGuru 智能揪出「隐藏垃圾」- dupeGuru 是一款跨平台(Linux/macOS/Windows)的 重复文件检测开源工具,通过智能算法识别文件名或内容相同的文件,解决存储空间浪费问题。基于Python编写,遵守GPL3.0开源协议。 功能特色: 多语言支持:支持中/英/德/法等11种语言本地化。 跨平台 GUI: 核心逻辑:Python 3.7+ 编写。 界面框架�� macOS:Objective-C/Cocoa Linux/Windows:Python + PyQt5。 智能扫描引擎: 模糊匹配:识别文件名相似但非完全相同的文件(如 photo1.jpg 与 photo_1.jpg)。 深度内容比对:通过哈希值校验文件内容一致性。 三大工作模式: 模式 适用场景 特色功能 标准模式 通用文件(文档/视频等) 基于文件名/大小/内容比对 音乐模式 音频文件(MP3/FLAC等) 解析元数据(歌手/专辑) 图片模式 图像文件(JPG/PNG等) 视觉相似度比对 软件使用指南: 1. 基础扫描步骤 启动应用 → 选择扫描模式(标准/音乐/图片)。 添加目标文件夹(支持多选)。 点击 “Scan” 启动扫描。 2. 高级参数配置 设置项 作用说明 匹配精度 调整文件名相似度阈值(默认85%) 忽略扩展名 如将 .jpg 与 .jpeg 视为相同类型 最小文件大小 过滤小文件(如 - 14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65
0 notes
Link
开源音乐播放器-Amarok- Amarok由KDE社区开发,是一款基于Qt(C++)的免费开源音乐播放器,采用GNU通用公共许可证授权。其命名灵感源自英国作曲家Mike Oldfield的专辑名,项目定位不仅是播放器,更是帮助用户”重新发现音乐”的工具,通过创新界面实现对音乐收藏的深度管理。尽管隶属于KDE项目,但Amarok始终独立于KDE核心软件的发布周期。 Amarok 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原生支持Unix/Linux,后扩展至Windows和macOS。2010年左右,开发团队耗费大量精力完成Windows移植。音频格式:支持MP3、FLAC、AAC、FFmpeg等几乎所有主流格式,甚至可播放音频CD并翻录至本地。设备同步:兼容iPod、iPhone、iPad及MTP/UMS协议设备,提供iTunes数据库导入功能。 功能亮点 智能播放列表 动态创建基于复杂条件(如年份、评分)的自动更新列表,例如”1967年左右的歌曲”。 上下文视图(Context View) 集成维基百科艺术家信息、歌词显示、专辑封面(支持从Amazon自动获取)。 网络服务整合 无缝连接Last.fm (流媒体/推荐)、Magnatune(购买)、Jamendo、播客平台(OPML/Librivox)等。 独特交互设计 PopUp Dropper:革命性拖放菜单简化操作。 文件追踪:移动或重命名文件不影响统计数据与播放列表,支持MusicBrainz标识符。 高级工具 ReplayGain音量均衡、书签标记、睡眠定时器、多语言界面。 Amarok 专业音乐管理能力远超VLC等通用播放器,媲美iTunes但更轻量。曾因开发缓慢被误认为”已死”,实则拥有60+贡献者持续维护。2024年开始频繁更新。历经20余年发展,从KDE的衍生项目成长为跨平台标杆,证明了开源社区可持续创新的生命力。 官网:https://amarok.kde.org/ 下载:https://flathub.org/apps/org.kde.amarok - 11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63
0 notes
Link
全球位置模拟神器-GeoPort- GeoPort一款���源的位置模拟工具,支持用户在iOS 17/18设备上自由设定虚拟位置。无论是开发者测试定位功能、用户虚拟旅行,它都能一键实现全球位置切换。其突破性在于原生支持Windows/Mac双平台,无需安装Python等复杂环境,操作门槛大幅降低。项目遵守GPL3.0开源协议。 核心功能亮点 全球定位模拟 瞬间定位到全球任意城市/地标(如东京、罗马、巴厘岛) 开发者测试利器 模拟多地点场景,测试地图/社交类App的定位功能 澳洲专属”Fuel”模式 实时比价全澳加油站,支持按州筛选最优油价 隐私保障机制 虚拟位置与真实位置隔离,自主控制位置暴露时机 跨平台兼容性 完美支持iOS 17/18(Windows需搭配iTunes) 使用教程 ▌ 前期准备 设备要求 iOS 17/18设备(iPhone/iPad) Windows电脑需安装 iTunes ���提供USB通信服务) Mac电脑无需额外安装 开发者模式激活 *关键步骤:iOS 17/18必须开启开发者模式* - 进入手机设置 > 隐私与安全性 > 开发者模式(若隐藏) - 若无法开启: ① 临时关闭设备锁屏密码 ② 运行GeoPort时按提示自动激活 ③ 完成后可重新启用密码 ▌ 操作流程(以Windows为例) 下载安装 访问官网下载对应系统安装包(Windows版后缀为.exe) 连接设备 用数据线连接iPhone与电脑 首次连接需在iPhone点击”信任此电脑” 启动GeoPort 位置模拟操作 步骤1:地图搜索目标位置(如”Sydney Opera House”) 步骤2:拖动图钉精确定位 步骤3:点击右下角▶ Start Simulation 成功提示:设备地图App将立即显示虚拟位置 澳洲加油比价技巧 顶部切换至”Fuel“模式 选择州名(如New South Wales) 地图自动标记低价加油站,点击图钉查看油价 停止模拟 电脑端点击⏹ Stop Location 源代码:https://github.com/davesc63/GeoPort - 10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57
0 notes
Link
全球位置模拟神器-GeoPort- GeoPort一款开源的位置模拟工具,支持用户在iOS 17/18设备上自由设定虚拟位置。无论是开发者测试定位功能、用户虚拟旅行,它都能一键实现全球位置切换。其突破性在于原生支持Windows/Mac双平台,无需安装Python等复杂环境,操作门槛大幅降低。项目遵守GPL3.0开源协议。 核心功能亮点 全球定位模拟 瞬间定位到全球任意城市/地标(如东京、罗马、巴厘岛) 开发者测试利器 模拟多地点场景,测试地图/社交类App的定位功能 澳洲专属”Fuel”模式 实时比价全澳加油站,支持按州筛选最优油价 隐私保障机制 虚拟位置与真实位置隔离,自主控制位置暴露时机 跨平台兼容性 完美支持iOS 17/18(Windows需搭配iTunes) 使用教程 ▌ 前期准备 设备要求 iOS 17/18设备(iPhone/iPad) Windows电脑需安装 iTunes (提供USB通信服务) Mac电脑无需额外安装 开发者模式激活 *关键步骤:iOS 17/18必须开启开发者模式* - 进入手机设置 > 隐私与安全性 > 开发者模式(若隐藏) - 若无法开启: ① 临时关闭设备锁屏密码 ② 运行GeoPort时按提示自动激活 ③ 完成后可重新启用密码 ▌ 操作流程(以Windows为例) 下载安装 访问官网下载对应系统安装包(Windows版后缀为.exe) 连接设备 用数据线连接iPhone与电脑 首次连接需在iPhone点击”信任此电脑” 启动GeoPort 位置模拟操作 步骤1:地图搜索目标位置(如”Sydney Opera House”) 步骤2:拖动图钉精确定位 步骤3:点击右下角▶ Start Simulation 成功提示:设备地图App将立即显示虚拟位置 澳洲加油比价技巧 顶部切换至”Fuel“模式 选择州名(如New South Wales) 地图自动标记低价加油站,点击图钉查看油价 停止模拟 电脑端点击⏹ Stop Location 源代码:https://github.com/davesc63/GeoPort - 10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57
0 notes
Link
全球位置模拟神器-GeoPort- GeoPort一款开源的位置模拟工具,支持用户在iOS 17/18设备上自由设定虚拟位置。无论是开发者测试定位功能、用户虚拟旅行,它都能一键实现全球位置切换。其突破性在于原生支持Windows/Mac双平台,无需安装Python等复杂环境,操作门槛大幅降低。项目遵守GPL3.0开源协议。 核心功能亮点 全球定位模拟 瞬间定位到全球任意城市/地标(如东京、罗马、巴厘岛) 开发者测试利器 模拟多地点场景,测试地图/社交类App的定位功能 澳洲专属”Fuel”模式 实时比价全澳加油站,支持按州筛选最优油价 隐私保障机制 虚拟位置与真实位置隔离,自主控制位置暴露时机 跨平台兼容性 完美支持iOS 17/18(Windows需搭配iTunes) 使用教程 ▌ 前期准备 设备要求 iOS 17/18设备(iPhone/iPad) Windows电脑需安装 iTunes (提供USB通信服务) Mac电脑无需额外安装 开发者模式激活 *关键步骤:iOS 17/18必须开启开发者模式* - 进入手机设置 > 隐私与安全性 > 开发者模式(若隐藏) - 若无法开启: ① 临时关闭设备锁屏密码 ② 运行GeoPort时按提示自动激活 ③ 完成后可重新启用密码 ▌ 操作流程(以Windows为例) 下载安装 访问官网下载对应系统安装包(Windows版后缀为.exe) 连接设备 用数据线连接iPhone与电脑 首次连接需在iPhone点击”信任此电脑” 启动GeoPort 成功 失败 运行GeoPort 检测设备 地图界面 检查iTunes服务/USB连接 位置模拟操作 步骤1:地图搜索目标位置(如”Sydney Opera House”) 步骤2:拖动图钉精确定位 步骤3:点击右下角▶ Start Simulation 成功提示:设备地图App将立即显示虚拟位置 澳洲加油比价技巧 顶部切换至”Fuel“模式 选择州名(如New South Wales) 地图自动标记低价加油站,点击图钉查看油价 停止模拟 电脑端点击⏹ Stop Location 源代码:https://github.com/davesc63/GeoPort - 10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57
0 notes
Link
保护网站免受 AI 爬虫侵扰的开源工具-Anubis- Anubis 是一款通过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 PoW)挑战保护网站免受 AI 爬虫侵扰的反向代理工具。它通过强制客户端(浏览器)完成计算密集型任务���区分人类用户与自动化爬虫,从而阻止恶意爬虫对服务器资源的无限制消耗。 大型语言模型(LLM)训练依赖海量数据抓取,导致爬虫请求量呈指数级增长,中小型网站服务器资源被恶意耗尽。 传统 CAPTCHA 影响用户体验,而 Cloudflare 等方案对自建架构或特定合规场景不适用。Anubis 的 SHA256 计算消耗使爬虫规模化抓取时,单次请求成本提升 1000 倍以上,迫使恶意行为无利可图。 Anubis 代表了开源社区对 AI 爬虫滥用问题的创造性反击,其 PoW 机制以低成本实现高效防护,成为 Cloudflare 之外的轻量级替代方案。项目遵守MIT开源协议。 核心原理 SHA256 工作量证明挑战: 用户访问网站时,Anubis 会返回一段 JavaScript 代码,要求客户端计算一个特定字符串的 SHA256 哈希值。 字符串由两部分组成: challenge:用户 IP、浏览器 User-Agent、当前日期、Anubis 公钥等公开信息。 nonce:递增的迭代次数(从 1 开始)。 目标:计算出的哈希值前 5 位必须为 0(默认设定),否则 nonce 自增并重新计算,直至满足条件。 此过程消耗大量 CPU 资源,迫使 AI 爬虫因计算成本过高而放弃。 验证与放行: 客户端提交符合条件的 nonce 后,Anubis 服务器验证哈希值有效性。 验证通过后,用户被重定向至目标网站,并写入 Cookie 避免后续请求重复验证。 实际效果 有站长实测显示:97% 的爬虫流量因无法完成计算被拦截(2.5 小时内 81,000 次请求仅 3% 通过)。 对真实用户影响极小:现代浏览器可在毫秒级完成计算,仅首次访问需验证。 使用方法 1. 部署 Anubis 实例 步骤: 从 GitHub 克隆项目并配置(需 Python 环境)。 修改 config.py 文件,指定目标网站和 PoW 难度(如哈希前导零数量)。 目录结构示例: anubis/ ├── anubis/ # 核心代码 │ ├── config.py # 配置文件 │ ├── main.py # 启动入口 │ └── routes/ # 路由逻辑 ├── tests/ # 测试用例 └── requirements.txt # 依赖库 2. 配置反向代理 将 Anubis 置于目标网站前端,例如使用 Nginx 或 Caddy: # Nginx 配置示例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3000; # Anubis 实例地址 } 用户访问网站时,请求首先被重定向至 Anubis 的 PoW 挑战页面。 3. 定制化设置 允许合法爬虫: 在配置文件中添加 robots.txt 允许的爬虫(如搜索引擎),避免误封。 调整计算难度: 修改哈希前导零数量(例如从 5 位调整为 4 位),平衡安全性与用户体验 https://github.com/TecharoHQ/anubis - 9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55
0 notes
Link
开源社区重启Copyleft-next项目- 在GPLv3发布18周年之际,开源法律专家Richard E. Fontana与Bradley M. Kuhn联合宣布,在非营利组织Software Freedom Conservancy(SFC)的支持下正式重启Copyleft-next项目,旨在打造新一代“强著佐权(Strong Copyleft)”许可证。这一举措旨在回应开源社区对现有许可模式的反思,但草案中一项“15年后自动转为宽松许可”的条款已引发激烈争论。 项目重启:吸取GPLv3经验 据官方公告,新项目将基于2013年Fontana提出的实验性框架,重点解决GPLv3制定过程中的不足: 独立运作:项目托管于自主搭建的Forgejo平台(git.copyleft.org ),避免依赖GitHub等商业平台; 透明治理:采用“禁止私下决策规则”(Hindering Backchannels Rule),确保讨论公开; 机构支持:SFC提供基础设施及每周4小时的专职开发支持,但暂未担任许可证官方管理者。 争议焦点:“15年著佐权日落条款” 项目草案中第8条Copyleft Sunset条款成为核心争议点: 机制:软件发布15年后,其著佐权属性自动失效,转为类似BSD的宽松许可(被社区称为“pushover license”)。 支持者观点: 用户wol认为这符合开源精神,类比“版权保护应有时限”,可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 用户ncm指出,类似设计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MINIX系统被英特尔用于专有管理引擎)。 反对者声音: 用户mmorrow批评此举“削弱著佐权价值”,变相鼓励企业免费获取社区成果; 用户pabs质疑条款动机,直指其“符合科技巨头规避开源义务的利益”。 其他创新与质疑 草案同时提出两项突破性设计: 禁止双许可失效条款(第7条):若开发者同时提供专有授权版本,则开源版本将失去著佐权保护; 衍生作品界定难题:用户就“动态链接场景”(如BASIC脚本集合)是否触发著佐权展开技术辩论,暴露许可条款模糊性。 社区呼吁清晰化 针对争议,项目贡献者回应:“15年条款可能移除,因表述不清已引发误读”。而Fontana与Kuhn在公告中强调,新许可证将聚焦“用户自由保护”本质,未来数月将公开征集意见。 背景延伸 当前主流著佐权许可证面临挑战: GPLv2/3分裂导致代码兼容性困境; 云服务兴起使AGPLv3等网络著佐权需求激增; 企业更倾向宽松许可,加剧社区对著佐权存续的担忧。 Copyleft-next的重启标志着开源许可演进的关键尝试,其能否平衡“创新自由”与“成果保护”,将成为观察开源哲学未来的风向标。 消息来源: https://lwn.net/Articles/1028166/ https://lists.copyleft.org/pipermail/next/2025q2/000000.html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81708 - 8 7 月, 2025 - http://osp.io/archives/9253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