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Photo

滿滿的 #范保德 這裡有喔! 角落店長之前在朵兒咖啡館,那裡的咖啡不拉花,後來朵兒收了(因為房東不租了,還寄存證信函)。朵兒店長問他,可否幫他一起開新店「朵朵開咖啡館」,他說可以,不過他要有半年休假,因為他要回自己的家鄉蘭嶼開咖啡館陪爸爸媽媽 _ 阿線:『如果父親夠好,便會想要踩著父親的樣板往前去;如果父親不夠好,那就會在某一個時機點,找出另一條路子,讓自己不再步上父親的後塵。前者是後來的范大齊,後者便是看著父親離去、選擇留下的范保德。 ⋯⋯ 不論是什麼樣的性別,多半我們表現出「關心」或「擔心」的時候,常常都是使用「責備」不是「陪伴」』(在 角落 Bais) https://www.instagram.com/p/BmlDdvhlP8P/?utm_source=ig_tumblr_share&igshid=1ph3pv3ed4zqi
0 notes
Photo

sunday 喝 SUNDAY 配 沙嗲雞腿與青醬燉飯 剛好 Pesto Risotto & Satay Chicken(在 BRIDGISAN 橋下大叔)
0 notes
Photo

聽說現在要貼出電影票根才能說 #切小金家的旅館 好看 👍 不然會說是工讀生 🙄 . 切小金家的旅館很好看! 有一段差點打到我的淚點 記得要看到最後。有彩蛋(在 平鎮我的家)
0 notes
Photo

#小皮 #k 原來我是保齡球客人 🤣 成長需要理解與妥協。因為認知到現實,所以一步步妥協又一心想要抵抗(在 KiOSK)
0 notes
Photo

對於你的選擇。你要享受,也要承受 歲月拾遺:生活裡頭那些會「劃傷」我們的事件,不隨著年紀越大而傷害值變小,只不過因為歲月增長了智慧,懂得在「摔的當下」做好緩衝,於是傷口不會那麼嚴重,更懂得怎麼治療、包紮,如此罷了』 via(https://goo.gl/wNsWMS)(在 貳月咖啡)
0 notes
Photo

#藍莓雪藏起司蛋糕 #人像 #景深 #巢黑咖啡 Christine Schulz-Reiss:逃匿的難民通常稱為「非法者」,這個稱呼是錯誤的。沒有人是「非法的」,也就是說沒有人必須透過法律才能成為人。人之所以為人,單純只是因為他這個人存在。(在 巢 nido)
0 notes
Photo

#燃燒烈愛 #Burning #飢餓者 #飢渴者 4 貓 5 密碼門鎖 6 井 7 刀具組 vs. 化妝箱 8 燒溫室的畫面 9 福克納 10 非洲 . 海美的消失 x 鍾秀的欲望 x 班的生存哲學(在 光點華山電影館)
0 notes
Photo

不要問我圖中那杯咖啡的名字。因為我也不知道(哈哈)我只跟 Phil 說:我想喝「冰的大杯」最後他就調出這杯咖啡 XD ——— #陳廷豪 #莒光作文簿 以下文字的出處 ——— - 站哨 「畢竟,許多的時候,人就只是希望能找到一位傾聽者,如此簡單,尤其是在軍中這種環境裡。日後,當我越來越認清了這點時,也就想開了,知道要認分地繼續扮演著我的角色:忠實的聽眾,並被期待要能給予一些支持、安慰和溫暖。」 ——— - 打網咖這件事 「其實,怎麼樣把時間快速過完,才是當兵最有意義的事啊。」 ——— - 心衛中心的故事:第一位案主 「你還不知道你在當兵嗎?你把這邊當什麼了?真的在做心理諮商嗎?講難聽一點,就是騙他,哄他,不要出事就對了,你怎麼會不知道?」 ——— - 想家的人 「對了,你下次返臺什麼時候?」我問。 「再一個半月。」 「也就是再 45 天,大約再六週囉。」 「對。」 「那你想想,六週中,有六次的星期日島休,所以 45-6=39。然後,一天也約有八小時在睡覺,39/3=13 天,而每天總是會有個發呆和休息時間吧,再扣一扣,剩個十天好了。」我算給他聽。 「想想,你只要再十天就可以返臺回家了也。」我不知道哪來的靈機一動。 「對也!好快。」他眼睛一亮。 ——— - 偷閒作為生存之道 「所謂『休息』和『消失』是被別人定義的,」 ——— - H 的來信 「年紀漸長,老實說也更懶得與新朋友交往。我的同溫層又很厚,於是樂得在自己的同溫層上下 游,不出門體驗真正的世界。但恐怕如此,才使得像是川普這樣的人當選吧?因此也還是不斷要求自己保有耐心與說服的柔軟彈性。」 ——— - 給 H 的回信 「好在的是,現在已開放使用手機。當要尋求溫暖時,只要滑一下臉書,就可以補充點能量。⋯⋯看到許多真實的政治與社會事件,如此才會讓我覺得,自己真的活在這個社會中。」 「 想起來,也是諷刺。明明也是在『生活』,但卻只有在使用手機時,才會有現實感,覺得是真正的『在生活』。」 ——— - 給 Y 的回信 「是的,其實,這就是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打 LOL(英雄聯盟)、玩手機遊戲、看動漫、抱怨軍中的小事、或是跟伴侶朋友傳訊息聊天等。也許,應該更精確一點的說,這就是大多數廿幾歲男性的生活狀態。」 「換句話說,我們平常所認為重要的,那麼關於民主的、自由的、人權的、平等的、正義的 anything,在這邊是 nothing。有時候想起,也感到有點小小的諷刺,我們所認真追求的事情,似乎是那麼不值。又或者說,社會學中所用的詞 ——『群眾』,好像就是在這邊,但自己又對他們感到如此疏離。」 「坦白說,自己也是有認真想過,為什麼會這樣。後來想到底,就會發現,事實好像就是那麼地殘酷。那就是,大多數的軍人,真的就是一群不知道要幹嘛的人。」(在 KiOSK)
0 notes
Photo

在山上收訊不好的結果。明明下午四點多我先傳訊「你的狗在加羅湖邊」,變成他 17:09 回訊在前面。最後一則也是一樣,明明對方已經讀取訊息,上方傳送條還在跑 = =(在 加羅湖)
0 notes
Photo

有一天回頭審視,會發現曾經的日常不知何時已成紀念。 某天,常去的書店歇業了,喜歡的藝人消失螢幕前,習慣追的影集完結了,有點憂傷,然後,明天繼續下去,你會再找到另一個年代的開始。(在 中壢區)
0 notes
Photo

假掰的中產階級。搭高鐵喝咖啡 很難在高鐵上看見保力達、莎莎亞椰奶、小虎咖啡 _ #失敗者社會學 #身體社會學 講綱: Bourdieu 從三個面向進行論述: 社會位置(social locations) 慣習(habitus)的形成 品味(taste)的養成 以階級為基礎的物質環境,構成日常生活的背景框架。組構這些位置的是一個人所擁有的「資本總量」、以及不同資本的相對權重或推移變化。 資本不只是經濟上可換算成財貨的東⻄,還有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人脈的承襲與累積。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知識、品味、價值、傳統等之承襲與累積。 慣習(habitus):在社會中構成的認知與動機結構系統,給個體預先提供一個基於階級秩序的行為模式,由此和熟悉或新遇到的情境產生關連、加以歸類並作出對應行動。 慣習首先來自個體所處的社會位置,因此再���產了社會結構,灌輸一種特定世界觀,但慣習又不只停留於此,由於他必須要個體付出學習和勞動才能養成,所以就讓主體有了某種微妙的能動空間。 品味(taste): 1. 把一種其實是根植於物質條件與社會位置差異的生活方式或事物判斷態度,予以「自然化」,或者詮釋理解成一種自願的選擇、傾向和偏好。 2. 讓消費從對事物的需要轉化為想望,且是可評比的優點。 3. 將社會階級自然化,並體現於個別人身上。 品味是慣習更落實個體身體化的表現。例:#飲食選擇 Bourdieu 發展品味養成的理論,作為馬克思階級理論的更新補充。上層階級不是鐵板一塊,又區分成「舊世家」和「暴發戶」或 new rich:舊世家隨著封建社會瓦解,在新的資本主義競爭市場中他們多半「家道中落」,但其擁有不可讓渡的「品味」,卻始終讓新富階級芒刺在背。尤其是暴發戶,希望得到文化資本的加持,才能晉升真正的上流社會。 品味及其文化資本原來只有貴族世家才有,但隨著現代國家提昇教育、城市生活茂盛,越來越多人透過知識學習而累積文化資本。文化資本成了新社會變遷過程中,更複雜的階級鬥爭裡極為重要的籌碼。文化資本遂變成了雙方角力的關鍵。 不只是傳統馬克思主義定義下實質的經濟生產鬥爭,也是文化層次上的「象徵鬥爭 symbolic struggle」或品味鬥爭,在鬥爭過程中,新的階級出現了:「文化中介者 cultural intermediaries」提供各式各樣具有文化象徵意義的產品創作或服務,甚至,他們可以嘗試詮釋、甚至重新定義「品味」。這些中介者,成為象徵鬥爭中的關鍵人物。 Bourdieu 並沒有天真地認為文化資本會完全獨立於經濟資本的結構,經濟資本還是占有優位,但並非全部。他並沒有主張「品味」可以全然由文化資本擁有者自主決定;相對的,品味本質上仍是一種社會結構、一種 habitus 或素質傾向;只是,如此結構和慣習存在著被鬆動改變的協商空間。(在 南港車站 - 高鐵/台鐵/捷運/轉運/基軌/直鐵)
0 notes
Photo

馬欣:從日韓寫實電影,反映出什麼樣的亞洲烏托邦 亞洲電影的重要:故事能把每一個人從荒野中找回來。 這不是一個容易真正長大的年代,網路永遠有人供你取暖,社群有人鼓勵你做莽撞的事,你好像可以活得很熱血,但除非現實真的把你撂倒過,你才知道你對自己的真實人生有多冷血。 Zygmunt Bauman:網際網路極大地促進和提高了不間斷的勞動再造 斜槓青年一點都不浪漫 _ 《金權性內幕》:醜聞就拿更大的醜聞去覆蓋 關於人性之惡,韓國電影通常以外界事件來影響人心內在,而日本電影則以內在人性來映照外界世界的種種,兩國敘事角度完全不同。 韓國多年深受政治之害,使得韓國電影無論哪種類型,都是不信任的政治寓言。 _ 心理學家佛洛姆《自我的追尋》裡頭提到的現今社會充斥的「現實主義者」其實也是種病態。 _ #我不知道什麼是猶太人 #但我知道什麼是人 (在 誠品敦南店)
0 notes
Photo

楊梅區公所對面的臭豆腐。好吃 不過全臺灣最好吃的臭豆腐還是玉里的 #橋頭臭豆腐 XD _ 第一張使用人像模式拍。第二張什麼都沒有(在 楊梅區公所)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