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有些事一開始就註定會消失。
不是因為它不重要,而是它本來就只是經過。
曾經以為,只要努力,就能留住一些什麼。
但後來發現,有些感情、有些人、有些瞬間,
就像夜裡路燈下的一道閃電──
你看見了、記住了,但它不會為你停留。
坐在咖啡廳座椅上,看著窗外的雨一滴滴落下,
有點惆悵,只是更那麼懂了,
那些以為的永恆,其實都只是剛好來到過的片刻。
0 notes
Text
知道今天的活動
對你/妳有了某些程度的意義
那就很值得紀念了
#三商 #三商虎 #三商虎隊
#陳正中 #TIGERS #青島餃子專賣店愛棒球的餃子
#飄揚在夜空中的藍絲帶

0 notes
Text
youtube
20250712
因為好多人在找這一段
再唱安可中,憨人全場大合唱,阿信面對近期遭遇的質疑聲音所進行的對話
恰巧我有跟到,就繼threads後再在這裡分享~
1 note
·
View note
Text

那些曾經唱過我人生的歌:五月天,陪伴青春的聲音
那時在上海生活的日子,五月天的歌,就像漂泊者的精神食糧。當3D演唱會電影上映,還特地去看——是在國泰大戲院不大的影廳裡,觀眾不多,但從未忘記那場短短的觀影,像一段為了生活的疾速充電。熟悉的畫面、聲音,讓異鄉人感受到一種靜靜的驕傲:這是我們的記憶,我們的台灣。
那時年紀還小,身邊圍繞著〈志明與春嬌〉、〈愛情的模樣〉,它們不是單純的情歌,而是高中畢業後陪伴重考的背景音。同期的 Elva 剛出道,還���劉虹樺的〈清晨五點〉、野人花園的幾首作品,每一張專輯都像是青春的備忘錄。那是還會到唱片行買 CD、用 56K 撥接下載 MP3 的年代,音樂還需要耐心與等待的時光。
有些歌聽來覺得帶了巧思。例如〈洗衣機〉,一首把家人擬物化的歌,詞很有趣,旋律也朗朗上口。直到後來某天,再看歌詞時,才驚覺裡面藏著濃濃的情感。原來那些幽默,裡頭其實堆了很多愛。
他們的音樂裡,不只愛,也有行動與思辨。〈入陣曲〉就是一首曾經讓很多人很有感的歌,覺得它鼓舞人們要「起而行」,不能只是批評,要相信自己的信念,並為之挺身。但過幾年,當身處現實體制與網路言論現實時,這首歌竟也成了某種諷刺——入陣後的「理想之境」,是我們想要的世界了嗎?
〈生命有一種絕對〉的情感就與〈入陣曲〉形成對照。儘管失望、儘管無解,還是希望有一個地方能聽懂我們。
五月天的歌也常在人生路上拋出提醒。〈好好〉就是這樣的存在。它不需要大聲唱,反而像耳邊低語,一句「要好好生活、好好道別」,就讓人想到那些來不及說清的遺憾。對於面對未知與過去的自己,它都有回答。
越長大,越能理解他們歌詞裡的轉折。例如〈九號球〉,以前只覺得是小品,現在卻明白,它其實是對選擇與命運的體會;關於那一擊之後,球會往哪裡滾去,我們永遠無法預測。
〈瘋狂世界〉則像是對青春的回望。年輕時覺得想逃離瘋狂是一種帥氣姿態,現在卻發現自己早已置身另一種瘋狂之中。還好聽著熟悉旋律,還是會連結起當年聽這首歌的場景,那些燈光昏暗、心裡澎湃的瞬間。
有些歌,是一句話就足以改變決定的。〈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就可以幫助跨出某一步。不是因為這句話特別深刻,而是它太貼近生活,太簡單,讓人無法逃避。
五月天的音樂裡,也有種文字與美學的結合。〈倉頡〉講的不是歷史,而是語言的魔法,是一種創造與連結的隱喻。而〈任意門〉則像一個可以穿越的記憶空間。歌詞中的每個片段,彷彿都留住了過去的畫面。我們若把自己的故事填入,發現歌唱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遊歷與故事。
然後是五月天式的「台語POP」。〈雨眠〉與〈有你的將來〉,不只旋律好聽,更有一種語言的重量。不是刻意做出台語歌的樣子,而是很自然地,讓你用母語也能說出那些難以啟齒的溫柔。
如果說他們有些歌像在說故事,有些則像在對自己說話。〈忘詞〉就是後者。它像是對感情的一場自我演練,遺忘、遲疑、想說又不說。你也是這樣的人嗎?說得太少,想得太多?
〈垃圾車〉則是一首關於朋友的歌。那種一直在你身邊、不出聲卻很可靠的朋友。到某個年紀,這樣的人變得越來越少。偶爾聽到這歌,就會想問問:我身邊,還有這樣的朋友嗎?
也別忘了〈終結孤單〉,那首常會在聯誼或KTV場合被大聲點唱的歌,熟悉到像是大合唱的口號。還有那些口袋私藏的歌:〈米老鼠〉、〈I Love You 無望〉,在某些人心裡,那就是五月天最貼近生活的樣子。
常常〈諾亞方舟〉一出現,就知道要跨年了。很多人說五月天在「經營形象」,我覺得又如何。大家都為了生活而努力著,能把努力做成大家喜歡的樣子,本身就是難事。沒什麼好抱怨挑剔的。
五月天的歌詞,有時也會讓人聯想起其他歌手。例如〈一顆蘋果〉那句:「有些人變成相片,堆在角落,灰塵像雪一般冰凍」,讓我想到 Elva 的〈問自己〉。有點轉變,有點遺憾。
最後,是〈聽不到〉。梁靜茹的聲音,成了那個年代對愛的共通語。即使五月天自己也唱過,但青春的聲音,好像早就被她唱下來了。那是一種聲音的記憶,不是版本之爭,而是誰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耳邊。
—
喜歡一首歌的詞或曲,不需要從中解釋太多,也不必附上任何立場。它們都是在我人生某個時間點,剛好說中了心裡想說的話。那些記憶裡的聲音,成為人生最真實的配樂。
還有沒說完的歌單,夜深了聽著就會一直冒出意識泡泡,有哪些是你的專屬歌曲呢?有什麼樣的故事泡泡從你腦中冒出來呢?
1 note
·
View note
Text
2025年台海衝突模擬報告
以目前2025年中共軍力部署、台灣防衛政策、實兵演訓與開放來源智庫資料為基礎,模擬出較具現實依據的時間線。
⬆️CHATGPT



⬆️Grok
⬆️Deepseek (ChatGPT simulation)
⬆️Gemini prompt (ChatGPT)
⬆️Copilot prompt (ChatGPT)
0 notes
Text
🎐2025 藍絲帶虎迷同樂會

「那一條在風中飛舞的絲帶,不只是色彩,而是我們的記憶。」
🐯 TIGER FANS ONLY
我們不是為了勝負而來,而是為了紀念那段,一起吶喊的青春。

📅 活動資訊
活動名稱:2025 藍絲帶虎迷同樂會
活動時間:2025/07/19(六) 下午 3:00
活動地點:高雄市仁武區八德南路100巷65號
報名費用:每人 1000 元(含餐點、場地、紀念品)
✨ 報名流程
填寫 報名表 https://pse.is/7jefh3 (報名截止:2025/5/20)
等候抽籤通知(5/25前中籤者將收到匯款資訊)
7/19 親臨同樂會,話虎迷的故事

🌌 關於藍絲帶的記憶
還記得,那些看台上一起揮舞的藍色絲帶嗎? 還記得,那個坐在你身邊,跟你一起吶喊「三商、三商、三商!」的朋友嗎? 還記得,每次勝負都相聚一刻的故事嗎? 藍絲帶,是一種約定。 是我們不想遺忘的過去,也是我們一起走向未來的方式。

📌 注意事項
本活動無提供素食餐點,敬請見諒。
若報名人數踴躍,將採抽籤方式決定參加資格。
每張表單僅限報名本人具抽籤資格;無法更換或轉移抽籤、中籤資格。
若遇颱風,活動將取消,會扣除紀念小物製作費+郵寄費用後退費。
中籤者須於期限內完成匯款。逾期轉帳視同放棄,將由候補者依序遞補。
因個人因素無法出席者,恕不退費。
主辦單位保留最終修改與解釋權。
知道今天的活動
對你/妳有了某些程度的意義
那就很值得紀念了
#三商 #三商虎 #三商虎隊
#陳正中 #TIGERS #青島餃子專賣店愛棒球的餃子
#飄揚在夜空中的藍絲帶
0 notes
Text
【用眼睛記下的韓職三連戰】
youtube
春天的韓國,白天漸暖、夜裡帶風,正是適合看球的節氣。這趟旅程不只為比分,更是為了那場場不同的球場溫度,為了韓職獨有的現場感。
第一場|文鶴的陽光與節奏

SSG LANDERS vs Hanwha Eagles
重返仁川,還是那座熟悉的文鶴棒球場。去年夜空下的應援餘音猶在耳,今年則是在午後微風中再次沸騰。啦啦隊節奏純熟、觀眾熱情參與,像一場編排得剛剛好的搖滾演出。球場外的綠地,為這場聲浪留下喘息的空間。
第二場|蠶室的律動與節拍

LG TWINS vs Samsung Lions
這是首爾的節奏舞台。啦啦隊員一身熱舞節奏感,現場球迷跟著每段旋律起舞。比賽本身跌宕不大,卻靠著第九局的臨門壓迫,把氣氛推到最滿。這裡的棒球,不只是賽事,更像是一場為生活喝采的日常儀式。
第三場|高尺的紅與純粹

KT Wiz vs Kiwoom Heroes
在首爾唯一的巨蛋裡,看一場節奏感強烈的棒球秀。KT的紅燈應援像進入魔法結界,Kiwoom的六人啦啦隊則用電音節拍拉開現代感。觀眾中多是單人、三五成群的純球迷,沒有約會氣氛,有的只是純粹看球的安靜與認真。
⸻
從文鶴的歡騰,到蠶室的節奏,再到高尺的沈靜與張力,三座球場、三場對戰、三種溫度。這趟小旅行,讓我不只是看球,更像是踩進韓職文化的三個層次,各有節拍,各自動人。
0 notes
Text
4/21 總是太快,又剛剛好:尾聲的首爾步行日


旅程來到尾聲,每次總會浮現的收假症候群,雖然淡了些,仍不免覺得:不是才剛開始嗎?

今天是完全自由的行程。半夜還沒睡時,先查了淑明女大附近、步行可達的美食踩點。一早醒來先探了隔天清晨要搭的 AREX 路線,接著直奔早已鎖定的高嘻披美食店。果然名不虛傳,這次不少適合一人用餐的店都設有自助點餐機,不僅方便,也減少語言準備的壓力(但不收現金喔)。

我點了「泡菜起司拌飯+乾拌水冷麵」,店內蒸蛋與沙拉吃到飽,來客除了我之外全是女生(笑)——下次是不是該重新思考踩點策略?我準時10:30進門,裡頭已經有兩桌正在用餐,吃著吃著又進來三組,都是瘦瘦的學生!
吃完前往星巴克的路上,遇見三位身材比例不錯、正在抽菸的女生,其中一位還一邊拉筋,把腳拉得老高——一種另類的健康感。

後來進了校門口的星巴克(怕隨意走進校園會被抓走!),轉了一圈滿滿人,好不容易等到一桌準備離開,於是開啟了偽首爾上班族的辦公時段。在逐步完成工作與這趟旅程照片整理、準備告一段落時,一個腳震讓桌上的1/3特大黑咖啡盡撒在我的背包與地面。然後隔壁桌的兩位學生主動幫我拿來兩次紙巾,果然人間有溫情!

買了個馬克杯作為旅程的紀念品,就想著好像可以再走走,於是臨時加上了「淑大-明洞-南山公園外側」的新行程。
再次力行補完計劃,走了從未走過、或許早就忘了的路,並在南山101豬排總店再吃第三次辣味炸豬排。這醬吃了第三次,還是覺得又甜又辣!(而且本店才有醬料分開放的選項)


雖然人已在南山週遭,但理性讓我沒有再爬上去——如果還有兩天旅程,應該會是不同的決定吧。於是沿著從未走過的路線,慢慢替這段旅程收個尾。


0 notes
Text
4/20 廣闊的城市,細緻的緣分
演唱會的隔天,帶著一種類似狂歡夜後的宿醉感(這只是比喻,說實在我沒有喝到吐的經驗就是了)醒來,一早先前往弘大補齊要買的東西,也想趁著有點空檔,前去每次都會小逛的書店(其實是文創商品店)。這次大概只速速待了十分鐘,便想說乾脆走到上回住過的民宿附近,那家有名的麵館,想吃吃乾拌的筋麵之類的。
在書店前方,剛好遇上了韓國某佛教團體的活動。除了帶小朋友做蓮花燈之外,讓我驚奇的是他們舞台上正在彩排的音樂,居然是類似西方福音歌曲的演唱,而不是傳統誦經——而且唱得滿好聽的!
走了約莫二十分鐘,發現目標麵館星期日休息!轉個念,那就再走回源頭,去吃一次上回已經吃過的「無挑司機食堂」吧。又一個二十多分鐘的路程,加上候位,不過當我吃到加量的烤豬肉後,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雖然還有一點空閒,但既然與在地友人的相約時間快到了,還是先搭車到目的地附近,以免遲到。
常常有個定律:當你吃了很多大蒜之後,總會有正妹出現在你周圍。這次搭公車,又再度印證了這個理論……。
約定的地點在三清洞附近,地圖一看也不遠,與我曾住過的延南洞不算太遠。想順道再試試看上次沒買到的老虎咖啡,但居然又休息了,只好在後面一點的地方買了杯蜜桃茶咖啡解渴。

與朋友會合後,去了之前有過兩面之緣的香港朋友的朋友舉辦的迷你展覽。雖然展覽比我們預期的小巧,但感覺藝術本來就是一種堅持。忽然間對於為藝術努力的人多了一分敬佩。

原本預期的小酌行程,因胃口尚未打開,臨時改成多走走、四處晃晃的主軸。我們參加了香水店的開幕活動,也在路邊看了韓國街頭藝人的表演——與上班時請來的街頭藝人相比,韓國觀眾反應超熱烈,讓表演者充滿成就感。

後來決定轉往梨泰院/綠莎坪一帶,一方面也是想不影響隔天大家要繼續上班的節奏。
如果沒有當地人帶路,真的沒想到會在韓國吃到泰國菜呀!餐廳的位置很棒,可以直接望向梨泰院的大路口,視角一路延伸到更遠的建築群,視野開闊、氣氛輕鬆。感覺對緊繃的首爾生活,也能稍稍舒緩一下。
我們點了青木瓜絲、蝦仁炒河粉、咖哩椰漿雞(實際菜名應該比我亂取的更好聽),其中炒河粉特別合我胃口,即使不太餓也能吃光光!再次感謝本次地陪朋友的認真陪吃與貼心小禮。明明沒有當過同學,卻能成為異鄉好友,或許這就是人生最廣闊的風景吧。


夜色漸深,走回《梨泰院Class》取景的天橋,搭上前往首爾站的巴士。速速逛了 Lotte Mart,因為沒辦法再帶太多,只簡單買了約 500 元台幣的小伴手甜點,作為「首爾補完計畫」的大賣場完結之行。


話說,當我穿著演唱會的帽T在樂天超市逛時,被一對日本夫婦認出。先生超興奮地唸出「Dolphin Apartment」的名字,一直用日文跟我說話。我只能以英文簡單應答,夾雜著他們的日文,雖然聽不太懂,但那種「同道中人」的默契真的很好玩。

0 notes
Text
4/19 在韓國聽日本人的演唱會

機票與住宿早早就是已買好的,在Aimyon宣布海外加場演唱會時,還一度想過要搶台北場次的票,日期公告後一看強蹦了這次首爾之旅,好在她的首爾場我還在,幸運的是利用AIM FC先抽到了首爾第一場的門票。



這樣的經驗說好玩是滿新鮮的,因為不懂韓國人看演唱會的文化、眉角,更是很多地方其實沒有英文可以參考說明,從頭來說,一開始實名制的護照名稱多了一個橫線,到演唱會前4天韓方開啟網路預購商品到現場取貨的方法(提取在現代下方的教保文庫登入準備竟然還是有沒搶到的品項),再到現場的取貨、寄物、排隊整隊盛況,都是新鮮的體驗。


結果實名制沒有看護照、現場都是人工寄物(不會有行李櫃不足的問題)、演唱會搖滾區要選正對中央視角沒有過高個頭的、搖滾區裡大家也都沒有推擠,反而是能趁每次視角轉移時,稍微調整自己的位置、無論是現場工作人員還是歌迷,知道你不說韓文有問題都會簡單用英語或肢體搭配韓文協助你。
比較深刻的感覺,像是整批人參加了什麼訓練營、軍隊還什麼的,從進場、散場、排隊領寄放行李等等,有那麼點軍事化管理的味道(雖然氣氛是輕鬆的,背景還會傳來陣陣Aimyon的音樂)。

說到演唱會的水準,除了故意幾首結尾拉尾音時與原曲不同,其他超過95%以上都有達到我在用串流聽的音準,當然,感動的感覺更是在唱到你在等的那首歌時,會自己慢慢慢慢的溢出,不誇張。

除了有實力,這麼多場次的演出,在與歌迷互動的橋段應該大致會差不多吧?我想。也可能比較無法像20幾歲的年輕人會對於偶像有更多獨特的期待,但十分肯定當天穩健有渲染力的舞台演出。
題外,我的旁邊站的是日本來的超潮的老伯伯! 打扮很潮 背包都是aimyon一堆的徽章,穿著亮橘的潮鞋與戴著潮帽,一個人生型男!
0 notes
Text
4/18 綠莎萍、黎泰院、漢南,爬坡與下坡

今日打算完成前幾日到了解放村卻無法多走的壯志,決定直接跳上公車,隨機前往經理團路。前幾天的徒步導覽老師說,這條路的名稱來自早期有許多「經理(Manager)」或「技術師」等外籍專業人士聚居於此,因而有「經理團路」之稱;後來這樣的命名也擴散出去,延伸出像「解放村理團路」等在地風格的變體。

從這邊定好了走往漢南站方向的路線,沿途盡是充滿首爾風情的陡坡,沒有預期這裡也很多能展現出解放村與首爾塔方向的好視角;走著走只經過了黎泰院,而未想太實地深入的走一遭,一來是自己多年前更不懂時來首爾並未太有太多的感觸(除了是異國匯集之外),再來也未想前往那令人遺憾的記憶街道探尋。
穩穩地經過泰國駐韓大使館,不知為何這邊好多大陸同胞~如果發生什麼問題不會說韓文應該也不用擔心太多吧!在漢南站上了車,車上有這樣的移動圖書館還是值得鼓勵的!


來到龍山,想再訪上次吃到的味道,兜了一小圈找到店家,坐下點餐時發現想吃的那道菜居然是限定的!於是默默點了一個拌麵(像陽春麵大小的筋麵),然後把易買得買的東西放回飯店後再前往這次旅程的最後一場球賽。




本來因為早晚天氣太涼而想把戶外比賽的行程進行調整,所幸後來雖然調整了一日的安排後,還是看了3場的比賽。球賽相關就會不贅述,但這次才發現原來在高尺巨蛋是可以直接看到一樓外面的,這也算是個奇妙的觀察吧。
加註:
話說韓國這健康飲品的設計真的很沒讓人失望啊!
在日本也買過關節保養的優洛乳(也是因為膝蓋痛),韓國這個看起來好像很威啊!上面直接放了兩顆藥給你!好像喝了真的很有效啊!

0 notes
Text
4/17 漫步蠶室:看球前的閒逛午後

是本趟旅程最後的徒步旅程,帶領的導覽員是已有過多面之緣的金女士(從上次的城北洞被她那麼一說,赫然覺得以前的夢村土城應該也是),這次走的是蠶室路線,導覽內容之一是「三田渡碑」,據說對韓國人而言,那是歷史上一個恥辱的記號。當時朝鮮王對清太宗皇太極俯首稱臣,立碑紀錄,目的是讓後人不忘這段國恥。 而說起來也是很奇怪,以前讀不下記不住的歷史,常常會覺得這些半志工的導覽員把年代記的超清楚,而越是老來徒步導覽的行程,越是對有些故事越發清晰。
老師滿喜歡幫參加的遊客拍照,她也show出了前一日參加栗子路行程的活潑母女擺拍的各張照片(因我不善被拍,不過我還是感謝老師的好意!而話說上上上次的延南洞老師就側拍的很棒,其實每個老師真的都滿棒的),也常常會上韓文教學課,只是我好像都沒有記得住!

第一次遊首爾的西村湖與東湖,也看到樂天世界的戶外區域,慢慢年輕人的尖叫歡笑聲,很能環繞穿梭在這靜謐的湖邊。

沿途看見幼兒園的老師帶著小兒童出遊,老師說這些是比較貴的私立學校,每個月的教育費用大概要台幣7萬左右,看著年輕洋溢的師資,果然江南很貴!
因為徒步旅程後半段的地點與夢村土城一樣,我就與老師提前結束,轉向前往樂天mall(中途先在奧林匹克公園附近小繞一下,還好氣候同行卡不用錢(留意可以搭的車在車前方都有無限♾️的貼紙,希望以後可以在公車站牌也看的出有支援的路線,將會更方便直覺)
還記得炸豬排補完計劃嗎?於是又來到樂天世界的101南山炸豬排報到了(也參觀了下他們場地的規劃與氛圍營造)!吃完才走進甜食快閃街就先被芝麻長條麵包吸引,最後卻是下手了一塊很大塊的原塊巧克力蛋糕,自覺吃完一整個血糖爆標!

然後就慢慢逛了這一大塊的樂天集合體,順便到超市買好晚上可以吃的餐點飲料,然後在Musinsa shopping 的過程中,先是店員找了5分鐘說我要的品項已售完(這點居然不是直接查庫存是有點弱),然後應該就是在這邊結帳時的信用卡忘了帶走(或是…已不可考),一直到我在蠶室球場準備要買票時才發現(!),也成了我第一次在海外掛失的經歷。



看球記一樣先有分享過了,這裡就不再重述。


晚間走進便利商店找到最近有人分享的這款HIGH BALL,實際喝了覺得還可以,帶點櫻桃罐頭的甜酒味,算很多罐頭果粒就是了。
2025/4/25 updated
我在看球記說的遺失信用卡事件,在4/25這天收到店家回覆的信件通知(雖然沒有客服mail,但我有先留聯繫內容給官方)了!總共寄給了我三封信,讓人有了那麼點感佩大企業的客服~
這樣可以算有點完美的掉卡結案了吧! 👌

0 notes
Text
4/16 換個方向,再遇見仁川球場的寬闊

期待的仁川球場,我又來啦~
本次行程都鬆鬆的,帶著感覺已經好了的腳前往仁川,中途看見花零錢的機會,立馬投幣買了罐西給,然後逛了下outlet,有種錯覺好多阿珠罵在選購啊~不太感覺有消費力低下(還是年輕人反而少買不買了)
在outlet吃了一家有點日式名字的起司豬排,也很高興沒有踩到雷!


如果不坐車走去球場大概還40分鐘多,想說也去逛逛走路會經過的仁川客運轉運站,大概是所謂的交管DNA發揮了吧。


上回來是由南往北到球場,這次則是有點由北往南,從不同的方向再臨。還是覺得球場大的好處就是壓力比較小!?到處幾乎都有可以坐的地方;也意外跟排了今日首賣的聯名球衣SSG LANDERS 與 Musinsa,而這場也是今年三場球中視野覺得最好的地方:前面沒有保護看球的板子(蠶室與高尺都坐過)、也不用站起來就看得到勁歌熱舞(高尺的3樓看不到)



球賽的過程有另開一篇說明,今日的看球之旅就此展開!
0 notes
Text
4/15|在城市的縫隙裡緩慢穿行,逐步而成的補完計劃


今日來到汝矣島附近的現代百貨,這棟建築實在讓人難以忽略它的美學用心。空間以植物為骨架,陽光灑落在綠意中,柔和得像是在擁抱每一位來客。看著三位園藝師專注修剪枝葉,讓我不禁好奇:現代集團的園藝單位到底有多龐大?或許他們是負責整個企業的植栽維護。步行其中,時不時還能嗅到淡淡的香氛——自然與人造之間的界線,在這裡模糊得恰到好處。那一刻,甚至有了在家打造一個園藝工作室的念頭。


搜尋午餐地點時,意外看見曾設為地標的那家餐廳。拖著膝蓋的不適前往,一樓與地下室都未見其蹤,還以為已經歇業。直到走到建築正門,才發現樓層導覽上的店名靜靜標示在二樓。單人座位直接附上單人鍋,這次還是我人生第一次吃到午餐肉。本來擔心無法習慣,沒想到越嚼越順口,味道竟還不錯。用餐途中,隔壁坐下一對朋友,其中一位長得酷似我國中時的同學,我忍不住偷瞄了幾次——不過很快確認,這位是韓國人無誤。

飯後在移動至東廟方向的公車站時,遇上一群外國旅人。當車來了,有兩位男子上車約二十秒後又下來。我本以為搭錯車,但其中一位立刻朝我走來詢問。起先我先說明我不是韓國人,但還是願意幫忙。原來他們不知道該怎麼替 WOWPASS 裡的 Tmoney 儲值。幸運的是,這個問題我剛好研究過,便打開手機 App,直接教他在哪個頁面操作。這種在異地幫助其他外國人的時刻,有點像是在陌生國度裡悄悄幫助了人,帶來一種不動聲色的溫暖與成就感。


既然這趟是「首爾補完計畫」,上次說要多吃幾次的 101 南山炸豬排,這次終於可以補完了。中午過後還前往昌信洞、東大門早市,看到很多布包,原想買些書衣,特別問了幾間賣家,才知道他們並沒有做這樣的設計。說不定這也是個待開發的商機呢!


晚間的壓軸,是以三個半小時速速穿梭東大門的批發區。無數正在直播帶貨的人們站在布料與時裝中,邊介紹邊吆喝,彷彿一場無形的表演藝術。這樣的現場熱度,或許未來真的可以列為一種城市文化財了吧。

0 notes
Text
4/14:從膝蓋休息買藥到買桃花酒,旅行中的每一個細節

今日的徒步旅行開始於近年新開的解放村路線,這條路線的導覽由一位老先生主講,他的身體狀況相當健康,走坡道一樣飛快,且對於解放村的歷史背景做足了準備。沿著這條路走,我們深入了解了解放村的起源與發展。

解放村,最初是為了安置朝鮮戰爭後無家可歸的人們建立的村落。這裡有著厚重的歷史背景,其中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是,曾經有一位日本人收到過去曾被韓國人救過,為了報答這份恩情,在當時還在由日本統佔南韓時即主動申請了前往韓國擔任過當地孤兒院的院長。他以其無私奉獻的精神,照顧了很多失去父母的孩子,這段歷史在解放村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他的故事,也成為當地人講述的經典之一。

此外,尹東柱這位著名的韓國詩人也曾是解放村學校的校友。尹東柱的詩作至今仍激勵著無數人,而他在解放村的求學經歷,也無疑為這片土地增添了更深的文化意涵。當導覽老師一提起他的名字,便有種莫名的熟悉感。直到後來才想起,數年前曾與友人一行從彰義門旁下山時,路過他的文學館,當時的記憶如同這次行走間的春雨,悄悄滲進心裡,如今才慢慢浮現清晰。
今天的解放村導覽不僅讓我們對這個地方的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我對韓國近代史與這片土地的記憶有了更清晰的印象。當我們沿著解放村路線徒步行走,看著這些歷史遺跡和文物,仿佛能聽見那些歷史人物的聲音,與我們的腳步相呼應。
然而,在前來集合的路上,我的膝蓋外側又再次發作(中年啊),感覺與去年底的情況相似。其實這兩次的疼痛現象,存在幾個共通的因素:前一天走得比較多,腳還沒經過適當熱身就開始了第二天的行程,再加上當天氣溫較低,膝蓋未能提前熱身,結果走了約30分鐘後,膝蓋就開始有不適感,尤其是在活動和彎曲時。
這種痛感並不劇烈,主要是動作或彎曲時出現的不舒適感,但確實影響了徒步行程,讓我分心於疼痛。即便後半程一直在下著雨,這點不適也讓我無法完全投入。然而,行程結束後,還是決定在附近找個熱食店來暖和一下,並打開地圖查看附近的餐廳評價,結果走進了一家由兩位正在看 trot 節目的老奶奶經營的小店。

休息了約半小時後,膝蓋依然沒有好轉,便撐著去淑明女子大學附近的小逛也買了護膝,然後在附近進了很多情侶組合在溫書的咖啡店,在喝完咖啡後,去了評價不錯的藥局,藥師推薦了這款膝蓋貼布。不得不說,隔天膝蓋的疼痛感減輕了快一半,為了保障膝蓋,總共貼了三天,搭配護膝使用,感覺十分實在且有效。


後來在地鐵站看到儲值機台,打算開通早上剛購買的氣候同行卡儲值,然而操作過程中發現,卡片的啟用方式無法選擇開始日期與時間,而是選擇幾天方案後,系統便會直接從當天開始計算。
(奇怪的是,操作使用說明告訴你若使用iPhone 要上網站綁定,但卻始終沒有相關資訊進行綁定,最終決定不再嘗試,直接當無記名卡用就好)

晚餐時,我選擇了一家豆腐系餐廳,餐點有蟹味的豆腐,雖然口味偏向蟹味,但並沒有真實的蟹肉,還有拌飯和豆腐渣小菜湯。味道雖不複雜,但在這種寒冷的天氣中,卻是溫暖的選擇。隨後,我又買了一瓶狐狸桃花酒,希望能增添些許桃花氣氛,為這段旅程增添一點色彩!


既然本次旅行名為“首爾補完計劃”,一開始就在機場CU便利店領取了WOWPASS並獲得了20%優惠券。在一天的結尾,我決定前往南大門購買小吃,並順便到明洞換錢。意外的是,正好在南大門看到了一台可以使用WOWPASS換錢的機台,然而在選擇優惠折扣後,仍然發現換錢所的匯率要比機台稍微划算一些,這也算是小小的遺憾吧。
本次總結我有三張實體tmoney了。

0 notes
Text
4/13:冰雨、散步,買著吃著的補完行程

正式旅程的第一天,是以一段長距離的徒步展開的。天氣寒冷、風勢強勁,卻也意外喚醒了行走的慾望。從住宿地跨過楊花大橋,途經仙遊島——那是一座位在漢江中央、原本屬於水處理設施改建的小島綠地,現在成了散步、慢跑、觀景的靜謐場所。每次的再訪,像是在補完多年前未走完的記憶,對照著舊地新景,走著走著,也像是對自己的一次提醒:這趟旅程有些計畫、也有許多餘白,值得緩慢填滿。
午餐由在地超過一世代的朋友選了在弘大附近的「御膳房」,在前行途中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雨,像顆粒狀的大冰滴直直墜落地面,在碎裂中消失。儘管當時氣溫未達零下,但強風與濕氣讓體感溫度更顯刺骨。餐廳內卻是另一種氛圍,辣鍋雞與蛤蜊拌飯味道樸實且恰到好處,以為吃不完的料理,就這樣在談話與暖意中被一掃而空。


飯後轉往弘大的人氣甜點咖啡店 parole & langue。店面不大,卻吸引了來自各地的中文使用者聚集門口,在寒風中等待入場。大家彼此提醒著該先在門口輸入手機號碼領取預約單,也笑著這樣極端又多變的天氣的遊人們;入座後點了一份栗子與柿子口味的甜品,入口即化,帶著季節的香氣與恰如其分的細膩,像是冬天尾聲藏下的禮物。我點的拿鐵味道也滿棒的,奶泡的部分即帶有淡淡的苦味,很細緻。


傍晚,再度啟動徒步模式,繞回仙遊島,走上橋、看漢江、聽風聲,彷彿要把這天的節奏再一次收整。最後一路晃到時代廣場,逛了教保文庫,還意外在書架上發現與《出球制勝》金星根總教練相關的書籍——那是Netflix曾在台灣播出的棒球實境節目,這一刻突然從遠方的連結中找回一點熟悉。

晚餐則選擇了Shake Shack。點了雙層牛堡與香草奶昔,雖然是高熱量的選項,但或許因為期待太高,驚艷感沒有完全浮現。不過也沒關係——這天的亮點不在餐點,而在於整日穿梭的足跡與重逢的人情。

旅行的滋味,大概就是這樣在走與停之間,慢慢變得具體。


0 notes
Text
4/12:補完計畫的第一頁,從亂流與冷風開始的首爾

旅程的第一天像是被突然推開的門
飛機的延誤與檢修、氣溫的錯愕、機場通關的混亂——一切都像是在提醒我:這趟旅程尚未準備好,卻也已悄然而來。
原以為只是短暫的登機延後,沒想到在滑行前卻接到機長通知:一側引擎啟動有問題,需要檢修。當下心裡除了開始盤點保險額度外,也看著地勤人員忙碌檢查,覺得這一切好像有點真實過頭了。後來雖未正式告知「已修復完成」,但改口說「飛機已加滿油,準備起飛」——說服人心,有時候確實是一門說話的藝術。
機上選了特別餐(海鮮),意外地比預期好吃,不知道是因為味道本來就不錯,還是因為等太久肚子餓了些。檢修期間,空服員發了小包米果與瓶水,算是突如其來的額外慰問。只是這趟的亂流次數比預期高一點,也讓人時不時有點飄在空中的實感。
入境仁川時,因為美國航班的乘客與我們幾乎同時到達,動線被分流,卻完全找不到關於SES(Smart Entry Service,自動通關)的指示標示。誤跟人群排了一段後,詢問一位中年工作人員,他卻似乎聽不懂這名詞。幸好有一位台灣護照的女生出聲解釋,才順利被帶到一旁無人的自動通關區。這段小插曲讓我學到一件事:若遇到不熟悉「SES」這名詞的工作人員,可以試著說「像 Fast Pass」或乾脆換找別人問會比較快。順帶提醒,仁川的自動通關區就在右側的黃色區塊內,不要被人群誤導了方向。

搭機場巴士前,終於有機會把台幣換來的韓圜零錢好好花掉一波。但就在那一刻,真正的「冷」也迎面襲來——氣象預報說大約是 8°C,體感卻像 -4°C,還下著大雨,冷得讓人完全措手不及。


韓國的銅板流通度其實不高,像是便利商店和大多數店家都不太喜歡找零,有機會還是集中到一次消耗掉比較實在。也或許,這種「不太好花」的設計,也意外讓人放慢了急著消費的節奏。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