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A 1,400-year-old ginkgo tree at a Buddhist temple in China. Ginkgo trees can live up to 3,000 years.
123 notes
·
View notes
Text
368 notes
·
View notes
Text
一出熙和门,香阵冲天,原来一丛丛白丁香、紫丁香开得如怒如狂。今天在符望阁东边还碰到不常见的重瓣白丁香,也是香气袭人。御花园里的牡丹有些已经开了,但多数还是圆滚滚的大花苞,估计下周就进入了盛花期。按理说桃花花期已经过了,没想到故宫东路体仁阁到文华殿这一段紫叶桃花开得正艳。更没想到文华殿外海棠成林,堆云卷浪,繁花似雪,颇为壮观,风吹落花如雨,白色花瓣铺满地,围绕树干画出一个个圆圈。
图一 牡丹

图二 白海棠
图三 断虹桥望柱上的狮子(很可能是元代的哦)和背后的紫丁香
图四 文冠果
图五 重瓣丁香
图六 畅音阁(三层楼的戏台)





2 notes
·
View notes
Text










故宫博物院年票的特权,就是可以任性地来一趟说走就走的进宫之旅。不然冬季到故宫去看雪,除了要提前预定门票,还要能掐会算,即使天气预报说明日有暴风雪,进到宫里可能是也无风雪也无晴。
早晨起来,拉开窗帘,当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在路上打着伞,雪花扑面而来,簌簌落满衣襟。午后风雪渐小,天空中居然出现了一点红日。可能是出于修旧如旧,保持历史沧桑感的考虑吧,太和殿广场两侧残损的金砖没有全部重新铺就,凹凸不平,崎岖难行,一场大雪抹平了所有���坑洼洼,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下雪天,紫禁城里人头攒动,处处可见身着美冠华服的清宫怨妇在雪花中扭动身姿,凹各种幽怨的造型。全是妃子,偶尔看到一两个皇上。
5 notes
·
View notes
Photo

The Town Hall of Leuven, Belgium, photo by s1amsi
57K notes
·
View notes
Photo

Shot on a very cloudy evening (not intended, but the weather suddenly turned bad after I left home…). Luckily, 193 seconds of long exposure added interesting movement to the dull sky and saved my day! [Location: Singapore CBD]
Check out my eBook (PDF), “Mastering Long Exposure Photography at Blue Hour”.
155 notes
·
View notes
Text




又到一年牡丹季。古代文人互踩起来毫不留情,刘禹锡说庭前芍药妖无格,唯有牡丹真国色。韩琦为芍药鸣不平,说郑诗已取相酬赠,不见诸经载牡丹。《诗经》里当然不会出现牡丹的名字,因为供人类观赏的重瓣牡丹在隋代才由宫廷园艺师培育出来,在此之前牡丹只是山岭间自开自落的单瓣野花。
3 notes
·
View notes
Text









花落花开又一年。清明小长假,去中山公园的人比平时多了几倍。天安门广场前是等候安检的游客大军,乌泱乌泱一大片,令人生畏。调头沿南长街走到中山公园西门,吓一跳,也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一直往北走一百五十米才走到队尾!果断决定绕道西华门,去阕右门对面那个入口看看,人应该会少一些。果然,排队的人不算太多。进到公园里发现其实也还好,并没有预想���的拥挤嘈杂。
玉兰与山桃花事已了,一小部分郁金香花开早、天知晓,大多数含苞待放,海棠和丁香倒是进入了盛花期,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怎么拍都好看。特别是与宋代石狮子栽成一排的西府海棠,尤为意气风发,又妩媚又喧闹。而在最东头竟然还有一株硕大的白海棠,晶莹如雪,灿若繁星,一阵风吹来,有零星的花瓣开始飘落。《红楼梦》中黛玉咏白海棠有名句“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其实梨花的花蕊是红色的,所以才有“哭红了眼的少女”之说。曹雪芹此处的梨蕊应该就是代指梨花,因为下一句是梅花,两个花字重了,就把梨花改成了梨蕊?
今天还看到了银杏花,和柏树花有点相似,都是绿色的,像不知名的果实。
图一 西华门附近的玉兰、海棠、丁香与白杨
图二 西南角楼
图三 西燕翅楼旁边的大树(槐树?)
图四、图五 郁金香
图六、图七 西府海棠(重瓣粉海棠)
图八 ?
图九 白海棠
2 notes
·
View notes
Photo


The Sixteenth of September (1956) & A Friend of Order (1964) by René Magritte
45K notes
·
View notes
Text




鲥鱼多刺,海棠无香。但宋代大足昌州府治素有海棠香国之称。“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颇敬重之,号海棠香国。”去年去大足的时候是十月份,自然无法了解大足的海棠是真的有香气还是讹传?
又到一年海棠红。我家楼下的两株海棠开得繁花似锦,淡妆浓抹,摇曳生姿,真有些笑春风的姿态。不知道古昌州的海棠是不是正暗自吐露着芬芳?
1 note
·
View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