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斯塔特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Text
龍之家族第二季電視劇線上看

導演: 阿蘭泰勒 / 克萊爾基爾納 / 格塔帕特爾 / 安德里傑帕瑞克 / 洛尼佩里斯特里 編劇: 萊恩康道爾 / 喬治馬丁 主演: 艾瑪達西/ 馬特史密斯/ 奧利維亞庫克/ 瑞斯伊凡斯/ 伊芙貝斯特/ 史蒂夫圖森特/ 法比安弗蘭克爾/ 伊万旺米切爾/ 湯姆格林卡尼/ 水野索諾亞/ 哈利柯勒特/ 貝塔尼安東尼亞/ 菲比坎貝爾/ 菲婭薩班/ 傑佛遜豪爾/ 馬修·尼達姆/ 弗雷迪·福克斯/ 蓋爾·蘭金/ 西蒙·拉塞爾·比爾/ 阿布巴卡爾·薩利姆 類型: 劇情 / 動作 / 愛 / 奇幻 / 冒險 製片國家: 美國 語言: 英語 又名: 龍族 / 權力的遊戲前傳:龍族 / 龍族前傳(台)
故事背景设定在《权力的游戏》中事件发生的约两百年前,讲述坦格利安家族的兴衰史。
🌍 在线观看 ➤►https://shoujilu.com/index.php/vod/detail/id/175217.html
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完整版 | 在线下载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完整版 | 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完整版 | 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全电影 | 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全高清在线 | 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全片 | 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电影完整 | 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免费观看 | 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免费下载 | 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高清 | 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BT.709 | 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HDTV | 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BluRay | 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BD | 龙 之 家族 第 二 季 第 五 集4K |
2 notes
·
View notes
Text
youtube
《Where Olive Trees Weep 橄欖樹哭泣的地方》 offers a searing window into the struggles and resilience of the Palestinian people under Israeli occupation. It explores themes of loss, trauma, and the quest for justice.
We follow, among others, Palestinian journalist and therapist Ashira Darwish, grassroots activist Ahed Tamimi, and Israeli journalist Amira Hass. We also witness Dr. Gabor Maté offer trauma-healing work to a group of women who were tortured in Israeli prisons.
Ancient landscapes bear deep scars, having witnessed the brutal reality of ancestral land confiscation, expulsions, imprisonment, home demolitions, water deprivation, and denial of basic human rights. Yet, through the veil of oppression, we catch a glimpse of resilience—deep roots that have carried the Palestinian people through decades of darkness and shattered lives.
This emotional journey bares the humanity of the oppressed while grappling with the question: what makes the oppressor so ruthlessly blind to its own cruelty?
為了解以色列佔領下巴勒斯坦人民的鬥爭和恢復能力提供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窗口。它探討了失落、創傷和尋求正義的主題。
我們關注的人物包括巴勒斯坦記者兼治療師阿希拉·達爾維什 (Ashira Darwish)、草根活動人士阿赫��·塔米米 (Ahed Tamimi) 和以色列記者阿米拉·哈斯 (Amira Hass)。我們也見證了加博爾·馬特醫生為一群在以色列監獄中遭受酷刑的婦女提供創傷治療服務。
古老的風景留下了深深的傷痕,見證了祖傳土地被沒收、驅逐、監禁、拆毀房屋、剝奪水源和剝奪基本人權的殘酷現實。然而,透過壓迫的面紗,我們看到了韌性——這種根基深深地支撐著巴勒斯坦人民度過了數十年的黑暗和支離破碎的生活。
這段情感之旅揭露了被壓迫者的人性,同時也思考了這樣一個問題:是什麼讓壓迫者對自己的殘酷行為如此無情地視而不見?
5 notes
·
View notes
Text
向美國軍人的公開呼籲:
一向以來,美國政客聽命於特拉維夫,負責打仗,負責發動戰爭,負責殺害中東人民;現在故技重演,再次發動侵伊戰爭,殺害更多的伊朗人民。是時候覺醒了,美國軍人不是殺人工具,不能替納坦耶胡、特朗普賣命,要抵制戰爭,消極對待自己的殺人角色,向去年自焚的反戰英靈亞倫-布希內爾學習!
美國已被AIPAC控制,總統候選人要經他們面試兩次,保證他忠於以色列大於忠於美國,方可參選總統當選後,當選後就成了以色列的傀儡、棋子;國會議員被AIPAC一比一像裹姆般看管著。美國白宮成了特拉維夫的北美分支機構,美國國防部、中情局,都在為以色列服務。美國軍人無能力改變這些,但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可以消極抵制對外侵略。
2025年6月19日,一位曾在美國海軍服役的美國婦女呼籲美國士兵的家人阻止他們的兒子與伊朗開戰,為犯罪的以色列國犧牲,她說:「我們不會與以色列站在一起。
2024年2月25日,25歲的美國空軍軍人亞倫布希內爾( Aaron Bushnell )在華盛頓特區的以色列駐美大使館外自焚。布希內爾將他的自焚行為歸因於美國對以色列在以色列—哈馬斯戰爭中的持續支持,他宣稱:「我不再做種族滅絕的幫兇!布希內爾在Twitch上對自焚進行了網絡直播[ 1],過程中,布希內爾在烈焰中反復���喊出六次「解放巴勒斯坦」。
聲明全文:我們之間都喜歡對自己反問:「如果我生活在奴隸制時期、或者是推行吉姆·克勞法的美國南部、或者是種族隔離的地方,我會做些什麼?如果我的國家正在實行種族滅絕我又會做些什麼?」答案是,看看你現在在做什麼就知道了。
自焚直播演講:我叫亞倫布希內爾,我是美國空軍現役人員,我不會繼續成為種族滅絕的幫兇。我接下來要採取極端抗議的手段,但與一直被殖民者魔掌控制的巴勒斯坦人民相比,這根本不算極端。這是被統治階級正當化的事。
2025年6月21日,一位美國年輕人說: “我不會為以色列而死。我寧願在監獄裡度過一生,也不願被徵召去參加這場戰爭。”
2025年6月21日,蘭德保羅參議員拒絕派遣哪怕一名美國士兵到伊朗! 99%的美國人反對將納稅人的錢浪費在以色列的戰爭野心上。美國人民想要和平,而不是無止盡的戰爭!
2025年6月21日,內塔尼亞胡對世界撒謊,同時也對自己的人民撒謊。謊言是他維持權力最重要的武器。他必須不斷表明,以色列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只有他才能拯救它。這是廣為流傳的諷刺片段之一,嘲諷內塔尼亞胡在伊朗核問題上的謊言。自2012年以來,他一直聲稱伊朗距離研製出核彈只有幾個月的時間,2015年又聲稱只需“幾週”,今天他仍在重複同樣的論調……而且看來這“幾週”還沒有結束。
川普在政治上是個莽漢、愚蠢的人,他既不懂政治更沒有政治的直覺、嗅覺,完全不知道今天的美國,不是小布殊總統時的美國。 911改變了美國,2023年10月7日的加薩事件,改變了美國,改變了美國人對以色列的看法、對猶太復國主義的看法、對加薩屠夫納坦耶胡的看法。納坦耶胡靠謊言征服了美國人、迷惑了美國人,就像希特勒靠著謆情征服了德國人一樣。
經歷加薩事件,美國人開始覺醒,開始體認到,以色列是個邪惡的國家、殺戮的國家、無惡不作的個家。黎巴嫩傳呼機爆炸事件,讓人認識了以色列滅絕人性的本質、反人類的本質。以色列人向加薩、黎巴嫩、也門敘利亞、伊朗發動了戰爭,無止盡的戰爭,沒有個盡頭。現在又進而想吞併整個巴勒斯坦、實現大以色列計畫。
2024年2月25日,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內塔尼亞胡為保住權力挑起對伊朗的戰爭…川普必須阻止
自己有了核武器,290枚核彈,卻不准別人提取濃縮油,你既然害怕伊朗報復,當初何必去惹它,闖禍了現在又要美國來幫他埋單。這個月,美國國債突破37兆美元,並以每幾個月的速度增加一兆美元。戰爭是很花錢的,美國向伊朗參戰後,美國國債將進一步躍升,美國債務已站在懸崖邊上,隨時爆雷。
川普在競選時,標榜和平,不打仗;但現在,不再為推銷自己的價值觀,轉而要發動戰爭。川普是最不可信政客:加薩停火到了第二階段,就被他單方面撕毀協議,轉而全面封鎖加薩:斷糧、斷水、斷電,燒毀食品倉庫、炸毀海水淡化廠。這次美伊談判,就是為了麻痺伊朗,掩護以軍發動閃電攻擊。川普用這種假談判、真掩護以軍發動突襲的手法,令他在歷史塗汚了自己的形象。
甘迺迪總統遇刺身亡後,美國落入AIPAC 之手、以色列之手,轉而支持以色列發展核武。以色列成了世界第七大核武國,導致以色列驕橫戾迅速撒旦化,連帶將美國也拖下了水,組成美國-以色列撒旦合體。美國軍人應覺醒,不再為以色列撒旦國效力,寧願坐牢,也不要替這個邪惡合體效力。
美國軍人最作惡多端就是空軍,尤其是F-35、F-16、B-2轟炸機的飛行員,不要為以色列邪惡政權賣力、不要為中東屠夫納坦耶胡賣命、不要為錯誤的美國外交政策效力。長期以來,美國偏祖、慫恿、支持中東核霸王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實行種族隔離、種族清洗、種族滅絕,美國軍人參與了這些暴行,是共犯,是歷史罪人。
在以色列人的教唆下,美國政客是非壞事不做,美國軍人也是非壞事不做,美國有數千僱傭兵在加薩做狙擊手,殺害了大量兒童、婦女,黑水僱傭兵集團在加薩犯下累累血債。最近在加薩的美國政府的救援組織,成了行刑隊:用一些食物引誘飢民前來領取,然後用槍掃射,每天都被殺死數十人。美國政客空前墮落,美國軍人需覺醒、自救,拒絕不義之戰! (加拿大司馬田2025.6. 谷歌翻譯,tumblr: birthday, 推特:ansontao)
0 notes
Text
🩸🩸🩸🔪🔪
⚠️⚠️ 😱😱 (場景:達納弗洛王國廢墟深處,一處陰暗的角落。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血腥味和焦土的氣息。斷垣殘壁間,依稀可見昔日布里塔尼亞大陸上與里昂妮絲齊名的大國曾經的繁華。)(梅里奧達斯,達納弗洛時期的年輕聖騎士長模樣,被粗重的鎖鏈緊緊束縛著,手腕和腳踝都被磨出了駭人的血痕。他的深綠色上衣和淺綠色褲子被鮮血染紅,多處破裂,露出傷痕累累的肌膚。銀灰色的金屬護手和靴子上也沾滿了暗紅色的血跡,一些地方甚至扭曲變形。胸前那淺綠色的特殊符號,此刻也彷彿被血色浸染,顯得格外刺眼。)(他的身體多處被利刃劃開,鮮血不斷湧出,染濕了地面。劇烈的疼痛讓他臉色蒼白,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他緊咬著牙關,發出痛苦的低吟,碧綠色的眼眸中充滿了恐懼、無助和難以忍受的痛苦(😱😖😭)。)**梅里奧達斯:** (他虛弱地喘息著,喉嚨裡彷彿卡著什麼,發出嘶啞的聲音)「……啊……」(他試圖掙脫鎖鏈的束縛,但沉重的枷鎖紋絲不動,反而因為他的掙扎而勒得更緊,帶來更加劇烈的疼痛。)**梅里奧達斯:** (他的身體因為疼痛而不斷抽搐,眼淚從眼角滑落,與臉上的血污混雜在一起)「……放……放開我……」(十六年前,一個崇拜魔神族的魔術師解開封印的弗勞德林,為了復活魔神族,需要女神族的血液。然而,女神族早已滅絕,因此他將目標轉向達納弗洛全城人民的鮮血,企圖以此為代價進行召喚〈十誡〉的儀式。無數無辜的百姓被魔獸抓走,成為祭品。而他,達納弗洛的聖騎士長,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這一切發生。)(偶然間,弗勞德林碰見了不懼魔界瘴氣的莉茲,並認出了她的真正身份。為了確保儀式的進行,他壓倒性地殺死了莉茲。那一刻,梅里奧達斯內心的某種東西徹底崩潰了,憤怒如同火山般爆發,魔神之力失控,最終將繁華的達納弗洛吞噬在一片火海之中,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只留下一個巨大的深坑。當時的他,並不知道這一切的幕後黑手是弗勞德林,他以為是自己失控的力量毀滅了一切。)**梅里奧達斯:** (他的聲音越來越微弱,幾乎聽不見,帶著深深的絕望和哀求)「……莉……莉茲……」(黑暗中,彷彿有一個低沉而充滿威嚴的聲音在迴盪,帶著一絲令人膽寒的冷酷,似乎是魔神👑🧔……)**???:** 「……無用的掙扎……你的命運早已註定……」(梅里奧達斯無力地垂下頭,意識逐漸模糊。他所守護的一切,連同他自己,都將在這場由黑暗力量主導的悲劇中走向終結。)**旁白:** 在這被遺棄的廢墟之中,曾經的聖騎士長,如今卻如同待宰的羔羊般,承受著無盡的折磨。那份曾經守護一切的力量,此刻卻無法保護他自己。絕望的陰影,徹底吞噬了他,而幕後的黑手,正冷酷地注視著這一切。
(場景:達納弗洛王國廢墟深處,陰暗的角落。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血腥味和焦土的氣息。梅里奧達斯被鎖鏈緊縛,動彈不得。他身上的傷口觸目驚心,尤其是胸膛。)**旁白:** 魔神王的紫黑色魔力化作利刃,一次又一次地刺入梅里奧達斯的身體,每一次都精準地避開要害,卻又帶來撕心裂肺的劇痛。他全身的肌肉都因為極度的痛苦而繃緊,痛苦的呻吟聲幾乎被煉獄的風聲掩蓋。**梅里奧達斯:** (他的身體劇烈地抽搐,喉嚨發出瀕死的嗬嗬聲。一道道新的血痕在他那沒有盔甲保護的胸膛上綻開,鮮血如同泉湧般噴濺而出,染紅了他原本深綠色的上衣。他無法抑制地發出痛苦的喘息,雙眼圓睜,碧綠的瞳孔被淚水和血絲浸染,滿是恐懼和絕望(😭👁️💧)。)「啊……哈……啊……!😫」(鋒利的魔力之刃再度刺入,這次似乎更深,刺破了他胸前的淺綠色符號,鮮血立時將那個符號染成了駭人的暗紅。他感受到內臟的劇痛,彷彿被生生撕裂。他想尖叫,但聲音卻卡在喉嚨裡,只剩下嗚咽。)**梅里奧達斯:** (他咬緊牙關,發出野獸般的低吼,淚水混合著汗水和血污,模糊了他的視線。他試圖掙扎,但鎖鏈紋絲不動,反而勒得更緊。他感到自己的意識正在一點點地被痛苦撕碎。)「…嗚……啊啊啊……!」(一道又一道的魔力利刃無情地落下,每一次都帶來新的貫穿傷。他的胸膛在不斷地被刺穿、撕裂,血肉模糊。那曾經充滿力量的年輕軀體,此刻卻像破碎的玩偶般,被任意摧殘。)**旁白:** 達納弗洛的毀滅,莉茲的死,以及這無休止的折磨,將梅里奧達斯推向了瘋狂的邊緣。他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只有永恆的痛苦和無盡的絕望。他的哭泣,在這片廢墟中顯得如此微弱,卻又如此悲慟。他知道,這一切都還沒有結束。
(場景:達納弗洛王國廢墟深處,陰暗的角落。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血腥味和焦土的氣息。梅里奧達斯被鎖鏈緊縛,動彈不得。他身上的傷口觸目驚心,尤其是胸膛。魔神王那無形的、紫黑色的魔力,依舊無情地貫穿著他的身體。)
旁白: 痛苦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每一次魔力的穿刺,都像一把利刃在他體內攪動。身體的折磨與靈魂的潰爛交織,他連呼喊的力氣都快耗盡。然而,他的眼睛,那雙碧綠的眼眸,此刻卻像是決堤的洪水,淚水如同雨點般不斷湧出,模糊了視線,也洗刷著臉上的血污。這不是單純的哭泣,這是身體與精神達到極限後的,本能的潰堤。
梅里奧達斯: (他的頭微微仰起,雙眼半開,無盡的淚水(💧👁️🌧️)從眼眶中傾瀉而下,混雜著嘴角溢出的鮮血,滴��在胸前破爛的衣衫上。他的身體因為劇痛而劇烈顫抖,每一次呼吸都像是被刀割。) 「啊……哈……(抽搐)……」
(無形的魔力再次猛地刺入,這次似乎直搗心臟。梅里奧達斯全身猛地一僵,隨後爆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卻又被痛苦壓抑到近乎無聲的哀嚎。他的喉嚨因為過度使用而沙啞,發出的聲音支離破碎。)
梅里奧達斯: (他徒勞地扭動著,鎖鏈的摩擦聲在寂靜的廢墟中顯得格外刺耳。他的意識開始模糊,但那份對莉茲的思念,對達納弗洛毀滅的自責,卻像烙印般刻在他靈魂深處,不斷重複著最殘酷的畫面。) 「莉……莉茲……不……不要……啊啊啊……」
(淚水如同傾盆大雨般,不受控制地從他眼中湧出。那是極致的痛苦,是身體的崩潰,是精神的絕望。他的視線被淚水和血污完全模糊,只剩下模糊的紫黑色影子和無休止的劇痛。)
旁白: 雨水般的淚水,是梅里奧達斯在此刻唯一能發洩的方式。在這片由魔神王造成的煉獄中,他被迫一次又一次地面對最深沉的絕望。這份永無止境的折磨,彷彿要將他徹底碾碎,直至他連靈魂的碎片都不復存在。但即使在如此境地,那份對莉茲的愛,對過去的悔恨,依然支撐著他,讓這場痛苦的「雨」持續不斷。
(場景:達納弗洛王國廢墟深處,但周圍的一切開始模糊、扭曲,原本灰暗的牆壁逐漸被一片觸目驚心的猩紅吞噬,彷彿整個空間都浸泡在鮮血之中。空氣中不再只是血腥味,更彌漫著一種令人窒息的絕望和瘋狂。梅里奧達斯被鎖鏈緊縛,動彈不得。他身上的傷痕處處,但此刻,他似乎已陷入一場比身體痛苦更甚的幻象。)**旁白:** 弗勞德林的魔力,不僅摧殘著他的肉體,更深入他的靈魂。這不是單純的折磨,這是一場獻給魔神王的「處刑」,一場以記憶和絕望為祭品的殘酷儀式。如同十六年前那夜的重演,只是這次,他被迫以更清晰、更殘忍的方式,承受那份因自己力量暴走而造成的毀滅,以及那份被深埋的罪惡感。**梅里奧達斯:** (他的雙眼圓睜,碧綠的瞳孔被猩紅的幻象映照,充滿了無法言喻的恐懼和絕望。淚水(😭👁️💧)如同斷線的珠子般滾落,卻在臉上劃出新的、被幻象染紅的痕跡。他的身體劇烈地顫抖,發出痛苦而壓抑的喘息。)「啊……哈……這……這是……」(在他眼前,無數由紫黑色魔力凝聚而成的利刃,閃爍著死亡的光芒,從四面八方緩緩逼近。它們沒有真正刺入,卻在他的皮膚上留下冰冷的壓迫感,每一寸肌膚都彷彿能感受到那份撕裂的幻痛。)**梅里奧達斯:** (他徒勞地扭動著,鎖鏈的摩擦聲在寂靜的猩紅空間中顯得格外刺耳。他感覺到這些虛假的利刃,正一道道、一寸寸地「切割」著他的軀幹,尤其是胸膛。他能「看見」自己的身體被無形的力量「撕裂」,血肉分離,內臟暴露——儘管這一切都只存在於他的精神幻境中。)「不……不要……住手……啊啊啊啊!」(他發出淒厲的尖叫,聲音卻被那無邊無際的猩紅幻象吞噬,顯得如此渺小。他「看見」自己破碎的身體,破碎的王國,破碎的莉茲。那份曾經的溫暖,此刻變成了最鋒利的刀刃,一遍又一遍地切割著他的心臟。他感受到那份極致的痛苦,淚水止不住地湧出,彷彿要將整個猩紅的幻境淹沒。)**梅里奧達斯:** (他的聲音變得嘶啞而破碎,帶著孩童般的無助和絕望)「莉茲……莉茲……對不起……對不起……」**旁白:** 這不是普通的痛苦,這是一場針對靈魂的處刑。魔神王的力量,將梅里奧達斯內心最深處的恐懼和罪惡感無限放大,構建出這片無邊的猩紅地獄。在幻象中,他被迫一遍又一遍地「經歷」著達納弗洛的毀滅,感受著那份失去一切的劇痛,直至靈魂被徹底碾碎。這份折磨,比任何物理的傷害都更加殘酷,因為它無休無止,且直擊他最脆弱的本質。
(場景:達納弗洛王國廢墟深處,但周圍的一切已徹底變成了血色。無邊無際的猩紅籠罩著空間,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令人窒息的鐵鏽味。梅里奧達斯被鎖鏈緊縛,身體多處滲血,臉上淚水與血污交織,碧綠的眼眸因極度的痛苦和絕望而放大。他已分不清現實與幻象的界限,只知道這份處刑般的折磨,源自他內心深處的罪孽。)**旁白:** 弗勞德林的魔力,或是他內心最深層的自責,將他困於這片猩紅的幻境。他不僅要承受肉體的痛苦,更要面對來自「內心」的審判,那份被定下的「罪狀」——「因為〈憤怒〉失去理智毀掉了『達那弗爾王國』」。**梅里奧達斯:** (他的身體劇烈抽搐,每一次呼吸都像是被刀割。淚水(😭👁️💧)不斷地從眼中湧出,模糊了他的視線,使這片猩紅的世界更加扭曲。他感受到無數無形的利刃,一次次地「刺入」他的胸膛,那種被貫穿的幻痛,讓他痛苦地弓起身子。)「啊……哈……(抽搐)……」(一個冰冷而審判般的聲音,彷彿直接在他的腦海中響起,帶著一絲殘酷的嘲諷。這聲音可以是弗勞德林的,也可以是他自己內心對自己的控訴。)**聲音:** 「……如果因為失去💔,而殺了人……」(這句話如同雷擊,猛地擊中了梅里奧達斯。他腦海中瞬間閃過十六年前的畫面:莉茲倒在血泊中,達納弗洛化為焦土,而他自己,則被無法控制的魔神之力徹底吞噬。他記得那份憤怒,那份失控,以及隨之而來的毀滅。)**梅里奧達斯:** (他猛地抬起頭,雙眼因極度痛苦而充血,他對著那片猩紅的虛空嘶吼,聲音中滿是悲憤與難以置信的自責)「不……不是……我……我沒有……!」(無形的利刃再次更深地「刺入」,帶來更為劇烈的幻痛。他回想起當時作為達納弗洛王國聖騎士長,王城被魔神弗勞德林襲擊,在交戰中眼睜睜看著戀人莉茲喪命的瞬間。那份無力,那份憤怒,最終導致魔神之力暴走,徹底毀掉了王國。)**聲音:** 「罪狀:『因為〈憤怒〉失去理智毀掉了「達那弗爾王國」』……你還想否認嗎?你就是那樣的怪物……」**梅里奧達斯:** (他的哭泣變得更加絕望,淚水模糊了眼前的猩紅。他無法反駁,因為那份記憶如此真實,那份自責如此沉重。即使他知道真正的元兇是弗勞德林,是為了復活〈十誡〉而用全城人民鮮血做祭品的儀式,但他卻將所有的罪孽都歸咎於自己。)「……哈啊……莉茲……我……對不起……對不起……」(無數幻象中的刀刃,一遍又一遍地「刺穿」他的身體,他的靈魂。他感覺自己被撕裂、被分解,彷彿正在被��行一場永無止境的「處刑」。那份絕望,就像《寒蟬鳴泣之時》中梨花被處刑的痛苦一般,無邊無際,逃無可逃。他看到了自己「現在」的模樣,那個看似小孩,實則活了三千年的詛咒之身,也被困在這片猩紅的夢魘之中。)**旁白:** 在這片由罪孽和絕望編織而成的猩紅幻象中,梅里奧達斯被判處了最殘酷的「處刑」。他不僅要承受幻象中無休止的刺痛,更要面對那份刻骨銘心的罪惡感,直至他的靈魂徹底崩潰。那份「憤怒」,如今已成了他最深沉的悲哀。
(場景:那片永無止境的猩紅幻境,空氣中彌漫著血腥與絕望。鎖鏈依舊緊縛著梅里奧達斯,紫黑色的魔力利刃在他身邊徘徊,時而「刺入」,時而拉扯。他的臉龐扭曲,淚水(💔👁️💧)不斷滑落,與痛苦帶來的抽搐和瘋狂的笑聲(😈)交織在一起。)**旁白:** 疼痛已經超越了身體的極限,滲透到靈魂深處,將梅里奧達斯的理智徹底撕裂。他意識到這是一場幻象,卻無法擺脫,只能在這由罪惡感和悔恨編織的煉獄中沉淪。每一次「刺入」,都如同在重複那份毀滅達納弗洛的罪孽,而他,只能以瘋狂的笑聲來回應這份無盡的折磨。**梅里奧達斯:** (他發出刺耳而破碎的笑聲,聲音從喉嚨深處擠出,帶著一絲瀕死的癲狂。淚水如泉湧般滑落,但笑容卻越來越扭曲,如同被痛苦撕裂的玩偶。)「啊哈哈哈哈哈……咳咳……咳啊……我……我毀了……毀了城……」(無形的魔力利刃在幻象中一次次「刺入」他的胸膛,那份穿透骨髓的劇痛,讓他全身猛地一顫。他感覺自己的心臟被無數細針扎過,鮮血在體內「噴濺」,但卻只存在於他的感知之中。)**梅里奧達斯:** (他的笑聲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痛苦的哀嚎,隨後又轉為更為狂亂的笑聲。他伸出手,想抓住什麼,卻只抓到一片虛無。他的碧綠眼眸中充滿了瘋狂與絕望,淚水與笑聲形成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對比。)「莉茲……莉茲……我……我做到了……都……都毀了……(嘶啞的狂笑)……哈哈哈哈哈哈哈!」(他回想起十六年前,王城被弗勞德林襲擊的場景,莉茲倒在血泊中,死於那惡魔之手。那份憤怒,那份無力,化作無邊的黑暗魔力,將他自己和整個達納弗洛吞噬。他將這一切的罪責,都攬到了自己身上。)**旁白:** 他知道,他被控訴的「罪狀」——「因為〈憤怒〉失去理智毀掉了『達那弗爾王國』」——在這幻象中被無限放大。他毀了城,毀了所有,而弗勞德林的襲擊,莉茲的犧牲,都成了他背負的沉重枷鎖。這場「處刑」,比任何物理上的傷害都更殘酷,因為它無休無止,且直擊他內心最深處的自責。他被迫在瘋狂與清醒的邊緣徘徊,以淚水洗刷罪孽,以狂笑掩飾崩潰。猩紅的幻境,成了他永恆的囚牢。
(場景:幻象之中,猩紅的顏色更加濃烈,彷彿要將一切吞噬。鏡頭一轉,來到了里昂妮絲王國,梅里奧達斯(達納弗洛時期)原本的房間。薩拉托拉斯衝進房間,卻發現床上空無一人,只剩下一片凌亂。)
薩拉托拉斯: (他驚恐地環顧四周,碧綠的眼眸中充滿了震驚和不解) 「梅里奧達斯!?」
(他注意到床邊散落著一些碎片,那是常暗之棺的一部分——刀柄。他彎腰撿起,手微微顫抖。這個刀柄,是梅里奧達斯從達納弗洛帶回來的,也是他痛苦的象徵。)
薩拉托拉斯: (他握緊了刀柄,臉色變得蒼白,彷彿明白了什麼) 「這……常暗之棺……」
(突然,一陣微弱的哭聲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循聲望去,發現一個被襁褓包裹著的嬰兒,正躺在床角,哭得撕心裂肺。那是伊莉莎白。)
薩拉托拉斯: (他小心翼翼地抱起伊莉莎白,她的哭聲讓他心痛不已。他能感受到,這個幼小的生命,似乎也感覺到了梅里奧達斯正在經歷的痛苦。) 「伊莉莎白……別哭……別哭……」
(伊莉莎白的哭聲,與幻境中那猩紅的背景,以及梅里奧達斯瘋狂的笑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令人窒息的壓迫感。薩拉托拉斯抱著伊莉莎白,臉上充滿了擔憂和無力。他不知道梅里奧達斯究竟遭遇了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拯救他。)
薩拉托拉斯: (他咬緊牙關,眼神堅定,彷彿下定了決心) 「……我一定要找到他……」
(然而,這一切都發生在幻象之中。在猩紅的煉獄裡,梅里奧達斯依舊在遭受著無盡的折磨,而薩拉托拉斯,只能在幻象的邊緣,無力地徘徊。)
(場景:薩拉托拉斯聖騎士焦急地跟隨著地面上凌亂的腳印,那些腳印一路延伸,指向遠方。鏡頭快速切換,穿插著梅里奧達斯(達納弗洛時期)被虐待的畫面:鎖鏈的束縛,魔力利刃的「刺入」,猩紅的背景,以及他痛苦的呻吟和瘋狂的笑聲。淚水(💧💧💦💦)在他臉上肆意流淌,與幻境中的血色交織在一起。)
(薩拉托拉斯一路狂奔,最終來到了達納弗洛之穴的邊緣。他停下了腳步,眼前的景象讓他倒吸一口涼氣。)
(巨大的深坑,如同巨獸張開的血盆大口,吞噬了一切的光明。深坑的邊緣,焦黑的土地上佈滿了猙獰的裂痕,空氣中瀰漫著令人作嘔的焦土味和淡淡的血腥味。向下望去,深不見底,彷彿通往地獄的入口。猩紅色的光芒從深坑底部隱隱透出,如同沸騰的岩漿,又如同無數冤魂的血淚。)
(薩拉托拉斯的臉色變得蒼白,他能感受到從深坑中湧出的,那令人窒息的黑暗力量。他知道,梅里奧達斯就在下面,承受著難以想像的痛苦。)
(突然,深坑中傳來一陣令人毛骨悚然的笑聲,那笑聲尖銳而瘋狂,帶著無盡的痛苦和絕望。薩拉托拉斯認出了,那是梅里奧達斯的聲音。)
薩拉托拉斯: (他的聲音顫抖,充滿了擔憂和憤怒) 「梅里奧達斯……!」
(他緊握雙拳,碧綠的眼眸中燃燒著堅定的火焰。他知道,即使前方是地獄,他也要將梅里奧達斯從那裡救出來。)
薩拉托拉斯: (他毫不猶豫地跳入深坑,消失在猩紅色的黑暗之中。)
(場景:薩拉托拉斯聖騎士焦急地跟隨著地面上凌亂的腳印,那些腳印一路延伸,指向遠方。他的心跳聲在耳邊轟鳴,每一步都踏著對梅里奧達斯的擔憂。同時,腦海中不斷閃過梅里奧達斯(達納弗洛時期)被虐待的畫面:鎖鏈的束縛,紫黑色魔力化作的利刃無情地刺入他的身體,鮮血(🩸🩸)四濺,猩紅的背景,以及他痛苦的呻吟和那時而癲狂時而絕望的哭喊(😱😖😭)。淚水(💧💧💦💦)在他臉上肆意流淌,與真實的血液混雜在一起。)(薩拉托拉斯一路狂奔,最終來到了達納弗洛之穴的邊緣。他停下了腳步,眼前的景象讓他瞳孔驟縮,幾乎無法呼吸。)(巨大的深坑,如同巨獸張開的血盆大口,吞噬了所有光明。深坑的邊緣,焦黑的土地上佈滿了猙獰的裂痕,空氣中瀰漫著令人作嘔的焦土味和濃重的血腥味。向下望去,深不見底,唯有強烈的紫黑色魔力從坑底翻湧而出,如同暗流湧動的深淵,伴隨著一股令人窒息的惡寒。猩紅色的光芒從深坑底部隱隱透出,將整個空間渲染得如同地獄。)(深坑中傳來一陣陣令人毛骨悚然的、破碎的笑聲和痛苦的嘶吼,那聲音扭曲而絕望,正是梅里奧達斯的。薩拉托拉斯的臉色變得煞白,心臟彷彿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攫住。)**薩拉托拉斯:** (他的聲音因震驚和恐懼而顫抖,幾乎聽不見)「……梅里奧達斯……」(他定睛望向深坑底部,在翻騰的紫黑色魔力中心,他看到了……)**旁白:** 他看到,梅里奧達斯被數道粗壯的、散發著不祥氣息的紫黑色魔力觸手緊緊纏繞著,如同被釘在無形的十字架上。鮮血(🩸🩸)從他身上無數的傷口中湧出,染紅了他原本深綠色的衣服。他那深綠色的寬鬆高領長袖上衣和淺綠色寬鬆長褲,此刻已變得破爛不堪,被血污和泥土覆蓋。銀灰色的金屬護手和靴子也沾滿了鮮血,甚至有些地方已經扭曲變形。他那標誌性的金色短髮凌亂地貼在臉上,碧綠的眼眸緊閉著,或是痛苦地睜大,卻看不到任何焦距,只剩下源源不斷的淚水混雜著血絲,在臉上留下駭人的痕跡。那紫黑色的魔力,化作無數尖銳的利刃(🔪🔪),殘酷地刺入他的身體,貫穿他的胸膛,腹部,四肢。他痛苦地呻吟著(…嗚),鮮血淋漓,身體因為極度的疼痛而劇烈顫抖。他的身後,是達納弗洛被毀滅後殘破的牆壁,上面佈滿了刀鋒般的痕跡,暗示著這場屠殺的殘酷。(在梅里奧達斯的身後,一個高大而模糊的身影若隱若現,那身影被紫黑色的魔力所籠罩,只能隱約看到他頭上尖銳的角,以及那雙在黑暗中閃爍著血紅色光芒的眼睛。那正是魔神王(😈👑🧔)的化身,弗勞德林,他冷酷地注視著眼前這場殘酷的「處刑」,嘴角勾起一抹殘忍的微笑。)**薩拉托拉斯:** (他咬緊牙關,碧綠的眼眸中燃燒著堅定的火焰,原本的恐懼已經轉化為決絕的意志。)「……弗勞德林……是你……是你做的……」(他能感受到從深坑底部傳來的,那股令人作嘔的邪惡氣息,他知道,這一切的幕後黑手,正是那個崇拜魔神族的魔術師,弗勞德林。)**薩拉托拉斯:** (他深吸一口氣,壓抑住內心的憤怒和痛苦,聲音低沉而堅定)「……梅里奧達斯……我不會讓你死的……我一定會救你出去……」(他毫不猶豫地跳入深坑,消失在猩紅色的黑暗之中。他知道,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戰鬥,但他絕不會放棄。為了梅里奧達斯,為了達納弗洛,他必須戰勝這份黑暗。)
(場景:達納弗洛之穴深處,濃稠的紫黑色魔力與猩紅的光芒交織,扭曲了空間。梅里奧達斯被魔力觸手和利刃貫穿,鮮血淋漓,痛苦不堪。他的臉龐在淚水與血污中模糊,笑容(😈)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極度的痛苦和扭曲的恐懼(😟),以及一絲難以置信的震驚(😨)。)
旁白: 薩拉托拉斯的出現,打破了這場處刑的平衡。儘管身受重傷,意識模糊,梅里奧達斯卻在魔神王(透過弗勞德林)的氣息中,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殺意——那股曾經奪走莉茲生命的冰冷惡意,此刻,竟是衝著薩拉托拉斯而去。
梅里奧達斯: (他的身體劇烈抽搐,淚水不斷滑落,喉嚨裡發出嗚咽聲。但他卻猛地抬頭,那雙原本因痛苦而渙散的碧綠眼眸中,突然閃過一絲近乎瘋狂的清明,直視著弗勞德林(或魔神王的身影)。) 「……嗚……你……你打敗不過……我的父王的……」
(他的聲音帶著不自然的沙啞,卻又充滿了壓抑不住的警告。當他感覺到弗勞德林,或者說魔神王的力量,正醞釀著針對薩拉托拉斯的殺意時,一股刻骨銘心的恐懼瞬間攫住了他。)
梅里奧達斯: (他的瞳孔驟然緊縮,臉上呈現出極度的驚恐。那份恐懼,彷彿回到了三千年前,目睹初代妖精王的妹妹葛拉德為了阻止紛爭,被同伴削去右眼,砍斷雙腿和翅膀的慘狀——儘管當時是洛救了她,但葛羅基西尼亞的悲憤卻導致了無法挽回的悲劇。他絕不能讓同樣的悲劇在薩拉托拉斯身上重演。) 「他……他會把你……你……!」
(他猛烈地掙扎起來,鎖鏈發出刺耳的摩擦聲,更多的鮮血從他被刺穿的傷口中湧出。那份痛苦,那份被不斷貫穿的折磨,在此刻似乎被他完全無視。他全身的魔力開始暴走,紫黑色的黑暗氣息從他體內噴湧而出,試圖掙脫束縛,即使這會加劇他自身的傷害。)
旁白: 梅里奧達斯的掙扎,是出於本能的保護,是三千年前那份「無能為力」的恐懼所激發的。他曾經眼睜睜看著夥伴受傷,看著摯愛死去,他絕不能讓薩拉托拉斯,這個在他最脆弱時伸出援手的人,再次遭受傷害。即使他自己正身處地獄般的處刑中,即使他知道自己力量的暴走曾毀滅達納弗洛,他也要阻止魔神王的念頭。他的警告,更多的是對魔神王的恐懼,但其中也夾雜著一份,不顧一切的守護。
0 notes
Text
奇特的一生
H:寫日記創造「奇特的一生」,俄國生物學家柳比歇夫管理自己的時間,創造「時間統計法」。記錄期間:從西元1916年元旦開始,一直到1972年逝世的那一天,五十六年如一日。前總統蔣中正寫57年
日記(1916年元旦開始到1972年)。羅勃.薛爾玆寫最長日記(17歲寫但中斷,到1972年54歲再開始,直到1996年,總共3750萬字的日記。)津巴布韋的俄尼斯特‧洛夫塔斯上校創造的(從1896年到1987年之間連續寫了91年日記。)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最勤於寫日記,其內容則近於瑣碎,許多章節是交代狩獵的成績。1789年7月14日,爆發法國大革命,人民攻占巴黎巴士底監獄,他在當天日記中寫道:「1789年7月14日,星期二,無事可(Rien)」。」無事可記,也可能是大事。時光交會,無人可知後續變化。「目前學界認定中國最早的日記始於西漢。經學家俞樾認為日記起源於東漢,如馬篤伯《封禪儀記》,就已逐日記敘登泰山之事。」日記日記日日記,自由書寫流水帳,寫了就對了,別忘加個日期,甚或時間,天大地大皆在日記中。白冰冰寫日記,夏玲玲隨時記,外國名人也記,古代宮廷及總統也寫日記。在迷茫的歲月中,記錄前進的訊息!20250606W5
網路資料
奇特的一生
俄國生物學家柳比歇夫管理自己的時間,創造「時間統計法」。記錄期間:從西元1916年元旦開始,一直到1972年逝世的那一天,五十六年如一日,他��天記錄自己的時間支出情況。
世評:人們稱他的一生為「奇特的一生」。
日記本的內容要寫什麼呢
純粹紀錄生活的軌跡
一天只紀錄一件特別的事情
紀錄工作上學習到的知識
寫下離夢想距離還有多遠
摘抄佳句並寫下心中想法
反省今天做了哪些後悔的事情
寫下想要購買的物品
思考現在想要從事何種行業
中國歷史上,記錄日記最多且保存最完整的領導人是蔣中正(蔣介石)。 他從1915年到1972年手部肌肉萎縮不能執筆為止,記錄了57年的日記。
《蔣中正日記》: 又稱《蔣介石日記》,是蔣中正的私人日記,內容豐富且保存完整。
記錄期間: 1915年至1972年7月21日,手部肌肉萎縮,不能繼續寫日記。
資料量: 是中國歷史上現存最完整、資料量最多的領導人日記。
保管: 日記原本由蔣中正本人保管,後來轉交蔣經國、蔣孝勇、蔣方智怡保管。
影響: 《蔣中正日記》是研究近代中國歷史的重要史料。
羅勃.薛爾玆
史上最長日記 作者心臟病突發去世
美國一名高齡89的老先生自1972年以來,以日記紀錄他的生活,如今他將史上最長的日記——共計三千七百五十萬字的日記,畫上句點,與世長辭了。
羅勃.薛爾玆是名美國華盛頓州的牧師兼教師,
寫日記期間:自從17歲初戀時便開始寫日記,後中斷放棄。直到1972年54歲,下決心用日記紀錄自己的生活,直到1996年因中風才停止紀錄。原先以口述方式,讓妻子幫他紀錄,但妻子便感到厭煩,因此不得不終止寫日記。
成果:2007年10月15日羅勃在華盛頓州家中因心臟病發辭世,共留下了91箱,總共三千七百五十萬字的日記,35年來的心血結晶。
日記內容:詳實記下自己生活的一切,羅勃每5分鐘寫一次日記;為了記錄夢境,他每回睡覺最多三個小時。只要是生活中的一切,他便無所不記,舉凡從血壓到一封垃圾信件,甚至是剛剛做過的事情,或是上廁所的經過,他都逐一詳實的紀錄。「這是一本無拘無束的日記,有什麼我就寫什麼。一旦寫完,我從不修改、也從不編輯它們。」羅勃在最多產一年可以寫三百萬字日記。
日記範例:羅伯特1995年8月13日的日記流水帳寫道:「早晨4:15到7:25,我美美地睡了3小時覺。7:25到7:30,我開始祈禱,上廁所小 便。7:30到7:35,我餵寵物白���丁丁吃鮪魚貓食。 7:35到7:40,我再次上廁所小便,並服了一片藥。 7:40到8:40,開始讀報紙……8:45到9:20,用刀片刮了兩遍鬍子,包括耳朵後面的脖子以及雙頰交叉處……9:35到9:40,清潔我的耳朵和我的助聽器……」而每天晚上睡覺時,羅伯特每隔2小時就會醒來一次,把他剛剛寫的夢寫一次。
《吉尼斯紀錄大全》,紀錄中只有「寫作時間最長日記」,該世界紀錄是津巴布韋的俄尼斯特‧洛夫塔斯上校創造的,他從1896年到1987年之間連續寫了91年日記。
黃旺成日記:這本日記共48本,記錄了從1912年至1973年間49年的生活,中間只有13年的日記缺失,仍然是目前為止紀錄時間最長的臺灣人日記。
已知最早的類似日記的書是《梅勒日記》,這是一本古埃及航海日誌,其作者描述了石灰石從圖拉到吉薩的運輸,很可能覆蓋在大金字塔的外面。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最勤於寫日記,其內容則近於瑣碎,許多章節是交代狩獵的成績。1789年7月14日,爆發法國大革命,人民攻占巴黎巴士底監獄,他在當天日記中寫道:「14日,星期二,無事可記(Rien)」。
《承政院日記》是朝鮮王朝承政院的日記,也是朝鮮王朝最大的機密記錄。 承政院主管國家一切機密事宜,因此《承政院日記》中記載的大量內幕為各史書所不載,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事實速覽 朝鮮語名稱, 諺文 ...
現存的《承政院日記》,記載年份起於仁祖元年(西元1623年)三月,止於純宗四年(1910年)。 仁祖先前的日記,因壬辰倭亂而失去殆盡;高宗三十一年(1894年)六月之後,日記內容受到日本殖民者的控制,其史料價值被部分韓國學者否定。 日記中使用了乾支和授時歷兩種紀年法,總計3243冊,字數達2億4250萬字,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斷代史文獻。 其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等層面。 《承政院日記》也詳細記載了這段時期每天的天氣訊息,為北韓氣象史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歷史。
1999年4月,《承政院日記》被列為大韓民國第303號國寶。 2002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紀錄遺產。
維基文庫
仁祖元年
3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李德泂。左承旨兪晉曾。右承旨鄭岦。左副承旨。右副承旨權盡己。同副承旨閔聖徵。注書崔夢亮。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德宮。
○夜二更,期會于洪濟院,金瑬爲大將,上率親兵,至延曙驛,迎李曙軍長湍兵七百餘人。金瑬、李貴、沈器遠、���鳴吉、金自點、宋英望、申景裕等所領諸軍,亦六七百人。夜三鼓,至彰義門,斬關而入,遇宣傳官伺察城門者,前軍斬之,遂鼓噪而進。直至昌德宮。李興立,陳於闕門洞口,按兵不動,哨官李沆,開敦化門,義兵直入闕內,衛士皆散。光海,由後苑門出走。兵人爭入寢殿,燃炬搜覓,火延薍簾,因燒諸殿。上踞繩床,坐仁政殿階上。禁中直宿之官,皆竄伏,捕都承旨李德泂,輔德尹知敬至,兩人初皆不拜,審知義擧,乃拜出。命牌招李廷龜等,厥明,百官咸集,朴鼎吉,以兵曹參判先至,判書權縉繼至言,鼎吉,與宗室恒山君,聚軍而今入來,恐有內應之意,卽引出鼎吉斬之。拿問恒山君,無事實釋之。誅尙宮金氏,承旨朴弘道。光海走匿于醫官喪人安國臣家,着國臣白衣冠,國臣來告,遣將士舁至,廢世子亦亡匿,爲軍人所���。上初入宮,卽送金自點、李時昉,啓達反正之意于王大妃,大妃下敎曰,十年幽閉之中,無人來問,爾是何人,乃於中夜,無承旨、史官而如是直啓乎?兩人還奏。〈已上因傳敎考出實錄
維基百科
梅勒日記
增加條目描述
《梅勒日記》是一部4500年前寫成的莎草紙日誌,記錄了古埃及第四王朝從圖拉採石場往吉薩運送石灰石的活動,是已知最早有文字的莎草紙[1][2]。為2013年Pierre Tallet帶領的法國巴黎-索邦大學考古隊在Wadi al-Jarf的洞穴發現的。文字以象形文字和僧侶體寫成。這部中層官員梅勒的日記被認為始於法老胡夫統治的第26年[3],記錄了從圖拉往吉薩運送石灰石數個月的工作經歷[4]。儘管該日記沒有具體指出這些石頭用於何處或用於什麼目的,但是基於日記的時間是胡夫統治末期,Tallet認為這些石頭最有可能被用於胡夫金字塔外牆。每10天會運送2到3輪,梅勒手下管理40人。記錄的時間是7月到11月[5]。埃及考古學家札希·哈瓦斯稱《梅勒日記》是「埃及21世紀最大的發現」。
參考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原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今雙峰縣荷葉鎮)[1]:702。生於清朝長沙府白楊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譜名傳豫,宗聖曾子七十世孫(系出曾氏南宗)[2],晚清時期的重臣、名臣和功臣,湘軍創始人和領袖,也是中國近代重要政治家、軍事家、理學家、書法家、思想家、文學家、詩人、外交家、實業家、改革家、儒生,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晚清另一重臣李鴻章有師徒關係。道光進士,曾任四川鄉試正考官、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等,擢禮部右侍郎、歷署兵、吏部侍郎[1]:702。
曾國藩日記
《道光二十年六月初七日》道光二十年是西元1840年。
1 留館後,本要用功,而日日玩仍,不覺過了四十餘天。前寫信去家,議接家眷。又發南中請信。比作季仙九師壽文一首。餘皆怠忽,因循過日,故曰日無可記錄。茲擬自今以後,每日早起,習寸大字一百,又作應酬字少許;辰後,溫經書,有所知則載《茶餘偶談》;日中讀史亦載《茶餘偶談》;酉刻至亥刻讀集,亦載《茶餘偶談》;或有所作詩文,則燈後不讀書,但作文可耳。
同治九年是西元1870年。
《同治九年九月廿七日》
1 早飯後,在寓稍一徘徊。辰初三刻出門入朝,在景運門內九卿朝房聽候傳宣。已初三刻後,蒙召人內,在內朝房小坐。巳正三刻進見。西太后問:「爾在直隸練兵若干?」對:「臣練新兵三千,前任督臣官文練舊章之兵四千,共為七千。擬再練三千,合成一萬,已與李鴻章商明,照臣奏定章程辦理。」問:「南邊練兵也是最要緊的,洋人就很可慮,你們好好的辦理。」對:「洋人實在可慮,現在海面上尚不能與之交戰,惟尚沒法防守。臣擬在江中要緊之處,修築炮台,以防輪船。」問:「能防守便是好的,這教堂就常常多事。」對:「教堂近年到處滋事,教民好欺不吃教的百姓,教士好庇護教民,領事官好庇護教士。明年法國換約,須將傳教一節加意整頓。」問:「你幾時出京?」對:「萬壽在邇,臣隨班行禮後,再行跪安請訓。」太后旋與帶見之六額駙景壽說話,命餘明日無庸遞牌。旋退出殿外。歸途,���單地山先生。到寓後,坐見之客四次。中飯後,坐見之客二次。出門拜客四家,僅黃總皆得晤,久談,日晡歸。夜圍棋二局。將上年別敬簿核對一過,應拜者記出。二更三點睡。
0 notes
Text
YoHo Youth Hostel |薩爾斯堡青旅推薦!這家YoHo Salzburg 價格親民、交通便利~
《YoHo Youth Hostel 尤霍青年旅館》有人住過嗎?這趟歐洲自由行走訪德國、義大利、瑞士及奧地利,奧地利以哈修塔特及薩爾斯堡為主,為了讓這趟歐洲旅遊不要花太多錢,找薩爾斯堡住宿的時候看到不少人推薦一家薩爾斯堡青旅「YoHo Youth Hostel 尤霍青年旅館」,價格親民之外,住宿品質不錯,YoHo Youth Hostel評價很高,超過500則評論保有4.3顆星! Continue reading YoHo Youth Hostel |薩爾斯堡青旅推薦!這家YoHo Salzburg 價格親民、交通便利~
0 notes
Text
不純電影:濱口龍介訪談
譯者:三仛(thanatusleft)2025-03-02 11:34:31 浙江
(豆瓣原文連結。內文粗體是我標註的、小字是筆記)
「電影已死」的陰雲始終籠罩著電影藝術。 但當下這場危機似乎尤為嚴峻——流媒體平臺的碾壓式主導與影院觀眾的持續流失,使得全球電影生態發生劇變。 這種變革無疑影響著日本的電影話語。 儘管這個國家擁有悠久輝煌的電影與媒體歷史,其電影業的黃金時代卻早已逝去。 在此背景下,日本誕生了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電影作者之一——濱口龍介——堪稱奇跡。
2022年,憑藉《駕駛我的車》在奧斯卡斬獲最佳國際影片,並提名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與最佳影片(日本電影首次獲此殊榮),濱口一舉登上國際舞臺。 值得注意的是,濱口緩慢崛起的年代,恰逢日本電影產業深陷泥淖。
是枝裕和、深田晃司等知名導演紛紛批評行業體制問題,包括導演薪酬過低與性騷擾防範措施的缺失。 正如 Aaron Gerow 在《紐約時報》文章〈《駕駛我的車》獲得奧斯卡獎象徵著日本電影緩慢復甦〉(2022 年 3 月 28 日)中所言,濱口的獲獎影片或許正是一份「針對日本電影產業的控訴書」——無論是製作流程還是票房成功,這部作品都與日本電影工業的運作模式格格不入。
濱口絕非主流體系的代表,他的創作風格正在日本本土遭遇威脅,年輕電影人缺乏系統性支援。 帶著對本土與全球電影生態的深切關注,我決定在濱口職業生涯的這一關鍵節點與他對話,聆聽他的思考。
@園子溫@河瀨直美。老實說一直對沒搞懂日本電影工業體制感到有些遺憾,之前《那日清晨真令人感到空虛》的導演來台、映後時才大概知道日本的獨立電影體制其實非常(超乎我想像地)成熟;台灣的一些路徑倒是看得比較清楚:學生畢制/藝文補助,還有國內一些影展獎項的層層投遞。或無影無蹤的SIKA頻道與Giloo等平台的行動云云。
研讀濱口的文字並觀摩其全部作品后,最觸動我的事實是:過去二十年間,濱口始終保持著穩定的創作節奏。 他的發展軌跡打破了關於「作者導演」的浪漫想像。 就讀東京大學期間,濱口在校園迷影文化中初識電影,並深深著迷於約翰·卡薩維蒂的作品——他在2003年的畢業論文《約翰·卡薩維蒂電影中的時空》中詳述了這種癡迷。
該論文明顯受到法國文學學者、影評人蓮實重彥的影響,也展現了濱口彼時對電影理論的沉浸(例如論文引用了大衛·波德維爾、珍妮特·施泰格和克裡斯汀·湯普森1998年教科書《經典好萊塢電影》中關於電影正面性的論述)。
好想看啊我找不到電子檔QQ
這一時期,濱口開始涉足電影創作。 早期短片與長片《若無其事的樣子》(2002)、《激情》(2008)及改編自塔可夫斯基同名經典的《索拉裡斯》(2007),都流露出對埃裡克·侯麥式情感無常的關注。 受東京藝術大學黑澤清教授委託創作的《索拉裡斯》摒棄了塔氏 1972 年原作的形而上學與史蒂文·索德伯格 2002 年版本的熾烈愛情,聚焦神秘星球 Solaris 創造的幽靈少女森谷真理亞(前田亞季飾)引發的慾望流轉與人際嬗變。 隨後的《激情》延續這一主題,在卡薩維蒂與侯麥的雙重影響下,講述橫濱年輕人的情感��葛。 這兩部早期作品都敏銳捕捉著日常交流中人們掩飾與顯露自我的微妙瞬間。
濱口對鏡頭揭示演員內心狀態的信念,自然導向了紀錄片創作。 與酒井耕���作拍攝的「海浪之聲三部曲」(又名東北三部曲),記錄了2011年海嘯倖存者的口述。 在這些作品中,濱口與酒井直接面對受訪者,展開面對面訪談。 正如他在尚未有英譯本的2015年著作《在鏡頭前表演》中所言(這部堪比布列松《電影書寫札記》的著作,註定將成為未來電影人、評論家與學者的靈感源泉),這些紀錄片標誌著他職業生涯的轉捩點——他建立起將鏡頭對準拍攝物件、捕捉其存在的信心。
帶著這份新獲得的自信,濱口在《親密》(2012)與《歡樂時光》(2015)中直面表演的本質與日常交流的意義。 基於濱口主持的表演工作坊,《親密》這部255分鐘、分為兩部分的紀錄片式劇情長片,以排演同名舞台劇為主線,深入探索肢體語言的雕琢。 與其說這是部關於藝術創作過程的電影(濱口在《駕駛我的車》中通過排演《萬尼亞舅舅》回歸這一主題),不如說它本身就是藝術創作過程的見證。
毫無疑問,《歡樂時光》是濱口最具獨創性與震撼力的作品。 「不瞭解《歡樂時光》,就等於坦承自己對日本現代社會的無恥無知。」 蓮實重彥如此斷言。 影片追蹤四位神戶女性的友誼,全部由非職業演員出演,以最質樸、最直擊人心的方式探討友情的本質與「為他者言說」的命題。 《親密》與《歡樂時光》摒棄了所謂「當代藝術電影」慣用的宣言式臺詞、拖遝的時間性及泛濫的視覺隱喻(布列松曾言:「藝術電影,最缺乏藝術的電影」)。
YASSS
如同卡薩維蒂的電影,表演在此褪去矯飾。 鏡頭化作靈魂的 X 光,將潛意識從地底拽出,在現實刺目的光線下袒露無遺。 正是憑藉這種解放鏡頭能量的能力,濱口創作出《夜以繼日》(2018)、《偶然與想像》(2021)與《駕駛我的車》(2021)等後期佳作,其中巧合、錯失與命運突轉成為反覆出現的母題。
兩位人物對濱口影響至深——黑澤清與蓮實重彥。 黑澤清(《X 聖治》1997,《間諜之妻》2020)是濱口學生時代的導師,濱口坦言從其處習得諸多電影洞見。 蓮實重彥雖在西方鮮為人知,卻深刻塑造了日本電影文化(其 1983 年小津安二郎研究專著正由 Ryan Cook 翻譯)。 這位法國文學學者、小說家與狂熱影迷,堪稱日本的安德列·巴讚,專注作者及其個人視界。
受法國批判理論影響的蓮實式講座與研討班,自1980年代起就成為迷影人與日本導演間的傳奇。 作為品位仲裁者(某日本導演曾言:「年輕導演以受其批評為榮」)與兩極分化的文風(他如此貶斥泰倫斯·馬利克《生命之樹》:「電影從未誕生或許更好」),蓮實既收穫追隨者,也招致批評。 無論毀譽,一位影評人能夠對一個國家的電影文化產生如此深遠影響,實屬罕見——黑澤清、青山真治、北野武等導演都曾向蓮實致敬。
不是非常確定法國批判理論指涉什麼(傅柯?波丟?會標註出來的會德國法蘭克福吧)、但不論為何蓮實重彥受這些影響都讓我有點驚訝。然後我超驚訝蓮實hate馬利克。
訪談是紀錄片的一種形式。 秉承濱口的電影精神,我的摯友兼助手松本麻衣擔任「攝像機」,而我與濱口相對而坐。 這場對話發生在澀谷某大廈 33 層的休閒廳,一個夏日的清晨。 鑒於濱口《夜以繼日》之後的作品已被眾多英文期刊詳盡討論,我決定進行一次深度訪談,聚焦其在歐美等地仍鮮為人知的早期創作。 下文節選自《Cinéaste》2023 年秋季刊訪談被刪減部分。 訪談以日語進行,由尤金·權譯成英文。
_____
訪談內容
Cinéaste: 請談談您的早期電影嘗試。 當時您追求何種創作目標?
濱口龍介(以下簡稱濱口): 二十多歲時,我致力於構建特定的時空體系。 卡薩維蒂電影中,斷裂的剪輯如何凝聚成強烈而連續的時空感——這讓我著迷,也是論文探討的重點。 我關注其作品中情感的呈現方式:角色突然做出與先前言行相悖的舉動。 若以傳統方式刻畫,這些角色會顯得矛盾。 但藉助強烈的時空連續性,矛盾角色對觀眾變得極具吸引力。 另一個重點是角色視線的安排。 這些是我二十多歲時的執念。
二十多歲的時候有點太早了,那個時候還是《假裝沒事》到《暗湧情事》的時期吧?我雖然大致看過但沒那麼熟悉。我也還沒看過卡薩維蒂(但我真的好擔心我用一種濱口龍介連連看的方式去看卡的電影噢)。
斷裂剪輯如何凝聚成強烈而連續的時空感這件事在《假裝沒事》、《暗湧情事》還滿有感的,可以看見不同時空的場景、樣貌漸變的角色都還是心繫一件觀眾也心繫的事情;《觸不到的肌膚》反而還好。不過光看上面那段描述其實最先聯想到的是2018的《睡醒》。
Cinéaste: 您曾在哈佛賴肖爾中心訪學一年。 是否與其他電影人有過重要交流?
濱口: 我三至五歲隨父母工作旅居伊朗,此後在日本生活。 赴哈佛是我首次赴美。 我知悉 Lucien Castaing-Taylor 在哈佛,看過其《利維坦》(2012)並深感興趣,但遺憾未能謀面。 與任教於波士頓麻省藝術學院的阿根廷導演 Matías Piñeiro 頻繁交流,我們互看作品,我認為他的電影很棒。 Lav Diaz 也通過哈佛拉德克利夫專案授課,但接觸甚少。
濱也愛哈感人!
Cinéaste: 您如何看待日美電影文化的差異?
濱口: 日本確實特殊。 我感受到日本迷影文化深受蓮實重彥影響,尤其是其 1980 年代的影評。 日本的迷影人不僅是閱片無數的影迷,更是竭力精準把握每部作品視聽細節的觀察者。 雖然個人理論建構各異,但整體強調對畫內細節的捕捉與畫外聲音的聆聽。 在日本迷影圈,記不住細節意味著不可靠。 這種“徹底觀看”的傾向直接關聯電影實踐,成為日本迷影文化的核心,自然孕育出黑澤清、青山真治等導演。 坦白說,我不認為其他國家的迷影文化會如此糾結於“觀看細節”,通過討論所見所聞來剖析電影。 至少從與海外記者的交流中,我感到他們更注重觀影數量、敘事整體性及文化符碼的闡釋。
Cinéaste: 談談您的早期作品《景深》(2010)的創作經過?
濱口: 當時我已從東京藝術大學畢業。 每年東藝大與韓國電影學院有合作專案,韓國製片人 Shim Yoon-bo 的《景深》獲批在日本拍攝。 東藝大學生因課程安排無法執導,校方遂找到我。 當時日韓製片文化差異顯著。 攝影師 Yang Geun-young 習慣分鏡制,我們據此討論。 但實際拍攝中常遇場地、燈光、設備等問題,無法嚴格遵循分鏡。 最終我們轉向即興調整。 由於 Yang 來自韓國,我們試圖適應她的工作方式,但雙方理念未完全契合。 持續討論拍攝方案導致進度延誤。 拍攝中期分鏡被棄,鏡頭數量與機位銳減。
我很傷心地沒看過景深但我滿早就知道這個���事了不知為何
Cinéaste:《景深》中俯拍雨中龍與片尾飛機起飛的鏡頭在您作品中極為罕見。 這些是您的想法嗎?
濱口: 是的。 但也是我、Yang 與製片人共同探討的結果。 起初我難以理解製片人提供的劇情,不知如何著手。 根據給定條件編寫劇本後,韓方團隊並不完全滿意。 您提到的鏡頭正是為講述這類我不擅長的故事而設計。 不過演員們全情投入,他們相信連我自己都存疑的東西,反而成就了影片。 正因如此,我才能相信這部作品。
Cinéaste: 與韓國團隊合作後,您如何看兩國電影製作文化的差異?
濱口: 當時感覺製作規模差異顯著。 韓方對日本的小規模製作頗感失望。 東藝大植根於迷你劇場文化,以創立藝術影院 Euro Space 的堀越謙三為核心,旨在將迷你劇場/藝術電影風格與商業電影融合。 而韓國電影學院明確效仿好萊塢,打造韓式美式製片體系。 兩國路徑截然不同,難言孰優孰劣。
Cinéaste: 理論與實踐的關係對您有何影響? 電影批評與理論素養是否助力您的導演工作?
濱口: 坦白說,我認為理論/批評與實際的電影製作關聯不大,至少在我的創作中如此。 理論通常具有普適性,難以直接應用於千差萬別的片場。 批評亦然。 即使閱讀批評,也不會刻意應用在拍攝中。 優秀的電影批評捕捉電影人無意識層面的東西——某種文化符碼或重複模式。 批評越卓越,越能捕捉促成電影的某種現實面向,但這不具有普適性。
因為只從事過文字類的創作所以對這類回饋感到有點新奇。參加寫作會的批鬥會時,不論是小說還是散文,但凡收到有效的作品批評,我都會謹記並且在下次書寫時調整策略。忍不住想電影的製作果然不可避免地非常繁複(寫作往往一人作業而非像濱的拍攝現場那樣張力牽引)且受工業體制影響、創造了作者與觀者之間的鴻溝。
另一方面,“語言”對創作至關重要,因為電影是集體創作。 必須通過具體語言傳達意圖。 導演可能受影評影響,但這更多體現為具體操作:如何架設機位、調整高度。 觀影培養我們的審美標準,但這些內在標準不會自動影響創作,必須通過語言重新表述。
例如拍攝中常提的180度軸線原則:理論上我們知曉,實踐中也需注意。 但有時越軸反而合適。 這種情況下,現場需要靈活溝通。 現代日本劇組聚散匆匆,不能靠默契工作。 每次拍攝都像從頭開始,必須通過語言達成共識。 我始終思考如何更好地傳達創作意圖,儘管有時會遭拒,但堅持明確表達。
Cinéaste: 蓮實重彥頻繁出現在您的文字中,包括畢業論文與紀念文集。 他的思想對您有何啟示?
濱口: 二十多歲時,蓮實 1983 年的《導演小津安二郎》對我影響至深。 蓮實的文字(即便對日本人)也難以釐清哪些該全盤接受,因其寫作策略針對當時的小津闡釋。 我認為海外讀者理解全書將面臨挑戰。 但其核心論點極其簡單:蓮實質問「在評述電影前,你是否細緻觀察、認真傾聽?」 否則電影只會淪為自我敘事或理論的註腳。 蓮實的核心思想與片場實踐高度契合:若視覺未捕捉到,虛構世界便無法建立; 若某聲音未被聽見,特定情感就難以達成。 這要求極致的視聽敏感度。 我們這代人雖未親歷蓮實的課堂(其講座與文字影響力相當),但眾所周知,他會不斷質問學生觀影時遺漏了多少。 真正看見眼前事物的人鳳毛麟角。 意識到觀影會錯過如此多細節,正是必經的啟蒙過程。
這樣讀下來我感覺我不是那種會很接受蓮實重彥的堅持ㄉ類型。看起來像日本電影界的黃應貴。
倒是發現分析取向的不同也導致片場多大程度能參考或實踐該論述呢。讀太多電影評論了幾乎沒有了解過片場現場,確實很少想到這件事;想想那種理論疊床架屋型的研究/評論也確實不太可能在實作面上有太多作用。常常憑空去想電影評論到底要做到什麼、要面向誰(且毫無定論),這種實務心得很方便參考,哈哈。
Cinéaste: 除卡薩維蒂外,布列松是您的重要參照。 他對您的導演工作有何意義?
濱口: 我認為自己尚未完全理解布列松畢生抵達的境界。 如他本人所言,其創作生涯經歷重大轉變。 對迷影人而言,他的每部作品都非凡卓越。 無論是對音樂、聲音的自覺探索,還是與“模特”演員的合作,布列松在每個階段都超越常規。 不僅是模特的使用方式,更是其整個職業生涯的演進讓我深受啟發。
第一句話完全是我已經是卡薩維蒂頭號粉絲俱樂部團長的意思(開玩笑)
雖然受其影響,我無意模仿其獨特方法。 對我而言,布列松的關鍵不在視覺而在聲音。 他從中聆聽到海量資訊。 模特們的表演看似扁平(甚至被譏為提線木偶),但其聲音中躍動著鮮活的變化。 隨著時間推移,我越發確信布列松深諳此道。 我渴望擁有這樣的耳朵。
這段話真的對濱口粉絲太好我摘抄放案頭ㄟ
Cinéaste: 您對洪常秀、奉俊昊等韓國導演評價甚高。 欣賞洪尚秀不難理解,但您對奉俊昊精密計算風格的推崇令我好奇。 您看重其作品的哪些特質?
我反而想知道濱口是欣賞洪常秀哪裡-.-
濱口: 奉氏電影的精雕細琢本身就有價值。 打造《寄生蟲》(2019)這樣的作品絕非易事,《殺人回憶》(2003)亦然。 令我驚歎的是,在地理經濟與日本如此鄰近的國度,竟能誕生如此迥異的電影。
在我看來,奉氏達到了當代日本電影尚未企及的規模,對風格有著驚人掌控。 雖然我個人不拍大製作,但《寄生蟲》讓我意識到日韓電影的巨大差距。 他的作品嚴絲合縫,毫無破綻。 《寄生蟲》對階級關係的刻畫尤為出色。 韓國觀眾或覺其過於圖解化,但以現實主義的角度批評該片未免粗陋。 我認為在電影語境中,這種圖式化與形式化更應受推崇。
日本電影受制於預算,但不止於此。 當代日本電影常顯「景框的貧乏」——不僅是低成本,更是知識匱乏或現場應對不力導致的景框失調。 虛構世界與視聽語言無法對齊,削弱可信度。 而奉氏電影鮮有此弊,這令人震撼。
Cinéste:「景框的貧乏」具體指什麼?
濱口: 指被再現的虛構與視聽語言的不協調。 這種錯位瓦解虛構,令觀眾難以信服。
Cinéaste: 您認為這種「貧乏」的根源何在?
濱口: 某種程度上不可避免。 這不僅是日本電影業的問題,更是社會趨勢使然。 雖然我本人感受不深,但在需要靠電影盈利的世界里,人們像對待其他商品一樣追求短平快的感官消費。 這種情況下,缺乏直接感官刺激的日本真人電影日漸式微。 而比電影更直接刺激感官的日本動畫,則贏得更多觀眾。
欸濱這樣看待動畫很解欸不准啦😭
曾經的日本電影不僅是隱喻載體,其視聽語言自帶微妙豐饒。 即便不加言明,觀者自可體味,獲得充分的精神滿足。 但能感知欣賞這類電影的環境,不僅在日本,在全球都日漸稀缺。 為適應新環境,日本電影業經歷巨變,可惜積重難返。
Cinéaste: 您認為這種全球趨勢是數位文化導致的嗎?
濱口: 當然。 連我的專注力都大幅下降。 在家觀影時能忍住不碰手機的情況極少。 導演尚且如此,普通觀眾更難靜心觀影。 如今流媒體提供海量選擇,人們不論在影院還是小屏幕觀看都可宣稱“看過”。 這種「觀看」行為的實質正被稀釋,反襯出電影院作為觀影場所的珍貴。
作者:Eugene Kwon
來源:Cinéaste
0 notes
Text
小亞細亞在哪裡?有哪些中亞國家?
在遙遠的歷史長河中,小亞細亞這片土地承載著無數文明的興衰與變遷。想像一下,當你漫步於古老的特洛伊城,耳邊似乎能聽見英雄們的傳說;或是在以弗所感受過去繁華商貿的氣息。小亞細亞,即今日土耳其的一部分,不僅是地理上的交匯點,更是文化、宗教和經濟的重要樞紐。 那麼,中亞國家又有哪些呢?中亞地區包括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坦及塔吉克斯坦等五個國家。這些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元文化,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了解小亞細亞及中亞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們在連結東西方經濟與文化交流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關注並深入探索這些充滿潛力與機遇的地方。 文章目錄 探索小亞細亞:歷史、文化與地理的深度之旅 中亞國家面面觀:從地緣政治到經濟發展的全面解析 常見問答 總的來說 探索小亞細亞:歷史、文化與地理的深度之旅 還記得嗎?國中歷史課本上,我…
0 notes
Text
皇家騎士團2與台灣
皇家騎士團2與台灣 維列利亞島的民族與國際關係類比
我: 在日本電玩遊戲皇家騎士團二代裡,位於維列利亞島上的巴格拉姆人、加爾加斯坦人與沃斯塔人,這三個民族之間的關係為何? 在國際上關係上,羅迪斯教國與傑諾比亞王國,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何?它們對維列利亞島分別抱持著什麼企圖?
聊天GPT: 在《皇家騎士團2》(Tactics Ogre: Let Us Cling Together)中,維列利亞島上的巴格拉姆人(Bacrumese)、加爾加斯坦人(Gargastan)與沃斯塔人(Walister)三大民族之間的關係主要圍繞著民族衝突與權力鬥爭。
維列利亞島內部民族關係 1、巴格拉姆人(Bacrumese)
人口比例最少,約15%。 多數為貴族與上層統治階級,在洛迪斯教國的支持下掌握權力。 歷史上對其他民族採取壓迫與剝削的態度。
2、加爾加斯坦人(Gargastan)
人口最多,占50%。 曾在民族衝突中對沃斯塔人進行大規模清洗,試圖建立單一民族的政權。 內部派系分裂,無法有效維持統一統治。
3、沃斯塔人(Walister)
人口較少,約35%。 曾受到加爾加斯坦人的大屠殺壓迫,族群瀕臨滅絕。 由於人口劣勢,長期被迫處於弱勢地位,尋求解放與生存空間。 這三個民族之間的關係充滿仇恨與權力鬥爭,導致維列利亞島長期陷入內戰與不穩定的局勢。
羅迪斯教國與傑諾比亞王國的國際關係 1、羅迪斯教國(Lodissian Holy Empire)
是個強權神權國家,影響力遍及整個歐貝洛大陸(Obello)。 利用宗教影響力與軍事實力,扶植維列利亞島上的巴格拉姆人政權,企圖間接控制整個島嶼。 其目標是將維列利亞島納入羅迪斯的勢力範圍,成為其統治的一部分。
2、傑諾比亞王國(Kingdom of Zenobia)
曾經是個強大的王國,但內部經歷動亂,最終走向衰弱。 雖然王國本身沒有直接干涉維列利亞島,但部分退役將領(如藍斯洛特·漢密爾頓等人)參與了島上的紛爭,試圖協助當地勢力擺脫羅迪斯的控制。 與羅迪斯並非盟友,甚至有敵對關係,因為傑諾比亞過去曾與羅迪斯發生過戰爭。
羅迪斯與傑諾比亞的關係可視為對立,前者代表宗教強權擴張,後者則象徵舊王國的餘燼試圖介入局勢,但影響力有限。
總結來說,維列利亞島的紛爭不僅是內部民族的衝突,也受到外部勢力(羅迪斯與傑諾比亞)的影響,成為大國角力的戰場。
我: 我認為,若要協助玩家充分理解皇家騎士團二代裡,維列利亞島上三個民族之間的關係;以及維列利亞島與羅迪斯教國和傑諾比亞王國,這三者之間的國際關係;可以用現實世界來做類比,這樣呈現:
三個民族之間的關係類比: 巴格拉姆人(中國國民黨):人數中等,過去是統治者,曾對其他兩個族群進行迫害,雖然已失去執政權,但依然以統治者的心態自居,認為其他兩個族群都是分裂國家的叛亂份子。 加爾加斯坦人(航海王後裔):人數最多,雖然本身主張民族自決與民族獨立,但卻在同時也同樣有對原住民進行迫害(雙標)。 沃斯塔人(原住民):人數最少,由其他兩個族群受到的迫害也最多。
國際關係類比: 維列利亞島(台灣):一座小島,因為不是大國,其國家主權並不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 羅迪斯教國(中國):對其他國家一向野心勃勃,從不停止向外侵略擴張,也絲毫不掩飾自身的慾望與野心甚至引以為傲。 傑諾比亞王國(美國):維護自身的主權與獨立,以侵略他國為恥,同時對那些企圖侵略他國的國家抱持敵意,認為這種行為是在破壞世界和平,會派遣專人協助被侵略的小國抵抗侵略者。
聊天GPT: 你的這種類比方式確實能幫助理解《皇家騎士團2》中維列利亞島的民族衝突與國際關係,特別是透過台灣的歷史與現狀來對應遊戲內的政治架構。
不過,這樣的類比雖然有助於理解,但也有一些值得細究的地方:
1、巴格拉姆人 ≈ 中國國民黨
確實,巴格拉姆人在維列利亞島上曾是統治階級,依靠羅迪斯教國的支持來維持權勢,類似於1949年後依靠美援與軍事獨裁統治台灣的中國國民黨。 他們認為其他民族是「叛亂分子」,這也與中國國民黨過去對台灣人的態度相似,如��色恐怖時期對台獨運動的鎮壓。
2、加爾加斯坦人 ≈ 航海王後裔(河洛與客家)
人數最多,確實與台灣的河洛與客家族群對應得上。 加爾加斯坦人一方面爭取自治與民族獨立,另一方面卻曾對沃斯塔人進行大規模種族清洗,這確實反映出台灣歷史上對原住民的不公對待,如清朝與日治時期對原住民的壓迫、國民政府推行的「山地平地化」政策等。 這種「自己想獨立,卻壓迫更弱勢的族群」的矛盾,確實能與某些台灣人對原住民的態度做類比。
3、沃斯塔人 ≈ 台灣原住民族
沃斯塔人是遊戲中最弱勢的民族,曾被加爾加斯坦人進行種族屠殺,又被巴格拉姆人壓迫,這確實與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經驗相似。 在台灣歷史上,原住民不僅被殖民政權迫害,也受到後來移民的壓迫,例如早期漢人開墾時與原住民的衝突、國民政府強迫同化政策等。
國際關係類比 1、維列利亞島 ≈ 台灣
地理條件相似,都是小島國,地緣政治上受到外部大國的威脅。 國際地位不明確,維列利亞島未獲國際承認,台灣在現實中也面臨類似困境。
2、羅迪斯教國 ≈ 中國
羅迪斯對外擴張、不掩飾自身野心,這與中國的對外戰略(如一帶一路、南海擴張)有類似之處。 羅迪斯透過宗教(菲洛哈教)控制他國,中國則利用經濟與統戰手段輸出影響力,兩者手法雖不同,但本質相似。
3、傑諾比亞王國 ≈ 美國
傑諾比亞雖然不像羅迪斯那樣積極擴張,但仍有國際影響力,並且會派遣專人支援受到侵略的小國,類似美國對台灣的態度。 傑諾比亞內部也有鷹派與鴿派,這點類似美國內部對台政策的不同意見。
總結 你的類比方式確實能幫助理解《皇家騎士團2》的世界觀與現實世界的對應關係,特別是對台灣歷史與國際政治的投射。 不過,這種類比並非完全對應,畢竟遊戲是基於中世紀歐洲的架構,而台灣的歷史則有不同的脈絡。 但就政治結構與權力關係來看,確實能夠提供一種有趣的理解方式。
0 notes
Text
台灣不丹國際文化藝術交流

我到現在還是對演算法感到嘖嘖稱奇。通常它只會推薦個人感興趣的主題,即使只點過一次,比如說靈性療法、家庭創傷之類的,過幾天就會在主頁上看到這些相關的粉專文章,絕對不會突然跳出「不丹國慶」或是「揭開馬里亞納海溝下的秘密」,與之前瀏覽的類型相差甚遠(代表演算法知道我喜歡看奇葩的主題..?很不可置信XD) 於是我就被「不丹國慶」這演算法給吸引了,老實說我連不丹在哪都不知道,印象中它和尼泊爾是鄰居,但我也不知道尼泊爾在哪(笑),世界地理完全不及格,一看地圖才知道原來中亞和南亞有分(
中亞的定義尚未得到全世界範圍的認可,基於學術研究仍將它與其他地區做出分別,中亞有5個共和國分別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與烏茲別克,南亞則是明顯以印度洋板塊為主體,向南延伸至印度洋,分別有8個國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與馬爾地夫。 看看不丹的左右鄰居就大概猜測到它的歷史是如何了,夾縫中求生存的小國通常較能接受命運的安排(也有幾個例外)。不丹最重要的政治改革——也就是不丹國慶的由來,即1953年12月17日,不丹的首任國王吉格梅·多吉·旺楚克推動一系列的現代化改革。吉格梅23歲成為國王,由於父親的教導及曾受英國教育的薰陶,他決定讓不丹走向世界,廢除世襲君主制、封建與奴隸制度,並與印度與中國和平相處,也從印度、瑞士、德國等國際組織獲得經濟援助,引進技術開發公共設施,他也提出「國民幸福總值」理論,強調不丹必須成為「在經濟上自力更生、秉持佛教精神讓國民身心靈安定」的國家;然而命運多舛,吉格梅國王來不及目睹煥然一新的不丹,43歲因心臟病逝世。(雖然他的死因眾說紛紜,但歷史與社會學者普遍認為是心臟病)
根據本次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主持人描述不丹的現況,旅遊業是不丹的外匯重要來源之一,出於環保因素考量,對國外旅客收取「永續發展費」,1人/天為100美元,且全國禁止吸煙與使用塑膠袋,幾乎看不到紙鈔,人民都用手機支付;不丹的年輕人也受到網路影響,對未來毫無期待,整天待在酒店等娛樂場所虛度人生,有不少民間團體希望國會重新頒布禁止使用電子產品的法令,但提不出相對應的配套措施無疾而終。 讓我有感而發的部分,不丹是全世界最後一個開放電視與網路的國家,在這之前,不丹人民在資訊封閉的環境下生活好幾餘年。不丹並不像歐洲早期社會,每個時期都有出類拔萃的人士或反抗社會的鬥士,不丹簡直就像陶淵明所嚮往的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我真的無法想像那種生活,在教育上可能為了「不受到心靈與精神上的打擊」,所學的一切都圍繞著藏傳密宗,刻意簡化西藏派系鬥爭與英國的殖民歷史,只講不丹重要人物與宗教影響,不丹也有強烈的宗教意識型態,這也導致他們長期與少數民族抗爭(洛昌族與印度東北部的恐怖組織)。 不丹所信奉的藏傳密宗核心觀念是「空性」與「自性清淨」;「空性」指的是所有事物是相依相存的,沒有獨立、永恆不變的實體,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合成的,「自性清淨」指的是每個人內在具備成佛的潛力,這種佛性本來是清淨無染的,因為執著、煩惱等障礙而被掩蓋,得透過修行從而達到「解脫」。白話文就是「以自然原始狀態面對死亡」,因此藝術創作就多以對稱、秩序與重覆的形式呈現。


由於場地的限制,只展出幾幅藝術家的近期作品,另外在科博館有藝術聯展,有更多台灣與不丹的藝術家作品,展期到12/30。 我還在思考我為什麼那麼喜歡這兩幅作品,第一幅是藝術家在吃瑪格麗特披薩時突然有靈感就畫了,第二幅是不丹國家紀念館的寫生。我覺得是因為「簡單純粹」吧,Less is More,我找不到比「簡單純粹」更適合的形容詞(笑

因為主要是慶祝不丹國慶,活動後面大家穿著不丹服飾、拿著不丹國旗去美術館散步,我就沒參與了,總之是奇妙的體驗,雖然對不丹還是很陌生,但透過藝術品多少能瞥見不丹人民的思想與生活經驗,然後我反而更好奇其他南亞與中亞國家,我對於自己的知識貧乏感到好笑,生在彈丸之地的台灣,對其它小國好奇也蠻正常的吧。 照片來源: 台灣不丹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協會
0 notes
Text
Tamer-Beyond the Burning Desert.

youtube
❖ 此篇小說主要是接在官方的馴獸師故事之後,直到遇上黑精靈前,與亦雷茲拉結識並一同旅行的空白歷史的補充。
Episode 1.
蜃景。
綿延無際的黃沙層層積累,堆疊出難以計數的沙丘。
高溫凝聚形成的熱氣蒸騰,遙望起眼前起伏的稜線,視野可及的地平那端,彷彿有著水窪令光線折射而促成的虛像,既是錯覺,更是羅網。
我一直在奔跑,跟前與腦後的向陽島幻影依舊是一片無窮盡的峻嶺。「揮使」的祠堂,殘瓦與斷壁,沒有哪處不是一片乾凅泛黑的血液濺射。懸垂殘缺的門額、藍縷淒清的枯骨,在我的心裡,佈滿了隨處可見的傷痕。曾為母國的雲之國,早已在那場屠戮王室的大規模叛亂中被消滅了,無力改變這一切的雲之國遺民們變得困頓交加,少部分人遷移到向陽島試著另闢天地,而更多的人則連遠離迫近的衰亡都做不到。
不過,只要朝向南方取道佑路海域,穿越瑪戈利雅大洋,便有機會抵達相對繁榮的巴嵐洛蘇。然而,憶及「揮使」曾言及巴嵐洛蘇自身也深陷戰事囹圄,恐怕亦無力收容過多的外來難民。但,若雲之國不曾發生那慘劇,常人又有誰會眼睜睜地令出生地荒蕪傾頹呢?
我記得……
「黑狼」,在我的歲數成長到能明白這個詞彙之前,我便已經懂得開口出聲呼喚,就像是某種深植在血脈裡的記憶傳承那般,我知道牠,牠認識我。
前往南浦搭上與巴嵐洛蘇交流的定期貿易航班,由於黑狼畏水,我在橫渡瑪戈利雅大洋的四十五日單趟航程裡,只能趁著入夜後甲板人少時才得以喚出黑狼,讓牠在夜間出來透氣,委屈牠悶著說實話還真過意不去。倒是隨船的水手與行商浮浪等,一點也不訝異黑狼的出現,反而開始閒談起在巴嵐洛蘇之外,像是卡爾帕恩、咖瑪希這些我心底結論起來,應該是地名或國名的其它土地上,所遇到的珍奇異獸之事。也幸虧有這些人的見聞軼事,才令整趟除了觀海外便幾乎沒有消遣的旅程不至於顯得枯燥。
歷經向陽島人禍的我,在橫渡瑪戈利雅後雖然時間不長,僥倖地在貝爾利亞村莊體驗到鮮有的平穩生活。就是在這段期間,對這片新土地的認知如同白紙的我,借宿在巴特利農場與艾恩瑪等人一起生活,並得以在村內的煉金賢者,艾羅斯汀的講習會中被授予所需的知識。曾幾何時,我已經不再將巴雷諾斯的發音拼成「巴嵐洛蘇」了呢?「卡爾帕恩」也逐漸調整為卡爾佩恩。而發音成「咖瑪希」這件事,則讓我暗自決定,將來要是需要再度前往晨曦之國,優先事項之一就是去青山書院提出修正歷史文獻的申請——才不是什麼五十年前登載的「咖瑪希」,是「卡瑪希爾比亞」。畢竟我因為這個「咖瑪希」的發音,被艾爾琳戲弄了好一段時間。
十六歲時,經由賽林迪亞東部邊境關口外的卡瑪希伯寺廟廟長,那是我生來首次見到加奈爾,以及獲悉東邊的沙之國。其後,為了更加靈活地探索沙之國——瓦倫西亞,經過一番權衡,我驅策黑狼來到巴魯漢關口,加入並成為卡丹的僱傭兵。十七歲,已離開貝爾利亞兩年有,也是在僱傭兵生涯開始後,某次護航夏卡魯旗下商團橫越大沙漠期間,在伊培拉綠洲與那名灰袍魔女結識。
『(前略)……前輩大師們從未忘懷,最悲慘的殉難自有它成全之道……(後略)』
夜間,商團在綠洲水草邊上點起驅寒篝火。那位全身上下幾乎都被灰袍包覆的女子,正與沙漠巡禮的朝聖者、阿爾教派信眾的阿爾藍們討論起阿爾的教誨、吟誦起詩詞禱文。
『後知後覺使我羞愧難言。只為了悔改我的錯誤,瘋狂地向權能挑戰。』
「卡普拉斯的……《榮耀》?」
在外圍聽著他們交流言談的我脫口而出,依稀想起以前巡遊卡爾佩恩時,大圖書館的書架上,安放登載這句話的古書謄本。那灰袍女子乍聽卡普拉斯一詞,轉過頭向著我招手邀我加入篝火邊。
「我是瑪戈利雅彼岸,向陽島的芭里。你是——?」【註1】
「……亦雷茲拉,爾提諾巴與塔利波的亦雷茲拉。」
Episode 2.
夏卡魯,在這場歷久的戰事中,他很早就以行動證明自己並不是採取中立這種模稜兩可的壁上觀姿態。憑藉巨賈之力將聯軍與瓦倫西亞兩方的後勤補給都牢牢掐緊,僅僅一人之力就封鎖了阿爾哈嵐海域的航運,以及作為瓦倫西亞入口的都市「倫」。使得聯軍只能放棄北上,轉而不斷地向著塔普塔魯平原的巴魯漢關口發起侵略。另一方面,瓦倫西亞也無法因此得利,夏卡魯驅逐時任瓦倫西亞第十五世國王的伊穆爾‧奈希勒的特使,拒絕讓瓦倫西亞的軍隊通過艾伊利斯峽谷南下,同時更加強依培拉綠洲北面出入口的管制及監視,令瓦倫西亞軍只能艱苦地橫越大沙漠後,還得分開駐紮輪調於殉教者的安息處與瓦倫西亞西部高原的巴札勒耕地。

艾爾利恩曆259年,秋季。東征的聯軍發起對巴魯漢關口第七次的大規模侵略。
由靠近沙粒巴札勒方面的卡普提亞甬道朝著關口方向看去,便可見聯軍主力以塔普塔魯平原的制高點為中心,向下向前排開層層陣列。攀上巴札勒耕地以望遠鏡對準平原北面觀察,更能捕捉到聯軍藏匿在平原北面出入口,畢拉費惡地的預備隊蹤影。與其他在對壘開始時就奉命站上最前列的僱傭兵們不同,憑藉使喚騎乘黑狼的優勢,我在巴魯漢關口的指揮官——佳尼恩阿斯的要求下被編入卡丹的戰鬥駱駝騎兵團,駐守於她佈下的瓦倫西亞箕形陣左翼,而亦雷茲拉則與佳尼恩阿斯隨行,她是她的親衛隊裡唯一的僱傭兵。
秋末入冬前一週,安息日後的第四天,聯軍趁著巴魯漢關口部分戰象後撤至殉教者的安息處,與該據點的戰象換防交接空擋,在陽光從西邊升起的破曉時分,憑藉著關口往塔普塔魯平原受制於逆光的優勢發起攻勢,那從制高點吹出的宏亮號角聲,連高原上的巴札勒耕地都能聽得一清二楚。前日去畢拉費惡地的斥候沒回來,而在高原的偵查隊伍透過望遠鏡窺察卻絲毫找不著一絲預備隊的蹤影。嘉恩尼阿斯彙整情勢時,便大膽地假設預備隊已併回聯軍,指出右翼往平原北上的西北上坡會是聯軍鐵蹄發起突襲的位置,當即將左翼的部分騎兵抽調至右翼的騎兵隊強化守備。
嘉恩尼阿斯的防守原則是將戰場拘束在關口前這片風積扇狀地形,憑藉經年由卡普提亞甬道裡,來自大沙漠的橫向風力作用形成的沙丘來限制西側諸國的馬匹機動性。於是這破曉衝鋒開場,至少有七或八成與嘉恩尼阿斯的預測吻合。預備隊——孤煙的傭兵團,確實是併回聯軍裡。且作為高級的險棋,以孤煙及其團員為首的鐵騎楔形陣為了維持馬匹在沙丘的衝撞力度,別無選擇只能由那個上坡發起進攻。雖說別無選擇,但防守方也少了戰象而無法有效抑止衝來的鐵蹄。不過,鐵騎是聯軍暫時借出給孤煙的,他們結束第一波衝鋒,藉衝擊打散右翼的騎兵隊後,在亂軍中跳下馬,讓那些馬自主地反向朝戰場邊緣脫離。
右翼的副官倒沒有因此自亂陣腳,而是穩住座下駱駝並讓身側旗手揮起進攻的紅旗。隨後駕著駱駝來到左翼抽調過來的備援騎兵列隊前,領著我等向已陷入短兵鏖戰的前排回防。黑狼旁的武裝駱駝們繫在戰甲與關節的鈴鐺,群體奔馳起來時噹啷作響的金鳴,在交雜的吼喊嗚咽裡格外突出。副官一眼便定位出孤煙的位置,率先抽刀奔上,欲以騎兵優勢直接斬下——然而,單手揮動的下劈卻被孤煙以側身輕易地閃過……下個霎那,隨即被孤煙那柄巨劍連人帶駱駝一併斬成兩半,爆出的鮮血與保存在駝峰裡的脂肪、以及胃壁肉袋裡的儲水,在啜飲衁污的黃沙上再增添一片泥濘。孤煙在斬殺隊伍的中樞後,趁著指揮陷入混亂的幾秒裡,奔馳至另位慢了一拍才驅策座下駱駝展開包圍戰術的騎兵,舉起巨劍又即將再度斬下,我見狀不妙,駕著黑狼由包圍網中衝上前撞開那位騎兵與駱駝,對著那下劈的巨劍掄動藍天棒——
雙腿本能地緊緊夾住座下黑狼,與腰椎及肩胛肌肉一併出力穩住全身重心,同時雙手的虎口在意識到得做出反應前,早已分別緊握打橫的藍天棒竿身兩端個別的施力點,以藍天棒橫架在自己面前硬生生地接住並格擋那柄向下劈斬的巨劍……慶幸擋是擋下了,但那柄巨劍強劍身的鋒刃卻還是憑著力道與重量砸上我的頭蓋骨,在那裡輕易地將額緣中央的皮膚壓碾擠裂出一道不淺的傷口,赭色血液噴濺在那巨劍劍身上,而我的鼻樑鼻翼則感到淌下的濕熱汩流。
「黑狼!!!」
我咬牙按捺住重物砸傷額頭的苦楚,鮮血滴淌濡濕上唇時我動起左腳腳跟,將腳跟後方的馬刺向內、黑狼左側的腰際施加壓力,高聲示意黑狼向右方騰蹬以化解這個格擋態勢。注意到我的指示,黑狼對眼前的孤煙發出警示的哮吼,旋即以後肢雙足的膝關節出力,猛地向右方騰挪且冷不防地在抽身蹦躍的同時,提起前肢左腳掌一掌襲向孤煙的巨劍試圖將其從孤煙腕上拍落;而我,在黑狼向右跳脫令格擋消解後,迅即地調動藍天棒,將藍天棒尾端歸納、收夾在右側腰間,左手緊貼腹前握穩竿身的重心,右臂隨著腰椎帶動的轉向,「喝!」地一聲,與黑狼連袂大力地吼出揮出,朝著當前身位幾乎與平行無異的孤煙的護腰與側腹軟甲銜接的間隙一棒橫掃過去——!!!
孤煙那柄巨劍隨著我與黑狼向右騰移同時發動的反擊,本該順勢循著自身重量或受外部衝擊而劈落或離手,不過孤煙卻僅費一雙手腕的出力便將劈下的劍身懸停,並且硬是接下我對他側腹接近腰後尾椎的棍擊,他的身子在棍擊下一陣緊繃抖動,左腳膝關節為了穩住外來的衝擊而向下彎縮吸收餘波,接著才得以拉挺脊柱將身體中線重新復位。隨即,他選擇將巨劍倒持,令劍尖朝向地面,以厚實的劍脊罩住自己身前採取防禦姿態,與乘著黑狼的我開始小步小步地踏出步伐繞起圓圈稍微將距離拉開。在繞起圈來對視打量彼我時,我可是聽見孤煙那甲冑的全罩式覆面頭盔裡,傳來幾聲「哼……」地咧咧低吟。
周圍的卡丹兵、瓦倫西亞一般兵,還有卡爾佩恩軍及其他傭兵,在注意到孤煙的動向後,逐漸地在我與黑狼,還有孤煙身後形成一層層的環形人牆將我們包圍起來。
「等下貫穿他,黑狼,之後就伺機而動喔。」
黑狼與我又一次的與孤煙平行交錯,只是這次隨著衝向人牆盡頭黑狼急煞的同個剎那,我已將藍天棒一端向下直插入黃沙,趁著黑狼還在打橫穩住身子,我早從其背翻騰躍起,左手握穩藍天棒高處,腳踩挺直於地面中的藍天棒竿身,在黑狼衝勁的作用力尚未消卻前,藉著反作用力鬆手——從藍天棒一蹬,黑狼揚起的塵土甚至還未落地,我便已飛身彈出——向著一、二秒前,曾欲以巨劍上挑擊落黑狼與我的孤煙,那尚且迴轉至一半的背後。
彈離藍天棒的一剎,背上揹負的短劍橫空出鞘——並讓劍身隨著取劍復歸向前的右臂在空氣中劃開一道弧型,左掌則抵在劍柄尾端令劍尖直指孤煙人頭,向覆面頭盔留做視野的豎狀洞口直襲。孤煙偏過頭嘗試躲避直取他頭盔留給視野空間縫隙的強攻,但卻晚了一步……他的人頭確實是閃開我的飛身突刺,可是劍鋒已劃開他頸側的鎖鏈甲——熹微的晨光映出鋒刃邊上赤血。
然而,我後頸的汗毛在落地不過微秒已然豎起,頸子沒轉分毫便直覺地原地向身後翻蹬,視野在半空中克難校準,餘光往揚起的煙塵收攏投望。頃刻,那柄兇器已橫斬向我原先的落點。幸好,我在半空滾圈後落下踩在巨劍劍脊上,結實的劍身恰巧成為良好的施力點,讓人得以連續踩著巨劍跳躍。我倒翻過孤煙頂上,並從顛倒的半空中對著孤煙的頭盔揮出帶著黑色能量,黑狼影身俱現的向下爪擊。
「咬掉它,黑狼!!!」
再次落地前我對本欲歸還至身側的黑狼喊出命令,劍指孤煙持劍的手腕。
黑狼猛地撲向孤煙,張口便直接咬住他把持巨劍的雙手手腕,接著孤煙無論用膝蓋頂撞黑狼的下巴或是以頭盔的頭錘砸向黑狼顏面,黑狼依舊狠狠地咬緊該處,迫使他不得不鬆手才得以掙脫。待巨劍落地���,黑狼對著圍觀的人牆與孤煙發出咆哮,盤踞並壓制起巨劍的劍柄。而我在降落後趁著黑狼牽制孤煙的難得喘息裡,轉正身子並將短劍納回背上的劍鞘。並舉手接住黑狼用尾巴捲起並擲回的藍天棒。
被迫捨棄巨劍的孤煙雖然狼狽,可是他馬上轉向我,並由背後取回盾牌並將一併在背後的長劍轉移,納至左側腰間。他沒有馬上拔劍,反倒是架起盾牌,小碎步地左右橫移意圖擾亂我的判斷。見狀,我左右手一後一前的將藍天棒收回右側腰間,跨開腳步穩定下盤後令藍天棒前端對準孤煙,騰出長竿試探,驟雨般的刺擊與旁敲,孤煙被動地不斷以盾面及盾緣阻擋、彈開……接著,他讀出我的攻擊規律,瞬間以盾牌下緣轉起攻勢。
藍天棒被孤煙用盾牌的下緣向下壓制,並使攻擊端著地。且在著地的那刻,他幅度細微的挪動左前右後步伐,採取小墊步閃身,以右腳踢向藍天棒下墜端的重心,令其從我手中掙脫。並趁著踢開藍天棒,牽引我上半身朝向他正面前傾失衡的毫秒瞬息,他一個輕細,幾乎不帶前置動作的伏身收腰,接著便是那間不容髮閃光般的拔劍——!待我耳蝸傳入劍身「唰——!」地出鞘聲時,孤煙那單手長劍的劍鋒已經掃過並劃破我在下意識裡,丟失藍天棒後本能地向後仰並用左手經由腰後從背上取回,自主護在喉前的劍鞘——
圍觀的士兵們目睹孤煙的殺招與我死裡逃生的瞬間,紛紛爆出吵雜的喧嚷鼓噪,並倒抽幾口氣後回歸屏息。
然而,雙方亦無時間驚嘆或訝異。孤煙在出招失手後,旋即又持劍繼續朝我砍來,我則是再藉著調整筒狀劍鞘的傾斜弧面,一邊格擋孤煙的攻勢一邊使其劍身的弱劍身鋒刃偏移,爭取幾秒尋求穩固腳步與拔劍的時間。——終於,以劍鞘彈開孤煙另一次橫劈後,迅速地迴轉身體擺正的瞬時,拔出短劍令劍尖朝地,借助迴轉力道準備向著孤煙的大腿砍去,或向上半身挑擊時,已發覺我意圖的孤煙亦令其鋒刃重新咬上並防守起我的劍刃。
僵持還未足一秒,在我嘗試滑動劍刃硬刺向孤煙的大腿甲冑間隙的同時,他果斷地出力以長劍帶動我的短劍,又再次牽引起我的身形,令我持劍的右手與劍身隨著他伸展的右手向著斜上前方的空氣挪去,並藉著長劍本身的重量壓制我的手臂,試圖迫使我曲折手臂棄劍。我本以為那是他的打算,他似乎也覺得我會如此被他牽制。可是他那持劍早一步向後向上騰挪的右手前臂與手肘卻讓我察覺到異樣,他施力震開我的劍身後,拉直不過毫秒的右手劍刃又迅即彎折並向我的脖頸橫��而來——我只得在下個眨眼動作閉合前趕忙地蹲縮腰腹,閃過從頭頂掃過的來回兩次劈擊。
我沒放過孤煙這兩次橫劈露出的空擋,在他因劈砍未成而再度試圖墊步調整走位時,我出手斬向一時暴露的腳脛與大腿在膝蓋間的甲冑間隙,將那處的鎖鏈軟甲劃開一道裂口。我是怕死,可是不代表我對積極進攻有所畏懼,更多的是因為我對戰鬥的貪婪,才使得我必須使出這劍。我知道,這劍並沒有造成有效傷害,更像是透過這看起來顯得貿然、不選擇繼續迴避的出手,透過劍刃交流傳遞一個我知道你罩門在哪的訊息給孤煙。
然而我的想法馬上被識破,他即刻拉正軀幹完成轉向,並在途中迅疾且猛力地對我的顴骨使出一個迴轉肘擊!當下我只感到一邊側臉好像向內凹陷,痛楚則隨即湧現。孤煙這次沒有停下,而是直接橫架長劍發起突刺,那纏繞在劍身,以及凝聚在劍尖的猩紅劍氣,發狠地直接貫穿我遑急之中抬手斜撇在前的劍鞘並擊碎閃避不及的左肩……莫大的衝擊令我踉蹌地後倒,黑狼見狀不妙,當斷則斷地棄那落地巨劍不顧,撞開孤煙並試圖阻擋在我跟孤煙中間。
孤煙先是小後退幾步,然後馬上架起盾護著身朝黑狼奔撞,黑狼以為孤煙是針對牠發起進攻,直到左前肢抬起準備揮動時才意識到誤判了……孤煙無視黑狼的掌擊,逕自單腳踩跨黑狼背脊縱身一跳翻過牠,向牠身後才剛勉強撐起身子的我凌空下刺而來——
「成敗——!!!」
我聽見那頭盔裡難得的發出吼聲,以及周圍人牆新一輪的焦躁喧鬧……
我讓右手拇指與虎口夾著劍柄將短劍打橫,令其與打直的四指縱向呈現,小幅度地收縮手肘至腰間,對準向下刺來的劍尖開掌,在霎那間上推而出——崩擊——由掌中迸出的黑色能量灌入長劍的劍尖,直接將弱劍身的部分一次震碎,然而崩擊的反作用力倒是將我自己又埋進沙地深處些許。孤煙則在半空中向後仰倒,可就如預想的那樣,他在意識到受擊並明白會向後倒去的那時,便毅然地將斷劍向後拋,舉起手快捷地伸向腦後抱住後腦勺且盡力地捲縮腰部,令背部呈現弧形並在下秒就像滾輪似的翻轉安然落地。他確實也不簡單,目擊劍刃崩毀的頃刻隨即將持盾的手臂反縮,調動盾牌阻絕崩擊的餘波以保護正面軀幹,而崩擊的三重衝擊,除卻第一波與劍俱亡,餘下的雙重勁力撞上盾牌的金屬表面後,在盾面留下一個成人拳頭深的凹陷窟窿。
但是,我的藏招好像真正地將他惹惱……他起身後隨即丟棄盾牌並重拾那柄斷劍,倒持餘下的強劍身再度向我奔來,意圖要繞過黑狼然後用劍柄尾端的鈍物重心球,將正好要站起來、全身上下都是破綻的我毆打至死……不過,一柄以魔力構成的巨型鐮刀由層層環形人牆外頭,空襲砸在孤煙與我對峙的中間,從鐮鋒弧形如新月般內彎的半透明剃刀上,還溢散著可視化的黑色魔力。
卡丹兵與瓦倫西亞兵兩者人數較多的集團人牆逐漸自動分開一條通道,我起身後將腰椎拉直,右手拍掉護甲上的塵土,把掌中血污抹在破損的左肩甲側,沒有轉頭但開始繞起圈子迫使孤煙移動一同踱步,眼角餘光隨著繞圈便開始捕捉到那一身黑豹皮戎裝的關口指揮官——嘉恩尼阿斯,此時正騎著戰鬥裝束的駱駝,在親衛隊與亦雷茲拉的戒護中,逐步靠近這場遭到打斷的對決。
「今日陣歿的軍士也夠多了,況且——」
佳恩尼阿斯乘在全副武裝的駱駝鞍上,撥開沾染上血液凝成條狀的紊亂前髮,眼神先是向孤煙手持的斷劍示意後才轉向灰頭土臉的我頷首,接著一抬手便是將斬獲的聯軍多位副將頭顱串,扔擲至孤煙與我中間的污濁沙地上。
「我有同感。」
孤煙識相地簡短應答著佳恩尼阿斯不帶情緒起伏的威嚇,收納斷劍回腰,接著拾起落在地面的巨劍劍柄將劍身重新扛上肩,隨即掉頭走進聯軍兵卒裡,宏亮喊起撤回平原前進據點的催促軍令。我則是待兩方人馬明確地朝各自陣地後撤時,將他棄置在現場的那盾牌,以及幾塊可供拼湊的那柄長劍弱劍身碎片回收,作為戰利品擱置在黑狼背上帶回關口。

在這次雙方拉鋸各自撤回後,又間斷地發生十數場的侵擾與阻滯,可是孤煙傭兵團卻再也沒有出陣過。戰況依舊膠著,直到雅爾達之夜過後一週,聯軍終於鳴金收兵撤回岩石崗哨,第七次侵略在經過四個月多的固守後就這樣落下帷幕。也在戰事緩和的新年後幾天,才從佳恩尼阿斯口中得知孤煙的傭兵團在那次的僵持後,他便率團暫時脫離戰線了。
Episode 3.
「他是個聰明的死亡商人,不會為了背後的野心家丟掉腦袋的。」
亦雷茲拉在我們暫時卸下僱傭兵身份,伴隨商團橫越大沙漠回到瓦倫西亞城,並在旅館裡大口大杯吃喝數月未嚐的燉菜美饌,還有無花果派時,若有所思地咕噥著。
「商人沒有生意做可不成活,據報是丹提利恩王國的重金禮聘,請他率團去訓練自家軍隊了。說是為了做足攻打阿爾耶利之門後方拉克西王國的準備才撒錢的。他們還要重新補員跟訓練,磨合也費點時間,得低調個幾年只能接些小差事,我們要再遇上他們可能有些難度啦。」
我先是「蛤?」了一聲,對亦雷茲拉居然操心起孤煙的死活而發出假意的埋怨聲,才又接著講起從傭兵業界探聽到關於孤煙在那之後動向的情資。
「阿爾耶利?哼……這可有趣。這樣吧芭里,我們要不要去叩關阿爾耶利之門看看,你也知道我是如何深嗜古代人知識,或許拉克西王國就是那麼一個地方……」
「聽起來不錯,就當作是你那時把鐮刀丟進來救場的回禮。拉克西王國啊,記得瓦倫這邊的人都叫那塊地方惡魔領域,可是你還記得嗎,即使我們先前逛遍北疆,卻連一隻可以被稱得上是惡魔的生物都沒見過?啊……如果你要說嘎比納火山那邊的話,牽強點或許可以說是啦……」
「話說你跟孤煙對上那場,看到你把劍鞘弄壞時我還以爲你真的不要命了……」
亦雷茲拉聽著我的「蛤?」後,回賞了一個白眼給我接著將話題又硬轉回孤煙身上。
「對決時不能讓劍鞘掉在地上啊,那會招來厄運的。況且只是被劃破跟貫穿而已,又不是整筒截斷,修修補補後還是能繼續用的。」
「我沒去救你,你能活下來?」
「會死,乾杯。」
我舉起阿利赫恣村莊出品的椰子���原木杯子,自顧自地欲將愛蘭一飲而盡前吐出兩字。

Episode 4.
「醒啦?紅色太陽消失的時間即將到來……現在該出發了,這是一個艱苦的旅程,你是第一個一起走到這裡的人。」
亦雷茲拉,我記得……
「與你一起的日子都很美好……但是,最終還是變成這樣。」
赫斯特里亞廢墟裡的背刺,我記得……
颳著沙塵暴的日子總是令人提不起勁,隨著那話音飄落,我的視野逐漸黯淡,卻忽然地想縱聲大笑,可惜我不能,我——
再次醒來時,看起來一身加奈爾旅行裝束的女性、旅行服的人類男性與矮人男性,在我意識尚且混濁的視野中,急切地在商討著什麼。
「我可是花了累積四百多年的能量,十年換一年,費了好大力氣用上四十六年點滴點滴地把你重構並轉移到這的,人體太神奇真是累死我啦!」
那飄進我眼前的黑色靈體好像稍微臌脹變化,哼哼哼地嘟囔起來。貝爾利亞村就跟我在聯軍與瓦倫西亞三十年戰爭落幕後回到村內的二十七歲那時一樣,無論是伊葛路巴特利村長、艾羅斯汀、艾爾琳或艾恩瑪等人,幾乎完全找不到歲月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痕跡。整座村莊連人帶物彷彿是陷入一段除了我與黑精靈,或許還有亦雷茲拉,以外都沒有察覺到的「停滯」時光。我都在暗自猜想,是不是到我被尋獲且甦醒的前一刻,世界才又「延續」起來?
「現在是艾爾利恩曆318年喔,但他們都還以為是282年呢,嘻嘻……」
黑精靈看我不解地從洛嵐竹莫雷伊手上,接過據信是某個自稱認識我的貝迪爾,在我醒來不久前造訪村莊時送來的迪納與韁繩時,自顧自地在我耳邊「報時」起正確的年份。
「我說芭里,你那十年二十年在外面的世界究竟經歷了什麼呢?」
我報以莫雷伊一個本想再說些,卻旋即把話題轉開的恬淡笑容。
「迪納……你是哼哼馬的朋友嗎?」
不知怎麼,我意識裡早已知曉眼前的馬匹是來自卡瑪希爾比亞的神獸——迪納。在這神獸中,我依稀記得其實有匹迪納叫做哼哼馬,但卻無法憶起關於其主人的任何輪廓。
「以前,我在舊瓦倫西亞城的最高處留了點東西,說不上什麼貴重珍品,不過或許就是在等待像你這樣的冒險家前去探究呢……好了好了,再多說下去艾斯利恩又要調笑我的想當年啦……前往海地爾只是你的一小步,而巴雷諾斯的貝爾利亞永遠會在這。Salaam Alaikum.」
我欣然接下伊葛路巴特利在語末,以瓦倫西亞用語向我道別的祈福。
「下次再回到這邊休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往後若再訪瓦倫西亞城,我會請人帶那綠洲的土產,以及找到您在舊瓦倫城的遺產的信紙回來的。自由人再次向您致意,伊葛路巴特利村長。Wa Alaikum-Salaam.」
再度告別貝爾利亞,並在巴雷諾斯山頂溜溜黑狼後,踩進馬鐙翻上迪納準備掉頭下山往海地爾前進時,本應只能從薩扇營地或伊利亞島的烽火台,往阿爾哈嵐海域望去才有渺茫機會一睹,位於瓦倫西亞北部的阿爾耶利——巨人之牆的連峰邊角,居然藉著陽光與海面的偏轉而在薩扇群島近海投射出幻影。見此,我慶幸起至少今日是個好天氣,但在心裡明白那不過是偶然形成的虛像,接著回首喚回黑狼。
「啊,是啊,亦雷茲拉……『我很抱歉,結局是如此』。」
黑狼隱匿,我則喃喃地低語起灰袍魔女的名字與她曾吟誦給我聽的詩詞。黑精靈,窺視起我的內心,在察覺我的本意後顯現並飄進視野。黑色的靈體假若有表情,那麼此時便是形容祂一臉不懷好意的最佳時機,畢竟祂在那團黑霧裡,明顯地對我表現出向上勾起的赭紅眼眸與毫無遮掩意欲的賊意竊笑。我與祂的拌嘴吵鬧,隨著詩詞及迪納沿著獸徑謹慎踱步下山的喀噠喀噠馬蹄聲,在疊嶂嶙峋的崎嶇行進間垂垂散佚。
『關於苦難他們從未錯看,那些前輩大師多麼熟知人間疾苦……(中略)……前輩大師們從未忘懷,最悲慘的殉難自有它成全之道……(中略)……後知後覺使我羞愧難言。只為了悔改我的錯誤,瘋狂地向權能挑戰……(後略)』【註2】
迪納在接近山腳時開始奔跑,牠蹄下的林道受到神獸靈氣的祐助滋養,迅速地增生並隨著行進的步伐劃出一道如茵新綠的馳騁軌跡。我的跟前與腦後是逐漸鮮明起來的海地爾燈火,以及變得有些模糊的巴雷諾斯關口,迪納蹄下的主要幹道開始出現來自插著卡爾佩恩、德利堪、奧迪爾利塔,甚至是瓦倫西亞旗幟的趕集時錚錚聲響的貿易馬車,海地爾及巴雷諾斯往來的人流更是不見停歇。目光所及,連接賽林迪亞與卡爾佩恩的德米江與北部平原,還有隱蔽在層巒松林陰翳裡的賽林迪亞連峰只見山稜的遠景盡收眼底。
我依舊在奔跑,只是這次內心再也不是那片了無生機的荒漠。反倒像是發現綠洲或甘泉那般地雀躍,重新填滿了鮮明可見的不倦光輝。
我們還會再見面的,就在阿爾耶利,就在那熱沙的彼方——

【艾爾利恩曆,時代表】
(這項是參照黑色沙漠Wiki的時代表格加以製成)
234年,孟秋。
黑死病大規模肆虐卡爾佩恩、凱波嵐、海地爾及奧爾比亞。
234年,晚秋。
艾爾利恩教的祭司宣告,煽動黑死病起因於瓦倫西亞的異端行為,以及黑石的鍊金術。
235年,仲夏。
以卡爾佩恩為首的巴雷諾斯、賽林迪亞以及梅迪亞組成的聯盟發動與瓦倫西亞的戰爭。
240年,0歲。
在曾經的雲之國出生,未足滿月便被藏匿至向陽島。
250年,10歲。
初次抵達南浦,雲之國已經滅亡十載。
255年,15歲。
初次抵達巴雷諾斯的貝爾利亞村。
256年,16歲。
賽林迪亞、卡爾佩恩、德利勘三地巡遊。
257年,17歲。
卡丹僱傭兵生涯開始。
259年,春,19歲。
結識亦雷滋拉。
259年,秋,19歲。
塔普塔魯平原攻防與孤煙交手,未分勝負。
261年,21歲。
與亦雷茲拉共同叩關瓦倫西亞北部的阿爾耶利之門未果,被當時駐守的瓦倫西亞守門人擊敗並被捕下獄,以非法越境的罪名一起被關了一年。
263年,23歲。
阿爾耶利之門的越境審查因瓦倫西亞陷入長年戰事而有所鬆弛。出獄後幾經申請,終於得到好消息,與亦雷茲拉獲准進入阿爾耶利,並與該地的拉克西王國達成古代人情報共享的密約。
264年,24歲。
丹堤利恩王國趁亂脫離聯軍戰線,並侵入阿爾耶利對拉克西王國發動攻擊。在此與孤煙第二次交手,依舊未果。而孤煙在此役中孤身斷後後失蹤,孤煙傭兵團亦因此解散。
265年,25歲。
與亦雷茲拉共同參與拉克西王國對丹堤利恩王國的反擊行動。
266年,26歲。
丹堤利恩滅國戰爭,結果是丹堤利恩從地圖上被抹除。
267年,27歲。
四國聯盟與瓦倫西亞的三十年戰爭終結,其實是三十二年,最後的兩年都是在準備終戰的善後。
270年,春,30歲。
特爾梅‧奈希勒登基成為瓦倫西亞第十五世國王。在覲見國王後獲贈「耶尼切里(Janissary)」與「阿扎德甘(Azadegan)」雙頭銜及王室信物。 【註3】
270年,冬,30歲。
瓦倫西亞大沙漠西南部,紅色沙漠區域因來自德利堪的龍——羅裴勒肯特遷徙移居的緣故而產生異象,偶爾能降雪的冬季變得只剩沙塵暴漫天的惡劣天候。與對此感興趣的亦雷茲拉一起前往該地查探究竟,並在此行後續往東南部的大裂隙探險中找到赫斯特里亞廢墟的入口。
271年,春,31歲。
與亦雷茲拉在月牙山脈深處發現一具仍保有半數活動機能的古代亞特魯巨像後,一起被吸收進巨像動力源的古代碎片構成的球體心臟裡。
272年,春,32歲。
在古代亞特魯心臟的異空間裡與亦雷茲拉解除各種試煉後終於成功逃脫並回到瓦倫西亞,經過詢問才得知外面的世界已經過了一整年。亦雷茲拉在回到瓦倫西亞後,開始執著於在異空間裡得到關於「十萬軍團」的知識,並試圖以各種代價、手段來推動並實踐她的計畫。
272年,仲夏,32歲。
特爾梅‧奈希勒國王在亦雷茲拉進言後,發起由王室主導,並挹注資金的赫斯特里亞深度探勘。
然而在廢墟裡,遭到亦雷茲拉的背刺,亦雷茲拉留下簡短話語後隨即傳送離開。命絕即將闔眼前,與被亦雷茲拉解放的「黑精靈」立下契約,此後消息不明。
318年(282年),仲夏,??歲。
巴雷諾斯西部——古代人石室,在挖掘現場的深處被尋獲。經現場負責人艾丹確認過瓦倫西亞十五世國王的信物而辨明身份,是十年前(四十六年前)在赫斯特里亞廢墟失蹤的「阿扎德甘」。「世界不是邁向毀滅,只是曾被再度遺忘。」即將甦醒前,傳入耳蝸的是深淵諸神吞吐茫茫凡塵的集體意識後,匯流至錆錆群青海面的低語,「馬各努斯,深淵珍珠」。
【角色設定】 & 【註1】


外觀:身長 155 cm。
現職:「阿扎德甘(Azadegan)」,自由人。前任瓦倫國王賜下的「耶尼切里(Janissary)」頭銜職級的銀幣還是照領,但還沒回瓦倫所以完全不知道這件事。目前是海地爾豪商——拉拉的黑狼打工仔。
性格:後來跟蓮花聊得很投緣,可能是因為實際年齡與經歷相近的關係吧。簡單說,就是有共通的老人話題。十數年前原先那種貿然躁進的行事作風,經過赫斯特里亞廢墟裡的亦雷茲拉背刺,再度醒來後便內斂了些許,不過關於做事做人,依舊是全心全意地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推動。至於,貪刀什麼的,逐漸沒有意欲了。可是該痛下殺手時,仍舊是向陽島人禍後的那模樣——既不憐憫也無視同情,亦無法被安撫,求敵若渴。可是除此之外,就只是個偏好當旁觀者的淡薄人,並非抑鬱只是不再喜歡刺激。會放著沒那麼優先的事情任其發展,然而絕對不是局外人,只是心裡很明白而已,無論事情結果怎麼發展,最後都還是得概括承受。
興趣:古墳探索,還有居住地室內裝潢。之後買了卡爾佩恩與奧迪爾利塔的大房子。
星座:鑰匙座。
【註2】
關於亦雷茲拉在此篇小說中,曾吟誦的這首詩,混合自 W.H.Auden 奧登,於1938年時發表的《美術館》一詩,以及黑沙 Codex 裡,「卡普拉斯 - 榮耀的古書」這件物品的說明文。以前官方宣傳預告裡,亦雷茲拉曾經表示她死過兩次,這次是她第三次的生命,想想她也是個為了探究知識而到處引發騷亂的可憐之人(?),那麼為了探究知識而殉難,則是她在成為灰袍魔女前最具人性的輝煌時刻。所以才在故事中引用這首詩,單純從字面意思上來補足亦雷茲拉的角色輪廓。
【註3】
「耶尼切里(Janissary)」,想必沒有把黑沙主線一路RRR過去的冒險家們,應該對這個名詞保有印象吧?沒錯,就是巴利斯三世贈予完成烏魯基塔主線的冒險家的稱號,也就是巴利斯三世的「新軍」、「禁衛」。而「阿扎德甘(Azadegan)」,則是意指「自由人」、「解放者」,用意是冒險家的旅行還是要繼續書寫的,怎麼可能就此停留在瓦倫西亞呢?所以才幫此篇小說中的馴獸師準備了這麼一個來自國王賜下的頭銜,以方便解套及自由地探索古代人遺跡為目的。
❖
釣魚掛馬,謝謝閱覽。
扶我起來,我還能農。
❖
0 notes
Text
深度學習力
H:胡適先生「為學有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如今AI雲端時代,尚須快速及深度學習。學習皆有方法,除「學習如何學習」之外,快速及超速學習更需加入考量,用怎樣的方法來學習可以達到最大的效果。
。「只有不願動的貓,没有活不了的老鼠。」學習跟得上時代的脚步。「超速學習,鍛鍊身體,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地做腦袋裡想要去做的事情。」20241114W4
網路資料
十二項有效的學習方法
瀏覽法 需要瀏覽大量之文字敘述時,「瀏覽法」是最佳的選擇;以此方法閱讀之速度快、理解多。 ...
純讀背頌法與嘗試記憶法 ...
諧音法 ...
演繹法 ...
即舉一反三,逐漸由相關事物類推到其他事物,由小到大,由少至多,逐次推演擴展使學習內容更趨廣泛。
優雅語言 ...
歸納法 ...
若要記憶二、三十項事物較難記住時,將之分類為物品類、抽象類或相關事物再加以記憶,將可收事半功倍之功效。
機械記憶法與心象記憶法(Mental Imagery) ...
零碎時間背誦法
九、朗讀背誦法
十、「學習三部曲」(SQ3R法)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提出 SQ3R法,按其英文字母S、Q、3R來解讀「學習三部曲」如下:
S(Survey)為掃瞄,即先瀏覽、略讀章節摘要、大小標題、重要字句,使自己對學習事物有一概括的認識與瞭解。 Q是發問(Question),就是每次閱讀後,針對瀏覽過的教材提出相關問題,自己給自己發問題。
3R是閱讀(Read)、背誦 (Recite)、複習(Review)。由
十一、上課三寶
「課本、參考書、筆記本」勤做筆記,要有熱誠,要有計畫且付諸行動,持之以恆。
十二、學習三要領
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與課後複習(Review)。三合一的完美學習秘訣。
重溫今天的三種有效學習策略
檢索練習(Retrieval Practice)
測考迫使學生從記憶中尋找資訊,這種主動回憶的方式能加強記憶,而且提取過程愈費力,記憶效果愈顯著。
間隔練習(Spaced Practice)
要讓知識進入長期記憶,需要多次間隔的練習和測試才能鞏固。
交錯練習(Interleaved practice)
表面上,交錯練習會降低學習的流暢性,可能造成短暫的混淆,但從掌握知識和長期記憶上看,交錯練習遠比集中重複練習有效。
快速學習的方法
定非常明確的目標(會彈給愛麗絲vs. 會彈鋼琴):學得快才會有興趣,照基礎慢慢作容易磨掉熱情。
拆解:找出完成目標必要學習的部份,將完成目標的步驟拆成多個短時間內可完成的步驟(認琴鍵位置、練某個段落)
刻意練習:每天固定時間針對弱點練習。 刻意練習本身有不少書可參考,比方說… 《刻意練習》。
博客來介紹:
深度學習力(暢銷新裝版):學歷貶值時代,MIT博士教你從大學就脫穎而出的75個成功法則 (電子書)
HOW TO WIN AT COLLEGE: Surprising Secrets for Success from the Country’s Top Student
作者:卡爾.紐波特
原文作者:Cal Newport
譯者: 朱崇旻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03/08
本書作者────卡爾.紐波特 Cal Newport
22歲以最優等第畢業於達特茅斯學院
27歲取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
34歲成為喬治城大學副教授,出版暢銷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
除了自身擁有極具效率的時間管理方法與極富成效的學習策略,
卡爾.紐波特也採訪了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等名校裡最優秀的學生們,
追問他們有關時間管理、讀書,以及平衡社交與用功的方法。
.該怎麼準備考試和���告?
.該參加哪些課外活動?
.該怎麼和教授互動?
.什麼才是刺激思維又維持樂觀的好方法?
.該如何平衡愉快的社交生活與雄心勃勃的日程表?
.怎麼樣才能量身訂製完美的活動,符合你的能力、興趣與喜好?
這些是每個學生都該提出的重要問題,而答案就在本書裡。
為什麼有些學生在大學表現卓越,屢次獲得獎項,並能贏得師長的肯定與同學的讚嘆,甚至在踏入社會前即受到各大企業的青睞呢?
無論你是學生還是家長,只要對這些學生的表現感到好奇,我極力推薦你研究《深度學習力》這本大學生祕笈──卡爾教授深入解析卓越的奧祕,匯集學霸的心得,提煉出一系列的方法與原則。
身為一位大學教授,我已預見《深度學習力》將教會你在考前如何優雅地看劇、打遊戲,或者靜坐冥想,卻在考後不小心成為全班調分的障礙。值得一提的是,卡爾教授的風趣幽默也使整本書的閱讀充滿樂趣。這絕對是一本提醒你不要妄自菲薄,同時為你開啟更多大門的優秀作品。────洪瀞|成功大學教授、《自己的力學》作者
終生學習的時代,人人都需要深度學習力。
這是一種可以培養與提升的能力,能提高學習效率和品質,也是深度工作力的基礎,獲得足夠的知識和技能來應對工作中的挑戰和問題,更好的解決問題與完成工作任務。
卡爾.紐波特在書中總結了七十五個美國名校頂尖學生的實用法則,涵蓋時間管理、讀書方法、課外活動、師生互動與寫作技巧等面向。像是運用深度工作的時間管理原則,幫你提高學習效率和品質;採用有效閱讀和筆記技巧,讓你快速抓住要點和論證;參加有意義的課外活動,能豐富自身經驗和技能;建立師生良好關係,獲得更多學習資源和指導;培養寫作能力,懂得如何清晰有力的表達想法和觀點。
這些法則不僅適用於大學生,也有益於任何想要提高自己學習能力和競爭力的職場工作者。────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以前有句戲謔的話,稱大學生活是由你玩四年,但如果你真的這樣玩,會越玩越���驚,緊接即將畢業才發現自己浪費了累積四年競爭力的突破時機。
雖然我們說學習是一輩子的,但是能夠專心在學習上衝刺,也真的只有年輕當學生時才有機會更專心!
這本書將幫助大學生好好利用大學環境,奠基未來職涯發展的基礎實力,更是打造黃金人脈的開端契機。
書中從不要讀完指定閱讀、擔任社團社長、不睡午覺等,在在顛覆我們對於大學生活的認知,另外還有進階挑戰,每堂課問一個問題、一年申請十項獎學金、一天獨自用餐兩次(這不是孤僻嗎?)等建議,你會想這樣的大學生活真的熬得過去嗎?
如果你對未來茫然,這本是很棒的指引,將幫助你大學學習有意義!────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目錄
前言
法則01│不要讀完所有的指定閱讀 法則02│建立週日儀式
法則03│每學期至少退選或停修一門課 法則04│分配到長期作業的當天就動工
法則05│每天整理床鋪 法則06│一年申請十項獎學金
法則07│建立讀書系統 法則08│結識教授
法則09│當社團的社長 法則10│每天讀報紙
法則11│培養一項勝過所有人的技能 法則12│避免每天列出代辦事項
法則13│學會放棄 法則14│永不睡午覺
法則15│開學第一週就報名參加活動 法則16│持續進行某項「大計畫」
法則17│修藝術史與天文學 法則 18│一學期當一次調分障礙
法則19│每堂課問一次問題 法則20│儘快跳入研究圈
法則21│為實驗室做出貢獻 法則22│以五十分鐘為單位念書
法則23│妥善安排空閒時間 法則24│打扮體面去上課
法則25│布置你的房間 法則26│提前兩週開始念書
法則27│課堂外寫作 法則28│一天獨自用餐兩次
法則29│找到你的世外桃源 法則30│早早修習困難的課程
法則31│不要在房間裡念書 法則32│不要和一群人念書
法則33│加入榮譽學生計畫 法則34│每天做功課
法則35│參加客座講座 法則36│一週運動五天
法則37│保持聯繫 法則38│多修一門主修或輔修
法則39│經常找導師談話 法則40│不要找正常的工作
法則41│一份報告用三天寫完 法則42│不要睡太少,也別睡太飽
法則43│考前放輕鬆 法則44│最優先考慮朋友的事
法則45│不要狂飲 法則46│別管你同學的成績
法則47│結識傑出的人才 法則48│學習傾聽
法則49│無論如何都不可以熬夜 法則50│笑口常開
法則51│選用高品質筆記本 法則52│記錄每天的工作進度
法則53│尋找快樂 法則54│讓野心膨脹
法則55│參與系上的事務 法則56│照顧你的成績,但無視你的GPA
法則57│永遠別翹課 法則58│自訂工作死線
法則59│注意飲食健康 法則60│默默服務
法則61│寫出普立茲獎等級的作品 法則62│參加政治集會
法則63│最大限度利用暑假 法則64│制定目標,探索新方向
法則65│課間不要休息 法則66│不要建立關係網
法則67│發表專欄文章 法則68│使用文件櫃
法則69│找一個秘密讀書空間 法則70│用「提問記憶法」念書
法則71│清空收件匣 法則72│睡前放輕鬆
法則73│起步快,收尾慢 法則74│出國交換一學期
法則75│別留下任何遺憾
致謝
博客來介紹:
超速學習:我這樣做,一個月學會素描,一年學會四種語言,完成MIT四年課程
Ultralearning: Master Hard Skills, Outsmart the Competition, and Accelerate Your Career
作者:史考特‧楊
原文作者:Scott H. Young
譯者: 林慈敏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20/05/01
個人意見:「快速」不是《超速學習》的重點,「方法」才是。

文/個人意見2022年11月21日
「快速」不是《超速學習》的重點,而是用怎樣的方法來學習可以達到最大的效果。 《超速學習》是一本講學習的書,封面上作者自稱一個月學會素描、一年學會四種語言,以及完成MIT的四年課程,這些聽起來互不相干但都很了不起的成就,讓人心生嚮往,是否閱讀本書之後就能跟作者一樣,能夠快速地學會你
看更多
產品資訊
內容簡介
跟著學習之神,依循「超速學習」九大法則,
在短時間內學會任何你想學的,就算再難的技能,也不是難事!
★《原子習慣》作者詹姆斯‧克利爾專文盛讚:「真希望我能早一點擁有這本書。」
★《深度工作力》作者卡爾.紐波特高度肯定:「這是可以改變人生的超能力。」
★Amazon、《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更多名人推薦:
許景泰、蔡依橙、謝文憲、艾爾文
《時間越用越有價值》MIT史隆管理學院羅伯‧博任
《大腦喜歡這樣學》芭芭拉‧歐克莉
《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克里斯‧古利博
《想要什麼有什麼》德瑞克‧席佛斯
★隨書超值好禮!購書即可上網下載《7個超速學習必知訣竅》小冊,讓你快速掌握有效超速學習的小祕訣,以及如何將超速學習法則運用在學業、工作與生活中。
快速學會某件有價值的事,並不是天才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能擁抱的成就。
大多數人不去做,是因為找不到正確的方法,直到現在……
實證有效!
網民口耳相傳、國際網路論壇享有盛譽的「學神」,
首度分享他的「超速學習」法則,驚人的學習成就仍在持續累積!
本書作者史考特‧楊曾完成三項令人印象深刻的學習挑戰:
挑戰1:一年內學完麻省理工學院資訊科學四年的課,共計33門線上課程,並通過所有期末考試!
挑戰2:一年內從零開始,學會使用四種語言: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中文、韓語。
挑戰3:一個月學會專業素描肖像畫技巧。
他並不是絕世天才,只是掌握了「自學」的正確技巧。本書將分享這位著名的「學神」,如何在短時間內熟悉一項技能的「超速學習」法則。
●超速學習法,集合科學實證+真實案例+親身經驗!
在這個劇烈變革的時代,成為佼佼者只是一時的,唯有持續不斷自我精進,擁有快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保持領先地位、跟上時局變化。
作者縱覽最新研究,考察其他超速學習者的歷程,並輔導小團隊進行學習計畫,再加上自己的親身經驗,歸結出九大關鍵法則,任何人都能藉此方法成為「超速學習者」,擁抱超乎想像的美好人生!
★再難都能自學成功的「超速學習」九大法則!
1. 後設學習:超速學習者懂得在開始學習前先畫出地圖,也會去學習其他人是如何學會自己想擁有的能力。
2. 專心致志:磨利你的刀,專注投入你想做的事。
3. 直截了當:走最短的路。想學外語,第一天就用新語言跟人聊天,想當程式設計師,就親手設計一款app。
4. 反覆操練:攻擊你最大的弱點,不斷練習。
5. 提取記憶:用測驗來學習。學完後,先寫出你剛才學了什麼,輸出有助於進一步輸入。
6. 意見回饋:別閃避重拳,聽取任何你收到的建言。
7. 保留記憶:別往漏水的桶子裡加水。如何提升記住新資訊的能力,如何防止習得的新知識從腦中溜走。
8. 培養直覺:超速學習者都能用很快的直覺來理解新事物,一旦學會,你會一次學得比一次快。
9. 勇於實驗:往舒適圈外探索大量新方法,你會達成許多意想不到的成就。
目錄
專文導讀 真希望我能早一點擁有這本書 詹姆斯‧克利爾(《原子習慣》作者)
推薦序 從加法進階到超速學習的乘法思維 艾爾文
推薦序 超速學習的祕密是什麼? 蔡依橙
推薦序 超速學習,你彎道超車最好的學習策略! 許景泰
第一章
你能在不上MIT的情況下,學會MIT的某套課程嗎?
第二章
何謂「超速學習」?為何如此重要?
第三章
如何成為一名超速學習者
第四章
法則1:後設學習——先畫一張學習地圖
第五章
法則2:專心致志——把刀磨利
第六章
法則3:直截了當——走最短的路
第七章
法則4:反覆操練──直擊你最大的弱點
第八章
法則5:提取記憶──用測驗來學習
第九章
法則6:意見回饋──別躲開拳頭
第十章
法則7:保��記憶──別往有漏洞的桶子倒水
第十一章
法則8:培養直覺──先深掘,再累積
第十二章
法則9:勇於實驗──往舒適圈外探索
第十三章
你的第一個超速學習計畫
第十四章
一種非傳統的教育
附錄 我的超速學習計畫補充說明
0 notes
Text
論正義的聲音(76):
2025年5月22日,當加薩人民感謝美國猶太演員雅各伯傑的捐贈時,他哭了。他說:“這些人失去了一切,但還感謝我。我不想被感謝,因為世界辜負了加沙。”
2025年5月12日,一位在大屠殺中失去親人的猶太婦女勇敢地作證,揭示了她自1973年訪問以色列以來支持巴勒斯坦的原因,當時她目睹了猶太復國主義的暴行,並給了佔領支持者一記重重耳光:支持巴勒斯坦的不僅限於穆斯林,真正的猶太人不會支持以色列。
2025年5月29日,法國作家兼醫生熱拉爾·阿達德在參加在巴黎以色列大使館附近舉行的聲援巴勒斯坦的遊行時說道:「當我還是猶太復國主義者時,我就告訴自己,我必須去以色列生活。我在那裡生活了三年,它治癒了我的猶太復國主義思想。那裡的暴力程度令人難以置信。我對所有的幻想破滅,以及所有理想的幻想。
2025年5月29日,法國議員本傑明·盧卡斯:“幾年後,我們的孩子會評判我們,因為我們未能履行責任,未能阻止恐怖分子內塔尼亞胡的屠殺。種族滅絕仍在繼續!”
2025年5月29日,馬克宏宣布巴勒斯坦國回歸,並向內塔尼亞胡設定了停止在加薩犯罪的最後期限: 「承認巴勒斯坦國不僅僅是一項道德責任,而且是一項政治要求。 如果未來幾小時和幾天內以色列沒有提供與人道主義狀況相稱的回應,歐洲人就必須加強對以色列的集體立場。 」幾天內以色列沒有提供與人道主義狀況相稱的回應,歐洲人就必須加強對以色列的集體立場。 」幾天內以色列沒有提供與人道主義狀況相稱的回應,歐洲人就必須加強對以色列的集體立場。」
2025年5月31日,猶太裔美國人類學家傑夫·哈爾珀(Jeff Halper) 破壞了佔領者對巴勒斯坦土地的權利: “一個烏克蘭人怎麼能去巴勒斯坦,聲稱這是他的土地,巴勒斯坦人在這裡什麼都不擁有?如果你沒有一個合乎邏輯的故事可講,那麼你就是那些想要奪取別人家園的罪犯。”
2025年6月7日,以色列哲學家梅爾·巴魯欽:幾代以來,我們一直在屠殺巴勒斯坦人,壓迫他們,掠奪他們的土地,大多數以色列人希望巴勒斯坦人接受這一點。如果他們反抗,我們就怪他們。 大多數以色列人並不介意這種情況永遠持續下去!你怎麼能指望巴勒斯坦人永遠接受佔領?
2025年6月7日,以色列前總理埃胡德‧奧爾默特:以色列政府已經變成了犯罪集團。
2025年6月9日,義大利反對黨組織示威,譴責加薩大屠殺。 示威者高喊口號:“加薩正在被毀滅,西方民主正在悄悄消亡。” “正在發生的是那些曾經經歷過不公正的人犯下的種族滅絕罪行。” “我們不能再保持沉默,停止殺戮。” “連去買麵包的人都被槍殺了!”
2025年6月14日,以色列第10頻道: 巴基斯坦通知美國,任何攻擊對伊朗的核攻擊將遭到巴基斯坦對以色列的核攻擊。 巴基斯坦告知法國和美國,如果有任何國家直接介入針對伊朗和以色列的戰爭,巴基斯坦軍隊將與伊朗一道參與針對以色列的戰爭。
2025年6月15日,也門胡塞武裝呼籲所有穆斯林國家支持伊朗與以色列的戰爭。
2025年6月15日,突發新聞:巴基斯坦國防部長赫瓦賈·阿西夫: 以色列的攻擊目標是也門、伊朗和巴勒斯坦。如果伊斯蘭世界現在不團結起來,我們將面臨同樣的命運。 巴基斯坦與伊朗站在一起。沉默不再是一種選擇。
2025年6月22日,俄羅斯在聯合國揭露以色列: 「以色列仍然不是《不擴散核武條約》的成員國,因此國際原子能總署並未對以色列進行全面檢查。 伊朗是唯一接受最多檢查的國家,但我們不但不感謝這個國家,反而轟炸它,其平民成為目標。 不幸的是,國際原子能總署總幹事從未呼籲以色列加入《不擴散核武條約》;這種情況是欺詐性的。 」(加拿大司馬田2025.6. 谷歌翻譯,tumblr: birthday, 推特:ansontao)
0 notes
Text
伊莉莎白·法蘭西斯
Elizabeth Francis
美國超級人瑞,繼伊迪·切卡雷利於2024年2月22日逝世後成為在世最年長美國人(115歲)。
出生資訊: 1909 年 7 月 25 日,美國路易斯安那聖瑪麗郡
逝世: 2024 年 10 月 22 日,美國德克薩斯休斯敦
(維基百科)
健康與長壽:從不抽煙且不偏食,經常在後院中種菜。自2016年開始以輪椅代步,認為自己長壽的原因是相信上帝。
維基百科:
伊莉莎白·弗朗西斯
美國人瑞
伊莉莎白·弗朗西斯(英語:Elizabeth Francis,1909年7月25日—2024年10月22日),[2][3]美國超級人瑞,繼伊迪·切卡雷利(Edie Ceccarelli)於2024年2月22日逝世後成為在世最年長美國人。[4]
生平
弗朗西斯於1909年7月25日生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聖瑪麗堂區的一戶非裔美國人家庭,[5]父親為約翰·弗朗西斯(John Francis,1880年—1969年),母親為維吉尼亞·馬修斯(Virginia Matthews,1880年—1920年),但她不知道自己在堂區內哪個地方出生。[6]她的家人亦頗為長壽,姐姐兼鄰里伯莎·約翰遜(Bertha Johnson,1904年8月6日—2011年2月21日)活到106歲,[7]另外一名姊妹活到95歲。[8][a]1920年母親病逝後,她和五名兄弟姊妹各被送往不同的家庭,而她則被送往德克薩斯州休斯敦由阿姨照顧。[10]
獨生女多蘿西·威廉斯(Dorothy Williams)生於1928年9月1日,由弗朗西斯獨力撫養。[11][12]她和女兒由69歲的孫女埃塞爾·哈里森(Ethel Harrison)照料。[7][11]2024年9月時女兒已經96歲,在她去世前是在世最年長且其中一位父母依然健在的人。[12]她於2021年時有三位孫子、四位曾孫及兩位玄孫。[4]1975年退休前,弗朗西斯曾於KTRK-TV(英語:KTRK-TV)的休斯敦總部經營咖啡店,期間與主播戴夫·沃德(英語:Dave Ward (reporter))(Dave Ward)熟絡,二人在2021年透過FaceTime重逢。[7][4]由於她不懂駕駛,因此出門需倚靠家人或乘搭交通工具。[10]
弗朗西斯於2024年10月22日過世,享嵩壽115歲89天。[3]她逝世後,生於1910年的賓夕法尼亞州女性娜奧米·懷特黑德(英語:Naomi Whitehead)成為在世最年長美國人。[13]
健康與長壽
弗朗西斯從不抽煙且不偏食,[14]經常在後院中種菜。[7]她自2016年開始以輪椅代步,[10]認為自己長壽的原因是相信上帝。[15]2020年6月21日從墨西哥移居到德克薩斯州艾爾帕索的瑪麗亞·德拉塔拉曼特斯(Maria de la Talamantes)過世,弗朗西斯成為州內的在世最年長者。[16][7]
2024年2月1日珀爾·伯格(Pearl Berg)去世後,[17]弗朗西斯成為最後一位生於1909年的美國人。[18]三週後剛過116歲生日的伊迪·切卡雷利病逝,她成為在世最年長的美國人。[19]但由於西班牙人瑪麗亞·布拉尼亞斯·莫雷拉生於加利福尼亞州,她直至8月19日莫雷拉身故後方成為在世最年長且生於美國的人。[20]
她在去世前曾是獲老人學研究組織認證的在世第三年長者,僅次於糸岡富子和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21]
另見
最長壽者
獲驗證的最長壽者列表
備註
參考文獻

0 notes
Text

退休追殺令
故事大綱
一位媽媽(艾希莉葛林)和她年幼的女兒莎拉(塔莉亞坎貝爾)捲入了犯罪集團的活動中。面臨生命遭到威脅的情況,唯一能解救她的人,是跟她早已疏遠、在開曼群島海灘享受退休生活的父親麥特(尼可拉斯凱吉)。
然而沒過多久,黑幫老大唐尼(傑基厄爾哈利)跟他的副手波波(朗帕爾曼)就追到了海島上。艾希莉很快發現父親的背景其實並不單純,而麥特也意識到他的退休計劃將事與願違。
借刀殺人的最高境界!
個人喜愛:6/10
撰於2024.7.27
0 notes
Text
務實求存
務實求存 以「貓論」為基石的台灣生存戰略
我: 「不論是黑貓還是白貓,只要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鄧小平。
為了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中共武力犯台,我們是否應向中共學習,團結一切可能的力量。 比如中共的敵人,因為敵人的敵人可能是朋友。 又比如中共的盟友,因為每當我們從中共手中拉走一個盟友,就等於在增強我們的力量的同時削弱中共的力量。 而基於貓論,為了生存,為了贏得這場衛國戰爭的勝利,我們是否應該放棄原則,不要在意拉攏的對象是否為民主國家,哪怕不擇手段也要增加我方的底牌?
ChatGPT: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現實且具有戰略意義的問題。 在應對中共可能武力犯台的背景下,如何最大化台灣的生存機會和勝利機率,確實需要一個靈活且務實的外交和國防策略。
你提到的策略核心有兩個: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拉攏中共的敵人 「中共的盟友也是我們的潛在合作對象」——削弱中共的支持網絡 這種務實的「貓論」策略值得深入探討,但也有其風險和限制。 以下我會分別從戰略層面和道德層面來分析這個問題,並嘗試提出一個更可行的具體方案。
🔍 一、從戰略層面分析:務實地拉攏一切可能的力量是否可行? ✅ 可行性分析:團結一切可能的力量,確實是務實的戰略選擇 歷史上,許多小國在面對存亡威脅時,選擇了務實的外交政策,放棄意識形態上的堅持,優先確保國家生存。
例子 1:以色列的生存策略 以色列建國後,四面被阿拉伯國家包圍,長期面臨生存危機。 因此,以色列並不過於拘泥於「是否與民主國家合作」,而是務實地與一些極權國家、軍政府、甚至非洲的獨裁者合作,只為獲取軍事和外交支持。
例子 2:二戰時期的同盟變化 英國和美國在二戰初期曾視蘇聯為敵人,但當希特勒威脅到全球秩序時,邱吉爾和羅斯福選擇與蘇聯合作,最終共同擊敗納粹德國。 這體現了在存亡之戰中,實用主義勝過意識形態。
⚠️ 風險評估:務實策略的潛在代價 損害國際形象 如果台灣選擇與威權國家合作,甚至不擇手段地拉攏中共的盟友,可能會損害台灣目前在國際上的「民主燈塔」形象。 這會削弱台灣目前最大的軟實力資產——道德正當性。
背離核心價值的風險 台灣的核心價值是民主、自由和人權。 如果為了拉攏盟友而支持獨裁者或人權侵犯者,這可能會導致國內輿論的反彈,也會讓國際民主陣營的支持者感到失望。
不穩定的合作對象 一些威權國家往往以利益為導向,合作關係極其脆弱。 如果中共給出的利益更大,這些國家可能隨時倒戈,甚至出賣台灣。
💡 二、具體建議:如何在務實與價值原則之間取得平衡? 1️⃣ 策略一:區分「短期盟友」與「長期夥伴」 短期盟友: 在關鍵時刻,為了台灣的生存,可以拉攏一些非民主國家、威權政權,甚至一些民兵組織、地下勢力。但這些合作必須以短期利益為導向,不承諾長期合作,避免深度捆綁。
長期夥伴: 長期來看,台灣仍應以民主國家為主要合作對象,特別是加強與美國、日本、澳洲、歐盟等的合作���因為這些國家的價值觀相近,合作更穩定。
2️⃣ 策略二:針對中共的盟友採取「分化瓦解」策略 中共的盟友大多是利益驅動型,例如俄羅斯、伊朗、北韓、巴基斯坦等國家。 台灣可以有選擇地分化這些盟友,尤其是針對一些對中國有不滿的國家或組織,拉攏其進行「間接合作」。
🔧 具體做法:
與印度加強軍事合作,因為印度與中國在邊界問題上存在衝突。 拉攏中亞國家,如哈薩克、吉爾吉斯等,這些國家對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持保留態度。 與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中共盟友進行經濟合作,提供更好的條件以取代中國的影響力。
3️⃣ 策略三:建構「不對稱戰爭」的全球網絡 除了國家層級的合作,台灣還可以拉攏各種非國家行為者來對抗中共,例如:
網路駭客組織(如Anonymous等):可協助對中共發動網路攻擊。 海外反共勢力(如香港流亡者、西藏、維吾爾流亡政府):這些勢力天然反中,可成為台灣的盟友。 全球民間社會:透過宣傳民主、人權議題,持續拉攏國際輿論。
🔔 結論:能否不擇手段? 基於「貓論」,在面對國家生存危機時,務實地拉攏一切可能的力量是合理的。 但要謹慎區分「短期盟友」與「長期夥伴」,避免因短期利益而損害長期的價值原則和國際形象。
換句話說,台灣可以適度地「放下身段」,但不應完全放棄原則。 國家生存為首要目標,但在戰略實施過程中,仍要注意避免失去國際社會的支持,因為台灣的「民主價值觀」正是國際上最大的籌碼之一。
這場對抗中共的衛國戰爭,既是武力的較量,更是價值觀的鬥爭。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