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仁國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Text
【菁英論壇】茅台會落幕 權鬥溫新階段
1 note
·
View note
Text
Warriors Orochi Substitute Officers
When playing a battle as a character that is an ally in the battle, a generic officer will take their place. Substitute officer allocations were all over the place in Warriors Orochi Z, but in Warriors Orochi 3, efforts were made to standardise them. Such a shame Koei Tecmo got lazy and scrapped that system in Warriors Orochi 4.
Anyway, here is a list of substitute officers in Warriors Orochi 3, combined with my substitute officer picks for the hypothetical Warriors Orochi: The Recollective (hereafter shortened to WOX) and a hypothetical Warriors Orochi 4 that I will cover in its retrospective.
DW-Wei 三國-魏 (20)
Xiahou Dun 夏侯惇 → Xiahou Mao 夏侯楙 Dian Wei 典韋 → Cao Anmin 曹安民 Zhang Liao 張遼 → Zhang Hu 張虎 Cao Cao 曹操 → Cao Ang 曹昂 Xu Zhu 許褚 → Cao Hong 曹洪 (WO3) → Xu Yi 許儀 (WOX/WO4) Xiahou Yuan 夏侯淵 → Xiahou Wei 夏侯威 Xu Huang 徐晃 → Man Chong 満寵 (WO3) → Xu Shang 徐商 (WOX/WO4) Zhang He 張郃 → Xin Pi 辛毗 (WO3) → Gao Lan 高覧 (WOX/WO4) Cao Ren 曹仁 → Cao Hong 曹洪 Cao Pi 曹丕 → Cao Zhi 曹植 Zhenji 甄姫 → Yuan Xi 袁煕 Cai Wenji 蔡文姫 → Cai Yong 蔡邕 Jia Xu 賈詡 → Cheng Yu 程昱 (WO3) → Hu Che’er 胡車児 (WOX/WO4)* Pang De 龐徳 → Pang Hui 龐会 Wang Yi 王異 → Yang Fu 楊阜 Guo Jia 郭嘉 → Xun Yu 荀彧 (WO3) → Xin Pi 辛毗 (WOX/WO4) Yue Jin 楽進 → Yue Chen 楽綝 Li Dian 李典 → Jia Kui 賈逵 Yu Jin 于禁 → Man Chong 満寵 Xun Yu 荀彧 → Cheng Yu 程昱
*Xun You replaces Jia Xu in WOX Wei Chapter 11: Battle of Shizugatake
DW-Wu 三國-呉 (19)
Zhou Yu 周瑜 → Lu Su 魯粛 (WO3) → Zhuge Jin 諸葛瑾 (WOX/WO4) Lu Xun 陸遜 → Zhu Ran 朱然 (WO3) → Lu Kang 陸抗 (WOX/WO4) Sun Shangxiang 孫尚香 → Sun Jing 孫静 (WO3) → Sun Ben 孫賁 (WOX/WO4) Gan Ning 甘寧 → Su Fei 蘇飛 Sun Jian 孫堅 → Sun Jing 孫静 Taishi Ci 太史慈 → Taishi Xiang 太史享 Lu Meng 呂蒙 → Pan Zhang 潘璋 Huang Gai 黄蓋 → Cheng Pu 程普 Zhou Tai 周泰 → Han Dang 韓当 (WO3) → Jiang Qin 蒋欽 (WOX/WO4) Ling Tong 凌統 → Ling Cao 凌操 Sun Ce 孫策 → Sun Shao 孫韶 Sun Quan 孫権 → Zhuge Jin 諸葛瑾 (WO3) → Sun Deng 孫登 (WOX/WO4) Xiaoqiao 小喬 → Zhang Zhao 張昭 Daqiao 大喬 → Sun Kuang 孫匡 Ding Feng 丁奉 → Zhu Huan 朱桓 Lianshi 練師 → Sun Lang 孫朗 Lu Su 魯粛 → Quan Zong 全琮 Han Dang 韓当 → Xu Sheng 徐盛 Zhu Ran 朱然 → Zhu Zhi 朱治
DW-Shu 三國-蜀 (22 + 1) Includes Zhou Cang from DW9 for WO4 (carryover from Warriors All-Stars)
Zhao Yun 趙雲 → Chen Dao 陳到 (WO3) → Zhao Tong 趙統 (WOX/WO4) Guan Yu 関羽 → Guan Xing 関興 (WO3) → Zhou Cang 周倉 (WOX) → Wang Fu 王甫 (WO4) Zhang Fei 張飛 → Zhang Bao 張苞 (WO3) → Sun Qian 孫乾 (WOX/WO4) Zhuge Liang 諸葛亮 → Jiang Wan 蒋琬 Liu Bei 劉備 → Jian Yong 簡雍 Ma Chao 馬超 → Ma Teng 馬騰 Huang Zhong 黄忠 → Yan Yan 厳顔 Wei Yan 魏延 → Yi Ji 伊籍 Guan Ping 関平 → Zhou Cang 周倉 (WO3) → Liao Hua 廖化 (WOX/WO4) Pang Tong 龐統 → Fa Zheng 法正 (WO3) → Chen Dao 陳到 (WOX/WO4) Yueying 月英 → Ma Liang 馬良 (WO3) → Ma Su 馬謖 (WOX/WO4) Jiang Wei 姜維 → Fei Yi 費禕 Liu Shan 劉禅 → Liu Feng 劉封 Xingcai 星彩 → Zhang Bao 張苞 (WO3) → Zhang Shao 張紹 (WO4) Ma Dai 馬岱 → Han Sui 韓遂 Guan Suo 関索 → Guan Xing 関興 (WO3) → Guan Yi 関彝 (WOX/WO4) Bao Sanniang 鮑三娘 → Guan Yi 関彝 (WO3) → Bao Su 鮑素 (WOX/WO4) Xu Shu 徐庶 → Ma Liang 馬良 Guan Xing 関興 → Wang Fu 王甫 (WOX) → Guan Tong 関統 (WO4) Zhang Bao 張苞 → Zhang Yi 張翼 Guan Yinping 関銀屏 → Xiang Lang 向朗 Fa Zheng 法正 → Zhang Song 張松 Zhou Cang 周倉 → Pei Yuanshao 裴元紹 (Replaces Sophitia ソフィーティア → N/A なし)
DW-Jin 三國-晋 (12)
Sima Yi 司馬懿 → Sima Lang 司馬朗 Sima Shi 司馬師 → Sima Fu 司馬孚 Sima Zhao 司馬昭 → Sima Yan 司馬炎 Deng Ai 鄧艾 → Deng Zhong 鄧忠 Wang Yuanji 王元姫 → Sima You 司馬攸 Zhong Hui 鍾会 → Chen Tai 陳泰 Zhuge Dan 諸葛誕 → Wen Qin 文欽 Xiahou Ba 夏侯覇 → Xiahou Hui 夏侯恵 Guo Huai 郭淮 → Cao Zhen 曹真 Jia Chong 賈充 → Hu Lie 胡烈 Wen Yang 文鴦 → Wen Hu 文虎 Zhang Chunhua 張春華 → Sima Wang 司馬望
DW-Other 三國-他 (10)
Diaochan 貂蝉 → Wang Yun 王允 Lu Bu 呂布 → Chen Gong 陳宮 (WO3) → Gao Shun 高順 (WOX/WO4) Dong Zhuo 董卓 → Dong Min 董旻 Yuan Shao 袁紹 → Yuan Tan 袁譚 Zhang Jiao 張角 → Zhang Bao 張宝 Meng Huo 孟獲 → King Wutugu 兀突骨 Zhurong 祝融 → King Mulu 木鹿大王 Zuo Ci 左慈 → Yu Ji 于吉 Chen Gong 陳宮 → Xu Si 許汜 Lu Lingqi 呂玲綺 → Cheng Lian 成廉
SW-SW1 戦国-戦国1 (16)
Yukimura Sanada 真田幸村 → Masayuki Sanada 真田昌幸 (WO3/WOX) → Nobutsuna Sanada 真田信綱 (WO4) Keiji Maeda 前田慶次 → Kazumasu Takigawa 滝川一益 Nobunaga Oda 織田信長 → Nobutada Oda 織田信忠 Mitsuhide Akechi 明智光秀 → Hidemitsu Akechi 明智秀満 Goemon Ishikawa 石川五右衛門 → Shirōjirō Chaya 茶屋四郎次郎 Kenshin Uesugi 上杉謙信 → Kagekatsu Uesugi 上杉景勝 (WO3) → Norimasa Uesugi 上杉憲政 (WOX/WO4) Oichi お市 → Kazumasa Isono 磯野員昌 Okuni 阿国 → Yukinaga Asano 浅野幸長 Kunoichi くのいち → Kansuke Yamamoto 山本勘助 Magoichi Saika 雑賀孫市 → Rairen Shimozuma 下間頼廉 (WO3) → Morishige Tsuchihashi 土橋守重 (WOX/WO4) Shingen Takeda 武田信玄 → Nobukado Takeda 武田信廉 Masamune Date 伊達政宗 → Hidemune Date 伊達秀宗 Nō 濃姫 → Mitsuharu Fuwa 不破光治 Hanzō Hattori 服部半蔵 → Mototada Torii 鳥居元忠 Ranmaru Mori 森蘭丸 → Yoshinari Mori 森可成 Hideyoshi Toyotomi 豊臣秀吉 → Hideyori Toyotomi 豊臣秀頼
SW-SW2 戦国-戦国2 (18)
Yoshimoto Imagawa 今川義元 → Sessai Taigen 太原雪斎 Tadakatsu Honda 本多忠勝 → Tadamasa Honda 本多忠政 Ina 稲姫 → Nobuyuki Sanada 真田信之 (WO3) → Tadatomo Honda 本多忠朝 (WOX/WO4) Ieyasu Tokugawa 徳川家康 → Hidetada Tokugawa 徳川秀忠 (WO3/WOX) → Nobuyasu Matsudaira 松平信康 (WO4) Mitsunari Ishida 石田三成 → Yoshitsugu Ōtani 大谷吉継 (WO3) → Yukinaga Konishi 小西行長 (WOX/WO4) Nagamasa Azai 浅井長政 → Hisamasa Azai 浅井久政 Sakon Shima 島左近 → Teruzumi Akashi 明石全登 Yoshihiro Shimazu 島津義弘 → Toyohisa Shimazu 島津豊久 (WO3) → Yoshihisa Shimazu 島津義久 (WOX/WO4) Ginchiyo Tachibana 立���誾千代 → Yoshinori Ōtomo 大友義乗 Kanetsugu Naoe 直江兼続 → Kagetsuna Naoe 直江景綱 Nene ねね → Hidenaga Toyotomi 豊臣秀長 Kotarō Fuma 風魔小太郎 → Tsunashige Hōjō 北条綱成 Musashi Miyamoto 宮本武蔵 → Nobutsuna Kamiizumi 上泉信綱 Toshiie Maeda 前田利家 → Toshinaga Maeda 前田利長 Motochika Chōsokabe 長宗我部元親 → Chikayasu Kōsokabe 香宗我部親泰 (WO3) → Nobuchika Chōsokabe 長宗我部信親 (WOX/WO4) Gracia ガラシャ → Tadaoki Hosokawa 細川忠興 Kojirō Sasaki 佐々木小次郎 → Kanesuke Susukida 薄田兼相 Katsuie Shibata 柴田勝家 → Katsumasa Shibata 柴田勝政
SW-SW3 戦国-戦国3 (12)
Kiyomasa Katō 加藤清正 → Yasuharu Wakisaka 脇坂安治 Kanbei Kuroda 黒田官兵衛 → Nagamasa Kuroda 黒田長政 Muneshige Tachibana 立花宗茂 → Korenobu Yufu 由布惟信 Kai 甲斐姫 → Ujinaga Narita 成田氏長 Ujiyasu Hōjō 北条氏康 → Ujimasa Hōjō 北条氏政 (WO3) → Ujitsuna Hōjō 北条氏綱 (WOX/WO4) Hanbei Takenaka 竹中半兵衛 → Shigetoshi Takenaka 竹中重利 Motonari Mōri 毛利元就 → Terumoto Mōri 毛利輝元 Aya 綾御前 → Kagetora Uesugi 上杉景虎 Masanori Fukushima 福島正則 → Yoshiaki Katō 加藤嘉明 Takatora Tōdō 藤堂高虎 → Takayoshi Tōdō 藤堂高吉 Naotora Ii 井伊直虎 → Naomori Ii 井伊直盛 Munenori Yagyū 柳生宗矩 → Munetoshi Yagyū 柳生宗厳
SW4 戦国-戦国4 (10 + 8) Includes characters from Spirit of Sanada for WO4
Nobuyuki Sanada 真田信之 → Nobumasa Sanada 真田信政 Yoshitsugu Ōtani 大谷吉継 → Yoshiharu Ōtani 大谷吉治 Hisahide Matsunaga 松永久秀 → Hisamichi Matsunaga 松永久通 Kojūrō Katakura 片倉小十郎 → Shigenaga Katakura 片倉重長 Kagekatsu Uesugi 上杉景勝 → Chikanori Suibara 水原親憲 Takakage Kobayakawa 小早川隆景 → Motoharu Kikkawa 吉川元春 Koshōshō小少将 → Chikayasu Kōsokabe 香宗我部親泰 Toyohisa Shimazu 島津豊久 → Iehisa Shimazu 島津家久 Lady Hayakawa 早川殿 → Ujimasa Hōjō 北条氏政 Naomasa Ii 井伊直政 → Naotaka Ii 井伊直孝
Masayuki Sanada 真田昌幸 → Yukitaka Sanada 真田幸隆 Chacha 茶々 → Harunaga Ōno 大野治長 Sasuke 佐助 → Masasuke Ideura 出浦昌相 Katsuyori Takeda 武田勝頼 → Nobushige Takeda 武田信繁 Hidetada Tokugawa 徳川秀忠 → Hideyasu Yūki 結城秀康 Lady Muramatsu 村松殿 → Shigemasa Oyamada 小山田茂誠 Naiki Takanashi 高梨内記 → Sakyō Raifukuji 来福寺左京 Lady Yamanote 山手殿 → Masateru Sanada 真田昌輝
Orochi-Orochi1 遠呂智-遠1 (14)
Orochi 遠呂智 → Diamondback 蛟 (WO3) → Lancehead 以津真天 (WOX/WO4) Da Ji 妲己 → Bushmaster 猪豚蛇 (WOX) → Fornax 紂王 (WO3/WO4) Taigong Wang 太公望 → Vela ��戩 (WO3) → Aquila 南華仙人 (WOX/WO4) Fu Xi 伏犠 → Aquila 南華仙人 (WO3) → Zhang Liang 張梁 (WOX/WO4) Nuwa 女媧 → Pyxis 神農 (WO3) → Ophiuchus 李鉄拐 (WO3U) → Cygnus 武吉 (WOX/WO4) Sun Wukong 孫悟空 → Coachwhip 野槌 Yoshitsune Minamoto 源義経 → Shigenari Kimura 木村重成 Kiyomori Taira 平清盛 → Boomslang 隠形鬼 Himiko 卑弥呼 → Goldenrod 悪樓 (WOX) → Musca 難升米 (WO3/WO4) Orochi X 真・遠呂智 → Coltan 魔計奴鬼 (WOX) → Ijū 異獣 (WO3/WO4) Dodomeki 百々目鬼 → Leaflitter 瘧鬼 Gyūki 牛鬼 → Nosean 夜刀神 Sanzang 三蔵法師 → Sha Wujing 沙悟浄 Benkei 弁慶 → Rairen Shimozuma 下間頼廉
Orochi-Orochi2 遠呂智-遠2 (12)
Kaguya かぐや → Lepus 月夜見 Susano’o 素戔嗚 → Lacerta 五十猛 Nezha 哪吒 → Grus 金吒 Shūten Dōji 酒呑童子 → Centaurus 茨木童子 Seimei Abe 安倍晴明 → Vela 楊戩 (WO3) → Crux 天火明 (WO4) Shennong 神農 → Lacerta 五十猛 (WO3) → Ophiuchus 李鉄拐 (WOX/WO4) Tamamo 玉藻前 → Cottonmouth 黄泉軍 Yinglong 応龍 → Vela 楊戩 (WO3) → Wei Hu 韋護 (WO4) Nezha (human) 哪吒(人型) → Vulpecula 木吒 Kyūbi 九尾の狐 → Itaoni 板鬼 Hundun 渾沌 → Hammerjaw 魍魎 Diamondback 蛟 → Mamushi 飛頭蛮
Orochi-Orochi3 遠呂智-遠3 (10 + 10) Includes characters from DW Multi Raid 2, DW Godseekers and Warriors All-Stars
Lei Bin 雷斌 → Zhao Guang 趙広 Lixia 黎霞 → Thunder 経津主 Chiyou 蚩尤 → Feldspar 狻 Qin Shihuang 始皇帝 → Wang Wan 王綰 Qin Shihuang (Young) 始皇帝 → She Jian 涉間 Xiang Yu 項羽 → Xiang Bo 項伯 Lady Yu 虞美人 → Xiang Zhuang 項莊 Xi Wangmu 西王母 → Ursa 北斗 Huang Quan 黄泉 → Periclase 螭首 Muwang 穆王 → Centaurus 南斗
Tamaki 環 → Nursery 天児屋 Shiki 志貴 → Forest 山幸彦 Setsuna 刹那 → Mountain 海幸彦 Sayo 小夜 → Destiny 玉櫛姫 Yomi (Demon) 夜見 → Yosuzume 夜雀 Yomi (True) 夜見 (真) → Fate 菊理姫 Yang Jian 楊戩 → Zhu Bajie 猪八戒 Yoshitsune Minamoto (Young) 源義経 → Yoritomo Minamoto 源頼朝 Kiyomori Taira (Young) 平清盛 → Shigemori Taira 平重盛 Benkei (Young) 弁慶 → Yoshinari Ichijō 一条能成
Orochi-Minamoto 遠呂智-源 (13) Includes collaboration characters from WO3 and Warriors All-Stars
Ryu Hayabusa リュウ・ハヤブサ → Sasuke サスケ Rachel レイチェル → Saizō サイゾウ Momiji 紅葉 → Seikai セイカイ Joan of Arc ジャンヌ・ダルク → Auriga 白鶴童子 Nemea ネメア → Camelopardalis 黄飛虎 Achilles アキレウス → Sagitta 聞仲 Sterkenberg ステルケンブルク → Draco 竜鬚虎 Ōka 桜花 → Yoshisada Yasuda 安田義定 Horō ホロウ → Yoshinori Yamana 山名義範 Tokitsugu 時継 → Hiromoto Ōe 大江広元 Opoona オプーナ → Yoshihisa Washio 鷲尾義久 Sophie ソフィー → Zou Yao 騶揺 Plachta プラフタ → Shu Pan 蜀泮
Orochi-Taira 遠呂智-平 (13) Includes collaboration characters from WO3 and Warriors All-Stars
Ayane あやね → Danzō ダンゾウ Kasumi かすみ → Jiraiya ジライヤ Hajime Arima 有馬一 → Kanetaka Yamaki 山木兼隆 Darius ダリウス → Ietsuna Hasuike 蓮池家綱 William Adams ウィリアム・アダムス → Kaneyasu Senō 妹尾兼康 Marie Rose マリー・ローズ → Tadakiyo Fujiwara 藤原忠清 Honoka ほのか → Toshitō Hirata 平田俊遠 Millennia ミレニア → Mu Zhu 無諸 Laegrinna レグリナ → Zhao Tuo 趙佗 Rio リオ → Lu Wan 盧綰 Nobunyaga Oda 織田のぶニャが → Katsunaga Oda 織田勝長 Arnice アーナス → Ji Zhun 箕準 Christophorus クリストフォラス → Wei Man 衛滿
Total: 220 characters
#dynasty warriors#samurai warriors#warriors orochi#koei tecmo#koei warriors#koei warriors retrospective
3 notes
·
View notes
Text
8月8日,是王菲54歲的生日,今年2023年同時也是王菲「將愛」專輯發行20週年紀念。「將愛」專輯一共收錄13首歌曲,10首國語、3首粵語,「乘客」 是翻唱瑞典音樂人Sophie Zelmani「Going Home」,有國語版與粵語版「花事了」。專輯僅僅一周在亞洲地區銷量突破100萬,新力音樂在香港黃埔的海逸酒店大擺慶功大典。專輯歌名都是詞語的縮寫,如主打歌「將愛」,就是「將愛進行到��」縮寫。專輯由王菲與大陸知名音樂人張亞東製作,張亞東不僅僅是專輯的製作人與編曲人,「夜妝」與「烟」由張亞東作曲。專輯其他大牌音樂人還有陳曉娟「空城」、郭子「美錯」、袁惟仁「旋木」與謝霆鋒「MV」。
1985年,王菲在內地發行她首張專輯「風從哪裡來」,收錄翻唱鄧麗君的歌曲,聲線還十分稚嫩,粵語發音也不標準,但十分有趣。同年1985年,王菲在內地繼續發行「迷人的卡勒」與「記得我」,1986年,王菲再次以專輯「鄧麗君故鄉情」翻唱鄧麗君的歌,同年1986年,繼續發行「分手」與「迷人小姐」,1985年與1986年之間,王菲在內地一共發行6張專輯,當時全是以錄卡帶形式發行。1989年,王菲到香港參加“亞太金箏流行曲創作大賽”,由梁榮駿作曲的「仍是舊句子」獲得銅獎,加盟新藝寶唱片。新藝寶高層陳小寶認為原名“王菲”太內地化,覺得香港歌迷是難以接受,於是唱片公司為她起藝名“王靖雯”,英文名“Shirley”。1989年,王菲發行她在新藝寶的首張同名專輯「王靖雯」,銷量突破3萬張。這時期的王菲是偏向歐美式的音樂,這跟梁榮駿有很大的關係,梁榮駿是王菲的唱片監製,那時候他剛從美國回來,對從小在北京長大的王菲有巨大的影響。(資料整理:高希強)(2003.Sony唱片)#经典 #港乐 #王菲
2 notes
·
View notes
Video
youtube
《Boss市场快讯》人民幣匯率告急,恐跌向7.8
泰柬停火前最恐怖一幕!紅旗-12瞄準泰軍F-16 "出其不意"震驚國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vM89tw0Dps 【LIVE】20250801 台美關稅20% 總統:談判未完.僅暫時性 空中大怒神釀25傷 美調查達美航空 汽車淹在高速公路 紐約新澤西進入緊急狀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zoa9q53NI 緊要關頭 它狠狠捅了北京一刀;經濟下行房價下跌 年青人被迫賣房;共和黨重量級人物將率團訪台 北京跳腳 (《萬維讀報》20250731-4 FJC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AwoTftR8rI 💥🔥外媒:胡錦濤重返政治舞台💋辣眼!釋永信親吻李湘畫面曝光🌪️⛈️史上首次!沙漠炸雷下冰雹!內蒙成水國 百姓四散驚逃🔔⚡釋永信只是個起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Aq3UMNbczs 川普關稅大戰親韓砍印;美新經濟數字亮眼 川普要取消所得稅;俄羅斯三大凶兆 前總統惹怒川普;中國三大城市都被淹 成都冰雹酷似包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3df5bLKozM 米爾斯海默預測中美新冷戰:中國沒實力打台灣,四十年後美國還是世界老大!中東和俄烏戰爭拖累美國重返亞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N55m6OpjXs 中國國民黨團結一心;國家社會平和。 https://www.facebook.com/mykmt 深圳龍華富士康大裁員!郭台銘宣布:大陸員工全部解僱,台資企業全面撤離中國,關閉所有工廠!中國經濟遭受重創,數十萬年輕人失業!深圳政府瀕臨破產,富人集體逃亡,台資企業不再留在中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2aL9NVVS0w 土耳其大軍壓境亞美尼亞!普京急調8萬俄軍應對!大戰一觸即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0o4KvuGf6k 【全程字幕】民進黨喊關稅低於日韓"破功"! 蔣萬安怒嗆"失職.失能"...撂話停止823大罷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PIeceBWwM 中美若開戰 美兵推揭慘劇:2萬美軍死傷!���只是開胃菜?張延廷解析美國難勝:中國"養精蓄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9T8ZcQcIyU 加拿大擬承認巴勒斯坦 川普:非協議破壞原因|與普丁翻臉? 川普白宮痛罵俄羅斯噁心 【全球現場】202508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z3DDWXcI8 【每日必看】揭賴清德民調崩跌3主因 游盈隆喊:空前重挫|823若再敗 郭正亮驚人預言賴民調:將害慘明年綠選情 202508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gEdWUgbf54 傳中共新“九常委”名單,都有誰?其中人選的可能性分析|大宇拍案驚奇 li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qPLWjx2wRo 習近平真要下臺?黨內「君子協定」內幕曝光!五次耍賴耗盡信任,軍方元老聯手設局,白宮關稅大棒壓垮最後希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q6R1grK6s FBI總部驚人發現,忘了焚燒的敏感文件!白宮重大挑戰,關稅戰打到巡迴法院。川普對印度舞劍,意在普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u1mW5nJUmU 俄羅斯內部失控連環爆炸,烏軍打進俄後方補給線!西方情報衛星鎖死全線!無人機狂襲+天然氣新聯盟,亞塞拜然正式背刺普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86pN7m3J4I 【財經】大家提前做好準備吧,若一切正常,8月起,中國會出現5大趨勢;中共就經濟形勢召開罕見會議 習釋放重大信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p-pq35JsTI 🔥開戰必敗! 中紀委提供最新例證🌪️四中變天有先例?胡錦鑄就是例子💥烏F-16戰機首見編隊出擊! 俄8萬噸儲油罐大爆炸💣紐時血腥誹謗頭版假新聞 用最無恥手段承認謊言🚨愛康國賓遭質疑假體檢【阿波羅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P0xDeAirJg 💥🚨內部消息:這次政治局會議 習近平悄悄妥協了🌩️🔥四中全會前暗潮洶湧!習近平命運四版本曝光⚡️☠️火葬場挖進村莊 中國人烈日死守抗建 當局深夜偷襲鍋都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HV0L96ax8o 🔥習孤注一擲!把自己和中國經濟都捆綁在這上了🚫袁立全網被封!敢救人也不行?中共瘋到公益都成敏感詞🏠最低40萬一套!李嘉誠突拋400套房 全線割肉撤出大陸🚨中共重拳出擊 中國自媒體時代結束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9XyPZQV9OA 《全程字幕》中國AI實在太火 燒到美國不得不開門迎戰 黃仁勳H20解禁真相郭正亮找到答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hR9YvVzsJQ 法英加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籲各國支持「兩國方案」 美以政府氣跳腳 痛批:獎勵哈瑪斯 以色列人權組織控政府「系統性滅絕」 6成美國人反對以軍行動|全球聊天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zKNW9F4K2Q 紅軍城陷落!20萬俄軍72小時突襲成功 烏第14旅反攻全線潰敗!普丁下狠手!2025073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scYe_kEubc 胡塞導彈狂襲以色列!無人機狂轟!以色列47萬人深夜大逃亡! 2025073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35pRz-um8I 血戰紅軍城!俄軍大打“旋轉木馬”戰術 輪番轟擊700多門大炮 俄軍新戰法威力十足!烏克蘭防線瞬間崩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PUt7U7TkuM 中國最可怕的13個造假食物!記者冒死拍攝的恐怖畫面,第一名你竟然每天都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KwEsVYAWM 北京洪水共造成30余萬人受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2pSnWPjlbM 🔥法媒踢爆:習開始謀劃逐步退位⚡李嘉誠突然遭遇晴天霹靂💥日本視頻暗藏坦克人畫面☠️中共封殺:北京大災死傷無數!多個孤兒院民宿被沖走😱貴州驚現一串橘黃色圓球不明飛行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bk9n2PzOOE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G6Ra4m9ia/
0 notes
Text
曾國藩日記的初心
H:曾國藩第一次寫日記的緣由「留館後,本要用功,而日日玩仍,不覺過了四十餘天。前寫信去家,議接家眷。又發南中請信。比作季仙九師壽文一首。餘皆怠忽,因循過日,故曰日無可記錄。茲擬自今以後,每日早起,習寸大字一百,又作應酬字少許;辰後,溫經書,有所知則載《茶餘偶談》;日中讀史亦載《茶餘偶談》;酉刻至亥刻讀集,亦載《茶餘偶談》;或有所作詩文,則燈後不讀書,但作文可耳。」所謂渾渾噩噩,因循過日,待立志得有所記,由「日日無可記錄」,到取明袁了凡之���:「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也。」人生的轉折,一切故事也由此開始。「曾國家族小抄及著述抄本日記,自道光十九年(1839年)起,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逝世前夕,歷時三十二年,共計一百三十餘萬字。」有開始,才有後來!曾國藩日記展示修煉準則:「1每天反省:為什麼這件事做得不好?2每天回顧:今天是否言語有過?心氣太躁?3每天思考:這決策是否公平?是否利人利己?」20250728W1
維基文庫
曾國藩日記
《日記》
1 道光二十年六月初七日2 留館後,本要用功,而日日玩仍,不覺過了四十餘天。前寫信去家,議接家眷。又發南中請信。比作季仙九師壽文一首。餘皆怠忽,因循過日,故曰日無可記錄。茲擬自今以後,每日早起,習寸大字一百,又作應酬字少許;辰後,溫經書,有所知則載《茶餘偶談》;日中讀史亦載《茶餘偶談》;酉刻至亥刻讀集,亦載《茶餘偶談》;或有所作詩文,則燈後不讀書,但作文可耳。3 憶自辛卯年,改號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4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也。」改號至今九年,而不學如故,豈不可嘆!余今年已三十,資稟頑鈍,精神虧損,此後豈復能有所成?但求勤儉有恆,無縱逸欲,以喪先人元氣。困知勉行,期有寸得,以無失詞臣體面。日日自苦,不至佚而生淫。如種樹然,斧斤縱尋之後,牛羊無從而牧之;如熟燈然,膏油欲盡之時,無使微風乘之。庶幾稍稍培養精神,不至自速死。談能日日用功有常,則可以保身體,可以自立,可以仰事儲蓄,可以借福,不使祖宗積累自我一人享受而盡,可以無愧詞臣,尚能以文章報國。謹記於此。六月初七夜記。5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十四日陰雨6 晏起。飯後走梅世兄處,明日渠扶梓南歸,今日走去探問一切。旋至許世叔處送行,又至周華甫之母處拜壽,又至胡潤藝處,問伊扶標歸葬事宜。胡送餘《陶文毅全集》二部。又至唐鏡海先生處,向檢身之要、讀書之法。先生言當以《朱子全集》為宗。時餘新買此書,問及,因道此書最宜熟讀,即以為課程,身體力行,不宜視為瀏覽之書。又言治經直令一經,一經果能通,則造經可分及。若遽求兼精,則萬不能通一經。先生自言生平最喜讀《易》。又言為學只有三門:曰義理,曰考核,曰文章。考核之學,多求粗而遺精,管窺而合測。文章之學,非精於義理者不能至。經濟之學,即在義理內。又問:經濟宜何如審端致力?答曰:經濟不外看史,古人已然之跡,法戒昭然;歷代典章,不外乎此。又言近時河南倭艮峰仁前輩用功最篤實,每自朝至寢,一言一動,坐作飲食,皆有扎記。或心有私欲不克,外有不及檢者皆記出。先生嘗教之日:不是將此心別借他心來把捉才提醒,便是團邪存誠。又言檢攝於外,只有「整齊嚴肅」四字,換守於內,只有「主一無道」四字。又言詩、文、詞、曲,皆可不必用功,誠能用力於義理之學,彼小技亦非所難。又言第一要戒欺,萬不可掩著雲云。聽之,昭然若發蒙也。又至陳筠心處、金竹虔處、岱雲處,始歸。夜寫卅個。7 咸豐九年三月十六日8 早,清理文件。飯後寫雪琴信一件,看信稿數件。見先鋒官三人。抄白綾記事。見客二次。中飯後習字二紙,溫《史記》、《田竇傳》、《韓安國傳���。夜眼蒙,不敢看書。聞子序談「養氣章」末四節。言孔子之所以異於伯夷、伊尹者,不在高處,而在平處;不在隆處,而在汗處。汗者,平也、下也、庸也。夷、尹之聖,以其隆高而異於眾人也。孔子之聖,以其平庸汗下而無以異於眾人也。宰我之論,堯、舜以勛業而隆,孔子以並無勛業而汗。子貢之論,百五以禮樂而隆,孔子以並無禮樂而汗。有若之論,他聖人以出類拔萃而隆,孔子以即在類革之中,不出不拔而自處於汗,以汗下而同於眾人。此其所以異於夷、尹也,此其所以為生民所未有也。9 咸豐九年三月廿七日10 早,清理文件。飯後見客三次,傳見哨官三人。接家信,澄侯一件、沅甫一件,系初八送紀壽信之回音。翻閱《四書》一遍。用白綾寫《論語》、《孟子》中最足警吾身者,約二十餘章。中飯後,習字二紙,溫《滑稽傳》。夜溫《大宛傳》,未畢。思人心所以抗擾不定者,只為不知命。陶淵明、白香山、蘇子瞻所以受用者,只為知命。吾涉世數十年,而有時猶起計較之心,若信命不及者,深可愧也。11 咸豐九年三月廿九日12 早,清理文件。飯後見先鋒官三人。寫彭雪琴、胡中丞信。見客一次。閱《院餘叢考》。中飯後習字二紙,溫《淮南衡山傳》。旋寫大字數幅。酉刻,登後樓。13 燈後,溫《貨��傳》數葉。因眼蒙不敢多看書。日內,念不知命、不知禮、不知言三者,《論語》以股全篇之末,良有深意。若知斯三者,而益之以《孟子》「取人為善,與人為善」之義,則庶幾可為完人矣。14 咸豐九年三月三十日15 早,清理文件。飯後見先鋒官三人。寫張小浦信,改信稿五件。接何廉日方16 信,寫作俱佳,依戀之意,溢於言表,才士不遇,讀之慨然。倦甚小睡。剃頭一次。中飯後習字二紙。溫《貨殖傳》畢。夜接孫芝房信,告病體垂危,托以身後之事,並請作其父墓志及刻所著詩十卷、《河防紀略》四卷、散文六卷;又請邵位西作墓志,亦自為手書別之,托餘轉寄。又接意城信,告芝房死矣。芝房子去歲六月面求作其父墓表,餘已許之。十一月又寄近作古文一本,求餘作序。餘因循未及即為,而芝房遽歸道山,負此良友,疚恨何極!芝房十三歲入縣學,十六歲登鄉舉。17 廿六歲入翰林,少有神童之目,好學勵品,同輩所欽。近歲家運極寒,其胞弟鱉洲、主事叔孕孝廉相繼下世,又喪其長子,又丁母憂,又喪其妻,又喪其妾,皆在此十年之內。憂能傷人,遂以吸生。如此美才,天不假之以年俾成大器,可悲可憫!因憶道光二十八年劉菽雲將死之時,亦先為一書寄京以告別,請餘為作墓志。18 幾內即在上住宿,未帶鋪蓋也。其他去沙河鎮二里,去李鹿車制軍之宅一里許。19 咸豐九年八月初四日20 黎明起。飯畢,再人山謁岳武穆正之配李夫人墓。墓去沙河鎮十一二里許。去株嶺姚太夫人之墓之西,名曰太陽山,坐北向南。墳下三丈許有陳巖叟墳。岳夫人墓不知其初所據。明宏治九年,童某修縣志,以為葬在此。厥後嘉靖六年,何某修志,以為不葬在此,系與姚太夫人合葬株嶺也。嘉靖十年,陳氏墳遂葬於下方。至崇禎二年,岳、陳二家構松,逮本朝康熙、雍正,訟百餘年,久不決。至乾隆五年,九江府知府施君廷翰判斷,定為岳夫人實葬在此。陳氏墳因其太久,亦不復遷。二姓皆永禁進葬,遂為定案詳。巡道李君振雲批,亦以��志為斷。今詳文並批,皆刻於東一碑石,西一碑系乾隆十年縣令禁芻牧者。墓有古樹,皆乾隆中所禁,近年亦枯朽矣。巳正歸舟。舟行出沙湖,申刻至九江老營。熱甚。酉正,西風作,始漸涼也。見客二次。夜,與雪琴、少泉久談。清理文件。是日接季洪弟信,知將回湘鄉募勇。接胡宮保信,知皖北軍事日壞。閱京報,亦以定遠失守,勝翁皆交部嚴議也。閱《步天歌》。是夕,思作書者宜臨帖、摹帖;作文作詩皆宜專學一家,乃易長進。然則作人之道,亦宜專學一古人,或得令人之賢者而師法之,庶易長進。
0 notes
Text
家訓常唸定心性
H:亞東科技學院外牆有朱子家訓,別出心裁,家訓沒事唸一唸!AI當道,今古相融,以人為本,掌控更大的空間能量。20250703W4
朱子家訓
作者:朱用純 明末清初《朱子家訓》亦稱《朱柏廬治家格言》,簡稱《朱子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純,字致一,自號柏廬,南直隸(今江蘇省)崑山縣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
姊妹計劃: 百科·粵典·數據項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
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
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艶妝。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
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
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
見窮苦親鄰,須加溫卹。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
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
重貲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
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
處世戒多言,言多��失。
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
毋貪口腹而恣殺牲禽。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
頽隳自甘,家道難成。
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愬?當忍耐三思;
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
施惠無念,受恩莫忘。
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嫉心;
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
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
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
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守分安命,順時聽天;
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柏盧書
縷,恆念物力維艱」等格言廣為流傳。
《顏氏家訓》:
由北齊顏之推所著,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家訓之一,內容涵蓋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等方面,對後世影響深遠。
其他家訓:
例如《周公訓》、《孔子家訓》、《袁氏世范》等,都體現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總而言之,家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家族的訓言,也是對後代的美好期盼,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
顏氏家訓
漢代之後 -> 魏晉南北朝 -> 顏氏家訓 -> 勉學
《勉學》
1
自古明王聖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此事遍於經史,吾亦不能鄭重,聊舉近世切要,以啟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數歲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禮、傳,少者不失詩、論。及至冠婚,體性稍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工巧則致精器用,伎藝則沈思法術,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議經書。多見士大夫恥涉農商,差務工伎,射則不能穿札,筆則纔記姓名,飽食醉酒,忽忽無事,以���銷日,以此終年。或因家世餘緒,得一階半級,便自為足,全忘修學;及有吉凶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雲霧;公私宴集,談古賦詩,塞默低頭,欠伸而已。有識旁觀,代其入地。何惜數年勤學,長受一生愧辱哉!
2
梁朝全盛之時,貴遊子弟,多無學術,至於諺云:「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祕書。」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駕長簷車,跟高齒屐,坐棋子方褥,憑斑絲隱囊,列器玩於左右,從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經求第,則顧人答策;三九公讌,則假手賦詩。當爾之時,亦快士也。及離亂之後,朝市遷革,銓衡選舉,非復曩者之親;當路秉權,不見昔時之黨。求諸身而無所得,施之世而無所用。被褐而喪珠,失皮而露質,兀若枯木,泊若窮流,鹿獨戎馬之間,轉死溝壑之際。當爾之時,誠駑材也。有學藝者,觸地而安。自荒亂已來,諸見俘虜。雖百世小人,知讀論語、孝經者,尚為人師;雖千載冠冕,不曉書記者,莫不耕田養馬。以此觀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數百卷書,千載終不為小人也。
3
夫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為一藝,得以自資。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無人庇廕,當自求諸身耳。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嬾營饌,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讀書之人,自羲、農巳來,宇宙之下,凡識幾人,凡見幾事,生民之成敗好惡,固不足論,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隱也。
4
有客難��人曰:「吾見彊弩長戟,誅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義習吏,匡時富國,以取卿相者有矣;學備古今,才兼文武,身無祿位,妻子飢寒者,不可勝數,安足貴學乎?」主人對曰:「夫命之窮達,猶金玉木石也;脩以學藝,猶磨瑩雕刻也。金玉之磨瑩,自美其礦璞,木石之段塊,自醜其雕刻;安可���木石之雕刻,乃勝金玉之礦璞哉?不得以有學之貧賤,比於無學之富貴也。且負甲為兵,咋筆為吏,身死名滅者如牛毛,角立傑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黃,吟道詠德,苦辛無益者如日蝕,逸樂名利者如秋荼,豈得同年而語矣。且又聞之:生而知之者上,學而知之者次。所以學者,欲其多知明達耳。必有天才,拔群出類,為將則闇與孫武、吳起同術,執政則懸得管仲、子產之教,雖未讀書,吾亦謂之學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師古之蹤跡,猶蒙被而臥耳。
5
人見鄰里親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學之,不知使學古人,何其蔽也哉?世人但見跨馬被甲,長矟彊弓,便云我能為將;不知明乎天道,辯乎地利,比量逆順,鑒達興亡之妙也。但知承上接下,積財聚穀,便云我能為相;不知敬鬼事神,移風易俗,調節陰陽,薦舉賢聖之至也。但知私財不入,公事夙辦,便云我能治民;不知誠己刑物,執轡如組,反風滅火,化鴟為鳳之術也。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晚捨,便云我能平獄;不知同轅觀罪,分劍追財,假言而姦露,不問而情得之察也。爰及農商工賈,廝役奴隸,釣魚屠肉,飯牛牧羊,皆有先達,可為師表,博學求之,無不利於事也。
6 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未知養親者,欲其觀古人之先意承顏,怡聲下氣,不憚劬勞,以致甘嫩,惕然慚懼,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觀古人之守職無侵,見危授命,不忘誠諫,以利社稷,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驕奢者,欲其觀古人之恭儉節用,卑以自牧,禮為教本,敬者身基,瞿然自失,斂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觀古人之貴義輕財,少私寡慾,忌盈惡滿,賙窮卹匱,赧然悔恥,積而能散也;素暴悍者,欲其觀古人之小心黜己,齒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賢容眾,苶然沮喪,若不勝衣也;素怯懦者,欲其觀古人之達生委命,彊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奮厲,不可恐懾也:歷茲以往,百行皆然。縱不能淳,去泰去甚。學之所知,施無不達。世人讀書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無聞,仁義不足;加以斷一條訟,不必得其理;宰千戶縣,不必理其民;問其造屋,不必知楣橫而梲豎也;問其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遲也;吟嘯談謔,諷詠辭賦,事既優閑,材增迂誕,軍國經綸,略無施用:故為武人俗吏所共嗤詆,良由是乎!
7 夫學者所以求益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讎敵,惡之如鴟梟。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
8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脩身以求進也。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脩身利行,秋實也。
9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二十之外,所誦經書,一月廢置,便至荒蕪矣。然人有坎壈,失於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孔子云:「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魏武、袁遺,老而彌篤,此皆少學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學,名聞天下;荀卿五十,始來遊學,猶為碩儒;公孫弘四十餘,方讀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雲亦四十,始學易、論語;皇甫謐二十,始受孝經、論語:皆終成大儒,此並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學,便稱遲暮,因循面牆,亦為愚耳。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
10
學之興廢,隨世輕重。漢時賢俊,皆以一經弘聖人之道,上明天時,下該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已來不復爾,空守章句,但誦師言,施之世務,殆無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為貴,不肯專儒。梁朝皇孫以下,總丱之年,必先入學,觀其志尚,出身已後,便從文史,略無卒業者。冠冕為此者,則有何胤、劉瓛、明山賓、周捨、朱异、周弘正、賀琛、賀革、蕭子政、劉縚等,兼通文史,不徒講說也。洛陽亦聞崔浩、張偉、劉芳,鄴下又見邢子才:此四儒者,雖好經術,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諸賢,故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閒人,音辭鄙陋,風操蚩拙,相與專固,無所堪能,問一言輒酬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使汝以此為師,令人氣塞。孔子曰:「學也祿在其中矣。」今勤無益之事,恐非業也。夫聖人之書,所以設教,但���練經文,粗通注義,常使言行有得,亦足為人;何必「仲尼居」即須兩紙疏義,燕寢講堂,亦復何在?以此得勝,寧有益乎?光陰可惜,譬諸逝水。當博覽機要,以濟功業;必能兼美,吾無閒焉。
11 俗間儒士,不涉群書,經緯之外,義疏而已。吾初入鄴,與博陵崔文彥交遊,嘗說王粲集中難鄭玄尚書事。崔轉為諸儒道之,始將發口,懸見排蹙,云:「文集只有詩賦銘誄,豈當論經書事乎?且先儒之中,未聞有王粲也。」崔笑而退,竟不以粲集示之。魏收之在議曹,與諸博士議宗廟事,引據漢書,博士笑曰:「未聞漢書得證經術。」收便忿怒,都不復言,取韋玄成傳,擲之而起。博士一夜共披尋之,達明,乃來謝曰:「不謂玄成如此學也。」
12
夫老、莊之書,蓋全真養性,不肯以物累己也。故藏名柱史,終蹈流沙;匿跡漆園,卒辭楚相,此任縱之徒耳。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遞相誇尚,景附草靡,皆以農、黃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業,棄之度外。而平叔以黨曹爽見誅,觸死權之網也;輔嗣以多笑人被疾,陷好勝之阱也;山巨源以蓄積取譏,背多藏厚亡之文也;夏侯玄以才望被戮,無支離擁腫之鑒也;荀奉倩喪妻,神傷而卒,非鼓缶之情也;王夷甫悼子,悲不自勝,異東門之達也;嵇叔夜排俗取禍,豈和光同塵之流也;郭子玄以傾動專勢,寧後身外己之風也;阮嗣宗沈酒荒迷,乖畏途相誡之譬也;謝幼輿贓賄黜削,違棄其餘魚之旨也:彼諸人者,並其領袖,玄宗所歸。其餘桎梏塵滓之中,顛仆名利之下者,豈可備言乎!直取其清談雅論,剖玄析微,賓主往復,娛心悅耳,非濟世成俗之要也。洎於梁世,茲風復闡,莊、老、周易,總謂三玄。武皇、簡文,躬自講論。周弘正奉贊大猷,化行都邑,學徒千餘,實為盛美。元帝在江、荊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為教授,廢寢忘食,以夜繼朝,至乃倦劇愁憤,輒以講自釋。吾時頗預末筵,親承音旨,性既頑魯,亦所不好云。
13
齊孝昭帝侍婁太后疾,容色憔悴,服膳減損。徐之才為灸兩穴,帝握拳代痛,爪入掌心,血流滿手。后既痊愈,帝尋疾崩,遺詔恨不見山陵之事。其天性至孝如彼,不識忌諱如此,良由無學所為。若見古人之譏欲母早死而悲哭之,則不發此言也。孝為百行之首,猶須學以脩飾之,況餘事乎!
14
梁元帝嘗為吾說:「昔在會稽,年始十二,便已好學。時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閑齋張葛幃避蠅獨坐,銀甌貯山陰甜酒,時復進之,以自寬痛。率意自讀史書,一日二十卷,既未師受,或不識一字,或不解一語,要自重之,不知厭倦。」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況其庶士,冀以自達者哉?
15
古人勤學,有握錐投斧,照雪聚螢,鋤則帶經,牧則編簡,亦為勤篤。梁世彭城劉綺,交州刺史勃之孫,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讀。孝元初出會稽,精選寮寀,綺以才華,為國常侍兼記室,殊蒙禮遇,終於金紫光祿。義陽朱詹,世居江陵,後出揚都,好學,家貧無資,累日不爨,乃時吞紙以實腹。寒無氈被,抱犬而臥。犬亦飢虛,起行盜食,呼之不至,哀聲動鄰,猶不廢業,卒成學士,官至鎮南錄事參軍,為孝元所禮。此乃不可為之事,亦是勤學之一人。東莞臧逢世,年二十餘,欲讀班固漢書,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劉緩乞丐客刺書翰紙末,手寫一本,軍府服其志尚,卒以漢書聞。
16
齊有宦者內參田鵬鸞,本蠻人也。年十四五,初為閽寺,便知好學,懷袖握書,曉夕諷誦。所居卑末,使彼苦辛,時伺閒隙,周章詢請。每至文林館,氣喘汗流,問書之外,不暇他語。及睹古人節義之事,未嘗不感激沈吟久之。吾甚憐愛,倍加開獎。後被賞遇,賜名敬宣,位至侍中開府。後主之奔青州,遣其西出,參伺動靜,為周軍所獲。問齊主何在,紿云:「已去,計當出境。」疑其不信,歐捶服之,每折一支,辭色愈厲,竟斷四體而卒。蠻夷童丱,猶能以學成忠,齊之將相,比敬宣之奴不若也。
17
鄴平之後,見徙入關。思魯嘗謂吾曰:「朝無祿位,家無積財,當肆筋力,以申供養。每被課篤,勤勞經史,未知為子,可得安乎?」吾命之曰:「子當以養為心,父當以學為教。使汝棄學徇財,豐吾衣食,食之安得甘?衣之安得暖?若務先王之道,紹家世之,藜羹縕褐,我自欲之。」
18
書曰:「好問則裕。」禮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蓋須切磋相起明也。見有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坐,謬誤差失者多矣。穀梁傳稱公子友與莒挐相搏,左右呼曰「孟勞」。「孟勞」者,魯之寶刀名,亦見廣雅。近在齊時,有姜仲岳謂:「『孟勞』者,公子左右,姓孟名勞,多力之人,為國所寶。」與吾苦諍。時清河郡守邢峙,當世碩儒,助吾證之,赧然而伏。又三輔決錄云:「靈帝殿柱題曰:『堂堂乎張,京兆田郎。』」蓋引論語,偶以四言,目京兆人田鳳也。有一才士,乃言:「時張京兆及田郎二人皆堂堂耳。」聞吾此說,初大驚駭,其後尋媿悔焉。江南有一權貴,讀誤本蜀都賦注,解「蹲鴟,芋也」,乃為「羊」字;人饋羊肉,答書云:「損惠蹲鴟。」舉朝驚駭,不解事義,久後尋跡,方知如此。元氏之世,在洛京時,有一才學重臣,新得史記音,而頗紕繆,誤反「顓頊」字,頊當為許錄反,錯作許緣反,遂謂朝士言:「從來謬音『專旭』,當音『專翾』耳。」此人先有高名,翕然信行;期年之後,更有碩儒,苦相究討,方知誤焉。漢書王莽贊云:「紫色蛙聲,餘分閏位。」謂以偽亂真耳。昔吾嘗共人談書,言及王莽形狀,有一俊士,自許史學,名價甚高,乃云:「王莽非直鴟目虎吻,亦紫色蛙聲。」又禮樂志云:「給太官挏馬酒。」李奇注:「以馬乳為酒也,揰挏乃成。」二字並從手。揰挏,此謂撞擣挺挏之,今為酪酒亦然。向學士又以為種桐時,太官釀馬酒乃熟。其孤陋遂至於此。太山羊肅,亦稱學問,讀潘岳賦:「周文弱枝之棗」,為杖策之杖;世本:「容成造歷。」以歷為碓磨之磨。
19
談說製文,援引古昔,必須眼學,勿信耳受。江南閭里閒,士大夫或不學問,羞為鄙朴,道聽塗說,強事飾辭:呼徵質為周、鄭,謂霍亂為博陸,上荊州必稱陝西,下揚都言去海郡,言食則餬口,道錢則孔方,問移則楚丘,論婚則宴爾,及王則無不仲宣,語劉則無不公幹。凡有一二百件,傳相祖述,尋問莫知原由,施安時復失所。莊生有乘時鵲起之說,故謝朓詩曰:「鵲起登吳臺。」吾有一親表,作七夕詩云:「今夜吳臺鵲,亦共往填河。」羅浮山記云:「望平地樹如薺。」故戴暠詩云:「長安樹如薺。」又鄴下有一人詠樹詩云:「遙望長安薺。」又嘗見謂矜誕為夸毗,呼高年為富有春秋,皆耳學之過也。
20
夫文字者,墳籍根本。世之學徒,多不曉字:讀五經者,是徐邈而非許慎;習賦誦者,信褚詮而忽呂忱;明史記者,專徐、鄒而廢篆籀;學漢書者,悅應、蘇而略蒼、雅。不知書音是其枝葉,小學乃其宗系。至見服虔、張揖音義則貴之,得通俗、廣雅而不屑。一手之中,向背如此,況異代各人乎?
21
夫學者貴能博聞也。郡國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飲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尋,得其原本;至於文字,忽不經懷,己身姓名,或多乖舛,縱得不誤,亦未知所由。近世有人為子制名:兄弟皆山傍立字,而有名峙者;兄弟皆手傍立字,而有名機者;兄弟皆水傍立字,而有名凝者。名儒碩學,此例甚多。若有知吾鍾之不調,一何可笑。
22
吾嘗從齊主幸并州,自井陘關入上艾縣,東數十里,有獵閭村。後百官受馬糧在晉陽東百餘里亢仇城側。並不識二所本是何地,博求古今,皆未能曉。及檢字林、韻集,乃知獵閭是舊䜲餘聚,亢仇舊是䜱䜪亭,悉屬上艾。時太原王劭欲撰鄉邑記注,因此二名聞之,大喜。
23
吾初讀莊子「螝二首」,韓非子曰:「蟲有螝者,一身兩口,爭食相齕,遂相殺也」,茫然不識此字何音,逢人輒問,了無解者。案:爾雅諸書,蠶蛹名螝,又非二首兩口貪害之物。後見古今字詁,此亦古之虺字,積年凝滯,豁然霧解。
24
嘗遊趙州,見柏人城北有一小水,土人亦不知名。後讀城西門徐整碑云:「洦流東指。」眾皆不識。吾案說文,此字���魄字也,洦,淺水貌。此水漢來本無名矣,直以淺貌目之,或當即以洦為名乎?
25
世中書翰,多稱勿勿,相承如此,不知所由,或有妄言此忽忽之殘缺耳。案:說文:「勿者,州里所建之旗也,象其柄及三斿之形,所以趣民事。故忽遽者稱為勿勿。」
26
吾在益州,與數人同坐,初晴日晃,見地上小光,問左右:「此是何物?」有一蜀豎就視,答云:「是豆逼耳。」相顧愕然,不知所謂。命取將來,乃小豆也。窮訪蜀士,呼粒為逼,時莫之解。吾云:「三蒼、說文,此字白下為匕,皆訓粒,通俗文音方力反。」眾皆歡悟。
27
愍楚友婿竇如同從河州來,得一青鳥,馴養愛翫,舉俗呼之為鶡。吾曰:「鶡出上黨,數曾見之,色並黃黑,無駁雜也。故陳思王鶡賦云:『揚玄黃之勁羽。』」試檢說文:「䲸雀似鶡而青,出羌中。」韻集音介。此疑頓釋。
28
梁世有蔡朗者諱純,既不涉學,遂呼蓴為露葵。面牆之徒,遞相倣效。承聖中,遣一士大夫聘齊,齊主客郎李恕問梁使曰:「江南有露葵否?」答曰:「露葵是蓴,水鄉所出。卿今食者綠葵菜耳。」李亦學問,但不測彼之深淺,乍聞無以覈究。
29
思魯等姨夫彭城劉靈,嘗與吾坐,諸子侍焉。吾問儒行、敏行曰:「凡字與諮議名同音者,其數多少,能盡識乎?」答曰:「未之究也,請導示之。」吾曰:「凡如此例,不預研檢,忽見不識,誤以問人,反為無賴所欺,不容易也。」因為說之,得五十許字。諸劉歎曰:「不意乃爾!」若遂不知,亦為異事。
30
校定書籍,亦何容易,自揚雄、劉向,方稱此職耳。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或彼以為非,此以為是;或本同末異;或兩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
0 notes
Text
清朝文學
H:清朝文學有那些,查查。20250429W2
維基百科:
清朝文學
增加條目描述
清朝文學多元發展,兼容並包歷代之文學特色[參1]。明朝以前的文學發展多表現在聲韻、格律、句法、結構的因襲或創變;清朝承接各代文學成果,先後形成許多學派,將各種在明朝以前已式微的文體重新復興,並繼明末進一步發展各類小說、戲曲;另外,因不同地區��民族互動而呈現出語言風格多樣化之文學面貌,於古體詩、近體詩、駢體文、散文、賦、詞、曲、小說、戲曲皆然。由於語言轉變較微妙,往往被人忽視,造成清朝文學缺乏明顯特徵與創造力的一般印象。整體而言,清代文學面向相當複雜多樣,但品質上也良莠不齊[參2]。
清光緒刊本的《紅樓夢》插圖,圖上人物為襲人。(改琦繪)
散文
清朝前期出現風格率真、浪漫的小品文,以張岱、李漁與袁枚為主;又有侯方域、魏禧、汪琬合稱「清初散文三大家」[參3]。但是他們的文風不受道學學者支持,這些學者發起復興唐宋文風的古文運動,此即桐城派。創始人方苞與劉大櫆、姚鼐有「桐城三祖」之稱。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的古文主張,在提倡「義理(內容合理)、考據(材料確切)、詞章(文辭精美),三者不可偏廢。」講究義法,提倡義理,要求語言雅潔,反對俚俗。後來曾國藩發展成湘鄉派,惲敬、張惠言發展成陽湖派[參4]。
詩
清朝的詩風甚盛[參4],以帝王、宗室為首,官方大力提倡詩學,自清聖祖以後諸帝主導官修《御定全唐詩》、《御選唐詩》、《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御定全金詩》、《御定佩文齋詠物詩選》、《御定歷代題畫詩類》、《御選唐宋詩醇》、《欽定熙朝雅頌集》、《御定千叟宴詩》、《欽定千叟宴詩》、《欽定重舉千叟宴詩》、《上書房消寒詩錄》、《三元詩附三元喜宴詩》、《御定歷代賦彙》以及各代皇帝之《御製詩集》,如清高宗酷愛作詩,一生作《御製詩》五集,共計十餘萬首,每作一首詩便令詞臣注釋,若詞臣不得內容原委則准許其回家查閱典籍[參5],多羅安郡王瑪爾渾選宗室王公詩為《宸萼集》。皇帝也將詩詠作為聯繫、攏絡官員的方式[參6]。
清初詩家首推錢謙益、吳偉業與王士禎;康熙中後期,江南地區出現了王式丹、吳廷楨、宮鴻曆、徐昂發、錢名世、張大受、管棆、吳士玉、顧嗣立、李必恆、蔣廷錫、繆沅、王圖炳、徐永宣、郭元𨥤合稱「江左十五子」。乾隆時期袁枚、蔣士銓與趙翼並稱江右三大家,同時黃景仁與鄭板橋也以詩聞名。嘉慶、道光年間文人廣結詩社,京師與揚州風氣最盛,以消寒詩社最知名,代表人物有顧蓴、夏修恕、程恩澤、陶澍、朱珔、吳椿、梁章鉅、潘曾沂、胡承珙、李彥章、劉嗣綰、周之琦、林則徐、徐寶善、卓秉恬。被稱為「詩界革命」的詩歌改良運動產生於維新運動,其代表有黃遵憲的以寫作反映時代的社會詩,其餘如譚嗣同、唐才常、康有為、蔣智由、丘逢甲、夏曾佑均有作品存世。於清末又發展出同光體,代表作家陳三立、陳衍、沈曾植等,且延續到辛亥革命後。清朝詩論學說分成沈德潛的格調說、王士禎的神韻說、袁枚的性靈說與翁方剛的肌理說[參4]。
詞
詞興起於隋唐的「燕樂」,兩宋發展達高峰,至元朝衰微,延續至明朝則趨近消亡[參7][參8];清初詞學振興繁盛,康熙年間納蘭性德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隨後產生由陳維崧為代表的陽羨詞派、朱彝尊為代表的浙西詞派,詞學蔚為風潮。萬樹整理詞調輯成《詞律》,於清詞頗有影響力;康熙末,清聖祖敕命王奕清等編成《御定詞譜》,為詞調格律的集大成鉅作,影響層面最廣[參9]。乾隆、嘉慶朝,常州詞派起而代之,反對浙西詞派的「清空之弊」,代表人物有張惠言、張琦、惲敬、黃景仁、李兆洛、丁履恆、錢季重、陸繼輅、左輔、董士錫、周濟、劉嗣綰、劉逢祿、譚獻、莊棫、宋翔鳳、謝章鋌、馮煦、陳廷焯、王鵬運、鄭文焯、況周頤、朱祖謀、納蘭真等人,著名詞人輩出,持續到清末民初[參10]。清朝因此被稱為詞的「極盛時期」,「號稱詞學中興」,「作家之盛,直比兩宋」,門戶派別各具風采,婉約、豪放都各自重現、盛行[參11]。
小說
清朝小說傑出者眾,曹雪芹等著《紅樓夢》不僅為四大名著之一,由於其對社會百態和眾多人物全面精確的寫實描繪和豐富的藝術魅力而被普遍認為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蒲松齡以志怪內容反映社會面貌的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吳敬梓所著的雖結構鬆散但足稱偉大諷刺小說的《儒林外史》;以及在《儒林外史》的影響下,《老殘遊記》等為代表的揭���官場醜態的晚清譴責小說均對近現代有很大影響[參4]。
0 notes
Text
袁頌安專欄 :《回憶 焦仁和委員長訪問祕鲁僑社 和焦公的善緣》/ 袁頌安
我在民國五十八年考取 海外華文教師之職,進入僑務委員會仼職。當時僑委會的委員長是 高信 高人言先生。在僑委會工作三十一年期間,歷經第八仼委員長高信、第九仼毛松年、第十仼曾廣順、第十一仼蔣孝嚴、第十二仼祝基瀅、第十三仼焦仁和、第十四仼張富美,共計七位委員長,其中與 焦仁和委員長結的緣最深最久。 Continue reading 袁頌安專欄 :《回憶 焦仁和委員長訪問祕鲁僑社 和焦公的善緣》/ 袁頌安
0 notes
Text
【新聞看點】這預言太直接 習除隱患 他遭滅口?
1 note
·
View note
Text
10/23 祡寮偶記
10/23 祡寮偶記
揭密東京第一紅燈區"歌舞伎町"! 歌舞伎町拚轉型 男公關偶像藝人化上節目.拍MV扭轉風俗形象 全日本歷史最悠久台菜店 隱身紅燈區│李文儀主持│【消失的國界完整版】20230930│三立新聞台 - YouTube 原宿也有不少土地是台灣人擁有、日清速食麵也是台灣人;不過很早就已經歸化為日本人了。
全球最大債主想彎道超車? 中共正拉攏第三世界 與美爭搶世界主導權/韓正聯大演說 彰顯中共重塑國際秩序野心/中共藉一帶一路放高利貸 反陷財政危機|20231003|@taiwanplus0709 - YouTube 精盡而亡
《波蘭水上芭雷選手初體驗台灣熱炒》驚呼連連 - YouTube 外星人語言。
在野看綠執政 恐嚇翻車賣台洩密寧毀台灣?/管中閔:從網攻到威脅 誰縱容這些『雜碎』/謝志偉狠酸管中閔「爺們撞邪門」|20231008|@taiwanplus0709 - YouTube 別忘了以論文抄襲的罪名讓新竹市長林智堅下台的那幾個台灣大學教授。
腐敗共軍如何攻打台灣?|#余杰 #矢板明夫 #汪浩|@華視三國演議|精彩回顧 - YouTube 不流血的戰爭、台灣的核彈,就是 “分批次” 的,以精準火箭擊毀長江三峽大壩的水門。
苦苓批"國民黨不認同中華民國3.0" 安排草尼馬是取諧音表達不滿? 再批"現在誰相信中華民國包括中國領土!" 酸藍在自欺欺人|許貴雅主持|【新台灣加油 PART1】20231010|三立新聞台 - YouTube 心中最痛的是,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的是原本瞧不起的台灣人侯友宜。
《#以色列 大反攻! #中國 到處點火》【2023.10.10『年代向錢看』】 @ChenTalkShow - YouTube
以阿問題可以回朔到聖經。我不是基督徒;不過以色列人原本散居世界各地,在聯合國的幫助之下,在目前的國土重建了國家。然而這塊土地老早有巴勒斯坦人世居, 以色列進佔之後,開始全力清除,巴勒斯坦人就此被驅離世居的家園,流離失所,因此幾十年來以阿衝突不斷,當時的巴勒斯坦領袖名叫 阿拉法特。這樣複雜的歷史,
如今世人一面倒的支持以色列,巴勒斯坦人口更多了,如此雙方的血海深仇,無止無盡,此其聖經時代之污垢,留存至 2000多年後的今日乎 !•四十多年前阿拉法特的時代已經亂過一陣子,報導就這樣。聖經不是重點,可以去看張將軍的報導,大部分的土地原本都是巴勒斯坦入,是非很清楚。
(3) 【新聞挖挖哇】黃越綏獨家公開昔日姻緣!康凱梅開4度被「家暴騙婚」財產蒸發五百萬?節目坦白四段婚姻情史超驚人!鄭弘儀驚呆老來求伴全為錢?20231011|來賓:黃越綏、康凱、婚顧VIVI、蘇家宏、林萃芬 - YouTube
查了一下,哇!真是春風得意。
【新聞挖挖哇】蔡天鳳屍骨無存!800萬「3D列印」修復遺體背��秘辛!擲茭招魂多次為何都失敗?告別式守靈瞻仰遺容猝死奇案!沒想過會這樣死掉!20231013|來賓:高仁和、周映君、戴志揚、陳國元、呂文婉 - YouTube 被蜂釘過一次手心,不到五分鐘就嘔吐,立即往見醫師,醫師見狀馬上招來救護車送往大醫院治療。
精彩片段》尚毅夫:郝柏村挺宋楚瑜…【年代向錢看】2023.09.29 @ChenTalkShow - YouTube 地方鄉鎮長都開Benz,因為宋做派好,會說話之外,大量撒錢,籠絡人心,加上大帥哥發言人,聲勢無法可擋,也導致省府財政差點破產,事後才由中央彌平。
登頂雪山主峰!見證衆神國度的長鬃山羊 記錄冰河遺留在台灣的亞熱帶奇蹟!20231013 EP126上山下海過一夜之極島台灣|艾美 楊盛堯MAX 熱血阿傑 蕭志瑋八弟 松野高志 三條魚|PP塑崩褲氣動版 - YouTube 木製雙層床應該可以上朔至日本時代的軍營,因為 50多年前的陸軍軍營就是承襲自日本時代的軍營。
以哈戰火恐釀越戰效應 利率通膨雙揚?/哈瑪斯密謀襲以國2年 機敏僅數人知曉/以哈重燃石油危機? 吳嘉隆解析避險震盪/若台海緊張 美多方開戰無力馳援台灣|20231014|@taiwanplus0709 - YouTube 伊朗、敘利亞、黎巴嫩;能不能多談些可以解決這個無止無盡,無法可解的仇恨?這些大國沒有一個願意伸手幫忙,倒是各自選邊,彼此對幹,二十一世紀的這個世界實在是毫無進步。
數字台灣HD480 產線去中化 台商在中國30年大撤退 謝金河 廖金漳 袁明仁 - YouTube
歷史偶然論?解讀百年政黨大轉折關鍵。@democraticTaiwanChannel - YouTube “寧給外人,不給家奴” - 這就是國民黨在一再失去政權獨占之後的挫敗心理;可悲的是這個外人卻是國民黨曾經血戰,甚至從而敗逃台灣的的仇敵。很難想像曾經說過:「我也是台灣人!」的蔣經國,如果還在世,會如何看待這些不肖子弟。
KEnny Teh | Facebook 有相愛才有真愛;真愛來自親情,可能是相親,可能是湊和而來,味道相差太遠。
姚立明斷言 藍白到2028都不會合 選後藍白鬥爭才要開始/國.眾兩黨不分區名單揭曉 姚立明:綠該因應/2018綠分手關鍵?柯不配合本土路線|20231017|@taiwanplus0709 - YouTube 推出去之前,其實有一個拉近來的步驟;那就是與當時綠色的柯,透過 北門會 就此分手的表演藝術,讓柯進行解構藍營的一黨獨大。這就是今日藍白相爭的局面。 • 戰略在 8年前已經底定。柯的出現並不偶然,記得公車上的 “野生的柯文哲”?這應該就是初舞台的 “亮相”。8年前的北門會場景(不是4年前, 可惜沒找到 8年前),是在北門側方擺著一條長桌,蔡柯於此相會,蔡欲與柯說話,柯反身要離去。柯在這之前是綠營,經此一會,這就是柯脫離綠營的 宣告,開始進入攪和的階段。柯的性格後來暴露,不是一塊料,說話語無倫次之外,對政治缺少總體概念。侯有宜、郭台銘,這三位的談話內容,都不是 有能力承擔總統大位的人。 不提那是一場表演,以柯的表現,民調滑落理所當然。姚教授為什麼說柯是被從綠營推出去藍營?可能是要維持柯下滑的聲量,與侯分享藍營的選票。這些東西反正都很複雜,台灣人實在很幸福是真的。• 其實也很簡單;宣佈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目前叫做中華民國,當然也沒有九二共識。
獨家最新民調曝光 吳子嘉重炮批柯團隊 尖酸刻薄.人身攻擊.粗魯無文/賴清德民調連5跌 驚見.../藍白合VS賴清德 吳子嘉估輸贏50萬票內|20231020|@taiwanplus0709 - YouTube 真的嗎?這麼說;離選舉還那麼遠。
《金是宮廷政治高手...柯是最大不安因素!藍白合喬不攏!柯郭玩曖昧!柯祝郭"心想事成"!柯堅持不要臉!》2022.10.21『年代向錢看』週末精選】@ChenTalkShow - YouTube 一開始柯是綠營側翼,用來裂土封侯,現在柯長大了,���藍營帶來無限煩惱。
我討厭我的名字|另一種注目 #鏡新聞 - YouTube 想到基度山恩仇記 https://www.ncfta.gov.tw/orchestramember_75_527.html
Facebook 民進黨一直認為必需留有談判的機會,雖然中國不會鬆手,中美也已經翻臉。
购入1947年美军涂装Jeep吉普威利斯——(上)静态评测 - YouTube 上架 30機槍,爬山涉水。
中國政局的史達林邏輯|誰是習身邊的赫魯雪夫?|#吳國光 #矢板明夫 #汪浩|@華視三國演議|20231021 - YouTube 馬列+文革+紅二代+軍隊大院+大中國+噴發經濟,養出了一個大傻瓜=習近平=不能用常理解釋。
趙天麟小三起底!36歲張晴來頭不小 廖金漳:出身夜總會 統戰成員/接觸謝蔡菊發言人.立委 張晴返中能不交代?/中國女趙天麟親密照還有第二波?|20231026|@taiwanplus0709 - YouTube 大選到了,一件件曝光,顯示養案不少;第一時間就應該開除黨籍。
精彩片段》謝金河:2017年.中國經濟就已到頂...【年代向錢看】2023.01.24@ChenTalkShow - YouTube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有經過,才有切膚之痛,此所以「處有為之事,行不言這教」。
【直播中】蔡英文總統接見立陶宛國會議長希米利特訪問團 - YouTube 兩張圖畫都很漂亮,左邊一幅相當突出,真的氣象一新。(不知道國宴都吃些什麼。)
《#郭智輝 專訪!#台灣 #晶片 霸權!#郭台銘 不會退選!》【年代向錢看】2023.10.27 @ChenTalkShow - YouTube 政治有任期卻是影響深遠而全面,事業做得再大,也就只是一個事業;到了某個程度,難免去接觸政治而受制於政治。
你知道慈禧太后也超愛吃珍珠粉圓嗎?👸🏻🧋🤴🏻 I Drunk Empress Cixi Boba Pearls! - Taiwanese Street Food - YouTube 古早!古早!食的是粉圓+刀剉冰+糖水+鳳梨汁+些許鳳梨片+已經消失的 香蕉油。
1 note
·
View note
Text
金明馆丛稿初编
125个
◆ 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
2021/08/02: 張道陵順帝時始居蜀,本爲沛國豐(今江蘇省豐縣)人。豐沛又距東海不遠,其道術淵源來自東,而不自西,亦可想見
此後漢之黄巾米賊之起原有關於海濱區域者也。
2021/06/11: 天师道五斗米道所具海滨宗教之特征
據此,可知郁洲之地爲神仙居處,而適與于吉、宫崇之神書所出處至近。孫恩、盧循武力以水師爲主,所率徒黨必習於舟檝之海畔居民。其以投水爲登「仙堂」,自沉爲成「水仙」,皆海濱宗教之特徵。孫秀之「欲乘船東走入海」,即後來其族孫敗則入海,返其舊巢之慣技。若明乎此,則知孫、盧之所以爲海嶼妖賊者,蓋有環境之薰習,家世之遺傳,決非一朝一夕偶然遭際所致。
2021/06/12: 六朝人最重家諱,而「之」「道」等字則在不避之列
簡文帝字道萬,其子又名道生道子。俱足證其與天師道之關係。六朝人最重家諱,而「之」「道」等字則在不避之列,所以然之故雖不能詳知,要是與宗教信仰有關。
2021/06/12: 天師道對於竹之爲物,極稱賞其功用。琅邪王氏世奉天師道。故世傳王子猷之好竹如是之甚
但可注意者,天師道對於竹之爲物,極稱賞其功用。琅邪王氏世奉天師道。故世傳王子猷之好竹如是之甚。(見世説新語簡傲篇、御覽叁捌玖引語林及晉書捌拾王徽之傳等。)疑不僅高人逸致,或亦與宗教信仰有關。
因循妻爲孫恩之妹,而疑盧氏亦五斗米世家。否則南朝士族婚嫁最重門第,以范陽盧氏之奕世高華,而連姻於妖寒之孫氏,其理殊不可解也。
2021/06/12: 蓋天師道之道術與老莊之玄理本自不同
至其不好老莊之書者,蓋天師道之道術與老莊之玄理本自不同,此與浩之信仰天師道,並無衝突也。故浩之所以與謙之之道獨有契合,助成其事者
2021/06/14: 世俗嫁娶太早
吉意以爲夫婦,人倫大綱,夭壽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爲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
2021/06/13: 家世信仰之至深且固,不易湔除
沈隱侯雖歸命釋迦,平生著述如均聖論,答陶隱居難均聖論,内典序,佛記序,六道相續作佛義,形神論,神不滅論,難范縝神滅論,究竟慈悲論,千僧會願文,捨身願疏,及懺悔文等,(見廣弘明集伍、壹伍、壹玖、貳貳、貳陸、貳捌等。)皆闡明佛教之説。迨其臨終之際,仍用道家上章首過之法。然則家世信仰之至深且固,不易湔除,有如是者。明乎此義,始可與言吾國中古文化史也。
2021/06/11: 王羲之、鹅、书法与道教
然則依醫家言,鵝之爲物,有解五臟丹毒之功用,既於本草列爲上品,則其重視可知。醫家與道家古代原不可分。故山陰道士之養鵝,與右軍之好鵝,其旨趣實相契合,非右軍高逸,而道士鄙俗也。道士之請右軍書道經,及右軍之爲之寫者,亦非道士僅爲愛好書法,及右軍喜此鶃鶃之羣有合於執筆之姿勢也。實以道經非倩能書者寫之不可。
2021/06/11: 東西晉南北朝時之士大夫玄儒文史之學著於外表,使人想慕其高風盛況。然一詳考其内容,則多數實爲惑世誣民之鬼道,良可嘅矣。
東西晉南北朝時之士大夫,其行事遵周孔之名教(如嚴避家諱等),言論演老莊之自然。玄儒文史之學著於外表,傳於後世者,亦未嘗不使人想慕其高風盛況。然一詳考其内容,則多數之世家其安身立命之秘,遺家訓子之傳,實爲惑世誣民之鬼道,良可嘅矣。
◆ 書世説新語文學類鍾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後
2021/06/14: 東漢中晚之世,其統治階級可分爲内廷之閹宦与外廷之士大夫
然則當東漢之季,其士大夫宗經義,而閹宦則尚文辭。士大夫貴仁孝,而閹宦則重智術。蓋淵源已異,其衍變所致,自大不相同也。
魏爲東漢内廷閹宦階級之代表,晉則外廷士大夫階級之代表。故魏、晉之興亡遞嬗乃東漢晚年兩統治階級之競争勝敗問題。
2021/06/14: 其修身治家之道德方法亦將以之適用於治國平天下,而此等道德方法皆出自儒家之教義
東漢外廷之主要士大夫,既多出身於儒家大族,如汝南袁氏及弘農楊氏之類,則其修身治家之道德方法亦將以之適用於治國平天下,而此等道德方法皆出自儒家之教義,所謂「禹貢治水」,「春秋決獄」,以及「通經致用」,「國身通一」,「求忠臣於孝子之門」者,莫不指是而言。
2021/06/14: 孟德出身閹宦閹宦之人,在儒家經典教義中不能取有政治上之地位
蓋孟德出身閹宦家庭,而閹宦之人,在儒家經典教義中不能取有政治上之地位。若不對此不兩立之教義,摧陷廓清之,則本身無以立足,更無從與士大夫階級之袁氏等相競争也。然則此三令者,可視爲曹魏皇室大政方針之宣言。與之同者,即是曹黨,與之異者,即是與曹氏爲敵之黨派,可以斷言矣。
2021/06/14: 清談在其前期乃一政治上黨派分野向背從違之宣言,而非空談或紙上之文學
當魏晉興亡遞嬗之際,曹氏司馬氏兩黨皆作殊死之鬥争,不獨見於其所行所爲,亦見於其所言所著。四本論之文,今雖不存,但四人所立之同異合離之旨,則皆俱在。苟就論主之旨意,以考其人在當時政治上之行動,則孰是曹魏之黨,孰是司馬晉之黨,無不一一明顯。職是之故,寅恪昔文所論,清談在其前期乃一政治上黨派分野向背從違之宣言,而非空談或紙上之文學,亦可以無疑矣。
◆ 述東晉王導之功業
2021/06/14: 魏、蜀施政之道正復相同,均为法家; 蜀漢境内無强宗大族之漢人組織。
吴国政治社會之勢��全操於地方豪族之手,所以能反抗洛陽之統治,而與蜀亡後之情勢不同也。
吴、蜀之人對洛陽統治政權態度不同,雖與被征服時間之長短有關,然非其主因,其主因在兩國統治者之階級性各殊所致。蜀漢與曹魏固是死敵,但曹操出身寒族,以法術爲治。劉備雖自云漢之宗室,然淵源既遠,不能紀其世數,與漢之光武迥異,實亦等於寒族。諸葛亮爲諸葛豐之後,乃亦家世相傳之法家,故兩國施政之道正復相同。蜀亡以後,西晉政亂,洛陽政府失去統治權,然終能恢復獨立者非蜀漢舊境内之漢人,而是自漢中北徙,乘機南返之巴賨部落,蓋蜀漢境内無强宗大族之漢人組織,地方反抗力薄弱,洛陽征服者易於統治,此晉武帝所謂「蜀人服化,無攜貳之心」者是也。吴之情勢則大不然,孫氏之建國乃由江淮地域之强宗大族因漢末之擾亂,擁戴江東地域具有戰鬥力之豪族,即當時不以文化見稱之次等士族孫氏,借其武力,以求保全而組織之政權。故其政治社會之勢力全操於地方豪族之手,西晉滅吴以後,此種地方勢力并未因之消滅,所以能反抗洛陽之統治,而與蜀亡後之情勢不同也。
2021/06/14: 王导愦愦之政传承袁绍、孙吴
東漢末年曹操、袁紹兩人行政之方法不同,操刑網峻密,紹寬縱大族,觀陳琳代紹罪操之檄及操平鄴後之令可知也。司馬氏本爲儒家大族,與袁紹正同,故其奪取曹魏政權以後,其施政之道號稱平恕,其實是寬縱大族,一反曹氏之所爲,此則與蜀漢之治術有異,而與孫吴之政情相合者也。東晉初年既欲籠絡孫吴之士族,故必仍循寬縱大族之舊政策,顧和所謂「網漏吞舟」,即指此而言。王導自言「後人當思此憒憒」,實有深意。
2021/06/15: 元帝、王導委曲求全,以綏靖周氏,實由其勢力特强之故
東晉初年孫吴舊統治階級略可分爲二類,一爲文化士族,如吴郡顧氏等是,一爲武力强宗,如義興周氏等是,前者易於籠絡,後者則難馴服,而後者之中推義興周氏爲首,錢鳳所謂「江東之豪莫彊周、沈」者,誠爲實録,蓋此等强宗具有武力經濟等地方之實力,最易與南來北人發生利害衝突,而元帝、王導委曲求全,以綏靖周氏,實由其勢力特强之故,必非有所偏愛。不過畏其地方勢力之强大而出此,斷可知也。
2021/06/15: 下層階級大抵分散雜居於吴人勢力甚大之地域,既以人數寡少,復因政治社會文化地位之低下,遂不得不逐漸同化於土著之吴人
。兹先就至長江下游之路線言之,下層階級大抵分散雜居於吴人勢力甚大之地域,既以人數寡少,不能成爲强有力之集團,復因政治社會文化地位之低下,更不敢與當地吴人抗衡,遂不得不逐漸同化於土著之吴人,即與吴人通婚姻,口語爲吴語,此等可以陳之皇室及王敬則家等爲代表,(陳霸先先娶吴興錢氏女,續娶吴興章氏即鈕氏女,見南史壹貳陳武宣章皇后傳。王敬則接士庶皆吴語,見南齊書貳陸王敬則傳。陳霸先之先世,不知其在西晉末年真爲何地人,但避難南來,定居吴興郡長城縣。王敬則之籍貫,據南史肆伍王敬則傳,本爲臨淮射陽,後僑居晉陵南沙縣。然則同爲自北而南避難過江之傖楚,俱是北來南人之下層社會階級,故雜居吴人勢力甚大之地域,遂同化於吴人也。)此等人之勢力至南齊以後始漸興起,其在東晉初年頗不重要
2021/06/15: 次等士族不得不擇一距新邦首都不甚遠,而又在長江南岸較安全之京口晉陵近旁一帶,此爲事勢所必致者也
此種人羣在當時既非佔有政治文化上之高等地位,自不能亦不必居住長江南岸新立之首都建康及其近旁。復以人數較當時避難南來之上下兩層社會階級爲多之故,又不便或不易插入江左文化士族所聚居之吴郡治所及其近旁,故不得不擇一距新邦首都不甚遠,而又在長江南岸較安全之京口晉陵近旁一帶,此爲事勢所必致者也。
2021/06/15: 東晉初年義興周氏所具之特殊性,而爲元帝、王導籠絡吴人政策中最重要之一點
此種人羣所住居之晉陵郡,其人口之數在當時爲較繁庶者,但尚不及周氏住居之義興郡,是周氏宗族之强大可以推見。此種北來流民爲當時具有戰鬥力之集團,易言之,即江左北人之武力集團,後來擊敗苻堅及創建宋、齊、梁三朝之霸業皆此集團之子孫也。此種人羣既爲勇武之團體,而與豪宗大族之義興周氏所居之地接近,人數武力頗足對抗,其利害衝突不能相下,又不能同化,勢成仇敵,理所必然。此東晉初年義興周氏所具之特殊性,而爲元帝、王導籠絡吴人政策中最重要之一點,抑可知矣。
2021/06/15: 上層階級(晉之皇室及洛陽之公卿士大夫)惟有渡過錢塘江,至吴人士族力量較弱之會稽郡,轉而東進,爲經濟之發展
建業本爲孫吴舊都,吴人之潛在勢力甚大,又人口繁庶,其經濟情勢必非京口晉陵一帶地廣人稀空虚區域可比。此集團固佔當日新都政治上之高位,若復殖産興利,與當地吴人作經濟上之競争,則必招致吴人之仇怨,違反當日籠絡吴人之國策。此王導及其集團之人所不欲或不能爲者也。然此等人原是東漢儒家大族之子孫,擁戴司馬氏篡魏興晉,即此集團之先世所爲。其豪奢腐敗促成洛陽政權之崩潰,逃命江左,「寄人國土」,喘息稍定,舊習難除,自不能不作「求田問舍」之計,以恢復其舊日物質及精神上之享樂。新都近旁既無空虚之地,京口晉陵一帶又爲北來次等士族所佔有,至若吴郡、義興、吴興等皆是吴人勢力强盛之地,不可插入。故惟有渡過錢塘江,至吴人士族力量較弱之會稽郡,轉而東進,爲經濟之發展。觀下引此集團領袖王、謝諸家「求田問舍」之史料,可爲例證也。
2021/06/15: 南陽及新野之上層士族,其政治社會地位稍遜於洛陽勝流如王導等者,則不能或不必移居江左新邦首都建業,而遷至當日長江上游都會江陵南郡近旁一帶,又居住南陽及新野地域之次等士族同時南徙至襄陽一帶。
西晉末年中州擾亂,北人莫不欲南來,以求保全,當時具有逃避能力者自然逐漸向南移動,南陽及新野之上層士族,其政治社會地位稍遜於洛陽勝流如王導等者,則不能或不必移居江左新邦首都建業,而遷至當日長江上游都會江陵南郡近旁一帶,此不僅以江陵一地距胡族勢力較遠,自較安全;且因其爲當日長江上游之政治中心,要爲佔有政治上地位之人羣所樂居者也。又居住南陽及新野地域之次等士族同時南徙至襄陽一帶。其後復值「胡亡氐亂」,雍、秦流民又南徙而至此區域。此兩種人之性質適與長江下游居住京口晉陵一帶之北人相似,俱是有戰鬥力之武人集團,宜其爲居住江陵近旁一帶之文化士族所畏懼也。
2021/06/15: 北方上層士族南渡之局遂因此告一結束矣
上述北人南來之上層士族,其先本居南陽一帶,後徙江陵近旁地域,至江左政權之後期,漸次著稱。及梁元帝遷都江陵,爲此集團最盛時代。然西魏滅梁,此種士族與北方南來居住建業之上層士族遭遇侯景之亂,幸得逃命至江陵者,同爲俘虜,隨征服者而北遷,於是北方上層士族南渡之局遂因此告一結束矣。
2021/06/15: 梁武帝之興起實賴此集團之武力,梁之季年此集團之武力已不足用,故梁武不得已而改用北來降將。至陳霸先則又别用南方土著之豪族
上述諸人皆屬長江上游南來北人之武力集團,本爲北方中層社會階級,即宗越傳所謂「次門」者是,與長江下游居住京口晉陵一帶之南來北人爲武力集團者正同,但其南遷之時代較晚,觀楊公則、席闡文、康絢諸傳,可知此等人其先世之南遷當在「胡亡氐亂」以後,故其戰鬥力之衰退亦較諸居住長江下游京口晉陵一帶之武力集團爲稍遲,梁武帝之興起實賴此集團之武力,梁之季年此集團之武力已不足用,故梁武不得已而改用北來降將。至陳霸先則又别用南方土著之豪族,此爲江左三百年政治社會上之大變動
◆ 魏書司馬叡傳江東民族條釋證及推論
2021/08/02: 巴西之宕渠遷於漢中楊車坂,魏武帝遷之於略陽,復號巴氐
漢末,張魯居漢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巫覡,多往奉之。值天下大亂,自巴西之宕渠遷於漢中楊車坂,號爲楊車巴。魏武帝克漢中,特祖將五百餘家歸之。魏武帝遷於略陽。北土復號之爲巴氐。
2021/06/15: 蜀薛之族亦産道衡
蜀薛之自以爲薛廣德後裔,疑與拓跋魏之自稱源出黄帝,同爲可笑之附託,固不足深論。即爲蜀漢薛永之子孫一事,恐亦有問題(參考新唐書柒叁下宰相世系表薛氏條)。總之,當時世人皆知二族之實爲蜀,爲鮮卑,而非華夏高門,則無可解免也。然拓跋之部遂生孝文帝,蜀薛之族亦産道衡,俱爲北朝漢化之代表人物。
2021/08/02: 諸獠大出,李勢内外受敵,所以亡也
建國中,李勢在蜀,諸獠始出巴西、渠川、廣漢、陽安、資中,攻破郡縣,爲益州大患。勢内外受敵,所以亡也。自桓温破蜀之後,力不能制。
2021/08/02: 陶侃及淵明亦出於溪族
江左名人如陶侃及淵明亦出於溪族,最使人注意。
2021/08/02: 士行諸���凶暴虓武,明非士族禮法之家,頗似善戰之溪人
士行本身既爲當日勝流以小人見斥,終用武功致位通顯於擾攘之際,而其諸子之凶暴虓武,爲世所駭惡。明非士族禮法之家,頗似善戰之溪人
2021/08/02: 宫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宫人頓成傒語
上方欲奬以貴族盛姻,以諧之家人語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諧之家,教子女語。二年後,帝問曰:卿家人語音已正未?諧之答曰:宫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宫人頓成傒語。帝大笑,徧向朝臣説之。
2021/06/15: 凡天師教名中「之」者皆可省略
通鑑於南史元文使人僞作范柏年駡詞中「胡諧」之下補足「之」字,實未瞭解天師道命名之義。凡天師教名中「之」者皆可省略。試取晉書與真誥參校,其例自見。此天師道名家如琅邪王氏所以容許父子名中共有「之」字,而不以爲諱之故也。
2021/08/02: 所以從人旁者
傒即溪字,所以從人旁者,猶俚族之俚字,其初本只作里,後來始加人旁
2021/06/21: 王大將軍年少時……語音亦楚
世説新語豪爽篇云:
王大將軍年少時舊有田舍名,語音亦楚。
寅恪案,王敦爲琅邪王覽之孫,雖出顯宦之家,而不能操當日洛陽都市語音,其故頗不易知。據晉書叁叁王祥傳(祥即敦伯祖)有:
漢末遭亂,扶母攜弟覽避地廬江,隱居三十餘年。
雖史載時間之長短有所未諦(見錢大昕廿二史考異貳壹、晉書王祥傳條),然敦之家世與廬江即楚地有關,則爲事實。或者即以此段因緣,其語音遂亦漸染楚化耶?
伯起之所謂楚,即南朝疆域内北人之通稱矣。
2021/08/02: 诸葛恪討撫山越
恪父瑾聞之,亦以事終不逮,歎曰: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恪盛陳其必捷。[孫]權拜恪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恪到府,乃移書四部(通鑑柒叁青龍四年紀此事條胡注云:四部當作四郡,謂吴郡、會稽、新都、鄱陽,皆與丹陽鄰接。山越依阻出没,故令各保其疆界也。或曰:東西南北四部都尉也。寅恪案,胡氏前説似較勝。)屬城長吏,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從化平民,悉令屯居。乃分内諸將,羅兵幽阻,但繕藩籬,不與交鋒,候其穀稼將熟,輒縱兵芟刈,使無遺種。舊穀既盡,新田不收,平民屯居,略無所入,於是山民饑窮,漸出降首。恪乃復敕下曰:山民去惡從化,皆當憮慰,徙出外縣,不得嫌疑,有所執拘。於是老幼相攜而出,歲期,人數皆如本規。恪自領萬人,餘分給諸將。
2021/06/21: 北人江左數百年統治之權所以能確立者
在南朝前期北人善戰,吴人不善戰一點可以證明,而北人江左數百年統治之權所以能確立者,其主因亦在於此,又不待言也。
2021/08/02: 梁室不獨倚新自北來之降人以破滅侯景,即從事内争,若不用侯景部下之北將,竟無其他可屬任之人
法和告急,旬日相繼。世祖乃拔任約於獄,以爲晉安王司馬,撤禁兵以配之。紀築連城,攻絶鐵鏁。世祖復於獄拔謝答仁爲步兵校尉,配衆一旅,上赴法和。紀將侯叡率衆緣山,將規進取,任約、謝答仁與戰,破之。
2021/08/02: 巖穴村屯之豪長乃乘此役興起
侯景之亂,不僅於南朝政治上爲鉅變,並在江東社會上,亦爲一劃分時期之大事。其故即在所謂巖穴村屯之豪長乃乘此役興起,造成南朝民族及社會階級之變動。
2021/08/02: 歐陽詢缘起
陳大司空頠之孫也。父紇,陳廣州刺史,以謀反誅。詢當從坐,僅而獲免。陳尚書令江總與紇有舊,收養之,教以書計。雖貌甚寢陋,而聰悟絶倫。高麗甚重其書,嘗遣使求之。高祖歎曰:不意詢之書名遠播夷狄,彼觀其迹,固謂其形魁梧邪?
2021/08/02: 彼觀其迹,固謂其形魁梧邪
陳大司空頠之孫也。父紇,陳廣州刺史,以謀反誅。詢當從坐,僅而獲免。陳尚書令江總與紇有舊,收養之,教以書計。雖貌甚寢陋,而聰悟絶倫。
2021/08/02: 敬宗見而大笑,爲御史所劾,左授
[貞觀]十年文德皇后崩,百官縗絰。率更令歐陽詢狀貌醜異,衆或指之,敬宗見而大笑,爲御史所劾,左授洪州都督府司馬。
◆ 崔浩與寇謙之
2021/06/22: 東漢及六朝人依公羊春秋譏二名之義,習用單名
東漢及六朝人依公羊春秋譏二名之義,習用單名。故「之」字非特專之真名,可以不避諱,亦可省略。
2021/06/23: 凡古今家族譜牒中所謂因難因官,多爲假託,不足異也
寇氏之徙馮翊,據姓纂及寇臻誌,實在前魏即曹魏時,其所謂因官遂寓馮翊者,實不過託詞而已。凡古今家族譜牒中所謂因難因官,多爲假託,不足異也。
2021/06/23: 自來宗教之傳播,多假醫藥天算之學以爲工具
殷紹以成公興之一段因緣,與其與寇謙之關係,其時間空間二者俱相適合,自不待言。其最可注意者,即興所介紹傳授醫學算學之名師,皆爲佛教徒一事是也。自來宗教之傳播,多假醫藥天算之學以爲工具,與明末至近世西洋之傳教師所爲者,正復相類,可爲明證。吾國舊時醫學,所受佛教之影響甚深,如耆域(或譯耆婆)者,天竺之神醫,其名字及醫方與其他神異物語散見於佛教經典,如柰女耆婆經温室經等及吾國醫書如巢元方病源候論王燾外臺秘要之類,是一例證
然則新蓋天説乃天竺所輸入者。
六朝格義之風盛行,中國儒家之禮,與天竺佛教之律,連類擬配,視爲當然。
謙之生於姚秦之世,當時佛教一切有部之十誦律方始輸入,盛行於關中,不幸姚泓亡滅,兵亂之餘,律師避亂南渡,其學遂不傳北地,而遠流江東,謙之當必於此時掇拾遺散,取其地僧徒不傳之新學,以清整其世傳之舊教,遂詭託神異,自稱受命爲此改革之新教主也。
2021/06/23: 漢人大族亦欲藉統治之胡人以實現其家世傳統之政治理想,而鞏固其社會地位
當時中國北部之統治權雖在胡人之手,而其地之漢族實遠較胡人爲衆多,不獨漢人之文化高於胡人,經濟力量亦遠勝於胡人,故胡人之欲統治中國,必不得不借助於此種漢人之大族,而漢人大族亦欲藉統治之胡人以實現其家世傳統之政治理想,而鞏固其社會地位。此北朝數百年間胡族與漢族互相利用之關鍵,雖成功失敗其事非一,然北朝史中政治社會之大變動莫不與此點即胡人統治者與漢人大族之關係有關是也。
三國志魏志拾賈詡傳裴注引荀勗别傳曰:晉司徒闕,武帝問其人於勗,答曰:三公具瞻所歸,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賈詡爲三公,孫權笑之。蓋孫吴在江東其統治階級亦爲大族,與典午之在中原者正復相似,而與曹魏之治殊異,宜孫權以此譏曹丕,此非仲謀、子桓二主用人之標準不同,實吴、魏兩國統治階級有大族寒門之互異故也。
其���可注意者,則爲釐定刑律,增撰周官爲諸侯律一篇(見晉書叁拾刑法志)。兩漢之時雖頗以經義折獄,又議論政事,解釋經傳,往往取儒家教義,與漢律之文比傅引伸,但漢家法律,實本嬴秦之舊,雖有馬、鄭諸儒爲之章句(見晉書叁拾刑法志),並未嘗以儒家經典爲法律條文也。然則中國儒家政治理想之書如周官者,典午以前,固已尊爲聖經,而西晉以後復更成爲國法矣,此亦古今之鉅變,推原其故,實亦由司馬氏出身於東漢儒家大族有以致之也。
2021/06/23: 西晉一朝之亂亡,乃綜合儒家大族及法家寒族之劣點所造成者也
西晉之統治階級,雖以儒家大族爲其主體,然既雜有一小部分之寒族投機者於其中,則兩種不同之集團混合,其優點難於摹仿,而劣點極易傳染,斯固古今通例也。如禮法爲儒家大族之優點,奢侈爲其劣點(如晉書叁叁何曾傳所言)。節儉爲法家寒族之優點,(如三國志魏志壹貳崔琰傳裴注引世語曰,[臨淄侯]植妻衣繡,太祖登臺見之,以違制命還家賜死,此可見魏武之崇法治尚節儉也。)放蕩爲其劣點,(如三國志魏志壹武帝紀言太祖「任俠放蕩,不治行業」之類。)若西晉惠賈皇后南風者,法家寒族賈充之女也,與儒家大族司馬家��之惠帝衷相配偶,不但絶無禮法節儉之美德,且更爲放蕩奢侈之惡行,斯其明顯之一例也。故西晉一朝之亂亡,乃綜合儒家大族及法家寒族之劣點所造成者也。
蓋有自東漢末年之亂,首都洛陽之太學,失其爲全國文化學術中心之地位,雖西晉混一區宇,洛陽太學稍復舊觀,然爲時未久,影響不深。故東漢以後學術文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於各地之名都大邑。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門乃爲學術文化之所寄託。中原經五胡之亂,而學術文化尚能保持不墜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而漢族之學術文化變爲地方化及家門化矣。故論學術,只有家學之可言,而學術文化與大族盛門常不可分離也。然此種變遷乃逐漸形成者,在六朝初期所謂高門,不必以高官爲唯一之標準(如魏書肆柒盧玄傳論所言),即寒士有才,亦可目爲勝流,(如晉書玖叁外戚傳褚裒傳所載裒祖[插图]爲縣吏將受鞭事之類。)寒女有德亦得偶配名族,(如世説新語賢媛類王汝南少無婚條劉注引汝南别傳所言之類。)非若六朝後期魏孝文之品目門第專以官爵之高下爲標準也。(如魏書陸拾韓麒麟傳附子顯宗傳,同書陸叁宋弁傳同書壹壹叁官氏志等所言。)
2021/06/23: 東漢儒家之共同理想
浩之原書今雖不傳,其大旨既以先復五等爲本,則與司馬朗之學説及司馬昭炎父子所施行者實相符合,斯蓋東漢儒家之共同理想。
謙之自稱受真仙之命,以爲末劫垂及,唯有種民即種姓之民,易言之,較高氏族之人民,得以度此末劫,此與東漢末年天下擾亂之際儒家大族所感受之印象所懷抱之理想正復相同,不必純從佛教學説摹襲而來也。
浩之父宏,對於鮮卑其心與浩有無異同,今不可知,但宏之欲南奔江左,在東晉之世,北朝士族心目中以門第高下品量河内司馬氏與彭城劉氏之價值,頗相懸遠,如魏收作魏書,其於東晉則尚題曰「僭晉司馬叡」,而於劉宋則斥爲「島夷劉裕」,以爲「與叢亭安上諸劉了無宗次」。此非伯起一人之偏見,蓋亦數百年間中原士族共同之品題,何況清河崔氏自許爲天下第一盛門,其必輕視「挺出寒微」(浩目宋武帝之語,見魏書北史浩傳。)之劉宋而不屑詭言於鮮卑以存其宗社,其理甚明。
初,崔浩弟恬聞慧龍王氏之子,以女妻之。浩既婚姻,及見慧龍,曰:信王家兒也。王氏世齇鼻,江東謂之齇王。慧龍鼻大,浩曰:真貴種矣。數向諸公稱其美。司徒長孫嵩聞之,不悦,言於世祖,以其嘆服南人,則有訕鄙國化之意。世祖怒,召浩責之。浩免冠陳謝,得釋。
浩之通經律,重禮法,不長屬文,及不好老莊之書等,皆東漢儒家大族之家世傳統也,與曹操父子之喜詞賦慕通達(見後漢書捌肆楊震傳附賜傳及晉書肆柒傅玄傳等)爲東漢宦官寒族之傳統家學者迥異。
浩與循爲中表兄弟,范陽盧氏與清河崔氏同爲北方盛門,而與寒族之琅琊孫氏爲婚,是只問信仰不論門第之明證。蓋孫秀爲一時之教主,求教主於大族高門,乃不可常見之事。今寇謙之以大族而兼教主,故能除去三張之僞法,以禮度爲首,此正是大族儒家之所應爲者。想浩當日必自以爲其信仰之遇合,超過於其家門之崔隨及中表之盧循也。故論宗教信仰雖可不分社會階級,但浩之政治理想乃以分明姓族爲第一義者,其得遇寇謙之藉其仙真藥物之術以取信於拓跋燾而利用之,更足堅定其非有最高之門第不能行最高之教義之信念
◆ 支愍度學説考
2021/07/03: 心無義者
心無義者,實取外書之義,以釋内典之文。
2021/06/24: 「子注」
上列比丘大戒二百六十事中,其大字正文,母也。其夾注小字,子也。蓋取别本之義同文異者,列入小注中,與大字正文互相配擬。即所謂「以子從母」,「事類相對」者也。六朝詁經之著作,有「子注」之名。當與此有關。
2021/06/24: 「格義」「合本」
夫「格義」之比較,乃以内典與外書相配擬。「合本」之比較,乃以同本異譯之經典相參校。其所用之方法似同,而其結果迥異。故一則成爲傅會中西之學説,如心無義即其一例,後世所有融通儒釋之理論,皆其支流演變之餘也。一則與今日語言學者之比較研究法暗合,如明代員珂之楞伽經會譯者,可稱獨得「合本」之遺意,大藏此方撰述中罕覯之作也。
2021/06/24: 「格義」與「合本」
「格義」與「合本」皆鳩摩羅什未入中國前事也。什公新譯諸經既出之後,其文精審暢達,爲譯事之絶詣。於是爲「格義」者知新譯非如舊本之含混,不易牽引傅會,與外書相配擬。爲「合本」者見新譯遠勝舊文,以爲專據新本,即得真解,更無綜合諸本參校疑誤之必要。遂捐棄故技,别求新知。
◆ 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
2021/07/05: 所謂「竹林七賢」者
大概言之,所謂「竹林七賢」者,先有「七賢」,即取論語「作者七人」之事數,實與東漢末三君八廚八及等名同爲標榜之義。迨西晉之末僧徒比附内典外書之「格義」風氣盛行,東晉初年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於「七賢」之上,至東晉中葉以後江左名士孫盛、袁宏、戴逵輩遂著之於書(魏氏春秋竹林名士傳竹林名士論)
2021/07/05: 當時諸人名教與自然主張之互異即是自身政治立場之不同,乃實際問題,非止玄想而已
故名教者,依魏晉人解釋,以名爲教,即以官長君臣之義爲教,亦即入世求仕者所宜奉行者也。其主張與崇尚自然即避世不仕者適相違反,此兩者之不同,明白已甚。而所以成爲問題者,在當時主張自然與名教互異之士大夫中,其崇尚名教一派之首領如王祥、何曾、荀顗等三大孝,即佐司馬氏欺人孤兒寡婦,而致位魏末晉初之三公者也。(參晉書貳叁王祥傳何曾傳、貳玖荀顗傳。)其眷懷魏室不趨赴典午者,皆標榜老莊之學,以自然爲宗。「七賢」之義即從論語「作者七人」而來,則「避世」「避地」固其初旨也。然則當時諸人名教與自然主張之互異即是自身政治立場之不同,乃實際問題,非止玄想而已。
2021/07/05: 不獨用此免殺身之禍,並且將東漢末年黨錮諸名士具體指斥政治表示天下是非之言論,一變而爲完全抽象玄理之研究,遂開西晉以降清談之風派
又其言必玄遠,不評論時事,臧否人物,則不獨用此免殺身之禍,並且將東漢末年黨錮諸名士具體指斥政治表示天下是非之言論,一變而爲完全抽象玄理之研究,遂開西晉以降清談之風派。然則世之所謂清談,實始於郭林宗,而成於阮嗣宗也。
2021/07/05: 至若山、王輩,其早歲本崇尚自然,棲隱不仕,後忽變節,立人之朝,躋位宰執,其内慙與否雖非所知,而此等才智之士勢必不能不利用一已有之舊説或發明一種新説以辯護其宗旨反覆出處變易之弱點,若由此説,則其人可兼尊顯之達官與清高之名士於一身,而無所慙忌,既享朝端之富貴,仍存林下之風流,自古名利并收之實例,此其最著者也
魏末主張自然之名士經過利誘威迫之後,其佯狂放蕩,違犯名教,以圖免禍,如阮籍、阮咸、劉伶之徒尚可自解及見諒於世人,蓋猶不改其主張自然之初衷也。至若山、王輩,其早歲本崇尚自然,棲隱不仕,後忽變節,立人之朝,躋位宰執,其内慙與否雖非所知,而此等才智之士勢必不能不利用一已有之舊説或發明一種新説以辯護其宗旨反覆出處變易之弱點,若由此説,則其人可兼尊顯之達官與清高之名士於一身,而無所慙忌,既享朝端之富貴,仍存林下之風流,自古名利并收之實例,此其最著者也。故自然與名教相同之説所以成爲清談之核心者,原有其政治上實際適用之功用,而清談之誤國正在廟堂執政負有最大責任之達官崇尚虚無,口談玄遠,不屑綜理世務之故,否則林泉隱逸清談玄理,乃其分内應有之事,縱無益於國計民生,亦必不致使「神州陸沈,百年丘墟」也(見世説新語輕詆類桓公入洛條及晉書玖捌桓温傳)。
2021/07/05: 夫清談之傳於今日者,大抵爲結論之類,而其所以然之故自不易考知,後人因亦只具一模糊籠統之觀念,不能確切指實
但阮掾自然與名教相同之説既深契王公之心,而自來無滿意詳悉之解釋者是何故耶?考魏晉清談以簡要爲尚
但阮掾自然與名教相同之説既深契王公之心,而自來無滿意詳悉之解釋者是何故耶?考魏晉清談以簡要爲尚
2021/07/05: 即在東晉,其實清談已無政治上之實際性,但凡號稱名士者其出口下筆無不涉及自然與名教二者同異之問題。其主張爲同爲異雖不一致,然未有舍置此事不論者。蓋非討論及此,無以��其爲名士也。
寅恪嘗徧檢此時代文字之傳於今者,然後知即在東晉,其實清談已無政治上之實際性,但凡號稱名士者其出口下筆無不涉及自然與名教二者同異之問題。其主張爲同爲異雖不一致,然未有舍置此事不論者。蓋非討論及此,無以見其爲名士也。
寅恪嘗徧檢此時代文字之傳於今者,然後知即在東晉,其實清談已無政治上之實際性,但凡號稱名士者其出口下筆無不涉及自然與名教二者同異之問題。其主張爲同爲異雖不一致,然未有舍置此事不論者。蓋非討論及此,無以見其爲名士也。
2021/07/09: 自然既有變易,則人亦宜仿效其變易,改節易操,出仕父讎矣。斯實名教與自然相同之妙諦,而此老安身立命一生受用之秘訣也。
世説新語政事類云:
嵇康被誅後,山公舉康子紹爲秘書丞。紹咨公出處,公曰:爲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時猶有消息,而況人乎?
寅恪案,天地四時即所謂自然也。猶有消息者,即有陰晴寒暑之變易也。出仕司馬氏,所以成其名教之分義,即當日何曾之流所謂名教也。自然既有變易,則人亦宜仿效其變易,改節易操,出仕父讎矣。斯實名教與自然相同之妙諦,而此老安身立命一生受用之秘訣也。嗚呼!今晉書以山濤傳、王戎及衍傳先後相次,列於一卷(第肆叁卷)。此三人者,均早與嵇、阮之徒同尚老莊自然之説,後則服遵名教,以預人家國事,致身通顯,前史所載,雖賢不肖互殊,而獲享自然與名教相同之大利,實無以異也。其傳先後相次於一卷之中,誰謂不宜哉!
2021/07/09: "藝文類聚肆捌載晉裴希聲侍中嵇侯碑文,兹節録其中關於名教與自然相同説之數語於下,即知當時之人其心中以爲嵇紹之死節盡忠雖是名教美事,然傷生害性,似與自然之道違反,故不得不持一名教與自然相同説爲之辯護,此固爲當日思想潮流中必有之文字。"
其文略云:
夫君親之重,非名教之謂也。愛敬出於自然,而忠孝之道畢矣。樸散真離,背生殉利,禮法之興,於斯爲薄,悲夫!銘曰:
在親成孝,於敬成忠。
2021/07/09: 一部清談之全集
前已言清談在東漢晚年曹魏季世及西晉初期皆與當日士大夫政治態度實際生活有密切關係,至東晉時代,則成口頭虚語,紙上空文,僅爲名士之裝飾品而已。夫清談既與實際生活無關,自難維持發展,而有漸次衰歇之勢,何況東晉、劉宋之際天竺佛教大乘玄義先後經道安、慧遠之整理,鳩摩羅什師弟之介紹,開震旦思想史從來未有之勝境,實於紛亂之世界,煩悶之心情具指迷救苦之功用,宜乎當時士大夫對於此新學説驚服歡迎之不暇。回顧舊日之清談,實爲無味之鷄肋,已陳之芻狗,遂捐棄之而不惜也。
2021/07/09: 凡研究淵明作品之人莫不首先遇一至難之問題
凡研究淵明作品之人莫不首先遇一至難之問題,即何以絶不發見其受佛教影響是也。以淵明之與蓮社諸賢,生既同時,居復相接,除有人事交際之記載而外,其他若蓮社高賢傳所記聞鐘悟道等説皆不可信之物語也。陶集中詩文實未見贊同或反對能仁教義之單詞隻句,是果何故耶?
2021/07/09: 子真守護家傳信仰之篤至矣
一爲保持家傳之道法,而排斥佛教,其最顯著之例爲范縝,(見梁書肆捌南史伍柒儒林傳范縝傳及拙著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文中論范蔚宗條。)其神滅之論震動一時。今觀僧祐弘明集第捌第玖兩卷所載梁室君臣往復辨難之言説,足徵子真守護家傳信仰之篤至矣。
2021/07/09: 中國自來號稱儒釋道三教,其實儒家非真正之宗教,決不能與釋道二家並論
中國自來號稱儒釋道三教,其實儒家非真正之宗教,決不能與釋道二家並論。故外服儒風之士可以内宗佛理,或潛修道行,其間并無所衝突。他時代姑不置論,就淵明所生之東晉、南北朝諸士大夫而言,江右琅邪王氏及河北清河崔氏本皆天師道世家,亦爲儒學世家,斯其顯證。
2021/07/09: 其己身之創解乃一種新自然説,與嵇、阮之舊自然説殊異,惟其仍是自然,故消極不與新朝合作
東晉之末葉宛如曹魏之季年,淵明生值其時,既不盡同嵇康之自然,更有異何曾之名教,且不主名教自然相同之説如山、王輩之所爲。蓋其己身之創解乃一種新自然説,與嵇、阮之舊自然説殊異,惟其仍是自然,故消極不與新朝合作,雖篇篇有酒(昭明太子陶淵明集序語),而無沈湎任誕之行及服食求長生之志。夫淵明既有如是創闢之勝解,自可以安身立命,無須乞靈於西土遠來之學説,而後世佛徒妄造物語,以爲附會,抑何可笑之甚耶?
2021/07/09: 謂主舊自然説者沈湎於酒,欲以全生,豈知其反傷生也
詩又云:
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
寅恪案,此駮形「得酒莫苟辭」之語,意謂主舊自然説者沈湎於酒,欲以全生,豈知其反傷生也。
2021/07/09: 新自然説之要旨在委運任化,而不須更别求騰化之術,如主舊自然説者之所爲也
新自然説之要旨在委運任化。夫運化亦自然也,既隨順自然,與自然混同,則認己身亦自然之一部,而不須更别求騰化之術,如主舊自然説者之所爲也。但此委運任化,混同自然之旨自不可謂其非自然説,斯所以别稱之爲新自然説也。
2021/07/09: 陶公之新解仍從道教自然説演進而來,與後來道士受佛教禪宗影響所改革之教義不期冥合
考陶公之新解仍從道教自然説演進而來,與後來道士受佛教禪宗影響所改革之教義不期冥合,是固爲學術思想演進之所必致,而淵明則在千年以前已在其家傳信仰中達到此階段矣,古今論陶公者旨未嘗及此,實有特爲指出之必要也。
2021/07/09: 淵明政治上之主張,與嵇康之爲曹魏國姻,因而反抗司馬氏者,正復相同
取魏晉之際持自然説最著之嵇康及阮籍與淵明比較,則淵明之嗜酒禄仕,及與劉宋諸臣王弘、顔延之交際往來,得以考終牖下,固與嗣宗相似,然如詠荆軻詩之慷慨激昂及讀山海經詩精衛刑天之句,情見乎詞,則又頗近叔夜之元直矣。總之,淵明政治上之主張,沈約宋書淵明傳所謂「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異代,自[宋]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最爲可信。與嵇康之爲曹魏國姻,因而反抗司馬氏者,正復相同。此嵇、陶符同之點實與所主張之自然説互爲因果
◆ 論隋末唐初所謂「山東豪傑」
2021/07/13: 竇建德之竇氏實則鮮卑紇豆陵氏之所改(見新唐書柒壹下宰相世系表竇氏條),實是胡種也。劉黑闥之劉氏爲胡人所改漢姓之最普遍者,其「黑闥」之名與北周創業者宇文黑獺之「黑獺」同是一胡語
竇建德自言出於漢代外戚之竇氏,實則鮮卑紇豆陵氏之所改(見新唐書柒壹下宰相世系表竇氏條),實是胡種也。劉黑闥之劉氏爲胡人所改漢姓之最普遍者,其「黑闥」之名與北周創業者宇文黑獺之「黑獺」同是一胡語,然則劉黑闥不獨出於胡種,其胡化之程度蓋有過於竇建德者矣。其以武健見賞於王世充,任馬軍總管,又在竇建德軍中常爲斥候,以神勇著稱,此正胡人專長之騎射技術,亦即此集團的戰鬥力所以特强之故,實與民族性有關,決非偶然也。
竇建德自言出於漢代外戚之竇氏,實則鮮卑紇豆陵氏之所改(見新唐書柒壹下宰相世系表竇氏條),實是胡種也。劉黑闥之劉氏爲胡人所改漢姓之最普遍者,其「黑闥」之名與北周創業者宇文黑獺之「黑獺」同是一胡語,然則劉黑闥不獨出於胡種,其胡化之程度蓋有過於竇建德者矣。其以武健見賞於王世充,任馬軍總管,又在竇建德軍中常爲斥候,以神勇著稱,此正胡人專長之騎射技術,亦即此集團的戰鬥力所以特强之故,實與民族性有關,決非偶然也。
2021/07/13: 太宗曰:送來但取,寧須慮也。且知彼陰謀計,足爲良策。
隱太子、巢剌王元吉將謀害太宗,密致書以招敬德,仍贈以金銀器物一車。敬德辭,尋以啓聞,太宗曰:送來但取,寧須慮也。且知彼陰謀計,足爲良策。
2021/07/14: 此二並世英傑所以成敗互異者,即太宗能保有洛陽以爲基地,而李密不能攻取東都,失去此輩豪傑政治信仰之故也。
斯太宗與李密雖同屬關隴六鎮集團,同利用此系統之人物以爲其主力,然此二並世英傑所以成敗互異者,即太宗能保有洛陽以爲基地,而李密不能攻取東都,失去此輩豪傑政治信仰之故也。
2021/07/14: 當時中國武力集團最重要者,爲關隴六鎮及山東豪傑兩系統,而太宗與世勣二人即可視爲其代表人也
徐世勣者,翟讓死後,實代爲此系統之領袖,李密不過以資望見推,而居最高之地位耳。密既降唐,其土地人衆均爲世勣所有,世勣於王世充、竇建德與唐高祖鼎峙競争之際,蓋有舉足輕重之勢,其絶鄭夏而歸李唐,亦隋唐間政權轉移之大關鍵也。李唐破滅王、竇,凱旋告廟,太宗爲上將,世勣爲下將,蓋當時中國武力集團最重要者,爲關隴六鎮及山東豪傑兩系統,而太宗與世勣二人即可視爲其代表人也。
2021/07/16: 南北朝對峙,其國勢强弱之分界線大約在北朝攻取青、齊之地一役
南北朝對峙,其國勢强弱之分界線大約在北朝乘南朝内争之際而攻取青、齊之地一役,詔書所謂「顯祖獻文皇帝自北被南,淮海思乂」者是也。
2021/07/16: 冀、定、瀛、相、濟、青、齊、徐、兗諸州皆隋末唐初間山東豪傑之出産地,其地實爲北魏屯兵營户之所在
冀、定、瀛、相、濟、青、齊、徐、兗諸州皆隋末唐初間山東豪傑之出産地,其地實爲北魏屯兵營户之所在。由此推測此集團之驍勇善戰,中多胡人姓氏(翟讓之「翟」亦是丁零姓),胡種形貌(如徐世勣之類),及從事農業,而組織力又强。
◆ 記唐代之李武韋楊婚姻集團
2021/07/25: 其後天下衰宗落譜益自貴
其後天下衰宗落譜,昭穆所不齒者,皆稱禁昏家,益自貴,凡男女皆潛相聘娶,天子不能禁,世以爲敝云。
2021/07/25: 代北之人武,故尚貴戚。尚貴戚者,狥勢利,亡禮教。
世之讀史者頗怪陳、隋覆滅以後,其子孫猶能貴顯於新朝,不以亡國之餘而見廢棄者,則未解隋、唐皇室同爲關隴胡漢之集團,其婚姻觀念自應同具代北之特��也。
2021/07/25: 王妃、主壻皆取當世勳貴名臣家,未嘗尚山東舊族。後房玄齡、魏徵、李勣復與昏,故望不減。
房玄齡、魏徵、徐世勣三人其社會階級雖不相同,然皆是山東人,故違反太宗之政策,而與山東士族爲婚,此則地域分别與婚姻觀念其關係密切如此,可以推見。
2021/07/25: 豈所謂淵源氣類相似,其家庭所爲復更相同耶
頗可笑者,武后以賀蘭敏之爲士彠後,與晉賈充之以外孫韓謐爲後者(見晉書肆拾賈充傳)事極相類。賈氏之先嘗爲市魁(見晉書伍拾庾純傳),而武士彠亦是投機之木材商,豈所謂淵源氣類相似,其家庭所爲復更相同耶?
2021/07/25: 武曌以關隴集團外之山東寒族,一旦攫取政權,久居洛陽,轉移全國重心於山東
此詔之發布在吾國中古史上爲一轉捩點,蓋西魏宇文泰所創立之系統至此而改易,宇文氏當日之狹隘局面已不適應唐代大帝國之情勢,太宗以不世出之英傑,猶不免牽制於傳統之範圍,而有所拘忌。武曌則以關隴集團外之山東寒族,一旦攫取政權,久居洛陽,轉移全國重心於山東,重進士詞科之選舉,拔取人材,遂破壞南北朝之貴族階級,運輸東南之財賦,以充實國防之力量諸端,(可參拙著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及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有關諸章。)皆吾國社會經濟史上重大之措施,而開啓後數百年以至千年後之世局者也。
2021/07/25: 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歲後常享宗廟,三思立,廟不祔姑
且姑姪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歲後常享宗廟,三思立,廟不祔姑。
2021/07/25: 謀復唐室者舍用狄仁傑解鈴者即繫鈴者之策略外,别無他途
在李、武集團混合已成之後,當時謀復唐室者舍用狄仁傑解鈴者即繫鈴者之策略外,别無他途,而最有資格進言於武后之人亦舍張易之等外,更别無他輩,此當日事勢所必致
◆ 論唐代之蕃將與府兵
2021/07/26: 武德之世,即李唐開國之時代,其府兵實「不堪攻戰」也
魏徵所謂「國家衛士」即指府兵而言。蓋府兵之制,更番宿衛。故稱之爲「衛士」也。由此可知武德之世,即李唐開國之時代,其府兵實「不堪攻戰」也。然則此時期太宗頻年用兵,内安外攘。高宗繼之,武功之盛,照耀史乘。其所用之兵,主力部分必非「不堪攻戰」之府兵。
2021/07/26: 太宗未大用蕃將以前,其主要兵力實寄託於所謂「山東豪傑」集團
貞觀四年破滅突厥頡利可汗之前,其蕃將如史大奈、突地稽等以外,亦未見太宗有何重用蕃將之事。然則貞觀四年以前,太宗對内對外諸戰争,究用何種兵力,以補救其「不堪攻戰」之府兵耶?寅恪嘗擬此問題之答案,即太宗未大用蕃將以前,其主要兵力實寄託於所謂「山東豪傑」集團。
2021/07/26: 開元中,張嘉貞、王晙,張説、蕭嵩、杜暹皆以節度使入知政事。林甫固位,志欲杜出將入相之源。嘗奏曰:文士爲將,怯當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戰有勇。寒族即無黨援。帝以爲然
太宗所任之蕃將爲部落酋長,而玄宗所任之蕃將乃寒族胡人。太宗起兵太原,與突厥酋長結「香火盟」,誼同骨肉。若自突厥方面觀之,則太宗亦是與突厥同一部之酋長,所謂「特勤」之類也。
2021/07/26: 至若東突厥敗亡後而又復興,爲中國大患。此貞觀以來任用胡族部落酋長爲將領之覆轍
太宗既任部落之酋長爲將帥,則此部落之酋長必率領其部下之胡人,同爲太宗効力。功業成後,則此酋長及其部落亦造成一種特殊勢力。如唐代中世以後藩鎮之比。
2021/07/26: 太宗之用蕃將,乃用此蕃將及其所統之同一部落。玄宗之用蕃將,乃用此蕃將及其統領之諸種不同之部落也
太宗之用蕃將,乃用此蕃將及其所統之同一部落。玄宗之用蕃將,乃用此蕃將及其統領之諸種不同之部落也。太宗、玄宗任用蕃將之類别雖不同,而有任用蕃將之必要則相等。
2021/07/26: 通鑑貳壹陸玄宗天寶十載述安禄山收養「曳落河」八千餘人事
此種方法後來安史餘黨胡化漢人田承嗣輩亦遵依之,遂創啓唐末五代之「衙兵」,或唐人小説紅綫故事中所謂「外宅男」者是也
2021/07/26: 蕃將雖長於騎射之技,而部隊却失去組織嚴整之效,何以玄宗必用蕃人爲大將耶?應之曰,玄宗所用蕃將,其本身雖非酋長,無直接之部屬,但其人則可統率其他諸不同胡族之部落
故玄宗之用蕃將,除用其騎射之技外,更兼取其部落組織嚴整之長。此點實與太宗用蕃將之心理未嘗有别也。
2021/07/26: 國内情勢既改,而東突厥復興,此兩大原因乃促成河北自武則天後始置兵府之真相
寅恪案,崔善爲言「畿内之地是爲殷户。丁壯之民悉入軍府」。實深得唐初府兵設置分配之用意,故不容許移徙畿内之民户,東出關外也。今武后徙雍、同等州之民户,以實洛陽,即是將全國武力之重心自關中而移於山東。河北之地即在山東區域之内。若非武后之世,決不能有此違反唐高祖太宗以來傳統之政策。故今日所存之史料中,河北道兵府之設置,其時代在玄宗以前,武后以後,實與唐代當日之情勢相符應也。國内情勢既改,而東突厥復興,國外情勢又因之大變,此兩大原因乃促成河北自武則天後始置兵府之真相。
2021/07/26: 以唐代之武功言,府兵雖至重要,終不及蕃將一端
以唐代之武功言,府兵雖至重要,然其重要性殊有時間限制,終不及蕃將一端,其關係至深且鉅,與李唐一代三百年相終始者,所可相比也。
◆ 李太白氏族之疑問
2021/07/27: 若太白先人於楊隋末世即竄謫如斯之遠地,斷非當日情勢所能有之事實
碎葉、條支在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即西曆六四四年平焉耆,高宗顯慶二年即西曆六五七年平賀魯,隸屬中國政治勢力範圍之後,始可成爲竄謫罪人之地。若太白先人於楊隋末世即竄謫如斯之遠地,斷非當日情勢所能有之事實。其爲依託,不待詳辨。至所以詭稱隋末者,殆以文飾其既爲涼武昭王後裔
2021/07/27: 則其人之本爲西域胡人,絶無疑義矣
夫以一元非漢姓之家,忽來從西域,自稱其先世於隋末由中國謫居於西突厥舊疆之内,實爲一必不可能之事。則其人之本爲西域胡人,絶無疑義矣。
◆ 論韓愈
2021/07/29: 最重傳授淵源,蓋非此不足以徵信於人
華夏學術最重傳授淵源,蓋非此不足以徵信於人,觀兩漢經學傳授之記載,即可知也。
2021/07/29: 退之自述其道統傳授淵源固由孟子卒章所啓發,亦從新禪宗所自稱者摹襲得來也
至唐代之新禪宗,特標教外别傳之旨,以自矜異,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統,證明其淵源之所從來,以壓倒同時之舊學派
2021/07/29: 宋儒僅執退之後來與大顛之關係,以爲破獲贓據,欲奪取其道統者,似於退之一生經歷與其學説之原委猶未達一間也
退之從其兄會謫居韶州,雖年頗幼小,又歷時不甚久,然其所居之處爲新禪宗之發祥地,復值此新學説宣傳極盛之時,以退之之幼年穎悟,斷不能於此新禪宗學説濃厚之環境氣氛中無所接受感發
2021/07/29: 新禪宗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退之生值其時,又居其地,效禪侣之先河,掃除賈、孔之繁文
唐太宗崇尚儒學,以統治華夏,然其所謂儒學,亦不過承繼南北朝以來正義義疏繁瑣之章句學耳。又高宗、武則天以後,偏重進士詞科之選,明經一目僅爲中材以下進取之途徑,蓋其所謂明經者,止限於記誦章句,絶無意義之發明,故明經之科在退之時代,已全失去政治社會上之地位矣(詳見拙著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篇)。南北朝後期及隋唐之僧徒亦漸染儒生之習,詮釋内典,襲用儒家正義義疏之體裁,與天竺詁解佛經之方法殊異
2021/07/29: 六朝僧徒「格義」之學,即是此種努力之表現,儒家書中具有系統易被利用者,則爲小戴記之中庸
退之首先發見小戴記中大學一篇,闡明其説,抽象之心性與具體之政治社會組織可以融會無礙,即盡量談心説性,兼能濟世安民,雖相反而實相成,天竺爲體,華夏爲用,退之於此以奠定後來宋代新儒學之基礎,退之固是不世出之人傑
退之首先發見小戴記中大學一篇,闡明其説,抽象之心性與具體之政治社會組織可以融會無礙,即盡量談心説性,兼能濟世安民,雖相反而實相成,天竺爲體,華夏爲用,退之於此以奠定後來宋代新儒學之基礎,退之固是不世出之人傑
2021/07/29: 王者之政,變人心爲上,因人心次之,不變不因,循常守故者爲下,故非有獨見之明,不能行非常之事
都官員外郎彭偃獻議曰:王者之政,變人心爲上,因人心次之,不變不因,循常守故者爲下,故非有獨見之明,不能行非常之事。今陛下以維新之政,爲萬代法,若不革舊風,令歸正道者,非也。
2021/07/29: 人年五十歲,嗜慾已衰,縱不出家,心已近道,況戒律檢其性情哉?
其年過五十者,請皆免之。夫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列子曰:不斑白,不知道。人年五十歲,嗜慾已衰,縱不出家,心已近道,況戒律檢其性情哉?臣以爲此令既行,僧尼規避還俗者,固已大半,其年老���修者,必盡爲人師,則道釋二教益重明矣。
2021/07/29: 漢以來葬喪皆有瘞錢,後世里俗稍以紙寓錢
漢以來葬喪皆有瘞錢,後世里俗稍以紙寓錢,爲鬼事,至是嶼乃用之。
2021/07/29: 因釋迦爲夷狄之人,佛教爲夷狄之法,抉其本根,力排痛斥
唐代古文運動一事,實由安史之亂及藩鎮割據之局所引起。安史爲西胡雜種,藩鎮又是胡族或胡化之漢人(詳見拙著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篇),故當時特出之文士自覺或不自覺,其意識中無不具有遠則周之四夷交侵,近則晉之五胡亂華之印象,「尊王攘夷」所以爲古文運動中心之思想也。
2021/07/29: 惟仿偈頌音綴之有定數,勉强譯爲當時流行之五言詩,其他不遑顧及,故字數雖有一定,而平仄不調,音韻不叶,生吞活剥,似詩非詩,似文非文,讀之作嘔
天竺偈頌音綴之多少,聲調之高下,皆有一定規律,唯獨不必叶韻。六朝初期四聲尚未發明,與羅什共譯佛經諸僧徒雖爲當時才學絶倫之人,而改竺爲華,以文爲詩,實未能成功。惟仿偈頌音綴之有定數,勉强譯爲當時流行之五言詩,其他不遑顧及,故字數雖有一定,而平仄不調,音韻不叶,生吞活剥,似詩非詩,似文非文,讀之作嘔,此羅什所以嘆恨也。
◆ 劉復愚遺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問題
2021/07/30: 見劉與李俱漢唐兩朝之國姓,外國人之改華姓者,往往喜采用之
鄙見劉與李俱漢唐兩朝之國姓,外國人之改華姓者,往往喜采用之,復愚及其他伊斯蘭教徒之多以劉爲姓者,殆以此故歟?
◆ 四聲三問
2021/07/30: 以除去本易分别,自爲一類之入聲,其所以分别其餘之聲爲三者,實依據及摹擬中國當日轉讀佛經之三聲。而中國當日轉讀佛經之三聲又出於印度古時聲明論之三聲也。
中國語之入聲皆附有k、p、t等輔音之綴尾,可視爲一特殊種類,而最易與其他之聲分别。平上去則其聲響高低相互距離之間雖有分别,但應分别之爲若干數之聲,殊不易定。故中國文士依據及摹擬當日轉讀佛經之聲,分别定爲平上去之三聲。合入聲共計之,適成四聲。
2021/07/31: ,詠經則稱爲轉讀,歌讚則號爲梵唄
天竺方俗,凡是歌詠法言,皆稱爲唄。至於此土,詠經則稱爲轉讀,歌讚則號爲梵唄。原夫梵唄之起,亦肇自陳思
2021/07/30: 五聲説與四聲説乃一中一西,一古一今,兩種截然不同之系統。論理則指本體以立説,舉五聲而爲言,屬文則依實用以遣詞,分四聲而撰譜
宫商角徵羽五聲者,中國傳統之理論也。關於聲之本體,即同光朝士所謂「中學爲體」是也。平上去入四聲者,西域輸入之技術也。關於聲之實用,即同光朝士所謂「西學爲用」是也。蓋中國自古論聲,皆以宫商角徵羽爲言,此學人論聲理所不能外者也。至平上去入四聲之分别,乃摹擬西域轉經之方法,以供中國行文之用。
◆ 從史實論切韻
2021/07/31: 蓋自司馬氏平吴以來,中原衆事,頗爲孫吴遺民所崇尚,語音亦其一端
洎乎永嘉亂起,人士南流,則東晉南朝之士族階級,無分僑舊,悉用北音,自不足怪矣。
2021/07/31: 晉室南渡之初,僑姓之握政權者,如王導之類,雖往往用吴語延接士庶,以籠絡江東人心。而吴中舊姓,雖好自矜尚,如陸玩拒婚王導
迨東晉司馬氏之政權既固,南士之地位日漸低落,於是吴語乃不復行用於士族之間矣。史言宋世江東貴達者,唯孔季恭靈符父子、丘淵之、顧琛四人,吴音不變,是其餘江東貴達不操吴音可知。而此種風尚,必承自東晉,固可推見也。
迨東晉司馬氏之政權既固,南士之地位日漸低落,於是吴語乃不復行用於士族之間矣。史言宋世江東貴達者,唯孔季恭靈符父子、丘淵之、顧琛四人,吴音不變,是其餘江東貴達不操吴音可知。而此種風尚,必承自東晉,固可推見也。
2021/07/31: 高齊之都城雖在鄴,而衣冠人物悉承洛陽
高歡於天平元年遷洛陽四十萬户於鄴,見北齊書貳神武紀下,故高齊之都城雖在鄴,而衣冠人物悉承洛陽,其語言宜同於洛下也。
0 notes
Text
禮失而求諸野
H:禮失而求諸野,醫失而求偏方,人性也。平常心看待,走向好心情。20240703W3
網路字典:
禮失而求諸野
傳統的禮儀、文化有散失則求之於民間尚有保留的地方。《漢書.卷三○.藝文志》:「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癒於野乎?」
力有未逮
能力有所不及。如:「本想奪魁,然力有未逮,終於落敗。」清.袁枚《子不語.卷二四.長樂奇冤》:「母喜,欲啟其石,而力有未逮。」
力不從心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西域傳》:“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力不從心”。[1]
力不從心
成語:力不從心
心裡想做某事,力量卻無法達到。※◎語或本漢.班昭〈為兄超求代疏〉。典 源
漢.班昭〈為兄超求代疏〉(據《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引)
※ 超之始出,志捐軀命,冀立微功,以自陳效。會陳睦之變,道路隔絕,超以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因其兵眾,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賴蒙陛下神靈,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積三十年。骨肉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盡其力,以報塞天恩,迫於歲暮,犬馬齒索。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1>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2>,超之氣力,不能從心,便為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弃3>忠臣竭力之用,誠可痛也,故超萬里歸誠,自陳苦急,延頸踰望,三年於今,未蒙省錄。
〔注解〕
卿大夫:卿和大夫。後泛指貴族。
卒暴:突然發生的暴動。卒,音ㄘㄨˋ,突然。
弃:同「棄」 ※
《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
二十一年冬,車師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國俱遣子入侍,獻其珍寶。及得見,皆流涕稽首,願得都護。天子以中國初定,北邊未服,皆還其侍子,厚賞賜之。是時賢自負兵強,欲并兼西域,攻擊益甚。諸國聞都護不出,而侍子皆還,大憂恐,乃與敦煌太守檄,願留侍子以示莎車,言侍子見留,都護尋出,冀且息其兵。裴遵以狀聞,天子許之。二十二年,賢知都護不至,遂遺鄯善王安書,令絕通漢道。安不納而殺其使。賢大怒,發兵攻鄯善。安迎戰,兵敗,亡入山中。賢殺略千餘人而去。其冬,賢復攻殺龜茲王,遂兼其國。鄯善、焉耆諸國侍子久留敦煌,愁思,皆亡歸。鄯善王上書,願復遣子入侍,更請都護。都護不出,誠迫於匈奴。天子報曰:「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於是鄯善、車師復
書 證
《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
《洛陽伽藍記.卷一.永寧寺》:「京師士眾,未習軍旅,雖皆義勇,力不從心。」
《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只是小娘子千金聲價,小可家貧力薄,如何擺布,也是力不從心了。」
《東周列國志》第二八回:「萬一力不從心,惟有一死,以謝先君而已。」
《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無奈溥四爺提筆在手,欲寫而力不從心,半天畫了兩畫,一個『麗』字寫了寫不對。」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七回:「弓兵伺候了老爺十年多,老爺平日待我們十分恩厚;不過,缺苦官窮,有心要調劑我們,也力不從心罷了。」
懼庵先生文集/卷六
懼庵先生文集
←卷五懼庵先生文集
卷之六
作者:李樹仁
1860年卷七→
記
編輯
皇南殿碑閣記
編輯
於戲。此乃新羅敬順王撰實碑閣也。夫有盛德至仁。必碑之。碑必有閣以覆之。此閣之所以建也。王之至仁。在不以養人者害人。雖異乎周大王遷國圖存。而有虞羣後德讓之風。其詳已見於碑撰中。今不必架疊。而所可書者。其惟竪碑建閣之顚末乎。蓋東京之有敬順王殿舊矣。中移於東川。又移此皇南。自經累百年。迄未有顯刻。是爲姓孫與輿情之所慨惜矣。迺於今上甲戌。觀察使金公魯應以本道伯。始顯刻竪之而遽遞歸。閣則未也。何幸今廵相魯敬。以前廵相堂親。復按節是道。以爲碑旣竪。當有閣。是役不可緩。遂敕族弟之爲月城鎭長金公魯甲幹其事。鎭長公乃竭蹷效誠。逐日監蕫之。而殿郞金君思一亦與其勞焉。役始於是年之仲春。斷手數旬之內。而亦不煩民力。於是乎翼然華構。照耀貞珉。可以永垂輝於千百歲矣。一日殿郞君來訪。跽而言曰吾始祖敬順王碑閣成。請一言以識之。不佞以不文辭不獲。遂敢歷敘顚末如右。而竊有所感歎於中者。夫爲子孫尊慕先世。雖人情所不已。而推尊慕之思。至百世之遠。非追遠之誠之至。不能也。且殿前顯劖。始成於前廵相公。繼之以傑然華閣之建。又在於今廵相公。鎭長公幹事之贒勞。又在於是時。皆不出廵相公一家之內。是知天之相是役蓋有待。而故家追遠報本之誠。尤可見矣。雖然是豈徒以子孫之誠言之哉。曾氏傳曰於戲前王不忘。繼之曰君子贒其贒而親其親。苟非王盛德至善。使後人沒世而不忘。則君子親親之篤。亦安能如是也。此吾所以因子姓慕先之誠。想先王盛德之使然。而自不覺感歎之至。乃於記事之餘。又此娓娓而不厭也。
三槐亭記
編輯
亭以三槐名。識先人手植也。亭之主爲誰。吾宗李君。華宅其名也。君之先通判公昆季四房。公居長。金崑玉季。輝暎一門。人稱李氏四珠樹。公幼時與諸弟各植一槐於巷。曰吾昆季種福於此。以驗日後成就及子孫榮悴。及長。槐樹亦茁然而長。時値龍蛇難將作。公昆季已炳幾。遂皆慨然投筆。就槐樹下築壇。日習射。射藝俱精絶。公先登虎榜。仲及季氏次第拔身。獨第二房公早夭。槐一樹亦自隕。當海寇充斥東南。公共權忠毅,朴武毅諸公。倡義討賊。多立戰功。公之爵以是勳。仲季二公。同時奮起。俱通仕籍。仲氏官僉正。季氏官奉事。幷載諸贒倡義錄中。其三槐因傳以爲村號。子孫世居之。每遊息其下。輒撫樹興感。惟恐世代之遠而忘之。此亭之所以作也。亭經始於壬申春。朞年而落之。是役也。三派子姓。俱竭力效誠。而終始幹之。君是已。堂宇廳室。井井有序。名其中堂曰必敬。取周詩桑梓必敬之義。右軒曰花樹。取韋氏月會之義。其左軒姑未定。合而顔之曰三槐。以爲時會子孫。寓羹牆之慕雲。余嘗一造焉。君指槐樹而言曰此吾先祖所種也。其始種也。將以卜子孫之興替。目今樹鬱鬱。頗有向榮之意。而子孫之衰替尙如前。無乃樹木之榮枯。有不可驗。而先祖厚德之種。其無驗於後耶。語畢輒悽然不樂。余乃斂容而言曰無論福善之徵不徵。夥矣君慕先之誠也。夫詩人桑梓之敬。非敬桑梓也。實敬其親也。敬其親以及先祖之遠。而樹木猶爲所敬。則豈非曾氏所謂追遠之孝。而陳後山所稱存其思不忘遠者耶。嘗聞十年之計莫如種樹。百年莫如種德。吾知君家三槐。蓋與德俱種。必無百年不報之理。昔蘇長公銘王氏三槐。其文曰善惡之報。至於子孫。其定也久矣。天定久近之不齊。亦有數存乎其間。而其終也必定。以君先祖巍勳茂烈。樹立於板蕩之際。而旣位不滿其德。終然沒沒於百年之後。是必漑而不食。以待後人者明矣。雖然凡人家福慶。不必以榮貴自外至者爲美。吾觀君之家。弈世同根之宗。連枝交柯於丹丘一區。忠勳古宅。克守先人之業。斯其爲種德之報。又何必面槐三公。如王氏而後謂之福也。況芝蘭玉樹。多見後生之秀。璧沼榮名。藝苑華譽。有可以光門闌者。意者百年未定之天。其將自今而定。而其兆始發於樹乎。抑又有說焉。栽者必培。播而肯穫。必人事修而後。可以責報於天。豈可徒恃先人種德之厚而已。其將以是亭。兼爲藏書肄業之所。勉子弟以種學而務本也哉。君曰吾意也。因請左軒之扁。余命之以種學。君曰諾。吾然後知吾宗之福未艾也。
四而軒記
編輯
吾東都之北。有曰安康里。蓋新羅故縣也。其地土沃而腴。井洌而甘。居人淳淳有古國風。或曰以其傍於四達之衢。故曰康。或曰地勢平而風氣順。民生之所安康也。吾友李君公亮。自良洞舊居。移卜於此。爲小軒以處。扁之曰四而。吾嘗往訪之。問其義。君笑而不答。高吟古擊壤歌一章。吾於是知其取康衢耕鑿之意。而心竊訝焉。君以大贒名家。生長詩禮之庭。所業者文學。所勉者行誼。而乃取田舍耕鑿之歌而顔其軒者。何其不相襯也。吾知君自謙之辭。而抑亦矯時俗好名之弊也。凡今俗士之役於名者。擧皆奔忙於文藝爭先之逕。不得則不休。幸而得之則又馳騖於紅塵紫陌。以至鍾鳴漏盡而不知息。蹈危履險而莫知避。此之不爲。則亦有求得竆林邃壑。糚點景物。養望當世。終南捷逕。少室索價。往往取識者之譏。乃若吾君。早謝詞場。不汲汲於必得。晩年卜築。又不取竆林邃壑。乃於四達康衢之傍。蓋此太平聖世。暮境閒居。旣非康樂開道。爲小民所驚。許汜問舍。爲豪士所譏。則惟此四而名軒。可見襟懷之出俗。古無名公。擊壤集詩所謂雖居人世上。卻是出人閒者。君其庶幾哉。噫。士生斯世。不於朝則野。野非君子之所願。然天下之士。不可皆立於朝。雖唐虞之世。亦豈無在野之贒哉。乃知康衢擊壤之老。未必無抱負之奇特。所處而安。無慕乎外。卽當日耕鑿之歌。又奚羨乎明良之賡歌也。顧今海東千一。堯日復明。淸朝際會。幾多吉士之彙征。而如君康濟於田野者。亦一聖代之遺逸也。況復地名得康衢。壽考兼康寧。信乎人與地之相得。有時高軒。煙月玲瓏。一曲昇平。陶然自樂。未知今日康衢之樂。比古人果何如也。雖然君之耕鑿。豈徒然哉。吾觀君常對聖贒書。不以老而廢休。得非丹田半畝。古井靈源。別有耕鑿之功而寓之扁者耶。矧且種學辛勤。靜中尋源。是乃家夫子詩集中語。而君所莊誦於平日。則知君故家獨得之樂。豈特含哺擊壤而已也。若余者雖居康衢之畔。半世忙了。未有閒適之趣。百憂叢裏。少無康寧之意。於君固多媿矣。安得買隣連牆。與君對酌衢樽。相和歌於是軒之上。終吾生而忘之也。旣爲之記。重以歌。歌曰。
唐堯聖世古康衢。吾東化域今康衢。今康衢猶古康衢。亦有老人壽且康。無已太康。好樂無荒。耕之鑿之。半畝方塘。
龍潭書堂記
編輯
龜尾山下。崔君子成。卽杜巷翁忘年友也。近者就龍潭水石之勝。縛數間屋以處。欲爲晩年講學計。杜巷翁聞之喜。喜見於色。客有過而問之者曰。異哉翁之喜也。子成自在童稺時。以聰悟聞。甫弱冠。闊步騷壇。連擧發解。人皆謂朝夕當擅大名。取靑紫如摘髭。竟不利於禮部。乃今白首之年。深入林壑。與村秀才結社。爲尋數之地。凡爲子成親知者。莫不咄歎之。獨翁之喜見於色。其有說乎。翁莞爾而笑曰子豈知吾子成者哉。子成早承其先大人義方之訓。又得法門鉅儒如畸庵丈爲之師。其始屈首公車。黽勉爲擧子業者。豈以必得之心求之哉。將盡吾事而已。吾事之盡而不利於求是命也。於子成何有哉。吾嘗病世之爲擧業者。多一生奔忙。不得則不休。今於子成。竊有賀焉。蓋此龍潭一區。實其先大人所占。而畸庵公之所命名也。嘗因子成所錄示。吾得臥遊焉。潭之源始發於龜山西鹿柴豹林兩峯間。逶迤屈曲而來。其間奇巖異石。飛溜疊嶂。指不可勝僂。總之有三山五林四巖五臺焉。潭之水澄泓明澈。頫臨有石鱗活動狀。此其所以名龍潭也。今是庵直當潭之上數武。不侈不陋。政合幽人棲息講劘之所。方子成玅齡發軔之初。其大人乃付之以溪山幽靜之界。其意豈終以世路期之哉。又豈以水石之勝爲好哉。將以爲讀書竆究之地者明矣。今子成乃於數十年科臼之餘。回頭轉腳。於玆卜築。以無負家庭勸勉之遺意。則眞所謂肯堂構而善繼述者也。噫。名利外物也。得之與不得。無加損於己。而其得失又在於人。若學問竆究之工。非得意當世者所能。自昔贒人君子之成德而名於後者。多從山林竆苦中做出來。夫以子成之才之美。使之不遇於時。驅之以入山林者。彼造物者意。安知非玉汝於成也。斯人之表德。其將驗於是矣。誠使子成實用力於此事。俛焉日孜孜。充乎中而著乎外。則鄒聖所謂天爵之榮。豈特人世間浮名之得而已耶。夫然後子成得此龍潭而有成。龍潭遇子成而有名。吾之賀。不獨爲子成。亦賀是潭之有遭也。顧此半世迷途之人。日迫西山。悔之無及。今於相愛者之得其所歸。爲之喜津津。繼之以健羨也。客唯唯而去。未幾子成以堂之記。屬之翁甚勤。翁素不文。遂書問答之語歸之。翁爲誰。李樹仁性安。歲之紀何。靑豬仲春上澣也。
醒翁亭記
編輯
吾友月城崔君翰汝甫。自盤溪舊居。尋石湖先莊。爲亭於六宜堂側。扁之曰醒翁。要余爲之記。余試問其義。君曰吾素不喜飮。平居每醒。爲吾記其實可乎。余曰世之不飮者何限。而君其獨以醒名之何也。君笑而不應。余曰昔歐陽子自號醉翁。記之曰醉翁之意不在酒。今君之醒。無乃不在酒而在於他乎。人生斯世。別有一大醉。有非麴糱而醉者。凡眼前外物之可欲者皆是也。人之醉於是也。如狂如癡。昏昏沉沉。東顚而西倒。前扶而後卻。無廉無恥。都喪其本然之天。終然醉生夢死而不自覺者。擧一世而滔滔。今君之醒以自號者。其欲醒於是乎。君乃蹶然而起曰是哉是哉。吾名亭之意。實不在於酒。公其知我乎。請畢其說。余曰然。夫以麴糱之酒言之。其始豈亶使人酣飮而沉醉之耶。其醇然之味。薰然之氣。可以祭祀而通神明。燕樂而介眉壽。合歡之以是。養性之以是。此古昔聖人所以重是酒而著於經。嚴之以禮防者皆是也。但飮之者。常極其欲而過於度。以至腐腸而生疾。滅德而喪儀。甚至敗國亡家者。紛不知其幾何。於是乎乃知非酒之醉人。人自醉於酒也。若夫世間許多事物之於人。不可一日廢者。豈特麴糱之於人哉。只在吾人日用間。斟酌而適於度。酬酢而得其宜。常不失中和之道。則斯其爲醒之之道。曷嘗棄而絶之。不使接於吾之身然後謂之醒哉。嗟夫。歷觀終古醒者幾人。聖人生而醒者也。贒人學而醒者也。其次勉而醒者也。彼釋氏之戒飮而頓悟。道家之長齋而淸凈。非吾道也。固無足道。至若屈三閭之獨醒。雖若可尙。而矯枉過直。自取沉身之禍。亦非吾所謂醒也。乃今君以淸介之姿。處衆醉之世。獨以一醒字揭於軒者。其志豈不偉歟。雖然醒豈易言哉。自非大聖人如吾夫子。從所欲不踰矩。至酒無量不及醉。則夫孰有不學而醒者乎。然則君子之學而能醒者必有其法。嘗聞謝上蔡惺惺法。實有得於程氏主敬之學矣。吾竊以爲惺之一字。眞學醒之要訣也。醒之字從酒。惺之字從心。醒於心而後。醒於酒可幾。苟使一日十二時。常喚此心之惺。無所間斷。則將見人慾日消。天理日明。世間許多外物之可欲者。擧不爲吾心之累矣。夫然後向所謂斟酌而適於度。酬酢而得其宜者。不待他求而得之於此矣。君斂容而言曰公之言。眞喚吾醒矣。遂相對一酌而罷。上章執徐竹醉節書。
東湖書社記
編輯
吾東都故址。多名勝。如半月城,鮑石亭,鳳凰,瞻星之爲臺。皆名勝也。然其不爲城市之所喧囂。車馬之所雜遝。而正合士子之所藏修者。惟鴈鴨湖一區爲最。是湖在府東數里許。中有數畝方池。夙著浮草之異。亦多有鴈鴨之翔集故名之。槩其幽夐窈閴。爲城市傍一山林。是蓋故都遊觀之所。而廢棄爲荒墟者。幾千有餘年。月城崔君義兼。自其先王考居是湖傍。嘗指點而異之。欲構一屋子。爲子姪敎育之所而未就。歷世逮於君。欲如先人志。與從昆季合謀鳩材。以丙子四子之辰。竪亭於是。不日而成。仍薙荊榛浚方池。奇形異蹟。色色呈露。益之以竹樹花卉環列左右。各有題目。如坎島萍嶼合之爲十二景。亭旣成。義兼請余記其事。余試問曰世之擇勝地爲亭榭者何限。非耽盃酒玩景物爲事。必志業晼晩隱遯山林者多爲之。君之爲此。無乃太早計乎。君乃斂袵而言曰小子何敢爾。旣有先人遺志。將爲讀書計也。余曰然則信好事也。夫君子貴躳行。讀書則以餘力。然非讀書。無以竆理而爲躳行地。是豈可以餘事而忽之也。今君以聰悟之姿。年又富。正讀書時也。況此一區勝地。得之咫尺之地。若天公之有待者然。君如有志乎方冊。何必匡山之深而西山之高哉。不離孝弟之庭而餘力可及。此君之先王考所留意。而君能成之。所謂肯堂構善繼述者也。吾雖未及登斯亭而可想之矣。西近文宣廟。仰杏壇之遺風。東望孤雲莊。襲桂苑之餘芬。十二奇景。無非怡神養性之具。則眞讀書所哉。君果能居於斯處於斯。明牕淨幾。朝益暮習。俛焉孜孜而有得焉。則亦必有聞風而朋來者。吾東都多士之興。未必非是亭之爲助。是豈等閒諸名勝之比哉。雖然非讀書之爲難。惟眞讀書爲難。所謂眞讀書。其法在朱子書。此可以師。如或不然。徒從事於口耳。無實得於心。則將不免買櫝還珠之譏。雖腹貯五經何益。此則君必自知之。且有一說焉。自家好田地。自在方寸間。果能用力而更新。則仁智山水之樂。豈特外物之玩而已耶。朱夫子觀書吟所謂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者。可得之於此矣。以吾相愛之深。爲此不逮之言以勉之。因爲之記。
1 note
·
View note
Text
被習近平整肅!貴州茅台前董座收賄4億落馬 「從輕」判無期徒刑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歷年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榮譽榜
榮譽榜
2021/03/12
歷年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112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李友賢 陳冠廷 吳悅恩 紀琪云 湯育銘 廖子軒 金智勇
李悦恩 陳芮蓁 鄭楚玄 吳怡儒 陳冠典 林政閔 郭彥呈
林昕穎 柯博壬 樊洪範 王 曦 陳紜璽 金祺昌 彭吉民
112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吳峻安 陳威仁 吳舜齊 歐乃瑄 何凡宜 賴冠勳 唐聖傑
張 傑 李沐澤 張安志 張哲源 黃曉祺 鄔翎民 鄭淞元
黃建智 陳俊儒 林秉緯 董翊河 賴柏安 黃勖堯 叢浩日
黃維貞 莊妤薇 童威凱 宋家興 黃苡寧 呂俊諺 王 敬
陳奕丞
112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曾傑興 陳飛馹 洪笥宸 黃薏珊 黃柏豪 王聖燁
廖柏銜 蔡怡安 黃博裕 郭裴珞 潘家偉 李 韡
112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吳建鋕 鄭乃豪 吳奕翰 李峰綸 呂孟修 柳理鈞
鄭衣涵 彭盈瑾 吳姿樺 蘇榆傑 林��宇 邱 頎
陳加寶 黃盈樺 許秉毅 黃祥銘 柯秉志 蔣鈞傑
謝印荃 蔡佳佑 施健安 顏毅祺
111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劉耀文 李光燡 鄭名登 張謝仁傑 臧紹棠 藍囿竣
陶子天 卜 野 蔡沛全 屈恩霆 戴維彥 黎丞軒
陳坤華 陳宇祺 莊凱傑 劉柏裕 張宸瑄 林子軒
應德樫 吳玟玟 陳莞昀 許家洋 王彥翰 董昀澍
秦詡洋 蔡國禎 蕭瑋呈
111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蔡承展 王邦宇 李明穎 王哲明 陸泓瀚 陳冠元
薛雅琪 黃維慈 楊鈞皓 蘇柏鴻 翁定謙 張澄明
紀明輝 劉家綺 陳昭穎 林佩諠 謝明翰 潘品瑜
呂信宏
111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吳雨修 陳彥旭 王柏騰 王靖元 龔俊霖 高家維
陳麒元 劉朝瑞 邱毓媜 高瑜懃 郭紋均
110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兆群 陳孟唐 楊智凱 蔡欣哲 陳冠宇 蕭可豪
葉建邑 黃彥欽 陳奕岑 傅振宣 陳志瑜 林儀靜
林俋帆 廖懿德 陳明穎 陳平宏 林宇晏 金莒譯
鄭貫良 曾榮威 林佳虹
110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黃子駿 高平羲 李順意 林禹丞 林義昇 蘇善豪 劉永上 賴映璿
楊展銓 涂珮甄 王昱翔 汪筳逸 李香霖 方立文 呂子聖 蔡金洧
鄭學禮 張登壹 洪子晴 羅加舜 金知永 陳冠瑜 黃怡瑄 劉姿瑩
劉子琳 李挺瑋 劉文揚
110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本次測驗因疫情取消。
110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銘堯 曾冠銘 胡峻瑋 蘇文芯 林濬承 許慶成 姚羽珊 楊智凱
侯書堯 廖英順 李毓寧 賴政穎 王鈺馨 黃子庭 賴秉程 詹興瑋
慕 丞 林彣珊 鍾采君 劉峻廷 邱晉偉 張皓翔 余 崢 陳宗慶
孫 靚
109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朱峻葳 黃紹輔 謝添旺 朱正育 張廣澄 楊秉鈞 林澔暐 高伯宗
連泓安 顏筱甄 蔡淙和 黃伯凱
109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王律翔 馬碩澤 秦得仁 鄭琰勳 徐允恩 許碩軒 涂修銓 曾宇質
蔡翔宇 王順漢 蔡朝景 陳昱言 陳建智 蕭丞恩 郭宜雯 洪脩益
紀以謙 郭博彥 洪閔德 朱芳琪 呂偉豪 王啟哲 康翠芳 劉沛禎
蕭仕揚
109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鄞嘉慧 曹 彤 吳祐緯 林宥宗 何勝揚 黃靖翔 陳威宇 石光仁
潘千瑞 余柏樟 沈芳妤 王昱筌 游家慶 沈琮德 沈得桓 曾丞佑
劉彥輝 龔世宇 林彥均 郭偉達 呂學杰 林昆毅 蘇聖欽 陳 翰
109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本次測驗因疫情取消。
108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驗通過名單
洪郁雯 李 吉 林安蕎 張家偉 陳立朋 吳東翰 姚冠名 郭學頤
陳昫耘 顏情晴 陳均軒 簡呈宇 楊翊愷
108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許至賦 曹家豪 吳哲瑋 黃信鈞 陳道賢 楊智雄 陳冠恩 劉奕頡
黃熙宇 洪佳琦 張博堯 陳冠丞 楊政達 葉重宏 吳宛蓉 陳柏霖
張宇鈞 胡榮發 楊崇杰 顏碩慧 蔡承叡 黃昶豪 許釗華 陳致恩
陳語謙
108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怡馨 林佩璇 曾玟靜 李 明 戚瑋宣 徐廣圻 陳以諾 孫暐翔
楊沛珍 鄭為遠 張朝復 涂易瑜 吳旻憲 洪榮佑 馮郁軒 吳佩芸
陳琇瑩 翁浥迪 蔡定志 陳彥均 葉志鵬 許心茹
108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喬䒩薷 陳子博 孔繁軒 楊旻桓 李名仁 歐嘉玲 陳奕鴻 黃臣延
盧至恒 馬菀嚀 許䟫源 龔士翔 劉宏倫
107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吳晴杰 陳家馨 劉仲傑 林政廷 李孟霖 陳銘仁
107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廖振超 江欣學 潘祥漢 洪正霖 張豪中 陳民旻 陳弈叡 葉原銘
鄭亘庭 葉祐廷 葉信旻 曾多郁 鄭凱軒 陸宜宗 陳冠璿 張寶智
江佳臻 楊曜宇 趙國程
107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邱瑜惠 許郁培 陳翰星 陳昱先 莊蕙羽 曾宇鞍 張睿宏 陳靜儀
周琬絨 吳協益 王相智 許瑋庭 邱子倫 閆景宇 吳宗憲 莊爾修
107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宏洋 王宗政 曾詩忠 郭沂道 范廣玉 郭阜達 黃 笙 游竣凱
林群翔 林谷翰 汪宗宇 王竣薰 黃煜超 賴仁傑 李俊廷 黃赫立
陳柏皓 蘇泓文 林祥億 呂柏樺 吳錫安 李孟霖 林資堯 蘇美娟
吳宗翰 沈丞潁 戴岳軒 張家瑋 黃孝瑞 范家銘 沈文彬 廖尉翔
黃炫縢 曾詠鈞 陳妙盈 李庭瑜 梁秉辰 葉馨憶 辛萬億 陳維萱
許志豪 張閎涵 詹皓閔 吳連恩 洪綺郁
106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許詠媛 蔡政宏 林峻民 許秦維 林駿吉 趙瀚恩 張皓翔 張晏碩
李珮瑜 王 騰 張睿鈞 李聖昱 張文憲 范乃歡 蔡博文 洪嘉揚
曾威榮 陳政廷
106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柏翔 王翊名 孫朝義 王泓逸 許文豪 龔世豐 葉宗憲
106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黃彥文 邱光輝 林羿羚 馬瑞遠 傅志豪 劉耘辛 陳政廷 朱冠溱
王奕云 邱胤文 陳彥均 徐 旻 葉品樂 童銘澄 林瑞紘 林佳泓
林胤名 沈立翔 陳盈佐 王崇任 方建宏 朱 昱 馬崇恩 施振宇
田宗翰 吳承翰 賴昱傑 林承緯 黃至煒 簡舒苗 吳佳霖 黃幸星
吳珮瑗 魏郁庭 蘇育萱 王映庭 黃致捷 許秉閎 粘銘翔 巫嘉瑋
莊逸椽 鄭哲誠 鄭崴鴻 邱亭芝 曹廷筠 郭柏賢 施奕如 廖柏彰
毛漢瑜 許明理 蔡承杰 孫大程
106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黃基軒 江重毅 鐘承志 許雅如 林伯翰 吳仲軒 王家偉 張家瑜
藍家盛 黃祺翔 蔡孟欣 林于暄 楊婷儒 林煒翔 戴俊丞 袁乙天
陳厚凱 詹前奕 黃耀德 吳宜興
105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張雅嵐 謝翔任 連育瑩 蘇冠綸 宋亞翰 吳清元 楊子毅 陳威仲
謝晉銘 陳奕儒 邱欣灝 陳柏文 羅 穎 黃奕姉 劉曉青 陳宣余
105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柏宏 洪翊庭 楊卓翰 陶玉龍 黃馨億 張耿豪 陳裕翔 欒又鈞
劉昊融
105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施自雄 蘇群閎 蔡瑞洋 張紹敏 楊佳銘 曾泰航 高舜業 吳中博
甘龍諭 褚原鑌 彭有國
105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馬亞聖 黃湣傑 許鼎宗 陳昱中 陳祈維 陳奕睿 賴立凱 王玉萱
李靖群 蔡雨諦 郭丞恩 賴啟堯 呂昭諭 洪振華 賴澔興 郭家豪
林志華 洪敬翔 邱元昱 李翊甄 陳柏奕 陳琬菁 蔡岱庭
104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黃昱維 溫宇晴 柯昂里 楊涵媜 溫威霖 林明正 芮佩霖 彭如軒
林雅婷 蔡佳頴 黃文孝 林顯隆 葛瑞翔 劉珮芬 張嘉琳 黃崑育
周明翰 鄭素惠 林奕豐 林文琦 廖芝瑩 黃冠惟 曾彥鈞 許瑋麟
劉家豪 林昭年 楊松儒 戴瑋儒 廖庭雅 陳柏宇 郭家愷 林勇吉
104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曾慶峰 李尚儒
104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松杰 蔡銘全 吳育恩 宋政杰 劉博華 許珮瑤 賴俊丞 謝柏軒
郭明駒 劉心瑀 古偉寧 林宴週 阮皇宗
104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梁騰皓 賴均和 鄧紹彬 行淑絹 李健為 陳泰睿 魏文志 林威丞
杜恩瑜 陳昱辰 鐵翔雲 倪昇暉 張嘉棋 林茂聯 江 盈 謝政良
黃德倫 劉宗諺 詹欣怡 楊宗岳 簡得晉 蕭翔懌 李常榮 曾宇浩
藍晨愷 郭寧佑 洪浩竣 林子正 高志忠
103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洪紹航 徐志穎 郭晉愷 張仕翰 凃松騏 曾文衡 鄭智文 鄧琨憲
曾善群 楊鎧溥 方冠融 洪琮恩 陳雅俐 林慧華 游林鴻 盧文傑
蔡有倫 聶秀軒 駱俊明 劉暉弘 殷裕翔 陳泓銘 賴孟輝 林俞錞
陳畇廷 黃子容 彭繼威 吳東橋 康路恩 林燿志 張文成 黃欣婷
黃文駿 張 庭 簡佑任 彭家慶 張 皓 鄭任硯 楊建隆 劉家宏
林逸嘉 蘇泊僑 蘇盈瑛 曾子樵 陳履安 高偉智 莊承翰 吳榮三
103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許國威 陳俊傑 吳聯成 黃登羣 夏暘竣 羅凱俊 陳佳歡 楊承儒
顏宏旭 林哲弘 曹雁棋 黃郁茵 曾姿儀 王雅瑜 廖 罡 張修振
陳韋智 鍾裕臣 林維麒 邱彥翔 李明軒 趙立紘 蔡曉蓉 張韶邠
103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李廷恩 王俊皓 劉向森 戴憶芳 劉承惠 蔡文鐘 薛湘樺 許智勇
關百亨 張立杰 陳俊宏 林奇陽 卓明峰 王建豐 方正揚 簡顯蘊
魏均婷 吳佳宜 許家霖 陳逢駿 曾勇程 楊瀚昇 郭仲鈞 霍中璟
李宜庭 蔡東軒 陳宏明 賴昱中 江宇奇 林凱俐 吳佑財 饒旻晉
張桓碩 張丹齡 黃俊嘉 盧國光 楊世華 林靖勳 張簡久揚
103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冠宇 余慧倫 林子均 吳紫綺 黃安源 蔡怡倩 楊韻潔 謝宗儒
徐仲維 黃鈺荃 王怡靜 周昱伶 蕭敬詒 蘇鈺涵 張峪稱 黃仁遠
呂俊麟 胡家齊 王銓朗 陳坤新 鄭慧賢 林旻佐 范弘軒 陳亞權
洪碩謙 王振豪 何紀宏 鞠慧航 簡荐普 許有勝 胡維岑 蔡易樺
103年第一次河海人員特考通過名單
陳思樺 黃子寧 林家暉 辛金山 陳仁玉 周心如 林宗賢 施睦庭
102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楊偉民 李政德 張家瑜 劉育菖 陳昶廷 詹智丞 張婷茹 劉鈞瑋
莊清彥 李珊銘 涂世達 陳翊瑋 龔 恆 王玉婷 陳志杰 葉玳鑛
陳明宏 鐘郁甯 劉羿成 王煇荃 葉艾棋
102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千又 陳子循 趙炳荃 周東穎 呂伯樂 王重隆 張家銘 彭姿凱
孫境佑 胡家芸 陳端容 林宗賢 曾琬茹 蔡能玄 林芯羽 駱昱如
梁益齊 鄭家茹 黃建舜 林沛儒 駱文斌 施睦庭
102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宏豪 王新一 戴怡琳 何明得 陳宗彥 蘇柏諺 邱郁茹 林冠志
唐涫鐄 柳建廷 朱至祥 張煐慰 莊惠閔 陶孝慈 蕭松鍇 許世昊
陳保丞 郭永杰 伍紋萱 詹雅棋 楊雙安 江佩玲 朱威銘 蔡舜文
陳 清
102年第二次河海人員特考通過名單
李 芳 王立偉 張煐慰 童思叡 林柏伸 林永惟 邱睿騫 林晉宏
陳冠廷 楊雙安 呂昱賢 芮偉霖 陳長宏 林皓群
102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謝傑宇 陳俊宏 鍾智堯 葉益成 郭盈萱
102年考選部第一次河海人員特考通過名單
洪海洲 蔡宗勇 林甫育 李妍萱 劉晉平 陳伯齊 楊德正 林忻怡
許曉佩 陳央傑 潘逸妍 李昱錡 陳羿君 吳岱鴻 黃家聲 賴信銓
林龍全 楊博鈞 林易昌 羅煥昇 榮志豪 劉政杰 黃賓弘 黃冠中
林志諺 簡政躍 黃揚庭 柳亭玲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 網頁設計 DESIGNGOGO
1 note
·
View note
Text
袁頌安專欄 :《新疆旅遊17天》(上 ) / 文: 袁頌安
左起為焦仁和-談海珠,吳經國-劉馨, 袁頌安-詹秀蘭以及劉廷祖-趙平緣 四對夫婦到新疆旅遊17天 年輕的時候讀到漢 唐的歷史,對西域三十六國、安西都護府、車師、龜茲、樓蘭、高昌 ⋯ 有所認知。清廷時左宗棠力抗李鴻章的海防論,在清廷財政緊絀的情況下,經過多年準備,自行籌餉、籌粮,又得到紅頂商人 胡雪岩的大力幫助,購置大量洋槍洋炮。細心制定應付 阿古柏及沙俄的總戰略 ⋯ 終於在光緒三年(1877年),剿滅了盤踞在新疆的 浩罕汗國將領 阿古柏,收復了新疆,結束了由同治年間就開始的新疆回亂。更在左宗棠的建議下,促成新疆在光緒十年(1884年)十一月建省。新疆面積達一百六十六萬五千平方公里,佔全國領土面積的六分之一,左宗棠對國家的貢獻,真是永垂不朽。我這個有歷史癖的人,對新疆一直非常嚮往,總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到新疆一遊,今年终於得償所願。 Continue…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1 note
·
View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