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Text
Every living person on this planet
地球上的每個人
has their own unique pair of eyes,
都擁有獨一無二的雙眼
each their own universe.
每雙眼睛自成一個宇宙
I Origins《I型起源》︱2014︱ dir. Mike Cahill
0 notes
Text
無緣社會
地緣的割裂
血緣的脆弱
職場的斷���,沒有培養以興趣為中心的關係
越來越怕麻煩,人際關係很少是穩定的,貫穿一生的
很多關係都是短暫的偶遇 有關聯或是有緣,就是允許互相添麻煩
0 notes
Text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Vincent Fournier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甘迺迪
『我們的決定並不是要征服,而是為了自由。 "We go into space because whatever mankind must undertake, free men must fully share." Disney + von Braun Men in space
也許人類在一次次超越知識經驗的探索中,也會再度進化,億萬年後, 或許人類將不再有限制生命軀殼,只剩下能夠控制時間、無視物理距離的意識,然後,再也沒有到不了的地方。
“There is one spectacle grander than the sea, that is the sky; there is one spectacle grander than the sky, that is the interior of the soul.”
― Victor Hugo, Les Misérables
2001 太空漫遊
1 note
·
View note
Text
All throughout history 一直以來 The loneliest people 最孤僻的人 Were the ones who always spoke the truth 往往才是常常最真摯的人
0 notes
Text
自己擅長的事情
今天去宜蘭,朋友很訝異我會寫書法,突然發現,對呀我從小被人關注的目光來源都是畫圖。 從小一直是個敏感的人,我總是熟悉在社會中如何取得較大利益,並傾向去選擇那件事。但我想提醒自己。不要被社群綁架
0 notes
Text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 ★ ★ ★ ★
3 notes
·
View notes
Text
群島_胡晴舫
世代也是國家現代化之後才出現的概念。為了收集以及分配社會資源,....
人們通常是會嫉妒最親近自己的人,而不是遙不可及的對象。妹不會去嫉妒奧黛麗赫本,但他會嫉妒麗蓮自然流露的都會感、自以為的國際文化資本...
太平盛世的奢侈品...生命容許豐盛的餘裕,讓我們系分彼此,爬梳自我。因為時代若發生大規模的災難,所有人的生命經驗都將統一起來,譬如世界大戰、譬如饑荒...
北島:「...我不是英雄,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我只想做一個人。」
我依然記得上個世紀末的自由滋味。當時柏林圍牆倒塌,人類剛從集體社會釋放出來,被鼓勵到處遊走,手機才剛出現,人們只是欣喜地發現彼此,好奇對方,身體的感知能力仍然是重要的...人們嚮往的是快樂,而不是娛樂。無聊從來不是一個問題,如何耐煩是一項應當學習的能力。
住在東海岸的年輕阿傑之所以特別,因為他依然耐煩。他待在自己的角落,保有全部的個體性。
0 notes
Quote
回顧過去的自己 和你希望未來能成為的自己相比 在差異中找出平衡 那就是現在的你
10 notes
·
View notes
Quote
因為太多的謙虛看起來會有虛偽的感覺。不過,謙虛是我的本性,不是我做出來的,有時我要很體面,因為想為台灣、亞洲人爭面子,這樣就能壯大自己的勇氣,不斷給自己不同的理由讓自己體面一點。
李安
0 notes
Quote
首先應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再者,要學習認識自己的情緒,並適當地表達。 陳永儀表示,在大腦裡面的神經元,做不同事情就會形成不同的迴路,越常用的迴路走得越順暢。習慣用理性解��事情的人,會愛用邏輯辯論,人家就越講不過他;反之,感性的人,就會越來越敏感。你是用什麼情緒的人呢?大腦的迴路可以調整,如果更認識自己,就有機會改進表達情緒的方式,用最合適的方式面對重要他人。
陳永儀
1 note
·
View note
Text
大象席地而坐
四個為了生活在奮鬥的無名小卒,坐長途巴士中轉瀋陽到滿洲里市的動物園,看著一隻坐在地上不動的大象。
0 notes
Text
揮灑烈愛Frida Kahlo
《揮灑烈愛》是墨西哥超現實主義畫家芙烈達·卡蘿的傳記電影
0 notes
Text
攻殼機動隊_士郎正宗
53.巴特是因為腦部接收了由自己身體沒有的器官所發出的體感訊息,而感到痛苦。
70.她認為感覺分辨犯罪的可能(她稱為靈魂德低語),是無法藉訓練或經驗得到的。
81.現實中「 力量及正義 」的事很多,但也有反駁她,認為「力量非正義」這種理想。可是要貫徹正義的話,就必須要有力量,要實現理想也很難。然後即使說是正義,像是全體與個人、基督教與回教社會等,相互以自己才是正義、認為對方為惡的情況也很多,現在正義這種詞彙已經讓人感到陳舊。如果是把較多數人的共通意見視為正義的話,資訊這種東西就變得非常重要。
94.所謂機器人(robot)指的是對特定的輸入(指令)做特定的輸出(執行工作等)的系統(包含電腦)。雖然也有自己能掌握相當程度的辨識能力與多工的系統,但與仿生人士不同的。而所謂仿生人(android)一詞則是指試圖利用電子機械建造人類時所做出來的機械;反過來說,是為了配合「人類雖然複雜,抑是由系統所構成,他的一切都可以由這些零件建造出來」這樣的說法而有的機械,是想否定靈魂存在的人所期待的機械人。
97.生化人就是將部分或整個身體以人造器官來替代的改造人類。『生化材料_邁向人造器官』
121.像這位社長這樣的「精神身體主僕二元論」生化人形式,其實是不能運作的;或者說,如果不能模擬內臟神經訊號到達極度真實的程度,他是無法存在的。我們一直都被教導將腦與身體分開來思考,但是也別忘了,腦是遍布全身的神經網的一部分,也是整個身體系統的一份子。我曾在某書中看過實驗報告,雖然可以將系統的部分人體以機械化替代,但如果將大部分的神經末端裝置切除的話,自律神經就會失調。
138.關於逃亡海外,記得以前曾看過這新聞,在美國有死刑的州裡面犯下連續殺人的犯人逃亡到沒有死刑的加拿大後被捕,加拿大即因「明知道將他引渡到美國後會被判死刑,是否要送他回去?」這樣牽涉到憲法爭議而爭執不休,而這些有掠殺癖好的連續殺人鬼門,竟然講出「文明國家不應該有死刑」之類的。
144.部長:「人心是如此脆弱...一旦被人世的漩渦所吞噬、開始貪圖奢想逸樂,就成了只會追求利益與效率的機器,或是單純的消費單位...」 過去的冒險家曾說過:「人類都要不時停下時間,停下一切好好思考,也只有人類才做得到這件事。」
234.我討厭雨,那聲音像是虛無穿透了義體,直接包圍著靈魂似的。
278.我認為在「腦死」以及「環境問題」中呈現出「高科技與思想」兩者的關聯性,將在迎接高齡化社會的今後更加密切,而兩者之間最大的隔閡就是宗教。我認為科學與宗教的融合將會是下世紀最大的問題(尤其是救世主再臨之預言的前後)。嬰幼兒及老人的材料化、墮胎、輸血、生化食用肉等議題中,宗教佔有極大意義。
297.Mossad以色列中情局。 hot potato雖然趁熱吃很好吃,但是太熱就不能吃。指的是難題。
303.少校:「這些和平運動家們,要是能夠更講求時效,面對現實來活動的話,我們也不用落得這般田地了。」
偽善啦。消費擺優先的生活本身就是對貧苦國家的暴力。
307.「因為死亡是唯一的真實。而我是位現實主義者。」 「對我而言,生命的可能性(software)比生命本身更具意義、更該被重視。」 「我不知道他是他自己,還是被別人操弄的機器,但現在他的確是從惡夢(program)中醒來了。」 「如果說他的惡夢是他的廢水,我就是廢水處理機。真正殺了他的是形塑他的人們....我雖不是有意,但我的確救了他。」
328.鋁金屬與黴。
333.「你的訊息會以極其破碎的形式留存在系統相近的9課成員、朋友即上司當中...即使你消失後,你的基因gene與瀰因meme仍會繼續成長...長成甜甜圈一般...」 「階層越往上則越顯巨觀、行為越趨近決定論...相反地越往下則越趨近精細結構,越趨近非決定論...(個人這個階層仍屬於非決定論。)」
換句話說,是下方階層的動盪流變阻止了上方階層的動脈硬化... 系統的硬化...熱寂,乍看像是接近於穩定的概念,但這種「沒有變化、均質單一的系統」其實反而擴大了破滅的可能性,可以說是真正的不穩定。」 336.--
0 notes
Text
近期幾乎天天做夢,甚至每天起床都要告訴自己,不要沉溺在夢的精彩世界裡,因為夢總比枯燥的日常生活豐富,但那不是真實的。
28 notes
·
View notes
Link
只是好好摸索自己的身體,不愧於心中所想表達的真摯情感,就算無法被主流所接受,也不減損自己的專業和價值。
「一方面創作應該是自由、疏離而有距離感、舒適的,不是完全沈溺的,但身為一個表演者,又必須完全的投入在當下,這很重要。」
「有時候不需要太多批判,做就對了。」
「當台灣人要尋找自己的認知或認同,不能不思考我們的脈絡。用任何一個別的文化去對應台灣都會失準,台灣人的身體到底是什麼?我們必須務實而不無目的性的去想像。」
0 notes
Text
即興演員
15.10.18
幾次見面蒐集拼圖, 很快地就能拚出多數人類的樣子,反應出一場即興演出。比起戲劇系的室友,童年經驗把我變成了一個更好的即興演員。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不能照著預定好的劇本演出,那就更要實驗如何讓觀眾喜歡上你。從邊緣慢慢練習久了以後,回到芭樂劇反而簡單很多。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