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散後,一鈎新月天如水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Text

Drawing by 豐子愷 Feng Zikai (T·K) 人散後,一鈎新月天如水。
既然無處可逃 不如喜悅 既然沒有淨土 不如靜心 既然沒有如願 不如釋然
Since there is nowhere to escape Not as good as joy Since there is no pure land It's better to make mind calm Since it hasn't done as expected Better to feel relieved
─ 豐子愷 Feng Zikai (Chinese, 1898-1975) pen name : T·K 他是中國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家與音樂教育家。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及散文而著名,是中國漫畫藝術的先驅。他的漫畫造形簡約,畫風樸實,饒富童趣,在眾多畫家中,獨樹一格。
He was an influential Chinese painter, pioneering manhua (漫畫) artist, essayist, and lay Buddhist of 20th-century China. also a prolific artist, writer and intellectual who made strides in the fields of music, art,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translation. Born just after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and dying just before the e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e lived through much of the political and socioeconomic turmoil during the birth of modern China. Much of his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comments on and recor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ing political landscape and ordinary people's daily lives. Although most famous for his paintings depicting children and the multi-volume collection of Buddhist-inspired art Painting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Life (護生畫集).
15 notes
·
View notes
Photo

顏純鈎:城市疫情將大爆發,鄉村政權會先瓦解
為減少白紙革命帶來的政治衝擊,習近平終於向現實低頭,由北京和廣州開始,政府宣佈終止動態清零的害人政策:取消核酸檢測,陽性居家隔離,社會全面放開——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中國防疫模式,最終以失敗告終。 與此同時,針對白紙運動活躍分子的大抓捕也開始,南京傳媒學院舉白紙抗議的女學生李康夢,網傳已被捕失聯。中共採取對大多數作小讓步,來換取對極少數的打擊,這是一慣手法,運動中敢於呼喊反共口號,敢於與警察暴力對恃的年輕人,難免在這一波清算中吃苦頭。 不過新政策推展並不平衡,有些地方還在封控,有些放了又收,有些在拆方倉,又些還在加建,中心城市寬,二三線城市嚴,調整只是權宜之計,中共並沒有徹底認輸。 很多大學提前放春節假,逼學生回家,廣州警民衝突最激烈的天河區,當地聚居的湖北農民工也紛紛回鄉。把城市中聚居的工人和學生打散,讓他們老家的鄉村政權一個個去收拾他們,這又是中共的如意算盤。城市中集體抗爭不好對付,反抗者回到鄉村,單人匹馬,由當地中共爪牙去清算,那當然省事很多。 白紙革命或許會漸次低落,除非放棄清零後城市疫情再大爆發,政府逼於無奈又重啟封控,那時人禍又回頭,再激起民變,而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二十大後,中共本來想有序放開,稍微放鬆管控後,廣州北京成都鄭州等中心城市即呈爆發之勢,於是政府又狼狽收回,那些如苦旱盼甘霖一樣盼望恢復正常生活的市民又跌落深淵,更對未來感到絕望,於是抗爭去到全面爆發的地步。 中共這一次大讓步,實際上政府和社會都未作足充份準備:疫苗注射比率低,疫苗功效成疑,距集體免疫尚遠,除了大白人多之外,防疫與醫療資源都嚴重不足。一旦疫情大爆發,即使重癥與死亡率低,但人口基數那麼大,醫療系統也會崩潰,最終社會混亂與民怨沸騰的惡果,仍要中共自己承受。 城市一旦大爆發,正常社會生活無法恢復,經濟無望回升,年關前中小企業又有一波倒閉潮,失業率將失控,地產終究無救,城市中的定時炸彈又將爆炸。 大學生與農民工分散回鄉,表面看是中共的絕招,實際上只是將城市危機轉移到鄉村而已。回鄉大學生都是白紙運動的主力,雖然被打散,但每個人都帶著一腔怒火回去,他們把白紙運動的政治覺悟帶到窮鄉僻壤,在苦難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逃回鄉的農民工,受盡中共嚴酷欺壓之苦,滿腔孤憤,帶著對中共的惡感和對未來的絕望回鄉,日後生活無著,新仇舊恨堆積心頭,他們會老老實實去種地嗎?當然也不會。 當回鄉的學生與農民工,與家鄉受盡中共基層幹部欺壓的鄉親相遇,乾柴烈火一點即著,那時會發生什麼事,就可想而知了。 中共的警力集中在城市,鄉村維穩體系相對薄弱,政府絭養的鷹犬有限。底層官員在政府手緊後肥水大減,意興闌姍,「革命熱情」與忠誠度都成疑,不願也無力彈壓怨氣衝天的反抗民眾。村官只有兩種出路,一是奉命清算反被鄉民報復圍毆;二是對上陽奉陰違虛應政策��對下討好鄉民合謀自救,那時鄉村的中共政權,便呈瓦解之勢。 中共長期政策是抓城市放農村。大量農民多年到城市打工,受盡欺壓,年輕氣盛,好勇鬥狠,現在被迫離開城市,一腔怒火無處發洩,豈會安份耕田?大學生與農民工回鄉,遲早都會生事,再加上基層黨官選擇躺平,那時遍地野火,以農村包圍城市,世變便會發生。 白紙運動會暫時被壓下去,但從彭載舟在四通橋上振臂一呼到現在,也不過一兩個月時間,彭載舟的政治口號已傳遍全國城鄉,更激進的「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也喊出來了,反抗強度進展之快遠超我們想像。 彭載舟的口號可以快速傳播,證明在中共嚴厲的網絡管治下,中國人已找到互相傳播信息的方法,也證明他的口號符合普遍民意,更證明民眾抗爭遠不只反對封控那麼簡單,已經提升到推翻中共統治的高度。白紙運動沒有終結,只不過暫時蟄伏,等待下一個反抗契機。 中共崩潰不會一次過完成,但這個過程已經開始了,正如我前文說過的,那不是概率問題,只是時間問題。
0 notes
Text
Covid-19專區
本組織發言人 決策會議授權國際戰略研究中心 疫情紓困通貨再膨脹 發表研究報告 1.特朗普9000億美元的新冠疫情紓困法案相比今年3月通過的“關懷法案”。在直接支付,每個成人和兒童提供600美元支票,低於此前1200美元。在失業補助,延長聯邦額外失業補助的期限,將在未來11週內每週300美元,低於此前每週600美元。針對合同工,臨時工的失業補助計劃延長11週,避免失業者墜入“紓困懸崖”。在企業補助,為航空公司提供150億美元的薪資支持。2800億美元用於小企業薪資保護計劃,不過,此前實施因設計缺陷導致濫用。影院經營者和小型演出場所業主將獲150億美元補助...這樣的資金支持力度,相比疫情造成的實際資金缺口,仍有不小差距。 2.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幾大關鍵領域普遍疲軟11月汽車銷售額下滑1.7%,電子產品銷售額下滑3.5%,服飾銷售額下滑6.8%。而且,由於許多城市和州都實施了新的���制 措施,餐廳和酒吧也遭受重創11月銷售額下滑4%。據美國餐飲業協會估計,美國約有17%的餐廳無限期或永久關閉,達11萬家。眾多中小企業倒閉的背後,是數以萬計工作崗位的流失。據統計,11月份的招聘活動已連續五個月放緩,美國11月增加的工作崗位是4月份以來最少的。大量民眾的 失業導致他們消費能力下降,而消費能力下降又導致很多行業生存艱難,美國經濟也因此陷入了惡性循環。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已增加至88.5萬人,創下3個月來最高水平。據美國稅收公平協會和美國政策研究所此前發布的報告,美國富豪在疫情期間財富水平大幅上漲,現有的651名十億美元級富豪的財富總和,從3月18日的2.95萬億美元上漲到12月7日的4.01萬億美元,增長超過1萬億美元,漲幅超過36%。報告同時顯示,美國財富金字塔底端50%的人口掌握的財富總和僅為2.1萬億美元,約為十億美元級富豪財富總和的二分之一。這651名十億美元級富豪財富井噴被用於和窮人為了幾百美元掙扎的現實做對比。新一輪紓困計劃出台不足以彌合疫情蔓延給美國經濟和民眾帶來的傷害,更無法根本解決疫情造成長期失業人口上升,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 3.受疫情持續蔓延,經濟學家普遍擔心,美國經濟或將陷入“雙底衰退”。美國芝加哥大學和聖母大學經濟學家本月聯合發布的研究顯示,6月以來約780萬美國人跌入貧困線以下,全國貧困率從6月的9.3%上升至11月的11.7%。美國勞工部數據也顯示,截至11月,美國失業人口仍超過1000萬,其中失業超過27週的長期失業人口達390萬,佔36.9%。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和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等人均警告,由於疫苗效果仍存不確定性,美國社會經濟生活回歸正軌可能會遲至2021年第二季度末,甚至更晚。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穆罕默德·埃爾 - 埃利安認為,紓困計劃不會顯著改變美國經濟短期走勢,也不會對沖美國經濟面臨的長期風險他認為,美國政策制定者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過於依賴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經濟復甦,缺乏利於增長的結構性改革,導致金融市場走勢與實體經濟嚴重脫節,給今後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帶來風險。今年以來,在疫情衝擊下,美國大量實體企業宣告破產,而金融市場卻逆勢上漲,不斷刷新歷史峰值。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擔心美國經濟將呈現“K型”復甦態勢這。意味著,經濟復甦或將極不均衡,經濟擴張的好處可能大部分流向頂層階級,而將底層人群遠遠甩在後面,貧富差距繼續拉大。 4.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表示,2020年,全球GDP下降了4.2%。其中全球最主要的20個經濟體中,美國、韓國和俄羅斯經濟增長率分別預計為-3.7%、-1.1%和-4.3%,而歐盟、日本和印度更為嚴重,分別為-7.5%、-5.3%和-9.9%。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顯示2020年全球經濟下滑4.4%,屬於上個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其中歐元區經濟將衰退8.3%。在疫情影響下,未來兩年全球經濟恐流失12兆美元(約台幣354兆元),多數國家將是金融海嘯兩倍以上的衰退。世界貿易組織預計,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萎縮9.2%。世界銀行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將達到4%,但世銀也警告,若決策者不採取果斷措施遏制疫情蔓延並實施投資改革,復甦可能緩慢乏力。由於短期前景仍高度不明朗,在悲觀的情景下,若武漢肺炎感染情況持續上升、疫苗延遲推出,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可能僅有1.6%。世界銀行總裁馬爾帕斯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響可能持續十年,他也警告,全球可能有六千萬人淪為極端貧窮人口,每人每日生活費不到一點九美元(約台幣56元)。德國智庫伊弗經濟研究所、瑞士經濟研究所和意大利國家統計研究所聯合發佈經濟展望報吿,大幅下調了歐元區經濟預測。2020年第四季度的歐元區經濟將萎縮2.7%,而不是如9月底所預測的那樣增長2.2%。跟9月份預期的增長1.5%相比,2021年第一季度的歐元區經濟將只會增長0.7%。歐元區家庭支出將在2020年第四季度減少3.7%,並在2021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別增長0.7%和2.7%。 5.今年法國經濟發展經受年初在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猛烈衝擊,法國社會經歷了兩次禁足和宵禁等抗擊疫情措施,嚴重的社會衛生危機,導致法國在7大領域巨大倒退,就是幾十年增長在幾個月內迅速萎縮。法國第四季度經濟在第一輪萎縮的基礎之上,預計再跌4%,與此同時新增被摧毀工作崗位有30多萬。全年遭到摧毀的工作崗位高達69萬,其中60萬個是穩定工作崗位,這顯示始料未及��由於新冠疫情引發公共危機讓法國今年經濟發展經受歷史性的重創。今年法國銷售汽車大幅下降只銷售出160萬輛新車,1975年第一次石油危機才有如此糟糕的情況。法國電影院全年入座率下降62%,刷新最低記錄,與1920年當時只有默片電影水平相同。參觀盧浮宮外國遊客下降70%,今年總共只有242萬人人次到訪,屬於1988年以來的最低。法國奧利飛機場運轉降低了70%,也是從1968年第一次海灣戰爭以來的最低。排行世界第一的歐洲空客飛機製造工業也大幅度放緩,訂購和交付飛機水平倒退10年。2021年,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認為暫時無法預估年度數字,表示希望在公共衛生情況逐步穩定下來的情況,法國經濟活動在上下半年交替之際重新回到比新冠疫情爆發之前低3%左右的水平。目前遭受打擊最嚴重的例如餐飲,酒店,交通等領域為法國國內生產總值大約10%,雖然有望重振,但很難在短期內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6.疫情席捲全球,各國央行與財政迅速介入,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雙管齊下,來支撐市場與經濟。但這並非完全沒有代價。政府債務將在刺激政策正式實施後明顯高漲,在多數發達國家中,政府債務佔GDP的比例往往超過100%。而2008年的同樣進行大幅刺激,造成了2012年發生在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在中國則造成「四萬億後遺症」。2021年公共債務會繼續上升,這可能導致一些國家的主權評級下降,債務可持續是個問題。還有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風險,這種政策一方面積累債務,一方面政策逆轉時會帶來重大風險衝擊。 7.即將上任的拜登,公布了一項規模達到1.9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旨在挽救新冠病毒肆虐下的美國經濟。如果國會通過,該計劃將向美國家庭提供1萬億美元,包括向所有美國人直接髮放1400美元。此外,計劃中還有4150億美元用於抗擊疫情,4400億美元用於救助小企業。由於全國有近1100萬人失業,額外失業補助將從現在的每周300美元增加到每周400美元。補助也將延長至9月,同時暫停驅逐租客和收回房屋。上個月美國頒布一項救濟法案,宣佈向每位美國人提供600美元,新計劃在此基礎上再增加1400美元。這將使美國家庭獲得的救助達到拜登和特朗普都曾呼籲的2000美元。拜登還將呼籲國會將聯邦最低工資翻倍至每小時15美元,這是民主黨在疫情前的優先事項。由於全國有近1100萬人失業,額外失業補助將從現在的每周300美元增加到每周400美元。補助也將延長至9月,同時暫停驅逐租客和收回房屋。上個月美國頒布一項救濟法案,宣佈向每位美國人提供600美元,新計劃在此基礎上再增加1400美元。這將使美國家庭獲得的救助達到拜登和特朗普都曾呼籲的2000美元。將聯邦最低工資翻倍至每小時15美元,這是民主黨在疫情前的優先事項。「一���人類深受其苦的危機就在眼前,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我們國家的健康岌岌可危,」他補充道。「我們必須採取行動,而且必須是現在。」「雖然會有波折,但取得何種進展,遇到怎樣挫折,我都會與你們坦誠相待。」 7.財政赤字貨幣化(Monetization of Financial Deficit)又稱政府債務貨幣化,意指以增發國債為核心的積極財政政策導致經濟體系中貨幣供量的增加。財政赤字貨幣化下中央銀行通過發行貨幣的方式為財政融資,其結果導致貨幣供給量的增加。易斯特利稱為“政府預算約束的經濟學”。貨幣供應量的增加並不一定導致通貨膨脹,因為經濟增長本身會創造出對貨幣的需求時,才會導致通貨膨脹。 財政赤字貨幣化認為只要通膨不明顯,多發行貨幣可以接受;如果財政施策的效果比貨幣政策更理想,那麼央行就該充當財政赤字的買單者。 財政赤字貨幣化,簡言之就是「財政花錢、央行印錢」,財政政策加大刺激經濟的力度,所產生的赤字通過國債填補,所發國債由央行直接購買。一場罕見的疫情,觸發了史無前例的經濟大停頓,幾乎所有國家都須啟動緊急救援計畫,但多數政府在財政上早已捉襟見肘了。財赤貨幣化認為疫情具有特殊性,並非每年重複發生,抗疫專項開支也具有一次性性質,穩定經濟、維持民生之必須,美國的緊急財政支出已占到GDP一○%以上了,美歐支出多為緊急救援,以支持企業現金流和員工工資為主。當面臨危機時,傳統上,央行的最後貸款者角色。全球金融危機後,尤其是近期COVID-19危機期間,央行角色持續擴張;主要央行擴大資產購買計畫、甚或採廣泛的信用政策,彼等所採措施的規模、範圍與速度,已超越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且央行資產規模亦創歷史新高。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迄今,全球經濟尚無法完全脫離低成長、低利率、低通膨的長期停滯困境;COVID-19危機衝擊,更使情況雪上加霜。過去,央行已在提振經濟方面擔負重任,甚至成為唯一的行動者,惟伴隨貨幣政策效果遞減且負荷過重,為促進總體經濟穩定,財政政策應扮演更積極角色。整體來看,財政赤字貨幣化弊遠大於利。而對於它的利處,我們其實很容易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實現。央行直接購買國債擾亂財經紀律,取消或解除了債券市場對政府債務的約束。大家會對政府的財經紀律以及市場約束是否有效產生非常大的懷疑,一旦這個懷疑突破之後再想重新贏得市場信心是非常難的。央行直接購買國債,而不是在市場上發行,那麼相當於政府直接為債券定價,沒有經過市場定價,這也會影響到整個市場對其他金融產品的定價,與“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相悖。而在金融市場上為赤字進行融資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還可以進一步豐富利率產品,充實和發展債券市場。為了維持國際金融秩序央行的獨立性和直接購債必須要各國和國際間相互監督彼此約束。 8.2020年的新冠疫情徹底改變了全球經濟,為了應對和緩衝經濟暫停導致的“新冠 衰退“各國政府都推出了此前難以想像的財政金融刺激政策,考慮到各國在短期內難以償還因應對疫情而產生的巨額財政赤字。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算,預計全球因疫情而產生的財政赤字規模將達全球的10%的GDP。OECD(經合組織)國家2020年因應對疫情所 新增債務將達到17萬億美元,佔GDP比重將從上升到109%137��。如何解決未來政府將面對的巨額債務和赤字?通過提高稅收或在資本市場上融資來獲得資金是正常情況下的解決方案。此外,西方學界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MMT)也成為關注熱點。歐洲的經濟學家提出,在歐盟層面發行大規模共同債務 - 新冠債券,且無需償還。德國令人意外地提出5000億歐元復甦基金將以撥款而非信貸方式發放。 MMT在美國主要受到左派政客的青睞。例如,民主黨參議員桑德斯的經濟政策就包括全民醫保, 核銷學生貸款和醫療貸款等。民主黨議員科爾特斯則提出“綠色新政”即解決氣候變化和經濟不平等的政策,所面臨的最 主要問題就是財政支持,而MMT聲稱可以放鬆政府對於支出的限制。MMT是一種非主流宏觀經濟學理論,認為現代貨幣體系實際上是一種政府信用貨幣體系。貨幣是一種政府債務憑證,即主權貨幣,不與任何商品和其他貨幣掛鈎,只與未來稅收債權相對應。主權貨幣具有無限法償,沒有名義預算約束,只存在通脹的實際約束。主張功能性財政,即應由功能性財政代替央行承擔實現充分就業和穩定通脹的職能。貨幣就是央行負債,現代貨幣理論讓財政承擔央行職能,唯一制約超發貨幣的就是通貨膨脹,這可以通過稅收來銷毀貨幣以控制通貨膨脹。九十年代中期以後,日本是實踐了現代貨幣理論的先行國家:超發貨幣但是沒有通貨膨脹;不追求平衡預算,通過零利率甚至負利率保障國債利息支出不爆炸;徵收消費稅以保障社會基本福利與社會基礎設施更新換代。但是日本央行已經持有50%日本政府債券,從而對日本債券市場造成嚴重扭曲。收益率曲線變得非常平坦,收益水平低,流動性變淺。由於不利的人口結構導致嚴重的勞動力短缺,而日本的核心通貨膨脹仍然疲軟且遠低於2%的目標水平,致使日本的產出缺口很小。增加政府支出可能只會加劇勞動力短缺約束,並擠壓私營部門的經濟活動。近來接受更多外國臨時工人自由化政策受到擁護,但並不足以抵消勞動力短缺問題。因此,MMT可能不是日本錯綜複雜問題的解決之道。簡而言之,MMT是在利率到達零下界限(Zero lower bound),利率工具失靈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完全讓渡給財政政策的一種極端政策組合。其最重要的設定在於將利率固定在0,並通過財政手段來嚴格控制通脹。不難看出,MMT理論在一系列議題上都與主流凱恩斯經濟學存在分歧。MMT認為政府可以直接創造貨幣,發行債券是為了減少流動 性而非彌補財政赤字,政府可以通過稅收等財政工具來促進就業,緩和不平等問題等。穩定通脹的任務不再由貨幣政策承擔,而成為稅收政策的目標。在自動穩定器的相關工具中 ,MMT增加了衰退時期的就業保障(工作保障)。美國前財長薩默斯稱其為“邊緣經濟學家所推銷的瘋狂主張”他認為MMT不僅會導致惡性通脹,並且由於其忽略了美國經濟的外部約束,還有可能會 導致美元貨幣崩潰。歐洲經濟學家鮑德溫認為,在當下疫情期間, MMT似乎非常具有誘惑力,但從長期看,MMT的效應將遞減。 9.疫情導致美國政府支出暴增、稅收銳減,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去年九月報告,2020年度聯邦債務總額料將達GDP 98%,創二戰以來最高,2023 年將達到 107%,創下歷史新高,並在 2050 年續升至 195%。而去年十月一日開始的2021財政年度,債務規模料將達到、甚至超越GDP,使美國加入日本、義大利、希臘等債務超越GDP的國家之列。CBO 表示,這些都增加了金融危機的風險,目前這些風險沒有反映在金融市場當中。「對於政府財政狀況的擔憂,美元大幅貶值,民眾可能對政府全面償還債務的能力或承括喪失信心。」當公共債務佔 GDP 比重持續增加,甚至超過 GDP 時,對一國長期的總體經濟體質會帶來不好的影響。拜登上週公布規模一.九兆美元的「美國救援計畫」,強調有必要進行大膽投資,才能重啟經濟;被質疑可能導致美國債務激���,葉倫說︰「總統當選人和我提出這個紓困方案時,都知道會造成美國債務負擔,但目前利率處於歷史低點,聰明之舉就是大膽行動。」即使債務總額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升高,但因利率很低,財政部要繳納的利息比並未升高;隨著經濟復甦,將密切關注利率變化。「若無進一步行動,我們將面臨比目前更漫長、痛苦的衰退,並為美國經濟留下長期的疤痕。」她指出,通過紓困支出應比加稅優先,但受益於共和黨政府二○一七年通過減稅方案的企業和富人,應繳納公平比例的稅。前亞特蘭大聯準會 (Fed) 主席 Dennis Lockhart 表示,如果疫情的爆發得不到有效的管控,美國經濟很可能陷入雙底衰退 (double dip),意味著經濟在短暫復甦後又重回衰退的時期。美國全國商業經濟學會 (NABE) 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經濟衰退可能將持續惡化,並至少再延續一年的時間,甚至有近 80% 的受訪者認為有 25% 的機會陷入二次衰退。此外,有將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美國 GDP 在 2022 年前都難以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另外,多數經濟學家認為,至少要到 2022 年 2 月,美國就業市場才能重回原先水平。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發布的報告,去年前9個月,全球債務以前所未見的速度累積,疫情帶來的危機讓各國政府和企業面陷入「債務海嘯」。截至9月底,今年全球債務水平飆升15兆美元,預計到年底,債務規模將高達創紀錄的277兆美元,約為全球GDP的365%,高於2019年底的320%。IIF警告,債務累積的速度,讓全球經濟未來很難在不對經濟活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去槓桿化。2016年到2020年9月,全球債務增加52兆美元,相較下,2012至2016年間僅增加6兆美元。同期,全球GDP的成長速度幾無變化,直至疫情爆發造成衰退。已開發經濟體的債務,截至9月底,今年來增加逾50個百分點,達GDP的432%。美國占了將近一半,它的2020年債務總額估達80兆美元,高於2019年的71兆美元。美國的債務如此驚人已經步入日本後塵甚至很快超越日本,財政部長應該著眼財務問題有完整規劃計劃,不應先花錢再找錢而沒錢印鈔票花。特朗普政府把所有的錢拿去炒作股市吹泡沫,股票不是選票而敗選,特朗普是想騙選票。美國經濟基本面如此差,疫情如此嚴重,貧富差距再惡化,債務更惡化,印鈔購債當熱錢炒作股市圖利大企業和投機,對美國和全世界有何意義? 10.新冠疫情將至少持續3-5年才會逐漸趨緩 因為大量體質差的人染疫死亡 而剩下經過數年歷��能躲過疫情未染病或染疫體質佳而復原的人 疫情趨緩原因就是只剩病毒防疫的倖存者而導致 疫苗不會有有效而群體免疫更是癡人作夢 原本估計半年一年 後來觀望為2年 救急不救窮的紓困對經濟幫助有限 美國 FED的量化寬鬆印鈔救市只是造成熱錢金融投機讓大企業資本家獲利對實體經濟的普通企業和一般民眾毫無幫助 要長期持續改善貧富差距和經濟不公的社會困境 必須用公平稅收制度讓熱錢獲利的人從資本利得去分攤窮困族群的紓困 不能用FED印鈔舉債把錢給企業家的劫貧濟富的雷根經濟學 特朗普去年要總統大選 在去年3月當然花大錢救濟補助 賭去年11月疫情控制甚至結束 但是結果剛好相反11月後疫情更嚴重更慘 拜登政府認為今年疫情就會結束? 全世界絕大部份專家都不如此認為 事實將是拜登政府在任期四年都必須要防疫救濟補助 第一年就花大錢耗盡資金第四年要如何作? 補助不足部份民眾必須自籌 不可能疫情來那些窮人失業者四年都要政府養 除了發補助支票 低利甚至無息補助貸款可能更合適 所謂救急不救窮 疫情衝擊最大應該是中小型服務業 但FED印鈔救市購債都是給熱錢去炒作業績好沒問題的上市企業和讓有錢的企業家或投資者獲利 那些企業和人根本不必政府救 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如果調高最低薪資反而會讓最艱苦的中小型服務業承受不了人事成本增加而必須裁員或縮減人力或工時? 過苦日子企業和員工必須共體時艱 必要時放一定比例無薪假降低人事成本替代裁員 11.美國商務部公布,美國2020年GDP(國內生產毛額)-3.5%,去年經濟創下1946年二次世界大戰後迄今74年來最糟表現,且是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11年以來首見萎縮,主要受到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疫情衝擊。2020年受到武肺大流行衝擊,GDP較前一年萎縮3.5%;除了政府和房市之外,幾乎每個產業部門去年產值都下滑,尤其消費支出年減3.9%,為1932年以來最大減幅。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將在 2021 年初面臨挑戰。PNC 首席經濟學家 Gus Faucher 認為,美國今年 Q1 GDP 增幅可能非常疲軟,季增年率恐不到 1%,主要受到疫情升溫,導致消費者情緒變得謹慎,各州也對經濟活動施加更多限制。洛杉磯洛約拉馬利蒙特大學的金融和經濟學教授對路透社表示,“這是近年來首次出現服務業衰退,該行業��大量工作崗位流失。” 史無前例的政府支出幫助世界各國避免了嚴重的經濟蕭條,但美國等政府為此類刺激措施提供資金而背負的債務負擔可能會在未來幾年阻礙經濟增長。世界銀行週二警告稱,這與專家們的擔憂一致,他們擔心通脹可能引發另一場衰退。世界銀行指出,去年全球債務水平創紀錄地飆升至預計GDP的99%(在美國,債務水平飆升至130%),這主要是由於聯邦政府增加了對救濟的支出,如對個人的直接支付,失業保險和地區援助。世界銀行補充說,美國等發達國家今年已率先推出刺激性支出,但乍得,贊比亞和厄瓜多爾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市場受衝擊最大,最需要幫助。世界銀行行長戴維·馬爾帕斯(戴維·莫爾珀斯)說,這些國家已經處於債務違約的邊緣,這反過來可能會引發人道主義危機,比如委內瑞拉面臨的危機。多年來,食品和能源短缺一直困擾著這個負債累累的國家。據世界銀行估計世界上約的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被認為因疫情失去了至少年的人均收入增長導致這些國家失去了十年的增長一旦利率不可避免地上升它們可能使其他國家面臨背負巨額債務的局面。 為應對疫情衝擊,開啟寬鬆閘門,釋放天量流動性,造就了罕見金融異象:一些央行沒有限度地接盤垃圾債券,有政府背景的大型基金加緊投身股市,本就臃腫不堪的負債規模不斷膨脹,股市一片火熱,新興經濟體資產大漲。國際金融協會預測,2020年底,全球債務會達到277萬億美元。對此,日本“讀賣新聞”感嘆說,這種險惡的局面戰後罕見,必須對由此引發長期利率飆升保持警惕。凱恩斯主義以大規模經濟刺激應對危機的治理思路,使得有形之手干預經濟力度不斷加大,甚至政治化。 可以想像,一旦主要央行收緊銀根,或只透露出試圖縮表的只言片語,都會引發可怕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給予財政脆弱的發展中國家和社會弱勢群體以沉重打擊,而疫情疊加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勢必加劇全球發展失衡局面。....全球刺激救市方案就是吹氣球的治療 亂電擊刺激 亂打強心針下猛藥 反而加重病情 去年一年已經完全證明新冠病毒不會像 SARS半年內結束 今年初施打疫苗甚至封城 對疫情擴散影響極為有限 更不可能群體免疫 至少還要3-5年的嚴重疫情 去年和今年政府刺激救市就把錢花完 最後沒錢就靠央行亂印鈔票 反而嚴重破壞財務制度更嚴重危害經濟 12.熱錢助長投機歪風 美股散戶炒作GameStop飆漲掀亂象 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後,金融市場熱錢氾濫,美股屢創歷史新高,也刺激投機風氣。非理性散戶瘋狂炒作,電玩零售商GameStop等股價近期狂飆,令人憂心泡沫將至。GameStop和陷入破產危機的全球院線龍頭AMC,兩家公司共通點是生意深受冠狀病毒疾病打擊,前段時間淪為法人熱衷放空的「水餃股」。儘管經營無明顯起色,但有錢又有閒的股民近期在Reddit等網路論壇口耳相傳,聯手替他們「討回公道」。這波亂象引起華府政壇關注,聯邦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要求主管機關拿出因應辦法。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表示行政團隊密切關注股市動態,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則說正與其他主管機關「評估情勢」。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救市以致流動性過剩、民眾因疫情受困在家導致的狂熱現象。聯準會在疫情爆發後挹注4兆美元,多數流向金融市場,而非實體經濟。隨著電子交易盛行,手握失業給付或振興支票的民眾紛紛投入股市,趕搭美股多頭列車。許多人並非著眼長期投資,而是抱著「賺了就跑」的心態。美國國家證券監管機構建議,GameStop 應暫停交易 30 天。美國麻薩諸塞州負責證券監管的州務卿 William Galvin 受訪時表示:「此時此刻應要求監管機構對紐約證券交易所展開行動,考慮要求紐約證券交易所將 GameStop 應暫停交易 30 天。GameStop 交易存在系統性問題,這次上漲沒有合理的依據,這不僅是一次上漲,也是一次下跌,這是極其不穩定的大爆漲。這顯然是由謠言、八卦和虛假消息人為因素造成的 (暴漲)。我不知道這是否有更邪惡的因素,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這裡的數字沒有任何意義,這些規模小且不成熟的投資者可能會因此受到傷害。顯然,在此情況下使用選擇權的方式存在問題,這需要一些監管干預,而最謹慎的做法是暫停交易 30 天。若交易所不介入,隨著時間的流逝會發生什麼?散戶投資者試圖跟隨瘋狂的走勢,對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來說,市場時機從未奏效。《CNBC》報導,Robinhood和一些散戶交易平台讓無佣金交易興起,無疑助長投機狂熱,再加上美國一直處於低利率環境,使得承擔巨大風險的成本變得相當合理。GameStop、AMC等股票近期上演大軋空的時機並非巧合,且與經濟刺激支票有極高關聯性,「我們認為,那些在1月首週寄出的支票,以及過去2週的選擇權交易��大增,這2者有著非常高的關聯性」。GameStop等股價如繼續狂飆,恐在金融市場掀起連鎖效應,因放空而失血慘重的避險基金為籌錢可能被迫出脫其他資產。美股1月多次攻上歷史新高點,本益比水漲船高,散戶如今搶進艱困經營的GameStop與AMC,非理性狂熱令人憂心大盤泡沫化。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今天宣布調查多家券商限制交易的做法,並承諾保護散戶權益,留意市場上是否存在聯邦法規禁止的操縱行為。....美國 FED狂灑熱錢後 已經在金融市場造成嚴重亂象 這就像川粉攻進國會大廈 FED應該停止亂購債亂救市美國金錢泛濫流動性過度 聯邦政府也應停止大而不當的刺激計劃 只有抑制金融市場的惡性投機炒作 那些早已足夠過渡泛濫救市金錢才會進入��體經濟對國家人民才有助益 把錢給那些有錢炒股的人投機只是讓需要幫助的美國人更失助 美國現在是用錯藥方又拼命花大錢亂給藥 勿讓救市變成劫貧濟富破壞社會公平的道具 13.歐洲統計局(Eurostat)今天發佈初步數據,受到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衝擊,2020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負6.8%,且由於去年底疫情捲土重來,第4季的經濟表現遜於第3季,可能還會繼續拖累今年的經濟表現。歐洲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若從「季度成長」來看,經過去年第3季12.4%的反彈後,歐元區第4季轉為衰退0.7%;去年第4季GDP較2019年同期衰退5.1%。據《CNBC》報導,雖然去年第4季歐元區再度受到疫情衝擊,不過又同時有疫苗消息激勵,然而到現在為止,疫苗的配送已成了大問題,投資公司Gavekal Research創辦人卡列茨基(Anatole Kaletsky)表示,這種糟糕透頂的無能官僚不但讓歐洲經濟復甦蒙上陰影,甚至讓外界擔心歐盟瓦解的可能。歐元區主要經濟體中,德國、法國、西班牙的第4季數據都優於預期,顯示各國已更了解該如何應對疫情局面,但是捲土重來的疫情,仍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週將歐元區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下調1個百分點至4.2%,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均下調今年的成長率預測。歐洲央行 (ECB) 總裁拉加德 (Christine Lagarde) 表示,新冠疫情仍構成嚴重風險,暗示歐元區經濟朝向雙底衰退方向前進,歐洲央行隨時準備採取行動。去年 12 月 10 日歐洲央行公布維持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如今一個多月過去,歐洲央行保持現有的經濟刺激措施與預測外,歐洲央行 (ECB) 總裁拉加德 (Christine Lagarde) 仍暗示另一輪經濟衰退。歐洲央行因應新冠危機的主要工具如下:第一: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於 0.00%、隔夜貸款利率於 0.25%,以及隔夜存款利率 -0.50%。第二:資產購買方面,緊急抗疫購債計劃 (PEPP) 總規模為 1.85 兆歐元至少持續至 2022 年 3 月底。第三:為銀行業提供低利優惠貸款的期限延至 2022 年 6 月底。6 月至 12 月期間額外祭出 3 項優惠措施,並鼓勵銀行釋出更多信貸。經濟預測估計 2021 年歐洲 GDP 成長率為 3.9%,2022 年 GDP 成長率為 2.1%。拉加德對整個歐洲經濟前景仍抱持謹慎態度。她表示,整個歐洲地區的封鎖力度加大,新冠疫情仍對歐元區經濟構成嚴重風險,去年第四季下降將持續到今年第一季,歐元區經濟成長前景的風險仍然傾向於下行。歐洲新冠疫情嚴峻,德國部分封城措施封鎖令延長至 2 月 14 日,荷蘭宣布周末起將實施全國宵禁,法國宵禁時間提前,葡萄牙週五開始關閉學校。目前歐洲地區部署新冠疫苗充滿挑戰,整個歐洲國家疫苗接種速度不一致,一些國家抱怨注射劑量不足,疫苗大廠輝瑞翻新比利時工廠也延宕了歐洲疫苗交貨的速度。拉加德強調,推動疫苗接種是解決新冠危機的重要里程碑。在經濟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歐洲央行準備在必要時更新其貨幣政策。拉加德提到,歐洲央行將繼續準備適當地調整所有工具,以確保通膨率持續朝著「低於但接近 2%」目標邁進。拉加德重申,如果資產購買維持有利的融資條件,且不會在 PEPP 淨購買期限內耗盡限額,那麼 PEPP 額度就不需要全部使用,反之則將重新調整。儘管如此,歐洲央行仍堅持去年底的經濟成長預期大致上是有效的。許多經濟學家預計,即使歐洲封城持續到三月以後,歐洲央行仍將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政策不變。... 歐美疫情嚴重 當然會嚴重影響當地經濟 也會擴大影響到其他地區 尤其是亞洲 透過救市救經濟的邊際效應已遞減 全世界政府都沒錢而是透過舉債救市 但疫情不會短期結束 所以錢花完打水漂疫情更嚴重 對經濟反而會是雪上加霜 14.《CNN》指出,美國失業至少長達6個月的勞工人數,已約從去年9月的240萬人,至今增至近400萬人,約佔總失業人口超過37%,且美國的失業率在去年12月也保持在6.7%。美國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William Spriggs表示,美國目前的失業狀況,已很難讓失業者重新進入勞動市場,長期失業者「陷入困境,開始面臨就業歧視,雇主會認為失業者是損壞的商品」。而據美國對勞工統計局數據,美國當前的長期失業者中,有超過半數來自休閒和飯店業,以及教育、衛生服務、批發,和零售貿易領域。政府數據還顯示,在失業的非裔人和亞裔美國人中,有超過40%的人至少失業半年,而在白人和西班牙裔中,此比例約接近1/3。且女性長期失業的可能性也略高於男性,尤其是在25至44歲之間。另據美國政府數據,截至去年12月19日當週,約有840萬人領取了美國疫情緊急失業補償計畫下的失業金。美國國會則已就新一輪規模9000億美元的紓困達成協議,其中包括直接提供美國個人600美元的支票。美國截至2月13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為86.1萬人,相比之下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為77萬人,而此前一周為79.3萬人。美國截至2月6日當週續請失業金人數為449.4萬人,相比之下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為442.5萬人,而此前一周為454.5萬人。這些數據突顯出美國就業市場已經陷入停滯不前的狀態雇主在去年月裁員之後月份僅增加了萬個工作崗位萬個工作崗位仍舊處於流失狀態儘管美國失業率從上個月的6.7%6.3%降至,但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一些人停止了找工作。失業人數還有可能繼續增加。市場研究機構研究的CoreSight發布的報告稱,2021年或迎來新一批破產潮,美國今年估計將有至多1萬家零售店關閉,較2020年增加14%。失業高企引發消費者悲觀情緒,加劇貧富不均帶來的問題。密歇根大學近日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2月初消費者信心指數初步預估為76.2,1低於79.0月份的,是自去年8月份以來最低,遠低於2020年2月疫情發生之前的101顯示美國人對未來的商業環境更加悲觀。儘管聯邦政府承諾在未來幾個月將出台更多刺激措施,但年收入低於7.5萬美元的美國家庭對自己的金融前景感到尤其悲觀。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國家庭債務總額增加2060億美元,達到14.56萬億美元。路透社近日的一項調查顯示,基於拜登政府的刺激措施,預計美國經濟將在一年內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失業率可能需要一年多時間才能降至2020年初的水平。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也表示,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持,美國勞動力市場可能要到2025年才能復甦。如果出台足夠強勁的刺激方案,則有望在2022年恢復充分就業。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同樣認為,美國勞動力市場距離恢復強勁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短期政策和長期投資的持續支持。 美國1月進口物價指數月率2.5%,相比之下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為1%,而此前一個月為0.9%。美國1月出口物價指數月率2.5%,相比之下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為0.8%,而此前一個月為1.1%。在1月份,美國進口物價指數創下了自2012年以來的最快升速,原因是進口商品需求的攀升推高了物價。與此同時,出口價格指數的升幅更大,其原因在於全球商業在經歷了與新冠病毒疫情相關的停滯後開始回升。進口物價指數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能源價格上漲,但其他類別的價格上漲也是廣泛的。扣除石油的進口物價仍舊上漲0.9%,是經濟學家預期的漲幅的兩倍以上。 市場對通貨膨脹迅速上升的擔憂重新燃起,推高了美債收益率,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約為1.3%,接近一年來的最高水平。但是,更高的借貸成本正在對處於紀錄高位的風險資產構成威脅。美聯儲主席呼籲政府增加對經濟的財政支持,僅僅依靠貨幣政策不足以讓勞動力市場恢復到完全的活力。“這將需要全社會的承諾,包括來自政府和私營部門的貢獻。疫情過後不少個人和家庭在新的經濟環境下需要扶持,小企業也是���此,援助將幫助他們貢獻並分享經濟繁榮帶來的益處。“耐心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將是使經濟恢復健康狀態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這種狀態下,工人,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可以找到工作。為了緩解疫情帶來的衝擊,美聯儲去年採取了一系列非常規措施穩定市場和支持經濟,將短期利率下調至接近零的水平,啟動了一系列緊急貸款計劃,並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債券。美國政府已經推出了兩輪救濟法案,如今拜登政府和國會民主黨人正在推進新一輪1.9萬億美元刺激計劃,這也招致了共和黨人關於聯邦債務高企的質疑。鮑威爾此前曾表示,美國的債務水平“遠不是不可持續的”為經濟提供過多的支持總比做得太少要好。在週三的講話中,鮑威爾指出,自從疫情出現以來,美聯儲一直擔心病毒對勞動力市場的長期影響,同時也會削弱經濟的復甦能力。“從之前的擴張週期可以看到,要扭轉這種破壞可能需要很多年。鮑威爾說,目前的失業率低估了疫情的實際影響,如果統計已經離開勞動力市場和那些就業狀況被錯誤分類的人,1月份的“實際”失業率可能上升到近10%。紐約聯儲本週公佈的數據顯示,低收入群體在本輪疫情中受到的影響最大,特別是與他人關係密切的工作,如酒吧,餐館,商店,娛樂場所和酒店。 CNBC 報導,葉倫 18 日被問到疫情重創經濟期間、美股卻頻創新高,這種現象是否合理。對此,她表示,「我們目前處於利率非常低的環境,雖然股市估值相當高,但在超低利率的世界裡,本益比通常會偏高。話雖如此,你也知道,市場或許有些部分需要特別當心。」葉倫並未說明她指的究竟是哪個部分。在談到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 1.9 兆美元財政刺激方案時,葉倫說,疫情導致全美 1,500 萬人付不出房租、2,400 萬名成人及 1,200 萬名兒童吃不飽,小型企業也無以為繼,這些必須要有大型計畫來因應。「我認為,因為做得太少而付出的代價,比大膽振興高出許多。長期而言,這麼做的利益遠超出成本。」美國聯準會 (Fed) 發布1月會議紀要顯示,目前美國經濟表現與Fed的長期目標還有很大一段差距,在實現這些目標之前,必須保持寬鬆政策的堅定立場,未來一段時間也不會大規模縮減購債計畫。Fed截至上月都還保持每月1200億美元的購入資產行動。沃爾瑪公司四季度淨虧損總計20.9億美元,合每股虧損74美分,而去年同期的淨利潤為41.4億美元,合每股收益1.45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為1.39美元,低於預期的1.51美元。... 美國聯準會和財政部都說服務業失業率最慘最嚴重但消費零售巨頭沃爾瑪實際業績未改善 足以證明是頭痛醫腳 開了一堆補藥 打了一堆強心針刺激 但實際生病部份沒解決還在嚴重惡化 由此可見是下錯藥浪費錢 美國舉債救市必須總量管制 聯準會必須縮減購買債券金額 由財政補助進行精準的失業補助和創造就業 用貨幣政策低利率撒大錢只是助長投機炒作對實體經濟和創造就業產生嚴重排擠效用 所以只有把金融投機泡沫戳破將錢逼出回到實體經濟和產業才能實際改善消費服務業的失業問題 撒再多的熱錢也創造不了半個金融���務業的就業機會 15. 以歐美為中心,物價上漲壓力正在提高。在新冠疫情導致産品的供給和運輸能力減弱的背景下,如果大規模的財政刺激帶來的推動需求快速復甦,物價上漲會加速。通貨膨脹壓力的提高將引發貨幣緊縮預期以及與長期利率上升聯動的美元升值。美國1月物價漲幅達到1.4%,逼近疫情前的水平。在美國債券市場,今後10 年期美債平衡通膨率已達到 2.21%,是 2018 年中以來的最高水平,創出6年半以來的高水平。平衡通膨率是同天期公債與 TIPS 的殖利率差,是市場預期通膨率的重要指標。 受通膨預期升高等因素推動,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近一年來首次觸及2%水準,原因包括新一輪新冠疫情紓困計畫推升經濟復甦期望,以及抗通膨公債(TIPS)的損益兩平通膨率(Break-even Rate)上揚,反映通膨預期升溫。長期公債供應大幅增加,也助長了殖利率漲勢。美國勞工統計局資料,消費者在家消耗的食品價格,1 月平均年增 3.7%,自 2020 年 4 月起,每個月的食品價格年增率皆超過 3.5%,延續時間創近 10 年新高。卡夫亨氏執行長表示,「我們確實有通膨,我們不但觀察到通膨現象,也對此感到擔憂。我們必須設法抵銷至少一部分的通膨影響,透過避險、增加工廠效能等方式。今年食品價格是否調漲?部分大量使用特定原料的產品或許會。」「穀物及相關產品都出現通膨現象,糖也面臨大通膨,含有小麥的起司通心麵、含有食用油的美乃滋與沙拉醬,以及甜點等含糖食品,都備受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用來衡量通膨預期的美國 10 年期通膨損益兩平率(10-year breakeven inflation rate)已於2月 16 日上升至 2.245%,創 2014 年以來新高。IHS Markit 周五 (22 日) 公布美國 1 月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初值,新訂單強勁增長,將美國製造業 PMI 推至 13 年半以來最高水平,但疫情導致供應鏈斷鏈,仍持續推高投入品價格,未來通膨壓力恐加劇。美國綜合 PMI 自上月的 55.3,升至 58.0,寫下 2015 年 3 月以來次高,其中又以製造業表現最強勁,生產、新訂單、出口均呈上揚,製造業 PMI 自上月的 57.1,升至 59.1,為 2007 年 5 月以來最高。然而,疫情延燒持續衝擊全球供應鏈,因原物料價格上漲,許多製造商被迫上調投入品價格。工廠價格指數已升至 2008 年 7 月以來最高,近期多項製造業調查均顯示通膨率可能持續上升。HS Markit 商業經濟學家 Chris Williamson 表示,過去 2 個月以來,供應短缺情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市場供需不平衡,導致價格有所上漲,投入成本通膨觸及調查啟動以來的最高水平,為商品和服務平均價格構成上行壓力。疫情影響下,人們對於服務業需求下滑及成本上揚的擔憂,使就業指標創下去年 7 月以來最糟表現。美國1月生產者物價增幅寫下自2009年來最大,主因是商品和服務成本上揚,暗示製造業通膨正在攀升。美國勞工部17日表示,1月的最終需求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比躍增1.3%,增幅大於前一個月的0.3%及市場預測的0.4%,並為2009年12月來最大。年比增幅則擴大至1.7%,高於前月的0.8%,和分析師預測的0.9%。1月服務業價格增長1.3%,優於前月的下滑0.1%,增幅同樣是自2009年12月來最大,這項要素占了PPI增幅的三分之二。商品價格則激漲1.4%,高於前月的增長1%。穀物價格攀升已推升飼料售價、進而拉高肉價。彭博社 2月17 日報導,玉米、黃豆價格如今刷新 7 年高,導致飼料成本攀升 30%。全球最大家禽肉出口國巴西,國家農業研究機構 Embrapa 的資料顯示,當地過去一年雞肉成本跳增 39%。另一方面,美國的牲畜、家禽營運業已因疫情削減利潤開始萎縮。政府資料顯示,2020 年 12 月,美國豬群較一年前縮減 0.9%,1 月牛群也縮減 0.2%。路透社 2月17 日獨家報導,康尼格拉食品執行長 Sean Connolly 透露,為了讓公司持續創新、帶動營收成長,今年勢必得要調漲價格、反應通膨問題。歐洲1月物價漲幅達到0.9%,6個月以來首次轉為增長。世界經濟在2020年春季因疫情影響而陷入需求蒸發的危機。從顯示潛在供給能力和需求之差的供需缺口來看,2020年4~6月,美國達到約2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逾10%,需求嚴重不足的局面擴大。由於需求銳減,製造業採取工廠停産等舉措,減少了供給。 在持續面臨供給制約的背景下,首先是遠程辦公等居家需求推動部分家電銷售自2020年夏季起復甦。電視的全球供貨量在2020年4~6月降至5400萬台、同比下滑5%之後,7~9月增長14%,達到7300萬台,明顯增長。個人電腦4~6月增長11%,7~9月增長15%,10~12月增長26%,持續擴大。全球汽車銷量也在4月降至約400萬輛之後持續增長,到12月突破800萬輛,超過了上年的水平。由於這種消費的復甦,廣泛用於家電和汽車的鋼材熱軋捲的東亞交易價格漲至每噸720美元左右,比2020年春季的最低點上漲了7成。在美國則處於約12年半以來的高點附近。作為電���通用零部件的液晶面板的供應持續短缺,國際價格比2020年初上漲約8成。物價上漲的另一個背景因素在於海上運輸等物流網的緊張,難以完全應對快速復甦的訂單。上海發往美國的運費為40英呎4000美元左右,漲至2020年初的2.5倍。金融時報報導,供應鏈成本上揚也在推升通膨。例如,德國汽車製造商正考慮增加半導體庫存,以防止重蹈晶片短缺致使汽車生產停擺的覆轍,從而可能促使汽車業改變數十年來「即時管理」供應鏈的模式。此外,全球貿易急遽復甦致使送貨嚴重延遲與運費飆漲,也急遽推生海運成本。美國健身器材商派樂騰(Peloton)表示,未來六個月將花1億美元在空運與快速海運上,以改善交貨的等待時間。全球各地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調查也顯示,生產價格已開始飆升。刺激內需的財政政策持續下去,存在導致暫時性的過度通貨膨脹。美國財政部前部長桑默斯批評稱,拜登政權的1.9萬億美元經濟對策規模過大,主張「應警惕通貨膨脹風險」。桑默斯認為「在物價開始上升之際,美聯儲(FRB)未必能順利控制住」。如果通貨膨脹壓力加強,市場有可能預先考慮未來的貨幣緊縮。實際上,在金融市場,受物價走高影響,利率正在上升。美國長期利率2月16日漲至1.30%,達到約1年來的高水平。與此同時,美元仍在繼續升值,17日一度漲至1美元兌106.0~106.4日元,創出5個月以來的高點。美元升值有可能導致背負大量美元債務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償還負擔增加和資金外流。... 產能限制的供給不足所導致價格上漲的嚴重通貨膨脹已經是事實 16.美國總統拜登提議的1.9兆美元「美國紓困方案」規模是不是太大?會不會引燃通膨?這正是美國兩大經濟學泰斗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與克魯曼(Paul Krugman)12日辯論的主題。桑默斯提出四點:(1) 1.9兆美元方案「極大」,支出總額遠大於估計的「產出缺口」,即實際產值比潛在產值短少的部分;(2)「遠遠超出」協助新冠肺炎疫情受害者所需的紓困支出;(3) 可能冒著觸發通膨的風險——如果紓困方案果真擦槍走火引起通膨竄升,聯準會(Fed)可能不得不提高利率抑制通膨,不經意造成經濟衰退;(4)紓困方案的龐大支出若投入長期基礎建設,會是更好的用途。克魯曼則重申在紐時專欄所言:拜登的方案應視為「紓困」,而非「刺激」。從「天災紓困」或「抗疫如作戰」角度來看,救災、打戰需要花多少就該花多少,不會先斟酌「產出缺口多大」再衡量應投入多少支出。克魯曼把拜登計畫分成三大部分,逐一檢視:(1)公共服務支出,例如聯邦協助為國民施打疫苗、使學校安全復課;這部分支出絕對合情合理;(2)金援失業者和州與地方政府,也有正當理由;(3)包括發給許多民眾1,400美元現金,由於許多人並非疫情受災戶,這部分支出引來「未花在刀口上」的質疑。克魯曼同意,這部分並非最「不可或缺」的支出,但卻是民意支持最強的項目,有助於讓整套方案能在國會過關。克魯曼也指出,這套方案應該不會「過度刺激」經濟、引燃通膨,因為從去年春季「新冠病毒援助、紓困和經濟安全法案」(CARES Act)的經驗觀之,民眾領到1,400美元紓困金後,會把其中一大部分存起來,而不是馬上花掉。一旦疫情平息,州和地方政府也會把過剩的援助款存入應急基金。針對桑默斯主張支出用在基礎建設會更好,克魯曼認為拜登政府兩者都必須做,但事有輕重緩急,此刻應先著重疫情紓困,待2022年起再開始展開需長期投入的基礎建設投資。克魯曼也提到,萬一通膨復熾,聯準會(Fed)大可收緊貨幣政策。桑默斯質疑克魯曼:不信Fed能「微調」利率以抵銷過度財政刺激,同時還能避免經濟陷入衰退;他也不認為大部分紓困金會慢慢花用,GameStop投機狂熱即顯示一些散戶拿紓困錢炒作股票,況且疫情結束將引爆消費支出;年輕一代經濟學者誤以為通膨不會再度成為麻煩,「可能犯了錯誤」,通膨風險須小心應對;宜採取小規模、謹慎的步驟,除非有說服力強大的理由,才投入別的事,他估計拜登1.9兆美元計畫中,將近1兆美元是無關緊要的「空氣」支出。克魯曼回應:像GameStop這類事件,「泡沫時時發生」,但為預防泡沫而調整貨幣政策,通常並不明智;1.9兆美元計畫若能順利通過並發揮立竿見影效用,將博得民意支持,這將減少拜登政府後續支出計畫通關的政治阻力;儘管通膨可能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但此刻觀之,通膨預期大幅升高的風險不大。總之,兩位重量級經濟學家對拜登紓困方案的觀點有「局部共識」,主要歧見點在於方案的規模、以及引發通膨麻煩的風險。克魯曼認為桑默斯「過度擔憂」通膨問題,可能判斷「錯誤」,但承認自己也「不確定」是否就是如此,一切就待時間驗證。 17.騰訊財經《對話》作者丨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朱寧 對比歷史,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的估值水平都遠遠高於歷史平均估值水平。如果我們用房價對房租的比例和股票的市盈率這兩個指標來衡量,美國的房價和股價確實都處在歷史高位,目前美國房價已經明顯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而美國股市的估值也超過2000年互聯網泡沫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所以,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目前全球資產價格確實存在非常大的泡沫,至少遠遠高過了基本面的價值。每一次泡沫背後,都有“這一次不一樣了”的聲音。這次樓市和股市快速增值的邏輯存在很重大的變化——自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來,原來的與貴金屬儲備掛鉤來支撐全球金融體系的邏輯出現了重塑,現在的法幣系統不需要由任何對應資產支撐,導致法幣對於任何有限資源的估值出現相對的貶值。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最近的暴漲,一定程度上就是對於傳統法幣體系的一種競爭和衝擊,反映了全球對於無限制的主權貨幣發行的發行量大幅增加的擔憂和不滿。比特幣的暴漲表現出了整個市場對於傳統資產(股票和債券也是一種傳統資產)的潛在收益和投資風險的一種擔憂——擔心任何以法幣計價的投資在面對這種資產面前,都會出現貶值。投資者對比特幣的熱情,一定程度上是通過加密貨幣投資進行保值。但是,在任何一種資產形成泡沫的過程中,資產價格都往往會出現急劇上漲,直到出現大跌。這個過程既反映了投資者的一種超級投機的心態,也反映了投資者對於市場風險增加的意識,投資者需要獲得更高的預期收益率,來彌補自己意識到的投資泡沫資產所需要承擔的額外風險。回顧全球金融史,引發泡沫破裂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流動性的收緊。這一方面會導致全球資金面的緊張,從而導致資產價格下降,另一方面也會導致安全資產利率的上升和投資者風險偏好的下降,從而導致風險資產價格的下跌。第二,黑天鵝事件的發生,比如新冠疫情。突發事件導致全社會的流動性的緊張、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下降、全球經濟活動的萎靡,這些因素都將導致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第三,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和蝴蝶效應,投資者原來一致看漲的預期出現系統性的調整。這種在泡沫中的預期改變,往往是非常有殺傷性的,可能會對資產價格的下降產生很嚴重的衝擊。最近一段時間,中概股、以及A股的一些消費股股價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這反映出了一旦曾經有強烈一致預期的抱團機構或個人投資者預期發生改變,將會對資產價格產生重大的衝擊和影響。這次的全球資產價格的急劇上升和過去歷史上的相比(無論是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還是2008年的房地產泡沫),有兩點相似之處,也有兩點不同之處。第一點相似之處。每一次泡沫或者資產價格持續上漲的背後,都有大家對於政府和對於流動性的強烈預期。正如我在《剛性泡沫》一書裡所說,在2020年新冠疫情之後,全球流動性的寬鬆和對全球經濟和資產價格的政策支持,導致全球投資者更加有恃無恐,認為短期的流動性仍會維持極度寬鬆的狀態,無論多高的資產價格都可以得到支持。第二點相似之處,是在任何一個泡沫形成過程中,都有非常強烈的自我實現的預期。過去一年的時間裡面,那些估值相對較低的資產並沒有得到投資者的追捧,反而是之前上漲幅度越大的、估值越高的資產,越是得到了市場的關注和投資者的追捧。前段時間遊戲驛站(GAMESTOP)事件,再一次說明投資者(特別是個人投資者)對於長期的估值和價值越來越不關注,而對於短期的資產價格波動越來越關注。這也反映出了在泡沫時間投資者的心態,也反映出了泡沫在接近破滅的時候,投資者為了彌補自己可能面臨的巨大損失所要求的更高的風險溢價。第一點不同之處,是全球的流動性環境愈發不同。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央行都投放了史無前例的流動性。但這一次為了應對疫情,全球央行所投放的流動性的增量遠遠大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投放的流動性。我和2013年諾獎得主羅伯特·席勒在最近幾次對話中一致認為,隨著全球貨幣體系的變化和調整,全球資產價格估值體係也可能發生永久性的調整。第二點不同之處,是這次資產價格的分化愈加嚴重。無論是不同地區的房地產價格,還是不同板塊的股票價格,都出現了非常強烈的分化。這種分化,一方面反映了整個市場對於強者恆強強烈的自我實現的預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這些板塊的確聚集了史無前例的高密度資金,可能進一步推動這些已經嚴重高估的資產價格的再次提升。所以說和歷史相比,這次泡沫的規模可能更大,持續的時間可能更長。回歸到泡沫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投資者的非理性心理。我認為,全球資產價格出現大幅調整或是大概率事件。而真正的問題,是此前的投資收益是否能支撐大跌之後投資者不得不面對的損失,以及最後是哪些倒霉蛋接了擊鼓傳花的最後一棒。 18.為挽救經濟及降低失業率,全球展開大印鈔行動,市場開始擔憂通膨問題,投行、學者與政府官員看法分歧。經濟學家及投行在媒體發布評論指出,2020年2月以後,美國M2增加了4兆美元(約新台幣112兆元),年增率達26%,增幅創下1943年以來新高紀錄,而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及Fed主席鮑爾卻依然無視通膨疑慮及資產泡沫化問題。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 Hanke與英國景順首席經濟學者Greenwood 聯名在《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錢潮來了」(The Money Boom Is Already Here),內容闡述美國M2增長狀況,對通膨提出示警。當前股市投機氣氛狂熱,沒有基本資產支持的比特幣飛漲,連業績表現欠佳的GameStop股價也受到追捧,加上大宗商品價格上揚及通膨上升,在在顯示資產泡沫化的成因就是貨幣及信貸大規模擴張所致。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Fed開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Fed 帳面上的錢增長迅速,但公眾手中的錢卻增長緩慢,以致支出和通膨受到限制,加以經濟復甦乏力,通貨膨脹率可維持低於Fed設定的目標區。2020年2月以後,情況開始變化,「貨幣印刷機超速運轉」,美國M2以驚人速度攀升,增加了4兆美元,年增率高達26%,創下1943年以來最大增幅。美國的貨幣數量爆炸還沒有結束,2021年的貨幣激增恐怕勢在必行,預期今年的貨幣供應量至少增加2.3兆美元。換句話說,即使沒有任何新的貸款或銀行進一步購買證券,今年M2貨幣供應量也將增長近12%,這是2000-2019年平均年增率的2倍。兩位經濟學家指責,美國的財政和金融專家對此視而不見,他們只專注於修補勞動力市場,並點名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及財政部部長葉倫(Janet Yellen)還稱,挽救勞動力市場並實現充分就業的唯一途徑就是繼續為財政和貨幣火上澆油。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週二在參院銀行委員會報告時表示,美國經濟距離完全就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通脹仍然輕微,當前寬鬆的貨幣政策仍會持續。2月23日,市場分析師Rich Miller撰文稱,美國財長耶倫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對金融泡沫都有所警惕,但無礙他們力推刺激政策。隨著貨幣政策水閘大開,低利率持續數月,資產泡沫也正進一步顯現。種種跡象表明,隨著美國通脹壓力不斷加大,泡沫正面臨隨時破裂的風險。隨著美債利率本月急劇攀升,美國通脹壓力信號愈發顯著,對資產泡沫破裂的恐慌席捲整個市場,這令美國政策制定者不得不引起重視。儘管另一邊,大規模經濟刺激仍在排兵布陣,為市場熱度繼續保溫。隨著貨幣政策水閘大開,低利率持續數月,資產泡沫也正進一步顯現。鮑威爾和耶倫表示,最近資產價格居高不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利率持續處於低位。種種跡象表明,隨著美國通脹壓力不斷加大,泡沫正面臨隨時破裂的風險。實際上,鮑威爾過去也曾指出過資產價格過高、以及其他金融脆弱性可能對經濟構成的危險。....截至2020年底,美股的融資餘額約7,780億美元,較一年前暴增34%,占GDP的比值約3.6%,創下歷史新高,超過2000年網絡泡沫和2008年金融風暴時期的3%附近。在美國,透過融資買股的投資人,只需付出買股金額的50%。一旦股市出現大崩盤,融資戶很可能短期間血本無歸,從而引發多殺多的連續崩盤,歷年的股災最後的跌幅大概都是這些融資戶認賠殺出造成的。受到全球疫情影響,各國經濟成長情況並不佳,但相反的,股票市場的表現卻相當積極。特別是美國經濟狀況不佳,但美股卻上漲,這代表美股恐靠著資金行情支撐「美股已經失去經濟櫥窗的作用,這是泡沫化的預兆。」「股市是經濟的櫥窗,但美股卻反過來,變成逆經濟的指標。」現在疫情嚴重,全球GDP成長衰退,但全球股市卻頻頻創新高,「這樣受到資金行情左右的狀況,已經是泡沫化的預兆。」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失控,讓股票泡沫化使經濟變得動盪。該關注的不是先進國家的疫情能否控制住,反而是新興市場的防疫狀態,新興市場失去消費能力,美股的行情將沒有出路。病毒一再變種,拉長疫情蔓延的時間,市場上存在大量貨幣,會演變成惡性通貨膨脹,「當股票的價格高到買不下手時,反而會讓股價下滑。」「美國保證可以一直供給貨幣,可能引發更大的崩潰危機,因為貨幣無限量的一直印,會拖垮對貨幣的信心,屆時將引發大災難,美國政府將無法解決。」拜登政府積極推1.9兆美元的大規模紓困政策,而這只能當短期政策,是否會長遠的影響美國經濟,關鍵還是得看疫情。疫情持續惡化,會讓這些政策的副作用顯現出來。最嚴重的負面作用之一,是美國股市與債市的崩潰,美國是通過舉債獲得財源,市場預期美國一定還得起,且假使美國公債無人購買,聯準會(Fed)則會發行貨幣購買相關的債券,此外,美國的財政收入恐不及支付利息,Fed將面臨兩難的狀況,印鈔票付利息恐使貨幣崩潰,不印鈔又使得公債殖利率過高,「這可能拖垮美國經濟,這是最惡劣的狀況。」美國政府信誓旦旦的表示一切都在控制中,而現在通過量化寬鬆,已經讓基礎貨幣增加十倍之多,「這種行為,是過去沒有進行過的貨幣實驗。」「現在不知道一直發展下去,最終會演變成什麼樣的狀態,只想先把經濟救起來再說。」「這完全違背過去的經驗,現在在進行新的實驗,沒人知道該怎麼收拾,我們再見證歷史。」... 耶倫在美聯儲的最後一年,由於長時間堅持實施低利率,並且放任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不斷膨脹,此舉是為了討好時任總統特朗普謀求連任。她離開美聯儲並在布魯金斯學會後,才坦然承認:由她一手造成的高槓桿貸款市場的迅速發展,給美國經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風險。而就任財長之後,市場擔心耶倫會重蹈覆轍:因為過於討好總統而忽視市場規律,放任市場畸形發展。拜登提出的1.9億美元龐大預算支出計劃是在12月已經出台新一輪9000億美元刺激計劃的基礎上提出的,是2008年奧巴馬政府提供的財政刺激計劃的兩倍有多。和美國樓市崩盤時伯南克領導的美聯儲給市場的支援相比,鮑威爾領導下的美聯儲在過去這一年放的水要多得多。耶倫就任美財政部長時說了一句話:“美國,正面臨一個演化了50年的經濟危機”。如果政府和美聯儲都向市場提供創紀錄的刺激的話,一場由流動性氾濫造成危機很可能難以避免。而全球史無前例的貨幣大放水,正催生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泡沫。現在已經到了估算貨幣超發之後的“大洪水”帶來的影響的時候了。美國的貨幣超發,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債務危機和貧富分化問題。貨幣超發導致資產價格大漲,估值夢想化。因為美股太賺錢了,賺企業成長的錢不過癮,不如賺夢想估值。目前的資產和信貸市場泡沫,尤其是美國股市泡沫,是建立在超低利率將永遠持續的假設。當美聯儲不得不被政府不惜一切代價的推行的刺激措施買單時,全世界會再次經歷美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和金融危機,其影響程度堪比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之後的危機。總的來說,拜登目前正在推進一項不知會將市場推向天堂還是地獄的刺激法案,而作為財長的耶倫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疫情短期內絕不會結束 至少將再持續三年 美國要進行瘋狂印鈔和購債的貨幣實驗 嚴重後果必須自負全責 19.美國國庫券市場湧現抛售潮,孳息率相應繼續上揚,10年期債息周四曾突破1.6厘關口,暫高見1.614厘,升幅達到22.2個基點。美國財政部較早時拍賣610億美元7年期國債,投資者反應欠佳,觸發債市出現沽壓。本輪拍賣中標利率為1.195%,投標倍數2.04,創歷史新低,此前6次拍賣的認購倍數均值為2.35。債息急飆令風險資產包括股市及黃金的吸引力下降。反映市場恐慌情緒的VIX指數,目前急飆34%,報28.58。市場避險情緒高漲。美國公債殖利率不斷攀升,殖利率和債券價格呈反向走勢,殖利率漲不停讓債市湧現猛暴賣壓,美國長債ETF今年來重挫近11%。聯準會(Fed)鮑爾在本周國會聽證會上重申了寬鬆立場,並淡化了通膨擔憂。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布拉德 (James Bullard) 於線上會議中表示:「我認為截至目前為止,殖利率上升可能是個好現象,因為這確實反映美國經濟成長前景佳,以及通膨預期更接近聯準會的通膨目標。」但是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經通膨調整後已經升至去年6月以來最高,為風險資產敲響了警鐘。「事關收益率。達到1.5%,公債殖利率便與標普500的股息收益率相當,而且10年期公債沒有資本風險,你可以拿回本金。突然之間,它開始與股票競爭了。」美國10年期債息影響甚廣,其能左右按揭息率水平,也能影響市場對投資股市的意慾。當然,也能影響美國政府及企業的發債成本。美國為救經濟,推出大手筆的財政政策,惟大舉發債下,需以較低價拍賣國債,孳息率因而上升。長債孳息達2厘或以上,對機構投資者具相當吸引力,誘導資金從股市轉向債市。如果長債孳息率高企的情況持續3個月,有機會令美股見頂。通脹一旦成真,後續發展是導致聯儲局加息。彭博分析預期,美國聯儲局最快2022年有條件加息與收緊貨幣政策,屆時或重演2013年5月的「縮減恐慌」。儘管聯儲局將維持零利率一段時間,有關通脹預期將拉高長綫債息水平。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相信,今輪長債孳息率上升,主因是美國賣債的數量多,需要較低債價出售所致,如果長債孳息率未來3個月仍處於高企水平,將進一步吸引資金從股市轉移至債市,屆時美股可能見頂。美國長債息上升,主要是市場認為在新冠疫苗被廣泛接種下,拜登政府還在推1.9萬億美元救經濟方案,及聯儲局承諾不會短期收緊貨幣政策等,環球經濟將有機會加快發展並推升通脹。這是投資者不斷推升長債息的原因。為免長債息過度上升損害經濟,不難發現聯儲局近期也相當努力嘗試出口術遏抑長債息上升,如謂現時通脹只屬短暫現象,並揚言就是通脹短期攀越該局��定下的2%目標水平,也能容忍等等。單靠出口術不足以遏止市場對長債息續升的憂慮,市場會繼續推升債息以逼聯儲局出手,測試該局對捍衞不讓長債息上升的決心。聯儲局現時每月承諾動用1,200億美元買債,但主要是買短期債券,只有聯儲局把資金轉購長債,才能阻止長債息升。歐洲央行早前承諾,會制止債券孳息率無理由的上漲,惟未能遏止債息升勢。德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攀升至去年3月以來最高;法國10年期國債息重回正數;希臘10年期國債孳息率較去年12月創下的歷史新低翻了一番。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Philip Lane表示,將利用緊急購債計劃的靈活性,防止金融條件不合理收緊。但他的言論只是短暫遏制了債券跌勢,未能扭轉局面。丹麥最大銀行丹斯克銀行首席策略師Rohan Khanna表示,如果宏觀經濟前景預示經濟增長,那麼歐洲央行的購債行動也無法遏制孳息率上升。....近幾週來,美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持續走升,部分原因是投資人押注,隨著美國重新開放經濟活動、消費動能回溫,以及拜登政府有望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美國經濟將在未來幾個月轉強,引發通膨壓力增加。一般而言,長天期公債較容易受到通膨趨勢影響,因為固定收益的購買力會遭到物價上漲所侵蝕,當通膨走升時,投資人傾向拋售長天期公債,殖利率隨之上揚。以FED將通膨目標設定為 2% 十年期公債滋息率的目標當然至少是 2% 以現在1.6%只不過是回到疫情的水準而已 有風險的股票殖利率和幾乎風險的十年公債殖利率相較 如果沒有至少 2% 則毫無投資價值可言 20.《CNBC》指出,股票投資人正拼命地試圖解釋債券殖利率上升對股市意味著什麼,自2月10日以來,美國10年期公債未經通膨調整殖利率,由1.13%升至高達1.61%,累計攀升48個基點。對通膨的擔憂造成投資人推測聯準會(Fed)恐須比預期要早調整政策,不是減少購債就是升息,那對股票會是利空,道瓊周四暴跌559點。CNBC 報導,根據 FactSet 數據,以過去 12 個月配息計算,截至 25 日,標普 500 指數股息殖利率約為 1.43%。相較之下,25 日當天,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盤中一度飆升逾 16 個基點,攀上 1.614%,創 2020 年 2 月以來新高。美債殖利率陡升,是造成科技股疲軟及大盤波動加劇的主因。原因是科技業通常需要龐大的資本支出,以維持技術領先,而市場利率上升將促使銀行緊縮放款條件,從而加重科技企業的貸款負擔。當經濟成長及通膨預期較高時,Fed 可能啟動升息循環,且債券固定收益的購買力會遭到物價上漲所侵蝕。在此情況下,投資人傾向出售債券,帶動殖利率上揚。殖利率的上升還造成抑制投資人對股市高價股胃口的作用。偏高的利率會降低未來現金流量價值,因此可能會壓縮股票估值。10年期國債殖利率25日的躍升也使其高於標普的股息殖利率,這意味著被認定為高風險資產的股票已經失去相對債券的固定收益溢價。債券殖利率由期限溢價和短期利率未來路徑組成,前者是投資人在權衡持有長短期債券風險所能接受的報酬。比起短天期債券,長天期債券面對經濟成長和通膨的不確定性更脆弱。追蹤債券投資人通膨預期的10年期平衡通膨率(break-even rate)----美國固定利率公債和抗通膨公債(TIPS)間的殖利率差----目前約在2.15%左右,明顯高於Fed通膨年率目標2%。不過,Fed在2020年改採「平均通膨目標政策框架」,意味可能將按兵不動地忍受經濟熱度和通膨升溫,加深了Fed不會出手保護長天期公債免於通貨再膨脹交易的疑慮。一些市場參與者對Fed不痛不癢的談話無動於衷,並提到如堪薩斯城Fed總裁喬治(Esther George)等Fed官員一再重申,債券殖利率上升反映經濟基本面改善,因此無需感到擔憂。但殖利率竄升已促使投資人對資產重新定價,激發了股市賣壓。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突破1.5%,對於風險性資產再度形成一次「壓力測試」。美債利率上升,代表未來通貨膨脹擴大,也就是說,短期內利率上升企業或民間貸款成本上升及定存利率上升皆降低人們對風險性資產意願,這將不利於股市。財長葉倫與聯準會主席都說過了;其中葉倫表示,不擔心通膨、Fed可應付,低利率會推升本益比,鮑威爾則說:「實現通膨目標可能需要三年以上」換句話說,未來市場會開始反應企業的實際的獲利能力也就是基本面的考驗。富國銀行利率策略部主管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表示,Fed主席鮑爾會放手讓美債殖利率走高,他說過債券殖利率走揚,正好反映經濟轉強。原本預料10年期美債殖利率在今年年底前觸抵1.6%,但周四就達到此水位,通膨料將走升且Fed無所作為,美債殖利率持續攀高可期。說到債券殖利率飆高,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是通膨預期升高所致。從債市走勢反映出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預測來看,通膨率可能會有好一段時間高過Fed設訂的2%目標。部分投資人預期今年通膨率起碼達3%,只不過不確定這樣的物價壓力是否會持續下去。AmeriVet證券公司美國利率部門主管法拉內羅說:「這波走勢以技術面因素居多。」即近日來美債殖利率急升,可能反映「賣壓觸動更多賣壓」,一些措手不及的投資人被迫結清做多美債期貨部位,如此一來,又把殖利率推得更高。BMO資本市場利率策略師林建則指出,禍首可能是所謂的「凸性避險」(convexity hedging),大意是隨著債券殖利率上升,房貸戶停止房貸再融資,房貸抵押證券(MBS)持有人眼見投資組合中的MBS平均到期年限拉長,而為抵銷持有長期MBS對利率升高的損失風險,通常會賣出長債預做避險。保誠金融(Prudential Financial)首席市場策略師克羅斯比(Quincy Krosby)表示,「就算昨天國債拋售是在超出市場常軌之下出現,但信貸利差仍然受控,但如果利差大幅擴大並且隨後出現拋售,Fed和市場的確存在一些擔憂。」瑞銀(UBS)交易業務主管卡辛(Art Cashin)表示:「如果市場開始認為Fed失去對債券市場走勢的控制,那麼所有針對削減恐慌(taper tantrum)的想法都會逐漸發散浮出水面。」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s 分析師 Ed Al-Hussainy 說,等市場對 Fed 轉鷹的預期真正反映到市場上,債券會跌得更重。或許這次造成債市賣壓的力量,更主要來自投資人希望尋求更高報酬,以彌補財政支出提高後,未來經濟加速成長和通膨升溫所衍生的風險,也就是債券的期限溢價 (term premium)。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新興市場研究主管歐加尼斯(Luis Oganes)今天向駐紐約外籍記者簡報時說,美債殖利率如持續攀升,即使聯準會沒動作,市場仍形同在為聯準會縮減貨幣刺激。法國興業銀行策略師 Albert Edwards 稱,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債殖利率繼續上升,市場從成長股、防禦性類股穩步轉投價值股、週期性股,聯準會將會保持樂觀,但聯準會吹出這麼多泡沫,泡沫很快就會破裂的風險正在加大。Farr, Miller & Washington 資深股票評論員 Michael Farr 提到,即使是這種相對溫和的利率上升也是一個訊號,那些不顧高估值、蜂擁買入大型成長股的日子可能即將結束。投資者現在必須意識到其他的投資機會,包括迄今表現不佳的股票和越來越有吸引力的債券。 21.歐元區基準公債的德國10年公債也遭遇沉重賣壓,推升其殖利率周五急升到負0.203%,為2020年3月以來最高。雖然ECB企圖透過口頭干預減緩德債壓力,不過成效有效。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連恩表示,準備好根據市況,靈活購買債券,以防融資環境不必要地收緊,並阻礙經濟復蘇。德國十年期國債孳息率曾經短暫下跌,其後回升至近一年高位。義大利裕信銀行(UniCredit)固定收益策略部門負責人克瑞莫希(Chiara Cremonesi)預期,ECB未來數周可能將加大德債買進規模以壓抑殖利率續漲。她指出,最近全球政府債券殖利率相繼升高,恐對歐元區與ECB帶來挑戰。相較美債殖利率的勁升,德債殖利率攀高理由並不充分,因為歐元區經濟前景依舊疲弱,如果放任殖利率大幅升高,可能將對歐元區經濟復甦力道造成傷害。法國興業銀行策略師也指出,針對近來債市殖利率飆升的狀況,全球央行有必要出手穩定市場,預���ECB在3月11日召開決策會議時就會對此一議題進行討論。英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在2月攀升了0.45厘,是2016年以來最大月度升幅。英倫銀行首席經濟師及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委員霍爾丹(Andy Haldane)警告,通脹的「老虎」已蘇醒,可能變得難以控制,敦促採取更果斷的政策行動。德國的10年期國債孳息也飈升至負0.25厘,較今年初的負0.6厘大幅上揚。瑞銀交易廳負責人卡辛(Art Cashin)警告,如果市場開始相信聯儲局某程度失去對債市走勢的控制,「收水恐慌」(Taper Tantrum)會再次觸動市場。 22.追蹤23種原材料價格走勢的彭博商品現貨指數2月22日上漲1.6%,升至2013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該指數自2020年3月份觸及四年低點以來已經上漲了67%。此外,銅價上漲帶動了當天的漲勢,銅價升至每噸9,000美元以上,是九年來的首次。市場臆測全球供應正在快速收緊,推升油價上漲,咖啡豆和糖也走高。檢視相關數據,物價的確正在蠢蠢欲動。湯森路透CRB指數突破一年以來高點,該指數包含19項商品:鋁、可可、咖啡、銅、玉米、棉花、原油、黃金、取暖油、瘦肉豬、活牛、天然氣、鎳、橙汁、汽油、銀、大豆、糖和小麥。道明證券大宗商品策略主管Bart Melek表示,「很久以來一直忽略大宗商品的人現在已經開始佈局。其中的意義是這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稀缺性的預期。」自2月10日以來,未經通膨調整的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已從1.13%升至最高1.61%,總計上升48個基點,觸及一年來最高水平。1個基點等於0.01%。對通貨膨脹的恐懼讓投資人揣測聯準會(Fed)可能提前改變其政策立場,被迫減少債券購買,甚至在某個時點提高利率。這將不利於股市。10年期國債殖利率近日走升代表對通貨膨脹的看法,反映出投資人預期通膨將會上升。Seaport Global Holdings 主管 Tom di Galoma 表示,曲線所透露的,是經濟刺激計畫即將完成,通貨膨脹開始加劇。曲線的前端是固定的,因為聯準會目前無法升息,但後端卻容易遭拋售,因為人們認為通膨正在加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通膨過高,可能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並且會壓低公司的利潤率,造成收益減少。美國國債市場對通膨預期的 5 年盈虧平衡通膨率,周三來到 2.30%,是 2013 年 4 月以來最高,意味著市場專家預計未來五年的平均通膨率將為 2.3%。Bleakley Advisory Group 投資長 Peter Boockvar 指出,和當前利率相比,這一數據相當高。「問題是,市場開始關注嗎?顯然,它還沒有注意到。我認為這是最大的風險。」近期,美國預計通過1.9兆美元的刺激方案,加上這一筆,美國過去一年的財政刺激規模是5兆美元,佔美國GDP 25%。這個數字有多驚人?一戰軍事費用佔美國GDP 13.6%、二戰軍事費用佔35.8%,等於美國這次紓困像是又打了一次世界大戰。相比之下,2008年金融海嘯時,當時的財政刺激規模是8千億美元,少上許多。現在,一群知名經濟學家正在憂慮,這麼大一筆數字會讓經濟過熱、通貨膨脹,促使聯準會不得不提高利率,可能導致經濟再次陷入低迷。拜登的「美國救援計劃」(American Rescue Plan)雖然意在推動經濟走向復甦,但這已是疫情爆發以來的第三次紓困,多位著名經濟學家認為,這項計劃所釋放的刺激浪潮將帶來通膨壓力,將對經濟造成破壞性的打擊。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美國金融經濟學家凱西‧博什蒂安契奇(Kathy Bostjancic)預測,「春季強勁的經濟活動回升應該會進一步增加這個增長,在第二季度按年率提升至2.7%。通貨膨脹率應在兩年內保持在2%或以上,這是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從未發生過的情況。」她指出,鑑於通脹和收益率的上行風險正在積聚,未來幾年,通膨率可能會高於預期,平均飆升至2.5%。另外,影響通膨的因素包括:今年的周期性復甦將更加強勁;美聯儲轉向鴿派;更大一輪的聯邦財政支付助推了貨幣總量的爆發性增長;以及量化寬鬆政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他表示,拜登的紓困案,加上之前的一攬子的救濟計劃,將使經濟產出水平激增,比潛在高14%。布蘭查德:「這將使失業率非常接近於零。這不會是過熱,而是起火。」他認為,這將導致通脹率遠遠超過模型預測的2.5%。布蘭查德在談到拜登的提案時說,「太多(刺激補助)既有可能(達到紓困),但也有它的害處。我認為這個方案太多了。」 Fed的印鈔政策,可能會無法刺激經濟,因為靠印鈔造成的過度通貨膨脹,可能會形成惡行通膨,讓美國的內需不振,使得全球各國出口額衰退,拖垮全球經濟。另外,Fed的資產負債表提高,就代表在低利率的情況下,印出更多鈔票後,會讓市場出現惡性通膨,也就是物價漲,但實體經濟面卻沒成長,人民的支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就會不敢消費,最慘就會變成經濟體衰敗。然而,美國是個內需佔七成的消費大國,如果美國人民因為惡性通膨讓消費意願降低,就會影響到進口商品的銷量,讓全球各國的出口額衰退。各國的GDP減少後,也可能會繼續靠借款和印鈔來維持經濟,在收入和支出都降低的情況下,最終可能會引發全球性的通貨緊縮,甚至演變成經濟大蕭條。因此,美國近期一直推出紓困政策,就是為了用通膨,盡快把資產負債表過高和經濟衰退的問題抹去。但這種作法同時也種下了更大的問題,也就是政府債務愈變愈多,政府可能無法順利償債,讓債務危機風險愈來愈高。債務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結合負利率政策,這將導致借款、發債的循環,會一直持續下去,就像日本和歐洲的情況一��,這就是利率不斷降低且瘋狂印鈔的美國,對全球經濟可能會造成的影響。 本組織發言人 本組織決策會議授權 生化科技研究中心 冠狀病毒實驗室 發表研究報告 1.證實已經取得 美英德中俄等十幾家 知名大廠準備上市的新冠疫苗 現在進行藥理分析與破解研究。目前完成準備和開始進行破解這些疫苗療效的病毒變異製作工程 同時讓這些領頭羊搶上市的疫苗全數失效。在明年全世界大量施打疫苗時 即將此變異病毒透過零號帶原者處分作大量散佈傳染。證實已完成破解 市面十幾種常見主要的新冠疫苗 已有數款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達到疫苗的變異無效或免疫逃逸的效果 將在適當時機釋出 破解疫苗只要2-4週時間即可完成 所以疫苗不會有用 群體免疫更是癡人作夢 2.大批央企外派員工出國前已接種了央企「國藥集團」的新冠疫苗,近日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非洲烏干達47名,安哥拉至少17名和塞爾維亞約300人也發生同樣情況。原中國紅十字大病救助項目負責人任瑞紅告訴本台記者,中國外派人員注射「國藥」的新冠疫苗,大約是從7月開始。但中國目前研發的幾款疫苗,都屬於「滅活疫苗」,技術含量低,生產難度和風險都比較高,並且其臨床實驗資料一直備受質疑,她對國產疫苗出現不良後果不感意外。中國國藥集團公布三期試驗數據,稱保護效力達79%。實驗室根據最嚴謹科學專業的藥理分析證實,該疫苗對現有新冠病毒幾乎沒有療效,也就是沒有任何免疫效果,白話說就是打了該疫苗等於沒打依然會輕易染病。 2.英國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大陸科興研製的新冠滅活疫苗的資料,在一期和二期試驗中,該疫苗在人體血管內產生的抗體水準要低於新冠病毒康復者,而且參與試驗者的不良反應比例高達38%。牛津大學學者傅立門表示,大陸科興公司疫苗剛剛發佈了2期試驗的資料,看起來不太好,在人體內產生的抗體水準低於Moderna和輝瑞的疫苗,而且副作用較大,比如疼痛、噁心等嚴重的反應。從初期資料來看,743名參與者出現不良反應比例在有的試驗組高達38%。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全球衛生政策中心主任斯蒂芬.莫里森指出,大陸疫苗的問題不在於類型,而在於缺乏資料的透明度,以大陸政府抄近道的做法。大陸目前有兩款新冠滅活疫苗還沒有完成臨床3期試驗,但已經展開了大規模接種,總數可能已高達數十萬人次,從來沒有國家敢這麼做。現在還不知道大陸的疫苗是不是安全有效的,如果不是,又已經給大量本國公民和其他國家民眾接種,那��會變成很大的麻煩,希望這不會發生。聖保羅的布坦坦研究所在1月12日向巴西衛生監管機構提交的的報告,此前78%的「臨牀有效率」是考慮了輕、中、重度病例,但如果將志願者中出現「非常輕微」症狀的患者納入在內,新的「總體有效率」數字是50.4%。這些人不需要醫療援助。實驗室根據最嚴謹科學專業的藥理分析證實,該疫苗對現有新冠病毒幾乎沒有療效,也就是沒有任何免疫效果,白話說就是打了該疫苗等於沒打依然會輕易染病。 3.嬌生(J&J)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的試驗報告指出,「Ad26.COV2.S」疫苗在年輕及老年受驗者體內都成功激發免疫反應。嬌生第一及第二階段人體試驗共有805名受驗者參與,分為18至55歲及65歲以上兩大年齡族群,其中實驗組分別施打高劑量及低劑量疫苗,對照組則施打安慰劑。18至55歲族群當中也有部分受驗者施打兩劑疫苗。嬌生疫苗採用與伊波拉疫苗相同的技術研發。第一及第二階段試驗結果顯示多數受驗者在接種28天後產生中和抗體,且所有受驗者都在接種57天後產生抗體。18至55歲族群產生的抗體維持穩定長達71天以上。該試驗測試了805名志願者。嬌生可望本月稍晚公布對45,000名志願者進行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嬌生科技總監史托費爾斯(Paul Stoffels)表示,這是第一個單劑即可產生作用的疫苗。但是報告也提出警告,這款疫苗對預防新冠病毒有66%-72%有效性,但對南非的新冠變種病毒只有57%有效性,目前這種傳染性高的變種病毒,正造成大量確診病例,包括美國在內,南非變種病毒至少傳播到31個國家。實驗室根據最嚴謹科學專業的藥理分析證實,該疫苗對現有新冠病毒療效很差,只有不到10%免疫效果,白話說就是打了該疫苗有90%依然會輕易染病。 4.英國製藥公司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與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牛津疫苗」,公布疫苗具有70.4%的有效性。超過2.4萬名受試者參與牛津疫苗的臨床試驗,療效的期間分析指出,當受試者接種較低劑量的疫苗時,會出現90%的有效性,若接種較高劑量,則出現62%的有效性,綜合起來的整體有效性大約是70.4%,目前仍不確定高低劑量的差異在哪。實驗室根據最嚴謹科學專業的藥理分析證實,該疫苗對現有新冠病毒療效很差,只有不到10%免疫效果,白話說就是打了該疫苗有90%依然會輕易染病。 5.美國生技公司Novavax研發新冠疫苗,分別在英國和南非進行臨床試驗,結果發現有效性高達89.3%,其中對英國變種病毒的保護力也達到85.6%,但是在面對南非變種病毒的時候,保護力卻下滑近一半。Novavax表示,在英國進行的臨床試驗涵蓋15,000名18歲至84歲的參與者,最終結果顯示疫苗具有89.3%的有效性,對英國變種病毒「B.1.1.7」的保護力也高達85.6%。在南非進行的試驗則可看出疫苗對另一種病毒株的有效性明顯下滑。參與相關試驗的志願者約有4,400人,結果發現疫苗對南非變種病毒的保護力僅剩49.4%。Novavax的執行長Stanley Erck表示,Novavax是第一個在變種病毒散播後,進行疫苗臨床試驗的生技公司。儘管研究員有預料到變異病毒株可能對疫苗有效性產生影響,「但是這麼大的變化讓每個人都感到意外」。實驗室根據最嚴謹科學專業的藥理分析證實,該疫苗對現有新冠病毒療效很差,只有不到20%免疫效果,白話說就是打了該疫苗有80%依然會輕易染病。 6.輝瑞與BioNTech說,這款疫苗的受試者人數逼近44,000人,有170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其中8人接種新冠疫苗,其餘162人被施打安慰劑。試驗結果顯示,這款疫苗有效防止病情嚴重惡化,且在65歲以上的群體中,有效性超過94%。實驗室根據最嚴謹科學專業的藥理分析證實,該疫苗對現有新冠病毒療效很差,只有不到20%免疫效果,白話說就是打了該疫苗有80%依然會輕易染病。 7.Moderna 的最新分析針對 196 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評估,結果顯示其疫苗有效性達到 94.1%,與 11 月 16 日發布的初步結果一致,且受試者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該公司 16 日發布三期試驗中期分析僅基於 95 例確診病例,當時的有效性達 94%,今日公布結果將可提出更全面的證明。實驗室根據最嚴謹科學專業的藥理分析證實,該疫苗對現有新冠病毒療效很差,只有不到20%免疫效果,白話說就是打了該疫苗有80%依然會輕易染病。 8.法國藥廠賽諾菲及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在18至49歲人士體內,能產生相當的免疫反應,但在老年人士體內的免疫反應低,可能與誘發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的抗原濃度不足有關。這款疫苗以重組DNA技術為基礎,原定今個月展開第三期臨床試驗,明年年中疫苗能面世,預計生產十億劑,但現時都要推遲。實驗室根據最嚴謹科學專業的藥理分析證實,該疫苗對現有新冠病毒療效很差,只有不到20%免疫效果,白話說就是打了該疫苗有80%依然會輕易染病。本實驗室專業認證其與輝瑞BioNTech及莫德納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療效其實相似,還微幅優於兩家號稱90%的廠商,事實就是該疫苗是目前藥理分析科學認證廠商中有效性排名第一。 9.據英國公共衛生署12月14日公佈的消息顯示,此次在英國東南部流行的新冠病毒新變體為“VUI - 202012/01”含有23個突變,包括6個同義突變,14個非同義突變和3個缺失突變。其中最重要的突變為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體結構域中的N501Y,即病毒第501位的氨基酸殘基由天冬酰胺變成酪氨酸。12月18日,英國新興呼吸道病毒威脅顧問小組(NERVTAG)向政府高層報告,這株變異病毒增長得較快(增長率比其他株病毒高出71%)、傳染力增加(基本傳染數R值增長0.39增至0.93等,顯示一次能傳給更多人)等,且傳染力較過去變種都來得高。該位點是受體結合域(RBD)中的六個關鍵接觸殘基之一,N501Y突變增加了新冠病毒對人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的結合親和力ACE2,進而增強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能力。受體結合域上和N439K Y453F,以及第69和70位點上氨基酸缺失也有可能增強病毒與受體細胞的結合能力,並有助於病毒躲避一些單克隆抗體的中和效應。英國科學家將含有N501Y的新變體劃分為新的譜系B.1.1.7是從英國監控數據庫中發現的,最早於9月中旬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郡和倫敦地區11月中旬新變體感染者只佔到倫敦地區的左右1/4,但是到12月中旬,超過60%的倫敦感染者檢測出新變體,顯示新變體迅速成為倫敦和英國其他地區的主要毒株。英國 COVID-19 基因���學聯盟科學家說,COVID-19 具有令人驚訝的大量突變,超出他們的預期,其中有兩組值得注意的突變都存在於關鍵的棘狀蛋白,這是病毒用來解鎖進入人體細胞以劫持它們的鑰匙。其中一個提到的突變就是水貂的病毒。令人擔憂的是,倖存者血液的抗體在攻擊這種病毒變體時效果較差,但還需要實驗室研究證實。此外,刺突蛋白的突變導致人們對疫苗產生疑問,因為輝瑞、Moderna 和牛津這三個主要疫苗,都是訓練免疫系統攻擊棘狀蛋白。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王宇歌表示,英國這一毒株從9月在英國東南部出現,在英國迅速蔓延,目前已成為倫敦地區的主要毒株。截至12月10日,英國已檢測出46710個該毒株的感染者。“在看過剛上傳的新毒株序列後,我覺得該毒株的流行確實值得警惕雖然新冠病毒在不斷突變,新亞型也陸續出現,但英國的這一新突變株具有特殊性“。“我們一直強調新冠病毒最特殊的兩點,英國的這個變異點可以使小號蛋白與人類ACE2受體結合親和力提高了1000倍。”而更為讓王宇歌擔憂的是,這一毒株同時發生了小號抗原氨基酸刪除突變69-70del。“這一突變可能有利於病毒逃逸宿主的免疫反應。弗雷德哈奇研究中心的傳染病專家貝德福德認為,這一現象可能是與流感病毒類似的抗原漂移現象(抗原漂移)。抗原漂移是病毒學中一個經典現象,它指病毒在自然流行中,其基因組發生個別突變導致病毒抗原的小幅度變異;這種小幅變異不同於病毒重組,不會對病毒流行產生大範圍影響但如果抗原漂移不斷積累,且積累的速率不斷增強,那麼也許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要像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一樣,每隔一段時間需要重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來預防突變株。這種抗原漂移,其實是病毒在連續不斷地感染宿主種群的過程中會積累點突變,發生抗原的小幅度變異,這種積累被稱為抗原漂移,可能導致病毒表面蛋白的構象變化,從而破壞先前產生的抗體與先前變體的結合。抗原漂移的結果會導致免疫逃逸,它通過逃避自適應保護,而使宿主再次感染成為可能,使得人體之前獲得的抗體保護失去作用。生物技術VIR的科學家和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在世界人口中已經存在著兩種在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 域(RBD)上出現名為N439K突變的病毒突變株這兩種突變株分別在今年3 - 6月在蘇格蘭,和今年7 - 9月在歐洲發現它們在D614G突變株的基礎上,添加 了N439K突變。從445名康復COVID-19患者中獲得的免疫血清中,7.4%的免疫血清與攜帶N439K RBD基因突變的的結合能力降低了2倍以上。而且,研究人員檢測了144種從COVID-19康復患者中分離的單克隆抗體與攜帶N439K RBD突變的的結合效果。他們發現15.5%的單克隆抗體與攜帶N439K RBD突變的的親和力下降了2倍以上。這些結果顯示,N439K基因突變可能介導病毒對中和抗體產生抗性。為了進一步闡明這一基因突變對抗體中和作用的影響,研究人員使用假病毒表達攜帶N439K基因突變的刺突蛋白,並使用多種目前在臨床試驗中接受檢驗的在研新冠中和抗體進行檢測。實驗結果表明,有些在臨床試驗中接受檢驗的中和抗體對攜帶N439K基因突變的假病毒的中和能力顯著降低。在實驗室實驗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突變可以抑制阻斷這種病毒的強效中和抗體的活性。在受到這種突變抑制的中和抗體中,有從COVID-19中康復的 人血液中的抗體,以及一些正在作為藥物開發的“單克隆抗體”。由此可見,維持SARS-CoV的-2毒力和適應度(健身)的N439K等免疫逃逸突變出現在SARS-CoV的S-2蛋白中。本實驗室已經對刺突蛋白突變新病毒和輝瑞BioNTech 莫德納 及AZ牛津疫苗作藥理分析的科學認證。三種疫苗對現有刺突蛋白突變新病毒幾乎沒有療效,也就是沒有任何免疫效果,白話說就是打了該疫苗等於沒打依然會輕易染病。理論和事實證明透過刺突蛋白突變的新病毒可以輕易破解各種疫苗讓其完全失效。 10.據英國新冠病毒基因組聯盟數據顯示,該聯盟自2020年3月以來,在各成員上傳的12萬多個新冠病毒基因組中,已發現超過病毒刺突蛋白區域的4000多個突變。上一個引起全球關注的突變為D614G,該位點也是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RBD)中的六個關鍵接觸殘基之一。該變異毒株的實驗室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 均顯示其具有更高的傳染性,從2020年2月中下旬開始形成規模,之後短時間內在全球病例中佔據絕對優勢。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所教授楊占秋表示此次英國報告的變異可能恰好涉及病毒的傳播能力,病毒的變異有可能令目前已經研製出的疫苗一定程度上失效。美國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副教授陳希表示,目前變異的病毒逃逸人體免疫系統的能力提升很快,短期看傳播性的劇增主要是由於這一原因。如果新冠病毒傳播迅猛增強,還可能衝擊疫苗的長期有效性。如果這種影響過大,會導致免疫長期有效性減弱,使得人們不得不像季節性流感那樣每年注射疫苗。即使是沒有變異的毒株,各國科學界也不知道疫苗保護期有多久。美國的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的傳染病專家貝德福德近日也提出,這一現象類似於流感病毒的抗原漂移現象的累積,即小幅度的變異不斷累積,可能導致病毒表面蛋白的構象變化,從而破壞先前產生的抗體與先前變體的結合。抗原漂移的可能會導致免疫逃逸,使得人體之前獲得的抗體保護失去作用。劍橋大學教授古帕塔說,實驗證明這種突變將感染力提高了兩倍。同一小組的研究也證實,這變體會降低曾經的感染者血液中抗體抵禦病毒的效力。相關變化正迅速增加,這令政府感到擔憂我們及多數科學家也同樣憂慮。但是,如果病毒的突變越來越多,你就要開始擔心了。因為,這表示該變種病毒可能正往'疫苗逃逸'(逃逸疫苗)的路上前進,它已向此邁出了幾步。當病毒變異到能避開疫苗的全部作用,並繼續傳染人時,就是“疫苗逃逸”。這是該變種病毒現在最令人擔憂的地方。此外,該變種病毒只是最新變種的一種,這表示病毒正在變化調整,同時感染越來越多的人。格拉斯哥大學教授羅伯遜說:“該變種病毒很可能產生具備'疫苗逃逸”功能的突變體“。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傳染病專家,英國政府科學顧問米蓋·切維克表示,這些突變可能會令該變異更有效地複製和傳播。根據《萊斯特水星報》報導指出,英國萊斯特大學與國家統計局合作研究,追蹤4萬7780名成功痊癒的新冠肺炎患者後續康復情況。結果發現其中有許多患者身上都有著嚴重的後遺症,有29.4%的痊癒患者會在5個月內出現心臟、肝腎的病變,甚至因為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惡化再次住院。而在這些康復者中,有5877人後來死於與新冠肺炎相關的病症,死亡率高達12.3%。新冠肺炎痊癒者在140天內重新回到醫院、或是死亡的機率,是醫院其他門診病患的3.5倍,其中又以老年人、非裔、亞裔康復者重新住院的機率最高。論文作者萊斯特大學教授昆提(Kamlesh Khunti)表示,這是針對新冠肺炎痊癒者最大規模的追蹤研究,雖然不少人幸運的痊癒,但實際上,新冠肺炎病毒帶來的後遺症,讓近3成的患者再度回到醫院。1月22日,英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4萬例,累計確診已經超過了358萬例、新增死亡病例1400例、累計死亡近96000例。英國首相約翰遜當天表示,研究顯示,新冠變異病毒除了傳播速度更快以外,還可能會導致更高的死亡率。強生表示,英格蘭目前有3萬8000名確診病患住院,比第一波疫情高峰期高出78%。國民保健署(NHS)承擔沈重壓力,呼籲大眾遵守禁令。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瓦朗斯表示,目前已知肯特郡變種病毒比舊病毒傳播更快,且不分族群,「所有年齡層的人都會感染」。先前研究顯示,英國變種病毒的傳播率比舊病毒高出30%至70%。瓦朗斯表示,至於致死率,初步證據顯示,假設1000名60歲民眾感染舊病毒,死亡率為1000人中10人,英國變種病毒則為1000人中13、14人死亡。「我必須強調,這些數字還有許多不確定性,我們必須進行更多研究。不過致死率和傳染率的提高,顯然都值得關切。」 11.疫苗可能無效的兩個原因:第一,這個病毒變異,會像流感病毒那樣,讓人類自身產生的舊抗體無效;第二,像愛滋病毒那樣,產生免疫逃逸,使疫苗研發付之東流。人類針對病毒產生的抗體有些有保護力有些沒有,有保護力的抗體稱為中和性抗體,這差異就在於此抗體是否接合到病毒結合人體細胞受體的「受體接合部位」(receptor-bonding domain,RBD)。例如新冠病毒的RBD就是它外鞘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而人體肺部細胞的ACE2就是受體,病毒棘蛋白結合ACE2後就進入細胞繁殖,產生疾病。如果自動產生或是製造的抗體是能夠接合新冠病毒棘蛋白的RBD,那麼就有可能阻撓病毒跟細胞的結合,所以就能夠阻絕病毒的入侵,成為中和性抗體。如果這種抗體跟棘蛋白的接合力 (binding affinity)愈強,那就是愈好的中和性抗體。新冠疫苗的作用機理是讓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針對新冠病毒抗原的中和抗體和細胞免疫反應。如果新冠病毒的基因組發生突變,理論上某些基因突變可能改變抗原蛋白的構象,讓免疫系統產生 的抗體無法識別和結合抗原蛋白(例如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從而讓中和抗體失效。目前最為顯著的變異是D614G變異,在最早出現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裡,佔據614號位置的是一個天冬氨酸(d)。而變異之後,這個位置變成了甘氨酸(G)。攜帶這一變異的新冠病毒目前在全球範圍內佔據統治性地位。D614G變異毒株是歐美最主要流行的病毒株,確實有一項實驗室研究發現,它的感染力比最初的武漢病毒會強十倍左右。這次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傳播起來,說明這個病毒株是主要在全球傳播的一個病毒株,它有很強的傳播力,對疫苗開發來說確實是帶來挑戰。而在D614G變異以外,在刺突蛋白上出現次數第二高的基因變異是一個同義變異(基因序列有變化,但是產生的氨基酸無變化)。目前科學家雖然已經發現了能夠逃避某些中和抗體作用的新冠病毒株,然而它們在全球人口中仍然非常罕見。由於全球人口中大多數人對新冠病毒沒有免疫力,因此,他們的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的繁衍還不能施加選擇壓力。自然選擇是由於某種選擇壓力,導致攜帶某些基因突變的物種在生存上獲得優勢,從而在整個種群中的比例越來越高。如果新冠疫苗成功地提高了全球人民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在免疫力的選擇壓力下,攜帶免疫逃逸基因突變的新冠病毒株可能會逐漸增多。當然除了除了物競天擇的自然選擇進化論,另外就是巧奪天工的人為研製工藝論。 12.抗原抗體免疫反應是研發疫苗的基本原理。身體接觸到病毒時,免疫細胞就會產生抗體。抗體能夠識別病毒,並結合到病毒表面的蛋白質上。能夠和抗體結合的蛋白質,稱為抗原。在這些抗原蛋白質上,特定的,能夠和抗體結合的結構,稱為抗原表位,也叫做抗原決定簇。用疫苗刺激人體會使免疫細胞產生針對病毒的抗體,同時也會產生免疫記憶。一旦感染真正的病毒,接種過疫苗的人體會迅速產生大量抗體,中和病毒的毒性,從而達到預防或治療病毒的目的。能夠中和病毒毒性的抗體,對人體具有保護性,也稱為中和抗體。新冠病毒之所以能夠感染細胞,是由於其表面具有刺突蛋白(S蛋白)。S蛋白能夠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引發病毒進入細胞的過程。因此,S蛋白結合受體,是病毒感染細胞的第一步。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的靶點主要集中在病毒的S蛋白,細胞表面的受體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上。如果疫苗研發的靶點是病毒的S蛋白,那麼通過接種研發的疫苗,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反應,免疫細胞就能夠產生與S蛋白結合的抗體。病毒的S蛋白和相應的抗體結合,就無法再去結合細胞表面的受體,也就不能接觸和感染細胞了。糖基化(Glycosylation) 使S蛋白被糖鏈保護起來作為中和抗體的主要靶點,冠狀病毒的S蛋白是一個糖蛋白,它能夠形成三聚體,在每個三聚體的突起上有66-87個相連的糖基化位點,因此能夠被廣泛的糖基化。糖基化能夠使病毒的S蛋白連接糖鏈,將S蛋白保護起來。在糖基轉移酶的作用下,糖鏈可以和小號蛋白上的氨基酸反應,形成糖苷鍵,從而多聚醣會被轉移小號蛋白上到。除新冠病毒以外,這種通過糖基化修飾遮蓋抗原表位的現象在很多病毒上都已經被鑑定出來.SARS MERS和病毒的小號蛋白三聚體上有69個相連的糖基化位點,而這種糖基化位點在新冠病毒上有66個。用一個簡單的比喻,糖基化位點就像偽裝道具一樣。疫苗其實是“空心化”的無害病毒,以便人體免疫系統將其識別,內生形成抗體。疫苗本該喚起免疫應答來狙擊病毒,但當真的病毒侵入體內,這些經過高度偽裝的外部位點可以騙過免疫系統的檢測,從而幫助病毒成功存活下來。糖鏈能夠保護病毒,因此,病毒包膜蛋白的糖基化程度,與病毒的免疫逃逸能力相關。病毒的糖基化水平越高,其免疫逃逸能力越強;相反,病毒的糖基化水平越低,其免疫逃逸能力越弱。除冠狀病毒以外,拉沙熱病毒,HIV病毒,流感病毒等包膜蛋白的表面,都包裹著不同程度的糖鏈。這些糖鏈利用多聚醣的結構封住病毒的大部分抗原表位,從而保護病毒不受抗體識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王佑春團隊"Cell”發文揭示新冠病毒變異以及糖基化對感染性和抗原性的影響。發現D614G的流行率全球已經達到70%以上,研究表明單獨變異D614G,D614G以及與其他氨基酸聯合變異,增加了病毒的感染性,其增加幅度在4倍以上,有的高達十幾倍。糖基化位點的缺失影響了它們對中和抗體的反應性,同時也影響了它們的感染性,這就強化了聚醣可以實質性影響病毒複製和疫苗誘導的免疫反應的概念。這些研究結果有助於闡明在人群體中傳播的病毒的一些不斷進化的毒株對感染力增強和抗原性變化的影響。 13.據7月2日發表在著名“Cell”期刊上最新研究,來自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和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與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研究小組合作,對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序列共同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29 %病毒樣本顯示變異D614G,這個發生在病毒與人體結合的小號刺突蛋白上的變異,增加了病毒進入人體的鑰匙數量,從而更容易受到感染。早在4月���研究人員就發現,在實驗室條件下的新冠病毒的變異型D614G,在改變蛋白酶的基礎上可以感染更多的細胞,病毒突變令感染力提高了3-9倍,在鼻腔、鼻竇和喉嚨等上呼吸道部位繁殖力更強更快,即使實施居家隔離,G614病毒出現的頻率仍然會增加,潛伏期甚至超過2周。他們分析了在醫院接受治療的999名英國感染者的數據,發現帶有D614G病毒突變的患者,本身攜帶著更多毒株,也就是體內病毒數量更多。不過上面數據顯示,感染後只有10%-15%的人會產生抗體,這意味著疫苗對85%以上的人是無效的。而且抗體存活時間很短,即使疫苗有效的那15%的人,也只是在短暫幾週內有效,以後病毒依舊能夠攻擊人體,因為抗體已經消失了。大陸一項名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的臨床及免疫學評估」發布於「自然·醫學」期刊上,結果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後,患者體內的抗體濃度在兩到三個月後便開始下降,恐增加二次感染風險,並影響日後疫苗的效果。世界衛生組織四月二十四日發表科學簡報,稱「沒有證據」能證明感染新冠後產生的抗體能保護人體免於第二次感染。「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的臨床及免疫學評估」研究團隊來自重慶臨床醫界,研究發現,大多數感染者抗體在感染後兩到三月後明顯衰減,百分之九十三點三無症狀組及百分之九十六點八有症狀組的IgG抗體濃度,在康復期���期,即出院八周後便開始下降。倫敦帝國學院免疫學教授丹尼奧特曼7月在CNBC的節目上說,在病毒感染的城鎮中,只有10%至15%的人口可能產生免疫。人們對這種病毒的免疫力似乎很脆弱,似乎有些人可能幾個月後才有抗體,然後可能減弱,所以這看起來並不安全。這是一種非常具有欺騙性的病毒,對它的免疫力非常混亂,而且抗體的生命周期很短。任何人認為病毒變得更溫和或者病毒消失了,或者以某種方式能夠解決病毒問題,都是在自欺欺人。它仍然是一種致命的病毒,它仍然非常非常容易地感染人們。而且我認為人類不習慣應對這些現實。第二波病毒疫情會到來,儘管各國政府為再度感染做了更好的準備,但形勢仍然「非常非常可怕」。 14.美國廣播公司報道,加州聖迭戈一名45歲急症室男護士,在本月18日接種由輝瑞生產的疫苗。他表示,當時出現手臂肌肉酸痛,但6天出現發冷、全身肌肉疼痛和疲勞等症狀,到本月26日到醫院檢測後確診。西班牙傳媒報道,西班牙在本月27日開始為民眾接種輝瑞新冠疫苗。加泰羅尼亞自治區一名在養老院工作的女護士,當日接種疫苗後約24小時接受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當地衞生部門表示,整個疫苗接種過程嚴格遵守了各項安全和防護措施。現時4名工作人員和66名長者正在隔離,周四將再接受檢測。在瑞典的卡爾馬(Kalmar),一名患有既往疾病的85歲男子在接受輝瑞(Pfizer BioNtech)疫苗注射後的第二天,即12月29日死於心臟病。在以色列,來自貝特謝安(Beit She’an)的75歲男子在接種輝瑞(Pfizer BioNtech)疫苗兩小時後死於心髒病。另一名88歲的男子,也是在接種輝瑞(Pfizer BioNtech)疫苗後兩小時內死於耶路撒冷。以色列先前宣布,採用美國藥廠輝瑞與德國藥廠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並展開全國接種計劃,截至1月1日,已有240人注射後染疫。在瑞士的盧塞恩(Lucerne),一位住在養老院的91歲男子,在接種了輝瑞(Pfizer BioNtech)疫苗5天後死亡。瑞士有兩名臨床試驗人員在注射輝瑞(Pfizer BioNtech)疫苗後死亡,其中一人在注射第二劑疫苗後62日,出現心臟停搏(cardiac arrest),另一人在注射首劑疫苗後3日出現動脈硬化(arteriosclerosis)。挪威藥品管理局(Norwegian Medicines Agency) 聲明表示,該國有23名80歲或以上,身體較弱的長者在注射輝瑞(Pfizer)疫苗後死亡。當局已經詳細調查當中13宗個案,認為是接種後的副作用加重了長者本身的疾病,令死亡個案出現。死亡人數增加,累計人數增至33人。根據上報到聯邦系統「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VAERS)的數據,美國有55人在接種COVID-19疫苗後死亡,接種莫德納(Moderna)疫苗和輝瑞-生物技術(Pfizer-BioNTech)疫苗的人中,都有死亡事件。美國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Adriano Espaillat:我上周接種第二針新冠肺炎疫苗(由輝瑞製藥/BioNTech研發)之後,1月13日檢測結果顯示我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目前居家隔離。德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布拉迪(Kevin Brady)在接種輝瑞新冠疫苗近三周後,檢測時呈陽性反應,成為第二位接種疫苗後仍受感染的國會議員,說明了在接種第二劑之前,疫苗的成效並不大。在此之前一天,德州另一位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格蘭傑(Kay Granger)已宣布自己檢測呈陽性反應。她與布拉迪等多位國會議員,在上月都接種第一劑輝瑞疫苗。德國疫苗審批機構保羅·埃爾利希研究所日前發布報告說,該機構已統計到325例疑似與接種新冠疫苗有關的不良反應病例,其中51例為嚴重不良反應,7例死亡。法國接種輝瑞/ BioNTech生產的疫苗,共有139人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或意外不良反應,死亡人數是5人。到目前為止,歐洲各國官方統計數字顯示,從接種疫苗以來共記錄到76例接種後死亡案例。 15.英國機構Edge Health對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進行分析,截止1月3日,預料英格蘭地區有1,24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佔全英格蘭22%人口,即每5人就有1人患上新冠肺炎。英國英格蘭地區的確實感染人數,較政府所公布240萬已知個案,高逾5倍。倫敦地區及英格蘭東南地區的疫情仍然最嚴重,估計確診數字為實際個案的接近8倍,估計每5人就有2人受感染。美國累計確診病例逼近2200萬,死亡病例逼近37萬。1/7日報告的單日新增死亡病例首次超過4000例。根據美國疾控中心1/8日發佈的資料,美國已確診至少63例感染了在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的病例,分佈在加州、科羅拉多州等8個州。登在刺胳針呼吸道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期刊、使用全法國數據的研究強調,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更為嚴重。研究人員將今年3月與4月8萬9530名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住院病患的資料,與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底間4萬5819名因季節性流感住院病患的數據作比較。根據研究結果,相對於流感死亡率是5.8%,大約有16.9%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病患在研究期間病歿。相關研究是在全歐首波疫情期間進行的,當時醫生們對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重症病患幾乎沒有治療方法。作者提到,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住院人數,是流感住院人數的兩倍。這項差異有部分可以解釋成對流感已具有免疫力,可能是因為曾經感染過,或接種過流感疫苗的緣故。研究也發現,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病患,有16.3%需要在加護病房治療,比流感患者的10.8%來得多;而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者待加護病房的平均天數也幾近是兩倍之多,意即平均需要加護治療15天,流感病患則需8天。... 英美法是全世界醫療資源和科技最發達的國家 但還是嚴重低估疫情 更何況其他落後國家地區 無症狀帶原散播傳染病毒成為隱形殺手 但醫療資源有限嚴重缺乏 有症狀都處理不完了 英美先進國家醫療崩潰 像菲律賓或第三世界落後國家大部份窮人都自生自滅也是感染最嚴重 沒有至少3-5年疫情是難以趨緩 16.世界衛生組織(WHO)歸類,不論是否有症狀,經檢測呈陽性都算確診病例,但是目前只有韓國遵照 WHO 的這項規範。至於淪為疫情重災區的歐美國家,像是義大利、美國和英國,報導說,除了檢測長期暴露於病毒環境的醫護人員之外,這 3 國並未檢測無症狀感染者。著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3 月 20 日公佈的研究指出,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占總感染人數達 60%。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亦稱,料有逾五成感染個案來源為無症狀感染者。韓國為例,防疫部門估計無症狀感染者佔總確診數約四成,宣布擴充針對這類人士的隔離檢疫中心。《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的最新研究,無症狀感染者的病例數高達 78%。這項研究也與義大利北部疫情最嚴重地區的另一項研究結果相吻合。該研究顯示,當地約有 50-75% 確診者為無症狀,但卻是造成疫情傳播的重要來源。冰島最近的研究也顯示類似的結果,在大規模篩檢中,約有 50% 確診患者呈現無症狀。英國雷丁大學細胞生物學家克拉克博士表示,無症感染者呼吸道粘液中的病毒與新冠患病者人一樣多。幾乎可以肯定,沒有症狀的感染者也有傳染能力。儘管樣本數目不多,至今已有多項研究發現,仍在潛伏期時尚未出現症狀、輕症、無症狀感染者,體內病毒含量都很高,和重症患者沒有多少差異。而即使沒有症狀,人類講話與呼吸時仍然會排出病毒。沒有症狀的感染者,散播病毒的能力或許不如有症狀的患者,但是更具體的問題恐怕在於,身旁有人咳嗽、打噴嚏會引起注意,可是沒有症狀,看起來完全健康的人誰會提防?疫情最初期 WHO 採信中國單方面的說法,昭告世界 SARS二世病毒只能有限度,或是不會人傳人,幾天後就證實是大錯特錯,成為導致疫情擴散的關鍵失誤。對於無症狀患者傳染的可能性,現今在許多中國專家都改口的情況下(或是終於可以講實話了?),WHO 仍一貫堅持症狀嚴重者才是散播病毒的主力,現在看來恐怕是另一起嚴重失誤。假如大部分感染者皆由症狀嚴重者所傳染,很難解釋目前各地這麼普遍又嚴重的疫情。輕微或無症狀的感染者,至少在疫情初期很容易逃過防範,成為新一地疫情的起點。被他們傳染的人當中只有少數會發展為重症,卻有相當比例症狀不嚴重,又成為後續的傳染源,就這樣愈傳愈廣,直到重症患者的數量累積到不可忽視。上海復旦大學附設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有病人從頭到尾無症狀,但病毒血清陽性��延續 3 個禮拜」,所以快速診斷是極為重要的,否則意味著大量的病人會滯留在社區,爆發社區感染,並說「當前最大風險就是無症狀感染者」。多數國家的篩檢都是在醫院內進行,這意味著確診的絕大部分都是已經出現症狀。與過往的傳染病(如 SARS)不同,武漢肺炎包含許多無症狀感染者,但整體的感染總數還是得透過廣泛抗體測試才有辦法確認。多國陸續發現近期無症狀感染者佔確診者總數比例偏高,擔心他們會成為新一波大流行的「無形推手」。 17.從美國返台的患者病情惡化,必須進行插管,由麻醉科醫師進行插管由台灣首位醫師確診案在旁協助,懷疑可能是當時被傳染。醫師與女友同住,女友也是同家醫院的護理師。兩人的下班後足跡包含大江購物中心、星巴克國際店、振宇五金行、寶雅及全聯。該名護理師女友除了在醫院上班外,也還有到北部某科技大學進修,指揮中心除了同班同學之外,也擴大這幾天使用過場地的人都列入追蹤,總共有370名學生、9名老師,包含1位司機。醫師在1/11確診前,1/10仍在醫院內工作,雖然第一波共採檢464人,第一次採檢全數陰性,不料其中確實有人感染只是未發病。該確診護理師其實在第一波篩檢時已經篩檢過為陰性,但病毒是有一個潛伏期,檢驗的陰性不代表沒有染疫的可能。陸續針對265名醫院人員進行二採,其中驗出第二位醫師確診。另一名護理師,1月14日、15日陸續出現鼻塞及咳嗽症狀,17日再次採檢並於18日確診。護理師的家人包含老公、女兒也確診。另一名三十歲護理師也因為出現症狀,被匡列採檢確診。越南籍的住院病患的看護,因為出現症狀採檢確診。已有5人驗出屬於D614G突變的L452R位點變異的加州病毒,而且是美國最廣為流傳的病毒株。桃園醫院武漢肺炎群聚案擴大,新增1名出院病人及其1名陪病家屬染疫。這兩人活動範圍是劃為「綠區」(風險較低)的12A病房,且沒被採檢過,感染源還需疫調才能釐清。首見桃園醫院男病患(案881)染疫,並傳染給負責採買三餐的大女兒(案882)。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案882足跡,曾於1月19、20日到桃園市仲平黃昏市場購買晚餐。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武漢肺炎群聚案擴大,原本低風險的綠區病房出現源頭待查的2個病例,為防範社區傳播,指揮中心晚間宣布,即刻擴大部桃相關的隔離對象,包含整棟醫療大樓出院者、陪病者及其同住家人,估計約5000人。至於案889和890足跡,包含1月19日上午10時至11時到桃園八德區大湳市場、晚上5時40分至7時50分到星上星港式飲茶。1月21日下午4時至5時到全聯八德東勇店;1月22日下午2時40分至3時20分到Moominlu Bakery;1月23日上午10時40分至11時30分,再到桃園八德區大湳市場。案863護理師的丈夫(案864)、女兒(案865)相繼確診,指揮中心昨天公布了這一家三口在桃園的足跡,發現共涉及7處公共場所,包含廣德海鮮餐廳、南門市場、福隆粩、一品金湯豆漿王、台北大腸蚵仔麵線、摩斯漢堡桃捷A7店、桃園三民麥當勞。結果有桃園當地人,發現這些店家,「每間都是名店」,而放在地圖一對比相關位置,竟畫出了「桃園蛋黃區」,引發是否需要封城的討論。部桃新冠群聚戰線延燒,新增本土病例案九○八因為陪媽媽在「桃園另外一家醫院」看病,與案八八九同處一候診區被確診,兩人接觸僅廿分鐘就被感染,使聯新醫院成為部桃群聚引發的第二家院內感染醫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該院第一時間已消毒,也初步匡列接觸者。華人眾多的北加州灣區近來爆發的多起大規模感染都與L452R有關。加州公共衛生局(CDPH)與聖克拉拉縣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共同宣布,通過基因檢測發現的L452R菌株越來越多。但自11月以來, L452R的出現頻率更高。根據公告,L425R變異毒株出現在來自社區和幾個大型爆發的標本中,其中包括非常多的人暴露在病毒中。“這種變異毒株在我縣幾次大規模的疫情中被發現,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必須進一步調查。“這種變異毒株在病毒用來附著和進入細胞的刺突糖蛋白中攜帶了包括L452R在內的三個突變,是美國目前兩種疫苗的目標。當地聖塔克拉拉郡(Santa Clara County)衛生官員柯蒂(Sara Cody)認為這是一項警訊。「病毒持續變種並演進,我們不能鬆懈,」雖然仍需進一步研究才能判定L452R是否更具傳染性,但依據現有資料來看,恐怕確實是如此。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台裔美籍醫師邱華彥(Charles Chiu)在疫情期間持續分析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醫院與診所收治的確診病患檢體,在11月以前,檢體中只有不到5%受L452R病毒感染,但是近來這個比例已經飆升到25%了。邱華彥表示目前仍沒有發現L452R病毒會重症率較高的跡象,但他同時指出,已獲核准的疫苗對L452R病毒的抵禦能力恐怕會比較差。部立桃園醫院群聚已擴大至九人確診,專家建議應對該院實施普篩。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還未到普篩時機」,需要時才會用到所有採檢量能,強調「打仗不會因為子彈有很多就趕快對空掃一掃,還是要看到敵人才會打。」且採檢不是唯一標準,仍以隔離為主要對策。日前指揮中心說明我國檢驗量能「單日採檢量能已破萬」。但專家質疑群聚事件愈演愈烈,就是因為一開始僅匡列部分接觸者採檢,既然單日採檢量已破萬,現在不針對醫護普篩,更待何時?有台商反映,回台後被將近7000元的新冠肺炎自費篩檢費用嚇到,比湖北醫院的344元台幣高出逾19倍,不懂為何台灣自費篩檢要這麼貴,質疑難道有圖利篩檢試劑廠商?目前通報個案採檢屬公費支出,民眾不必付費,若民眾想自費採檢,價格落在5000~7000元之間,讓不少有陰性檢驗證明需求的民眾喊貴。目前國內共有103家自費檢驗指定院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其中部立醫院價格從原本6000元,十一月底時降到5000元,包含台大醫院也是;其餘包含長庚醫院、台北榮總、亞東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因為有提供一天內可取件的「急件」服務,價格落在6000元到7000元之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於上午10:30臨時記者,針對今日媒體報導「指揮中心已透過在美外交途徑取得10萬輝瑞 COVID-19疫苗,預計2月4日空運來台」一說嚴正否認。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感染科專家邱政洵表示,國際疫情一直都在升溫,歐美國家已在搶打疫苗,想趕快衝高涵蓋率,但仍趕不上升溫速度,更何況全球仍有許多國家還沒開始打,確診和死亡數就顯得非常驚人。邱政洵也說,目前致死率2.15%是非常可怕的數字,已遠遠高於流感,即使不及SARS和MERS的致死率,但傳播力卻遠遠勝過SARS和MERS,「一個完美的病毒,真的很恐怖」....台灣明顯出現院內和社區感染。看看美國被D614G攻破的慘況,這已經擴散於社區,當然是非常大規模的傳染至少數百數千人染疫甚至數萬人,不然美國怎會排世界第一。部桃1月12日爆發群聚事件至今,醫護、病人及家屬共15例確診,其中包括4個家庭。院內感染如此嚴重 當然必須對待在醫院所有人 包括 醫護 病患 家屬 進行全面普篩 以清查追蹤社區感染者 不能為了防疫面子就隱匿疫情 居家隔離只是防範症狀傳染者 無症狀傳染者必須要透過檢驗調查追蹤 桃園醫療單位應該大幅調降檢測費用 讓民眾自行檢驗是否為社區感染者 如此才能真實反應院內和社區感染的實況 並予以有效追蹤防堵疫情再擴散漫延 嚴重社區必要時必須進行社區封鎖強制隔離 醫院應該是防疫最重要的第一線 但台灣不斷出現院內感染 代表醫院管理防疫有嚴重問題和漏洞 台灣從國外難以取得疫苗 可以等國內三家疫苗廠商自行研發 急打疫苗的效力只有短短幾個月 遇疫苗變異就無效 所以可以讓疫情嚴重歐美先打 滿足心靈慰藉 18.以色列自2020年12月19日展開疫苗接種計劃,目前已有逾200萬人接種首劑輝瑞疫苗,逾40萬人已接種第二劑,總接種人數佔超過4分1國民。《以色列時報》報道,當地衞生部安排18.9萬名接種者檢測,發現有6.6%人仍確診感染病毒,即約1.24萬人,當中69人是在接種第二劑後仍確診。該國抗疫工作負責人阿什(Nachman Ash)認為,接種首劑輝瑞疫苗後的保護作用,未如藥廠原本所指的有效。首劑疫苗後的保護作用,看起來「不如大家想像般有效」。阿什並警告指,疫苗未必能夠防範變種的新冠病毒。報道提到,據輝瑞藥廠原本所指,接種首劑疫苗後的有效率約52%,至接種第二劑的數天後,有效率會升至95%。1月18日,劍橋大學古普塔(古普塔)實驗室展示了輝瑞/ BioNTech的新冠疫苗對新冠突變株B.1.1.7保護力變化的原始數據。結果顯示,21接種天后,接種者的血清的中和性顯著下降。以色列施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的速度全球最快,但確診與死亡病例仍再度暴增,使預測中的疫情反轉延後。以國明天起將擴大接種,以涵蓋16歲以上全體國民。總理尼坦雅胡原本期盼,以色列的快速接種行動連同已進入第6週的第3次全國封城措施,可在本月重啟經濟活動。尼坦雅胡正全力備戰3月23日國會改選。但重症與死亡病例驟增,主要原因在傳染力強的外國變種病毒已侵入,抵銷了疫苗施打的成效。另一方面,封鎖措施經常有人違反,而且遭到內閣質疑。衛生部的統計數據顯示,以色列至今確診病例累計已達到66萬3665例,死亡病例為4888例。以色列首席防疫專家、艾瑞爾大學教授艾許接受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Kan Radio)訪問表示:「致病率的降低趨勢已中斷。」在19日與衛生部官員談話時,艾許還表示不確定疫苗對變種病毒也會有保護力。在全國接種1個月後,以色列衛生部官員本希望單日確診與重症病例能出現顯著下降,但卻看不出有此趨勢。以色列時報指出祭出封城與大規模接種後,感染狀況與醫院負荷仍無法減輕的禍首應是變異病毒,特別是英國的變種株。另據以國其他媒體報導,艾許在19日的所謂防疫內閣會議裡告訴各部會,衛生官員估計目前30%到40%的確診為英國變種病毒,幾週內就會在以國國內流行。據稱艾許建議延長全國性封城兩週到2月4日。根據彭博追蹤的全球100多份購買疫苗協議,各國簽定的疫苗購買量現在超過85億劑,截至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國家開始了疫苗接種。根據美國公衛專家佛奇等人的說法,要達成疫苗接種覆蓋率及於全球人口的70%到85%,才能產生群體免疫效果,而以當前全世界疫苗接種的速度來計算,需要7.4年才能辦到。國際商會最新的一項研究估計,如果不能均衡地讓全世界人口都妥適地接種到疫苗,全球經濟要付出的代價,估計最多可高達9.2兆美元。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以色列約在一個月內,就讓1/3全國人口、約300萬民眾接種新冠疫苗,至今超過8成60歲以上長者已經施打過疫苗。正當全球讚嘆以色列施打疫苗的高效率時,以色列民主研究院最近公布的民調顯示,只有24%以色列民眾認可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方式。儘管以色列疫苗接種比例超高,但同時它也有全球第3高的新冠感染率,1月以色列如火如荼地推廣施打疫苗時,同一個月也有1,433人死於新冠肺炎,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全球疫情統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以色列約有超過5,000人病歿,換句話說,當中1/3死者都是在1月身亡。專家也指出,在降低新冠感染率方面,以色列的疫苗接種計畫並不如原先期待的那樣發揮效果,尤其儘管已經有約35%民眾接種第一劑疫苗,不過當中只有20%已經接種了2劑疫苗。另外根據以色列衛生部助理總司長葛拉圖(Itamar Grotto)的說法,以色列的確診病例中,很大一部分都和更具傳染力的英國變種病毒有關,現在施打的疫苗恐怕難以有效控制。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流行病學教授卡爾德隆-瑪格麗特表示,頭兩輪的封城措施確實有效降低死亡率及發病率,但是政府對於解除封鎖措施的機制及因應辦法並沒有明確的策略,她直言以色列政府「浪費」了封城這項武器。以色列國家抗疫專家小組主席巴雷克也直言,「先前的預測都錯了,封城的魔法力量已經死了。」 19.據“紐約時報”報導,自11月中旬以來,在南非多達90%的新冠病毒基因測序樣本中,均含有與英國新變體同樣的N501Y突變,該毒株傳播速度更快,並且對年輕 人來說似乎更危險。它已經讓南非從一天新增3000起確診,暴增至一天9500起,其中多達90%感染新變種病毒。南非科學家在病例激增的三個省份對新冠病毒基因組進行了測序確定這一病毒與英國B.1.1.7變種不同, 但其在刺突基因中也有N501Y突變。非洲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主任約翰·恩肯加松說,南非的新冠變異體可能對年輕人和其他健康人群也有影響。南非官方抗疫專家Salim Abdool Karim指出,這種新變種病毒造成的第二波感染,比第一波感染傳播更快速。南非領導研究變異毒株專家組成員理查·萊塞爾斯表示,南非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更容易傳播,比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突變程度更大。我們對疫苗(有效性)提出更多的擔憂……另一個擔憂則是二次感染。南非因新病毒株 501.V2 的出現而急劇惡化,最新數字顯示該國確診人數已突破 100 萬、近 2.7 萬人病死。501.V2 有多個基因突變,包括 N501Y 、 E484K 與 K417N ,不過與英國新發現的 N501Y 病毒株(又稱 VOC-202012/01)不同, 501.V2 無 69-70 刪除 (69-70 del) 這個突變。專家指,目前在該國流行的新變異病毒株 501.V2 具有更強的傳染性,迅速在許多本身已受疫情嚴重打擊的地區捲土重來,並成為最主要的病毒株。南非傳染病專家 Richard Lessells 向美聯社表示,面對這種病毒基因變異,人類並非無能為力;人類可改變行為,以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他又指,最重要是避免在室內封閉環境中與其他人接觸。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CD)的研究結果更讓人憂慮。該研究發現44個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中的21個的血清(48%)對501.V2突變株完全失去了結合能力,即病毒表位發生了完全逃逸。南非3所大學與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CD)合作的科學家團隊在bioRxiv期刊上發表文章說,南非變異病毒可完全避開3組療法產生的相關單株抗體。501Y.V2大體上或完全避開COVID-19病人恢復期血漿中和抗體,還說他們的結論「凸顯未來再次感染的風險…且可能意味使用棘蛋白作為抗原的現有疫苗效力降低」。非洲衛生研究所(Africa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病毒學家席加爾(Alex Sigal)說:「我們有理由擔心,因為病毒已經找到躲避先前抗體的方式。」「全世界都低估了這種病毒。這種病毒會進化,它…正在適應我們。」南非流行病學權威卡林(Salim Abdool Karim)說,這種變異病毒株更容易且緊密地與人類細胞結合,這有助解釋為何南非變異病毒株的傳播速度比原始病毒株快約50%。自去年12月底向世衛通報以來,501Y.V2已蔓延至全球至少20國。南非的第2波疫情,主要就是這種新變異病毒所致。南非本月稍早創下單日新增超過2萬1000例確診的紀錄。CNBC 5 日報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前局長 Scott Gottlieb 受訪時表示,名為「501.V2」的南非變種新冠病毒非常令人擔憂,因為它似乎讓某些醫學對策失效,尤其是抗體藥物。Gottlieb 引述 Bloom 實驗室實驗證據指出,民眾感染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後體內產生的部分抗體及抗體藥物,可能無法有效對抗 501.V2。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表示:“南非發現的變種新冠病毒令人憂心,可能對現有的新冠抗體療法提出了威脅“。“疫苗會觸發攻擊病毒不同部位的免疫反應,但單克隆抗體只針對病毒的特定部位“。CNBC報導美國禮來公司首席執行官戴夫·里克斯表示,南非發現的變異株恐令該公司生產的一種抗體藥物失效。新冠病毒變種株令他們感到擔憂,因為這種毒株的刺突蛋白出現了較大的變異,“刺突蛋白恰恰是抗體藥物的標靶,因此,從理論上來說,這一變異株可以躲過抗體藥物的攻擊。莫德納(Moderna)根據該公司進行的研究,疫苗對南非發現的B1351變種病毒的效力可能較低。最近發表臨床實驗結果的諾瓦瓦克斯(Novavax)疫苗和嬌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對南非變異病毒株B.1.351的保護力均低於其他病毒株,且最新研究顯示,已投入使用的輝瑞疫苗和莫德納疫苗,對B.1.351的免疫反應也較小,專家憂心該病毒恐怕已逐漸適應疫苗。繼南卡羅來納州之後,馬里蘭州長霍根(Larry Hogan)30日宣布,該州也發現傳染力很強的新冠病毒南非變種;由於南卡州兩位成年患者並未前往南非旅遊,彼此也沒關係,馬州又出現病例,公衛專家憂心南非變種病毒已在社區內流傳。根據《SunSentinel》報導指出,根據研究的初步數據表明,阿斯利康牛津疫苗在變異病毒株上,「輕度到中度感染只有極小的保護力」,這項研究涉及2,000名參與者,其中大多數是年輕��康的人,平均年齡為31歲,這樣的消息對於南非來說確實嚴重打擊。南非衛生部長茲維利·姆赫茲表示:「南非變種病毒株似乎更具傳染性,並在該國造成致命的死灰復燃,目前佔該國COVID-19病例的90%以上。」「阿斯利康牛津疫苗似乎對原始病毒株有效,但對變種無效。我們決定暫停阿斯利康牛津疫苗的投放,需要做更多其他的工作補足問題。」《華盛頓郵報》報導,諾瓦瓦克斯(Novavax),在進行臨床試驗時意外發現曾經感染過新冠肺炎的受試者,體內存有的抗體並無法有效對抗南非變種新冠病毒。諾瓦瓦克斯在南非進行的臨床試驗中,30%的受試者曾經感染過新冠肺炎並且痊癒,他們在試驗中擔任對照組的角色,被施打成份為鹽水的安慰劑,最後顯示當中將近4%的受試者仍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和臨床試驗中未曾感染過病毒的受試者比例相近。這意味著感染新冠肺炎後人體建立的天然抗體保護或許無法防護變異病毒。西雅圖賀勤森癌症研究中心病毒學家柯里表示,實驗數據非常「可怕」。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主任佛奇指出,「這個據確實非常具有啟發性,感染新冠後獲得的天然免疫保護,不論是免疫程度、強度、廣大,很明顯都不足以防堵變種病毒。」 20.全球最權威的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1月15日發表了一篇題為《群體免疫並非可行選項》的論文。各國政府都寄望通過大規模接種疫苗來實現群體免疫。然而,兩位英國醫學專家的研究表明,人類對引發這場瘟疫的中共病毒(SARS-CoV-2)很難實現群體免疫。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全球衛生管理項目主任斯里達爾(Devi Sridhar)和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臨床流行病學家歌達薩妮(Deepti Gurdasani)。去年對馬瑙斯市提供的人群血液樣本進行了抗體檢測,結果發現,去年6月,在該市感染病毒的比例已高達66%的情況下,病毒在該市的傳播速度並未減緩;到10月份,該市的人口感染率繼續上升到76%。而且,該市2020年的總死亡率也比前一年高出4.5倍。儘管馬瑙斯市的感染率如此之高,但病毒在該市的有效繁殖率(R)仍接近1。病毒繁殖率是醫學界判斷疫情走向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R值低於1,則表明疫情將逐漸消退;R越接近1,說明感染病毒的人數下降的速度越慢,疫情再起的風險也越大;若R大於1,則表明病毒的傳染力很強勁。馬瑙斯市即使付出了絕大多數人感染病毒的代價,疫情傳播的速度仍然未能減緩,死亡率也一��居高不下,這表明人類對病毒很難實現群體免疫。馬瑙斯市群體免疫無效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感染者產生的抗體有效性衰減的得過快,導致人們被反复感染的風險增加。而更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即便身體比較健康的年輕人感染病毒後不致命,但多次感染病毒,也可能產生嚴重的後遺癥,給人體器官造成毀滅性傷害。近期多國醫學專家也發出警告,長時間的封鎖政策,不但防疫效果十分不可靠,而且由此導致的生命損失恐將遠超病毒本身所造成的直接損失。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傳染病動力學教授史蒂文·賴利(Steven Riley)引用一項研究指出,英國於1月4日宣布全國封鎖後,1月6日至15日的感染率不但沒有降低反而繼續增加。賴利說,「時間夠長了,如果封鎖在有效的發揮作用,我們應該看到疫情數字有所下降,不過當前的研究無法支持這個結論。」德國內政部的一項內部研究也表明,嚴厲的封鎖政策使得患有其它嚴重疾病的病人不能及時得到治療,由此導致死亡的人數已超過了病毒本身造成的死亡人數。人類在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危機面前,已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根據美國傳染病專家福奇博士的預測,新冠病毒的新毒株有走火入魔的趨勢,很有可能在美國引起新一輪的疫情大爆發。目前,美國已經悲催地檢測出了三種新毒株,分別是英國發現的新冠亞種B.1.1.7,南非的501Y.V2毒株,巴西的P.1毒株。其中,英國毒株的傳播範圍最廣,已在美國32個州被發現,感染病例達到467人,南非毒株在馬里蘭和南卡羅萊納州露面;巴西毒株則登陸明尼蘇達由於突變,南非毒株能夠狡猾地削弱免疫反應,甚至逃脫人體免疫控制。福奇表示,一旦其佔了主導地位,已經患過新冠肺炎的人可能被再次傳染。而1月中旬發現的巴西的變異毒株的威力更令人吃驚。它產生在巴西疫情的重災區-馬瑙斯市去年春天的第一次疫情高峰期,瑪瑙斯市有多達76%的人患了新冠肺炎來得猛,去得快,這座城市就進入了疫情的康復期,死亡率和住院率都降至低水平這次感染事件,似乎足以產生“群體免疫”效果,讓這座城市恢重返安寧。然而,事實卻啪啪打臉:1月中旬,瑪瑙斯市的醫院再次人滿為患。醫學界恐慌了,在一個遭受新冠重創的200萬人城市,被公認實現了高群體免疫水平後,竟然又出現了群體傳播。值得提醒的是,英國的毒株變體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形成一次大爆發,而巴西毒株只花了一個月時間就殺得片甲不留。根據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柳葉刀)的分析,由於瑪瑙斯的第二波疫情是在第一波出現後的七八個月,可以得出結論:人體通過暴露在病毒中獲得的天然免疫力,僅僅能夠維持六個月左右的時間巴西變種已經登陸北美。在明尼蘇達州,一位陽性患者通過鼻拭確診。該人最近到巴西旅行過。巴西的毒株也能人體免疫中逃脫。不同的新毒株之間相互作用升級,結果甚至會削弱現有疫苗的免疫作用。 21.《Nature》論文,無論是Moderna的mRNA疫苗,還是輝瑞/BioNTech的mRNA疫苗,其誘導產生的抗體對變異病毒的中和活性都有所小幅下降。這表明未來我們可能需要定期更新這些疫苗,以防臨床效力的可能損失。該研究題為《mRNA vaccine-elicited antibodies to SARS-CoV-2 and circulating variants》,研究團隊來自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分子免疫學實驗室、美國洛克菲勒大學逆轉錄病毒學實驗室及加州理工學院生物與生物工程系等科研機構。研究團隊報告了20名接受了莫德納新冠疫苗mRNA-1273(14人)或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BNT162b2(6人)的志願者的抗體及記憶B細胞的反應。記憶B細胞是感染後殘留在體內的免疫細胞,發生再感染時可以快速增殖,產生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的抗體。研究顯示,第二劑疫苗接種8周(平均值)後,志願者表現出高水平的IgM和IgG抗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和受體結合域(RBD)結合的滴度。此外,其血漿中和活性和RBD特異性記憶B細胞的相對數量與自然感染恢復的個體相當。然而,針對E484K或N501Y或K417N : E484K : N501Y組合的活性有小幅但明顯的下降。疫苗誘導的單克隆抗體(mAbs)強效中和了新冠病毒,其靶向的多種不同位點與從感染者供體分離出的單克隆抗體相同。但是,在測試的17種最強效的單克隆抗體中,14種單克隆抗體對N501Y、E484K、K417N突變的中和能力有所下降。研究指,這些疫苗能否誘導針對受體結合結構域中其他未發現表位的中和抗體仍有待確認。研究團隊表示,對新出現的變異株,應對臨床使用的單克隆抗體進行測試,並且可能需要定期更新mRNA疫苗以避免臨床效果的可能損失。不幸的是,這些疫苗誘發的最強力的17種抗體中,多達14種對變異病毒株的中和能力有所下降。 22.英國近日傳出再度發現變種的新冠病毒,兩種都有令科學家感到不安的「E484K棘狀蛋白突變」,其中在布里斯托發現名為「VOC 202102/02」的變種病毒,專家憂心這種變種病毒可能會降低疫苗效果,讓接種疫苗、或是曾經痊癒的人「再次感染」。根據《fanpage》報導指出,目前在英國利物浦發現名為「VOC 202102/01」的變種病毒,在布里斯托發現名為「VOC 202102/02」的變種病毒,這兩種病毒都有著含有E484K棘狀蛋白突變,而這種突變是先前變種病毒「VOC 202012/01(B.1.1.7)」的最大特色。而根據《executive digest》報導指出,SAGE(緊急情況科學諮詢小組)的成員埃德蒙茲(John Edmunds)受訪時表示,他推測兩種新的變種病毒是從「VOC 202012/01(B.1.1.7)」演變而生的,E484K棘狀蛋白突變讓新式變種病毒,擁有不亞於「VOC 202012/01(B.1.1.7)」原本高度的傳染力。而埃德蒙茲擔憂,在布里斯托發現的變種病毒「VOC 202102/02」,極有可能讓原本痊癒的新冠肺炎患者,或是曾接種過疫苗的民眾「再次感染」新冠肺炎,讓疫苗的效果大打折扣。英國官方報告根據多個資料庫,對境內病例進行大規模追蹤,科學顧問流行病學家Neil Ferguson於13日指出,如果放寬全英目前實施的社交禁令將帶來危險,因為B.1.1.7不僅導致住院風險增加4到6成,死亡率更是「災難性」。變異株傳播力、致命率都提高。相關論文的通訊作者Adam Kucharski在社群媒體上表示,傳播力增強遠比致病性增強可怕,如果二者都增強50%,那麼傳播力增強導致的死亡會高出5倍。 研究團隊在報告中寫道,「根據傳播模型的模擬結果,不管防控措施如何,B.1.1.7突變株掀起的這波疫情,截至2021年夏天,都將導致英國比第一波疫情更多的確診、住院、重症和死亡患者。強化封城或者關閉學校,只能爭取一些時間而已」。自英國政府去年底宣布當地出現B.1.1.7以來,這隻變種病毒成了英國目前部分地區強勢毒株。它至今入侵全球至少82個國家,是歐美國家冬天暴增新病例的主要,歐洲也靠封城來遏制疫情傳播,部分國家特別強調口罩防疫的重要性。據《紐約時報》報導, 2月14日在MedRxiv.org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在美國已經發現七種類似於英國變異株的病毒,可能傳播力更強。研究人員指出,這些變異株可能部分甚至是全部含有與英國變種毒株相似的突變。這些突變發生在基因相同部位,它們決定了病毒如何進入人體細胞。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主任佛奇也估計,下月底以前,英國變異株將成美國主要毒株。專家們憂心,若病毒進一步變異,也無法排除會影響疫苗的效用,恐怕會讓抗疫之戰更加棘手。根據CDC最新數據,佛州感染英國變種病毒379病例居全國第一,兩倍於居次的加州189病例,德州49例第三。截至周一,全美共40州報告染疫,總病例1173例。三周前,佛州報告125例英國變種病例,不到一個月,數量增加兩倍。英國除了先前發現的「B.1.1.7」變種病毒之外,英國愛丁堡大學再度發現新型變種病毒株「B.1.525」!且此次的變種病毒與南非變種病毒相似,能夠避開中和抗體,影響疫苗的有效性,最早在去年12月15日出現在英國,如今又擴及11個國家,包含丹麥、奈及利亞等地。新變種病毒擴及11國!去年12月就現蹤。根據《BBC》報導指出,B.1.525 出現在丹麥、英國、奈及利亞三地最多,分別有35例、38例、12例。根據愛丁堡大學研究發現 B.1.525 變種病毒株的棘蛋白同時有E484K、Q677H、F888L突變。其中E484K的突變也是外界最關注,因為此突變也存在於巴西和南非的變種病毒,這可能有助於該病毒逃避人體某些免疫系統防禦。瑞丁大學細胞微生物學副教授克拉克(Simon Clarke)表示:「目前已知E484K突變對疫苗有一定程度的抗性,認為應該擴大篩檢,直到對新變種病毒有更多了解為止。」E484K突變恐對疫苗有一定程度抗性 另外,B.1.525與在英國也與傳播性較高肯特B.1.1.7變種病毒相似,專家認為這種變種比引起大流行的原始冠狀病毒更具傳染性,雖然目前還沒有證據佐證 B.1.525 傳播力、致病率較高。英格蘭公共衞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PHE)周二慎重起見的表示,因為已發現38宗新變種病毒「B.1.525」感染個案,變種病毒已被指定為「正在調查中的變種病毒」,是否真的要做擴大篩檢並未決定。 23.根據《New Scientist》報導指出,美國新墨西哥州洛薩拉摩斯國家實驗所的研究人員柯柏(Bette Korber),先前2日在紐約科學院(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會議上,首度揭露已有變種新冠病毒株合體,重組成為混合種病毒。這是人類第一次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發現 2 種不同變種病毒株合體成組合的現象。雖然尚不清楚這支混合病毒株會對疫情造成什麼影響,但柯柏指出混合病毒株是由主宰英國疫情的「B.1.1.7」肯特變種病毒株及發源於美國加州的「B.1.429」變種病毒株基因組。冠狀病毒之間產生結合非常普遍 B.1.1.7本來就讓傳播力加速,而B.1.429有可能影響疫苗效用,如今混合的病毒株也有出現B.1.429所具有的L452R位點突變,柯柏認為:「新的混合種病毒可能同時具備更具傳染力及抵抗力等2種特性。」冠狀病毒就是混合基因組的大師,病毒基因重組和一般病毒突變不同,般病毒突變每次只會有一個突變,但病毒基因重組則可以一次整合多個突變,雖然重組不一定會讓病毒更具優勢,但有些時候確實可能產出新的、更危險的變種病毒株!研究也指出,變種病毒組合的出現意味著部分患者可能感染了 2 種不同的病毒株。柯柏表示:「現今只看到這個單一個重組的基因體,目前還不清楚這個重組會帶來多少威脅,她也無法確定病毒是否已經在人際間傳播。」賓州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的生物學教授 Sergei Pond 則認為:「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變種病毒組合已廣泛傳播,但冠狀病毒之間產生結合現象其實非常普遍。」《New York Times》報導也指出,科學家們對冠狀病毒的新變種發出了警報,這些變異不僅僅是小的遺傳變化,新冠病毒在複製自身的基因時傾向於混合其基因組,冠狀病毒就是混合基因組的大師。檢測出新的武漢肺炎變種病毒。芬蘭的研究團隊驚傳發現1種突變的新型冠狀病毒,融合了英國、南非變異病毒的特徵,而且並非所有的PCR核酸檢測都能辨別出來,一但該變種病毒擴散,恐導致防疫更將困難。根據芬蘭國媒《芬蘭廣播公司》 (Yleisradio)報導,赫爾辛基大學 (University of Helsinki)生物科技研究所與該國「Vita」實驗室在芬蘭南部的1名患者體內找到這個突變病毒,將此病毒株命名為「Fin-796H」。研究團隊表示:「它似乎不屬於任何已知的新冠病毒演化支系」。「Vita」實驗室發布的一份聲明指出,「Fin-796H」融合了先前在英國與南非發現的變異病毒特徵。而研究發現「這株病種病毒裡的突變,使其在世衛組織(WHO)建議的至少其中一種PCR核酸檢測方式,難以辨別出來」,可能對於確定疫情的擴散情形,產生巨大的衝擊。 24.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十四日披露,世界衛生組織(WHO)武漢調查團首席調查員恩巴瑞克對CNN表示:「新冠病毒2019年12月間已在武漢大規模流傳,這一點是新發現。」檢視早期確診病例所染病毒的部分基因樣本,發現當時流傳的新冠病毒已有13種不同基因序列。「其中一些來自市場(如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有些則與市場無關。」病毒在傳染過程中變異是常見現象。CNN說,發現這麼多不同的可能變異病毒株,代表病毒早在2019年12月之前就已傳播一段時間。大陸科學家向世衛組織提供當時武漢及周邊地區的174起新冠病例資料,其中100例經實驗室檢測確診,其他74例是依病患症狀所做的臨床判斷。實際上的病例數恐怕更高,「在感染人口中,約15%是重症,絕大多數為輕症」,從案例比率推算,武漢可能在2019年12月就有超過1000人染疫。調查團希望檢測第一趟調查時無法取得的生物樣本,尤其是過去兩年來武漢地區民眾捐血血液樣本。他說,如今已確認有廿萬筆捐血樣本,可以展開新系列研究,「如果我們可以展開這方面的研究,將是非常棒的」。據民政廳資料顯示,去年第一季度,湖北全省就有超15萬老年人突然從津貼名冊上消失,但官方不但拒絕解釋,同時亦嚴禁媒體和民間人士對殯葬資料進行統計。關注事件的NGO人士劉俊指出,此前他判斷死亡人數至少是官方公布的5倍以上,但現在看來是遠超他原先的判斷。但現在任何人試圖去探尋真實資料,都可能被抓。湖北省民政廳的資料顯示,去年首三季全省一共火化遺體近41萬具,而2019年及2018年同期,火化遺體分別是37萬4千多具及36萬具。但殯葬資料一直被官方視為國家機密,該資料的真實性存疑。而從民政廳公布的所謂針對80歲以上老人(神農架山區75歲)的津貼資料顯示,去年第一季度,該省就有多達15萬名老人、突然從老年津貼名單上消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者指出,無論是全國還是武漢,老齡化都越來越嚴重,老人數量每年都在增加,但湖北民政廳的老人津貼資料出現斷崖式下降,這本身就不正常。他同時指出,這僅僅是涉及80歲以上老人的情況,而細分的統計資訊被嚴密封鎖,疫情的全貌就更無法被外界所知。 25.新華社報導,菲律賓衛生部週六(13日)通報,新增冠病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別為1960年起和12起。在1960年起新確診病例中,19起為傳染性更強的B117變種冠病病毒。菲律賓1月13日發現第一起B117變種冠病病毒病例,至今感染此一變種毒株的人數已增至44人。不過,菲律賓衛生部副部長韋爾吉雷表示,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B117變種冠病病毒已在社區內蔓延。她強調,將會“繼續監控變種病毒的(傳播)情況”。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2月18日,菲律賓衛生部發布消息稱,菲律賓基因組中心在一批新冠病毒檢測樣本中發現了兩種變異新冠病毒,這些樣本是上週在菲律賓中部米沙鄢地區宿務市採集的。菲律賓衛生部中米沙鄢區發言人瑪麗洛雷奇博士稱,基因組中心在50個樣本中檢測出37個樣本存在新冠病毒變異毒株,這些毒株攜帶E484K突變或N501Y突變,其中29個樣本同時存在兩種變異病毒毒株。洛雷奇表示,這兩種變異病毒毒株尚未有官方名稱,其完整的基因序列尚待進一步研究。截至2月12日,菲律賓衛生部共報告了44例感染變異新冠病毒的病例,這些病例感染的變異新冠病毒與在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相同。中維薩亞斯區流行病學和監控單位官員朱艾索拉(Junjie Zuasola)說,這是菲國「本土的」變種病毒。有線電視新聞網菲律賓台(CNN Philippines)報導,菲律賓大學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研究團隊OCTA發布報告表示,宿霧市(Cebu)耶誕和新年假期後病例攀升已持續一個多月,每天新增200多例病例。 研究人員表示,與其他城市相較,宿霧市新增病例3週來都居冠,遠高於去年12月初平均每天新增7例確診的情況。不僅在宿霧市,鄰近的曼達威市(Mandaue)、宿霧省塔里沙市(Talisay)和拉撲拉撲市(Lapu-lapu,又稱拉普拉普市)染疫人數也在攀升。另一方面,馬尼拉都會區17位市長今天以9比8票數通過,建議中央政府3月起鬆綁大馬尼拉地區的「一般社區隔離」,改為最寬鬆的「調整版一般社區隔離」(MGCQ)以振興經濟。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駐菲代表���貝亞辛格(Rabindra Abeyasinghe)告訴菲律賓國營的「人民電視台」(PTV),鑑於當前疫情和變種病毒傳播,以及要等到大量菲律賓人接種疫苗「還有許多個月,如果我們現在大規模放寬(隔離)措施,我們可能會看到病例暴增和醫療(體系)不堪重負的情況」。菲律賓今天通報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增確診感染1744例、96人不治,累計確診病例達55萬5163例,已有1萬1673人病逝。 26.《今日俄羅斯》報導,印度權威醫學研究和臨床機構全印醫學科學研究所(AIIMS)主任古雷利亞(Randeep Guleria)表示,在印度竟發現多達240種的新型病毒株。古雷利亞指出,在目前印度已發現的240種新型變種病毒中,部分具有很高的傳染性,甚至更具有致命性,因為某些變種病毒株已具有免疫的「逃避機制」。而這些變種病毒的強度,足以使部分具有抗體或者已經接種疫苗的人再次染疫。馬哈拉施特拉邦疫情工作小組成員喬希(Shahshank Joshi)表示,印度已經出現240種新的變異毒株,這也是地區內過去1週病例持續激增的原因。除馬哈拉施特拉邦以外,印度的喀拉拉邦(Kerala)、中央邦(Madhya Pradesh)、恰蒂斯加爾邦(Chhattisgarh)以及旁遮普邦(Punjab)確診數都持續上升。古雷利亞指出,病毒突變恐出現「免疫逃脫機制(immune escape mechanism)」,影響民眾透過接種疫苗或染疫後得到的抗體有效性。古雷利亞重申,群體免疫是一件很難達成的事,因為變異毒株以及隨時間變化的免疫力,都可能使民眾再次暴露在感染病毒的風險中。 27.目前,變種新冠病毒問題持續困擾美國。在紐約市,一種與新型變種病毒相關的確診病例數呈上升趨勢。初步研究顯示,這一變種病毒具較強的傳播性,與早期版本的新冠病毒相比,對某些疫苗的耐藥性更高。在加州發現的變種病毒也很棘手。更易傳播性與抗藥性讓防疫工作困難重重。此間,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新增病例下降趨勢暫停。輿論擔心,隨著變種病毒擴散,防疫形勢將進一步複雜化。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一種新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種正在紐約市快速傳播,該病毒株最早是在去年11月紐約採集的樣本中發現的。截至今年2月中旬,感染這一變異病毒的病例佔紐約所有病例的12%。哥倫比亞大學瓦格洛斯醫學院研究人員24日稱,這種新的變種病毒被稱為B.1.526。研究人員表示,根據對公開數據庫的分析顯示,研究人員並沒有在紐約和周邊地區的樣本中發現大量最近在南非和巴西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相反,我們發現了大量這種本土發現的病毒變異。”加州理工學院也在最新發表的研究中介紹了上述病毒變體。多項研究表明,這一具有更強傳播性的變種病毒與此前在南非發現的病毒變異確實有一些相似之處,這些新變種病毒比早期版本的新冠病毒對某些現有疫苗的耐藥性更高。儘管相關研究還有待外部專家的審查,但許多專家認為,目前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這種變種病毒的傳播真實存在,情況令人擔憂。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加州科學家對該州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種也倍感擔憂。目前研究顯示,這種病毒變種比先前的病毒更容易傳播,對現有疫苗的抗藥性可能更強。這種被稱為B.1.427/B.1.429的病毒變種去年春天首次在加州被發現,但直到冬天才被重視。原因是,感染這種變種病毒的病例數量在冬天驟增。研究人員的一份報告顯示,在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間在加州採集的2172個病毒樣本中,截至今年1月,該變種病毒已經成為加州檢測到的主要病毒變種,每18天病例就會增加一倍。《紐約時報》報導稱,實驗室研究發現,與早期毒株相比,加州發現的病毒變種感染人類細胞的效率要高出40%,感染者鼻子和喉嚨裡的病毒載荷是感染其他變種病毒患者的兩倍。這意味著,相比感染其他毒株的人,加州發現病毒變種的感染者更容易向他人傳播病毒。《紐約時報》稱,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在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資料庫中發現,被稱為「B.1.526」的變種病毒現正增加中,且帶有2種基因突變,一為被認為衝擊疫苗效力的E484K突變,另種為影響病毒人類細胞結合緊密程度增加傳染率的S477N突變。計算生物學家維斯特(Anthony West)指出,截至2月中旬,已有27%的病毒序列是此一變種病毒。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免疫學家米歇爾·努森茨威格(Michel Nussenzweig)說,他更擔心的是在紐約出現的(這一)變種病毒,而不是在加州迅速傳播的變種病毒。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掃描一個名為GISAID的數據庫中成千上萬個病毒基因序列的突變,發現了B.1.526變種的上升。該院研究者發現,變異毒株的兩種基因突變頻率都在增加:一種是E484K突變,該突變被認為有助於新冠病毒部分躲避疫苗;另一種是名為S477N的突變,它可能會優化新冠病毒綁定人類細胞的過程,進而可能增加感染率。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採取了不同的方法。他們對該大學醫療中心的1142份樣本進行了測序。他們發現,12%的感染者感染了含有E484K突變的變異病毒。攜帶這種變異病毒的患者年齡要比一般患者平均年齡大六歲左右,而且住院的可能性也更大。 28.綜合外媒報導,印尼東爪哇省勿里達縣Ngudi Waluyo地區總醫院(RSUD)的一名33歲女護士艾妮(Erny Kusuma Sukma Dewi),於上月28日接種了第1劑中國科興疫苗後,出現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她於本月5日被送醫,隔天就住進加護病房,最終於14日因醫治無效而病逝。印尼全國護士聯盟則指出,艾妮首次接種時有通過篩選,當時確定她人是健康的。印尼西爪哇萬丹省(Banten)一間醫院,日前傳出有20多名醫護人員與實習生感染新冠,其中部分人甚至已完成2劑中國科興疫苗的完整接種程序,也是印尼首度傳出有醫護施打完整劑數疫苗後仍確診;在這之前,東爪哇省已有護士在打完首劑科興疫苗不久後死亡。此外,萬丹省(Banten)南唐格朗市(South Tangerang)一間醫院,近日也傳出有20多名醫護人員與實習生集體感染新冠肺炎,院方向當地媒體透露,部分確診者近期已經接種第2劑疫苗,或許是因距離打完疫苗隔不到14天,疫苗的防護作用尚未完全出現,但拒絕說明染病醫護中,確切有多少人打完2劑科興疫苗。上個月,巴西臨床研究的後期測試顯示,科興疫苗「CoronaVac」有效率僅為50.38%,比此前公布的初步結果低了近30個百分點。此外,中國至今沒有一款疫苗通過世衛組織(WHO)緊急使用(WHO EUL/PQ evaluation process)的審核程序。
0 notes
Text
【小熊】儘管我們都是孤獨的雙生 - 02
-
⧉
「妳確定?」 「我後悔過嗎?小樹。」 聽慣多年的戲稱仍使你下意識挑眉,你看向眼前正試圖將所有抹醬塞進司康的女子終於放下了抹刀,細白指尖湊入唇中輕吮、舔去溢出的蔓越莓果粒與遇熱化開的透明奶油,那稱不上優雅可確實認真進食的模樣,總能輕易挑起旁觀者的食欲,而遭受美食禍害的對象除去女子的三兩好友之外,便是頻繁被她拖著到處探訪新店的你首當其衝。 方上桌的咖啡蒸騰著刺激嗅覺的微酸果香,你猶豫數秒就放棄掙扎地攔下送餐服務員,要求加點一套同樣份量可觀的三層點心塔,並在餐點送達後主動將最為華麗甜膩的栗子蒙布朗推入女子早已淨空的瓷碟,「妳從不回頭看,但我們今天談到的是『結婚』。」接過對方遞來的熱伯爵,轉手刮下布朗尼上層雪白的鮮奶油,香醇沫泡落入色澤橘橙的濃茶再以金屬小匙勻拌;你抬手交回茶杯,女子泰然自若地淺啜,僅在你提起關鍵字時眨了眨眼,像是同意又好似不明白你為什麼需要反覆提及這廢話般的疑問。 「我需要一段關係來讓我覺得安全。」女子放下瓷杯,杯底與淺碟相碰,發出微不可察的細響,如窗外漫散室內的午後陽光,細細繖上她短翹的眼睫,光點躍入灰綠的眸中,經一瞬簾瞼掀搧便碎作唇角無謂的笑意,「有什麼不好嗎?你是我最好的選擇。我也是你最好的選擇。」 你不確定女子的自信和結論從何而來,或許是腦內缺乏和對方正常溝通的零件,你很少進行反駁,某方面也變相助長了女子樂此不疲的各項調笑--那個與你極不相符的暱稱便是最好的例子。「我不是妳最好的選擇。」你揀起一塊司康,手感有些過份乾硬,令你懷疑廚師是否為加速出餐而烤壞了這份點心。「但妳是我最想要的,這一點不可否認。」 取過抹刀,使勁劃入麥粉混加奶油與鹽糖的產物,粗硬表皮之下意外藏著鬆軟的內裡,你感到新奇,默默取消餐後客訴的打算。女子趁你忙於處理司康的中途,順利奪取喪失鮮奶油佐味的布朗尼,銅金的雙尖齒小叉悠哉切下兩道垂直線,「我們認識多久?卡爾霍恩。」她動手叉起四分之一的糕體,在你下意識抬頭的片刻,將散發苦甜巧克力濃香的甜點湊近你的嘴邊,「七年?九年?」 「十二年。」你張嘴,大口吞下本就屬於自己的點心,苦味在舌尖化散,幾番咀嚼之後才自末端融出零星甜味,「十二年,托麗。」 女子呼哼出一聲讚許的氣音,複述數字之餘補充了句真可怕。「我們各自交往過的對象加起來,可以繞凱旋門的柱子一整圈。」她比劃著,笑得相當愉悅,好似這是值得感到驕傲的雙人榮譽,而你將站上禮臺,與她共同獲頒以婚姻為名的獎盃。「我是孤兒,小樹。」女子說道,以十二年來遭受質疑時從未更改的原罪作答,她將餐具叉入深黑的糕體,如斬去雙臂的傾斜十字,「我很確定,你就是我最好的選擇。」 --你可以提出要求。眼前的女子輕撥一頭漂染灰藍的短髮,你覺得那像陰天的海,然後莫名想起她說死後骨灰要撒入海裡,拒絕在地底腐爛。 一個任性了半輩子的女人。「我想要小孩。」你喝了口半涼的咖啡,回應得不假思索。 「就這樣?」 「一個就好,多了養不起。」 女子悶聲笑著,眼底唇角神情、頭顱傾偏的幅度、聲線稍稍高揚了尾音,裡頭全都夾雜著你不能明白的東西。你真是個怪人,小樹。她如此說道,而你卻覺得和自己糾纏了這麼多年的女人才是貨真價實的神經病。 可惜你對她一見鍾情。 你們沒有拍攝婚紗、沒有舉辦婚禮、沒有蜜月旅行,只從路旁綁架一名老婦充作公證人,再花費三十二歐元取得一紙證書。 你問過她需不需要那些--華而不實的--儀式,畢竟製錶師的收入確實足以負擔一場不失體面的婚禮,水中婚紗或冰島旅行的要求也都能滿足,只要她開口提出。 「小樹,我們需要存錢。養小孩很貴。」 ……有時你會納悶女子腦袋內的邏輯,那根崇尚浪漫的腦神經似乎在第一次上床後,便被扼殺在還未誕生的搖籃裡。 公司的已婚���事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你這麼年輕,何必急著把自己推進棺材裡。--如今想來,確實頗有道理。 「這是最後一件?」 「對,大的那幅掛起來--如果箱子碰到地板我們就離婚。」 你維持一手提舉風景型四十號畫布,一手抱攬方形紙箱的姿勢僵在玄關。發出威脅的女子一指指向你的鼻頭,隨後幾個跨步走近,接過那只重要性顯然勝於婚姻關係、也勝於腹中胎兒的紙箱。 踢掉休閒鞋,兩手並用著將畫布搬至畫軌,你輕車熟路地安上墊片、壓入卡扣,透明尼龍繩線幾個拉扯,調整起畫布的懸掛高度。「太高了,小樹。你不覺得上方和下方的留白比例不協調嗎?」 你應了聲不,然後在後腦遭受抱枕投擊後調低了完全看不出差異的高度。「妳的私人物品少得可憐,除了這堆油畫。」鬆開勒入指繭的細線,再退一步確認畫布的水平符合某人吹毛求疵的要求,你回頭,視線越過二十多平米的客廳,在三月午後日光傾斜的飄窗旁捕捉到女子纖巧的背影。 「是的,我不需要過去的東西佔據新的生活,但不只這些油畫。」女子並未轉身,輕笑著附和的同時,手邊發出幾聲扳拉紙板的響音,她伸手探入箱中,逐一取出防撞緩衝材,數多個泡棉球粒被撒上飄窗軟墊再輕飄地滾得滿地飛揚;一顆乳白球粒滾至你的腳邊,你認命地蹲地,以極其彆扭的姿勢一面拾撿小泡棉,一面移動向混亂製造的元凶,頗有提前體驗追在孩子後頭收拾善後的臨場感。「你在用這個動作暗示今天想嘗試的姿勢?」只是顯然對方無法同等感受到你的心情。 「我在試圖收拾高齡兒童造成的混亂--那是什麼?」將滿掌包握的泡棉堆回那危及婚姻的紙箱中,你坐上飄窗,側頭看向女子捧舉的那口布榖鐘,木質雕刻的泰迪熊造型以精細手工鑿雕出仿玩偶的質感,看似毛絨的手臂環抱著白底的圓形鐘面,整體造型純真稚樸,與女子逐漸滲入公寓各處的物品基調如此格格不入。「這是那個鐘?」 「對。」女子捧起它,似捧舉易碎品般輕輕地將布榖鐘扣上牆面掛鈎,「我的鐘。」 女子有一個鐘,與襁褓時期的歲月一同被遺落在育幼院門前。 「你聽過霧林嗎?樹林裡的小樹。」她喜歡拿你的名字與姓氏打趣,當她心情極好時,你幾乎能從那清亮聲線底,捕捉到一些非始自於你的柔軟愛意,「我查過底座的印徽,這個鐘來自天狼的霧林工匠村,是訂製品。」當掌背撥過鐘體下方的垂鍊,深色鍊條撫滑指節未來得及去除的朱紅油彩,女子凝視鐘體的目光便輕輕踏入你的眼中,你因而下意識伸手牽住她落下的指尖,「我隨時都能去霧林查到是誰訂製這個鐘,如果我需要。」 你想女人怎麼能不需要那麼多東西?她不需要血緣,不需要過去的累贅;她只要她的油畫,她的鐘,然後說她需要一段關係。 --你想女人大概是不需要你。 「你在哭嗎?」 你維持坐姿、仰起了頸,五指輕扣著女子溫暖柔軟的指尖,她立在光線斜切牆面而無法照射的陰影,你看著她灰綠的眼睛與自身隨處可見的藍眼截然相異;女子探手撫過你的額髮與臉側,最終揉了揉乾燥的眼眶,刺激得眼尾有些發顫。 「需要擁抱的話,無條件哦,小樹。」 然後你想起十二年前的中學校園,學舍後方隱匿偏僻的角落,你蜷坐花台,咀嚼雙親車禍身亡的噩耗,無時無刻不發狠詛咒觸手可及的一切。 『你在哭嗎?』 纖薄陰影向你欺壓而下的瞬間,你揚起頭,看到距自己不足半步的少女叼著未點燃的菸,一雙背光的綠眼笑得促狹。你想嘶吼著讓她滾,她卻動作溫吞地將菸塞回夾克口袋;少女伸手拍了拍棒球外套,在你防備憎惡的目光中,張開太過窄小的雙臂。 『需要擁抱的話,可以出借哦,小鬼。』 女子張開太過窄小的雙臂,而你前傾了身,一手環過對方的後腰,小心地將頭顱輕貼上女子溫暖的懷抱。松節油稍嫌刺激的氣息蓋去十二年前混在夾克纖維的燃菸焦油,曾遭你發狠攬抱的單薄體軀如今挺著逐漸顯懷的下腹被你輕圈在臂彎中。她說,你真是個小鬼,小樹。你卻覺得當年一無所有卻妄圖給予施捨的少女才是個太過天真的蠢貨。 但該死的你對她一見鍾情。
0 notes
Text
畫筆重塑港產片,後九七年代的繪畫師
訪問當日(2019年9月24日),巧合地是李小龍位於九龍塘金巴倫道41號的故居,動工清拆的日子。兩位插畫師Man僧和啊羊,首次見面不到十五分鐘,已有默契。畫作左右對開,一邊是李小龍本尊,一邊是周星馳功夫造型。
Man僧踩著一雙後跟破爛的布鞋,山羊鬚、橄欖臉型,一派修道之士的閒逸與怡然,講起話來滔滔不絕,毫不惜言。啊羊的寶石藍襯衣、卡其褲,搖著杯中的馬格利酒,笑意含蓄之中帶著堅持。
畫筆重繪港產片,後九七年代的繪畫師 Man僧、啊羊

70後的Man僧和90後的啊羊,年紀只是相差十年,成長的香港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時期。Man僧見證著港產片輝煌年代的尾巴,啊羊則與新一代香港電影同時萌芽。港產片作為草根娛樂文化,同樣是他們創作的重要養份。
「我從小到大對港產片的喜愛是很濃烈的。真真正正沉迷的明星是周星馳,同時也欣賞梁朝偉。」Man僧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作畫,周、梁二星從電視圈,轉戰電影大銀幕。「梁朝偉不再是《新紥師兄》老老實實的模樣。變得很有型,像一個每天去蒲的人。」

梁朝偉可莊可諧,既拍攝喜劇小品、亦演文藝鉅著。不似得其他明星、導演,火紅了便跑到更大更廣的巿場發展。始終堅守在香港電影這一區塊。
他的個人軌跡,亦彷彿是港產片寫照。興旺的八十年代跳入電影圈,行業興盛,戲路多元,演出的角色多變,至○○年後逐漸減產。《無間道》成為港產片從朝陽高照,走向夕陽的分水嶺。

經歴2003年連串打擊,內地與特區政府簽訂CEPA,拍攝合拍片,助港產片進入國內巿場。大家以為內地巿場龐大,定能提振積弱的港產片。
豈料內地觀眾的品味,與香港大相逕庭。電影審查制度,亦削減了港產片嘿笑怒罵的繽紛色彩。香港電影人沾到內地巿場紅利,獲利甚豐;香港觀眾對合拍片,卻水土不服。

「我大學畢業時,黃修平導演拍了《狂舞派》。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畫了一張電影截圖,上傳至臉書。」啊羊的作品被《狂舞派》官方轉發,獲得大量好評,電影截圖便成為他的創作主題之一。
對於啊羊來講,畫電影截圖最大的好處是,能夠參照不同的電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場景,練習畫人像的技巧。Man僧的動機更顯純粹,喜歡畫便畫,他直認是畫痴。

「自從我開始畫畫之後,社交由一百,跌到接近零,不太交際。並不是不喜歡見朋友,只不過朋友在聊天,我還在畫畫,漸漸不社交了。那段時間,出現了、出現了……我媽以為我是……」詞到嘴邊,Man僧一時語塞。
「宅男、隱青。」啊羊補充,感同身受地點頭。他同樣試過對著電腦不停畫,畫到凌晨一兩點︰「我媽問我在做什麼。我在畫畫。不過,她未必了解。」

閉關修行是創作者的恆常狀態,好的作品終究會發光發亮。他們的作品透過網絡應用和社交媒體,廣泛傳播,使兩位畫師走出了孤島。從香港本地,散播到東南亞,觸及亞洲。就如黃金年代港產片的出走軌跡。
Man僧

2018年我曾經到檳城舉辦畫展,是李小龍會聯同亞洲漫畫文化館,聯合舉辦。他們指定畫李小龍,我覺得很合理呀,因為李小龍是國際級數的人物。他們感興趣,很正常。
當時馬來西亞上映一套合拍片,由劉鎮偉導演。戲裡面有陳真、有霍元甲,那群人一起去打……穿越的功夫武俠片,加一些super hero的感覺!(編按︰《功夫聯盟》)
那部戲應該講國語的,馬來西亞居然配上廣東話。
我問他們,看大陸電影配廣東話配音?他們說,他們其實喜歡看廣東話的影片,香港的東西令他們最有感覺。
我以為李小龍才可以呼喚當地人對香港的回憶,其實不止。他們會跟我講周星馳、薄裝港漫、香港時事。香港黃金年代的流行文化,依然很喜歡。
就算到今時今日,香港旳東西產量下降,仍要找一些餘韻。會上網收聽廣東話網台,他們的感情跟香港連結,好像一個共同體。

啊羊

有套韓國綜藝叫Running Man,主持人識得唱《英雄本色》的主題曲。
我有位韓國朋友,大約比我年長十歲,已經當了父母。他們見到我,一定會講張國榮、譚榮麟。我記得在弘大有家燒肉店,他用李小龍頭像來做商標。
其中一位韓國人,我印象很深刻。他認得我畫的港星明信片,來到巿集,我的攤檔前面,開口用普通話跟我聊天。他曾經想學廣東話,但為什麼學不來呢?因為香港電影以前會用廣東口語做字幕,現在全部變成書面語。聽到的和字幕不一樣,令他覺得廣東話很難學,轉去學普通話。
我覺得需要思考,究竟我們的港產片,要不要用廣東話字幕呢?因為我知道以前的電影是有的嘛,而且是手寫的。
後來我畫了一幅黃子華的《棟篤特工》,擺到INS上。我寫說,第一次看一套新電影,有廣東話字幕。被該片的監制發現,他很高興有人留意到字幕的用心。讓大家知道,廣東話都有價值。

香港流行文化雄霸亞洲的日子已然遠去,港產片蕭條十數載,坊間甚至流傳「港產片已死」。影星成龍公開發表,只有一種電影叫『中國電影』,香港電影也是中國電影。被認為評價不公道,惹來業界人士柔性抵抗。

「你不能太悲觀,太悲觀自然是集體回憶,它已經是標本,它已經死了。」Man僧認為,網絡時代是全球競爭,比過去殘酷得多。,任何產業都需要探索時代需要,剝除舊有的風氣,添加新元素。
「好像Man僧所講,現在不是和自己本土在比較,現在是整個世界和行業去比較。」啊羊回應︰「我覺得是一個循環,如果一件事物,要死後重生,不妨一死。但需要思考如何轉變,不要再用從前的套路和公式。」

新世代的香港電影,以本土故事和巿場紥根。格局和製作規模,自然及不上世界級大製作。反而透過城巿自身故事、都巿人嶄新面貌,成功拍出了如《一念無明》、《淪落人》等,深具社會意識和時代特徵的電影。
昔日的養份滋養出新的枝芽,努力在全球文化吞併融合以前,確立自己新的定位。香港是個飽含文化底蘊的城巿,讓不同的聲音自由流淌,經由插畫師的串聯與深化,自然能演化出獨特的新文化。
Man僧和啊羊的港產片繪畫,前者以毛筆斜撇側捺,後者藉針筆挑啄鈎橫,看似是隨機的偶然。實在是畫者多年文化薰陶,及自我興趣吸收,轉化成極具辨識度的作品特色。儘管公認的黃金時代不再復返,他們始終在夕陽之下默默耕耘。
「如果大家不能克服,那真的會完蛋。如果大家決心一戰,它未必會完成死亡。」

導演│ Gabriel 攝錄│ Carlos, William 剪接│ Ceci, Nicole 編撰│ Simon 特別鳴謝│格子 (IG︰quireonline)
0 notes
Text
茶經 版本四
维基百科條目︰茶經《茶經》三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唐陸羽撰。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桑苧翁,復州竟陵人。上元初,隱於苕溪,徵拜太子文學。又徙太常寺太祝,竝不就職。貞元初卒。事蹟具《唐書‧隱逸傳》。稱羽嗜茶,著經三篇。《藝文志》載之小說家,作三卷,與今本同。陳師道《後山集》有《茶經序》曰︰「陸羽《茶經》家書一卷。」畢氏、王氏書三卷,張氏書四卷,內外書十有一卷。其文繁簡不同。王、畢氏書繁雜,意其舊本;張書簡明,與家書合,而多脫誤。家書近古,可考正,曰七之事以下。其文乃合三書以成之,錄爲二篇,藏於家。此本三卷,其王氏、畢氏之書歟?抑《後山集》傳寫多譌,誤三篇爲二篇也?其書分十類,曰: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其曰具者,皆採製之用。其曰器者,皆煎飲之用。故二者異部。其曰圖者,乃謂統上九類,寫以絹素張之,非別有圖。其類十,其文實九也。言茶者莫精於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七之事所引多古書,如司馬相如《凡將篇》一條三十八字,爲他書所無,亦㲤資考辨之一端矣。 卷上 一之源[编辑]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迺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瓜蘆木出廣州,似茶,至苦澁。栟櫚,蒲葵之屬。其子似茶。胡桃與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礫,苗木上抽。〉 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從草,當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從木,當作「𣗪」,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爾雅》。〉 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周公云︰「檟、苦荼。」揚執戟云︰「蜀西南人謂茶曰蔎。」郭弘農云︰「早取爲荼,晚取爲茗,或一曰荈耳。」〉 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採。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隂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隂山坡谷者,不堪採掇,性凝滯,結瘕疾。 茶之爲用,味至寒,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澁、四支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茶爲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爲藥無効,況非此者?設服薺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參爲累,則茶累盡矣。 二之具[编辑] 籝[编辑] 籝〈加追反〉,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筥,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㪷、二㪷、三㪷者,茶人負以採茶也。〈籝,《漢書》音盈,所謂「黃金滿籝,不如一經。」顏師古云︰「籝,竹器也,受四升耳。」〉 竈[编辑] 竈,無用𥥛者。釜,用唇口者。 甑[编辑]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籃以簞之,薎以繫之。始其蒸也,入乎簞;既其熟也,出乎箄。釜涸,注於甑中。〈甑,不帶而泥之。〉又以穀木枝三椏者製之,散所蒸牙筍並葉,畏流其膏。 杵臼[编辑] 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規[编辑] 規,一曰模,一曰棬,以鐵製之,或圓,或方,或花。 承[编辑] 承,一曰臺,一曰砧,以石爲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無所搖動。 檐[编辑] 檐,一曰衣,以油絹或雨衫、單服敗者爲之。以檐置承上,又以規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舉而易之。 芘莉[编辑] 芘莉〈音杷离〉,一曰籝子,一曰篣筤。以二小竹,長三赤,軀二赤五寸,柄五寸。以篾織方眼,如圃人土羅,闊二赤以列茶也。 棨[编辑] 棨,一曰錐刀。柄以堅木爲之,用穿茶也。 撲[编辑] 撲,一曰鞭。以竹爲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编辑] 焙,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上作短牆,高二尺,泥之。 貫[编辑] 貫,削竹爲之,長二尺五寸,以貫茶焙之。 棚[编辑] 棚,一曰棧。以木構於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乾,昇下棚,全乾,升上棚。 穿[编辑] 穿〈音釧〉,江東、淮南剖竹爲之。巴川峽山紉穀皮爲之。江東以一斤爲上穿,半斤爲中穿,四兩五兩爲小穿。峽中以一百二十斤爲上,八十斤爲中穿,五十斤爲小穿。字舊作釵釧之「釧」字,或作貫串。今則不然,如磨、扇、彈、鑚、縫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编辑] 育,以木製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門,掩一扇。中置一器,貯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時,焚之以火。〈育者,以其藏養爲名。〉 三之造[编辑] 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 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淩露采焉。茶之牙者,發於藂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頴拔者採焉.其日有雨不採,晴有雲不采。晴,採之,蒸之,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乾矣。 茶有千萬狀,鹵莽而言,如胡人鞾者,蹙縮然〈京錐文也〉;犎牛臆者,廉襜然;浮雲出山者,輪囷然;輕飈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羅膏土以水澄泚之。〈謂澄泥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經.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籜者,枝幹堅實,艱於蒸搗,故其形籭簁然。〈上离下師。〉有如霜荷者,莖葉凋沮,易其狀貌,故厥狀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採至於封七經目,自胡靴至於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鑒之下也;以皺黃坳垤言佳者,鑒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鑒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皺;宿製者則黑,日成者則黃;蒸壓則平正,縱之則坳垤。此茶與草木葉一也。茶之���臧,存於口訣。 目录 [隐藏] 1 四之器 1.1 風爐〈灰承〉 1.2 筥 1.3 炭檛 1.4 火筴 1.5 鍑〈音輔,或作釜,或作鬴〉 1.6 交床 1.7 夾 1.8 紙囊 1.9 碾 1.10 羅合 1.11 則 1.12 水方 1.13 漉水囊 1.14 瓢 1.15 竹筴 1.16 鹺簋 〈揭〉 1.17 熟盂 1.18 碗 1.19 畚 〈紙帊〉 1.20 札 1.21 滌方 1.22 滓方 1.23 巾 1.24 具列 1.25 都籃 四之器[编辑] 風爐〈灰承〉[编辑] 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致其杇墁。凡三足,古文書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離於中」;一足云︰「體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聖唐滅胡明年鑄。」其三足之間,設三䆫。底一䆫以爲通飈漏燼之所。上並古文書六字,一䆫之上書「伊公」二字,一䆫之上書「羹陸」二字,一䆫之上書「氏茶」二字。所謂「伊公羹,陸氏茶」也。置墆𡏻於其內,設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畫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風獸也,畫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魚焉,魚者,水蟲也,畫一卦曰坎。巽主風,离主火,坎主水,風能興火,火能熟水,故備其三卦焉。其飾,以連葩、垂蔓、曲水、方文之類。其爐,或鍛鐵爲之,或運泥爲之。其灰承,作三足,鐵柈檯之。 筥[编辑] 筥,以竹織之,高一尺二寸,徑闊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織之,六出圓眼。其底蓋若利篋口,鑠之。 炭檛[编辑] 炭檛,以鐵六棱製之。長一尺,銳上豐中,執細頭繫一小𨫀,以飾檛也,若今之河隴軍人木吾也。或作鎚,或作斧,隨其便也。 火筴[编辑] 火筴,一名筯,若常用者,圓直一尺三寸,頂平截,無葱臺勾鏁之屬,以鐵或熟銅製之。 鍑〈音輔,或作釜,或作鬴〉[编辑] 鍑,以生鐵爲之。今人有業冶者,所謂急鐵,其鐵以耕刀之趄,鍊而鑄之。內模土而外模沙。土滑於內,易其摩滌;沙澁於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緣,以務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臍長,則沸中;沸中,則末易揚;末易揚,則其味淳也。洪州以瓷爲之,萊州以石爲之。瓷與石皆雅器也,性非堅實,難可持久。用銀爲之,至潔,但涉於侈麗。雅則雅矣,潔亦潔矣,若用之恒,而卒歸於銀也。 交床[编辑]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虛,以支鍑也。 夾[编辑] 夾,以小青竹爲之,長一尺二寸。令一寸有節,節已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篠,津潤于火,假其香潔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間莫之致。或用精鐵熟銅之類,取其久也。 紙囊[编辑] 紙囊,以剡藤紙白厚者夾縫之。以貯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编辑] 碾,以橘木爲之,次以梨、桑、桐、柘爲之。內圓而外方。內圓備於運行也,外方制其傾危也。內容墮而外無餘木。墮,形如車輪,不輻而軸焉。長九寸,闊一寸七分。墮徑三寸八分,中厚一寸,邊厚半寸,軸中方而執圓。其拂末以鳥羽製之。 羅合[编辑] 羅末,以合蓋貯之,以則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紗絹衣之。其合以竹節爲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蓋一寸,底二寸,口徑四寸。 則[编辑] 則,以海貝、蠣蛤之屬,或以銅、鐵、竹匕策之類。則者,量也,準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減之,嗜濃者,增之,故云則也。 水方[编辑] 水方,以椆木、槐、楸、梓等合之,其裏并外縫漆之,受一斗。 漉水囊[编辑]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銅鑄之,以備水濕,無有苔穢腥澁意。以熟銅苔穢,鐵腥澁也。林栖谷隱者,或用之竹木。木與竹非持久涉遠之具,故用之生銅。其囊,織青竹以捲之,裁碧縑以縫之,紐翠鈿以綴之。又作綠油囊以貯之,圓徑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编辑] 瓢,一曰犧杓。剖瓠爲之,或刊木爲之。晉舍人杜育《荈賦》云:「酌之以匏。」匏,瓢也。口闊,脛薄,柄短。永嘉中,餘姚人虞洪入瀑布山採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甌犧之餘,乞相遺也。」犧,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爲之。 竹筴[编辑] 竹筴,或以桃、柳、蒲葵木爲之,或以柿心木爲之。長一尺,銀裹兩頭。 鹺簋 〈揭〉[编辑] 鹺���,以瓷爲之。圓徑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貯鹽花也。其𢶆,竹製,長四寸一分,闊九分。𢶆,策也。 熟盂[编辑] 熟盂,以貯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碗[编辑]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爲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氷,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晉杜育《荈賦》所謂︰「器擇陶簡,出自東甌。」甌,越也。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 〈紙帊〉[编辑] 畚,以白蒲捲而編之,可貯盌十枚。或用筥。其紙帊以剡紙夾縫,令方,亦十之也。 札[编辑] 札,緝栟櫚皮以茱萸木夾而縛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筆形。 滌方[编辑] 滌方,以貯滌洗之餘,用楸木合之,製如水方,受八升。 滓方[编辑] 滓方,以集諸滓,製如滌方,處五升。 巾[编辑] 巾,以絁爲之,長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潔諸器。 具列[编辑] 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純木、純竹而製之,或木,或竹,黃黑可𢩁而漆者。長三尺,闊二尺,高六寸。具到者,悉斂諸器物,悉以陳列也。 都籃[编辑] 都籃,以悉設諸器而名之。以竹篾內作三角方眼,外以雙篾闊者經之,以單篾纎者縛之,遞壓雙經作方眼,使玲瓏。高一尺五寸,底闊一尺、高二寸,長二尺四寸,闊二尺。 目录 [隐藏] 1 五之煮 2 六之飲 3 七之事 4 八之出 5 九之略 6 十之圖 五之煮[编辑] 凡灸茶,慎勿於風燼間灸,熛焰如鑚,使炎涼不均。持以逼火,屢其飜正,候炮〈普教反〉出培塿,狀蝦蟇背,然後去火五寸。卷而舒,則本其始又灸之。若火乾者,以氣熟止;日乾者,以柔止。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茶罷熱搗,葉爛而牙筍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鈞杵亦不之爛。如漆科珠,壯士接之,不能駐其指。及就,則似無穰骨也。灸之,則其節若倪倪,如嬰兒之臂耳。既而承熱用紙囊貯之,精華之氣無所散越,候寒末之。〈末之上者,其屑如細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其火用炭,次用勁薪。〈謂桑、槐、桐、櫪之類也。〉其炭曾經燔灸,爲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膏木爲栢、桂、檜也,敗器謂杇廢器也。〉古人有勞薪之味,信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荈賦》所謂︰「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湧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又多別流於山谷者,澄浸不洩,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潛龍蓄毒於其間,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 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爲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爲二沸。騰波鼓浪,爲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餘。〈啜,嘗也,市稅反,又市悅反。〉無乃𪉦𪊇而鍾其一味乎?〈上古暫反,下吐濫反。無味也。〉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環激湯心,則量末當中心而下。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 凡酌,置諸碗,令沫餑均。〈字書并《本草》:餑,茗沫也。蒲笏反。〉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於環池之上;又如迴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錢浮於水渭,又如菊英墮於鐏俎之中。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荈賦》所謂「煥如積雪,燁若春𧀮」,有之。 第一煮水沸,而棄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雲母,飲之則其味不正。其第一者爲雋永,〈徐縣、全縣二反。至美者曰雋永。雋,味也;永,長也。味長曰雋永。《漢書》:蒯通著《雋永》二十篇也。〉或留熟盂以貯之,以備育華救沸之用。諸第一與第二、第三盌次之。第四、第五盌外,非渴甚莫之飲。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盌。〈盌數少至三,多至五。若人多至十,加兩爐。〉乘熱連飲之,以重濁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則精英隨氣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 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澹。且如一滿盌,啜半而味寡,況其廣乎!其色緗也。其馨𣣑也。〈香至美曰其𣣑,𣣑音使。〉其味甘,樌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本草》云︰其味苦而不甘,檟也;甘而不苦,荈也。〉 六之飲[编辑] 翼而飛,毛而走,去而言。此三者俱生於天地間,飲啄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 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間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滂時浸俗,盛於國朝,兩都并荊渝間,以爲比屋之飲。 飲有觕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或用䓗、薑、棗、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 於戲!天育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所庇者屋,屋精極;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飲食,食與酒皆精極之。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隂採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別也;羶鼎腥甌,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飛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內生,非炙也;碧粉縹塵,非末也;操艱攪遽,非煮也;夏興冬廢,非飲也。 夫珎鮮馥烈者,其盌數三;次之者,盌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盌;至七,行五盌。若六人已下,不約盌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 七之事[编辑] 三皇 炎帝神農氏。 周 魯周公旦,齊相晏嬰。 漢 仙人丹丘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楊執戟雄 吳 歸命侯,韋太傅弘嗣。 晉 惠帝,劉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張黃門孟陽,傅司隸咸,江洗馬統,孫參軍楚,左記室太沖,陸吳興納,納兄子會稽內史俶,謝冠軍安石,郭弘農璞,桓揚州溫,杜舍人育,武康小山寺釋法瑤,沛國夏侯愷,餘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陽弘君舉,樂安任育長,宣城秦精,燉煌單道開,剡縣陳務妻,廣陵老姥,河內山謙之 後魏 琅琊王肅 宋 新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子尚,鮑昭妹令暉,八公山沙門曇濟 齊 世祖武帝 梁 劉廷尉,陶先生弘景 皇朝 徐英公勣。 《神農食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周公《爾雅》:「檟,苦茶。」《廣雅》云:「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灸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䓗、薑、橘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晏子春秋》:「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灸三戈、五卯,茗菜而已。」 司馬相如《凡將篇》:「烏啄、桔梗、芫華、款冬、貝母、木蘖、蔞、芩草、芍藥、桂、漏蘆、蜚廉、雚菌、荈詫、白斂、白芷、菖蒲、芒消、莞椒、茱萸。」 《方言》:「蜀西南人謂茶曰蔎。」 《吳志‧韋曜傳》:「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率以七勝爲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宻賜茶荈以代酒。」 《晉中興書》:「陸納爲吳興太守時,衛將軍謝安常欲詣納。〈《晉書》云︰納爲吏部尚書。〉納兄子俶恠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十數人饌。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俶遂陳盛饌,珎羞必具。及安去,納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柰何穢吾素業?』」 《晉書》:「桓溫爲揚州牧,性儉,每讌飲,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 《搜神記》:「夏侯愷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見鬼神。見愷來收馬,并病其妻。著平上幘,單衣,入坐生時西壁大床,就人覓茶飲。」 劉琨《與兄子南兖州刺史演書》云:「前得安州乾薑一斤,桂一斤,黃芩一斤,皆所須也。吾體中憒悶,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傅咸《司隸教》曰:「聞南方有以困蜀嫗作茶粥賣,爲簾事打破其器具,後又賣餅於市。而禁茶粥以蜀姥,何哉!」 《神異記》:「餘姚人虞洪入山採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吾,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犧之餘,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 左思《嬌女詩》:「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小字爲紈素,口齒自清歷。有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畫。馳騖翔園林,果下皆生摘。貪華風雨中,倏忽數百適。心爲茶荈劇,吹噓對鼎䥶。」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云:「借問揚子舍,想見長卿廬。程卓累千金,驕侈擬五侯。門有連騎客,翠帶腰吳鈎。鼎食隨時進,百和妙且殊。披林採秋橘,臨江釣春魚。黑子過龍醢,果饌踰蟹蝑。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 傳巽《七誨》:「蒲桃宛柰,齊柿燕栗,峘陽黃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極石蜜。」 弘君舉《食檄》:「寒溫既畢,應下霜華之茗;三爵而終,應下諸蔗、木瓜、元李、楊梅、五味、橄欖、懸豹、葵羹各一杯。」 孫楚《歌》:「茱萸出芳樹顛,鯉魚出洛水泉。白鹽出河東,美豉出魯淵。薑、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蓼蘇出溝渠,精稗出中田。」 華佗《食論》:「苦茶久食,益意思。」 壺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與韮同食,令人體重。」 郭璞《爾雅注》云:「樹小似梔子,冬生,葉可煮羹飲。今呼早取爲茶,晚取爲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 《世說》:「任瞻,字育長,少時有令名,自過江失志。既下飲,問人云:『此爲茶?爲茗?』覺人有恠色,乃自分明云:『向問飲爲熱爲冷?』」 《續搜神記》︰「晉武帝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採茗。遇一毛人,長丈餘,引精至山下,示以藂茗而去。俄而復還,乃探懷中橘以遺精。精怖,負茗而歸。」 《晉四王起事》︰「惠帝蒙塵還洛陽,黃門以瓦盂盛茶上至尊。」 《異苑》:「剡縣陳務妻少,與二子寡居,好飲茶茗。以宅中有古塚,每飲輒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塚何知?徒以勞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夢一人云:『吾止此塚三百餘年,卿二子恒欲見毀,賴相保護,又享吾佳茗,雖潛壤朽骨,豈忘翳桑之報。』及曉,於庭中獲錢十萬,似久埋者,但貫新耳。母告二子,慙之,從是禱饋愈甚。」 《廣陵耆老傳》:「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器不減。所得錢散路傍孤貧乞人,人或異之。州法曹縶之獄中。至夜,老姥執所鬻茗器,從獄牖中飛出。」 《藝術傳》:「燉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氣,所飲茶蘇而已。」 釋道該說《續名僧傳》:「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元嘉中過江,遇沈臺真,請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懸車,飯所飲茶。永明中,勑吳興禮致上京,年七十九。」 宋《江氏家傳》:「江統,字應元,遷愍懷太子洗馬,常上疏,諫云:『今西園賣醯、麪、藍子、菜、茶之屬,虧敗國體。』」 《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王微《雜詩》:「寂寂掩高閣,寥寥空廣厦。待君竟不歸,收領今就檟。」 鮑昭妹令暉著《香茗賦》。 南齊世祖武皇帝遺詔:「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爲祭,但設餅果、茶飲、乾飯、酒脯而已。」 梁劉孝綽《謝晉安王餉米等啓》︰「傳詔李孟孫宣教旨,垂賜米、酒、瓜、筍、菹、脯、酢、茗八種。氣苾新城,味芳雲松。江潭抽節,邁昌荇之珎;疆場擢翹,越葺精之美。羞非純束野麏,裛似雪之驢;鮓異陶瓶河鯉,操如瓊之粲。茗同食粲,酢類望柑。免千里宿舂,省三月糧聚。小人懷惠,大懿難忘。」 陶弘景《雜錄》:「苦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 《後魏錄》:「瑯琊王肅仕南朝,好茗飲、蓴羹。及還北地,又好羊肉、酪漿。人或問之:『茗何如酪?』肅曰:『茗不堪與酪爲奴。』」 《桐君錄》:「西陽、武昌、廬江、晉陵好茗,皆東人作清茗。茗有餑,飲之宜人。凡可飲之物,皆多取其葉。天門冬、拔揳取根,皆益人。又巴東別有真茗茶,煎飲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葉并大皁李作茶,並冷。又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澁,取爲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煮鹽人但資此飲,而交、廣最重,客來先設,乃加以香芼輩。」 《坤元錄》:「辰州溆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無射山,云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於山上。山多茶樹。」 《括地圖》:「臨蒸縣東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謙之《吳興記》:「烏程縣西二十里有溫山,出御荈。」 《夷陵圖經》:「黃牛、荊門、女觀、望州等山,茶茗出焉。」 《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 《淮隂圖經》:「山陽縣南二十里有茶坡。」 《茶陵圖經》云:「茶陵者,所謂陵谷生茶茗焉。」 《本草‧菜部》:「茗,苦茶。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瘻瘡,利小便,去痰渴熱,令人少睡。秋採之苦,主下氣消食。」注云:「春采之。」 《本草‧菜部》:「苦茶,一名荼,一名選,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傍,淩冬不死。三月三日採,乾。」注云:「疑此即是今茶,一名荼,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詩》云『誰謂荼苦』,又云『堇荼如飴』,皆苦菜也。陶謂之苦茶,木類,非菜流。茗春採,謂之苦𣗪。〈途假反。〉 《枕中方》:「療積年瘻,苦茶、蜈蚣並灸,令香熟,等分,搗篩,煮甘草湯洗,以末傅之。」 《孺子方》:「療小兒無故驚蹶,以苦茶、䓗鬚煮服之。」 八之出[编辑] 山南,以峽州上,〈峽州生遠安、宜都、夷陵三縣山谷。〉襄州、荊州次,〈襄州生南漳縣山谷,荊州生江陵縣山谷。〉衡州下,〈生衡山、茶陵二縣山谷。〉金州、梁州又下。〈金州生西城、安康二縣山谷,梁州生褒城、金牛二縣山谷。〉 淮南,以光州上,〈生光山縣黃頭港者,與峽州同。〉義陽郡、舒州次,〈生義陽縣鍾山者與襄州同,舒州生太湖縣潛山者與荊州同。〉壽州下,〈盛唐縣生霍山者與衡山同也。〉蘄州、黃州又下。〈蘄州生黃梅縣山谷,黃州生麻城縣山谷,並與金州、梁州同也。〉 浙西,以湖州上,〈湖州,生長城縣顧渚山谷,與峽州、荊州、義陽郡同;生鳳亭山伏翼閣飛雲、曲水二寺、啄木嶺,與壽州、衡州同;生安吉、武康二縣山谷,與金州、梁州同。〉常州次,〈常州義興縣生君山懸脚嶺北峰下,與荊州、義陽郡;生圈嶺善權寺、石亭山,與舒州同。〉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宣州生宣城縣雅山,與蘄州同;太平縣生上睦、臨睦,與黃州同;杭州,臨安、於潛二縣生天目山,與舒州同;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睦州生桐廬縣山谷,歙州生婺源山谷,與衡州同。〉潤州、蘇州又下。〈潤州江寧縣生傲山,蘇州長洲縣生洞庭山,與金州、蘄州、梁州同。〉 劔南,以彭州上,〈生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棚口,與襄州同。〉綿州、蜀州次,〈綿州龍安縣生松嶺關,與荊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縣西山者並佳,有過松嶺者不堪採。蜀州青城縣生丈人山,與綿州同。青城縣有散茶、木茶。〉邛州次,雅州、瀘州下,〈雅州百丈山、名山,瀘州瀘川者,與金州同也。〉眉州、漢州又下。〈眉州丹稜縣生鐵山者,漢州綿竹縣生竹山者,與潤州同。〉 浙東,以越州上,〈餘姚縣生瀑布泉嶺昍仙茗,大者殊異,小者與襄州同。〉明州、婺州次,〈明州𧵍縣生榆筴村,婺州東陽縣東白山與荊州同。〉台州下。〈台州始豐縣生赤城者,與歙州同。〉 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 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 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福州生閩縣方山之隂也。〉 其恩、播、費、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 九之略[编辑]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時,於野寺山園,叢手而掇,乃蒸,乃舂,乃拍,乃復以火乾之,則又棨、撲、焙、貫、棚、穿、育等七事皆廢。 其煮器,若松間石上可坐,則具列廢。用槁薪、鼎䥶之屬,則風爐、灰承、炭檛、火筴、交床等廢。若瞰泉臨澗,則水方、滌方、漉水囊廢。若五人已下,茶可末而精者,則羅合廢。若援藟躋嵓,引絙入洞,於山口灸而末之,或紙包合貯,則碾、拂末等廢。既瓢、盌、竹筴、札、熟盂、鹾簋悉以一筥盛之,則都籃廢。 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闕一,則茶廢矣! 十之圖[编辑] 以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佈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於是《茶經》之始終備焉。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