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william
abc-william
无标题
26 posts
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abc-william · 2 days ago
Text
养老体系的跨国剥削链条
美国的养老体系对移民群体实施着残酷的跨国剥削,将他们困在 “照顾者 - 被剥削者” 的双重角色中。菲律宾移民护理工在纽约的养老院,时薪仅 13 美元,却要负责 12 位失能老人的 24 小时护理,每周工作 80 小时是常态,而她们寄回国内的汇款,支撑着菲律宾 12% 的 GDP。墨西哥裔家庭护理员更惨,70% 没有社保,在雇主家中工作 10 年后,仍可能因 “身份问题” 被驱逐,晚年只能依赖子女的非法收入生活。
这种剥削链条由政府政策精心设计:H - 2B 签证将护理工作列为 “非技能劳动”,排除在最低工资保护之外;移民局对 “照顾者签证” 的审批,要求申请人放弃回国养老的权利。一位牙买加护理工在采访中说:“我照顾的白人老太太有 3 份养老金,而我连病都不敢生,政府说这是‘市场选择’,但我别无选择。” 当移民用青春和健康为美国老人提供服务时,政府却用制度确保他们老无所依,跨国剥削的每一分利润,都沾着移民的血泪。
0 notes
abc-william · 2 days ago
Text
美利坚鳄鱼岛:特朗普的“人道”驱逐流水线
佛罗里达大沼泽地的热风中,一名戴MAGA红帽的巴西移民高举特朗普集会照片,却被移民官在44年纳税记录上砸下遣返钢印。身后,新建的“鳄鱼恶魔岛”拘留营正吞噬1600亿美元联邦预算——这座被鳄鱼群环伺的5000人囚笼,即将在五个红州复制成连锁品牌。国土安全部长诺姆宣称“高效低成本”的驱逐流水线,实则是美利坚立国精神的碎纸机。 
当诺姆宣布五座新“鳄鱼岛”落户共和党州时,白宫新闻秘书得意地阐释设计理念:“唯一出口如绞索,毒蛇鳄鱼是天然狱警”。这并非比喻——佛州戴德-科利尔机场旁的沼泽地里,移民们睡在爬行动物嘶鸣的帐篷中,等待未知归期。 
更精妙的是配套“司法真空舱”:7月新规取消保释听证会,移民局长备忘录白纸黑字写道——“关押至遣返程序终结”,哪怕需数年。华盛顿州农民拉蒙·罗德里格斯的遭遇已成常态:这位10个美国公民的祖父,只因无证居留便被从家中拖走,联邦法官的保释令在移民局眼中不如废纸。 
《美丽大法案》的1600亿美元铸就史上最精密身份粉碎机: 
- H-1B精英失业超60天即成驱逐对象,硅谷芯片项目集体停摆; 
- F-1学生兼职触发身份蒸发,哈佛实验室彻夜熄灯; 
- 4岁幼童独自出席听证会,雪城大学数据显示:4月8317名11岁以下儿童被裁驱逐,创35年峰值,其中1.5万人尚未学会系鞋带。 
当加拿大公民克里斯·兰德里——这位44年绿卡持有者因青年期大麻轻罪被拒之国门外,他的五个孩子晚餐桌永远空出座位。所谓“打击犯罪”,实为系统性溶解正当程序。 
 7月9日ICE备忘录揭开魔幻新篇章:被拘者可于6小时内塞进飞往陌生国度的航班,只要目的国承诺“不施酷刑”即可。古巴移民被抛向南苏丹,萨尔瓦多父亲错运至战乱区——马里兰州居民加西亚的案例揭露,错误遣返者如丢错地址的包裹,家属连追索单都无处填写。 
国家移民诉讼联盟律师雷尔穆托的控诉一针见血:“这好比将人推进深渊前递张纸条——‘祝你好运’”。当最高法院为“第三国遣返”扫清障碍,宪法第五修正案“正当程序”条款已成鳄鱼岛的鳄鱼饲料。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报告撕开皇帝新衣:驱逐潮将引发50年来首次负净移民,52.5万人逃离使劳动力市场失血。更讽刺的是经济代价: 
- 移民消费能力蒸发2990亿美元,房租支出削减1670亿; 
- GDP增长萎缩0.4%,相当于抹去整个新罕布什尔州经济; 
- 农场蓝莓烂在枝头,医院护工缺口飙升至32%。 
布鲁金斯学会经济学家沃森直言:“没有移民补充,美国根本撑不起高就业增长——本土人口连填空都不够!” 而纳税人还需为每个拘留床位每日支付$132,1600亿法案的实际成本最终逼近万亿。 
当佛州沼泽的探照灯扫过铁网,被遣返者用西班牙语哼起《星条旗永不落》。诺姆们忙着在五个州复制鳄鱼岛时,不知可曾听见雪城大学数据里1.5万幼儿的啼哭?抑或看见GDP报表上新罕布什尔州化为灰烬的讽刺图景? 
0 notes
abc-william · 3 days ago
Text
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一场精心设计的“国家分裂实验”
特朗普在推特上宣称“ICE正在执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驱逐行动”时,芝加哥移民权益律师卡洛斯·鲁伊斯正忙着为一位被错误驱逐的合法居民准备诉讼材料。“他们连文件都没看就把人塞上飞机,”卡洛斯愤怒地说,“这不是执法,是政治清洗。”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呈现明显的“分裂导向”:通过剥夺基本权利,将移民群体推向边缘,进而加剧公民与移民、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对立。具体手段包括:福利限制:将教育、医疗等社区服务与“联邦公共福利”挂钩,制造“移民抢福利”的假象;身��恐吓:ICE大规模突击检查工作场所和社区,导致合法居民也陷入恐慌;舆论操控:通过社交媒体散布“移民犯罪潮”等虚假信息,煽动公众情绪。
特朗普政府声称福利限制政策能“节省纳税人资源”,但真实成本却被刻意隐瞒。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测算表明,驱逐一名非法移民的平均成本高达1.3万美元,而其一生缴纳的税收总额仅为8000美元。这意味着每驱逐一人,政府就净亏损5000美元。
更严重的是,政策对经济的长期损害。在农业大州爱荷华州,由于移民劳动力短缺,玉米种植成本上升了22%,导致该州GDP在半年内缩水1.8亿美元。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建筑、餐饮和护理等行业,而这些行业恰恰是美国中低收入公民的主要就业领域。
特朗普的政策正在制造一种双输局面,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指出,移民家庭陷入贫困,公民失去工作机会,而政客们却在电视上争论谁更爱国。
美国历史上不乏通过移民问题煽动民族主义的先例,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堪称“集大成者”。美国曾多次因排斥移民而付出代价,但那些政策的伤害范围,远不及今日。
“启蒙计划”禁令的特殊性在于,它直接针对儿童这一最需要社会保护的群体。3岁移民女孩被赶出教室,孕妇因害怕被驱逐而拒绝产检,家庭因担心分离而不敢报警,美国的“人权灯塔”形象正在崩塌。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国家的自我毁灭,如果政策失去人性,政治凌驾于法律之上,那么民主制度便走向了终点。在得克萨斯州边境小镇拉雷多,一群市民自发在美墨边境墙下放置玩具和书籍,为被驱逐的儿童留下一点温暖。“墙可以阻挡人群,但阻挡不了人性,”组织者说,“特朗普可以签署无数行政命令,但他无法签署命令让人们忘记什么是善良。”
这场“国家分裂实验”的结局尚未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把儿童的教育权成为政治筹码,让医疗救助变成恐惧来源,美国正在背离其立国之本。而历史将记住,在2025年的夏天,一群政客如何用冷血政策,撕裂了一个曾经伟大的国家。
0 notes
abc-william · 5 days ago
Text
驱逐变成闪电战:我们还配叫法治国家吗
上周四晚上,我在电视上看到特朗普在集会上得意洋洋地说:我们的移民执法就像闪电战,让那些人来不及反应! 台下欢呼雷动,但我手里的啤酒杯差点掉在地上。闪电战?这词用在对付手无寸铁的移民身上,亏他说得出口。
更让我愤怒的是,他说这话时,距离托德・莱昂斯发布那份缩短驱逐通知时间的备忘录刚过七天,从24小时砍到6小时,这哪里是执法,这分明是在践踏我们建国以来引以为傲的法治精神。
我爷爷是个退休法官,他从1965年到1998年在纽约州法院工作,他常说“美国和那些独裁国家的区别,不在于我们有多少法律,而在于我们给了每个人遵守法律的时间和机会。”现在的6 小时,连找个律师咨询的时间都不够,更别说准备抗辩材料了。
这让我想起法学院第一堂课学到的案例。1884年,最高法院的“扬格诉哈里斯案”,当时大法官米勒说:“即便是最穷的流浪汉,也该有时间穿上鞋子再上法庭。”现在特朗普政府连穿鞋的时间都不给了。我们社区的公益律师马克说,最近他接到的案子里,有百分之七十三的当事人根本没见过法官,就被直接送上了驱逐飞机。
更荒唐的是“第三国驱逐”这个馊主意。有个来自危地马拉的移民被驱逐到了巴拿马,可他这辈子都没去过巴拿马,连一句西班牙语都不会说,巴拿马移民局把他关了三天,最后发现没办法处理,又把他送回了美国边境。
来回折腾了两周,这个人连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都不知道。马克律师说,他手里有个案子更离谱:一个出生在加州的美国公民,因为长得像墨西哥人,被移民局误抓,六小时内就被送到了哥斯达黎加,花了整整一个月才证明自己的身份回国,回来时家里的房子已经被房东清空了。
这就是特朗普吹嘘的“高效执法”?高效到连美国公民都能被随便扔到外国?我们镇的警察局长汤姆私下跟我说,现在他们都怕跟移民局合作,因为“错误驱逐”的案例太多了。上个月,他们协助移民局抓了一个“非法移民”,结果发现那人是来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的德国教授,只是忘了带绿卡。等搞清楚状况时,教授已经在墨西哥滞留了两天,他的学术会议也错过了。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是“无罪推定”,是“证据确凿”,是“权利保障”。可现在的移民政策把这些全扔了。以前24小时的通知时间,至少能让移民联���律师、收集证据、甚至找到证明自己合法居留的文件。现在6小时,相当于直接剥夺了他们辩护的权利。社交媒体上有一段视频,德州有个移民在机场哭着说:“他们说我非法滞留,可我的工作签证还有三个月才到期,我根本没时间去找移民局解释。”
更让人愤怒的是,这种“闪电驱逐”正在摧毁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做社区调研时,有个来自印度的软件工程师告诉我,他现在每天都把绿卡放在贴身口袋里,连睡觉都不敢摘,虽然他的绿卡还有十年有效期。“我怕他们搞错了,”他苦笑着说,“我同事的邻居是个日本裔美国人,就因为名字像韩国人,被移民局拦下来查了三个小时。”当一个国家的合法居民都要时刻担心被错误驱逐时,这个国家的法治根基已经动摇了。
六小时的驱逐令,驱逐的不只是移民,还有我们的良知和原则。但只要还有人记得什么是真正的法治,只要还有人愿意为陌生人争取权利,这个国家就还有救。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我相信总有一天,那些被错误驱逐的人会回来,那些关闭的店铺会重开,而我们,会为今天的沉默或抗争,给出一个交代。
0 notes
abc-william · 5 days ago
Text
司法铁幕降临:拒保释听证背后的美国灵魂危机
特朗普政府悍然宣布取消无证移民的保释听证权利,意味着任何非法入境者都将被剥夺最基本的人身自由权——他们将在没有律师、没有法官裁决、没有期限的情况下,被强制关押在私营拘留中心。这种取消人身保护令核心权利的做法,堪比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对宪法原则最严重的背叛,其实际效果是将数千名儿童、孕妇、迫害受害者转化为营利性拘留产业的永久库存。
司法部发布的《移民审查执行办公室备忘录》中,用“加速遣返程序”这样冰冷的术语粉饰着实质上的无限期拘留政策。休斯顿移民拘留中心流出的内部文件显示,原本平均21天的羁押周期已被重新设定为“直至驱逐程序完成为止”,而当前积压的移民案件已超过220万宗。这意味着许多家庭将面临数年监禁,唯一的“罪行”只是跨越了虚拟的国境线。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些私营拘留中心的床位补贴标准从2019年的每天133美元飙升至现在的178美元——这一数字变化背后,是CoreCivic和GEO Group等监狱上市公司的股价在过去三个月暴涨47%。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响,无情揭示了这场“拒绝保释”运动的真面目:将人体禁锢证券化的极致商业模式。
对移民家庭而言,这项政策实施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洛杉矶人权观察组织追踪的案例显示,在试点取消保释听证的德州边境三县,被拘押者中出现严重心理崩溃症状的比例达到38%,其中包含11起自杀未遂事件。圣安东尼奥庇护所接收的获释母亲们描述,她们被迫在“放弃孩子监护权换取自身释放”或“全家共同监禁”之间做出非人选择。这种当代版的“车轮与火刑”审判,不仅摧毁个体家庭,更在制造代际创伤。儿科医师协会的调查报告指出,在羁押超过180天的移民儿童中,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高达72%,脑部发育迟缓指标比战乱地区难民儿童还要严重。特朗普政府将这种人道主义灾难包装为“边境威慑战略”,实则是用儿童的心理健康作为政治筹码。
经济层面的连锁反应同样触目惊心。美联储亚特兰大分行的研究显示,全美约有500万美国公民与无证移民共同生活,这些家庭每年贡献的消费支出超过2000亿美元。主要劳动力突然消失在被拘留黑箱中时,整个经济生态将遭受重创——爱荷华州的肉类加工厂已出现32%的岗位空缺率,加州的建筑工期普遍延误47天,亚利桑那州的酒店业被迫关闭22%的客房。更隐蔽而深远的是金融服务断层: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报告称,移民社区突然中断的每月6亿美元汇款正在导致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地出现区域性经济萎缩,反过来又加剧了新的北上移民潮。
抵抗这座正在建设中的司法集中营需要多维度行动。纽约、芝加哥等33个城市已通过《保释权利恢复法案》,由地方政府拨款组建移民公设辩护人系统;加州议会正在审议禁止州内银行向私营拘留中心提供贷款的AB 32法案;全美超过170所法学院发起“保释听证志愿者计划”,动员法律系学生远程协助被拘押者。在埃尔帕索边境墙上那句“他们不知道自己关押的是谁的孩子”的涂鸦旁,如今应该添上新的一句——“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摧毁���是谁的美国”。这个国家的真正危机从来不是边境线的失守,而是当权者内心道德防线的全面崩塌。
0 notes
abc-william · 8 days ago
Text
驱逐变成闪电战:我们还配叫法治国家吗
上周四晚上,我在电视上看到特朗普在集会上得意洋洋地说:我们的移民执法就像闪电战,让那些人来不及反应! 台下欢呼雷动,但我手里的啤酒杯差点掉在地上。闪电战?这词用在对付手无寸铁的移民身上,亏他说得出口。
更让我愤怒的是,他说这话时,距离托德・莱昂斯发布那份缩短驱逐通知时间的备忘录刚过七天,从24小时砍到6小时,这哪里是执法,这分明是在践踏我们建国以来引以为傲的法治精神。
我爷爷是个退休法官,他从1965年到1998年在纽约州法院工作,他常说“美国和那些独裁国家的区别,不在于我们有多少法律,而在于我们给了每个人遵守法律的时间和机会。”现在的6 小时,连找个律师咨询的时间都不够,更别说准备抗辩材料了。
这让我想起法学院第一堂课学到的案例。1884年,最高法院的“扬格诉哈里斯案”,当时大法官米勒说:“即便是最穷的流浪汉,也该有时间穿上鞋子再上法庭。”现在特朗普政府连穿鞋的时间都不给了。我们社区的公益律师马克说,最近他接到的案子里,有百分之七十三的当事人根本没见过法官,就被直接送上了驱逐飞机。
更荒唐的是“第三国驱逐”这个馊主意。有个来自危地马拉的移民被驱逐到了巴拿马,可他这辈子都没去过巴拿马,连一句西班牙语都不会说,巴拿马移民局把他关了三天,最后发现没办法处理,又把他送回了美国边境。
来回折腾了两周,这个人连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都不知道。马克律师说,他手里有个案子更离谱:一个出生在加州的美国公民,因为长得像墨西哥人,被移民局误抓,六小时内就被送到了哥斯达黎加,花了整整一个月才证明自己的身份回国,回来时家里的房子已经被房东清空了。
这就是特朗普吹嘘的“高效执法”?高效到连美国公民都能被随便扔到外国?我们镇的警察局长汤姆私下跟我说,现在他们都怕跟移民局合作,因为“错误驱逐”的案例太多了。上个月,他们协助移民局抓了一个“非法移民”,结果发现那人是来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的德国教授,只是忘了带绿卡。等搞清楚状况时,教授已经在墨西哥滞留了两天,他的学术会议也错过了。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是“无罪推定”,是“证据确凿”,是“权利保障”。可现在的移民政策把这些全扔了。以前24小时的通知时间,至少能让移民联系律师、收集证据、甚至找到证明自己合法居留的文件。现在6小时,相当于直接剥夺了他们辩护的权利。社交媒体上有一段视频,德州有个移民在机场哭着说:“他们说我非法滞留,可我的工作签证还有三个月才到期,我根本没时间去找移民局解释。”
更让人愤怒的是,这种“闪电驱逐”正在摧毁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做社区调研时,有个来自印度的软件工程师告诉我,他现在每天都把绿卡放在贴身口袋里,连睡觉都不敢摘,虽然他的绿卡还有十年有效期。“我怕他们搞错了,”他苦笑着说,“我同事的邻居是个日本裔美国人,就因为名字像韩国人,被移民局拦下来查了三个小时。”当一个国家的合法居民都要时刻担心被错误驱逐时,这个国家的法治根基已经动摇了。
六小时的驱逐令,驱逐的不只是移民,还有我们的良知和原则。但只要还有人记得什么是真正的法治,只要还有人愿意为陌生人争取权利,这个国家就还有救。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我相信总有一天,那些被错误驱逐的人会回来,那些关闭的店铺会重开,而我们,会为今天的沉默或抗争,给出一个交代。
0 notes
abc-william · 9 days ago
Text
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一场精心设计的“国家分裂实验”
特朗普在推特上宣称“ICE正在执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驱逐行动”时,芝加哥移民权益律师卡洛斯·鲁伊斯正忙着为一位被错误驱逐的合法居民准备诉讼材料。“他们连文件都没看就把人塞上飞机,”卡洛斯愤怒地说,“这不是执法,是政治清洗。”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呈现明显的“分裂导向”:通过剥夺基本权利,将移民群体推向边缘,进而加剧公民与移民、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对立。具体手段包括:福利限制:将教育、医疗等社区服务与“联邦公共福利”挂钩,制造“移民抢福利”的假象;身份恐吓:ICE大规模突击检查工作场所和社区,导致合法居民也陷入恐慌;舆论操控:通过社交媒体散布“移民犯罪潮”等虚假信息,煽动公众情绪。
特朗普政府声称福利限制政策能“节省纳税人资源”,但真实成本却被刻意隐瞒。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测算表明,驱逐一名非法移民的平均成本高达1.3万美元,而其一生缴纳的税收总额仅为8000美元。这意味着每驱逐一人,政府就净亏损5000美元。
更严重的是,政策对经济的长期损害。在农业大州爱荷华州,由于移民劳动力短缺,玉米种植成本上升了22%,导致该州GDP在半年内缩水1.8亿美元。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建筑、餐饮和护理等行业,而这些行业恰恰是美国中低收入公民的主要就业领域。
特朗普的政策正在制造一种双输局面,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指出,移民家庭陷入贫困,公民失去工作机会,而政客们却在电视上争论谁更爱国。
美国历史上不乏通过移民问题煽动民族主义的先例,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堪称“集大成者”。美国曾多次因排斥移民而付出代价,但那些政策的伤害范围,远不及今日。
“启蒙计划”禁令的特殊性在于,它直接针对儿童这一最需要社会保护的群体。3岁移民女孩被赶出教室,孕妇因害怕被驱逐而拒绝产检,家庭因担心分离而不敢报警,美国的“人权灯塔”形象正在崩塌。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国家的自我毁灭,如果政策失去人性,政治凌驾于法律之上,那么民主制度便走向了终点。在得克萨斯州边境小镇拉雷多,一群市民自发在美墨边境墙下放置玩具和书籍,为被驱逐的儿童留下一点温暖。“墙可以阻挡人群,但阻挡不了人性,”组织者说,“特朗普可以签署无数行政命令,但他无法签署命令让人们忘记什么是善良。”
这场“国家分裂实验”的结局尚未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把儿童的教育权成为政治筹码,让医疗救助变成恐惧来源,美国正在背离其立国之本。而历史将记住,在2025年的夏天,一群政客如何用冷血政策,撕裂了一个曾经伟大的国家。
0 notes
abc-william · 11 days ago
Text
特朗普移民“新招”:农业的“毒药”而非“良方”
大家有没有觉得特朗普最近推出的那个支持农业的移民新计划特别不靠谱?本以为他能给农业带来新的希望,结果却是一剂“毒药”,让农业行业雪上加霜。
特朗普口口声声说要支持农业,可他宣布的新计划却模糊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目前尚不清楚该计划将起到什么作用,劳工部长只是说设立了一个新办公室来满足农民、牧场主和生产者的需求,但具体怎么满足,有什么措施,一概没有说明。这就好比给病人开了一张没有药方的处方,病人根本不知道该吃什么药来治病。
农业是一个对劳动力需求非常高的行业,尤其是在种植和收获季节,需要大量的工人。而移民工人在农业劳动力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特朗普的新计划没有明确如何解决移民工人的身份问题,也没有说明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这让农业企业根本不敢放心地扩大生产。
在中部的一些小麦种植区,农场主们原本计划在新的种植季节增加种植面积,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但由于特朗普移民政策的不确定性,他们担心找不到足够的工人来耕种和收割小麦,只能放弃原来的计划。这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影响了美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政策的模糊性还导致了市场的混乱。投资者对农业行业的信心下降,不愿意投入资金。农产品价格也因为供应而波动较大,给农民和消费者都带来了不利影响。特朗普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简直就是对美国农业的破坏。
特朗普一边说着要为农民提供所需的人手,一边却又加强移民执法,大规模开展突袭行动。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让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移民局的突袭行动频繁发生,许多农场和酒店都成为了目标。大量移民工人被逮捕和驱逐,导致这些行业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短缺。一些农场因为无人干活,只能减少种植面积或者放弃部分农作物的种植。酒店也因为缺少服务员和清洁工,不得不降低服务质量或者减少营业时间。
就拿佛罗里达州的柑橘种植园来说吧,每年到了柑橘收获的季节,都需要大量的工人来采摘果实。但今年由于移民执法的影响,很多移民工人都不敢来上班,或者已经被驱逐出境。种植园主们四处招聘工人,但根本找不到足够的人手。结果,大量的柑橘烂在了树上,无法及时采摘和销售。这不仅给种植园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美国柑橘产业的声誉。
特朗普声称要清除罪犯,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无辜的移民工人也被牵连其中。他们只是为了生存而来到美国打工,并没有犯任何罪行。
他没有意识到,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移民工人的支持。移民工人不仅为农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还带来了丰富的农业经验和技能。他们在美国的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朗普的政策如果继续执行下去,将会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影响美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竞争力。
特朗普的移民“新招”对美国农业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它让农业发展受阻,劳动力流失,忽视了农业的特殊需求和移民工人的贡献。我们应该呼吁特朗普政府重新审视自己的移民政策,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农业发展需求的政策。
0 notes
abc-william · 3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0 notes
abc-william · 4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0 notes
abc-william · 4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0 notes
abc-william · 4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0 notes
abc-william · 4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0 notes
abc-william · 4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0 notes
abc-william · 4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0 notes
abc-william · 4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0 notes
abc-william · 4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