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lini
fatlini
Fatlini
10 posts
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fatlini · 8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蘇怡靜,0215312,人社系 ,0215312
        對於這次田野參訪的回憶,是從猛然出現的照片勾起的,我記得那天很熱,我懷抱著一個離開學校的校外教學程度的興奮搭上遊覽車,我沒有遲到,很幸運的吃到了一個鹹的蘿蔔絲粿、客家的食物倒是特別,客家小炒、薑絲大腸、鹹湯圓、鹹豬肉,又油又鹹的讓重口味的我十分喜愛,每次吃到總有種驚艷之感,雖然居住在新竹,但並沒有深耕在地,對於客家庄也理直氣壯的沒有一點了解。還記得第一次吃到客家有關的食物是大一客家文化導論的時候的田野餐參訪課程,一行人停在樹蔭下舀一碗鹹湯圓就地吃了起來,還有芋頭粿,上面的芋頭條裸露樸實,不若我從前吃過的細緻泥狀的芋頭粿、吃起來若有一種粗獷之感,上面的鹹蘿蔔絲許或是用豬油與鹽調味、帶蝦米下去一起拌炒,吃起來香氣逼人,口裡咬著厚實的粿,滿溢著芋頭的鹹香,之後參與了學校藝文中心舉辦的文化小旅行,經過一個客家傳統市集,我便向尋鄉似的著急向內尋找我記憶中的味道,在2013的秋天,拍下了這些照片。
        是的,芋頭粿的味道,是我對於客家的第一類接觸,而後又因系上的緣故,我去了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裡面有一台神奇的機器,可以用俯視的角度看到客家菜的料理過程,我完全驚呆了,站在那裡用參觀全館的時間研究那個螢幕,對於客家菜系又有了進一步卻仍初淺的認識,客家小炒、薑絲大腸、擂茶、粄條、客家菜飯、梅干扣肉、客家肉粽、桔醬白斬雞等,在我心中埋下了無論如何必須再次吃到的種子。
        很快的,楊老師的初級客語ㄧ迎來了再次的參訪行程,我們拜訪了苗栗南庄桂花巷、吃了傳奇丈母娘豆干、桂花蛋捲、我最愛的芋頭粿、桂花釀冰、陳年菜卜茶葉蛋,但這絕不是終點、繼續往上走,我們來到了新竹的北埔老街,客家麻糬、花生糖等小吃超級涮嘴,讓人伴手禮買的不亦樂乎,買的轟轟烈烈,在快樂選購擂茶品牌的時候,無意間瞥見老師和同學們正在體驗親自擂茶的樂趣,我跟朋友走近時,大家已經磨完粉了,我堂而皇之的收割大家的成果,現磨的就是香,忘記是多加了芝麻還是花生,喝了非常感動,立刻買了兩盒30包,現場當配的小點也非常好吃,我記得是菜埔餅那類的鹹點,我特別喜歡,一下就幫大家吃光了。
        與上次的歡樂飲食文化之旅相比,初級客語二的參訪行程多了些深層嚴肅的底蘊,這次,我們先從客家���廟宇開始,文化老師來了之後跟我們解釋客家廟宇的重要性、接著帶著整批人馬去參觀另一附近的大廟宇和老建築,大廟宇陳列的農具,讓人有重現客家庄青年武裝的既視感,雖然在廁所前的長廊陳列非常奇怪,不過也無仿。老建築據說裡面許多傢俱是一個望族小姐嫁到客家庄之後帶來的,以現在的水準來說仍十分精緻,原本只覺老建築的窗戶和門的雕花十分精美,後來抬頭一看,整棟房子居然是通透的,天井似的格局舒緩了窄小的缺點,空間感十足,不愧是有錢人的房子。
        離開了房子之後我們來到一個當地居民的活動中心,吃了我最喜愛的芋頭粿,和同屆的朋友在陽台上吃著,意外發現他居然是東勢當地人!所以我們從古老時代的城鎮複習到近代開發的樣貌,像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歷史課。回到老師上課的課堂,正講到新丁粄、紅龜粄、菜包、菜脯絲包,我便胡亂的跟同學學了幾句念法,便覺得自己彷彿又精通了客語,突然也餓了。
        接下來,來到了一個有錢人的莊園,文化老師跟我們講述了關於這個房子的故事,例如下圖示意的暗渠等等,又或是磚瓦如何堆砌成一個家的模樣,精彩的部分是老師講到一半,突然有居民走出來,我才驚覺原來我們超然談論的建築物,也是別人的家,而且他們正住在裡面。居民興奮的補述著老師的話語,釐清了更多脈絡,我也很興奮能離開學校吹吹風學習新知。
        接著我們來到了大房子的後面庭院,是個通風的廣場,四處張望看的到居民的生活痕跡,不知道從小生養在古蹟的人,會不會比較有靈氣。老師繼續帶我們往客家房子的屋頂探究。微風徐徐的吹,把我的心思吹向後山那金字塔一般高聳謎樣的陵墓。老師打趣的跟我們說,客家人死後絕不會沒地方去,因為他們陵墓都蓋的很大,我驚訝於這樣民族主義的思想滿溢於每一個做地方文化的研究者心中,一個充滿愛的記錄者。於是我把老師激動講述的樣子拍攝下來。這個大房子在我看來很有趣,既有著現代實用主義的改建痕跡,又有西化的燈具裝置,卻融合在客家的木窗和紅磚上,格外的和諧,而有了下頁這張我喜歡的照片。
        旅程到了尾聲,我和同學開心的分享一天的收穫,雖然中午吃飯的時候很可惜並沒有吃到任何客家到地的小吃,但仍覺得收穫豐碩(希望中級客語的時候能夠一同策劃文化參訪的行程)很可惜因為時間超過,沒有看到最後的景點(好像是埤塘?),是那天遺憾的地方。
       以一個社科學生來說,田野參訪是從事研究工作很重要的環節,老師這樣一學期一次的參訪恰到好處,我覺得走過鄉野的肌理,心中彷彿又踏實了一些,「出走」,還是挺重要的。
0 notes
fatlini · 8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想像的共同體這本書所涉及的思想份量,與僅僅200多的頁數不成正比,基本上是一個精煉濃縮的著作,我雖讀完,但又不確定定自己是否真讀懂了。簡單來說,作者Benedict Anderson藉由這本書指出現代民族主義的建構事實,從緣起、發展、推展到近況和未來的可能。Anderson強調人們的自我認知,而其他因素則是通過對人們民族意識的覺醒施加影響來發揮其作用。
       從小我就相信自己是一個台灣人,在國外別人問我說你從哪裡來的,我不會說中國或是台北,我會說台灣,但���因為台灣尷尬的處境,從小每一個台灣人都必須面對國外人探詢的追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嗎?中華民國在哪裡?跟台灣是同樣地方嗎?你是華人嗎?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嗎?所以身為一個國族、民族、身份認同混亂的台灣人,我們當然有懷疑過那些大人、教科書灌輸給我們的「台灣」,究竟是什麼樣子。所以當我說我是台灣人,我腦內的認同是,在這座小島上有一群人跟我一起長大,領有同一種護照,同樣一種生存方式,我們同樣熱愛這片土地,這份愛讓我們串連在一起,即便我們永遠不認識彼此。而Anderson把這份想像從我們複雜的思維中抽出來,告訴我們這種想像、這種情感上我覺得我與全部台灣人某層面連結在一起的想法,其實是有意識的被灌輸的,透過傳播媒體、書籍、歌曲、這種有文字故事的形式、發送到每一個人的腦袋裡,帶你去感受、想像那個你想要愛的東西。「沒有任何一種情感的附著是直接的」,所有這些集體的情感都是需要經由中介去產生連結,而最主要的形式則是語言。
       透過印刷資本主義,創造了大量實體文字出現的背景,書寫作為一個符號,一個具有共同性的群體存在,透過資本主義的逐利性(擴大印刷量以增加利潤、造成文字直接被快速而大量的複製)、識字階級的歡迎、言說的力量讓大眾聽見、最後透過教育和教育的普及,遍佈大地,也加速了同時性時間觀念的改變。語言承載了文化的精華,所以都說,要懂得一個民族的文化,最先要習得他們的語言。共同讀者群體的出現恰好與人類語言的多樣性相互作用,使得共同讀者們有了一個通過語言構建的文化想象和同質群體的觀念。記得老師在上課提到,語言的塑造,對於新興國家是一個大麻煩,因為不僅要創造文字,還要鋪陳不存在的歷史脈絡,像日本和韓國在透過文字形塑民族意識之前,沿用的都是他族(中國)的語言,所以就算看得出他族文化沿用的痕跡,一個文字的產生,對一個民族仍是至關緊要的。
       既知一國文字的重要性,從語言的創立本身去探討國家認同的塑造便十分合理,說到民族國家,我對於韓國人過剩的國家意識感到好奇,印象中韓國受到大中華圈文化影響,文字與文化一直受到漢人影響,一直到後期才有意識的制定出自己的語言。細觀韓國文字的發展脈絡,原來發明初期一直被稱為「諺文」、意即俚俗之語,而這種將本國文字視為非公式文字的稱呼,在日本也存在,如古代日本將漢字稱為「真名」,而本國文字則稱為「假名」等,韓國直到近代的日本殖民時期、而後獨立建國後才有了現今韓文的概念。根據Anderson的說法,針對帝國殖民下「官方民族主義」的反作用力,則是他觀察到的最後一波民族主義。日本帝國的瓦解導致新政權的崛起,民族主義者透過「我們的語言」(從前一點也不重要的因素)去凝聚被殖民地的人民,創造了「大韓民國」這類在殖民之前其實不強烈的民族意識,來對抗即將退出的日本。透過最易辨認的語言(而非血緣)作為民族主義的媒介,被殖民者的政權也在複製民族主義,創造屬於新國家的愛國主義。
       民族主義作為一個文化人造物,被創造、被使用,Anderson將民族概念視做一個修辭、一個可供檢視的文化文本,看其如何在十八世紀之後被世界廣泛的共享,讓一個就算不懂文字的文盲,也可以被言說塑造出來的民族概念動員。任何一種想像的方式都立基在文本符號系統,而只有在我們區分彼此時,文化符號才有作用。我是誰?這建立在我們使用或詮釋文字符號的方式,這也是我們在國外或是身處一個截然不同的環境中,對於自身文化、生活方式的認同和體悟會特別強烈,又因為這種被建立的時間觀,我們開始有了共同時代的群體想像(在中世紀,人們受到神學思想影響,形成過去與現在不分的同時性時間觀念,沒有當代這種同時的交錯連帶意象,意識到同一個時間點上,有許多自己並不認識甚至永遠都不會認識的人也存在,並可能在做同一種事。),這個想像讓我雖然從來沒有去過中國,卻還是有身為華人的認同感,雖然沒有去過台灣的所有地方,卻還是有屬於自己的、關於土地的想像。當這樣的觀念嵌入一個群體,便成為民族主義的種子,散播、萌芽在每一個能觸及的土地上。
後:在閱讀的時候,納悶於中文的不通順語句(是否與我閱讀的版本有關?不過也可能是過於通暢的英文原就難詳盡轉譯),也納悶於譯者吳叡人和作者Anderson是否關係深刻,因為他的譯者導讀用字情緒過於飽滿,後來查了資料才發現原來兩者是忘年之交,Anderson影響吳極深,是亦師亦友的存在,讀了他在前幾年Anderson過世前寫給他的信,宛如情書、又像是一個徬徨於國家認同的孩子,拿今日的現況比對多年前關於台灣處境的書寫,不禁冷汗直流,問題從沒被拿起、解決過,無人能、無人肯,我們大概就會一直在這種「維持現況」的混沌狀態下,一直苟活著吧。
0 notes
fatlini · 8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和解之道」描述了一個位於巴西的原始部落:坎尼拉印地安人的樣貌,坎尼拉人口只有1200人,相當於交大大一新生的人數。我們透過研究學者庫克的眼睛,得以窺視一個多年來維持和樂與平衡的原始小社會。在短短的四十分鐘的影片內,我們可以得知身為一個觀察者,庫克與居民的關係卻是異常親密,雖然站在紀錄與分析的立場,庫克可能有失去中立性之疑,但是這樣的關係卻可以帶他進入部落情感的核心,在思想與生活方式逐漸受到外在環境影響的今日,忠實的呈現坎尼拉族人的樣貌。故事圍繞著一對夫妻佩多與尤莫妲展開,試圖用他們的關係說明坎尼拉族的社會規律,影片敘述到,坎尼拉族之所以強盛不息,與他們重視的「共享」觀念有關,不只狩獵的成果、任何以現代角度會被區分為個人「財產」的物品能夠共享,權力也共享、在這個社會裡面的領導者擔任著仲裁的角色,而男女分工與權力位階則是完全平等,女性在家中擁有絕對的權力,而男子則在外代表家庭單位,這樣沒有佔有慾、共享的概念也適用於性,性行為是坎尼拉族獲得愉悅與關係的方式,他們特殊的集體性愛文化,更有凝聚眾人的效果。在坎尼拉族的觀念裡,就算在婚姻關係裡面,多重性伴侶還是被許可的,這樣的自由性愛觀念對於接受現代一夫一妻制觀念教育下長大的我們看來,非常不可思議。一般來說,夫妻之間不能禁止彼此擁有開放的性生活,也不能顯露出明顯的忌妒,但我們的男主角佩多卻不同,而這樣的嫉妒心甚至為整個族群帶來衝突,兩方家族的人相互衝撞,甚至爆發肢體衝突。仔細想來,一旦共享的觀念被挑動,長久以來的平衡被打破,就像西方世界的價值觀漸漸滲入坎尼拉一樣,有不可逆的撼動效果,隨著時間的流動,外面世界的金錢關係走入部落,從前萬物共享的概念被打破,大家開始必須花錢購買物品,生活模式也為了金錢觀念而改變,例如從前全村的狩獵儀式後依序分食肉是理所當然的共識,但現在甚至必須在把獵肉用欄杆圈圍著,以免年輕一輩奪取。同時自由性愛也漸漸消失,坎尼拉族認為自己和白人越來越近,卻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知悉坎尼拉族的文化後,我不禁想拿出我們都熟悉的薩摩亞文化做比對,似乎身為原始部落的共通點在於彼此情感的淡漠,例如以薩摩亞來說,出生家庭、婚姻和成長環境並不若現代社會那樣的僵化而侷限,人們可以自由的依造自我選擇而生活,階級和「命定」這樣的觀念幾近為無,薩麼亞對於生(性)和死的觀念也極為淡然,不若我們害怕死的未知而有繁重的告別儀式等,在性方面,孩童從小學習著大人,將性視為一種平常娛樂,不若現代進行的繁複的去性化教育過程,且現代家的觀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深刻而緊密,強烈的情緒通常也是紛爭的來源,這讓我不禁思考,是否從前人們平實而略顯疏離的情感模式和開放的、性只不過是性不要無限上綱其神聖性的觀念值得我們學習?
0 notes
fatlini · 8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Alcohol Selling On Campus
        Being not able to buy alcohol in campus bothers me a lot.  For me, having a quality time after a long day work with a cup of craft beer holding in my hands is the best moment everyday. But, since selling alcohol is forbidden in campus, i am forced to drink outside or to trudge a long way just for a can of beer, and this really ruins the moment. I wonder is it appropriate to forbidden people buying alcohol in a certain place? After all, buying alcohol is a basic human right, especially in where people are all over legal age to drink.
        To begin with the issue, let’s start from reasons why we should allow selling alcohol in campus. For 10 thousands students who lived in campus, it would be way more convenient that we don't have to walk for 20 minutes just to get a drink anymore. Furthermore, being able to buy alcohol in campus avoids traffic events. People used to drink outside since having a little happy hour time in dorms is forbidden. Although as at any campus, some students may successfully sneak some alcohol into the dorms, there is evidence that drinking on campus is limited and infrequent. Students tend to drink outside and unavoidable drinking and riding.
        Appropriate drinking is a chill lifestyle which should not be forbidden. What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llege should do is to teach students what is the right way to drink instead of cut down all the access to alcohol. It is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e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relax. The university is small society, Schools could not protect students forever.  Being able to buy alcohol in campus cultivate students’ self-discipline which is priceless characteristic for a lifetime.
        Some may say over-drinking might effect students’ lifestyle. Indeed, if students do not understand what is moderate drinking, it may cause drinking problems. But, in my opinion, that is exactly the reason we should allow alcohol selling in campus : to teach students what is appropriate drinking. Students could get into a good habit of moderate drinking when they leave school. Also, people argue about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that drunk people may caused. I admit being able to drink in campus might cause environment problems, such as littering, vomitus anywhere and facilities being destroyed. But for the same reason mentioned above, we will definitely find a way to solve the joint problem such as the increasing social cost after the policy published.
       There are many precedents selling alcohol in campus, such as iconic NTU. Not only because allowing selling alcohol makes a huge amount of financial profits for the college, school managers als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self-discipline. All the evidence shows there is a trend in  higher freedom on campus. Therefore, I suggest colleges Follow the trend and sell alcohol on campus.
1 note · View note
fatlini · 8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四十五部台灣同志電影彙整,你都看過了嗎?
總共女同18部男同27部,由佛心里尼為您整理完畢,
趕快存到書籤列慢慢看完!
喜宴1992
青少年哪吒1993
愛情萬歲1994
美麗在唱歌 1997
不只是喜宴1997
河流1997
美麗少年2000
夜奔2000
逆女2001,電視劇
私角落2001
藍色大門2002
台北朝九晚五2002
那年夏天的浪聲2002
飛躍情海2003
幸福備忘錄2003
孽子2003,電視劇
十七歲的天空2004
豔光四射歌舞團2004
浮生若夢2004
孤戀花2005,電視劇
無偶之家,往事之城2005
酷兒舞台2006
盛夏光年2006
當我們同在一起2006
沿海岸線徵友2007
愛麗絲的鏡子2007
刺青2007
艾草2008
漂浪青春2008
花吃了那女孩2008
渺渺 2008
霓虹心2009
亂青春2009
帶我去遠方2009
命運化妝師2011
女朋友男朋友2012
雙全2013
明天記得愛上我2013
醉·生夢死2015
滿月酒 2015
索多瑪的貓2016
日常對話2016
紐約紐約2016
紅樓夢2018
我們2018
0 notes
fatlini · 8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My tears fall like rain when I heard Eponine singing the very brokenhearted song: “On My Own”. I couldn’t help but put myself directly into her situation. Eponine was a proud princess until her family  has come down in the world. She had no choice but to struggle with life on the streets. Her life was a miserable abyss until she met Marius, the handsome young boy of noble family. Marius is her projection of happiness. His noble blood, his passion for revolution and his kind arouse Eponine’s desire of life. Eponine is brave enough to pursuit an impossible relationship. She loves Marius just as he loves Cosette, Eponine’s rival in love. Although she realize Marius would barely look at her in the way he look at Cosette, she still loves him with all her heart, even with her life. In a chaotic conflict , Eponine took the bullet for Marius and died in his arms with a weak smile. I guess dying for the man she loved may be the happiest moment in her life. All she wants is to have him besides her. She finally complete her wishes that being hold in his arms and confess her love, but only in the few minutes before she died. She loves him, so she couldn't refuse his unreasonable request ; she loves him, so she died for him unregrettably. What made Eponine more close to the real world are her her fight against family and dimmed destiny, her pursuit of justice and her profound and unrequited love. Compared to flat Cosette, Eponine is definitely a round character that audience love the most. We always love the supporting role who trapped in infatuation because the misery they faced reflects our same miserable situation in life.  We cried both for their and our sad story. The rain symbolizes Eponine’s profound and unregrettable love, or it could be a sad history of mine.
image source:https://100waystowrite.wordpress.com/2014/05/20/the-role-of-eponine/
0 notes
fatlini · 8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在前幾年看過由原著文本改編的電影《茱莉小姐》,由我喜歡的演員潔西卡雀絲坦和柯林法洛主演,當時對於飾演茱莉小姐的潔西卡呈現出來的氣場非常震懾,潔西卡是一個非常細膩的演員,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肢體動作、都完美呈現了角色應該有的樣子,連說話之間停頓、呼吸都在角色裡面,完美呈現了茱莉小姐驕傲、卻不得不被慾望支配的卑微,電影用精彩的鏡頭語言講述了慾望如何在性別、階級之間如何流動,當時對於這部電影印象十分深刻。後來聽說有舞劇要反轉女配角女僕的地位,又是Katie mitchell 導演的,覺得一定要看,不知道的人幫你們科普一下好了,Katie mitchell是英國一個有名的解構劇場導演,最有名的就是運用多媒體,在舞台上做出一個real time movie,簡單來說就是直接在舞台上拍電影給你看,欸可以想像一下這個複雜度,電影是透過不斷的雕琢而成的影像結晶,而即時電影因為用舞台呈現沒有重來的機會,所有的場面調度,配音、走位、光線、鏡頭、演員演出等都必須一次到位,需要多麼精準的設計啊,凱蒂的頭腦真的生得非常複雜。有趣的形式加上我對女僕完全沒有印象,真心好奇會是什麼樣子,加上之前反轉角色的劇我都很驚艷(例如翻轉無聊作品《簡愛》大成功的《夢迴藻海》),巨期待,很久以前看到資訊就迫不急待報名了這次活動,還被藝文中心寄信通知說,不好意思太太我們還沒有開放報名,可見我心急程度。交大真的很佛(雖然位子很爛),給我們這些窮學生一個接近藝文活動的機會,人生素養完全有提升,在這邊感謝藝文中心給的票,希望大家永遠不要發現交大藝文中心每學期都會推出精彩而且免費的文化小旅行和藝文活動參訪,我才搶得到名額。
1 note · View note
fatlini · 8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苗栗大埔事件,一個爭議長達十年的土地徵收案件,發生在苗栗縣竹南鎮大埔里,由居民反對政府區段徵收與強制拆遷房屋而引發的一連串抗爭事件。其實早在2008年,群創光電主動向行政院申請擴大開發土地,並提出巨額投資意願的開發案通過後,事件便已開始燃燒。
        2010年苗栗縣政府以擴建「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之名,在98%當地地主同意區段徵收並完成抵價地申請後,進行整地工程,同時對於在區內尚未同意徵收農戶但已被強制徵收的農地上,在即將收成的稻田中直接執行「整地」工程,破壞了徵收範圍的稻田。公民記者將政府毀田影像傳到網路後,媒體爭相報導,引發一連串公民團體的抗爭與全國性的聲援。中央政府眼看事態燃燒,緊急居中協調,當時的行政院長吳敦義宣布將「劃地還農」,但是大埔農民堅持「原地原屋」,反對換地。
        同年8月,因協調未果,大埔自救會成員73歲的朱馮敏老太太不滿政府強徵農地,在自家門口喝下大量除草劑,自殺身亡。事發後,群情激憤,輿論沸騰。事後吳敦義與大埔自救會進行協調,達成「原屋原地保留」決議,並公開表示「今後絕不輕易動用特定農業區的農地,這個原則適用各個開發案與徵收案。」然而苗栗縣政府最後還是無視協調,做出確認4戶「拆屋」之決議。
        2013年苗栗縣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大埔4戶在期限內自行拆遷,否則將強制拆除。 同年7月18日,大埔自救會等團體北上總統府抗議,苗栗縣縣長劉政鴻趁大埔自救會北上抗議空檔,動員百餘警力封鎖現場,迅速拆屋,警方為掩飾強拆行動,搭用民間遊覽車至大埔,劉政鴻更進一步表示此調虎移山的拆除行動是「天賜良機」。抗爭戶與聲援學生雖以鐵鍊纏身,誓言守護家園,引發嚴重警民衝突,但最後,大埔張藥房等4戶拒拆戶位於計劃道路上的部分仍全數遭拆除。
        在2013年7月18日的這個時間點來看,民意大致分為兩派,一派以大埔里長鄭文進的發言為代表,認同政府開發案所帶來的公共利益,期待開發案能夠平衡政府連年升高的財政赤字,認為大埔四戶阻擋地方發展,並影響98%配合土地徵收民眾之合法權益,對於鄉里發展著重在經濟成長。事實上土地徵收的確是地方政府擴充財源最輕鬆的方式,以遠低於市值許多的價格,便宜取得土地,等待開發計畫帶來巨額增值後,再輕鬆轉手,這樣近乎沒有成本獲取來的龐大利益,經常淪為政府與財團交涉的工具,引用事件相關學者徐世榮的話:「透過土地開發,可以獲得利益,彌補財政上的需要,另外,在政治上也很有幫助,可以藉此來固樁腳。這背後的政治、經濟、財政利益都非常龐大,所以執政者一直在抵擋現狀改變,這也是我們在體制內講沒有用的原因。」
        另一派則以大埔自救會為代表,他們強調土地正義,意即將當地民眾的主觀地方認同放置於最優先的地位,讓其獲得充分的資訊,並且擁有充分的參與機會,然後在多元及衝突的論述當中,決定土地使用的未來方向。他們攻擊苗栗縣政府對於發展的認知過於狹隘,只著眼在經濟利益層面,將大埔四戶包裝為少數「釘子戶」、不願意為多數「公益」犧牲的形象,讓人民之間產生對立,政府得以模糊焦點,推卸責任。他們認為,國家徵收土地應該按照更謹慎的比例原則與行政程序、手段,否則將嚴重影響人民居住與人格權。
        多數同意開發案的苗栗居民支持的不僅僅是經濟利益掛帥的開發策略,背後更彰顯一種長久以來見於鄉野的意識型態:唯有順從地方金權集團才得以避免爭端或獲取利益。從里長、警察局長、地方民意代表、最後到縣政府府等層級,形成了一個地方龐大的權力利益輸送紐帶,多數基層的公務人員和居民與其辛苦抵抗權勢,不如順從那股由上而下的洪流,明哲保身。���方霸權根深蒂固,人民的無力感代代相傳,這就是殘酷醜陋的現實,既是苗栗縣的、也是台灣社會結構的過去和現在。
        這一連串看似荒腔走板的土地徵收案件,只是一個遠因導致的後果,單就苗栗縣來看,確實是迫切於財政赤字擴大、縣政府不斷舉債。苗栗的經濟隨著政府資源與知識份子的離開,開始一種萬劫不復的惡性循環。國家傾注資源養育出一個個地方的知識菁英,卻沒有辦法留下他們,中產階級、青壯菁英人口成為都市的養分,地方社會只能成為派系掌控的金權爭鬥之地,和留下來依附派系營生的裙帶社群,但矛盾的是,在中央菁英政治掛帥下,真正擔負著照顧地方弱勢人民等責任的,往往是這些留下來的地方仕紳。
        由以上幾點粗略的提要,可以簡單看出構成大埔事件的要素:金融資本、地主、土地開發商以及官僚機構,他們掌控權力,決定政策走向,並排除不同利益的主張。所以當大埔自救會提出協商或對談,官商派系定然極力避免有任何的實質影響,因為調處機制一旦開啟,資訊從此對稱、雙方的充分溝通必定會增加政府單方面推動計畫的成本,但縣政府沒有想到的是,這次事件藉由公民行動、媒體報導、網路社群的轉載,成功製造全台灣沸騰的輿論,讓以往能夠「和諧」處理的徵收案被攤上檯面,2014年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審撤銷土地徵收,雖然房屋仍無法返還,但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內政部長態度更進一步軟化,表示願幫忙房子蓋回。事態延燒至今,看似落幕,但對權益受損的當事人來說,漫漫十年,正義或許來得太遲。
        大埔四戶的犧牲,讓我們反思土地與人權價值、社會發展以開發主義為單一目標的想像是否過於貧乏、地方政治與經濟的解究竟掌握在誰手中?同時大埔事件也成為公民行動的重要累積與標記,我們看見了公民力量正在興起,更多人民關注並參與公共議題,利用輿論對政府施加的壓力,慢慢推動公共政策的改革,讓權力弱勢的一方能夠擁有公平參與的權力,伸張所謂的「正義」。
0 notes
fatlini · 8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Do you know the pure black actually seems like dark blue under the light?” said my hair stylist when she was trying to convince me to dye my hair in blue-black because i told her I want my hair to be shining black. And that is the first time I notic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olors. The movie title “the blue boy under the moonlight” is translated by Chinese area from the original name  “moonlight”. I think the Chinese version is more appropriate on revealing the whole story.
    ‘Moonlight’ is a sad story told in an extremely poetic way. Unlike other race-related or gay-related  movies, the movie tenderly push the plots without condemning or saving anyone. With the slow rhythm of camera, we get to know the painful but enchanting growth of the little blue boy, Chiron who is unable to express feelings due to the suspicion of himself about an uncertain identity  as a gay and a black. Under this kind of double marginalization,Chiron have no choice but to hide himself into a strong body and put on his superior manner in front of people.Just like his substitute father Juan said “At some point, you gotta decide for yourself who you're going to be. Can't let nobody make that decision for you.”Chiron made his own choice , to be the person he have to be.
     All of the pretending collapsed in the moment when he say to Kevin : ” You  are the only man that's ever touched me.”That second, Chiron reveals the most vulnerable side of himself. No matter how calm and strong he may looks like, he is still the skinny little boy inside, looking for his mom or childhood playmate-lover’s comfort.
    A good movie doesn’t need an answer but left us thinking. “the blue boy under the moonlight”lights up the dark gently.Just like the black becomes the blue, only under the moonlight.
0 notes
fatlini · 8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 里尼金馬奇幻影展17選片指南 》
大家好,我是廢里尼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怪片迷盛事
金,馬,奇,幻,影,展!(仙女撒花)(垃圾鴿甩 _ )
今年的時間是 4 / 7 - 16 ,地點在西門的新光影城/in89
是不是有人不知道這是什麼?那知道金馬獎吧?
金馬奇幻是在幾年前從金馬獨立出來的影展
囊括了各類cult film、好萊塢以外的有趣恐怖、驚悚、血腥片
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非典型愛情故事、黑色喜劇、奇妙科幻片等
在正規的影展套路中,這種選片策略實在讓人太期待了
從里尼就讀高ㄧ那年創立,金馬奇幻影展至今已邁入第八屆
八年來不斷挑逗里尼心中那把cult片小野火(害人家現在變得那麼奇怪> < )
影展年輕,整體形象洋溢著青春氣息,推測團隊很多年輕的血汗勞工(玩笑)
總之,行銷活動、展期規劃、視覺設計,無不散發著美好的活力感,
像滿場慶跟冷場慶這種趣味小細節真的超可愛,沒人看也來慶祝一下啦
電影宣傳文案的撰寫深入淺出、都不知道是誰的怎麼寫的那麼好
專場活動打破以往正襟危坐的觀影體驗,開心就往大螢幕丟爆米花之類
觀眾回饋的熱情也反映在銷售上,特殊專場每每一開賣立刻秒殺完售
簡而來說,金馬奇幻影展就像是仙界金馬的接地氣版本,推薦給大家
介紹說完,接下來幫大家精選十部個人最期待的片子
參加影展的好處之一,就是可能會在上映前搶先看到電影
不過畢竟時間金錢青春年華有限,也是不用每一部都要搶先看
貼心里尼已幫大家註記電影日後是否在台灣上映,以下供大家參考
1.
開幕首推:《自畫像》
陳宏一,MV導演出身,入世感十足,擅長利用光影與造型、營造唯美的畫面,導演作品《花吃了那女孩》曾獲金馬獎最佳造型,2014年 以節奏緊湊、演員張力十足(男女主角是瑋甯女神與莫子儀大大)、視覺效果極佳的《相愛的七種設計》驚艷四方,《自畫像》則是他的最新長片,期待期待
註記:2月已在鹿特丹影展首映,台灣上映時間未定
2.
閉幕回味:《春嬌救志明》
註記:今年4月27即將上映
3.
黑色玩笑:《風水逝家》
註記:今年4月28即將上映
4.
倫理是什麼?:《烈愛雙生》
5.
法國男人不可信:《愛情陷阱》註記:今年5月12即將上映
6.
非典型愛情片:《老爸的秘密情人》
7.
寶萊塢歡樂出品:《魯克罕之愛情診療室》
8.
奇幻驚悚:《驗屍官》註記:今年4月21即將上映
9.
轉型真的有正義:《昨日盛開的花朵》
10.
一點都不輕鬆愉快的:《輕鬆+愉快》
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v1yE3iycs  (風水逝家)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