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nanli
hernanli
Hernan's Blog
22 posts
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hernanli · 7 years ago
Text
北京 72 小时私人攻略
锦瑟阁的新 logo,是好友 TELL 在三年前我来北京时帮我设计的,他当时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要把这个公众号当作是「一个长期文学爱好者的写作理想」。惭愧的是,戴上新 logo 的第一篇文章,竟然迟到了这么久。
三年后,我已经开始在这座城市扎下根,收获了各种各样的东西,从家庭、朋友、工作到自身的积累,其中当然也包括北京本身。对我而言,北京是国内最多元的一个城市,保守与前卫、传统与现代、古典与国际,各种看似冲突的元素在这里相安无事地相处,达成了一种极为巧妙的平衡,让你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表述去定义它,这一点跟伦敦颇有相似之处。因此,北京注定了在每一个人眼里,都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样貌。
这几年来,经常有各地的亲朋好友来北京旅游或出差时,问我有哪些好地方可以去,或者直接由我带路,于是渐渐形成了自己喜欢的几条路线,借这个机会整理出来,也方便以后可以直接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首先想说明的是,3 天时间对于北京这样一个人口超过 2000 万的巨型城市来说,可能连走马观花都算不上,但依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对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 而这 3 天行程里的地点,可以说基本囊括了北京城里我最喜欢的各种元素,在保证感官体验足够丰富的同时,又不至于产生审美疲劳。||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我比较懒所以只写这么多。||
另外,这篇攻略里提及的所有景点和餐馆,都是我自己去过的,所有的感受和评价也是以我为主,因此是所谓的私人攻略。同时,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北京城内,亦即大部分地点是在三环以内而且基本可以串联起来的,所以三环外的奥森、颐和园、798 创意园乃至长城这种京郊的景点,就不放在这里了。
Day 1
香火与胡同 | 上午
第一天的行程,可以从雍和宫开始。
雍和宫始建于 17 世纪,最初是雍正作为皇子时的宅邸(乾隆也出生在这里),后来逐步改建成一座喇嘛庙,如今它是北京香火最旺、最华美的藏传佛寺之一。在最深处的万福阁内有一尊高18米、宽8米的弥勒佛站像,身体主体部分用整根白檀木雕成,是七世达赖在康熙年间从西藏进贡到京城的,非常壮观。每逢重要的传统节日,雍和宫总是人头攒动,「抢头香」更是大年初一的保留节目。雍和宫的入口两侧种着秀美的银杏树,秋天黄叶漫飞的季节里,别忘了还可以来这里散步。
从雍和宫出来后,对面就是著名的五道营胡同。其实相比几年前,五道营如今的商业气息已经越来越浓了,但仍然是一个比南锣鼓巷好太多的地方,值得去走走逛逛,至少里面大部分餐馆和 cafe 的质量还是很有保障的。推荐:藏红花(北京最好的西班牙餐厅)、Metal Hands。
真・老北京的后海 | 下午
从五道营吃完午餐出来,可以坐车途径鼓楼东大街到达什刹海。什刹海其实分为前海、后海和西海三个湖泊。如果不喜欢烟袋斜街和银锭桥两侧熙熙攘攘的游客大军,那么可以直接去后海的西侧,在宋庆龄故居对面,接近德胜门内大街的地方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后海公园。里面游客很少,但有很多精神矍铄的老年人在公园里遛鸟、下棋、打拳,往下走就可以走到湖边,湖面没结冰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在岸边垂钓。这里是展现老北京人生活情趣的一扇窗口。
如果走累了,不妨去柳荫街上的福叁 cafe 歇歇脚,他们的咖啡和甜品都属上乘,这在餐饮雷区遍地的什刹海商圈相当难得。
看剧 | 晚上
北京提供着国内最为丰富的文化生活,各式各样的歌剧和话剧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里想推荐三个供选择的剧院,分别是主要上演传统正剧的国家大剧院,新建成后频频引入国际名剧的天桥艺术中心,以及以小众前卫的话剧闻名的鼓楼西剧场,各自的风格和类型都不同,可以依照个人兴趣先去官网或公众号浏览剧目再决定。
Day 2
谈笑有鸿儒的南城老街 | 上午
第二天可以先到大栅栏(读作:[ dà shí lànr ])旁边的杨梅竹斜街。杨梅竹斜街长 496 米,东起煤市街,西到延寿街。明代称「斜街」,因为该街的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故得名。清朝乾隆十五年( 1750 年)《京城全图》中,标注为「杨媒斜街」。据说这是因为清朝前期这条斜街居住着一位善于说媒的杨媒婆。
杨梅竹斜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星光熠熠的历史,民国时期有七间���局,都是当时的出版企业。如今,诗人、古籍收藏家姜寻在街上开设的模范书局,就是作为雕版印刷和书籍的博物馆及古旧书籍交流展示中心,以纪念当年。 清末民初北京的高级综合商业娱乐场所——青云阁也坐落于此,是当时文士、官员、商贾、贵胄的消遣之所。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鲁迅、梁实秋都曾多次来此饮酒作乐,蔡锷也是在此结识小凤仙。如今青云阁的后门仍在,由青砖砌成,门上有「青云阁」石匾额。对面是一间叫 Soloist 的咖啡店,从二楼的阳台望出去可以俯瞰全街。
杨梅竹斜街的午餐,可以选择去铃木食堂。这是在京城负有盛名的一家连锁日式餐馆,以美味的家常简餐和锅物料理为主,氛围温暖轻松,但周末或节假日的话可能要排队,最好提前预约。
紫禁城的隐蔽路线 | 下午
用完午餐就可以去故宫了。去故宫前记得带上身份证,然后先在公众号上买票,这样可以免去排队购票的麻烦,另外,尽可能避开周末,同时故宫会在周一闭馆。
如果你和我一样,对天安门广场以及广场四周长长的安检队伍感到深恶痛绝,那么请不要和大多数游客以及旅游团一样从天安门进入故宫。我们可以坐车到故宫西华门,然后从护城河(筒子河)内侧,沿着城墙走到故宫南门(午门),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入宫。
故宫有很多条路线,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并且时间有限,那么还是先从中间的主殿开始吧(但肯定会有很多游客),如果此前已经参观过主殿,那么可以沿着右边的偏殿走廊走,人会少很多,而且其实侧面才是拍故宫最好的角度。
一路经过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后,就来到了前后宫的分界处。在这里可以往右,参观经常会被人忽略的钟表馆和珍宝馆(均需另购门票,可以在各自的门口处微信扫码)。钟表馆珍藏有清宫留存的 1000 多件钟表,其中有清宫造办处及广州、苏州制造的国货,也有外国政府及商人当作礼品赠送的舶来品,其中以英国钟表最多,法国、瑞士、美国、日本次之,均精美无比;珍宝馆其实包括了慈宁宫区的整片���域,除了藏列着大量故宫文物,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宫殿穿插其中,运气好的话可以逗逗宫猫,走到最后则是珍妃井。
从珍妃井出来其实已经接近神武门出口了,但我们还没逛完呢,接下来从贞顺门外一条被两边的宫墙夹在中间的幽长走廊往南走,经过东六宫,一直回到保和殿后面的广场,然后参观正中的坤宁宫和御花园,最后再从神武门离开故宫。
以上是我比较喜欢的故宫游览路线,全程走下来应该需要两个半小时左右,但即使这样还是会遗漏西边的宫殿,不过如果全部在一天里走完其实会比较辛苦,所以做出取舍会比较好。
从神武门出来后,正前方就是景山公园,天气好的话可以爬到山顶的万春亭俯瞰故宫全景,要是雾霾天就算了。故宫的西北角楼同样适合拍照,下午的时候不会逆光。
故宫附近可推荐的餐厅都集中在东华门大街,出了神武门往东沿着筒子河走20分钟即到。常年排队的四季民福烤鸭店(故宫店)值得一试,喜欢法餐也可以去附近的 TRB Forbidden City,不过往往需要提前预约。
听歌 | 晚上
第一晚看剧,第二晚就听歌吧。这里想推荐两个地方,一个是 Blue Note,另一个是江湖酒吧。
Blue Note 是国际最知名的爵士音乐现场表演机构,1981年创立于纽约,是爵士乐迷心目中的圣地。而在李宗盛和田坦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爵士乐品牌被引入了中国,并建成了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 Blue Note 北京俱乐部,位于前门东侧的东交民巷。在这里,每周都有格莱美奖级别的大师演出,同时还有融合了更多元素的优秀表演,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搜索公众号浏览节目单。另外需要说明的是,Blue Note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 Live House,它也提供着餐吧的服务,购买门票的观众可以提前进场用餐。虽然餐饮的性价比一般,但胜在提前进场可以选到比较好的座位,如果等演出开始再过来,可能就没有靠前的座位了(会员除外)。
江湖酒吧则是目前北京民谣酒吧里的佼佼者,位于东棉花胡同。能在江湖演出的歌手,水平都不低,另外,类似赵传、陈升这样的歌手也时不时会去酒吧助兴,能不能��到就看你的运气了。同样,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搜索公众号浏览节目单。
Day 3
三里屯太古里 | 中午
最后一天都在东边。第一站是三里屯(喂等一下,别拍太古里优衣库了,我们不去那里……)
三里屯太古里分为北区和南区,大多数有意思的餐厅和商店其实在北区居多,这里想推荐的餐厅有两家,分别是北区的京雅堂(品质很高的午市自助点心套餐)和南区的西贡妈妈(北京最好吃的越南米粉)。
商店的话就不做介绍了,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逛逛,没有兴趣的话,吃完午饭就可以步行到使馆区。
三里屯使馆区 | 下午
从太古里出来后,沿着三里屯路往北走,经过东直门外大街后,就来到了三里屯使馆区。
北京有三个使馆区,分别是亮马桥区、三里屯区和日坛区,每个使馆区的国家都不同,建筑风格也各异,其中三里屯区是最值得一去的。金秋时节,三里屯东五街(在阿根廷大使馆门口右转即是)的银杏完全不逊色于钓鱼台的银杏大道,而更多时候,我们经常去的是三里屯西五街 5 号院里的 C5 Cafe,这是全京城我们最喜欢的一家咖啡店,拿铁、手冲、甜品、环境都无可挑剔,现在基本保持了每周都要去一次的节奏。
离开 C5 后可以继续沿着西五街往西走,然后在三里屯北小街右转往北,一路上会经过很多各种国家的餐厅和外国人,恍惚间有种走在欧洲的感觉。一直走到亮马河边往左进入亮马河南路,经过新东路后,左边有一家装修风格很特别的独栋三层餐吧,叫做 Arrow Factory Brewing(箭厂啤酒),箭厂的两位老板来自英国和瑞典,店里供应着北京一流的精酿啤酒和香肠法棍,如果路过这附近,千万不要错过。
涮羊肉与达利 | 晚上
离开三里屯,最后一天的晚餐可以选择京城特色的涮羊肉,相比起名声在外的聚宝源,我们更喜欢的是现在已经搬到东大桥蓝岛大厦的满福楼。当然,满福楼的排队人数同样不可小觑,建议提早取号排队。
等号期间或者饭前饭后,可以到蓝岛大厦旁边的芳草地购物中心逛逛。芳草地是我们在北京最喜欢的一个 Shopping Mall,同样是商业和艺术结合,它的体验要比 K11 舒服很多。布局独特的商场里随意成列着 500 多件以雕塑为主的艺术作品,其中有不少达利的作品,此外多个楼层还设有专门的展览,内容都非常特别,值得一看。
其实三天的时间很短,一下子就过去了,而且肯定会遗漏其他好玩儿的地方,但这 72 小时的行程,确实是我最想优先推荐给来京朋友的,希望���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也可以留言指教。
欢迎来北京。
0 notes
hernanli · 11 years ago
Text
不知不觉间上推特已经三年多了,其实有时候会觉得如果不是有墙的存在,我不一定能找到这样一个特殊的空间作为自己闲暇之余的乐土,也不一定能认识那么多志同道合天南地北的朋友。推特中文圈是一个很有趣的群体,在这里,无论是文学、科技、体育、音乐还是法律与政治,再到各行各业的生活点滴,都有太多可以讨论和学习的话题。 把天朝无数括噪的声音过滤掉后,推特当然跟微博有很大的区别,后者就像一个偌大的马戏团,团里自然不缺��彩的表演,但也有很多邪恶的魔术师,总是用蹩脚的演出来博取眼球,结果倒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成功,于是观众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却再也离不开马戏团的帐篷。 只是,我很反感一些人总是把能够翻墙拿出来炫耀,我几年前曾经在微博上得到某位律师的帮忙,给接近八百名网友提供了梯子,后来我有留意这些人在墙外的情况,大多数只是尝尝鲜后就此束之高阁(当然也不乏一些跟我在推上成为朋友的,但终究是少数)。梯子毕竟只是工具,只有通过它来“开眼看世界”,才能具备“工具”的价值,如果把梯子当成秀优越感的牌坊,那只不过是“因技废义”——这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就好像你买了一台 iPhone,然后一个 app 都不装,却选择每天换一个手机壳带出去炫耀。与其如此,还不如在微博和知乎上多关注一些值得关注的人。 昨晚跟一个刚到英国的师弟聊了很久,主要是关于社交媒体的发展和知识的碎片化。说到底,碎片化的资讯,墙内也好,墙外也罢,总是要靠自己去分辨和吸收的,否则便没有真正的价值。这几年的法学学习以及对社交媒体的观察所教会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轻信任何单方面的消息和言论,不轻易对任何人事下结论,然后有意识地进行查证溯源——我想,在养成更好的判断能力之前,尽量保持思维的独立性,总归不是一个坏习惯;而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不能让对网络知识碎片的汲取,取代了对书本的阅读,但是说易行难,我周围能坚持留出整块时间用来阅读的朋友,如今越来越少了,我自己也是。 最近一直在忙相当棘手的毕业论文,预计下个月和雪丹旅游完会回国休整一个月,国庆后再回来伦敦实习。到时大部分时间会待在汕头,如果有机会的话,争取能多去几个地方会会老朋友们。 以及各种吃的……
0 notes
hernanli · 11 years ago
Text
伦敦顶级智能公寓:带你走进智能家居的天堂
[本文系作者原创,并发表于泡面网,转载请注明]
英国著名的智能家居制造商 Cornflake 去年夏天在伦敦市中心的“West End”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公寓展厅,这栋名为“Smart App-artment”的智能公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智能科技体验中心,在这里,您将亲身体会到什么是让科技与生活同在的设计 。接下来就让作者带您一起走进这个特别的公寓。
Tumblr media
用 iPad 串联起来的智能家居
这栋智能公寓的每个房间都集聚了各种高新科技,这些科技把整个公寓串联成了一个整体,其中所有的功能都可通过 iPad 里的 App 来控制,这一点从它名字里专门强调的“App-artment”也可以看出来。在伦敦公开亮相后,“Smart App-artment”迅速被视为英国高端房地产业的新代表,这个公寓里展示的都是人们最渴望拥有的自动化科技产品,同时它也和市场上其他专卖店一样进行着智能家居产品的交易。提供一些科技产品并邀请客户到公寓里体验它们在生活方式上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从而吸引客户购买,这一方式正在引起英国零售业的新风向,其实这也是借鉴了美国电子消费领域的发展趋势——体验式零售,即通过真实场景的亲自感受,让客户了解到各类智能家居的新产品是怎样让他们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能轻松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Tumblr media
Cornflake 给每位来参观的访客都配备了一个 iPad,以供他们用来控制公寓里每个角落各项功能的开关。访客们可以在家庭影院里欣赏电影,在两米宽的屏幕上一起玩视频游戏,在带有舞池旋转节奏的特制地板上翩翩起舞,在音响房静静聆听自己喜欢的世界各地的音乐,或者干脆蜷缩在家庭酒吧的沙发里,烤着电子火炉,喝着咖啡,观看弹出式设计的超高清电视。
值得一提的是,公寓里还配置了世界上第一台智能咖啡机,这台造价高达 1 万英镑的咖啡机可以在 45 秒内泡出香醇的咖啡并记录使用者的饮用习惯;而且只要在 iPhone 或 iPad 上选择,它还可以执行煮开水、泡茶、制作热巧克力及榨新鲜果汁等任务,各种冷热饮一应俱全。
Tumblr media
同时,用户们还可以通过 iPhone 或 iPad 来控制和管理家里的各项服务,例如暖气、照明、百叶窗、门禁系统以及整个公寓的数据。当房间里较长时间无人使用时,灯和供暖设备会自动关闭。如果您身在公司而家里空无一人,所有的设备也都可以通过手里的移动设备来远程关闭。
时尚与环保并存的现代设计
很多世界级的科技品牌和制造商,包括苹果、宝华韦健 (Bowers & Wilkins)、快思聪 (Crestron)、德地氏 (De Dietrich)、罗意威 (Loewe)、路创 (Lutron) 和威尔逊金驰 (Wilson Benesch) 等都在公寓内展示着他们最先进的产品。如今,可持续材料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中,这所公寓也不例外。“Smart App-artment”的每个房间配有现代高质量的环保型材料,包括天然粘土石膏、软木、皮革墙面和竹地板等,这表明这所公寓的设计风格与当下提倡的绿色生活是兼容的,同时公寓里的智能产品在运行时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成本,并且可以远程查看和操作,以提高公寓的安全度。
Tumblr media
目前,Cornflake 推出的以家居自动化的智能公寓为主流的消费市场正蓄势待发。根据自定义电子设计与安装协会 (CEDIA) 的报告,在英国,该行业仅去年 (2013) 一年同比增长就达到了 12%,现在价值已达到了 10 亿英镑。Cornflake ���首席执行官 Robin Shephard 表示:
随着置业者对现代的智能家居报以越来越多的期望,冥冥之中我们感觉到现在正是最好的机会。除非你能亲身体验,否则你永远不可能感受到那种科技与生活完美结合的喜悦感。我们的客户大多都异常忙碌,日程紧凑,而且需要频繁跨越多个城市、大洲和时区。这样的 智能公寓 恰好能够使他们周围的环境迅速按照每个人不同的个人需求做出调整。
为了确保智能公寓能提供最真实的体验,公司委托了一个屡获殊荣的设计团队来进行设计并建造该公寓。顶级室内设计师 April Russell 设计了这个面积达到了 4000 平方英尺的展示空间,高端生态建筑承包商 Ecoism Manufacturing 承担了公寓的整体构建,而房间的内部布局则是由国际知名建筑师 Julian Arendt 负责设计,Cornflake 公司还雇佣了声乐专家来校准音响房,以便为客户提供最佳的听觉体验。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这栋智能公寓的信息,或者身在伦敦并有兴趣预定参观,请访问“Smart App-artment”的官方网站。
0 notes
hernanli · 11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后街于我,更像是一个伴随着整个青春的注脚,那些轰轰烈烈的歌和轰轰烈烈的故事,夹杂着太多美好的回忆。这个晚上一首接着一首听着他们十年前、十五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歌,我没有来演唱会前想像中那般激动,反而更多的是感动和怀念,感谢这五个大叔级的老男孩,给了我一个如此特殊而温暖的夜晚。
0 notes
hernanli · 11 years ago
Text
跟亲友聊起在巴黎的收获,我一直说它一下子就取代了伦敦在我心目中的位置,但是静下心来,却发现自己很难做出一个公平的比较。 巴黎的美是扑面而来冲击力十足的,站在浪漫之都,你跨出的每一步都能让你流连忘返,从宫殿教堂,到街边小巷,每一栋建筑,每一个细节,都能让你屏住呼吸伫足欣赏,或大气磅礴,或华美精致;伦敦则不同,如果说巴黎是一位华裙艳服的时尚女郎,那么伦敦更像一位西装革履的绅士,初来乍到,你也会被他独特的气质所吸引,然后开始觉得有些平淡乏味,但只要再过一段时间,你又会慢慢发现伦敦细节里的韵味,日复一日,渐渐地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 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性格,趁自己还在这里,多去挖掘一些能感动自己的地方,多留给自己一些特别的回忆,对我来说,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至于欧洲的下一站,就留给罗马吧。
0 notes
hernanli · 12 years ago
Text
深夜呓语
深夜帮着几位要去云南和四川旅游的朋友做攻略,订客栈订酒店联系熟悉的包车师傅,突然发现自己特别想念祖国。这种想念其实不是简单的思乡之情而已,对我来说,我在那片土地上认识的人,走过的路,去过的地方,做过的每一件事,都编织成了一道道错综复杂的羁绊,把我的根紧紧地缠绕在那里,无法割舍,无法离弃。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这或许也就是当别人问我为什么以后不留在喜欢的英国反而想回去的时候,我脑子里会闪过无数回忆,却无法给出一个明确解释的原因。 自从来英国后,不知不觉已经半年了,这半年里我一直没有遇到适应上的问题,仿佛只是很自然地换了一个地方开始生活和学习,这里的语言、饮食、文化,似乎都没有给我带来什么阻碍,唯一一次困惑反而发生在最初来伦敦的飞机上,当时我迷迷糊糊醒来,看着前座靠背上的实时导航显示屏,那个代表着飞机的红点慢慢划过一个个欧洲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布拉格、柏林、布鲁塞尔,有一瞬间觉得很不真实,也有些茫然失措,不知道自己落地之后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事,将要面对什么样的生活,不过很快,这种感觉就抛诸脑后了—— 直到今晚。 前几天和一位知己聊天,说在面对不同选择的时候,要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实仔细想想,我对于这个问题也从来都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哪有资格厚着脸皮去劝别人。不过人生或许也就是如此,前行的路总归是要自己踏出去才能知道深浅,我们诚然已经有了责任和相应的顾虑,但太多无谓的患得患失,反而会成为心里的绊脚石,��制着自己的步伐和视野。毕业还不到一年,我已经看到太多朋友纷纷陷入苦恼彷徨的境地,社会总是有着现实乃至刻薄的一面,但是趁着我们现在还没有太多可以失去的东西,一起努力吧,做不到改变周遭,就尽量别让周遭改变自己,至少别让那些消极的尘埃,蒙蔽了本应属于这个年纪的色彩。 与诸君共勉。
0 notes
hernanli · 12 years ago
Text
水调歌头 • 留学
但将荔园辞,且赴英伦修。 不知星程几许,何处是依枝? 墨夜挑灯拾卷,酌酒怡情数斗,冷月复初冬。 无心叹花落,有意入莲舟。 平浊浪,挥长袖,斩万愁。 涛声掠过、闲听龙啸取盈珠。 来日轻帆远影,犹记江澜隽秀,倾煞是仙鸥。 揽尽天涯暖,碧海自遨游。
0 notes
hernanli · 12 years ago
Text
毕业
每到了毕业季,我就会特别害怕夏天。一年四季虽然在时间上均分,但在我的记忆里,夏天的比重却远远大于其他三个季节,说到底,怕的还是回忆,和回忆背后沉甸甸的牵挂与不舍。 毕业典礼结束了,明天是最后一顿饭,最后一杯酒,然后最后一晚,醒来,便已不得不离开。离别总是来得太快太仓促,在你还没来得及体会伤感之前,一切便已被塞进行囊,然后陪伴你步上新的旅程。 小时候每次用到「旅程」这个词,总会把很多美好的目的地挂在后面,可是长大了才发现,旅行中最美好的往往不是终点,而是沿途陪伴你一路走来的千般景致。 所以,感谢兄弟们,给了我四年大学生活里最美好的风景。
0 notes
hernanli · 13 years ago
Text
呓语
有很多人都不会忘记第一次在黑夜里独自呼吸的感觉,你睁开眼睛,看着黑暗的天花板,黑暗的周遭,天地沉寂,只能听到自己呼吸和心跳的声音。 很多往事,很多平日想不明白、想不起来的事情,都会在这一刻变得明晰。 母亲说过:每一天只有在床上临睡的时候,那段时间才完全属于自己,能够打扰你的,也只有你自己。所以我是一个不愿早睡的人,从小就这样,于是就渐渐喜欢上了黑夜里的孤独。 我从来都没有哥哥姐姐,小时候在父母两边都是长子,那时候也没什么玩伴,妈妈曾经问我:为什么你不去找小朋友一起玩,我的回答很多年后总是被她引为谈资: ”我喜欢孤独,享受孤独。” 不过我在这种心绪的影响下,只是有些内向,而不会自闭,长大之后自己身上多了一份同龄人少有的淡定和从容,当然也收获了很多很珍贵的朋友。 我想,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只会在这段时间里才能够面对自己,在心里回答一些只有自己才能回答的问题。
0 notes
hernanli · 13 years ago
Text
1000 Days Anniversary
最近这段时间,每天看着手机上我们的恋爱纪念日一天一天逼近1000,感觉特别奇妙,你看,时光就这样轻轻眨着眼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一段段回忆也逐年变成流年里或斑斓或平淡的注脚。每次翻开这些过去的画面,都会觉得感叹不已,感叹我们已经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然后期待我们将去经历更多。 庆幸的是,纵然有羁绊和迷茫,一路走过来,紧握的双手从不曾放开过,彼此的信任也未曾流逝。 昨天晚上,我突然在想,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就要变成四位数了,那么四位数的极限是9999,当我们在一起9999天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呢?算了一下,那是在27年后。27年后,我们已近不惑之年,父母则古稀将至,27年后,我们的事业应早已有成,孩子也业已成才,这样的日子让人憧憬,也让人企盼。我同样相信,到了那时候,你我的双眸里,仍能找到此际的温存和甜蜜。 1000天是一个虽小却意义非凡的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长长的人生路,大大的梦想,小小的愿望,我们一起走,一起寻找,一起收获。 纪念日快乐。
0 notes
hernanli · 14 years ago
Text
又到一年将尽时
一张张日历,把岁月拼凑抑或拆开,三百六十五张日历撕去,就有三百六十五个旧梦渐渐远去。四季转换的钥匙,就这样轻盈而无声地,交给了新的一年。 这是2011年的最后一天,是年轮之交里一次恰到好处的接壤。伸手可及之处,我可以听见时光在阳光里的轻微呼吸,在温和地守候着2012的莅临。 回首这一年,有喜怒哀乐的错落,有欢笑泪水的交融,有酸心的记忆,也有心痛的过往;有跌宕起伏的心绪,也有甜蜜温馨的情感。安静的夜晚,把2011摆放在桌上,用文字打开,五颜六色的记忆便密密匝匝地圈满了脑海,纷乱的思绪入侵心房,开始化作一滴滴露水,慢慢地渗透开来。 对于我而言,这一年里发生了什么?
1 note · View note
hernanli · 14 years ago
Text
夜深沉得有些失意,一任黑暗蔓延成无边的迷茫,看不见月的清润,听不见鸟的鸣唱,高远而深邃的天幕中,只缀着几点零散的星光,寂寥地闪动着微薄的光,时而清晰,时而空茫。 一如心中起伏不定的山峦,也正随着彼城另一颗已经入睡了的心灵,时而欢悦,时而寂苦。一缕寒风,倾诉的是遥远的心语;一夜沉默,沉寂的是岁月的斑斓;一声叹息,落寞的是忧伤的思绪。 月凉如水的冬夜,寒意迫人,撑不起太多的文字,只好,放一抹心事,任一池风华。
0 notes
hernanli · 14 years ago
Text
冬日随笔
好一阵子没来博客,前天登不上,还以为是被封了,差点想去买主机,没想到今天又恢复了,看来只是服务器问题。登录后一看,管理界面也改版了,变得漂亮一些,挺好的。 从十二月开始,气温直线下降,卷进身体里的寒流冰冻着灵魂。孤独的芦苇在寂寞地挥手,四处飞舞的尘埃,逐渐消瘦的枝叶,徒劳地在萧风中作最后挣扎。芳草用微弱的气息守住呼吸,不知名的鸟儿呢喃低鸣,岁月的心跳恪守着冬季独有的庄严。 南方的冬天,总是来得猝然。而生活中,让你猝不及防的事情,又何止万千?昨夜1点多,和女朋友在酒店的室友突然独自一人回来,拿给我一瓶酒,给我看他的心上人摘下来还给他的戒指,然后开始向我诉说他们这一路走来的幸福,偶尔的插曲,以及最近的异常。
0 notes
hernanli · 14 years ago
Text
由贺卫方深大讲座所联想到的言论自由
刚才试验后发现,分别从墙外和墙内进入我的Blog,那个twitter小工具所显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从墙外的话,它所显示的是很漂亮的twitter following的打钩标志以及Username,但如果是从墙内呢,不仅页面载入速度会明显慢下来,而且所显示的也只是没有java的连接代码,点击后自然也是天朝所不存在的网站。 墙是一种很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从互联网开始普及起,来自国家权力机关的网络审查和限制就一直存在着,直至后来发展为“大名鼎鼎”的GFW。它的功绩不可谓不大,驱逐google,封锁世界上最流行的两个社交网站,屏蔽敏感词,其控制的区域一直在扩大,对于网民的网络干涉也越来越严重,这已经涉及到了言论自由的范畴。 昨天晚上,我有幸聆听了贺卫方教授在深大的讲座,受益匪浅。贺老师讲座的主题是《热点案件中的媒体与司法问题》,其中不乏很多关于言论自由的分析和论证,这个主题所涵盖的内容和外延非常大,本文所要表达的,主要是关于言论自由的定义及其在��今中国的现状和反思。
0 notes
hernanli · 14 years ago
Text
阳光细语
午后。 在明亮宽敞的文科楼自习室,写着剑桥一的阅读题。 不适应,不清晰,做题效率也不高。我却并无丝毫焦躁,反而是心静如水。 因为眼前有阳光。 我一直喜欢深大文科楼的原因,就是这里的每一栋建筑物,都能让你从各个角落里望出去就是阳光。 望出去就是阳光,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还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一年换教室,在那个教室里,我每次透过冷冰冰的铁栏望出去,看到的还是一排排冷色调的金属,在繁重的课程间隙里看到这些,实在不是什么令人心生愉悦的事情。 人的天性,总是渴望阳光,渴望自由的。就像现在眼前洒在我课桌上的几缕金色,洋溢着的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温暖。 对,希望,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虽然前程有很多未知的因素在伺机而动,它们或许是鲜花,或许是绊脚石,但在我看来,却都是这一路上不可或缺的景致,人生的精彩也正在于此,何故作出惶惶不可终日之状呢? 有所期盼,心才有所可安,我是你的阳光,无论前路如何,我们虽远必往。 置笔,该上课了。 加油。
0 notes
hernanli · 14 years ago
Text
建博第一天
忙活了一阵子,实在不懂如何搞WordPress的美化,我是代码苦手…… 不过想想也算了,毕竟,blog的意义在于更好的交流,太注重于外观和美化,未免有“因技废义”之嫌,更何况我的blog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将是以文字为主,这种简洁的界面,或许也更合适一点。 新学期开始5周后,我才开始步入雅思的备考阶段,我的英语基础虽然不差,但也难言优秀,半年内要拿下6.5以上的雅思,同时还有司考的压力,对我而言考验不可谓不大。不过就像老婆一直说的,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少。虽然我不是那种会为��个目的或者目标拼尽一切的人,但在现在这样一个阶段,改变一下自己的观念未尝不是更合理的选择。 Anyway,路总是走出来的。
0 notes
hernanli · 14 years ago
Text
午饭前
新一周又开始了,大学的生活节奏总是很快,一天,一星期,一学期。 然后四年。 人无论在什么时候,潜意识里都习惯于去寻找和追逐一些东西,这不是简单的名利之分,而是一种来自精神深处的感悟。 大三了,有一些东西总要开始面临和考虑,我也要做出改变了,毕竟,短短几年后,我便要承担起家庭,承担起事业,还有身边的人。 我的视野比起同龄人而言,或许是要宽阔一些的,但视野或许无限,一个人的时间却终究是有限的,这样的机会和青春,谁都消耗不起,我也一样。 我是骨子里泛着理想主义浪花的人,但却也要去面对越来越迫近的现实,幸运的是,我的家境和背景,让我可以少去一层对未来的忧虑,只是究竟怎样的路才适合自己,却要去问我的双脚,还有内心。 我将做出解答。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