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huanting
imhuanting
Untitled
426 posts
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imhuanting · 14 years ago
Text
大債時代(一)
英國央行總裁:「這次風暴的代價,不可以簡單地用這起事件對公共財政所造成的衝擊、對財 富的破壞以及所引起的失業數字來衡量,我們還看到的,經濟裡的其他部門對金融圈失去信任 ..."My word is my bond"是句老話,今天卻成了"My word is my CDO-squared"。」- 書摘前言 當一件事過於美好,美好到不像是真的 Greenspan很清楚房價泡沫的危險性,至少,曾經有段時間是如此。他1995年對全美房地產仲介 談話時說:「房價的趨勢,對消費者心理和行為來說,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消費者把他們的房 地產視為一種避震器或保護毯,對抗未來可能的艱困時期。」...為什麼他說完這話之後,就長 期嚴重地忽略房價?房價泡沫導致人們一窩蜂地進入房市,然後在泡沫破掉時陪到一文不名。 泡沫建立在低利率上,而負責設定這些低利率的人,就是Greenspan。 在那幾年當中,市��用"The Greenspan Put"(葛林斯潘賣權)一詞,來描述這位聯準會主席在保護 股價上的決心。「賣權」是一種選擇權,如果股價下跌,還可以用原先所設定的價格賣股票; 所以,"The Greenspan Put"的意思是,如果市場下跌,Greenspan一定會出來救。 用Richard A. Posner在<A Failure of Capitalism>中的說法:「Greenspan有極大的威望,可以說是免 費的助力,但他捨此不用,而是以升息來抑制房市泡沫,以聯準會加強對商業銀行的控管來 限制高風險的貸款。他認為他可以等到泡沫行程並破掉後,再用降息來善後,這樣就可以避開 政治上的衝突。」 後來,網路股崩盤,接著EEron爆掉,這時,後見之明的人終於看到Greenspan失職了。2001/1/3 ,他打破自己在利率上的穩健路線,一口氣減了半個百分點,降到6%,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個 月裡繼續調降 - 這就是"The Greenspan Put"最惡名昭彰的一個例子。畢竟,如果市場在1996是非 理性繁榮,而且還繼續上漲,那麼來一場崩盤,即使是一場導致小型衰退的崩盤,難道有什麼 不好嗎?如乾旱炎熱國家的森林管理,大地需要火災 - 最好是定期發生、但不要太頻繁發生的 小火災。如果森林沒有這些小火災,灌木就會到處蔓生,提供充足而危險的燃料,最後必然引 發一場大火災。 或許他已經相信了新金融工具的謊言...「要當一個投資天才,你所需要的就是健忘和一個多頭 市場。」 多虧了政府幫忙,國會通過了「禁止立法管理銀行」的法律 立法者幾乎完全不懂衍生性金融商品,也不知道其運作的方式。於是銀行對國會的遊說,不只 成功地說服立法者不要立法而已。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遊說活動,還爭取到更棒的成果:「他們 想辦法讓國會通過了一個實際上是禁止立法的法律。2000美國國會通過了「商品期貨現代化法 案」,其確定CDS不是期貨或選擇權,從而享有主觀機關的監管豁免。甚至還加上一條但書, 用來保護櫃台交易的衍生性商品。 很多國家,都是在統治菁英的有效掌控之下,而這些菁英,完全以自己的利害為考量來治理國 家...隨著金融部門變得越來越富有,他們對美國政府的政治影響力也就與日俱增 - Simon Johnson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把這叫做「寂靜政變」: 不過是十年時間,競選經費、人脈和意識型態等各條支流已經匯集成一條解除管制的大河,從 事後看真是嚇人: ‧堅持資本跨國自由流動 ‧撤銷大蕭條時代把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區隔的管制 ‧國會禁止對信用違約交會做監管 ‧大幅提高投資銀行所能作的槓桿程度 ‧經管會在執行管理時,有一隻巧手介入(我可以說看不見的手嗎?) ‧用一個國際合約以便能讓銀行自行評估風險 ‧故意不配合金融創新的神速發展及時修改法規 經濟學家對過去三次的不景氣,準確預測七次 對經濟學這門「憂鬱的科學」長期的悲觀和烏鴉嘴,金融界有一則笑話:他們說,「經濟學 家對過去三次的不景氣,準確預測七次。」哈哈,顯然他們沒有預測到這一次。 廢了這個法案,華爾街從此無法無天 大蕭條時代所留下的一個重要法案,就是有名的「Glass-Steagall Act」,把投資銀行(這是賭場, 銀行自己下去賭)和商業銀行(這是撲滿,一般人存錢的地方,然後銀行把錢借給其他的普通人 去買房子、車子和做生意)切開。 「Glass-Steagall Act」在1999年遭到廢止。只有八名參議員投下反對票,其中之一是Byron Dorgan ,他說「我判斷,這個案子將會提高納稅人花大錢來救銀行的可能性。」十年後看來,他的預 言還真神準,他觀察道:「現在的文化,是華爾街最懂。」 非銀行的銀行不斷增生成長。Obama總統的財政部長Tim Geithner指出,到了2007年,美國有半 數以上的銀行是掌握在「平行金融體系」手上,而這些機構大部分不受法律的規範。這些機構 ,用Geithner的話來說,「金不起點行的擠兌,卻沒有存款保險這類的保護。」 金融利益不只是重要而已,已經到了所向無敵的程度 英國的經濟史,基本上很大部分是「金融」與「實業」之間的利害消長。?從實業界的角度來 看,倫敦總是想用太快也太不負責任的方式去賺錢;想要從生意上拿走大部分的報酬給出錢 的投資人,對慢慢成長沒耐心,不了解投資和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只想在最短時間裡,達成 像賭場一樣的輝煌報酬。 反過來,站在倫敦金融業的角度來看,則是實業界老是滴咕不停...這些實業家就跟農夫一樣, 不論天氣好壞,都要抱怨交易條件(「英鎊太高了!沒人買得起我們的東西!」;「英鎊太低 了!我們買不起原物料!」),而且實業家已經搞不清楚狀況,不知道所有生意最後的重點, 就是賺錢,其他的,不過是這個目的的手段而已。 早上去上班,你的人生目標是不是「股東價值極大化」? 錢,是做生意地副產品,不是基本存在理由。有誰早上去上班時,會認為他那天最重要的事, 就是讓股東價值極大化?以資本為念的意識型態者有時似乎認為,那就是我們該做的事。這只 顯示,他們是多麼地與世隔絕。大多數有人性的企業,特別是那些最值得去做、也最有意義的 企業,都很專注地做他們做的事情,就這點來看,這就是一種「實業」:醫療和教育,就人類 學的觀點看,這兩者都事實業。 不過,有越來越多的情形是,這些企業的負責人不在把自己是為實業,而是當成生意:而生意 的目的,完全就只是賺錢。生意人的態度,和在實業裡工作的那些人是不同的,而從生意的觀 點看,實業的做事方式往往是愛上了承襲自過去的老實務,固執地缺乏效率,固執地對世界運 作的基本現實漠不關心。 錢,是不會在乎它所從事的事哪一個產業,它只想賺更多的錢。最重要的,是「資本報酬率」 ,至於追求資本報酬率的過程中所涉及的人性或文化,都只是不重要的細節罷了。 在金融市場賺到錢,你通常不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我有一些算是朋友的人在倫敦金融業工作,有時和他們談話,你會好像覺得在撞牆。對他們來 說,金錢至上。...金融界有一件很特別的事,那就是它無拘無束地提供大家這種「被證明看法 正確」的感覺。市場裡的每一筆交易,都有買方和賣方,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其中一方的看法 正確,而另一方錯了,因為價格不是上漲就是下跌。這種對或錯的累積壓力,是造成金融心理 學獨樹一格的原因。 藝術家、運動員、外科醫師、水電工和我們一般人,在內心深處都曾懷疑過自己的能力。但如 果你在金融市場上打滾 - 而且真的賺到錢,你會有一種「事實證明我對了」的篤定(正常人,是 無法這麼篤定的)。這就是為什麼在金錢世界裡成功的人,往往會對自己有很高的評價。這也 是為什麼,他們認為自己是理性的典範,而在別人看來,通常認為他們有點瘋狂。...雷曼兄弟 公司的董事長兼執行長Richard Fuld在國會毫無道歉的證詞,就是個典型。...如果不是這些「宇 宙大師」們的心裡扮演著如此關鍵角色,害我們淪落到這個地步,他們持什麼心態,老實說, 跟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 贏了算你的,輸了算政府的,酷吧? 獎金問題,不在於這些宇宙大師們付給了自己多少錢,而是在於這些獎金鼓勵了冒險,而且完 全不管問題的後果。此外,銀行通常認為自己所冒的風險不會有事,不論他們扯出來的洞有多 大、多糟糕,政府都不可能不出手相救。這表示他們可以繼續下大賭注,並安心地知道,如果 賭出問題了,他們可敬的政府 - 意思是我們,納稅人 - 就會買單。 其實,不必有瘋狂的金融,也能有繁榮的經濟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把加拿大的銀行評為世界最安全,至於美國,第四十名,比波札那共和國落 後二名,英國則是第四十四名。加拿大是八大工業國家裡,唯一不必對銀行紓困的國家,因為 加拿大當時並沒有參加那場瘋狂的投機派對。 附帶一提,這麼做,並沒有讓加拿大變得比較差。自2004以來,加拿大的國民所得平均每年成 長11%,而美國是5%。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對話
開始認真念書了, 念英文的時候很慌,發現全部都忘記了。 翻開以前寫的一本本小冊子,發現我需要的東西都還在上面:) 那時候,也沒有想那麼多, 誰知道四年後真的會用到。 看/念著四年前自己的筆跡, 覺得好像在跟四年前的自己對話一樣。 也許曾經心慌, 但是現在的我彷彿回到四年前, 那個專心衝刺、無所懼,一心一意準備大考的心情。 向以前的自己說聲謝謝, 謝謝你給我自信, 謝謝你告訴我一切都是可以做到的。 一起加油吧! 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Well, I'm Back
嘿!這是在台大最後一年的第一篇文章, 很久沒回來這裡了。 從暑假到現在,一直感覺像是走在鋼索上的感覺, 選了一條跟很多人不一樣的路, 喜歡計畫的我,卻一直敗給自己的懶惰。 為自己找理由的話,應該就是拿國小國中的大隊接力來比喻吧! 要接棒前,看著上一棒越來越接近自己。 那種腳軟的感覺、心慌的感覺、面對無知未來的感覺, 心裡充滿好多問號,What if ...What if ... What if ... What if ... What if ... What if ... What if ... 但我卻忘了,跑完之後通常結果是... 我一點也不緊張了,而且結果一點也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在屬於我的這段時間內我毫不保留、奮力衝刺。 不要有那麼多對於未來What if 的害怕, 才不會在之後對之前有所保留的部分說What if。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這句話我原本一直看不懂, 現在看懂了 :) 雖然是找理由, 不過我找到能夠讓自己原諒自己的故事。 這兩天是這一年最低潮的時候吧! 但是,都過了。 我的心已不再懸著, 而我也不再恐懼! Welcome back !
By the way, 寫給自己看的文章舒服多了。 我實在很佩服那天天天發文為了給別人看的人。 And thanks, If you are still following me!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托兒所烹飪小記
今天我的美食社老師在她女兒的托兒所教 親子烹飪課,就把我找去當她的二廚。 我看到超多超多中班小班大班的小朋友, 今天的菜單是番茄焗烤鈴薯、桂花糯米豆沙捲、 水果三明治、英式鬆餅還有櫻花蝦拌飯。
回答了一些爸爸媽媽烹飪的問題,現在覺得得意的咧。 我想我以後一定是個好爸爸XD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北車日記
上次那麼密集的去北車,已經是高中時代的事了。 大一大二的時候,聽到大學生在補習,還很天真的覺得很 荒謬,想說都已經大學生了還補習,也太對不起自己。後 來發現這就是殘酷的真實,自己混的真實@@ 不過這是題外話啦! 現在看到的台北車站,跟高中比起來,長的完全不一樣。 "想當年",那是個每天身穿制服的時代,就算他顏色再怎 麼醜,布料再怎麼爛,去北車就是一定要穿著,這樣路人 都會知道你是什麼門派的。 其實那時的路人比起現在少得很多,應該說眼中注意到的 路人,也就只有跟自己一樣穿著制服的高中生。現在回想 起來,當時所有的畫面,除了補習班老師以外,一張張都 是年輕的臉龐,以及五花八門的學校制服,如此而已。所 以當時真的不很明白,一些朋友說「很害怕一個人走在北 車的感覺」,那是什麼意思。 北車變得很擠,很忙碌,很競爭。 現在每天到北車的第一個競賽,就是和其他人搶機車位。 如果是補課,我都是利用早上九點的時段;如果是上課, 那就是晚上六點半左右,兩者都是尖峰時段。北車的機車 位基本上跟本不足使用量的二分之一吧我想。(希望郝市 長蓋"有趣的"自行車道之餘趕快想想辦法= = ) 就昨天,我機車前面擋了一輛貨車,貼著貨車左方突然一 個人把機車從車位牽出來。前面是紅燈所有車子塞著不動 ,眼見機不可失位子就在五公尺之前,偏偏就一台貨車擋 著。於是我騎機車繞了貨車整整一圈準備卡位,貨車一開 我就牽到旁邊。約莫零點五秒剛過,後面一個刁根菸的阿 伯ㄘㄟ我問說,「笑臉耶~你要停喔?」我眼看上課都快 來不及了結結巴巴的說「要停」,他又不死心把眼睛睜大 表示疑問,我又再拼命點頭,他才放棄他的獵物離開。( 停車時又被後面的計程車司機一直叭) 在北車走路也是門藝術。 那天小芳興沖沖的跟我講,她找到過馬路的方法了,欸這 真的很重要! 在北車如果趕時間的時候,車子跟該死的人群真的會把你搞 瘋!北車有很多地方沒有紅綠燈,最著名的地方就是赫賣前 面通往新光三越那邊,根據小芳的說法,最好的方式就是走 在人群中間。因為北車的人跟車基本上是互相搶路的(也不知 道是什麼樣的野蠻國家@@),如果你真的趕時間要跟車子拼 了,那你也不要走在最靠近車子的地方,躲在人群裡,永遠 有不怕死的就當你的人肉盾牌。 四五年前,自己就是擠在各大速食店外一群群死白目高中生 其中之一,現在就覺得這群人真的很機車。媽的要開會或等 人阿是不會進去裡面喔!老子要趕路就是給你們這群閒閒沒 事的小鬼擋,擋,擋,塞,塞,塞! 連發傳單的人都要比快。 我是覺得他們很辛苦,所以我都會拿。但是同一條街上,看 不同補習班搶著發傳單的人們,也真夠辛苦的。 為什麼補習班的桌子可以那麼小? 我才不相信,連補課一堂都要收一百的補習班沒錢更新桌椅, 歧視胖子或長的高的人嗎?連書本打開後都放不下,每次上課 除了老師永不間斷的高亢聲音,就是掉筆聲,真是!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6 / 20
人對於幸福總還是健忘的, 其實我真的很幸福。 要當一個看起來永遠陽光的人很難, 那是因為這個人不是外表陽光, 是他心裡陽光,恩。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6 / 13
一直一直下雨的梅雨季節, 今年好像特別久又特別晚。 到處都濕濕的,霉梅的, 這真是個心也容易長霉的季節, 悶透了! 面對報告海,考試洋, 整天就是逃避逃避, 今天伴隨著落枕的脖子, 終於一鼓作氣完成了。 長的越大, 懂得越多, 看到的世界也越多。 深深覺得, 新聞應該只准播快樂的事情, 不然這個世界實在是太悲慘太黑暗了。
期末了, 以往這時候話都很多, 最近網誌卻什麼都沒打。 或許沉默也是一種認識自己的方式吧! 今天在鏡子前刮鬍子, 真的很久沒刮了,有點忘記自己的模樣。 越老越不知道自己是汲汲營營, 還是渾渾噩噩, 不過我只想時時開開心心。 唱歌吧! 真的挺快樂的。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When U Say Nothing at All
Ronan Keating It's amazing   How you can speak right to my heart  without saying a word   you can light up the dark  Try as I may   I can never explain what I hear   When you don't say a thing   The smile on your face   lets me know that you need me   There's a truth in your eyes  saying you'll never leave me  The touch of your hand   says you'll catch me wherever I fall  You say it best  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  All day long   I can hear people talking out loud  But when you hold me near you drown out the crowd  Try as they may, they can never define  What's been said between your heart and mine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決定
是時候離開了, 這次出完隊,覺得沒有留下來的欲念了。 乘興而返,敗興而歸囉! 暑假還有最後的責任, 接下來,我會很瀟灑的說再見。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人性
今天的事情, 只是讓我發現,或許我的修行還不夠。 理性與感性、野性的脈衝與反野性的箝制, 心與靈居然是可以分開的。 也就是同時有兩個聲音在身體裏面對話,或是說有兩個力量在對峙。 知道自己心的歸屬,就能不斷的修行。 讓對於不屬於自己的,不奢求; 讓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更珍惜。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麼為何今天會如此的不愉快? 那是對於曾經擁有的失去,所表達的不甘願。 行為財務真的就是說,人是一種"loss aversion"的動物。 你沒有它的時候不一定會羨慕, 但是你曾擁有它再失去它,怎麼就是那麼有一絲不甘願。 最後我告訴我自己, 還是別鑽牛角尖吧!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春‧藹
太陽越來越早升起,越來越晚西下。 喜歡夏日的傍晚, 有那麼一盞茶的時間, 是路燈尚未亮起,夕陽已經落下,夜色逐間降臨的交會點。 已沉落的日色應在天空就成了暮靄, 我總覺得這一刻的大地很溫暖。 記得以前我總喜歡寫那是「夕陽給予的溫存」。 今天偶然的紅燈,讓我在機車上看著暮色發呆, 這是好久好久沒有發生的事了。 這次我對它的形容,卻已不是當年濫情的「溫存」, 而是「大地的嘆息」。 感覺這個時候,街道上的人們,結束一天的辛勞,走在回家的路上, 就像太陽歸去一樣。 暮靄就像是每個下班的人,伸伸懶腰,「吁」的一口長氣一樣, 它是每個歸者對家的眷戀,所以那麼溫暖吧! 覺得越來越忙碌了,時間越來越不是自己的, 看著身旁汲汲營營的同學,偷閒都是一種罪過。 是否人真的越大,就一定得面臨「不自由」的這個事實呢? 因為不再是小子了,開始想到工作的事。 小學的時候從來想像不出有一天自己念大學的樣子; 大一的時候完全無法想像自己離工作具然可以那麼近。 不自由, 因為所有人都考研究所,你沒考你就吃虧; 因為所有人考研究所都補習,你沒補習就吃虧; 因為所有人都印同學筆記,你自己筆記每一頁少超一句,你就吃虧。 越來越多的身不由己, 越來越不相信什麼叫做活出自己。 至少知道每年的這個季節, 每天的這個時候, 能夠有一個自己靜下來的時間, 還有一個能靜的下來的思緒, 伴著披著暮靄回家的自己。 未來念書不自由時, 未來工作不自由時, 如果想起我還有這個時刻可以偷閒, 我還有這個家可以眷戀, 還有「我可以休息了,太陽明天見」, 那或許也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大幸福。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春‧省
退休以後,放縱自己太久了。 感覺就是別人欠我太多,我不能當濫好人, 可是這不代表我可以不當好人。 正直不是苛薄,不是譏笑,是厚道。 保護自己不是傷害別人。 休息不是懶惰,不是墮落。 今天起, 要講別人一個缺點前,要先講他五個優點; 要講自己的好前,要先講自己五個不好。 不可以忘記反省, 不可以不讀書, 不要變得面目可憎。 加油!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目送(續)
這次卻不是龍應台的〈目送〉了, 是我的。
其實心裡算是安心了一點了, 我爸套聖嚴法師的一句話「好容易」,告訴我這也是他現在的人生哲學。 這是一句很有智慧的話, 如果凡事你用「好容易」的態度來看它,那它真的會變容易。 對於不好的事情,要「好容易」放下; 對於好的事情,要「好容易」堅持。
我外婆這周住院了,為了檢查癌症是否有轉移。 我媽告訴我,外婆對她說:「我不必活得長,但是在剩下的時間我要活得有品質;我不要插管,我想在睡夢中就這麼走!」 她真的很有智慧!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想這不須特定用在人死前的那一刻, 知道自己將死的人所說的話,真的是她一生智慧的精華吧我想。 這是我為我的目送寫下第一篇, 我的感想會是: 「將走的老長者,謝謝你鼓足莫大的勇氣,輕輕的面對你的死亡;  你將它看的好容易,所以身為子女的我們能夠放心,能夠有所適從的陪著您走著。  您離開後,我們無時無刻都會記得您的勇敢,帶著您對我們的愛,繼續走我們的人生。」 阿嬤! 我會時時為你祈禱!你會走得輕鬆的! 要勇敢到最後。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春‧驚
上刑總課,黃蓉間老師說:「訓練腦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對任何事情的描述,濃縮成兩個字。」 對於這件事,我想一個字就夠了,「驚。」 前幾天外婆不舒服,今天診斷出來是「肺腺癌」。 上網查了一下資料,病人大概平均撐不過一年... 記得外公過世的時候,我還小; 祖父過世的時候,是猝逝; 我完全沒有準備有一天,我身邊至親的人, 會像死刑犯被宣布何時處決,然後看著他等死那樣。 不知道要用什麼心情去面對, 祈禱。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春‧霉
你恨我嗎,右腳先生? 因為我 剛升大一第一次把你扭傷,一個多月才好; 升大二的時候車禍,膝蓋擦傷就算了,還把腳捅一個洞; 升大三的時候打球又扭到舊傷,腫的更大。 你恨我嗎,右��先生? 拜託不要,因為我今天又扭到你了,腫的比以往都大。 就算你恨我, 也不要老是在變天時膝蓋酸痛,提醒我我有年紀了, 我知道,好嗎? 總之,我欠你一句抱歉,右腳先生。
我老媽問我要不要吃維骨力, 她深信我一定是骨骼不好才會常扭到。
三個禮拜前,我因為膝蓋腫脹疼痛去看中醫, 吃了中藥好多了; 約莫兩個禮拜前,我的腰莫名疼痛,連睡覺都得側一邊睡, 為了支持健保,不要它倒,我吃膝蓋的藥治腰; 一週前,感謝有史以來的沙塵暴,我的鼻子天天都在跑; 三天後,我感冒了,還沒來得及把跑到不知道哪裡的鼻子抓回來, 我又開始咳嗽,喉嚨發炎腫到聲帶,連說話都沒聲音; 接著今天的事你們也知道了, 人家都說春天是發黴的季節, 謝謝喔! 還真的咧!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3 / 22
拖完地。 剪完這輩子留最長的頭髮。 刮完鬍子。 希望由外而內囉! 諸事皆安定, 開學正好滿一個月!
0 notes
imhuanting · 15 years ago
Text
3 / 21
情人,愛人,可能一輩子會遇到幾個; 懂你的人,包容你的人,疼你的人, 沒有秘密的人,家人,一輩子只要一個,那就夠了。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