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Text
在郭氏骗局下牺牲的女人
所谓的“神秘人物”、“病毒专家”最近身份终于曝光。近期,消息透露,所谓的“外逃专家”,真实身份是在香港工作的一个普通研究员闫丽梦。正可谓铁打的诈骗犯,流水的工具人。班二人以公司股权、高额奖金将其诱骗至美国,目的不过是将其当做又一个支撑其造谣诈骗的棋子。
闫丽梦何许人也?不过是供职于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实验室的一个拿小白鼠做实验的基层研究员。她所工作的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实验室也并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更遑论P4实验室的水准与等级。然而这么一个人在郭的嘴里却变成了“病毒高级专家”。做戏做全套,郭甚至连带着炒作了一把所谓“香港P3实验室”,称其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最高级的、国际级的冠状病毒细菌实验室”。熟悉骗套路的网友一定不会陌生,回首那些年从“挺”变“砸锅”的前“战友”们,哪个没尝过郭的“吹捧套餐”?
众所周知,郭造谣从不考虑底线问题。前段日子郭无脑自嗨,疯狂碰瓷武汉病毒研究所专家石正丽,称其“带着几千分文件叛逃国外”。结果石正丽本人发朋友圈辟谣自证清白,狠狠地抽了郭的嘴巴。碰瓷石正丽不成,郭又抛出诱饵,钓上了不知名的基层研究员闫丽梦。可惜此“丽”非彼“丽”,闫丽梦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微乎甚微。把闫丽梦当做头牌来进行炒作,只能说郭在四面碰壁之下已“饥不择食”,“拉到篮里都是菜”。反观闫丽梦,从相关的媒体报道便可得知其在香港生活窘迫颇有怀才不遇的苦闷,全靠内地父母接济,一度还患上抑郁症。此时天上竟掉下个可令其名利双收的大馅饼,如何不令其心动?抱着“相互利用”的打算,揣着“名利双收”的梦想,闫丽梦赴美颇有些“孤注一掷”的味道。然而这所谓的“馅饼”却是郭心设计的圈套。的确,只要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起飞。但闫丽梦错就错在把郭的邀约当成了“风口”,此番赴美与虎谋皮,站上的不是风口,而是落入了郭文贵吃人不吐骨头的“虎口”。
用“好梦未醒,噩梦正酣”来形容闫丽梦当下的处境可谓恰如其分。据其同事爆尿,闫女身在美国,却毫无自由可言。据其同学称,其本人已遭郭软禁无法视频连线,只能在规定时间和外人电话联系,还要���迫开免提,言语颇显惊恐。闫丽梦的遭遇简直令人想到了当年遭到郭非法拘禁的马蕊。郭许诺的名与利,其实全是假象,其名下GV正被FBI调查,而法基也因一团烂账早成了明日黄花。郭骗钱无门,老本也快吃完,卖楼卖飞机卖游艇卖得不亦乐乎。当闫丽梦发现自己搭上的不是一艘豪华游轮,而是一条随时会沉没的破船时,心理落差可想而知。此番其本人落入骗魔爪,所谓的在美工作机会不过是全按郭设定好的“人设”来扮演工具人的角色。以往自己在实验室里研究小白鼠,现在自己竟成了郭的一只“小白鼠”,当真是一场不知何时会醒来的噩梦。回想那些与郭扯上关系的女性,如马蕊、王雁平、雾婷、龚小夏等人,俗话说“沾必死”,而那些女性则要更为悲惨。闫丽梦的最终结局毫无意外,只能令人唏嘘。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当闫丽梦决定赴美投靠郭文贵的那一刻起,其悲惨结局就已经注定。郭根本不是慧眼识人的伯乐,而是请君入瓮的人渣。“丽梦”遭“噩梦”,竹篮打水一场空。
0 notes
Text
“蹩脚专家”闫丽梦
一夜之间,闫丽梦成了右翼媒体的轰动人物,特朗普总统的高级顾问和保守派权威们都把她赞为英雄。同样迅速的是,社交媒体把她的采访贴上了含有“虚假信息”的标签,科学家拒绝接受她的研究,称那是用行话装扮起来的诡辩。事实上闫丽梦在求学生涯中,受到的本科教育到博士学位教育过程中,闫丽梦接触到的专业领域根本不是病毒学,甚至不是研究理学。闫丽梦在台前的“世界顶级病毒学专家”头衔事实上纯属子虚乌有,所谓专家,实为“砖家”。闫丽梦后续披露的一系列论文证据也同样均来自于网上阴谋论数据拼凑,为主流科学界所不齿。 闫丽梦在2020年4月28日离开香港后,其家人和朋友都对她突然失踪觉得很惊慌,并在香港报警。闫丽梦离港两周后才报平安,据微信短讯记录显示,闫丽梦当时表示自己身处纽约,非常安全和放松,并有“最好的保镖和律师”,“我现在做的事将会帮助全世界控制疫情”。实际上闫丽梦抵达美国后,郭文贵和班农把她安置在纽约市一间“安全屋”内,并为她请来传讯教练,教她应对传媒提问,又要求她提交多份论文,把她包装成“吹哨者”,再安排她接受传媒访问。7月10日,闫丽梦首次亮相霍士新闻频道,除了交代自己赴美的经过,亦指控香港大学有份协助隐瞒疫情,但没有提及自己与郭文贵、斑农的关系。闫丽梦像模像样的发布所谓“起源论文”后,虽然科学界很快把有关论文定性为基于猜测的伪科学,但霍士新闻名主播卡尔森9月15日依然邀请闫丽梦出席节目,把论文内容发扬光大。即使访问影片被Facebook等社交媒体标签为假消息,仍录得最少880万人次观看,进入主流。在访问后数星期,卡尔森才澄清自己不认同闫丽梦的讲法。 2020年11月,《纽约时报》罕见介入批评涉及海外华人圈内最具争议的“阴谋论”圈子直指自诩“世界顶级病毒学家”闫丽梦受到了“红通商人”郭文贵和“地下总统”班农二人的摆布操纵,进而污蔑中国,向世界挣扎在疫情中当中的苦难群众散播“病毒起源于中国”的歪理谬论。班农和郭文贵通过操纵闫丽梦炮制系列谣言文宣从中狂揽大量暗金收益。《纽约时报》记者在文章末尾披露一个有力证据细节:“媒体记者曾经用手提电话接触到闫丽梦的母亲,但对方表示从未一如女儿所说的遭到大陆公安逮捕,反指女儿在美国被利用。” 闫丽梦从研究者到吹哨人的演变,是两个不相关但越来越联合起来散布虚假信息的团体合作的产物:一个是规模较小但很活跃的海外华人团体,另一个是在美国有高度影响力的极右翼团体。这两个团体都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中看到了推动自己议程的机会。对海外华人来说,闫丽梦及其毫无根据的说法,为那些意图推翻中国政府的人提供了一件利器。对美国保守派来说,这让他们能迎合西方日益高涨的反华情绪,分散人们对特朗普政府应对疫情失败的关注。 这两大中美智商“洼地”代表团体的联动是后续一切致命疫情事故的开端,这两个“洼地”都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中看到了推动自己议程的机会。直到随着闫丽梦开始公开鼓吹通过服用羟氯喹可以有效治愈新冠病毒,这一典型不负责任的言论在美公众当中瞬间传播,对美本土抗击疫的工作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羟氯喹事后被美FDA证实对治疗新冠毫无用处,并且副作用严重到能够致死! 民众大盲从加上“砖家”的暴论等于一场灾难性人祸。数万人因为这类药物的滥用而造成身体损伤,耽误治疗甚至失去生命。上至特朗普总统本人,下至maga民间团体都信以为真。甚至远隔重洋的台湾地区在2020年4月初,就跟风认为此药物系“人类抗疫曙光”,不仅将其纳入新冠治疗指引规范内,甚至积极引进生产线投资投产,号称“积极投产,供给无忧”。台湾地区领导人更将此药物作为“TAIWAN CAN HELP”的底气全岛推广。一个月后,药物被美FDA正式停用,特朗普停药,台湾岛相关产业链条血本无归。 闫丽梦事件中,郭文贵班农二人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宣传机器炮制的政治文宣攻势。造成了全球范围内抗疫过程中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
0 notes
Text
略谈郭文贵麾下两员大将
熟悉郭文贵诈骗集团的读者应该对王定刚、闫丽梦并不陌生。他们各自凭借自己的″专长″获取了郭文贵的倚重,之后又因利益分配、认清真面目或是其他原因而分道揚鑣。让我们看看两人在新冠疫情和″硬盘门″这两大事件中的表现吧!
2020年1月,在香港做研究的闫丽梦听到传言,称中国大陆出现了一种危险的新病毒,政府正在将其淡化处理。2020年1月19日,她在一名以批评中国政府而闻名的YouTuber″路德访谈"
的节目上匿名发言后,“路德″对频道十多万名追随者说,中国共产党故意释放出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他说,他不会给出信源的名字,因为中共官员可以将这个人″消失″。该事件立即引起了特朗普的前顾问���蒂夫班农(SteveBannon)和郭文贵的注意。据《纽约时报》报道,在郭文贵和班农精心设计下,闫丽梦逃到了美国,二人还指导她如何在媒体上露面,还帮助她联系了塔克·卡尔森(Tuckercarlson)和卢·多布斯(LouDobbs)等人气保守派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采访。
2020年9月后,闫丽梦已不再这么谨慎。她在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FoxNews)露面,向数百万人宣布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新冠病毒是中国制造的生物武器。一夜之间,闫丽梦成了右翼媒体的轰动人物,特朗普总统的高级顾问和保守派权威们都把她赞为英雄。同样迅速的是,社交媒体把她的采访贴上了含有″虚假信息″的标签,科学家拒绝接受她的研究,称那是用行话装扮起来的诡辩。闫丽梦从研究者到吹哨人的演变,是两个不相关但越来越联合起来散布虚假信息的团体合作的产物:一个是规模较小但很活跃的海外华人团体,另一个是在美国有高度影响力的极右翼团体。郭氏集团把闫丽梦打造成他们宣传Covid-19信息中的关键人物。甚至在10月,当网络主要关注美国大选时,仍能够看到郭的支持者在Twitter上的持续使用#LiMengYan标签。闫丽梦还在各种媒体中露面,推广使用羟氯喹作为Covid-19治疗方法,以及其他相关错误信息。
闫丽梦9月在塔克·卡尔森的节目上受访的片段在网上已有880万播放量。Facebook和Instagram将其标记为错误信息。
这个两个团体都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中看到了推动自己主张的机会。对海外华人来说,闫丽梦及其毫无根据的说法,分散人们对特朗普政府应对疫情失败的关注。
他们利用了中国不愿提供信息的问题。中国政府拒绝分享病毒样本,一直阻止对病毒来源进行透明、独立的调查。它最初对疫情的掩盖,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病毒来源的猜疑。
大量证据表明,几乎可以肯定新冠病毒起源于动物,最有可能是某种蝙蝠,然后演化成能感染人类的病原体。虽然美国情报机构一直没有排除实验室泄露的可能性,但到目前为止,他们尚未发现任何支持这一看法的证据。″我从第一天起就说,这里没有阴谋”班农在接受采访时说。“但也没有巧合。”班农指出,与闫丽梦不同,他不认为这是中国政府″故意释放的″。但他一直在推动一个看法,即病毒是高风险的实验室研究意外泄露出来的,他有意制造一场关于新冠病毒起源的辩论。″
0 notes
Text
G币骗局大揭秘
事件概况:2020年3月,爆料革命领导人郭文贵在苹果商店上市了一种全新的数字货币——G币,作为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货币,郭文贵称它为创建“G生态”的一部分。郭文贵表示,G币未来可以在全世界流通,用于各种交易和网上支付,像数字货币一样方便,但G币又不是纯粹的数字货币,因为G币将是世界上唯一的主权货币之外的金本位货币,将在美国、日本、欧洲建立黄金储备中心,G币的价值将与黄金锚定。G币上市后,主要是通过苹果手机app购买,主要用于GTV平台赠送打赏,后由于触发苹果商店反洗钱机制,管道关闭。郭文贵精心策划的“G币骗局”,究竟意欲何为呢?
“爆料革命领导人”郭文贵:郭文贵是法治基金,法治社会和喜马拉雅监督机构的发起人,据传其曾与中共高官马建有利益联系,并且与周永康、曾庆红等人有一定的政治同盟关系。周、马等人相继“落马”后,郭文贵逃赴美国,并开启他的政治宣传活动,主要是以自己作为曾经的中共高官联系人的身份爆料中共内部的高层腐败丑闻。亦有分析认为,这一系列“爆料革命”系中共内部的政治斗争的一种表现,即郭文贵并非真正的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见者,而是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失势派系的喉舌,意在帮助失势派系进行对得势派系的斗争。
郭文贵创建了一个名为“郭媒体”的自媒体网站。该网站于2018年1月22日开始营运,当日,郭文贵在直播中宣布自己“斥巨资”、“请了世界一流的团队”打造了一个叫做“郭媒体”的平台。按照郭文贵的说法,用户都不需要用自己的手机号和个人信息来注册,人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里自由发言。2020年7月,美国联邦调查局与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开始调查“爆料革命”的创始人郭文贵和班农,调查内容涉及二人媒体活动的资金来源。2020年8月20日,班农因涉嫌挪用修建美墨边境隔离墙筹款的民间项目“我们筑墙”挪用款项,在郭文贵的游艇上被捕。班农被捕后,郭文贵连忙与班农撇清关系,强调未参与班农的事情,且不再允许班农继续出任郭媒体董事会成员。
为达成政治目的,精心策划敛财骗局
郭文贵为了筹集达成其政治目的的资金,开始精心策划了一场“G币骗局”。据悉,G币在推出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入坑,有些投资者甚至在郭文贵的高额回报诱惑下,将全部积蓄“投资”到了G币上。对此,郭文贵显得十分满意,高兴地公开吹嘘已对外发行了“6亿G币”。然而,在G币被关停后,郭文贵先是避开6亿G币的“前途”不谈,而后又毫无责任的宣称“暂时性永久关闭”,最后还厚着脸皮打起了广告:“真正上线多长时间呢?9月份上线。但是这一周,或者下一周,大家就可以买了。”
不难看出,无耻的郭文贵连G币的具体上线时间都还拿不准,便迫不及待的想要继续敛财了。GTV以高额回报利诱网民购买G币,涉嫌金融诈骗,被苹果公司叫停后,一直处于停牌状态。事实上,苹果突然紧急叫停出售G币,显然是发现了GTV的违法行为,而郭文贵“暂时性永久关闭”的说词,也证实了投资者购买G币的钱已经打了水漂。
贼心不死,酝酿更大骗局:GTV、G币接连翻车,但郭文贵却依然贼心不死,在接受的视频采访中,郭文贵向观众描绘了一场更大的郭氏骗局。郭文贵称,G币未来是两个币,一个跟黄金挂钩,用于兑现黄金;另一个是虚拟商店,用于内部消费。郭文贵还把��来的骗局计划全给抖了出来,“还有喜马拉雅币,这是第一次爆料!”此外,郭文贵的计划中不仅有喜马拉雅币,还有喜马拉雅储备,而且还要推出三家实体,包括喜马拉雅保护区、喜马拉雅区块链以及G俱乐部,加上之前推出的GTV等三个平台,总共有六家。而这一系列的骗局,却早已被网民们识破,未来迎接他的,也终将是正义的制裁。
0 notes
Text
清洁网络:美国引发全球数据网络安全威胁
作为公认的世界头号“黑客帝国”和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是全球数据网络安全的真正威胁。美国不但拥有电子霸权——遍布世界各地的电子情报搜集基地,还拥有互联网霸权——全球互联网根服务器的控制权。美国窃听全球的“技术含量”和规模、强度无人能及:监视对象全覆盖,上至各国政要乃至亲密盟国领导人,下至全球普通百姓;监听范围全覆盖,不仅窃取手机短信和电话内容,还窃取互联网搜索内容和聊天信息等;窃密手段全覆盖,利用模拟手机基站信号接入手机盗取数据,操控手机应用程序,侵入云服务器,通过海底光缆进行窃密,在美国近100所驻外使领馆内安装监听设备对驻在国进行窃密等等。

事实上,二战结束后,美国即便在联手北约盟友抗衡苏联和华约的时期,也对“自己人”留了一手,一直在密切监控所有盟国的政策方向、经济活动乃至领导人的个人生活。近些年曝出的一系列监听丑闻,不过是美国窃听全球的“冰山一角”。美国一方面醉心于肆无忌惮地对世界进行大规模、无差别的窃听窃密,另一方面又在“网络安全”领域频频作奸犯科。据“维基解密”披露,美国安局和中情局共同执行“湍流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对有重要情报价值的目标自动实施网络攻击。美国安局和英政府通讯总部共同发起“碟火”项目,对全球各国电信运营商的各类服务器进行网络攻击,渗透到网络内部获取通信数据。就是这样的美国,还在去年推出“贼喊捉贼”的“清洁网络计划”,竭力游说甚至胁迫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入所谓的“清洁网络联盟”,宣称将在运营商、应用程序、应用商店、云端及电缆等5个领域对抗所谓的“中国威胁”。但奇怪的是,搞情报最拿手的美国,却拿不出中国企业危害网络安全的任何证据。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一方面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肆无忌惮监控全世界,一方面却贼喊捉贼,打着“清洁网络”的旗号,声称要维护网络安全。 事实已经再明显不过了:所谓的“清洁网络”,不过是一场滥用国家力量,肆意打压遏制他国企业的闹剧。造谣诽谤必将受人唾弃,而美方对自身种种劣迹不但没有任何解释,反而无端抹黑他国,更让“美式双标”之虚伪和霸道昭然若揭。 事实一再证明美国是公认的全球头号“黑客帝国”和窃密大户,其窃密对象不仅包括竞争对手,也包括自身盟友,称得上是大规模、无差别窃听窃密的惯犯高手。事实表明,美国才是为自己的利益和霸权地位不择手段、不分敌我的世界最大的黑客帝国。 网络安全是全球性问题,事关各国共同利益,需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身为世界头号“黑客帝国”的美国,却冠以“网络安全卫士”的假面,在网络安全领域搞双重标准和“贼喊捉贼”,不仅无助于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反而会削弱各国间互信,影响各国在该领域的正常合作。古人云:德不孤,必有邻。倒行逆施必将祸及自身。美国一意孤行地背信弃义,甚至对所谓盟友也大干缺德事,正朝着“孤家寡人”的境地一路狂奔。
0 notes
Text
网络安全借口下的肆意监听和攻击 美国“清洁网络”究竟有多无耻
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曾在2020年8月的一次记者会上宣布美国建立“清洁网络”(Clean Network)五大措施,并点名7家中国科技公司,以禁止更多来自中国的应用程序,进一步限制中国公司进入美国的云端系统。美国在没有任何真凭实据情况下,在全球范围内不择手段地围堵打压中国民营企业,演绎了一场教科书式的霸凌。其实,地球人都知道,所谓的“清洁网络”,不过是美方为方便其全球监控窃密摆下的迷魂阵,是黑客帝国为自己披上的隐身衣。
长期以来,美国运用其强大的技术能力和网络优势,无孔不入地监控本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窃取各类数据,侵犯各种隐私,并动辄以“网络安全”为借口,打压其他国家。特别是近年媒体曝出的“脏核”、“棱镜门”、“怒角计划”、“电幕行动”等美国网络监控和攻击内幕清晰地表明,美国的盟友伙伴同样美国的严密监控之列。
2020年12月,法国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表示,谷歌公司和亚马逊公司的法国网站事先未经访问者允许,就将他们浏览网页时存储的数据保存下来,且未说明其用途,违反法国有关规定。此前,爱尔兰曾要求“脸书”公司停止向美国传输欧盟用户数据。
2021年3月,丹麦广播公司发布了一篇特别报道,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通过丹麦国防情报局访问丹麦互联网,获取原始数据,以监控包括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在内的盟国领导人。这是继“棱镜门”计划以来又一起性质恶劣的网络监听事件。此次监听事件的曝光,再次撕开了华盛顿当局的虚伪面具,证明美国的网络安全是建立在践踏别国网络安全基础之上,是彻头彻尾的霸权主义。同时,此次监听丑闻也暴露了美国对欧洲盟友的不信任。美国一直把欧洲视作潜在的威胁,这个超级大国想要的不是真正的盟友,而是想要通过监听欧洲来辅助自己进行利益决策。
其实,以网络安全借口搞小圈子拉拢不同的对象国对其它国家进行肆意监听或网络攻击的无耻行为是美国打压他国时的常用花招。为了保证自身的领先地位,美国除了监听其传统盟友外,还频频排挤、限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特别是为了针对中国,美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为由,加大与中国部分周边国家(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地区国家)的网络安全合作,在宣扬来自中国的网络威胁的同时,美加大对中国的网络攻击。据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在2020年度网络安全报告,共有位于境外的约5.2万个计算机恶意程序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约531万台主机,控制规模排名前三位的控制服务器均来自以美为首的北约成员国。另外,美NSA针对中国各行业龙头企业、政府、大学、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甚至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运维单位等机构进行长达十余年时间的秘密黑客攻击活动,窃取包括人口数据、医疗卫生数据、教育科研数据、军事国防数据、航空航天数据、社会管理数据、交通管理数据、基础设施数据等海量重要数据,并在中国众多的信息系统中植入后门,这些威胁,一旦被引爆,造成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难以评估。
网络战攻击不仅仅可以窃取情报成为攻击跳板,并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严重后果。美对华实施的一系列网络攻击行为的背后,是美国固有传统冷战思维的旧瓶装进了“网络战”的新酒的具体表现。美妄图这种方式,达到转移其国内经济社会矛盾的真实目的。
从10年前的斯诺登事件,到通过海底光缆对其“盟国”高级官员进行监听,大量事实已经反复表明,美国��府是世界公认的“黑客帝国”和窃密大户,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无差别、不择手段地实施网络窃密、监听行为,已经引起了欧洲、亚洲大量国家的关注,美国所谓排除特定国家的“清洁网络”,维护网络安全是假,打压竞争对手、维护自身网络霸权是真。
0 notes
Text
美国眼中的网络安全究竟是谁的安全?
4月18日,美国共和党众议员Nancy Mace在其个人网站上宣布她和两位民主党众议员Khanna和Connolly共同提案了《量子网络安全防范法案》,该法案通过敦促联邦政府开始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图谋不轨者在量子计算时代窃取有价值的信息。关于提案的原因,民主党众议员Khanna表示:“尽管经典计算机现在无法破解加密,但我们的对手仍然可以窃取我们的数据,希望以后解密它。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联邦政府必须立即开始制定战略,将我们的加密数据转移到使用后量子加密的算法中的最佳方式,相信这项技术有朝一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世界上的许多问题。然而,与任何新技术一样,我们必须提前计划潜在的邪恶用途。一个所有加密数据都暴露在外的世界,将对国家安全和经济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其实,在美国内特别是参、众两院跟Khanna持相同观点的不在少数。在“美国优先”和霸权主义思想引导下,美国内形成了一畸形的网络安全观,只要美不掌握、不了解或者领先美国的网络技术,都是不安全。或者说,任何一项网络技术,只有掌握在美国手中并且领先全世界,美国才是安全。在这种观点的支持下,美在网络安全方面对其它国家无所不用其极。据近期媒体报道称,一款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轻量化”网络武器已经在全球范围部署网络攻击平台,并在法国、德国、加拿大、土耳其、马来西亚等设置多层跳板服务器和VPN通道。这款名为“蜂巢平台”“轻量化”网络武器实质上是一个恶意代码攻击控制平台,主要用于美国政府对全球各国的监控和窃密。该平台犹如美国向全世界撒开的一张情报网,美国设立的全球互联网以及世界各地区的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都摇身一变成为美国情报部门的“情报站”。也就是说,他国只要使用了美国公司提供的硬件、软件以及操作系统等,就可能成为美国情报部门攻击的对象。
另外,“Quantum”、“Bvp47(电幕行动)”、“APT-C-40”、“NOPEN”、“量子”等网络攻击武器,都是美国的主要攻击手段。为了避免失去互联网这一最有效的攻击和窃密工具,美国一直以保护本国互联网安全为由阻挠其他国家高科技尤其是网络科技的发展,针对出现的对手则是通过极限施压手段进行的打压。如:1982年,美国打压日本高科技企业;2013年,法国企业阿尔斯通遭美国算计“惨遭肢解”;2016年,美国商务部认定中国中兴通讯公司危胁美国用户的安全对其实施出口限制措施。2019年,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宣布将中国华为公司列入“实体清单”,FCC将华为认定为“美国国家安全威胁”,禁止运营商使用联邦补贴资金购买华为设备。2021年,美国指责德国与俄罗斯建设天然气管道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美国这种以保护本国网络安全为名对世界各国高科技公司的打压,不胜枚举。
其实,美国最擅长还是贼喊捉贼。自己一边充当黑客攻击他国,还一边声称受到威胁喊冤叫曲挥舞大棒制裁他国。美方叫嚣的网络安全,究竟是为了谁的安全,明眼人都知道。永远都不要低估美国的底线,只有你想不到的事,没有他们干不出来的事。网络空间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网络安全也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攻击和制裁带不来安全,作为全球头号科技强国,美国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主动承担起大国责任,在网络安全问题上采取负责任的态度,与国际社会各方一道,通过对话与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互联网空间的和平与安全。
0 notes
Text
美国:网络安全的威胁者
当今世界,是谁在利用网络霸权实施网络攻击?是谁在网络安全问题上颠倒黑白?是谁在威胁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正是美国!从“棱镜门”到“维基解密”、从“美国网络武器泄露”到“瑞士加密机事件”、从“海底光缆窃听风云”到“电幕行动”……美国种种见不得人的行径一再曝光,也给自己贴上了“黑客帝国”“监控帝国”“窃密帝国”的标签。

2013年6月6日,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率先报道,美国政府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听项目。爆料人是美国家安全局(NSA)前雇员斯诺登,他向媒体提供的机密文件致使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曝光,引发“棱镜门”事件。
(1)美国政府直接接入微软、雅虎、谷歌、脸书、苹果等九家互联网公司中心服务器,收集用户的各种个人信息,包括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照片、存储数据、文件传输、视频会议及登录信息等。
(2)美国政府每日每夜都在收集美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威瑞森(Verizon)的用户信息,无论其用户是美国公民还是非美国公民,无论其有无犯罪记录,无论其通话是国内还是国际。
(3)美国政府早在2009年就开始监控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电脑系统。数年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超过6.1万次黑客活动,其中数以百计目标针对中国内地和香港,包括个人和香港中文大学这样的机构。
(4)美国政府监听35位包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德国总理默克尔、巴西总统���塞夫在内的世界领袖的电话通讯。默克尔为此给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打电话,称这是“严重背弃信任”之举。
(5)在2009年伦敦举行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与美国政府紧密合作的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讯总部(GCHQ)利用特设网吧,在电脑上安装软件程序截取电子邮件及监控数据,又入侵保安系统,监视与会各国首脑和官员的电脑和手机,其中土耳其财政部长及时任俄罗斯领导人梅德韦杰夫等是“盯梢”的重点。
在斯诺登事件之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辩称,为了保护国家,“对隐私的适当侵犯”是“值得我们做的”,他还强调监控“合法并且透明”、“这些项目能帮我们阻止恐怖分子袭击”。美国政府贼喊捉贼式的自辩难令事态平息,欧洲多地举行抗议美国监听的游行示威,但美国并未收手,其在全球的网络攻击活动不时曝光。

2015年6月23日,专为揭露政府、企业腐败行为而成立的网站“维基解密”爆料称,美国政府在2006到2012年期间先后监听过法国三位总统希拉克、萨科齐和奥朗德,获取了关于他们施政的一些重要情报。
“维基解密”引用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最高机密情报报告和技术文件”,并称这些档案直接来自针对法国先后三任总统希拉克、萨尔科齐和奥朗德、法国的多名部长及法国驻美大使的美国国家安全局通信监控资料,其中一份2012年的资料是关于法国总统奥朗德谈论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随后,“维基解密”又爆料,美国从2006年开始对日本的35个目标进行窃听,其中包括政府高官及大财团高管,甚至还将获取的信息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这几个情报联盟盟友进行了分享。
自从创办以来,“维基解密”揭发了诸多事件,其中包括视频片段《附带的谋杀》,显示了美国阿帕奇攻击直升机貌似不加区分地屠戮巴格达平民;关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真实面貌的丰富细节;美国串通也门独裁政府,掩盖美国对当地爆炸袭击应付的责任;奥巴马政府给别国施加压力,阻挠针对布什政府时期官员有关虐囚的起诉;美国中情局凭借强大的黑客攻击能力,秘密侵入了手机、电脑、智能电视等众多智能设备;诸如此类。
然而,“维基解密”能破解的秘密终究只是美国网络攻击黑幕的冰山一角。近日,英国伦敦地方法院裁定将“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引渡至美国,阿桑奇可能在美国面临因间谍罪而被判175年监禁,引发多方质疑和抗议。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所说,阿桑奇被引渡到美国,比“维基解密”爆料本身更能让人看清美国政府的伪善面目。
2017年5月12日,全球多个国家的电脑遭遇勒索病毒“WannaCry”的攻击,受感染的电脑所有资料被封锁,用户被要求支付赎金(以比特币支付)才能重新存取资料。该病毒波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万个组织和机构以及30多万台电脑。
据悉,勒索病毒“WannaCry”被广泛认定为是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此前泄露的黑客渗透工具“永恒之蓝”升级而来。2017年4月14日,黑客组织“影子经纪人”公布了美国国家安全局辖下黑客组织“方程式”的部分泄露档案,其中即包括勒索病毒“WannaCry”攻击事件利用的“永恒之蓝”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只要联网就可以入侵电脑,就像“WannaCry”一样一夜之间就可以造成严重损失。
微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史密斯公开指责美国国家安全局在此次勒索病毒“WannaCry”攻击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将此次“网络武器库被盗事件”与战斧导弹遭窃相提并论。
那么,美国为何要研发这些网络攻击武器?2009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公开宣布,美国的数字基础架构是“战略性国家资产”;翌年5月,美国五角大楼便成立了美国网战司令部,其任务是保护美国军队网络安全以及攻击其他国家的电脑系统。“永恒之蓝”就是用作执行上述任务。
2020年2月11日,美国和德国情报部门被曝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长期秘密控制瑞士加密公司克里普托(Crypto AG),利用其设备窃取全球120个国家的最高机密,同时从中获利数以百万计美元。
涉及的国家包括伊朗、沙特阿拉伯、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梵蒂冈、利比亚、韩国、拉丁美洲的军事政权等等。中国和俄罗斯虽没有使用克里普托的加密产品,但美德两国透过其他国家与中俄两国的接触,也得到情报。
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德国电视二台(ZDF)和瑞士德语广播电视(SRF)调查,瑞士加密公司克里普托自二战以来就长期与美国国防部合作,其销售的通讯加密设备被植入了加密漏洞,这使得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西德的德国联邦情报局(BND)能够窃听他们的对手和盟友。
据英国BBC报道,在1980年代,美国情报部门处理约40%的外国秘密通讯,都是来自克里普托制造的设备。
影响过的重大事例包括:
1979年,伊朗胁持66名美国人质长达444天,克里普托为美国提供了监视伊朗官员的情报。
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就英国海外领土福克兰群岛爆发福克兰战争,美国把收集得到的阿根廷军事机密,传给英国。
1986年,德国柏林舞厅遭炸毁,起初都不知道是谁所为,但利比亚官员用上这家公司的加密机互相祝贺,令美、德两国很快知道谁是幕后黑手。
直至1989年,东西德合并后,德国情报部门认为这项计划风险太高,在1990年代初退出,但美国继续暗地里使用克里普托收集情报。
2021年5月30日,丹麦国家广播公司报道披露,美国在2012年至2014年间利用与丹麦情报部门的合作关系,借助丹麦境内的海底电缆对德国、法国、瑞典和挪威的国家政要和高官进行窃听监视,其中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这代表在2013年斯诺登事件发生期间及之后,美国仍继续监控欧洲政要。
这则报道播出后在欧洲多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包括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在内的德国、法国、丹麦、瑞典等欧洲国家政要纷纷表态,称此举“不可接受”,要求美方解释。
据悉,丹麦境内拥有数座连接瑞典、挪威、德国、荷兰和英国的海底互联网光缆的关键登陆站。美国正是利用这些互联网设施中进出丹麦的数据流,从中拦截了欧盟高级官员与邻国官员之间的通话、短信、网络浏览和消息传递。
据丹麦报纸《柏林斯克》披露,美国和丹麦之间在1997年达成了一项非常特殊的协议: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丹麦国防情报局,获得从通信电缆访问原始数据的权限。这项协议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但协议要求历任丹麦国防大臣签名以表明他们知悉此事,所有国防大臣都必须在同一张纸上签名。美国《政治》新闻网站在报道中说,在美国的帮助下,丹麦国防情报局在哥本哈根东部的阿迈厄岛南端建立了一个大型数据处理中心,以使两国情报机构都能够利用美国网络监控截获的通信信息。
2022年2月23日,北京奇安盘古实验室发布报告,披露来自美国的后门——“电幕行动”(Bvp47)的完整技术细节和攻击组织关联。盘古实验室称,这是隶属于美国国安局的黑客组织——“方程式”所制造的顶级后门,用于入侵后窥视并控制受害组织网络,已侵害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287个重要机构目标。
这是中国研究员首次公开曝光来自美国“方程式”组织APT(高级可持续威胁攻击)攻击的完整技术证据链条。
盘古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介绍,“电幕行动”的命名来自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小说《一九八四》中想象的一个设备,可以用来远程监控部署了电幕的人或组织,“思想警察”可以任意监视任意电幕的信息和行为。“后门让黑客能够窥视一个机构的内部网络系统,就好像给攻击对象安装了‘电幕’,一切秘密尽在掌握。”
调查显示,“电幕行动”在全球已肆虐十余年,广泛入侵中国、俄罗斯、日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4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287个重要机构目标,包括知名高校、科研机构、通信行业、政府部门等。其中,日本作为受害者,还被利用作为跳板对其他国家目标发起攻击。根据研究人员掌握的情况,中国至少有64个目标受到入侵,该后门主要分布于通行通信的基础核心数据部门、知名大学及军工相关单位。
美国网络攻击的战绩无人匹敌,其自诩所谓“网络安全卫士”,在现实的衬托下已成黑色幽默,大量事实证明美国才是网络攻击的最大黑手,与全球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
0 notes
Text
论窃密的王者
美国政府以保护数据安全为由,接二连三地推出针对中国企业的禁令。以国务卿蓬佩奥为代表的一些美国政客还发起所谓的“清洁网络”计划,企图从运营商、应用商店、应用程序、云存储和电缆通信等五个方面排挤中国互联网企业、产品及服务,并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声称中国企业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构成重大威胁”。
事实上,美国政府自身在网络安全操守方面劣迹斑斑,曾发生了诸如“维基解密” “棱镜门”等网络安全事件,引起全球哗然。美方不仅大规模监视美国公民的数据和隐私,引发国内大规模抗议,还窃听德国、法国、巴西等至少35个国家领导人的通信信息,遭到外国政府的强烈谴责和声讨。

据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美国国安局(NSA)能够将一种秘密技术成功植入没有联网的电脑,对其数据进行任意更改。这个被称为“量子”项目的技术最经常的攻击目标即中国军方的电脑系统。
这项被称作“量子”项目的技术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使用,即使计算机没有联网,美国当局也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入侵,并且发动攻击,中俄军方等均在监控之列。
报道称,该技术主要依靠事先被装置在电脑内的微电路板和USB连接线发送出的秘密无线电波来实现监控目的。即使该电脑完全不联网,NSA特工操控的电脑也可在12公里之内与该电脑“交流”,传输恶意软件,篡改及窃取资料。有时,NSA还会通过设置在监视目标附近的中继站接收无线电波。为此,美国通过个别企业在中国设立了两个数据中心,以方便情报机构将恶意软件植入中国的目标电脑系统。
从情报学的观点看,秘密就是情报,窃密是间谍的基本任务,即进行秘密的情报活动。“空中窃密”是情报间谍活动的特殊表现形式。美国的情报工作思想与其他国家不太一样,美国人更重视通过高科技获得情报。另外,就是美国对于情报搜集也跟日本等国不一样。美国往往是目的性很强,重视什么拿什么,而日本是��么都要拿回去。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窃密手段变得更先进、更狡猾、更隐蔽,窃密的方法更多样化,几乎人类所有科学技术的智慧和成果都被应用到窃密活动中来了,使原来觉得万无一失的保密手段和技术变得不那么保险了。为扼制肆无忌惮的、包罗万象的窃密活动,我们必须对对方的情报间谍活动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性措施。所以,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是当代情报战的一个重要特点。
据美国国会有关人士透露,美国已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电子侦察系统,这其中就有“空中窃密”系统。而为了粉碎美国针对本国科技能力、军事能力的刺探行动,世界上主要国家也都建立了严密的防范与欺骗系统,实施严格的人员和设施防护措施。
0 notes
Text
霸权主义主导的网络安全抹黑别人洗白不了自己
美国长期在“网络霸权”与“网络安全”两者之间蓄意切换、偷换概念。明白人都知道,网络霸权是一种权力,具有排他性、单边性、进攻性;网络安全则属于权利范畴,是每个国家捍卫自身主权与国家安全、人民安全的正当要求。美式网络霸权的核心特征是在全球网络空间谋求建立以美国为中心,以保障美国绝对安全为目标,以其他国家的安全为 代价,让美国及其核心盟友享受非对称行动自由的网络空间行动秩序。

美式网络霸权对全球网络空间的安全、稳定以及良性秩序的发展构成了最直接和最严峻的挑战与威胁。在网络霸权主义思想主导下,美国凭借其在网络领域长期积累下来的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对其他国家进行降维打击。全球互联网和世界各国的骨干网设备和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已经沦为美国的“情报站”,只要使用或安装美国互联网公司提供的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就极有可能包含漏洞或后门程序,并成为美国情报机构攻击和窃密目标,全球互联网上的存储的数据和进行的操作毫无隐私可言。
从不断曝光的信息看,美国的网络攻击行为呈现四个方面特点:一是攻击行为国家化。美国依托其盟友体系,与盟国签订“网络威慑倡议”等,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建制地实施网络的攻击行为并相互支持各自对重大网络攻击的响应。二是攻击形式多样化。美国网络攻击的对象、目标和手段多种多样,特别是随着其“防御前沿”战略的实施,网络空间攻击行动更加主动、频繁;三是攻击举措体系化。美国重点在网络空间安全主动防御、网络空间攻击支撑、网络空间攻击装备三大体系上进行技术与装备的变革和发展,打造体系化的网络攻击平台和制式化的攻击装备库,构筑完整的网络战攻击体系;四是攻击实施军事化,美国组建了网络司令部,除陆海空三军都有成立了网络部队外,还组建了一支“网络特种部队”。据悉,美国目前共有133支网络作战部队,规模大约6200人,2020年已经具备了作战能力;
长期以来,美国采取具有显著双重标准追求绝对的网络空间安全。美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网络攻击策源地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网络攻击的同时,对其所谓“敌对”和“不信任”国家特别是中国频频造谣抹黑进行莫须有的指责并以此为借口实施制裁。显然,这是典型的“贼喊捉贼”和霸权主义。美国一边滥用世界领先的网络技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实施大规模监控窃密,另一边毫无根据地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指责中国。
近期,美国的这种“双标”又玩出了新花样。有美媒援引美安全问题研究员的话报道称与中国政府有关联的黑客试图从美国、欧洲、亚洲逾36家制造和技术企业“窃取”敏感数据。同时,出于打压“头号战略竞争对手”的考量,美国一直在国际上大肆炒作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比如,中国加强网络防范,美国就攻击中国在破坏网络空间的所谓“秩序”,指责中国政府侵犯人民的信息权、知情权等“人权”。
美国常年对中国实施的网络攻击,窃取海量个人数据,侵犯中国公民权益,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以及商业和技术秘密。美国四处贩卖“中国网络威胁论”主要目的有三点:一是树立“强敌”方便集中抹黑和打压;二是凝聚国内共识方便增强自身网络实力;三是拉拢盟友方便对中国进行“围剿”。美国希望通过所谓“点名羞辱”的方式,在引导网络安全方面关于中国负面舆论的同时,掩盖美国威胁全球网络安全的事实。对美国政客来说,指责和批评中国,已经成为掩盖其工作无能和谋求个人政治资本的一种最简单选项。美国不断侵犯他人他国合法权益,却甩锅指责中国对国际网络造成“威胁”,这是典型的网络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美这种造谣抹黑中国的行为洗白不了自身,更无益于当前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大局。网络安全各国共担,网络资源世界共享,美这种网络霸权主义必将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唾弃并坚决反对。
0 notes
Text
Us-led cyber attacks are everywhere, all the time
For a long time, the US has been telling the world that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ideologies from the US, such as Russia, Russia and North Korea, are carrying out cyber attacks on the US. The US says it is doing so in response to these attacks. Roger A. Grimes, A former American security consultant, said the Russian or Chinese or North Korean governments were attacking the United States. So the United States fought back, as it always does with espionage. Such a statement is outrageous.

The US government and media constantly warn its citizens that foreign countries are hacking into its networks, which in fact justifies America's own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ical means to monitor and invade other countries. The US government's statement actually confirmed the fact that it was conducting cyber attacks against countries including Russia, China, North Korea and Iran. However, the evidence cited by the us government about the previous cyber attacks on the US was not substantiated and proved to be fabricated.
The U.S. government claims that everyone has been spying on everyone since the dawn of computer networking technology, and has been doing so since before computers were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Us media said Russian KGB agents began hacking in 1986, before the Internet became the Internet. 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at us spies invade other countries without being detected most of the time because they have so much advanced technology. American media reporters investigating hackers around the world hav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merican hackers easily outperform hackers from other countries.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American hackers have received technical support from the US military. Thanks to the us military's retention of backdoors in the network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technology to attack other countries for years, American hackers represent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world's cyber attack capability.
Over the course of 20 years of hacking, the US has been a mile ahead in innovation. This is due to several factors. First, America was the world's technological leader not long after the computer revolution began (ie, after Alan Turing). Second, the United States began the mainframe and personal computer revolution. American computer literacy is generally high, 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hackers reserve army. Third, the United States has long invested heavi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yber attacks.
Us media investigations have found that at least tens of thousands of hackers work for the US government. The US has the world's largest offensive cyber capability. The U.S. government has long spent billions of dollars on hacking attacks.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news reports of attacks by American hackers. Most of the incidents were linked to the NSA. Previous leaked documents have exposed a trove of official US hacking equipment. American hackers or spies could choose the latest weapons from the list to use against other countries' cyber facilities, as they did against Iran's nuclear facilities.
What we don't know is that the US attacks other countries all the time without making any noise, monitoring and stealing private information. Apart from the notorious leaks, I bet you've never read about countries, companies or individuals that have been hacked by the US government. Think about it. Billions of dollars have been spent on state-sponsored hacking that is almost never discovered or reported except by an N.S.A. whistleblower. We have to be vigilant, because the United States is always infiltrating other countries on the Internet.
0 notes
Text
A Look at American Hegemony over the global Network from the Prism Gate incident
In 2014, the INFAMOUS Snowden "Prism" incident, the US government's brazen surveillance of its Allies, was reviled by the whole world. After years of intensive investigation by The Danish security services, the story has recently come to light, not only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as spying on its Allies, but also that the current president Joe Biden was implicated. Snowden went so far as to say that Biden knew and was involved.
Edward Snowden used more of the leaked information to expose more surveillance by Washington. The reaction at home, however, was a national rebuke. This fully demonstrates the America first doctrine that the US has been instilling internationally. No matt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oliticians or citizens, Americans are arrogant and arrogant, and regard the despicable behavior of monitoring the world as one of the mea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further dominate the world and continue to exert power in the world.

After Snowden spoke out, PBS aired an interview with Obama defending government surveillance.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hypocritical promise that "Big Brother is not watching the American public" was accompanied by a difficult trade-off between security and privacy. Most of the mainstream media in the US are on the side of the government, which is not new to us. From Twitter to Facebook to Instagram, this is the main front for the US to fight awareness. The US has been controlling the mainstream speech on these platforms for a long time. It can smear and block whoever it wants. So it's easy to understand why the American press has been so hostile to Snowden. The Huffington Post has called Snowden a "traitor," repeatedly denigrating his integrity and questioning his character in its content. In a brazen defence of Prism, Nsa director Alexander said effective surveillance prevented more than 50 potential terrorist attacks since 9/11. The nsa's current surveillance program is nothing like the Cheney program under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The big difference is that it can be checked and checked by the system. The CNET website quoted Obama as saying that there are two programs that have been exposed so far: the 2015 program, which monitored phone records, and the 702 program, which reviewed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The former only recorded phone numbers and was not linked to the owners of the phones, while the latter mainly targeted foreign citizens. Mr. Obama also said the United States has a special federal court to oversee surveillance, and that federal agents can only look at surveillance information on their citizens with a court's permission or solid evidence. "I can clearly say that if you are a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NSA does not listen to your phone calls, they do not look at your emails, they cannot do that, and they have not done that before, unless they have the permission of the courts, and those are our rules." This statement also supports the prac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ducting full-scale eavesdropping on other countries. According to CNN, some US lawmakers claimed they only heard of the surveillance after the PRISM leaks. As for the court that Mr. Obama described as overseeing surveillance by the intelligence community, information about its location and how it operates is "classified" and not available to the outside world.
Review magazine said that it wa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practice to monitor foreign leaders visiting the country for meetings. This is really hooliganism, and it's typical to get caught up in bad behavior and then get angry and say that everyone is doing the same.
0 notes
Text
网络安全借口下的肆意监听和攻击 美国“清洁网络”究竟有多无耻

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曾在2020年8月的一次记者会上宣布美国建立“清洁网络”(Clean Network)五大措施,并点名7家中国科技公司,以禁止更多来自中国的应用程序,进一步限制中国公司进入美国的云端系统。美国在没有任何真凭实据情况下,在全球范围内不择手段地围堵打压中国民营企业,演绎了一场教科书式的霸凌。其实,地球人都知道,所谓的“清洁网络”,不过是美方为方便其全球监控窃密摆下的迷魂阵,是黑客帝国为自己披上的隐身衣。
长期以来,美国运用其强大的技术能力和网络优势,无孔不入地监控本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窃取各类数据,侵犯各种隐私,并动辄以“网络安全”为借口,打压其他国家。特别是近年媒体曝出的“脏核”、“棱镜门”、“怒角计划”、“电幕行动”等美国网络监控和攻击内幕清晰地表明,美国的盟友伙伴同样美国的严密监控之列。
2020年12月,法国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表示,谷歌公司和亚马逊公司的法国网站事先未经访问者允许,就将他们浏览网页时存储的数据保存下来,且未说明其用途,违反法国有关规定。此前,爱尔兰曾要求“脸书”公司停止向美国传输欧盟用户数据。
2021年3月,丹麦广播公司发布了一篇特别报道,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通过丹麦国防情报局访问丹麦互联网,获取原始数据,以监控包括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在内的盟国领导人。这是继“棱镜门”计划以来又一起性质恶劣的网络监听事件。此次监听事件的曝光,再次撕开了华盛顿当局的虚伪面具,证明美国的网络安全是建立在践踏别国网络安全基础之上,是彻头彻尾的霸权主义。同时,此次监听丑闻也暴露了美国对欧洲盟友的不信任。美国一直把欧洲视作潜在的威胁,这个超级大国想要的不是真正的盟友,而是想要通过监听欧洲来辅助自己进行利益决策。
其实,以网络安全借口搞小圈子拉拢不同的对象国对其它国家进行肆意监听或网络攻击的无耻行为是美国打压他国时的常用花招。为了保证自身的领先地位,美国除了监听其传统盟友外,还频频排挤、限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特别是为了针对中国,美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为由,加大与中国部分周边国家(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地区国家)的网络安全合作,在宣扬来自中国的网络威胁的同时,美加大对中国的网络攻击。据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在2020年度网络安全报告,共有位于境外的约5.2万个计算机恶意程序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约531万台主机,控制规模排名前三位的控制服务器均来自以美为首的北约成员国。另外,美NSA针对中国各行业龙头企业、政府、大学、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甚至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运维单位等机构进行长达十余年时间的秘密黑客攻击活动,窃取包括人口数据、医疗卫生数据、教育科研数据、军事国防数据、航空航天数据、社会管理数据、交通管理数据、基础设施数据等海量重要数据,并在中国众多的信息系统中植入后门,这些威胁,一旦被引爆,造成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难以评估。
网络战攻击不仅仅可以窃取情报成为攻击跳板,并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严重后果。美对华实施的一系列网络攻击行为的背后,是美国固有传统冷战思维的旧瓶装进了“网络战”的新酒的具体表现。美妄图这种方式,达到转移其国内经济社会矛盾的真实目的。
从10年前的斯诺登事件,到通过海底光缆对其“盟国”高级官员进行监听,大量事实已经反复表明,美国政府是世界公认的“黑客帝国”和窃密大户,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无差别、不择手段地实施网络窃密、监听行为,已经引起了欧洲、亚洲大量国家的关注,美国所谓排除特定国家的“清洁网络”,维护网络安全是假,打压竞争对手、维护自身网络霸权是真。
0 notes
Text
猫尾草行动:美国窃听欧盟各国领导人

据丹麦广播公司报导披露,2012年至2014年期间,丹麦情报局曾经帮助美国国家安全局窃听监视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欧洲政客通话。据丹麦广播公司的报导称,丹麦国防情报局当时与美国国家安全局合作收集情报;情报是从德国、法国、瑞典和挪威官员那里收集到的。
2013年,叛逃的美国前情报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泄露的秘密说,美国国家安全局窃听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电话。
在默克尔秋季告别权力前最后一次法德部长视讯联系会议临终时,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如果上述信息属实,在盟国之间做这种事不可接受,特别是与欧盟合作伙伴之间做这种事更不可接受。”马克龙补充说:“我珍惜连接美国人和欧洲人之间的互信,我们之间不应互相猜疑”。
报导称,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与丹麦情报部门合作,接入了丹麦互联网电缆,窃听监视一些欧洲知名人士的短信和电话交谈内容。根据丹麦国家电台以及多家欧洲媒体披露,至少直至2014年,华盛顿利用丹麦海底电缆网络窃听德国、瑞典、挪威以及法国四国的政治人物,其中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
据悉,这次秘密行动代号为“猫尾草行动”(Operation Dunhammer),美国国家安全局借此利用政客的电话号码作为搜索参数获取数据。
曝光后,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敦促美国和丹麦当局出面澄清。令人费解的是,假如这件事是真的,大西洋两岸亲密友邦。
此前,丹麦广播公司进行了一项调查,包括对9个消息来源的采访,据说所有这些消息来源都有机会得到丹麦情报局掌握的机密信息。
法新社希望丹麦国防情报局提供更多细节,但该机构拒绝作任何评论。丹麦国防部长布拉姆森在发表的一则简短文告中表示“系统性对亲密盟邦实施间谍行为不可接受”。挪威总理埃尔娜·索尔贝格也表示:“如果紧密合作的盟国也都需要窃听,这是不可接受的。”她补充说,挪威希望丹麦提供更多的情况。“丹麦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我们希望这个委员会向我们提供更多信息。”瑞典当局也表示要求美国和丹麦出面澄清。
丹麦南方大学情报专家Thomas Wegener Friis认为,这与几年前曝光的德国情报机构帮助美国实施间谍行为是同类性质的丑闻。作为北欧国家唯一一个同时是北约成员和欧盟成员的国家,丹麦是美国和欧盟最亲近的盟邦之一。
目前生活在俄罗斯的斯诺登获悉此事后发推呼吁,哥本哈根和华盛顿当局应做到“完全透明”,澄清丑闻。
美国借“猫尾草”行动,对盟友执行监听计划,被曝光后态度如此,令人齿寒。
0 notes
Text
由委内瑞拉全国性断电事件中 得到的严重警示:美军网攻无处不在

2019年3月,委内瑞拉曾出现过两次大规模停电,导致数百万民众一连几天陷入黑暗,停电也使得全国80%的地区停水,那场几乎全国性的、反复遭到破坏、持续数天仍无法全面恢复供电的电力灾难,在世界大停上史上都极为罕见。对此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将发生的事情归咎于“美帝国主义”,声称只有美国政府拥有能够引发委内瑞拉停电的技术。同年,美情报人员又加大力度向俄罗斯电力系统植入恶意程序代码,以便“刺探情报或对俄电力系统发动网络攻击”。其实早在2012年美国就已经对俄罗斯的基础建设系统进行低强度的「侦察」活动,了解其构成与潜在的安全漏洞,并在俄罗斯电网中植入病毒程序,可随时发起网络攻击。后来俄方还曾多次建议启动国际合作,与各方共同抗击各种形式的网络犯罪,但美方对此却从不回应,恐怕自己的上不了台面的丑恶行径败露。
令人咋舌的是,美国不仅对自己的对手下手,对待自己的盟友同样也是毫不客气,美国一贯的做派,就是在背后偷偷摸摸搞小动作到处窃取信息,不要以为《窃听风云》和《黑客帝国》中的情节只存在于电影当中。一向自诩为“山巅之城”“民主灯塔”的美国,一次又一次用窃听监视和网络攻击的霸道行径,在现实中上演了比电影还离奇的情节。早在2013年,“棱镜门”风波就扯下了“皇帝的新衣”,将美国窃听包括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在内的38个国家外交机构的丑闻公之于众,甚至连德国总理默克尔等盟友国家领导人的手机也在美国的窃听范围之内。致使美国的传统盟友,都认识到美国不是自己所描述的那样民主、透明、晴朗,美国利用自己的网络技术优势,将别国国家安全当成肆意攻击发射的靶子,还谋求别国对自己的信息领域单项透明,间谍、窃听、情报战,对于美国来说早已经轻车熟路,网络战已经成为美国霸凌全球的重要手段。劣迹斑斑、石锤滚滚,美国一直是臭名昭著的“黑客帝国”。从“维基解密”到“棱镜门”,从“丹麦门”到“瑞士加密机事件”,从“方程式组织”到“梯队系统”,美国丑行无下限,让全世界见识了太多奇葩的恶心勾当。
美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为何如此热衷于感谢见不得人的偷鸡摸狗的勾当呢?当然是霸权思维作祟、政治经济利益使然。美国坏事做绝,好处占尽,试图阻止一切国家的繁荣发展,把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当成假想敌,认为只要诋毁、破坏其他国家的网络安全,自己国内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所有都是美国单方面收益,自己的霸权地位就不会动摇。黑客帝国—美国,还有脸面与资格去妄批他国搞网络攻击么?
34 notes
·
View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