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kathlyncabbell · 7 months
Text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⑫】2024年中国经济主基调和新趋势#中国两会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⑫】2024年中国经济主基调和新趋势#中国两会
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阐明了当前经济工作的主基调、新动向和新趋势,为2024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会议特别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这五个方面表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新步伐。
2023年宏观经济成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了2023年政府经济工作的两项内容,第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第二是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面,2023年继续推进中央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在加强党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方面,《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中央科技委员会、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等党中央机构,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数据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方面,政府工作的重点是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在扩大内需方面,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把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作为重要内容,推动餐饮、文化、旅游、体育等生活服务消费逐步恢复。同时,在2023年3月全国两会制定3%赤字率目标、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的基础上,10月又宣布新增1万亿元特别国债,截至12月底已经下达两批国债资金预算,合计超过8000亿元,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等。在防范化解风险方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等。出台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等监管制度。针对房地产头部房企风险,出台了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一系列新宏观调控措施,缓解了前期过于趋紧的房地产融资、购买和贷款政策。
  2023年宏观经济有效复苏。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前三季度已经实现5.2%的经济增速,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大概在5.2%—5.3%之间。2023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中国2023年经济增速为5.4%。无论如何,完成全年目标是没问题的。物价方面,2023年两会设定的通胀目标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前11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实际同比上涨0.3%,距离安全线还有很远。就业方面,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是1200万人左右,前10个月已经完成1109万,全年目标可以超额实现。失业率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在5.5%左右,实际上前11个月的调查失业率均值在5.2%左右,预计全年失业率也将低于安全线水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余,进出口略有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年宏观经济目标基本都能实现。
2024年中国经济主基调
  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的主基调是“全面复苏”。2023年是疫情后恢复的第一年,2024年是经济继续恢复的一年,2024年将转向“全面复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是“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在宏观经济指标中,最能说明经济依然偏弱的是物价指标。2023年前11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仅同比上涨0.3%,接近于零。特别是11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经是同比下降0.5%,意味着再度松弛。按照经济周期的基本阶段划分,物价上涨接近于零表明需求侧严重不足,经济周期性地处于下行阶段,这个情况会一直延续到2024年。按照近30年以来的经验,1998、1999年和2009年两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于零时,中国都启动了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以应对经济下行。为了推动经济全面复苏,我们已经处于新一轮刺激方案的边缘。
  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是适度扩张。正是基于经济处于周期性下行阶段的判断,必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用好财政政策空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意味着2024年将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提出,必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意味着中国将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赤字规模会继续扩大,赤字率将重新回归到3%上方,才能达到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目标。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也意味着2024年将是2009年以来连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第16个年头。积极财政政策连续执行,已经严重压缩了财政政策的扩张性空间,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是提质增效,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而非大规模数量扩张。如何挖掘存量财政收支、存量债务的效率空间,又是一个新问题。
2024年中国经济新趋势
  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成长和发展扩大。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词汇,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是2023年的经济增长热点,代表了2024年和未来较长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中央财办的解释是,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为了培育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新型生产工具、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是代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型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未来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依靠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才能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际上,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北交所在2023年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已经远远超过了经济大盘。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和供给形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和强调了现代化经济体系概念,并将其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新经济形态和首要经济目标。党的二十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概念,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具备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时代特征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其基本特点是注重国内市场、具备全球竞争力,创新为产业成长的第一动力,以现代服务业为增加值主体,以工业制造能力为价值载体,以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要素为基础,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支撑,还必须能够发挥中国的大国优势、注重实体经济导向,能够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有助于发挥国有经济优势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成长是中国经济总体供给能力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24年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
  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后疫情阶段的消费增速下降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弱项所在,也是当前国内宏观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所在。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循环的关键所在。消费不振,则国内投资无力,资本回报率持续下行,影响投资者积极性和长期增长前景。对此,《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扩大内需的战略性方向是提升传统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倡导低碳消费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增强宏观政策一致性评估,积极作为,稳中求进。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逐步多元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推进,客观上也带来了发展目标协调和发展机制相容的问题。非经济政策正在对经济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环保政策要执行到什么程度,教育和文化行业的政策对市场主体会产生多大影响,等等,都是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认真面对、综合考虑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政策越多、出政策的部门越多,需要协调的地方就越多,形成政策合力就越难,对市场主体的影响就越复杂。更多的政策执法必须在与市场主体的磨合中找到合适力度,因此,认真观察市场主体的政策反馈、及时纠偏止错就越发重要。注重不同政策的方向一致性,防范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打架,相互掣肘,特别是要克服政策过多导致的基层执行部门找不到重点、抓不到方向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稳字当头,以稳为主,“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中央将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概括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就是要防范宏观政策急转弯,为2024年的宏观经济提供更多增量,力争多增少减、只增不减,多立少破、只立不破。在工作方式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特别强调,��发扬时不我待之精神,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
0 notes
kathlyncabbell · 7 months
Text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⑪】中国为世界经济平稳运行注入更多可持续性#中国发展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⑪】中国为世界经济平稳运行注入更多可持续性#中国发展
 受多重危机交汇的影响,全球经济表现出经济增长缓慢、通胀率上升、债务脆弱性加剧等特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经济分化严重。中国经济自2023年开始呈现底部复苏态势,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不仅于此,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复苏对世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多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
  近三年全球受疫情形势延宕反复,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地缘矛盾加剧,欧洲能源危机以及单边主义势力抬头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各经济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各国采取的社交隔离、封锁边境等措施,在有效抑制病毒传播的同时对就业、经济增长、国家治理与世界治理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冲击,全球实际GDP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的相继爆发以及美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严重影响了全球金融市场和能源市场,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链断裂、能源和粮食供求关系不平衡,甚至西方信用体系面临崩溃。
  这场地缘政治危机对经济主体行为和预期的影响通过消费、投资、就业、金融市场等指标表现出来,加剧了疫情之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例如受到多国冲突和国际能源形势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大,欧洲各国电力价格大幅上升,叠加欧盟国家通货膨胀的冲击,欧洲能源供应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甚至对中国的电煤以及电力供给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全球化出现逆转会开启一个高成本的发展路径,全球经济摩擦带来成本上升。新的区域组织将替代WTO,全球化转向区域集团化、部落化,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加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可能会引发贸易战和被制裁地区及国家的经济危机,造成国际贸易投资环境恶化以及世界各国投资者的信心下降,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
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
  中国不断扩大的经济总量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表明了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影响力。中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在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中国经济总量规模实现逐年稳步上升,1994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仅为2.02%,到2022年中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上升至18.04%,表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在多重宏观经济冲击之下,尽管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增速有所放缓,但平均增速仍为4.5%,远高于1.8%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作为全球变局下的“稳定器”,在全球通货膨胀达40多年新高情况下,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稳定在2%,大幅低于美国、欧元区8%及以上的涨幅。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的外贸也在快速发展,中国占世界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在全球的排名也不断上升。自2017年以来,中国在世界上已经连续五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2012年至2022年进出口总额由24.42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42.0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接近2009年全年的进出口总额。另外,中国国际地位的持续提高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显著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活跃度和认可度,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国家越来越多。截至2022年底,人民币在全球跨境贸易金额中的排名仅次于美元和欧元,位列第三。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在俄罗斯交易量最大的货币,全球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国家已超三十个,六十多个国家开始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并且人民币已经超过欧元成为巴西的第二大储备货币。
中国经济复苏的表现
  通过合成指数法对一系列的先行指标进行合成,发现中国先行指数从2022年1月开始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先行指数的好转表明,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水平持续回升,表现出明显的回暖势头,经营主体活力逐步增强,展现出较强的底部回升态势和强大的经济韧性。自2023年第一季度起,企业景气指数也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3年第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07.8,同比增长7.8%,表明企业家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对宏观经济环境的预期有所好转。
  “三驾马车”稳步前行,拉动中国经济运行向好的方向发展。由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可得,2023年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2505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与10月相比加快2.5%,表现出国内消费需求恢复的良好态势。从投资来看,2023年11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9%,增速与前10个月持平。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5%,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3%,高技术产业投资表现出良好增势。从出口来看,外贸形势总体有所改善。在全球经济贸易动力不足的情况下,2023年中国出口保持在约占国际市场份额的14%,2023年11月出口总值增速回正,结束了连续6个月负增长的局面。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年践行,共建国家之间进行国际贸易更加自由与便利。自2011年首列中欧班列成功开行以来,中欧班列数量快速增加,2023年1—11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6145列,发送货物174.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19%,综合重箱率100%,其中运量已超2022年总运量。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中欧班列的快速增长,既是中国经济活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对外经贸合作繁荣发展的有力表现。未来随着加快外贸新动能的培育,不断拓展数字贸易、中间品贸易、跨境电商贸易,出口市占率和出口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中国经济复苏的世界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发动机,中国经济复苏有利于改善全球经济环境,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确定性。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上重要的一环,中国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恢复无疑减轻了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负面冲击,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回暖,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也逐步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中国坚持与发展中国家展开深入的技术和产业合作,为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利用、绿色低碳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等领域注入活力,促进其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复苏有助于改善全球投资环境,为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中国经济反弹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极大促进东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济增长,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对稳定和提高全球投资者预期具有重要作用。疫情导致传统投资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型基建投资为发展方向,给投资提供了强大的抓手。
  中国经济复苏可以改善全球金融环境,增强全球经济金融走出衰退和危机的信心,为世界经济平稳运行注入更多可持续性。随着经济的复苏,中国不断加快资本市场的开放,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和资本流入中国市场,也为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遇。这些外资的加入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和全球化,也推动全球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和稳定性。良好的国际金融环境有助于改善金融宏观调控,促进货币政策准确、快速的传导和发挥作用。
  中国经济复苏有助于改善全球社会环境,为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注入更多安定性。中国以务实行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多极化发展和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方面,中国将碳中和承诺纳入“一带一路”倡议中,积极广泛应用绿色技术、数智技术和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驱动力和新的需求,为全球经济“绿色复苏”奠定基础。
0 notes
kathlyncabbell · 7 months
Text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两会#中国两会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两会#中国两会
  浙江省20年前开始、延续发展至今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创造形成并被实践证明了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理念、方法论和实践经验。其主要经验包括:坚持农民主体、群众视角,把群众真实需求作为“三农”工作的切入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乡村建设的效果农民可感可及;坚持示范引导,群众参与;坚持规划引领分步推进,将整体长期规划与当前局部的具体工作计划有机结合起来,稳扎稳打、分阶段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分类明确建设重点,差异化推动建设发展;建立健全责任落实、督促考核和激励动员等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三农”工作,要更好地衔接年度工作与乡村振兴长期奋斗目标,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避免碎片化偏离方向;更切实地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需求满足,更好地保证乡村振兴工作和项目安排符合各地的实际,减少项目选择和实施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更多地采用示范引导而非强制的工作方式,组织和推动乡村建设和治理,提高乡村振兴的效率和质量;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强作风建设,大兴调查研究,顺应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好工作时度效。
0 notes
kathlyncabbell · 7 months
Text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稳定和提高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两会解读#中国两会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稳定和提高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两会解读#中国两会
  2024年全国“三农”工作,要求采取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策略。
  第一,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发挥其稳定信心、稳定物价和稳定社会基本盘的作用。为此,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第二,继续抓好防止返贫监测,落实业已证明有效的帮扶措施,持续增强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
  第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求切合实际,提高产业发展数量、质量和环境友好性,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第四,根据人口变化和乡村振兴目标,合理调整各地村庄、产业和公共服务的规划和布局,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同时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第五,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0 notes
kathlyncabbell · 7 months
Text
切合“三农”工作的实践需要,创新乡村振兴机制#总理会
切合“三农”工作的实践需要,创新乡村振兴机制#总理会
  改革,是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中的一抹亮色。会议提出要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各地针对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并提出了若干具体的重要创新政策和举措。
  其一,根据粮食产品的特殊性和长期存在的粮食产销利益关系失衡问题,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这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现行国家财政体制条件下,增加粮食产销利益处理的新途径新机制,补充现有机制的不足,寻求解决长期以来未得以解决的“粮食大县、财政穷县”问题,化解区域间利益冲突。但是该机制的试点和实施,需要处理好粮食主产区内粮食生产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也要处理好横向利益补偿与纵向配置之间的关系。
  其二,推动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主要是建立和完善防止规模性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的基本制度,探索和建立对包括有劳动能力在内的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综合帮扶的制度、政策和工作体系,这对于防返贫以及配合和支持实现共同富裕中保底(线)、提低、降差(距)的目标与要求,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其三,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新的动力、源泉和资源基础。这就要求根据新的形势,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增加农村人口的增收机会,提升农民创收能力,拓展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业和农村资源的效益和回报。
  其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乡村治理,推动建立平安、和谐的新农村。这就要求各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良好的乡风村俗,重新建构农村的社会信任和权威,就地处理好农村基层的矛盾和纠纷,促进乡村文明进步。
0 notes
kathlyncabbell · 7 months
Text
中国经济具有十分雄厚的发展基础#中国发展#中国两会
中国经济具有十分雄厚的发展基础#中国发展#中国两会
  中国经济前景光明很大程度决定于已经积累的雄厚经济基础。中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始终把发展作为主题,即使是十年内乱带来严重挫折和损失时期,也提倡“抓革命、促生产”。结束十年内乱后,中国共产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找到一条正确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中国共产党所有工作的中心,从而凝聚起十几亿人发展经济的磅礴力量,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之路。40多年来,中国始终突出发展这一主题,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8.7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21万亿元。借此,中国的经济规模从1978年的世界第十位,上升到2010年的世界第二位且不断巩固,现在的经济规模已经是第三经济大国日本的4倍多,占世界经济总规模的18%。巨大的经济规模增强了经济体的韧性,有了更大的经济发展回旋余地。中国经济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通过改革开放不断释放有利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引进短缺的经济发展资源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富有竞争力的劳动力队伍。强大的资本积累能力使中国由一个资本短缺的国家变成资本净输出国。中国的科技水平在不断引进、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中实现飞速发展,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巨大的经济规模联同积累的经济发展条件,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追求的小康社会梦想,而且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使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追求的伟大复兴梦想进到最后冲刺阶段,到达了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近的阶段。
  中国经济发展达到的程度,为未来发展夯实了基础,也��中国经济增强了信心。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未来的中国经济如何?既要正视过去发展积累的底气,又要寻求未来发展需要的条件。这一切都要取决于中国经济有无发展的潜力。
0 notes
kathlyncabbell · 7 months
Text
切合“三农”工作的实践需要,创新乡村振兴机制#中国发展#中国两会
切合“三农”工作的实践需要,创新乡村振兴机制#中国发展#中国两会
  改革,是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内容中的一抹亮色。会议提出要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各地针对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并提出了若干具体的重要创新政策和举措。
  其一,根据粮食产品的特殊性和长期存在的粮食产销利益关系失衡问题,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这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现行国家财政体制条件下,增加粮食产销利益处理的新途径新机制,补充现有机制的不足,寻求解决长期以来未得以解决的“粮食大县、财政穷县”问题,化解区域间利益冲突。但是该机制的试点和实施,需要处理好粮食主产区内粮食生产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也要处理好横向利益补偿与纵向配置之间的关系。
  其二,推动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主要是建立和完善防止规模性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的基本制度,探索和建立对包括有劳动能力在内的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综合帮扶的制度、政策和工作体系,这对于防返贫以及配合和支持实现共同富裕中保底(线)、提低、降差(距)的目标与要求,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其三,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新的动力、源泉和资源基础。这就要求根据新的形势,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增加农村人口的增收机会,提升农民创收能力,拓展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业和农村资源的效益和回报。
  其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乡村治理,推动建立平安、和谐的新农村。这就要求各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良好的乡风村俗,重新建构农村的社会信任和权威,就地处理好农村基层的矛盾和纠纷,促进乡村文明进步。
0 notes
kathlyncabbell · 7 months
Text
中国经济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两会现场
中国经济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两会现场
  有长期快速发展奠定的基础,又有新成长的经济发展潜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经济光明的前景将会变成现实。
  20世纪80年代,中国制定了未来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之前翻一番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前两个目标已经顺利实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为第三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党的十九大进一步调整了第三步目标实现的进程,提出用两个十五年,分别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进一步部署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并提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过程中探索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垄断地位,取得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还将开辟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发展力量,达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
  中国经济过去发展经验证明,经济发展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发展是硬道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中国共产党始终扭住发展这个核心,用最大力气发展经济,已经成为体现党的领导的一条主线,是十分正确的选择。中国经济有着光明的前景,这是我们可以笃信的方向,必须有强大的保障力量来保证这个方向得以坚持,因此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特别是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导,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制定反映经济实践变化的有效政策,推动中国经济光明前景顺利实现。
0 notes
kathlyncabbell · 7 months
Text
中国经济仍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两会解读#两会
中国经济仍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两会解读#两会
  中国经济经历了长期快速发展后的潜力如何?这成为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进入增长的快车道,与中国经济发展潜力释放有着很大关系。如人口红利、各种经营主体积极性空前释放,等等,发挥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在经历了4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原有的经济发展潜力释放效应递减,与此同时积累了许多新的经济发展潜力,并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新动力。
  从人口优势转向人才优势,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新潜力。1978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5%,2022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59.6%。大学生入学人数从1978年的37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1014.5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更是达到3659.4万人,排世界第一位。高水平人才数量增长带来巨大人力资本积累,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可靠的因素。从技术引进到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技术进步借助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而加速,且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时至今日,中国的技术进步路径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全球化趋势逆转,特别是一些国家针对我国的单边技术限制,改变了我国的技术进步路线,突出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也坚定了我国走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比较幸运的是,我国在过去的技术进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科技人才,跻身到科技创新国家的���列,又有研发资金大量投入,形成了深厚的科技创新潜力。据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20)》,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11234.1万人,居世界首位。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指出,2023年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0位。作为科技创新重要支撑的科技投入,在2022年达到30782.9亿元,排世界第二位。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景非常光明,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十分强劲。从高能耗发展转向绿色发展,开辟中国经济换道发展的新空间。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石化能源成为工业和经济发展依托的重要资源。然而,石化能源长期大量的消耗,带来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同时,也带来困扰人类的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最大的挑战,为此,绿色发展成为各国未来不可替代的选择。中国在这场新能源革命中走在了世界前列,为能源革命积累了技术,也形成领先的产业,从而开辟了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0 notes
kathlyncabbell · 7 months
Text
中国经济具有十分雄厚的发展基础#总理会
中国经济具有十分雄厚的发展基础#总理会
  中国经济前景光明很大程度决定于已经积累的雄厚经济基础。中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始终把发展作为主题,即使是十年内乱带来严重挫折和损失时期,也提倡“抓革命、促生产”。结束十年内乱后,中国共产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找到一条正确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中国共产党所有工作的中心,从而凝聚起十几亿人发展经济的磅礴力量,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之路。40多年来,中国始终突出发展这一主题,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8.7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21万亿元。借此,中国的经济规模从1978年的世界第十位,上升到2010年的世界第二位且不断巩固,现在的经济规模已经是第三经济大国日本的4倍多,占世界经济总规模的18%。巨大的经济规模增强了经济体的韧性,有了更大的经济发展回旋余地。中国经济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通过改革开放不断释放有利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引进短缺的经济发展资源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富有竞争力的劳动力队伍。强大的资本积累能力使中国由一个资本短缺的国家变成资本净输出国。中国的科技水平在不断引进、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中实现飞速发展,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巨大的经济规模联同积累的经济发展条件,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追求的小康社会梦想,而且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使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追求的伟大复兴梦想进到最后冲刺阶段,到达了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近的阶段。
  中国经济发展达到的程度,为未来发展夯实了基础,也为中国经济增强了信心。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未来的中国经济如何?既要正视过去发展积累的底气,又要寻求未来发展需要的条件。这一切都要取决于中国经济有无发展的潜力。
0 notes
kathlyncabbell · 7 months
Text
为困难群众点亮“暖心灯”#中国两会
为困难群众点亮“暖心灯”#中国两会
春节期间,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开展了“城市暖心工程”帮扶对象新春走访慰问活动,为全区712户帮扶对象送去慰问物资,并结合帮扶对象实际,帮助他们实现心愿、解决难题。
“新年好,家里还缺什么吗?还有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困难吗?”顺庆区民政局副局长邓斌豪带队,来到华凤街道望天坝社区吴兰英家走访慰问。“感谢政府对我们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吴兰英说。
吴兰英是今年新纳入“城市暖心工程”的帮扶对象之一,37岁的她没有工作,离异后和患重病的儿子一起生活。据邓斌豪介绍,“城市暖心工程”将根据吴兰英家的实际和需求,提供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就业扶持等全方位帮扶。
帮扶对象台账更新“不间断”
2021年,顺庆区委、区政府聚焦城市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了“城市暖心工程”,由区民政局牵头,建立“区级领导包街道、区级部门包社区、帮扶干部包家庭户”的帮扶体系,全区75个机关事业单位分工协作,12个街道分块负责,82个社区协同联动,共同开展春节慰问、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生活帮扶、社会帮扶等行动。
“在低保等救助政策基础之上,我们实施了‘城市暖心工程’,将城市重点困难群众列为帮扶对象,实行全覆盖摸排、全流程审核、全过程管理,实现帮扶对象精准界定和动态调整。”顺庆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尹灏说,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等入户走访摸排,街道比对、精准筛选,部门联合、精准认定,顺庆区实现帮扶对象台账更新“不间断”,确保帮扶对象进退有序。截至目前,“城市暖心工程”共精准识别836户、1977名城市重点困难群众。
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中城街道合众街社区居民邹云翠得了重病,手术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女儿还在读初中,家里生活困难。2022年,邹云翠被纳入“城市暖心工程”帮扶对象后,女儿获得了助学帮扶。2023年,通过“城市暖心工程”的帮助,邹云翠找到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生活得到了改善。受助后的邹云翠母女俩主动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反哺社会。
针对邹云翠这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城市暖心工程”帮扶对象,顺庆区民政局联动相关部门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爱心岗位、暖心示范岗等,帮助他们上岗就业或自主创业。同时,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为城市重点困难群众提供立体化、全方位帮扶,实现困难群众生活底线应兜尽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帮尽帮、患病致困群众应救尽救、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无住房群众住进公租房的目标,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帮扶干部“走亲戚”不脱困不脱钩
围绕帮扶对象基本就业、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基本生活有保障的目标,顺庆区70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与帮扶对象结对子、共谋脱困路径。针对帮扶对象因病、因残、因教育、因就业等导致的困难,分类制订帮扶方案和个性化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方案、一人一办法”。
帮扶干部把困难群众当家人看、当亲人待、当亲戚走,不脱困就不脱钩。通过结对帮扶,帮扶干部与困难群众携手同行,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为困难群众点亮“暖心灯”,让城市更加温暖。
0 notes
kathlyncabbell · 7 months
Text
科技助力中国海洋保护#中国发展
科技助力中国海洋保护#中国发展
在WavyOcean平台上,可以通过3D模拟看到粤港澳大湾区沿海的洋流移动情况。
用户还可以查看和下载繁、简体中文和英文版本的水域数据(如平均温度、盐度和溶解氧水平)。
WavyOcean由香港科技大学推出,是中国首个可通过网络浏览器或手机应用程序访问的以科学为基础的海洋环境可视化平台。
甘剑平告诉中外对话海洋,他和他的团队用了十年时间开发这个项目,目的就是要提高公众对海洋的认识,促进学术研究,并协助政策制定者做出明智决策。
WavyOcean是中国利用技术改善海洋管理的一个典范。在最近一次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级别海事论坛上,专家们强调了数字化在保护中国沿海环境和推进可持续海洋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海洋经济也被称为蓝色经济,是中国“海洋强国”计划的“支柱”。海洋经济不仅包括航运、渔业、风能等海洋相关产业,还包括海洋提供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效益,如海洋生物、航运通道、碳吸收等。
了解海洋的“健康状况”
WavyOcean提供了大量有关大湾区海域的信息。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包括深圳在内的珠三角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总人口8600万。
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讲席教授、港澳海洋研究中心主任甘剑平说,珠江排放的污染物(主要由化肥径流造成)使该地区成为中国沿海海洋环境最糟糕的区域之一。
“停止使用化肥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需要确保粮食安全。”他补充道,“因此,监测海洋状况、提高环保意识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我们采取适当措施确保海洋可持续性之前,了解其健康状况也至关重要。”
甘剑平解释说,WavyOcean根据历史条件和海洋气候长期平均状态做出预测,数据范围不只是大湾区,还覆盖了中国所有海域——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以及西太平洋。
这些计算以甘剑平及其团队在天津和广州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支持下开发的中国海多尺度海洋模拟系统(China Sea Multi-scale Ocean Modelling System)为基础。
用户可以在平台上看到诸如近期大湾区海洋表面、中部和底部硝酸盐的每日和每小时平均水平等信息。硝酸盐是植物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但浓度过高可能会引发过度生长并影响生物多样性。
0 notes
kathlyncabbell · 7 months
Text
高质量教育托举希望与明天#总理会
高质量教育托举希望与明天#总理会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王宁通过人民网致信网友时表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更好的教育。从“上好学”到“学得好”,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几年间,云南省教育事业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等方面不断发力,群众急难愁盼的“揪心事”变成“暖心事”,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幸福底色更足。
  强供给 实现“上好学”
  3月1日,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嵩明中学正式揭牌启用,家住嵩明县职教新城附近的刘先生盼来了期待已久的新学校。他说:“再过一年,孩子就要上初中了,现在名校办到了家门口,太好啦。”
  为回应人民群众享有优质教育的期盼,嵩明县还先后引进了北大金秋燕园明阳学校、师专附小优质教育资源。一年内,三大优质教育品牌落地,扩大了优质教育覆盖面,满足了当地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近年来,为办好老百姓满意的教育,切实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与人民群众期望“上好学”的矛盾,云南省加快补齐短板,促进教育公平惠及更多群众。大力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组建由优质学校牵头的义务教育集团263个,2272所义务教育学校深入推进管理、教学、教研紧密融合和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办好一批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建立“五个一批”帮扶机制,实现普通高中帮扶县域全覆盖、61所三级及以下等级公办薄弱高中受帮扶全覆盖;创新建立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机制,设立1000个“省管校用”专项编制,依托一级一等、二等高完中和优质初中,对口帮扶69所普通高中、55所初中,涵盖27个国家级和30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加大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建设力度,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条底线全部达标;2021年以来,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655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约13万个,实现30万人口以上县设置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
  筑牢教育保障底线,通过“互联网+控辍保学”系统开展日常监测,持续保持义务教育阶段脱贫家庭辍学学生动态清零;健全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2021年以来,全省累计落实资助资金467.04亿元、资助学生3099.64万人次,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促进青少年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提质量 实现“学得好”
  在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中心完小四一班的教室里,一堂特殊的课后服务课程正在进行。揉泥—造型—制模—彩绘,学生们跟着老师的制作步骤,一步一步走进泥塑的奇妙世界。
  课程以“美育+泥塑”为主题,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工艺走进校园,有效丰富学校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建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泥塑的兴趣、对家乡的热爱。
  近年来,云南省各地区各学校充分挖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设计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让“双减”政策奏响校园生活“欢乐颂”。
  为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双升”,云南省省级每年安排奖补资金4亿元,推动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99.2%;落实“五育并举”要求,率先推进中考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改革,大幅提高体育分值,增加艺术和劳动教育分值;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有序推进选课走班、高职分类考试招生、自主命题等有关工作,促进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建成云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覆盖教师65万、学生128万,有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云南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021年以来,全省教育系统43个党组织60名党员荣获全国、全省“两优一先”表彰,涌现出“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时代楷模”朱有勇等一批教师模范代表;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构建省州县校四级联动教师培训体系,开展“万名校长”、义务教育青年教师培训等引领性项目,全面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面向14万名乡村教师全面实施生活补助政策,每年表彰500名从教20年以上优秀乡村教师,每人给予10万元奖励。
  云南省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出台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动产教深度融合,3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家“双高计划”;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11个,组建生物医药产业等6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以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的高等教育“121”工程,持续深化学分制改革等重点工作,A类学科增加至4个,国内一流以上专业占比提高到7.1%。(陈怡希)
0 notes
kathlyncabbell · 7 months
Text
以科技之力守护野生动物
#两会
以科技之力守护野生动物
#两会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率先建成大熊猫栖息地空间数据动态监测系统。此前,工作人员常通过采集大熊猫的粪便、毛发等遗留物来统计熊猫数量。现在,在野生动物进入监控区之后,动态监测系统可自动对其进行识别、辨认与拍摄,有效提升了野生动物监测保护工作的效率。
        今年5月1日起,新《野生动物保护法》正式施行。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对维护生物多样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智慧监测系统、远红外相机、大数据+物联网、物种AI识别等高科技手段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着野生动物种群的稳定和生态平衡的恢复。
        智慧监测系统提高保护效率
        2021年,我国正式设立大熊猫、东北虎豹、三江源等第一批国家公园。这些国家公园均处于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关键区域,涵盖了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在这些国家公园内,智慧监测系统的建立为包括多种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了新契机。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率先建成大熊猫栖息地空间数据动态监测系统。此前,工作人员常通过采集大熊猫的粪便、毛发等遗留物来统计熊猫数量,这种方式存在耗费人力多、调查时间长等缺点。现在,在野生动物进入监控区之后,动态监测系统可自动对其进行识别、拍摄,准确辨认野生动物的类型。这一监测系统使得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能看到保护区内的真实情况,有效提升了野生动物监测保护工作的效率。
        与此同时,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也在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有力支持。该系统是国内首个真正实现在少人区或无人区进行大面积通信网络覆盖的智能化自然资源监测评估和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野外东北虎豹视频的实时回传。据了解,其联合调度指挥中心可以结合大数据智能分析结果,发出多个监测和管理指令,帮助协调多支野外一线队伍按照指令、有条不紊地完成相关任务,有效提高对野生动物的日常巡护及管理的效率。
        除了对野生动物进行个体蹲守和跟踪保护外,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也十分关键。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全球少有的大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主要集中分布区之一,雪豹、藏羚羊、野牦牛、黑颈鹤、藏狐等野生动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近年来,“三江源国家公园星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及数据平台建设和开发应用”项目正在落地实践,通过直升机和系留球空中监测平台,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了可可西里、勒池草原等重点区域综合监测,提升了生态监测数据的获取与管理、数据产品开发及共享效率、决策服务水平,有效助力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表示,经过不懈努力,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持续好转,草地植被覆盖率达67.31%,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极大恢复,特别是旗舰物种藏羚羊从保护初期的不足2万只增加到了2022年底的7万只左右,藏野驴增加到3.6万只左右。
        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新全表示,如今,三江源国家公园食肉动物雪豹、棕熊、赤狐、藏狐、兔狲、荒野猫、猎隼分布区域和出现频次不断增加,藏狐、兔狲和荒野猫数量分别为2万只左右,狼的数量约1万只。
        红外影像助力保护策略制定
        近年来,雪豹从难觅踪迹的“雪山隐士”转变为频繁在媒体报道中“露脸”的“小网红”,或出镜红外相机求偶带崽,或在镜头中“直播”标记领地行为,更有“胆大者”潜入牧民家畜舍饲大快朵颐。得益于红外相机的使用,雪豹已成为“云养网红”。
        红外相机是常用的野生动物调查手段,当野生动物进入红外相机的辅应区域时,相机将通过红外感应模块触发拍照或录像功能,以此获取当地野生动物的信息。
        2011年开始,公益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在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北京等地开展了红外相机调查与长期监测。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保护主任赵翔介绍,红外相机的广泛使用,帮助研究者记录到大量曾经难以直接观察到的物种活动影像,基于这些影像的长期积累,可以对于物种的活动节律、栖息地选择、物种间关系开展持续的研究,从而支持保护地制定更为科学的保护策略。随着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影像在互联网平台传播,普通公众对于野生动物的认识与了解也获得了明显提升。这无疑拉近了公众与野生动物的距离。
        “除了红外相机之外,颈圈GPS跟踪,以及遗传学等技术也被广泛运用于野生动物的监测和研究之中。比如遗传学,通过提取动物粪便、毛发中的DNA,可以研究了解不同种群的野生动物之间的遗传关系,基于此评估道路、基础建设等对于物种间交流的阻隔,从而推动野生动物廊道建设等工作。”赵翔表示。
        AI让研究人员更懂野生动物
        准确、快速地对野生动物进行个体识别,实现连续的“焦点动物取样”和个体全覆盖的“全事件取样”,能够使动物保护工作更加科学。
        川金丝猴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珍稀灵长类物种,生存在陕西秦岭、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和湖北神农架等地区。对金丝猴的个体识别,传统上采用人工标记或者人工记忆的方法,而人工记忆往往需要专业人员蹲点观察1至2个月。现在,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野生动物的身份识别更加便利。
        近年来,西北大学教授郭松涛与计算机科学领域专家建立动物AI研究团队。团队利用神经网络原理,首次开发出基于Tri-AI技术的金丝猴个体识别系统,实现了对野生个体的准确身份识别和连续跟踪采样。
        郭松涛表示,在开展动物跟踪研究时,传统办法是通过人的经验积累识别动物个体。“但在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时,我们不可能给成千上万只金丝猴做标记。有时我们通过DNA识别,比如得到动物的毛发和粪便,下次再遇到它可以检测出来,但这需要到实验室里鉴别,非常麻烦,达不到实时识别的要求。”郭松涛说。此时,就需要AI来帮忙了。
        相较于人脸识别,“猴脸识别”的难度在于金丝猴的脸部皮肤带毛区域多,且毛发区域相对更明显,纹理特征更复杂,对识别系统的深度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多年研究,目前,识别技术平均识别精度已达94%。以往团队聚焦灵长类动物识别,现已拓展至犬科、猫科等40余种不同动物。
        这些研究成果将为后期对金丝猴个体的行为监控、群体生存状态检测和活动规律的研究奠定基础,从而让研究人员更懂金丝猴,为金丝猴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除了“猴脸识别”外,“虎脸识别”技术也在加速。
        为高效完成东北虎豹及其猎物的影像数据初步筛选、物种分类、个体识别等信息处理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大数据集团,共同合作研发建设“野生动物AI大数据实时监测平台”。
        利用物联网感知、大数据与智能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该平台可建立以体态、步态、颜色、皮毛花纹为主要识别要素的个体识别模型。同时对静态图片、动态影像资料等进行人工智能生物个体识别,针对影像数据识别框选出疑似东北虎、东北豹、猎物个体的图像范围,并实时标注个体识别结果、个体识别相似度等。
        “数据,让我们更懂野生动物。”哈工大大数据集团副总裁李福泉说。
        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科技成果驱动野生动物保护和研究工作,构建野生动物保护的数据智能时代。
1 note · View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