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那些別人口中的我
那天,腆著臉問了老闆:「那我呢」
老闆開始用他引以為傲的所謂磁場感應
說了:「你喔(噗哧笑)你就是有點憨...憨直(台語),就是船到橋頭自然直那樣...這其實跟我有點像,是一種領導人的特質。拿破崙他打仗的時候,當時槍林彈雨啊,他還是跟身邊的侍衛說:『我要進去睡覺,誰都不准接近』,旁邊的人嚇得提心吊膽,但當拿破崙睡了三小時醒後...那是生龍活虎、氣勢磅礡的指揮作戰,勢如破竹;啊還有那個德川家康,他在打仗時一樣命令身邊的人不准打擾其呼呼大睡,旁邊的人感嘆的說:『這才是我的大將啊』。就是一種泰山崩���前而面不改色,這其實是天生的...。但你要加強的是觀察力,觀察力延伸判斷力,因為你心裡是抗拒去面對和接觸那個你不喜歡的東西,所以你就沒辦法去學習怎麼處理和應對...,其實你大可工作時是一個狀態,自己的時間你想怎樣都可以,避免和抗拒不是阻礙成長吸收的藉口。」
而今天,在一個以筆會友的線下聚會,離開前
讀書會夥伴短短的說了:「你是OO嗎?我喜歡你的文字」
又想到在自己表達了一千次挫折後,
諮詢師柔柔的回應:「其實你一直很擔心你的表達不好,但其實你只要想清楚了,都可以很條例的建構你的觀點和闡述,這部分你是可以有自信的。」

0 notes
Text
蟄伏期

《兒時的點點滴滴》 吉卜力工作室-高畑勳
妙子從小在東京生長 小時候羨慕同學有"鄉"可以歸 而自己就在都市的水泥叢林裡四處尋覓著可以作為"故鄉"的蛛絲馬跡
27歲的夏天 向公司請了長假 到山形縣進行農事跟農家"體驗" 旅行的過程中 國小五年級的自己不停地出現 執意吃完的鳳梨、突然被公開的暗戀、爸爸的巴掌、初經的討論、被代為拒絕的演出機會、被拒絕握手的同學...... 一切的記憶湧現,並從中與現在的自己不停交疊,反芻著當時的困惑、不甘心、執著與悲傷等等......
兒時的點點滴滴是一部適合獨自觀看的電影
過程中妙子與小時候自己的交錯
不停地與觀影者的記憶呼應並連結
這是一部我查了別人的心得
也很難找到自己從中得到的感受的影片
因為我的感動 是跟我自己的自身連結而得
妙子的形狀 與家庭與世道與其他人不同
有時候會顯得格格不入
但我的世界是從我自己的觀點開始
到底為何要處處活在別人的框架下?
最後的東京及山形縣的��擇
因為農家直率的邀請而暴露出自己真正的心思的不堪
妙子也沒有說謊 但為何會如此難堪?
看著哭泣的妙子 自己也哭了起來
我想,27歲的蟄伏期 ,卡關的人生真的又痛又漫長
長大的過程中 最需要的就是邁向下一階段的勇氣吧
勇敢選擇自己的路
勇敢的與某些可能不合時宜的保護殼告別
褪下殼的瞬間 可能會有些痛
但那些都是自己羽化的過程
不見得要長得像別人多美
只要自己記得那些成長的過程就足夠了
0 notes
Conversation
愛
在高鐵站,兩人都不發一語,上車前十五分鐘。
我:我剛剛偷偷用你這邊(指肩膀)擦眼淚喔,只有一點點...
他:(無言,轉頭對著我,笑得很醜)
然後就哭了
我:我沒有生氣啦!你不要...(也跟著哭了)
他:我只是看你很可憐的樣子...
But I know the reason more than that
--------------------------------------------
新年第一天,他上班,我感冒生理期,一南一北。
我:好想你喔
他:我也是
這樣就夠了,真的!
***
他:你不是把你這輩子的幸運都用在遇見我ㄌㄇ
***
少臭美ㄌ,你才是ㄅ
新的一年請繼續多多指教
也希望彼此一切順順利利
❤
0 notes
Text
11月
也是12月的第一天 從他的身旁甦醒 伴著斜照的朝陽 一路天晴 --
今天天空晴朗 小鎮有人 靜靜的 公園有人 也靜靜的 大家各自在陽光下過著生活
遇到一隻定格的狗 定定地望著遠方 誤認為一座雕像 但其實是在望被咬傷��貓(也許是其他東西) 而被咬傷的貓 對身上的傷口也不太為意 僅是淡淡地舔舐兩口 還是沒有戒心的跟著陌生人(我)走
途中覓了塊樹蔭乾淨的石牆 或坐或站 吃了沁出水來、剛在即將收攤的市場買的綠豆露 一口氣呼嚕呼嚕 一人吃了兩碗
貓不跟了 我們依然踏著紅土 走向公園一隅的小圖書館 嘴裡嘟囔著『不想看到跟圖書館有關的東西』 身體卻還是誠實的踏了進去
人還不少 綠林中的圖書館 光線充足 窗邊沐浴著樹影及陽光 有人打鼾 有人翻報紙 有人專心 小鎮上的星期日的圖書館 沒有沉悶的靜謐壓住 而是如天空晴朗的寧靜填充 每個人可以在圖書館裡做自己的事情 想起了 『如果有天堂那應該就是圖書館的樣子』
三人各自取了書 發現閱讀真真是對應個人狀態的樣子 媽媽取了跟生命有關的書 爸爸走了好久 取了本跟煩惱有關的書 而我 在已經被撿選過的新書展示區裡 揀了本跟長大有關的書 在這邊一切都回到本質的樣子 閱讀 書 人 圖書館 之間的關係 在這座小鎮上 在這晴朗的星期天下午 又在我心中逐漸甦醒過來
書 當然是沒讀完的 因為圖書館催眠著 也無妨 又轉身踏進了公園 在綠樹和藍天下繼續漫步
這次又遇見那隻定格的狗 只是這次不定格了 而是繞著樹叢轉圈圈 是身體緊緊貼著矮叢的葉子轉圈圈 尾巴上揚著 一臉滿足與幸福 『原來是用葉子在觸摸自己啊』 覺得發笑 但也覺得真誠 隨後跑來了兩隻活潑的小奶狗 打鬧著 就不知去哪裡了
身旁的兩位也拌嘴著 一路回家 這些家常細瑣的拌嘴聲充滿耳膜 但不討厭 甚至覺得像小奶狗那樣的可愛 也真誠 那種生活感的 可以細細品嘗的一種況味 我很需要 也很喜歡
心中響起了久違的 也遺失很久的 歲月靜好





0 notes
Conversation
一路走來丟掉了些什麼呢
初中的葉:那些流轉在書頁中的場景阿,讓我的想像在苦悶的數學化學之中恣意綻放。
高中的葉:應該是吉他吧,封閉都還沒練會呢!阿!還有自滿於埋梗的作文!
大學的葉:攝影...那台令人生氣的二手單眼,也是盡力的捕捉了近身的光影,那個時候總是能發現不管是世界或是面孔美好的一面。
研究所的葉:自命不凡的執著吧,拼命往自己身上貼上#農#社區#社會創新的標籤,其實還差的遠啦,但那些拼命往自己身上撥的泥巴,都讓自己更往心之所向的圈子近一點,有喜歡、有動力、眼裡有光、身體力行。
現在的我剩下什麼呢?
: 仍舊低落的EQ、肥肚、動一下就疲憊的心臟
0 notes
Text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說個笑話 腦子? 不存在於下對上的『溝通』之中

0 notes
Text
所謂的當下
今天家人們興致勃勃的約了一起去安平看大船。一開始倒也情緒平穩,卻不知怎麼的一出站看到他們質樸的和善臉就不明不白的生氣了。
然後就一路7pupu到排隊、上艦、下船、吃飯...。過程中老爸不停洗腦自己:『阿這就是牡羊座的特質啦,慢熱。』不,不是的,我只是生氣,情緒控管不佳,然後,毀了這趟約會。
老實說也不止一次了,事後都後悔自己到底是怎麼了,幹嘛把一切搞得如此不堪,這樣的情緒是想告訴他們...或我自己,什麼樣的訊息呢?
有一篇網路上的文章說過,把人一生換算成小時,扣去睡覺的、生理的...,剩下能給家人的...就是不停倒數減少的那一丁點時間。不管人是否能預知到死亡時間,或是希望以一切不作為來不引起上天的關注以得所謂多一些殘喘,都不應該如此對待。
真的是很擅長浪費時間的蠢蛋呢。
在春分來臨時,27歲的我是否能對於『時間』能有多一點知覺與控制呢?
這樣的後悔或苟活真的是夠累人了,27歲以後的人生可以換其他的ㄇ?
俗套的自我精神喊話一下: #珍惜當下 #每一刻過去就不再重來了 #想留下些好的珍視的 #保留一部份的心思在重要的人身上

0 notes
Text
寫在2018九合一選舉之後
昨夜好像經歷了一個劇烈的生長痛一樣。
今日與家人在愛河畔散步,步過興建中的海音、經過輕軌的橋下、看著玉綠的愛河,突然心中湧起滿滿的羞恥感,怎可以如此對待陪伴一路走來的執政黨?然後隨之而來的是滿滿的恐懼,對於未知的未來、未知的文化政策。
然後再看到臉書上,違憲違法的嘴臉、崩潰的同溫層,心中湧現的是無力感,對於自己不夠深入了解世事,沒有辦法好好地講解甚麼,然後只好默默地站定被擊潰而感到無力。
然而,對於今天一切的一切,我並不是也不能是一個局外人。
雖然嚷嚷著天啊鬼島!要北漂了!但如果要在社會裡學習怎麼當一個稱職的公民的話,我不能逃。對政治冷感、對人共有的議題置身事外,不是一個讓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藉口,就像種田,就得踩進軟軟的田土裡,感受大地、感受生靈,然後才能孕育出屬於自己的思想。
這一次的選舉與公投,讓我正視了我的逃避、懦弱與自以為是,希望兩年後,我能夠真切地為自己的選票負責,也能為這些臺灣的議題做點什麼,不再是人云亦云。如同呱吉所想影響的,有一群先鋒已經為大家撬開了一個洞,我只需要正視那個洞,然後用盡自己的動能跨進去,就跨進去,然後蛻變成一個完整的公民,蛻變成就算我成為中生代、老生代都不會陳腐的公民,我的公民課正要開始。
然後拜託,拜託兩年後還有這樣的機會,希望不要來不及了。

0 notes
Text
關於今天的五部戲
醒來已是近中午,身邊的棉���都是自己喜歡的味道。懶懶的起身,為的是赴一個臨時起意的約-高雄拍。 在高雄那麼多年,還真的是頭一次買票參加高雄電影節,為的是可能出現的影人,也為滿足好奇心-到底產出的是什麼呢? 這一次觀賞的場次,播放了媽媽桌球、雁雁、鋼琴課以及阿嬤的放屁車。在事先沒有做任何功課的情況下,媽媽桌球的場景、演員以及故事扣連的剛剛好,演員前輩們表現當然是一如既往的優;鋼琴課的科幻景以及男主角…當然還有經典的旗津意外的演繹讓人驚艷,導演的態度也讓人喜愛;阿嬤的放屁車祖孫的自然互動,以及對二行程的痛點也是一部可愛的小品;但沒想到最有共鳴的竟是雁雁,雖然部分場景以及情緒的堆疊處理待加強,但確實的反應了婚前婚後的差距以及漫漫人生中被沖刷的種種,那種以年代考據以及父女對話所呈現的,更叫人覺得滄桑。 整體而言,很開心可以看到影人,但真心建議應該有一位專屬的主持人,因為也許這場子是這些影人們第一次與觀者見面的地方,不該以草草的QA就這樣的過去了。 看完電影後,一如往常的飄飄然,買了老江騎到海邊吹吹風才勉強回了魂。一直不斷在想,這些檯面上的成功人士到底跟我有什麼不一樣呢?又或者我們之間有哪裡可以相同呢?很羨慕除了我以外的其他人,但又為何漫無目的的羨慕呢?到底什麼才可以滿足我所謂的努力跟成功呢?我很茫然,想完還是茫然,唯有習慣無力感相伴應該是我目前做的最好的一件事。 睡前看了業務員之死,坦白說,預告與祖武很吸引人,但看完我只覺得這故事到底在講小?一個套路的失憶,一個突然辭職去賣魚,戒指拔了又戴上,搞不懂他是如何,總而言之是可惜了。順帶一提,去查查他的粉絲頁,舊視覺有點可怕也太粗糙。 打到這裡終於想起來第六部戲是不死三振,劇名很有巧思。 又是一篇流水帳,是一篇紀錄練習一個人的文章。
0 notes
Text
Dining brief #1 三十八番居酒屋
今天是由弘迪先生下注的新店探索。
三十八番居酒屋位在赤崁街的巷弄內,招牌顏色已淡, 但仍可從門庭若市的機車陣中認出來是人氣美食的基地。
#交通 門前可停放機車,若停滿了旁邊也有拆掉的房屋基地可以停摩托車,算是方便。
#環境 推門進入店家迎來的是店員有力的 いらっしゃい,搭配背景流洩的日文歌,與牆上滿滿日本味的手寫菜單與酒標,活脫脫的像日劇中疲憊的上班族下班鬆一下的場景。(還看到大漁旗~)

高峰的用餐期間建議可以先訂位,我們沒有訂位,所以店員安排到吧檯區入座。
#服務 看網路上的食記分享會遞上熱毛巾供客人使用,但這次僅是冰冷的溼紙巾,不過熱茶仍是暖了我這個夏天感冒的身體。
#菜單 菜單與網路上相去不遠,店家貼心的將招牌菜用紅色蠟筆標出。

#點菜 每人低消250元,我們這次點了四道:
#第一道 明太雞翅
據弘迪形容跟翅包飯的處理方式差不多,不過這道是將明太子包入去骨的雞翅裏頭。一口咬下對於第一次吃到雞翅裡面包東西的我很是驚奇,明太子濃濃的味道也的確打開了味蕾。於我而言,分量是剛剛好的開胃,不過整體稍嫌過油,且肉質偏軟爛。

#第二道 野菜豚肉燒
這一道是我點的!感覺家庭料理就應該點個什麼燒嘗嘗。這一道料理用了洋蔥、甜椒跟扁豆搭配豬肉拌炒,味道濃鹹,十分下飯! 反過來說,單吃,就太鹹了。不過就對日本飲食印象來說,這鹹度蠻道地的。

#第三道 牡蠣好吃燒
這一道是網路上推薦必點項目。 滿滿的蔥和美麗的醬料十分引人好奇,好多牡蠣隨著刀落從餡料中掉出,個人覺得是真材實料,一口咬下滿滿的蔥和牡蠣氣味充滿口中...還包含一點薑味。雖然還在可容許範圍內,但不吃薑的我對他的興趣就降了一半。客觀來說,這道料理用料實在(牡蠣真的很多),但試過就好~

#第四道 牛肉丼飯
老實說覺得主食有點晚上,因為已經呈現半飽狀態,但整體上菜速度算快。不過還有一點想提的是可能當時我們去的用餐客人較少,所以店員們都站在吧檯旁,也時不時會覺得他們眼神在留意我們吃得進度,覺得有點小壓迫感。
回到丼飯本身來說,我個人蠻喜歡吃丼飯這種可以一口包含多種口感的食物,這家居酒屋的丼飯普普,無特別突出,但價格算親民,而且他們的食物份量都蠻大,上面提到的菜我和弘迪都分著吃,也覺得很飽。

#綜合來說 環境營造得十分好,和朋友小酌慶祝十分合適,料理味道上也有一定水準,價格算親民。但店員杵在一旁會造成壓迫,而且調味上對台灣人來說還是微鹹。應該不會特地二訪,但會想帶朋友試試。
食記初體驗,小小紀錄我們的踩點,花費$720元。
評分:✦✦✦✧✧ (重口味的我喜歡,弘迪覺得太鹹,但他竟然給了四顆,真是口是心非) 店家資訊: 三十八番居酒屋《日式家庭料理》

0 notes
Text
Th1rteen R3asons Why
用了兩三天的時間看完了
但說實在的 我覺得不應該這麼快 或者說 根本無法這麼快
他不是一部好消化的影集 或者說 對於我 閱讀障礙者 應該更多的是停一停 想一想
但我想 我太容易自以為是 所以還是藉著這個可以流水帳似的 留下現在心中所想
--------------------------------------------
我理解的 最近很喜歡躲在這句開頭背後...
我理解的是 beyond those issues 更想凸顯的應該是 it could be you
霸凌者 被霸凌者 whatever the tags 可能是你 可能是我 又或者 曾經是
這部影片所闡述的 所演繹出來的 太沉重 不是一個影評或劇透可以說得清的
正如剛剛與男友所釐清的 我太急於向某人 show off 我的理解
但我目前想到的是 我覺得 沒有人是局外人
這些議題我們知道 不管是透過新聞或是社群媒體 或是 你我學校的流言蜚語
我們都知道他們發生 但 who cares? 不要在我們身上就好
大概是大部分的人擁有的盾牌吧
但這部影片血淋淋地告訴你 你可以是 Hannah, Clay, or the rest of them
那你知道了以後呢? 會做點甚麼? 或是反省自己身為潛在加害者的某一時刻?
不知道 ... 這一篇會很混亂 畢竟我還在所謂成年的"牙牙學語"期
看完這部影集只覺得 不知道 身而為人 這些事情永遠不會停止
那 how about my role within the things?
正如S1的結尾 no encore, no answer 一切只在自己的一念間
你願意想 你就想 你不願意想 或沒辦法想 well 至少他會存在在心裡一段時間
----------------------------------------------
看了好幾幕無法下嚥的部分
微微心痛的應該是所有的父母 不管對著他們的孩子說 我相信你 你是好孩子
或者揣著那些不想牽連孩子的心思 而沉沉睡去的畫面
我只想說 爸爸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角色了 (不僅限於一男一女)
組織家庭 維持家庭 是多麼的不容易
尤其每一個人都有小孩的一面
父母親們 你們辛苦了
對於自己輕率的態度真的也只能啞然失笑
到底為甚麼可以對著父母親吼叫
哪來的立場
好吧 就是一篇交織自我反省跟小小心得的胡言亂語
但很開心可以發洩的在鍵盤上敲敲打打
0 notes
Text
Day 3

『事情不是只有對跟錯 更多的時候是因不同的觀點而產生的不同立場』
☑ 腦內知識貧乏
☑ 聯想力與反應力低落
☑ 議題敏感度低落
☑ 設計的專業與態度不足
還是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地振作起來...
0 notes
Text
Day 2
這個星期學習生活 雖然好像又是在暴飲暴食的情況下落幕
星期六晚上的野台戲真的很棒也很厲害
在那樣的衛武營 鋪滿紅塑膠椅 坐滿兩萬多的市民
散場的時候星星都出來了
星期日的港都戀惜曲與未來馬戲團 很訝異都是私人團體籌辦的
雖然當初一直不是很理解這個活動的脈絡與目的
不過一進到那個太空包似的小隧道
映入眼簾的是橋上的輕軌 橋下的白帳篷 白帳篷前撈泡泡的小朋友
這場域氛圍是挺好的
但是每個攤位的氣場與價格卻讓我只能用眼睛消費
一直跟身邊的他唉唉嘆嘆我果然不是文創的料
但是生活是什麼? 市井小民的生活是甚麼?
每個人活出的都不盡相同
好了,結果又是流水帳
重點應該只是這張的弘迪真的很可愛
(雖然毛孔跟細紋變多了,你老了!)
0 notes
Text
Day 1.5

結果第一天的21dayschallenge就遲交了!
今天到了熟悉又陌生的九如二路,突然想請之前好像有到這邊的印刷廠看印前作業,也有到這邊的其中一間廠商做系刊,看打樣。
一直都覺得歲月雖然如梭,但在自己的心靈上是一點痕跡都沒有。但事實證明的歲月在我的大腦中是帶走蠻多東西的,嗯...已經開始初老失智了呢!
總而言之,這兩天有讓自己溫習到印刷的皮毛,條數、磅數、刀模、出血、校色、打樣...等。工作快三個月了,覺得自己不僅是越來越舒適,也越來越容易把屁股翹的高高的,提醒自己千萬要謙虛 (嗯? 甚麼政治的既視感)
希望下一次的自己的準時交稿,也期待明天的草地跟冬陽
0 notes
Text
#21dayschallenge
重新拾起tumblr,是希望有一塊地方可以讓自己練習、學會發聲
希望接下來的21天可以練習以下事情:
1. Post an article a day in tumblr and with cover photo designed by myself
希望在網路平台上留下聲音,進而學習對言論負責
分享內容包含自學歷程、豆知識、感想與心得、讀書心得
2. Update goodreads once every three days,建立自己的閱讀路徑
3. 也許可以的話希望可以煮東西
先這樣吧!怕懶惰的自己一時承受不起 XD
網路世界 どうぞ よろしく お願いします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