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天山山脈裡的湖泊 Kolsay and Kanidy Lake

科爾賽湖(Kolsay Lake)和凱茵迪湖(Kaindy Lake)都位在科爾賽湖國家公園內,在與吉爾吉斯相隔的天山山脈裡。
當年因為幾次嚴重的山體滑坡的阻塞,在科爾賽河(Kolsay River)上出現了連續三個的湖泊群。
最下方的 Lower Kolsay Lake 海拔1818米,有公路可以直接抵達。



湖水很清澈,但我們抵達的時間有點晚,很快太陽的光線就被四週的山脈擋住了,不然應該會更漂亮。



我參加的當地兩日遊只在第一個湖停留兩小時,並沒時間去第二個湖(海拔2252米)和第三個湖(海拔2850米),如果能自己來並多安排一天的時間,聽說上面的湖更漂亮。


另外一個凱茵迪湖(Kaindy Lake)也是在同一個國家公園內,不過是在旁邊不同的山谷,所以得先下山回到Stay小鎮,再前往另一個山谷路上去。




這裡距離吉爾吉斯的邊境很近,最好帶著護照在身上以免遇到檢查。上山的路況很差,必須要那種蘇聯吉普小巴才能進山。



凱茵迪湖(Kaindy Lake) 一樣是由1911年的地震引發的山崩阻塞了峽谷,然後山間的河流就形成了這個湖。


這個湖不是很大,但因為石灰岩沉積的影響,湖水呈現漂亮的藍綠色。



同時也因為湖裡那些光禿禿的雲杉樹幹而著名。



我參加的兩日遊有在山谷聚落的蒙古包住了一晚,現在哈薩克要看到這種傳統遊牧民族住的蒙古包,大概只剩下觀光旅館了吧。



0 notes
Text
恰林峽谷 Charyn Canyon

恰林峽谷國家公園的範圍很大,包括好幾個峽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城堡峽谷。
遊客中心裡面有一個地圖,開放給一般遊客觀光的路線就是單程1.5公里的上層,和單程2.5公里可以走到峽谷河邊的下層,至於其他綠線和黃線,則是需要有專業證照的導遊帶才可以。



沿路上沒有甚麼遮蔭處,所以炎熱的七八月夏天,走起來很辛苦的。



上層路途比較短,可以看比較全面的景色,著名的峽谷路也是從頂端比較好拍照。

峽谷下方也有一條路可以走,從停車場旁邊有一道木頭階梯直接下到峽谷下方,然後就是可以一路走到河邊。



峽谷下面的景色和視野與上面是不一樣的感覺。




走在峽谷下方,抬頭看到的都是這些侵蝕風化的大岩石,各式各樣,各具特色。




月亮峽谷(Moom Canyon)和黑峽谷(Black Canyon)也是屬於國家公園的範圍內,因為就在公路邊,所以大家也都會順便停下來看一看。

流經的是與城堡峽谷同一條恰林河(Charyn River)。

0 notes
Text
哈薩克草原上的首都阿斯塔納 Astana

哈薩克的首都是1998年才從阿拉木圖遷過來的。原本的首都阿拉木圖因為離邊境太近,山腳城市會有地震,腹地又不夠,所以當時的政府決定遷都。而阿斯塔納在中北部孤立的草原上,冬天時氣候嚴峻,原本不被大眾看好,但政府找了設計師規劃,興建一系列的摩登建築,現在可是哈薩克發展最迅速的地方。
巴伊傑列克觀景塔 Bayterek Tower



努爾阿斯塔納清真寺 Nur-Astana Mosque

哈薩克國家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獨立宮 palace of Independence


藝術大學 University of the Art


獨立廣場和和平牆 Kazak Eli Monument and the wall of Peace Monument


哈茲拉特蘇丹清真寺 Hazrat Sultan Mosque


和平與和解宮 Palace of Peace and Reconciliation


越晚越漂亮的阿斯塔納,夜景超好拍。








0 notes
Text
突厥斯坦 Turkestan

這是一個歷史名城,在哈薩克汗國時期曾經做為首都,而現在則是因為帖木兒時代建的霍賈·艾哈邁德·亞薩維陵墓,讓這個城市成���突厥世界的精神重心。
陵墓是在突厥斯坦城的原址上建造的,但因為帖木兒去世而停工,至今仍保持著未完工的樣貌。






霍賈·艾哈邁德·亞薩維是在中亞地區以突厥語傳播伊斯蘭教,他有很多詩歌流傳,也寫有一本突厥語的智慧書(Book of Ḥikmet),所以整個中亞和大波斯地區都視他為蘇菲教派的精神領袖。
在蘇維埃時期要出國是受到限制的,去麥加朝聖並不容易,所以伊斯蘭教徒也會把這裡當成聖地來朝聖。
陵墓園區的對面是新建設的商業中心,也有造型現代的霍賈·艾哈邁德·亞薩維博物館,裡面有陵墓的模型和一些簡單的介紹。





晚上起燈的時候,整個區域看起來又現代又漂亮。






0 notes
Text
從阿克套 Aktau 搭火車到突厥斯坦 Turkestan

當初為了趕上參加阿克套出發的Mangystau五日遊,我是從阿拉木圖搭貴鬆鬆的國內線飛三小時到阿克套,所以離開阿克套的時候,我就決定來搭火車。
飛阿克套的班機不多,我只能選擇半夜抵達的飛機,機場計程車進市區3,500 KZT,隔天一早就被旅行社接去直接開始跑行程,所以一直等到我行程結束回到阿克套,這才有機會看看這個城市。


這裡算是哈薩克前幾大的城市了,也是唯一的港口,市區一樣感覺乾淨,人口不多卻該有的城市設備都有。
公車也很方便,現金公車票是100 KZT,路線107有收票員,會列印收據,當地人用手機掃車上的QR code 是只要70 KZT,路線1車上沒有售票員,我就上車直接給司機現金,後來觀察大家都是上車後找車上的QR code掃碼,下車給司機看。


路線105可以去火車站,但要約一小時,我是早上八點半的火車,第一次搭也不知道不過計程車也是不貴,青旅老闆幫我叫 Indrive 的共享計程車是1,500 KZT。據說哈薩克人不愛用Yandex,因為是俄國公司。
我事先在網路上買了從阿克套到突厥斯坦的臥鋪列車,這趟車要從早上八點半搭到第二天的晚上八點,整整兩個白天。所以我前一天就先去超市買了一些攜帶方便的食物,準備來試試哈薩克的長途列車。

阿克套的車站小小的,但停在月台的列車卻是長長的。這裡是起站,所以早點到也可以先上車,不用趕時間。我的票是二等車廂的四人臥鋪,選了全列車唯一的女性車廂,這節車廂只限女性和小孩。
上車時只要出示手機裡的車票即可,不用列印出來。車廂裡已經放好乾淨的床單和枕頭套包,床鋪上也有枕頭和毛毯,但要先自己舖床。
大型行李可以放在座位下方,車廂裡都有掛鉤和置物空間,也有usb插座可以充電。


開車後車廂服務人員還會發盥洗包,裡面有牙膏、牙刷、梳子、濕紙巾和鞋扒,另外一個咖啡杯裡面有一個茶包和一包三合一咖啡。
車上有熱水,可以泡茶、泡麵、泡咖啡,每節車廂有兩間廁所,但沒有浴室,廁所衛生紙很快就會用完,所以建議自己準備。



車廂服務人員打掃還算勤快,一天會來掃地一兩次,然後收垃圾。車上推車販售零食我只看到一次,另外有一兩次是午餐時間有端著一盤麵包兜售的。大部分的人都會自己準備食物,或是火車停靠大站時下車買東西。



火車開動後會有空調,但車子停下來空調就停了,所以有時候站點停的比較久時,車廂就會很悶熱。
我本來想說在火車上要兩天,所以買了網卡想說可以用來打發時間,結果沒想到哈薩克地廣人稀,我完全沒考慮到訊號覆蓋率!全程有訊號的時間不多,都是大概要等到接近車站時才有,然後車子開動後就又沒有了,所以前前後後有訊號的時間加起來有沒有兩小時我都不確定,而且有時訊號微弱到只能傳送whatsapp訊息,根本跑不動網頁。

抵達突厥斯坦已經晚上八點多,剛好夕陽時分,還可以在天黑前搭公車進城。當初沒選擇搭到奇姆肯特就是因為抵達時間是半夜,要進城找住宿都不方便。

0 notes
Text
博茲吉拉 Bozhira 高原

彷彿置身在外星球一樣,這裡也曾經是古代特提斯洋(Tethys Ocean)的一部分,現在則是一片廣闊的白色白堊地層和石灰岩山脈。
博茲吉拉 Bozhira 也有寫成 Boszhira 或 Bozhyra 或 Bozjyra,保護區內的龍脊岩和獠牙岩是曼格斯套州 Mangystau 最出名的景點,雖然現在已經有公路可以直達 Urochishche 高原保護區附近,不過整個景區內仍都是草原土路。

圍著龍脊岩的土路上有不少個觀景點,這個高聳的岩石柱大概有約200米高,就聳立在一片白色的白堊土台地上,非常的壯觀。




至於獠牙岩則是在另外一頭,我們又開兩小時草原土路到高原的中層,晚上在園區紮營,以便隔天早上去獠牙岩看日出。


要上獠牙岩觀景台要爬一小段路,不像龍脊岩的觀景處,吉普車是可以直達的,不過攀爬不太困難,而且可以邊走邊賞景色。









離開時沿路都還可以欣賞整片山谷。


0 notes
Text
提拉米蘇山 Kyzyl Kup

我在曼格斯套州最愛的一個景點。










往後方望去,可以看到遠處的Bokty。

在山體外圍紮營過夜,可以走去另一區看另一方向的夕陽。






隔天趁著收拾營地的時間,還可以再走 一次提拉米蘇山。



0 notes
Text
伊比克特 Ybykty 峽谷

這是一個大概有15-6米深的峽谷,因為幾百萬年河水侵蝕切出來的,峽谷上方的岩壁又因為受到風化作用形成漂亮的蜂窩狀。




走進峽谷底部,可以看到岩壁展現出的,是在河水流動磨出來的各種圓滑弧度。



狹窄的峽谷在不容易照進來的光線下,呈現出難以形容的美麗。



。





回到頂部上方,還可以近距離的看那些風化侵蝕後,留下的不同樣式的孔洞。



從公路轉進這個多孔峽谷的土路上,會經過一個地下清真寺Karaman-Ata,可能是因為這個地區夏天太熱而冬天太冷,所有不少的清真寺蓋在地下,據說蘇菲派聖人的卡拉曼阿塔就葬在這裡。
這裡地面上也有一片墓園,裡面有最早可以追溯到八世紀的墓葬,但大部分是屬於十九世紀後,當地哈薩克族阿代部落的墳墓。




出了土路回到公路上的Beki,是著名產駱駝奶的地方,所以公路旁就有人在賣駱駝奶的,很多當地人經過都會停下來買幾瓶。

0 notes
Text
圖茲拜爾 Tuzbair 鹽沼

這是在一片白色懸崖下方的鹽沼,廣闊的鹽沼據說是古代特提斯洋(Tethys Ocean)的底部。
這裡距離阿克套Aktau有將近250公里的路,從懸崖上方下到鹽沼又還要繞兩個多小時的草原土路,所以一般要超過三天以上的行程才會加上這個景點,因為可以在城堡峽谷附近過夜。



我們可是花了一天的時間,從城堡峽谷露營地出發,先來到懸崖上方的觀景點,再繞下去看鹽沼和拱門,然後在鹽沼旁邊休息吃下午茶,晚上還是回到城堡峽谷附近的公路旁住蒙古包。




這裡據說春夏雨季過後,鹽沼會覆蓋淺淺的水,這時可以拍到美麗的倒影景色,不過大部分的時間,鹽沼都還是軟土,不太建議走離邊緣太遠。




我們的車子都是沿著懸崖底部開,因為要是陷進去可就麻煩了。下車後往鹽沼走去,走到靠近白色結晶鹽粒時都可以踩出水來。



鹽沼另一頭有漂亮的白色岩壁,風化侵蝕作用和這裡的土質因素,雕刻出特殊的形狀。




還有一座特殊的拱門,遠遠看像是兩個眼睛,走進會發現拱門其實在眼睛中間。夏天的時候來,天氣真的很熱,整個白色反光特別曬,一天就可以曬黑一個色號。



回程的時候光線不一樣,白色岩壁的感覺又不同了。


沿路上沒少看到駱駝。

0 notes
Text
科卡拉和謝爾卡拉 Kokala and Sherkala

科卡拉 Kokala 又是另外一個小峽谷,地名的意思是藍色的山,這裡的岩石呈現出各種的顏色,但我好像就是沒看到藍色。
峽谷裡軟硬不同的石灰岩和黏土層經過幾百萬年的時間,因地殼運動和風化作用的結果,現在呈現出來各種不同的形狀。



。


可以簡單的爬上頂部,有更好的視野。




附近不遠處有謝爾卡拉山 Sherkala,這是一座類似蒙古包形狀的大山脈,也位在過去連接東西方的絲路上。



以前曾經在這裡發生過土庫曼和哈薩克大戰,混在土庫曼人中的哈薩克間細告訴土庫曼人岩石中有水源,於是佔領山頂的土庫曼人從山頂往下挖掘,而山腳的哈薩克人就利用洞穴往內平行挖掘,然後成功襲擊土庫曼人,獲得最終勝利。
現在只能走到洞穴口,但已經看不出什麼了。



離謝爾卡拉不遠有另外一組山脈 Airakty,這裡又稱城堡峽谷。




因為在平原上遺留的這些山脈,各個看上去都像一座座的城堡。


我這次是參加red-maya旅行社的五天Mangystau團體行程,第一晚我們就在城堡峽谷裡紮營過夜。




當晚下了一整夜的雨,第二天早上起來,正好看雨過天晴的光影變化。



0 notes
Text
托里什 Torysh 山谷

這裡一個又一個巨大的球狀岩石,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難以解釋成因。
在Mangystau州的托里什山谷裡遍佈著直徑差不多一個人高度的球狀岩石,岩石散佈在原野的丘陵上,明顯不是山上的落石。


目前推測是在1.8到1.2億年前的中生代地質時代,科學家有幾種不同的解釋,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板塊的移動,岩石受到壓擠、熔化變成塊狀。




草原上的風、雨水在極端的溫度變化下,將這些岩石上的裂縫,然後像洋蔥一樣層層剝落,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這些是古代特提斯洋(Tethys Ocean)底的石塊,海水退去後遺留下來的。


因為這裡可以找到一些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


民間的傳說則是在一次敵人的攻擊中,當地居民祈求上天幫助,天空突然降下大雨又打雷閃電,然後敵人就瞬間化為石頭。
我則覺得搞不好還可能是外星人撒下來的金豆子!


在這裡的草原上看到放牧的動物,竟然大部分都是駱駝。哈薩克人可是吃馬也吃駱駝的。

0 notes
Text
阿拉木圖 Almaty

我個人還蠻喜歡這個城市的氛圍,公園很多,咖啡店很多。
曾經屬於蘇維埃聯邦一員的哈薩克,原本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但俄國人也帶來了他們的東正教,所以市區中有一個漂亮的聖母升天教堂。



原來東正教的教堂也是女生要用圍巾遮住頭髮才能進去的。


教堂旁邊有個Arasan浴場,去洗個俄式桑拿澡超級舒服,門口有賣那種拍打身體的樹葉枝扇,原來這不是隨便綁的,而是要經過特殊處理製作的。



另一頭的綠色市集(Zeleny Bazar),也乾淨整潔的令我驚豔。







可惜夏季沒有芭蕾舞劇的演出,也沒遇到馬戲團有表演的日子,但隨意散散步也很舒服。




這裡地鐵只有一條線,非常俄羅斯的風格。不過公車倒是很方便,當地人都直接上車掃碼,用綁定當地銀行的app扣款是120KZT,外國人上車付現金的話是200KZT。



博物館的票價很便宜,裡面的展覽還算可以,出來順便看一眼總統府。



吃東西在這裡真的是不用愁,除了哈薩克料理外,各國的菜色都有。

7 notes
·
View notes
Text
芭達雅的真理寺 Sanctuary of Truth

這個全木造結構的真理寺在芭達雅市區北邊,沒有雙條車到這裏,但可以用Bolt叫摩托車,現場買票要500泰銖,網路上可以找到便宜的代售,到了現場再換票即可。





門票含45分鐘導覽,導覽有包括中文的各種語言,導覽結束後可以自由拍照,待到想離開再離開。




因為整個建築還沒全部完工,所以現場還可以看到有師傅在雕刻,還有模型展示。



0 notes
Text
阿富汗 Afghanistan 的一些五四三

2021年美國撤出阿富汗,塔利班再度掌權之後,這個伊斯蘭教國家的行為標準規矩更嚴格了。

男人要穿傳統服裝,戴帽子留鬍子,鬍子還有規定長度,用手握住鬍子後,拳頭下方必須還有鬍子出現。如果照規矩行事的人會被尊重,辦事情會比較優先,如果沒有,則會被塔利班認為是不好的穆斯林。

而女人則更是一定要穿罩衫戴頭巾,這是保守的伊斯蘭規矩,雖然不是法律的硬性規定,但是會有社會壓力,尤其家裡父兄也會這樣要求,不能丟家裡的面子。因為女性在未婚時的監護人是父親,父親不在就是兄長,結婚後則是丈夫,出門都應該要有男性監護人的陪伴。

不過,現在如果只是在城市裡,女性三兩成群去買東西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不過出城就是一定要有男性監護人陪同,如果一人走在街上,很可能會被認為是不是要偷偷去做壞事之類的。
比較保守嚴謹的穆斯林女性是不能隨便跟不是家裡的男人講話或觸碰,所以這裡也不能隨便問別人家裡女性的姓名年紀之類的,是非常不禮貌也會被對方拒絕回答。

吃飯餐廳有分男女用餐區域,連辦公空間都要分男女,女性有獨立的入口進入單獨分開的空間由女性服務,我就後來學乖了,進入任何地方前都不會莽撞,看到大門開著就進去,而是先觀察女生都走那一邊或有沒有其他標示著女性的入口。
塔利班現在規定女人不能去公園,女性過了六年級就不能受教育,但是女生不上學,二十年之後,誰能在這些辦公區域裡女性專門空間服務女性?誰來當女醫生給女性看病接生?

搭車子也一樣,男女要分開坐,如果搭乘共享計程車,後面三個座位如果沒有其他女性,單獨的女性可能就只能等下一輛車,因為她只能坐在另一位有男性陪同的女性旁邊,不然就是要付三個座位的錢。搭巴士時也一樣,獨自旅行的女生可能會被要求買兩張票,因為不能跟其他男生坐。
不過我觀察到賣東西的商店不算在內,商店內可以不用分男女區域,經營商店餐廳(拋頭露面)的都是男人,所以女性可以跟男性老闆對話買東西,甚至賣內衣的都是男生,這點我很不能理解,被規定那麼多不可以,結果卻可以跟陌生男人講胸圍尺寸?

伊斯蘭教的男人可以有四個老婆,他們的觀念裡認為有四個老婆是好的穆斯林,有三個老婆則還可以,兩個老婆的可以再加油,一個老婆的就sham on you 啦!
家裡老婆年紀大的地位高,最大年紀的有決定權,一般是小老婆做比較多事情,大老婆就只負責招待客人執壺倒茶,但如果二老婆的年紀比大老婆大,則是要以年紀來分。

這裡不能有音樂也禁止舞蹈,我有時候都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在大街上大笑,據說曾經有一條規定,在公共區域禁止有女人的聲音,不過因為這實在太難以實現,沒人真正遵守,所以後來不了了之。

阿富汗的位置在中亞的連接樞紐,幾千年下來有很多文明很多不同的民族在這裡定居,所以現在阿富汗也有不少不同種族和不同的語言,現在最大部分人說的 dari 語跟波斯文很像,幾乎是可以相同的,所以很多阿富汗人會想辦法去相對比較開放一點的伊朗。

我在阿富汗待了快20天,感覺阿富汗在塔利班管制下其實不危險,只是保守的塔利班有很多宗教上的規定,對於不熟悉伊斯蘭教的我們可能不了解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尤其當地人又很友善,也不會特別指出你違反規矩了,甚至他們也可能不知道邀請外國人到家裡做客是不可以的,被塔利班知道會有麻煩。

聽說之前有外國女性遊客和塔利班肩碰肩拿槍拍照,然後回去後發表在網路上爆紅,使得塔利班受到人們抗議為什麼規定我們不行做你們自己卻可以,之類的事情發生一兩次後,現在塔利班不跟女性拍照,甚至塔利班長官出遊遇到我們一群人,他都只正眼看我的男性同伴,熱情的歡迎他們來訪阿富汗,然後把我當空氣。
還有喀布爾的獵槍市場,明明是賣打獵用槍,但因為有遊客拍照後上網寫了塔利班的槍之類的,結果塔利班立刻去找店家麻煩,害得店家現在看到遊客都很排斥,更不再讓人拍照了。
諸如此類的事情,有時候我們外人一些不經意的舉動,可能會給後面的遊客或是當地人帶來一些麻煩,所以行事時不得不更加謹慎。

0 notes
Text
沙赫爾祖哈克 Shahr-e-Zuhak

就在進入巴米揚山谷的必經之路,有一個聳立在高山上的紅色城堡,沙赫爾祖哈克 Shahr-e-Zuhak,現在又被人們稱為紅城。


這裡大概跟巴米揚大佛是同一個時期所建,據守在兩河交會之處的山谷。



同樣的,在當年成吉思汗追打花刺子模帝國,這裡跟巴米揚山谷裡的尖叫之城一起被血洗。



不過這裡比巴米揚山谷裡的尖叫之城範圍更大,整個山頭分了三層,雖然上到最頂端需要爬比較多的路,但不管是視野還是遺址,我都比較喜歡這裡。


每次車子開在這些山谷間時,我都會在想,以前沒有汽車沒有車道時,人們就是一匹馬一隻驢,用雙腳走出絲路的。



0 notes
Text
巴米揚 Bamyan

這個谷地是古代絲路上的佛教聖地,玄奘當年經過巴米揚的時候,就曾描述過他見到的兩尊大佛。

據科學探測結果顯示,大佛應該是一千四五百年前建的,較高的那座有55米,較小的那座也有38米,後來塔利班在2001年以伊斯蘭禁止任何生命物體的塑像為由,摧毀阿富汗境內的所有雕像,包括這兩座大佛像。


據說當初先摧毀較小的那座,效果不彰,所以現在還可以看到一些殘留的輪廓和腳部,旁邊的樓梯也還可以爬上去,繞過應該是佛像後腦勺後再從另一邊下來。
但塔利班後來再炸較大的那座就用了更強威力的炸藥,所以現在大佛像那個窟窿裡連渣渣都不剩,他們被炸毀前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立姿佛雕像。


佛像旁的山壁上還有很多洞穴,最以前是僧侶隱居的地方,也有一些彩繪的洞穴可能是修道之處,後來曾經有一段時間被塔利班用來儲存武器,塔利班被趕走後變成當地人民居住的地方,以及一些難民躲避之處。近期則是因為要維護古蹟,就把居民都遷出了。



我們在參觀途中,有些當地孩子會跑來直接就開口要錢,但有一個孩子只是跟導遊講了幾句我們聽不懂的當地語言,我們好奇的問導遊他說甚麼,導遊說他問我們要不要聽解說,然後我跟他說你會說英文的話再考慮吧!
我們團裡有人說就讓孩子講吧!於是導遊把孩子叫回來,讓他對著我們講,孩子像背書一樣認真的背了一大段,其實我們一個字��聽不懂,不過導遊聽完表示孩子說的都是正確的資訊。
這時這個小的也馬上擠到我們中間,應該是在說他也會之類的吧!導遊讓他也對著我們說了一遍。然後我們透過導遊知道,是有其他導遊來這裡教過幾個孩子相關的訊息,然後大的孩子自己背了下來,又教了小的孩子,他們就透過兜售這樣的服務想辦法賺點小費,至少是有付出的換取,而不是直接拉著你的衣服說money money。

巴米揚山谷中還有一個山丘上的碉堡 Shahr-e-Gholghola,又有人稱尖叫之城。成吉思汗當年因為最愛的孫子在戰鬥中被射死,所以毀滅性的攻擊了這個碉堡,還大屠殺了這個地區周邊的居民。


現在山丘上沒剩多少遺跡,但瞭望整個山谷的視野還不錯。



現在的巴米揚已經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列的世界遺產之一。


現在的巴米揚小鎮中心還算熱鬧。




0 notes
Text
班德阿米爾 Band-e-Amir

這是阿富汗的第一個國家公園,也是我在阿富汗最愛的地方。
從巴米揚鎮上開車過去大概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在這片高海拔的乾燥沙漠地區中,有六個接連著的藍色大湖。




形成這些湖的水應該是從岩石斷層縫隙裡流下來的,帶著礦物質的地下水讓湖的顏色特別藍。






也因為這些礦物質會慢慢沉積,累積出了石灰華牆,像是水壩似的在湖與湖之間形成屏障,還造成一些小瀑布的天然景觀。


我們去的時候,在路口檢查哨遇到白色制服的塔利班監察人員,他表示女性不能進入公園。不過等我們到公園裡面時,其實還是有看到女性遊客。






六個湖的區域面積很大,很多當地人就是擇一兩個湖戲水野餐,這裡也是阿富汗人喜歡的觀光景點。






我們開車走了三個湖,每個湖都漂亮的沒話說。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