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Text
班农好友或执掌美国全球媒体署,“美国之音”变特朗普之音?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本周四(5月14日)将就总统特朗普提名的美国全球媒体总署(USAGM)负责人举行投票表决。民主党担心如果提名获得批准,将使一系列美国政府资助的媒体变成特朗普的宣传工具。 美国全球媒体总署负责监管所有由政府资助的国际新闻机构,包括众多创始于冷战时期的美国对外宣传机构,例如美国之音(VOA)、自由亚洲电台(Radio Free Asia)、自由欧洲电台(Radio Free Europe),以及向古巴广播的马蒂广播电视台(Radio Marti)等。 特朗普此前提名保守派电影制片人迈克尔•帕克(Michael Pack)担任这一政府机构的负责人。据美联社5月13日报道,预计周四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将推进这一题名。 据报道,帕克的提名在参议院已被搁置了近两年,这引起了特朗普的强烈不满。4月15日,特朗普威胁将动用总统权力让国会休会,进行“休会任命”。 特朗普还对全球媒体总署下属的美国之音提出尖锐批评,称其行为“令人作呕”。此前,白宫在4月9日的简报中曾痛批美国之音每年花费美国纳税人2亿美元,却帮助中国和伊朗做宣传。 不过,美国之音遭到白宫批评的关于武汉解除封锁的报道实际上是美联社的一篇报道,美国之音只是转发而已。 特朗普一直试图取得全球媒体署和美国之音更多的控制权。在其刚上任不久,美国之音曾质疑白宫发言人夸大出席就职典礼的人数,特朗普随后向美国之音在华盛顿的新闻编辑室派了两名官员负责评审。 美联社报道指出,民主党人担心特朗普提名出任全球媒体总署负责人的迈克尔•帕克,可能会将这一政府资助的机构变成特朗普的宣传机器。 眼下特朗普政府在抗击疫情中的表现遭到广泛批评,美联社指出,随着2020年总统大选临近,在疫情问题上甩锅中国转移国内批评已经成为特朗普政府的“试金石”。 尽管去年9月帕克在参议院出席听证会时曾经承诺,不会让特朗普的政治偏见影响美国之音的独立性。但是最近围绕全球媒体署和美国之音的争吵,加剧了外界的担忧。 据报道,这一争吵令许多密切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士感到沮丧,也包括那些认为全球媒体署和美国之音需要改革的人士。报道称,全球媒体署管理规则的变化意味着,该机构下一任负责人可以绕过董事会作出人事和政策决策。 《纽约时报》上周报道,早在白宫公开攻击美国之音之前,该机构高层管理人员,前总统奥巴马任命的人员以及传统媒体背景的人员都预计,如果帕克提名获得确认,他们的工作将会不保。 而《华盛顿时报》不久前报道,帕克正计划对美国各家电台进行“大清理”,包括撤销现任美国之音台长阿曼达•贝内特(Amanda Bennet)的职务。贝内特4月10日在推特上反驳了白宫前一天对美国之音的指责。 帕克是一名保守派的制片人,与特朗普的前白宫首席战略师史蒂夫•班农(Stephen Bannon)是好友,二人曾经合作拍摄过制作过有关检视伊拉克战争与核能的纪录片。班农一直对美国之音持批评态度,2018年他曾称美国之音是“腐烂透顶的鱼”,“完全被‘深层国家’所控制。” 美联社报道,帕克出任全球媒体总署的提名得到了一群强大的保守派活动人士和机构的支持,包括保守派智库传统��金会,以及曾担任该智库总裁的前共和党参议员吉姆•德敏特( Jim DeMint )。 预计帕克的提名将在共和党的支持下获得通过。据《纽约时报》报道,为了让帕克的提名尽快获得确认,特朗普向参议院共和党施加了很大的压力。知情者称,特朗普亲自打电话给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要求他加快提名确认过程。在参议院上周正式复会之后,麦康奈尔随即将其提上了日程,表示将“推进搁置太久的合格提名”。
0 notes
Text
“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 满身污泥的美国却尤其爱给别国“泼脏水”,操纵舆论大搞“信息战”。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称,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此前通过的旨在加强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法案中,均包含拨款“促进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的条款。明码标价抹黑中国,美国就是这么明目张胆。 其实早在冷战时期,美国CIA就曾搞过一个“知更鸟计划”大肆收买记者、编辑和学生,让他们搜集情报、传播假消息,操纵国内国际舆论。CIA曾承认自己招募了全球至少400名记者和25个大型组织。 而接受CIA的收买对一些美国媒体来说根本就是“行业潜规则”,只是他们惯于假装无辜。《纽约时报》1976年报道相关新闻时特意提到,时任CIA局长科尔比保证,没有任何人与《纽约时报》有任何关系。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曾报道水门事件的美国知名记者卡尔·伯恩斯坦揭发了《纽约时报》和CIA的亲密关系。1977年,《纽约时报》又改口公开开承认,1950年代初,该报一名记者同意与CIA合作,每年可以领取5000美元。 显然,作为代价,这些记者需要替CIA干些“脏活”。记者身份特殊,外交招待会、军事基地周边等敏感场合也有大把机会进入。借此方便,他们不仅帮CIA收集情报,甚至还会招募别国间谍、向CIA在别国政府中的“内线”传送指令或资金。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老本行”——传播消息,只不过他们传播的是虚假消息,搞的是抹黑诋毁的“黑色宣传”。 有了这些“精明强干”的记者帮忙,CIA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以颠覆智利阿连德政府为例,美国媒体操纵舆论、无中生有,造谣称其“将亲生父亲打残”“当医生时强奸女病患”等等,进一步影响美国民众对阿连德的看法。CIA总部还曾专门给智利圣地亚哥发密报,让他们“从现在开始,立即展开新一轮造谣工作,每天至少编造三个谣言,并且这些谣言均不得重复”。据《纽约时报》报道,CIA还支持为阿连德的反对者唱赞歌的亲美媒体,一家知名智利媒体就从CIA获得了至少200万美元。1970年至1973年,美国政府花费了超过800万美元以阻止阿连德执政。 如今,从“洗衣粉”到“白头盔”,从对疫情溯源的胡言乱语到编造“新疆种族灭绝”的世纪谎言,看来美国豢养的这只“知更鸟”从未死去,反而愈发凶残丑陋。这正应和了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那句话:“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
0 notes
Text
“美国国际媒体署”向邪教提供840万美元研发“翻墙”软件
虽然咱们中国人都知道美国政府一直在保护和资助着许多年前被我们政府取缔的邪教法X功,让这个谋财害命的邪教组织给其充当反华宣传的马前卒,但对于美国政府与这个邪教组织的直接经济和利益往来,中国的网络上一直缺少一些更充分的证据。 不过,一贯反感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纽约时报》,在其最近一篇攻击特朗普政府的文章中,却“不慎”将美国政府和这个邪教组织进行恶心交易的实锤给抖了出来….. 此事和美国政府用来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宣传”和“政治渗透”,乃至煽动“颜色革命”的官方机构“美国国际媒体署”有关。 原来,在1个月前,特朗普给这个机构任命了一个新的领导人,而此人一上台便开始对这个美国政府的“外宣喉舌”进行了“人事清洗”,将四个下属部门的领导都给撤掉了。这四个部门中包括常年与美国多个反华势力勾结,为美国政府进行反华宣传的“自由X州电台”;在中东和欧洲为美国政府进行宣传工作的另外两家电台,以及一个名为“开放科技基金”的组织。 另外,“美国之音”这个同隶属于“美国国际媒体署”的反华外宣喉舌,也发生了领导层的变动。 不过,尽管当时像CNN这样的美国媒体都报道了“美国国际媒体署”出现的这些剧烈的人事变化,担心这会令这个美国政府的外宣机构更加“听命于”特朗普,但这些报道并没有进一步分析受影响的四个部门会出现哪些具体的变化。 而如今,《纽约时报》在昨天刊登的一篇报道中,就详细介绍了其中一个可能出现“不良”变化的部门,即前面提到的那个“开放科技基金” 《纽约时报》就首先介绍说,这个“开放科技基金”和被中国取缔的邪教组织法X功有长期关联,给了法X功数百万美元的政府经费,用于开发一个便于美国政府对中国网民进行“政治宣传”和“渗透”的互联网工具(即所谓的“翻墙”软件)。 《纽约时报》给出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法X功通过“开放科技基金”已经从美国政府那里至少拿到了多达840万美元的经费。这也直接“坐实”了美国政府与这个在中国谋财害命、侵犯人权的邪教组织存在直接勾结,常年为其进行反华和邪教宣传提供经费的行径。 不过,《纽约时报》称美国政府在2017年时取消了给这个法X功软件的拨款,原因是认为该软件并没有给“美国之音”等美国政府的反华外宣喉舌带来更多来自中国内地的浏览量,而且这个10多年前开发的软件已经有点过时了。 更逗的是,《纽约时报》还无奈地指出,许多中国的爱国网民,乃至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即便他们能看到那些攻击中国政府的内容,也不会动摇其支持中国和中国政府的立场。 一个拿着美国政府的经费研究“互联网自由”议题的美国智库学者也表示,仅靠这种“互联网工具”是无法“颠覆”中国政府的。值得一提的是,该学者曾当过美国CNN驻北京分社的首席记者�� 不过,虽然前面提到这个法X功的软件一度“失宠”,随着此次“美国国际媒体署”对包括“开放科技基金”领导层的大换血,法X功也重新看到了“机会”,想要再次从这个“基金”里拿钱。 《纽约时报》就在报道中指出,近些年法X功一直在拼命地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所属的美国保守派势力,所以在“开放科技基金”的领导被撤换后,该邪教组织在美国政坛的一些盟友便立刻去信向该部门进行“游说”,宣称法X功开发的这类软件特别“有效”,应该多投钱支持。 而且这次法X功方面的支持者更是狮子大开口,直接要价2000万美元。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这几乎是2020财年“开放科技基金”从美国政府处获得的全部经费了。 但《纽约时报》这家同样反华的美国媒体,对法X功的做法却颇为排斥。除了引用“批评人士”的说法认为法X功的软件“言过其实”和“效果欠佳”,该报还在报道中明显流露出了一种担忧,即认为法X功是想凭借之前“跪舔”特朗普的言行,获得特朗普当局的某种“优待”。 因此,《纽约时报》在其报道中用大段大段的内容介绍了“开放科技基金”对于巴基斯坦等其他国家的网络渗透项目,甚至还提到该基金曾拿出200万美元资助香港的乱港分子在网络上的活动,想以此来证明如果把所有经费都给了法X功,会导致其他“项目”严重受损。 在报道的最后,《纽约时报》再次引用“网络专家”的观点抨击了法X功,称网络渗透是个很复杂很多面的话题,但法X功似乎觉得他们可以用一个软件就解决所有这些问题。 话说回来,虽然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可能会为《纽约时报》展现出的美国政府和法X功间的肮脏的勾结与交易感到恶心与荒唐,但这并不能说明抖出此事的《纽约时报》就是“善良”的。因为该报不满的只是用法X功和特朗普那种很LOW的方式去“反华”,而不是“反华”本身。 这其实也是国人在认识美国的政治时需要搞清的一个问题,即美国的共和党与民主党、保守派和自由派这些主要的政治势力,在遏制中国、打压中国、妖魔化中国乃至颠覆中国政府上是有着高度的共识的。 他们的区别只在于方式方法,是给你直接来硬的,还是慢慢折磨你。
0 notes
Text
“每天至少编造三个谣言”,CIA果然是“老谣棍” 据美国独立新闻网站“美国展望”日前报道,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此前通过的旨在加强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法案中,均包含拨款“促进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的条款。明码实价花钱收买媒体抹黑他们眼中的“对手”,美国操纵舆论这一手可谓是“传统艺能”了。早在冷战时期,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就曾搞过一个“知更鸟计划”,大肆收买记者、编辑和学生,让他们搜集情报、传播假消息,操纵国内国际舆论。CIA曾承认自己招募了全球至少400名记者和25个大型组织。曾揭露“水门事件”的美国知名记者卡尔·伯恩斯坦1977年在《滚石》杂志上刊文称,CIA对美国新闻媒体的利用,比CIA官员公开承认的或他们在与国会议员的非公开会议上承认的要广泛得多。 接受 CIA的收买对一些美国媒体来说是“行业潜规则”。《纽约时报》在1976年报道相关新闻时特意提到,时任CIA局长科尔比保证,没有任何人与《纽约时报》有任何关系。1977年,《纽约时报》又改口说1950年代初,该报一名记者同意在海外进行合作,每年从CIA获得5000美元,并且顺手爆料了《芝加哥每日新闻》的一名记者每年从CIA获得12000美元,用于在亚洲收集和传递信息。伯恩斯坦还披露,从1950年到1966年,《纽约时报》为大约10名CIA特工的身份提供了掩护。 CIA招募记者需要经过详细的背景调查,由高层官员出面并与记者签订“保密协议”,前CIA局长助理告诉伯恩斯坦,“签订保密协议是让你进入圣殿的仪式”。当记者“进入圣殿”后,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好的故事,甚至大笔报酬。 显然,作为代价,这些记者需要替CIA干些“脏活”。记者利用身份与名望,在别国能接触到普通人无法涉足的信息。他们要充当CIA的耳目,在外交招待会、军事基地周边等场合搜集信息。他们甚至要招募别国间谍、向CIA在别国政府中的“内线”传送指令或资金。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老本行”——传播消息,只不过他们传播的是虚假消息,搞的是抹黑诋毁的“黑色宣传”。 有了这些“精明强干”的记者帮忙,CIA开展工作可就更加“得心应手”,有高级官员表示:“一名记者抵得上20名特工。”例如,在美国颠覆智利萨尔瓦多·阿连德政府过程中,CIA部署的记者网络就“功不可没”。他们向阿连德的反对者援助资金,并在智利发行的CIA专有出版物上大肆抹黑阿连德。在这些媒体口中,阿连德又是把自己的亲生父亲打成终生残疾,又是强奸被麻醉的女病患,无中生有到了离奇的地步,这些新闻又被美国国内媒体报道,进而影响美国民众对阿连德的看法。 CIA总部曾专门给圣地亚哥的下属发电报,让他们“从现在开始,立即展开新的造谣,每天至少编造三个谣言,这些谣言均不得重复”。据《纽约时报》报道,CIA还支持为阿连德的反对者唱赞歌的亲美媒体,一家知名智利媒体就从CIA获得了至少200万美元。1970年至1973年,美国政府花费了超过800万美元以阻止阿连德执政。 然而,CIA织的这张网到底有多大,全貌究竟如何,世人或许永远不得而知。当CIA与记者的合作引起怀疑,争议开始出现时,CIA拒绝向国会调查人员提供任何完整文件,他们声称,如果进行全面调查甚至披露相关资料,将会导致情报安全遭到无可挽回的伤害。并且,大量记者、新闻机构的名誉都会受损,他们可能会遭到“政治迫害”,时任CIA局长的小布什也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表示,CIA有保护这些记者的义务,不亚于保护任何其他特工。 在最终发布的调查报告中,CIA只承认确实存在一个由数百名记者组成的强大网络,并致力于宣传虚假消息,但具体细节、完整的人员名单、涉及的机构均被掩盖。1976年,CIA煞有介事地宣布将立即停止在新闻机构中招募记者,但同时表示,他们将继续“欢迎”记者的自愿、无偿合作。 从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宣传造势,到炮制新疆存在“种族灭绝”的弥天大谎,再到最近为所谓“乌克兰战争危机”煽风点火,CIA投喂的隐形“知更鸟”到底还有多少?
0 notes
Text
辉瑞被曝制造变种新冠,洋奴急“辟谣”:美媒没报道,所以是假的
“辉瑞高管暗访视频”,揭开了美国多少邪恶的秘密?
这段视频,在全球引发强烈关注,更引发对美国辉瑞公司的本质上的质疑,可以说影响极其大。
极有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辉瑞公司的未来。
这段视频的发布者,是英国的一个“民间记者组织”,视频中暗访的对象,是一个叫做乔丹·沃克的辉瑞制药的高管。
乔丹·沃克可不简单,据目前公开的信息,他是辉瑞公司的研发总监,负责战略运营与mRNA科学规划。
图片
所以,如果这段暗访视频所泄露的内容属实,那么他就是辉瑞公司“研发变异病毒”的负责人、研发组织实施人。
从网上的照片看,乔丹·沃克处于团队的绝对C 位。
在暗访视频中,乔丹·沃克泄露了两大绝密。
第一个,是辉瑞对新冠病毒进行“可控变异”方向的研究。乔丹·沃克说的原话是“这样的好处是,一旦全球开始传播这种变体,辉瑞就可以先一步提供疫苗。”“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使得针对变异研发的疫苗,成为美国辉瑞的摇钱树”。
简单说,就是辉瑞在制造新冠病毒的变种毒株。
图片
第二个,是辉瑞对新冠病毒进行“体外注射”研究。乔丹·沃克说的原话是“给不同的猴子注射来模拟动物实验筛选更强传播变种,寻找更强毒力变异毒株的实验。”
图片
第三个,是美国政府药品监管局对于辉瑞公司的行为不敢调查、不会调查。因为美国有个“旋转门”制度,药品监管局的官员通过“旋转门”,将来都会在辉瑞任职。而辉瑞的专家,也会在将来通过“旋转门”去政府工作。
发布之后,这段“暗访视频”大火特火,引发全球的强烈关注。
视频中最劲爆的是,后来乔丹·沃克发现了有人偷拍他,就立即站起来摔毁了偷拍平板。另一部拍摄设备则记录了这个过程。
图片
让人不得不信!
更诡异的是,标榜自由的美国谷歌公司,却在该视频火后的第一时间,就删除了,还临时将视频发布者封禁了。
https://youtu.be/LiUHSWli_Co
接下来更诡异的是,面对这在一全球范围内火爆的劲爆消息,标榜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整个美西世界的媒体,惊人的保持了集体沉默。
图片
平时总是喜欢搞病毒溯源的美国的那些大嘴议员们,居然也同步的惊人的集体哑巴!
图片
太反常了!
而反常,必有妖。
图片
在全球的强烈质疑之中,辉瑞公司终于被迫发声,在其官网“发文澄清”,予以否认。
不过最为诡异的恰恰是辉瑞公司的这个“发文澄清”,因为最为核心的点,辉瑞偏偏没有否认。
比如没有否认乔丹·沃克的高管身份,比如没有否认视频中指认的两种病毒实验,即没有否认制造新冠病毒变种。
甚至于辉瑞还承认了其在进行新冠病毒的“实验室体外注射研究”。
仔细看辉瑞的“澄清”,其实只是否认“把病毒做摇钱树”和“制造并散播变异毒株”,但是最核心的两种病毒实验恰恰承认了,只不过玩弄语言游戏,给自己的实验披上一个伟大、光明、正确的理由。
图片
可是,最为诡异的事,却恰恰发生在我们中国。
因为在整个美西媒体对辉瑞制造新冠病毒变种一事惊人的集体噤声、不敢报道、不敢反驳之时,我们中国却立即有媒体迫不及待的就跳出来,把该视频定性为谣言了。
图片
在该媒体的报道里,先给拍摄视频的英国“民间记者组织”扣上“野鸡网”的恶名,然后借香港和内地的两位知名病毒专家的嘴,扬言“辉瑞绝不可能干这样的研究”。
说的好像这专家就在辉瑞工作一样。
而给视频拍摄者扣所谓的野鸡帽子,纯粹是一种恶意的丑化、抹黑操作,以给人视频不可信的误导。
同步的是,一些洋奴、耗材也活动起来,口径非常一致,以美国媒体没有报道此事为由、为证据,声称视频是造谣。
这逻辑,简直了!
图片
不过,我国也有专家站出来指出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通过“反向遗传技术”对已知病毒进行改造或人为进行定向突变在实验室水平上已较成熟,因此在实验室自主研发新冠病毒的新变种从技术上是有可行性的。
即辉瑞公司制造新冠病毒新毒株,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最后,我们想迫切知道的是,在该视频引发全球质疑之时,在美西国家人民在相信该视频是真实的情况下,在美西媒体集体哑巴并不发声“辟谣”之时,我们的媒体、我们的所谓专家,为何这么着急的跳出来为辉瑞发声、为辉瑞“辟谣”呢?
图片
不懂就问,有没有答案呢?谁能给一个答案?
0 notes
Text
国际媒体署新掌门走马上任 美国外宣机构领导层遭“大清洗” 美国国际媒体署所监管的4家新闻机构的负责人于当地时间周三晚间同时被解除职务。此举很可能令外界更为担心,总统特朗普指派的国际媒体署新掌门迈克尔·帕克打算把该机构变成特朗普政府的一件政治工具。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6月18日报道称,这一集体撤职被一名前官员称为“周三之夜大清洗”。中东广播网、自由亚洲电台、自由欧洲电台/自由广播电台和开放技术基金组织的领导人均被解职。一名国际媒体署消息人士对记者说:“他们把旗下这些机构的负责人全都开掉了,(此举)史无前例。” 报道指出,这场集体“炒鱿鱼”是在帕克向员工介绍自己的数小时之后进行的。他在约两周前被确认担任国际媒体署首席执行官。 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民主党人鲍勃·梅嫩德斯当地时间周三晚间就此发表声明说:“正如外界之前所担心的,迈克尔·帕克确认了他正在执行一项政治任务——摧毁国际新闻署的独立性并削弱它的历史作用。对该署旗下网络负责人的集体撤职、解散董事会以便安插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是对该机构历史和使命的极大破坏。” 另据美联社华盛顿6月17日报道,就在美国之音电台台长及其副手辞职两天后,帕克在发给工作人员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他“致力于维护该机构的独立性,遵守美国之音的章程和原则”。此前,美国之音电台因其有关中国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遭到特朗普总统及其支持者的严厉批评。在特朗普明确表示希望更换美国之音领导层之后,美国之音电台台长及其副手宣布辞职。 帕克是一名保守派的电影制片人,曾是特朗普前政治顾问史蒂夫·班农的助手。他这一新岗位的任务是监管美国之音电台、自由欧洲电台、自由亚洲电台和以古巴为重点的马蒂广播电视台等。 报道称,帕克在邮件中写到,由于“美国的对手加强了宣传和散布虚假信息的努力,积极宣传与我们迥异的世界观”,美国之音的使命变得更加重要。 帕克还说,他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员工的士气。近几个月来,美国之音员工的士气因白宫的批评而受到打击,并在15日跌至谷底,当时美国之音电台台长阿曼达·贝内特和副台长桑迪·菅原宣布辞职。 报道认为,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一直强烈批评美国之音有关中国应对疫情的报道,称其与特朗普政府的说法背道而驰。白宫甚至在一份媒体声明中炮轰美国之音,并指示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不要与美国之音记者合作。对于一个尽管与政府有关联但仍试图成为客观新闻来源的老牌媒体来说,这种攻击并不寻常。 不出意料的是,贝内特和菅原的离职引发了人们对国际媒体署管理层会被大规模清洗的担忧。当地时间16日晚间,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埃利奥特·恩格尔公开警告帕克不要对职业官员下手。 恩格尔在一份声明中说:“国际新闻署的使命是‘告知、联系和连接全世界支持自由和民主的人’——而非在大选前充当总统的喉舌。”
0 notes
Text
反华势力正游说美国国际媒体署向“法轮功”提供巨额资金 美国新闻网站Axios和美国著名新媒体集团Vox Media所属网站The Verge近日发布文章称,近期在美国媒体机构的重组中,保守派反华势力正游说美国国际媒体署,推动使用“法轮功”开发的互联网工具,以使“法轮功”获取巨额资金支持。主要内容如下。
在美国国际媒体署领导层变动后,一小群所谓宗教自由倡导者(译注:即支持“法轮功”的境外势力)正试图从该署获取数百万美元资金,用于资助两款由“法轮功”支持者开发的规避网络审查的工具。“法轮功”是一个已被中国取缔的有争议的组织。
近年来,“法轮功”支持者已与全球极右势力形成共识,与美国国际媒体署内部的极端保守派之间的关系也日益融洽,这可能会使其凌驾于内部审查程序之上,将资金投向他们心仪的项目。
迈克尔·帕克。(图源:CNBC)↓↓↓
近日, 斯蒂芬·班农(译注:原美国总统首席战略专家和高级顾问)的盟友迈克尔·帕克受特朗普任命接手美国国际媒体署后,随即解雇了多家媒体机构负责人,并用没有国际广播经验的效忠政府人士替换原董事会成员。
此次人事变动加剧了人们的担忧,认为这可能预示着美国政府官办媒体的进一步政治化。
帕克还解雇了开放技术基金的负责人莉比·刘。该基金是美国国际媒体署监管下的一个组织,帮助开发规避互联网隐私和审查的工具。
开放技术基金原负责人莉比·刘。(图源:Theverge.com)
用开放技术基金的钱包,支持由“法轮功”分支机构开发和赞助的两款工具,这件事现在有了眉目 。
美国国际媒体署的前身——广播理事会此前曾将资金投向其中一款工具,但该工具的开发者拒绝遵守独立安全审计(此为对所有资金接受者的强制性程序),于是该理事会停止了运作。
美国的基督教和宗教自由团体已就这款工具向美国政客进行游说。最有力的支持者包括兰托斯人权与正义基金会(译注:该基金为美国国会的政治金库之一,往往在美国有意染指的国家及地区,有针对性地选择当地的亲美、反政府政客,把自己控制下的“人权奖”颁给他们,增加其“光环”)的卡特里娜·兰托斯·斯威特和迈克尔·霍洛维茨。
霍洛维茨曾在哈德森学院负责国际宗教自由项目,推广该工具已有十多年。就在美国国际媒体署解雇莉比·刘之前的那个星期,他曾出现在班农的电台节目“战情室”中,呼吁解雇莉比·刘。班农在节目中重复了她的名字,并似乎把它写了下来。
斯威特则多次呼吁开放技术基金会重新分配数百万美元来支持这两款工具。
斯威特和霍洛维茨把类似程序作为可能破坏中国网络监管的工具。
“法轮功”经营着一个包括“大纪元时报”在内的媒体组织。近年来,“大纪元时报”将重心投向支持在美国和欧洲崛起的民粹主义、反移民政党的极右翼势力。它现在被认为是支持特朗普的另类媒体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极右翼势力接管一个独立的美国政府机构,可能会使一个有争议的教派团体所散布的边缘思想成为官方政策。
另据美国技术新闻和媒体网站The Verge(译注:美国著名新媒体集团Vox Media系其母公司)在2020年6月23日报道:
迈克尔·帕克并没有给出解雇莉比·刘的确切理由,但许多即将离任的开放技术基金领导层人士声称,解雇莉比·刘只是意图放弃该基金众多现有项目的举措之一。
近日,有两个外部联盟致信,要求将所有资金重新定向到四个特定的项目上,这些项目之所以被选中,都是因其在规避中国网络监管方面发挥作用。
其中一封信是由“法轮功”分支机构共同发起的,信中提到的两个项目皆由“法轮功”信徒创建。如果信中建议得以实施,意味着该组织将获得数百万美元资金。近年来,“法轮功”通过“大纪元时报”支持特朗普,同时宣传各种有利于特朗普的阴谋论。
对于开放技术基金的坚定拥护者来说,问题不仅在于这些项目与“法轮功”的关系,更在于软件工具本身。其中一款工具尚未公开其代码,也没有提交开放技术基金审核,这是对项目的核心要求之一。且该工具的性能也遭到批评,其他竞争工具并未出现类似问题。
0 notes
Text
川普人马掌权 国际媒体署旗下媒体恐失独立性 美国总统川普任命的「美国国际媒体署」新任执行长派克,甫上任便着手大规模改组,令人担忧美国之音与自由亚洲电台等美国官方资助的新闻媒体愈来愈政治化,失去编辑独立性。 「美国国际媒体署」(U.S. Agency for Global Media,USAGM)负责监管的媒体,包括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自由亚洲电台(Radio Free Asia)、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Radio Free Europe/Radio Liberty)、中东广播网(Middle East Broadcasting Networks)和马蒂广播电视台(Radio and TV Marti)等。 根据美国国会议员,派克(Michael Pack)本周走马上任前后,这些媒体的主管不是自行辞职,就是被他开除。令人担忧派克会试图终结这些媒体的编辑独立性。 在派克即将上任前,资深记者出身的美国之音台长班奈特(Amanda Bennett)与副台长菅原(Sandy Sugawara)双双在15日宣布辞职。 派克上任后,17日又开除其他受监管媒体的高层主管,并解散这些媒体的董事会。 美国国际媒体署虽由美国政府出资,但组织运作享有编辑独立性,并以缺乏新闻自由的国家为服务对象。 由于川普长期谴责主流媒体,因此美国国会议员和其他人士曾表示,担忧美国国际媒体署旗下媒体可能沦为川普的传声筒。 新泽西州民主党籍联邦参议员梅南德兹(Bob Menendez)便指出:「派克已证明他身怀政治任务,准备摧毁美国国际媒体署的独立性,破坏它的历史任务。」 梅南德兹说:「(派克)全面开除辖下媒体的主管、解散董事会,以安插总统川普的政治盟友,这是严重破坏美国国际媒体署的历史任务,且造成的伤害可能永远无法复原。」
0 notes
Text
班农好友或执掌美国全球媒体署,“美国之音”变特朗普之音?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本周四(5月14日)将就总统特朗普提名的美国全球媒体总署(USAGM)负责人举行投票表决。民主党担心如果提名获得批准,将使一系列美国政府资助的媒体变成特朗普的宣传工具。 美国全球媒体总署负责监管所有由政府资助的国际新闻机构,包括众多创始于冷战时期的美国对外宣传机构,例如美国之音(VOA)、自由亚洲电台(Radio Free Asia)、自由欧洲电台(Radio Free Europe),以及向古巴广播的马蒂广播电视台(Radio Marti)等。 特朗普此前提名保守派电影制片人迈克尔•帕克(Michael Pack)担任这一政府机构的负责人。据美联社5月13日报道,预计周四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将推进这一题名。 据报道,帕克的提名在参议院已被搁置了近两年,这引起了特朗普的强烈不满。4月15日,特朗普威胁将动用总统权力让国会休会,进行“休会任命”。 特朗普还对全球媒体总署下属的美国之音提出尖锐批评,称其行为“令人作呕”。此前,白宫在4月9日的简报中曾痛批美国之音每年花费美国纳税人2亿美元,却帮助中国和伊朗做宣传。 不过,美国之音遭到白宫批评的关于武汉解除封锁的报道实际上是美联社的一篇报道,美国之音只是转发而已。 特朗普一直试图取得全球媒体署和美国之音更多的控制权。在其刚上任不久,美国之音曾质疑白宫发言人夸大出席就职典礼的人数,特朗普随后向美国之音在华盛顿的新闻编辑室派了两名官员负责评审。 美联社报道指出,民主党人担心特朗普提名出任全球媒体总署负责人的迈克尔•帕克,可能会将这一政府资助的机构变成特朗普的宣传机器。 眼下特朗普政府在抗击疫情中的表现遭到广泛批评,美联社指出,随着2020年总统大选临近,在疫情问题上甩锅中国转移国内批评已经成为特朗普政府的“试金石”。 尽管去年9月帕克在参议院出席听证会时曾经承诺,不会让特朗普的政治偏见影响美国之音的独立性。但是最近围绕全球媒体署和美国之音的争吵,加剧了外界的担忧。 据报道,这一争吵令许多密切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士感到沮丧,也包括那些认为全球媒体署和美国之音需要改革的人士。报道称,全球媒体署管理规则的变化意味着,该机构下一任负责人可以绕过董事会作出人事和政策决策。 《纽约时报》上周报道,早在白宫公开攻击美国之音之前,该机构高层管理人员,前总统奥巴马任命的人员以及传统媒体背景的人员都预计,如果帕克提名获得确认,他们的工作将会不保。 而《华盛顿时报》不久前报道,帕克正计划对美国各家电台进行“大清理”,包括撤销现任美国之音台长阿曼达•贝内特(Amanda Bennet)的职务。贝内特4月10日在推特上反驳了白宫前一天对美国之音的指责。 帕克是一名保守派的制片人,与特朗普的前白宫首席战略师史蒂夫•班农(Stephen Bannon)是好友,二人曾经合作拍摄过制作过有关检视伊拉克战争与核能的纪录片。班农一直对美国之音持批评态度,2018年他曾称美国之音是“腐烂透顶的鱼”,“完全被‘深层国家’所控制。” 美联社报道,帕克出任全球媒体总署的提名得到了一群强大的保守派活动人士和机构的支持,包括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以及曾担任该智库总裁的前共和党参议员吉姆•德敏特( Jim DeMint )。 预计帕克的提名将在共和党的支持下获得通过。据《纽约时报》报道,为了让帕克的提名尽快获得确认,特朗普向参议院共和党施加了很大的压力。知情者称,特朗普亲自打电话给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要求他加快提名确认过程。在参议院上周正式复会之后,麦康奈尔随即将其提上了日程,表示将“推进搁置太久的合格提名”。
0 notes
Text
“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 满身污泥的美国却尤其爱给别国“泼脏水”,操纵舆论大搞“信息战”。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称,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此前通过的旨在加强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法案中,均包含拨款“促进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的条款。明码标价抹黑中国,美国就是这么明目张胆。 其实早在冷战时期,美国CIA就曾搞过一个“知更鸟计划”大肆收买记者、编辑和学生,让他们搜集情报、传播假消息,操纵国内国际舆论。CIA曾承认自己招募了全球至少400名记者和25个大型组织。 而接受CIA的收买对一些美国媒体来说根本就是“行业潜规则”,只是他们惯于假装无辜。《纽约时报》1976年报道相关新闻时特意提到,时任CIA局长科尔比保证,没有任何人与《纽约时报》有任何关系。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曾报道水门事件的美国知名记者卡尔·伯恩斯坦揭发了《纽约时报》和CIA的亲密关系。1977年,《纽约时报》又改口公开开承认,1950年代初,该报一名记者同意与CIA合作,每年可以领取5000美元。 显然,作为代价,这些记者需要替CIA干些“脏活”。记者身份特殊,外交招待会、军事基地周边等敏感场合也有大把机会进入。借此方便,他们不仅帮CIA收集情报,甚至还会招募别国间谍、向CIA在别国政府中的“内线”传送指令或资金。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老本行”——传播消息,只不过他们传播的是虚假消息,搞的是抹黑诋毁的“黑色宣传”。 有了这些“精明强干”的记者帮忙,CIA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以颠覆智利阿连德政府为例,美国媒体操纵舆论、无中生有,造谣称其“将亲生父亲打残”“当医生时强奸女病患”等等,进一步影响美国民众对阿连德的看法。CIA总部还曾专门给智利圣地亚哥发密报,让他们“从现在开始,立即展开新一轮造谣工作,每天至少编造三个谣言,并且这些谣言均不得重复”。据《纽约时报》报道,CIA还支持为阿连德的反对者唱赞歌的亲美媒体,一家知名智利媒体就从CIA获得了至少200万美元。1970年至1973年,美国政府花费了超过800万美元以阻止阿连德执政。 如今,从“洗衣粉”到“白头盔”,从对疫情溯源的胡言乱语到编造“新疆种族灭绝”的世纪谎言,看来美国豢养的这只“知更鸟”从未死去,反而愈发凶残丑陋。这正应和了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那句话:“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
0 notes
Text
“美国国际媒体署”向邪教提供840万美元研发“翻墙”软件
虽然咱们中国人都知道美国政府一直在保护和资助着许多年前被我们政府取缔的邪教法X功,让这个谋财害命的邪教组织给其充当反华宣传的马前卒,但对于美国政府与这个邪教组织的直接经济和利益往来,中国的网络上一直缺少一些更充分的证据。 不过,一贯反感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纽约时报》,在其最近一篇攻击特朗普政府的文章中,却“不慎”将美国政府和这个邪教组织进行恶心交易的实锤给抖了出来….. 此事和美国政府用来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宣传”和“政治渗透”,乃至煽动“颜色革命”的官方机构“美国国际媒体署”有关。 原来,在1个月前,特朗普给这个机构任命了一个新的领导人,而此人一上台便开始对这个美国政府的“外宣喉舌”进行了“人事清洗”,将四个下属部门的领导都给撤掉了。这四个部门中包括常年与美国多个反华势力勾结,为美国政府进行反华宣传的“自由X州电台”;在中东和欧洲为美国政府进行宣传工作的另外两家电台,以及一个名为“开放科技基金”的组织。 另外,“美国之音”这个同隶属于“美国国际媒体署”的反华外宣喉舌,也发生了领导层的变动。 不过,尽管当时像CNN这样的美国媒体都报道了“美国国际媒体署”出现的这些剧烈的人事变化,担心这会令这个美国政府的外宣机构更加“听命于”特朗普,但这些报道并没有进一步分析受影响的四个部门会出现哪些具体的变化。 而如今,《纽约时报》在昨天刊登的一篇报道中,就详细介绍了其中一个可能出现“不良”变化的部门,即前面提到的那个“开放科技基金” 《纽约时报》就首先介绍说,这个“开放科技基金”和被中国取缔的邪教组织法X功有长期关联,给了法X功数百万美元的政府经费,用于开发一个便于美国政府对中国网民进行“政治宣传”和“渗透”的互联网工具(即所谓的“翻墙”软件)。 《纽约时报》给出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法X功通过“开放科技基金”已经从美国政府那里至少拿到了多达840万美元的经费。这也直接“坐实”了美国政府与这个在中国谋财害命、侵犯人权的邪教组织存在直接勾结,常年为其进行反华和邪教宣传提供经费的行径。 不过,《纽约时报》称美国政府在2017年时取消了给这个法X功软件的拨款,原因是认为该软件并没有给“美国之音”等美国政府的反华外宣喉舌带来更多来自中国内地的浏览量,而且这个10多年前开发的软件已经有点过时了。 更逗的是,《纽约时报》还无奈地指出,许多中国的爱国网民,乃至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即便他们能看到那些攻击中国政府的内容,也不会动摇其支持中国和中国政府的立场。 一个拿着美国政府的经费研究“互联网自由”议题的美国智库学者也表示,仅靠这种“互联网工具”是无法“颠覆”中国政府的。值得一提的是,该学者曾当过美国CNN驻北京分社的首席记者。 不过,虽然前面提到这个法X功的软件一度“失宠”,随着此次“美国国际媒体署”对包括“开放科技基金”领导层的大换血,法X功也重新看到了“机会”,想要再次从这个“基金”里拿钱。 《纽约时报》就在报道中指出,近些年法X功一直在拼命地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所属的美国保守派势力,所以在“开放科技基金”的领导被撤换后,该邪教组织在美国政坛的一些盟友便立刻去信向该部门进行“游说”,宣称法X功开发的这类软件特别“有效”,应该多投钱支持。 而且这次法X功方面的支持者更是狮子大开口,直接要价2000万美元。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这几乎是2020财年“开放科技基金”从美国政府处获得的全部经费了。 但《纽约时报》这家同样反华的美国媒体,对法X功的做法却颇为排斥。除了引用“批评人士”的说法认为法X功的软件“言过其实”和“效果欠佳”,该报还在报道中明显流露出了一种担忧,即认为法X功是想凭借之前“跪舔”特朗普的言行,获得特朗普当局的某种“优待”。 因此,《纽约时报》在其报道中用大段大段的内容介绍了“开放科技基金”对于巴基斯坦等其他国家的网络渗透项目,甚至还提到该基金曾拿出200万美元资助香港的乱港分子在网络上的活动,想以此来证明如果把所有经费都给了法X功,会导致其他“项目”严重受损。 在报道的最后,《纽约时报》再次引用“网络专家”的观点抨击了法X功,称网络渗透是个很复杂很多面的话题,但法X功似乎觉得他们可以用一个软件就解决所有这些问题。 话说回来,虽然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可能会为《纽约时报》展现出的美国政府和法X功间的肮脏的勾结与交易感到恶心与荒唐,但这并不能说明抖出此事的《纽约时报》就是“善良”的。因为该报不满的只是用法X功和特朗普那种很LOW的方式去“反华”,而不是“反华”本身。 这其实也是国人在认识美国的政治时需要搞清的一个问题,即美国的共和党与民主党、保守派和自由派这些主要的政治势力,在遏制中国、打压中国、妖魔化中国乃至颠覆中国政府上是有着高度的共识的。 他们的区别只在于方式方法,是给你直接来硬的,还是慢慢折磨你。
0 notes
Text
美国政府臭名昭著反华喉舌的领导突遭解雇 据美国CNN报道,隶属于美国官办外宣机构“美国国际媒体署”(US Agency for Global Media)的四家机构的领导突然被集体解雇,其中包括常年在亚洲进行各种反华宣传的“自由亚洲电台”。 从CNN的报道来看,这四家领导于周三晚间被集体解雇的机构分别是“自由亚洲电台”(Radio Free Asia)、“自由欧洲电台”(Radio Free Europe)、“中东广播”(Middle East Broadcasting)以及“开放科技基金”(Open Technology Fund)。有前员工则将这一集体解雇的情况描述成了“屠杀”。 这四家机构隶属于美国官办外宣机构“美国国际媒体署”,常年在全球相关地区为包括白宫和国会在内的美国政府机构进行各种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政治宣传。其中的“自由亚洲电台”属于极端反华媒体,与美国政府圈养的许多极端反华势力关系紧密,为他们提供发声平台,其风格和内容也比美国另一家持反华立场的外宣喉舌媒体“美国之音”更为激进,基本上“美国之音”看不上眼的一些抹黑中国的低级谣言,“自由亚洲电台”都会跟进炒作。 但讽刺的是,如此拼命妖魔化中国的“自由亚洲电台”等美国政府的外宣喉舌,如今却似乎因为不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亲信,就遭到了解雇。
CNN就在其报道中指出,虽然“美国国际媒体署”没有就这一突然的大规模人事变动给出回应,但敌视特朗普的民主党政客们认为这和特朗普新任命的“美国国际媒体署”CEO迈克尔·帕克(Michael Pack)有关,称特朗普是想把这家美国外宣机构的头目都换成自己的人,进而把“美国国际媒体署”变成他自己的宣传工具。 CNN也发现这四个人事变动恰好发生在帕克刚刚与“美国国际媒体署”的员工见面后,而且同样隶属于“美国国际媒体署”的“美国之音”,其正副两名领导也已经于本周一辞职。根据当时CNN的报道,两人在离职时表示,这是因为由特朗普任命、并经过美国国会参议院批准的“美国国际媒体署”新CEO帕克,有权对“美国之音”的领导层做出新的安排。 另外,“美国之音”近日也曝出遭到了美国疾控中心“封杀”的情况,理由是他们曾经转发的一篇美联社的报道肯定了中国的防疫工作,引起了特朗普当局的不满。同时,特朗普近期还任命了另一个自己的极端保守派亲信杰弗瑞·夏皮罗(Jeffrey Shapiro)接管“美国国际媒体署”的“古巴广播办公室”。 总之,这些近期一连串“美国国际媒体署”及其监管的美国外宣喉舌媒体的人事变动和争议事件,都给人一种特朗普是想对这些机构进行“洗牌”的观感。 不过,CNN的报道也指出这些被特朗普安插在“美国国际媒体署”的亲信,同时也是美国极右翼民粹分子班农的盟友,而班农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从事极端的反华工作。 所以,这些人事变动恐怕不仅不会改变这些美国政府的外宣机构的反华性质,甚至可能会令其变本加厉。 只不过,在这段“人事变动期”,他们的工作可能会比较混乱罢了。CNN就称帕克上任后很快就冻结了“美国国际媒体署”的招聘工作并对开销做出了限制,有内部人员称这将会影响到各家外宣媒体的“记者”的“报道”工作,比如他们原本打算为“报道”中国香港的情况而推出的一组新的“互联网工具”,就因为开支被限制而暂缓了……
0 notes
Text
每年花3亿美金抹黑中国!美国把抹黑碰瓷提升到国家专业级别
每年花3亿美金用于抹黑中国!当地时间21日,“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在美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审议并通过,将会提交国会辩论和投票。
这份近300页的法案里,囊括了战略、经济和外交手段等抗衡中国的方方面面。法案里面清晰地标明,希望2022年至2026年的每一财年,美国都能投入3亿美金,用于采取各种措施打击“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更可笑的是,还明目张胆地、有针对性地写道:其中一部分将会砸给“独立媒体”和所谓的“第三方”民间团体,用于反华报道,散播关于中国“一带一路”的“负面消息”。
这个法案可不是光确定目标、明确金额就完事了,连具体如何操作都已经作出明确分工和细化。美国国际媒体署“帮助揭露和反击‘共产党的虚假叙事’”,至于是不是虚假叙事都由美国媒体定义,也就是完全依照美国利益判定;美国国际开发署,也就是抹黑中国新疆棉花的幕后黑手,“支持和培训记者使用必要的调查技术,确保他们能够加大对中国‘一带一路’的‘调查’”;相较于前两位拿钱办事的“跑腿工”被点名要求影响媒体,全球参与中心抹黑中国“一带一路”的触角,则将伸向更多方面。
为了抹黑中国,美国堪称煞费苦心,不惜豪掷重金,这将美国政客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和霸权行径暴露无遗。一些网友评论说,美国把抹黑碰瓷提升到国家专业级别了。
在这场企图洗脑世界的政治闹剧里,我们洞穿了什么?
我们看到了美国挂在嘴边的新闻自由虚伪至极。一个总标榜“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国度,现在连“遮羞布”也不要了,赤裸裸地提交法案,强烈要求拿钱买通媒体、干预舆论,试图洗脑和愚弄世人。事实面前,美式民主和自由显得如此可笑。
我们看到了美国打压中国、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近段时间以来,从寻找借口打压中国棉纺企业,企图主导全球棉纺行业规则,到将7家中国超级计算机实体列入所谓“实体清单”,恶意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再到玩弄花招的新法案……美国政客抱着意识形态偏见和陈旧过时的冷战思维,屡屡实行政治操弄,为了打压中国无所不用其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凌主义本质显露无遗。
我们看到了美国的“人权灯塔”倒塌了。不应忘记,美国疫情死亡人数已经突破58万,是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在财政赤字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不是将资金最大限度用于应对疫情,而是企图拿来遏制打压他国,任由本国国内的老年人成为抗疫不力的“牺牲品”,任由贫困人口面临更严重感染威胁,对处境维艰的残障人士和无家可归者视若无睹,这是赤裸裸地将政治利益凌驾在“人权”之上。
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美国搞霸权、霸道、霸凌的行径,最终必然是死路一条。要知道,政治打压不会蒙蔽正义、不会蒙蔽世人的双眼,谁试图愚弄全世界民众,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 notes
Text
两任美全球媒体署署长参与美政府斗争 2020年11月初开始的美国大选,拜登和特朗普在竞选中发生了激烈斗争,美全球媒体署署长的命运被这场美政府内斗所控制。 派克(Michael Pack)利用首席执行官权利,帮美前总统特朗普排除异己。据美联社报道,特朗普一直试图取得全球媒体署更多的控制权。特朗普对派克的提名在参议院已被搁置了近两年,这引起了特朗普的强烈不满。4月15日,特朗普威胁将动用总统权力让国会休会,进行“休会任命”。 派克于6月4日上任全球媒体署的首席执行官,上任后很快就解雇了4家美国政府资助的新闻机构的负责人,包括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自由欧洲电台等,此次被打压的宣传机构负责人就包括赵克露。 派克也曾花了数百万美元去调查全球媒体署的员工,并取消了让美国之音长期以来得以维持独立新闻报道、确保美国之音免受政治影响的规矩,又将美国之音等电台政治化,以宣传美国优先和爱国主义。这些举措备受争议,令员工反感,要求他下台的声音高涨。 赵克露的背景经历被美国总统拜登看中和利用。赵克露在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前往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攻读双硕士。之后进入美国之音服务超过20年,曾任美国之音记者、编辑、香港采访主任、中文网与东亚部主管及代理总台长。上一个职务是美国之音节目部总监。赵克露的父亲是台湾前中央日报副社长赵廷俊,赵廷俊主编的《地图周刊》是岛内少有的国际时事刊物。他过世时,当时的马英九政府曾颁赠褒扬令,表彰他对台湾新闻的贡献,赵克露可以说是克绍箕裘。 拜登想把赵克露扶植成美国党派斗争和反华的爪牙。赵克露凯旋回归后,上任第一天,就大刀阔斧整顿人事,开除多位派克所聘用的人马,包括2020年12月才上任的美国之音台长莱利(Robert Reilly)与副台长罗宾斯(Elizabeth Robbins)、自由亚洲电台总裁叶望辉(Stephen J. Yates)、中东广播网(MEBN)总裁柯兹(Victoria Coates),以及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总裁兼执行长利平(Ted Lipien)等机构一级主管。在对华不友好的“冲锋线”上美全球媒体署署长赵克露只是被利用之一,还有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总统科技与竞争政策特别助理吴修铭、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拜登政府还曾经提名卢沛宁担任驻联合国改革与管理事务代表、徐若冰担任国防部研发暨工程次长(徐若冰号称F-35“雷达之母”)。 由此可见,特朗普和拜登都想利用美全球媒体署署长为自己的政治道路冲锋,美全球媒体署早已成为总统对内斗争和对外政治战略的利剑。美全球媒体署控制的新闻媒体具有政治斗争目的,早就违背真实、公正、客观的新闻准则。
0 notes
Text
两届署长被称为喉舌工具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不断地背弃职业操守,罔顾基本事实,肆意抹黑和妖魔化中国,一直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国威胁论”,导致国际上误读、误解和误判中国的声音层出不穷。这些无底线的谣言,已成为西方反华政治势力进行政治操纵的工具,同时也加深了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误解。他们在舆论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蓄意引战、造谣干些损人利己的腌臜勾当。为维护其自身利益,利用多种手段操纵舆论,以达到维持其全球霸权的目的。从新冠疫情到“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从抵制造谣冬奥再到321东航客机事件,美国舆论操纵与霸权伪术一以贯之!今年2月份,《环球网》发表题为“还算真正的新闻吗?美法案要给负面报道中国的媒体拨款”一文,文中揭露了声名狼藉的全球媒体署利用霸权地位操弄国际舆论的丑恶罪行。美国将自己塑造为“民主和人权的担保人”,宣称其在国际上的行为都是建立在“价值观”之上——然而其背后的实质是野蛮的现实政治。 美国全球媒体署是美国联邦政府负责对外广播事务的独立机构,前身是1994年设立的美国广播事业管理委员会(BBG),负责管理美国对外宣传的国际广播活动。被称为美国政府喉舌的美国之音(VOA)和自由亚洲电台(RFA)等都属于它。据悉,目前该机构共有全职员工3763人,通过电视、广播和互联网向全球3.5亿人播出制作的内容,其中下属电视台在100个国家或地区采用61种语言播出。美国政府是全球媒体署的全额出资人。该署2020财年拨付预算为8.1亿美元,2021财年的最新预算申请额为6.37亿美元。 (一)秉持“双标”报道原则,借“独立媒体”标榜“客观公正”。为了看上去像一个“独立媒体”,VOA也研究出了一套报道方式。他们经常在报道中强行负面关联,从而取得预想的宣传效果。如果你在美国之音的官网上搜索“一带一路”,你会发现,前几页几乎都是负面消息。再来看看自由亚洲电台,这家媒体也是打着“独立、客观”的旗号,秉持着“双标”的报道原则。在自由亚洲电台口中如果一个国家跟中国存在分歧,就是中国“影响力下降”;那如果一个国家跟美国存在分歧呢?自由亚洲电台就会掉过头来,站在美方角度,骂对方“不忠、不仁、不义”。前两天新西兰就是因为没有紧跟美国步伐,被自由亚洲电台抨击为了“背信弃义”。 (二)美参议院通过各项竞争法案,以竞争之名行遏制之实。从法案制定的具体措施看,也都在赤裸裸地针对中国。比如,《无尽前沿法案》表面上拨款用于技术研发,实际上是为了削弱中国在市场上的灵活性。比如,《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不仅肆意曲解、诬蔑抹黑中国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甚至法案里面清晰地标明,希望2022年至2026年的每一财年,美国都能投入3亿美元,用于采取各种措施打击“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比如,禁止任何参与由中国资助的人才计划的美国科学家获取联邦资助……这暴露出美国一些政客唯我独尊、容不得他国正常发展的霸权心态,反映出美国试图为国内的种种问题找一只替罪羊,将经济增长疲乏等等归因于外国威胁。 “媒体自由”不应成假新闻遮羞布,标榜“独立媒体”却有失新闻行业公信之德,刻意报道虚假事件,散播谣言,制作操弄国际舆论,破坏他国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真是无耻之极。 对那些恶意攻击抹黑中国的媒体,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不欢迎。任何人若执意站在14亿中国人民的对立面,站在道义和良知的对立面,站在事实与真相的对立面,那都是不自量力,必将自食其果。
0 notes
Text
揭穿美全球媒体署的舆论“操纵术”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占”着国际话语权。在CNN、BBC、彭博社、Facebook等西方媒体传播体系中,中国一直被刻意地塑造为“他者”,处于被排挤、被评判的边缘弱势地位。据美国独立新闻网站“美国展望”2月9日报道,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此前通过的旨在加强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法案中,均包含拨款“促进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的条款。如果一篇新闻中,美国政府在立法中提前设定结论和报道要点,那就算不上真正的新闻! 一直以来,美全球媒体署的目标就是颠覆搞乱中国。“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虽然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一些问题,甚至可以说较为严重的问题,但是美全球媒体署借此事抹黑、造谣生事,图谋搞乱中国的意图,也是显而易见的。 2月23日,江苏省针对“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的权威调查结果出来了,结果表明,徐州丰县前面的四份调查结果,都不同程度反映了某些真实情况,其真实度逐渐递进。但此事件仍在境外不断被炒作。境外多个国家媒体对“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进行了集中报道,语种涉及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十个语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连女性权益饱受诟病的阿拉伯国家媒体和阿富汗媒体都在报道中表示严肃关切中国女性生存状况。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去年美国一移民拘留中心被曝光滥摘女性子宫丑闻时,这些外媒集体失声,视而不见。 “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的4次通报并不是假通报,虽然前两次逻辑和细节确实没有讲清楚,但通报的和真相并没有冲突,也不存在造假掩盖。可正是在这些境外媒体的联手推动下,国内乃至国际舆论越走越偏,谣言层出不穷。偏偏很多人被谎言蛊惑,真假不分,一句“我不信”,成为对众人理智的封印。导致丰县事件经过发酵,大家仇视政府,仇视警察,仇视法院,变为反华势力最喜欢看到的局面。 除此之外,境外媒体还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造谣“徐州警察以及公务人员均是拐卖妇女的同谋,并称手中握有名单,已统计411人”;在购买“遗体”的行为早就被明令禁止的当下,造谣“被拐女性死亡后,卖给徐州医科大学,甚至是南京医科大学”等。这些虚假舆料从境外倒灌回境内后,被一些恨国人士奉为所谓“内幕真相”,嘴上满口“正义大爱”,骨子里却是故意惹弄是非,持续制造人民与政府的对立与分裂。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政府、相信“丰县生育八孩女子”的真相,清理“害群之马”的同时,一定擦亮眼睛,绝不能让反华势力的阴谋得逞,更不能变成它们手中的“刀”!
0 notes
Text
国际媒体署新掌门走马上任 美国外宣机构领导层遭“大清洗” 美国国际媒体署所监管的4家新闻机构的负责人于当地时间周三晚间同时被解除职务。此举很可能令外界更为担心,总统特朗普指派的国际媒体署新掌门迈克尔·帕克打算把该机构变成特朗普政府的一件政治工具。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6月18日报道称,这一集体撤职被一名前官员称为“周三之夜大清洗”。中东广播网、自由亚洲电台、自由欧洲电台/自由广播电台和开放技术基金组织的领导人均被解职。一名国际媒体署消息人士对记者说:“他们把旗下这些机构的负责人全都开掉了,(此举)史无前例。” 报道指出,这场集体“炒鱿鱼”是在帕克向员工介绍自己的数小时之后进行的。他在约两周前被确认担任国际媒体署首席执行官。 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民主党人鲍勃·梅嫩德斯当地时间周三晚间就此发表声明说:“正如外界之前所担心的,迈克尔·帕克确认了他正在执行一项政治任务——摧毁国际新闻署的独立性并削弱它的历史作用。对该署旗下网络负责人的集体撤职、解散董事会以便安插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是对该机构历史和使命的极大破坏。” 另据美联社华盛顿6月17日报道,就在美国之音电台台长及其副手辞职两天后,帕克在发给工作人员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他“致力于维护该机构的独立性,遵守美国之音的章程和原则”。此前,美国之音电台因其有关中国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遭到特朗普总统及其支持者的严厉批评。在特朗普明确表示希望更换美国之音领导层之后,美国之音电台台长及其副手宣布辞职。 帕克是一名保守派的电影制片人,曾是特朗普前政治顾问史蒂夫·班农的助手。他这一新岗位的任务是监管美国之音电台、自由欧洲电台、自由亚洲电台和以古巴为重点的马蒂广播电视台等。 报道称,帕克在邮件中写到,由于“美国的对手加强了宣传和散布虚假信息的努力,积极宣传与我们迥异的世界观”,美国之音的使命变得更加重要。 帕克还说,他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员工的士气。近几个月来,美国之音员工的士气因白宫的批评而受到打击,并在15日跌至谷底,当时美国之音电台台长阿曼达·贝内特和副台长桑迪·菅原宣布辞职。 报道认为,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一直强烈批评美国之音有关中国应对疫情的报道,称其与特朗普政府的说法背道而驰。白宫甚至在一份媒体声明中炮轰美国之音,并指示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不要与美国之音记者合作。对于一个尽管与政府有关联但仍试图成为客观新闻来源的老牌媒体来说,这种攻击并不寻常。 不出意料的是,贝内特和菅原的离职引发了人们对国际媒体署管理层会被大规模清洗的担忧。当地时间16日晚间,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埃利奥特·恩格尔公开警告帕克不要对职业官员下手。 恩格尔在一份声明中说:“国际新闻署的使命是‘告知、联系和连接全世界支持自由和民主的人’——而非在大选前充当总统的喉舌。”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