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house
34 posts
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Text
[波士頓美食] Pauli's 鎮上最好吃的龍蝦堡
[波士頓美食] Pauli’s 鎮上最好吃的龍蝦堡
��波士頓的第三天,我們依然鍥而不捨的尋找好吃的龍蝦堡,吃過了兩家Yelp上評價很高的餐廳,都覺得不如倫敦的Burger & Lobster美味,後來想想這兩家餐廳主打的是生蠔,期待他們的龍蝦堡根本找錯了方向。
第二天晚上搜尋到另一間餐廳,網友分享的龍蝦堡照片都是爆滿的龍蝦,決定前往一試,到了目的地後才發現,原來就在前一天下午吃的Neptune Oyster隔壁!

店內不很精緻,看來就是間普通的外帶餐館,有一些桌子可以坐下來吃,還未到晚餐時段也尚有空位。

牆上寫的品項蠻多的,櫃台左邊寫著比較大字的這些是他們主打的。



我們一樣點了一份熱的和一份冷的龍蝦堡,在點餐區付完帳後,會給你一張收據上面有號碼,在旁邊等叫號就可以了。另外,如果餐點有附洋芋片(有寫”served with a bag of chips”),點完餐付完錢後,就可以自行到櫃檯右邊去拿一包洋芋片(口味任選)。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波士頓美食] 海神酒吧Neptune Oyster 嗑生蠔&龍蝦
[波士頓美食] 海神酒吧Neptune Oyster 嗑生蠔&龍蝦
來到波士頓旅遊不嗑一份龍蝦堡似乎就不算來過這裡一樣,波士頓與龍蝦的名字已經密不可分,甚至到了許多人都以為這些龍蝦產地就在波士頓,但其實波士頓雖是龍蝦出口的大港,但這裡大部分的龍蝦都是產位於其北方的緬因州。
除了龍蝦以外,現今的波士頓餐廳還時興另一股潮流,那就是吃生蠔。根據美國生蠔達人Rowan Jacobsen的說法,美國生蠔的品質和品嚐的風氣其實大約從七、八年前才達到穩定的高水準,如今從Yelp上查詢那些評價頗高的餐廳,不少都是以生蠔為主力產品。
阿薯不是個生食愛好者,因此舉凡生魚片、生蝦、生蠔之類的幾乎不吃,頂多偶爾在套餐的前菜中啄著幾口,尤其是生蠔這類帶海水味的生食,平日是不會特別點來吃的。這天來到位於波士頓的Neptune…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台北美食] Ukai Taipei 鐵板燒 嶄新的空間 不變的美味
[台北美食] Ukai Taipei 鐵板燒 嶄新的空間 不變的美味
去年底在高雄Ukai慶生時,就聽說台北分店今年一月多要在微風南山開幕,上個月想起這件事,立馬網路下訂了228的位子,趁著廉連假北上嚐鮮,了解一下台北店和高雄店有何不同。

進了大門後,會先在等候區稍坐,喝杯茶等候服務人員安排入座,室內光線不算明亮,是比較沈穩優雅的lounge bar氣氛。

台北Ukai鐵板燒位於微風南山46樓,以星空為主題,料理區後方是一整面落地玻璃,用餐時可以直接欣賞夜景(事實是用餐時根本不會有心去看夜景XD),而高雄Ukai則是在料理區後方的牆���展示���天所用的食材。

餐具也是由料理長精心挑選,以呈現台北店的主題_⌈星空⌋

我們今天是晚餐時段來用餐,台北Ukai是無菜單料理,而且同桌的客人限點一樣的套餐,就這方面來說,台北店的可選擇性較低,不像高雄每個人可以選擇不同套菜與和牛部位,還有加點菜色。
當天有兩種套餐可選擇,一套是傳承,另一套是為了台北店設計…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波士頓早餐] Mike and Patty's 驚人美味平民三明治
[波士頓早餐] Mike and Patty’s 驚人美味平民三明治
我很喜歡吃三明治,三餐都可以把它當正餐吃,尤其喜歡粗曠口感的三明治,喜歡放肆地把層疊的好料一口咬下,大力咀嚼並感受口中���個食材不同口感同時在嘴裡的感覺。
三明治要好吃說來容易,也不那麼容易,容易的是它不需要花俏或高深的料理技巧,只要把好食材堆疊起來就成功一半了,但不容易的是,如何不浪費手上的好食材,恰到好處的烹煮,再透過合適的媒介(無論是油脂、蔬果的水分、醬料或是肉汁)把這些適當料理的好食材融合為一。
波士頓的這家Mike & Patty’s是間超級小的三明治早餐店,但是評價出奇地高,沒什麼秘訣,就在於他們窗戶上標榜的 ‘Life is like a sandwich, you have to fill it with the bestingredients.” (人生就像三明治,你得用最好的材料填滿它)。

沒錯!料好實在就是這家早餐店的最佳註解。

沒有花俏的店面,一進門三分…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紐約美食] 豪邁吃肉!正宗紐約牛排Peter Luger Steakhouse
[紐約美食] 豪邁吃肉!正宗紐約牛排Peter Luger Steakhouse
台灣人對美牛似乎有種莫名的崇尚及熟悉感,畢竟許多知名牛排館也都是主打美國肉源及作法,因此說到美牛自然必須來到美國本土親自體驗一下正宗的美式牛排了。
已有百年歷史,位於紐約布魯克林的Peter Luger Steakhouse可說是美國最具代表性的牛排館之一,這次阿薯阿修來到紐約一個重點行程,就是到Peter Luger品嚐正宗美式牛排!
店面蠻大一間的,應該不容易錯過
預約了周六傍晚6點的座位,一進入Peter Lugar已經人聲鼎沸,大門內站滿了已預約的客人,等著服務人員一一帶位,一整面牆上驕傲地展示著百餘張獎狀。是的,這家牛排館的客人絡繹不絕,所以正常用餐時間即使已事先訂了位,到達時還是需要稍微等待的,像這樣的一個周末,沒有事先訂位是連吧台的位置都沒有的。

大約5分鐘後順利入座,整個空間座無虛席。這可能不是間你想像中的高級牛排館,不如說它更像是間家人朋友平時會…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開箱] Kobo Forma 電子閱讀器
[開箱] Kobo Forma 電子閱讀器
昨天終於收到Kobo Forma電子閱讀器了! 8吋的螢幕比想像中的輕巧,拿著的手感也很不錯。其實先前已經有在使用kindle paperwhite了,但是Amazon Kindle商城畢竟還沒有進入台灣,本身也不是很習慣閱讀簡體字,所以這台Kobo Forma主要是用來閱讀繁中書籍和漫畫的。
應友人邀約(逼迫)下,趕緊出了開箱影片,讓各位捧油實際看一下操作的畫面。整體來說我覺得這台閱讀器用起來蠻順手的,一些功能設定也很人性化,且無論是書籍還是漫畫閱讀,系統載入和翻頁都非常的即時迅速(尤其和Mooink+相較之下簡直是極速!不過若比起手機和平板當然就沒那麼順暢了)。
另外,Kobo Forma目前有推出8G和32G的版本,如果有漫畫閱讀需求的人,強烈建議購買32G的版本,因為一本漫畫檔案大約60MB至90MB不等,8G的容量很快就滿了。
雖然目前還沒有中文操作介面,但據說2019年第一季…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在台灣造訪過那麼多間牛排館,每每對和牛總是充滿期待,卻也屢屢無比失望,難道傳說中肉質軟嫩名聞遐邇的日本和牛到頭來不過就是一塊塊肥滋滋的牛油?我對和牛的期待不只是如此,也因此不願放棄每次嘗試的機會。
終於,我在高雄的Ukai鐵板燒遇到和台灣多數牛排館不一樣的和牛,於我而言,這裡的和牛是我目前在台灣吃過最好吃的和牛,才是接近我所期待的和牛!
兩個月前在親友邀請下一同前來用餐,充分感受到了Ukai鐵板燒在食材挑選上的用心,畢竟鐵板燒(其實是任何料理吧)的好吃與否除了師傅的技術外,食材本身的品質更是一大要素。
食材好,就成功一大半了!
也因此這次藉著生日的機會二訪高雄晶英的Ukai鐵板燒,再次品嚐高品質的食材,感受精湛的廚藝。

Ukai鐵板燒的座位不多,事先預訂是一定要的,預約的同時會收取1500/人的訂金,也有包廂可以預定。
每一季會有不同的菜單,這是今年秋季的菜單,除了正式菜單上的套餐,還有一份秋季菜單,據服務人員說是較接近台灣人口味研發的菜色。我們這兩次造訪分別在10月和12月初,因此菜單是同一份,原以為生日時可以遇上冬季菜單,不過似乎還在研發中(淚),不過也正好可以做一下兩次用餐的比較。此外,如果想多嘗試一些菜色,也有可以單點追加。
後方牆上會放置當天使用的食材,搭配當季佈置


今天我們都點了傳承套餐,之所以命名為傳承,就是因為裡面的菜色都是Ukai的經典料理。
首先是前菜,師傅拿出了三樣食材介紹讓客人三選一,今天是北海道北寄貝、澎湖紅魽和澎湖明蝦。




紅魽是以生魚片的方式出菜,不過阿薯不吃生魚片所以略過,前一次有吃過明蝦,甜度和肉質都不錯,不過同等級家裡也吃得到所以這次先不考慮,再加上上次吃了親友的北寄貝著實非常驚喜,所以這次二話不說點了北寄貝,打算一人獨吞一顆!

這次的北寄貝果真也不失所望,肉質真的鮮甜QQ的卻不會靱,料理得恰到好處。前次造訪時對海鮮品質要求非常高的家人也對這裡的北寄貝讚不絕口。

接著師傅端出來接下來兩道菜色的食材,第一道是櫛瓜佐天使番茄,師傅現場將去了皮的蕃茄加入紅蔥頭和綠橄欖煮成番茄醬,用來搭配鐵板煎得焦香的櫛瓜,再撒上現磨起司,灑落在一旁的起司融化在鐵板上形成了香脆的口感,最後以羅勒嫩葉點綴,再佐以巴沙米可酒醋,酒醋的酸、起司的鹹、番茄的甜加上櫛瓜的清爽及羅勒的香氣,讓口中的各個味蕾都達到了平衡的滿足。



接著也是Ukai傳承多年的昆布岩鹽蒸鮑魚,將宜蘭九孔鮑置於竹葉上,鋪上幾顆酸豆、一片檸檬,蓋上新鮮的北海道昆布,最後再用岩鹽覆蓋並撒上白酒蒸煮。這道料理著實考驗師傅的經驗和技術,由於蒸煮的過程中不能一直掀蓋,也看不見熟度狀態,師傅說他都是憑著鍋蓋的溫度傳導及聽聲音來判斷熟度。

於此同時,師傅又端出了一盤新鮮的菇類,皆為屏東種植,分別是松本茸、柳松菇與蘑菇,用橄欖油與碎洋蔥同炒,並加上以雞湯為基底的鮮奶油醬及苦艾酒煮成濃郁的蕈菇醬,最後再淋上紅酒醬與撒上核桃碎屑增添香氣並豐富口感。

師傅說鮑魚要慢慢煮才會軟嫩,果不其然,這次的鮑魚口感比上次還好XD 不過這道菜色的醬汁濃郁,稍有喧賓奪主之感,尤其濃郁的蕈菇醬加以苦艾酒帶出的酸味,實在太美味,以致於除了口感以外我們都忘了鮑魚本身的滋味如何了….餐廳同時也呈上了一塊布里歐許麵包,讓客人能盡情的把醬汁吃乾抹淨!(來人啊~再來一盤!)

終於到了阿薯朝思暮想的豆水豆腐了!是師傅用屏東的黃豆製成的,這道料理可是Ukai在東京鐵塔下的豆腐專門店的招牌菜色,Ukai鐵板燒引進台灣時便把這道經典料理移植過來。第一次吃到這碗豆腐的時候,真是感動得痛哭流涕,黃豆濃郁的香氣,豆腐滑順的口感,著實太好吃,好吃到我二訪時為了它再次點了傳承套餐…..(能不能加點T.T)

接著是加點的鱈場蟹,搭配龍蝦膏熬煮的醬汁,大口吃著肥嫩又鮮甜的肉質實在滿足,海鮮果然還是食材好就好吃。


終於到主菜了(這是兩人份…),阿薯吃牛不喜歡太多油花,於是點了菲力。前次親友一同用餐三個部位(菲力、沙朗和臀肉)都點了,一致認同菲力最優秀,於是這次阿薯阿修都點了菲力。師傅們當天都會視肉質決定推薦的熟度,今天師傅推薦的是五分熟

重點來了!
在Ukai鐵板燒吃到的和牛口感和我們目前為止在台灣吃過的多間知名牛排館,完全不一樣。已經忘了多少次吃到的都是號稱入口即化的油膩口感,一塊肉咬下除了油脂噴發以外,嘴裡感覺不到肉的口感。我認同Ukai的服務人員所說,一塊肉油脂含量若是越高,熟度應該越高,我的感覺亦是如此,坊間許多牛排館將和牛用美牛的料理方式操作,一味推崇較生的熟度以達到入口即化的口感,我並不以為然,再者不知道是否牛排館主廚們都認為台灣人喜歡油花越多越好,因此主打的和牛油脂含量都極其高。同樣是菲力,今年初我在北部某家牛排館吃的讓我懷疑那是塊沙朗,吃了一口真的只感覺油膩,像是咬了一塊油一般….
Ukai鐵板燒的和牛菲力,是目前為止我唯一覺得好吃的和牛,肉質細緻香甜,軟嫩中仍帶點彈性,雖也富含油花但同時卻保有牛肉的咀嚼口感,吃完一個人的份量也不會覺得油膩噁心。
我想這才是我理想中的和牛吧!

我好奇的請師傅把其中兩小塊煎成七分熟,結果確實太熟了,肉變得堅韌許多,果然還是師傅推薦的好。不過我們覺得這次二訪吃的菲力,雖然口感一樣軟嫩,但甜度和油花香氣似乎不如前一次用餐那麼濃郁,或許每批肉品還是會有些微的差異吧,但無論如何比起幾間知名牛排館的和牛仍是大獲全勝的。順帶一提,就連作為配菜的牛奶洋蔥絲也是口感柔軟甘甜,沒有一絲嗆味,而青森大蒜片每一片都煎得金黃香脆,是鐵板燒師傅很重要的基本功。

據說日本人吃燒肉的習慣,是在最後才點飯麵等主食,Ukai鐵板燒的出菜順序也是如此。在享用完主菜之後,最後是青森大蒜炒越光米及柚子素麵二選一。大蒜切末後與越光米慢炒,最後滴幾滴醬油在鐵板上讓炒飯過香氣,米粒Q彈有黏性,滋味雖說不到驚為天人,卻也天然美味。



柚子素麵是一道冷麵,麵條Q彈帶勁而醬汁清爽,連附上的蘿蔔泥都是甘甜順口,不似一些生白蘿蔔有股嗆辣味。

鐵板燒料理到此告一段落,接著服務人員會將客人帶到後方的獺祭酒吧享用甜點。甜點是五選一外加甜點車。阿薯同上次一樣點的是戚風蛋糕,搭配鮮奶油及龍眼乾與焦糖堅果增添口感。記得前次在這裡吃到的戚風蛋糕口感Q彈濕潤非常優異,因此今天再次點用同一道甜點,不過可惜的是本次的戚風蛋糕似乎打蛋時發度有些過頭了,以致口感較鬆散粗糙,雖說整體的口味仍然不錯,但作為主體的蛋糕卻與前次的口感有段落差。

阿修點的蒙布朗,底部是一層蛋白餅,口味則中規中矩沒有特別驚艷之處

吃完主甜點後,服務人員便會推出甜點車,逐一介紹讓客人選用,原則上是沒有限制數量的,可以盡情享用。阿薯覺得這台甜點車大約就是解解饞的程度,倒沒有特別凸顯之處,不過這其實也只是附帶的甜點,就無需太過要求了。

最後,由於本次有事前告知是來慶生的,餐廳附上了Happy Birthday一盤(就是一個盤子哈哈),外加一根蠟燭插在水果軟糖上,並且幫壽星拍照,再當場印出來做成卡片贈送給壽星留作紀念,所以如果是來慶祝特別的日子,記得穿得美美的唷!(阿薯最近發福發過頭了,壽星照在此略過XD)

總結這兩次用餐的經驗,我覺得Ukai鐵板燒是一間用心挑選食材,也不吝選用台灣當地優秀新鮮食材的一間餐廳,料理的口味講究,師傅的烹調技術也都很優異且樂於與客人分享。就如同我們一直堅持的,料理不能光有華麗的外表,應當回歸其最根本,也就是食材的選用,有了好的基底才能製作出真正的料理,創造出真正的美味,願Ukai鐵板燒一直保持這樣的水準與技術!
此外Ukai鐵板燒2019年初也將在台北南山微風展店了,菜單據說也會有所不同,希望之後有機會再去品嚐看看。
餐廳資訊:高雄晶英國際行館Ukai-Tei鐵板燒
地址: 高雄市前鎮區中山二路199號
營業時間:每日12:00-15:00. 18:00-22:00
電話:07-9730122
訂位:須事先訂位
停車場:有
[高雄美食] 晶英國際行館Ukai鐵板燒 遇見理想的和牛! 在台灣造訪過那麼多間牛排館,每每對和牛總是充滿期待,卻也屢屢無比失望,難道傳說中肉質軟嫩名聞遐邇的日本和牛到頭來不過就是一塊塊肥滋滋的牛油?我對和牛的期待不只是如此,也因此不願放棄每次嘗試的機會。 終於,我在高雄的Ukai鐵板燒遇到和台灣多數牛排館不一樣的和牛,於我而言,這裡的和牛是我目前在台灣吃過最好吃的和牛,才是接近我所期待的和牛! 兩個月前在親友邀請下一同前來用餐,充分感受到了Ukai鐵板燒在食材挑選上的用心,畢竟鐵板燒(其實是任何料理吧)的好吃與否除了師傅的技術外,食材本身的品質更是一大要素。 食材好,就成功一大半了! 也因此這次藉著生日的機會二訪高雄晶英的Ukai鐵板燒,再次品嚐高品質的食材,感受精湛的廚藝。 Ukai鐵板燒的座位不多,事先預訂是一定要的,預約的同時會收取1500/人的訂金,也有包廂可以預定。 每一季會有不同的菜單,這是今年秋季的菜單,除了正式菜單上的套餐,還有一份秋季菜單,據服務人員說是較接近台灣人口味研發的菜色。我們這兩次造訪分別在10月和12月初,因此菜單是同一份,原以為生日時可以遇上冬季菜單,不過似乎還在研發中(淚),不過也正好可以做一下兩次用餐的比較。此外,如果想多嘗試一些菜色,也有可以單點追加。 後方牆上會放置當天使用的食材,搭配當季佈置 今天我們都點了傳承套餐,之所以命名為傳承,就是因為裡面的菜色都是Ukai的經典料理。 首先是前菜,師傅拿出了三樣食材介紹讓客人三選一,今天是北海道北寄貝、澎湖紅魽和澎湖明蝦。 紅魽是以生魚片的方式出菜,不過阿薯不吃生魚片所以略過,前一次有吃過明蝦,甜度和肉質都不錯,不過同等級家裡也吃得到所以這次先不考慮,再加上上次吃了親友的北寄貝著實非常驚喜,所以這次二話不說點了北寄貝,打算一人獨吞一顆! 這次的北寄貝果真也不失所望,肉質真的鮮甜QQ的卻不會靱,料理得恰到好處。前次造訪時對海鮮品質要求非常高的家人也對這裡的北寄貝讚不絕口。 接著師傅端出來接下來兩道菜色的食材,第一道是櫛瓜佐天使番茄,師傅現場將去了皮的蕃茄加入紅蔥頭和綠橄欖煮成番茄醬,用來搭配鐵板煎得焦香的櫛瓜,再撒上現磨起司,灑落在一旁的起司融化在鐵板上形成了香脆的口感,最後以羅勒嫩葉點綴,再佐以巴沙米可酒醋,酒醋的酸、起司的鹹、番茄的甜加上櫛瓜的清爽及羅勒的香氣,讓口中的各個味蕾都達到了平衡的滿足。 接著也是Ukai傳承多年的���布岩鹽蒸鮑魚,將宜蘭九孔鮑置於竹葉上,鋪上幾顆酸豆、一片檸檬,蓋上新鮮的北海道昆布,最後再用岩鹽覆蓋並撒上白酒蒸煮。這道料理著實考驗師傅的經驗和技術,由於蒸煮的過程中不能一直掀蓋,也看不見熟度狀態,師傅說他都是憑著鍋蓋的溫度傳導及聽聲音來判斷熟度。 於此同時,師傅又端出了一盤新鮮的菇類,皆為屏東種植,分別是松本茸、柳松菇與蘑菇,用橄欖油與碎洋蔥同炒,並加上以雞湯為基底的鮮奶油醬及苦艾酒煮成濃郁的蕈菇醬,最後再淋上紅酒醬與撒上核桃碎屑增添香氣並豐富口感。 師傅說鮑魚要慢慢煮才會軟嫩,果不其然,這次的鮑魚口感比上次還好XD 不過這道菜色的醬汁濃郁,稍有喧賓奪主之感,尤其濃郁的蕈菇醬加以苦艾酒帶出的酸味,實在太美味,以致於除了口感以外我們都忘了鮑魚本身的滋味如何了....餐廳同時也呈上了一塊布里歐許麵包,讓客人能盡情的把醬汁吃乾抹淨!(來人啊~再來一盤!)
0 notes
Text
[隨筆] 已讀,不代表我有義務回覆
前幾天看到一則幼教老師因凌晨未回覆家長line訊息��遭到嗆聲的新聞,對於社群軟體在台灣職場遭到濫用的情況實在不勝唏噓。原本是為了家人朋友間聯繫而發明的軟體,如今卻淪為慣老闆於下班時間迫使員工「義務」加班的工具。
近年來,陸續聽聞同窗為了工作或家庭過度勞累引起自體免疫或精神疾病的消息,這些朋友多半全心致力於工作,縱使有了家庭後也蠟燭兩頭燒,盡力扮演好在職場與在家庭的職責。在一些不知情的長輩眼裡,這卻是衣食無虞的草莓族世代無法適應職場壓力的證明,他們言之鑿鑿地斷言台灣社會一代不如一代。
方便的社群軟體,方了誰的便?
1990年後電子產業快速發展,此後職場上開始運用E-mail、我們逐漸有了手機、有了簡訊。但是閱讀E-mail需要開啟電腦,當時多為桌機,沒有人下了班還會成天坐在電腦前。筆記型電腦因為價格高,在千禧年後才逐漸普及,而當時可沒有Wi-fi,收發E-mail基本上仍是上班時間才會有的…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身為廚具控的阿薯多年來入手了不少傳說中的廚具,從10年前的鑄鐵鍋到攪拌棒、壓力鍋、慢燉鍋、氣炸鍋、真空機、低溫烹調機、蒸烤箱陸續都納入了後宮,而這些傳說中的廚具近幾年也跟著流行過一輪了。之所以收集這些家電廚具,除了是想讓料理多點變化,更希望能在工作之餘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完成理想的料理。前幾年接連爆發食安風暴,讓阿薯堅持能自己做就盡量不買現成的,畢竟自己做的料理最安心,也能因應自己的喜好調味。
有了這些廚房利器,大部分的料理都能輕鬆勝任,但是阿修是個無肉不歡的人,尤愛煙燻味,阿薯一直在尋找可以輕鬆在家做煙燻料理的方法,直到發現了這台煙燻烤箱,經過了這幾個月的使用,覺得這台機器實在太好玩了!目前似乎還沒有很多人使用這台機器,所以阿薯阿修特地po了這篇開箱文和大家分享~
相關規格不贅述,網路上都可以找到,直接開箱~
內容物很簡單,包含說明書一本,煙燻烤箱本體、燒烤架、煙燻盤及煙燻架
正面與一般烤箱沒什麼差別

右側為操作面板,上半部是烤箱功能(又分為預設自動功能自訂溫度),下半部是煙燻功能,另外還有自動清潔功能,任兩種功能都不能同時使用。



開啟其中一種功能之後,其他功能的按鍵即使按了也不會有反應,如果想要改變功能,必須先關閉電源再重新開啟。以下分別介紹4種功能:
1.燒烤(自動):這是原廠已經預設好的功能,食材放進去後,按下由上角的オートメニュー鍵,再選擇要烹煮的項目即可。這個自動燒烤功能是全自動,所以無法調整時間,但是可以透過“焼き加減”鍵調整火力(弱、中、強)
2.燒烤(自訂溫度):若是想進一步依照自己的口味設定溫度及時間,就得使用中間的溫度設定功能,按下”溫度設定”鍵,再設定燒烤時間即可。這個功能和一般烤箱差不多,不過這台烤箱的定位是煙燻燒烤箱,因此最低溫只能到220,若想低溫燒烤,其實使用一般烤箱即可。
3.煙燻:這個功能才是這台機器的主要賣點,操作方式也很簡單,只要按下“くんせい”鍵,再設定時間即可,不過這個功能同樣不能調整溫度(本篇後面會討論)。
4. 自動清潔: 除了料理功能外,它還可以自動清潔,只要長壓“溫度設定”鍵,在按左下方的スタート(開始)鍵,就會執行20分鐘的清潔。
煙燻準備步驟
首先放入燒烤架,注意是有方向性的,開口處朝烤箱內部放入。
接著在煙燻盤中撒入木屑
將煙燻架用鋁箔指包覆,避免食物油脂滴到煙燻盤裡,再放入醃燻盤中(煙燻架的腳朝下),再將食物置於包好的煙燻架上


最後再用一層鋁箔紙將煙燻烤盤上方封住,讓木屑產生燻煙時能被封在煙燻盤中不會散出,再依照前面說過的操作方式,設定煙燻時間即可!

使用建議
使用幾次之後阿薯發現,雖然煙燻價已經用鋁箔紙包著,但如果燻製會出肉汁的料理、煙燻過程中肉汁過多還是可能會溢出,導致下方的木屑被肉汁浸濕澆滅了,使煙燻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後來燻製這類肉品時,我會將鋁箔紙四邊反摺,在煙燻架的四周築起約1公分的圍牆,防止肉汁溢出。從下面兩張照片可以看到燻製前後湯汁滲出的情形。
(燻製前)

燻製後

這些收集起來的肉汁也是帶有濃濃的煙燻味的,是天然的煙燻汁液啊!可以加入別的料理中調味,千萬不要浪費!
結論
至於到底推不推薦這台機器呢?下手之前有幾點要先考慮一下:
只能熱燻
這台機器的定位是煙燻燒烤箱,溫度是220度起跳,因此煙燻的溫度也是高溫熱燻。食材放在裡面就像放在烤箱裡面一樣是會持續加熱變熟的,所以如果想做煙燻鮭魚這類冷燻的食物是辦不到的。不過如果你是想為熟的肉類料理增添煙燻味,那這台機器絕對可以輕鬆辦到,而且煙燻的過程中會讓肉質軟化,所以不用擔心會烤過頭,阿薯曾經把已經煮熟的雞胸放入煙燻了20分鐘,結果出爐的雞胸肉質竟然比煙燻前還軟。
關於煙味
這是我非常喜愛這台煙燻燒烤箱的地方,就是它在煙燻過程中完全沒有濃臭的油煙味,只聞得到像使用一般烤箱時的香味,一部分是因為煙燻盤已經用鋁箔紙封住,但更重要的是這台機器內部設計了除臭過濾功能,能先將散出的煙過濾。其實如果沒有這台機器,在家要做煙燻也是辦得到的,只是通常都是在瓦斯爐上以類似的原理使用鍋具加蓋燻製,但是散失的煙霧還是得靠抽油煙機,平時有在煮飯的人都知道,縱使開啟強力抽風,煎個魚仍然會滿屋子油煙味,而這台煙燻燒烤箱在油煙除臭的表現真是太優秀啦!阿薯阿修家裡的氣炸鍋在使用時還須放在抽油煙機下方,而這台烤箱完全沒有這個需要!
清潔
為了維持煙薰烤箱清潔,阿薯沒有把這台機器當作烤箱使用(通常家裡都已經有烤箱了),因此不會有油脂噴濺的問題。如果純粹使用煙燻功能,清潔是非常容易的,烤箱內部完全不需要清潔,只要清洗煙燻盤和煙燻架即可。
用途
雖然只能做熱燻,但是這台機器已經可以製作很多煙燻料理,像是漢堡排、燻鴨胸、雞胸雞腿、豬肋排、煙燻起司、煙燻蛋,甚至牛排我們都有拿來燻過,還可以依照喜愛自行購買不同種類的木屑,可以做出很多樣的料理。自從買了這台煙燻烤箱之後,阿修大喜,盛讚這是本年度最值得入手的家電XDD
[開箱] Panasonic NF-RT1000-T 煙燻燒烤箱-讓你的肉料理更上一層! 身為廚具控的阿薯多年來入手了不少傳說中的廚具,從10年前的鑄鐵鍋到攪拌棒、壓力鍋、慢燉鍋、氣炸鍋、真空機、低溫烹調機、蒸烤箱陸續都納入了後宮,而這些傳說中的廚具近幾年也跟著流行過一輪了。之所以收集這些家電廚具,除了是想讓料理多點變化,更希望能在工作之餘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完成理想的料理。前幾年接連爆發食安風暴,讓阿薯堅持能自己做就盡量不買現成的,畢竟自己做的料理最安心,也能因應自己的喜好調味。 有了這些廚房利器,大部分的料理都能輕鬆勝任,但是阿修是個無肉不歡的人,尤愛煙燻味,阿薯一直在尋找可以輕鬆在家做煙燻料理的方法,直到發現了這台煙燻烤箱,經過了這幾個月的使用,覺得這台機器實在太好玩了!目前似乎還沒有很多人使用這台機器,所以阿薯阿修特地po了這篇開箱文和大家分享~ 相關規格不贅述,網路上都可以找到,直接開箱~ 內容物很簡單,包含說明書一本,煙燻烤箱本體、燒烤架、煙燻盤及煙燻架 正面與一般烤箱沒什麼差別 右側為操作面板,上半部是烤箱功能(又分為預設自動功能自訂溫度),下半部是煙燻功能,另外還有自動清潔功能,任兩種功能都不能同時使用。 開啟其中一種功能之後,其他功能的按鍵即使按了也不會有反應,如果想要改變功能,必須先關閉電源再重新開啟。以下分別介紹4種功能: 1.燒烤(自動):這是原廠已經預設好的功能,食材放進去後,按下由上角的オートメニュー鍵,再選擇要烹煮的項目即可。這個自動燒烤功能是全自動,所以無法調整時間,但是可以透過“焼き加減”鍵調整火力(弱、中、強) 2.燒烤(自訂溫度):若是想進一步依照自己的口味設定溫度及時間,就得使用中間的溫度設定功能,按下"溫度設定"鍵,再設定燒烤時間即可。這個功能和一般烤箱差不多,不過這台烤箱的定位是煙燻燒烤箱,因此最低溫只能到220,若想低溫燒烤,其實使用一般烤箱即可。 3.煙燻:這個功能才是這台機器的主要賣點,操作方式也很簡單,只要按下“くんせい”鍵,再設定時間即可,不過這個功能同樣不能調整溫度(本篇後面會討論)。 4. 自動清潔: 除了料理功能外,它還可以自動清潔,只要長壓“溫度設定”鍵,在按左下方的スタート(開始)鍵,就會執行20分鐘的清潔。 煙燻準備步驟 首先放入燒烤架,注意是有方向性的,開口處朝烤箱內部放入。 接著在煙燻盤中撒入木屑 將煙燻架用鋁箔指包覆,避免食物油脂滴到煙燻盤裡,再放入醃燻盤中(煙燻架的腳朝下),再將食物置於包好的煙燻架上 最後再用一層鋁箔紙將煙燻烤盤上方封住,讓木屑產生燻煙時能被封在煙燻盤中不會散出,再依照前面說過的操作方式,設定煙燻時間即可! 使用建議 使用幾次之後阿薯發現,雖然煙燻價已經用鋁箔紙包著,但如果燻製會出肉汁的料理、煙燻過程中肉汁過多還是可能會溢出,導致下方的木屑被肉汁浸濕澆滅了,使煙燻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後來燻製這類肉品時,我會將鋁箔紙四邊反摺,在煙燻架的四周築起約1公分的圍牆,防止肉汁溢出。從下面兩張照片可以看到燻製前後湯汁滲出的情形。 (燻製前) 燻製後 這些收集起來的肉汁也是帶有濃濃的煙燻味的,是天然的煙燻汁液啊!可以加入別的料理中調味,千萬不要浪費! 結論 至於到底推不推薦這台機器呢?下手之前有幾點要先考慮一下: 只能熱燻 這台機器的定位是煙燻燒烤箱,溫度是220度起跳,因此煙燻的溫度也是高溫熱燻。食材放在裡面就像放在烤箱裡面一樣是會持續加熱變熟的,所以如果想做煙燻鮭魚這類冷燻的食物是辦不到的。不過如果你是想為熟的肉類料理增添煙燻味,那這台機器絕對可以輕鬆辦到,而且煙燻的過程中會讓肉質軟化,所以不用擔心會烤過頭,阿薯曾經把已經煮熟的雞胸放入煙燻了20分鐘,結果出爐的雞胸肉質竟然比煙燻前還軟。 關於煙味 這是我非常喜愛這台煙燻燒烤箱的地方,就是它在煙燻過程中完全沒有濃臭的油煙味,只聞得到像使用一般烤箱時的香味,一部分是因為煙燻盤已經用鋁箔紙封住,但更重要的是這台機器內部設計了除臭過濾功能,能先將散出的煙過濾。其實如果沒有這台機器,在家要做煙燻也是辦得到的,只是通常都是在瓦斯爐上以類似的原理使用鍋具加蓋燻製,但是散失的煙霧還是得靠抽油煙機,平時有在煮飯的人都知道,縱使開啟強力抽風,煎個魚仍然會滿屋子油煙味,而這台煙燻燒烤箱在油煙除臭的表現真是太優秀啦!阿薯阿修家裡的氣炸鍋在使用時還須放在抽油煙機下方,而這台烤箱完全沒有這個需要! 清潔 為了維持煙薰烤箱清潔,阿薯沒有把這台機器當作烤箱使用(通常家裡都已經有烤箱了),因此不會有油脂噴濺的問題。如果純粹使用煙燻功能,清潔是非常容易的,烤箱內部完全不需要清潔,只要清洗煙燻盤和煙燻架即可。 用途 雖然只能做熱燻,但是這台機器已經可以製作很多煙燻料理,像是漢堡排、燻鴨胸、雞胸雞腿、豬肋排、煙燻起司、煙燻蛋,甚至牛排我們都有拿來燻過,還可以依照喜愛自行購買不同種類的木屑,可以做出很多樣的料理。自從買了這台煙燻烤箱之後,阿修大喜,盛讚這是本年度最值得入手的家電XDD
0 notes
Text
[開箱] Nintendo Swtich太鼓達人+實體鼓開箱
期待已久的Nintendo Switch版太鼓達人入手啦!這是阿薯最喜歡的遊戲,從NDS版開始玩到現在,還是玩不膩呀!
不過先前都是在掌機系統玩,這是第一次買實體鼓,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XD
今天下班後馬上衝建國路掃貨,迅速來開個箱!
卡匣本人

實體鼓包裝

開箱啦!

內含一面鼓(連接著USB,須接到主機)、一對鼓棒、底座

鼓面下方有搖桿按鍵

組裝很簡單,連阿薯這組裝白痴都可以簡單完成!鼓棒可以收納在底座的插槽,底座有防滑

主畫面及初始歌曲請見影片,和掌機平台不一樣的是,Switch版是先選歌曲再選難度,而且直接就有鬼級可以選,不需要先完成一定程度的松級才能解開
https://videopress.com/embed/PwnDYG1S?hd=0&autoPlay=0&permalink=0&loop=0
聽說實體鼓會有判定lag的現象,實測確實如此,如果跟著音樂的節奏,可以聽…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墨爾本美食] Dinner by Heston 天才英國廚師的親民晚餐
[墨爾本美食] Dinner by Heston 天才英國廚師的親民晚餐

座落於墨爾本亞拉河畔Crown Tower大樓3樓,這個地點三年前曾是英國天才廚師Heston Blumenthal的三星餐廳Fat Duck的短暫落腳處,這隻肥鴨來自英國倫敦西方的小鎮Bray,在本店歡度20週年進行全面整修時,遠渡重洋來到了南半球的澳洲墨爾本。半年後,他完成了階段性任務,飛回了英國,而原址則由同樣是Heston旗下的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餐廳接手,這間餐廳在倫敦市區的Knightsbrige也有一間。
店內走的是低視度的氛圍,從入口一進去便感受到能見度驟降(笑),經過一條前廊後,映入眼簾的是燈火通明的廚房,以透明玻璃與用餐區相隔,十幾位廚師在內各司其職,客人從昏暗的用餐區一眼望去,彷彿在觀賞一場廚藝秀(廚師們應該壓力很大吧呵…)

位處亞拉河畔,面對墨爾本市中心的商業大樓群,再搭配Crown賭場外每日整點的噴火秀,晚間於此用餐時可以欣…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德國自助] 新天鵝堡交通(由慕尼黑搭火車轉公車)
路線:
慕尼黑(搭火車)–>富森(轉公車) –>步行到達
說明:
1. 從慕尼黑中央車站,搭乘終點站為富森(Füssen)的火車(車頭上就會顯示地名),直到最後一站Füssen


2. 下車後朝出口方向,經過車站站體到了門口後,往右轉


3. 就會看到前往新天鵝堡的公車了,73或78號都可以搭



4. 在車上買票就可以了,單程2.3歐元,來回票沒有比較便宜,但省了掏兩次前的麻煩就是了😆


5.上車後一樣搭到最後一站

6. 公車會停在一個小的遊客中心

7. 下車之後,面對遊客中心,往10點鐘方向步行上坡


8. 沿著這條路走,慢慢走的話4-5分鐘也就可以到達售票處了,上面寫著大大的Tickets,不會錯過的。



旺季的時候一路上會大排長龍,因此強烈建議先在官網訂票,以免行程延誤。
9. 從這裡要上新天鵝堡有三種選擇:搭接駁公車、搭馬車、或步行,以下分項說明:
路線一:接駁公車
從售票口…
View On WordPress
1 note
·
View note
Text
[墨爾本美食] The Hardware Société 用心烹調的美味早午餐
記得10年前在這唸書的時候,早餐習慣和西方國家差不多,一般來說就是咖啡配個麵包之類,沒聽說在流行澳式早餐的,但是沒過幾年,澳洲當地似乎開始興起了一陣早午餐風潮。比起傳統英式早餐有著固定的元素(不外乎蛋、培根、香腸、炒蘑菇,以及我總是會留下的罐頭白豆XD)澳式早餐善於使用生菜妝點,主食的變化也較多,每每拍起照來總是賞心悅目。這幾年總是看著還在當地的朋友們po的早餐照片,看得我垂涎欲滴,這次總算藉著再次踏上澳洲大陸的機會親嚐了幾間不錯的早午餐店。

從墨爾本市區Lonsdale Street上一棟大樓底下通過,進入Hardware Street,是個別有洞天的小天地,巷弄兩側散落著幾家咖啡店,其中一家門口站了隻大公雞,用餐時段高堂滿座又大排長龍的便是The Hardware Société。

��天我們大約上午9點到達時,果不其然門口已經在排隊了。唉,肚子餓的時候實在很沒耐心,但身為觀光客此…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黑豹、獵豹、花豹、美洲豹,到底差在哪?

最近黑豹電影正夯,讓阿薯想起了去年在非洲大草原追逐野生動物,那段令人難忘的���程。 看完電影後應該很多人想問,panther, cheetah, leopard, jaguar全都是豹,到底差別在哪?就讓阿薯逐ㄧ解說:(看電影學英文XD) Cheetah(獵豹) 棲息於非洲,獨來獨往的日行性動物。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臉上的兩條淚溝,花紋是單純的黑點,身型精瘦。是陸地上跑得最快的動物,最高時速可達120km(超強爆發力,但耐力不足)!下圖是阿薯去年在肯亞拍攝到的獵豹。 Cheetah 獵豹 Leopard(花豹) 也是棲息於非洲及亞洲,是夜行性動物,白天和貓一樣視力不好所以常常在睡覺。臉上沒有淚溝,花紋是咖啡色斑塊加黑色外圈(就是衣服上常見的那種豹紋),很會爬樹,喜愛把獵物叼到樹上慢慢享用。去年很幸運地在肯亞馬賽馬拉也捕捉到了花豹的蹤跡,此時他剛享用完他的午餐,正上方還能看到他吃剩的羚羊腿….…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倫敦美食] 英國第一!Hawksmoor牛排館-配菜篇

薯條真是個有��的平民美食,由比利時人發明(據說),被美國人發揚光大,冠上了個和法國有關的名字,再被英國人推上巔峰。 2017年底我們在倫敦的Hawksmoor Spitalfield創始店,除了讚嘆英國草飼長角牛的Chateaubriand帶來的極致口感(詳見…),還品嚐到了與之相比毫不遜色的三道工序炸薯條(Triple-Cooked Chips)與牛骨髓醬汁(Bone Marrow Sauce)。 曾經嘗試過在家裡的廚房料理薯條的人必定知道,要將一顆馬鈴薯變成外脆內軟的薯條,可不是切個幾刀再放下去油炸就能撈起一鍋夢幻的黃金脆薯。事實上,要想以不裹粉的方式炸出完美的薯條,要耗費的功夫可比想像中的多。…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Text
[倫敦美食]打破美牛迷思~Hawksmoor英國草飼長角牛才是王道!
這幾年來,我們努力尋一份牛排,試圖重溫那日的感動,但隨著時間流逝,我漸漸懷疑,那記憶中的美好味道是否只是一段被大腦美化過的初戀回憶…..? 相較於倫敦自身的悠長歷史,一家營業了11年的餐廳實在不算久,但是它卻在這短短十年內便成為了倫敦最受歡迎(更了當地說是倫敦第一)的牛排館。 2006年,Hawksmoor創始店在東倫敦的Spitalfields開幕。這個區域不是什麼高級地段,地下室還有家低俗的夜店,早期店內的客人甚至能在用餐時目睹對街電話亭內的毒品交易,最初店內的裝潢也只是些從eBay上買來的傢俱,這絕不是一間我們想像中有著高檔裝潢、氣氛優雅的高級牛排館。但是,這樣一間不起眼的店面,卻有著全倫敦最美味的牛排。 尋一塊好牛排 說來簡單,許多牛排饕客們對於所謂高檔牛排並不陌生:USDA…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