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Timeshifter助你輕鬆預防倒時差
Text
NASA宇航員親測有效 Timeshifter助你輕鬆預防“倒時差”
事實上,這種行為只是在遵循指令。 Timeshifter是一款經過NASA宇航員測試過的個性化時差應用程序,它要求我在上飛機前避免強光。在充滿了熒光燈和顯示屏的上海機場,這哪是一件容易的事。讓我完全蒙住眼睛或者調暗機場的光線倒是會取得更好的效果,但這是不合理的,除非旅遊業可以進行調整從而成為一個時間調控者。
哈佛醫學院神經學家,同時也是醫學副教授的Steve Lockley博士說:“我們的計劃兼具實用性,所提供的建議可以讓你在現實中實現。”十年來,這位著名的晝夜節律專家一直在為一級方程式賽車手和宇航員定制時差計劃,經過努力,他和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顧問共同開發了Timeshifter這款應用程序。
Lockley博士說:“當系統建議你避開光線時,這並不意味著要完全處於黑暗中或閉上眼睛,只要減小光線的強度就可以。而且系統不會建議你在晚上7點上睡覺的,因為你基本不會那樣做,因此這樣的建議是沒意義的。”
個性化應用
Timeshifter是一款非常便於操作的應用程序,用戶只需要輸入完整的航班信息、生活習慣(早睡早起或者夜貓子)以及睡眠方式,睡眠方式則包括用戶喜歡的入睡、起床時間以及褪黑素、咖啡等調節睡眠的方式。
之後,Timeshifter便會立即生成個性化的睡眠時間表。整個計劃執行過程中會推送如下內容:在接下來6個小時裡避免攝入咖啡因、讓自己至少在30分鐘內處於曝光狀態、服用褪黑素等。用戶可以在飛行前三天就開始執行計劃,也可以在飛機起飛前開始執行,但是計劃的內容會有所不同。該服務的費用為每次10美元或每年24.99美元。
該應用程序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完全基於睡眠神經學,旨在將用戶的內部時鐘提前。 Timeshifter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ickey Beyer-Clausen解釋說,擊敗時差的方式是盡快將一個人的生物鐘週期轉移到新時區,但這不是百分之百適用的,因此Timeshifter針對同一行程可能會有數百種不同的計劃,具體則取決於用戶的睡眠方式以及他們開始使用應用程序的時間。
基於這種情況,丹麥企業家Beyer-Clausen在2017年推出這款APP時說道:“這不是用戶可以學會的,所以用戶每次旅行都需要定制個性化的計劃。”
Tumblr media
這款App需要精確把控兩個因素,即時間和光照,Beyer-Clausen認為這就是睡眠行業的問題所在,大多數公司只會針對嗜睡等症狀提出解決方案,而不是解決大腦晝夜節律錯位這個根本問題。
Beyer-Clausen告訴我:“生物鐘是人類進化的結果,地球每24小時環繞地球一圈,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這是不會改變的。”生物適應新環境的速度很慢,遊客在開車或乘船遊覽時,晝夜節律會自然發生,而適應新時區則會更慢,因此當飛機將你快速帶入新時區會打亂內部的生物鐘。最近的研究則證明可以通過定制明/暗週期來加速人體適應新時區,從而弱化時差。
Beyer-Clausen解釋說:“光線是非常強大的基礎,如果你設定照明時間,再使用褪黑素,這會幫助你更快適應新時區。但是你必須在適當的時候服用褪黑素,人們經常會在這一點上犯錯。”
現有的幾款App,例如Jet Lag Rooster等並未考慮到晝夜節律的個性化定制,其它APP如Uplift則使用定時按摩來防止時差反應。
Tumblr media
目前,Timeshifter受到了樂於在旅途中進行調節的商務旅行者和運動員的歡迎。這涉及到生產力的問題:2017年,一項針對40,000場美國職棒大聯盟進行了20年的調查顯示,如果一個團隊跨越兩三個時區參加比賽卻沒有調整睡眠時間,他們的平均表現會更差。
Beyer-Clausen指出,持續不斷的旅行可能會讓人面臨更多的風險。時差反應不僅剝奪了旅行者與家人寶貴的團聚時間,還可能影響他們的健康。已經有研究證明,時差反應會讓人面臨與輪班工人相同的健康風險,例如糖尿病、中風以及某些癌症。極度疲憊的旅行者在出租汽車上昏昏欲睡的可能性也更高,21%的致命事故都是源於疲勞駕駛。
Beyer-Clausen說:“當睡眠與個人表現和安全聯繫起來時,無論是對個人、對公司或是對健康來說,結果都顯得更加重要。”
這是一個對晝夜節律有好處的產業嗎?
儘管Timeshifter的計劃基於最新的睡眠科學,但是執行某些建議對部分人來說可能具有挑戰性。 10月份在新加坡舉辦的全球峰會上,與會人員均獲得了免費會員資格,同一航班的參會者的計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近20個人表示,如果嚴格執行自己的方案,就會取得很好的效果;還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這個計劃有點艱難;當然,也有人反映該APP指引他們在深夜繼續熬幾個小時。
我本人則在午夜的飛行中放棄了這個計劃,因為它要求我熬夜五個小時,飛機關燈後,這太難了。
為此,Timeshifter建議通過看手機或筆記本電腦來吸收藍光,但這對於那些在旅途中習慣性吃安眠藥的人來說,就比較艱難了。
美國睡眠醫學科學院研究員、睡眠障礙專科的臨床心理學家Michael J. Breus博士說:“對於那些經常受時差困擾的人來說,Timeshifter會吸引他們,但是該APP需要具有一定的約束性,否則會讓消費者失望。”
Timeshifter的投資者Breus也說到:“坦率的說,這是一條學習曲線,許多人會覺得很麻煩,他們可能覺得自己只要喝四杯雞尾酒就好了。”
Timeshifter試圖幫助用戶遵守計劃,該App設有實時客服程序,用戶可以很輕鬆的獲得相關建議,但是飛行中的用戶就不容易得到幫助了。
當然,用戶在適應時差上花的時間越多,就越能理解其中的關鍵點和使用經驗。例如,App提示用戶睡眠6個小時,但用戶無法入睡,它就會建議用戶使用睡眠面罩來閉眼。這是因為入睡過程中,比睡眠更重要的是避光。
目前,Timeshifter尚未完全融入旅遊業。人們往往受到航空公司影響,而航空公司更關心的是讓乘客上床睡覺而不是避免時差,即使在頭等艙,也無法真正體驗個性化計劃。用餐時間安排不當和燈光昏暗只是困擾乘客的一小部分問題。
Beyer-Clausen說:“服務的重點應當是將你的生物鐘盡快轉換到新時區,這樣你就可以自然睡眠、自然甦醒並且充滿活力。”
現在已經有一些旅行品牌嘗試晝夜節律。 Timeshifter與六善集團合作,為賓客提供免費會員,與其他酒店的合作也即將開始。除此之外,這家初創企業還與美聯航進行合作,並且同時在與其他十幾家航空公司溝通合作問題,公司希望為旅客提供免費服務。
越來越多的酒店品牌希望通過個性化服務改善旅行體驗,Timeshifter可能只是更多晝夜節律產品爆發的開始。 Breus認為,一旦航空公司開始向客戶提供Timeshifter,他們將需要解決一些新問題:如何幫助乘客遵守計劃?如何改善乘客體驗?
他預言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定會居於領導者位置。”
Timeshifter最重要的任務是向人們傳達調節睡眠和覺醒週期的重要性,從而幫助人們健康睡眠。儘管這家初創企業還沒有發布睡眠產品,但公司會嚴格關注時差問題,教會人們制定穩定一致的睡眠時間表。
過去幾年裡,Beyer-Clausen發現睡眠健康問題逐漸進入公眾話題中,因此他對產品的發展很樂觀,現在已經有無數的工具、APP、監控設備、可愛的睡眠機器人和優化睡眠的房屋可以幫助人們養成更好的睡眠習慣。
Beyer-Clausen說:“一切都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與五年前相比,人們對睡眠健康的了解更多了。儘管如此,當Timeshifter充當紀律委員的時候,還是有一些人會貪睡,他們會抱怨為什麼不能在某個特定時間睡覺,然後五個小時後再醒來。當然是因為這對他不好,我們在一步步培養用戶習慣。”
.
from NASA宇航員親測有效 Timeshifter助你輕鬆預防“倒時差” via KKNEWS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