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Text
【小朋友遇溺】有何徵兆?如何進行急救?專業教練話你知!
甚麼情況才算是遇溺?
溺水是一種窒息現象,是指遇溺者在水中由於不同原因,如吸入水分,或喉頭痙攣而導致呼吸道阻塞。溺水可分為「乾溺」和「濕溺」兩種。所謂「乾溺」是指吞入水後,過度緊張導致喉嚨痙攣,做成呼吸困難,但事實上,水並沒有進入肺部;而「濕溺」則是有明顯的水進入肺部。如果溺水者在意外發生24小時內死亡,則稱為溺斃。遇溺者因呼吸道受阻,造成喉頭痙攣緊縮,氣管收緊,難以呼吸,而影響肺部氣體的交換,出現缺氧及酸中毒的情況,腦部失去意識,心肌缺氧、心律不整,呼吸窘迫而最終死亡。
一般我們會認為遇溺時可以大聲呼救。但是,真正的遇溺可是難以察覺的。遇溺時,遇溺者會因無法呼吸而發不出聲音來求救。而且,在遇溺當下,遇溺者的手必須奮力往下壓,並要嘗試將頭抬出水面呼吸,根本沒有辦法揮手求援。因此,學會辨識遇溺跡象,我們才能避免遇溺者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遇溺時有機會出現下列8種跡象:
頭髮會蓋住額頭或眼睛
眼神呈現恐懼或呆滯
嘗試將口鼻保持在水面上
為了維持呼吸而無法呼救
像是抬頭看天空的樣子
在水中是直立的,像在踩隱形的階梯
為了讓自己浮出水面,無法揮手求救
突然安靜無聲
如發現以上跡象,則極有可能是遇溺。我們則必須及時作出反應,以救人一命,避免悲劇。
甚麼是「二次溺水」?
大部份情況下,溺水者立刻會出現呼吸窘迫,但亦有一些情況是在最初急救後穩定,之後出現呼吸窘迫的情況。這種穩定後才出現呼吸窘迫的情況則被稱為「二次溺水」,通常是發生在急救後12小時,也有可能延長至72小時才出現。
另外,有不少人在游泳後會出現不適情況,例如感到眩暈、冒冷汗。大部分不適情況都是暫時性的,有可能是因為體力透支或補充水份不足所致,或是因為平時缺少運動,身體超出負荷引起。但亦有可能是由於游泳時嗆入的水影響了肺部功能,誘發呼吸窘迫,影響肺泡的換氣功能。因此,游泳後如遇上這類情況,則應該保持鎮定,並作緩慢而深長的呼吸。若情況仍未見有好轉,應立即前往求醫。
遇到有人溺水時的急救方法
過去有很多溺斃事件,經常是遇溺者和救人者同時身亡。因此,如果看到有人遇溺,應該確保自身安全,第一時間通知救生員,或者視乎情況通知場地人員報案,而不是逞強跳落水救人,令自己遇溺,成為另一個受難者。
如果遇溺者被救上岸時已經不幸停止呼吸心跳,則要第一時間採取急救措施,協助溺水者恢復呼吸。當中包括以下5個步驟:
首先確認遇溺者意識。
求救報案找AED,以便實施急救。
人工呼吸:捏住溺水者的鼻子以免吹入的氣漏出,再對溺水者的嘴裡吹氣。
壓胸CPR:急救者以上半身的重量壓胸,速度為每分鐘100至120下。
AED電擊:進行電擊前,先將溺水者的身體擦乾,並確認身邊沒有水或金屬物品,接著遵從AED的指示插上插頭、貼上電極片;進行電擊時要請附近的人離開,以策安全。
如何預防溺水?
由於遇溺是孩童意外死亡的常見意外,在進行游泳及水上活動時,必須時刻提高警覺,照顧同行小朋友,避免小朋友在沒有大人看顧的情況下而遇溺。另外,游泳或水上活動前不要飲酒,以免因神智不清或暈倒而發生意外。進行水上活動時必須穿救生衣,如果意外落水,救生衣便能讓身體浮上來,避免在水中窒息。
總而言之,在進行游泳和水上活動時,我們必須小心溺水的風險,要時刻提高警覺,照顧同行小朋友。當遇到有人遇溺時,我們必須迅速做出反應,挽救生命。
0 notes
Text
游泳有這些意想不到的好處
相信各位泳者都已經了解游泳有許多樂趣,也知道在游泳池或自然水域中有多好玩,但除了好玩,游泳帶來的健康效益也是不容小覷! 不管你是專業的水中蛟龍或是剛學會游泳的小泳士,跟我們一起跟游泳當朋友吧!在水裡可以隔絕與外界的聲音,專注的與自己對話,無論是針對心理、肌肉、心肺,甚至是瘦身,游泳會給你意想不到的回饋,讓我們接著看下去:
1/ 游泳對心肺功能的益處 
養成規律的游泳練習可提高你的心肺功能,不管是休閒興趣或是專業的訓練,都會促使身體適應一定程度的練習強度與時間。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以自己的節奏和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增進心肺功能,長久下來,除了改善你的呼吸和耐力,還可以增強心臟功能,你會發現,水中的空氣更新鮮呢!
2/ 游泳讓肌肉結實
不用激烈地對你的肌肉造成負擔,游泳可以讓你用和緩的方式訓練肌肉,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哦! 不同的泳式需要不同的肌力,如果你想訓練特定的肌肉群,你可以使用浮板和浮球等配件輔助。也因為在水裡時,全身肌肉都會動到,除了讓你的肌肉更加結實,更不會對關節造成壓力,讓你兩個願望一次滿足~
3/ 游泳讓我們進步、復原、重新開始
如果有人叫你去水中「復健」,你會覺得奇怪嗎?別想太多,我們這裡講的是生活和運動上的更上一層樓! 在運動術語中,「復健」是指在比賽或訓練後所做的主動恢復,主要是為了提供氧氣給肌肉,燃燒在運動期間堆積的毒素,聽到這邊,還有什麼比和緩流暢的游泳更適合了嗎 ? 在游泳中,這個動作我們稱之為「慢游」(要漫遊請你出國的時候再使用~~~) 相較於其他運動,游泳對復健的好處可說是不勝枚舉。
4/ 用游泳來找到自己的瘦身節奏
懷孕、想維持身材、超重、上了年紀?來游泳吧!游泳讓你精力充沛,依照自己的節奏玩得開心。 當你游泳時,浮力定律讓你可以浮在水面上,這減輕了你三分之二的體重。這種虛擬失重讓你能運動而不會造成背肌或關節壓力,即使你有代謝或關節方面的問題,游泳可以促進你肌肉緊實和柔軟度。 且游泳也是一種耐力運動:你會瘋狂地燃燒熱量!無論你的年齡、體重或過去健康情況如何,游泳沒有任何規則,游你決定!
0 notes
Text
自學蛙泳?10個初學者常遇到的困難
第十位 – 克服游泳的恐懼
對於初學者來說,克服對水的恐懼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挑戰。要提高信心或是安全感,首先我們可以在淺水區練習;其次是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或者信任的朋友在旁的情況下練習。
第九位 – 習慣水中環境
由於水中的壓力和水阻,跟陸上活動截然不同,要適應在水中環境自由活動,特別是要保持平衡和舒適感覺,可算是一個挑戰。何巴巴一般會跟初學者,進行一項名為「淺水爬行」的練習,在下列影片中示範。
第八位 – 蛙泳手部划水動作
蛙泳的划手動作,主要目的是創造推進力及協助換氣,初學者很多時候會把手划得太後,這樣子會阻礙前進的流暢度,以及換氣時的難度;初學者應盡量於胸口前方位置划手就好了。
第七位 – 頭部位置
自學蛙泳時,初學者都會不知道把頭怎樣放,臉部要面向前方,還是像自由泳似的,把臉部朝向泳池底;我會建議初學者,學蛙泳的時候可以微微把視線望向前方,這樣就可以令抬頭換氣時變得更容易成功。
第六位 – 欠缺體能及耐力
游泳要對抗水阻,同時又要閉氣又要換氣,變相令我們的呼吸和心跳頻率都自然地加快,運動的強度相比一般陸上運動更強,所以很快就會覺得累和沒力氣;要延長游泳練習的時間,我們就要盡量減慢游泳的節奏,適應好了才逐漸加快。
第五位 – 蛙泳換氣技巧
初學蛙泳的朋友,在開始時未掌握好甚麼時候吸氣、閉氣、吐氣,便有機會嗆水(濁親);大家可以多練習扶持池邊BOBBING,即進行連續5至10次的上水吸氣、下水吐氣的動作;練習純熟之後,換氣就會變得簡單;下列影片亦展示出,當划手時便進行抬頭換氣。
第四位 – 提高游泳速度
在未完全掌握蛙泳動作,以及肌肉力量未足夠之前,初學者一般游得不會太快;要記住,我們學任何一種泳式,開始的時候只要先練習好正確動作,下一步再慢慢加大力量,去提升前進速度就可以。
第三位 – 蛙泳蹬腿時抽筋
如果在游蛙泳前,未有做足夠的伸展和適當的熱身運動,加上進行蛙腿時要「反腳板」同「蹬腿」,小腿和腳底都是經常抽筋的;所以大家落水前要做足熱身,以及在未熟習蛙式時,盡量不要用太大力量去蹬腿,這就可以避免抽筋啦。
第二位 – 蛙泳腿部蹬腿動作
蛙式的腿部動作需要不同關節的轉動去完成,膝關節、髖關節和踝關節等等,若完成不了「反腳板」動作,就無法做到正確的蛙泳;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影片連結,去認識正確的「收、翻、蹬、夾」四個動作口訣,這樣就容易做到正確的蛙泳蹬腿。
第一位 – 身體及手腳協調
在蛙泳當中,手、腳和身體的動作需要配合去完成,一下划手動作配合一下蹬腿動作,時間上會係先划手、繼而收腿、再回手、最後蹬腿,對於初學者來說,同時掌握這些動作可能會感到困難;所以大家可以練習先做完一下划手動作,再做一下蹬腿動作,熟習之後,再將手腳混合起來完成。以下影片亦示範了正確的整套蛙泳動作。
總結
蛙泳是一個技巧和力量相結合的游泳項目,對於初學者或自學的朋友來說,只要多給一點耐心和充足的練習,就可以逐漸克服以上的10個困難了。
1 note · View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