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p4308b
iup4308b
Reflection In West Kowloon 101 Talks
5 posts
Students Learning Profile in IUP4308B
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iup4308b · 5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2019年11月25日 講座2: 市場推廣策略
(後)
首先講者提及到我最想聽既marketing skills,對於我嚟講最印象深刻嘅係nick Chan 所播放嘅廣告, 將芭蕾舞混入喺現實生活之中, 或者係以拳擊, 孖寶賽車啲一啲唔同嘅主題加入芭蕾舞原素嘅方式係對我嚟講比較新穎嘅。
記得佢有提過喺marketing嘅世界裏面有三個p price, promotion, product 佢比較重視嘅係promotion, 相比之下kingsley 就會認為 product更加重要 .
兩位講者係呢一方面就有少少矛盾,咁我就開始諗 究竟係product重要定係promotion比較重要呢?如果以芭蕾舞表演嘅售票作為例子, 首先,我擁有良好嘅銷售手法吸引咗好多人嚟睇芭蕾舞表演, 呢一part我會歸功於promotion, 要增加客流量首先 3p中一定係以promotion為首, 但係反觀, 如果經過完美嘅銷售技巧之後,呈現出嚟嘅舞台結果係強差人意嘅話, 客人就一定會減少, 所以promotion只係可以做到短期嘅效果 而如果要長期去挽留一班客人 需要嘅就正正係服務嘅質素3p中的 product 咁樣嘅方式去分析. 我會覺得其實兩邊都冇錯, 只不過係你睇緊嘅係短期定係長期 呢個talk對我嚟講嘅作用係反思,去思考返講者提出嘅問題,係比起去聽你冇可能複製到既人生, 風光歷史更加重要
0 notes
iup4308b · 5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2019年10月29日 講座1:主題為藝術教育策劃及發展
(前)
星期二,正是,聽講座的,好日子。 適逢其會,西九文化區舉辦了藝術文化管理講座。
藝術教育策劃發展正是今日講座的主題。
我揹上行囊,毅然踏上往灣仔ive的路途。 究竟面前等待的是藝術文化管理的知識傳承,抑或係講者智慧的經驗分享?
我滿心期待
暨急不及待想聽聽了
0 notes
iup4308b · 5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2019年10月29日 講座1:主題為藝術教育策劃及發展
(後)
講者為 香港培正中學校長 何力高(Nick Ho)及 香港六廠基金會「社區參與及共學項目」策展人 盧樂謙 (Him Lo)
第一位講者—Him Lo中學時學業成績不佳。年輕時透過接觸藝術認識自己,更認為藝術是情感宣洩的方法之一,所以開始投身藝術工作,更希望以社區藝術教育可以讓更多人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在他多年的社區教育的摸索中,發現「共學模式」更適合於社區不同持分者。他積極籌劃平台或活動供不同年齡層人士合作,例如:從事縫製業的長輩們親自指導年輕人縫紉技巧;邀請大專實習生於新年時體驗燒全豬,街坊們從旁指點,氣氛融洽;街坊自發組織盆菜宴後,自發清理街道以讓大家學會愛護自己地方;舉辦釀酒工作坊,除了年輕的參加者了解到生果的來源等知識,年長的導師更可以因此肯定自己的價值、專長。又或是將街上擺放的椅具改名.驟耳聽下感覺此舉有點可愛又多餘,但原來可讓街坊們更懂得愛惜用具。而其中的青春工藝,當中的理念:「令大家有對生活想像的權利」更讓我深刻, 木匠傳授街坊傳統工藝,一來保留傳統技藝,二來可讓街坊學會自行造出心中所想的家具等。
傳統教育往往只是教師單方面教導書本上的知識,而社區教肓的共學模式則可令導師和學生身上互相學習。 第二位講者—Nick Ho  由幼稚園至中學都在培正接受教育,大學畢業之後活躍於戲劇界。 回母校任教廿載期間亦不忘提攜後輩,為戲劇界注入新血。  他曾在原創音樂劇《奮青樂與路》擔任監製,在講座播放幕後花絮影片,記錄了台前幕後一眾小演員及工作人員的心路成長歷程。「嚴守紀律」、「 投入委身 」、「 追尋發現 」、「 精彩愉快 」作為Nick 戲劇界工作的四大原則。正所謂見微知著,以小見大, 紀律要在小事上慢慢著手,他曾經狠罵遲到或練習完不收拾後台的同學,讓同學自己思考反省。在正式公演前的兩三個月內,他會帶領同學在地鐵站或商場作預演,既可讓同學建立信心,亦可以增加演出經驗,在公演時更加得心應手。最終, 《奮青樂與路》 榮獲香港舞台劇獎六大獎項,成為一時佳話。 「生命終會改變,只是未必在眼前出現」以音樂劇埋下改變的種子在學生的心中,以藝術陪隨生命的成長。
1 note · View note
iup4308b · 5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2019年11月26日 講座3:創意製作及管理
(後) 本來期待是次講座內容會是概括創意發展及活動管理的經驗, 但在講座中我從講者身上吸收到的卻是他們事業成功的心路歷程, 以及他們對香港發展藝術事業的期望和葉內舉辦及發展藝術活動的困難及解決方法, 然而在講座中也甚少提及到創意發展及活動管理的內容. 印像中女講者(Bobo)提及自己是畢業之後就從事相關工作, 在西九文化區工作長達七年, 她亦有提及政府投放很多資源發展很多藝術中心, 給予藝術家發展創意並提供不少就業機會. 她最後也提及到她正在策劃一個名為《RP紀錄劇團-100%香港》的節目, 希望活動通過參加者在舞台上即興回應一連串關於都市日常的問題, 讓觀眾反思香港的核心價值與未來, 她亦分享到在活動發展過程中所以面對的困難以及學如何克服它們. 第二位講者(Lan)分享了自己是由測量科目畢業, 而在大學生活中透過加入poly的話劇社啟發他藝術的觸覺, 並在畢業之後如何踏入藝術創作道路. 比較印象深刻的是他有分享到他從他所策劃的一個小活動當中, 領悟到藝術等同文化活動, 而藝術的基本就是人類獨有的情感, 當中不淨止追求個人得著及宣揚該藝術當中的信息, 更要融入受眾的生活並且透過觀眾的回饋及互動, 應打破現有的藝術模式, 從而令到藝術成為一個雙向的文化體驗.
0 notes
iup4308b · 5 years ago
Photo
Tumblr media
2019年11月26日 講座3:創意製作及管理
(前) 藝術,推而廣之至文化,在變化中的社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所以藝術多元化的發展亦是社會經濟和文化藝術的"成績表". 不少人也曾嘲諷香港是"文化沙漠", 然而我們有幸出生於一個自由,資訊發達且沒受到限制的時代及地方, 我們接納多元文化,接收國際流行文化並且捍衛本土文化, 香港是絕對有條件令文化在此地保存和發展, 而相關工作正正是我們學科(藝術及文化活動管理)所學以及是次三次講座想帶出的訊息. 有鑑於政府在近年多次的所謂保育或活化活動從中��拆歷史建築以發展其他商業性用途, 而這些歷史建築是包含著前人的生活文化及藝術, 有些更是一個時代嘅見證者(如皇后碼頭就見證住香港的殖民歷史), 所以我認為在這環境底下連舊有文化都不能保住的時候更不用說發展什麼新的藝術和文化以迎合國際趨勢. 所以在今次的講座中, 相對於孕育出新興的藝術文化策劃和方法, 我更希望能透過講座得到管理或者保育固有的本土藝術及本土文化
2 notes · View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