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luciferfeather-blog · 6 years
Text
邪神谓魔像(表)
邪神谓魔像(表)
当A出现在一个确切的四维空间位置之时,A从来不是被抛入的孤立者,相反就像A是作为凸物呈现,A所寄存的背景作为隐者呈现。“呈现”并非意味着出现,也非意味发现,而是体验的效果。所谓体验并非“意识到A”而是在意识到某个东西的时候,A亦然包含于其中。
这并非是在讨论形而上学的一个追问,而是社会学的一个场景。场景永远具有无限的潜力,它是不在场的起源。
这是一个有关宗教与政治的中国场域的斜视,它旨在直视场景,因为已经在场的视的行为已经存在。斜视是一种重视,这也并非意味着已经在场的视的行为是错误的,而是说在这已经在场视存在的物的呈现从这个视的行为存在开始就是一种非“正视”。这并非要将斜视作为正视,而是斜视只是“新视”。
这个宗教在中国大陆是魔,自1992年以来它的魔像身份已经变为共识。它是人所共知的邪教。这这样的共识并没有什么价值,就像中国大陆的人民可以达成无宪的有宪共识,所谓统一的认知本和真理毫无关系。
这样的共识是在言说的支配者的足下诞生的光辉,因为言说者神明一般的权力,言说也可以神化。这一点耶和华的失败在路西法的反叛之中早已如此真切。神明是无法容忍僭越存在。
这或许是一种过度自信的结果,一种恃权的结果。
这并非只是关于2001年的自焚事件的讨论,而是关于这个宗教的讨论,只不过是切入点是那个12岁的自焚的小姑娘。
关于真相,至少存在几个真相,而共识却和它们无关。一个真相是从政治的权力者手中丢出的,这个真相通过宣传这一政治行为变为共识。还有一个真相是被掩埋的尸体自己的真相,然而这个真相是距离真理最近的那个。另一个真相是关系者与禁止的真相,这个真相通过共识事件的发生彻底被驱逐。除此之外,还是有其他真相的,那是在共识群体之外的群体的真相,这个真相和共识的权力者发出的真相一样是距离真理最遥远的。
关于真理,它既包括死者自我的意识也包含在此数年之内魔像本身通过各种途径被塑造的结果。因此这个真理无关任何一方的正确性,而是它就是这件事。所谓真相不过是被看的这件事。
因此如果小女孩的死是A点,那么A点的呈现与隐者的呈现就是真理。但是真正呈现的不是A与隐者,而是被呈现与被看到的A点。小女孩的自焚是真实的,但是自焚的原因与自焚的效果都是不真实的。因为真相被抛出的时候,已经发生扭曲。
权力者的行为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诞生的呢?这个宗教是否是魔呢?这样的问题是禁止追问的。所谓魔像是一个幻影,正像这个宗教本身不被追问和理解,而是被指摘。通过指摘共同体的成员被避免被离异,避免被剥削权利。所谓真相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通过达成共识而成为共同体的自我安全感。这是一种生物行为,其在社会行为中或许被称为经世致用。但是这同样是集体主义的毒症的一角。这个行为它无关追寻真相,而是企图获得一个个体的自保。魔像如果是一种共识,那么这个共识行为的简易轮廓由此便呈现。
再从共识的效果与发出者追寻。这个共识的本质和一般政治宣传的本质并无区别,它在造事实。所谓事实并非意味着真实,而是现实。现实便是对真实的理解,通过这种理解事实诞生在现实之中并成为现实。通过事实的生产,它完成了被看到的A点与隐者的诞生,即共识与一般的真相。这样的现实的意义什么呢?现实便是这个世界,它是规则,是被认可的规则一般的东西,是被设定为不可反抗的事物。正是因为小女孩的自焚与魔像不是其他而是现实,它才成为规则一般的东西。共同体成员之所以愿意服从并抨击魔像及这个宗教,正是这个事实。他们被围困在远离真理与真实的现实的牢笼之中。
从其他的真相出发,最真切的是从这个宗教本身以及其成员出发。这样的真实性是可靠的。全球超过1亿人的成员是在现代宗教边缘化的时代伟大的成就。世界部分教育机构引用这个宗教的理念与行为。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自杀事件与名列世界宗教黑名单。
印度、中东地区、非洲、东南亚、欧洲中部都具有类似的宗教,中国的密宗教派亦有某种类同性。
这是一个视角,一个真相,它不具有政治性而又因其个体视角而切近真实。
这样魔像与小女孩自焚之类似事件的发生还是在A点问题上。A点没有被接受,而是被隔离。隐者变为魔物,不可视的这个场景就是被禁止的场景。因此一切涉案的政治宣传都建立在了这禁止行为之上。禁止意味着割除,同时共识便是这种割除的补救。
关于这个宗教身为A点的时候的非孤立,应向在这个四维空间的各个维度寻找答案。单纯的指摘与批判乃至将之视为邪教都是霸权行为,都是君主制!当A点出现的时候,A是在一种呼吁中出现的。它的诞生旨在填补在数十年的精神剥削中与文化替代中人那苍白的心灵世界。中国的广场舞的疯狂不是偶然,它是这种精神剥削与文化贫瘠的产物,它不过是一种消极的填补行为。中国的网路小说、网略游戏、腐败的语言、功利主义、教育失败等等,也亦然是在关涉这一文化与精神剥削的基础上的。然而这个宗教的诞生的填补行为与世界其他宗教一样,它是文化与精神呼唤的结果。为何如此?因为它的教义与人类普遍价值是一致的。每一个被广泛认可的长久留存的世界宗教的意义正是从其原旨开始的这值高价值一致。
同样当当权者与其真相、现实身为A点及隐者的视角,那么追问的是这个政治形态本身与其长久的历史特征。这个追问并非局限在国家内部,而是文化意识共同体,从苏联开始到2018年此时此刻的历史。这个历史中这个政治形态所造成的破坏性与先进性,这种先进性是否又同时是破坏性的问题。从这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见在1949的中国、1967的中国、1989的中国、2001的中国与2018的中国如出一辙,这个共同体一直以来都是存在某种将异己魔化的热情。而这个魔化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魔道行为。因此魔化变为了纯化。当其魔化至最激烈之时,正是那纯化的威胁最大的时候。
所有的真相与视点都作为A与隐者的时候,那么就是历史在透视真实。但是这个视角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视角。因此所谓魔像与共识以及纯化都是在远离真实但又企图切近真实。然而当被所谓的神一般的物体造出的敌意与仇恨充满视角之时,不妨斜视——本来便不存在魔物,而魔像也亦然是幻象;这不是邪神之物,而是路西法的羽翼。此斜视通过斜视通向直视,从魔物的非魔的认知便是突破已经存在的视的困境与现实死潭的“新视”。世界与A点及其隐者也被视得更加接近呈现的它们。
0 notes
luciferfeather-blog · 6 years
Text
生之死
生之病(题首)
死亡是个好东西,却是不到最后不可施下的魔法。在向死的生中走向终点,这魔法或并非在终点吟诵的咒文,而是一开始便许下的愿望。
——————————————————————————
四月夜(起梦)
风驰骋的春夜略显离乱,纵是俏寒不再却在雨气骤起时依旧饱含萧索,若非是暗暗流动的花香与未被吹散的暖意,姑且一时恍惚入是秋梦一场。
风躁动着尘埃在无明黯然的天空翻动腾跃,一时之间无处不在地喧嚣驱散荒凉的午夜,悄然之中梧桐作响,颇是婆娑的树影从那个战火的年代悄然注视百年之后的烟火。
少女在春风洋洋洒洒吹散温柔时,呆滞在黎明的街道,惊异于那一刻似非人间的醉意。早起的倦意早已消散,一种忘乎所以的安逸猝然包裹那孱弱忧伤的身体,此时她似乎遗忘长久的不堪与寂寞。
她望着黎明的微光在幻想什么呢?或许此刻在圣洁的洗礼之中,哪怕死在粉意而朦胧的风中也是夙愿一般的感动。时空的虚化将湮远的记忆粘合,数千年的传说似乎也曾在这��的夜与黎明或缓缓地呼出与隐匿。她和那些沉默的风一般,将整个生命溶入这一刻的陶然之中。
那时的少女已然不再记忆那在躁动的春天不安与悸动的渴望,却依旧怀念起那直率的马尾在眼前摇晃的日子。粉嫩而圆润的脖颈在微微低俯之时便赫然袒露,高高翘起的马尾避免长发垂落时脖颈的遮盖,同样将短发的性感与爽快和长发的温柔感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14岁的身体并着这落落大方的马尾在风中摇摆、跳跃、跌宕、招摇、骚动。
少女看着这翻滚的大海产生一种难以表达的喜悦之感,在春风流窜的晚上,这浩瀚的水世界却是如此切近,将所有的生命的包容、解放、溶解。这17岁的身体渴望着回到母亲一般的怀抱。
今夜的海在春风中波涛汹涌,呼呼的风充满潮湿的水汽,在黑暗之中,她感到一种和平,一种遥远的似是而非的和谐,亦是一种和解。就算此时的风带着别具一格的彻骨寒意,这亦然是一种和解。
——————————————————————————
迫之切(承花)
她举着刚浇过水的玫瑰在手掌上缓缓地转动,阳光从四面八方投注过来,在红艳的花瓣与被染红的水珠之间折射出霓虹一般的光彩,这些光线变为无数细小的点散落在她精致的脸上。她未对此察觉,只是专注于这脆弱的花朵,脸上洋溢着对绝望的期待。
“嘻嘻,等这朵花凋谢的时候,我就和它一起消失。”这精致的脸带着一种绝对的自信,温柔而凄婉地微笑着。
她摆弄这一朵玫瑰,呆呆看着。起身,漫步到门口,又回来,再次俯身注视着它。有时候她着急地举起剪刀,手在枝干之间徘徊,期待着早点发生什么。但是她还是把剪刀丢在桌子上,站在阳光中继续张望。
凌晨2点,她从梦中醒来。
凌晨5点,她永远消失了。
搜救队在海上搜寻她的身体,企图带回人间。然而这一切都是苍白的,她美丽的身体只能消亡在自然之中,她不曾留恋过人间。
今天,收拾她的病房,房间早已空空如也。一张简单的白色的床与一个小小的桌子,桌上放着花盆;白色的桌子之上,湿漉漉的玫瑰在阳光中散发着快乐的气息,血一般的水珠在风中闪烁。
——————————————————————————
梦之魇(转声)
没有光,黑暗中安静无限地��长,像钉在大地上的地平线将变为无尽延伸的界限。醒来与睡去,睁开眼与闭上眼,站着与躺着,都是在梦中。
“当、当、当、当、当、当……”忽然响了起来。时常在黎明或者午后,这声音不断地回荡,在寂静的黑暗之中,全是这声音。它带着一种绝对的压迫感与急切支配这时空,以似乎警钟一般的善意似乎催促着所有的时间向前压过去,这善意午夜吠叫。
捂住耳朵,全力地砸耳朵也无济于事,它总是准时地出现。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举起刀,在胳膊上一点点地深入,一点点地切下去。微弱的疼痛感中血流了出来,现在那声音终于消失了。
血凝结在出口,血停止了。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这声音又出现!
只能更用力的切割,直接切到动脉。这是关键的一刀,一定要小心地切下去。
声音完全不见,这诅咒一样的声音。血正在喷涌而出,那是一种淋漓酣畅的和祥的感觉。黑暗开始消失,一种绝对的安静来临,永远不会出现那恐惧的诅咒一般声音。此时此刻,安静与和平的地平线无限伸展。
——————————————————————————
失之物(合病)
纯粹的活着的感觉在夕阳坠落之时来临,在一种被遗忘的沉寂中风扫过大地,那时候柏树便挺立在温柔的金黄的光线之中,翻出白色的叶面,宛如雪一般的海浪在大地之上喧嚣欢腾,那却又是和柔软而洋洋洒洒却寂寞而优雅烂漫的雪迥异的白皑之色,在淡抹的黄晕与红晕交映的白色底蕴的琴键之上,在不远处的海上风已然驰骋喧嚣,像鸟群从天空争鸣而过这混合的喧嚣从大地之上呼啸而过。
像一个虔诚的教徒,像一个在悠扬的歌声中遗忘了浮华的歌者,她沉浸在这一刻如梦似幻的和祥之中,只是站在这柔和而宁静的光线之中,捧起双手仰望神明一般将她可爱的手指交合在额头。
眼泪,为何眼泪不住地流下来……那泪珠在渐渐消逝的夕阳之中从她精致粉嫩的脸上倏倏地滑落,仿佛午夜时分从蓝色的月光之下那翠色欲滴的叶片之上悄然滑过的晶莹露珠这剔透的泪珠从她的眼角不住地流向温热而沉静的大地。
某种被久久遗忘的东西在这暮色之中升起,她曾在这大地上落下的眼泪变为一个个光玉升起,焕发微渺的生的光芒。
四月是一个被遗忘那个春天的谎言,从愚人节开始的谎言。
在那个被遗忘的时间,被永恒的搁浅的时段,她开始养花,买来一包种子仔细地埋入花盆,每天蹲在花盆前数小时,只是呆呆地望着湿润的土壤,不安就会暂时消退。
她为何不安呢?是什么样的诅咒每天纠缠着她呢?为什么她连这样的不安也遗忘呢?这时间连最微小的尘埃也一起压缩为虚无。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不安……对什么的不安……不安……为什么……不安……不安……不安……不安……不安……不安……不安……不安……对死亡本身的不安,是对生的不安……
夕阳消散更加悲凉,她骤然轻咳起来——那个春天,在风中,就是在那样温暖的四月,她依旧忍受着从漫长的冬天的疾病。
在微凉而迷离的夜里,她望着朦胧的月色祈求结束自己这孱弱的生命。死亡变为唯一的解脱,在向死的梦中醒来,从向死的梦中睡去。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妈妈在从忧愁的脸上挤出温柔而凄然的微笑,似乎坚信着明天依旧还是明天。
桌前散落着朋友寄来的贺卡,“早日康复!”“生日快乐!”“不要灰心!”……
她还是假装真诚地微笑,就像相信圣诞的传说。
于是她买来一包种子,明知这对于双方来说是煎熬,两个孱弱的生命相互寄托,企图获取何物呢?在这样微渺的生的纠缠中这两个生命一起假装可以从阳光中汲取营养,一起光合作用。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种子从土壤之中挣扎出来,她悲伤地望着这无可善终的生命。
枝叶慢慢地开始变得又大又绿,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绝望只是自己的绝望——背叛,背叛已经在悄然之中发生。
她惊恐地看着这或会开花的海棠,对生命的恐惧最终是对阳光的恐惧。然而她还是每天和它一起有那么几个小时待在阳光下。这是究极的考验,是惩罚,或许是忏悔,纵然徒劳无益地忏悔。
有一瞬间她想举起剪刀结束这孱弱的生命,但是一切都被阳光的恐吓所制止,像保护者生命一般的阳光恐吓着这孱弱的女子。就像每天睡下与醒来的恐惧,她恐惧地望着这阳光与小小的生命,自己的生命正在被这小小的生命剥夺。
转走是骤然发生的,她转入内海山中的疗养院。花被遗忘在白色桌上,它已经开始发出小小的花苞。
在新的疗养院,她遇到了咪咪小姐。她是一个和自己一样是X症候群的患者。
咪咪小姐拥有一双美丽的眼睛,高高鼻梁之下是精巧的嘴唇,在阳光下咪咪小姐可以灿烂地微笑,哪怕这是伪装,这一点她是深知自己是无法做到的。然而这两个或许依旧孱弱的生命在相遇之刻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纵然这是一条命运的黑线。
她们一起在躺在床上倾听在整个夜晚呼啸而过的风声,在深沉而宁静的夜里,山上连绵起伏的柏树林如惊涛骇浪发出咆哮;如果有时柏树林发出微微低低的嘘嘘声,那一定是在月色纯净的晚上。那样的夜晚外出变为两人的秘密。微微寒意的月光投射在柏树与小径之上,空气中漂浮的微凉水汽在幽然之中和初秋的晚风一起游走在树影之间, 此时清浅的沙沙声在柏树叶上作响,抬头望去那雪白的叶面正在风中摇曳。
在山脚下便是内海,月光下的海深邃无明,仿佛无尽的宇宙包含着未知的宇宙。微浪在低鸣,呻吟的潮水与低浅的风与叶的摩擦一起回荡。
咪咪小姐悄悄地将她拥入怀中,在寒冷而清澈的月色之下,那双美丽的眼睛如水一般澄澈。咪咪小姐将双手放在她的肩上,在朦胧之中,像痴情的恋人寂寞地凝视。咪咪小姐的脸正在慢慢靠近,她看到那在月光之下银色的柏树枝干变得模糊起来,风声变得澎湃起来,她感到了咪咪小姐的嘴唇淡淡的香味,一种奇怪的冲动正在和这微凉风一起钻入她袖子,在她的身体上游走浮动。
午夜风无声地潜走,月宛如深海的宝石,这是一个银色的水幽幽流淌的世界。她看着咪咪小姐在月光下玉色的乳房,产生一种生命的纯粹的感觉。咪咪小姐正抬头凝视着那寂寞孤独的月,一阵阵香气从她裸露的身体飘散,她哼唱起起来;
“月迷倦着风,
湖向波光倾诉,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
她在水中洒下花的尸体
祈求神明,
彼世不再生为秋花……”
咪咪小姐死的时候是突然的,就像突然转入医院的自己。她望着秘密小姐的白色的床,骤然感到一种被遗忘的恐惧——又是背叛!然而这次是背叛的是自己,因为被舍弃的是咪咪小姐。
她记得有一天晚上,咪咪小姐再次约她出去。然而咪咪小姐这次没有亲吻她,咪咪小姐只是呆呆地看着月亮。
“死亡是个不错的东西,却是不到最后一刻不可实下的魔法。”咪咪小姐在寒风中呼出一句悲伤的预言,她深深体会到一种绝望,无可代替的孤独,这是唯有死亡才可带来的孤独。
这样的事情是偶尔发生的,咪咪小姐每天还是能够在阳光下灿烂地微笑。纵然偶尔露出寂寞与悲伤的表情,咪咪小姐依旧是这生命的纠缠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咪咪小姐死或许并非偶然,预言早已注定。
她骤然想起去年四月的海棠,咪咪小姐现在像海棠一般成了她生命的幽灵。每一次月出的晚上,这变为一种诅咒。自己抛弃了咪咪小姐,自己还活着。这生命纠缠依靠的一端已经消失,然而这生命的纠缠还在继续。
这是魔法,咪咪小姐最后施下的魔法。她的生也似乎是这魔法的结果,然而这魔法却是一种诅咒,它正在侵蚀与支撑着自己的生命。她或许已经爱上咪咪小姐,这是一种奇怪的爱,她也不确认这爱是否真实。然而从中流出的诅咒正在蔓延,变为这生命的全部。
不久她开始在午夜或黎明听到奇怪的声音,不断地重复回响。那声音如此真切,仿佛就在天花板正上方。她开始用小刀切手腕,一种快感将这声音驱逐。然而不久这声音又开始回荡。
不久医生不再让她一个人呆着,护士二十四小时都在。她开始变得彻夜不眠,时常望着窗外的柏树林发呆。
在秘密的阴云共谋的野望,她逃离了疗养院。风正在海上卷起雪白的波浪,就像银色的柏树叶。她诞生了伟大的梦想,现在正是这魔法结束之时,必须将自己溶解在这柏树叶之间,自己必须变为柏树叶这魔法才算完成,这诅咒也便会解除。这之所以是诅咒是因为咪咪小姐的魔法还没有完成。
她轻松地纵身一跃,变为了一片银白色的叶子。在黎明的出风里,风扫过大地,清脆的喧嚣正在整个山间蔓延,一缕温柔而寒冷的阳光从地平线上横扫过平静的海面,正在喧嚣的柏树叶发出一串寂寞的笑声。
附注:
夕阳已经完全下去,自咪咪小姐死去已经过去五年。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然而这却是一种诅咒。她羡慕着咪咪小姐的死,从一种恐惧中,或者这并非是恐惧而是生本身所待的疾病。死亡是最仁慈的魔法,然而死亡是不到最后一刻不可上演的剧目。现在是四月,四月的夜风比任何时候都要让人沉醉,然而在这温暖的风中柏树林作响之时,似乎只是在怀念咪咪小姐,或许并非是在怀念那样的死亡,而是为自己活着默哀。
2 notes · View notes
luciferfeather-blog · 6 years
Text
生之死
生之病(题首)
死亡是个好东西,却是不到最后不可施下的魔法。在向死的生中走向终点,这魔法或并非在终点吟诵的咒文,而是一开始便许下的愿望。
——————————————————————————
四月夜(起梦)
风驰骋的春夜略显离乱,纵是俏寒不再却在雨气骤起时依旧饱含萧索,若非是暗暗流动的花香与未被吹散的暖意,姑且一时恍惚入是秋梦一场。
风躁动着尘埃在无明黯然的天空翻动腾跃,一时之间无处不在地喧嚣驱散荒凉的午夜,悄然之中梧桐作响,颇是婆娑的树影从那个战火的年代悄然注视百年之后的烟火。
少女在春风洋洋洒洒吹散温柔时,呆滞在黎明的街道,惊异于那一刻似非人间的醉意。早起的倦意早已消散,一种忘乎所以的安逸猝然包裹那孱弱忧伤的身体,此时她似乎遗忘长久的不堪与寂寞。
她望着黎明的微光在幻想什么呢?或许此刻在圣洁的洗礼之中,哪怕死在粉意而朦胧的风中也是夙愿一般的感动。时空的虚化将湮远的记忆粘合,数千年的传说似乎也曾在这样的夜与黎明或缓缓地呼出与隐匿。她和那些沉默的风一般,将整个生命溶入这一刻的陶然之中。
那时的少女已然不再记忆那在躁动的春天不安与悸动的渴望,却依旧怀念起那直率的马尾在眼前摇晃的日子。粉嫩而圆润的脖颈在微微低俯之时便赫然袒露,高高翘起的马尾避免长发垂落时脖颈的遮盖,同样将短发的性感与爽快和长发的温柔感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14岁的身体并着这落落大方的马尾在风中摇摆、跳跃、跌宕、招摇、骚动。
少女看着这翻滚的大海产生一种难以表达的喜悦之感,在春风流窜的晚上,这浩瀚的水世界却是如此切近,将所有的生命的包容、解放、溶解。这17岁的身体渴望着回到母亲一般的怀抱。
今夜的海在春风中波涛汹涌,呼呼的风充满潮湿的水汽,在黑暗之中,她感到一种和平,一种遥远的似是而非的和谐,亦是一种和解。就算此时的风带着别具一格的彻骨寒意,这亦然是一种和解。
——————————————————————————
迫之切(承花)
她举着刚浇过水的玫瑰在手掌上缓缓地转动,阳光从四面八方投注过来,在红艳的花瓣与被染红的水珠之间折射出霓虹一般的光彩,这些光线变为无数细小的点散落在她精致的脸上。她未对此察觉,只是专注于这脆弱的花朵,脸上洋溢着对绝望的期待。
“嘻嘻,等这朵花凋谢的时候,我就和它一起消失。”这精致的脸带着一种绝对的自信,温柔而凄婉地微笑着。
她摆弄这一朵玫瑰,呆呆看着。起身,漫步到门口,又回来,再次俯身注视着它。有时候她着急地举起剪刀,手在枝干之间徘徊,期待着早点发生什么。但是她还是把剪刀丢在桌子上,站在阳光中继续张望。
凌晨2点,她从梦中醒来。
凌晨5点,她永远消失了。
搜救队在海上搜寻她的身体,企图带回人间。然而这一切都是苍白的,她美丽的身体只能消亡在自然之中,她不曾留恋过人间。
今天,收拾她的病房,房间早已空空如也。一张简单的白色的床与一个小小的桌子,桌上放着花盆;白色的桌子之上,湿漉漉的玫瑰在阳光中散发着快乐的气息,血一般的水珠在风中闪烁。
——————————————————————————
梦之魇(转声)
没有光,黑暗中安静无限地延长,像钉在大地上的地平线将变为无尽延伸的界限。醒来与睡去,睁开眼与闭上眼,站着与躺着,都是在梦中。
“当、当、当、当、当、当……”忽然响了起来。时常在黎明或者午后,这声音不断地回荡,在寂静的黑暗之中,全是这声音。它带着一种绝对的压迫感与急切支配这时空,以似乎警钟一般的善意似乎催促着所有的时间向前压过去,这善意午夜吠叫。
捂住耳朵,全力地砸耳朵也无济于事,它总是准时地出现。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举起刀,在胳膊上一点点地深入,一点点地切下去。微弱的疼痛感中血流了出来,现在那声音终于消失了。
血凝结在出口,血停止了。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这声音又出现!
只能更用力的切割,直接切到动脉。这是关键的一刀,一定要小心地切下去。
声音完全不见,这诅咒一样的声音。血正在喷涌而出,那是一种淋漓酣畅的和祥的感觉。黑暗开始消失,一种绝对的安静来临,永远不会出现那恐惧的诅咒一般声音。此时此刻,安静与和平的地平线无限伸展。
——————————————————————————
失之物(合病)
纯粹的活着的感觉在夕阳坠落之时来临,在一种被遗忘的沉寂中风扫过大地,那时候柏树便挺立在温柔的金黄的光线之中,翻出白色的叶面,宛如雪一般的海浪在大地之上喧嚣欢腾,那却又是和柔软而洋洋洒洒却寂寞而优雅烂漫的雪迥异的白皑之色,在淡抹的黄晕与红晕交映的白色底蕴的琴键之上,在不远处的海上风已然驰骋喧嚣,像鸟群从天空争鸣而过这混合的喧嚣从大地之上呼啸而过。
像一个虔诚的教徒,像一个在悠扬的歌声中遗忘了浮华的歌者,她沉浸在这一刻如梦似幻的和祥之中,只是站在这柔和而宁静的光线之中,捧起双手仰望神明一般将她可爱的手指交合在额头。
眼泪,为何眼泪不住地流下来……那泪珠在渐渐消逝的夕阳之中从她精致粉嫩的脸上倏倏地滑落,仿佛午夜时分从蓝色的月光之下那翠色欲滴的叶片之上悄然滑过的晶莹露珠这剔透的泪珠从她的眼角不住地流向温热而沉静的大地。
某种被久久遗忘的东西在这暮色之中升起,她曾在这大地上落下的眼泪变为一个个光玉升起,焕发微渺的生的光芒。
四月是一个被遗忘那个春天的谎言,从愚人节开始的谎言。
在那个被遗忘的时间,被永恒的搁浅的时段,她开始养花,买来一包种子仔细地埋入花盆,每天蹲在花盆前数小时,只是呆呆地望着湿润的土壤,不安就会暂时消退。
她为何不安呢?是什么样的诅咒每天纠缠着她呢?为什么她连这样的不安也遗忘呢?这时间连最微小的尘埃也一起压缩为虚无。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不安……对什么的不安……不安……为什么……不安……不安……不安……不安……不安……不安……不安……不安……对死亡本身的不安,是对生的不安……
夕阳消散更加悲凉,她骤然轻咳起来——那个春天,在风中,就是在那样温暖的四月,她依旧忍受着从漫长的冬天的疾病。
在微凉而迷离的夜里,她望着朦胧的月色祈求结束自己这孱弱的生命。死亡变为唯一的解脱,在向死的梦中醒来,从向死的梦中睡去。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妈妈在从忧愁的脸上挤出温柔而凄然的微笑,似乎坚信着明天依旧还是明天。
桌前散落着朋友寄来的贺卡,“早日康复!”“生日快乐!”“不要灰心!”……
她还是假装真诚地微笑,就像相信圣诞的传说。
于是她买来一包种子,明知这对于双方来说是煎熬,两个孱弱的生命相互寄托,企图获取何物呢?在这样微渺的生的纠缠中这两个生命一起假装可以从阳光中汲取营养,一起光合作用。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种子从土壤之中挣扎出来,她悲伤地望着这无可善终的生命。
枝叶慢慢地开始变得又大又绿,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绝望只是自己的绝望——背叛,背叛已经在悄然之中发生。
她惊恐地看着这或会开花的海棠,对生命的恐惧最终是对阳光的恐惧。然而她还是每天和它一起有那么几个小时待在阳光下。这是究极的考验,是惩罚,或许是忏悔,纵然徒劳无益地忏悔。
有一瞬间她想举起剪刀结束这孱弱的生命,但是一切都被阳光的恐吓所制止,像保护者生命一般的阳光恐吓着这孱弱的女子。就像每天睡下与醒来的恐惧,她恐惧地望着这阳光与小小的生命,自己的生命正在被这小小的生命剥夺。
转走是骤然发生的,她转入内海山中的疗养院。花被遗忘在白色桌上,它已经开始发出小小的花苞。
在新的疗养院,她遇到了咪咪小姐。她是一个和自己一样是X症候群的患者。
咪咪小姐拥有一双美丽的眼睛,高高鼻梁之下是精巧的嘴唇,在阳光下咪咪小姐可以灿烂地微笑,哪怕这是伪装,这一点她是深知自己是无法做到的。然而这两个或许依旧孱弱的生命在相遇之刻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纵然这是一条命运的黑线。
她们一起在躺在床上倾听在整个夜晚呼啸而过的风声,在深沉而宁静的夜里,山上连绵起伏的柏树林如惊涛骇浪发出咆哮;如果有时柏树林发出微微低低的嘘嘘声,那一定是在月色纯净的晚上。那样的夜晚外出变为两人的秘密。微微寒意的月光投射在柏树与小径之上,空气中漂浮的微凉水汽在幽然之中和初秋的晚风一起游走在树影之间, 此时清浅的沙沙声在柏树叶上作响,抬头望去那雪白的叶面正在风中摇曳。
在山脚下便是内海,月光下的海深邃无明,仿佛无尽的宇宙包含着未知的宇宙。微浪在低鸣,呻吟的潮水与低浅的风与叶的摩擦一起回荡。
咪咪小姐悄悄地将她拥入怀中,在寒冷而清澈的月色之下,那双美丽的眼睛如水一般澄澈。咪咪小姐将双手放在她的肩上,在朦胧之中,像痴情的恋人���寞地凝视。咪咪小姐的脸正在慢慢靠近,她看到那在月光之下银色的柏树枝干变得模糊起来,风声变得澎湃起来,她感到了咪咪小姐的嘴唇淡淡的香味,一种奇怪的冲动正在和这微凉风一起钻入她袖子,在她的身体上游走浮动。
午夜风无声地潜走,月宛如深海的宝石,这是一个银色的水幽幽流淌的世界。她看着咪咪小姐在月光下玉色的乳房,产生一种生命的纯粹的感觉。咪咪小姐正抬头凝视着那寂寞孤独的月,一阵阵香气从她裸露的身体飘散,她哼唱起起来;
“月迷倦着风,
湖向波光倾诉,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
她在水中洒下花的尸体
祈求神明,
彼世不再生为秋花……”
咪咪小姐死的时候是突然的,就像突然转入医院的自己。她望着秘密小姐的白色的床,骤然感到一种被遗忘的恐惧——又是背叛!然而这次是背叛的是自己,因为被舍弃的是咪咪小姐。
她记得有一天晚上,咪咪小姐再次约她出去。然而咪咪小姐这次没有亲吻她,咪咪小姐只是呆呆地看着月亮。
“死亡是个不错的东西,却是不到最后一刻不可实下的魔法。”咪咪小姐在寒风中呼出一句悲伤的预言,她深深体会到一种绝望,无可代替的孤独,这是唯有死亡才可带来的孤独。
这样的事情是偶尔发生的,咪咪小姐每天还是能够在阳光下灿烂地微笑。纵然偶尔露出寂寞与悲伤的表情,咪咪小姐依旧是这生命的纠缠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咪咪小姐死或许并非偶然,预言早已注定。
她骤然想起去年四月的海棠,咪咪小姐现在像海棠一般成了她生命的幽灵。每一次月出的晚上,这变为一种诅咒。自己抛弃了咪咪小姐,自己还活着。这生命纠缠依靠的一端已经消失,然而这生命的纠缠还在继续。
这是魔法,咪咪小姐最后施下的魔法。她的生也似乎是这魔法的结果,然而这魔法却是一种诅咒,它正在侵蚀与支撑着自己的生命。她或许已经爱上咪咪小姐,这是一种奇怪的爱,她也不确认这爱是否真实。然而从中流出的诅咒正在蔓延,变为这生命的全部。
不久她开始在午夜或黎明听到奇怪的声音,不断地重复回响。那声音如此真切,仿佛就在天花板正上方。她开始用小刀切手腕,一种快感将这声音驱逐。然而不久这声音又开始回荡。
不久医生不再让她一个人呆着,护士二十四小时都在。她开始变得彻夜不眠,时常望着窗外的柏树林发呆。
在秘密的阴云共谋的野望,她逃离了疗养院。风正在海上卷起雪白的波浪,就像银色的柏树叶。她诞生了伟大的梦想,现在正是这魔法结束之时,必须将自己溶解在这柏树叶之间,自己必须变为柏树叶这魔法才算完成,这诅咒也便会解除。这之所以是诅咒是因为咪咪小姐的魔法还没有完成。
她轻松地纵身一跃,变为了一片银白色的叶子。在黎明的出风里,风扫过大地,清脆的喧嚣正在整个山间蔓延,一缕温柔而寒冷的阳光从地平线上横扫过平静的海面,正在喧嚣的柏树叶发出一串寂寞的笑声。
附注:
夕阳已经完全下去,自咪咪小姐死去已经过去五年。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然而这却是一种诅咒。她羡慕着咪咪小姐的死,从一种恐惧中,或者这并非是恐惧而是生本身所待的疾病。死亡是最仁慈的魔法,然而死亡是不到最后一刻不可上演的剧目。现在是四月,四月的夜风比任何时候都要让人沉醉,然而在这温暖的风中柏树林作响之时,似乎只是在怀念咪咪小姐,或许并非是在怀念那样的死亡,而是为自己活着默哀。
2 notes · View notes
luciferfeather-blog · 6 years
Text
生之死
生之病(题首)
死亡是个好东西,却是不到最后不可施下的魔法。在向死的生中走向终点,这魔法或并非在终点吟诵的咒文,而是一开始便许下的愿望。
——————————————————————————
四月夜(起梦)
风驰骋的春夜略显离乱,纵是俏寒不再却在雨气骤起时依旧饱含萧索,若非是暗暗流动的花香与未被吹散的暖意,姑且一时恍惚入是秋梦一场。
风躁动着尘埃在无明黯然的天空翻动腾跃,一时之间无处不在地喧嚣驱散荒凉的午夜,悄然之中梧桐作响,颇是婆娑的树影从那个战火的年代悄然注视百年之后的烟火。
少女在春风洋洋洒洒吹散温柔时,呆滞在黎明的街道,惊异于那一刻似非人间的醉意。早起的倦意早已消散,一种忘乎所以的安逸猝然包裹那孱弱忧伤的身体,此时她似乎遗忘长久的不堪与寂寞。
她望着黎明的微光在幻想什么呢?或许此刻在圣洁的洗礼之中,哪怕死在粉意而朦胧的风中也是夙愿一般的感动。时空的虚化将湮远的记忆粘合,数千年的传说似乎也曾在这样的夜与黎明或缓缓地呼出与隐匿。她和那些沉默的风一般,将整个生命溶入这一刻的陶然之中。
那时的少女已然不再记忆那在躁动的春天不安与悸动的渴望,却依旧怀念起那直率的马尾在眼前摇晃的日子。粉嫩而圆润的脖颈在微微低俯之时便赫然袒露,高高翘起的马尾避免长发垂落时脖颈的遮盖,同样将短发的性感与爽快和长发的温柔感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14岁的身体并着这落落大方的马尾在风中摇摆、跳跃、跌宕、招摇、骚动。
少女看着这翻滚的大海产生一种难以表达的喜悦之感,在春风流窜的晚上,这浩瀚的水世界却是如此切近,将所有的生命的包容、解放、溶解。这17岁的身体渴望着回到母亲一般的怀抱。
今夜的海在春风中波涛汹涌,呼呼的风充满潮湿的水汽,在黑暗之中,她感到一种和平,一种遥远的似是而非的和谐,亦是一种和解。就算此时的风带着别具一格的彻骨寒意,这亦然是一种和解。
——————————————————————————
迫之切(承花)
她举着刚浇过水的玫瑰在手掌上缓缓地转动,阳光从四面八方投注过来,在红艳的花瓣与被染红的水珠之间折射出霓虹一般的光彩,这些光线变为无数细小的点散落在她精致的脸上。她未对此察觉,只是专注于这脆弱的花朵,脸上洋溢着对绝望的期待。
“嘻嘻,等这朵花凋谢的时候,我就和它一起消失。”这精致的脸带着一种绝对的自信,温柔而凄婉地微笑着。
她摆弄这一朵玫瑰,呆呆看着。起身,漫步到门口,又回来,再次俯身注视着它。有时候她着急地举起剪刀,手在枝干之间徘徊,期待着早点发生什么。但是她还是把剪刀丢在桌子上,站在阳光中继续张望。
凌晨2点,她从梦中醒来。
凌晨5点,她永远消失了。
搜救队在海上搜寻她的身体,企图带回人间。然而这一切都是苍白的,她美丽的身体只能消亡在自然之中,她不曾留恋过人间。
今天,收拾她的病房,房间早已空空如也。一张简单的白色的床与一个小小的桌子,桌上放着花盆;白色的桌子之上,湿漉漉的玫瑰在阳光中散发着快乐的气息,血一般的水珠在风中闪烁。
——————————————————————————
梦之魇(转声)
没有光,黑暗中安静无限地延长,像钉在大地上的地平线将变为无尽延伸的界限。醒来与睡去,睁开眼与闭上眼,站着与躺着,都是在梦中。
“当、当、当、当、当、当……”忽然响了起来。时常在黎明或者午后,这声音不断地回荡,在寂静的黑暗之中,全是这声音。它带着一种绝对的压迫感与急切支配这时空,以似乎警钟一般的善意似乎催促着所有的时间向前压过去,这善意午夜吠叫。
捂住耳朵,全力地砸耳朵也无济于事,它总是准时地出现。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举起刀,在胳膊上一点点地深入,一点点地切下去。微弱的疼痛感中血流了出来,现在那声音终于消失了。
血凝结在出口,血停止了。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这声音又出现!
只能更用力的切割,直接切到动脉。这是关键的一刀,一定要小心地切下去。
声音完全不见,这诅咒一样的声音。血正在喷涌而出,那是一种淋漓酣畅的和祥的感觉。黑暗开始消失,一种绝对的安静来临,永远不会出现那恐惧的诅咒一般声音。此时此刻,安静与和平的地平线无限伸展。
——————————————————————————
失之物(合病)
纯粹的活着的感觉在夕阳坠落之时来临,在一种被遗忘的沉寂中风扫过大地,那时候柏树便挺立在温柔的金黄的光线之中,翻出白色的叶面,宛如雪一般的海浪在大地之上喧嚣欢腾,那却又是和柔软而洋洋洒洒却寂寞而优雅烂漫的雪迥异的白皑之色,在淡抹的黄晕与红晕交映的白色底蕴的琴键之上,在不远处的海上风已然驰骋喧嚣,像鸟群从天空争鸣而过这混合的喧嚣从大地之上呼啸而过。
像一个虔诚的教徒,像一个在悠扬的歌声中遗忘了浮华的歌者,她沉浸在这一刻如梦似幻的和祥之中,只是站在这柔和而宁静的光线之中,捧起双手仰望神明一般将她可爱的手指交合在额头���
眼泪,为何眼泪不住地流下来……那泪珠在渐渐消逝的夕阳之中从她精致粉嫩的脸上倏倏地滑落,仿佛午夜时分从蓝色的月光之下那翠色欲滴的叶片之上悄然滑过的晶莹露珠这剔透的泪珠从她的眼角不住地流向温热而沉静的大地。
某种被久久遗忘的东西在这暮色之中升起,她曾在这大地上落下的眼泪变为一个个光玉升起,焕发微渺的生的光芒。
四月是一个被遗忘那个春天的谎言,从愚人节开始的谎言。
在那个被遗忘的时间,被永恒的搁浅的时段,她开始养花,买来一包种子仔细地埋入花盆,每天蹲在花盆前数小时,只是呆呆地望着湿润的土壤,不安就会暂时消退。
她为何不安呢?是什么样的诅咒每天纠缠着她呢?为什么她连这样的不安也遗忘呢?这时间连最微小的尘埃也一起压缩为虚无。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不安……对什么的不安……不安……为什么……不安……不安……不安……不安……不安……不安……不安……不安……对死亡本身的不安,是对生的不安……
夕阳消散更加悲凉,她骤然轻咳起来——那个春天,在风中,就是在那样温暖的四月,她依旧忍受着从漫长的冬天的疾病。
在微凉而迷离的夜里,她望着朦胧的月色祈求结束自己这孱弱的生命。死亡变为唯一的解脱,在向死的梦中醒来,从向死的梦中睡去。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妈妈在从忧愁的脸上挤出温柔而凄然的微笑,似乎坚信着明天依旧还是明天。
桌前散落着朋友寄来的贺卡,“早日康复!”“生日快乐!”“不要灰心!”……
她还是假装真诚地微笑,就像相信圣诞的传说。
于是她买来一包种子,明知这对于双方来说是煎熬,两个孱弱的生命相互寄托,企图获取何物呢?在这样微渺的生的纠缠中这两个生命一起假装可以从阳光中汲取营养,一起光合作用。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种子从土壤之中挣扎出来,她悲伤地望着这无可善终的生命。
枝叶慢慢地开始变得又大又绿,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绝望只是自己的绝望——背叛,背叛已经在悄然之中发生。
她惊恐地看着这或会开花的海棠,对生命的恐惧最终是对阳光的恐惧。然而她还是每天和它一起有那么几个小时待在阳光下。这是究极的考验,是惩罚,或许是忏悔,纵然徒劳无益地忏悔。
有一瞬间她想举起剪刀结束这孱弱的生命,但是一切都被阳光的恐吓所制止,像保护者生命一般的阳光恐吓着这孱弱的女子。就像每天睡下与醒来的恐惧,她恐惧地望着这阳光与小小的生命,自己的生命正在被这小小的生命剥夺。
转走是骤然发生的,她转入内海山中的疗养院。花被遗忘在白色桌上,它已经开始发出小小的花苞。
在新的疗养院,她遇到了咪咪小姐。她是一个和自己一样是X症候群的患者。
咪咪小姐拥有一双美丽的眼睛,高高鼻梁之下是精巧的嘴唇,在阳光下咪咪小姐可以灿烂地微笑,哪怕这是伪装,这一点她是深知自己是无法做到的。然而这两个或许依旧孱弱的生命在相遇之刻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纵然这是一条命运的黑线。
她们一起在躺在床上倾听在整个夜晚呼啸而过的风声,在深沉而宁静的夜里,山上连绵起伏的柏树林如惊涛骇浪发出咆哮;如果有时柏树林发出微微低低的嘘嘘声,那一定是在月色纯净的晚上。那样的夜晚外出变为两人的秘密。微微寒意的月光投射在柏树与小径之上,空气中漂浮的微凉水汽在幽然之中和初秋的晚风一起游走在树影之间, 此时清浅的沙沙声在柏树叶上作响,抬头望去那雪白的叶面正在风中摇曳。
在山脚下便是内海,月光下的海深邃无明,仿佛无尽的宇宙包含着未知的宇宙。微浪在低鸣,呻吟的潮水与低浅的风与叶的摩擦一起回荡。
咪咪小姐悄悄地将她拥入怀中,在寒冷而清澈的月色之下,那双美丽的眼睛如水一般澄澈。咪咪小姐将双手放在她的肩上,在朦胧之中,像痴情的恋人寂寞地凝视。咪咪小姐的脸正在慢慢靠近,她看到那在月光之下银色的柏树枝干变得模糊起来,风声变得澎湃起来,她感到了咪咪小姐的嘴唇淡淡的香味,一种奇怪的冲动正在和这微凉风一起钻入她袖子,在她的身体上游走浮动。
午夜风无声地潜走,月宛如深海的宝石,这是一个银色的水幽幽流淌的世界。她看着咪咪小姐在月光下玉色的乳房,产生一种生命的纯粹的感觉。咪咪小姐正抬头凝视着那寂寞孤独的月,一阵阵香气从她裸露的身体飘散,她哼唱起起来;
“月迷倦着风,
湖向波光倾诉,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
她在水中洒下花的尸体
祈求神明,
彼世不再生为秋花……”
咪咪小姐死的时候是突然的,就像突然转入医院的自己。她望着秘密小姐的白色的床,骤然感到一种被遗忘的恐惧——又是背叛!然而这次是背叛的是自己,因为被舍弃的是咪咪小姐。
她记得有一天晚上,咪咪小姐再次约她出去。然而咪咪小姐这次没有亲吻她,咪咪小姐只是呆呆地看着月亮。
“死亡是个不错的东西,却是不到最后一刻不可实下的魔法。”咪咪小姐在寒风中呼出一句悲伤的预言,她深深体会到一种绝望,无可代替的孤独,这是唯有死亡才可带来的孤独。
这样的事情是偶尔发生的,咪咪小姐每天还是能够在阳光下灿烂地微笑。纵然偶尔露出寂寞与悲伤的表情,咪咪小姐依旧是这生命的纠缠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咪咪小姐死或许并非偶然,预言早已注定。
她骤然想起去年四月的海棠,咪咪小姐现在像海棠一般成了她生命的幽灵。每一次月出的晚上,这变为一种诅咒。自己抛弃了咪咪小姐,自己还活着。这生命纠缠依靠的一端已经消失,然而这生命的纠缠还在继续。
这是魔法,咪咪小姐最后施下的魔法。她的生也似乎是这魔法的结果,然而这魔法却是一种诅咒,它正在侵蚀与支撑着自己的生命。她或许已经爱上咪咪小姐,这是一种奇怪的爱,她也不确认这爱是否真实。然而从中流出的诅咒正在蔓延,变为这生命的全部。
不久她开始在午夜或黎明听到奇怪的声音,不断地重复回响。那声音如此真切,仿佛就在天花板正上方。她开始用小刀切手腕,一种快感将这声音驱逐。然而不久这声音又开始回荡。
不久医生不再让她一个人呆着,护士二十四小时都在。她开始变得彻夜不眠,时常望着窗外的柏树林发呆。
在秘密的阴云共谋的野望,她逃离了疗养院。风正在海上卷起雪白的波浪,就像银色的柏树叶。她诞生了伟大的梦想,现在正是这魔法结束之时,必须将自己溶解在这柏树叶之间,自己必须变为柏树叶这魔法才算完成,这诅咒也便会解除。这之所以是诅咒是因为咪咪小姐的魔法还没有完成。
她轻松地纵身一跃,变为了一片银白色的叶子。在黎明的出风里,风扫过大地,清脆的喧嚣正在整个山间蔓延,一缕温柔而寒冷的阳光从地平线上横扫过平静的海面,正在喧嚣的柏树叶发出一串寂寞的笑声。
附注:
夕阳已经完全下去,自咪咪小姐死去已经过去五年。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然而这却是一种诅咒。她羡慕着咪咪小姐的死,从一种恐惧中,或者这并非是恐惧而是生本身所待的疾病。死亡是最仁慈的魔法,然而死亡是不到最后一刻不可上演的剧目。现在是四月,四月的夜风比任何时候都要让人沉醉,然而在这温暖的风中柏树林作响之时,似乎只是在怀念咪咪小姐,或许并非是在怀念那样的死亡,而是为自己活着默哀。
2 notes · View notes
luciferfeather-blog · 6 years
Text
暗场的亚文化
暗场的亚文化
——浴场的性文化初探
寄言:阳光刺破夜空创造辉煌的历史,是谁从禁锢中被解放?又是谁在荣誉与正义的足下奴役?初始战争败落的黑翼天使,其为光明的使者。自路西法坠落,数万年的奴役,黑暗何时被解放?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从天坠落?”——《以赛亚之书》
“它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启示录》
“并没有得胜,天上再没有他们。”——《启示录》
(一)在这昏暗的时空
昏暗是灯光的效果还是眼睛的效果?当一个房间被黑暗填充,昏暗的灯光是一种视觉效应,眼睛作为器具所展现的光线过度缺乏的房间,这样的光线的缺乏也不是意味着黑暗的不足吗?如果黑暗达到百分之百,灯光的所表达的视觉效果就消失,黑暗从客观上获得绝对而有限的自由,因为任何效果的展现必须在一个场中,场作为梅洛—庞蒂所说的背景存在,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场的价值与意义是次要的,而是在整个场域中一切性的行为与意义被展开。
小说家村上春树说“世界是个寓言”,在介入于这个场中,场以及场的结构与元素都是寓言,以隐喻和转喻的形式,以联想的形式,性及其符号被展开,被言说或不被言说地言说。
首先这个场是一个被遗忘与被压抑“repress”的场,其以被阉割之物的残留存在,因此其是次文化的场,一个在父法体制中被阉割的场,一个在文明体制中被禁止之物。在这个视觉场中,灯光的价值不再是指向光本身的意义,它不为光明服务,灯光变为了黑暗的同谋者。它不再单纯地指向“看”所形成的亮度要求,不是作为路灯、车灯、交通灯或者矿灯存在,而是作为达到昏暗效果的手段。在这种不以从主体视觉出发企图呈现客体形象的视觉目的下,投射在视网膜之上的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并非企图对视网膜与晶状体所达到的生物学效果而发问,而是企图寻找作为“看”本身这个动作它在何物,以及这个看是如何以在视觉场中达到心理场,在心理场中,在精神场中,看的意义。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主体的客观的主观世界发生,也企图从心理发生学中寻找答案,但是都不会脱离这个场本身。
在这样的视觉场中,一个与视觉本身的目的,眼睛之作存在的最初的意义相违背。因为它不再是“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而是为了“隐藏”。看与灯光都在此处违背其最初本的职能,也是取消其在道德范畴中的位置。昏暗所存在并非是灯光的效果,而是视觉本身所要求的效果,灯光正是企图呈现其效果。如果一个盲人处于这样的视觉场,其不会产生昏暗的视觉效果,而一只猫也不会占有这昏暗的效果,正是一个拥有正常视觉的主体在这个视觉场企图达到昏暗性质,昏暗作为现象学意义上的昏暗存在。
昏暗的灯光在表达什么?主体是如何被缝合在这昏暗的时空?这个问题需要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各种要求的限制,本文的宗旨在于“初探”,因此不会过度深入探讨此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是一个起点,一个向更各个方向出发的起点。本身如果沿着上文提到的视觉效果的思路,至少昏暗是这个场的性质,视觉本身的行为就是对这个性质的占有。昏暗是客观的视觉场,然而昏暗的效果是主观的视觉场。而昏暗的性质是什么?昏暗是暧昧,或者说遗留、残存。昏暗是光残存的结果,也是黑暗遗留的结果。暧昧体现着一种容忍,这既是对光也是对黑暗来说。
昏暗一种过度与过渡。它是这个视觉场的恒常的性质。这是一种对于双方的欠缺,或者缺失。过渡是发生在两种亮度端点之间的某个点,这个点是静态的,而过度指向的是辩证的不足,因为一方的过度意味着另一方的不足。这视觉场企图达到的正是这样一个过渡与过度的隐匿的时空。当这时空被呈现在心理时空,其便是这个场的基本结构“昏暗—效果”。昏暗到达心理场时,这个结构中昏暗的职能便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昏暗的意义结束,而是在心理场,通过回响,通过回应,通过回忆、联系、知觉,昏暗的意义被展开,这是心理从“效果—昏暗”的结构中回去,从而回到昏暗本身。
在这个视觉场中,作为背景的第一元素昏暗,其也是这时空的属性。时空的正是此时此刻灰暗的场,因为在主体之外无时空。只有在主体之内时空才显现。这样的一个时空就是历史的主体的宇宙,就是此时此刻主体以其的心理场中时空被透视为这昏暗的时空。
这也是一个精神分析学的背景,是潜意识的背景,是故事场景,是菲勒斯所被泄露的时空。在这个场域中,阉割的意义被释放,因为这个时空本身就是能指所锚点的结果,泄露出的菲勒斯是以性这个事物本身被展现。生殖平面内,性以逃脱文化与道德的捆绑,以被遗漏者与被宽容者,被忽略者,也是被舍弃者,得以生存。主体的视觉与语言在这样的一个场中变为可能,一种以秘密与窥探的意义,视觉展开,言说展开。
然而视觉的意义与言说的意义是不同的,视觉的意义指向“看”的阉割,而言说的意义指向能指泄露所指,泄露存在于虚无之中的所指。“看”企图通过昏暗���空的能指本身功能的阉割而将不可视之物释放,缺失的看变为窥视,变为对禁忌本身的挑战。词语却以另一个方式来触犯禁忌,它通过腐败,通过对语言本身的触犯,对语言的他者触犯,触犯心理场的他者,触犯文化场域与道德场域的他者,追求原乐。昏暗的意义从“隐匿”走向更深远的效果“快乐”,追求安全感的同时企图达到美学的意义。其之所以是美学意义在于其不再只是以“逃离”与反抗父法为目的,而是为了恢复昏暗所达到的性的乐趣,是一种超越“生存”要求的对娱乐、快感、趣味的追求。虽然这样的追求在浴场性文化中也是幻觉。这是由这个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其的功能、位置与价值作用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美学追求。
昏暗本身作为这个场域的他者存在,它是一个支配者,它也是一个权力的拥有者。不论是“过度”与“过渡”,还是“父法”、“阉割”、“缺失”、“残存”,其都以“昏暗”这个能指被展开,并且形成诸多的权力结构。这是一个文化场的权力结构,身为一个次文化场,其本身即是被支配的权力产物,这既是文化整体的大他者对这次文化场的权力支配,也是文化要素中知识本身所体现的权力支配,一种由知识产生的奴役。在道德的界域中,显然是一种权力产物,其和福柯所提到的疯人院机制有着某种相似性,一个被遗忘的、被异化的、被排斥的产物。虽然福柯在《性经验史》提及这个场,但是并未将其作为重点。这个场却作为人性道德黑洞存在,福柯的性反抗着整体传统中的压抑,却把中心指向性本身的压抑,并未对压抑下的特定产物“昏暗场”解析。这是否是一种政治权力的同构结果?“昏暗”场本身的存在是与政治场相联系的,其本身便是政治场的要素,同时其的独立意味着其在政治场中的分工角色的进步,因为其不再只作为政治配件而存在,而是进入日常范畴的回归。在初始的文化与道德缺乏中,这个场是日常产物,但是随着“文明”的完善与整个道德机制的严苛,这个场域变为合法的政治配件,因此昏暗场的存在本身指向着被阉割权力的回归。
(二)这时空的建筑学
极简主义为空间与时间呈现一个有别于殿堂与教堂意义上的结构与审美价值。极简主义不再以将空间的开拓来体现空间的层次感与宏大的视觉效应,这种体现着建筑学的精神,其企图通过对空间的创造刻画时空的的美学价值与视觉场下的心理时空。同时极简主义是建筑学权力意义的转移,它不以政治性的意义也不以共同体的荣誉为目标,而是体现个人的精神。教徒的所持恒的崇拜感与神圣感,国家所高呼的荣誉感与集体意识,宗教与政府的建筑学意义消失,个体理念、个体自由、个体道德在极简主义的时空中,都企图表达个体的时空性质。个体的心理空间中,个体所追求的美学意义。与素食主义者相同,其所达到的是一种被遗忘的文化信仰与道德。
其通过对空间的收缩而不是扩张来构建心理意义上的空间,正是通过收缩其达到了无限的扩张,这是从禅学意义上的扩张,其不再以占有为目的,而是以容纳构建心理空间。通过删除空间中的“多余”之物,达到空间的“空闲”。被删除的物体并非真正的无用之物,而是其能指符号所体现之物。作为多余的能指符号的擦除,企图取消其所指的意义。这种擦除是进化与肯定的意义,因为身为文化的大他者在腐败,通过擦除大他者的符号(多余之物),其达到回归的目的。与教徒所经历的弥撒一般的愉悦感与神圣感,但是其本质其与教徒不同的,因为教徒的神圣感是来自于神明,而极简主义者的超越感,来自于自我的理想,来自于对理想的实施。极简主义最终达到的不只是对空间的激进改写,而是对时空的超越。时空的意义在一个极简主义的存在中被遗忘,其不再以空间中的符号为中心,而是以自我为中心。当其存在于这个时空中时,其真正实现的只有自我的体感时空,自我是这世界(这宇宙)的符号。投射在视网膜之上的世界中,主体是唯一存在之物,其视觉所看到的空白是这个空间实体的消失。其所听到的只有自己的回声,在这种回声中主体从空间与时间的“操心”中回到自己。回到“关心自己”,通过收缩实现的扩张实现了“空闲”,空闲为这样的回归提供无限的时空。当主体把自我抛人这个时空,其辩证地通过被抛弃的自己获得解放,美学由此展现,人文的主体,以超越者的身份回归。
在昏暗的时空,建筑学的意义是堕落的极简主义。或者是仿制极简主义却仿制失败的时空建筑。昏暗的空间也是以极简主义模式的理念创造空间,家具的意义消失,因为其本身的功能消失。家具的经济性功能消失,其的符号功能亦然。不再像巴拉什在《空间的诗学》中所提到的家具的建筑学意义与现象学意义,其不仅结构作用与功能作用消失,还通过删除家具,彻底改变空间的性质。这样的空间建构中,不再有通过删除对抗的意义,不像极简主义的删除而达到自我的完善与超越,而是更加单纯意义上的“没有价值”。
在极简主义的世界中,视觉场达到凸显主体,乃至通过对他者符号的否定,主体才在这个时空中登录,主体通过对时空的再次支配,通过删除而确认的主体的主宰权,而达到和父法同样效果的支配权力。但是在昏暗的时空,视觉场亦然在反抗他者与父法,但是达到的却是不同的效果。通过删除“多余”或者“经济”意义上的无用之物,从而在符号中将性的意义扩大,同时它并不收缩空间而扩张空间,因为被删除之物的空间是以缩小实际的房间的大小而被占有的。同时空间通过收缩空间而压缩空间,原有的空间变得更加狭小。因为视觉场产生的是以性的释放为核心的空间构造,其即不再追求一种理想的美学建筑也不在追求对自由的无限时空。
在这个符号删除的过程中,性的符号被填充到整个空间。时空属性的昏暗其象征着性,一种性的自我的符号。昏暗带来心理上的舒适与安全感,隐秘性的昏暗指向着私密性。同时从昏暗场到心理场,由于对于禁忌之物的触犯,对秘密之物的窥探,其产生惬意与愉悦。这昏暗本身即是性的产物。同时当空间属性通过删除被改变时,被保留下来的只有性的符号。其中绝对的支配者便是床。床即是性。床是一个场,一个性场。床的意义从家庭中性与休息的双重意义变为单纯地性的意义,这种符号意义的删除意味着其价值标准的变动,幸福的意义,安宁的意义,和谐的意义,自由的意义全部被删除,留下的是性的经济意义。这又是一个商业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思维的产物。性场其实现的功能是经济意义上的功能,同时是政治意义上的延续。
在这样一个昏暗的场中,在性场中,存在着一个看似十分无用的东西,那就是电视。它是以什么样的价值意义存在的呢?在一个以性为核心的场域中,其似乎和性这种经济性目的并不大。这是一个惯性产物。家的意义被取消之后,这空间的意义走向以性的意义为核心,但是当取消所有的多余之物时,其还会拥有性的属性吗?电视的性意味是什么?显然就算电视不存在,性场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没有消失,但是性场的部分属性开始丧失。其过度的私密感造就的不是性的释放,而是性的压抑。心理惯性已经默认电视为不可或缺之物,其所带来的是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效果,视觉中带来的是一种对过度黑暗的抵抗与黑暗做出的让步,听觉中消除空间过度寂静造成的压抑感,总体呈现舒适自由的体感。这是极简主义仿制的失败,极简主义通过对寂静与沉默的追求,达到神圣的升华,而昏暗的时空只是在寻求一个灰色的安全地带。为何电视会带来这样的效果?电视除了其本身所造成的视觉与听觉效果,其自身的在潜意识中的符号价值已经被确定为“娱乐工具”。“娱乐性”才是支持其本身存在的根本。其的娱乐性指向的不是单纯的愉快,而是造成喧嚣的效果,这喧嚣就是主体存在于世的声音,主体本身就是以“喧嚣”的方式存在,因其被抛入这个世界,因其的个体性,其总是企图通过喧嚣确认自我的真实性乃至自我这个存在本身。在一个异化的世界,“喧嚣”是企图宣示主体权力的方式。这音效“喧嚣”是主体自我的符号,其以喻言的形式,通过电视的能指表达。通过这种表达,这个时空,变为主体的支配空间。它同样是极简主义模仿失败的产物(这里所说的极简主义不是以极简主义的主观理念所呈现的极简主义意识,而是极简主义建筑学意义上的结构意识形态),极简主义的符号是取消喧嚣,达到纯粹的自我,或者称之为“无我之境”,而显然这里并不存在这样的极简主义的精神。反而通过删除与保留,主体在这个时空的结构是被性符号代替的,主体的意义走向性的意义,主体失去其主权。
在昏暗的时空中,却也和极简主义一样,达到遗忘与反抗的目的。在由视觉场域与心理场域所达到的删除,其实是遗忘。因为被删除之物是无法删除之物,或者在这个场域中的主体,其无能删除。主体的文化类属便是文化与道德的他者产物,因其删除的暂时性,其于昏暗的空间是以“逃避”的意识,即“侥幸”地追求禁忌的快乐。其脱离这个恒常的空间,就会回到文化与道德的他者支配下。因此主体是以介入的姿态,进入这个时空,其不是支配这个时空,而是想象性支配。想象性支配意味着并非想极简主义者那样把自己的符号改写与重置,而是把自己的符号隐藏。这正是这时空的属性,唯一一个介入此的主体,其本身不会删除符号,而是隐藏符号。将自己的信息与主体的符号伪装为单一符号,这也是商业产物,通过将符号的临时性伪装而命名、称呼、呈现主体。其隐藏的是主体的功能,然而乃至因此出现这样的幻觉:主体自我的长期功能的隐藏而其功能萎缩或者消失。商业的符号意义识经济的符号意义,其企图创造一种简易而普遍性的低成本符号,这样的符号意义造成一种原有符号的侵蚀。让.波德里亚在《象征与交换》中提出一种仿制模式的出现,一种价值交换的消失,代替的是象征功能与模拟功能。性的经济意义在这个建筑中,正是以仿制模式与象征性展开的,其带来的是价值的颠倒与符号与主体功能的分离,符号的作为一个商业对象的分工工具,其贬值的状态并未因需求的增加而改变,这就是一种明显的分裂。主体并没有从经济的功能中被解放,而是被经济的功能所统治。
在这个时空中的建筑学,主体的建筑学意义在于性的意义,其的美学意义通过视觉的缺失表现为幻想,因为这个时空中主体不会通过视网膜的投射形成完整的美学意象,而是企图在异化后的时空构建视网膜的无法捕捉的纯粹幻想意义,激情而短暂的幻想,构建这个时空的主体心理建筑的旋律。空间不具有层次感,或者这是一个失去空间感的空间,其通过昏暗与各种符号的收缩扩张,完成性的幻想空间。
主体位置是在性场的位置上被构建的,然而这样的主体通过反抗文化的他者,通过对本我的诉求,通过对权力的反抗,其对文化他者进行认同,对权力他者进行认同。因为它不仅以反抗的方式最终屈服于文化的他者,它本身变为文化场的普遍性的机制,也又一次与政治的权力相类同,这反抗是失败的。但并非没有意义。失败意味着缺失之物的成功回归,最终的文化他者以宽容而隐秘的形式容纳其,因为这缺失之物才是不可或缺之物。因其缺失的出现,才不断地通过重复与复制,由此建立起机制的普遍性,而获得回归。这是与极简主义完全不同,极简主义决心与他者决裂,通过“政变”与“革命”,推翻腐败与专制的他者,而昏暗的时空却是重新变为腐败。这是洪秀全政治失败的重要原因,极端右翼势力与左翼势力所拥有的腐败性,也是整个文化机制中,意识结构中,现代腐败的奴性。
(三)主体间性
主体的问题并非企图以孤立与单个的场景就可以透视,而是在主体间的关系中被彰显。在昏暗性场的界域中,主体以一个反抗者的身份出现,然而这个场并非是一个完整的场,其通过能指的碎片呈现为诸多的碎裂的场景。
首先这是一个父法的仿制场,唯一存在的主体是性的实施者,其企图通过性本身而达到释放菲勒斯,性所带来的快感能量的释放。一切的中心是主体那企图实现的本能欲望,在这灰暗中主体向女性对象追求某种认同。这是一个父法的仿制场因为这是一个���创造男性空间为目的的场,企图构建父亲的原始规则。这是介入这空间的主体企图获得的主体性,这样的男性空间是介入者通过自己创造主宰空间的权力而实现的。通过女性单纯的性的经济行为,而将支配者的权力给予。但是这样的权力正是主体所缺失的,或者说主体缺失的是未被建立起的主体间关系。因为只有通过权力的主体间关系,主体的存在本身才可以被认可,主体正是通过权力的给予而实现的自身的认同。权力指向的并不是虚无而不具体的权力,而是位置,其所需实现的正是男性位置的确认。这就需要回到精神分析的生殖象征,正是通过生殖的象征,通过象征的实施,企图填补男性位置的缺失。但是生殖象征到生殖的性实施本身之间是不同的。而在这场中出现的是一种生殖实施,但是却同时企图达到生殖象征的目的。快感的诞生并非是进行性活动,而是企图通过惬意的性活动而达到菲勒斯所追求的满足。
在这个父法仿制中,主体企图反抗父法。反抗禁忌所形成的规则,反抗内置于自我之中的结构。其根本是企图反抗他者。但是这并不是以获得胜利而进行的反抗,而是通过不断地自动性重复无意识地填充菲勒斯的代替之物。主体误认为自我企图实现的是本能的需求,同时以本能的需求为目的而重复。但缺失的是一个完整的能指链条,一个包含着女性符号的能指链条。缺失的是被压抑、被消除、被否定的主体间的关系。
在主体介入到这个时空,主体企图以最廉价的方式构建一个自我与客体的关系。通过昏暗隐匿自我的符号,通过喧嚣寻找自我的存在,通过性场诞生一个关系。然而这个关系其的虚无性便是这时空的特性。这时空是一个被人为造就的时空,其的既不可自在也不可自为。其是从空无之中被创造出的空间,一种以市场为目的的产品。主体在这个时空被给予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便是以黑格尔式的主人存在。但是这主人又并非主人,其在介入到这商业空间时,其是奴隶。其正是以奴隶的身份,想要获取主人的主体感。其通过奴隶的劳动而购买主人的位置。其在整个文化与道德他者机制中是奴隶,同时其在整个社会机制中同样是被奴役者。主体本身的符号在这个时空,通过商业的符号伪装变为主人,这似乎体现一种平等。当脱去衣服这符号之后,商业性的平等被展现,亦然是主体所欲求之物。
然而不可忽略的是,这是一个主体间关系的场,虽然这一个非对等的主体间关系,也是一个被倒置的主体间关系。从主体介入到这个昏暗的场中,主体之目的是构建父法权构下的视觉场域与心理场域。通过视觉的时空支配与心理的时空建筑,这个性场都被刻上主体的标签,因为其在主体的时空与这场域的时空相叠加,或者主体占有这时空时,主体就会造成这昏暗的场域支配的者的角色。但是这样的视觉场所回应的只有主体的视觉场,这时空本身并不属于主体。这时空真正的主宰是它的居住者,居住者是女性。这被制造出的时空,真正是女性的时空,一个母系法则的时空。是母系法则给予父系法则存在,正是通过一个原本女性化的空间男性化,这时空变为主体的时空。
女性角色被隐藏起来,女性角色正是在主体关系中缺失的角色。这种企图通过隐藏女性角色而构建主体关系的方法,再次倒错地失败地构建女性角色。主体由此建立的并非是一个完整的主体关系,而是自我与自我菲勒斯之间的想象关系。当其以拉康的象征界域失败,其又回到自我理想的想象界域。
介入于此时空的主体在视角中是第一视角,或者成为作者的第一视角,而这样的一个主体间关系,是作者视角的缺失而不是主体关系的缺失,因为在这个场之中主体关系是以黑格尔式的辩证回复完成的。真正的主体并非只有一个,而在辩证的过程中真正的主体才有一个。通过辩证主体的间的关系形成了转化,奴隶与主人的关系是动态关系。因此不妨将视觉场进行置换,从女性主体出发,寻找母系法则下的时空。
女性的主体位置其是完全处于一个被动无符号的性符号,但是从现象学的视角,女性位置的作用是不可忽视。她以主动的被动角色进入昏暗场,其本身就是菲勒斯,但是其也欲求着菲勒斯。这是在说其进入场的意义在于给予菲勒斯,但其本身之所以进入场是因为其存在方式决定的。女性通过这样的存在方式,用经济的性职能获取生存的经济职能,其自身的符号不是被擦除,而是其本身没有其他的符号。道德的他者消失于女性的主体中,内置的结构不存在。这并不意味着其没有道德,而是通过将主体职能的作为主体的符号,女性主体的其他符号不可视并是恒常的不可视。这是与男性主体完全不同的。
上文提到这场域本身之存在即是知识、道德、权力的支配与被支配者的关系,女性的性角色,正是以知识的形成的结构。在这个场中女性主体总是知识的被压迫者,其同时是道德的边缘者,政治权力的交易内容。国家权力中对女性的归属问题,知识场上女性主体的被动性,道德中女性的被禁止符号。带着这样的一个符号,被动者的符号,女性主体以主人的权威进入这个场。其给予介入主体的主人地位,以商业性的奴役获取其存在的确认。其通过这样的存在方式,对其这个存在本身保障并确认。
其本身是被奴役者,一个存在于不被保护与认可的时空。也正是通过进入昏暗的时空,其确认着自己的存在,在这个空间其舍弃一切的符号,抛弃一切的他者,变为单纯的这昏暗时空的配件。其本身具有夜的属性,以居于被遗弃的“大陆”居民的角色,在昏暗中没有言说,在性场中呓语。
其是这时空建筑学的一部分,这时空对于女性主体不是异化的表现,而是日常的表征。女性主体通过性的劳动,将性的意义完全脱离一切日常范畴。这场的存在本身就是异化的场,但是对于主体来说,这是主体内部的日常。性的意义的日常脱离,不是对文化他者的屈服或者男性主体的反抗,而是超越。她企图构建一个母系法则的世界,一个女性化的空间。随着北欧部分国家的性的合法性准许,这种母系法则的世界开始展开。整个社会机制的女性空间不断扩大。
(四)这是一种性文化
洗浴的从去污变为性的前奏,或者说预备。不论是从最低的平民阶层到精英阶层,洗浴文化背后也是性文化。这亦然是一个知识权构。道德与知识权力所构建的文化机制中,其缺乏获得包含对性这个符号本身所回应的机制,其不以任何平等的姿态回应性符号的要求。由此诞生出一种超脱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
以昏暗的寓言场,以昏暗性场中的主体寻找某个视觉场,似乎可以询问这样的问题——是否现代婚姻机制存在性的压迫与专制?现代女性符号化的世界,女性符号到底意味着什么?现代道德场与知识场中,现代的社会机制中,性机制本身的是否是专制与压迫呢?
然而最终这是一个视觉场,主体在不可见的黑暗中企图将秘密揭示。当整个昏暗以寓言的方式进入视觉世界,在通过心理场被展开延伸,这昏暗的地带变为一个可以无限探索的灰色地带。并非要以人文的道德口吻审判其存在以及存在本身的价值,而是要从中寻找一种被淹没,被忽略的文化状态。一种存在,一种意识构造。当其被容纳为日常的部分时,意识是以何种方式接受容纳一个边缘文化,一个不可认同的文化。
北欧地区的性解放与日本地区的性暧昧为浴场文化的提供新思路,浴场性文化的意义不在于这个名为浴场的设置,而是浴场性文化的这种机制与角色是如何被呈现的。这场本身是象征的,具有浴场相近或者相似习性的时空场都可从这样的一个昏暗的视觉效果中寻求某种事物。场的习性的相似性,决定场中存在的状况与姿态。虽然渡边淳一的小说皆是以大众性伦理为主题的作品,无论其本身的文学性与文艺性,他展示出的性的禁忌,正是某种意识形态。也是主体的心理结构的重要部分。此处的主体指向最一般的平民,毫无存在特征的存在者。而其人数众多,却在文化位置中是配角。这样的主体存在方式,呈现的是无数个无法纳入到合法机制中的行为机制。交往的原则,交易的原则,符号置换的原则,价值变换的原则,语言锚点的原则,诸多的因素都在这性场存在。
主体的视角就是世界这存在本身,那么主体在构成世界的同时成为世界的主宰。不存在绝对无关主体的世界,世界只能在主体内部被显现。这世界的昏暗也是主体内部的选择,通过主体与现象的联系,世界被勾勒出来。然而这昏暗的时空本身就是一个异次元的宇宙,这是主体自我内部异化的结果。一切并非是以性的实施来完成这个场景,而是以性这背景的存在,主体的存在方式被展现,主体的异化的宇宙通过昏暗的效果达成。最终达到的还是象征的世界,一个性的符号世界。
在昏暗之中,女性主体发出呓语之声,禁忌的锁链,意识的禁忌被打开。女性主体企图通过呓语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她将呓语作为这时空可以出的能指,其能指本身又企图寻找什么?显然这不是一种性的满足所带来的呓语,而是性的幻觉所带来的附和。一种企图地逼真模仿最原初的性意义的场景,却在这主体的关系中不包含任何关于原初场景的因素。通过时空建筑的重构,通过心理场的创造,其制造出一个似乎可以完全仿制的场景,但是这空间建筑,心理建筑,时空体感,主体关系,都是伪造之物。商业的模式所带来的是主体关系的去特殊性,变为最一般的符号价值。
性场中的力的作用是多方的,似乎要以主体为两个端点汇聚的主体间的交互性螺旋式力作用,但是在这个相近的习性(两个主体非自在而自为地存在于一个非自在且非自为的场中,其引力将主体二者拉入这个存在时空,这也必然是二者习性作用使然。正是习性的相似性,也是主体的兼容性与心理结构的同构程度)而存在于这个场中的两个主体,其不是这场中的必然,而是偶然。男性主体是以超越“日常”而偶然性地进入这个场,女性对场选择纵然是必然性,但是其在具体的时空中是偶然的单个场的随意选择。二者主体的关系在可思主体的范畴内是偶然,纵然支配二者的他者,习性,意识形态都是必然,但对于各自的主体世界来说,这是偶然的。它是偶然同样也保证了私密性,一种理想的自由。这种自由与秘密的性质之中似乎可以回想去祁克果在《偷情者日记》中所展示的激情与兴奋的意义,同样以某种疯癫的沉迷主体在颤抖与恐惧的交织中体验禁忌的味道,然而这又完全是不同的。因为二者发生的场是完全不同的,寻求之物也完全不同。在这亚文化的边缘场域中,主体自身的属性是单一的,主体间的交流也是单一的,不关涉主体的存在本身背后的“世界”,而是将主体完全投入到一个异己的时空,一个被幻想构建的时空。主体间既不存在真正的信息交流,也不可超越这个时空,主体关系不可外延,这是一个封闭性的时空主体关系。主体的关系是碎片,其以碎片化的时空被呈现,对于主体的历史无法形成具体的显性冲击。但是或许因此这样的主体是才是精神现象学意义的主体,一个精神分析学的主体,一个以这样症状而出现的主体。而偷情者却是以日常为背景,以整个日常场为背景,对日常意识空间进行侵蚀,通过从时常的界域撕开无数个时空的缝隙,在其中挑战禁忌。偷情者所体现的情态也更加丰富,主体间的关系是以多种方式的力进行对抗与吸引的交流,同时主体本身的符号性是完全展现的,主体企图展开的是一个在时空中绵延而真实的性的关系。偷情者是真正的可言说的主体,而在这昏暗场的主体才是一个不可言说且不被言说的主体。
黑暗是某种极端之物,光明亦然是某种极端之物,真正可以触碰的是中间地带。以人文的角度去寻找在这个时空场之中外延世界到底是什么?主体在介入这个场之前处于某种意识的着迷状态,其沉迷于一个意识形态,当他进入这个场,其又进入另一种着迷之中。在场的另一端的女性主体,经历着同样的时刻,人时时刻刻都处在某种意识形态的沉迷之中,前一刻的自我与这一刻的自我如果以分裂姿态呈现在主体的历史中,主体的存在的某些姿态就会呈现。
然而在这样的整个主体的经验中,主体缺乏者反思,缺乏者反思的力量,无法自视自我这存在本身。其自视的不过是此时此刻映入眼的世界,其既无法理解自我对世界的意义,也无法理解世界是如何通过自我被呈现。当我存在于世界之中时,正是世界存在于我内部的体现。或许每一个意识的历史时刻的着迷都是一个疯癫的状态,将自我沉迷于这意识的状态,意味着自我意识的消失。反省总是对历史的自我进行思考的自我意识。而反省的能力本身是以思维界限与文化他者局限,从一个单一的存在出发,这存在本身可能不具有超越的能力。这不同于拉康那不思主体的存在主义,而是笛卡尔式的主体不思,同样从单纯的笛卡尔的不思超越出来,来到萨特的主体悲剧,有主体的不思主体是思本身的匮乏。然而向拉康的三界理论前进,不放形成二重主体,在一个无主体的不思主体之上,存在着一个有主体的不思主体。其既受困于无明之中的他者,又无法完成“我思故我在”的存在的确认。这样存在,不仅“他人即是地狱”,而且自我(ego)亦然成为奴役自我的异化产物。这似乎更接近前资本主义的主体,但是在亚文化的领域内,原始之物尚且是可见的。极简主义是理想主义,同时其企图以主体反省的姿态进行超越。极简主义纵然也是亚文化,但是极简主义是上层文化,乃至是文化进化的与文化、道德反思本身所诞生的事物,与这场域中的主体完全不同。存在于这时空中的主体,是失落者,是海德格尔的失落者,其的姿态是奴性与反抗失败的结果。
在这个场域话语的权力也是真空,因为不存在交谈的空间,不存在平等契约。真正存在的是两种符号的交换,性符号与经济符号的交换。沉默意味着压抑,也意味着阉割与抛弃。这是某种文化症状,某种原始意义的法则之存在的文化渗透。可能需要指向更加庞大的意识体系与意识群。在这样一个意识群中,腐败的法则尚且存在,乃至直达意识的顶层。
这是一种亚文化,亚文化是意识的症状,是“世界精神”所企图具象的禁忌之事物。与主流文化不同,亚文化更加具有主体性,主体的意义在亚文化中变得明晰,在简单的场域中展开。性不只是一个动作,从根本上所有主体只是在追求某种意识,性的意义,根本上是关于性在性的不同场域的效果。从俄狄浦斯的性的效果到哈姆雷特的性的效果,从青楼妓院到现代性服务者,某种以性为结点的意识向无数个时空展开,向人类意识本身这巨大的体系深处延伸。
结语: 当黑暗从光明的奴役中解放,天使的羽翼将挣脱锁链,其之名为路西法。
“这样惨恻的深坑,可曾有人从有人从地狱的第一圈来过?那里的刑罚,不过是希望断根。”——《神曲.地狱篇第九章第16行》
“扔在无底坑中,关闭并封印此坑,使他不得再迷惑列国,一千年之后,必将其暂时释放。”——《启示录》
0 notes
luciferfeather-blog · 6 years
Text
失格的中国知识群体
失格的中国知识群体
——闻李沉简 文 感
申明:本人所有言论和任何机构、团体、组织、个人无关,并无连带责任任何机构、团体、组织、个人,与家人、朋友无关责任,本人坚持自由主义、人文主义、个人主义、民主——主义、世界主义、普世价值,反任何意识形态斗争、反体制极权、反专制僭主寡头,坚持非国家主义、非民族主义、非暴力,秉持和平理性后现代主义反叛精神,所有言论仅个人观点!
或许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却是中国的绝症。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在一如既往的平庸与不安中度过其前二十年,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在新右派的后期效果与新左派的锐意中疯癫,中国人,中国的知识群体,已然变为这“中国模式”的歇斯底症最凸出症状。
短暂的春天以血的寂寞终结之后,中国再次和世界脱节。高唱全球化的“普遍性”中,中国从未真正接近全球化的核心价值。全球化的中国不过是企图将全球中国化的中国,企图在这全球化的潮流中用多重价值标准游戏的中国,其美其名曰“中国特色”。中国的霸权威胁不在于中国本身是否强大,而是中国这存在是一种威胁。
在这样一个畸形的社会构建中,其的不完善性、社会生命系统的低能性、社会的再生与进步能力,是匮乏的。其所回归的不过是斯巴达克的文明历程,在几千年前,与雅典并列称雄的国家其在人类历史上却如此灰暗。社会的机制与社会本身是镶嵌在现代文明中的一块顽石。
在这所谓“特色”的体制之中的人,无时无刻不处于某种程度疯癫的“正常”与“日常”状态,在幸福渴望中却可与反人类的机制和平相处,诞生出一个半机械化的人,其本身已经不能称之为人,非人非机的现代人类。
知识群体,已经无法称之为“知识分子”,其以最疯狂的模式,在其优越的权力宝座之上,玩弄知识与游戏。中国的教育体制中,那高唱“红色”信仰的人,那像精神病人一般鼓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人师,早已是反人类的价值异化世界的“先进积极分子”。以经济的模式,以政治的模式,全力地压榨、扭曲、阉割知识与道德,践踏普世价值,蹂躏人文,玩弄人性,并坚信自我的所谓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就是人类的真理。不过此皆出于无知与无耻。
奴性是近三百年内中国人最持久的品质,知识群体的奴性是整个中国奴性的核心。“欺上瞒下”或许是一个极佳的词汇,中国知识群体当之无愧。其对学生、下属的压榨与愚弄可谓登峰造极,或许这就是这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有一天,这些学生将成为所谓“恩师”那样所谓“优秀”的“人才”。教育在制造的不是任何人才,而是垃圾。一个垃圾加工厂,一个屈服于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强盗逻辑的垃圾工厂。那符合规格的产品,将以所谓“优秀”学生的称号,所谓“中国未来支柱”的称号继续那祖辈们不断作业的工作——相互压榨、剥削、奴役,苟且地活着。
中国知识群体的下层,那些中小学教师、毕业大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初级的群体,其生存的本质不具有人文意识。其所真正通过存在显现的不过这生命如何在各种知识权力的挤压、竞争、胁迫、强制、杀戮、毁灭的轮回,其不曾真正信仰过马克思,也不曾真正理解宗教、国学、法轮功、台独、藏独、全球化、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爱国主义,其所具有的不过通过聚合的肤浅知识浮现的关于知识真理的幻象。其既不肯能坚信自我的正确性,也不能从日常的范围内打开通往自由的道路。在不断的幻觉与轮回之中,在自我所制造的幻觉世界,在所谓幸福与正义的世界,不断地重复。其却以群体的方式,不断扩散着这种疾病,疯癫。这一点却和中东与欧洲的下层知识群体具有某种契合。其生命的意义,是知识群体的“蝼蚁”。
中上层的知识群体以其对知识权力的把握,真正地企图把握知识的权力。然而其自身自这畸形体制与生命系统中的基因却起着巨大的作品,其终究在俄狄浦斯的命运之中变为悲剧。其以沉默、怯懦、奴性深切地证明,知识不一定是力量,知识也可能和道德毫无关系,知识在历史的某一刻也只能变为垃圾,因为掌握知识的人是行尸走肉。其不具有历史的视野,更缺乏历史的担当。在历史的使命中,“知识分子”的角色,“知识分子”的位置,此时是消失之物。“王朔”与“刘晓波”的意义因此才更加重要,乃至像李敖这样的角色也是积极性的,然而现代中国这一层的知识群体,早已变为暴行与疯癫最锋利的绞肉机。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们与大学教授们的奴性再一次羞辱与玷污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羞辱着哲学与人类的精神。其在固持的知识中,只能像犬一样吠,像蛆虫一样腐蚀人类精神。政治的洗刷,真正地使所谓“代表人民”的人变为道貌岸然的玩具,如若历史来审判,其将进入万劫不复!大学教授,所谓的精英中的精英,所谓的“智囊”,其正在已于自乐于自己那“小权力世界”,其既不敢直视自我,也不敢直视他人。其在那漫长畸形的教育体制之内,不断从自我的小学—大学教育历程出发,完美地复制着制造玩偶的工具,完美地不断重复着把孩子变为这所谓“合格公民”的角色,不过是这反人类异化世界最先进的狂热崇拜者——最无耻最可笑最病入膏肓的玩偶。和高中、初中乃至小学老师不同,其并非无意识地执行这阉割任务,而是有意识地刻意地犯罪!教授被变为“叫兽”并非偶然,其堪比“兽”却拥有着西门庆一般的好皮囊,此名实至名归。“狗”——大学与政治,正是两个为“狗”敞开的洞,狗是主人,狗亦然是奴隶。教育与政治早已变为一种合法的犯罪,一种被认可、纵容、推崇至上的反人类机制。这精英的机构,是否早已变为龌龊腐败的藏污纳垢之地已赫然知晓!一帮腐败到骨子里的老朽之物,一帮危在旦夕的垂死之中,毫无生机,毫无精神,不愧行尸走肉酒囊饭袋的沐猴而冠者!
“挺起脊梁,拒做犬儒!”中国知识群体既没有这样的觉悟,也不可能摆脱其奴性。其贪恋着自我这渺小的荣辱,贪恋着这苟且却幸福的人生。他们尚且在知识权力中被尊重,可以发出所谓“真理的声音”,自足于这“特色”世界。殊不知,自己早已不在具有“知识分子”的资格,其不过在做“智者学派”的诡辩,却自称为人类正当的视野,而这又是多么狭隘,践踏多少人文精神内涵的结果?当其自称所有人都是被害者,自称不应该咎责于他人之时,其是在为自我开脱企图心安理得地压迫与剥削他人,还是真正地思考真相?当其自称“谁也无法改变”的“现实”,当其自称“这就是现实与规则”,其早已忘记自己那知识持有者与创造者的身份。这奴性人生,这难以修改的本性,和数百年前那苟且匍匐在专制与歧视下卑贱的中国人如出一辙。
中国早已变为“失忆”的中国,在民国,在1900年以后的中国,少年中国真正地存的时刻,大师辈出的时代,早已不复返。所谓“长在红旗下”,所谓“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不过是一帮命不久矣的腐朽老骨在颤颤巍巍之中荒诞的自满之说。梁启超先生不再,鲁迅先生不再,中山先生不再,周恩来先生不再,蔡元培先生不再,陈寅恪先生不再,宋庆龄先生不再,胡适先生不再,陈独秀先生不再,少年中国尸骨无存!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辛亥革命那死去的年轻生命,在渣滓洞中的勇士,抗争中死去的中国知识分子,如今那中国之魂又寄居何处?
“自由可得,不可失而复得!”现代的中国知识群体已然和那自由、民主、独立、批判、反叛、进步的人类所有真正知识分子的精神无关,其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是完美的政治机器,是集合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权威主义、霸权主义、专制主义于一身的保守封建落后偏见苟且的知识玩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自我怜悯的自恋群体,只是发出喃喃自语的不满,却未敢越雷池一步!
中国,我的祖国,疯癫的中国人,失格的中国知识群体,非人非鬼的魔物。四处皆是无知的傻子,似乎皆是癫狂的疯子,四处皆是无耻的强盗。你是何物?你要去往何方?
“起来,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时代之为此时代,知识分子当应其所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任何时代,任何伟大的进步都是踩在横尸遍野上的血之路,是那无畏的牺牲者,都那明知不可逃脱厄运的知识分子,在刀山火海的冒险中,在舍生取义的反叛中,在就算弱小与胆怯也不会后退的先行者中,在地狱的曙光之中,抓住了真理,抓住了世界,获取真正的自由!孔子是如此,苏格拉底是如此,耶稣是如此,普罗米修是如此,千千万万的真正的知识分子亦然如此!死亡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成功!就算正是这重于泰山的死亡,让真善美,让真理,让人文,让未来世界献身。
0 notes
luciferfeather-blog · 6 years
Text
《阳光宝典·2018·默示录》
沉默不是谁的特权,沉默已然不是谁可独占的荣誉,然而这并非意味言说可以变为神话,而是连言说也变为不可置辩的耻辱。
或许应该从更早的十年回顾这渐渐鸦雀无声的世界,从2008开始,某种暴力不断酝酿着,自由的意义越来越变得模糊,说与不说都会走向绝望。
在一个草根奴役的崩而不溃的时代,终于迎来精英坠落,新的洗劫将在缄默中开启,一场不可遮拦的扩张正在上演。
沉默是这时代最好的发言,腐败也无法击穿这傲慢与荣耀,一直以来,就是在这样的沉默中毁灭。
说不定,所有的正常都是疯癫的症状,每一次狂热都是一回发病,每一次沉默都是一次病变,又在何时起已经病入膏肓?
何时集体主义的光环都在这片闪闪发光,这却是一种异于日本那狂热的民族集体意识的政治行为,集体意味着压迫,意味着冷酷,意味着伪装,意味着屈从,意味着奴役!
几千年的大同梦想真正是如何的霸权呢?何时起这大同的集体已变为一个奴隶的世界?家庭是奴役,学校是奴役,公司是奴役,国家是奴役,某种权构世界赫然展开!
人人自危的时代在那悲惨的狂乱十年之后又将出现,压迫者与被压迫者,都是深渊的居客,言说正式破碎正是此刻拉开了大幕。在这欧亚的大陆之上,另一扇铁幕赫然落下。
人文缺失的时代,强盗横行的世界,霸权与狩猎是绝好的方式,普世的价值此时将沦落向最幽暗的冥府。
何时起这“红舞鞋”游戏停不下来?何时起爱变为最好的强权?何时起要做木偶的配件?何时起这场舞会我不是主角?
鲜红的獠牙下是娇容,自动的机制造就这铁的机器,从最上的螺丝到脚下,永不停息的齿轮循环往复。人不人鬼不鬼,牢笼之中其名为“盛世蝼蚁”。
狭隘的世界寄居狭隘的生灵,已然热爱这耻辱与悲伤的机器世界,黑色的屋子没有窗户,绝望的采光亭下巴西利卡的幽灵苏醒。
畸形的民族仇恨交融与愚弄的腐烂学说,民族之为劣根的耻辱,民族之为无知的悲剧,民族之为愚昧与无耻!
无数的锁链纠缠着这魂魄,碎片的世界映照于诅咒的碑文之上,地狱之中响起的歌谣是为谁的赞歌?
1967,1989,2008,2018,扫荡的狂呼中是欢叫的警笛,沉默的绝对时代又将来临,是在黑暗中苟且还是在阳光中暴尸,或许并无差异。
这是一个名为新时代的谎言,伟大的梦想只为构建那绝对的牢笼,任何人都在劫难逃,此为绝望的巢穴。
空缺之物从名为正义的缝隙中裂出,失去心的行尸走肉集团,寻找其被道德与正义阉割的梦想,却不过终为苟且之秽物!
小丑是当世的名角,喜剧为千年的古物,偶像东方不败粉饰起娇艳的容颜,来唱一曲吧!唱给那贤良的君子,献给那名为“看客”的木偶。
或许,有一天,当诸多的小岛连成大陆,弑神的宴会就要开始,为那坠落的天使敲响丧钟,为那血色的黎明低声哭泣。
或许,不久之后,这四处洋溢的黑色的温馨阳光将会会淹没一切,在一个玩偶的国度,没有危险也没有微笑。
0 notes
luciferfeather-blog · 6 years
Text
箱庭的边缘
——阳光倾斜向桌子的一角,她就悄悄地挪了过来,和我一起沐浴在同一片残存的温暖之下。那时候我极认真地瞭望着窗外萧索的风景,目光游荡在难以捉摸的寒冷而苍白的树枝之间。像寄居于树洞之中的松鼠,我孱弱而病态的生命附着在阳光下,在那时空中寄生于和祥冬日午后短暂的宁静中,就像许多次从午夜空荡的街道走过,都意蕴这卑微而真确的救赎的意味。
在漫长的青春时光里,所有的悸动被厚重的知识所压迫、专制、剥削,遗留为恐惧和持续的躁动,阳光变为仅有的抚慰,它为那些永远无法热爱上自己的同类与所处时空的人提供脆弱的庇护,展开一片羽毛大小的遮盖之处,却拥挤着诸多的灵魂。一直以来和诸多女孩们暧昧的交往在这种畸形的时空中出现、消失、出现、消失……如鬼魅一般纠缠着,似乎企图被拯救。
然而从来就不存在爱情,存在的只有病友的相互同情,所谓异类之间的默契与和谐一般的事物。她们离开了,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或许是依旧眷恋着尘埃的味道。
然而却有那生灵,长久地占据着我的阳光,因为无法容忍的是这个时空本身。那微小的阳光变为了唯一的通往世界的窗口,然而救赎没有发生,只是在逃避。在那漫长的时光里,心甘情愿地浪费时间,却生出所谓幸福一般类似的和祥,其以逼近死亡的愉悦与威胁退散所有的欲望和不安,获取和祥。
数年以后,她回忆起在那些我存在的时空——就像数年前我给她讲述数年以前我天真的梦想和初恋时的温柔,纵然那时我们都单方面地还认为自己拥有所谓友情和信赖一般的事物——她说:“还好,那时候有你和她一直在我身边…..在箱庭世界的边缘……”
她?她是谁? 在那个时空中还有另一个女孩?
是那个长着一头率直黑发的女孩?原来她当时也在。在那个角落里原来有三个人。三个人一起享受阳光,天马行空地谈论梦想之类的难以捕捉的事物,三个人从寒冷的街道一头游荡到另一头,瑟瑟发抖地站在阳光下,大笑、追逐、沉默。三个人一起占有那个时空。
那个美丽的长发女孩的名字是…….名字是……那个长发的女孩是谁……为什么会来到那个角落里……是…….最初是谁悄悄地靠近我所制造的和平而忧郁的界域?……是谁?……是谁?原来不是她。是那个长发的女孩。
原来第一个来到那绝望的和平之中的是那个女孩,然而我却遗忘这最重要的事情。
最初无论我走到哪里,蹦蹦跳跳跟在身后的恰恰是那个长发的女孩。长发的女孩总是脸带着一种淡然的红晕,在阳光下变得愈加夺目。声音似乎总是掺杂着一丝过度悲悯的温柔,我曾郑重地寓言,有一天,长发的女孩会因为爱而受尽挫折。长发的女孩温柔缠绕在我们的空气中,在那个时空中,最终变为幸福与快乐的影子。
长发的女孩嬉笑地曾说“我们结婚吧!”那是在我身后忽然出现时令人惊吓的笑话,长发的女孩时常出其不意地说这样奇怪的请求。之后转身离去,远远地逃离。
在最初的寒冷的日子,她嗅到空气中弥漫的独特的气息,她悄然地靠近,等我的目光从灰色的窗外收回来时,她已经融入到那单薄的阳光中,装出谁也未曾怀疑的故友的表情,于是白色的羽毛开始承载三个人无知而无谓的生命。
她们说是我创造出那个本为虚无的时空,然后躲藏起来。然而我的时空耀阳的光吸引着她们追逐过去。然而真正寄生于这个世界的只有我,因为我寄生于所有人之上,我因为他们的阳光和黑暗而汲取营养。
本不该存在的时空被我的妄想制造产出,并且不断地扩大侵蚀,在数年以来,一直腐蚀着从那个角落走过的少年少女。在那个恐怖主义一般的白色空间,正是我将时空分裂为不完整的私有物,从她们漫长的时空中撕扯出一片独然的界域,似乎成为神圣的拯救之光,从巴西利卡的穹顶投射而下。
最初离开的也是那个长发的女孩。有一天,悄然地搬离,于是空间得更加狭小。她的名字消失,她的阳光退却,她回到了人间,和尘埃一并起伏跌宕。
之后漫长的白色恐怖时间之中,她,只剩下她,始终无法忍受从人间投射下嫉妒的眼睛,长久地躲藏在这样的地方。
当世人那庸俗愚昧的本性蔓延,她总是无辜的伤害者。流言蜚语的霍乱之中,我所憎恶的恰恰是人类那不可思议的心机与丑恶的嘴脸。在我的时空或许正是没有人类这般肮脏的游戏,她才久久的居住。
有一夜,她泣不成声,极致的愤怒与悲伤之中,她只能任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我紧紧地握着她的手,告诉她,就算全世界都变为愚昧的指摘者,我也不会放弃这狭窄宁静的时空,请她作唯一的顾客。
在最后的五个月,在那个时空破碎之前的最后的五个月,我们除了上课成天待在一起,一起吃饭、看书、睡觉、叫醒对方。因为与世隔绝而独具风景,在我为自己制造的坟墓里我热情款待这个闯入者。
我是永远不会走出坟墓的人,这个时空要么和我一起毁灭,要么和我一起持存。这是我的时空,那庸俗与肮脏的人类,没有资格踏进。然而当这个时空被不断的扭曲,有一天,最终会因为个小小的裂纹而崩塌,它从内部碎裂为深渊,和我一起消失于阳光之下。
五个月后,它坠落了。我带着我的界域从阳光下,从人间的界限撤退回地狱。地狱的世界不断地崩坏为碎片,一曲神曲从深渊深处奏响。
在长久的怠慢之中,我似乎感受到了某种和祥的幸福。然而幸福从初始便被我舍弃,唾弃,直到陷落之前,所呈现的是一种爱,在爱情的边缘游荡的幻想之爱,然而却从未变为真实的爱,因此我从未爱过任何人。
……多年以前,他所处的时空因变为她们的保护伞,在孱弱生命相互寻觅某种事物的存在之时,他们因为气息一般的和谐而汇聚,在那绝望的学生时代,她很感谢一起曾经浪费过的所有时间。她现在已重新回到人间,所有的肮脏已然可以一笑而过。因为,和一个世界的崩塌所遭遇的不幸相比,这微弱的病态的人类们所造成的伤害,又算得了什么?
在数年前他自杀之后,还有什么伤害得了她呢?如若一直处在阳光下,微弱的热就会一文不值,反之,在黑暗中,同样的寒冷与残酷便也可不屑一顾。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