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jingpin
nijingpin
無標題
2 posts
Don't wanna be here? Send us removal request.
nijingpin · 2 years ago
Text
德到得道—倪晶品说《道德经》|引篇(下)
选择一个“对”的版本去说,是我面对的第一个选择。
马王堆帛书版出土后,很多人说通行版被篡改了,比如通行版讲“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帛书版是“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含义南辕北辙,老子之道断非尚古不化。
再后来,郭店楚简版问世,又有人说这版最早,且前后贯彻一致,没有其他版本的自相矛盾,才最接近老子本意,甚至墓主人有可能就是老子本人。
这让我想到前年去亳州跑工厂时,还顺道去探访了老子故里鹿邑(也有说老子故里在安徽涡阳),当看到老君台介绍为相传老子修道成仙飞升之地时,当时又想到了早前误打误撞去过的敦煌郊外的一座未被开发的土山,也有当地人介绍的老子飞仙之处,山名缘取佛家“观音”,山顶确是道家观宇,似乎意有所指“老子化胡”,却也没有问出个头目。
又想到墨子故里之争,也是各执其说,虽然作为滕州人,家乡坐实名号并赢得了诸多效益理应高兴,但抛开严谨治学和经济考量,心里会想,主张兼爱的巨子如在天有灵,一定更希望后人们把争辩考证的过度精力放在墨学传承发扬上,生死在哪真得如此重要吗?
我们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讲实用主义的,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真伪错对,只要有用便用。每一个经手的版本,每一种注解都在满足自我和特定圈子的功利所求。其中不乏唐玄宗,明太祖这些帝王们也乐为《道德经》御笔亲注。更不用说立儒治国的皇权传统下,揣测圣意投其所好的学者傍臣又会有多少。
他们没有错,只是“执今之道”顺应这滚滚向前的时代浪潮,如果没有他们,兴许《道德经》早已覆灭。古今中外又有多少教义经典在传世中被后人修订,也许正是集体智慧的不断更迭与时俱进,才铸就了今日之老子——如此强大的影响力。
说回版本选择,虽然不为学术研究,但也小心考量,这里只说一二。
郭店楚墓出土楚简共800余枚,其中有字简730枚,约1.3万字,字体为具有楚地特色的篆书。简文内容涉及先秦儒道两家的典籍,大部分是前所未见的佚书。道家著作仅有《老子》(甲、乙、丙)三篇和《太一生水》,其余多为儒家典籍,有《缁衣》《五行》《鲁穆公问子思》等。
一是,墓主人经考为“士”阶层的楚国贵族,或为太子之师,大概率儒学倾向,而马王堆墓主贵为长沙国丞相利苍家族(利苍是早年追随刘邦打拼天下的道家宗师),也正是在利苍儿子的墓中发掘了大量道家古佚书,俨然小型图书馆,且以珍贵的帛书记载收藏,更大概率正统。
二来,楚简版讲“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先天地而后道,这契合儒家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却与老子的“先天地生”相去甚远,很有可能经过了儒化改编。
综上,还是选择主以帛书版来说。在我看来,一切都是引子,能有所启发,内化践行比获得了所谓“对”的外部知识更为重要。
我们一生都在寻求真相,真相无法靠别人给你,只有也许只能你自己去发现。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晶光)
1 note · View note
nijingpin · 2 years ago
Text
德到得道—倪晶品说《道德经》|引篇(上)
《道德经》行文简言大义,曲折隐晦,且经繁杂多变的统御和文化流派意识形态的轮番争鸣厮斗,今天已难窥原旨。
假定此为老子一人所著,即便拿到原典,没有他的亲自讲授,在难以复原彼时历史背景全貌和真正通懂老子本人的情况下,我们又能对意多少?
人类喜欢造神,似乎骨子里就深植英雄偶像崇拜的天性,享受对强者超人的投地跪拜,迷醉上瘾。老子只有是般若榜身,晓天通地,然后凭一己之力参悟洞悉了天地大道,或者本就是“仙人”转世附体,亦或得到更高智慧的神级文明甚至造物主点拨,把宇宙奥秘记录下来,留待后人穷尽毕生精力不断参详升级,这,才符合众生所执。
也许人类本身就是征服地球的外星人或者说经外星人创造的可自主进化的高级生物智能机器人(也许是选择了黑猩猩加以改造),最早的外星智者们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在大洪水或者史前核战中幸存(也许已经奔赴了更遥远的星际空间甚至其它平行宇宙),所有科技和文明的痕迹也被一并消除,极少数幸存者也被迫打回到原始社会,重头再来。
也许那一刻,他们才知道科技的进步并不能真正解决人类的困境,没有灵性的突破,文明终究逃不脱幻灭,他们也许不愿再提及那段暗黑的历史让后代背负,繁衍的基因编码仍然在让他们疲于奔命,竭虑求生,毕竟当下好好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总之,他们仅把极其有限的信息传给了后代。再后来,老子因种种机缘,窥悉这——我们目前还无法理解但曾是也会是人类“未来”才能发现的大道。
或许我们本就处于一个高级文明设计的类似人类可理解的虚拟现实游戏或者实验中,一直被隔离观察。也许当下的我们就是这些高级文明的遥远映射,他们的科技和能量已不可思议,但也还没有彻晓宇宙奥秘,于是通过创造某种孤立可随时控制毁灭的超时间尺度空间(兴许还设定了某种不可解除的自毁程序,以确保我们的科技即便超越他们也没可能威胁到他们的安全),并把高级文明的智力灵性特质编码给我们,来模拟探究他们的未来。
老子则是他们游戏和实验需求的一种角色设定,无论释迦牟尼、耶稣,还是特斯拉,马斯克,亦复如是,只因我们身在局中,难以为证。
一切,我们都还不得而知,未到时候。
即便《道德经》并非真相,但老子超脱的立意,恢宏的格局,以及龙游天地的道意,对于一直探寻生命终极究竟的我,以及当下谋求归零转化的我而言,都是极具启发的。
似纵有微词,实心怀良善。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晶光)
3 notes · View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