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吳庚霖
oecsports · 3 months
Text
「夢想舞台 塑造希望」燃星計劃邁入第14年 幫助眾多體壇未來之星 在追逐夢想舞台路上塑造希望
「台塑燃星計劃暨台塑未來之星」今(21)日舉行聯合記者會,教育部體育署競技運動組組長藍坤田、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總管理處總經理室協理林振添、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詹益聖、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副主席廖裕輝、中華民國網球協會理事長劉啟帆、中華民國桌球協會理事長趙重光、中華民國撞球總會會長趙豐邦、中華民國全民羽球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宜倫等貴賓皆蒞臨現場。計畫贊助選手則有亞運金牌許育修、世界排名前十的吳坤霖、陳佳樺和王婉菱等人出席。
Tumblr media
教育部體育署競技運動組組長藍坤田致詞
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創辦人:王永在)長期致力推廣體育發展,自2011年起啟動「台塑燃星計畫」,針對網球、桌球、撞球、羽球等項目之潛力選手進行培訓,接著於2012年展開「台塑未來之星計畫」,提供資金讓選手在世界各地征戰磨練,並於2016年透過長庚醫療體系提供兩項計畫之贊助選手免費健檢、特約門診等服務,讓選手們擁有完善的醫療照護支持,得以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更無後顧之憂的迎接每一場挑戰。
Tumblr media
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總管理處總經理室協理林振添致詞
記者會上舉行簽約儀式,由台塑企業、長庚醫院的長官和四個單項運動協會代表進行簽約,象徵讓選手獲得足夠的健康保障。會中也舉辦感謝儀式,由杭州亞運網球男雙金牌的許育修、撞球世界排名第三的吳坤霖代表獻獎,除了向台塑企業獻上最高敬意,同時也將個人在2023年國際舞台爭戰的碩果致贈給贊助單位。
Tumblr media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暨長庚運動醫學委員會中心主任詹益聖致詞
雖然部分贊助選手選手目前正在海外參賽拚搏,不克出席記者會,也透過事前預錄影片的方式,表達對台塑企業的感謝,並回顧去年賽場上的優異成績,同時分享個人所訂定的年度目標,朝夢想持續邁進。
Tumblr media
貴賓與協會代表進行簽約儀式
夢想舞台 塑造希望
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創辦人:王永在)始終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這股信念,積極推動社會公益活��,特別在體育運動領域至今已贊助第14年,歷年累計贊助超過388人次,投入資金近3.5億元,獲得422座國際賽冠軍,對於國內體壇貢獻有成!
Tumblr media
網球選手許育修致贈獎牌表達感謝
今年台塑企業透過「台塑燃星計畫」及「台塑未來之星計畫」贊助網球、桌球、撞球、羽球項目共計26位優秀選手,台塑企業希望透過兩項計畫傳遞力量給努力拚戰的選手,支持他們達成夢想,並為國爭光。
Tumblr media
撞球選手吳坤霖致贈獎牌表達感謝
此外,台塑企業贊助舉辦的國際職業賽事「台塑盃全國九號球撞球錦標賽」、「台塑盃國際網球錦標賽」、「台塑盃台北國際撞球公開賽」,將自四月起舉行精彩賽事,不僅提供國內青少年及職業選手爭取積分、提升排名的機會,更是許多年輕選手累積經驗、挑戰職業賽的舞臺,已成為職業賽中具代表性的盃賽,且孕育出許多體壇明日之星。
Tumblr media
各協會代表致贈獎牌予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總管理處總經理室協理林振添
網球之星
網球項目受贊助選手,包含吳東霖和曾俊欣,吳東霖去年拿下《泰國暖武里ATP挑戰賽》和《美國塔拉哈西ATP挑戰賽》單打亞軍,改寫個人最佳世界排名。曾俊欣則在上週《匈牙利塞克什白堡挑戰賽》收穫單打冠軍。女子選手部分,「小鋼砲」梁恩碩去年披上國家隊戰袍為國爭光,在《成都世大運》收穫兩金一銅、《杭州亞運》拿下兩銀的亮眼成績。葛藍喬安娜去年收穫三座《ITF賽事》單打冠軍,世界排名同樣寫下個人新高。
青少年選手部分,包含《ITF青少年賽事》勇奪三座雙打冠軍、目前國內18歲組男子排名第二的洪可浩,以及《ITF青少年賽事》勇奪兩座單打冠軍的侯醇謙。還有《ITF青少年賽事》收穫一座雙打冠軍的朱秝亞、《ITF青少年賽事》摘下三座單雙打冠軍的蔡宇甯,共計8位。
Tumblr media
中華民國網球協會理事長劉啟帆致詞
桌球之星
桌球項目受贊助的選手包含「新桌球一哥」林昀儒、新星黃彥誠,以及青少年好手葉伊恬與鄭樸璿,共計4位。林昀儒近年賽季表現亮眼,目前世界排名混雙第5、男單第6,在剛結束的《世界桌球錦標賽》勇奪男團銅牌,去年在《杭州亞運》收穫男雙銅牌和男團銅牌,更於《WTT冠軍賽法蘭克福站》收穫生涯首座WTT冠軍。
Tumblr media
桌球代表林昀儒母親陳貴玲致贈獎牌表達感謝
撞球之星
今年撞球項目總共有10位選手接受贊助,其中多達4位高居世界前十,包含去年撞球國際賽橫掃五冠,世界排名第10的「天王殺手」柯秉中,目前世界排名第3的吳坤霖、世界第6的王婉菱、世界第8的陳佳樺,以及唐境霆、柯秉漢、許睿安、范育瑄、江水淨、洪欣妤。
Tumblr media
中華民國撞球總會會長趙豐邦致詞
羽球之星
羽球項目則贊助2023年攜手拿下《印尼大師賽》男雙季軍的陳子睿與盧震。
Tumblr media
中華民國全民羽球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宜倫致詞
Tumblr media
羽球代表吳宜倫理事長致贈獎牌表達感謝
台塑未來之星
台塑未來之星計畫贊助2位網球項目選手,許育修和楊亞依兩位在職業賽和國家隊賽事大放異彩,世界排名雙雙突破個人新高。許育修在《成都世大運》拿下三金、《杭州亞運》收穫一金一銅。楊亞依在ITF巡迴賽收穫五座冠軍,其中三座為「台塑盃國際網球錦標賽」,不僅完成連續兩週單打封后的壯舉,第二週更成功挑戰高難度的雙料冠軍。
今天26位「台塑之星」及「台塑未來之星」共同出席記者會,齊聲感謝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創辦人:王永在),長期以來持續推動台塑燃星計劃及未來之星計畫,選手們更誓言把握未來的每一場比賽及訓練過程,在台塑企業的支持下持續塑造希望,更勇敢地在國際舞台上追逐個人夢想。
Tumblr media
全體貴賓與選手共同合影留念
Tumblr media
youtube
Tumblr media
youtube
Tumblr media
0 notes
Text
十大傑出青年獎一甲子 炎亞綸成為第一個被開除的600傑
十大傑出青年獎,簡稱十傑,是中華民國青商總會於民國52年創辦,至今恰滿60周年(1963至2023),最近被爆出性侵未成年少女的藝人炎亞綸竟然是最新一屆的十傑之一,由於最近政壇娛樂圈的性侵風暴極為強烈,所以本名吳庚霖的名藝人炎亞綸(37歲,出道17年)在短短一天之內被演藝圈全面下架,他的十傑頭銜也立馬被剝除,成為60年來十傑頭銜第一宗被開除的先烈。 中華民國青商總會的十傑獎,是國內極為知名的老牌子傑出青年獎項,第60屆十傑獎有11人當選,其中東京奧運男子羽球雙打金牌國手王齊麟、李洋,是歷屆奧運金牌得主中首度十傑的雙打得獎,現在炎亞綸因為性侵醜聞被開除,也恰好維持了十傑的10人當選品牌傳統。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100frh · 3 years
Text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34 notes · View notes
Photo
Tumblr media
1 note · View note
thomaslo-ysports · 5 years
Text
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
羅裕霖@雅虎高球專欄 睽違十三年(2006-2019),由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主導的國家公開賽-第二十三屆2019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於一月十七日到二十日間,在高雄市大樹區的信誼高爾夫球場舉辦四回合、七十二洞比桿賽。這場復辦的國家公開賽,現任理事長王政松以國際大賽的規格舉辦,首度移師南台灣舉行,四天帶進12,124人次觀賽,寫下南臺灣高球賽進場人數最多紀錄。
Tumblr media
比賽最後由贏得日巡二十五勝,2012年日巡賞金后全美貞(Mi Jeong Jeon)以四回合低於標準十二桿的兩百七十六桿,首度來台,歡喜奪冠。南臺灣「屏東甜心」蔡佩穎以低標十一桿的兩百七十七桿,並居第二名。高雄地主陳宇茹以低標十桿的兩百七十八桿,並列在第四名。
這場女子國家公開賽復辦的規模超乎以往,總獎金總獎金八十萬美元。由女子台巡與女子韓巡賽共同認證,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高雄市政府共同主辦。
王政松展現這幾年不按牌理出招的裙襬搖搖式風格,王政松在頒獎典禮表示,「賽事睽違十三年再度復辦,這一路走來相當不容易,感謝贊助商、志工、賽事工作人員與各界的努力與支持,才能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強勢回歸!」
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比賽的源起,為1980年代,一個台灣經濟正在起飛的年代,同時也是台灣高爾夫選手在亞洲高壇攻城掠地的年代。
眾所皆知,那是涂阿玉席捲東瀛戰場的開始,台灣卻沒有一場像樣的國際女子高爾夫比賽。有鑑於此,在何應欽將軍和日本前首相岸信介的發起下,首屆名為「中日女子高爾夫友好邀請賽」的比賽,於1984年正式在台灣最具歷史意義的台灣(老淡水)高爾夫球場開打。
那一年的三月十日,以涂阿玉和樋口久子兩大中日明星為號召的四十位女子選手,在老淡水球場吹響了台灣女子公開賽的歷史號角聲。雙方各派二十位選手,除了計算個人成績外,雙方最佳成績之五位選手總合決定團體對抗賽的冠軍。經過兩回合三十六洞的比桿賽,台灣選手掌握住絕對的主場優勢,吳明月、黃玥珡、涂阿玉、蔡麗香以及劉依貞(劉素卿)包辦了前五名,當然也拿下了團體冠軍。
第二屆比賽轉戰新豐球場,涂阿玉和樋口久子再度聯袂參加,比賽依然維持上屆的三十六洞,不過團體對抗賽不再舉行。當年頂著日本LPGA賞金后三連霸(1982-84)的涂阿玉,在這場比賽中技高一籌,連續第二年為台灣保住冠軍,以及二十萬台幣的獎金。
前幾年屬於友誼性質的邀請賽,所以職業選手採取人人有獎的方式,業餘選手表現優異則頒發獎品。中日友好邀請賽接下來兩年的冠軍分別為吳明月和陳月霜,其中陳月霜在1987年成為史上首位封后位的業餘選手,黃玥珡獲得冠軍獎金。
隨著廣濟堂朝日高爾夫在1988年贊助這場比賽,並將納入廣濟堂亞洲女子巡迴賽的一站,開啟了台灣女子公開賽的國際化腳步,賽事名稱首度冠上國名,當時名為中華民國女子公開賽。自1982年起連拿六屆日本LPGA賞金后的涂阿玉,展現高人一等的球技,稱霸長庚球場。
1989年比賽因故停辦,不過1990年老淡水球場復辦時,總獎金由前一屆的四萬五千美元提高為七萬五千元,涂阿玉成功衛冕冠軍。1991年回到長庚球場,總獎金規模提高為九萬美元,二十五歲的李雯琳扳倒涂阿玉。隔年,涂阿玉擊敗黃玥珡,拿下個人第四座冠軍。
長庚球場接著又舉辦了多屆比賽,1993年獎金再提高為十一萬美元,這也是首度由外國選手支配領先榜的一屆比賽,日本選手永田富佐子(Fusako Nagata)打出低於標準桿六桿的二百一十桿,二至五名均為外國選手所佔領。
國際軍團接下來幾年都是賽事的重要因子,美國選手Karen Weiss(凱倫‧韋絲)笑傲1994年。看起來隔年冠軍又要被帶走了,不過曾經在美國LPGA拿下冠軍的鄭美琦在1995年穩住防線,以一桿之差擊敗英格蘭的Lisa Hackney(莉莎‧哈克妮),另一位日本選手淺野彰子(Shoko Asano)搶下1997年的桂冠。
年僅十七歲的業餘選手洪沁慧成為1997年的亮點,前兩回合的低於標準桿兩桿為全場唯一紅字,不過尾盤爆出七十六桿,也讓涂阿玉有機可乘,克服原本落後七桿劣勢。兩人在延長賽廝殺,洪沁慧在第十洞拿下關鍵的平標準桿,然後靠著涂阿玉柏忌,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冠軍選手。
第一球場在1998年接下主辦比賽的重責大任,不過老天爺並不賞臉,第一回合因為雨霧而取消,創下十年來首度僅打兩回合的比賽,另一位英格蘭人Helen Wadsworth(海倫‧瓦茲懷絲)帶走勝利。
睽違九年之後,1999年又回到老淡水的懷抱,涂阿玉掌握主場優勢,拿下個人第五座冠軍(含友好賽年代)。隔年在中環企業的贊助下,進入中環盃時代,轉進職業一年的魏筠潔,以六桿之差強摘生涯首勝。
2001年,黃玉珍在長庚球場大顯神威,三回合打出二百零八桿的歷史紀錄,不過好運顯然不站在她這一邊。曾秀鳯靠著後兩回合六十七和六十八桿的表現,以一桿之差險勝,二百零七桿成為賽史新低桿,也讓黃玉珍四度屈居第二。
林口球場在2002年成為台灣女子公開賽的新主場,不過命運就和1998年首度擔任東道主的第一球場相同,比賽因霧被迫縮短為兩回合。多次與冠軍擦身而過的黃玉珍,第二回合打出七十桿,以一桿之差擊敗印度的Smrite Mehra(史麥蒂‧米娜),拿下期待多年的勝利。
隔年回到林口球場,泰國選手Russamee Gulyanamitta(露莎美‧古莉安娜米塔)以五桿之差封后,成為第五位入主台灣女子公開賽后座的外國選手。
2004年改回1984年草創時期的友誼賽名稱-廣濟堂台日女子高爾夫中環盃友誼賽,總獎金來到十二萬五千美元。涂阿玉第六度封后,三回合二百零四桿,改寫三年前曾秀鳳創下的紀錄。
此後兩年的總獎金都是十三萬五千美元,不過比賽吹起了韓流,許多如今在LPGA佔有重要地位韓國選手,當年都參加了這場比賽,朴喜映(Hee Young Park)贏得2015年的冠軍,申智愛(Jiyai Shin)隔年以十七歲封后,而當時還是業餘身份的曾雅妮,連續兩年屈居第二。
這場一直由中華高協主辦的國家公開賽,接下來陷入停辦的窘境,直到今年才恢復進行,並更名為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主場地更首度移師至南台灣高雄市大樹區的信誼高爾夫球場。
這場女子台、韓巡賽共同認可的賽事,世界排名積分直接拉高至韓巡賽的水準,現年三十六歲的全美貞,這趟台灣之旅開出2019年的紅盤,獨得18.5分,重返百大行列的八十八名,她賽前名列一百零九。
兩位並列第二的選手各得9.25分,只比前一週的日立慈善盃冠軍少了0.75分。蔡佩穎賺到生涯最高的一筆分數,排名從二百四十三推升至二百名,挺進二百大行列,而金旼宣從一百四十四變成一百二十二。
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提供新生代好手登上世界級舞台的機會,更藉由跨國合作提高賽事精彩度,帶給台灣觀眾不一樣的賽事體驗。透過賽事以「台灣」為名,不僅是台灣立足全球頂尖運動競技場的重要指標,更讓世界得以看見台灣高球的輝煌發展! 圖片提供/中華高協/鍾豐榮、葉勇宏攝影
1 note · View note
historysandwich · 2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常威近代史】(六百二十四回) 民間武裝力量問題 1932年8月1號, 英國、美國、意大利三個國家同意中國停止繳付庚子賠款一年,荷蘭更答允將庚子賠款完全退還,見你咁窮,幫吓你手,反正夾硬要你還,你都冇得還。呢個世界上,債仔同債主嘅關係好得意,有借有還固然係好,但係世界艱難,好多時候,逼死個債仔冇卵用,債仔死咗,條數都係歸零,債主亦冇好處,反而幫個債仔翻身,等佢繼續還錢,先係上策。所以有陣時你見到,有啲債仔爭人好多錢,反而身光頸靚,全因為債主全力保住佢條命,仲會投資響佢身上,希望佢可以翻身還債。所以條數一定要夠大,三兩球當然追到你瘦追到你賣樓,但爭人三兩億,你就成為了寶貝,呢個邏輯,有好多人唔明白,亦即係「大到不能倒」嘅道理,「大」,係條數夠大。 8月1號,年初響松滬戰爭中被日軍炸毀嘅上海商務印書館今日復業。商務印書館,創辦於1897年,經夏瑞芳(1871-1914)、張元濟(1867-1959)等人嘅努力經營,已經成為國內出版界嘅巨頭,附設有東方圖書館同涵芬樓。前者藏書達到50萬冊,圖片、照片5000餘種,地方誌收藏之富居全國之冠; 後者涵芬樓係收藏善本書嘅專用書庫,不過兩個書庳均在淞滬戰爭中被焚燬,文化遺產損失慘重。 8月3號,蔣Sir仍然留守漢口,並且宣佈用六個月時間肅清鄂、湘、贛、皖、豫五省內嘅紅軍,努力剿匪。8月4號,中國化學會喺南京成立。8月6號,上一集有出場嘅「血魂鋤奸團」,年僅16歲嘅團員惲惠芳用炸彈警告銷售日貨嘅商店而被捕,各個愛國團體積極營救,又係一個「違法達義」嘅好例子,不過犯咗法,一樣要拉要鎖。同日,行政院長汪精衛因為同張學良嘅矛盾激發而要求辭職,汪精衛同時致電張學良,指責佢「未聞出一兵放一矢,乃欲以抵抗之名以事聚斂」,一句到尾,滿洲國成立前後,幾十萬東北軍冇出手抗日,但係退入關後又要國民政府出錢供養,情況實在相當詭異,我之前已經提過好多次,可能張學良有佢嘅理由,保留實力往往都係最佳選擇,出手抗日?分分鐘一鋪清袋,當然汪精衛睇唔過眼係你嘅事,伴君如伴虎,夾份做生意都要睇吓partner係乜嘢人?我或者明白張學良嘅苦衷,畢竟過橋抽板,反轉豬肚,自己都親眼見過,唔驚有鬼? 8月7號,山西大雨成災,祁陽、陽曲等30多個縣遭受百年未有嘅奇災,8號,汾河決堤,閻錫山嘅老巢太原被淹沒。其他地方亦都發生水災,根據上海《申報》報導,黑龍江省水災嚴重,災民達到36萬人,死亡人數接近3萬,無可歸者亦有12萬人,農業損失2000萬元以上,不過當時嘅黑龍江省應該係「偽滿」統治地區,偽滿州國有冇救災措施?歷史上當然冇記載鳥。 8月11號,蔣Sir致電河南省主席劉峙(1892-1971)、湖北省主席夏斗寅(1885-1951)及安徽省主席吳忠信(1884-1959)整練團防,即係要監管同規範化私人武裝力量,蔣Sir講:「民團組織含有安內攘外意義,民團革新為救國救亡唯一關鍵,望竭力領導,加以改造與訓練,並將現在團隊實情,及研究整理改造具體方案,克日具報備查,憑其效果,以知考績。」 落order要大力整頓民團,之前已經講過,世道紛亂,有錢人地主土豪劣紳牛鬼蛇神要保護自己嘅財富同埋領地,都會出資組織自己嘅保安隊或陀地武裝力量,鼎鼎大名嘅張作霖就係咁樣起家,其實亦都無可厚非,有冇睇過徐克嘅《黃飛鴻》?團練私人民兵團都可以好正義,甚至擔任起救國救民嘅民間武裝力量角色,正如當日太平天國之亂,清朝軍隊江南大營被李秀成同陳玉成打到一棟都冇,如果唔係有曾國藩李鴻章嘅民間團練救國,滿清王朝一早已經係1860年前後收皮。後來李鴻章嘅私人部隊,甚至發展到成為國家級武裝力量——有當時嘅核設施——「北洋艦隊」!民國早期嘅民團,大多數冇統一名稱同編制,梗係冇喇,黑社會嚟架嘛,唔通叫黑社會將本「花冊」交畀警察保管?1927年國民政府規定各省成立保安處,統一管理地方武裝力量。1929年7月,國民政府公佈《縣保衛團法》,規定縣地方政府一切武裝力量均改組為保衛團。但實質結果,卻是保衛團為地方土豪劣紳把持,為所欲為,上下其手,引起民憤。於是今日,蔣Sir決定對民團進行再改造,民團嘅整頓條例,將於下一年1月公佈。 地方私人武裝力量,其實就係「軍閥」嘅搖���,任何國家要搞大一統,必先要肅清地方武裝力量,呢個亦係一個正常社會唔可以容許黑社會社團存在嘅原因。晚清最後50年,倚靠南方私人武力去維持中央政府權威,實際上係一個異數。或者慈禧太后同李鴻章都實在太聰明,後者明白「帝王權威」係團結帝國存在嘅最後一根意識形態稻草,一旦瓦解,就會天下大亂,天下大亂,李鴻章亦冇信心自己會成為唯一嘅得益者,反而要負上亂臣賊子嘅惡名遺臭萬年;前者則利用後者嘅「遠見」同「顧慮」,以儒家哲學忠君愛國思想意識形態捆綁後者嘅「忠誠」,兩人秘而不宣其真正動機,結果將一個龐大清帝國苟延殘存多半個世紀,慈禧太后同李鴻章二人身上,真正可以教大家一個成語,叫「深謀遠慮」,因此兩個人都積極反對打一場甲午戰爭,只係世上傻仔何其多,主戰嘅光緒帝正正就係其中一個。 #常威💀 #蔣介石平反系列 #中日戰爭 #民國歷史 #佛經抄寫員 https://www.instagram.com/historysandwich/p/CXfwW3aBBnu/?utm_medium=tumblr
0 notes
okfate · 4 years
Text
濃眉大眼吳秀波生日五行八字命盤分析
        吳秀波本來是一個低調有內涵的主持人演員,但是在2018年底的一場包養風波把他推上了風口浪尖。最爲驚奇的是最終他把小三送入了監獄,這是讓外人嘆爲驚奇的操作,那麼這件事究竟孰是孰非?吳秀波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今天就從八字 的角度來看看吳秀波其人。其實之前曾寫過一篇他的小三陳昱霖的文章,當時主要是對陳昱霖八字的分析,那麼今天就主要看看吳秀波的八字。吳秀波的生日是1968年9月5日出生。
Tumblr media
         八字戊土日主坐下寅木七殺,推其時辰爲丙辰時,年月土金食神旺,丙火是庚金的七殺,所以是個著名主持人。時柱丙辰表示公司平台的意思,也可以當做電視台來看,戊土日主是辰土透出來的,所以日主要依靠丙辰。然後戊土生了庚申金,表示他在這個公司平台做主持人或藝人的意思。
       …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wangwill66 · 4 years
Text
王永慶
維基百科介紹:
王永慶個人資料性別男出生1917年1月18日
 日治臺灣臺北廳新店支廳新店區直潭莊逝世2008年10月15日(91歲)
 美國紐澤西州墓地 臺灣新北市泰山區長永紀念福園國籍 大日本帝國(1917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08年10月15日)配偶郭月蘭(元配)、楊嬌(二房)
李寶珠(三房)兒女
二房長子:王文洋
1951年4月2日(68歲)
次子:王文祥
1965年3月25日(54歲)
二房長女:王貴雲
次女:王雪齡
三女:王雪紅
1958年9月14日(61歲)
三房長女:王瑞紀
次女:王瑞華
三女:王瑞瑜
1961年6月1日(58歲)
四女:王瑞慧
五女:王瑞容
父母王長庚、王詹樣親屬高祖母 :許雪娘
曾祖父母:王天來(清朝光緒年間歿)、林謹
伯祖父:王清純、王秀木、王瑞吉
祖父母:王添泉、蔡富(元配)、蘇好(生母)
叔祖父:王福山、王清江
伯父:王東平
叔父:王水源
姑姑:王辛
3兄弟、6姐妹,一共9個小孩;王永成(大弟,1944年歿)、王永在(小弟,2014年歿)、大姊王罔市、大妹王銀燕、二妹王銀尾、三妹謝王銀桂、四妹王銀英[1]。職業企業家、台塑企業創辦人漢語名稱正體字王永慶簡化字王永庆漢語拼音Wáng Yǒngqìng閩南語白話字Ông Éng-khèng
Close
王永慶(1917年1月18日-2008年10月15日),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生於日治臺灣臺北廳新店支廳新店區直潭莊、逝世於美國紐澤西州,臺灣企業家、台塑集團創辦人,被譽為臺灣的「經營之神」與「臺灣的松下幸之助」。
生平
王永慶出身於窮苦的茶農之家。清朝道光年間,故鄉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因土地貧瘠不利農作,其高祖母許雪娘寡母攜子(其曾祖父王天來)渡海來臺另覓出路,後仍操故里舊業,以茶為生。曾祖母林謹生六子為王清純、王秀木、王瑞吉、王添泉、王福山、王清江。王天來於清朝光緒年間歿。
其祖父王添泉開私塾教書,元配蔡富無子嗣,再娶蘇好為王永慶父親之生母;三子一女分別為王東平、王長庚、王水源、王辛。
王長庚的妻子王詹樣生了八個孩子。可是因為家境清寒,除了么妹之外,其他三位妹妹全部都被送養。王永慶不惜一切,努力工作籌錢,就是為了贖回姊妹,讓她們能以王家人的身分出嫁,甚至賣鐵櫃換錢,給姊妹當嫁妝。六歲時,父親王長庚身染重病,生活重擔全落在母親詹樣肩上。王永慶曾撰文回憶,母親除了張羅三餐,還要種菜、挑茶、賣茶,甚至連吃飯都是全家吃完以後才以菜屑殘湯裹腹,生活極其困頓。
王永慶10歲時,祖父王添泉告誡「茶山是無根柢的,將來終究成為石頭山,依靠茶葉維生,註定失敗。」王永慶謹記在心。15歲自新店公學校(今新店國小)畢業後,先到茶園當雜工,後來因為當時商業重鎮在於南部,尤其嘉義又是稻米與木材集散地,所以一年後到嘉義一間米店當學徒。16歲時用父親所借的200日圓(已歸還)(註:小學教師月薪17圓,故200圓當時約為中產階級十數倍的月薪;[2])自己開辦米店,大弟王永成與王永在南下嘉義幫忙。初期為了開發客源,挨家挨戶拜訪推銷,首開送米到府服務,比其他米店多出四個小時營業時間,以及當時農業技術不發達,米粒常有米糠、砂礫夾雜,為了提升米的賣相品質,王永慶事先就將雜質篩選出來,送米到顧客家中也會先將舊米倒出,把米缸擦拭乾淨後先放入新米再把舊米放上面;另外,還用表單記錄每戶人口數、買米時間及數量,在顧客快吃完米之前主動送米過去,不但顧客覺得貼心也能保住客源;另外還會記錄顧客的發薪日,在發薪日後兩三天到府收款,幾乎都收得到錢。因為品質好,服務又佳,慢慢做出口碑,顧客也愈來愈多,之後生意很快的越作越大,日後種種經營策略也自此時打下基礎;後來經營碾米廠,不料此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況吃緊,吃米必靠配給,王永慶也結束十年來米行生意。1944年,王永成因肺結核過世,年約25歲。[3] 因二次大戰末期,各地日軍敗退,糧食不足,日本政府採取配給米政策,米店經營不利,王永慶開始經營木材事業;日本投降後,改以木材事業為主,但違法採伐林木觸「盜伐���木罪」。王永在替兄長承擔責任入獄,可是這個民間傳聞一直缺乏官方入獄紀錄。 1954年7月,在美國援助與國民政府計劃經濟的背景下,王永慶獲得了79.8萬美元的貸款,並配合政府規劃投資生產PVC塑膠粉,於同年籌設福懋塑膠公司。1957年4月,「福懋」開始生產PVC,由每日僅4公噸的PVC廠起家,並將公司改名為「台灣塑膠公司」,開始一路向上游發展,並完成垂直整合的石化供應鏈,事業版圖也從石化擴及電子、醫療等範疇。台塑集團被譽為台灣經濟的象徵,王永慶也被各界譽為「臺灣的經營之神」[4]。
1961年8月8日74歲王長庚死於台大醫院,1976年底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臺北門診、急診中心落成。
第六套輕油裂解廠的設立為台塑發展的分水嶺,也是帶動臺塑營收成倍增長的火車頭。六輕籌設過程一波三折,自申請到量產,前後耗費30年,其中以陳定南與王永慶於1987年的六輕石化電視公開辯論最為有名。當年,陳定南曾說:「如果我同意台塑,我會是宜蘭的千古罪人」。六輕約六成的產品出口,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約為臺灣的總排放量的1/4,每年產生1萬6000噸的硫氧化物與3340噸的懸浮微粒(更正:依環保署最新的空氣污染排放量查詢系統,排放清冊TEDS9.0版[5]的2013年排放資料,六輕排放量為6848噸硫氧化物與1241噸懸浮微粒,全台灣排放量為116,943噸硫氧化物與385,308噸懸浮微粒,六輕僅佔全國的5.86%及0.3%。)為臺灣最大的污染源。王永慶自評「貧寒的家境,以及在惡劣條件下的創業經驗,使我年輕時就深刻體會到,先天環境的好壞不足喜,亦不足憂,成功的關鍵完全在於一己的努力」而塑膠和石化相關產業在帶動經濟發展和促進就業的同時亦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影響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與健康,而使王永慶成為備受人們爭議的人物。
生於1888年的王詹樣於1995年5月辭世,享嵩壽約108歲;2014年11月27日小弟王永在於臺灣家中辭世,享耆壽93歲。
辭世
長庚大學王永慶銅像
2008年10月11日因非常擔憂金融風暴對臺塑企業獲利上所產生的衝擊,偕同三房夫人李寶珠與女兒王瑞華前往美國視察公司,在美東時間10月15日早上王永慶在紐澤西州短丘市(Short Hills)的家裡被發現一睡不醒,送往附近聖巴拿伯醫院搶救無效,院方於上午9時38分宣告不治,享耆壽九十一歲。
2008年10月17日早上5點52分,王永慶的遺體在法師誦經鈴聲以及家人陪伴下搭乘長榮航空BR031班機返國,靈堂設置於長庚大學,當時首選墓園地點以在明志科技大學後方的長永紀念福園為第一優先,但由於長永紀念福園當時仍未完成且法律程序變更地目費,而安葬事宜迫在眉睫,台塑集團曾考慮安厝的替代方案,包括桃園龜山或是鄰近台北的陽明山的王氏家族墓園等地,後由臺北縣政府允諾全力協助治喪事宜,王永慶最後於2009年7月正式下葬泰山鄉(今泰山區)長永紀念福園。
王永慶的告別式於2008年11月8日舉行。王永慶家族宗教歧異,元配夫人王郭月蘭、二房夫人楊嬌信仰基督教。長子王文洋早年信基督教,現信奉佛教[6]亦喜好道教[7];王文祥、王貴雲、王雪紅等人尊崇基督教[6]。三房夫人李寶珠與其子女,則多半篤信佛教[7]。因家族成員信仰各有不同,而王永慶本人身處妻妾子女之中,又忙於公司事務,也無暇宗教信仰,因此告別式當日並不以宗教儀式展現,而是簡單隆重之追思、鞠躬、與祭文朗誦,悼念王永慶艱辛創業的一生。[8]
中華民國政府通過總統馬英九頒布褒揚令給予褒揚,褒揚令原文為:
“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勤勞樸實,堅苦卓絕。崢嶸歲月,砥礪操持,始創臺塑企業,睿智顯其嘉猷,進取成其懋績。嗣推動六輕計畫,根留本土,踐履綠色環保理念;精研醫療生技,高掌遠蹠,跨足全球先進產業,見證臺灣蛻變永續發展歷程。開辦長庚醫院,矜恤疾貧,籌建養生村案,因應人口老化趨勢;興學明志長庚,關懷弱勢,提供資助就學,點燃原民部落明燈。經綸遐布寰宇,勛華馳騁海甸,計議碩擘,雄識淵略。復盡瘁管理哲學,追根究柢,攸宜穩健;悉力社會公益,絜矩匡濟,蹈義詠仁,曾獲頒二等景星勳章暨特頒匾額等殊榮。縈繫兩岸交流,尋求和諧雙贏,民族大愛,斯人有之。綜其生平,肇基石化產銷版圖,樹立企業倫理典範;嚴守誠信負責箴規,弘宣普世核心價值,經營傳奇,頌聲遐舉;盛德遺風,亙古馨垂。遽聞松喬殂落,震悼逾恆,應予明令褒揚,用示政府崇禮邦賢之至意。總  統 馬英九行政院長 劉兆玄”
養生之道
王永慶雖然工作繁忙,但更重視自己個人的養生,中年以後堅持每天跑步一個小時, 風雨無阻,數十年如一日。他曾說:「跑步很辛苦,也很枯燥,但是為了長壽,就必須持之以恆地跑下去,久而久之,像是日常工作之一,而不覺得辛苦了。」然後再用朋友教導的「毛巾操」做體操,天天如此,即使出差在外也不例外。70多歲以後,才在醫生的建議之下,改以步行養生。
慈善事業
王永慶律己甚嚴,對自我要求很高,對人念舊而不矯情,生活簡樸之外,並長年熱心於慈善事業,對象更不分台海兩岸。除了在重大天災如台灣921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捐款救災以外,其創辦的明志工專、長庚護專與長庚醫學院(先後都已經升格為大學)都有免費名額供清寒原住民學生就讀,除免學雜費外並且提供膳宿與零用金,並且輔導就業。王永慶也長期透過旗下長庚醫院推動台灣器官捐贈,凡捐贈者醫療費用均有減免優惠,即使不在長庚醫院捐贈者也有喪葬補助金。此外,王永慶也捐款提供兩岸1700多位聽障人士安裝電子耳,近年來更捐資30億人民幣,推動在中國大陸興建一萬所希望小學。
2004年王永慶、王永在兄弟,將持有的台塑三寶股票與股利,以雙親之名,設立公益信託基金,從事社會慈善事業照顧弱勢,並將遺產捐給公益信託基金,希望王家不分家,子子孫孫、長長遠遠對社會盡一份責任。
2004年8月20日,由王永慶先生捐資約5500多萬元的漳州市華陽體育館開始投建。歷經1年零7個月的施工,於2006年3月基本完成,並於4月分正式投入使用。現今已成為漳州市的一個標誌性建築。[9]
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發生汶川大地震,王永慶的公司臺塑集團解囊一億元人民幣來協助四川成都與汶川等地區的震後重建工作。
財產
依據《富比世》雜誌2004年的統計資料,臺塑的王永慶,和鴻海的郭台銘,以身價都是28億美元,並列臺灣第一富豪,世界排名188名。事實上,王永慶最大的財產並非來自於國內,而是在美國。但一般認為王永慶個人財富被嚴重低估,其在全球財富排名應該在95名之前。
2005年臺塑集團獲利近70億美金(2100億新台幣),2006年5月台塑集團市值高達1.8兆新臺幣,王永慶個人財產54億美元。2007年臺灣百大企業當中,臺塑集團名列最會賺錢的臺灣企業集團,稅後純益高達新臺幣2190億7700萬元。2008年6月,《富比世》公布王永慶身價為68億美元,位居是年臺灣第二[10]。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臺灣申報遺產約17億美元,另外香港超過40億美元,而更大部份的財產則轉至美國,其總資產預估近兩百億美元(約6000億新台幣),臺灣實際首富。
家庭
王永慶有四位妻妾,分別是王郭月蘭、楊嬌、李寶珠、林明珠。
配偶子女備注元配 王郭月蘭(1919-2012):信仰基督新教,於2012年7月1日辭世。膝下無子是一位童養媳,父親郭粗皮,兄長郭耀霖。一直以來都居住在台塑集團位於台北市錦州街的房舍,視二房長子王文洋為子,並立明遺囑稱之為「我子」,將所有遺產盡予之[11]。晚年因輕微的��智症,長住長庚醫院VIP���房。二房 楊嬌(1923-2011):信仰基督新教,於2011年3月3日辭世。王文洋(1951-)信奉佛教亦喜好道教,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物理博士,1995年因呂安妮事件而選擇離開台塑集團,之後前往香港自創宏仁集團(Grace T.H.W. Group)。現任宏仁集團總裁。妻子陳靜文於2007年病逝。長子為王泉仁,長女為王思涵。王貴雲
(1947-)
夫婿陳徹。兒子為陳主望,現為威望國際董事長。致力於教會反同。王雪齡
(1949-)
大眾電腦董事長特別助理,與夫婿簡明仁共創大眾電腦集團。兒子簡民一為KKBOX的創辦人。王雪紅(1958-)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經濟碩士,與陳文琦共創威盛電子,後來結為夫妻;又與卓火土、周永明共創宏達電。現任宏達電董事長(威盛電子交由陳文琦管理)。王文祥(1965-)台塑關係企業美國J-M公司總經理,畢業於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三房 李寶珠(1935-):信仰佛教。王瑞紀李寶珠與其前夫所生。夫婿汪隆已病逝。王瑞華
(1959-)
台塑集團副總裁,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已離婚(1988-2018),前夫楊定一。王瑞瑜
(1962-)
台塑生醫董座,畢業於臺灣大學EMBA。已離婚(1993-2008),前夫李宗昌。王瑞慧
(1965-)
長庚醫院董事長。已離婚(1989-2004),前夫劉培森。王瑞容
(1967-)
長庚醫院特別助理,夫婿方國強(1997年—)。
王永慶在和李寶珠組成家庭之前,另外和林明珠(1935-2002)有非婚生子女2女1子,林明珠讓子女從繼父的羅姓。
子女備注羅雪貞羅文源長子羅念祖(1979-),在台北市東區經營茶飲店。長女羅愛名(1990-)羅雪映
台塑集團已故創辦人王永慶的四房子女的糾紛不斷。羅文源爆料,王永慶大房兒子王文洋曾要求羅雪映、羅雪貞驗DNA證明與王永慶的血緣,但兩人認為母親遭受污辱,因此與王家之間和解才破局。
接班問題
隨著王永慶逐漸邁向高齡,接班問題一直是臺塑集團最大的隱憂。1995年發生呂安妮事件,王文洋因婚外情打亂了王永慶接班部署,王文洋選擇離開臺塑集團。在王永慶的接班布局中,他很低調地進行接班作業。2001年為確保臺塑企業的永續經營,王永慶開始進行退休交棒計畫。以5年的時間,默默進行交棒布局,過程從成立決策小組、拔擢新的專業經理人、成立信託基金到轉變由長庚醫院持股組合。2002年4月,王永慶在臺塑集團總管理處下成立「五人決策小組」。2003年,王瑞華進入此決策小組,臺塑集團集體領導團隊變成「六人決策小組」,成員有楊兆麟、王瑞華、王文淵、王文潮、吳欽仁、李志村六人,作為集團接班的過渡平臺。其中王文淵與王文潮是王永慶弟弟王永在的兒子。2006年6月王瑞瑜加入六人決策小組,成為「七人決策小組」。2006年6月5日王永慶以90歲高齡正式宣布交棒,由胞弟王永在長子王文淵擔任集團行政中心總裁,王永慶女兒王瑞華出任集團行政中心副總裁,臺塑集團正式步入第二代經營。
王永慶在生前已經辭去長庚大學、長庚科技大學、明志科技大學三校董事長,由其三房之女婿楊定一接棒。
著作
談經營管理正篇 (洪建全教育基金會,1972)
談經營管理續篇 (洪建全教育基金會,1981)
談經營管理 (天下出版社,1984)
革心、革新 (台北:聯經出版社,1985)
走自己的路 (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生根、深耕 (台北:遠景出版社,1993)
王永慶觀點 (遠景出版社,1996)
王永慶把脈台灣 (台灣日報社,1997)
台灣活水 (台灣日報社,1997)
台灣願景 (台灣日報社,1999)
王永慶談話集(一)(台灣日報社, 2001)
王永慶談話集(二)(台灣日報社, 2001)
王永慶談話集(三)(台灣日報社, 2001)
王永慶談話集(四)(台灣日報社, 2001)
台灣社會改造理念(上)(台灣日報社, 2001)
台灣社會改造理念(下)(台灣日報社, 2001)
另見
台塑十寶
注釋
More information: Tap to expand …
外部連結
維基新聞相關報導:
經營之神王永慶因心肌梗塞病逝享年92歲
台塑關係企業
Tumblr media
0 notes
willpony · 5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提高AED搶救率 「好撒馬利亞人隊」讓患者和機器連上了 台中市長安醫院急診室主任陳治圩(右二)與他的團隊「好撒馬利亞人隊」,運用物聯網概念改善AED使用率低下的困境;創新且具體的想法獲得聯發科「智在家鄉」社會創新優等獎。圖/長安醫院提供 CPR(心肺復甦術)+ 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是近年力推的心跳停止急救方式,在政府努力下,全台公共場所各角落共有一萬台AED,但統計顯示台中市每年真正使用的人數僅約10件左右。長安醫院急診室主任陳治圩與他的團隊「好撒馬利亞人隊」,運用物聯網概念改善AED使用率低下的困境。 這個創新且具體的想法最近獲得聯發科「智在家鄉」社會創新優等獎肯定,以及頒給獎金20萬元。 陳治圩說,醫學研究顯示,及早使用AED能有效提升一倍以上心律不整病人的存活率,全台中每年約有2千多人發生心跳停止需要AED幫忙,但根據消防局報案地址統計顯示,其中43%報案地點的周邊300公尺內都有AED,但使用量卻只有個位數,根本問題在於有需求的病人找不到AED,而AED旁的民眾找不到病人。 因此陳治圩與長庚醫院醫師黃碩焜、台中市消防局義消小隊長楊明姿、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生黃彥霖、亞洲大學資工系碩士生吳嘉恩,組成跨領域團隊,並與工研院合作設計出外掛於AED的警示發報裝置和語音導航系統。 當消防局收到病患心臟停止的報案後,可以物聯網的方式將病患位置傳送到鄰近的AED並發出警報,並進一步透過語音引導周遭民眾將AED送至病患所在地,有效提升AED的使用率。 此概念原型機已在台中科博館等設有AED的公共場所進行進行實地測試,目前正積極尋求各級公部門、保全業者與民眾等不同利益關係人的參與協作。 陳治圩希望透過此案,將政府廣設AED的美意具體轉化為一個個活著出院的心臟停止病人,搶救更多生命,增加路倒民眾的存活率。
0 notes
peterchiublack · 5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民國大師
▼ 蔡元培(1868年01月11日-1940年03月05日,72) 梁啟超(1873年02月23日-1929年01月19日,56) 王國維(1877年12月03日-1927年06月02日,50) 趙元任(1892年11月03日—1982年02月25日,89) 張伯苓(1876年04月05日-1951年02月23日,75) 蔣夢麟(1886年01月20日-1964年06月19日,78) 胡 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02月24日,71) 梅貽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05月19日,73) 吳 宓(1894年08月20日-1978年01月17日,84) 陳寅恪(1890年07月03日-1969年10月07日,79)
葉企孫(1898年07月16日-1977年01月13日) 吳有訓(1897年04月02日-1977年11月30日) 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07月15日) 金岳霖(1895年07月14日-1984年10月19日) 錢端升(1900年02月25日-1990年01月21日) 陳岱孫(1900年10月20日-1997年07月27日) 梁思成(1901年04月20日-1972年01月09日) 林徽因(1904年06月10日-1955年04月01日) 徐志摩(1897年0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 張君勱(1887年01月18日-1969年02月23日) 吳文藻(1901年04月12日-1985年09月24日) 謝婉瑩(1900年10月05日-1999年02月28日)
▼梅貽琦從不明顯表示黨派色彩,唯一的原則是保護參與政治運動的大學生,讓他們免於牢獄。蔣南翔則在反右鬥爭中親手打倒四大右派教授;梅貽琦與黨化教育抗爭,堅持「教授治校」,蔣南翔則要求清華里「黨的組織,不僅在一般政治性的活動中發揮作用,而且必須在經常的教學工作中發揮作用。」 買辦的清華與革命的清華,教授的清華和革命領袖的清華,通才教育清華和「又紅又專」的清華。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4v3lgrq.html
▼葉企孫被稱為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物理學界最早的組織者之一,對中國物理學研究、理科研究、教育事業乃至世界科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楊振寧、李政道、王淦昌、錢偉長、錢三強、王大珩、朱光亞、周光召、鄧稼先、陳省身等人都曾是他的學生,華羅庚曾受到他的提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有半數以上曾是他的學生,因而有人稱他「大師的大師」。 政府發給葉企孫每月50元生活費。這時他兩腳腫脹,前列腺肥大,小便失禁,身體彎成90度。1972年5月,北京大學對他作出「敵我矛盾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的結論;6月恢復其教授待遇,也恢復了每月350元的工資,在北大中關村園給他分配了一套一室一廳的住房。 有一次,葉企孫在馬路上遇上錢三強,錢過來打招呼,葉馬上叫他離開,以免影響到他。
▼金岳霖 1966年文革開始,金岳霖作為「資產階級學術權威」被批鬥,革命派不准其搭公車去醫院看病,只讓金岳霖踩著三輪木板車去看病,藉此羞辱他,毛澤東對其說過:「你要多接觸社會」。
▼錢端升1957年錢端升被打成右派,在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了《我的罪行》的檢討,被迫離開教壇。1962年,高教主管部門要求「右派」的錢端升,組織幾個教師編譯一本教材《當代西方政治思想選讀》。文革時再次受到迫害。住所被紅衛兵占領。
▼梁思成文化大革命中,他被作為「復古」的典型而被批判並抄家,其所收藏的全部圖書資料都被沒收。抄家者在其家中發現屬於其故妻林徽因的胞弟林桓的中正式軍刀上刻有「中正贈」(中正為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名諱),這也成了他的一大罪狀。1972年,梁思成在貧病交加中去世。中共在文革後宣布對梁思成恢復名譽。
▼吳文藻1957年,被劃為右派,1966年文革被批鬥,住牛棚。1969年冬,到京郊石棉廠勞動,1970年夏在湖北沙洋幹校勞動。在此期間,仍然從事編譯工作。1979年摘掉右派帽子以後,被聘為中國社會學會、中國民族學學會、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和中國人類學會顧問。
▼冰 心(1900-1999,本名謝婉瑩)文化大革命時,冰心深受衝擊,被抄家,並被打進「牛棚」,於烈日下接受造反派批鬥。1970年初,年屆70的冰心,被下放到湖北咸寧的五七幹校接受勞動改造,直至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前,冰心與吳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黨和政府交給的有關翻譯任務。這時她與吳文藻、費孝通等合作翻譯《世界史綱》、《世界史》等著作,她曾在《世紀印象》一文中寫到:「九十年來……我的一顆愛祖國,愛人民的心,永遠是堅如金石的」。
▼吳宓和陳寅恪在1949年以後,雖天各一方,卻一直有書信往來。50年代吳宓就想南下探望陳寅恪,但直到1961年才能成行。雙目失明的陳寅恪知道吳宓要來,由夫人代筆,告知到廣州所應注意的事項。包括交通路線、車資幾何、飲食住宿等等,一一寫得清楚明白,甚至連帶多少糧票都想到了。 “兄帶米票每日七兩,似可供兩餐用,早晨弟當別購雞蛋奉贈,或無問題”。信末還不放心,又加上兩句話“現在廣州是雨季,請注意。夜間頗涼。”
XX 蔣南翔一到清華,就說,老清華是「一所打著國恥烙印、適應美帝國主義需要的封建買辦的貴族化學校,一所親美、崇美、媚美的典型的資產階級大學。」他所要做的「就是要深入教育改革,破除英美資產階級的舊教育傳統,逐步地把自己改造成為社會主義新型工業大學」。
0 notes
oecsports · 1 year
Text
「台塑燃星 點亮繁星」台塑燃星計劃邁入第13年 燃星計畫點亮眾多體壇繁星
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創辦人:王永在)長期致力推廣體育發展,自2011年起啟動「台塑燃星計畫」,針對網球、桌球、撞球、羽球等項目之潛力選手進行培訓,接著於2012年展開「台塑未來之星培育計畫」,提供資金讓選手在世界各地征戰磨練,並於2016年透過長庚醫療體系提供兩項計畫之贊助選手免費健檢、特約門診等服務,讓選手們擁有完善的醫療照護支持,得以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更無後顧之憂的迎接每一場挑戰。
Tumblr media
教育部體育署競技組副組長戴琬琳致詞
台塑燃星 點亮繁星
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創辦人:王永在)始終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這股信念,積極推動社會公益活動,特別在體育運動領域至今已贊助第13年,歷年累計贊助超過362人次,投入資金超過3.2億元,獲得383座國際賽冠軍,對於國內體壇貢獻有成!
Tumblr media
台塑企業總管理處資深副總李純正致詞
今年台塑企業透過「台塑燃星計畫」及「台塑未來之星培育計畫」贊助網球、桌球、撞球、羽球項目共計26位優秀選手,台塑企業希望透過兩項計畫傳遞力量給努力拚戰的選手,支持他們達成夢想,並為國爭光。
Tumblr media
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蔡文鐘致詞
此外,台塑企業贊助舉辦的國際職業賽事「台塑盃國際網球錦標賽」與「台塑盃亞洲花式撞球錦標賽」睽違三年復辦,不僅提供國內青少年及職業選手爭取積分、提升排名的機會,更是許多年輕選手累積經驗、挑戰職業賽的舞臺,已成為職業賽中具代表性的盃賽,且孕育出許多體壇明日之星。
Tumblr media
台塑企業總管理處資深副總李純正、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蔡文鐘與協會代表進行簽約儀式
Tumblr media
各協會代表致贈感謝卡片予台塑企業總管理處資深副總李純正
網球之星
網球項目受贊助選手,包含吳東霖和許育修,兩人去年先後勇奪生涯首座《ATP挑戰賽》單打冠軍,今年開季表現亮眼,吳東霖收穫《泰國ATP挑戰賽》單打亞軍,改寫個人最佳世界排名;許育修首度參加《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不僅連過三關勇闖會內賽,單雙打排名更擠身世界前兩百之列。
Tumblr media
中華民國網球協會副理事長廖海帆致詞
女子選手部��,葛藍喬安娜和楊亞依去年分別收穫四座和五座《ITF賽事》單雙打冠軍,世界排名同樣寫下個人新高。
青少年選手部分,包含《ITF青少年賽事》拿下兩座雙打冠軍的周曉風,《ITF青少年賽事》勇奪五座單雙打冠軍、目前國內18歲組男子排名第一的洪可浩,還有《ITF青少年賽事》收穫兩座單雙打冠軍的朱秝亞、《ITF青少年賽事》摘下四座雙打冠軍的蔡宇甯,共計8位。
Tumblr media
網球選手梁恩碩致贈感謝卡片予台塑企業總管理處資深副總李純正
桌球之星
桌球項目受贊助的選手包含「新桌球一哥」林昀儒、新星黃彥誠,以及桌球女將蔡昀恩與16歲小將鄭樸璿,共計4位。林昀儒近年賽季表現亮眼,曾收穫《東京奧運》混雙銅牌,目前世界排名混雙第2、男單第8。
Tumblr media
中華民國桌球協會理事長趙重光致詞
Tumblr media
桌球代表螘金花女士致贈感謝卡片予台塑企業總管理處資深副總李純正
撞球之星
今年撞球項目總共有10位選手接受贊助,其中包含《英國世界雙打賽》和《美國公開賽》挺進四強的「撞球小王子」柯秉中,《加拿大公開賽》封后、目前位居世界第7的陳佳樺,二月剛在《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摘下銅牌的吳坤霖,以及唐境霆、柯秉漢、謝佳臻、王婉菱、范育瑄、江水淨、呂翊瑄。
Tumblr media
中華民國撞球總會會長趙豐邦致詞
Tumblr media
撞球選手吳坤霖致贈感謝卡片予台塑企業總管理處資深副總李純正
羽球之星
羽球項目則贊助2022年攜手拿下《挪威國際系列賽》��雙冠軍的陳子睿與盧震。
Tumblr media
中華民國全民羽球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宜倫致詞
Tumblr media
羽球代表吳宜倫理事長致贈感謝卡片予台塑企業總管理處資深副總李純正
台塑未來之星
台塑未來之星計畫贊助2位網球項目選手,包含《印度Bengaluru ATP挑戰賽》和《西班牙Murcia ATP挑戰賽》奪冠的曾俊欣、2023年開季於《泰國暖武里ITF女網賽》摘下兩座雙打后冠的「小鋼砲」梁恩碩。
Tumblr media
全體貴賓與選手共同合影留念
今天26位「台塑之星」及「台塑未來之星」共同出席記者會,齊聲感謝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創辦人:王永在),長期以來持續推動台塑燃星計劃及未來之星計畫,選手們更誓言把握未來的每一場比賽及訓練過程,憑藉台塑企業支持的力量,持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目標朝2024年巴黎奧運邁進!
youtube
youtube
0 notes
Text
3歲女童先天罕病洗腎 「成人腎」植入搶救破國內紀錄!父母親曝治療歷程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慢性腎臟疾病因腎功能受到影響,無法將體內多餘的水分、廢物、毒素排除,需要透過洗腎治療。但和3歲的許小妹一樣是先天性腎臟疾病的孩童,小小年紀就要承受洗腎的痛苦,在身心、發育、生活都會受到影響。 幸運的是,許小妹在今年1月獲得腎臟捐贈,能夠透過腎臟移植手術,治療末期腎病。但臺北榮總兒童外科蔡昕霖主任表示,要將成年大小的腎臟成功植入孩童的腹腔中其實相當困難,尤其許小妹更是國內體重差距最懸殊的移植案例,手術極度危險,也極度困難。 許小妹先天多囊腎 治療曲折、影響甚鉅 3歲的許小妹罹患先天性多囊腎疾病,是相當罕見的隱性遺傳腎臟疾病。許小妹的母親表示,懷孕28週的時候,在桃園的區域醫院進行產檢,發現孩子有先天性多囊腎,在醫生建議下到長庚生產,生產後在長庚腎臟科治療。 但就醫的過程相當曲折,後來就近在部立桃園醫院治療,一開始都以吃藥控制,病情都相當穩定,但大概在1歲左右,…
Tumblr media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100frh · 4 years
Text
2020.09.26 - Golden Bell Awards part 2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Get this look:
👔 Viktor&Rolf
⌚ Piaget
👞 Giuseppe Zanotti
21 notes · View notes
Video
Can’t wait!
0 notes
lookgolfcom · 5 years
Text
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
羅裕霖@雅虎高球專欄 睽違十三年(2006-2019),由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主導的國家公開賽-第二十三屆2019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於一月十七日到二十日間,在高雄市大樹區的信誼高爾夫球場舉辦四回合、七十二洞比桿賽。這場復辦的國家公開賽,現任理事長王政松以國際大賽的規格舉辦,首度移師南台灣舉行,四天帶進12,124人次觀賽,寫下南臺灣高球賽進場人數最多紀錄。
Tumblr media
比賽最後由贏得日巡二十五勝,2012年日巡賞金后全美貞(Mi Jeong Jeon)以四回合低於標準十二桿的兩百七十六桿,首度來台,歡喜奪冠。南臺灣「屏東甜心」蔡佩穎以低標十一桿的兩百七十七桿,並居第二名。高雄地主陳宇茹以低標十桿的兩百七十八桿,並列在第四名。
這場女子國家公開賽復辦的規模超乎以往,總獎金總獎金八十萬美元。由女子台巡與女子韓巡賽共同認證,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高雄市政府共同主辦。
王政松展現這幾年不按牌理出招的裙襬搖搖式風格,王政松在頒獎典禮表示,「賽事睽違十三年再度復辦,這一路走來相當不容易,感謝贊助商、志工、賽事工作人員與各界的努力與支持,才能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強勢回歸!」
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比賽的源起,為1980年代,一個台灣經濟正在起飛的年代,同時也是台灣高爾夫選手在亞洲高壇攻城掠地的年代。
眾所皆知,那是涂阿玉席捲東瀛戰場的開始,台灣卻沒有一場像樣的國際女子高爾夫比賽。有鑑於此,在何應欽將軍和日本前首相岸信介的發起下,首屆名為「中日女子高爾夫友好邀請賽」的比賽,於1984年正式在台灣最具歷史意義的台灣(老淡水)高爾夫球場開打。
那一年的三月十日,以涂阿玉和樋口久子兩大中日明星為號召的四十位女子選手,在老淡水球場吹響了台灣女子公開賽的歷史號角聲。雙方各派二十位選手,除了計算個人成績外,雙方最佳成績之五位選手總合決定團體對抗賽的冠軍。經過兩��合三十六洞的比桿賽,台灣選手掌握住絕對的主場優勢,吳明月、黃玥珡、涂阿玉、蔡麗香以及劉依貞(劉素卿)包辦了前五名,當然也拿下了團體冠軍。
第二屆比賽轉戰新豐球場,涂阿玉和樋口久子再度聯袂參加,比賽依然維持上屆的三十六洞,不過團體對抗賽不再舉行。當年頂著日本LPGA賞金后三連霸(1982-84)的涂阿玉,在這場比賽中技高一籌,連續第二年為台灣保住冠軍,以及二十萬台幣的獎金。
前幾年屬於友誼性質的邀請賽,所以職業選手採取人人有獎的方式,業餘選手表現優異則頒發獎品。中日友好邀請賽接下來兩年的冠軍分別為吳明月和陳月霜,其中陳月霜在1987年成為史上首位封后位的業餘選手,黃玥珡獲得冠軍獎金。
隨著廣濟堂朝日高爾夫在1988年贊助這場比賽,並將納入廣濟堂亞洲女子巡迴賽的一站,開啟了台灣女子公開賽的國際化腳步,賽事名稱首度冠上國名,當時名為中華民國女子公開賽。自1982年起連拿六屆日本LPGA賞金后的涂阿玉,展現高人一等的球技,稱霸長庚球場。
1989年比賽因故停辦,不過1990年老淡水球場復辦時,總獎金由前一屆的四萬五千美元提高為七萬五千元,涂阿玉成功衛冕冠軍。1991年回到長庚球場,總獎金規模提高為九萬美元,二十五歲的李雯琳扳倒涂阿玉。隔年,涂阿玉擊敗黃玥珡,拿下個人第四座冠軍。
長庚球場接著又舉辦了多屆比賽,1993年獎金再提高為十一萬美元,這也是首度由外國選手支配領先榜的一屆比賽,日本選手永田富佐子(Fusako Nagata)打出低於標準桿六桿的二百一十桿,二至五名均為外國選手所佔領。
國際軍團接下來幾年都是賽事的重要因子,美國選手Karen Weiss(凱倫‧韋絲)笑傲1994年。看起來隔年冠軍又要被帶走了,不過曾經在美國LPGA拿下冠軍的鄭美琦在1995年穩住防線,以一桿之差擊敗英格蘭的Lisa Hackney(莉莎‧哈克妮),另一位日本選手淺野彰子(Shoko Asano)搶下1997年的桂冠。
年僅十七歲的業餘選手洪沁慧成為1997年的亮點,前兩回合的低於標準桿兩桿為全場唯一紅字,不過尾盤爆出七十六桿,也讓涂阿玉有機可乘,克服原本落後七桿劣勢。兩人在延長賽廝殺,洪沁慧在第十洞拿下關鍵的平標準桿,然後靠著涂阿玉柏忌,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冠軍選手。
第一球場在1998年接下主辦比賽的重責大任,不過老天爺並不賞臉,第一回合因為雨霧而取消,創下十年來首度僅打兩回合的比賽,另一位英格蘭人Helen Wadsworth(海倫‧瓦茲懷絲)帶走勝利。
睽違九年之後,1999年又回到老淡水的懷抱,涂阿玉掌握主場優勢,拿下個人第五座冠軍(含友好賽年代)。隔年在中環企業的贊助下,進入中環盃時代,轉進職業一年的魏筠潔,以六桿之差強摘生涯首勝。
2001年,黃玉珍在長庚球場大顯神威,三回合打出二百零八桿的歷史紀錄,不過好運顯然不站在她這一邊。曾秀鳯靠著後兩回合六十七和六十八桿的表現,以一桿之差險勝,二百零七桿成為賽史新低桿,也讓黃玉珍四度屈居第二。
林口球場在2002年成為台灣女子公開賽的新主場,不過命運就和1998年首度擔任東道主的第一球場相同,比賽因霧被迫縮短為兩回合。多次與冠軍擦身而過的黃玉珍,第二回合打出七十桿,以一桿之差擊敗印度的Smrite Mehra(史麥蒂‧米娜),拿下期待多年的勝利。
隔年回到林口球場,泰國選手Russamee Gulyanamitta(露莎美‧古莉安娜米塔)以五桿之差封后,成為第五位入主台灣女子公開賽后座的外國選手。
2004年改回1984年草創時期的友誼賽名稱-廣濟堂台日女子高爾夫中環盃友誼賽,總獎金來到十二萬五千美元。涂阿玉第六度封后,三回合二百零四桿,改寫三年前曾秀鳳創下的紀錄。
此後兩年的總獎金都是十三萬五千美元,不過比賽吹起了韓流,許多如今在LPGA佔有重要地位韓國選手,當年都參加了這場比賽,朴喜映(Hee Young Park)贏得2015年的冠軍,申智愛(Jiyai Shin)隔年以十七歲封后,而當時還是業餘身份的曾��妮,連續兩年屈居第二。
這場一直由中華高協主辦的國家公開賽,接下來陷入停辦的窘境,直到今年才恢復進行,並更名為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主場地更首度移師至南台灣高雄市大樹區的信誼高爾夫球場。
這場女子台、韓巡賽共同認可的賽事,世界排名積分直接拉高至韓巡賽的水準,現年三十六歲的全美貞,這趟台灣之旅開出2019年的紅盤,獨得18.5分,重返百大行列的八十八名,她賽前名列一百零九。
兩位並列第二的選手各得9.25分,只比前一週的日立慈善盃冠軍少了0.75分。蔡佩穎賺到生涯最高的一筆分數,排名從二百四十三推升至二百名,挺進二百大行列,而金旼宣從一百四十四變成一百二十二。
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提供新生代好手登上世界級舞台的機會,更藉由跨國合作提高賽事精彩度,帶給台灣觀眾不一樣的賽事體驗。透過賽事以「台灣」為名,不僅是台灣立足全球頂尖運動競技場的重要指標,更讓世界得以看見台灣高球的輝煌發展! 圖片提供/中華高協/鍾豐榮、葉勇宏攝影
0 notes
historysandwich · 2 years
Text
Tumblr media
【常威近代史】(六百二十四回)
民間武裝力量問題
1932年8月1號, 英國、美國、意大利三個國家同意中國停止繳付庚子賠款一年,荷蘭更答允將庚子賠款完全退還,見你咁窮,幫吓你手,反正夾硬要你還,你都冇得還。呢個世界上,債仔同債主嘅關係好得意,有借有還固然係好,但係世界艱難,好多時候,逼死個債仔冇卵用,債仔死咗,條數都係歸零,債主亦冇好處,反而幫個債仔翻身,等佢繼續還錢,先係上策。所以有陣時你見到,有啲債仔爭人好多錢,反而身光頸靚,全因為債主全力保住佢條命,仲會投資響佢身上,希望佢可以翻身還債。所以條數一定要夠大,三兩球當然追到你瘦追到你賣樓,但爭人三兩億,你就成為了寶貝,呢個邏輯,有好多人唔明白,亦即係「大到不能倒」嘅道理,「大」,係條數夠大。
8月1號,年初響松滬戰爭中被日軍炸毀嘅上海商務印書館今日復業。商務印書館,創辦於1897年,經夏瑞芳(1871-1914)、張元濟(1867-1959)等人嘅努力經營,已經成為國內出版界嘅巨頭,附設有東方圖書館同涵芬樓。前者藏書達到50萬冊,圖片、照片5000餘種,地方誌收藏之富居全國之冠; 後者涵芬樓係收藏善本書嘅專用書庫,不過兩個書庳均在淞滬戰爭中被焚燬,文化遺產損失慘重。
8月3號,蔣Sir仍然留守漢口,並且宣佈用六個月時間肅清鄂、湘、贛、皖、豫五省內嘅紅軍,努力剿匪。8月4號,中國化學會喺南京成立。8月6號,上一集有出場嘅「血魂鋤奸團」,年僅16歲嘅團員惲惠芳用炸彈警告銷售日貨嘅商店而被捕,各個愛國團體積極營救,又係一個「違法達義」嘅好例子,不過犯咗法,一樣要拉要鎖。同日,行政院長汪精衛因為同張學良嘅矛盾激發而要求辭職,汪精衛同時致電張學良,指責佢「未聞出一兵放一矢,乃欲以抵抗之名以事聚斂」,一句到尾,滿洲國成立前後,幾十萬東北軍冇出手抗日,但係退入關後又要國民政府出錢供養,情況實在相當詭異,我之前已經提過好多次,可能張學良有佢嘅理由,保留實力往往都係最佳選擇,出手抗日?分分鐘一鋪清袋,當然汪精衛睇唔過眼係你嘅事,伴君如伴虎,夾份做生意都要睇吓partner係乜嘢人?我或者明白張學良嘅苦衷,畢竟過橋抽板,反轉豬肚,自己都親眼見過,唔驚有鬼?
8月7號,山西大雨成災,祁陽、陽曲等30多個縣遭受百年未有嘅奇災,8號,汾河決堤,閻錫山嘅老巢太原被淹沒。其他地方亦都發生水災,根據上海《申報》報導,黑龍江省水災嚴重,災民達到36萬人,死亡人數接近3萬,無可歸者亦有12萬人,農業損失2000萬元以上,不過當時嘅黑龍江省應該係「偽滿」統治地區,偽滿州國有冇救災措施?歷史上當然冇記載鳥。
8月11號,蔣Sir致電河南省主席劉峙(1892-1971)、湖北省主席夏斗寅(1885-1951)及安徽省主席吳忠信(1884-1959)整練團防,即係要監管同規範化私人武裝力量,蔣Sir講:「民團組織含有安內攘外意義,民團革新為救國救亡唯一關鍵,望竭力領導,加以改造與訓練,並將現在團隊實情,及研究整理改造具體方案,克日具報備查,憑其效果,以知考績。」
落order要大力整頓民團,之前已經講過,世道紛亂,有錢人地主土豪劣紳牛鬼蛇神要保護自己嘅財富同埋領地,都會出資組織自己��保安隊或陀地武裝力量,鼎鼎大名嘅張作霖就係咁樣起家,其實亦都無可厚非,有冇睇過徐克嘅《黃飛鴻》?團練私人民兵團都可以好正義,甚至擔任起救國救民嘅民間武裝力量角色,正如當日太平天國之亂,清朝軍隊江南大營被李秀成同陳玉成打到一棟都冇,如果唔係有曾國藩李鴻章嘅民間團練救國,滿清王朝一早已經係1860年前後收皮。後來李鴻章嘅私人部隊,甚至發展到成為國家級武裝力量——有當時嘅核設施——「北洋艦隊」!民國早期嘅民團,大多數冇統一名稱同編制,梗係冇喇,黑社會嚟架嘛,唔通叫黑社會將本「花冊」交畀警察保管?1927年國民政府規定各省成立保安處,統一管理地方武裝力量。1929年7月,國民政府公佈《縣保衛團法》,規定縣地方政府一切武裝力量均改組為保衛團。但實質結果,卻是保衛團為地方土豪劣紳把持,為所欲為,上下其手,引起民憤。於是今日,蔣Sir決定對民團進行再改造,民團嘅整頓條例,將於下一年1月公佈。
地方私人武裝力量,其實就係「軍閥」嘅搖籃,任何國家要搞大一統,必先要肅清地方武裝力量,呢個亦係一個正常社會唔可以容許黑社會社團存在嘅原因。晚清最後50年,倚靠南方私人武力去維持中央政府權威,實際上係一個異數。或者慈禧太后同李鴻章都實在太聰明,後者明白「帝王權威」係團結帝國存在嘅最後一根意識形態稻草,一旦瓦解,就會天下大亂,天下大亂,李鴻章亦冇信心自己會成為唯一嘅得益者,反而要負上亂臣賊子嘅惡名遺臭萬年;前者則利用後者嘅「遠見」同「顧慮」,以儒家哲學忠君愛國思想意識形態捆綁後者嘅「忠誠」,兩人秘而不宣其真正動機,結果將一個龐大清帝國苟延殘存多半個世紀,慈禧太后同李鴻章二人身上,真正可以教大家一個成語,叫「深謀遠慮」,因此兩個人都積極反對打一場甲午戰爭,只係世上傻仔何其多,主戰嘅光緒帝正正就係其中一個。
#常威💀 #蔣介石平反系列 #中日戰爭 #民國歷史 #佛經抄寫員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