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語言仍有其美麗之處
literalchuhsien · 2 years
Text
外來語
以前父親會說:「如果你沒辦法清楚表達,那表示你並不真的了解。」
這樣的論斷,足以讓十歲的我一時語塞。但我始終無法服氣:
第一、我們怎麼會把語言這種充滿限制性的東西依賴成如此全能的工具?
第二、若說我所體會到的事情,至今都沒能產出足夠精確表述的語言呢?
拿最近很夯的靈性經驗來說,很多人會因為他們說得不清不楚而認為不可置信。但靈療這類的事情著重在「 體驗 」與「 自我執行 」,加上人類在這方面的語言尚嫌缺乏的狀態下,清楚表明 ——本身就是件相對困難的事情。
這有點像「 使用外來語 」的狀況,而靈性說目前仍有點像「 多數人類語言的外來語 」。
今天你對一個從來沒有吃過布丁的人介紹說,這個東西叫布丁喔。「 布丁 」這個詞完全無法「 真正意義上 」地代表布丁,布丁只是類似布丁這個東西的「 姓名 」而已。這兩個字無法彰顯布丁任何本質,容易讓沒有吃過布丁的人否認了布丁。雖然布丁一點也不在意被誤會,但它是極有可能真正存在的事物,就算我們沒有更好的單一詞彙來代表它。
當然,現在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吃過布丁,我們在提起布丁的時候,自然能夠順暢地想起布丁的質地、顏色、香氣和Q彈程度。儘管辭不達意,我們卻不會去質疑布丁的有效性。但這正是因為我們「 真的體會過 」布丁,而不是「 藉由布丁這個詞 」了解布丁。
所以靈性說這個東西,目前還有點像一顆新的布丁。吃過的人還不夠多,布丁又尚未有足夠的語言來描述、貼近它,我們使用的也不過就是撿拾它身旁的零碎來拼貼(就像當對方不知道布丁的時候,我們可能開始選擇雞蛋、牛奶來說明),等待全盤的掌握和理解。
8 notes · View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