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Yahoo論壇/李正修】英國深陷脫歐泥淖 梅伊兩面不討好
作者為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今年1月15至16日的24小時間,英國政壇歷經前所未見的驚濤駭浪。梅伊首相主導的「脫歐協議」遭國會以432票比202票的高懸殊差距否決。好玩的是,那些拒絕梅伊脫歐議案的同黨議員,卻在短短不到24小時內的不信任投票案裡回頭支持她,因為他們更討厭工黨的柯賓領導政府。
經過梅伊多方奔走及政黨協商,國會29日通過同黨資深議員提出、與「脫歐協議」相關的兩項修正案(俗稱B計畫),除了正式表明拒絕無協議脫歐的建議案外,當以要求撤除避免在愛爾蘭出現「硬邊界」的「邊境保障措施」(backstop)更受矚目,因為這是多數國會議員不支持脫歐協議的最主要因素。
然而,歐洲包括歐盟理事會、歐盟執行委員會、歐洲議會及重要國家領導人等,都嚴正拒絕重新談判,讓梅伊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由於距離正式脫歐日期不到2個月,倘若英國政府遲遲找不到新方案說服國會及歐盟,誰都不能排除出現無協議「硬脫歐」的可能性。
脫歐背景
自英國兩年多前通過「脫歐協議」(Brexit)後,整個國家就陷入「脫歐vs.留歐」的拉扯戰,不僅經濟發展嚴重受挫,政局也因此終日紛擾不休,對曾自詡為「日不落國」的英國人來說,正所謂情何以堪。
此次整個「脫歐」過程可用「荒腔走板」來概括,前後兩任保守黨首相皆被拖累,由於兩人的多數政府席次皆靠他黨支援,國會領導威信不足以服眾,故至今仍難尋化解僵局之藥方。
力推脫歐公投的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原先自信滿滿,以為多數國人會力挺英國留在歐盟,因此欲以公投來鞏固政權,也順帶安撫蠢蠢欲動的蘇格蘭獨立運動。怎知事與願違,2016年6月舉行的脫歐公投案竟然以51.89%低空闖關,導致他被迫離開唐寧街10號。繼任的德雷莎梅伊(Theresa May)承諾會推動後續的脫歐協商並完成協議,於2019年3月29日正式脫離歐盟。
事實上,英國長期以來就存在「疑歐派」與「親歐派」的拉扯,對於與歐盟整合的立場有極大差異。英國於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市場的原因單純基於經濟因素考量,所以對可能失去部分主權象徵的政治整合向來興趣缺缺,也是唯一沒有加入歐元區的主要會員國,因為怕失去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
不過,歐盟的成立後,日益繁複的政策與法規逐漸取代倫敦政府的部分功能及立法權,導致越來越多英國人感到不安,卻忽略英國實際從歐盟獲得更多補助。根據民調顯示,支持脫離歐盟的聲音於2012年達到高點,56%的英國人希望完全擺脫歐盟,只有36%力挺留下。其後的幾次民調也顯示雙方陣營相當接近。
脫歐協議焦點
作為歐盟會員國,英國其實享有許多優惠與便利,尤其在貨物、服務、資本和人員自由流動原則上,彼此互動日漸頻繁。然而,因越來越多歐盟會員國的人民來到英國工作定居,許多工作機會及社會福利被其他國家居民分享,導致英國人倍感威脅,加上難民潮及恐怖攻擊造成歐盟負擔,都加深英國對繼續留在歐盟的疑慮。
此次脫歐協議的最大焦點,就在於英國離開歐盟後,北愛爾蘭的邊境管制問題,因為這將是「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K)與歐盟國家的唯一土地邊界。根據梅伊政府與歐盟達成的「邊境保障措施」(backstop)的內容,若英國在正式脫歐後的21個月內,無法與歐盟達成新貿易協定,北愛爾蘭將繼續留在歐洲單一市場,成為英歐商品自由進出口區,直到雙方獲致共識為止,且後續北愛的地位變更需經歐盟同意。這樣的安排讓脫歐派無法接受,認為這可能導致北愛爾蘭無限期地留在歐盟,形成英國內部的「一國兩制」。
不過,由於英國與歐盟仍舊為了如何安排北愛邊境檢查而傷腦筋,而且英國警方擔心,重啟這種實體邊防將成為異議份子的攻擊目標,反而讓好不容易有進展的「北愛和平協議」受到阻撓,因為目前兩者邊界是「無障礙狀態」。雙方若未能就此爭議盡快取得共識,硬脫歐惡夢恐將成真。
脫歐解方
脫歐時程曠日廢時,但人民的直接感受最明顯。據統計,英國家戶實質所得已減少900英鎊,經濟成長下滑,英鎊匯率大幅貶值,尤其許多跨國企業紛紛將在英國總部移往其他歐盟國家。其中,僅僅金融業的出走,保守估計高達一兆美元,更不用說這些問題對英國人帶來的心理壓力及實質衝擊更難以衡量。
更嚴重的是,英國必須舉債以便給付歐盟高達500億美元「分手費」,而農村地區相對地也將失去歐盟的龐大補助,這些都是尚未出現、但未來必須面對的棘手問題。在各方都無法提出解決方案的情況下,推動結束脫歐鬧劇的第二次公投或直接由國會否決脫歐案的呼聲逐漸浮上檯面。
據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若現在舉辦脫歐公投,留歐派將以12%優勢勝過脫歐派,這是在野黨及多位工商界領袖菁英多次呼籲及支持的。可惜的是,梅伊已經拒絕舉辦第二次公投,也不接受由國會表決,縱使歐洲法院日前已經裁定,英國可片面撤銷脫離歐盟決定,但梅伊已表示,「我相信我有責任實現英國人民離開歐盟的指示,我也有意這麼做」。
英歐關係的未來懸而未決
英國本來就有孤立的外交傳統,因為更能自主依據價值判斷追求國家利益。英國想與歐盟維持友好的經貿及關稅互惠關係,卻想拿回對外關係的主導權,近期積極想介入南海事務並在東南亞設立軍事基地,似乎是英國在為正式脫歐後的全球定位做準備。
英國與歐盟關係的未來,掌握在梅伊政府手裡。這位自詡為「鐵娘子」繼任者的英國第二位女首相,能否展現其辯論長才說服歐盟國家接受修正案,又或回頭要求同黨議員支持她的脫歐B計畫,不久的將來就會有答案了。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Yahoo論壇/包淳亮】亞馬遜老闆貝佐斯 與他的富豪鄰居們
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網路巨頭亞馬遜最近新聞不斷;其一是市值超過一兆美元,躍居世界第一;其二是「第二總部」塵埃落定,選擇了紐約與華府近郊,設立兩個第二總部;其三是老闆貝佐斯(Jeff Bezos)宣布離婚。
亞馬遜總裁、華盛頓郵報老闆貝佐斯選擇了華府設立第二總部,並不令人意外。華府附近有大量高科技人力資源,也有亞馬遜期待的「公共交通」與市區氛圍,而且早在2016年,貝佐斯就已經在華府核心區以2300萬美元購買了一棟「豪宅」。他購買這棟房產的價格,當時在華府刷新紀錄。該房產前身是一座紡織博物館,室內面積達2.7萬平方英尺(約760坪)。
他選擇的居住地區叫卡洛拉瑪高地(Kalorama Heights),超過六位美國總統曾居住於此。例如與貝佐斯這棟豪宅相隔一戶,就是一戰後期擔任總統的威爾遜的舊宅。從這兒往西北邊走大約五百公尺,就是當朝公主伊凡卡與夫婿庫許納在華府的住處。再往北走三百公尺,就是歐巴馬卸任總統前後在華府購買的住宅。(欲看華府豪宅的讀者,自行點開超連結!)
另一方面,川普上台後,他那些億萬富豪等級的閣員,例如財政部長努欽(Steven Mnuchin),與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都在緊鄰卡洛拉瑪高地的西北處的麻薩諸塞高地,耗資一千餘萬美元購買房地產。這一地區是華府的豪宅區,也雲��了大量的大使館,包括不遠處的「雙橡園」。
過去華府的地方政治,曾長期黑人主政。內戰以來,華府一直是黑人的麥加或者燈塔,但過去20年華府人口持續以上萬的速度增長,新居民則多是腰纏萬貫的金髮白人。另方面,華府郊區本來就是全美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按照收入中位數計算,美國四個收入最高的縣,包括維吉尼亞州洛登縣(Loudon),瀑布教堂市(Falls Church City),費爾法克斯縣(Fairfax),以及馬里蘭州的霍華德縣(Howard),都在華府附近。不過華府的精英,長期滿足於三臥室殖民地風格的住宅,並且通常是雙薪家庭,這與紐約和洛杉磯頗為不同。
我覺得,美國「軟實力」的一大優勢,就在於其政治的公開性。葡萄牙前歐盟部長Bruno Maçães,在1月6日的《紐約雜誌》上發表了談2039年的世界一篇短文:〈西方將是中國廣大的權力海洋中的孤島〉。這篇文章將「一帶一路」與「西方」這個概念相提並論,認為中國將主導這個秩序。
他認為,這個秩序的「基本結構與過去一百年的美利堅帝國沒有什麼不同。 但其內容與方略的核心價值則是非常不同的。『一帶一路』將成為一個占卜者,聖徒和幽靈的世界。說占卜者,因為這是一個面向未來的世界,人們試圖猜測它將會是什麼。說聖徒,因這將是一個道德關係比現在更重要的世界,中國會覺得值得其他國家感激,其他國家必須尊重其力量。說幽靈,因它會非常不透明。啟蒙思想,也就是透明、理性和責任感,將不再是核心。這將是一個非常類似於美國國防部安全許可級別的世界。有些人會知道所發生的一切,其他人只知道一點,還有一些人甚麼都不知道。因為一些議題將不會在報紙上公開談論。」
他的這個結論讓我有點不安,但經過一番咀嚼,我想其中還是有一些道理。只不過在這個媒體娛樂化、訊息分眾化的世界,恐怕不管是不是中國主導的世界,政治都將更是少數人才能稍微精熟的領域。而網路大亨,恐怕會是政治家眼中最需要被規管的一群人吧!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Yahoo論壇/包淳亮】封鎖華為,呼喚著「洋倒爺」的誕生
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
Tumblr media
美中貿易戰與華為,又佔據了兩岸的頭條。不過美國當前最大的政治,仍是藍紅雙方的惡鬥,仍是以界牆為標誌的白人與拉美裔之間的種族鬥爭。美國輿論對美中「貿易戰」的關注度,與此不在一個量級。至於華為的爭論,乃至於孟晚舟的事件,只要心念一轉,倒不必想的太過可怕。
我認同工商時報去年12月12日社論的一些分析,「孟晚舟事件雖然具有高度的戲劇張力,對於習近平與川普營造的貿易和解大局,並不會帶來實質的破壞」,更關鍵的是,華為「退出美國是既定的決策」,同時「大陸5G的發展並不會因此遭到實質的影響,企業發展的進程不會遲延,5G的技術照樣推進」。
退一步海闊天空。高科技產業,特別是網路通訊科技,會對大國的國家安全造成深遠影響,任何大國都不敢掉以輕心。華為向外攻城掠地,對許多「西方國家」確實是一個「國家安全」層次的議題。中國人看清這一點了,放下了,也就無所謂「戰」了!中國人要照顧科技「弱勢」者的緊張情緒,就像過往中國弱勢時,也神經兮兮的要微軟交出原始碼;到現在輿論尚未居於上風,就還是嚴厲管制社群網路與媒體。
華為提供了最優秀的手機、與最新的移動通訊技術,美國或其他一些國家想要加以封鎖,卻彷彿是許多華人感覺「天要塌了」。如果把這件事反過來講,是擁有「最優秀的手機與最新的移動通訊技術」的國家,對某些推動「經濟���民」的國家發起了「經濟制裁」,感受就完全不同。
目前的趨勢,大概美國確實需要拉著盟國,建立一套高科技產業的保護防線。不是像過去那樣,為了防止科技外流,而是相反的,為了保護國內市場,免受中國廠商的佔領,並藉此維護本國相關產業的存續。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說,這其實挺合理的,完全不會讓人感到意外。至於因此得讓美國人與美國盟邦的人民,得花費較多錢、享受較差的服務,那也是不得不爾!關鍵不是華為,是美國人要愛國,因此得忍受。因為美國封鎖華為而感到難受的,應該是美國人,不是中國人。
現在與此不同,是中國人感到難受,因為中國人丟了市場;美國人還不知道難受,則是由於還不知道中國高科技產品的物美價廉的程度;這是中國產品形象還沒有全面崛起所致。不過美國人的不難受,和一些對外界訊息掌握有限的北韓人的不知道難受,其實是異曲同工。
中國曾經被封鎖,現在伊朗還被制裁。是那些被封鎖的國家、買不到最好的產品的國家的人民,應該為了封鎖感到不滿,還是那個能夠享受最優秀產品的國家的人民,應該感到不滿?隨著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崛起,讓一些西方國家相關科技業者左支右絀,乃至於發動政界進行保護主義的封鎖圍堵,這個問題會愈來愈尖銳。
就算封鎖華為,也不能讓不再誘人的iPhone手機繼續在中國市場收割超額利潤;就算全面封鎖中國的高科技產業,也不能讓其他所有市場都唯美國是從,反而只會讓各國驚覺力量的天平,已經傾斜到一個美國人慌張失措的程度。
中國曾經有「倒爺」之說,其背景是管制經濟下個價格扭曲。當中國的東西便宜又好用,而西方國家卻對許多中國產品封鎖限制,我們將會看到新時代的跨國「洋倒爺」的出現。
又及,在寫完這篇文章後,我在《外交事務》看到〈華為是貿易戰的卒子嗎?〉一文,強調了美國官方與媒體目前對華為的間諜指控,還沒有看到堅實的證據,美國應該避免濫用司法,以免損害其軟實力。作者Robert Williams是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的執行主任;這個機構是蔡崇信2016年捐款三千萬美元成立的。蔡崇信是蔡中曾(Paul Tsai)的兒子,兩人都是耶魯大學的法學博士,擁有中華民國籍的蔡崇信也是阿里巴巴集團的副主席,身家近一百億美元。蔡崇信的妻子吳明華,則是前台北市長吳三連的孫女。在川普時代,這一類的人際網路可能比之前更加重要。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Yahoo論壇/蔡增家】無罪卻懷璧其罪—再見了平成時代
Tumblr media
日本明仁天皇即將退位,圖片來源:AP
今(2019)年是平成三十一年,也會是平成時代的最後一年,只是距離四月三十日,日本新天皇就位還有將近三個月的時間,但是,日本人民卻早已在瘋迷於猜想新的國號,期待新天皇的來臨,彷彿希望早點告別那個「不堪回首」的平成時代。
只是,平成時代真的有那麼不堪回首嗎?
其實,對於許多日本人來說,整個平成時代就像一部經濟衰退史,因為自從1989年日本平成天皇即位之後,日本便從泡沫經濟的高峰轉向經濟衰退的深淵,從此之後一厥不振,由於戰後日本經濟最長的衰退期,都是籠罩在整個平成年代,於是,日本經濟學家便把它稱之為「平成不況」,從此之後,平成時代便成為經濟衰退的代名詞。
對於三十世代的日本年輕人,他們出生在失落的十年當中,成長於失落的二十年,如今還要面對即將到來失落的第三十年,他們從未分享到戰後日本高度經濟成長的甜美果實,但是卻嚐到日本少子高齡化、財政赤字高攀的苦果,這讓他們對於平成時代,自然沒有太大的好感。
而對於六十世代的團塊世代,他們出生於戰後的嬰兒潮,成長於七零年代的神武景氣當中,如今在退休之際,卻要面臨消費稅提高、老年破產的窘境,他們在年輕時,是日本戰後經濟高度成長的背後推手,但在臨老之時,卻發現若不再退休就業,將會成為下流老人的困境,這讓他們對於平成時代,自然頗多怨言。
然而,如果把視角放大來看,平成時代其實是日本戰後經濟的轉型期。
二次大戰之後,日本以官僚為主導的方式來全力發展經濟,那是在美國的羽翼下以及市場保護主義下,所形成一套日本型的資本主義,這套日本型的資本主義,只有在封閉型經濟體下才能運作,一旦面臨全球化的浪潮,便會開始逐步瓦解,而1990年即位的平成世代便正逢其時,讓日本面臨經濟轉型的陣痛期。
再從實證的歷史來看,平成時代只是日本經濟衰退的代罪羔羊。
美國為了要讓日本打開國內市場,便於1985年聯合英法德等工業國家,以簽署廣場協議來迫使日圓大幅升值,日圓的大幅升值形成1985-1990年期間的日本泡沫經濟,而1990年平成天皇就位時,便正好面臨日本泡沫經濟的瓦解,日本經濟也從此時開始走向衰退,這只能說是平成世代,來的真不是時候。
平心而論,如果沒有平成世代這三十年來的經濟轉型,絕對不會有現今安倍經濟學的甜美果實。
在平成年代,日本政治逐漸從過去的派閥政治轉向民主政治,小泉純一郎的美女刺客策略,讓許多黨內大老紛紛退位,讓年輕世代紛紛出頭,完成自民黨內世代交替的階段性任務;而日本經濟也從過去的官僚主導逐漸轉向多元決策,在民主黨執政時期,以政治家主導來改變過去官僚主導的運作模式,讓日本決策體系更透明化及公平化;最後日本社會也從過去的封閉體系逐漸大開大門,安倍改變過去排外的慣例,大量引進外來勞工,以彌補國內勞動力的嚴重不足,這項政策被稱之為日本的二次開國。
由此可見,沒有平成時代長達三十年的改革陣痛期,日本不會有現今的強力反彈,沒有歷經平成世代三十年的經濟不況,日本不會警覺來自中國大陸經濟的強力挑戰,沒有平成世代的經濟衰退苦痛,日本不會齊力走向全面性的改革,那是一種淪為第三大經濟體的集體恐懼感,也是對於戰後聯美制中戰略的高度不信任感。
因此,我們必須要以更高的視野來看待平成時代的功與過,在今年元旦,日本皇宮前聚集數十萬民眾來為即將退位的天皇拜年,可以了解日本人對於平成時代是存在著複雜的情感。
而一向迷信的日本人,希望透過更改國號來改變國運,只是,在制度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又要如何期盼新天皇能夠改變日本呢?因此,平成無罪,但它卻懷璧其罪。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阿根廷:一個「牛肉王國」的崛起與衰落
作者:林志都/南方之南
Tumblr media
談到阿根廷的經濟時,很難不談到當地出產的「牛肉」。即使阿根廷也出口小麥、黃豆等穀物與其他肉類,但牛肉對阿根廷人來說不只是一種主力出口產品,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地美食,更是國家品牌的象徵。
阿根廷人「獨尊牛肉」的起源
幾世紀前,當歐洲移民來到阿根廷,很快就發現這裡一望無際的彭巴草原與南方的巴塔哥尼亞非常適合畜牧業,因此立刻引進牛羊來放牧;而這也間接導致了阿根廷居民獨尊牛肉的飲食習慣。
事實上,阿根廷人對於牛肉的偏好也是歐洲移民帶來的習慣之一。大家或許不知道,牛在歐洲飲食上,一直佔有獨特的地位:不管是英文的"meat",或是西班牙文的"carne",「肉」這個字在歐洲通常就代表「牛肉」;同樣的事也發生在英文的"milk"或西班牙文的"leche"上,若不加任何形容詞,「乳」通常指的都是牛乳。
對過去的歐洲人來說,最好吃的肉類莫過於牛肉,而阿根廷人也承襲了這樣的想法,所以他們的餐桌上幾乎看不見阿國長達 4,000 多公里海岸線所能供應的水產──除了無鬚鱈(merluza)魚排及偶爾能見到幾片炸到乾癟、韌如口香糖的花枝圈。
當地畜牧業的拓展,當然也與歐洲移民打算善加利用、以供應歐洲母國市場肉品的算盤也脫不了干係。原本只能以鹽漬或風乾方式出口至歐洲的阿根廷牛肉,也在英國人引進鐵路與冷凍技術後,能夠以更快速、更加保存原有風味的方式出口至歐洲;而毫不意外的是,主要市場之一當然就是英國。
由於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相反,阿根廷牛肉剛好可以填補北半球冬季的牛肉需求。從此阿根廷牛肉在歐洲市場便打開了名聲,之後這樣的知名度也廣傳至美國與加拿大。讓一向習慣從美國進口牛肉的我們感到訝異的是,美國人居然會特地從阿根廷進口牛肉!由此也可看出阿根廷牛肉在歐美的高評價。
阿國牛肉的特色是嫩度:最高級的肉通常是小牛肉,在廣大草原上的放牧使得牛隻運動量足、脂肪不多但鮮味十足。而隨著牛肉與其他農產品在歐美市場的暢銷,阿根廷的經濟也開始快速成長──在 1914 年歐戰爆發之前,阿根廷經濟曾創下連續 43 年成長超過 6% 的世界紀錄,至今仍無國家能打破。
阿根廷人對牛肉的熱愛,也反映在阿根廷的飲食上。阿根廷的國菜"asado a la parrilla"(或簡稱"asado")就是炭烤牛肉,直接將大塊新鮮牛肉丟在烤架上,以炭火慢烤,烤熟後再以鹽、胡椒微做調味;在鄉村,人們更會豪氣地直接將小牛破肚攤開,直接以鐵架撐開四肢架在柴火堆旁烤。上桌後,沾點阿根廷香草醬 chimichurri,或是我個人偏好,以碎洋蔥與番茄製作的「克里歐醬」(salsa criolla),就是阿國人心中的夢幻美食。
靠出口牛肉致富,教育普及率卻依然低落
阿根廷人堅信:不管政治經濟如何改變、不管科技如何進步、不管社會趨勢如何改變,人總是要吃飯;而品質好的阿根廷牛肉,一定有它的市場,對吧?這樣的真理就像歐洲是人類文明的燈塔、科技的發明地、支撐世界經濟的大市場一樣,不會改變。而如果可以靠著歐洲與全世界對牛肉源源不絕的需求來支撐國家經濟,又何必要推廣教育、研發其他技術,甚至改善各種基礎建設,來發展其他產業呢?
也許就是因為如此,即使阿根廷一直到了 20 世紀初,都是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但是它的教育普及率卻低得可憐。1895 年,同樣是以農產品出口為經濟命脈的美國大城芝加哥,識字率高達 95%;相較之下,身為一國首善之區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居民,文盲比率居然超過 75%。
當然,這可能與布京身為海港與首都,有許多來自外國與鄉村的中下階層移民有關,但是仍然可以看出當地人對於教育的不重視。過去的畜牧與農耕生產模式,本來就不需要高等教育與技術;但過往阿根廷政府未曾發現的是,實際上讓阿根廷牛肉得以打開更多更廣大市場的──是「鐵路」與「冷凍技術」這兩項當時的尖端技術。
內憂外患之下的阿根廷畜牧業
而眾所皆知的是,在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再也不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了;阿根廷牛肉最大市場之一的英國也不再是世界霸權,只能靠著流行樂、金融業、皇室以及最近的脫歐議題來刷刷存在感。世界新霸權與最大市場的美國,本身就是世界最大牛肉生產國之一,美國對於阿根廷牛肉的需求,也只限於供應給少數挑嘴的饕客。
同時,在二次大戰之後,亞洲經濟崛起;畜牧業,尤其是牛隻養殖,普遍被認為是製造溫室氣體的元兇之一、純素主義(veganism)興起;相較於阿根廷牛肉強調的新鮮,「熟成牛肉」在美國的炒作下成為一種風潮(其實熟成就是放在低溫下讓牛肉慢慢腐壞啊);油花多的和牛肉也從日本市場的獨特偏好,漸漸被越來越多的全球消費者所接受;科學家開始研究由牛肉細胞培養出的「不殺生」牛肉;就連在南美洲當地,阿根廷鄰國巴拉圭的畜牧業也在阿根廷經濟不穩定,及政府錯誤的政策下受到嚴重打擊時,致力改良,讓牛肉品質與阿根廷牛肉足可匹敵,成為阿根廷牛肉最大的競爭者之一。
而阿根廷的畜牧業者,對這些可稱為是「內憂外患」的變化完全不知該如何應對。他們既未能效法西班牙的伊比利豬一般,成功在亞洲與其他新興市場打響阿根廷牛肉品牌,也未能針對牛肉做更進一步的加工,或是打出其他的加值策略。
在同樣的產品賣了兩百年後,阿根廷的主要出口產品仍然是牛肉與穀物;只不過過去的小麥被黃豆代替,而中國也成為阿根廷黃豆與牛肉最大的市場之一。乍看之下似乎還好,但是若將阿根廷與台灣比較,就可以發現我們兩國之間的差別:在 19 世紀末,台灣主要的出口品也是農產相關的木材、樟腦、茶葉;但是現在台灣主要的出口品是電子零組件、資通訊產品、基本金屬與其製品,以及機械。由此可以看出台灣的產業成功由農業轉型成為精密製造業,而阿根廷的產業經濟卻未曾改變。
在嘲笑阿根廷「經濟依賴」的盲點之前⋯⋯
聰明如你,一定會嘲笑阿根廷人民與政府目光如豆、食古不化、夜郎自大、毫無遠見,無視世界潮流與經貿情勢的變化。不過同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台灣,例如:還有許多企業,冀望用過去的廉價勞工與土地成本,來與中國產品拚低價;或是還有人在中美貿易戰未熄之餘,繼續鼓吹「錢」進中國市場──即使根據去年年底《天下雜誌》的調查,大部分的台灣企業家都已經因中國本身的內外因素,決定棄中國而加碼投資興起中的東協各國。
過去,我們靠著台灣與中國便宜勞動力與犧牲環保所達成的「經濟奇蹟」模式,或是當年部分人靠著崛起的中國市場賺大錢的作法,都成為我們心理上故步自封的限制──正所謂「被自己的勝利所打敗,被自己的成功所限制」。過去的成功模式與榮光,往往正成為面對不斷變動的現況時,想要改變的阻力──無論是阿根廷的畜牧業、日本或台灣的部分製造業皆然。
當我們在批評阿根廷不重視教育所導致的後果時,我們那幾十年來的教育結構至今也一直未曾改變──注重背誦、強調正確答案、重視分數,而非理解或能夠運用知識的教育,是否也該替經濟的停滯負起責任?
事實上,台灣在某些方面也有著與阿根廷非常類似的問題,如將所有資源集中於一地的「巨頭症」(macrocefalia)。在下一篇關於阿根廷的文章中,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問題。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阿根廷──一個「牛肉王國」的崛起與衰落》,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聯閱讀】 把「西式」文明裝入「日式」餐盤:日本庶民美食「飯咖哩」與「牛鍋」演變史 「天啊!他居然說要跟我 share 牛肉?」──印度老闆分享跨國人才不一定擁有國際觀
作者簡介:
台南人,國中時移居阿根廷。阿根廷薩爾瓦多大學心理系畢業,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第一屆畢業生。曾任對拉丁美洲業務、西班牙文譯者、口譯、對大使館與代表處聯絡人等職務。喜歡寫作、虛擬世界、電影電視小說動漫歷史書籍、從國際看台灣,從台灣看國際。因為由出生地的南方府城古都,移居到更加靠近南極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比南方更南方的生活經驗,使得觀點從此不同。都四十幾歲了還單純地相信世界會更好,台灣會更棒。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巴西水壩潰堤礦災重演,人民動物深陷爛泥、生死未卜──「這不是天災,而是人為犯罪」
Tumblr media
作者:約克 YORK/南得美麗
記得 2015 年 11 月巴西有過一場稱作史上最嚴重的礦災嗎?
儲放礦渣的大壩無預警潰堤,含有重金屬的廢水、淤泥轟然傾瀉,滅了馬里亞納(Mariana,位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的一個市鎮)、毀了整條甜河(Rio Doce)、一路往大西洋汙染而去。 兩年多過去,當時的災民還沒收到應有賠償、大地還未恢復生息,巴西也還沒學起教訓。
上週五,1 月 25 日下午,一模一樣的礦災潰堤重演,此次地點同樣位於巴西東南部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以出產礦物為名),受汙泥灌頂、災情首衝的市鎮為布魯馬迪紐(Brumadinho)。
救援消防隊統計的失蹤與死亡人數節節攀升,截至目前(巴西利亞時間 1 月 28 日晚間 11  點),失蹤人口高達 300 人以上,死亡人數為 65 人。
各式遇難或救難畫面不斷被分享,許多災民深陷在幅員遼闊的泥沼裡,難以起身移動、無法自行脫困。除了人類以外,牛、馬、狗、鳥等各種動物全身沾染褐色爛泥的無語模樣,也讓人心疼不已。
Tumblr media
圖/ 截自 Youtube 影片
「尾礦壩」潰堤,逃生搜救均困難
講到「壩(英文:dam、葡文:barragem)」,在翻譯上常被誤解為「水壩」,但實際上這並不是單純的水壩水災,而是「尾礦壩」潰堤,傾瀉而出的是採礦後存放的礦渣、廢水、淤泥。
此種礦災之駭人,除了潰堤沖刷瞬間難以逃生之外,在救援任務上更是困難重重;更不要說礦渣爛泥都含有重金屬,事後對人體、對土地的汙染之深,以及環境生態要多少年才能回復。泥漿瞬間掩埋萬物,讓人看不清哪些是房子、哪些是動物與人、哪些仍有生命跡象、哪些是該被扛走哀悼的屍體。
與巴西政府關係密切良好的以色列,也及時派出軍隊協助,136 名以色列軍人已於週日(1 月 27 日)飛抵米納斯州,預計隔日開始與巴西消防隊合作。
然而,週一(1 月 28 日)下午,巴西救援任務指揮官接受《聖保羅頁報》採訪時卻指出:以色列軍隊並無法有效協助此次搜救。他解釋,被派來的以色列軍人們擅長的是搜救倖存活體,他們帶來的技術設備,是以溫度感測出倖存者的確切位置,但並不適用於現況。
礦災發生至今已過 48 小時,指揮官沉痛說到,現下的任務是為受難家屬們找回屍體,以色列軍人們能做的,將是伴著消防隊們一起在泥沼中徒手挖掘。
非典型災難英雄:受難同時不忘救難
在前線的消防隊沒日沒夜地全力搶救,得以倖存的災民及未受波及的附近居民也無私加入救援志工的行列。
這幾日在網路上,廣傳著這張照片與其故事: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 Folha Notícias 臉書專頁
傑佛森‧費雷拉(Jeferson Ferreira),今年 34 歲,待業中。
他親眼目睹自己的房舍被潰堤泥漿滅頂沖走。
這幾天,他協助救援了 40 人。
陪同受難者坐於地上,在旁鼓勵他們別放棄希望,耐心且堅定,等���救援隊的到來。
他的家人失蹤中。他失去了所有,他的家與家人。
但,在他的內心仍是充滿力量,深信自己必須幫助其他人。
傑佛森是位英雄,我們在電影跟影集上看不到的那種。
他是決不放棄的那一種巴西人,相信這個國家還可以更好的那一種巴西人。
儘管自己失去所有,他仍不懈地拯救其他 40 個人。
這是悲劇,但絕不是意外
根據消防隊調查指出,週五當日一共有 3 座尾礦壩潰堤,但警報系統卻故障,未能及時通知礦工與居民逃生。週日清晨,傳出第 4 座尾礦壩也岌岌可危,隨時有潰堤的風險,警報大作,要仍在下游的受災居民與救援人員隨時小心。
巴西水利署(Agência Nacional de Águas)在最新的調查報告指出,巴西境內共有 24,092 座尾礦壩,2017 年做安全檢查時只考核了 3%(780 座)的尾礦壩。同一年,被列為高風險的尾礦壩從 695 座增加到 723 座──官方未能有效評估風險,做出相應的監管行動,自然責無旁貸。
另一方面,此次尾礦壩潰堤的負責公司,是與上場礦災一模一樣的──巴西礦業龍頭淡水河谷公司(Vale),讓人們不禁想問:它們為何接連犯錯?
災難發生後,環保團體及國際組織,包含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國(UN)皆痛斥:「這不是環境災難,因為這從不是無可避免的天災,而是人為『犯罪』。」
但巴西政府與責任企業的顯然不這麼想──除了兩方出面回應的速度都嫌慢外,回應的內容也遭人詬病,未展現要負起全責並誠心道歉的適切態度:
淡水河谷公司的代表律師在向州政府報告時,表明了企業態度:「對於此礦災,公司並沒有絕對責任。因為此一事件既非惡意違法,也不算是疏忽導致、更非犯罪行為;應將此一事件歸咎於仍在調查的偶然案件。」
稍晚,淡水河谷公司又再次發表對應方案,表示將撥款捐獻給死者家屬,每一家能即時獲得 10 萬巴西黑奧。儘管補充強調了此筆捐款不等於賠償金,但看似大方的捐款舉動,讓人匪夷所思。企業在代表律師發言上展現了推卸責任的態度,所謂的捐款也可能就是先用錢搪塞的手段。
再者,兩年多前的馬里亞納礦災後續處理至今遲遲未結案,災民在物質跟經濟���未收到應有補償,政府判定的罰款未繳清、重建村莊及恢復環境的工程皆進度緩慢。淡水河谷公司在此次布魯馬迪紐礦災,又怎麼可能負起責任、好好賠償呢?
對於企業擺爛、政府也不硬起來的作風,巴西大眾再次陷入集體氣憤及不滿的情緒中,質疑究竟要付出多少條人命,才能撼動政府與企業的散漫、喚醒整個國家社會的良知。
淡水河谷公司的葡文名稱 ” Vale “,在名詞上是河谷之意,在動詞上則有著「值得」的意思。
抗議者、藝術家們以此字義發想,怒吼淡水河谷公司的利益「值得」多少條人命?過度採礦、工程疏失是否「值得」去犧牲環境生態?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 Rondon do Pará, aqui é o meu lugar 臉書專頁
參考資料:
當大地之母倒斃於汙泥:2015 巴西礦渣災難之後
巴西礦區水壩潰堤第 3 日:泥流吞沒災區,58 死 300 人失蹤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巴西水壩潰堤礦災重演,人民動物深陷爛泥、生死未卜──「這不是天災,而是人為犯罪」》,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聯閱讀】 神祝福的,由人親手毀滅:物產豐饒、曾為「金磚」的巴西,如今為何深陷政經敗局? 政黨惡鬥、階級對立──當巴西首都綿延一公里的真實高牆築起,你我之間還剩下什麼?
作者簡介:
Oi!我叫約克,現在二十歲多。自己走過一些路,擁抱過一些人,總是用心去生活。最得意的是曾經在南美洲旅居一陣子,與當地家庭同住,擁有一大票熱情無比的巴西親友團。經營「約克在哪裡?Where is York?」臉書專頁,希望能把旅行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想將生命活好,有很多夢想,時常被嘲笑但不害怕。相信只要勇敢,就能走得夠遠。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習近平難道是在陷害孟晚舟嗎?
Tumblr media
(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蘇佳恬)
文/范世平(現任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美國司法部1月28日正式宣佈起訴中國電信巨頭華為集團其兩間子公司「星通技術」(Skycom)與「美國華為設備」(Huawei Device USA)及該公司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孟晚舟,並透過兩家法院提出了23項具體指控。被指控的主要罪名包括銀行及電信欺詐、妨礙司法、竊取商業機密、竊取美國專利、違反對伊朗制裁禁令等13項罪名,加拿大和美國媒體稱,美國司法部已經向加拿大發出了引渡孟晚舟的要求。
改判加拿大籍被告死刑讓國際瞥見中國無法治
孟晚舟是在去年12月1日在加拿大轉機時遭到加拿大司法部扣留,美國則準備引渡孟晚舟,而1月28日正是60天引渡申請的最後期限。
然而1月14日,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加拿大籍被告謝倫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走私毒品案宣判,被判處死刑,而原本一審只判處15年。外界認為這是中國在報復孟晚舟被加拿大逮捕,因為此案並沒有新證據卻迅速重判。
習近平真的認為這樣會逼加拿大釋放了孟晚舟?如果加拿大因為這樣而讓步,豈不被各國看輕?所以習近平這麼做,表面上是幫了大忙,讓孟晚舟的父親任正非不能再怪習近平救援不積極,但卻讓孟晚舟更不可能回國。
習近平這麼做,除了讓國際看到中國毫無法治可言,法律只是外交與政治的工具,也讓外國人更不敢去中國。加拿大已經警告人民謹慎考慮前往中國的風險,中國也同樣警告人民考慮前往加拿大的風險,但是加拿大人真的會緊張,也會認真考慮,但是中國人會嗎?應該不會,因為加拿大是個法治國家。
美國亦彰顯對華為案決心
中國赤裸裸的把法律當政治工具,是在諷刺加拿大藉由孟晚舟案也是把法律當政治工具,但是世界各國是相信中國還是相信加拿大?多數應該還是相信加拿大,因為中國不是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也沒有三權分立與相互制衡。
果然,1月28日包括美國司法部代理部長懷特克(Matthew Whitaker)、FBI局長瑞伊(Christopher Wray)、國土安全部部長尼爾森(Kirstjen Nielsen)、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Wilbur Louis Ross )共同出席起訴孟晚舟的記者會,陣容龐大,由此可見美國政府對於華為案的決心。然而就在同一天,中國副總理劉鶴抵達華盛頓,準備在30日開始進行中美高層的貿易談判,以解決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期間更會與川普會面。
因此外界認為美國在中美貿易談判前宣布起訴孟晚舟是個下馬威,雖然羅斯向媒體強調「華為案起訴,與本週中的中美貿易談判無直接相關」,但媒體大多認為羅斯在起訴孟晚舟的記者會出現,代表華為的「苦日子」即將到來。
原文連結:https://bit.ly/2HQnOW6
更多放言Fount Media報導 歐洲議會反對中國挑釁 歐盟也出手了:「將尋求與台灣緊密合作」 小英由黑翻紅的真相! 知名網路數據分析:臉書使用「年輕長輩圖」攻略 【homerun!】沒有勝利就沒有生存的可能
更多論壇文章 中正紀念堂變國會,懲罰的是誰? 20年婚姻 你要的離婚我給不起 民進黨卓榮泰主席有點怪 「紅背心運動」—台鐵作秀沒有極限 后羿韓國瑜要射下那顆太陽?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Yahoo論壇/陳建甫】取消東海岸鐵路計畫 馬國要賠中國多少錢?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2019年1月26日馬來西亞經濟事務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 Ali)宣佈正式終止與中國交通建設公司「東海岸鐵路」項目合約,理由是因無法負擔200億美元的建設費用。事實上,早在2018年8月總理馬哈迪訪問中國時就已經表態,在8月21日結束訪問中國的記者會上,馬哈迪宣布暫時取消總計220億美元的三個中方資助的項目,主要是因考量馬國龐大的國家債務因素。其中決定取消與中資合作的東海岸銜接鐵路與蘇里亞策略能源資源(SSER)的合約工程。
馬來西亞國土面積為330,803平方公里,約臺灣的10倍大,馬來西亞鐵路運輸系統分佈於馬來西亞半島和東馬沙巴州兩個地區。馬來西亞半島的鐵路主要屬馬來亞鐵路(KTM)所有,該國營鐵路公司經營管理1,677公里的鐵路。相較之下,臺灣國土面積雖小但鐵路卻有1,114.5公里(不包括高鐵)。而沙巴地區更只有134公里鐵路,由沙巴州政府營運的沙巴州鐵路(SRR)所有。扣除已宣布終止的東海岸鐵路工程,馬來西亞的鐵路營業里程超過1,800公里。
馬來西亞半島的鐵路系統在北面連接泰國鐵路,而南端則可通往新加坡。雖然新加坡並非屬於馬來西亞,但是新加坡卻是馬來亞鐵路網的最南端,兀蘭關卡(Woodlands Train Checkpoint)是馬來亞鐵路唯一在新加坡境內的車站,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的國際列車服務亦是由馬來亞鐵路去營運。馬來西亞鐵路大致上可分為重鐵(通勤鐵路)、輕快鐵(輕軌捷運或Light Metro)、單軌鐵路、機場鐵路和登山纜車。重型鐵路主要用於城際客運和城市軌道交通,輕鐵則用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和一些特殊用途,如機場航站樓之間的乘客運輸(APM)。
馬來西亞雖已具備鐵路網,每千人有400輛,但鐵路網其實涵蓋範圍能力不高,且飛機—高鐵—捷運—BRT—公車等運輸工具沒有辦法「無縫接軌」。再加上捷運鐵路網並沒有辦法連接到地處偏遠地區,只能集中在都市。以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第一個發展都內捷運(輕快鐵LRT),但LRT客運量並不高,沒辦法承受大量的運量,規模經濟效益不大,在尖峰時刻擁擠且常有誤點、不準時的問題,自然影響居民在運具的選擇。
馬來西亞人口聚落相當分散,中部地區還有很多未開發的森林,若執意要開發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且會破壞原住民家園。東馬來西亞河流是東南亞最大的河流之一,目前常見的交通工具是船和飛機。相較之下,公路又比鐵路發達,即使汽車的價格比鄰近國家貴,但馬國民眾早已習慣以車輛為交通工具。從成本效益來衡量,一帶一路投資在鐵路這項基礎建設的投資報酬率實在偏低。
東海岸鐵路基礎建設極有可能會對東馬來西亞造成生態上的浩劫。曾有「萬象之國」的寮國,目前境內大象估計不到千頭。在寮國的一帶一路基礎建設工程已造成數百隻大象必須遷移原有的棲息地。就像成都大貓熊繁殖研究基地一樣,中國一方面破壞大象棲息地後,另一方面又要建立大象保育基地。中國國企「中寮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Sino-Lao Tourism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mpany Ltd.)在2017年8月12日世界大象日時宣布,要在寮國西北方的沙耶武里省投資4000萬美元打造「亞洲象種源保護繁育及救助中心」,以保護數量越來越稀少的寮國象,但實際上卻是要發展成營利的旅遊景點。
2018年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基礎建設計畫的分水嶺,馬來西亞,巴基斯坦、馬爾地夫,西非的塞拉利昂(原獅子山共和國)都以政黨輪替為理由,跟中國提出要更改合作協議。恰巧在美中貿易大戰之際,中國也順勢積極拉攏這些友好國家,讓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畫開始變得更有彈性。
馬哈迪對中國強硬態度與斡旋談判能力,是目前所有想要跟中國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說NO」的國家中最理想的案例。主要是因中國一帶一路基礎設還有多項計畫在馬國進行,加上馬來西亞在東協國家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在戰略上,不管就陸上連接泰國,或在海上緊鄰麻六甲海峽都非常重要,讓馬來西亞有本錢跟中國「說NO」。
儘管阿茲敏宣稱這次「東海岸鐵路」是因為經費停止合作,不代表馬來西亞就全面拒絕與中國所有投資往來,馬國仍相當歡迎中國個別投資方案。不過外界更關心的是,在取消東海岸鐵路計劃後,馬國究竟要付給中國交通建設公司多少違約金?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Yahoo論壇/陳奕璇】馬克宏執政盲點值得台灣省思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法國的黃背心運動暫時恐不會消退;1月27日據法國內政部統計參與運動共69,000人,雖然比前一週少15,000人,但暴動未曾減緩。英國BBC新聞說這是自1968年以後法國五月風暴後最大一次公民抗議。同時,黃背心運動持續動員,紅領巾與藍背心等公民團體反制力量也開始出現。有鑑於此,我們從法國社會動亂可看到馬克宏執政盲點。
首先,馬克宏採取一體兩面改革策略,雖具有崇高理想卻難討好社會各階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氣候變遷與國家經濟成長有著強烈對比。全球氣溫每上升1度,估計會使人均GDP降低1.5%。馬克宏希望法國以節能減碳的方式,改善法國經濟並且追上國際潮流。但馬克宏在提高燃料稅的同時也減輕企業稅250億歐元。法國社會貧富差距懸殊,社會人口中最富裕20%族群的收入是最貧困人口20%的五倍,過去多數支持馬克宏的民眾也是希望能改善法國經濟為優先。其後馬克宏雖凍漲燃料稅、最低薪資勞工加薪100歐元等措施回應黃背心抗議群眾訴求,即便減少抗議人數,但卻不代表民眾對馬克宏改善法國經濟有信心。
其次,法國長年以來街頭罷工與抗議遊行已成為慣例,反倒是暴力行動,馬克宏難以招架。法國近年恐怖攻擊增多,社會暴動進而影響投資者對法國產業投資的信心。馬克宏希望藉由公開政策辯論與民眾直接溝通,化解民眾對政府政策的誤解。然而馬克宏與民眾直接溝通的做法更像是舒緩暴力衝突,而非是改善問題有效方式。事實上,社會貧富差距造成民眾相對剝奪感增加。2017年法國失業率為9.4%,2018年法國失業率為8.8%,法國長期高失業率激化民眾對政府的不滿。
馬克宏提出政策辯論後,法國民調機構opinion way顯示有七成民眾不認為全國辯論可以解決法國人民的擔憂,也有73%民眾支持公民投票,其中多數支持者為25歲至34歲。過去黃背心運動抗議者曾提出「公民建議公投」,希望透過公投的方式讓民眾能參與國家法案。但事實上,公投是直接民主,直接民主是否有效則必須以小國寡民為基礎。瑞士是直接民主最好的案例,但近年瑞士直接民主出現崩壞跡象。
去年瑞士國會最大黨瑞士人民黨提案「瑞士法是否能高於國際法」公投議題,這被認為是一種操縱族群認同的議題,並非是有利於全體公共利益的政策表決。政黨已將公投作為奪取政治利益的工具。此外,英國脫歐也因「硬邊界問題」,英國與歐盟難以妥協,梅伊與工黨互有爭執,「二次脫歐公投」也成為脫歐問題的選項。但假若採取「二次脫歐公投」難不保不會有三次、四次,這對民主政治是種傷害。直接民主是否能有效表達公民建議、還是延誤國家前進,這都是執政者必須深思議題。
最後,法國黃背心運動持續到現今,人數雖持續減少,但我們發現馬克宏改革太急得罪社會中最大族群反無助於改善法國貧富差距,改革太急也增強社會各階層敵對意識。同時,從各公投案例來看民眾支持公投則是希望能直接參與國家法案,但卻恐會增強社會對立氛圍。世界各國執政者希望以全民利益為優先,但改革太急或者是專注討好某一族群,反倒容易使國家內部動盪不安,無助於改善現狀。從法國的經驗,台灣或許也該仔細思考!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Yahoo論壇/廖曉佩】LUX Helsinki – 赫爾辛基燈光藝術節冬夜登場
作者為Aalto大學學生大使
Tumblr media
從2016年開始,赫爾辛基燈光藝術節都會點亮數座特色建築,今年選定的建物之一就是芬蘭廳(Finlandia Hall),由當地傳奇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所設計。影像搭配音樂在建物上呈現水的流動,旨在強調水資源並非取之不盡,乾淨水源不該被視為理所當然。偌大的廣場傳來微弱的音樂,想聽清楚音樂必須自行走到兩座低調的音響喇叭中間。音量分貝一點都不張揚,顯然主辦單位沒有想要製造臨場感的意
每年冬季,歐洲的各大城市都會上演絢麗的燈光藝術節,比如:捷克布拉格的Signal Festival,德國柏林的Festival of Lights等。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也不例外。一月初為期五天的燈光藝術節點亮城市角落,遊客與市民紛紛在冬夜穿上厚重的冬衣出門賞燈節。
然而這邊的燈光藝術節和台灣燈會有相當大的差異。台灣以節慶氣息為重,每年重點都是生肖主燈,而且燈會集中在單一地點。在赫爾辛基沒有特定節慶侷限,每年的主題由藝術總監決定,而且燈光作品遍佈在城市各個不同的角落裡。每年赫爾辛基燈光藝術節會選定不同的區域,藉此機會推廣不同的城市景點與重點建築,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行銷策略。雖然自己居住在赫爾辛基已經超過一年,透過燈光藝術節的指引也光顧不少從未去過的地方。
台灣的大型節慶喜愛求新求變,網站、宣傳主視覺、印刷品等年年都有嶄新呈現。在芬蘭則不然,路上的海報主視覺延續去年,指引的LUX標誌持續不變,網站與藝術節手冊的視覺設計跟去年一模一樣。這就是傳統的精神,芬蘭人最熱愛的就是傳統。這點也延續到赫爾辛基市所有的相關慶典活動上。
Tumblr media
荷蘭燈光藝術家Ivo Schoofs的作品。十五顆有如冰雕質感的球體形成巨大的鐘擺波浪。當球體被釋放後,擺動的動力源自地心引力,呈現極有機的波動。此十二公尺長的燈光裝置藝術當是今年LUX Helsinki的最受矚目的焦點。圖/廖曉佩
每到冬季,市府會在主街道上掛上燈飾。據我芬蘭朋友所言,至少十年前開始就長這樣,主燈飾永遠是兩大一小的麋鹿燈光裝置跟一顆閃亮的聖誕樹,座落在市中心的公園裡。我問朋友不會想要有變化嗎?她回答:「可是變化之後,大家就認不出來了啊。」這….我頓時語塞,不知道該怎麼回應這麼樸實的想法。個人覺得這種傳統跟實在的精神,讓市府跟納稅人無須花費在浮誇而短暫的事物上,比如說:煙火、冬季燈飾、藝術節宣傳等等。這點和台灣總是力圖新局面的文化簡直有如在光譜的兩端。
因此,如果你期待赫爾辛基的燈光藝術節會有驚世絕作,那恐怕就註定要鎩羽而歸。請認清芬蘭人的血統裡不存在炫耀和尋求注目的基因。
每年的LUX Helsinki邀請國際和當地芬蘭藝術家呈現燈光作品,今年總計三十件作品。LUX Architecture今年呈現赫爾辛基的新舊建築。耗資35億剛開幕的中央圖書館成為亮點之一,流線型的建築設計一直讓我想到機場,正面簡單的燈光作品標示著WE WANTED TO BE THE SKY(我們曾經想成為天空)。而老時代的學生宿舍也成為緬懷焦點。
2017年底,赫爾辛基市政府和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合作一個研究計畫,尋求如何在四年內讓LUX Helsinki成為歐洲最永續的燈光藝術節。赫爾辛基市政府在永續議題上持續耕耘,落實永續在燈光藝術節的執行和規劃上,比如:每個地點的控制中心由二手的貨櫃改造而成,每年都可續用。由市府出資的燈光藝術節不只著眼在短期效益上,更重視其所帶來的長期影響。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Yahoo論壇/洪耀南】菲律賓「一國兩制」的公投
作者為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理事長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穆斯林自治區,剛剛通過公投,同意成立「穆斯林民答那峨莫洛國自治區(BARMM)」,自治區內的和魯鎮大教堂就發生爆炸事件,造成20人死亡、81人受傷。讓自治區的和平曙光出現隱憂。
根據菲律賓中選會的公告,170萬票通過同意此項公投,約25萬4600票反對,莫洛國自治區將取代目前的穆斯林自治區。接下來2月6日進行第二階段公投,將決定莫洛國的範圍大小,由北蘭佬省(Lanao del Norte)和可塔巴托省(North Cotabato)的部分城鎮是否加入莫洛國自治區。
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地區的穆斯林原住民自稱為「莫洛人」,早在14世紀就居住在此,16世紀西班牙開始殖民菲律賓,傳入天主教,但此地莫洛人激烈反抗,西班牙一直未能在民答那峨取得控制權。
從1899年開始,美國人從西班牙手中接收菲律賓,大舉從其他地區遷徙天主教徒到民答那峨,菲律賓獨立之後,馬可士持續美國殖民的政策,類似中國對內蒙或新疆移入華人政策如出一徹,穆斯林在自己的地區卻逐漸成為少數民族,讓穆斯林原住民與外來族群的衝突日愈嚴重。
1968年發生駐紮在馬尼拉灣口柯里幾多島(Corregidor)上的菲律賓政府軍隊,屠殺了一批被指密謀「叛變」的穆斯林士兵,史稱「賈比達大屠殺」(Jabidah massacre)。這宗事件使得莫洛人長年積怨爆發,1969年,多支穆斯林武裝組織開始為獨立建國而與馬可仕政府對抗。其中一支派系逐漸壯大,於1972年組成「莫洛民族解放陣線」(MNLF),成為穆斯林與中央政府對抗的主力。
1976年,馬可仕政府與莫洛民族解放陣線簽署的黎波里協定(Tripoli Agreement),同意設立「民答那峨穆斯林自治區」(ARMM),自1990年自治區正式成立,1996年9月,菲律賓政府與莫洛民族解放陣線簽署最終和平協議。
但莫洛民族解放陣線內部一支派系因不願接受自治安排,而於1977年帶槍出走,1984年成立「莫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ILF),繼續為爭取獨立而戰鬥,現已發展為菲國規模最大的分離組織。公投過後,莫洛伊斯蘭解放陣線,將成為新自治區莫洛國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2012年10月,時任菲律賓總統的艾奎諾三世(Benigno Aquino III)與MILF簽署莫洛國和平架構協定,現任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於2018年7月促成國會通過「莫洛國組織法」(BOL)法案,設立莫洛國自治區,也是這次公投的最重要的法源,宣示菲律賓一國兩制的實驗區。
長年的戰鬥以及恐怖攻擊,估計在民答那峨地區奪走15萬條性命,讓200萬平民流離失所。2017年菲律賓軍隊與伊斯蘭國有關的激進份子發生衝突,民答那峨全島實施戒嚴法至今,戒嚴法允許使用武力,且未經判決可以拘留民眾。
公投案通過之後,民答那峨是否進入和平?但這次發生爆炸案的地區,只因為反對票多過同意票,就引發不滿。在全區25萬張反對票中有15萬張來自可塔巴托市和伊薩貝拉市。獲得更多自治權卻容納不了不同意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國兩制能否化解四百年積累的怨恨?恐怕不容樂觀。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Yahoo論壇/包淳亮】美國警惕航母殺手 勢力範圍劃分中
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有一些人認為中國大陸的「���母殺手」是中方的吹噓,認為其導彈根本不可能具有攻擊遠在數千公里外的美國大型軍艦的能力。不過這幾天一些新文章對此種說法提出了新的否證。
美國《國家利益》1月28日的〈美國軍方的夢魘在這張照片中成真〉一文,是《國家利益》編輯部的貼文。在標題下的文章說明中聲稱:「東風-26(DF-26)現已投入使用,射程為3000-4000公里,可攜帶1200-1800公斤的核彈頭或常規彈頭。這意味著,如果發生戰爭,中國可以直接對美國的領土關島進行攻擊,或者可以用來瞄準海上艦艇。像這樣的20000公斤的巨大導彈,不僅可以瞄準關島,還可以瞄準美國的尼米茲和福特級核動力航母艦隊。」
文章指出,東風-26「旨在瞄準地面和海上目標,必須非常準確。根據一些估計,圓周誤差可能非常小,可能只有10公尺。但尚不清楚其究竟如何定位和引導武器。無論如何,導彈的殺傷鏈將是非常漫長和複雜的。」文章稱中方「迄今為止似乎沒有公開承認已對海上目標進行武器測試。有人猜測,2017年5月在朝鮮半島附近水域進行的導彈試驗是東風-26,但人民解放軍沒有正式承認。中國國防部於2017年5月9日表示,『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最近幾天在渤海某處對一種新型導彈進行了測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但是,北京沒有提供關於正在測試的武器的詳細信息。導彈可能由火箭軍從西北向東發射,射程為2000公里或以上。」
與這篇美國的消息來源相呼應的,是1月27日大陸《觀察者網》席亞洲的文章〈一周軍評:世界首種高超聲速中遠程導彈入役了,但咱不公開說它是〉。文章稱,「本周,中國東風-26型中遠程導彈首次亮相,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展示的東風-26導彈是采用高超音速滑翔技術的常規打擊/反艦型導彈,其多椎體高超音速滑翔彈頭的具體外形也是首次公布。事實上,這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服役的採用助推—滑翔技術的高超音速中遠程導彈……2018年的光華科技獎報獎文件中,已經描述了東-26導彈的機動滑翔彈頭的試驗過程。……文中還專門提到由於要模擬的目標面積很大,難以在靶場上建造1:1的模擬設施,所以利用靶場的地形特征,讓彈頭在空中轉彎,從不同角度觀測目標區地形,來實現模擬攻擊。這也表明了東-26的彈頭具備了較強的橫向機動能力,而其中提到的模擬靶標,很可能是指關島的美軍基地。其中還提到東-26導彈的滑翔速度,為15馬赫,遠超過了目前為止其他型號高超聲速滑翔導彈。」席亞洲此前〈以島制海的正確姿勢〉 一文也介紹了大陸搜尋海上目標的一些作法。相關報導被一些人認為是假新聞,但或許對此不能只是一笑置之。
本專欄1月20日的〈美國進入狩獵季節〉一文中提到,「1月15日上網的《國防情報局中國軍事力量報告》」指出,「中國的一些軍事科技,已經超越了美國,特別是高超音速飛行器。」而DARPA戰略技術辦公室主任Tim Garrison去年九月就曾表示,美軍武器系統的「壓倒性優勢」已「不可持續」(中文)。人們對此現象可能會有一些質疑,不過中國製造業規模已經與美國與歐洲的總和相去不遠,大於美國與日本的總和,何況其政治體制一貫服務於工業發展,因此在軍事工業上表現突出,其實不會令人意外。
回頭說,大陸可能不會真的需要去「打航母」,但這種能力,具有劃分勢力範圍的作用。中國攻擊美國航母的可能性,大概和美國根據「空海一體戰」的規劃,對中國本土進行打擊一樣高。最近美國出手干���委內瑞拉內政,那兒是美國的後院,其他大國就算不滿,能做的恐怕有限。只是美國雖有能力顛覆這個拉美國家,不代表地球每一個角落的右翼政權,都能獲得美國的庇護!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Yahoo論壇/林穎佑】從近期人事變化看解放軍航艦未來
作者為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過去在研究解放軍海軍時,經常出現所謂大艦派、海潛派、海航派的解放軍海軍派別,並以海軍司令員的出身背景來作為探討解放軍海軍發展方向的依據。甚至在航空母艦與潛艦的發展路線上也經常帶入「海潛派」與「航母派」之間的人事鬥爭(如石雲生的上台與下台、以及與繼任的張定發之間關係)。
但對於航空母艦此種重要的戰略軍備發展是否只是一個海軍司令員可以主導,且在2004年前海軍司令員並無進入中央軍委會,司令員的背景可能會凸顯海軍的重點發展方向,不過在以軍委會主導的解放軍中,海軍司令員對於如航空母艦發展的主導性可能便不如媒體的報導一樣誇大。
但這不代表解放軍海軍就沒有派系的因素,上述的派別(大艦、海航、海潛)主要是在說明這些人的出身背景與專長。特別是在高階將官中的比例組成,是可以透過人事的背景與專長來看其未來職位與組織規模,甚至在討論未來的航艦編隊時,就可觀察是否由有海航兵飛行背景或航艦服役經驗的將領來擔任相關職務,來判斷解放軍的專業程度。
嚴格來看,解放軍海軍自石雲生(前海軍司令員)之後便很少有海軍航空兵背景的將領出現在解放軍海軍高層,直到2017年王海擔任南海艦隊司令開始,才又有海航兵出身的飛官擔任副戰區級的主官。而在2018年年中的人事調動中,可以發現到近期有許多海航兵的大校晉升為少將,如2018年新科少將張少兵便是海航兵出身。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2019年初的解放軍新科少將之中,此次晉升的7位海軍少將中,便有兩位與遼寧號有關,便是曾擔任航艦編隊副司令員的吳宏志與擔任過航艦編隊政委的顧正權,都是這次新晉升的將領。
會有這樣的情形,最大的原因可能是與解放軍海軍航艦的發展進度有關。解放軍海軍除了遼寧號之外,首艘中國自製航空母艦海試的新聞也不斷出現在媒體,除了裝備發展之外,能發揮航空母艦戰力的關鍵就在艦載機上,新的航空母艦逐漸發展,代表未來的解放軍海軍需要更多的海航官兵,在這樣的需求之下,自然會需要晉升大量的海航兵軍官,為未來的航艦戰力做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級別來觀察這些人事變化,或許能窺看出未來解放軍航艦指揮體系的規模。如現任南部戰區副司令兼南海艦隊司令員副戰區級中將王海,之前便擔任遼寧號編隊指揮員,當時的級別的時候應為副軍級少將,配合正師級大校的遼寧號艦長一同作業。但未來隨著解放軍航空母艦的數量增加,航艦編隊指揮所司令員作為統管各航艦編隊的總指揮其級別勢必要與單一航艦編隊指揮員有所差異。
較可能的是以副戰區級或正軍級少將擔任此一職務。從解放軍首任航艦艦長張崢的發展來看,其在卸任艦長一職後,邊擔任為副軍級海軍參謀長助理,現升任為海軍少將,並於2017年4月習近平接見新調整組建84個正軍級單位時,張崢與現任「遼寧艦」航艦編隊司令員陳岳琪少將同處海軍首排,意味著張崢成為海軍新調整組建軍級單位主官,有可能會成為首艘中國自製航艦編隊指揮員。
由曾經擔任過航艦艦長的軍官來擔任航艦編隊司令是有其意義存在,類似的升遷之圖也可能會發生在現任遼寧號艦長劉喆與首艘自製航艦艦長來奕軍身上。而位於管理航艦編隊的航艦指揮所司令員必然職務會在高於編隊指揮員,至於會是副戰區級或正軍級所代表的意義便與解放軍未來的聯合作戰指揮模式有關,值得未來持續關注。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Yahoo論壇/陳奕璇】川普的霸權主義?讓美國再次偉大!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委內瑞拉反對黨領袖瓜伊多自行宣布成為臨時代總統,川普第一時間承認,同時,加拿大、祕魯、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巴拉圭、厄瓜多、哥斯大黎加與智利同步承認瓜伊多政權合法性。現任總統馬杜羅立即宣布委內瑞拉與美國斷交,要求美國駐委國使館的外交人員72小時內離境。川普在此大膽舉動之前,川普已有意出兵委內瑞拉迫使現任政府下台。
拉丁美洲雖然是美國的後院,但川普「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意圖反倒凸顯川普的霸權主義。事實上,其他國家願意支持川普共同抵制馬杜羅政權,主因在於美國祭出對委內瑞拉石油經濟制裁,擴大對加拿大石油進口美國,打擊委內瑞拉對加拿大石油出口不見得是壞事。2018年10月底加拿大石油出口美國高達1億2847萬桶石油。此外,其他中南美國家聲援的因素則是委國難民移入可能會造成他國內部社會動盪,敘利亞難民問題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報告顯示,2018年委內瑞拉經濟成長率呈現負18%,失業率則高達34.3%;IMF認為委內瑞拉的高通膨率來自於社會動盪與政治不穩定所致。2015年以來委內瑞拉因飢荒、貧窮與政治動亂等因素已經有160萬人逃往巴西、祕魯等鄰近國家,同時,委內瑞拉難民人數已成為難民流亡人數第四大國,只僅限於敘利亞、阿富汗、南蘇丹之下。
馬杜羅以修憲、軍方擁護鞏固自身政權穩定性,間接促成國家快速崩解。反對黨領袖瓜伊多認為馬杜羅政權不具合法性,同時,委內瑞拉必須儘快展開新的選舉。美國過去大量進口委內瑞拉的石油,但自從去年美國開始採取經濟制裁委內瑞拉,導致委內瑞拉內部經濟進一步緊縮。
川普宣布瓜伊多為委內瑞拉臨時總統時,俄羅斯與中國大陸都反對川普干預委內瑞拉內部情勢。因為2018年12月俄羅斯才加大投資委內瑞拉50億美金換取石油資源,中國大陸也與委內瑞拉簽訂一帶一路協議,並向委內瑞拉提供50億美元貸款。川普的介入讓委內瑞拉政變則不只是單純內政問題。
冷戰以來美中蘇大三角戰略一直是國際關係主要討論對象,但隨著蘇聯經濟崩潰瓦解後,結構現實主義大師肯尼斯.華爾滋曾說國際體系兩極體系最穩定,因為在一方有得、另一方有失狀態下,雙方則會在利益考量下選擇合作或者是維持競爭的關係,這反而有利國際體系維持均勢。現今的美中俄三角關係,則是在中國大陸尚未完全崛起、需要盟友的支持,同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俄羅斯則為首選。
過去到現在國際關係結構雖並未有太大的改變,一方面權力均衡有助於國際體系的穩定,另外一方面,強國與弱國間等權力不對等弱國難有選擇空間。川普上任後反全球化的行為,不再維持美國自由主義的慣例,美國普世價值反變成川普介入他國內政的理由,維護美國在他國的利益。就如同川普在敘利亞的行為,也依舊未脫離美中俄三角關係的競爭,但這三角關係如今演變為中俄同盟、共抵美國。
川普以非常大膽的行為向國際說明美國霸權未退,但卻也激化國際政治角力。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確實讓中國產業走出境內,握住他國經濟命脈同時也掌握了政治影響力,俄羅斯則更能選擇對自身有利的現狀來推進。川普雖誓言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但如今只是想證明美國霸權依舊存在而已!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Yahoo論壇/蔡增家】花錢買扁鑽 並非只是台灣專利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就在二次「川金會」確定於二月底在越南召開的同時,原本居中穿針引線,也樂得當個美朝之間傳話人的南韓,如今卻顯得忐忑不安,左右為難,怕美國真的假戲真做、琵琶它抱。
就如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常常會為了錢而鬧翻,國家之間自然也不例外,如今美韓兩國,就是因為駐韓美軍費用分攤比例的問題,而鬧得不可開交��讓兩國關係陷入膠著,雙方竟然談了十回合還談不出結果,誰也不讓誰,美國要求十二億美元(360億台幣),而南韓堅持上限一兆韓圜(260億台幣),其餘免談。
原來川普上台之後,為了表達美國不再是世界警察,並且落實使用者付費的理念,紛紛要求盟國大舉增加分攤美國在當地駐軍的費用,此舉讓美國從慷慨解囊的民主守護者,轉變成為錙銖必較的經濟優先主義,這嚴重衝擊到美國與、日本、南韓及北約等盟國之間的關係。
以南韓為例,從過去以來,根據美韓軍事防衛協定,以及公平互惠的原則,美韓兩國對於駐韓美軍防衛費分攤一直是採取AA制,也就是各自分攤五成,然而,根據美國代表團所提出的最新報價單,竟然要求韓方將分攤費用大幅提高至現行的一點五倍,也就是韓美兩國各自分攤七成及三成。
也就是今後南韓政府每年要向美國支付十二億美元的軍事費用,同時川普還要求加碼,從過去的五年一約,轉變成年年換約,換句話說,今後駐韓美軍費用還有年年調漲的可能性,這種如同惡房東的作為,自然讓南韓政府大喊吃不消,只是,南韓政府無償提供土地給美軍使用,讓美國能在朝鮮半島地區發揮影響力,還要向美國繳交巨額的保護費,這種如同「自己買扁鑽向前衝」(套句柯文哲的說法),實是身為美國盟國的悲哀。
而面對美國的苦苦進逼,南韓的籌碼還真是不多,特別是「川金二會」即將召開之際,如果南韓政府不順從,還有可能成為美朝談判桌上的籌碼,這讓南韓還真是有苦說不出。
自從去年六月「川金會」之後,北韓無核化進程並無有太大的進展,美朝兩國對於朝鮮半島無核化及解禁經濟制裁,仍然存在相當大的分歧,而川普一直把「川金會」當成是他最引以為傲的政績,而如今無核化陷入了膠著,自然會衝擊到川普的連任之路。
因此,在時間的壓力下,美國便有可能在無核化及解禁經濟制裁的問題上讓步,有人認為美國在這次的川金二會上,川普有可能提出以撤離駐韓美軍來交換北韓的完全廢核,以讓北韓的無核化邁出具體的進程。然而,駐韓美軍的撤離,將會讓南韓成為面對中國軍事威脅的第一線,並獨自面對來自北方的軍事威脅,這自然是南韓所不樂見的。
另外,就如同台灣內部有所謂的統獨之爭,南韓政府內部自然也有駐韓美軍的死忠擁護者,他們長期把駐韓美軍當成是南韓生存的最重要命脈,例如南韓國會議長文喜相便認為,美韓軍事同盟是南韓最重要的安全防護網,也是南韓在朝鮮半島發揮實質影響力的表徵,如果美軍真的大舉撤離南韓境內,不但長達六十年的美韓軍事同盟會出現動搖,連中國大陸也會開始瞧不起南韓,看在南韓人愛面子的心理下,被中國大陸瞧不起的說法,還真的能引發南韓人民的共鳴呢。
由此可見,美韓軍費大戰猶如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在川金二會的壓力下,以及南韓早已習慣駐韓美軍保護的心理下,南韓註定是這場軍費大戰的輸家。
而從南韓的例證來看,我們也赫然發現,原來自己花大錢買武器當成保護費,並非只是我們台灣的專利,從這點來看,我們的心理也許會比較好過吧。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Yahoo論壇/顏建發】紅衛兵世代共譜的中國哀歌
作者為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正悄悄地與以美國為主的西方世界開啟一場全面性的冷戰。鄧小平韜光養晦的謀略已圖窮匕現,西方已驚覺,中國已非昔日吳下阿蒙,此時不治之,更待何時?周邊的弱小鄰居感受中國霸凌的氣燄,擔心再不對外發出信號,恐為時晚矣。
中國當前招惹國際社會的撻伐,不能單純以「中國崛起」做解釋,實際上在胡錦濤任內類似的現象與問題���潛存,卻未顯露,但2012年底習近平擔任總書記之後,內外鬥爭的氛圍突出,中國各領域與層次的內外關係之品質,明顯惡化;信任關係蕩然、道德倫理頹喪,腐敗成風,文革時期人整人,人鬥人,互相出賣,互相揭發,互相批鬥的劇目歷歷再現。
政治社會學指出,一個人政治意識的養成大約是7歲到17歲這階段。文化大革命爆發於1966年5月,止於1976年。以此算,1956年6月出生的習近平與其同年紀的夥伴,當時大約是13歲上下的,應屬小學和中學低年級階段、年齡還不夠加入紅衛兵的「紅小兵」。1949年出生的薄熙來屬「老紅衛兵」。1942年出生的胡錦濤,於1959上大學,還來不及接受紅衛兵文化的直接洗禮。
基本上,由毛澤東為了權鬥而發起的文化大革命的特色是建立在「打」這個字上。延續前面幾位領導人,所謂「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打」竟也出現在習近平莊嚴的40周年《告台灣同胞書》,海峽兩國政治文化風格之異,可見一斑。
話說回來,紅衛兵世代所統治的中國在國際上的崛起有了大躍進,但風平與人緣之差的程度也等比上升。已開發國家和受其援助的低度開發國家,同樣陸續做出防範措施與發出撻伐聲,責任應在中共,而不能往外推:
(1)美國:跨黨派國會議員1月16日提《電信拒絕令執行法》草案,希望禁止向華為出口美國生產的零組件;檢察官也對華為展開調查。彼得森研究所披露,「抖音」是間諜軟體,中國有權存取用戶的資料。美國已對中國展開行政、立法、司法多層面的宣戰。
(2)加拿大:準備跟進美國,但換來中國的恐嚇。1月17日,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盧沙野恐嚇:「如果加拿大政府禁止華為參與當地的5G網路建設,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一定會有後果。」他還警告加國外長方慧蘭(Freeland)若在1月22-25日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公開尋求支持,事情就沒完沒了。
(3)英國:2018年12月上旬,英國電信公司BT表示,將從其現有的3G和4G移動網絡中剔除華為設備,並不會在其5G網絡中使用華為。12月26日國防大臣威廉姆森(Williamson)表示:「我們必須看看澳洲和美國等合作夥伴正在做些什麼,以確保擁有5G網絡的最大安全性。」今年1月17日牛津大學已決定中止華為作為捐贈者、研究贊助商的資格。牛津中國中心的研究員馬格努斯(Magnus)說:「民眾開始了解,中國的科技公司,即使聲稱是民企,會成為共產黨及國家的代理人。」
(4)歐洲:義大利及德國在川普的施壓下,準備跟隨美國的步伐。柏林正在考慮加強對5G下一代移動通信網絡的安全要求。日前,波蘭政府逮捕華為在波蘭的銷售主管王偉晶(音譯)及其前情報高級官員德爾巴羅(Durbajlo),指控他們為中共進行間諜活動。
(5)亞洲:日本與澳紐拒絕使用華為產品。印度電信出口促進委員會(TEPC)近日致函政府,建議禁止政府向華為等中國廠商採購電信設備。
(6)低度開發國家:2018年3月美國智庫「全球發展中心」指出,「一帶一路政策」可能讓至少8個接受中國金援國家的主權債務感到「嚴重擔憂」:巴基斯坦、吉布地、馬爾地夫、蒙古、寮國、蒙特內哥羅、塔吉克和吉爾吉斯。巴國向中國借貸斥資數百億美元所建造的「中巴經濟走廊」,未來可能無力償還;寮國一條連接中國鐵路的建設計畫成本高達67億美元,占寮GDP將近一半;吉爾吉斯爆發大規模反中示威活動,抗議「一帶一路」將勢力滲入該國,而大量中國移民進入以及對新疆維吾爾族人高壓壓迫;馬爾地夫反對黨領袖納希德表示,中國在印度洋群島國採取的行動,已達到「掠奪土地」和「殖民」程度。此外,斯里蘭卡的戰略性港口因無力償還中國債務,2017年已出租給中方99年,而引起反對人士的抗爭。這兩年來,「一帶一路」已遭到受援國所謂「債務陷阱」、「掠奪」、「殖民」的質疑與批判。
上述僅列舉數端中國在國際上的孤立情事,而目前只是勢頭的開端。川普的印太戰略一旦正式啟動,這個風潮的後勁會更可觀。當年推動文革的紅衛兵因為沒有在政府或軍隊中擔任一官半職,因此最後固然被清理得乾乾淨淨而悲壯地退出歷史,但終究意外地給中國保住沒被摧殘殆盡的生機。但如今紅衛兵世代已是中國社會各領域與各階層的核心掌權者。那麼,誰來清理他們?就算清理得了,這代價中國承受得了嗎?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
tw-trend-blog · 5 years
Text
晦暗的歐盟前景
文/榊原英資
Tumblr media
隨著難民問題發酵,從歐盟各國國內政黨勢力消長,不難看出反歐盟政黨勢力漸壯, 情況若進一步惡化,歐盟在不遠的未來,恐將面臨分裂的危機。
近期一連串的歐洲政治版圖變化,顯示歐盟正愈來愈孱弱,指標之一為二○一八年六月,義大利五星運動黨與聯盟黨共組聯合政府取得執政權。五星運動黨為標舉反歐盟大旗的民粹主義政黨,由義大利諧星葛里洛於○九年創立。
縱使在歐盟的核心支柱德國,反歐勢力也正茁壯。新興政黨另類選擇黨已在德國七○九席的聯邦議會中,取得九十四席,由德國總理梅克爾所領導的聯盟黨席次,則從三一一席減至二四六席。
在未取得議會相對多數下,聯盟黨也因此不得不與社民黨共組執政聯盟。另類選擇黨因此一躍而成第三大黨,緊接其後的是擁有八十席的自由民主黨。
相較他國,法國在馬克宏為首的執政黨於國會取得多數下,政局相對穩定,然而其競爭者勒朋的人氣愈來愈高,在一七年的第一輪法國總統大選中,勒朋的票數僅次於馬克宏。如同另類選擇黨,勒朋亦對歐盟持反對立場。
即將於一九年三月脫離歐盟的英國,亦在反歐盟勢力上推了一把。一六年六月,在英國去留歐盟的公投中,儘管時任英國首相卡麥隆力挺留歐,卻有五二%的英國民眾不願買帳,投票決定脫離歐盟。公投後,卡麥隆宣告請辭,現任首相梅伊接替其位。導致英國脫歐的一大關鍵,在於歐盟的「自由移動原則」所衍生的移民議題。
近年,隨著大批北非及南歐難民湧入英、德、法等國家,涉及移民的治安及對本國民眾的就業排擠問題,不時登上各國媒體版面,移民也因此成了困擾歐陸的頭號政治問題。主張「反難民」及「反自由移動原則」的五星運動黨、另類選擇黨,以及勒朋領導的國民聯盟,即由此而生。
對歐盟難民政策的不滿,也反映在當時主導這一切的德國總理梅克爾身上,在開放難民後,梅克爾的民調近年一路下探,一八年八月更是來到二九%,創下其就任以來的新低;相對地,另類選擇黨的支持率則攀升至十七%,創下建黨以來新高。
歐盟,正面臨被撕裂危機。
更多今周刊文章
「減速」的全球經濟
Tumblr media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