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van0714 · 2 years
Text
《花束般的戀愛》最終差了那麼一步,但我們終究如此美好且燦爛過
Tumblr media
隔離的日子也意味著多了很多時間耍廢以及和自己相處。於是得以偷閒看書、看電影、看劇,還有寫字。
 這幾天看了很多東西,但今天看了《花束般的戀愛》,因為太真實了而讓人感到一陣痠麻到體內深處,所以必須說點什麼才行。
 看到有些影評批評《花束》太平淡、太狗血、充滿陳腔濫調,那我想這位影評人是否一生太過順遂?在這裡頭我看見的正是在大街上你隨手一撈的某對情侶的模樣,正是如此平淡又普通,且戀愛的對話裡頭本就充滿狗血的對白(你知道談戀愛本身就是說濫情廢話大賽嗎),而那一切一切的陳腔濫調都是真實人生的起落。
 《花束》正是以如此細膩的方式描述了大量普通且日常的細節,浪漫青春歲月的戀愛,到面對社會現實的妥協,兩個人之間的抉擇以及自我的追求。在社會的洪流裡頭,最後誰還能夠繼續保有當時的純粹?最後兩個人又該如何在社會的框架以及自我的追求中找到平衡?
Tumblr media
曾經我們以為我們能永保那種純愛的初心,永遠可以像從前,但時光會流逝,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終有一天你會真切感受到時間。像是麥突然有一天感嘆地想著「我突然感受到了時間的流逝」,正是那一天,你突然發現你正在往前走,你也正在脫離從前那些柔軟浪漫的曾經。
 劇情中段,出現了一句「成為普通人真的好難」的喊話,這話從男女主角的口中說出。這正是所有人的轉捩點,是劇中的人物也是真實生活裡的我們。曾經的男女主角們擁有許多美好浪漫的夢想,有自己喜愛熱愛的事物,可以有點任性的生活,不必向這個社會妥協。但時間似乎永遠不會放過你,當你被逼著成為大人,好像不得不成為大家眼中那種正常的「普通人」,於是有人妥協,有人不。裂痕從這天開始顯露,並且擴大。
 我一直想到的正是現在的自己,這幾年來自我內心的許多拉扯也恰好就是如此。青春的自己看了很多的書、聽了很多的音樂、充滿很多的想像、不怕沒有錢、不怕被現實逼迫、隨口都是風趣幽默的言談、對世界觀察入微;而長大後的我們,好像變的那麼些無聊了,被現實追著跑向了一個很平面的世界,大家似乎都開始長得一樣,一樣不有趣、一樣只會算計、一樣不再那麼浪漫了。
Tumblr media
片中特別喜歡幾個畫面,一是鞋子,青春年少時那兩雙同樣款式的白鞋,在玄關略微歪斜的擺放,展現某種任性與自在,而後畫面再回到玄關,兩雙擦得晶亮的皮鞋,整整齊齊相互併攏,生活就此明明白白看出了分界;二是老地方的場景,當初還不是戀人的他們在老地方的小店裡對坐侃侃而談,談笑愉悅且永遠充滿驚喜,最後再回到這裡,是端坐的兩個大人,不再有浪漫和驚喜,燈光黯淡,後方來的年輕情侶穿著同款式的鞋,像那年的他們,畫面亮起,視角轉移,他們看見過去的自己。畫面暗去。
Tumblr media
生活必然有分界,隨著時間我們會逐一跨過一些什麼,跨過後我們便不再是過去的那個自己了,但跨過後也不代表過往的一切不復存在,我們相愛過、我們走過、我們體驗過、我們也親身費盡萬千心力試著去驗證關於愛情以及生命中的什麼,最終差了那麼一步,但我們終究如此美好且燦爛過。
(圖片來源: 車庫娛樂)
0 notes
van0714 · 2 years
Text
大叔的圓夢之作《東經北緯》
(是阿爸的大海尋寶,也是虎導的東經北緯)
Tumblr media
當年虎導的初試啼聲《海人魚》我錯過了,當然也是一些評價問題所以在那上映當時選擇放棄這部片,看電影本來就是一件時時刻刻取捨的事。虎導今年再次端出了大作《東經北緯》,有幸在本片下檔前前往戲院湊一腳。
關於大海、關於潛水這件事,虎導一直都很投入,過去因為工作的關係,跟水下相關產業以及人事物密切到不行,虎導的所作所為多年來也是一直看在眼底。畢竟台灣是一座環海的小島,我們依著海維生,但有多少人真的把自己投入這片大海,傾盡畢生心力只希望守護它也發揚它?(一些網美潛水員這邊我們先不討論),虎導說真的是一個對大海用心的男人。
從題名《東經北緯》開始,片名其實就看得出來虎導的用心。東經與北緯一豎一橫,兩者必然得相交,萬事萬物的座標都可以仰賴這兩個數字成立,人生無論你走到何處都只是一個相交而成座標。片中兩兄弟巧妙(也刻意)的用了東經與北緯命名,關於兄弟的故事線就此展開,兩個人無論來自何方,他們在比次生命中都早已確立彼此的重要性,人生縱使一豎一橫,他們仍然會在汪洋上的某一點相交,而這個座標永遠都能成為下一個旅程的起點。
Tumblr media
虎導想要說的事情很多,看的出來他的野心與用心,《東經北緯》從尋寶出發,帶出父子關係、兄弟情誼、人生觀點,也帶出人與大海的相處之道。裡頭要講的事情很多(但有點太多了),這是優也是缺,因為太貪心於是敘事發散、轉折過多、不夠深刻,於是顯得可惜。關於東經與北緯兩兄弟認真想想是個很值得好好講的故事,但穿插過多生硬的轉折,��及太多硬要來的劇情,讓人為此惋惜。
針對演員、台詞等等,網路上許多人已經討論過全片有多尬了,所以對此我就不多說了。不過看片的過程中,想到曾經讀到一篇討論對白的文章,在講的是寫下來的台詞與說出來的台詞其中的差異與意義。書寫時候的文藝腔時常是沒什麼大問題的,讀的時候總是美,那種美你會內化會在體內發酵,但同一文本要搬上舞台、電視、電影時,那些台詞你要不要更動?要啊,當然要。寫出來的和說出來的是兩個世界。看戲的人要如何入戲,靠的是情緒,情緒要夠真、夠深才能帶人進到電影裡,而情緒來自於演技、台詞、演員的情緒張力等等。不讓人入戲的電影會可惜成了一部鬧劇,我這邊只能委婉的說真的很可惜。(虎導虎導這樣說你能懂嗎?)
不管怎麼樣《東經北緯》還是有它很可愛的地方,比如說兩個孩子的自然浪漫極好,當然還有虎導無可挑剔的攝影,讚嘆他真的是個攝影師(虎導虎導這樣說你能懂嗎?)無論故事說得怎麼樣,這邊都必須感謝有個人用很棒的方式替臺灣記錄了水下的一些影像。雖然演員很尬,但跟著下水的時候還是喚起了我奔向大海的心,潛季就要開始,大家潛起來吧!!!
最後,還是想講一下做研究或者尋寶,這種以實務為導向的潛水行為,穿長蛙水肺怎麼想都不合理,還有演員們的錶組和備二真的拜託拜託收好(珊瑚感謝你們)。
p.s.全片最喜歡的台詞就是:你從垃圾堆裡撿一個哥哥給我看R!
雖然很尬,我們還是給虎導掌聲鼓勵下,金費有限的情況下圓夢真的不容易。
潛季就要開始 祝大家 潛安順心!
0 notes
van0714 · 2 years
Text
《我沒有談的那場���愛》漫漫長路妳終於懂得回首原諒自己
Tumblr media
不小心被我定義成賀歲片(對不起大眾),但眾星雲集到真的很難說它不是賀歲片。但我很喜歡國片的賀歲感,總是有大咖有歡笑有淚水,也有不深不淺的那種剛剛好的寓意於其中,不會過於艱深也不至於刁鑽,妳可以慢慢想,可以慢慢嚼,總會有些什麼在裡頭。台灣賀歲片可愛的地方就是這樣,看你用什麼方式看它,都不無聊都可以聊。
想了好多天,很難好好推薦《戀愛》這部片,太難認真推薦了,因為說不上有什麼驚艷的表現,但偏偏每個角色都好可愛,都讓人好想抱在懷裡。
Tumblr media
整部片繞著愛這件事轉,不光是談戀愛這件事,還有家人之間以及愛自己的細節。從面癱的郭勤勤開始談起,青春時的那場沒談成的戀愛,看似自己讓自己輸得一蹋糊塗,但總在許久以後,妳終於回頭,才能看見那時候的自己以及彼此是什麼模樣,這時候又會恍然大悟:其實沒有人輸啊。人大都曾經有過這樣一蹋糊塗的青春,可是只要往前,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南哥對著她說:「妳一直沒有前進,妳到現在還是站在那裡。」這說的是郭勤勤也是南哥他自己。 我更想談的是南哥。有點渣有點廢有點白目,但也有點心酸也讓人心疼。人生荒唐至極,一派風流好像一切都無所謂,可是你又怎麼會知道,人要受多少的傷,才能夠下定決心活得如此荒唐。這個角色的設定精緻到讓人想哭,看吳康仁以一個廢肥宅的樣子出現,你就能知道這個角色是多麼徹底地放棄自己,也是一路活得亂七八糟才可能會成這種模樣,鏡頭前總是笑看這個世界,但回過頭來永遠沒辦法面對自己的傷。
Tumblr media
戲裡所有人看起來都在對抗這個世界,其實真正對抗的都是自己不願意面對的有瑕疵的自己。郭勤勤看似自毀的戀愛、南哥的背棄與被背棄、還有一個家庭裡頭的各種不得不,以及職場上與成長過程中的種種殘酷與可愛。看著看著你也會恍惚之間覺得似曾相似,某個畫面閃過或者一個眼神或者一段台詞,突然就勾起了你的某個日常片段,感嘆道啊我也曾經走過這樣的路。但今天的我們也都好好的活著了,相信明天也是。 《戀愛》有點俗也有點不俗,有些突如其來的轉折或者明朗都太戲劇化又太突然,不免覺得太刻意,也有許多點到但來不及說完的故事,但除此之外每個角色都很值得你去慢慢琢磨。過年小品,賀歲又溫馨。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
0 notes
van0714 · 2 years
Text
《大象席地而坐》平易近人的悲傷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胡波《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近期內有點傳奇的一部片。(接下來沒有影評,只有有感而發的閒聊)
  將近四個小時,從頭到尾都有龐大的憂鬱,你可以斟酌要不要進電影院,進了,就可以和一群人在同一個空間裡一起悲傷,或者其實也滿適合在過了一陣子之後找個平易近人的午後在家慢慢看。   我說《大象席地而坐》好,但要我認真說哪裡好又說不太上來,認真要分析說不完,文學性、藝術性等等等等,龐大的解構與再建構,存在主義或其他,總之講了一些太學術、文藝的東西就不親切了,不親民的東西有時候對大眾來說並不是好(同行的友人就因此不喜歡),但它的確有很大一部分的好存在於某一個藝術層面裡頭,大家有機會可以慢慢挖。   平易近人的好則是,它的悲傷很簡單,你一��就懂。   「你站在這可以看到另一邊的那個地方,你覺得那邊一定比較好,但你不能去,你不去才能解決這裡的問題。」   尾聲時,裡頭的一個角色講了這句話。《大象席地而坐》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題,每個人都在巨大的難關裡頭找方法,但在那個絕望的當下,腦子裡能想的都只有「我還能怎麼辦」。這些絕望很容易懂,《大象席地而坐》的好在於把人生的絕望與難在電影裡親切地傳達給了觀眾(但誰想要親切地接收這種東西啊?)   總之一部電影如果能把想說的話用最簡單的方式讓觀眾懂,我覺得它就是做對了某些事情。它把難題丟出來,讓你花很長的時間看這些人如何地難,如何地找答案卻又無止盡地被困住。人生看似絕望,但也並不是沒有解套方式,雖然從頭到尾沒有人真的找到答案,可是「你不去才能解決這裡的問題」是一個好的開始,至少告訴我們還有機會,無論多悲慘,只要我們人還在這裡都還有機會。   電影裡頭一群人在最後搭著長途巴士要到滿州裡看大象,看那頭虛無的大象,在各種難題之下,還能抱著一種去看看的心情,那麼事情也許永遠都不會太糟,身而為人,無論如何都還是能夠繼續活下去的。   而虛無的遠方,也許,也許,也許也都還會有一些美好的事情,值得被想像與期待。    
推薦生活裡憂鬱卡關的人們可以去看《大象席地而坐》,畢竟人生如此艱難,能把問題丟給電影有時候也是一種解決辦法,但四個小時大家請堅持住。   P.S. 不喜歡太文藝,風格平淡但深沉路線的人可以在家看就好。
0 notes
van0714 · 2 years
Text
《邊境奇譚》一點也不唯美又弔詭至極的成人童話
Tumblr media
※圖片來源:《邊境奇譚》劇照(傳影互動提供)
最近上映了一部大家特別關注,也都在觀望,看起來有點弔詭又讓人毫無頭續的怪片──《邊境奇譚》。
 
因為太多人在問了,只好身先士卒幫大家去試片。昨天看完後有點想立刻發文,但結束得有點晚,到家只想睡,就拖到了現在了。我要老實說,結束走出戲院後第一個感想是──不喜歡(大家不要看到這就決定退場),但我要說這部片有厲害的地方,也有值得討論之處,畢竟也是拿了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最佳影片的片子。但我也不得不說「一種注目」這個單元一直都是有點爭議,又難以平價的單元,畢竟要獲得注目的方式有很多,會被特別注目的事情通常也都有其詭異或不被接受之處,不過看完後的確很同意這部片可以拿下該單元的獎項。
 
廢話到此,接下來會有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我要快速、簡略、模糊地總結對這部片的感想,並且沒有雷(可以安心觀看);第二個部分可能會有一些暴雷,會有你從預告裡可能看不出來的內容。各位可自行決定你要到哪一回合退出,但我會盡可能在兩部分都提供你可以決策是否要進電影院看它的一些參考值。
 
我真的沒有很喜歡《邊境奇譚》,它太怪了。說到怪片我必須提一下尤格藍西莫(順便推一下,最近上映的《真寵》很值得進電影院支持一下),尤格蘭西默也是弔詭怪片的���才導演之一,但他的怪裡頭帶有一種美感,他的噁心並不真的噁心,他善於創造一個異於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並且將那個世界用他的方式打造得彷彿就是正常,而我認為尤格藍西莫最厲害之處在於,除了創造一個世界之外,他非常明白如何帶著觀眾進入那個世界,於是我們就在那裡頭覺得一切都流暢地行進,一切都是日常。我們仍然會感覺怪,但卻又推不開那些怪,不合邏輯的怪異世界會默默地走進我們的腦袋和心,於是尤格藍西莫輕易征服了所有太過正常的觀眾。
 
拉回來《邊境奇譚》,它真的好怪(怪到我不得不一直提),不同於尤格藍西莫,也許導演阿里阿巴斯就是想要用一種極為衝突的怪異、噁心、反常態來打擊我們這些正常人。整部片從一開始就超越常理,主角能嗅出情緒,這件事太不合理,而特別將主角的長相做了特殊的設定,又再次把不那麼常態的事情疊加上去,並且是強迫式地突然要觀眾接受這一切。整部片從開始到結束都不斷不斷地會出現許多無法預料的怪事,每一個轉折對觀者來說都是一次強迫性的接收,將超出我們對常理理解之外的事情一次又一次用粗暴的方式塞進來,也許也因為這樣偶爾讓人感到噁心與不快,但又也許因為這樣,在結束過後、在沉澱過後、在一夜又一夜過後,那些強行進入的事件才因此顯得特別有份量。這樣的怪異,每個人買不買單就要看個人了。
 
電影中看得出導演野心極大,其實各種怪片,特殊題材的片(當然先撇除爛劇本爽片這類情況),大部分在怪異事件背後都是有話想說的,《邊境奇譚》當然也不例外。從開頭的嗅出情緒這件事,立刻就破題點出了導演想講關於「人性」這件事,當我們的慾望、羞愧、憤怒、羞恥等情緒能被察覺的話,世界還能如常運行嗎?這些較為醜惡的情緒通常都是被掩藏的,但當它們突然被公諸於世時,世界是否會因此歪斜?人性於此將更能被好好討論。主角的長相,也明顯地探討了社會邊緣族群的問題,以及對自我接受與否的議題。從這些預告和簡介就看得出來的內容,其實就已經看出來導演想講的事情包括:人性探討、社會議題、自我接受等內容,剩下的還有因不能暴雷而沒提到的部分。以一部電影來說,我個人認為想講的事情太多了,每一件事情都點到了,卻無法深入且完整地處理。導演的野心背後貪心成分過多,讓一切顯得有點可惜,如果能適時地放掉一些事情,讓我們專心聚焦處理好一兩件事情,我想這部片會更讓人滿足。
 
以上差不多就是完全沒有雷的心得分享,另外,我自己挺喜歡《邊境奇譚》的攝影,以及很北歐風的色調,迷幻、童話、邊境感都操控得極好,大膽的各種特寫鏡頭也讓情緒張力達到極致,怪異得極致、噁心得極致、荒謬得極致,難以評論到極致。
========防雷線========
接下來快速且簡略地提供更多參考值給不介意被暴雷的朋友。
 
《邊境奇譚》並非單一主線,從預告裡頭完全看不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裡頭交錯了好多條線,我個人認為每條線幾乎都可以單獨拆開來拍一部電影。從開頭醜惡人性被一一揭露的部分,其實可以被視為一個貫穿的核心脈絡,所有事件的開展其實都與人性相關,我們作惡與善,我們看待人的眼光,或是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都從人性開始。從人性開始也從人性結束,這條主線的操縱做得非常好。但為什麼要一直討論人性呢?
========再給妳們一次機會防雷========
主角其實是妖怪。擁有特異能力的醜陋主角其實是妖怪,是被社會化(人類化)的妖怪,妖怪有沒有人性?或者人類是不是就真的擁有合理且正確的人性?導演從頭到尾一直繞著這件事在轉,不論是主角能嗅出情緒的能力、主角揭發的兒童色情片案件、主角與同居人之間的關係,又或者是主角與同族妖怪的互動之間,都一一在挑戰所有觀者對人性的理解。
導演很明確在電影裡頭畫出了一個常理的框框,又在電影裡頭暴力地將大量的事件推出框外,我們眼睜睜看著框架破了,很殘破地被摧毀了。導演打破了對美的理解、性別的框架、人性的判斷以及善與惡的界線,在巨大的怪奇裡頭,逼迫著我們重新去思考「我到底是什麼?」像主角一直在問自己的一樣,我們到底是什麼?又到底是否真的正確且善良?又是不是真的有人性?
 
講到這邊,已經兩千個字了,我已經不知道可以講什麼了,總之大家到此應該有足夠參考值可以評估要不要去看了。最後提醒大家一下,裡頭有吃蟲畫面、裸體、怪異的性愛場片,和一大堆口水與齜牙裂嘴,還有讓人覺得心裡有點發麻會顫抖一下的配樂。
以上結束,下台一鞠躬。
 
(寫了兩千多字覺得累了,所以第二回合很草率地結束了,再寫下去感覺第二回合又可以再寫兩千字,所以我到此為止,請大家包容我的草率ending。)
0 notes
van0714 · 6 years
Text
被自己原諒
〈被自己原諒〉   踏出家門跟媽咪慢慢地走到社區門口,我對她說,妳先回去沒關係,不要去人擠人啦。我們揮了好幾次手後互相轉身,我走進忙著過聖誕節的人群裡,往高鐵車站的方向走去。   節日氣息很重,濃厚得會殺死一個人,但節日無罪,有罪的一直都是自己最深層不被看見的另一個自己。終於穿越了重重人群,刷卡進了高鐵站,在月台我終於想到要求救,拿起手機打了我好憂鬱幾個字,僅此而已,之後我再也不知道能說什麼。   沒有任何原因,我從上了高鐵開始一路流淚,哭回新店,從高鐵到捷運,再到出了捷運站後走在路上,我止不住地一直哭一直哭。出門前媽咪提醒我帶些口罩,最近空氣不好。我隨意抓了兩三個走,落下第一滴眼淚後我便想起口罩,立刻戴上,想像這個世界能因此看不見我,但並沒有。   口罩裡都是鼻涕,滿滿的鼻涕,往下滑積在下巴,好噁心,但我不在意,我只想著所有可能可以當作藉口的理由,譬如天氣很冷、譬如前途渺茫、譬如我不擅交際、譬如我不學無術等等等等,譬如各種可以被當作藉口的一切,讓自己的崩潰合情合理。   可是啊,我就只是想要落淚而已,卻沒辦法原諒自己沒有任何理由地落淚。   回到了新店後決定去騎車,要離水邊很近很近,我在河濱沿著河岸邊邊砌起的小小石子路騎。速度快的時候風會說話,我覺得它對我說它願意原諒我,所以我便開始大哭了起來,一直到盡頭,一直到離水邊最近的盡頭,我幾乎能踏入水中。對岸是聖誕味十足的碧潭河岸,我在昏黃的對岸水邊終於原諒自己。   今年的禮物是--好好大哭。聖誕快樂。
3 notes · View notes
van0714 · 6 years
Text
十二月
Tumblr media
〈十二月〉   你從北方來 姿態如鷹 所有的野蠻都銳利 切割日子 從今以後的日子都是風霜 草木代你枯萎 你的鳥羽於是能持續鋒利 劃開柔軟的長河 使島國不至於凍傷   北方的意志還記得島的名嗎 你來的時候記得閉眼 從今以後的日子都是荒涼 山脈柔軟與你的高原沙漠相似 眼裡太多寂寞的黃你會鄉愁吧 可沒有人能夠擔保 會不會有一天你能再次旋回你的北方   其實前或後都是一樣的 從今以後的日子都仍是日子 你想擁抱卻只能像所有路過的風雨 路過一些年輕的心 告訴他們 從今以後,我們都將一起 老去那麼一點    
0 notes
van0714 · 6 years
Text
Coffee, Tea, or Me? 談談《血觀音》中受「物」操控的世界
Tumblr media
不負責任影評||有雷   Coffee, Tea, or Me? 談談《血觀音》中受「物」操控的世界    
劇情我想應該滿坑滿谷的人都在討論了,《血觀音》劇情設計極為精細巧妙,讓人看得很暢快,看完後可以有滿多細節好慢慢嚼卻又不會讓人一頭霧水,只能說是一部看了極為爽快的好片。照這種爽度應該到處都可以看到熱絡的劇情討論,所以這邊就不再多討論劇情了,想跟大家聊聊血觀音裡頭的「物」。   什麼是物質?以相對於精神、心靈來說,物質可以被看成是非精神的一切,或者可以說它是愛情與麵包中的麵包,再進一步可以解釋成由金錢建構出一切繁華、奢侈的物質享受。換個角度來看小範圍甚至單點的物質是什麼,你看的電腦螢幕或手機就是物質,你拿的筆吃的蛋糕都是物,眼前任何東西都是物。   《血觀音》很有趣,它打造了一個極為明確受「物」操控的世界,所有的物品出現都被安排設計好且充滿隱喻的,打從一開始那尊斷手的觀音便是,而後當然也是貫徹了整部片,祂是金錢的代表、祂是權力的觸手、祂是心機的流動,祂也是苦難社會的投射。   這是一個有錢有勢的上層社會人們在玩的遊戲,所有人被金錢與權勢環環相扣著,金錢與權勢其實都被直接具體化在片中的所有物品中,《血觀音》用「物」貫徹了整部片在說故事,棠家日式屋裡整間的骨董寶物就再再顯示了整部片中的物都是在意味著什麼。所有的物品都是無聲卻最是張揚的角色,越大聲的越有影響力,跟權勢社會裡一樣,不是嗎?越大聲的,越能控制社會,或者人。   「今天一塊錢去買,明天一百塊賣出去,這麼迷人的遊戲,誰不喜歡?」   這遊戲怎麼玩?很明顯得靠各種物。有錢人玩高檔骨董、金玉手鐲、翡翠珠寶,買來賣去不只是數字的問題,更是人心的難題。片頭的斷手觀音不再是有錢人的玩物,轉了向推給下面的人,在下層人民眼裡觀音斷了手仍是觀音,買賣本身即是一樁遊戲,觀音推向營建署長面前,祂仍然是寶,誰都想要跟落難菩薩一起升官成佛。菩薩再轉個向,擺上了小警官辦公室,點好香供著,保佑你升官成佛,你收還不收?菩薩是權力、是財富,人人都總是抱著一種椅著神總能沾點光的期盼,心慌慌人卻總是貪,菩薩來了,誰捨得說不?   不要菩薩沒關係,那來杯茶或咖啡,還是要我?   茶總是輕易讓人與清新、純粹、雅致等詞產生聯想,高官富貴者品茶,清閒但不清廉。《血觀音》中出現不少次品茶橋段,不只是沖出熱茶,而是細細的將繁複手藝端上觀眾面前,看真真燒熱了水、提起茶壺、沖茶、蓋杯、翻轉,一道道程序講究絕不馬虎,有條不紊的訓練,真真被訓練沖一手好茶,其實也是訓練她如何玩這場遊戲。品茶出現好幾次,在最後一次真真熟練的將精巧小杯翻轉,夫人讚嘆一聲好,真真靦腆笑出,而整部片已走向尾聲,眾人皆能看出誰早已在遊戲裡玩得熟稔又盡興,又是誰早已經被訓練成為遊戲裡的完美棋子一枚。真真最終順利成為棠夫人訓訓練有素的的好手,那些茶一杯又一杯的沖出,把天真與曾經的稚嫩沖淡,喝茶的人還不懂,這些都只是手���,喝了總是回甘,那樣的身分地位與(假的)好品味使你就算苦澀也不敢講。   這些物都成為一種手段,它們是社會活動的媒介。茶或咖啡都只是一種用來互相牽制的形式,在上位者喝茶,來顯示它們的高尚與諷刺的告訴觀眾他們「可能」是挺有雅致的。下層階級的那群人,棠家捧著麝香貓咖啡來拱你,相較於一般咖啡,麝香貓咖啡是一種價格較高的咖啡豆,真真懂得提醒棠夫人換麝香貓咖啡來招待營建署官員,由此便可看出真真的確是訓練有素的好手。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那些平常可能連星巴克都捨不得買的小民小眾們如今能喝上一杯麝香貓咖啡,誰不會心軟軟暖暖的?而大多數人甚至連那是什麼都不知道。   「一堆黃金買來的地,最後卻變回一堆屎,不會氣到想殺人嗎?」   殊不知那些咖啡豆都曾經是一坨坨的屎。黃金和屎總是一線之隔或者說一體兩面更加精準,有時候屎被看作黃金,有時候黃金可能會連屎都不如,土地、佛像、器物或咖啡,或者人都可能是如此。   那你要咖啡還是茶,或者我?   泡茶或送咖啡的真真或寧其實也都只是這個遊戲裡的一個物件,她們是棠夫人遊戲裡的棋子。物質似乎也不限定那些不會動的東西,泡茶沖咖啡的時候,在對方眼裡,她們瞬間也成為了一個能被操控或取得的物品,瞬間成為了上流社會中物質的展現,用教養、用手段來演示棠家的權勢。在這遊戲裡其實人人都只是可以被隨時轉移使用的物品。    在《血觀音》中所有的物品都是很巧妙的被設計好出現,所有的物品都互相呼應與牽制。權力與金錢相扣,金錢展現於物質,物質牽動人心,這一層層的關係可以從片中所有物品的展演、流動被看出,人與人之間都透過這些物件互相被牽連,而人甚至也被物化成工具,成為了這場控制遊戲中的零件,這裡頭所有的人都被控制著去控制其他人,沒有誰是局外人。   「要活得像個人樣。」還有誰,是真的人?       (圖片來源:《血觀音》劇照,双喜電影)
0 notes
van0714 · 6 years
Text
04. 阿貓
Tumblr media
04.   〈阿貓〉     大學畢業那年我毅然決然一個人跑到了南部養馬,那段日子很苦,很孤獨。我在市區的邊緣租了一間小小的套房,但跟台北比起來其實不小,大概就是擺一張小SIZE的雙人床和一個標準雙門衣櫃,以及一張窄窄的書桌,剛剛好滿,其餘只會剩下走道的空間而已。那時候覺得有點滿足又總是空虛,還好工作的時間朝五晚九,我幾乎不用花時間去想如何跟自己相處或者如何度過讓人慌張的寂寞時刻。   但所有長大的過渡期無論如何都還是會讓人不安。   那時候其實好青春,卻怎麼樣也不比大學生們青春,下班後躺在床上覺得自己老去得很真實,因為不用去想作業寫了沒或者什麼時候期末考,那種長大的感覺突然很具體的爬上了身軀,但卻不知道長大到底該是什麼模樣。那時的戀人也是如此,不知道該如何長大,也不知道如何去期待長大的模樣。   戀人雖然也在南部,不過在不同縣市。馬場工作幾乎不太能放假,畢竟馬匹們天天都得吃飯喝水,一天沒人在那都不行,一個月很難得放兩天假,我就跑去另一個縣市與戀人相聚,不過很多時間總是在吵架,什麼事都能成為爭吵的理由。我們為晚餐爭執、為我不能放假爭執、為她作業做不出來爭執、為她的家庭爭執,連我們撿到阿貓時都在爭執。   我們是在我生日過後沒多久撿到了阿貓,一直沒給他正式取名字,怎麼叫都不順口,索性就喊她阿貓,有時候是貓貓或喵喵。   撿到阿貓時我們也大吵了一假,她不想在她的住處養,但偏偏我的住處是不能養寵物的,所以我們大吵了一架,銳利地剝開彼此的皮找出所有最深的傷口,往血肉模糊的地方扎去。我們吵架總是用一種希望對方死得越痛越好的方式,卻也知道那樣自己總是更痛,但仍然執意如此。   可這好像也是一種在感情裡長大的過程,嗎?   最後我帶著阿貓回到我的住處,她開始和我一起過著朝五晚九的日子。天還沒亮時我便會起床,刷牙、洗臉、清理貓砂、準備她的早餐,出門前和她說再見。三個月大的阿貓還很小,我們互不相識,我們是同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頭幾個月在睜開眼的瞬間我們都在防範著彼此,我們互相對峙、爭執,為了她亂咬電線而反目成仇、為了她破壞環境而發怒、為了她半夜鳴叫而互相怨恨,那時我們都還不懂得怎麼去愛對方,卻又依賴著對方過日子。   剛到住處的前三天阿貓偷跑了好幾次,她不知道怎麼將我的窗戶推開,跑到了後面的防火巷去,這麼一跑大概早就找個遙遠的地方藏身了,那時我想是不可能回來的了。一天下班回到住處,洗完澡後躺上床,卻聽到窗外細細的叫聲,心裡想不可能是阿貓吧,其實心裡是期待是她的,緩緩起身把窗戶慢慢地推開,阿貓在窗外防護鐵架上趴著,看見窗開了逕自就跳了進來,此後,她便不再離開了。我們約定好從當友好的陌生人開始練習愛上對方。   其實所有的戀人都曾經是陌生人。   在南部那段日子,很苦,很孤獨。我在市區租了一間小小的套房,房東說不能養貓,但後來阿貓和我一起過。房間很小,門口旁放了貓砂盆,一進門會踩到被撥出灑滿地的貓砂,總是覺得麻煩,每天花不少時間在清理環境,但還好空間並不大。也還好空間並不大,我們因此被迫得依著彼此生活,得靠得很近凝視對方,這樣似乎能更快熟悉如何愛彼此。於是我也想不起什麼時候開始的,大概就是那年冬天吧,我們開始仰賴著對方的體溫入睡了。   離開南部的住處後換了不少地方落腳,去哪都是帶著阿貓,也曾經帶著阿貓和那時的戀人同住。同住的日子異常浪漫也意外地狂爆,我們仍然爭吵,無時無刻爭吵,且越發激烈。我一直以為這都只是學會愛人的過程,以為只要跟著日子一直走下去,有一天我們就會長大,有一天我們就能學會如何好好愛人,有一天所有的生物都能很純粹地成為彼此的養分活下去,有一天,戀人們就能當彼此被馴養的大貓。但我們終究沒辦法像我和阿貓那樣有一天學會好好的善待彼此。   變成戀人的陌生人們,大部分也都還是陌生人啊。   最後我又回到了台北,阿貓跟著我到了台北又跟著我回到桃園,然後我們都長成一個似乎穩定不再變動的模樣了,此後就算再怎麼樣怪裡怪氣我們也得好好接納彼此了,因為是我們讓彼此成為這種模樣的。而此後剩下的浪漫,就是好好看著彼此老去,對吧?    
1 note · View note
van0714 · 6 years
Text
03. 鬥魚
Tumblr media
03.   〈鬥魚〉   從小到大養過不少魚,就是沒養過鬥魚。   生活的地方一直都有設缸,很小的時候外公家就有一尺大的缸,養了十幾條的血鸚鵡,每條都跟那時候我的臉一樣大,後來自己家中也一直都有個小魚缸,大學時搬到外頭住也忍不住在書桌上擺了一缸。各種入門款的淡水魚幾乎都養過,小時候還在田裡抓過小龍蝦或者蝌蚪來養,孔雀魚、燈魚、金魚都只是基本款,但就是沒養過鬥魚。   雖然養魚這回事總是斷斷續續的,偶爾會停缸停上好一陣子,但好像一直沒辦法真正脫離養魚這件事。記得家裡剛開始設缸很講究,父親細細考究了家中財位,連濾水器水流的方向都一定得準確向內,他說,水即是財,財要向家內流啊。   不知道我們家從來沒養過鬥魚跟風水有沒有關係?   曾經有一段日子家中亂糟糟的,人人都悶著一股氣,感覺什麼都不順遂,一家人都走在深谷的懸崖上,沒有人有能力救起誰,好像都只能看著身邊的人失足而無能為力。那時候有位師傅來了我家一趟,一進門便說家中大廳掛了這麼大一幅武將的畫,渾身是鬥,會鬥壞整個家。後來想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沒養過鬥魚。   小時候倒也沒去追究過為什麼,現在才突然想起來如此容易上手的魚種自己居然沒養過。鬥魚幾乎不需要特別照顧,就算好幾天沒餵食似乎也不會發生什麼大事,只需要一個能夠裝水的容器,以及水,和一些些彩色小石頭,好像就能把鬥魚養得好,甚至水族賣場裡的鬥魚都還只是用透明的塑膠杯子裝,唯一的裝飾是杯上用奇異筆寫上的標價。水族賣場的牠們仍然厭世的活著。   有一陣子電視劇《鬥魚》熱映,我沒跟上潮流,搞不清楚劇在演些什麼,只記得所有同學們都想養一隻鬥魚,一隻艷麗又孤獨的鬥魚。有些同學把鬥魚帶來學校,用圓形的玻璃小魚缸裝著,下課的時候其他同學就會搶著要去餵魚,飼料撒了一堆,水中立刻漂浮了許多雜質,泡了水的飼料膨脹,過了一陣子後便開始軟爛,懸浮於水中看起來很無助,鬥魚的嘴一張一闔地偶爾會把那些泡爛的飼料含住又吐出,牠看起來也很無助。有些同學每節下課都在幫魚換水,但剛換過水後又急著拿了飼料往裡頭撒,那些同學們對於養魚這件事看起來也很無助。   聽說鬥魚不能養在一起,只要碰上了另一尾鬥魚絕對得鬥到有一方勝出為止,但老實說我沒真正看過兩隻鬥魚處在一起的情形。那時候一堆同學帶了鬥魚來學校,大家都說自己的鬥魚最強壯,誰敢跟自己的放同一缸絕對是不要命了,所有人都講得氣勢洶湧,但沒看過真的有人把鬥魚放進誰的缸子裡。沒有一尾鬥魚真正與誰鬥過。所有的魚終其一生都只在自己的缸裡當自己的國王,牠們優雅又孤獨。   其實我是怕自己像那一缸缸的鬥魚吧?   每次到水族賣場都會看到一整排的透明小杯子,興起過幾次念頭想要買一尾回家養養看,最後都放棄。那成排的鬥魚看起來都帶著一種厭世的氣息,牠們被標上二十塊、三十塊的價格(長大後漲價了,變成五十塊或八十塊),再如何地轉身也就只是從有標價那側轉到沒標價那側而已,牠們一生好像就只能活在社會給牠們的框框之中,因為牠們暴戾、好鬥,因為牠們優雅如王者,因為牠們是鬥魚。所以,牠們終其一生只能獨存。後來才發現我不敢正視這樣一種美麗的魚種,只是因為我害怕我的乖僻會讓我一輩子活得無助,就像牠們。   這輩子目前為止我其實沒看過任何一尾真正被鬥死的魚,只看過水族賣場裡在透明塑膠杯中倒下看著標價死去的鬥魚。    
0 notes
van0714 · 6 years
Text
無路可走的冬日
〈無路可走的冬日〉   生活忽然被劃開 所有的縫都必須做足準備 擋下每一道寒流 用盛放的傷口接下 來不及亮的夜 張開皮肉 讓自己走不下去的路 走進來,緩緩 把一整個冬天埋入體內   像我總是等妳用舌尖探問我的傷口 問我還憂傷嗎 妳嘗得出青草或青黴 不必等我開口 妳便貫穿,如所有失聲的列車 安靜地穿越我失責的意志   無路可走的日子 在癒合那天 都會和歲末一起找到盡頭  
0 notes
van0714 · 6 years
Text
02. 駱駝
Tumblr media
02.   〈駱駝〉    在蒙古的第二個禮拜,我們一票人動身離開郊區的營地,前往遠方真正的草原,要在牧民家住上好多天。   一群人,七、八個擠上了小小的廂型車,小廂型車在黃沙上開了四個多小時,我們所有人四肢互相交疊,近到能吸到彼此的氣息,車內與車外一樣都是帶著寒意的,每個人呼出的氣碰到肌膚都顯得特別溫熱。這個國度的空氣總是冷涼的,縱使陽光燦爛又濃烈,像是能把大地烤熟。四個多小時下來窗外的景色一律是起伏的黃沙,不時會有成群的牛、羊或馬匹出現,漫步、奔馳或是就擋在路上,其實這裡也不算是有路,放眼望去景色幾乎一模一樣,並沒有開闢好的平坦大路,只有黃土以及斑駁的草,只要我們選定了方向便是路。   草原上什麼都沒有,真的是什麼都沒有,連路都沒有,只有黃沙漫漫和荒涼的寂靜感,這個什麼都沒有的地方唯一有的就是大量的馬匹與牛羊,有時候是牠們走過的才算是路。這些生物的蹄跡常會踏出一片平整的地,每每看到那些沒什麼草又平坦的黃土地,我們便往那裏開去,那樣總是會讓車程舒坦一些。除了較容易行駛外,聽司機大哥說牲畜其實也是引路者,它們不只讓路途平坦,其實它們也總是指向牧民群聚的方向。   在什麼都沒有只有自己的草原上,所有的生命都是互相指向彼此的。   我睡了又醒,已經不知道反覆了幾次,手錶上的時間幾乎指向八點,在這裡晚上八點天仍然明亮,車已經停了下來,前方有幾頂圓圓的蒙古包,蒙古包後方有成群的馬匹,像洪水那樣奔騰從一端至另一端。蒙古包的另一側有十來隻駱駝,它們緩慢的移動,晃蕩在草原上,像洪水濺出的水珠,落下後緩緩地等著被蒸發,等著起程走入下一個循環,等著凝結成一顆雪花。   北方的牧民們聽說不怎麼飼養駱駝,北方的環境與氣候較不適合駱駝生存,難怪我們沿途所見皆是牛羊與馬匹,而未見駱駝。但牧民們還是多少會畜養幾隻駱駝在身邊,牠們耐苦耐勞,一匹駱駝可抵上好幾匹馬,只是這蒙古包附近的幾隻駱駝怎麼看都覺得是為了觀光客而畜養的。草原上的牧民近年來不少紛紛轉向投入觀光業,本身的放牧等工事仍持續著進行,只是同時也開放遊客加入體驗牧民的生活,所有的生命都得跟著時代前進的。   駱駝們不知道懂不懂時代變遷這回事?九點多天終於開始要黑,駱駝的峰在夕陽下倒影出一座座小山,所有的山峰在不久後便會被大地吞噬,夜黑後我不知道牠們會去哪。馬匹成群互相依偎著,而那幾座小山直至天黑之前我不曾看過牠們移動,牠們仍然四散於大地上,繼續屹立成一座座的山峰。   所有的生命都互相指向彼此嗎?   第二天我們計畫騎駱駝到遠處的草原探險,昨天四散的駱駝一早已經被整列在蒙古包前,或坐或站的列於蒙古包前的小廣場上。那時已經是夏末準備入秋,有些駱駝開始換毛,輕輕一摸滿手都是毛,大量脫落的毛很容易隨風到處飛,有些駱駝掉毛掉得嚴重看起來特別醜,冬天的絨毛又還沒長出來,牠們看起來像是理髮理壞的孩子,天真爛漫又無論如何地驕傲。   這些駱駝們不像馬匹,啣上口銜套上韁繩即可,牠們大部分在鼻上都穿過一根木棒,有些甚至是鉛筆或者各種長條棒狀的物體,穿過的長條物體兩端各綁上一條繩索,這些看似隨意編織出的繩索指向駕馭者便是韁,少數駱駝頭上仍套有革帶,方便牧民牽引,但大多數牧民都直接拉起繫於鼻上的繩索,這樣似乎更方便控制駱駝們的走向。這讓我想起來以前工作時若馬匹不安分,最後最不得以的狠招便是會拿出個擰鼻器,套上馬匹鼻部後扭轉,大多數馬匹便會安分,繼續躁動下去只會越來越難受,有些教練出手狠一點的,在鬆開擰鼻器後還可能讓馬匹鼻部的皮膚破皮而滲血,想到總覺得難受。草原上駱駝們被拉扯著鼻部向前走時,牠們卻總是安靜平穩,眼底沒有波動,牠們是沉穩的山。   以前聽三毛說過駱駝會哭。   在草原上的那幾天我每天都去看駱駝,牠們不怕人靠近,我總是離它們很近很近,大約是伸手便可觸及牠們的距離靜靜地望著牠們,看牠們緩緩嚼著草,這個世界會跟著牠們咀嚼的頻率一同慢下來。牠們同這片大地一樣寧靜與乾燥,牠們不像馬匹躁動,牠們緩且靜,而且彷彿能讀懂這個世界,每次靠近看著牠們都覺得牠們好像隨時會落淚,但也許這只是因為在遙遠的草原上一切都顯得特別浪漫,駱駝會落淚也許只是一種過於浪漫的想像。而我這幾天下來是真的沒看過牠們落淚。   離開草原那天,我們收拾了行李準被擠上小箱型車,一票人還零零散散地四處閒晃或者與牧民小孩嬉鬧,有的人還沒吃完早餐,總之在這裡沒有時間,所有人跟著影子的角度作息,所以沒有人催促著誰。我在蒙古包周圍閒晃,聽到不遠處牧民吆喝,伴著駱駝哀嚎,我以及同行的幾個友人一同慢慢靠近。駱駝群之中兩個大男人拉著一匹駱駝,其中一人一手扣住了駱駝的脖子,另一手拉住了套在駱駝頭上的革,將那匹駱駝緊緊扣在腋下,另一個男人手上拿了一支鉛筆正準備往駱駝鼻中間的那塊肉穿去。那是一隻還不懂得方向的駱駝,蒙古男人蠻力地戳穿了駱駝鼻中間的那塊肉,僅僅一瞬駱駝嗚咽低鳴,一切都很短暫快速,沒有太多的鮮血灑濺,只有幾滴順著鉛筆往一側流去,滴上了黃黃的沙土。駱駝眼角帶淚,牠從今天起開始明白了所謂的方向,牠的生命在此時此刻將與牧民一同指向水草豐茂之處。    
0 notes
van0714 · 6 years
Text
01. 幸福蟲
Tumblr media
01.   〈幸福蟲〉   小島上有一種帶著藍綠色斑點的甲蟲,甲殼銀亮亮的,藍綠色的小圓點帶著一點虹光,在夜裡只要往小蟲身上打上一點點光,牠們便會像陸地上的星星。這種甲蟲的頭部與腹部明顯分節,頭部較小且狹長,而腹部圓潤飽滿如球,球體的腹部被堅硬無比的甲殼包覆,聽說就算被車輾過牠們也總是完好無缺,島上的人們叫牠幸福蟲。   小時候不怕蟲,鄉下的孩子泥巴蟲鳥都是玩伴。以前在山上老家常可以抓到一種叩頭蟲,綠色長條狀的甲蟲,那種甲蟲的綠色甲殼像透亮的寶石,不同角度下會折射出不同的色澤,像是背著一座彩虹在身上。小時候我們叫這種甲蟲「嗲嗲蟲」,把甲蟲翻面平放於地,牠的頭節與腹部連結處有著特殊的彈器,彈器像是緊繃的橡皮筋,能幫助腹部朝上的甲蟲透過肌肉的收張而彈跳翻身,彈器收張時會發出一聲脆脆的「嗲」,甲蟲會瞬間彈起離地五六公分左右,再順利以腹部朝下的姿勢落地。我們喜歡找這種叩頭蟲來玩,反覆地看牠們彈起翻身,那時候滿地都是這種小甲蟲。   長大後才知道嗲嗲蟲其實叫做虹彩叩頭蟲,會知道正式名稱是從昆蟲學術網站看到的,離開童年後至今我也只有在昆蟲學術網站上看過牠,而再也沒有聽過那清脆的嗲嗲聲。   第二次登上小島時我才認識了幸福蟲。他們說從前島上的男人會拿這種小蟲來較量指力,因牠們堅硬無比,因此若哪個男人能夠以指壓扁小蟲便能證明他的力量,有力量的男人才能帶給女人幸福。那天夜遊小島,領頭的人拿著小蟲遞過來說可以壓壓看,捏不扁的。我卻不敢伸手,不確定是因為對蟲感到些微恐懼,還是因為這隻小蟲實在太美,像易碎的寶石,而我怕碰壞牠,怕牠會像我童年所有的甲蟲一樣都將不復存在。   聽說以前日本人喜歡拿島上的這種幸福蟲來做鈕扣,美麗又堅硬,因此幸福蟲被大量捕捉。甲蟲真的能拿來做鈕扣?不知道,都只是聽說,做鈕扣也許是騙小孩的,但甲蟲數量驟減卻是真的。   一直記不住幸福蟲的真正名字是什麼,只模糊的記得是一種象鼻蟲,我沒有去再搜尋牠真正的名稱,我覺得就一輩子喊牠幸福蟲很好,像我永遠都記得嗲嗲蟲。而我們這輩早已不再需要如古老的傳說中透過壓扁牠來具體化那些不太真實的幸福感,只要還有一天我能再回到小島看到牠就是一種幸福。    
0 notes
van0714 · 6 years
Text
往神那裡去
Tumblr media
〈往神那裡去〉     兩年前差不多這個時候,也許更早一點,我和愛人騎著車上陽明山。十月初天開始冷了,山下還不至於凍,但我記憶中山上的氣溫已如北國,只差神點個頭,眼睫上的霜便能落下成雪,而可惜我們一直沒能看到雪。   同一年的冬天,氣候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的那般失控,那年跨了年後的一月平地降雪,我在桃園的家中往窗外看便是點點白雪飄落,門口父親的車上覆了一層薄薄如霧的神跡,所有的白點落下後便立刻融去,氣溫不夠留住雪。我們想看更多的雪,我們想看能被觸摸到的雪,而不是融解後的水,於是一家人開著車往山上老家去,還沒入山,才在山腳下雪花便大量飄落,車繼續往前駛,大量白色小點打上車窗,雨刷的溝槽開始積了一層雪,有點像是冷凍庫裡的結霜。   山上老家是一片林地,舊式三合院早已廢棄,只剩周邊樹林無邊際的蔓長,幾顆五葉松的葉面有殘著雪在上頭,我們一家走在荒涼的小徑上感受如想像中異國的冷,讓肩頭積滿白雪,繞著三合院走了一大圈,雪仍繼續下著。那兩天神把霜從身上抖落,融去的雪會滲進土壤中,老家那些林木將吸取那些雪水,順著神的指引,越往祂那裡長去,也許有一天可以觸碰到祂,而不必再透過雪。   那天,我覺得自己離神很近。我們所生長之處從未見過雪,於是那些不日常的事物便容易成為如夢的渴盼。神跡有時候只是任何的意外,意料之外。   2016年下雪那幾天,週末結束我回到了台北,聽說一些山頭仍然持續下著雪,我急忙找當時已不能算是愛人的那人想帶她去看雪。我說,看到雪了妳這輩子就真的忘不了我了。我騎著車上山,爬上了我租屋處後方的山頭,山路窄小蜿蜒,擠滿了排隊上山的車,許多人都聽說山頭仍在落雪,擠著想上山。夜裡我們騎了一個多小時,手凍得發紅,在中途的遊客聚集處休息,我們的雙頰紅透,包了好多層外衣仍然發抖。那時我們不是戀人,我沒辦法握住她的手感受她是否也與我同樣的凍。   幾輛從海拔更高處下山的車輛,擋風玻璃上積了白白的雪,她興奮的跑去抓了一把路旁車蓋上的雪,手裡握的是她未曾真正見到且也帶不走的神跡。我們沒有繼續往上騎,夜太深,氣溫太低,我們沒有成為愛人的勇氣因此停在遊客聚集的老街上,不再前進。我們始終沒能真正看到落雪。   今年冬天會不會又下雪?   神會引路帶我們上山,展現神跡在所有苦難且謙卑的愛人身上,讓眾人看見神跡只是意料之外的日常。神引著我們繞了山頭一圈,無論走得多遠都會再次回到離祂很近的時刻。倘若下雪,我要帶著愛人去看雪,去看神從身上抖落的霜降到我們肩頭,然後愛人將忘不了我。      
0 notes
van0714 · 6 years
Text
山羊
Tumblr media
〈山羊〉   當一隻山羊 不會游泳 懂得涉險 想飛的時候就失足 換季的毛被風吹起 開成滿谷的花 犄角再也不會增長 不必擔心會戳穿誰的夢 留一點點小鬍子 讓淚水得以順勢滑落 凝聚成一個針尖的海洋 容易被 風乾
0 notes
van0714 · 6 years
Text
帶我回河裡
〈帶我回河裡〉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在等一場雨,把我們淋溼,帶我們回到河裡。   升高中那年,在大雨裡與當時認為可以愛的人搭上了話,青春期的芽突然明白如何抽長,幾年後我們互相說了再見,只是從那過後六年再也不見。高二時的中秋颱風來襲,我與陌生女子躲在捷運站旁的騎樓下抽菸,豪雨淹過腳踝,渾身濕透的我們差點連菸都點不著,那時以為我愛她,中秋過後,暴風圈離台,此後我們便再也不見。離開高中那年暑假,以為彼此是愛人的我們在沙灘上淋著細細的小雨,吹著海風聽蘇打綠,衣服濕黏貼在身上,肉與肉也緊貼,只是也僅只於此,我們沒有交換更多,在好多年後卻聽她與我交換了生活的細節,關於對象或者結婚。大三那年第一次離開台灣,在乾旱的北方土地上碰上了第一場雨,騎樓下即將成為愛人的我們全身沾滿黃沙,不太說話,把彼此當成一種體驗與冒險,等著暴雨停止後我們能夠再次走進風沙裡。   還未落地前,沒有人懂得什麼是乾旱,那時我們都包裹於羊水裡,晃蕩著以為就是一輩子,出世後突然明白了渴,突然明白曾經濕潤的一輩子都只是像夢一樣的存在,如今赤裸裸的生命是如此乾燥。是不是所有的物種都必得追求那種生命的乾渴?千萬年演化裡生命總是急切地渴盼從水中上岸,卻極少有生命選擇回到水中。所有的東西似乎都可以被劃分為兩極,正與反,黑暗與光明,乾燥與潮濕,那愛是潮濕的還是乾燥的?   人是乾燥的,那我想愛是潮濕的。   人類是少數急著重回水中的生物。其實從沒有人忘記自己來自哪裡,只是沒被想起,沒想起胚胎時的暈船感與羊水中的漂泊,於是成長後我們習慣在人群裡漂泊,用慾望去堆疊相似的暈船感。每一次的愛也許都是人類試著找回源頭的過程,一次又一次的被弄濕,便會慢慢記起自己來自哪裡,而有一天,當我們遇到剛剛好的那場雨,便能被安穩的帶走,回到河裡,而不必再往風沙裡走。   帶我回河裡。帶我回妳那裡。  
0 notes
van0714 · 6 years
Text
等妳打烊
Tumblr media
〈等妳打烊〉   城市的蟲蟻湧進 四面八方來到 貪食一種老的氛圍和黃光 嗜甜的向妳討糖 最甜蜜的妳給不起,那就 端一盤盤烤透的午後或 夜色,餵養城市的貧乏 飽足的人落筆或落淚 蟻行一般的留下 看不見卻有跡可循的 一種城市態度 而仍然渴的人 繼續等 等妳打烊 等妳闔上所有光亮的屏幕及眼神 開張我的夜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