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藝術
Explore tagged Tumblr posts
shihlun · 2 years ago
Text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現代藝術》 創刊號
中國現代藝術中心編印
1960
33 notes · View notes
beyourselfchulanmaria · 2 years ago
Text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Performance art表演藝術 || 現代舞modern dance performance tension
here @fenetre-sur
215 notes · View notes
masahikohigashi · 2 years ago
Text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MONSTER Exhibition2023 サンフランシスコ展が終わりました。 来場者から怪獣というテーマの芸術表現に触れられ、その魅力を感じられる、素晴らしい機会だったと感想を頂きました。レセプションパーティでは90名以上の方が来場し、平日もわざわざ足を運んでくれ、じっくり見てくださる方が多いことが印象的でした。
この度、ご来場をされました方々、配送の手続き、作品の設置、撤収をしてくださりました、皆様に感謝しております。誠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2 notes · View notes
seimeikatsudou · 2 months ago
Text
Tumblr media
『GA Journal vol.6』(発行:東京藝術大学大学院 国際芸術創造研究科)の和文校正をお手伝いしました
0 notes
jinsei-pika-pika · 6 months ago
Text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フリーペーパー『PEPPER SHOP』
緊急号外 vol.1
特集:小山登美夫 小山登美夫ギャラリー代表(2024年12月21日発行)
(PDF版)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GIbM01UEcH1SytWtXxWTOdemyNbqpA1D/view…
発行人:古賀学
編集:古賀学+田端宏章
協力:小山登美夫
1 note · View note
takmiblog · 7 months ago
Text
霊性により現代美術の先に立つ
 民藝作家の濱田庄司は作品に署名を入れない。彼は個人としての才能を表現することには興味がない。従って芸術家というより職人と考えている。そして彼の作品は抽象表現主義に先行する無作為によって、今日の現代美術にない、もっと言えば現代美術が無視している民藝の根である人間の魂を反映している霊性、それによって現代美術の先に立った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2024/12/14 朝日新聞
読書
「民藝のみかた」
ヒューゴー・ムンスターバーグ<著>
作品社
評・横尾忠則
1 note · View note
plwongm · 7 months ago
Video
youtube
《鉛華·滿壁》舞蹈藝術的魅力與古代文化的結合@peterwong3072
0 notes
jptattooart · 1 year ago
Text
Tumblr media
Joey Pang Modern Ink Collection 2016 Ink and color on paper . . . #chinesepainting #chineseinkpainting #modernart #modernink #moderninkart #fineart #fineartpainting #fineartgallery #chineseink #artpainting #inkart #artistsoninstagram #asianinkandart #hkart #香港藝術 #水墨畫 #水墨画 #現代アート #當代水墨 #현대미술
1 note · View note
zonahawkingtv · 2 years ago
Text
『廈門自由行攻略』融合閩南文化與現代藝術的漁港[沙坡尾]! #沙坡尾藝術西區 #沙坡尾避風塢 #廈門文藝青年打卡地 Travel in Xiamen - China
via IFTTT
youtube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beyourselfchulanmaria · 2 years ago
Photo
Jean Arp (1886-1966), was a German-French sculptor, painter, and poet known as a founding member of Dadaism.
讓·阿爾普,德語名漢斯,德裔法國雕塑家、畫家和詩人。1916年參與達達主義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又與超現實主義者和表現主義者有著廣泛的交往。阿爾普主張藝術的完全自由,注重內在情感的表達。阿爾普延續了康斯坦丁·布朗庫西、查特金、赫西埃等人的道路,實現了雕塑的全面抽象化。
Period: Surrealism, Dadaism, Abstract art, Modern art
Tumblr media
JEAN (HANS) ARP / “DÉMÉTER” / 1960 [white marble | height: 25 3/4″]
229 notes · View notes
nardollycist · 3 months ago
Text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 마침내 내 OC가 분명히 등장했음에도 불구하고 "Space Goofs" 아트워크를 만들었습니다 . 우리는 Etno Polino와 그의 아내 Zephyra Polino가 우주의 Goofs가 아니라는 것을 분명히 봅니다.
🇺🇲 Finally made some "Space Goofs" artwork, even though my OC is clearly featured . We see clearly Represented Etno Polino and Zephyra Polino his wife not that my OC of space Goofs
🇯🇵 ついに「宇宙の失敗」のアートワークができました。私のOCが明らかにフィーチャーされているにもかかわらずです。明らかにエトノ・ポリーノと彼の妻ゼフィラ・ポリーノが表現されていますが、私の宇宙の失敗のOCではありません。
🇨🇳 最終創作了一些「太空傻瓜」藝術品,儘管我的 OC 特徵很明顯。 我們清楚地看到代表 Etno Polino 和 Zephyra Polino 他的妻子不是我的 OC 空間傻瓜
🇫🇷 J'ai enfin réalisé quelques illustrations pour « Les Zinzins de l'espace », même si mon personnage principal est clairement représenté. On voit clairement Etno Polino et sa femme Zephyra Polino, pas mon personnage principal de les Zinzins de l'espace.
12 notes · View notes
shihlun · 3 months ago
Text
AI: The New Aesthetics of Fascism
《AI:法西斯主義的新美學》
/ Gareth Watkins, 2025
它令人難堪、具破壞性,而且看起來一團糟:AI 生成的藝術,是極右派的完美美學形式。
湯米・羅賓森(Tommy Robinson)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士兵在 D 日走入海中的圖片。極右團體「英國優先」(Britain First)的共同領導人製作了描繪穆斯林男子在大眾運輸工具上嘲笑悲傷白人女性的圖像。一首結合俗氣的德式流行歌曲與粗劣種族刻板印象的 AI 生成歌曲進入德國熱門前五十名,並登上 Spotify 全球病毒式傳播榜第三名。班傑明・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構想出一個民族淨化後的加薩幻景,透過子彈列車與同樣虛無的「Neom」相連。基爾・史達摩(Keir Starmer)領導的工黨發佈了一支影片,將其政策以擬人化動物的形式呈現,隨後被迫下架。幾天後,他們宣稱要將「AI注入英國的血脈中」。
右翼喜愛 AI 生成的影像。在短短時間內,整個政治光譜的一半集體迷戀上由生成式 AI 所創造出的華麗且令人不安的視覺畫面。儘管這些支持者對任何形式的藝術表現既缺乏熱情也缺乏才能,右翼視覺文化從過去記憶猶新的競選海報,到「恐懼浪潮(terrorwave)」風格,如今幾乎完全淪為劣質內容。為什麼會這樣?要理解這一點,我們必須思考右翼對工人的厭惡、其與科技產業的(超過互惠的)共生關係,以及,最根本的,他們對啟蒙人文主義的徹底拒絕。這聽起來也許過於牽強,但請容我繼續說明。
第一點是最明顯的。所謂的「AI」——以大型語言模型如 ChatGPT、以及主要以擴散模型為基礎的圖像生成器如 DALL·E 和 Midjourney 為代表——承諾只要使用者能輸入一段提示語,就能搖身一變成為文案寫手或平面設計師;而這些職業通常與年輕、受過教育、城市居住者,以及往往偏左的政治傾向相關聯。即便最好的 AI 模型仍然不具備實際職業應用的能力,這一點卻幾乎無關緊要。真正的賣點在於,使用這些模型的人不需要支付報酬給(更重要的是,不需與之互動)那些他們認為低人一等、卻不得不依賴其技術專業的工作者。
對像「英國優先」這類規模較小的組織而言,聘用一位全職設計師來滿足他們對於圖像——無論是哭泣的士兵還是咧嘴笑的外國人——的無盡需求,是一筆無法正當化的開銷。但國家領導人呢?擁有動員龐大國家資源的能力,難道連在 Fiverr 找人做圖都不願意嗎?但他們為什麼要這��做?當他們可以用 AI 完成,藉此向其支持者傳達一個訊號:他們對勞動的徹底蔑視。
對其右翼支持者而言,缺乏「人」的存在正是 AI 藝術的賣點,而非缺陷。在過去,機械製作的藝術會刻意強調其人造性——例如包浩斯的量產現代主義(納粹曾打壓,德國另類選擇黨 AfD 也對其發出譴責),或 Kraftwerk 的電子音樂。而 AI 藝術則假裝它是寫實的。它可以以右翼偏好的方式創造圖像:像湯瑪斯・金凱德的畫作、夢工廠風格的無靈魂 3D 動畫、那些只能傳達創作者預設解釋的無深度影像。更關鍵的是,它可以在完全不需要藝術家的情況下做到這一切。
哈維爾・米雷伊是一位狂熱的 AI 圖像使用者,他希望阿根廷人民知道,他們當中任何一人都可能成為那 26.5 萬名因他引發的經濟衰退而失業(其中多為年輕人)的一員,這一切還獲得了經濟菁英的熱烈讚揚。他想傳達的是: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他電鋸下的下一個對象,即使那表示他會製作一些可笑的爛圖來滿足他那 590 萬位毫無批判性的 Instagram 追隨者。
說到 Instagram,任何年紀足夠讀懂這篇文章的人,應該也都記得馬克・祖克柏——以及整個矽谷——曾經被廣泛認為是自由派代表。「Zuck」甚至一度被視為唯一可能打敗唐納・川普的總統候選人。(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祖克柏愈來愈右傾,他的穿著也變得愈來愈糟,這點我們稍後會再談。)
但即使是 Zuck 也無法讓 AI 成為主流。Meta 在 2023 年推出的那些奇怪的 AI 假帳號,在六個月後默默被撤下,如果不是 Bluesky 的使用者發現有些帳號倖存下來,這項失敗幾乎會從歷史中完全消失。這似乎就是所有商業 AI 項目的命運:最好的情況,是它們與人們實際需要的東西捆綁在一起,從而被冷淡接受(如 Microsoft 的 Copilot);最壞的情況,則是完全失敗,因為技術根本不到位。企業無法推出 AI 產品而不被消費者清楚告知:「沒人想要這個。」
然而他們依然持續推進。為什麼?答案是:階級團結。
整體而言,資本家階級在 AI 上下注了龐大的賭注:根據高盛的估計,投入金額達一兆美元——這甚至還是川普政府承諾為其「星門計畫」額外投入五千億美元之前的數字。雖然先前對元宇宙與 NFT 的押注未見成果,但他們在加密貨幣上的下注取得了驚人的回報——截至本文撰寫時,這個市場市值已達 3.44 兆美元,幾乎是從虛空中創造出來的。
上述所有技術都獲得了政治右翼的大力支持:唐納・川普曾聯合發行 NFT 項目與迷因幣;極右勢力則因被排除於主流銀行體系之外,幾乎全數依賴加密貨幣進行運作。這不只是因為「實用性」,更是一種立場認同與科技產業的結盟。AI 也不例外。
OpenAI 靠每月 200 美元的 ChatGPT 訂閱費依然無法獲利;高盛完全找不到合理的投資回報依據;執行長山姆・奧特曼更面臨性侵與戀童等指控。「Slop(劣質內容)」幾乎成為年度關鍵詞。然後,最致命的一擊:由中國開發的開源 AI 專案 DeepSeek,在一夜之間讓美國股市蒸發一兆美元市值。
換言之,AI 產業如今急需所有可能的盟友,再也無法挑三揀四。如果人們唯一看到 AI 圖像的地方,是在推特帳號 @BasedEphebophile1488 上——那也好,至少還有人在用。他們的思維似乎是:只要 AI 能在公眾意識中撐得夠久,就能像加密貨幣一樣,變成「大到不能倒」。政治人物如湯米・羅賓森雖不會主導這個過程,但他們可以讓 AI 的使用變得正常化,而羅賓森正好活躍於那些能對 AI 產業提供實質協助的數位社群中。
就如同我們可能會捐款支持 GoFundMe,資本家階級提供的「互助」方式就是投入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把 AI 整合進他們的產品中、並透過實際使用來推動 AI 的常態化。這種「常態化」的過程,已讓英國自稱中間偏左的工黨政府承諾投入巨資建設 AI 基礎設施。如果「史達摩派」的一大特色,是他們認為唯有保守價值才真正合法,那麼他們擁抱 AI 及其美學,也就不足為奇。 AI 影像看起來一團糟。但我想要主張的是,這正是它對右翼的最大吸引力。 如果 AI 真能創造出形式精緻、令人驚喜、富有靈魂的藝術,那麼他們根本就不會想要它。他們會被那樣的東西嚇退。
過去,保守派確實曾經創造過偉大的藝術——托爾斯泰、契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G.K. 卻斯特頓、克努特・漢森 等,都是例子。但那個時代早已過去。經歷數十年的反智與對人文學科的仇視後,他們不再有能力創造藝術,甚至連思考藝術都不行。
藝術一直以來都存在於傳統與前衛之間的辯證拉鋸中:一邊是「藝術就是一幅寫實的風景畫或希臘神話場景」,另一邊則是「一個小便斗只要有藝術家簽名也能成為藝術」。前衛的目標,如其名稱所示,是要擴張藝術的疆界,讓人理解:羅斯科的大片色塊或小野洋子的行為繪畫,能夠與維梅爾的肖像畫產生同樣的藝術效能。
甚至在過去,右翼也曾參與這場擴張:義大利的未來主義者就是其中之一。那時還有像塞林這樣的作家與溫德姆・劉易斯這類藝術家,他們不但創作出偉大作品,甚至還推動了當時的前衛藝術風潮。
但今天呢?還有哪位右翼藝術家,不是在懷舊某個幻想中的時代——一個猶太人、女性與同性戀「尚未破壞」藝術的時代?大概只剩米歇爾・維勒貝克還能勉強算數,而且他早已過了他那兩本小說的巔峰期。
右翼的美學計畫,就是用滿天飛的垃圾,侵蝕所有反抗政治殘酷的思想根基。
藝術有規則——就像自然界的規則一樣,這些規則足夠寬容,讓蕭邦與 Merzbow 都能被歸類為「音樂」,但這些規則確實存在。即便是網路迷因,也得遵循這些規則。最失控的 shitpost 也延續自外圍口號式藝術的悠久傳統,可追溯至 1960 年代的地下漫畫、再更早至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它們不是「虛無」,即便醜陋,也常常是以有趣、具創造力的方式在醜陋。有人有意識地將它們做成那樣的。
即便前衛藝術再怎麼擁抱衝擊與虛無主義,從未有任何藝術家是單純為了「讓弱者痛苦」而創作。即便是最墮落的 Power Electronics 音樂團體,或最駭人的維也納行動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中也蘊含某些��了「施加苦痛」以外的東西。
安迪・沃荷的量產藝術,並不是靠讓觀眾想像他們的階級敵人失業來帶來樂趣。但這,正是 AI 藝術的目標,也是為何它會與右翼產生共鳴。
如果藝術的本質是制定或打破審美規則,那麼右翼所使用的 AI 藝術所傳達的是:沒有任何規則存在,除了由「內群體」對「外群體」行使赤裸權力的那條規則。
它傳達的訊息是:唯一的審美樂趣,就是在知道某人因為它而受到傷害的那一刻。這種傷害可以是具體針對某族群的(例如英國優先黨的 AI 宣傳圖),也可以是針對「藝術本身」的,進而攻擊所有認為藝術應該有價值的人。
它也可以是帶著玩笑意味的——就像文學典型中殘酷小孩拔掉蒼蠅翅膀時那種玩鬧的態度——甚至帶著「反諷」姿態。馬斯克的納粹敬禮手勢,正是這種「諷刺又不完全諷刺」的極右符號挪用傳統的一部分,其源頭可追溯至 4chan,馬斯克最愛的網路據點,更遠可追溯到二十世紀的極右反文化圈。
AI 是右翼的完美工具,因為它無靈魂、無創造力、無關乎人。它的任務,不是探索美,而是助長霸權。
性別報復主義(gender revanchism)是後現代右翼的主要組織原則之一,而許多 AI 的日常應用也展現出一種極為性別化的殘酷:
例如:利用 AI 製作的深偽裸照(deepfake nudes); 將 AI「女友」當成羞辱真實女性的工具,暗示「你們已被取代」; 利用 AI 創作出泰勒絲(Taylor Swift)被性侵的圖像; 網路上最大的深偽影片庫甚至以川普為吉祥物。
這些態度也滲透至科技與 AI 產業的高層。
OpenAI 的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這位被讚為新世代的科技領袖、與賈伯斯和比爾・蓋茲並駕齊驅的創新者——據稱是一位強暴犯與戀童癖者。根據指控,他從妹妹三歲起便視她為自己的性財產。他的回應是:「照顧一位心理健康有挑戰的家人,是很困難的。」
在當代極右派的認知中,對性暴力的熱愛不僅不是污點,反而是一種身分證明。他們越極端,越傾向公開讚美強暴與戀童。奧特曼的法律問題,對某些人來說,反而強化了他「是自己人」的形象。
同一時間,馬克・祖克柏在 Joe Rogan 的節目中聲稱,科技業已被「文化閹割」,呼籲業界注入更多「陽剛能量」與「侵略性」。
再來談談祖克柏的穿著風格。他曾是灰色帽 T 的代名詞,如今卻開始穿上寬鬆 T 恤,上頭印著「非祖即無」(It’s either Zuck or Nothing)拉丁語標語,搭配造型笨重的 Meta AI 眼鏡和不必要的金項鍊。
這不是 Rick Owens 或 Vivienne Westwood 那樣有藝術野心的設計。這就是又醜又蠢。
祖克柏的身材也比過去壯碩許多,儘管他的生活毫不需要健美的體格。這種轉變不是巧合——隨著他擁抱公司文化與 AI,他也感到有能力蔑視時尚標準。
這是一種表態:我有錢、有權,就算醜也無所謂。
這讓人想起那個笑皇帝沒穿衣服的孩子。皇帝只要無視笑聲就好。
川普的髮型同樣如此。它看起來荒謬透頂,這正是重點。這是權力的象徵,一種小型的殘酷。
Cybertruck——那輛彷彿由極右大腦設計的「反藝術」車輛——最終失敗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開這台車讓人感到羞恥。
AI 是一種殘酷科技。
它:剝奪工人工作; 浪費數百萬公升的水資源; 釋放大量二氧化碳; 幫最糟的意識形態做宣傳; 填滿世界的醜與愚蠢。
殘酷,是右翼信仰的核心。他們甘願賠錢、付出生命,也要讓世界更殘忍。而 AI 是其中一部分:一場製造「機器神明」的衝刺,目的是永遠將資本從勞動中解放出來。
這並非譁眾取寵:OpenAI 的管理層與創辦人許多曾是 LessWrong 部落格的追隨者,那裡正是「羅科的魔鬼(Roko’s Basilisk)」概念的發源地。
與加密貨幣相比,AI 更加虛無。它沒有任何 redeeming quality(值得拯救的價值)。它是這個時代的災難,我們將需要數十年才能清除這兩三年間所製造的垃圾。
AI 是一場發燒——它只能自己退去。
就像加密貨幣一樣,精英們已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儘管毫無用處,他們仍會想盡辦法讓它成真。這項技術在心理上與他們極度契合,因此更可能被他們死守不放。
不過,如我們在去年美國大選短短兩週內所見,右翼的心智極其脆弱。 他們可以接受顛倒的現實,卻無法忍受被嘲笑。
所以:說他們「很怪」真的有效; 說他們的藝術「一坨屎」也有效; 嘲笑那些把 AI 當認真工具的人,最有效。
談環境破壞、談勞動剝奪,這些都沒用——他們喜歡這些,他們覺得這樣很有破壞力。
你不該說他們在剝削藝術家。你該說:「你看起來很廉價。」
如果「讓人受傷」是他們的目的,那我們唯一該做的,就是:
別表現出受傷。 就算我們心裡真的不舒服,也不要讓他們看見。
科技進步不是線性的,也不是完全非民主的。
Google Glass 就是因為我們嘲笑使用者是「glassholes(玻璃混蛋)」才沒上市。
Cybertruck 會失敗,也正是因為太丟臉了。
我們早已看到,AI 產業其實很脆弱:中國研究生花幾毛錢就能做出相同的模型,讓整個「資料中心堆錢」的商業模式變得岌岌可危。
左派在很多領域處於弱勢,但我們有一項武器:
對現實的一針見血批判。
我們批判一切,我們有記憶,我們知道世界可以更好。
我們對抗 AI 和擁抱它的右翼勢力,最有力的武器,也許不是罷工,不是抵制,也不是辯證法。
也許只是:「這很尷尬。」 「這很爛。」 「這東西醜爆了。」
14 notes · View notes
beyourselfchulanmaria · 1 month ago
Text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LOL
I was very curious.. .. .. XD and Please talked with me. ◠‿◠
【Part 2】法國生活節 2025 KAOHSIUNG FRENCH FESTIVAL - French Riviera 「蔚藍海岸」 陽光普照,天氣熾熱,人潮擁擠,推展販售各式各樣的法式美食和白酒、紅酒,其實我就是為了出門曬太陽的,吸取適度的維他命D。哈哈! 那裡幾乎每一家咖啡店都座無虛席,熱鬧擁擠的地方總是讓我頭疼,腦海裡無法播放著輕快迷人的法國香頌,只有不間斷地蜜蜂嗡嗡作響的吵雜聲,所以我快速地瀏覽許多年輕一代的藝術家們的創意和新奇點子之後就返回工作室了;最令我驚訝的是居住在台灣高雄的法國人如此之多,並且中文都能說的很流利,當然其中不乏來自其他城市的法國貿易商。不管怎樣,現在沒有戰爭,人民,國家,我們都十分幸福。📿 🪷 🙏 Lan~* (The sun was shining, the weather was hot, the crowds were crowded, and a variety of French delicacies and white and red wines were on sale. In fact, I just wanted to go out to bask in the sun and absorb the right amount of vitamin D. Haha! Almost there was packed at each coffee shops. and always give me a headache in crowded places, I couldn't play the brisk and charming French chanson in my mind. There was only the incessant buzzing noise of bees, so I quickly browsed through the creativity and novel ideas of many young artists and returned to the studio; what surprised me most was that there are so many French people living in Kaohsiung, Taiwan, and they can speak fluent Chinese. 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French traders from other cities among them. anyway Now no war the people the country we're such happiness.) 📿 🪷 🙏 Lan~*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youtube
46 notes · View notes
masahikohigashi · 2 years ago
Text
2023年9月に渋谷ヒカリエにて行われたモンスターエキシビジョンの海外展が開催されます。
会期 November 16th (Thu) – 21nd (Thu), 2023 会期時間 11:30 AM – 4:30 PM
Artists Midori Tanuma, EndlessKnot, Sagiri Hijiriduka, MIPPIC.C, Hiroki NISHINO, Anna Kuratsubo, Yoshiaki Komatsu, Misato Yamamoto, Yuta Nagashima, yumenadomiteha(dreaming etc) , su_nosuke, Takumi Azechi, Chiaki Yamada, Riko Ehara, CHIZURU KISHIMOTO, MORI Takumi, Risa Koyanagi, Sannotori Kami, Hisae Abe
Art director Anna Matsumoto 
Date: November 16th (Thu) – 21nd (Thu), 2023 Time: 11:30 AM – 4:30 PM Location: 790 Pennsylvania Residence, 1st Floor Address: 790 Pennsylvania Ave, San Francisco, CA 94107 SUPPORT: MITSUI FUDOSAN AMERICA JAPAN SOCIETY OF NORTHERN CALIFORNIA
日本からタイミングが合う方がおりましたら是非、ご来場を頂けますと幸いです。
レセプション・パーティー November 18th (Sat) AT 4:30 PM-7:00 PM FREE ENTRY & FREE DRINK
0 notes
seimeikatsudou · 1 year ago
Text
Tumblr media
『GA Journal vol.5』(発行:東京藝術大学大学院 国際芸術創造研究科)の和文校正をお手伝いしました
0 notes
jinsei-pika-pika · 6 months ago
Text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フリーペーパー『PEPPER SHOP』
緊急号外 vol.2
特集:楠見清 美術編集者・評論家(2024年12月21日発行)
(PDF版)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tLEgQUNOucL1hcpi88OIv0dDhpZ10Onn/view…
発行人:古賀学
編集:古賀学+田端宏章
協力:楠見清
1 note · View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