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aiyeye · 1 year
Text
小屋
我和我的影子,栖居在此。 我们喜欢在日落时分, 聆听世界逐渐平息的脉搏。 我们站在窗后, 暮色的奏鸣曲悄悄挤了进来。 因为幸福,此刻我们默不作声。 古老的夜,幽灵在黑暗中打盹。 我闭上眼睛, 与欲望握手言和。 这一刻,所有的裁决, 都与我无关。 这样的夜晚, 每个人的生命都犹如一根蜡烛, 独自跳动。 窗外的空气湿润甘甜, 那是冬的清香。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哀伤
有他的手臂环绕着我 有他温热的身体 有他亲吻我的嘴唇 啊我的恋人, 他是多么的疯狂。 我会承受不了, 男人果然是野兽, 跟他在一起我可以到达任何地方。 其余的我才不在乎。 在他面前, 我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没有把握自己是否依然活着。 过去的一切, 轰然倒塌。 在他炙热的熔浆中, 重生,复活,光芒万丈。 深不可测的夜, 飞机缓缓的进入跑道 前方是征途,也是战场。 引擎发出嘶吼, 那速度令人感到眩晕。 滚轴将一切碾压成碎片, 气流如海啸般冲击。 多么希望得到他的拯救。 断裂, 犹如失去了依靠的风筝, 离开这纷扰尘世。 而以后呢? 长久等待,这一分钟 没有任何东西, 没有任何东西再是重要的 浓郁的夜的气息, 穿越了尚未来到的岁月, 从遥远时空的深处扑面而来, 所到之处, 如潮水一样浸透全身。 一切重新回归安静. 沉默。只剩男人的拥吻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生活的常态本就是孤独。
人越空虚,越是害怕独处。于是会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来抵消这独处的痛苦。这样做的下场往往是,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都处于某种控制之下。虽得以短暂的转移当下的注意力,但却容易掉入更大的空虚和痛苦之中。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我也会想,那些所谓精彩的、积极的、正常的生活,是不是就跟别人一样,有一个温暖完整的家。在这概念下,引申出一连串元素:有男人、有女人、有孩子,有炊烟;每个人都欢声笑语,彼此扶持。
无论是一个人待着,还是置身于人群之中,大部分的时间你和周围的一切并没有任何关联。有没有一种可能,人人都是一口枯井,哪怕靠的再近,仍然无法依靠别人来填满自己的井呢?
我们到底需要往里灌入什么意义,才能彻底的独立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呢?无需刻意追求任何关注或依靠任何联系,也能自得其乐、安然度日呢?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亲爱的,今夜我们倾心交谈
“你觉得女人是麻烦的动物吗?��� “你会为什么流泪?还是永远不会?” “最先让你烦我的事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我的不切实际?” “你感觉自己最差劲的时候,是哪一次?” “你觉得自己是个有魅力的人吗?” “当你想结束一段关系,你是如何告知对方的?” “你过多久会恋上另一个女人?” “我俩并不般配,这事你想过没?” “你必须同时和多少个女人打交道?” “你会觉得我搅扰了你的生活吗?” “你是有条理的人吗?” “你知道我喜欢你哪方面吗?说确切点。” “你是不是已经对我说过谎?” “如果你要求真相,你期待被如实告知吗?” “你会要求真相吗?” “你介意示弱吗?” “你反感我的花钱方式吗?” “哪些方面,我已让你失望了?” “你对我的真实感受是什么?说具体点。” “你会害怕衰老吗?” “你会害怕死亡吗?” “你和我在一起开心吗?” “什么事你永远不会告诉我?” “你喜欢我抚摸你吗?” “你喜欢我穿的衣服吗?” “你最不喜欢我身体的哪个部分?” “你喜欢吻我吗?”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肉身
时间, 是突然醒悟的恐惧。 是青春过后还会有衰老。 是无论曾多深的嵌入一个人, 仍必须独自面对未来很长的一串单调的昼夜。 人人皆有自己独自面对的方向, 似乎每人的哀痛都与世隔绝。 肉体却毫不忏悔, 那肮脏的老娼妓, 任懒散的皱纹, 爬满全身。 唯有夜, 眼皮合上之后, 梦里有贞洁的双眼, 还是那个真诚的少女, 在爱的炽热火焰中,欢乐的唱。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暮色将尽
阅读此书是极其愉悦的体验,宛如独自泡在温泉中,通透而舒服,自里向外。
戴安娜·阿西尔出生于1917年的英国,家庭富裕,受过良好的教育,一生事业颇顺,曾被称为“全伦敦最好的编辑之一”。写作《暮色将尽》的时候,戴安娜已经近九十岁。
此书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很多我热衷于沉思的主题,包括衰老、死亡、爱情、性、宗教、亲情、阅读、后悔和遗憾等,作者在即将走完一辈子的此刻,站在女性的角度,也给出了她的思考。
黛安娜在年轻时经历过两次浪漫爱情之后,便基本确立了自己独身主义的生活方式——“我对男人没有期待。 唯有独处时,我才真正感到完整。” 她说自己“尽管年轻时经历了这么多浪漫爱情的风风雨雨,到现在我才意识到自己最合适的角色显然是做第三者”。类似这样的英国人特有的略带自嘲的清醒贯穿全篇。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闺间交流,点点滴滴,弥足珍贵。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血色子午线》
读完之后不留下心理创伤是不可能的。每一页都充斥着献血和暴力,没有一处安全的空间可供人喘气。 阅读本书是种危险的体验,彷佛被扔进荒野的漩涡中,里头是无边的废墟,铺满了几英里的白色尸骨。 在这里,生命如同牲畜。 人,自开天辟地以来便自称为最高级生物的族群,被贬回到了原始状态,血液和污秽,才是这种生物的底色。 有一个小小片段:法官花一个金币从男孩手里买了两只狗仔,然后捏着小狗,走上石桥,瞅了瞅下方翻涌的水流,提起小狗扔进河里。 这是所有残忍中最不值得提起的一笔。但依旧使我涌起一股不适感。凭什么我要承受这些啊?作者以为自己是上帝吗? 但吊诡的地方在于,读着读着,自己也会不知不觉代入进了上帝视角,在黑暗中俯视着一切无序。 当你渐渐“麻木的”认可这种自然存在状态,下一页,又会有一个新的残酷劈头盖脸而来,以一种完全新颖的方式将你击倒。 此书的易读性很不友好。我几度以为作者忘了给段落加上标点符号。最长的一个句子竟有将近两百个单词而无一标点。麦卡锡擅长用一个句子填满整个段落甚至整个页面,并乐此不疲。 以下是其中一段摘录,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一段。 “每一个人都暂住在他人身上,反之亦然,因此,人处在一种无穷无尽的复杂性中,自身存在的同时,也在见证他人,直到世界最边缘之处。” 遇到这句,本书就值了。 景物描写是此书一绝! 在麦卡锡的笔下,景色极具雄性魅力,令人着迷。雨水,风,朝阳,落日,沙子,风暴,雪和火,无一例外,都带着怒号和呜咽。 读完,自己也已疲惫不堪,伤痕累累。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孤独的最高境界
孤独的最高境界,是活在当下。
未来跟你无关。过去也跟你无关。你变成了一个没有期待,也没有回忆的人。
当下,就是一个孤岛。
活在当下,听着潇洒,其实是把自己置于茫茫大海中央的一个孤岛上。
好处是你很自由。
作为悲观主义哲学祖师爷的叔本华早就说了,人只有独处的是时候才是最自由的。
自由,即意味着没有约束。风筝尚且都还有一根细线连着地球。
彻底的自由,是失去了引力,遁入黑洞的虚无。
今夜,让我敬自由一杯。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宗教体验
多年以后,回想起女王驾崩当天,她和他在昏暗的房间里打了震天动地的一炮,这是她和他自认识以来的第九次交合。哀嚎与痛苦,痛觉与快感,夜幕下的秘密,轻啜一口混合的酒,再继续深吻。
人类特有的神秘力量,在于从内部定义自己,关联的感觉和品味,最深处的粒子在碰撞而产生的凝聚中回归原罪。
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从混乱中找到秩序,在妄念之中寻找庇护。
雪花穿过宇宙飘落,微微的,所有的生者和死者,此时都在隐蔽地谈论自己。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信任
当我们说信任一个人的时候,其实说的是信任自己——信任自己的判断,和信任自己的选择。
对方只是一个作为“我信任”的载体。
但由于对方背负着我的信任,他也就承载了我的部分期待。
一旦某天信任不在,巨大的自我怀疑便会由此而生。载体没变,只是我对于我的选择产生了质疑。
某些用时间去精雕细琢的无形的艺术品,就这么碎了。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噪音
关于人心的噪音,提起来,人人如临大敌。现代人想方设法去消除这些噪音,如果有瓶杀虫剂往脑里一喷,立刻能让人心如止水,多好。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噪音,才是人生的真谛呢?
比如你在谈个大项目的时候,心里默念的其实是待会午餐来碗红烧肉,或你在重大考试的过程中,其实在回味前一晚耳鬓相摩的细节。
所以人总苦于去消除对红烧肉和肉体的渴望,继而发明出一套套方法论,神马遁入空门啊,神马冥想啊,等等。
但到头来,会不会这碗肉和男女之间的那点俗事儿,才是人生活的真谛呢?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拣脚印
有个传说,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拣起来,为了做这件事,他的鬼魂要把生平经过的路再走一遍。
对我来说,生着的每一天,我都在拣脚印。
我天生是个悲观主义者。憧憬一词很少出现在我的字典里。Life is moment。即便如此,每一刻仍如烟雾般琢磨不清。
每24小时,就是一个钢镚。临睡,就把它悄悄收进我的储蓄罐里。日子一天天过,我的罐子也就那么一天天满起来了。每个人都如此,手捧自己的储蓄罐,走向终点。
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也想拣他今生全部的脚印。他走过的路,做过的车,乘过的船,看过的每一帧风景,他的所思所想,我都想收集。
爱上他的那一天,我会向他恳求:把你从记事开始的那一天,发生的全部事情,全都告诉我吧。把你出生到现在拍的每一张照片,都给我看看吧。
你看人啊,总是这么贪婪。
晚到就是晚到了,任凭你如何收集对方的记忆,你始终无法走进对方的历史里。他曾听过的歌,流过的泪,熬过的夜,都不曾有你的参与。他的过去,你撑死只是个迟到的旁观者。
于是,人散落,泪散落,歌声散落,脚印散落。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夏日星夜
“那咱们找个深山老林 来个小木屋 天天晚上看星星然后啪啪 聊天”
刚刚有人这么提议。居然心动了。
想起来夏天都过去一大半了,居然一个晚上都没有抬起头来看星星呢。
接下来的日子要重新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了。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狗屎”知识
有的知识,来的不费吹灰之力。鼠标式的走马观花,零门槛的搜索信息行为,让人误以为自己学到了东西。但实际是,人们更多的是浸泡在自己不理解的数据中。花费大量时间浏览网页后,傻傻分不清哪些是在眼前一闪而过的,哪些又是他们真正知道的。
这就是网络版的达克效应——在上网的时候,越是能力差的人越难意识到自己其实什么都没学到。
更可怕的是,人们会误把外包的知识当作内化的知识,从而产生膨胀的错觉。正如作家汤姆·雅各布斯(Tom Jacobs)所说的,搜索“似乎会让人对自己的知识产生莫名其妙的自信”。
现代社会教会了人轻松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新方法,却并不知道知识本身。知识不应该是装点门面的名牌包包,更不该是挥向对手的棍棒。
在我看来,有用的知识犹如一块块砖头,有待我把这些材料堆砌成一个小屋,甚至一座城堡,有待成为一个可供我遮风避雨的安全港湾。
当务之急,目前最关键的技能应是,嗅出哪些所谓的知识其实只是狗屎,是华而不实的塑料花。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情书
如果情话是话中一绝,那么情书就是书中一珍。一方把废话说得很好听,另一方听得如痴如醉。在这游戏过程中,两人彼此被丰富着。
中国人一向敬惜文字,心意蘸上墨汁,临池弄笔,感情便在这一笔一画的修炼中升华。
恋爱是诗,情书便是这一首首诗的载体。内心深处最神秘最野性的话语,因灵魂激荡而振翅欲飞的张力,情书都能容纳。这里有渴望,有歌声,有秋天的深黄。
恋爱纵然无疾而终,花前月下皆成春梦一场,数十年后若还有当年的情书可供倚窗共读,感叹一声,人生若只如初见有多好!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捍卫天真
年龄渐长,人在变得老练圆滑之余,也要努力捍卫天真。
任何东西,离开了真的基础,相当于内心的尺子失去了准确的刻度,所思所想会逐渐失真,一切都将脆弱而可疑。
真诚,永远是通往人心最快的捷径。
每次表达,都尽量比之前诚实一点点。这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甚至需要训练。
人即使在沉默的时候,也要真诚。不掩藏痛苦,也不羞于快乐。放心把自己交给同伴,交给这个世界。
0 notes
aiyeye · 2 years
Text
少数派优势——塔勒布《非对称风险》
有的人对结果无所谓,有的人对结果特别在意,那在意的人就赢了。
花生过敏的人占总人口不到1%。为了这1%的人的安全,航班上、学校里干脆就吃不到花生。
自动挡的汽车之所以那么普及,是因为开手动挡车的人也能开自动挡,但是习惯开自动挡的人,他开不了手动挡。家里如果只买一辆车的话,那就只能买自动挡了,这样大家都能开。
一家德国的跨国公司,在德国开会,只要参会的人里面有一个不会说德语,那其它人就都只能说英语。
这个过程中,一个少数派不需要什么权术计谋,也不需要什么暴力胁迫,只要足够坚决,最后所有人都得屈从于他们。
道理很简单——主观上,谁较真,我们就迁就谁。客观上,谁有诉求,我们就照顾谁。一个社会中,只要少数派足够死硬,那么只要其人数多于一个要求很低的临界点,比如说10%,那么它变成多数派的进程就几乎是不可逆的。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