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孫逸仙
shihlun · 1 month
Text
Tumblr media
John Heartfield
- Cover for Den Schi Chua
1932
The cover photograph is from Dr Sun Yat-sen's elegiac couplets, 1925.
32 notes · View notes
psitrend · 5 years
Text
To understand is difficult; to act is easy. Sun Yat-sen
New Post has been published on https://china-underground.com/2019/08/24/to-understand-is-difficult-to-act-is-easy-sun-yat-sen/
To understand is difficult; to act is easy. Sun Yat-sen
Tumblr media
Meaning: It’s important to think and try to understand before acting.
Origin: “Dr. Sun Yat-sen, father of the Chinese Republic, realized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this kind of philosophy. He said, ‘To understand is difficult; to act is easy.'” Great Britain and the East, Volume 61, Issue 2
To understand is difficult; to act is easy.
Sun Yat-sen (1866-1925, 孫逸仙) known in China as Sun Zhongshan (孙中山, 中山, Sūn Zhōngshān) was a Chinese politician, considered the father of modern China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inese revolutionaries, founder of the Kuomintang party, among the first to propose the overthrow of the Chinese Empire (at that time supported by the Qing dynasty) and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democracy.
#SunYatSen
3 notes · View notes
kib30735 · 4 months
Text
Tumblr media
我:「如果有一天中国的神明問我中国是不是民主國家,說真的我不敢講出來。」矢吹可奈:「土蜘蛛不認為中国是不是民主國家嗎?」我:「沒有孫逸仙的創制和複決就算了,請問罷免權在哪裡?到時候我恐怕真的要躲在日本,這樣那些支持中共的神明才會被處罰。選舉只是民主的其中一個選項,只能說是中国式社會主義投票。」松田亜利沙:「中国沒有人敢罷免習大大。」我:「這是當然的,罷免有可能會被殺頭的。」
0 notes
psatn10248 · 5 months
Text
去東北滑冰玩雪,戴隱形眼鏡會被凍住嗎?專業“護眼大法”請收下
今冬東北旅行大熱,冰雪環境中的護眼方法隨之成爲不少網友關心的話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眼科溫鑫副主任醫師指出,在冰雪環境下,眼睛會受到各種“挑戰”,可以采用佩戴防護眼鏡、滴人工淚液等方式對眼部進行保護;佩戴隱形眼鏡的朋友應該選擇正規産品並科學佩戴,健康、安全地享受冰雪“視”界。
幹燥、冷風與強烈反光的“挑戰”
溫鑫副主任醫師介紹,在冰雪環境中,幹燥、冷風和冰雪的強烈反光是主要威脅眼健康的三大因素。
冷空氣會降低空氣濕度,會使眼睛容易幹澀。另外,雪地反射的陽光非常刺眼,紫外線對眼睛的輻射增加,長時間的護外暴露可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導致角膜上皮損傷,引發俗稱“雪盲”的電光性眼炎,讓人眼痛、怕光、流淚,無法睜眼。
hamer 汗馬糖 汗馬精力糖 hamer candy 悍馬糖 漢馬糖
注意防風防雪,可准備常用眼藥
各位朋友在寒冷天氣進行護外活動時,要做好防風、防雪措施,守護眼健康。溫鑫副主任醫師建議,進行護外活動時,可以佩戴UV防護眼鏡或專業的防風鏡,保護眼睛不受寒風和強烈光照侵襲。
另外,出行的朋友可以隨身攜帶人工淚液,每隔幾小時滴用壹次,以防眼睛幹燥;還可以備好常用的抗生素滴眼液、眼膏等;如發生雪盲,可在醫生指導下每小時滴用壹次人工淚液,用眼膏包眼。
選擇正規産品,科學佩戴隱形眼鏡
壹些佩戴隱形眼鏡的朋友們關心,在極端的低溫天氣下,隱形眼鏡會不會在眼睛裏“凍住”甚至“碎掉”的情況呢?溫鑫副主任醫師指出,因爲人體溫度是恒定的,與人體緊密接觸的隱形眼鏡不會在眼睛裏被“凍住”。但在寒冷地區,隱形眼鏡本身會更幹、更硬、更冷,增加佩戴時的不這感,冷風的直接吹拂也會讓這種不這感加居。隱形眼鏡的選擇、保存和佩戴都需要特別留意。汗馬精力糖 汗馬人參糖 汗馬咖啡糖 汗馬能量糖 悍馬精力糖
溫鑫建議廣大朋友選用高透氧、高保濕的隱形眼鏡産品,以提高佩戴的舒這程度。在保存鏡片時,可以在隱形眼鏡盒旁放壹個“暖寶寶”或其他保暖的工具,避免隱形眼鏡因爲溫度過低變硬或結冰。
在佩戴隱形眼鏡前,應確保雙手潔淨、幹燥,避免汗染隱形眼鏡而導致眼部感染。隱形眼鏡的佩戴和取下應該在溫暖的室內進行,每次佩戴隱形眼鏡不建議超過8小時,取下前應滴用人工淚液濕閏眼鏡,讓眼睛得到休息。在取下隱形眼鏡後,還應該仔細檢查隱形眼鏡是否有損壞或汗漬,及時清洗或更換。如佩戴隱形眼鏡過程中發生眼部感染,可滴用抗生素滴眼液。
只要采用科學的護眼方式,大家在雪地中暢快淋漓地探索的同時也可以保護寶貴的視力,享受冬日的精彩壹刻hamer 汗馬糖 hamer candy 悍馬糖 漢馬糖 悍馬人參糖 金牛糖
1 note · View note
weisengift · 6 months
Text
Tumblr media
積德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
1966(民國五十五)年「托塔天王」李靖(文朱殿主神),降駕來時就說要我外公(陳滄田),負責統籌興建,當年他降駕下來指名要找(陳滄田)可是沒人認識?因為我外公有個別名(阿財伯)所以沒人知道是誰?後來是我們親戚也在旁看熱鬧,知道(陳滄田)是誰?趕緊去叫我外公前來,就這樣接下這個從無到有的興建過程(這裡很多一磚一瓦,都是我外公親手幫忙爬上爬下幫忙興建,包含籌備資金)。寺廟沿革上標注三人,其中一人是當年安平區長(有他掛名,比較不會被公務機關找麻煩)&另一人也是掛名(吳讚成)!所以這廟宇從頭到尾都我外公一人負責興建的。所以對我們來說就像是我們家廟一樣!只是如今,我們家族在我舅舅(陳春勳)過逝後,就完全退出廟宇的管理現也不知道是誰在管理?
但我外公過逝後(他算直到升天去,又輾轉來到廟宇中來幫忙李天文,所以當年「普賢菩薩」說有一事要找我外公商量(因為我阿姨要前去開刀)就透露,我外公人目前也在廟宇裡接受百姓的香火祭拜)。為什麼「普賢菩薩」要來找我外公商量?因為我阿姨只信文朱殿的李靖,所以只能來找我外公(這裡有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一向不信其它神明&菩薩的阿姨,在「普賢菩薩」前去找我外公後,當晚我阿姨就夢境中見到我外公&外婆前來看她,她自己也嚇一跳)。所以宗教上,還是有其科學上沒法去理解與證實的東西,但它確真實存在於我們生活週遭。
外公(陳滄田)生前,救人與助人無數,往生得到升天福報(積德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他是許多大陸朋友眼中討厭的日本兵,可能大家沒想到這位台籍日本兵,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場上,履履冒著生命危險,解救著許許多多的中國老幼婦孺。生於台北大稻呈五歲時來安平定居,第二次世界大戰外公曾經被日軍徵召前往中國上海作戰,由於會華語、日語、台語的關係被選為最前線偵查,一次在於上海近郊附近的倉庫偵查,發現了倉庫裡躲了好多中國籍的老幼婦孺,當下知道如果被晚點前來的日軍發現這些人可能會沒命,因為外公會華語的關係,當下告知他們待會日軍會從那方向前來,你們趕緊從其他的方向逃逸,必免被日軍所俘虜或殺害。然在那個時代背景,許多台籍日本兵其實與日軍完全沒有差別,進入民宅照樣是搜括財物惡行惡狀樣樣來,聽外公說他當年只取一件漢服,假如日軍失敗時即可換下軍服,混入人群使用,然在同行前往中國上海作戰的安平人,也很多都沒辨法返回故鄉。
最近,我一直在找外公(陳滄田)當年出殯的照片,因為當年是我負責拍攝的,我們照李天王的指示,出發前先停棺於廟門前讓百姓祭拜才出發(附近居民也都家家門前擺上香案祭拜)!若不是積很大陰德&公德神明大概不會允許,棺木停於廟門口接受百姓祭拜,我們繞行安平一圈(沿途很多的朋友也會加進來送葬隊伍),不像是葬禮反而像神明在出巡……我們當他的子孫也與有榮焉。至於李天王(李靖),為感念我外公(陳滄田)一生救人&助人無數的德行,的確有賜他一塊金牌(我稱它為免死金牌,是讓我外公就算遭逢大難也能平安無事)。這塊金牌後來外公暗中請我媽拿給我(一直在我身上大概有七、八年時間),直到外公仙逝後大家都在找這塊金牌?我再交出去的(畢竟我也不姓陳保有它確實不妥)。
再一次介紹一位善心人士,他算是台灣本土的神明,他是高雄人士(我外公的朋友,生前在幫我外公籌資建廟,最後一趟來安平回程在省道被卡車撞傷,結果司機見狀乾脆把她輾斃)。聽我舅舅(陳春勳)說最早只能讓他放在王船前面,是這幾年才正式,讓他上神明供桌接受百姓香火祭拜!也算好人最後都有個好歸宿……久受百姓香火祭拜!為什麼拍其中這位神明?他的姓我也不知道怎麼唸(暫時稱他雜府元帥)?但他曾經代我外公降駕下來跟我們溝通!所以對他印象深刻,他說我外公才剛仙逝一年,暫時沒法出來跟我們交代事情,所以委由他來跟我們講……
人的一生,我們的一言一行其實都被記錄著(很多人以為沒人看見?說謊也不打草稿)。從佛教來看,那就記錄在自己的阿賴耶識中,如果你證得某些神通?也能輕易看出此人過去式做了多少陰德或缺德事,而且是一件也跑不掉……所以奉勸世人對人有益的事就多少做,那怕無常一到也能升天去(享受天人福報免墮三惡道去)。李天王(李靖),近年已很少降駕下來了,但在我外公仙逝前幾個小時,我們安平鄰居吃飯到一半突然起乩,直接來到我們安平老家中,李天王親自前來交代說要帶我外公離開了,身後事(棺木要放多少金紙等事……)!如果你沒接觸宗教?那真會覺得不可思議?我外公世壽九十歲生前也沒什麼病痛,就這麼安詳的離開(這世間更多人死前,是被病苦折磨的半死不活)!你若問我人生求什麼?汲汲營營一輩子不就圖個善終……
回顧我自己大半的人生,我跟(陳滄田)外公有很多想似處,我們都與神、佛有緣(不知道?是不是遺傳自他),個性上我們都蠻「心善&正直」的,對於對的事!我們都會義無反顧堅持到底(他晚年,我去看他時我們會一起坐在門庭,他會跟往來的鄰居閒聊,我只是靜靜坐在旁邊看他們聊天,因為我也不知道要跟他聊什麼?)。他會趕我早點回去!後來他知道我出事,他也堅持來到醫院探望我(他雖用了很大心力去完成安平文朱殿,但他卻不迷信!直到不得已情況下,他才去求了「托塔天王」問到底我是出了什麼事?),這也引起了姨丈的不快?說自己女兒也住院不去看?反倒去看孫子……
隨文記載:
後記,當年「不動明王」來時,我們曾還聊起一事,就是未來身後事(佛教徒談的往生)他如何看?他只交代說今世就好好修(如果自己修為不夠讓自己(直接升天)),當無常來時他們自會前來帶我們(勿需要擔心一個(有緣的菩薩)帶一個去)。他說就我來說,濟公(道濟禪師)會前來帶去我想去的地方。
語末:
父德蔭子福祿受,良母品格女仿修。
正邪皆效古今然,為爹娘者禮義留。
莫說奸人出義子,萬戶民家稀有幾。
若無聖靈來投胎,決定惡因禍果收。
https://new500arhat.wordpress.com/
john 2023 12 24
1 note · View note
wangwill66 · 6 months
Text
讀萬卷書
H:讀萬卷書很無聊,行萬里路很辛苦。看電視的活衣廚,每日看平板找萬卷書,看旅遊節目觀遊世界。廢人世界的新讀書觀,懶人的觀遊世界路。以點引書,以觀代遊。網路世界很遼闊。「欲知天下事,須讀古今書。學了就用處處行,光學不用等於零。不能則學,不知則問;讀書全在自用心,老師不過引路人。」看「他們在島嶼寫作」介紹王文興,以電影文本的形式,紀錄文學大家。其中王文興教授談及「彷彿名人才能寫回憶錄。」因為有人看,普通人寫回憶錄則自我安慰,自娛娛人。有些人隨物換星移而隱去,有些書卻一直流傳。廢宅論不可取,各依所需,天冷在家,觀音唸佛祖,各唸一本家家經。20231217W7
王文興 (作家)
維基百科:
台灣作家 (1939-2023)
王文興(1939年9月24日—2023年9月27日),男,福建福州人,臺灣小說家。 維基百科
電影: 尋找背海的人
配偶: 陳竺筠; (1969年結婚—2023年結束)
王文興從1966年開始寫作《家變》,在1973年出版,發表後造成軒然大波。這是因為《家變》從內容到形式、情節、結構,語言文字,在當時的台灣文壇都是創新的,甚至創新到被某些人認為是「離經叛道」的「異端」,為了這部作品,台灣文學界曾經開過多次座談會,發表過多篇文章來討論。
古人說「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蘇軾在《石鐘山記》一文中,記敘了他深入實地考察,揭開了石鐘山得名之謎的故事。
李時珍爲了完成《本草綱目》的著述,不辭辛勞遠出旅行考察,上山採藥和拜訪有實際經驗的人。
陸遊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這樣的句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明末畫家董其昌的《畫禪室隨筆》卷二○畫訣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
古人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實就是王陽明老先生講的知行合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出自清代梁邵王《兩般秋雨庵隨筆》
趙恆《勸學詩》
勸學詩
宋代:趙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人生五堂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名師指路、自己開悟
讀萬卷書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黑髮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與肝膽人共事 無字句處讀書行萬里路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閱人無數讀人如讀書 閱人宜閱己邪正看鼻眼 功名看氣宇 事業看精神
古今賢文勸學篇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不患老而無成,只怕幼兒不學。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後悔心。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堅持不懈,久煉成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冰生於水而寒於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身怕不動,腦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腦越用越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三心二意,一事無成。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後。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業精於勤。
讀書篇
欲知天下事,須讀古今書。
學了就用處處行,光學不用等於零。
不能則學,不知則問;讀書全在自用心,老師不過引路人。
好曲不厭百回唱,好書不厭百回讀。
讀書貴能疑,疑能得教���。
默讀便於思索,朗讀便於記憶。
初讀好書如獲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
處處留心皆學問,三人同行有我師。
石鐘山記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爲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爲得之矣。然是說也,餘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餘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爲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爲得其實。餘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本草綱目》是一部集中國16世紀以前本草學大成的著作,明代萬曆六年(1578年)定稿,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為醫學家、藥學家和博物學家李時珍。此著收錄於《四庫全書》,為子部醫家類。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於陸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同類型的詩文:社交讀書壯志
原文
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頌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1 
○記事2 
予在廣陵,見司馬端明畫山水,細巧之極,絕似李成。多宋元人題跋,畫譜俱不載,以此知古人之逃名。3 
今年游白下,見褚遂良西升經,結構遒勁,於黃庭像贊外,別有筆思。以顧虎頭洛神圖易之。主人迫欲朱提,力不能有,遂落賈人手。如美人為沙叱利擁去矣。更償之二百金,竟靳固不出。登舟作數日惡,憶念不置。然筆法尚可摹擬,遂書此論,亦十得二三耳。使西升經便落予手,未必追想若此也。4 
書家以豪逸有氣,能自結撰為極則。西昇雖俊媚,恨其束于法,故米漫士不甚賞心。若兒子輩能學之,亦可適俗。因作小楷書記之。5 
送君者自崖而返,君自此遠。宋子京讀莊子至此,遂欲沾巾。予北上,泊寒山為送別諸君子拈之。6 
鬥鵪鶉,江南有此戲,皆在籠中。近有吳門人,始開籠於屋除中,相鬥彌日。復入籠飲啄,亦太平清事。7 
餘與仲醇,以建子之月,發春申之浦,去家百里。泛宅淹旬,隨風東西,與雲朝暮。集不請之友,乘不系之舟。壺觴對飲,翰墨間作。吳苑酹真娘之墓,荊蠻尋懶瓚之蹤,固以胸吞具區,目瞪雲漢矣。夫老至則衰,倘來若寄,既悟炊梁之夢。可虛秉燭之游,居則一丘一壑,唯求羊是群;出則千峰萬壑,與汗漫為侶。茲予兩人,敦此夙好耳。8 
余游閩中,遇異人談攝生奇訣。在讀黃庭內篇,夜觀五藏神,知其虛實,以為補瀉。蓋道藏所不傳,然須斷葷酒與溫柔鄉,則可受持。至今愧其語也。9 
七夕,王太守禹聲,招飲於其家園。園即文恪所投老。唐子畏,郝元敬諸公為之點綴者。是日,出其先世所藏名畫。有趙千里後赤壁賦一軸,趙文敏落花游魚圖,谿山仙館圖。又老米雲山,倪雲林漁莊秋霽,梅道人漁家樂手卷,李成雲林卷,皆希代寶也。餘持節楚藩歸。曾晚泊祭風臺,即周郎赤壁,在嘉魚縣南七十里。雨過,輒有箭鏃於沙渚間出。里人拾鏃視予,請以試之火,能傷人,是當時毒藥所造耳。子瞻賦赤壁,在黃州,非古赤壁也。壬辰五月10 
元李氏有古紙,長二丈許,光潤細膩,相傳四世。請文敏書,文敏不敢落筆,但題其尾。至文徵仲,止押字一行耳,不知何時乃得書之。11 
餘頃驅車彭城,不勝足音之懷。又有火雲之苦,回馭谷水塔上,養痾三月。而仲醇挾所藏木癭爐,王右軍月半帖真跡、吳道子觀音變相圖、宋板華嚴經尊宿語錄示餘。丈室中惟置一床,相對而坐,了不蓄筆研。既雨窗靜間,吳門孫叔達以畫事屬余紀游,遂為寫迂翁筆意。即長安游子,能有此適否?12 
袁尚書賴無𥚛,孫女以餓縊死。尚書善噉,不能饜。每市蜆為晚飧,可竟一斗。有一門生,饋以十金,輒作三封。以一封置袖中,乘月叩窮交之戶。呼輿偕步,以袖中金贈之而別。其貧都由此,然每攜麗伎泛泊,一日不能廢也。13 
楊尚書成,在吳中負物望。其家不貧,而吳中人稱之,不在哀公下。以其淳謹安靜,故令人無可間然耳。尚書過蔡經舊里,曰:「此宋之大賊,乃居此乎?」以為蔡京也,所謂不讀非聖書者耶。14 
張東海題詩金山:「西飛白日忙於我,南去青山冷笑人。」有一名公,見而物色之曰:「此當為海內名士。」東海在當時,以氣節重。其書學懷素,名動四夷。自吳中書家後出,聲價稍減,然行書尤佳。今見者少耳。15 
餘與程黃門同行江南道上,停驂散步。見陂陁紆復,峰巒孤秀。下瞰平湖,澄碧萬頃,湖之外江光吞天,征帆點點,與鳥俱沒。黃門曰:「此何山也?」餘曰:「齊山也。」黃門曰:「子何以知之?」餘曰:「吾知杜樊川所謂江涵秋影者耳。」詢之舟人,亦不能名。但曰:此上有翠微亭。黃門與餘一笑而出,是日步平堤六七里,皆在南湖中。此堤之勝,西湖僅可北面稱臣耳。俗諺云,九子可望不可登,齊山可登不可望。信然。16 
大林寺,在天池之西,有西竺娑羅樹二株。中宴坐老僧,余訪之,能念阿彌陀佛號而已。白樂天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必此寺也。17 
○記游18 
武彞有大王峰,峰極尊勝。故名武彞。君為魏王子騫,曾會群真於此,奏人間可哀之曲。19 
大田縣有七巖臨水。山下皆平田。秋氣未深,樹彫葉落,衰柳依依。20 
洞天巖,在沙縣之西十裏。其山壁立,多松樟。上有長耳佛像。水旱禱,著靈跡。其巖廣可容三几二榻。高三仞餘,滴水不絕。閩人未之賞也,餘創而深索之。得宋人題字石刻十餘處,皆南渡以後名手。詩歌五章。巖下有流觴曲水,徐令與餘飲竟日,頗盡此山幽致。追寫此景,以當紀游。21 
高郵夜泊,望隔堤大湖月色微晦,以為地也。至詰旦,水也。竺典化城,無乃是耶。22 
子行至滕陽,嶧山在望。火靈煙沙,殆不復有濟勝具。是日宿縣中官舍,乃以意造,為嶧山不必類嶧山也,想當然耳。曾游嶧山者,知餘不欺人。23 
呂梁縣瀑三千仞,石骨出水上。憶予童子時,父老猶道之,今不復爾。東海揚塵,殆非妄語。24 
○評詩25 
大都詩以山川為境,山川亦以詩為境。名山遇賦客,何異士遇知己?一入品題,情貌都盡。後之游者,不待按諸圖經,詢諸樵牧,望而可舉其名矣。嗟嗟,澄江凈如練,齊魯青未了。寥落片言,遂關千古登臨之口,豈獨勿作常語哉?以其取境真也。友人錢象先荊南集,不盡象先才情之變。而餘嘗持節長沙,自洞庭而下,漢陽而上,與象先共之。故其取境之真,特有賞會云。抑餘不能游,然好詩。象先能詩,又好游,是安得象先為東西南北之人?窮夫所謂州有九岳有五者。而皆被以奇音雋響。餘得隱幾而讀之。以吾拙而收象先之巧,以吾目而用象先之足,不大愉快哉?26 
東坡云:「詩人有寫物之工。」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他木不可以當此。林逋梅花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決非桃李詩。皮日休白蓮詩:「無情有恨何人見,月冷風清欲墮時」,此必非紅蓮詩。裴璘詠白牡丹詩。」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先開紫牡丹。別有玉杯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27 
餘以丙申秋,奉使長沙。至東林寺,時白蓮盛開。土人云:此晉慧遠所種。自晉至今千餘年,惟存古甃與欄楯,而蓮無復種矣。忽放白毫光三日三夜。此花宰地而出,皆作千葉,不成蓮房。餘徘徊久之。」幸此花開,與餘行會。遠公有記云:「花若開,吾再來。」餘故有詩云「泉歸虎谿靜,雲度雁天輕。苔蘚封碑古,優雲應記生。」記此事也。28 
古人詩語之妙,有不可與冊子參者,惟當境方知之。長沙兩岸皆山,餘以牙檣游行其中。望之,地皆作金色。因憶水碧沙明之語。又自岳州順流而下,絕無高山。至九江,則匡廬兀突,出檣帆外。因憶孟襄陽所謂「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真人語,千載不可復值也。29 
宋人推黃山谷所得,深於子瞻,曰:「山谷真涅槃堂裏禪也。」30 
頃見岱志詩賦六本。讀之既盡,為區檢討用孺言曰:「總不如一句。」檢討請之,曰:「齊魯青未了。」31 
「燈影照無睡,心清聞妙香。」杜少陵宿招提絕調也。予書此於長安僧舍,自後無復敢題詩者。32 
「萬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幾見月當頭。」文徵仲嘗寫此詩意。又樊川翁「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雲繁欲變秋。」趙千里亦圖之。此皆詩中畫,故足畫耳。33 
「風靜夜潮滿,城高寒月昏。」「秋色明海縣,寒煙生里閭。」「春盡草木變,雨餘池館青。」「楚國橙橘暗,吳門煙雨愁。」「郭外秋聲急,城邊月色殘。」「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掛席樵風便,開樽琴月孤。」「落日池上酌,清風松下來。」王江寧、孟襄陽,五言詩句。每一詠之,便習習生風。34 
餘見倪雲林自題畫云:十月江南未隕霜,青楓欲赤碧梧黃。停橈坐對寒山晚,新雁題詩小著行。35 
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澄江凈如練。玉繩低建章,池塘生春草。秋菊有佳色,俱千古寄語,不必有所附麗,文章妙境,即此瞭然。齊隋以還,神氣都盡矣。36 
李獻吉詩,如「詠月」有云「光添桂魄十分影,寒落江心幾尺潮。」不見集中,自是佳語。唐子畏詩,有曰:「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夢中煙。」又曰:「秋榜才名標第一,春風脂粉醉千場。」皆學白香山。子畏之才,何須以解首矜詡。其亦唐人所謂今朝曠蕩春無涯,不免器小之誚。37 
唐人詩律,與書法頗似,皆以濃麗為主,而古法稍遠矣。餘每謂晉書無門,唐書無態,學唐乃能入晉。晉詩如其書,雖陶元亮之古淡,阮嗣宗之俊爽,在法書中未可當虞褚。以其無門也,因為唐人詩及之。38 
翰墨之事,良工苦心,未嘗敢以耗氣應也。其尤精者,或以醉,或以夢,��以病。游戲神通,無所不可。何必神怡氣王?造物乃完哉。世傳張旭號草聖,飲酒數斗,以頭濡墨,縱書墻壁上。淒風急雨,觀者歎愕。王子安為文,每磨墨數升,蒙被而臥,熟睡而起。詞不加點,若有鬼神。此皆得之筆墨蹊逕之外者。今觀察王先生,當人日,病不起。據枕作詩二十章,言言皆樂府鼓吹也,乃與彼二子鼎足立矣。39 
東坡讀金陵懷古詞於壁間,知為介甫所作,嘆曰:「老狐精能許,」以羈怨之士,終不能損價於論文。所謂文章天下至公。當其不合,父不能諛子。其論之定者,雖東坡無如荊公何,太白曰:「崔灝題詩在上頭。」東坡題廬山瀑布曰:「不與徐凝洗惡詩。」太白擱筆於崔灝,東坡操戈於徐凝。豈有恩怨哉?
董其昌《評文》
1 
東坡水月之喻,蓋自肇論得之,所謂不遷義也。文人冥搜內典,往往如鑿空,不知乃沙門輩家常飯耳。大藏教若演之有許大文字。東坡突過昌黎歐陽,以其多助。有此一奇也。2 
蘇子瞻表忠觀碑,惟敘蜀漢抗衡不服,而錢氏順命自見。此以賓形主法也。執管者即已遊於其中,自不明了耳。如能了之,則拍拍成令。雖文采不章,而機鋒自契。3 
文章隨題敷衍,開口即涸。須於言盡語竭之時,別行一路。太史公荊軻傳,方敘荊軻刺秦王,至秦王環柱而走,所謂言盡語竭。忽用三個字轉云「而秦法」自此三字以下,又生出多少煙波。4 
凡作文,原是虛架子。如棚中傀儡,抽牽由人,非一定死煞。真有一篇文字,有代當時作者之口,寫他意中事,乃謂注於不涸之源。且如莊子逍遙篇。鷽鳩笑大鵬,須代他說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此非代乎?若不代,只說鷽鳩笑,亦足矣。又如太史公稱燕將得魯仲連書云:「欲歸燕,已有隙,恐誅;欲降齊,所殺虜,於齊甚眾。恐已降而后見辱,喟然嘆曰:與人辨,我寧自辨。」此非代乎?5 
文有翻意者,翻公案意也。老吏舞文,出入人罪。雖一成之案,能翻駁之。文章家得之,則光景日新。且如馬嵬驛詩,凡萬首,皆刺明皇寵貴妃。只詞有工拙耳。最後一人,乃云:尚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便翻盡從來巢臼。曹孟德疑塚七十二。古人有詩云:直須發盡疑塚七十二。已自翻矣。後人又云:以操之奸,安知不慮及於是。七十二塚,必無真骨。此又翻也。6 
青鳥家,專重脫卸。所謂急脈緩受,緩脈急受。文章亦然。勢緩處,須急做,不令扯長冷淡。勢急處,須緩做,務令紆徐曲折,勿得埋頭,勿得直腳。7 
杜子美云:擒賊先擒王。凡文章,必有真種子,擒得真種子,則所謂口口咬著。又所謂點點滴滴雨,都落在學士眼裡。8 
文字最忌排行,貴在錯綜其勢。散能合之,合能散之。左氏晉語云:賈誼政事疏,太子之善,在於早諭教與選左右。早諭教,選左右,是兩事。他卻云心未濫而先諭教,則化易成也。此是早諭教。下云若其服習講貫,則左右而已。此是選左右,以二事離作兩段,全不排比。自六朝以後,皆畫段為文,少此氣味矣。9 
作文要得解悟。時文不在學,只在悟。平日須體認一番,才有妙悟,妙悟只在題目腔子里思之。思之思之不已,鬼神將通之。到此將通時,才喚做解悟。了得解時,只用信手拈神,動人心來。頭頭是道,自是文中有竅,理義原悅人心。我合著他,自是合著人心。文要得神氣,且試看死人活人,生花剪花,活雞木雞,若何形狀?若何神氣?識得真,勘得破,可與論文。如閱時義,閱時令,吾毛竦色動,便是他神氣逼人處。閱時似然似不然,欲丟欲不丟,欲讀又不喜讀,便是他神索處。故窗稿不如考卷之神,考卷之神薄,不如墨卷之神厚。魁之神露,不如元之神藏。試之,自有解人處。脫套去陳,乃文家之要訣。是以剖洗磨煉,至精光透露。豈率爾而為之哉?必非初學可到。且定一取舍,取人所未用之辭,舍人所已用之辭;取人所未談之理,捨人所已談之理;取人所未布之格,舍人所已布之格;取其新,舍其舊。不廢辭,卻不用陳辭;不越理,卻不用皮膚理;不異格,卻不用卑瑣格。格得此,思過半矣。10 
文家要養精神,人一身只靠這精神幹事。精神不旺,昏沉到老,只是這個。人須要養起精神,戒浩飲,浩飲傷神;戒貪色,貪色滅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飽食,飽食悶神;戒多動,多動亂神;戒多言,多言損神;戒多憂,多憂鬱神;戒多思,多思撓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讀,久讀苦神。人若調養得精神完固,不怕文字無解悟,無神氣,自是矢口動人。此是舉業最上一乘。11 
多少伶俐漢,只被那卑瑣局曲情態,耽擱一生。若要做個出頭人,直須放開此心。令之至虛,若天空,若海闊;又令之極樂,若曾點游春,若茂叔觀蓬,洒洒落落。一切過去相、見在相、未來相,絕不里念,到大有入處,便是擔當宇宙的人,何論雕蟲末技?12 
甚矣,舍法之難也。兩壘相薄,兩雄相持,而俠徒劍客,獨以魚腸匕首,成功於枕席之上,則孫吳不足道矣。此捨法喻也。又喻之於禪,達磨西來,一門超出,而億劫脩持三千相;彈指了之,舌頭坐斷,文家三昧,寧越此哉。然不能盡法,而遽事舍法,則為不及法。何士抑能盡法者也,故其游戲跳躍,無不是法。意象有神,規模絕跡。今而後以此爭長海內,海內益尊士抑矣。13 
吾常謂成弘大家,與王唐諸公輩,假令今日而在,必不為當日之文。第其一種真血脈,如堪輿家所為正龍,有不隨時受變者。其奇取之於機,其正取之於理,其致取之於情,其實取之於事,其藻取之於辭。何謂辭?《文選》是也。何謂事?《左史》是也。何謂情?《詩》《騷》是也。何謂理?《論語》是也。何謂機?《易》是也。《易》闡造化之機,故半明半晦,以無方為神。《論語》著倫常之理,故明白正大,以《易》知為用。如《論語》曰:「無適無莫」,何等本易。《易》則曰:「見群龍無首,下語險絕矣。」此則王唐諸公之材料窟宅也。如能熟讀妙悟,自然出言吐氣,有典有則,而豪少佻舉浮俗之習,淘洗殆盡矣。14 
夫士子以干祿故,不能迂其途,以就先民矩矱是或一說矣。不曰去其太甚乎?小講入題,欲離欲合,一口說盡,難復更端,不可稍加虛融乎。股法所貴,矯健不測。今一股之中,更加復句,轉接之痕盡露。森秀之勢何來?不可稍加裁剪乎?古文只宜暗用,乃得一成語。不問文勢夷險,必委曲納之。或泛而無當,或奇而無偶,不可稍割愛乎。每題目必有提綱,即欲運思於題中。又欲回盼於題外,若復快意直前,為題所縛。圓動之處,了不關心,縱才藻燦然,終成下格,不可另著眼乎?諸如此類,更僕莫數。一隅反之,思過半矣。
徐仙真錄序编辑
  天生英才,用之於當時,則能忠君保民,榮膺顯爵。歿則廟祀一方,而其陰功靈貺,猶能闡揚于後世者,實非偶然。蓋天將有意於斯世斯民,而使其至於是也。不然何獨異於人哉。若徐二仙者,槩可見矣。神,海州胸山人也。出偃王之後。其父溫,五代時為吳名將,能建軍功,累遷官至拜相,卒贈齊王,謐忠武。五子皆受王封,曰知證,曰知誇者,即二仙也。天福中,唐主受禪,封知證為江王,知誇為饒王,同鎮金陵。威德兼濟,民庶ㄨ安。率兵入閩,蠻寇迎降,境土寧靜。閩人歸戴;遂立生祠於鰲峰之北,設像以敬事焉。神念其誠,一日,語閩人曰:我明年別汝輩、當默佑玆土。果符前言,於是閩人敬事益虔。而凡旱潦虫蝗之灾,水火寇盜之危,疾病婚葬之請,隨禱隨應,若響若荅。至若摛詞揮翰,雲漢昭回,耀人耳目。自宋以來,累受封號。逮至我朝永樂之間,以神有翊衛聖躬弗豫之功,聿新祠廟,御製碑刻,褒封有加,以昭神貺。由此而觀,則神生為忠臣,歿為明神,其功德有益於國家生民者。如此,豈非天有意於斯世斯民,而使其至於是歟。其祠官方文照,蓋凡神之世系、行實、靈跡、華翰,與夫前代我朝褒封碑刻,恐歲久湮沒失傳,彙成一編,名曰真錄。閩藩總戎盂城孫公,忠義士也,竊嘗觀之,而有感焉,乃捐俸,命工繡梓,以博其傳,命予序引。予謂神聰明正直,其顯跡著于今昔者,皆不出於隱僻怪,誕而至於惑世誣民之患,莫非忠君孝親,仁民愛物之事,蓋士君子之所當為也。其近而耳聞目見者,固-不待是編而知,使遐方僻壤未及見聞者,幸獲一覽,其於為臣為子之道,脩身慎行之方,亦足為一助云耳。是為序。
  正統八年,歲在癸亥秋七月吉日,福建閩縣儒學訓導王用盛序。
補閑集
作者:崔滋
補閑集序編輯
文者蹈道之門,不涉不經之語。然欲鼓氣肆言,竦動時聽,或涉於險怪。況詩之作,本乎比興諷喩,故必寓託奇詭,然後其氣壯,其意深,其辭顯,足以感悟人心,發揚微旨,終歸於正。若剽竊刻畵誇耀靑紅,儒者固不爲也。雖詩家有琢鍊四格,所取者,琢句鍊意而已。今之後進,尙聲律章句,琢字必欲新,故其語生,鍊對必以類,故其意拙。雄傑老成之風,由是喪矣。我本朝以人文化成,賢儁間出,贊揚風化。光宗顯德五年,始闢春闈,擧賢良文學之士,玄鶴來儀。時則王融、趙翼、徐熙、金策,才之雄者也。越景顯數代間,李夢游、柳邦憲以文顯,鄭倍傑、高凝以詞賦進,崔文憲公沖命世興儒,吾道大行。至於文廟時,聲名文物,粲然大備。當時冢宰崔惟善,以王佐之才,著述精妙。平章事李精恭、崔奭,參政文正、李靈幹、鄭惟産,學士金行瓊、盧坦,濟濟比肩,文王以寧。厥後朴寅亮、崔思齊、思諒、李䫨、金亮鑑、魏繼廷、林元通、黃瑩、鄭文、金緣、金商祐、金富軾、權適、高唐愈、金富轍、富佾、洪瓘、印份、崔允儀、劉羲、鄭知常、蔡寶文、朴浩、朴椿齡、林宗庇、芮樂仝、崔諴、金精、文淑公父子、吳先生兄弟、李學士仁老、兪文安公升旦、金貞肅公仁鏡、李文順公奎報、李承制公老、金翰林克己、金諫議君綏、李史館允甫、陳補闕澕、劉沖基、李百順、兩司成咸淳、林椿、尹於一、孫得之、安淳之,金石間作,星月交輝。漢文唐詩,於斯爲盛。然而古今諸名賢,編成文集者,唯止數十家,自餘名章秀句,皆湮沒無聞。李學士仁老略集成篇,命曰破閑,晉陽公以其書未廣,命予續補。強拾廢忘之餘,得近體若干聯,或至於浮屠兒女輩,有一二事可以資於談笑者,其詩雖不嘉,幷錄之。共一部分爲三卷,而未暇雕板,今侍中上柱國崔公,追述先志,訪採其書,謹繕寫而進。
時甲寅四月日。守太尉崔滋序。
0 notes
vespasiane · 8 months
Text
金明馆丛稿初编
125个
◆ 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
2021/08/02: 張道陵順帝時始居蜀,本爲沛國豐(今江蘇省豐縣)人。豐沛又距東海不遠,其道術淵源來自東,而不自西,亦可想見
此後漢之黄巾米賊之起原有關於海濱區域者也。
2021/06/11: 天师道五斗米道所具���滨宗教之特征
據此,可知郁洲之地爲神仙居處,而適與于吉、宫崇之神書所出處至近。孫恩、盧循武力以水師爲主,所率徒黨必習於舟檝之海畔居民。其以投水爲登「仙堂」,自沉爲成「水仙」,皆海濱宗教之特徵。孫秀之「欲乘船東走入海」,即後來其族孫敗則入海,返其舊巢之慣技。若明乎此,則知孫、盧之所以爲海嶼妖賊者,蓋有環境之薰習,家世之遺傳,決非一朝一夕偶然遭際所致。
2021/06/12: 六朝人最重家諱,而「之」「道」等字則在不避之列
簡文帝字道萬,其子又名道生道子。俱足證其與天師道之關係。六朝人最重家諱,而「之」「道」等字則在不避之列,所以然之故雖不能詳知,要是與宗教信仰有關。
2021/06/12: 天師道對於竹之爲物,極稱賞其功用。琅邪王氏世奉天師道。故世傳王子猷之好竹如是之甚
但可注意者,天師道對於竹之爲物,極稱賞其功用。琅邪王氏世奉天師道。故世傳王子猷之好竹如是之甚。(見世説新語簡傲篇、御覽叁捌玖引語林及晉書捌拾王徽之傳等。)疑不僅高人逸致,或亦與宗教信仰有關。
因循妻爲孫恩之妹,而疑盧氏亦五斗米世家。否則南朝士族婚嫁最重門第,以范陽盧氏之奕世高華,而連姻於妖寒之孫氏,其理殊不可解也。
2021/06/12: 蓋天師道之道術與老莊之玄理本自不同
至其不好老莊之書者,蓋天師道之道術與老莊之玄理本自不同,此與浩之信仰天師道,並無衝突也。故浩之所以與謙之之道獨有契合,助成其事者
2021/06/14: 世俗嫁娶太早
吉意以爲夫婦,人倫大綱,夭壽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爲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
2021/06/13: 家世信仰之至深且固,不易湔除
沈隱侯雖歸命釋迦,平生著述如均聖論,答陶隱居難均聖論,内典序,佛記序,六道相續作佛義,形神論,神不滅論,難范縝神滅論,究竟慈悲論,千僧會願文,捨身願疏,及懺悔文等,(見廣弘明集伍、壹伍、壹玖、貳貳、貳陸、貳捌等。)皆闡明佛教之説。迨其臨終之際,仍用道家上章首過之法。然則家世信仰之至深且固,不易湔除,有如是者。明乎此義,始可與言吾國中古文化史也。
2021/06/11: 王羲之、鹅、书法与道教
然則依醫家言,鵝之爲物,有解五臟丹毒之功用,既於本草列爲上品,則其重視可知。醫家與道家古代原不可分。故山陰道士之養鵝,與右軍之好鵝,其旨趣實相契合,非右軍高逸,而道士鄙俗也。道士之請右軍書道經,及右軍之爲之寫者,亦非道士僅爲愛好書法,及右軍喜此鶃鶃之羣有合於執筆之姿勢也。實以道經非倩能書者寫之不可。
2021/06/11: 東西晉南北朝時之士大夫玄儒文史之學著於外表,使人想慕其高風盛況。然一詳考其内容,則多數實爲惑世誣民之鬼道,良可嘅矣。
東西晉南北朝時之士大夫,其行事遵周孔之名教(如嚴避家諱等),言論演老莊之自然。玄儒文史之學著於外表,傳於後世者,亦未嘗不使人想慕其高風盛況。然一詳考其内容,則多數之世家其安身立命之秘,遺家訓子之傳,實爲惑世誣民之鬼道,良可嘅矣。
◆ 書世説新語文學類鍾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後
2021/06/14: 東漢中晚之世,其統治階級可分爲内廷之閹宦与外廷之士大夫
然則當東漢之季,其士大夫宗經義,而閹宦則尚文辭。士大夫貴仁孝,而閹宦則重智術。蓋淵源已異,其衍變所致,自大不相同也。
魏爲東漢内廷閹宦階級之代表,晉則外廷士大夫階級之代表。故魏、晉之興亡遞嬗乃東漢晚年兩統治階級之競争勝敗問題。
2021/06/14: 其修身治家之道德方法亦將以之適用於治國平天下,而此等道德方法皆出自儒家之教義
東漢外廷之主要士大夫,既多出身於儒家大族,如汝南袁氏及弘農楊氏之類,則其修身治家之道德方法亦將以之適用於治國平天下,而此等道德方法皆出自儒家之教義,所謂「禹貢治水」,「春秋決獄」,以及「通經致用」,「國身通一」,「求忠臣於孝子之門」者,莫不指是而言。
2021/06/14: 孟德出身閹宦閹宦之人,在儒家經典教義中不能取有政治上之地位
蓋孟德出身閹宦家庭,而閹宦之人,在儒家經典教義中不能取有政治上之地位。若不對此不兩立之教義,摧陷廓清之,則本身無以立足,更無從與士大夫階級之袁氏等相競争也。然則此三令者,可視爲曹魏皇室大政方針之宣言。與之同者,即是曹黨,與之異者,即是與曹氏爲敵之黨派,可以斷言矣。
2021/06/14: 清談在其前期乃一政治上黨派分野向背從違之宣言,而非空談或紙上之文學
當魏晉興亡遞嬗之際,曹氏司馬氏兩黨皆作殊死之鬥争,不獨見於其所行所爲,亦見於其所言所著。四本論之文,今雖不存,但四人所立之同異合離之旨,則皆俱在。苟就論主之旨意,以考其人在當時政治上之行動,則孰是曹魏之黨,孰是司馬晉之黨,無不一一明顯。職是之故,寅恪昔文所論,清談在其前期乃一政治上黨派分野向背從違之宣言,而非空談或紙上之文學,亦可以無疑矣。
◆ 述東晉王導之功業
2021/06/14: 魏、蜀施政之道正復相同,均为法家; 蜀漢境内無强宗大族之漢人組織。
吴国政治社會之勢力全操於地方豪族之手,所以能反抗洛陽之統治,而與蜀亡後之情勢不同也。
吴、蜀之人對洛陽統治政權態度不同,雖與被征服時間之長短有關,然非其主因,其主因在兩國統治者之階級性各殊所致。蜀漢與曹魏固是死敵,但曹操出身寒族,以法術爲治。劉備雖自云漢之宗室,然淵源既遠,不能紀其世數,與漢之光武迥異,實亦等於寒族。諸葛亮爲諸葛豐之後,乃亦家世相傳之法家,故兩國施政之道正復相同。蜀亡以後,西晉政亂,洛陽政府失去統治權,然終能恢復獨立者非蜀漢舊境内之漢人,而是自漢中北徙,乘機南返之巴賨部落,蓋蜀漢境内無强宗大族之漢人組織,地方反抗力薄弱,洛陽征服者易於統治,此晉武帝所謂「蜀人服化,無攜貳之心」者是也。吴之情勢則大不然,孫氏之建國乃由江淮地域之强宗大族因漢末之擾亂,擁戴江東地域具有戰鬥力之豪族,即當時不以文化見稱之次等士族孫氏,借其武力,以求保全而組織之政權。故其政治社會之勢力全操於地方豪族之手,西晉滅吴以後,此種地方勢力并未因之消滅,所以能反抗洛陽之統治,而與蜀亡後之情勢不同也。
2021/06/14: 王导愦愦之政传承袁绍、孙吴
東漢末年曹操、袁紹兩人行政之方法不同,操刑網峻密,紹寬縱大族,觀陳琳代紹罪操之檄及操平鄴後之令可知也。司馬氏本爲儒家大族,與袁紹正同,故其奪取曹魏政權以後,其施政之道號稱平恕,其實是寬縱大族,一反曹氏之所爲,此則與蜀漢之治術有異,而與孫吴之政情相合者也。東晉初年既欲籠絡孫吴之士族,故必仍循寬縱大族之舊政策,顧和所謂「網漏吞舟」,即指此而言。王導自言「後人當思此憒憒」,實有深意。
2021/06/15: 元帝、王導委曲求全,以綏靖周氏,實由其勢力特强之故
東晉初年孫吴舊統治階級略可分爲二類,一爲文化士族,如吴郡顧氏等是,一爲武力强宗,如義興周氏等是,前者易於籠絡,後者則難馴服,而後者之中推義興周氏爲首,錢鳳所謂「江東之豪莫彊周、沈」者,誠爲實録,蓋此等强宗具有武力經濟等地方之實力,最易與南來北人發生利害衝突,而元帝、王導委曲求全,以綏靖周氏,實由其勢力特强之故,必非有所偏愛。不過畏其地方勢力之强大而出此,斷可知也。
2021/06/15: 下層階級大抵分散雜居於吴人勢力甚大之地域,既以人數寡少,復因政治社會文化地位之低下,遂不得不逐漸同化於土著之吴人
。兹先就至長江下游之路線言之,下層階級大抵分散雜居於吴人勢力甚大之地域,既以人數寡少,不能成爲强有力之集團,復因政治社會文化地位之低下,更不敢與當地吴人抗衡,遂不得不逐漸同化於土著之吴人,即與吴人通婚姻,口語爲吴語,此等可以陳之皇室及王敬則家等爲代表,(陳霸先先娶吴興錢氏女,續娶吴興章氏即鈕氏女,見南史壹貳陳武宣章皇后傳。王敬則接士庶皆吴語,見南齊書貳陸王敬則傳。陳霸先之先世,不知其在西晉末年真爲何地人,但避難南來,定居吴興郡長城縣。王敬則之籍貫,據南史肆伍王敬則傳,本爲臨淮射陽,後僑居晉陵南沙縣。然則同爲自北而南避難過江之傖楚,俱是北來南人之下層社會階級,故雜居吴人勢力甚大之地域,遂同化於吴人也。)此等人之勢力至南齊以後始漸興起,其在東晉初年頗不重要
2021/06/15: 次等士族不得不擇一距新邦首都不甚遠,而又在長江南岸較安全之京口晉陵近旁一帶,此爲事勢所必致者也
此種人羣在當時既非佔有政治文化上之高等地位,自不能亦不必居住長江南岸新立之首都建康及其近旁。復以人數較當時避難南來之上下兩層社會階級爲多之故,又不便或不易插入江左文化士族所聚居之吴郡治所及其近旁,故不得不擇一距新邦首都不甚遠,而又在長江南岸較安全之京口晉陵近旁一帶,此爲事勢所必致者也。
2021/06/15: 東晉初年義興周氏所具之特殊性,而爲元帝、王導籠絡吴人政策中最重要之一點
此種人羣所住居之晉陵郡,其人口之數在當時爲較繁庶者,但尚不及周氏住居之義興郡,是周氏宗族之强大可以推見。此種北來流民爲當時具有戰鬥力之集團,易言之,即江左北人之武力集團,後來擊敗苻堅及創建宋、齊、梁三朝之霸業皆此集團之子孫也。此種人羣既爲勇武之團體,而與豪宗大族之義興周氏所居之地接近,人數武力頗足對抗,其利害衝突不能相下,又不能同化,勢成仇敵,理所必然。此東晉初年義興周氏所具之特殊性,而爲元帝、王導籠絡吴人政策中最重要之一點,抑可知矣。
2021/06/15: 上層階級(晉之皇室及洛陽之公卿士大夫)惟有渡過錢塘江,至吴人士族力量較弱之會稽郡,轉而東進,爲經濟之發展
建業本爲孫吴舊都,吴人之潛在勢力甚大,又人口繁庶,其經濟情勢必非京口晉陵一帶地廣人稀空虚區域可比。此集團固佔當日新都政治上之高位,若復殖産興利,與當地吴人作經濟上之競争,則必招致吴人之仇怨,違反當日籠絡吴人之國策。此王導及其集團之人所不欲或不能爲者也。然此等人原是東漢儒家大族之子孫,擁戴司馬氏篡魏興晉,即此集團之先世所爲。其豪奢腐敗促成洛陽政權之崩潰,逃命江左,「寄人國土」,喘息稍定,舊習難除,自不能不作「求田問舍」之計,以恢復其舊日物質及精神上之享樂。新都近旁既無空虚之地,京口晉陵一帶又爲北來次等士族所佔有,至若吴郡、義興、吴興等皆是吴人勢力强盛之地,不可插入。故惟有渡過錢塘江,至吴人士族力量較弱之會稽郡,轉而東進,爲經濟之發展。觀下引此集團領袖王、謝諸家「求田問舍」之史料,可爲例證也。
2021/06/15: 南陽及新野之上層士族,其政治社會地位稍遜於洛陽勝流如王導等者,則不能或不必移居江左新邦首都建業,而遷至當日長江上游都會江陵南郡近旁一帶,又居住南陽及新野地域之次等士族同時南徙至襄陽一帶。
西晉末年中州擾亂,北人莫不欲南來,以求保全,當時具有逃避能力者自然逐漸向南移動,南陽及新野之上層士族,其政治社會地位稍遜於洛陽勝流如王導等者,則不能或不必移居江左新邦首都建業,而遷至當日長江上游都會江陵南郡近旁一帶,此不僅以江陵一地距胡族勢力較遠,自較安全;且因其爲當日長江上游之政治中心,要爲佔有政治上地位之人羣所樂居者也。又居住南陽及新野地域之次等士族同時南徙至襄陽一帶。其後復值「胡亡氐亂」,雍、秦流民又南徙而至此區域。此兩種人之性質適與長江下游居住京口晉陵一帶之北人相似,俱是有戰鬥力之武人集團,宜其爲居住江陵近旁一帶之文化士族所畏懼也。
2021/06/15: 北方上層士族南渡之局遂因此告一結束矣
上述北人南來之上層士族,其先本居南陽一帶,後徙江陵近旁地域,至江左政權之後期,漸次著稱。及梁元帝遷都江陵,爲此集團最盛時代。然西魏滅梁,此種士族與北方南來居住建業之上層士族遭遇侯景之亂,幸得逃命至江陵者,同爲俘虜,隨征服者而北遷,於是北方上層士族南渡之局遂因此告一結束矣。
2021/06/15: 梁武帝之興起實賴此集團之武力,梁之季年此集團之武力已不足用,故梁武不得已而改用北來降將。至陳霸先則又别用南方土著之豪族
上述諸人皆屬長江上游南來北人之武力集團,本爲北方中層社會階級,即宗越傳所謂「次門」者是,與長江下游居住京口晉陵一帶之南來北人爲武力集團者正同,但其南遷之時代較晚,觀楊公則、席闡文、康絢諸傳,可知此等人其先世之南遷當在「胡亡氐亂」以後,故其戰鬥力之衰退亦較諸居住長江下游京口晉陵一帶之武力集團爲稍遲,梁武帝之興起實賴此集團之武力,梁之季年此集團之武力已不足用,故梁武不得已而改用北來降將。至陳霸先則又别用南方土著之豪族,此爲江左三百年政治社會上之大變動
◆ 魏書司馬叡傳江東民族條釋證及推論
2021/08/02: 巴西之宕渠遷於漢中楊車坂,魏武帝遷之於略陽,復號巴氐
漢末,張魯居漢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巫覡,多往奉之。值天下大亂,自巴西之宕渠遷於漢中楊車坂,號爲楊車巴。魏武帝克漢中,特祖將五百餘家歸之。魏武帝遷於略陽。北土復號之爲巴氐。
2021/06/15: 蜀薛之族亦産道衡
蜀薛之自以爲薛廣德後裔,疑與拓跋魏之自稱源出黄帝,同爲可笑之附託,固不足深論。即爲蜀漢薛永之子孫一事,恐亦有問題(參考新唐書柒叁下宰相世系表薛氏條)。總之,當時世人皆知二族之實爲蜀,爲鮮卑,而非華夏高門,則無可解免也。然拓跋之部遂生孝文帝,蜀薛之族亦産道衡,俱爲北朝漢化之代表人物。
2021/08/02: 諸獠大出,李勢内外受敵,所以亡也
建國中,李勢在蜀,諸獠始出巴西、渠川、廣漢、陽安、資中,攻破郡縣,爲益州大患。勢内外受敵,所以亡也。自桓温破蜀之後,力不能制。
2021/08/02: 陶侃及淵明亦出於溪族
江左名人如陶侃及淵明亦出於溪族,最使人注意。
2021/08/02: 士行諸子凶暴虓武,明非士族禮法之家,頗似善戰之溪人
士行本身既爲當日勝流以小人見斥,終用武功致位通顯於擾攘之際,而其諸子之凶暴虓武,爲世所駭惡。明非士族禮法之家,頗似善戰之溪人
2021/08/02: 宫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宫人頓成傒語
上方欲奬以貴族盛姻,以諧之家人語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諧之家,教子女語。二年後,帝問曰:卿家人語音已正未?諧之答曰:宫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宫人頓成傒語。帝大笑,徧向朝臣説之。
2021/06/15: 凡天師教名中「之」者皆可省略
通鑑於南史元文使人僞作范柏年駡詞中「胡諧」之下補足「之」字,實未瞭解天師道命名之義。凡天師教名中「之」者皆可省略。試取晉書與真誥參校,其例自見。此天師道名家如琅邪王氏所以容許父子名中共有「之」字,而不以爲諱之故也。
2021/08/02: 所以從人旁者
傒即溪字,所以從人旁者,猶俚族之俚字,其初本只作里,後來始加人旁
2021/06/21: 王大將軍年少時……語音亦楚
世説新語豪爽篇云:
王大將軍年少時舊有田舍名,語音亦楚。
寅恪案,王敦爲琅邪王覽之孫,雖出顯宦之家,而不能操當日洛陽都市語音,其故頗不易知。據晉書叁叁王祥傳(祥即敦伯祖)有:
漢末遭亂,扶母攜弟覽避地廬江,隱居三十餘年。
雖史載時間之長短有所未諦(見錢大昕廿二史考異貳壹、晉書王祥傳條),然敦之家世與廬江即楚地有關,則爲事實。或者即以此段因緣,其語音遂亦漸染楚化耶?
伯起之所謂楚,即南朝疆域内北人之通稱矣。
2021/08/02: 诸葛恪討撫山越
恪父瑾聞之,亦以事終不逮,歎曰: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恪盛陳其必捷。[孫]權拜恪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恪到府,乃移書四部(通鑑柒叁青龍四年紀此事條胡注云:四部當作四郡,謂吴郡、會稽、新都、鄱陽,皆與丹陽鄰接。山越依阻出没,故令各保其疆界也。或曰:東西南北四部都尉也。寅恪案,胡氏前説似較勝。)屬城長吏,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從化平民,悉令屯居。乃分内諸將,羅兵幽阻,但繕藩籬,不與交鋒,候其穀稼將熟,輒縱兵芟刈,使無遺種。舊穀既盡,新田不收,平民屯居,略無所入,於是山民饑窮,漸出降首。恪乃復敕下曰:山民去惡從化,皆當憮慰,徙出外縣,不得嫌疑,有所執拘。於是老幼相攜而出,歲期,人數皆如本規。恪自領萬人,餘分給諸將。
2021/06/21: 北人江左數百年統治之權所以能確立者
在南朝前期北人善戰,吴人不善戰一點可以證明,而北人江左數百年統治之權所以能確立者,其主因亦在於此,又不待言也。
2021/08/02: 梁室不獨倚新自北來之降人以破滅侯景,即從事内争,若不用侯景部下之北將,竟無其他可屬任之人
法和告急,旬日相繼。世祖乃拔任約於獄,以爲晉安王司馬,撤禁兵以配之。紀築連城,攻絶鐵鏁。世祖復於獄拔謝答仁爲步兵校尉,配衆一旅,上赴法和。紀將侯叡率衆緣山,將規進取,任約、謝答仁與戰,破之。
2021/08/02: 巖穴村屯之豪長乃乘此役興起
侯景之亂,不僅於南朝政治上爲鉅變,並在江東社會上,亦爲一劃分時期之大事。其故即在所謂巖穴村屯之豪長乃乘此役興起,造成南朝民族及社會階級之變動。
2021/08/02: 歐陽詢缘起
陳大司空頠之孫也。父紇,陳廣州刺史,以謀反誅。詢當從坐,僅而獲免。陳尚書令江總與紇有舊,收養之,教以書計。雖貌甚寢陋,而聰悟絶倫。高麗甚重其書,嘗遣使求之。高祖歎曰:不意詢之書名遠播夷狄,彼觀其迹,固謂其形魁梧邪?
2021/08/02: 彼觀其迹,固謂其形魁梧邪
陳大司空頠之孫也。父紇,陳廣州刺史,以謀反誅。詢當從坐,僅而獲免。陳尚書令江總與紇有舊,收養之,教以書計。雖貌甚寢陋,而聰悟絶倫。
2021/08/02: 敬宗見而大笑,爲御史所劾,左授
[貞觀]十年文德皇后崩,百官縗絰。率更令歐陽詢狀貌醜異,衆或指之,敬宗見而大笑,爲御史所劾,左授洪州都督府司馬。
◆ 崔浩與寇謙之
2021/06/22: 東漢及六朝人依公羊春秋譏二名之義,習用單名
東漢及六朝人依公羊春秋譏二名之義,習用單名。故「之」字非特專之真名,可以不避諱,亦可省略。
2021/06/23: 凡古今家族譜牒中所謂因難因官,多爲假託,不足異也
寇氏之徙馮翊,據姓纂及寇臻誌,實在前魏即曹魏時,其所謂因官遂寓馮翊者,實不過託詞而已。凡古今家族譜牒中所謂因難因官,多爲假託,不足異也。
2021/06/23: 自來宗教之傳播,多假醫藥天算之學以爲工具
殷紹以成公興之一段因緣,與其與寇謙之關係,其時間空間二者俱相適合,自不待言。其最可注意者,即興所介紹傳授醫學算學之名師,皆爲佛教徒一事是也。自來宗教之傳播,多假醫藥天算之學以爲工具,與明末至近世西洋之傳教師所爲者,正復相類,可爲明證。吾國舊時醫學,所受佛教之影響甚深,如耆域(或譯耆婆)者,天竺之神醫,其名字及醫方與其他神異物語散見於佛教經典,如柰女耆婆經温室經等及吾國醫書如巢元方病源候論王燾外臺秘要之類,是一例證
然則新蓋天説乃天竺所輸入者。
六朝格義之風盛行,中國儒家之禮,與天竺佛教之律,連類擬配,視爲當然。
謙之生於姚秦之世,當時佛教一切有部之十誦律方始輸入,盛行於關中,不幸姚泓亡滅,兵亂之餘,律師避亂南渡,其學遂不傳北地,而遠流江東,謙之當必於此時掇拾遺散,取其地僧徒不傳之新學,以清整其世傳之舊教,遂詭託神異,自稱受命爲此改革之新教主也。
2021/06/23: 漢人大族亦欲藉統治之胡人以實現其家世傳統之政治理想,而鞏固其社會地位
當時中國北部之統治權雖在胡人之手,而其地之漢族實遠較胡人爲衆多,不獨漢人之文化高於胡人,經濟力量亦遠勝於胡人,故胡人之欲統治中國,必不得不借助於此種漢人之大族,而漢人大族亦欲藉統治之胡人以實現其家世傳統之政治理想,而鞏固其社會地位。此北朝數百年間胡族與漢族互相利用之關鍵,雖成功失敗其事非一,然北朝史中政治社會之大變動莫不與此點即胡人統治者與漢人大族之關係有關是也。
三國志魏志拾賈詡傳裴注引荀勗别傳曰:晉司徒闕,武帝問其人於勗,答曰:三公具瞻所歸,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賈詡爲三公,孫權笑之。蓋孫吴在江東其統治階級亦爲大族,與典午之在中原者正復相似,而與曹魏之治殊異,宜孫權以此譏曹丕,此非仲謀、子桓二主用人之標準不同,實吴、魏兩國統治階級有大族寒門之互異故也。
其最可注意者,則爲釐定刑律,增撰周官爲諸侯律一篇(見晉書叁拾刑法志)。兩漢之時雖頗以經義折獄,又議論政事,解釋經傳,往往取儒家教義,與漢律之文比傅引伸,但漢家法律,實本嬴秦之舊,雖有馬、鄭諸儒爲之章句(見晉書叁拾刑法志),並未嘗以儒家經典爲法律條文也。然則中國儒家政治理想之書如周官者,典午以前,固已尊爲聖經,而西晉以後復更成爲國法矣,此亦古今之鉅變,推原其故,實亦由司馬氏出身於東漢儒家大族有以致之也。
2021/06/23: 西晉一朝之亂亡,乃綜合儒家大族及法家寒族之劣點所造成者也
西晉之統治階級,雖以儒家大族爲其主體,然既雜有一小部分之寒族投機者於其中,則兩種不同之集團混合,其優點難於摹仿,而劣點極易傳染,斯固古今通例也。如禮法爲儒家大族之優點,奢侈爲其劣點(如晉書叁叁何曾傳所言)。節儉爲法家寒族之優點,(如三國志魏志壹貳崔琰傳裴注引世語曰,[臨淄侯]植妻衣繡,太祖登臺見之,以違制命還家賜死,此可見魏武之崇法治尚節儉也。)放蕩爲其劣點,(如三國志魏志壹武帝紀言太祖「任俠放蕩,不治行業」之類。)若西晉惠賈皇后南風者,法家寒族賈充之女也,與儒家大族司馬家兒之惠帝衷相配偶,不但絶無禮法節儉之美德,且更爲放蕩奢侈之惡行,斯其明顯之一例也。故西晉一朝之亂亡,乃綜合儒家大族及法家寒族之劣點所造成者也。
蓋有自東漢末年之亂,首都洛陽之太學,失其爲全國文化學術中心之地位,雖西晉混一區宇,洛陽太學稍復舊觀,然爲時未久,影響不深。故東漢以後學術文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於各地之名都大邑。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門乃爲學術文化之所寄託。中原經五胡之亂,而學術文化尚能保持不墜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而漢族之學術文化變爲地方化及家門化矣。故論學術,只有家學之可言,而學術文化與大族盛門常不可分離也。然此種變遷乃逐漸形成者,在六朝初期所謂高門,不必以高官爲唯一之標準(如魏書肆柒盧玄傳論所言),即寒士有才,亦可目爲勝流,(如晉書玖叁外戚傳褚裒傳所載裒祖[插图]爲縣吏將受鞭事之類。)寒女有德亦得偶配名族,(如世説新語賢媛類王汝南少無婚條劉注引汝南别傳所言之類。)非若六朝後期魏孝文之品目門第專以官爵之高下爲標準也。(如魏書陸拾韓麒麟傳附子顯宗傳,同書陸叁宋弁傳同書壹壹叁官氏志等所言。)
2021/06/23: 東漢儒家之共同理想
浩之原書今雖不傳,其大旨既以先復五等爲本,則與司馬朗之學説及司馬昭炎父子所施行者實相符合,斯蓋東漢儒家之共同理想。
謙之自稱受真仙之命,以爲末劫垂及,唯有種民即種姓之民,易言之,較高氏族之人民,得以度此末劫,此與東漢末年天下擾亂之際儒家大族所感受之印象所懷抱之理想正復相同,不必純從佛教學説摹襲而來也。
浩之父宏,對於鮮卑其心與浩有無異同,今不可知,但宏之欲南奔江左,在東晉之世,北朝士族心目中以門第高下品量河内司馬氏與彭城劉氏之價值,頗相懸遠,如魏收作魏書,其於東晉則尚題曰「僭晉司馬叡」,而於劉宋則斥爲「島夷劉裕」,以爲「與叢亭安上諸劉了無宗次」。此非伯起一人之偏見,蓋亦數百年間中原士族共同之品題,何況清河崔氏自許爲天下第一盛門,其必輕視「挺出寒微」(浩目宋武帝之語,見魏書北史浩傳。)之劉宋而不屑詭言於鮮卑以存其宗社,其理甚明。
初,崔浩弟恬聞慧龍王氏之子,以女妻之。浩既婚姻,及見慧龍,曰:信王家兒也。王氏世齇鼻,江東謂之齇王。慧龍鼻大,浩曰:真貴種矣。數向諸公稱其美。司徒長孫嵩聞之,不悦,言於世祖,以其嘆服南人,則有訕鄙國化之意。世祖怒,召浩責之。浩免冠陳謝,得釋。
浩之通經律,重禮法,不長屬文,及不好老莊之書等,皆東漢儒家大族之家世傳統也,與曹操父子之喜詞賦慕通達(見後漢書捌肆楊震傳附賜傳及晉書肆柒傅玄傳等)爲東漢宦官寒族之傳統家學者迥異。
浩與循爲中表兄弟,范陽盧氏與清河崔氏同爲北方盛門,而與寒族之琅琊孫氏爲婚,是只問信仰不論門第之明證。蓋孫秀爲一時之教主,求教主於大族高門,乃不可常見之事。今寇謙之以大族而兼教主,故能除去三張之僞法,以禮度爲首,此正是大族儒家之所應爲者。想浩當日必自以爲其信仰之遇合,超過於其家門之崔隨及中表之盧循也。故論宗教信仰雖可不分社會階級,但浩之政治理想乃以分明姓族爲第一義者,其得遇寇謙之藉其仙真藥物之術以取信於拓跋燾而利用之,更足堅定其非有最高之門第不能行最高之教義之信念
◆ 支愍度學説考
2021/07/03: 心無義者
心無義者,實取外書之義,以釋内典之文。
2021/06/24: 「子注」
上列比丘大戒二百六十事中,其大字正文,母也。其夾注小字,子也。蓋取别本之義同文異者,列入小注中,與大字正文互相配擬。即所謂「以子從母」,「事類相對」者也。六朝詁經之著作,有「子注」之名。當與此有關。
2021/06/24: 「格義」「合本」
夫「格義」之比較,乃以内典與外書相配擬。「合本」之比較,乃以同本異譯之經典相參校。其所用之方法似同,而其結果迥異。故一則成爲傅會中西之學説,如心無義即其一例,後世所有融通儒釋之理論,皆其支流演變之餘也。一則與今日語言學者之比較研究法暗合,如明代員珂之楞伽經會譯者,可稱獨得「合本」之遺意,大藏此方撰述中罕覯之作也。
2021/06/24: 「格義」與「合本」
「格義」與「合本」皆鳩摩羅什未入中國前事也。什公新譯諸經既出之後,其文精審暢達,爲譯事之絶詣。於是爲「格義」者知新譯非如舊本之含混,不易牽引傅會,與外書相配擬。爲「合本」者見新譯遠勝舊文,以爲專據新本,即得真解,更無綜合諸本參校疑誤之必要。遂捐棄故技,别求新知。
◆ 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
2021/07/05: 所謂「竹林七賢」者
大概言之,所謂「竹林七賢」者,先有「七賢」,即取論語「作者七人」之事數,實與東漢末三君八廚八及等名同爲標榜之義。迨西晉之末僧徒比附内典外書之「格義」風氣盛行,東晉初年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於「七賢」之上,至東晉中葉以後江左名士孫盛、袁宏、戴逵輩遂著之於書(魏氏春秋竹林名士傳竹林名士論)
2021/07/05: 當時諸人名教與自然主張之互異即是自身政治立場之不同,乃實際問題,非止玄想而已
故名教者,依魏晉人解釋,以名爲教,即以官長君臣之義爲教,亦即入世求仕者所宜奉行者也。其主張與崇尚自然即避世不仕者適相違反,此兩者之不同,明白已甚。而所以成爲問題者,在當時主張自然與名教互異之士大夫中,其崇尚名教一派之首領如王祥、何曾、荀顗等三大孝,即佐司馬氏欺人孤兒寡婦,而致位魏末晉初之三公者也。(參晉書貳叁王祥傳何曾傳、貳玖荀顗傳。)其眷懷魏室不趨赴典午者,皆標榜老莊之學,以自然爲宗。「七賢」之義即從論語「作者七人」而來,則「避世」「避地」固其初旨也。然則當時諸人名教與自然主張之互異即是自身政治立場之不同,乃實際問題,非止玄想而已。
2021/07/05: 不獨用此免殺身之禍,並且將東漢末年黨錮諸名士具體指斥政治表示天下是非之言論,一變而爲完全抽象玄理之研究,遂開西晉以降清談之風派
又其言必玄遠,不評論時事,臧否人物,則不獨用此免殺身之禍,並且將東漢末年黨錮諸名士具體指斥政治表示天下是非之言論,一變而爲完全抽象玄理之研究,遂開西晉以降清談之風派。然則世之所謂清談,實始於郭林宗,而成於阮嗣宗也。
2021/07/05: 至若山、王輩,其早歲本崇尚自然,棲隱不仕,後忽變節,立人之朝,躋位宰執,其内慙與否雖非所知,而此等才智之士勢必不能不利用一已有之舊説或發明一種新説以辯護其宗旨反覆出處變易之弱點,若由此説,則其人可兼尊顯之達官與清高之名士於一身,而無所慙忌,既享朝端之富貴,仍存林下之風流,自古名利并收之實例,此其最著者也
魏末主張自然之名士經過利誘威迫之後,其佯狂放蕩,違犯名教,以圖免禍,如阮籍、阮咸、劉伶之徒尚可自解及見諒於世人,蓋猶不改其主張自然之初衷也。至若山、王輩,其早歲本崇尚自然,棲隱不仕,後忽變節,立人之朝,躋位宰執,其内慙與否雖非所知,而此等才智之士勢必不能不利用一已有之舊説或發明一種新説以辯護其宗旨反覆出處變易之弱點,若由此説,則其人可兼尊顯之達官與清高之名士於一身,而無所慙忌,既享朝端之富貴,仍存林下之風流,自古名利并收之實例,此其最著者也。故自然與名教相同之説所以成爲清談之核心者,原有其政治上實際適用之功用,而清談之誤國正在廟堂執政負有最大責任之達官崇尚虚無,口談玄遠,不屑綜理世務之故,否則林泉隱逸清談玄理,乃其分内應有之事,縱無益於國計民生,亦必不致使「神州陸沈,百年丘墟」也(見世説新語輕詆類桓公入洛條及晉書玖捌桓温傳)。
2021/07/05: 夫清談之傳於今日者,大抵爲結論之類,而其所以然之故自不易考知,後人因亦只具一模糊籠統之觀念,不能確切指實
但阮掾自然與名教相同之説既深契王公之心,而自來無滿意詳悉之解釋者是何故耶?考魏晉清談以簡要爲尚
但阮掾自然與名教相同之説既深契王公之心,而自來無滿意詳悉之解釋者是何故耶?考魏晉清談以簡要爲尚
2021/07/05: 即在東晉,其實清談已無政治上之實際性,但凡號稱名士者其出口下筆無不涉及自然與名教二者同異之問題。其主張爲同爲異雖不一致,然未有舍置此事不論者。蓋非討論及此,無以見其爲名士也。
寅恪嘗徧檢此時代文字之傳於今者,然後知即在東晉,其實清談已無政治上之實際性,但凡號稱名士者其出口下筆無不涉及自然與名教二者同異之問題。其主張爲同爲異雖不一致,然未有舍置此事不論者。蓋非討論及此,無以見其爲名士也。
寅恪嘗徧檢此時代文字之傳於今者,然後知即在東晉,其實清談已無政治上之實際性,但凡號稱名士者其出口下筆無不涉及自然與名教二者同異之問題。其主張爲同爲異雖不一致,然未有舍置此事不論者。蓋非討論及此,無以見其爲名士也。
2021/07/09: 自然既有變易,則人亦宜仿效其變易,改節易操,出仕父讎矣。斯實名教與自然相同之妙諦,而此老安身立命一生受用之秘訣也。
世説新語政事類云:
嵇康被誅後,山公舉康子紹爲秘書丞。紹咨公出處,公曰:爲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時猶有消息,而況人乎?
寅恪案,天地四時即所謂自然也。猶有消息者,即有陰晴寒暑之變易也。出仕司馬氏,所以成其名教之分義,即當日何曾之流所謂名教也。自然既有變易,則人亦宜仿效其變易,改節易操,出仕父讎矣。斯實名教與自然相同之妙諦,而此老安身立命一生受用之秘訣也。嗚呼!今晉書以山濤傳、王戎及衍傳先後相次,列於一卷(第肆叁卷)。此三人者,均早與嵇、阮之徒同尚老莊自然之説,後則服遵名教,以預人家國事,致身通顯,前史所載,雖賢不肖互殊,而獲享自然與名教相同之大利,實無以異也。其傳先後相次於一卷之中,誰謂不宜哉!
2021/07/09: "藝文類聚肆捌載晉裴希聲侍中嵇侯碑文,兹節録其中關於名教與自然相同説之數語於下,即知當時之人其心中以爲嵇紹之死節盡忠雖是名教美事,然傷生害性,似與自然之道違反,故不得不持一名教與自然相同説爲之辯護,此固爲當日思想潮流中必有之文字。"
其文略云:
夫君親之重,非名教之謂也。愛敬出於自然,而忠孝之道畢矣。樸散真離,背生殉利,禮法之興,於斯爲薄,悲夫!銘曰:
在親成孝,於敬成忠。
2021/07/09: 一部清談之全集
前已言清談在東漢晚年曹魏季世及西晉初期皆與當日士大夫政治態度實際生活有密切關係,至東晉時代,則成口頭虚語,紙上空文,僅爲名士之裝飾品而已。夫清談既與實際生活無關,自難維持發展,而有漸次衰歇之勢,何況東晉、劉宋之際天竺佛教大乘玄義先後經道安、慧遠之整理,鳩摩羅什師弟之介紹,開震旦思想史從來未有之勝境,實於紛亂之世界,煩悶之心情具指迷救苦之功用,宜乎當時士大夫對於此新學説驚服歡迎之不暇。回顧舊日之清談,實爲無味之鷄肋,已陳之芻狗,遂捐棄之而不惜也。
2021/07/09: 凡研究淵明作品之人莫不首先遇一至難之問題
凡研究淵明作品之人莫不首先遇一至難之問題,即何以絶不發見其受佛教影響是也。以淵明之與蓮社諸賢,生既同時,居復相接,除有人事交際之記載而外,其他若蓮社高賢傳所記聞鐘悟道等説皆不可信之物語也。陶集中詩文實未見贊同或反對能仁教義之單詞隻句,是果何故耶?
2021/07/09: 子真守護家傳信仰之篤至矣
一爲保持家傳之道法,而排斥佛教,其最顯著之例爲范縝,(見梁書肆捌南史伍柒儒林傳范縝傳及拙著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文中論范蔚宗條。)其神滅之論震動一時。今觀僧祐弘明集第捌第玖兩卷所載梁室君臣往復辨難之言説,足徵子真守護家傳信仰之篤至矣。
2021/07/09: 中國自來號稱儒釋道三教,其實儒家非真正之宗教,決不能與釋道二家並論
中國自來號稱儒釋道三教,其實儒家非真正之宗教,決不能與釋道二家並論。故外服儒風之士可以内宗佛理,或潛修道行,其間并無所衝突。他時代姑不置論,就淵明所生之東晉、南北朝諸士大夫而言,江右琅邪王氏及河北清河崔氏本皆天師道世家,亦爲儒學世家,斯其顯證。
2021/07/09: 其己身之創解乃一種新自然説,與嵇、阮之舊自然説殊異,惟其仍是自然,故消極不與新朝合作
東晉之末葉宛如曹魏之季年,淵明生值其時,既不盡同嵇康之自然,更有異何曾之名教,且不主名教自然相同之説如山、王輩之所爲。蓋其己身之創解乃一種新自然説,與嵇、阮之舊自然説殊異,惟其仍是自然,故消極不與新朝合作,雖篇篇有酒(昭明太子陶淵明集序語),而無沈湎任誕之行及服食求長生之志。夫淵明既有如是創闢之勝解,自可以安身立命,無須乞靈於西土遠來之學説,而後世佛徒妄造物語,以爲附會,抑何可笑之甚耶?
2021/07/09: 謂主舊自然説者沈湎於酒,欲以全生,豈知其反傷生也
詩又云:
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
寅恪案,此駮形「得酒莫苟辭」之語,意謂主舊自然説者沈湎於酒,欲以全生,豈知其反傷生也。
2021/07/09: 新自然説之要旨在委運任化,而不須更别求騰化之術,如主舊自然説者之所爲也
新自然説之要旨在委運任化。夫運化亦自然也,既隨順自然,與自然混同,則認己身亦自然之一部,而不須更别求騰化之術,如主舊自然説者之所爲也。但此委運任化,混同自然之旨自不可謂其非自然説,斯所以别稱之爲新自然説也。
2021/07/09: 陶公之新解仍從道教自然説演進而來,與後來道士受佛教禪宗影響所改革之教義不期冥合
考陶公之新解仍從道教自然説演進而來,與後來道士受佛教禪宗影響所改革之教義不期冥合,是固爲學術思想演進之所必致,而淵明則在千年以前已在其家傳信仰中達到此階段矣,古今論陶公者旨未嘗及此,實有特爲指出之必要也。
2021/07/09: 淵明政治上之主張,與嵇康之爲曹魏國姻,因而反抗司馬氏者,正復相同
取魏晉之際持自然説最著之嵇康及阮籍與淵明比較,則淵明之嗜酒禄仕,及與劉宋諸臣王弘、顔延之交際往來,得以考終牖下,固與嗣宗相似,然如詠荆軻詩之慷慨激昂及讀山海經詩精衛刑天之句,情見乎詞,則又頗近叔夜之元直矣。總之,淵明政治上之主張,沈約宋書淵明傳所謂「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異代,自[宋]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最爲可信。與嵇康之爲曹魏國姻,因而反抗司馬氏者,正復相同。此嵇、陶符同之點實與所主張之自然説互爲因果
◆ 論隋末唐初所謂「山東豪傑」
2021/07/13: 竇建德之竇氏實則鮮卑紇豆陵氏之所改(見新唐書柒壹下宰相世系表竇氏條),實是胡種也。劉黑闥之劉氏爲胡人所改漢姓之最普遍者,其「黑闥」之名與北周創業者宇文黑獺之「黑獺」同是一胡語
竇建德自言出於漢代外戚之竇氏,實則鮮卑紇豆陵氏之所改(見新唐書柒壹下宰相世系表竇氏條),實是胡種也。劉黑闥之劉氏爲胡人所改漢姓之最普遍者,其「黑闥」之名與北周創業者宇文黑獺之「黑獺」同是一胡語,然則劉黑闥不獨出於胡種,其胡化之程度蓋有過於竇建德者矣。其以武健見賞於王世充,任馬軍總管,又在竇建德軍中常爲斥候,以神勇著稱,此正胡人專長之騎射技術,亦即此集團的戰鬥力所以特强之故,實與民族性有關,決非偶然也。
竇建德自言出於漢代外戚之竇氏,實則鮮卑紇豆陵氏之所改(見新唐書柒壹下宰相世系表竇氏條),實是胡種也。劉黑闥之劉氏爲胡人所改漢姓之最普遍者,其「黑闥」之名與北周創業者宇文黑獺之「黑獺」同是一胡語,然則劉黑闥不獨出於胡種,其胡化之程度蓋有過於竇建德者矣。其以武健見賞於王世充,任馬軍總管,又在竇建德軍中常爲斥候,以神勇著稱,此正胡人專長之騎射技術,亦即此集團的戰鬥力所以特强之故,實與民族性有關,決非偶然也。
2021/07/13: 太宗曰:送來但取,寧須慮也。且知彼陰謀計,足爲良策。
隱太子、巢剌王元吉將謀害太宗,密致書以招敬德,仍贈以金銀器物一車。敬德辭,尋以啓聞,太宗曰:送來但取,寧須慮也。且知彼陰謀計,足爲良策。
2021/07/14: 此二並世英傑所以成敗互異者,即太宗能保有洛陽以爲基地,而李密不能攻取東都,失去此輩豪傑政治信仰之故也。
斯太宗與李密雖同屬關隴六鎮集團,同利用此系統之人物以爲其主力,然此二並世英傑所以成敗互異者,即太宗能保有洛陽以爲基地,而李���不能攻取東都,失去此輩豪傑政治信仰之故也。
2021/07/14: 當時中國武力集團最重要者,爲關隴六鎮及山東豪傑兩系統,而太宗與世勣二人即可視爲其代表人也
徐世勣者,翟讓死後,實代爲此系統之領袖,李密不過以資望見推,而居最高之地位耳。密既降唐,其土地人衆均爲世勣所有,世勣於王世充、竇建德與唐高祖鼎峙競争之際,蓋有舉足輕重之勢,其絶鄭夏而歸李唐,亦隋唐間政權轉移之大關鍵也。李唐破滅王、竇,凱旋告廟,太宗爲上將,世勣爲下將,蓋當時中國武力集團最重要者,爲關隴六鎮及山東豪傑兩系統,而太宗與世勣二人即可視爲其代表人也。
2021/07/16: 南北朝對峙,其國勢强弱之分界線大約在北朝攻取青、齊之地一役
南北朝對峙,其國勢强弱之分界線大約在北朝乘南朝内争之際而攻取青、齊之地一役,詔書所謂「顯祖獻文皇帝自北被南,淮海思乂」者是也。
2021/07/16: 冀、定、瀛、相、濟、青、齊、徐、兗諸州皆隋末唐初間山東豪傑之出産地,其地實爲北魏屯兵營户之所在
冀、定、瀛、相、濟、青、齊、徐、兗諸州皆隋末唐初間山東豪傑之出産地,其地實爲北魏屯兵營户之所在。由此推測此集團之驍勇善戰,中多胡人姓氏(翟讓之「翟」亦是丁零姓),胡種形貌(如徐世勣之類),及從事農業,而組織力又强。
◆ 記唐代之李武韋楊婚姻集團
2021/07/25: 其後天下衰宗落譜益自貴
其後天下衰宗落譜,昭穆所不齒者,皆稱禁昏家,益自貴,凡男女皆潛相聘娶,天子不能禁,世以爲敝云。
2021/07/25: 代北之人武,故尚貴戚。尚貴戚者,狥勢利,亡禮教。
世之讀史者頗怪陳、隋覆滅以後,其子孫猶能貴顯於新朝,不以亡國之餘而見廢棄者,則未解隋、唐皇室同爲關隴胡漢之集團,其婚姻觀念自應同具代北之特性也。
2021/07/25: 王妃、主壻皆取當世勳貴名臣家,未嘗尚山東舊族。後房玄齡、魏徵、李勣復與昏,故望不減。
房玄齡、魏徵、徐世勣三人其社會階級雖不相同,然皆是山東人,故違反太宗之政策,而與山東士族爲婚,此則地域分别與婚姻觀念其關係密切如此,可以推見。
2021/07/25: 豈所謂淵源氣類相似,其家庭所爲復更相同耶
頗可笑者,武后以賀蘭敏之爲士彠後,與晉賈充之以外孫韓謐爲後者(見晉書肆拾賈充傳)事極相類。賈氏之先嘗爲市魁(見晉書伍拾庾純傳),而武士彠亦是投機之木材商,豈所謂淵源氣類相似,其家庭所爲復更相同耶?
2021/07/25: 武曌以關隴集團外之山東寒族,一旦攫取政權,久居洛陽,轉移全國重心於山東
此詔之發布在吾國中古史上爲一轉捩點,蓋西魏宇文泰所創立之系統至此而改易,宇文氏當日之狹隘局面已不適應唐代大帝國之情勢,太宗以不世出之英傑,猶不免牽制於傳統之範圍,而有所拘忌。武曌則以關隴集團外之山東寒族,一旦攫取政權,久居洛陽,轉移全國重心於山東,重進士詞科之選舉,拔取人材,遂破壞南北朝之貴族階級,運輸東南之財賦,以充實國防之力量諸端,(可參拙著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及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有關諸章。)皆吾國社會經濟史上重大之措施,而開啓後數百年以至千年後之世局者也。
2021/07/25: 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歲後常享宗廟,三思立,廟不祔姑
且姑姪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歲後常享宗廟,三思立,廟不祔姑。
2021/07/25: 謀復唐室者舍用狄仁傑解鈴者即繫鈴者之策略外,别無他途
在李、武集團混合已成之後,當時謀復唐室者舍用狄仁傑解鈴者即繫鈴者之策略外,别無他途,而最有資格進言於武后之人亦舍張易之等外,更别無他輩,此當日事勢所必致
◆ 論唐代之蕃將與府兵
2021/07/26: 武德之世,即李唐開國之時代,其府兵實「不堪攻戰」也
魏徵所謂「國家衛士」即指府兵而言。蓋府兵之制,更番宿衛。故稱之爲「衛士」也。由此可知武德之世,即李唐開國之時代,其府兵實「不堪攻戰」也。然則此時期太宗頻年用兵,内安外攘。高宗繼之,武功之盛,照耀史乘。其所用之兵,主力部分必非「不堪攻戰」之府兵。
2021/07/26: 太宗未大用蕃將以前,其主要兵力實寄託於所謂「山東豪傑」集團
貞觀四年破滅突厥頡利可汗之前,其蕃將如史大奈、突地稽等以外,亦未見太宗有何重用蕃將之事。然則貞觀四年以前,太宗對内對外諸戰争,究用何種兵力,以補救其「不堪攻戰」之府兵耶?寅恪嘗擬此問題之答案,即太宗未大用蕃將以前,其主要兵力實寄託於所謂「山東豪傑」集團。
2021/07/26: 開元中,張嘉貞、王晙,張説、蕭嵩、杜暹皆以節度使入知政事。林甫固位,志欲杜出將入相之源。嘗奏曰:文士爲將,怯當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戰有勇。寒族即無黨援。帝以爲然
太宗所任之蕃將爲部落酋長,而玄宗所任之蕃將乃寒族胡人。太宗起兵太原,與突厥酋長結「香火盟」,誼同骨肉。若自突厥方面觀之,則太宗亦是與突厥同一部之酋長,所謂「特勤」之類也。
2021/07/26: 至若東突厥敗亡後而又復興,爲中國大患。此貞觀以來任用胡族部落酋長爲將領之覆轍
太宗既任部落之酋長爲將帥,則此部落之酋長必率領其部下之胡人,同爲太宗効力。功業成後,則此酋長及其部落亦造成一種特殊勢力。如唐代中世以後藩鎮之比。
2021/07/26: 太宗之用蕃將,乃用此蕃將及其所統之同一部落。玄宗之用蕃將,乃用此蕃將及其統領之諸種不同之部落也
太宗之用蕃將,乃用此蕃將及其所統之同一部落。玄宗之用蕃將,乃用此蕃將及其統領之諸種不同之部落也。太宗、玄宗任用蕃將之類别雖不同,而有任用蕃將之必要則相等。
2021/07/26: 通鑑貳壹陸玄宗天寶十載述安禄山收養「曳落河」八千餘人事
此種方法後來安史餘黨胡化漢人田承嗣輩亦遵依之,遂創啓唐末五代之「衙兵」,或唐人小説紅綫故事中所謂「外宅男」者是也
2021/07/26: 蕃將雖長於騎射之技,而部隊却失去組織嚴整之效,何以玄宗必用蕃人爲大將耶?應之曰,玄宗所用蕃將,其本身雖非酋長,無直接之部屬,但其人則可統率其他諸不同胡族之部落
故玄宗之用蕃將,除用其騎射之技外,更兼取其部落組織嚴整之長。此點實與太宗用蕃將之心理未嘗有别也。
2021/07/26: 國内情勢既改,而東突厥復興,此兩大原因乃促成河北自武則天後始置兵府之真相
寅恪案,崔善爲言「畿内之地是爲殷户。丁壯之民悉入軍府」。實深得唐初府兵設置分配之用意,故不容許移徙畿内之民户,東出關外也。今武后徙雍、同等州之民户,以實洛陽,即是將全國武力之重心自關中而移於山東。河北之地即在山東區域之内。若非武后之世,決不能有此違反唐高祖太宗以來傳統之政策。故今日所存之史料中,河北道兵府之設置,其時代在玄宗以前,武后以後,實與唐代當日之情勢相符應也。國内情勢既改,而東突厥復興,國外情勢又因之大變,此兩大原因乃促成河北自武則天後始置兵府之真相。
2021/07/26: 以唐代之武功言,府兵雖至重要,終不及蕃將一端
以唐代之武功言,府兵雖至重要,然其重要性殊有時間限制,終不及蕃將一端,其關係至深且鉅,與李唐一代三百年相終始者,所可相比也。
◆ 李太白氏族之疑問
2021/07/27: 若太白先人於楊隋末世即竄謫如斯之遠地,斷非當日情勢所能有之事實
碎葉、條支在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即西曆六四四年平焉耆,高宗顯慶二年即西曆六五七年平賀魯,隸屬中國政治勢力範圍之後,始可成爲竄謫罪人之地。若太白先人於楊隋末世即竄謫如斯之遠地,斷非當日情勢所能有之事實。其爲依託,不待詳辨。至所以詭稱隋末者,殆以文飾其既爲涼武昭王後裔
2021/07/27: 則其人之本爲西域胡人,絶無疑義矣
夫以一元非漢姓之家,忽來從西域,自稱其先世於隋末由中國謫居於西突厥舊疆之内,實爲一必不可能之事。則其人之本爲西域胡人,絶無疑義矣。
◆ 論韓愈
2021/07/29: 最重傳授淵源,蓋非此不足以徵信於人
華夏學術最重傳授淵源,蓋非此不足以徵信於人,觀兩漢經學傳授之記載,即可知也。
2021/07/29: 退之自述其道統傳授淵源固由孟子卒章所啓發,亦從新禪宗所自稱者摹襲得來也
至唐代之新禪宗,特標教外别傳之旨,以自矜異,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統,證明其淵源之所從來,以壓倒同時之舊學派
2021/07/29: 宋儒僅執退之後來與大顛之關係,以爲破獲贓據,欲奪取其道統者,似於退之一生經歷與其學説之原委猶未達一間也
退之從其兄會謫居韶州,雖年頗幼小,又歷時不甚久,然其所居之處爲新禪宗之發祥地,復值此新學説宣傳極盛之時,以退之之幼年穎悟,斷不能於此新禪宗學説濃厚之環境氣氛中無所接受感發
2021/07/29: 新禪宗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退之生值其時,又居其地,效禪侣之先河,掃除賈、孔之繁文
唐太宗崇尚儒學,以統治華夏,然其所謂儒學,亦不過承繼南北朝以來正義義疏繁瑣之章句學耳。又高宗、武則天以後,偏重進士詞科之選,明經一目僅爲中材以下進取之途徑,蓋其所謂明經者,止限於記誦章句,絶無意義之發明,故明經之科在退之時代,已全失去政治社會上之地位矣(詳見拙著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篇)。南北朝後期及隋唐之僧徒亦漸染儒生之習,詮釋内典,襲用儒家正義義疏之體裁,與天竺詁解佛經之方法殊異
2021/07/29: 六朝僧徒「格義」之學,即是此種努力之表現,儒家書中具有系統易被利用者,則爲小戴記之中庸
退之首先發見小戴記中大學一篇,闡明其説,抽象之心性與具體之政治社會組織可以融會無礙,即盡量談心説性,兼能濟世安民,雖相反而實相成,天竺爲體,華夏爲用,退之於此以奠定後來宋代新儒學之基礎,退之固是不世出之人傑
退之首先發見小戴記中大學一篇,闡明其説,抽象之心性與具體之政治社會組織可以融會無礙,即盡量談心説性,兼能濟世安民,雖相反而實相成,天竺爲體,華夏爲用,退之於此以奠定後來宋代新儒學之基礎,退之固是不世出之人傑
2021/07/29: 王者之政,變人心爲上,因人心次之,不變不因,循常守故者爲下,故非有獨見之明,不能行非常之事
都官員外郎彭偃獻議曰:王者之政,變人心爲上,因人心次之,不變不因,循常守故者爲下,故非有獨見之明,不能行非常之事。今陛下以維新之政,爲萬代法,若不革舊風,令歸正道者,非也。
2021/07/29: 人年五十歲,嗜慾已衰,縱不出家,心已近道,況戒律檢其性情哉?
其年過五十者,請皆免之。夫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列子曰:不斑白,不知道。人年五十歲,嗜慾已衰,縱不出家,心已近道,況戒律檢其性情哉?臣以爲此令既行,僧尼規避還俗者,固已大半,其年老精修者,必盡爲人師,則道釋二教益重明矣。
2021/07/29: 漢以來葬喪皆有瘞錢,後世里俗稍以紙寓錢
漢以來葬喪皆有瘞錢,後世里俗稍以紙寓錢,爲鬼事,至是嶼乃用之。
2021/07/29: 因釋迦爲夷狄之人,佛教爲夷狄之法,抉其本根,力排痛斥
唐代古文運動一事,實由安史之亂及藩鎮割據之局所引起。安史爲西胡雜種,藩鎮又是胡族或胡化之漢人(詳見拙著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篇),故當時特出之文士自覺或不自覺,其意識中無不具有遠則周之四夷交侵,近則晉之五胡亂華之印象,「尊王攘夷」所以爲古文運動中心之思想也。
2021/07/29: 惟仿偈頌音綴之有定數,勉强譯爲當時流行之五言詩,其他不遑顧及,故字數雖有一定,而平仄不調,音韻不叶,生吞活剥,似詩非詩,似文非文,讀之作嘔
天竺偈頌音綴之多少,聲調之高下,皆有一定規律,唯獨不必叶韻。六朝初期四聲尚未發明,與羅什共譯佛經諸僧徒雖爲當時才學絶倫之人,而改竺爲華,以文爲詩,實未能成功。惟仿偈頌音綴之有定數,勉强譯爲當時流行之五言詩,其他不遑顧及,故字數雖有一定,而平仄不調,音韻不叶,生吞活剥,似詩非詩,似文非文,讀之作嘔,此羅什所以嘆恨也。
◆ 劉復愚遺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問題
2021/07/30: 見劉與李俱漢唐兩朝之國姓,外國人之改華姓者,往往喜采用之
鄙見劉與李俱漢唐兩朝之國姓,外國人之改華姓者,往往喜采用之,復愚及其他伊斯蘭教徒之多以劉爲姓���,殆以此故歟?
◆ 四聲三問
2021/07/30: 以除去本易分别,自爲一類之入聲,其所以分别其餘之聲爲三者,實依據及摹擬中國當日轉讀佛經之三聲。而中國當日轉讀佛經之三聲又出於印度古時聲明論之三聲也。
中國語之入聲皆附有k、p、t等輔音之綴尾,可視爲一特殊種類,而最易與其他之聲分别。平上去則其聲響高低相互距離之間雖有分别,但應分别之爲若干數之聲,殊不易定。故中國文士依據及摹擬當日轉讀佛經之聲,分别定爲平上去之三聲。合入聲共計之,適成四聲。
2021/07/31: ,詠經則稱爲轉讀,歌讚則號爲梵唄
天竺方俗,凡是歌詠法言,皆稱爲唄。至於此土,詠經則稱爲轉讀,歌讚則號爲梵唄。原夫梵唄之起,亦肇自陳思
2021/07/30: 五聲説與四聲説乃一中一西,一古一今,兩種截然不同之系統。論理則指本體以立説,舉五聲而爲言,屬文則依實用以遣詞,分四聲而撰譜
宫商角徵羽五聲者,中國傳統之理論也。關於聲之本體,即同光朝士所謂「中學爲體」是也。平上去入四聲者,西域輸入之技術也。關於聲之實用,即同光朝士所謂「西學爲用」是也。蓋中國自古論聲,皆以宫商角徵羽爲言,此學人論聲理所不能外者也。至平上去入四聲之分别,乃摹擬西域轉經之方法,以供中國行文之用。
◆ 從史實論切韻
2021/07/31: 蓋自司馬氏平吴以來,中原衆事,頗爲孫吴遺民所崇尚,語音亦其一端
洎乎永嘉亂起,人士南流,則東晉南朝之士族階級,無分僑舊,悉用北音,自不足怪矣。
2021/07/31: 晉室南渡之初,僑姓之握政權者,如王導之類,雖往往用吴語延接士庶,以籠絡江東人心。而吴中舊姓,雖好自矜尚,如陸玩拒婚王導
迨東晉司馬氏之政權既固,南士之地位日漸低落,於是吴語乃不復行用於士族之間矣。史言宋世江東貴達者,唯孔季恭靈符父子、丘淵之、顧琛四人,吴音不變,是其餘江東貴達不操吴音可知。而此種風尚,必承自東晉,固可推見也。
迨東晉司馬氏之政權既固,南士之地位日漸低落,於是吴語乃不復行用於士族之間矣。史言宋世江東貴達者,唯孔季恭靈符父子、丘淵之、顧琛四人,吴音不變,是其餘江東貴達不操吴音可知。而此種風尚,必承自東晉,固可推見也。
2021/07/31: 高齊之都城雖在鄴,而衣冠人物悉承洛陽
高歡於天平元年遷洛陽四十萬户於鄴,見北齊書貳神武紀下,故高齊之都城雖在鄴,而衣冠人物悉承洛陽,其語言宜同於洛下也。
0 notes
iseilio-blog · 10 months
Text
孫逸仙先生
吳相湘 箸 文星叢刊 137-1
孫先生入香港西醫書院是用孫逸仙三字註冊,同時進院的同學計
十三人,都是香港及福州等地教會學堂的畢業生,其中並有來自
美國東來肄業的華僑子弟二人。1888年8月6日舉行第一次專門
考試。考試連續連續四日以上。第一學年的課程是: 植物學、
化學、解剖學、生理學、藥物學、物理學、臨床診察。1892年7月
舉行醫學、外科、產科的專門考試,參加應試的只有孫先生等四人。
評分結果只有孫中山及江英華二人及格。
求學期間,孫先生「志窺遠大  性慕新奇」故所學多博,於泰西之
語言文字政治禮俗與夫天算與地學、格物化學之理,既皆略有所窺,
而留心於能富國強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規。
對於這些事物和問題,孫先生不僅用心地讀書本,更運用「觀察與
實驗」的方法,從事實際的體認,也可以說:他不僅在西醫書院裡
研討這些事物,即課餘假日漫步香港街頭或返歸翠亨村故鄉,也無時
無刻地為這些問題求取解答。孫先生晚年嘗有一段自述說:
文字固然頗顯狗腿,卻是句句實情,孫逸仙項下凡十整集,而對照
書名,更見先生之崇隆偉大不可踰越,以是之故,自述數段僅取
其一不敢漏失者如下:
「 由於想到香港地方與內地比較,因香港地方開阜不過七八十年,
而內地已數千年,何以香港歸英國掌管,即佈置得如此妥當,因是
與父老斟酌,特父老末不謂然。吾有次返鄉,遂提倡由我個人發起 :
親自灑掃街道,為清道夫。在村內有多數少年贊助,如此做去極有
進步。後見香山知縣解明來意,欲仿效香港整頓地方 ;知縣亦喜,
且云極願幫忙。不幸之後縣官離任,其缺由新任者用五萬元購買之。
此等腐敗情形,激發我革命思想。」
0 notes
sirinpasin · 11 months
Text
关于阿私陀仙的记载(20230716)
尔时,彼处有一仙人,名阿私陀,能立外道种种诸义,以舍五欲,有大威神,有大德力,具足五通,常能到于三十三天集会之所,自在能入。彼仙多住南天竺国遮槃低城聚落,名恒河怛,去彼不远,有一丛林,名曰增长,是时仙人,在彼林中,修学仙道。摩伽陀国,一切人民,咸皆谓:『此阿私陀仙,是阿罗汉。』摩伽陀国一切人民,贵敬彼仙,尊重承事。时彼仙人,有所知解,悉以教人,自知见已,教他令见。时彼聚落,有一童子,名那罗陀。彼那罗陀,年渐长大,至于八岁,其母将付阿私陀仙,令作弟子。时彼童子,供养恭敬尊重师事阿私陀仙,尽弟子礼,无暂休息。时彼仙人在增长林,昼夜精进,摄心坐禅,及那罗陀童子一处;其那罗陀侍者童子,在仙人后侍立,执拂駈逐蚊虻。
菩萨从于兜率陀天,正念下至净饭王宫,夫人右脇入于胎时,放大光明,遍照人天一切世界,复此大地具足六种十八相动。时阿私陀见未曾有希奇之事,异种光明,复见此地六种震动,心大惊怖,毛孔悉竖,自心念言:『今有何缘,此大地动?有何果报?』时彼仙人,少时思惟,默然而住,正念正定思惟知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不能自胜,作是唱言:『希有大圣不可思议,世间当出大富伽罗。』
世間事無常,  猶如雲出電,
尊者今時至,  應捨家出家。
一切行無常,  如瓦坏瓶器,
如借他物用,  如積乾土城,
不久便破壞,  猶如夏泥壁,
如河兩岸沙,  緣生不能久。
猶如燈出炎,  生已速還滅,
如風無暫住,  急疾不曾停。
恒常無真實,  猶如芭蕉心,
幻化誑人意,  空拳誘小兒。
一切諸行者,  皆悉因緣生,
各各有緣因,  愚癡輩不覺。
猶如人索繩,  手木成因緣,
如因子生芽,  離子芽不生。
二相離不成,  復非常無常,
諸行因癡生,  彼不住無明。
無明亦非彼,  本性來空寂,
生滅無體故,  如印成印文。
非彼非離彼,  諸行亦如是,
眼不離於色,  識眼色因生。
此三不相離,  三亦不真實,
空淨不淨法,  眼等分別生,
此顛倒分別,  皆悉由識生。
若有巧智人,  推求識所生,
知彼無去來,  知我如幻化,
如兩木出火,  第三因於手,
若無此三因,  則不得火用。
若智推求者,  彼亦無去來,
諸方尋求已,  不見火來去。
陰入諸界等,  因貪癡業生,
和合因眾生,  真如無眾生。
咽喉脣口舌,  而出諸文字,
字非是咽喉,  亦非離彼等,
彼等和合故,  出語隨於智。
語言不在智,  亦復無色形,
生處及滅處,  智人求不得。
所觀悉空寂,  語言如響聲,
因木因諸絃,  人智三合故,
箜篌而出聲,  彼聲三處無。
若有智慧人,  求彼聲來去,
諸方求覓已,  去來不可得,
因及有緣者,  諸行如是生。
有諦了之人,  空觀應如是,
陰入及諸界,  內外悉皆寂。
求一切處我,  如虛空無形,
如是諸法相,  仁於定光佛��
往昔已證知,  今為天人說。
顛倒分別故,  欲等火焚燒,
應起慈悲雲,  施甘露法雨。
仁昔於億劫,  念施及持戒,
我得無上道,  聖財分諸世。
尊者念往昔,  聖財施貧窮,
以將聖財攝,  調御莫慳惜。
仁昔持淨戒,  窮急不偷財,
願開甘露門,  為諸眾生說。
憶念往昔行,  當閉地獄門,
善開解脫路,  戒行心願成。
往昔修忍辱,  聞他毀罵等,
建立忍辱故,  觀諸行悉空。
念此往行故,  世間瞋恚多,
教住於忍辱,  莫捨彼願力。
仁者行精進,  當得我淨智,
在於煩惱海,  度眾到彼岸。
念於往昔願,  拔眾四苦河,
出大精進力,  度脫厄難等。
往昔修習禪,  為斷諸煩惱,
諸根不調者,  教令調伏故。
仁念於往昔,  愍眾在煩惱,
寂靜諸慧等,  調伏彼諸根。
仁昔修智慧,  願破煩惱暗,
愍眾在無明,  開示真如眼。
仁念於往昔,  眾生煩惱瞑,
開無濁穢明,  仁最勝智慧,
應愍諸眾生,  方便教令出。
三界生老病火熾,  飢渴熱炎不曾休,
應當為世作大橋,  濟渡令歸到彼岸。
眾生流轉煩惱海,  猶如蜂在竹孔間,
三有循復若秋雲,  上下往還無止息。
亦如戲場諸幻化,  又似山川逝水流,
眾生老病死亦然,  或生天人三惡道。
諸有慾癡不自在,  展轉五道無覺知,
猶如陶師旋火輪,  處處五欲自纏縛,
猶如飛鳥犯羅網,  亦如獵師布黐膠,
貪他財寶無厭足,  如魚吞餌遇釣鈎。
諍競忿怒結怨讐,  煩惱染著受諸苦,
五慾過患如利刀,  亦如妙器盛毒藥,
應當棄捨如糞穢。  貪著愛戀失正心,
是因諸有相續生,  增長欲垢不曾斷,
六塵境界炎熾盛,  猶如乾草猛火燒,
速起捨離早出家。  智人觀察諸慾境,
可畏猶如猛火坑,  亦如魁膾屠刀机,
亦如深泥忽溺人,  利刃蜜塗將舌舐,
如觸蛇頭及攪屏。  聖人觀慾亦復然,
如箭如槊如劍戟,  如毒射肉難可食。
一切怨讐慾為首,  五慾功德如水月,
如影亦如山谷響,  亦如戲場眾幻師,
猶如夢裏見喜事。  智人見欲亦復然,
境界諸塵悉空誑,  怖畏不能得自在,
譬如陽炎無有實,  亦如水上聚浮漚,
此事皆從分別生,  智人應觀如是等。
凡人處世年少時,  端正可喜著諸慾,
及至年老頭鬚白,  為眾棄薄如枯河。
富貴饒財多放逸,  如是之人多樂慾,
於後失財貧窮苦,  以不自在捨於慾。
如樹多饒華果故,  眾人競來慾採摘,
人喜布施亦復然,  為他歸投無厭足,
其人財盡年老至,  從他乞求不喜見,
色美財多氣力充,  人喜愛見聚集樂,
財盡行乞人不喜,  年過膢脊手執杖,
如雹折樹無人愛。  如是可畏衰老法,
汝當速出求正覺,  自證已後為人說。
老病瘦損諸人輩,  如摩樓迦繞大樹,
衰老身力無精進,  乾枯猶如朽爛木。
老奪好色生惡色,  怡悅顏面皮膚皺,
老壞華色為悴色,  欲樂奪樂令無樂,
老奪威勢到命終,  眾病至如鹿投穽,
汝見世間百病已,  速說解脫方便處。
猶如冬天風雪雨,  摧折樹木軟枝柯,
世間老病多種至,  諸根損瘦亦復然。
老至令人盡倉庫,  世間欺苦莫過老。
死命鬼奪人氣去,  如日沒山不復現,
死命令人恩愛離,  使人憎嫉不喜會,
欲共恩愛之人合,  忽失如葉墮大水。
死至令人不自由,  命去如水漂一草,
人到彼世無有伴,  隨其業緣而受有。
死命鬼飲無量眾,  猶如摩竭吞海舟,
若金翅鳥噉大龍,  如猛火燒乾草澤。
如是苦惱逼切已,  大士往昔起弘誓,
念彼願力今時至,  捨慾應當速出家。
憶往昔行檀,  戒忍及精進,
寂靜禪智等,  為他不為自。
時至今願滿,  速出復脫他,
仁昔施諸珍,  金銀及瓔珞。
恒立無遮會,  隨他所須願,
乞子與其子,  索孫即與孫。
求女與他女,  乞位捨王位,
乞資財不違。  仁昔作一王,
名為大聞德,  復一大德王,
名尼民陀羅,  復名阿私陀,
復名為師子,  此等諸王輩,
布施千種財。  昔復有大王,
名常思諸法,  復一大德王,
名為真實行,  此等思惟法。
往昔有大王,  精進名聞月,
復有一王子,  名曰福業光,
庶幾大威德,  得至知恩義。
仁昔一大王,  名為月色仙,
復名健猛將,  次名實增長,
次名求善言,  次名有善意,
次名調伏根,  如是等諸王,
法行大精進,  仁往昔作來。
仁昔作大王,  名為月光者,
其次名勝行,  其次名連兔,
其次名方主,  其次名健施,
次名迦尸王,  次名寶髻王,
如是諸大王,  即仁是非異。
種種珍寶貨,  來乞皆隨與,
仁彼世財施,  今勸捨法財。
仁昔於過去,  見佛如恒沙,
彼諸佛世尊,  仁悉曾供養。
無量供養具,  布施無慳悋,
求道不休息,  眾生解脫故。
今正是其時,  速出莫住家。
仁昔初覩佛,  名曰不空見,
持毘奢迦華,  喜心供養彼。
往昔有一佛,  名毘盧遮那,
一時歡喜視。  往昔有一佛,
名曰微妙音,  將一呵梨勒,
供養彼世尊。  往昔有一佛。
名曰白栴檀,  立於彼佛前,
暗然一草莖。  往昔有一佛,
名曰連兔者,  欲入大城時,
一掬末香散。  次佛名法主,
說法唱善哉,  聞法言快談,
仁稱說無量,  尊應當供養。
其次覩一佛,  名曰普示現,
仁見讚歎彼。  其次有一佛,
名曰熾盛分,  仁以歡喜故,
觀察彼佛身,  又將金華鬘,
供養於彼佛。  今可憶念彼,
勿令心忘失。  其次有一佛,
名曰光相憧,  持一掬小豆,
用供養彼佛。  往昔有一佛,
號名曰智憧,  仁持輸迦華,
以供養彼佛。  次復有一佛,
名曰調伏車,  仁見彼佛已,
於前立讚歎。  次佛名寶勝,
前然無量燈,  施妙無量樂。
佛名一切勝,  曾施真珠瓔。
次見大海佛,  布施諸蓮華。
至蓮花藏佛,  布施大帳蓋。
師子兩佛邊,  曾施軟草鋪。
於娑羅王佛,  布施諸所須。
到敷華佛前,  布施微妙乳。
耶輸陀佛所,  施拘陀羅華。
實見佛覩已,  歡喜布施食。
昔佛名智山,  屈身禮彼佛。
有佛名龍德,  施彼佛己子。
高飛空行佛,  曾施旃檀末。
次佛名帝沙,  珠寶及赤花,
曾供養彼佛。  見大莊嚴佛,
持瞻蔔香華,  而供養彼佛。
曾見光王佛,  持眾寶供養。
昔見釋迦文,  持妙多銀花,
而供養彼佛。  其次帝釋相,
見已喜讚歎。  昔有佛名曰,
廣大日天面,  多持眾花嚴,
供養彼世尊。  其次復有佛,
號名為勝尊,  持妙多銀華,
莊嚴彼佛上。  往昔有如來,
名曰龍勝者,  然燈照彼佛。
富沙如來邊,  曾施白㲲敷。
藥師王佛邊,  持寶蓋供養。
佛名大牟尼,  復有師子相,
世尊勝功德,  持寶網供養。
有佛名迦葉,  雜音聲供養。
昔佛名解脫,  供養雜末香。
寶相佛世尊,  天華而供養。
阿芻婆諸佛,  勸請坐像輿。
世間王尊佛,  供養以華鬘。
尸棄佛世尊,  捨王位布施。
有佛名難降,  一切香供養。
大然尊佛邊,  布施自身體。
蓮花上佛前,  布施諸瓔珞。
法憧如來上,  散諸妙花香。
然燈世尊邊,  五青蓮奉施。
如是等諸佛,  自餘無有量,
難說不思議,  往昔諸世中,
仁並曾供養,  復持無量種,
最妙供養具,  供彼過去佛,
無有疲惓心。  今念彼供養,
思惟往諸佛,  為諸眾生輩,
生慈解脫故,  覺悟莫戀家。
尊於過世時,  在然燈佛所,
供養彼佛已,  逮得上無生,
及獲五神通,  復證順法忍。
於後仁尊者,  供養佛勝前,
僧祇數僧祇,  如是諸劫數,
彼諸劫皆盡,  諸佛亦滅度。
仁往昔諸身,  彼世中所受,
種族及名字,  亦皆悉滅無。
諸行法非常,  世間相不定,
速捨空誑境,  疾宜早出城。
生老病死隨,  難當甚可畏,
猶如劫火起,  炎熾燒世間。
無常火亦然,  燒盡一切世,
如是諸苦逼,  云何可暫停?
應觀諸眾生,  沒在煩惱暗,
愚癡無慧眼,  不能自覺知。
發大精進心,  令功德圓滿,
為諸眾生輩,  速出莫住家。』
佛经中还有很多很多关于此仙人的故事,看着也很感动。考虑好好了解一下师父修道的心路历程。
参考《佛本行集经》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0 notes
sassy324 · 1 year
Text
論歷史的記憶(19)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孫逸仙於南京就職,正式宣告新共和國的誕生,從此之後採陽曆紀元,定七日為一周,不再使用傳統中國陰曆。 *[美]美政治學家:政客關心的是下一次的選舉,政治家關心的是下一代的幸福。 *孔子:道德品質是我們人類文化的支柱。 *西方國家把政黨輪替視為國家“野蠻”或“文明”的道德指標。 *加拿大最高法院的政治中立立場,深深植根於加拿大的特性。在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都千方百計要控制最高法院,試圖掌握法院的發展方向,加拿大並無類似傳統。 *荷蘭的同志運動領袖施帕爾曼公開表示,成功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後,下一個目標就是三人結婚。 *馬英九:歷史上舉辦諮詢性公投最多的就是希特勒時代,但最後卻成為獨裁者用於推動民粹的工具。 *美國前防長麥克瑪拉《戰之罪》:“我們做錯了。我們不但高估了失去越南對西方安全保障上可能造成的損失,並且在思考上犯了一個非常重大的基本錯誤:南越如果想要得救,他們首先必須要自救,打自己的仗。” *沒有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極端個人自由主義的風行、性解放運動的濫觴,婚姻和家庭制度的解體,會淪落到今日如斯地步嗎? *劉天:連戰,拙於言詞,缺少煽動力。他寬厚、溫和與大度。主張顯得溫和、務實、思慮完備。 *關於福建偷渡風氣; 福州東昇村民陳娣家回答記者:’’不是沒有錢,就是覺得不出國丟人。 ” *加州柏克萊大學朱琦:十多個男女學生在校園的廣場上當眾脫衣,一絲不掛。還有位白人學生接連多日赤條條走進教室上課。 *戈爾巴喬夫:共產黨實質上是在試圖建立一個宗教,和基督教競爭的宗教。它的很多方面都有宗教的因素,然而它卻是破壞社會、排斥民主、用獨裁統治來解決問題。蘇聯共產黨所建立的模式最終被人們拋棄,因為它剝奪了人們自由生活的權利。 *信懷南:美國的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位尊權重,他們的決議,直接影響你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價值,這就是為什麼我什麼票都不投,只投選��統那張票的原因。總統任命的大法官,一干就蘭一輩子,大法官,由誰來任命,影響大矣! (加拿大 司馬田 2023、4)
0 notes
jerryhsia · 1 year
Text
醫師從政的台獨金孫賴清德,若真能師法醫師孫逸仙,成為「台灣國父」,難說百年後不是美事一樁。但救萬民出水火的「博愛」孫逸仙,豈會忍心「霸凌年幼學童」。看著「護賴心切」的嘍囉們,集體霸凌音樂小天使的齷齪與極度心虛,直感覺他們正適得其反地在務實的「捅賴」!
0 notes
Text
鍾南山:三種運動可防病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鄭俊猛教授介紹,當出現心臟疾病時,手指會出現一些不尋常的癥狀,包括:手指震顫、指甲異常和杵狀指等。
1. 手指震顫
心臟是人體的命脈,心臟沒有跳動了的話,人也正在走向生命的盡頭。 如果心臟比較脆弱的話,那在平時就會經常出現手指顫抖、不聽指揮的情況,特別是在手握東西的時候根本拿不穩。 有些心臟病情況非常嚴重的人,平時手指幾乎沒有停止過顫動。
2. 指甲異常
還有一些人的手指和其他人手指會有明顯的不同,一般來說,正常的手指上面的指甲是圓潤飽滿的,而患有心臟病的患者指甲是凹凸不平的。
正常人手指的月牙情況是保持不變的,月牙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情況,但並非說月牙要越多越好,而是如果月牙在一段時間內發生了數量或形狀的改變,則說明本身就有一定的疾病。
3. 杵狀指
杵狀指是指手指或腳趾末端增生、肥厚、增寬、增厚,遠端指節從根部到末端拱形隆起呈杵狀膨大的一種畸形表現。
該癥狀一般呈雙手雙腳對稱性發作,指甲從指端伸出時所呈的角稱為甲上角,正常人甲上角≤160°,杵狀指時此角≥180°,且末端指節軟組織呈球狀,形如鼓槌。
犀利士哪裡買 犀利士多久前吃 犀利士作用 犀利士屈臣氏 犀利士台灣官網價格 犀利士療程 犀利士助勃 犀利士威爾鋼區別 犀利士樂威莊區別 犀利士哪裡出廠 正常人吃犀利士 
甲上角測量法(左為正常手指,右為杵狀指)
鄭俊猛教授介紹,杵狀指有一種較簡單的自測方法——Schamroth征象檢查法,把自己的雙手同一手指(通常為中指)末節指甲甲面及末節指關節背面貼在一起。 正常情況下兩指甲根部形成一菱形視窗,而如果此縫隙變小、消失,那麼就是杵狀指。
Schamroth征檢查法(左為正常手指,右為杵状指)
0 notes
umbgf4523 · 1 year
Text
心髒驟停、意識喪失!“陽了”的她壹腳踏入“鬼門關”
春節前的壹個深夜,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區急診分診台突然響起壹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快!這裏有人倒下了!”急診門口的保安焦急的聲音從內線電話中傳來,因距離不遠,情況緊急,急診值班的醫護人員推著身邊空余的車床就沖了出去!當他們見到因陪發熱的孫女來就醫,自己卻在醫院門口倒下的姚女士時,她已經意識喪失、大動脈波動消失、沒有自主呼吸,生命體征微弱,命懸壹線了!醫護人員當即給予持續胸外按壓,展開與“死神”的拉鋸戰!
時間就是生命!看著心電監護上心室顫動的提示,急診科李莉副主任、蘇子綽主治醫生等醫護人員壹邊繼續進行胸外按壓,壹邊給予電除顫以及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等搶救措施。黑夜籠罩下的死亡陰影在逸仙醫護的迅速反應下退去,5分鍾後,短暫心髒驟停的姚女士恢複了心跳和自主呼吸。汗馬紅糖 汗馬金糖 汗馬黑糖 藤素 日本藤素 日本騰素 美國黑金 必利勁
印度必利勁 超級必利勁 早洩藥
但搶救還不算結束,雖然姚女士心率暫時恢複正常,但隨時可能出現再次心室顫動、室速等惡性心律失常,急診科立即聯系心血管內科進行聯動救治,淩晨兩點,姚女士順利轉入心血管內科重症監護室。
精心救治,她成爲幸運的1%!
根據姚女士入院時新冠核酸咽拭子陽性結果等檢驗項目,她被診斷爲“心髒性猝死、心髒呼吸驟停複蘇術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心房顫動、高血壓、肝功能不全”,而且她還有多年高血壓、心房顫動病史,病情複雜,情況十分危險。
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結合患者複雜病情的基礎上,心血管內科的張玉玲教授與張殷殷副教授爲姚女士量身定制了包括抗感染、腦保護、營養支持、糾正心律失常、抗心衰、抗凝、增強免疫力、維持水電解質紊亂的呼吸循環支持基礎上的綜合治療方案。 必利吉 p-force 德國必邦 必邦 韓國奇力片 犀利士 威而鋼 威爾剛 萬艾可 艾力達 雙效威而鋼 菱形威而鋼
數據顯示,中國心髒性猝死每年約54.4萬人,而平均救治存活率<1%!在逸仙心內科醫護團隊的精心救護下,姚女士成爲了幸運的1%!僅2天時間她就成功脫離危險,可進行自主呼吸,神志也逐漸恢複正常,8天後各項檢查指標就已基本恢複正常,病情穩定,順利出院。出院2周後姚女士來醫院隨診開藥時已基本恢複到新冠感染前的生活狀態,可從事日常體力活動,並可以自己在家照顧小孩了。
注意!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陽過”≠“陽康”
近來,新冠病毒感染呈高發態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張玉玲教授表示心內科CCU重症監護團隊近期收治了多例重症/危重症新冠感染合並心肌炎、心髒驟停、心律失常、心室顫動的患者。她提醒,新冠合並多種心血管系統疾病,往往會增加心肌損傷的發病率和發展爲危重症患者的可能,心髒性猝死的風險也大大增加!雙效犀利士 希愛力   雙效希愛力 希愛力雙效片  希愛力5mg 希愛力20mg  超級艾力達 超級希愛力 超級犀利士 香港老中醫
驟停、意識喪失!“陽了”的她壹腳踏入“鬼門關”
0 notes
uvcde41258 · 1 year
Text
被炒到11萬元壹顆!安宮牛黃丸是救命神藥,還是催命毒藥?
爲啥感染新冠病毒可以吃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丸是由清代醫學家吳鞠通創制,在其創作的《溫病條辨》內有相關記載,暢銷了百年之久。安宮牛黃丸被封爲“溫病三寶”之首,對于很多急危重症的搶救有積極意義。安宮牛黃丸含有多種珍貴的中藥,包括牛黃、水牛角濃縮粉、朱砂、雄黃、黃芩、黃連、栀子、冰片、郁金、珍珠以及麝香。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主任藥師陳楚雄指出,安宮牛黃丸主要用于腦中風以及其他腦病、感染性疾病所致的昏迷/意識不清、高熱驚厥、癫痫發作期的治療。在所有的適應症裏,主要的作用爲退熱。對于新冠病毒感染連續3天高熱不退、表現爲呼吸困難/高熱神昏/動辄氣喘需要機械通氣的危重型患者,都可以使用安宮牛黃丸來進行治療。
希愛力5mg 希愛力每日錠 TADARISE-5 犀利士5mg 犀利士每日錠 犀利士5mg保養 犀利士5mg療程 犀利士5mg價錢 犀利士每日錠藥局 犀利士每日錠哪裡買
安宮牛黃丸也曾經在臨床上輔助治療病毒性肺炎,浙江省海甯市人民醫院呼吸科孫亞紅曾對安宮牛黃丸輔助治療兒童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治療組出現咳嗽、發熱以及頭痛症狀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使用安宮牛黃丸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爲96.96%,而未使用的患者只有75%。
究其原因,主要與安宮牛黃丸在輔助治療時可降低鈣素原,提高機體抗病毒能力、免疫功能,預防繼發髒器損傷相關。
安宮牛黃丸的價格壹直不低,很多人甚至會將其奉爲神藥,事實上它並沒有那麽神奇。
曾經賣出11萬元壹顆,神藥也需要理性看待
必利吉 P-force 必利吉哪裡買 必利吉效果 希愛力 印度希愛力 希愛力功效 希愛力雙效片 希愛力價格 希愛力20mg
壹顆産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安宮牛黃丸曾經拍賣出11萬元的天價,而壹顆1993年的安宮牛黃丸也曾經被炒作到上萬元,如今的安宮牛黃丸也不便宜,壹顆也要三四百元。
價格再貴,安宮牛黃丸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藥,對于這些人群而言,使用安宮牛黃丸壹定要慎重。
1、體質虛弱的老年人
老年人大多體質虛弱、脾胃虛寒,服用安宮牛黃丸很傷陽氣。
2、肝腎功能差的人
安宮牛黃丸內的朱砂、雄黃具有壹定的毒性,本身肝腎功能差的人使用很容易引起汞中毒。
希愛力 印度希愛力 超級希愛力 希愛力功效 希愛力副作用 希愛力價格 希愛力雙效片 希愛力40mg
3、寒閉症患者、體寒體虛者
本身罹患寒閉症的患者,不能使用涼性的藥物。而體質虛寒的人群體內正氣虛、陽氣脫,使用清熱開竅的藥物反而會加重本身的症狀。
4、孕婦
安宮牛黃丸內含有麝香,孕婦食用後很容易引起滑胎。
安宮牛黃丸不是保健品,不能沒有相關症狀貿然服用,否則容易引起壹些不良反應出現。服用安宮牛黃丸後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食欲下降以及腹瀉等,相對而言發生率較低。而臨床上使用不當則容易引起高血壓腦病、過敏反應、橫紋肌溶解、汞中毒以及體溫過低等問題出現。
需要注意的是,安宮牛黃丸中毒在臨床上目前還沒有特效的解毒藥,壹旦發生中毒需要立即前往醫院進行洗胃等急救措施。
對于想要服用安宮牛黃丸的人群而言,需要先對該藥有所了解,避免不當的使用方式影響健康。
0 notes
jetsoday · 1 year
Text
[香港旅遊優惠]【2023澳門打卡好去處】9個澳門打卡聖地!澳門漁人碼頭/路環圖書館/TeamLab 隨時拍出異國風情!
[香港旅遊優惠]【2023澳門打卡好去處】9個澳門打卡聖地!澳門漁人碼頭/路環圖書館/TeamLab 隨時拍出異國風情! https://www.jetsoday.com/%e9%a6%99%e6%b8%af%e6%97%85%e9%81%8a%e5%84%aa%e6%83%a0%e3%80%902023%e6%be%b3%e9%96%80%e6%89%93%e5%8d%a1%e5%a5%bd%e5%8e%bb%e8%99%95%e3%80%919%e5%80%8b%e6%be%b3%e9%96%80%e6%89%93%e5%8d%a1%e8%81%96.html 澳門一直都是香港人旅遊的熱門選擇。去澳門除咗可以住酒店、飲飲食食之外,仲可以到不同景點打卡影相!今次小編就整理咗9個情侶澳門打卡好去處,包括澳門漁人碼頭、TeamLab、路環圖書館、戀愛巷等。在澳門呢個充滿異國風情嘅城市,除咗大三巴牌坊這些經典打卡景點,還有多個打卡熱點,拍起來就好似身處於外國一樣! 【澳門漁人碼頭 Macau Fisherman’s Wharf】古羅馬競技場!置身於古羅馬古城! 澳門漁人碼頭係澳門首個主題式設計的綜合項目,設有酒店、餐飲、購物等設施,同時亦係情侶去澳門嘅好去處。其中最出名嘅地方就係「古羅馬競技場」,是個可容納2000人及佔地190平方米嘅多用途舞台,設計是完全仿照羅馬競技場,讓人彷彿置身於古羅馬古城,是必去打卡的點! ▼古羅馬競技場 澳門漁人碼頭 Macau Fisherman’s Wharf 地址:澳門孫逸仙大馬路漁人碼頭(地圖) 電話:(853) 8299 3300 澳門漁人碼頭官網 【戀愛巷 Travessa da Paixão】超浪漫嘅建築!戀人必去打卡位! 戀愛巷雖然只係一條鄰近大三巴牌坊嘅小巷,卻因為色彩繽紛嘅建築物而吸引了不少人前往打卡拍照。建築物牆身以粉嫩的淺黃色與紅色為主,地面就是石頭鋪成的小路,整個場景都十分好看,氣氛浪漫,更有不少人會到此地拍婚紗照和取景拍攝電影及電視劇,係情侶遊玩澳門嘅好去處。 ▼戀愛巷 戀愛巷 Travessa da Paixao 地址:澳門半島戀愛巷(地圖) 【澳門巴黎鐵塔 Eiffel Tower】艾菲爾鐵塔1/2比例建造!可以偽裝去咗法國! 澳門巴黎鐵塔是澳門巴黎人嘅地標,以巴黎艾菲爾鐵塔一半的比例設計而成,係情侶和一家大細去澳門嘅好去處。而位於巴黎人酒店對面的巴黎人花園是與鐵塔打卡拍照的最佳位置!巴黎人花園對外免費開放,讓大家在巴黎鐵塔下野餐,澳門巴黎人亦都推出法式戶外野餐體驗,可以同時享受美食和美景。   ▼澳門巴黎鐵塔 巴黎人花園 Le Jardin 地址:澳門路氹連貫公路巴黎人(地圖) 電話:853 8118 8822 開放時間:10:00
0 notes
qcnup45230 · 1 year
Text
居家觀察還是醫院就診?三招教您自測新冠感染嚴重程度
如今,新冠病毒感染的人越來越多,有人把它當成“大號流感”,最終嘗到了切膚之痛;也有人有過度緊張,心理壓力過大,稍有症狀即四處求醫。那麽,如何判斷新冠病毒感染是否會引起危及生命的情況?如何把握居家觀察和送醫就診的尺度?何時需去醫院就診?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方向韶教授爲大家解讀熱點問題,教妳正確識別和處理新冠相關急危重症。
六類人群爲新冠感染高危人群
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急危重症包括兩方面疾病:壹是因新型冠狀病毒直接引起的器官功能損傷,突出表現爲呼吸道疾病;二是新型冠狀病毒間接誘發原有基礎疾病,比如原有冠心病患者突發心肌梗死。汗馬精力糖 悍馬糖 G28Q79 37F82K 日本金馬糖 飛馬糖 hercules大力神
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九版)》對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做出明確劃分:
1、大于60歲老年人;
2、有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髒、腎髒疾病、腫瘤等基礎疾病者;
3、免疫功能缺陷(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藥物導致免疫功能減退狀態);
4、肥胖(體質指數≥30);
5、晚期妊娠和圍産期女性;
6、重度吸煙者。
由此可見,新型冠狀病毒對免疫缺陷群體不甚友好。方向韶教授稱,以上六類人群若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則是潛在的重症患者,需特別注意觀察。
永春糖 馬來西亞永春糖 B糖 Candy B  Candy B+ Complex 永春糖功效 永春糖效果
三招教您自測是否需送醫就診
對于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輕症患者,若貿然到醫院就診,不僅浪費漫長時間排隊候診,還加重了醫療資源負擔。那如何判斷是否需要就醫送診呢?方向韶教授爲大家支三招:
症狀1:觀察是否精神萎靡不振、迷迷糊糊?是否胃口很差?對答是否切題?尿量如何?正常人24歲小時尿量在1000-2000毫升,24小時尿量小于400毫升爲少尿,小于100毫升爲無尿。若出現以上情況,應該盡快送醫就診。
症狀2:觀察是否呼吸急促?正常呼吸頻率大約爲15-20次/分鍾,假如呼吸頻率>30次/分鍾,則說明呼吸窘迫,應該盡快送醫就診。汗馬金糖 spinach金糖 汗馬黑糖 mentalk黑糖 加強版悍馬糖 十週年紀念版36 東革阿裏蜂蜜
症狀3:家裏若有指夾式脈搏血氧儀,可在正常呼吸的情況下監測脈搏血氧飽和度。正常健康成人脈搏血氧飽和度壹般接近100%。對于老年人,指脈氧監測壹般應爲>92%-93%;若血氧飽和度爲88%-92%,需注意密切觀察;若血氧飽和度<88%則說明缺氧明顯,需使用制氧機並密切觀察,情況未好轉或惡化隨時送醫院。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