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王家菜頭粿糯米腸
fisherpeng · 3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2020/12/26(補) 人間告假👉🏻台中Day3 這天的白天根本夏天,天氣好到不行的最後一天。 - #春丸麵包 還是義無反顧跑來逛審計新村,朝聖口袋名單春丸,紅豆配奶油果然forever good😌 - #愚室實驗所 每次來每次店休,這次終於營業了!嘟子嘟子嘟嘟子🐟❤️可憐的嘟子人氣依然低落,沒關係我會一直愛著他!而且他的人設改了快笑死哈哈哈,主打不用泡水😂 - #RisoMuseum 身為紙張印刷迷當然要來朝聖新開的這間!結果還是跑錯地方然後喝了杯飲料😂 印刷店的外裝潢也太Q!買了張昂貴的明信片🦉 - #第二市場 🐝說他最念念不忘的就是第二市場這間 #王家菜頭粿糯米腸,覺得豪吃!醬很讚!下次還會想來吃~ - 告假最期待的就是收集魔幻時刻,這次遇到兩天,幸運幸運。雖然遇到了很多預料之外的事,但是所有的不完美都讓我們更靠近。一起想著下次要去哪呢,是一件幸福的事。 #diary #taichung #2020 #nextstop #myfab🐟🐝 (at 台中市第二市場) https://www.instagram.com/p/CK39Ff6HCNg/?igshid=btvzgqby03p4
0 notes
edd45 · 5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解鎖: 王家菜頭粿糯米腸 老賴紅茶 阪神本舖長崎蛋糕 (at Taichung, Taiwan) https://www.instagram.com/p/BsSoPF7ht4FfQaQgZwXVvf_YZFWOMQufn0h5nE0/?utm_source=ig_tumblr_share&igshid=1pozncdlbq9ti
0 notes
fanny228 · 6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棉花糖舌尖上的記憶~台中古早味美食🍜 台中道地的傳統美食在哪??? 問本地人最愛到哪覓食??? 台中人都會劍指剛滿一百歲的公有第二市場!它早從日治時代,就守著台中舊城區,2017年正跨入百歲,更是台中市首座迎向百年的市場。 🤓第二市場歷史定位: 1917年,臺中州廳政府於新富町(今中區中正路、臺灣大道、中山路及興中街所圍成街廓)建立「新富町市場」。以精美的貨品品質、較高的售價服務於當時新富町的日本人,因此又有「日本人的市場」之稱。市場內的通道則成六角放射狀,又名「六條通」;橫向則有環狀通道相連,如同蜘蛛網般的通道,在當時可是相當時髦的設計。 🤩第二市場內的美食: 市場內老字號小吃店,一賣就是30年的攤商不在少數,更有世代傳承的百年美味。其價錢便宜,口味地道,而且涵蓋的店家種類多樣。都是台中人舌尖上的記憶。市場內有凌晨2~3點的早餐店,也有專做午市的食店,勘稱「台味 」十足的brunch集中地。 😋 棉花糖記憶中的台中古早味推薦: 😍 人氣 No.1菜頭粿、糯米腸 「王菜頭粿」~開店後無時無刻排到收攤的人龍!王菜頭粿沒有餡料,只有淡淡蘿蔔香,另外配上香滑煎蛋、醬油膏和甜辣醬,這種鹹鹹甜甜的「古早味」,十足的台中人口味。店內另一招牌:糯米腸,豬腸內是炒香的糯米,上桌前再略煎,糯米軟糯,帶少許葱油香,有驚喜! 😍 新人王肉燥飯 比起市場內其他百年老店,「嵐肉燥」算是年輕,只有快三十年的歷史🤪🤣,但是人潮不輸給老店!每天只營業四個半小時,卻賣出共40斤肉燥!嵐媽的肉燥用本地新鮮溫體豬,加上高成本,賦有大豆味濃的純釀醬油來煮,肉嫩且香味十足,拌飯更是一流!另外,肉丸仔也是嵐媽的招牌,全程人工手捏,再加青葱,香口不膩。 😍顏記肉包餛飩湯 已經三代的顏記肉包,只賣肉包和餛飩,只有兩種產品狂人店。一籠籠肉包現蒸現賣,非常新鮮。肉包皮帶麵粉香,內餡多汁香濃。店內配角餛飩湯,外皮煙韌、內餡是打得起膠的豬肉餡,配上豬骨清湯,好吃😋。 😍 爌肉、魯肉飯 台灣各處鄉村都有魯肉、爌肉,但山河以長時間燜煮至軟腍的帶皮豬肉,入口香而不膩,充滿肉香,豬皮一咬即化在舌尖裡,這一味送飯一流! @喜愛台灣爌肉美食的東南亞朋友們,第二市場必吃~go💪go💪go💪(在 台中第二市場) https://www.instagram.com/p/Bni3wiCBVkH/?utm_source=ig_tumblr_share&igshid=ya9uq51bi81g
0 notes
kathyquietcorner · 7 years
Text
傳統菜市場 (7/2017)
父母搬來美國前,我回台探親時最喜歡逛的不是購物商場,而是傳統菜市場。美其名陪母親買菜,其實是滿足我的驚奇之旅。
離家近的木柵菜場,走路才二十分鐘。排列整齊的瓜果蔬菜攤,青葱鮮嫩的掐得出水;笑咪咪的魚攤主人介紹一早才批來活蹦亂跳的魚蝦;溫體黑豬肉及放山雞攤前擠滿了識貨的顧客。母親習慣性的都到固定攤位買, 相熟的小販會親切地閑聊兩句,告知今天絲瓜有點苦,減個零頭再塞些蔥薑蒜;我則喜歡在繽紛的水果攤前,挑選在美國吃不到的芭樂蓮霧火龍果。
市場周邊有些散戶,運來自家的農作,數量不多,賣相也不佳;但都是當天採摘,還沾著泥土。從攤販那兒,我學到不曾接觸過的鳳尾草,八月豆,山貓菜。
手工擀皮的水餃攤上,皮薄餡多的水餃規矩地排排站; 醬菜舖裡多樣的醬菜,挑動味覺; 香腸臘肉板鴨看來油滋鹹香,都可宅急便送到家。
地攤上總有些物廉價美的衣服及實用的日常小用品。滷味攤傳來陣陣香味,令人饞涎欲滴;生煎包在鐵盤上吱吱作響,臭豆腐在油鍋裏快樂翻騰,都來一客。再買杯清涼的甘蔗汁,吃碗晶瑩的愛玉冰。
環境有點髒亂,空氣飄著雜味;看著熙攘的人群,聼著小販的叫賣聲;深深吸口氣,我魂縈夢繫的傳統市場,就是這個樣!
逢年過節時,母親就得上較遠的南門市場。已逾百年的建築,規模大種類多。經過整修後,通道寬敞,光綫明亮。人聲鼎沸中,再强的冷氣也不敷使用。
遠近馳名的熟食鋪裡排滿了上百種江浙佳餚:蔥烤鯽魚,蒼蠅頭,荷葉排骨,東坡肉,醬肘子,看得眼花撩亂。雖然價格節節上漲,但口味正宗,顧客川流不息。
傳承數代的糕團店, 有百餘種口味的甜鹹包子,壽桃鬆糕,酒釀湯圓;兔子型的奶黃包和層次分明的千層饅頭都是排行人氣王。在攤前駐足時正好蒸籠出爐,香氣四溢。
年年得獎的粽子攤裡五花八門,有客家粿粽,多料的台式粽,紫米豆沙,雜糧蓮蓉。但我獨鍾湖州粽,裡面只有一片三分肥的醃漬梅花肉,經數小時的熬煮,綿密軟爛的糯米吸滿了肉汁,入口即化。
大甘納豆是我唯一必買的零食。但在休閑零食站試吃了鹿谷茶梅,澎湖花生酥,有機豆乾後,那好意思不加買?嫌傳統豬肉乾油膩?試試改良後薄如蟬翼的紙片豬肉乾,清爽沒負擔。
去年回台重遊南門市場。雖一再提醒自己,住的旅館沒有冰箱微波爐,餐餐又都有邀約,絕對只看不買!但意志力薄弱的雙脚,早邁往二樓美食街。
無視還飽脹的肚皮,點了滷肉飯,豬肝連,台式海鮮炒麵,排骨酥湯。手上再拎了湖州粽,梅乾菜包,冰糖糯米藕,各式蜜餞果乾;父親生前愛吃的核桃雲片糕及炸饊子一定得買,大腸豬耳牛肚的滷味也絕不能錯過。高熱量高膽固醇?先丟諸腦後。吃不完的獅子頭,八寶飯,葱花大餅? 晚上聚餐時和朋友分享吧。
父母相繼過世後,我每次回台都會走趟傳統市場。沒有了時間的壓力,可以盡情品嘗美食,細細追憶往事。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