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Openbook閱讀誌
x751206 · 2 years
Link
話題》人與上帝的永恆戰爭:《烙印勇士》中的尼采哲學與反宗教敘事 | Openbook閱讀誌
0 notes
sinoeurovoices · 5 months
Text
跨領域的求知為何重要?筆訪《大查帳》、《自由與干預》歷史暨會計學教授雅各.索爾
探討會計與當責重要性的暢銷歷史書《大查帳》,作者雅各.索爾(Jacob Soll)日前來台,除了參加中央研究院舉辦的活動外,也特別接受Openbook閱讀誌專訪。從最新出版的《自由與干預》一書,談及歷史批判與經濟史觀的重要性。 變成「天才」之後:雅各.索爾與麥克阿瑟獎 Q:您在2011年獲頒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Tumblr media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notanymoremee · 1 year
Text
Tumblr media
本來要找反叛之心的心得
卻找到呼喚奇蹟的光
好期待
(阿寶站在我肩上 吹五樓的風)
0 notes
aspringapple · 7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理想的書房】
(真正的標題應該是:一次看懂!最叫好、最賣座的各家年度觀察與書籍報告)
慕尼前一陣子送修,拿備用機的那個禮拜只能不斷告訴自己心平氣和保持淡漠,但遇到想拍照的場合(有天下班緊急去了立法院前,週末還去看了青山王��),都仍有差點「吼!!!」出來的衝動,果然是道行很低的傢伙。
不過還是有把那幾天少量拍的照片備份出來,這張就是其一。站在家裡採光最好的地方試手感,理想的書房,剛好呼應12月號的聯文主題。
歲末的雜誌,內容當然是年度回顧,收錄焦點作家們這一年書寫與閱讀的點點滴滴,盤點十二個月間關於書的大事記:包含非實體的關鍵報告(有Facebook每天為你讀一首詩!還有Readmoo、冊格子與壞掉的aNobii),以及替今年消逝的書店標下座標紀念(這個專題的書店風景是用插畫呈現,很溫暖很美)。另外,小說家寫了篇最佳影片的評析(不過並不是我今年最愛的電影,就那樣囉),特輯刊了地方性文學獎的得獎作品(倒是好喜歡小說首獎那篇!內容跟電影美術有關)。總之,不負眾望的,是場熱熱鬧鬧的大團圓,生孩子的得到最多關注。
至於各家的孩子,不對,我是說書籍又有什麼表現呢?以下統整一些本身讀起來就很有趣的年度觀察報告,也逕自劃重點做了備忘錄。很長不用繼續閱讀沒關係,畢竟好像講了不少真心話呢(咦)。然後照片上這麼斷捨離的書房其實是媽媽的,退休之後,大部份的時間她都在那個位置,坐擁最好的日光。
先來看一下好書獎
Openbook的年度好書雖然是第一屆,但規則隆重有如金馬獎。初選複選決選三階段,項目包含中文創作、翻譯書、美好生活書、童書暨青少年圖書等四項,各選出十本。期間在網路上請讀者也分享自己的年度好書書單,有參與感又好玩。
然而看到最後的得獎書單,嗯,多數都得深吸一口氣才打算翻開。獲獎理由(宜短)跟推薦專文(必須給讀者可進入的脈絡)合寫成一長篇好像沒有加分;分類標準模糊也讓我微微在意(偏向專題報導的《血淚漁場》分為中文創作,類型書寫的《做工的人》卻屬於生活書;又或者《逃離之地》與《樹之歌》居然不是放在翻譯書)。不過各項目的評審報告卻超級精彩值得一讀,可以看到相互攻防的辯論過程,抉擇的痛苦與甜蜜,甚至裡面寫到的遺珠,因為直率坦言,似乎都比較好看!
鏡週刊也運作了年度十大好書,分別是中文創作與人文為主的翻譯作品兩類。可能定義真的太困難,起手式就先論何謂「好」,這個「好」也許是整體包裝、是否能夠與當代對話,或是帶著讀者去哪。評審各自表述選書的基準,距離拉近一些。偷偷覺得翻譯書類的名單更是值得參考,還發現諸如《無知者》、《此生如鴿》在不同評審團的名單裡分別往前或往後挪動排序,至於《在一起孤獨》和《復仇與求生》則穩妥地受到各方青睞,似乎就是今年必看之書了。
最後再來補個脈絡,其他有評審機制的還有國家級的金鼎獎,跟由台北書展基金會主辦的國際書展大獎(這個才比較像金馬獎,明年2月會公布今年的書),都只有華語作家與中文創作可以報名,分為小說、非小說、從業者等項目,是相對有歷屆、更正經八百的圖書獎項。小說《青蚨子》、《文藝春秋》,以及《我們並不知道:金宇澄散文》都可說是橫掃各大獎,獲得文學類評審們一致的目光。
書店發現了什麼呢
首先就來說誠品,招牌的書店閱讀職人大賞超過五屆了,基本上是人氣獎,但看見「只想脫下背心馬上去結帳」、「把它堆的像山一樣高」或「想幫孩子說服爸媽買」還是覺得這些店員真是任性又可愛。活動頁面可以看見上百本入圍名單,點進去卻並非千篇一律的書籍簡介,取而代之的是職人偏心寫下小紙條,或是出版社公然來護航。最後各項目會選出一本書,不限書籍分類,也有可能是翻譯作品。有趣的是,歷年選過的書籍,內容似乎都跟「書」有點關聯,曾有過反思這項產業的《書店不死》,或顛覆書本傳統樣貌的《S.》,甚至是書籍裝幀設計師傳說中的自選集,多少都反映了這些每日與書為伍之人的私心與執迷吧!
若說誠品是用主題食材玩出變化,金石堂的年度出版報告就是大補帖,而且更是行之有年。即便不論以銷量做排序的榜單,仍有出版趨勢、風雲人物、影響力好書、年度之最、作家推薦、店員最愛等一大堆題目要執行,甚至還得替TOP20的出版社各別訂定頭銜!每個分頁都能看出行銷文案的工作不簡單。今年的確有好幾本書叫好又叫座因此不斷被提及(對,我想說的就是《做工的人》和《情緒勒索》),但其他榜單少見的心靈勵志、輕小說類,在這裡都有了舞台。
網路書店之數據說的話
如果你想看看歐美書單,Amazon的This Year in Books絕對是不能錯過的指標!利用Kindle的閱讀資料統計讀者最愛的小說、非小說(今年小說類第一、二名分別是《使女的故事》和《牠》,其實都是1980年代的就寫成的作品);讀最快的書、最愛的翻譯作品;還有歐美書封設計趨勢(Teal and Orange這種配色法居然從電影宇宙延燒到書籍封面上了 ),《哈利波特》之各種歐語系版本讀者最愛畫線的金句(因為今年是哈利波特問世20週年,但也真的很佩服這種數據),最後則以每個月份的書市亮點作結。原本的英文網頁其實不難讀(最難的地方應該是書名),紐約客的出版筆記也好心做了中文節錄。
壓軸怎能不提博客來?年度百大就是出版社最期待的成績單。雖然今年的主題「淡季」同事都覺得是悲情牌,但還是用心到近乎猖狂的地步(除了介紹10間出版社到底在耕耘哪一塊、曝光自家的電子書業務之外,居然還去訪問冰店淡季來呼應主題)。年度暢銷作家根本是個綜合歡樂榜,滑著滑著會大笑的那種歡(不信你自己看看翻譯作家TOP9以及他的代表作,就可以懂我的意思)(華文作家榜也很勵志哦)好不容易收起掉下來的下巴,雜誌類又把「暢銷」的定義做出引戰的翻轉。
總括前面提及的平台,好書獎或書店,都有自己的選書機制,博客來有什麼特別的?只能說這是選書角度最寬廣的名單,真正做到避開熱門區、不錦上添花,又能回應當代關鍵字的高度。真心推薦直接看Okapi上刊登的完整版(或是不嫌麻煩可以下載免費的選書指南電子書),無論文學、社科、趨勢、藝術、繪本(給孩子跟給大人的都有)、簡體書、外文書,每一篇推薦文都道盡同類書籍的系譜並好好寫出為什麼選了這本書,是我心目中最值得學習的書評,寫文章的各個都是擺渡人。
(看完這篇應該可以理解我最近上班看各種榜單看到快要吐的心情)
(希望你也默默打勾很多書)
11 notes · View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