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馮德倫
tienwo · 1 year
Photo
Tumblr media
HAPPY CNY 2023🧧🐰 @thatdanielwu @stephenfungible #manga #comic #myartwork #drawingoftheday #mangalife #chibi #danielwu #stephenfung #イラスト #漫画 #マンガ #まんが #コミック #吴彦祖 #吳彥祖 #冯德伦 #馮德倫 #ダニエルウー #スティーブンフォン #q版 #絵描き #落書き #ちび #日常漫画 #創作漫画 #塗鴉 #原創漫畫 #繪畫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p/Cnst1ijvNx7/?igshid=NGJjMDIxMWI=
0 notes
paulbrain · 2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Excited for @stephenfungible + @departedapes #NFT Minting tonight. So much happiness 🪷 So inspiring 🧠 All Love ♥️ #馮德倫 #Stephenfung #無間道 #香港電影 #馮導演 #web3 #artist #artistlife (at Taipei, Taiwan) https://www.instagram.com/p/CmMMd2QpFDI/?igshid=NGJjMDIxMWI=
0 notes
antsloveyun · 3 months
Text
Tumblr media
0 notes
don-lichterman · 2 years
Text
《合夥人之路》 | 正式預告 | Netflix
《合夥人之路》 | 正式預告 | Netflix
在爭取成為合夥人的路上,人性本色彰顯無疑。她是英格麗·允,地表最頑強敵手。《合夥人之路》改編自萬維儀廣受好評的小說,將於 8 月 26 日首播,Netflix 獨家。 訂閱: https://bit.ly/39caHHE 關於 Netflix: Netflix 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串流娛樂服務事業,在逾 190 個國家與地區擁有 2.21 億名付費會員,內容包括影集、紀錄片、劇情長片與手機遊戲等,橫跨多種類型和語言。會員可以透過任何配備上網功能的裝置,隨時隨地不限時數盡情觀賞,亦可輕鬆播放、暫停與接續播放,享受無廣告及無合約拘束的娛樂體驗。 追蹤 Netflix Taiw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netflixtw 追蹤 Netflix…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don-dake · 2 years
Text
最近睇返…
《新鮮人》 (2000)
好開心最近可以睇返呢齣我認為係有啲被忽略咗嘅港劇。記得第一次睇到呢齣劇時,我竟然覺得到好驚喜。因為對TVB嚟講,劇中主題係算得上好稀少罕見。主題不單止罕見,但TVB能夠(多多少少)顧情面嘅處理咁深奧嘅主題,亦都值得讚賞嘅。
而且,因為呢齣劇有好多我喜歡嘅演員(蒙嘉慧,林保怡,吳美珩,馮曉文)出現咗,所以對我嚟講呢劇便有多一層嘅優點嘞!(笑)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仲有,估唔到連馮德倫都有曾經參與過一個TVB連續劇呀!我好少接觸過佢啲作品,唔係好熟悉佢嘅背景,只知道佢多數係個演員,有時都係有唱歌,創作啲音樂嘅。喺90年代由電影 《美少年之戀》,《特警新人類》 等等,開始紅嘅。如今多數係在影業界做幕後製作 —導演,製片,編劇人之類— 啲嘢。哦!仲有而家係舒淇嘅丈夫。(笑)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對於佢嘅音樂家才能我就冇咩好講嘞,但用 《新鮮人》 嚟做判定嘅話,佢嘅演技本領就幾好啲。我諗…佢比較適合做演員多過歌星罷!(笑) 總而言之,我係幾喜歡佢在 《新鮮人》 裡面嘅角色嘅,但冇比較鍾意蒙嘉慧同林保怡嘅角色多啲。
而講到 《新鮮人》 呢個名稱,我諗咗好耐,但始終係諗唔通係咩意思。字面嘅意思我當然知,但相信本劇嘅名稱意思冇咁簡單啩?唔好講中文嘞,甚至連英文嘅版本 《The Green Hope》 係咩意思,我都心裡沒譜。
但冇咩所謂嘞,好故仔就係好故仔,管佢叫咩啫?係咪?(笑)
2 notes · View notes
peterchiublack · 20 hours
Text
中國內部自己學者寫的論點⋯⋯能夠承認自己弱點的還是要另眼相看啊⋯⋯不要以為人家都沒什麼可取的,至少比台灣名嘴強多了..這是一個中國人對俄烏戰爭背後的思考,值得一讀,你才能體會中美對抗為何中國那麼謹慎沈潛!
俄烏背後:美國在打一場“根”的戰爭
轉載
魯不遜 量子學派
2022.05.10.
引言、
變異的戰爭
俄烏戰爭的第1天,可能與軍事有關。
俄烏戰爭的第10天,已經是科技的PK。
俄烏戰爭的第76天,這已經是“根”的較量。
前線的每一次爆炸,絕不僅僅與TNT當量有關,而是在科技之根、金融之根、文明之根、法律之根的全方位較量。
時代變了,不能再沉迷於冷熱兵器的“亮劍”。
大國之間的博弈,軍事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根”力量的綜合較量。
俄烏戰爭中,每一次“鳳凰幽靈”無人機的出擊,每一枚“縞瑪瑙”超音速巡航導彈的發射,後面是晶片製造、電子作業系統、電腦超算、衛星導航、雷達跟蹤、光學感應、軟體集成等多方面技術的PK。
如果不從底層邏輯來理性探討,僅僅逞口舌之快是看不到真相的。
01
看不到的“根”力量
俄烏戰爭剛一開打,有三件事值得思考:
第1件事:甲骨文Oracle用3個小時“遮罩”了俄羅斯的所有用戶,甲骨文擁有全球最大的關係型數據庫,佔據俄市場半壁江山。
第2件事:全球統一金融結算系統SWIFT系統將俄羅斯許多銀行從中移除,在金融上切斷俄羅斯對外貿易。
第3件事:SpaceX創辦人馬斯克宣稱啟動“星鏈”在烏克蘭的服務系統,烏克蘭可以通過“星鏈”衛星連接上因軍事行動而被中斷的互聯網。
這三件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根”力量展示。
資料庫是互聯網技術的“根”,SWIFT是金融系統的“根”,星鏈是通信系統的“根”。
在和平發展的時代,這些根被埋藏在“全球化”表像下,被包裹在城市的繁華夜色裡。但一旦出現戰爭情況:“根”的力量展露無遺。
從俄烏之間的這場戰爭,梳理美國的八種“根”力量。
看這些根,是如何影響戰爭的走向。
02
晶片製造:“技術之根”的對抗
先從根技術談起,以最熱門的晶片製造為例。
沒有晶片的現代武器,基本就是一堆廢鐵。
擁有高精晶片的武器,越是在戰爭中處於金字塔尖。
美國的“彈簧刀300”,電子系統集成化程度很高,使用了精密晶片和電容原件。
俄羅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Kh-47M2 Kinzhal),同樣也密佈微電子電路及超算晶片操控。
如果最後失去了精尖晶片的支援,戰爭怎麼打?
誰是晶片技術之根,大多數人看到的只是幾家明星晶片企業,例如三星、台積電等。
美國的晶片企業有多少?包括英特爾、高通、博通、microchip、霍尼韋爾、IM Flash、IXYS、Skyworks、TowerJazz。還有Vishay、TSI、Skorpios、X-FAB、TowerJazz、TI、Kokomo、MACOM、Elmos、Skywater、Sanken、NXP等。
就算台積電這樣TOP1的全球晶片製造龍頭,基礎材料來自於美國AMAT、LAM公司,同樣操控於美國之手。
這也是中國科技企業在俄烏戰爭如此謹慎小心的原因,這是真正的現實困境,不是由鍵盤俠能夠改變的。
若沒有高能晶片補給,武器不過是移動的標靶,俄羅斯晶片一旦消耗太多,沒有根的支撐,戰爭越打到後面越被動。
所以晶片技術,一定是需要努力開拓的。
03
作業系統:現代科技的軟體基石
除了硬體基石,軟體基石同樣重要。
而軟體中最核心的技術,那就是作業系統。
每一個硬體後面,總有軟體代碼在後面支撐。
沒有優秀的軟體系統,再好的肉體也沒有靈魂。
以手機作業系統為例。美國的Android與蘋果的IOS系統,構成了現代手機應用平臺的兩大基石,它連接著整個代碼和資料終端。
優秀的作業系統可以讓軟體流暢的運行,流暢運行的軟體可以讓硬體多出1秒的打擊時間,這1秒的時間可能就決定某次戰術的成敗。
為什麼俄羅斯戰士的手機,在戰場上成為被對手定位的可怕機器,而烏克蘭的手機則是一個特別好用的分散式通信終端?這後面就是作業系統和各種軟體在共同作用,俄羅斯有些高級將領被清除,正是因為有AI軟體和計算終端協作完成。
作業系統的落後,軟體體系的缺乏,可謂錐心之痛。
當然,俄羅斯也有自己的極光Aurora OS 移動作業系統。
可誰又知道AuroraOS移動作業系統基於開源 Sailfish OS。Sailfish OS是哪裡的?它是俄羅斯此次的對手之一的芬蘭Jolla公司開發,真是悲哀且荒謬。
因為這裡涉及到另一個根——開源體系。
04
開源體系:構建統一的技術價值觀
毫無疑問,美國又是“開源世界”的中心。
開源軟體最重要的發起者並不是美國人,但這些組織將基金會設在美國,他們仍然將美國視為開源世界的“堡壘”。為什麼呢?
❶美國在二戰後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將資料放在這裡是相對安全的;
❷美國政府必須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行動,不能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❸美國有許多強大的技術公司,這有利於開源技術的實現;
❹美國有數量龐大的優秀程式師,這些人本身就是“開源運動”的參與者;
…………
“開源”難以戰勝,因為“開源”是一個世界系統,大部分人都是建設者,這才是美國的強大之處。
俄羅斯有非常厲害的程式師,但沒有一次真正的“開源運動”,沒有一個強大的“開源項目”,沒有一個全球或者企業自己合作的“開源系統”。
開源體系設定了一個世界觀,全世界的技術員都來這裡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
不僅僅是技術的力量,它還在心靈上統一了技術員的價值觀。
它像巨人播下的種子,發芽開花結果,最後長成參天大樹。
嚴絲合縫,易守難攻。
而這背後,又是現代文明之根的力量。
05
文明之根:現代文明積累的百年底蘊
為什麼美國的開源專案能夠一呼百應,這也不完全是技術實力。
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這是近代以來國際對英文文明繼承權的認可。
這是文明積累的根力量,旦夕之間難以改變。
客觀回溯一下現代史上的技術之“根”,大部分都由歐美科學家接力而成,這些天才專注于科學世界,以無與倫比的智慧,將人類文明拓展到一個新高度。
歐洲數代積累,才催生了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巨匠。
近代科學的百年沉澱,才有了黃金時代的量子力學群星。
牛頓定律、電磁力學、薛定諤方程、香農定律、馮諾依曼架構這些根中的“根”,永遠是人類文明的前進之源。
技術誕生了文明,而世界性的開源社區,基本上都由英文在主導。
至少目前其它語言還做不到。這是現代文明的百年積累。
其實也不僅僅只是技術文明,包括人文哲學同樣如此。
康得、黑格爾、馬克思、尼采、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洛克、培根、斯賓塞、休漠等等。
雖然俄羅斯也出現了一些偉大人物,但俄語在現代已經被邊緣化了。
這種現代文明之根,還延伸出了以下更多的根。
06
認知之根:站在全球的道德高點
因為有了文明之根,所以就能站在道德的高點上。
這與中國唐代有相似之處,四夷之內無論對錯,王師都可以問責。
他什麼都是對的,你什麼都可能是錯的。
在認知作戰上,俄羅斯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沒有話語權,世界很難聽到俄羅斯發出的聲音。
沒有強媒體,幾乎看不到俄羅斯有說得上話的公共媒體。
沒有社交性,除了中文互聯網,世界性的互聯網只聽到澤連斯基的演講。
布查事件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案例,真相尚未調查,全世界已經群情洶湧問責俄羅斯。這樣的認知作戰實在太可怕,今天美國能夠組建40國盟軍與它握有話語權息息相關。
這也是為什麼俄烏戰爭發生後,美國在2月24日宣佈切斷俄羅斯高科技產品進口,包括晶片、電腦、電信設備、加密安全設備、鐳射和感測器。2月25日,台積電馬上跟進停止供貨給俄羅斯,隨後韓國和日本也開始共同制裁。
這一點也值得我們思考,中國在國際上有發聲的管道嗎?
你在國內再怎麼罵CNN和BBC,可人家在關鍵時刻就是能引領世界聲音,我們的媒體呢?不能只在國內當地頭蛇,更要建立世界性權威,這對國家才有意義。
這一次印度的阿納布·戈斯瓦米,就發出了強有力的聲音。
在認知層面的作戰,俄羅斯很弱。而我們也要思考,否則面臨同樣困境。
因為站在道德高點,又延伸出以下之根。
07
智慧之根:全球優秀人才收割機
文明之根,說到底是人才創造的。
誰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這樣的國家才有希望。
誰的戰隊更具智慧,誰才會贏得最後勝利。
最終,仍然是人才之爭。
以英國的QS排名為例,美國依然穩坐榜首,排名前三的學校全都來自於美國,分別是MIT、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在QS今年前200的排名中,一共有46所美國大學上榜,其中5所進入前10,29所進入QS排名TOP100。
而這次俄烏戰爭中,俄羅斯3月移民超388萬人,民眾稱等局勢好轉再回!
再舉一個例子,乙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這位來自俄羅斯的優秀年青才俊,最終紮根於美加世界,這次就表態支持烏克蘭。
如果這樣的優秀人物都往歐美世界走,那俄羅斯未來讓人擔憂。
失去了最優秀的人才,那就失去了競爭的根本。
08
法律之根:長臂管制中的程式正義
文化之根,已是過往。
人才之爭,其中最重要的是讓人才擁有安全感。
所以,如何保證當權者不破壞規則,便涉及到法律之根。
制定嚴密的法規行為來約束當權者,才能保證自己立于文明高地。
只有讓更多人相信正義,相信法律存在的力量,才能擁有說服世界的邏輯。此次俄烏戰爭中,美國想方設法地針對俄羅斯,但仍然是需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行動。
不能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此次聯合國五常一票否決權被限制,美國表態支持。
這一舉動美國不可能沒有在其中攪渾水,但即便如此,美國也不可能直接去廢除一票否決權,依然需要在聯合國的規則內進行。
            
美國在實施國際法中經常談到“長臂管制”,是要遵循自己的法律。
如果沒有了程序正義,那麼文明將面臨巨大災難。
09
經濟之根:SWIFT的金融威力
沒有經濟的支撐,別說打仗,吃飽肚子都難。
先不說全球經濟的供應鏈,它的主體還是掌握在歐美世界。
可以舉一個更具體的例子——SWIFT支付體系,便掌控在美國手中。
1977年SWIFT發佈,當年全世界就擁有會員國150多個,會員銀行5000多家,日處理SWIFT電訊300萬筆,高峰達330萬筆。現在日處理的金融電訊達到了三千多萬條,資金以萬億美元計算。
今天,幾乎所有金融機構都接入SWIFT平臺,SWIFT為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0多家銀行、證券機構、企業與客戶提供交易服務。
而現在運行在SWIFT平臺上的主要貨��是美元,美國可以通過截獲交易資金來控制SWIFT交易。
           
所以,當俄烏戰爭爆發時,美國一聲令下,就可以將俄羅斯銀行踢出SWIFT。
當美國扔下這枚金融核彈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時,俄羅斯儼然成為了一座金融孤島。
因為支付體系被切斷,便再無法與世界進行貿易。
所以這也能夠理解,為什麼其他國家在美國指揮下紛紛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
幾乎所有國家的經濟命脈都掌控在美國手中,難道哪個國家願意閉關鎖國,成為金融孤島?
這也是需要去思考的一大難題。
目前在SWIFT系統之中,如果想要擺脫經濟的控制,必須重構一張支付網路。
結語
透過俄烏戰爭
要構建自己的“根”力量
當俄烏戰爭剛剛打響時,不少人認為,俄羅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拿下烏克蘭。
甚至於有人說出了1小時22分佔領基輔的“神話”。
然而當戰爭長線拉長後,俄烏戰爭背後,是美國打響的一場“根”的戰爭。
技術之根、開源之根、經濟之根、法律之根、文明之根……
這哪裡是軍事的對抗,最終是“根”的較量。
簡單的敲擊鍵盤宣洩情緒是無能的顯示,戰爭的背後是什麼:
全球任何一架第五代戰機,都有數十萬行代碼;
任何一枚制導導彈,最終都由各種軟體在控制;
每一枚IC晶片背後,是全球頂尖人才的智慧;
……
現代戰爭,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鍵盤上。
當然,此鍵盤非彼鍵盤。
透過俄烏戰爭,必須時刻警惕:該如何構建屬於自己的“根”?
成為更強的“根”的國度,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要擁有更多“根”。
這決不是靠嘴炮或者軍事可以戰勝的,靠的是什麼呢?
一個智慧民族,一定會知道答案。
如果不知道,那你得反思一下。
0 notes
sinoeurovoices · 1 month
Text
北京在「產能過剩」問題上「倒打一耙」?
習近平訪歐時歐盟的重大關切之一就是中國產能過剩,在愛麗舍宮,面對法國總統馬克龍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習近平明確回答:“中國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人民日報周日的評論甚至直指西方國家“炒作”。 然而這個問題在西方國家眼中是嚴重存在的。4月份,美國財長耶倫訪問北京時提出了同樣的問題。她那一次訪華的重點是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清潔能源產品產能過剩的問題,與中國政府溝通,這些問題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生產商構成了威脅。 美國警告中國以電動汽車、鋰電池、以及太陽能光板為代表的“新三樣”正在廉價傾銷世界,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希望中國政府能夠採取措施解決內需低迷,通過提升本國消費來振興經濟。李強總理會晤了耶倫,但中國政府並未認真對待她提出的產能過剩問題。 人民日報5月12日發表題為“炒作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用意何在?”,譴責“美國極力渲染所謂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論調,引發一些國家…
Tumblr media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harvardwang · 3 months
Text
歷年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榮譽榜
榮譽榜
2021/03/12
歷年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112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李友賢 陳冠廷 吳悅恩 紀琪云 湯育銘 廖子軒 金智勇
李悦恩 陳芮蓁 鄭楚玄 吳怡儒 陳冠典 林政閔 郭彥呈
林昕穎 柯博壬 樊洪範 王 曦 陳紜璽 金祺昌 彭吉民
112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吳峻安 陳威仁 吳舜齊 歐乃瑄 何凡宜 賴冠勳 唐聖傑 
張   傑 李沐澤 張安志 張哲源 黃曉祺 鄔翎民 鄭淞元
黃建智 陳俊儒 林秉緯 董翊河 賴柏安 黃勖堯 叢浩日
黃維貞 莊妤薇 童威凱 宋家興 黃苡寧 呂俊諺 王   敬
陳奕丞
112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曾傑興 陳飛馹 洪笥宸 黃薏珊 黃柏豪 王聖燁
廖柏銜 蔡怡安 黃博裕 郭裴珞 潘家偉 李 韡
112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吳建鋕 鄭乃豪 吳奕翰 李峰綸 呂孟修 柳理鈞
鄭衣涵 彭盈瑾 吳姿樺 蘇榆傑 林宏宇 邱 頎 
陳加寶 黃盈樺 許秉毅 黃祥銘 柯秉志 蔣鈞傑
謝印荃 蔡佳佑 施健安 顏毅祺
111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劉耀文 李光燡 鄭名登 張謝仁傑 臧紹棠 藍囿竣
陶子天 卜 野 蔡沛全 屈恩霆  戴維彥 黎丞軒
陳坤華 陳宇祺 莊凱傑 劉柏裕  張宸瑄 林子軒
應德樫 吳玟玟 陳莞昀 許家洋  王彥翰 董昀澍
秦詡洋 蔡國禎 蕭瑋呈
111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蔡承展    王邦宇   李明穎    王哲明   陸泓瀚    陳冠元
薛雅琪    黃維慈   楊鈞皓    蘇柏鴻   翁定謙    張澄明
紀明輝    劉家綺   陳昭穎    林佩諠   謝明翰    潘品瑜
呂信宏
111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吳雨修 陳彥旭 王柏騰 王靖元 龔俊霖 高家維
陳麒元 劉朝瑞 邱毓媜 高瑜懃 郭紋均
110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兆群 陳孟唐 楊智凱 蔡欣哲 陳冠宇 蕭可豪
葉建邑 黃彥欽 陳奕岑 傅振宣 陳志瑜 林儀靜
林俋帆 廖懿德 陳明穎 陳平宏 林宇晏 金莒譯
鄭貫良 曾榮威 林佳虹
​110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黃子駿  高平羲  李順意  林禹丞  林義昇  蘇善豪  劉永上  賴映璿
楊展銓  涂珮甄  王昱翔  汪筳逸  李香霖  方立文  呂子聖  蔡金洧
鄭學禮  張登壹  洪子晴  羅加舜  金知永  陳冠瑜  黃怡瑄  劉姿瑩
劉子琳  李挺瑋  劉文揚
​110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本次測驗因疫情取消。
 
110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銘堯  曾冠銘  胡峻瑋  蘇文芯  林濬承  許慶成  姚羽珊  楊智凱
侯書堯  廖英順  李毓寧  賴政穎  王鈺馨  黃子庭  賴秉程  詹興瑋
慕    丞  林彣珊  鍾采君  劉峻廷  邱晉偉  張皓翔  余   崢  陳宗慶
孫    靚
 
109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朱峻葳  黃紹輔  謝添旺  朱正育  張廣澄  楊秉鈞  林澔暐  高伯宗
連泓安  顏筱甄  蔡淙和  黃伯凱
 
 
109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王律翔  馬碩澤  秦得仁  鄭琰勳  徐允恩  許碩軒  涂修銓  曾宇質
蔡翔宇  王順漢  蔡朝景  陳昱言  陳建智  蕭丞恩  郭宜雯  洪脩益
紀以謙  郭博彥  洪閔德  朱芳琪  呂偉豪  王啟哲  康翠芳  劉沛禎
蕭仕揚  
109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鄞嘉慧  曹    彤  吳祐緯  林宥宗  何勝揚  黃靖翔  陳威宇  石光仁
潘千瑞  余柏樟  沈芳妤  王昱筌  游家慶  沈琮德  沈得桓  曾丞佑
劉彥輝  龔世宇  林彥均  郭偉達  呂學杰  林昆毅  蘇聖欽  陳    翰
109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本次測驗因疫情取消。
108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洪郁雯   李   吉  林安蕎  張家偉  陳立朋  吳東翰  姚冠名  郭學頤
陳昫耘  顏情晴  陳均軒  簡呈宇  楊翊愷
108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許至賦  曹家豪  吳哲瑋   黃信鈞  陳道賢  楊智雄  陳冠恩  劉奕頡
黃熙宇  洪佳琦  張博堯   陳冠丞  楊政達  葉重宏  吳宛蓉  陳柏霖
張宇鈞  胡榮發  楊崇杰   顏碩慧  蔡承叡  黃昶豪  許釗華  陳致恩
陳語謙
 
 
 
108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怡馨  林佩璇  曾玟靜  李    明  戚瑋宣  徐廣圻  陳以諾  孫暐翔 
 
楊沛珍  鄭為遠  張朝復  涂易瑜  吳旻憲  洪榮佑  馮郁軒  吳佩芸 
 
陳琇瑩  翁浥迪  蔡定志  陳彥均  葉志鵬  許心茹
 
 
 
108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喬䒩薷  陳子博  孔繁軒  楊旻桓  李名仁  歐嘉玲  陳奕鴻  黃臣延
 
盧至恒  馬菀嚀  許䟫源  龔士翔  劉宏倫
 
 
 
107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吳晴杰 陳家馨 劉仲傑 林政廷 李孟霖 陳銘仁
 
 
 
 107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廖振超  江欣學  潘祥漢  洪正霖  張豪中  陳民旻  陳弈叡  葉原銘
 
鄭亘庭  葉祐廷  葉信旻  曾多郁  鄭凱軒  陸宜宗  陳冠璿  張寶智
 
江佳臻  楊曜宇  趙國程
 
 
 
107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邱瑜惠  許郁培  陳翰星  陳昱先  莊蕙羽  曾宇鞍  張睿宏  陳靜儀
 
周琬絨  吳協益  王相智  許瑋庭  邱子倫  閆景宇  吳宗憲  莊爾修
 
 
 
 107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宏洋  王宗政  曾詩忠  郭沂道  范廣玉  郭阜達  黃 笙  游竣凱
 
林群翔  林谷翰  汪宗宇  王竣薰  黃煜超  賴仁傑  李俊廷  黃赫立
 
陳柏皓  蘇泓文  林祥億  呂柏樺  吳錫安  李孟霖  林資堯  蘇美娟
 
吳宗翰  沈丞潁  戴岳軒  張家瑋  黃孝瑞  范家銘  沈文彬  廖尉翔
 
黃炫縢  曾詠鈞  陳妙盈  李庭瑜  梁秉辰  葉馨憶  辛萬億  陳維萱
 
許志豪  張閎涵  詹皓閔  吳連恩  洪綺郁
 
 
 
106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許詠媛  蔡政宏  林峻民  許秦維  林駿吉  趙瀚恩  張皓翔  張晏碩
 
李珮瑜  王 騰  張睿鈞  李聖昱  張文憲  范乃歡  蔡博文  洪嘉揚
 
曾威榮  陳政廷
 
 
 
106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柏翔  王翊名  孫朝義  王泓逸  許文豪  龔世豐  葉宗憲
 
 
 
106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黃彥文 邱光輝  林羿羚  馬瑞遠  傅志豪  劉耘辛  陳政廷  朱冠溱
 
王奕云  邱胤文  陳彥均  徐 旻  葉品樂  童銘澄  林瑞紘  林佳泓
 
林胤名  沈立翔  陳盈佐  王崇任  方建宏  朱 昱  馬崇恩  施振宇
 
田宗翰  吳承翰  賴昱傑  林承緯  黃至煒  簡舒苗  吳佳霖  黃幸星
 
吳珮瑗  魏郁庭  蘇育萱  王映庭  黃致捷  許秉閎  粘銘翔  巫嘉瑋
 
莊逸椽  鄭哲誠  鄭崴鴻  邱亭芝  曹廷筠  郭柏賢  施奕如  廖柏彰
 
毛漢瑜  許明理  蔡承杰  孫大程 
 
 
 
106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黃基軒  江重毅  鐘承志  許雅如  林伯翰  吳仲軒  王家偉  張家瑜
 
藍家盛  黃祺翔  蔡孟欣  林于暄  楊婷儒  林煒翔  戴俊丞  袁乙天
 
陳厚凱  詹前奕  黃耀德  吳宜興
 
 
 
105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張雅嵐  謝翔任  連育瑩  蘇冠綸  宋亞翰  吳清元  楊子毅  陳威仲
 
謝晉銘  陳奕儒  邱欣灝  陳柏文  羅 穎  黃奕姉  劉曉青  陳宣余
 
 
 
105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柏宏  洪翊庭  楊卓翰  陶玉龍  黃馨億  張耿豪  陳裕翔  欒又鈞
 
劉昊融
 
 
 
105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施自雄  蘇群閎  蔡瑞洋  張紹敏  楊佳銘  曾泰航  高舜業  吳中博
 
甘龍諭  褚原鑌  彭有國
 
 
 
105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馬亞聖  黃湣傑  許鼎宗  陳昱中  陳祈維  陳奕睿  賴立凱  王玉萱
 
李靖群  蔡雨諦  郭丞恩  賴啟堯  呂昭諭  洪振華  賴澔興  郭家豪
 
林志華  洪敬翔  邱元昱  李翊甄  陳柏奕  陳琬菁  蔡岱庭
 
 
 
104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黃昱維  溫宇晴  柯昂里  楊涵媜  溫威霖  林明正  芮佩霖  彭如軒
 
林雅婷  蔡佳頴  黃文孝  林顯隆  葛瑞翔  劉珮芬  張嘉琳  黃崑育
 
周明翰  鄭素惠  林奕豐  林文琦  廖芝瑩  黃冠惟  曾彥鈞  許瑋麟
 
劉家豪  林昭年  楊松儒  戴瑋儒  廖庭雅  陳柏宇  郭家愷  林勇吉
 
 
 
104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曾慶峰  李尚儒
 
 
 
104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松杰  蔡銘全  吳育恩  宋政杰  劉博華  許珮瑤  賴俊丞  謝柏軒
 
郭明駒  劉心瑀  古偉寧  林宴週  阮皇宗
 
 
 
104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梁騰皓  賴均和  鄧紹彬  行淑絹  李健為  陳泰睿  魏文志  林威丞
 
杜恩瑜  陳昱辰  鐵翔雲  倪昇暉  張嘉棋  林茂聯  江 盈  謝政良
 
黃德倫  劉宗諺  詹欣怡  楊宗岳  簡得晉  蕭翔懌  李常榮  曾宇浩
 
藍晨愷  郭寧佑  洪浩竣  林子正  高志忠
 
 
 
103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洪紹航  徐志穎  郭晉愷  張仕翰  凃松騏  曾文衡  鄭智文  鄧琨憲
 
曾善群  楊鎧溥  方冠融  洪琮恩  陳雅俐  林慧華  游林鴻  盧文傑
 
蔡有倫  聶秀軒  駱俊明  劉暉弘  殷裕翔  陳泓銘  賴孟輝  林俞錞
 
陳畇廷  黃子容  彭繼威  吳東橋  康路恩  林燿志  張文成  黃欣婷
 
黃文駿  張 庭  簡佑任  彭家慶  張 皓  鄭任硯  楊建隆  劉家宏
 
林逸嘉  蘇泊僑  蘇盈瑛  曾子樵  陳履安  高偉智  莊承翰  吳榮三
 
 
 
 103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許國威  陳俊傑  吳聯成  黃登羣  夏暘竣  羅凱俊  陳佳歡  楊承儒
 
顏宏旭  林哲弘  曹雁棋  黃郁茵  曾姿儀  王雅瑜  廖 罡  張修振
 
陳韋智  鍾裕臣  林維麒  邱彥翔  李明軒  趙立紘  蔡曉蓉  張韶邠
 
 
 
 103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李廷恩  王俊皓  劉向森  戴憶芳  劉承惠  蔡文鐘  薛湘樺  許智勇
 
關百亨  張立杰  陳俊宏  林奇陽  卓明峰  王建豐  方正揚  簡顯蘊
 
魏均婷  吳佳宜  許家霖  陳逢駿  曾勇程  楊瀚昇  郭仲鈞  霍中璟
 
李宜庭  蔡東軒  陳宏明  賴昱中  江宇奇  林凱俐  吳佑財  饒旻晉
 
張桓碩  張丹齡  黃俊嘉  盧國光  楊世華  林靖勳  張簡久揚
 
 
 
 103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陳冠宇  余慧倫  林子均  吳紫綺  黃安源  蔡怡倩  楊韻潔  謝宗儒
 
徐仲維  黃鈺荃  王怡靜  周昱伶  蕭敬詒  蘇鈺涵  張峪稱  黃仁遠
 
呂俊麟  胡家齊  王銓朗  陳坤新  鄭慧賢  林旻佐  范弘軒  陳亞權
 
洪碩謙  王振豪  何紀宏  鞠慧航  簡荐普  許有勝  胡維岑  蔡易樺
 
 
 
103年第一次河海人員特考通過名單 
 
陳思樺  黃子寧  林家暉  辛金山  陳仁玉  周心如  林宗賢  施睦庭 
 
 
 
102年度第四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楊偉民  李政德  張家瑜  劉育菖  陳昶廷  詹智丞  張婷茹  劉鈞瑋
 
莊清彥  李珊銘  涂世達  陳翊瑋  龔 恆  王玉婷  陳志杰  葉玳鑛
 
陳明宏  鐘郁甯  劉羿成  王煇荃  葉艾棋 
 
 
 
102年度第三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千又  陳子循  趙炳荃  周東穎  呂伯樂  王重隆  張家銘  彭姿凱
 
孫境佑  胡家芸  陳端容  林宗賢  曾琬茹  蔡能玄  林芯羽  駱昱如
 
梁益齊  鄭家茹  黃建舜  林沛儒  駱文斌  施睦庭
 
 
 
102年度第二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林宏豪  王新一  戴怡琳  何明得  陳宗彥  蘇柏諺  邱郁茹  林冠志
 
唐涫鐄  柳建廷  朱至祥  張煐慰  莊惠閔  陶孝慈  蕭松鍇  許世昊
 
陳保丞  郭永杰  伍紋萱  詹雅棋  楊雙安  江佩玲  朱威銘  蔡舜文
 
陳    清
 
 
 
102年第二次河海人員特考通過名單 
 
李    芳  王立偉  張煐慰  童思叡  林柏伸  林永惟  邱睿騫  林晉宏
 
陳冠廷  楊雙安  呂昱賢  芮偉霖  陳長宏  林皓群 
 
 
 
102年度第一次交通部航海人員測驗通過名單 
 
謝傑宇  陳俊宏  鍾智堯  葉益成  郭盈萱
 
 
 
102年考選部第一次河海人員特考通過名單 
 
洪海洲  蔡宗勇  林甫育  李妍萱  劉晉平  陳伯齊  楊德正  林忻怡
 
許曉佩  陳央傑  潘逸妍  李昱錡  陳羿君  吳岱鴻  黃家聲  賴信銓
 
林龍全  楊博鈞  林易昌  羅煥昇  榮志豪  劉政杰  黃賓弘  黃冠中
 
林志諺  簡政躍  黃揚庭  柳亭玲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 網頁設計 DESIGNGOGO
0 notes
sassy324 · 3 months
Text
論正義的聲音(23):
2024年3月8日,猶太思想家海姆布雷塞斯教授的精彩言論:「我們想要的不僅僅是停火然後再次爆發。我們希望猶太復國主義計畫結束。我們想要一個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共同生活的新巴勒斯坦就像他們以前住在安達盧西亞和奧斯曼帝國一樣!”
2024年3月8日,歐盟代表何塞普·博雷爾:“西方霸權時代已經結束”
2024年3月8日,諾曼芬克爾斯坦教授:「拜登總統把加薩種族滅絕變成了自己的拍照機會。烏蘇拉馮德萊恩,種族滅絕女士,或者我更喜歡稱她為納粹公主,正試圖洗清自己的罪名……她是一個真正的戰犯。”
2024年3月9日,這是他們的政策 *美國總統候選人* *獨立小甘迺迪接受電視訪問:* 1.美國是伊斯蘭國的創立者 2.我們在全世界有800個軍事基地,我們是世界所有戰爭的主要原因,中國只有3個軍事基地,俄羅斯也有。 3.自 2001 年以來,我們在戰爭上花費了超過 8 兆美元 4.共和黨和民主黨是戰爭政黨。 5.我們是摧毀伊拉克和利比亞的人。 6.我們使至少 200 萬敘利亞人流離失所,逃往歐洲,我們在那裡製造了一場人口危機。 7.我們是兩次阻止澤倫斯基總統與俄羅斯簽署和平條約的人。 8.我們對北約東擴負有責任,普丁總統對北約東擴的擔憂是正確的。
2024年3月9日,馬來西亞要求廢除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特別是在“涉及種族滅絕等大規模暴行罪行的情況下”.
2024年3月9日,哈馬斯不是恐怖組織,而是抵抗組織,我們堅定支持他們,並與領導人保持持續溝通.
2024年3月9日,哈馬斯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 我們正在接近達成協議,停止與以色列的戰爭。我們呼籲我們的阿拉伯兄弟重建加薩地帶。我們向你們保證,我們將堅定不移,直到我們的土地解放。
2024年3月9日,歐盟、加拿大和瑞典宣布歸還向加薩近東救濟工程處轉移的資金。
2024年3月9日,新芬黨愛爾蘭參議員林恩·博伊蘭:“當我看到孩子們被炸成碎片時,我的血液沸騰了……以色列是一個為所欲為的流氓國家!”
2024年3月9日,“以色列正在展示三K黨的價值觀。加薩正在發生的是大規模私刑。” 美國前大使查斯·弗里曼。
2024年3月8日,猶太人不是猶太復國主義者,猶太復國主義者也不是猶太人。猶太人就是猶太人,不是猶太復國主義者。猶太復國主義者不是猶太人。
2024年3月8日,勞倫斯‧威爾克森上校:我從來、從來、從來都不相信以色列的數字。我在政府工作太久了,不知道以色列人是明顯的騙子,無論是在他們的情報界,當然還是在他們的宣傳界,還有他們的領導階層。他們是頑固的騙子。
2024年3月8日,智利總統呼籲將「與以色列罪行共謀」的公司排除在國際活動之外.
2024年3月13日,英國歌手夏洛特·丘奇(Charlotte Church) 的肺腑之言:「我不在乎自己是否被貼上反猶太主義者的標籤。我相信捍衛#فلسطين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精神使命,我只希望成為這場鬥爭的一部分。”
2024年3月13日,諾姆·喬姆斯基駁斥了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土地擁有「歷史權利」的說法.
( 加拿大司馬田2024.3. 谷歌翻譯fb:Markss Tang)
0 notes
easylingoesdotcom · 4 months
Text
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兩週年,義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主持七國集團會議,當天她也將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舉行兩次會議。 與近幾個月訪問這座城市的其他領導人一樣,總理昨天晚上抵達波蘭熱舒夫機場,並連夜從波蘭邊境乘火車前往。 出席基輔會議的還有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比利時首相兼歐盟輪值主席亞歷山大·德克羅以及與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 他們同總理搭乘同班火車抵達基輔。
Source: Meloni a Kiev per presiedere il G7 nell’anniversario dell’invasione russa La presidente del Consiglio, Giorgia Meloni, è arrivata a Kiev per presiedere la riunione del G7 dalla capitale dell’Ucraina a due anni esatti dall’invasione del paese da parte delle forze russe e in giornata avrà anche due incontri con il presidente ucraino, Volodymyr Zelensky. La premier, come gli altri leader che…
View On WordPress
0 notes
lizaixu2202 · 5 months
Text
「論文門」「學歷門」案風波----學術不端屢遭披露
「論文門」「學歷門」案風波----學術不端屢遭披露 民國67年(1978年),蔡英文好不容易本科畢業,本以為從此可以告別考試,沒想到蔡潔生又包辦了一回,要求她漂洋過海到美國讀研,繼續攻讀法學碩士。 當時,高昂的海外留學費用,讓眾多優秀學子望而卻步,然而,這一切,對於蔡英文的「巨富」家庭都是小菜一碟。 別人都在愁著畢業後的生計,蔡英文已經在對去美國還是歐洲挑挑揀揀。 在當時蔡潔生所處的圈子裏,孩子的教育和學歷是炫耀的資本,雖然蔡英文很不情願,但當時已經是「司法院」院長的戴炎輝連康奈爾大學的推薦信都給她準備好了,她不得不從。 至此,她既是陳水扁的臺大同系學妹,又是李登輝的康奈爾校友。 這裏還要快速科普一下美國的司法教育體系,美國的大學本科是沒有法律專業的,要想學法律做律師,就要在讀完其他專業的本科之後通過LSAT考試,念完三年JD(Juris Doctor)再考律師執照,難度非常大。 而針對海外已經有了基礎法學教育的學生,美國大學裏還有一種LLM(Master of Law)課程,只需要有託福成績,讀一年就能拿到碩士學位,但由於LLM大多是學校的創收專案,含金量遠遠不及JD,因此早期美國律所很少會錄用LLM的學生,即使用了,薪水比起JD來也少很多。 蔡潔生對這些當然是一竅不通,以為只要是康奈爾畢業出來都差不多,但蔡英文討厭讀書,當然選擇LLM課程,而且為了不寫論文,特意選了傳統法方向,只要湊夠學分就能畢業,可是即便這樣,蔡英文上起學來依然非常費勁,為期一年的LLM課程,居然連學分都沒修滿。 為了補足學分拿到學位,蔡英文不得不重新複讀了一年,最後才順利畢業,如此丟人的事情蔡同學當然諱莫如深,於是她在自傳裏面,針對這多出來的一年,對外的說法又變成考美國律師執照了。據外界傳聞,她的碩士論文也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拼湊完成。 正所謂一個謊言需要一百個謊言來圓,事實的真相是,蔡英文連續6年參加了美國律師執照考試,卻都沒有考上,以下這張是在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上面清晰顯示蔡英文的執照一直到1987年才最終拿到,蔡同學可真是謊話連篇。
◎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 蔡英文康奈爾複讀畢業之後,蔡潔生才終於搞清楚這個碩士有多大水分,他非常生氣,要求蔡英文繼續讀書,必須拿一個像樣的學位回來。 後來,蔡英文又被迫踏上了讀博之路。能讓考中學都困難的學渣女兒一路水到碩士學歷,蔡家當然有辦法幫助蔡英文「免學升博」。 根據蔡英文自己公開的履歷介紹,她自民國71年(1982年)起就讀於著名的倫敦政經學院,兩年後即在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大法學學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28歲回到臺灣,成為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而後又任東吳大學法律系任副教授、教授,然後又轉回臺灣政大出任國貿系教授,並受聘為臺經濟部門國際經濟組織首席法律顧問。 乍一看,蔡英文學歷「十分漂亮」。但從以上種種學習經歷來看,實則與網路上的「學霸才女」美譽大相徑庭。 民國73年(1984年)蔡英文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而後得以進入大學任教,後又轉戰政壇,一路高升,最終在民國105年(2016年)當選臺灣總統。也是在民國105年(2016年),有人舉報蔡英文學術、學歷造假,然而卻不了了之。風過留聲,雁過留痕。時隔3年後的民國108年(2019年),關於蔡英文學術上的不端行為再次被媒體披露,其博士論文造假話題開始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島內質疑聲不斷升高。 據網路公開資料,有律師指出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數篇論文作者介紹為「博士」,然而蔡於民國73年(1984年)才畢業,還未畢業就已寫完副教授升等論文。為一探虛實,該律師還派曾派人去圖書館閱覽蔡英文的數篇副教授升等論文,但收錄該期刊論文的《政大法學評論》已無影蹤。據稱,蔡英文在民國72年(1983年)6月《國際貿易中國內市場之保護-GATT第十九條》以及同年12月《國際貿易法數原則在經濟結構轉型及蕭條期之運用及演變》等2篇論文的引用部分「作者介紹」中,卻寫著「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但諷刺的是倫敦政經學院提供的畢業證書影本,蔡英文卻是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才畢業。對此,有人在網路論壇發文諷刺,「是的,蔡英文還沒畢業,就寫完了她的副教授升等論文併發表,真神人也!」 事出反常,這裏有必要提起事件發展中的幾個關時間點和關鍵性人物,以釋疑雲。 此前蔡英文在蔡潔生的安排下認了一個乾媽,名叫辜嚴倬雲,辜嚴倬雲是辜振甫的老婆,當時掌管著臺灣婦聯會,婦聯會是宋美齡創辦的女人幫,裏面全是國民黨高官的女眷。 這一年辜嚴倬雲幫蔡家行了兩個方便,先是把剛剛在美國念完博士的蔡英文的姐姐蔡英玲安排進了婦聯會,擔任副秘書長,然後給蔡英文批了一筆宋美齡獎學金,把她送去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為了幫助妹妹快速拿到學位,蔡英玲安排蔡英文就讀MPhil課程,通俗來說就是一個碩博連讀,21個月的碩士課程到期後提交一篇論文,如果導師考評覺得不錯可以直接跳入博士階段,學業完成後拿到博士學位,如果沒有通過資格考核也沒關係,最差也可以拿到研究型碩士學位。 以下這張是蔡英文在倫敦政經的學籍表,大家可以看到最下方有一行神奇的備註:
這行小字的意思是,在民國71年(1982年)10月的時候,蔡英文因為經濟困難(financial difficulties)退出了課程(Withdraw from course)。 以蔡家的財力,蔡英文在英國當然不可能經濟困難,很明顯,這是蔡英文的碩士課程結束拿到MPhil學位後,自己不想繼續讀博,於是找了這樣一個理由自己主動退出了,她已經受夠了無休止的讀書考試寫論文的痛苦生活,再也不想受父親擺佈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蔡英文電話不接郵件不回,好像人間蒸發一般,最終還是姐姐蔡英玲和她取得了聯繫,此時的蔡英文已經拿到了去新加坡大學當講師的offer,準備一個人搬去新加坡生活。 蔡潔生知情後非常緊張,發動家人一起勸她回家,他向蔡英文保證不再逼她讀書,並提出可以把她安排進臺灣的大學當教授,蔡英文這才回心轉意。 民國72年(1983年)初,蔡英文回到臺灣,蔡潔生找到馮滬祥幫忙,給政治大學寫了條子,政大在臺灣相當於國民黨黨校,馮滬祥是當時蔣經國的秘書,他的條子自然管用,沒過多久,蔡英文就去政大報道了。(這張委託優先錄用蔡英文的條子現在還能在政大網上查詢到存檔記錄,然而只能看到標題) 可是問題來了,根據臺大規定,要想成為副教授,必須要有博士學歷,可是此前蔡英文不想讀書主動退出了碩博連讀課程,只拿到了碩士學位,連博士資格面試都沒參加,蔡英文能夠立刻被聘為客座副教授,顯然是政大內部動用了手段,幫她篡改了博士履歷。 在此之後,蔡英文頂著假博士的頭銜在政大期刊上發表了幾篇論文,很快又被提升為正教授,升等速度之快,在臺灣教育史上絕對都排得上號。 再往後,蔡英文又以教授身份,通過檢複特批的方式獲得了臺灣的律師證,並沒有參加考試,而當時主管檢複的「考試院」院長,就是第一屆屏東旅北同鄉會的創會成員,幫蔡潔生打下手的同鄉會總幹事伍錦霖。 如果說蔡英文只是老老實實在大學當老師,或許這些背後的交易一輩子也不會有人在乎,怎料多年以後蔡英文稀裏糊塗成了民進黨主席,又當選了臺灣總統,樹大招風,自然就躲不掉被人挖墳的命運。 據公開資料顯示,蔡英文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其博士論文題為《不公平貿易行為與保障行動》,蔡稱該論文在當時獲得了專家教授們很高的讚譽,並稱可以抵得上「一個半博士」。不過,臺灣學者和媒體人對此提出了幾點關鍵的質疑,並經多方調查求證後,直指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特別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臺裔學者林環牆曾前往英國進行了歷時三個月的調查,期間查閱倫敦政經學院相關檔案和���書館資料,訪問和聯絡當事人等,並撰寫了一份報告。 蔡英文涉嫌論文和學歷造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島內網路上一度鬧得沸沸揚揚,我們大體上回顧一下事件發展始末。 早在民國108年(2019年)6月,綠營名嘴曹長青公然在社交媒體上質疑民進黨當局主席蔡英文的博士學位造假。彼時其宣稱蔡英文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博士論文在英國的論文彙集中心憑空消失不見,無法查詢,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表示即使經過多方的努力,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還是無法查詢到。曹長青強調到:尤其重要的是,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在倫敦大學圖書館、以及論文本該出現,本會出現的地方,都沒有出現。而倫敦政經學院此前又有賣學位的先例,因此從種種跡象來看,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和博士學歷,極有可能是假的。 昔日曹長青搬出證據,表示自己認為蔡英文的學歷、論文造假後,蔡英文很快就被推到了輿論的高峰。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出面站隊,林環牆等人公然要求蔡英文做出回應,蔡英文也在一時間遭遇了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 無論大眾如何質疑自己的學歷、博士論文,林環牆等人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利用此事攻擊自己,蔡英文始終都未給大眾一個有力的回應。蔡英文的逃避使得其學歷充斥著種種疑雲。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7日,時任國民黨「立委」陳學聖揭發,蔡英文在大學任教期間應提交的升等論文無故「失蹤」,他懷疑蔡英文當年未經正當程式升等教職。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8日,陳學聖行文臺灣教育部門,要求政大、東吳兩學校提供蔡英文升等論文及專書,結果臺教育主管部門卻稱「有困難,沒辦法提供」。 民國108年(2019年)8月29日,臺大名譽教授賀德芬舉行記者會,發佈由臺裔學者林環牆所寫的「獨立調查報告:蔡英文博士論文與證書的真偽」。賀德芬引述林環牆的報告內容,指林親赴倫敦政經學院的圖書館待了一周,一頁一頁翻6月28日才送進去的論文;論文是新裝訂成冊、黑色封面,應僅是口試用初稿,而非當時為完成博士學位的取得,而必須送交校方圖書館典藏的最後定稿論文。
◎賀德芬 其中,論文遺失6頁,且論文本身的內容有被重新打字過,存有不少英文單字列印錯誤,雖已被論文閱讀者挑出,並用手執筆書寫更正,但沒有經重新打字消除,引發高度嫌疑。 賀德芬說,任何圖書館都找不到蔡英文的論文文本,而倫敦政經學院在民國73年(1984年)同年度畢業的107名學生,除有一人被取消學位,其餘所有的論文作品都可查閱,只有蔡英文論文不在架上。賀德芬質疑,蔡英文現在拿出有關倫敦政經學院的證書或論文都是假的,所以連論文簽名、指導教授都沒有,強調這絕非正常現象;蔡英文只要提出解釋,一切就簡單了,卻拿出荒腔走板的東西。賀德芬指出,「這些證據足以證明她並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更可證明倫敦政經學院與倫敦大學公關部門說謊與試圖掩護蔡英文的欺騙行為」。 賀德芬強調,蔡英文並未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民進黨與島內教育部門都應該啟動調查,追回三十多年的教授薪資。 賀德芬表示,她將對蔡英文辦公室、民進黨中央、「中選會」及「監察院」發出公文,要求蔡英文出示學位證明書,並呼籲政大、東吳、「中選會」出示蔡當年繳交的原始證書影本。若事後證實學歷造假,蔡應該被追繳過去在校園任教所得。 針對上述質疑,蔡英文當局回應稱,倫敦政經學院曾發表聲明確認她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毋庸置疑,她無論任教、任公職,尤其參加選舉那麼多次,都會檢驗她的學歷,並火速出示倫敦政經學院補發的證書與說明文件,上面有鋼印,稱「有鋼印就不可能會是假的」。 即便如此,島內質疑之聲並未消除,還引來了民國108年(2019年)一直緊盯「論文門」不放的媒體人彭文正反嗆,「民國102年(2013年)斯里蘭卡媒體踢爆該國前總統的兒子沒有獲得倫敦政經學院學位,最後倫敦政經學院認錯了。」 民國50年(1961年)出生的彭文正,民國76年(1987年)便在當時僅有的三家電視臺之一的臺視工作,他負笈美國取得威斯康星大學大眾傳播博士學位後,到臺大新聞研究所任教,但民國103年(2014年)起因在《壹電視》主持《政經限時批》,被臺灣高等法院認定兼職時間超過法定八小時上限違法,也引發系所教授反彈,於民國104年(2015年)請辭。 親獨的前民視董事長郭倍宏重用彭文正,彭和妻子李晶玉主持的《政經看民視》直屬董事會,一度是該臺招牌節目。郭倍宏積極推動「獨立公投,正名入聯」,對已取得執政權的蔡英文政府未積極正名制憲多有批評。民國108年(2019年)3月郭倍宏突然被撤換,《政經看民視》也以「主持人三年領走1億元(新台幣,483萬新元)害民視虧損」為由跟著收攤。 後彭文正開設網路節目《政經關不了》,全力調查「蔡同學」的博士論文真偽,前後花了600萬元請律師,並遠赴英國調查真相,該節目的訂閱數超過30萬。 民國108年(2019年)9月,蔡英文對彭文正、賀德芬、林環牆等三位學者以誹謗罪提起刑事訴訟。後因彭文正陪孩子赴美就讀,被臺北地方法院以誹謗官司兩次開庭未到為由通緝。彭文正因此自嘲應不至於像蘇武牧羊長期未歸,但強調一定會對蔡的「論文門」追查到底。 彭文正和林環牆等人一一點出蔡英文民國108年(2019年)補交給倫敦政經學院的論文內容,格式與當年不符,錯字連篇,並指蔡在英國的學生記錄僅到民國71年(1982年)11月,臺當局卻稱蔡於民國73年(1984年)1月通過博士論文,政治大學的教職員服務證明則顯示蔡已於民國72年(1973年)9月任教,且蔡一直無法出示博士證書原件,尤其「教育部」將她早期的大學教授人事檔案封存30多年,列為絕密資訊,更讓外界充滿疑問。 民國108年(2019年)10月14日,臺當局立法機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陳學聖詢問在場48名大學校長「是否相信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為真?」陳學聖更現場「點人頭」,結果僅有6名校長舉手同意,其他人則未表態。 據稱,蔡英文曾經擔任臺灣政大副教授及教授,依規定,她申請到政大工作前必須繳納畢業證書。不過在陳學聖的詢問下,政大校長郭明政並未舉手,為蔡英文的畢業證書背書。 陳學聖更點名郭明政,好奇他「為何沒舉手?」郭明政回應稱自己沒舉手的原因是目前很多事情都還在調查中,不方便表態。 陳學聖再問郭明政,為什麼蔡英文的論文相關資料解禁時間定在民國138年(2049年)12月31日,大家都要長命百歲才能看得到。陳學聖質疑,政大為什麼不能「直球對決」。 陳學聖還表示,蔡英文的「論文門」真是一個「奇案」,並問在座大學校長,「有誰遺失過畢業論文和畢業證書?」結果也沒有任何一位校長舉手。 以上不難看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引發了系列爭議。因真相一直未解,「論文門」議題仍持續引發關注。 民國109年(2020年)1月5日,彭文正再次拋出關鍵性證據,質疑蔡英文學位真實性。 首先,蔡英文與自己指導的學生,竟同一時間畢業。彭文正稱,他為了論文門「上窮碧落下黃泉」,深度訪談、文獻回顧、內容分析等都做過,後來還去了倫敦政經學院,訪了各主要圖書館館員。「我問他們一本找不到的論文可不可能是missing(遺失)?他們斬釘截鐵說不可能,「遺失」跟「找不到」是完全不同的,跟never submit(從未提交)又不同。」 彭文正批臺當局教育部門「自我打臉」,因為若蔡英文民國73年(1984年)是正牌博士,當年拿論文和證書就直接是副教授,根本不須拿中文期刊去升等。 更奇怪的是,根據彭文正獨家掌握到的蔡英文辭職信來推測,蔡竟然和她指導的碩士生林桓同時畢業,這又如何可能?已有校友拿出當年畢業紀念冊作證。 其次,民國96年(2007年)發現可能要「登大位」,狂補後續300頁。彭文正稱,「蔡英文論文的真正故事是:1983年她只寫了前3章的proposal(研究課題和計畫),去參加相應的口試,過了之後才能開始寫博士論文,但是她沒過;2007年蔡英文發現可能要「登大位」、要接受檢驗,開始在2007到2019年補完後面300多頁!」 彭文正表示,蔡英文應該是先有中文期刊再找人翻譯成英文,做成黑皮書,再放回母校,因此會發生種種格式不符、內容亂湊的情況。 最後,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這個餡漏得太明顯。彭文正指出,牛津大學博士徐永泰也再曝新證據,其中一項就是,蔡英文的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徐永泰博士在民國108年(2019年)12月8日提出,英國指導教授是不能擔任學位口試的,蔡英文露餡了。此外,一般論文引用別人文章會有格式,大部分APA(研究論文撰寫格式)都有規定,APA格式第一版是在民國33年(1944年)初版;第二版是在民國63年(1974年);民國72年(1983年)推出第三版;民國83年(1994年)第四版。 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剛好跨越第三版,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寫作時間應該在民國71年(1982年),可能引用第一、第二版本,若是引用第三版本,論文還出現民國83年(1994年)版格式,那就太神奇了。 針對蔡英文告自己誹謗,彭文正說,就算蔡英文悄悄撤告,他告蔡英文的部分也不會撤,「一定讓她完整經歷原告、被告、證人的各種階段!」 民國109年(2020年)9月,賀德芬教授需要調閱蔡英文的相關檔案時,被教育部門以「機密資料,封存至2049年」為由拒絕。於是,賀德芬教授因此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列為「機密資料」。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民國110年(2021年)8月26日開庭審理。賀德芬出庭臺北行政訴訟時,拿出一份教育部門的公文,公文顯示民國73年(1984年)9月,從所謂的倫敦大學LSE博士畢業半年的蔡英文,在「政治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親手填的博士論文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竟與她目前保存在「國家圖書館」的論文題目《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不同。
對此,蔡英文辦公室回應說,蔡英文在政大資格審查表上所填的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是她博士論文的第二部分,而這部分占了365頁論文的237頁(意指為論文之精髓,超過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的總頁數)。 民國108年(2019年)11月28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開「確立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客觀公正之處理原則」公聽會,討論到「總統」蔡英文博士論文。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在會中出示蔡英文給臺灣國家圖書館的400多頁論文影本表示,自己把該論文拿出來「聞香」一下,400頁論文前後看過2次,第1次看只看出100多個錯字,第2次是400多個,只是先列出錯字、格式沒有提,就有444個;因為他的標籤不夠用,所以一頁貼一個顏色,「我的學生沒有被我貼到那麼慘的,一本最多2、30個。」 嚴震生表示,這本國圖下載的論文中間夾了一個蔡英文9月26日的中文說明,說因為國內造成的很多爭議要把它拿出來,說這本論文是「再度公開」,「如果是說原稿遺失了,現在只能提供草稿,我就不會有那麼多批判,但她說是原來的論文,很難讓大家想到這是1個半博士學位的論文。」 嚴震生隨後還列舉了蔡英文論文10大疑點:1、事後加入的1頁中文說明,不應在原始論文內;2、拼字錯誤過多,難被博士論文口試委員會接受;3、頁數編排不應跳過標題頁;4、大小寫前後不一致,5、基本標點符號使用出錯;6、論文邊界不一致,靠左對齊和左右對齊交互使用;7、英文單字斷字未按規則處理;8、不合理使用不同字型;9、美式與英式英語交互使用;10、引述和文獻未按規則處理。 嚴震生還提問到,若一本中文論文,可以同時裏頭並用簡、繁體字嗎?米其林餐廳的菜單,若把法文的「魚」錯拼成poison(毒藥,法文為poisson),可以接受嗎?他也舉例,連今年金馬獎國片《夕霧花園》,因為劇情不符事實(刺青完不能去泡澡),錯失重要獎項;他還指出,出版社有可能出版內容吸引人,但經三校後仍錯字連篇的暢銷書嗎? 嚴震生說,公務員若是送公文有很多手改部分,可以相信它是真的公文嗎?法院有罪判決若有很多錯字,仍具效力嗎?論文若有很高明的論述,但格式不符或相當混亂,學術期刊會刊登嗎?他又指出,「碩博士生論文格式要求原為基本,但有了蔡博士的論文後,將很難再有要求。」 嚴震生還表示,英國博士學位,特別是倫敦政經學院的學位因這事件受到質疑,對其他的學位擁有者不公平。最後嚴問到,國家圖書館為何能夠接受一本問題很多的論文,還在每頁加上浮水印? 公聽會上還邀請到因論文事件被告的媒體人彭文正、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以及教育部、科技部、政大等公務單位負責人,中州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歐崇敬也出席。 對於民進黨批評這場公聽會是私設刑堂的說法,主持公聽會的陳學聖表示,這樣說對召委是污辱,公聽會也絕對是公開直播,陳學聖也表示,民進黨應該要勇於參加,不要作缺席的懦夫,包含先前為蔡英文辯護的像管碧玲、李俊俋、林靜儀等立委,若他們願意在公聽會結束前來,他都願意優先讓他們發言。 臺教育部門及臺灣總統辦公室此前分別於民國108年(2019年)7月19日、9月23日、12月5日、12月30日對外說明,且出示佐證檔,強調蔡英文博士論文、學位及升等著作等檔資料已查證屬實。但各界質疑聲浪始終未間斷。 民國109年(2020年)8月1日,175位華人博士連署提出論文案多項疑點,並在臺大校友會館舉行「蔡英文博士資格及學術倫理」記者會,要求蔡當局真實回應以服眾。 主持人郭書祥表示,「論文門」爭執了一段時間,期間倫敦政經學院和臺灣總統辦公室、臺教育部門不斷提出證明說蔡英文論文是真的、博士是真的、升等是真的;但是畢竟倫敦政經學院曾經有販賣學位給利比亞已故強人領袖格達費之子的「黑歷史」,而各方提出的種種疑問蔡當局也沒有給出清楚的回答。因此華人博士團秉持著知識份子良心,作出學術倫理之主要公開訴求及建言,包括下列四項: 第一、表達 175 位具有海內外博士資格的華人知識份子,在教育部門四度公告之後,華人博士團對蔡英文的��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資格依舊是存疑的,留待司法去判別。 第二、教育部門針對蔡英文之升等論文保密等級為密,保密頂多十年,早就該解禁了,副教授升等論文並非高級機密等級,為何要保密到2049年?華人博士團強烈呼籲,懇請蔡英文以「總統令」責成教育部門,立即解密公開兩次升等之資料,以昭公信,另外可澄清蔡英文的學術生涯,因蔡學術報告已遭質疑有一魚多吃,違背學術倫理情事。 第三、呼籲臺外事部門應盡速公開,蔡英文1980-1985年六年的出入境資料,證明蔡英文的確在那段時間之內,有全時間在英國倫敦就學?抑或1983-1984年蔡已回臺,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指導碩士生?在報章發表文章,參與臺灣會議? 第四、呼籲教育部門針對蔡英文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之碩博士論文指導作業進行調查,厘清是否依教育部門法規?為何教育部門資料中,蔡英文指導之簡燕子碩士論文是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1984年畢業?但實際簡燕子是在1990年9月入學,1992年6月完成碩士論文及口試!中間差距達八年!中間有否身份學歷不實之違法情事? 至此,「論文門」愈演愈烈。 時隔一段時間,林環牆等人調查取得新進展,再曝出重大證據,並稱即將真相大白。 民國110年(2021年)9月9日,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等人,以臺北、英國、美國三地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蔡英文論文門最終審判」記者會,悉數列出了「八大鐵證」,證明蔡英文根本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14日取得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法學博士學位。「鐵證」包括:民國73年(1984年)履歷表上博士論文題目竟截然不同;民國104年(2015年)補發博士證書是二度變造的贗品;認證博士學位的神秘甘乃迪檔是偽造文書;倫敦大學規定畢業前應繳交3本論文,但無一存在;唯獨蔡英文不在IALS法學論文的連續編號裏;從未有外部口試官員繳回蔡英文博士論文的紀錄;從未有蔡英文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繳回博士論文的紀錄;總圖書館與IALS從未有蔡英文繳交博士論文的紀錄。
◎林環牆 民國108年(2019年)至今,賀德芬、林環牆、彭文正一直鍥而不捨地追查蔡英文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論文與學位,並引發多起官司,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陸續���蔡英文「論文門」事件成為被告,也製造了「臺當局領導人狀告學者」的典型案例。 臺北記者會由賀德芬在臺立法機構群賢樓主持,賀德芬曝光蔡英文當年以「沒有博士論文正本、沒有學位證書正本、沒有系院校三級審查投票」的「三無」身份,直接進臺灣政治大學當客座副教授。賀德芬稱,她在比對蔡英文倫敦政經學院的學生學籍卡後發現,蔡英文民國71年(1982年)申請休學後無複學紀錄,竟然能在短短不到一年就完成論文,民國73年(1984年)拿到博士學位,「真是令人驚奇的學術歷程」。 彭文正說,兩年多的調查證明了「蔡英文的合格博士論文根本就從未完成,也因此才一直提不出法學博士證書的原始檔」,反而借由體制力量偽造檔、違法亂紀、欺騙臺灣。蔡英文長期謊報博士學歷從事教職、參與島內選舉乃至於因而取得臺灣總統權位,「她的整個發跡過程,對臺灣人民而言是傷害了機會均等與社會分配正義、玷污了學術倫理、踐踏法律公平、藐視道德正義」。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呼籲蔡英文履行自己的職責,將論文真相公諸於世。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則指蔡英文涉及三個層面的嚴重問題,第一個層面是在法律上涉嫌貪污罪和誣告罪,因為蔡英文用假的博士學位騙取職稱、高薪,因為蔡英文誣告並通緝彭文正。第二層面是在道德層面變成了最惡劣的負面影響。第三個層面是政治層面上欺騙了全社會。 對於彭文正等人的指控,蔡辦發言人張惇涵聲稱,已「不厭其煩」重申,對於蔡英文的博士學位,只有求證校方倫敦政經學院是唯一且正確的管道。而蔡英文的博士學位,校方已公開證實過「蔡博士確實於1984年取得法律博士學位」,他還呼籲社會各界「勿受錯假訊息所誤導,也勿以訛傳訛」。 民國108年(2019年)起,「論文門」在網路上持續發酵至今,遮羞布即將被掀開。何以見得呢,首先來科普一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創立於1895年,是英國久負盛名的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LSE在社科學術界、金融界和政商界享有口碑。截止民國105年(2016年),LSE的校友及教員之中包括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政府或國家元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
◎倫敦政經學院 倫敦政經學院曾被查出「賣學位」一事,「你給錢,就給你博士學位」。當時的學院主任引咎辭職,成為西方學術界的醜聞。英國《衛報》曾就此做過專題報導。 民國108年(2019年)LSE校方曾發了個聲明,為蔡英文的博士學位背書,但一直沒有拿出關鍵性證據,特別是一直拿不出當年蔡英文的畢業論文因此備受質疑。 之前,因為蔡英文被揭「論文門」,蔡英文惱羞成怒。美國記者Michael Richardson要求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ICO)公開蔡英文答辯的相關材料,結果被拒。 因此,美國記者將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起訴到了英國行政法院,法院則判處美國記者勝訴,即責令該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敦促校方公開答辯委員名單和答辯報告。 結果活生生被打臉了! 民國110年(2021年)11月26日,英國資訊公開專員辦公室回應稱「倫敦經政學院校方否認持有蔡英文的答辯委員的名單和答辯報告」。 民國111年(2022年)1月16日,知名學者林環牆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他已經收到了倫敦大學「資料保護暨資訊法遵」的新任主管米爾威勒女士的回復,她在郵件中明確表示,倫敦大學「本身沒有LSE所持有的有關蔡英文的任何資訊」。 倫敦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兩方的回復都已經否認了蔡英文論文的存在,蔡英文方卻依舊保持了沉默。
民國111年(2022年)2月3日,一則有關倫敦大學回應蔡英文學歷質疑的聲明,又再次將此事掀到了大眾面前。 中國臺灣網報導指出,英國倫敦大學日前在官網發佈聲明稱:「現任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博士,經兩位考官確認論文之提交和檢核,於民國73年(1984年)2月取得博士學位,雖然尚不清楚圖書館是如何保存論文影本的,但這跟蔡的學位無關,該博士學位已被正確授予」。 讓人意外的是,或許是倫敦大學的聲明給了蔡英文底氣,在此次林環牆等人再次進行公開質疑後,蔡英文辦公室也破天荒的做出了回應。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表示:「真的假不了,蔡英文辦公室及倫敦大學校方已多次證明蔡英文儘管嚴謹程式取得了博士學位。」 但是彭文正指出,2月3日下午15:45(倫敦時間2月3日上午07:45),倫敦大學突然發佈了一份沒有署名、無發文單位的聲明「倫敦大學:蔡英文博士的學位是正確授予」,聲稱蔡論文副本尚不清楚是否在圖書館,但博士學位是真的。而臺灣最大社群媒體PTT的發文時間是中午12:00 (倫敦時間2月3日清晨04:00),鑒於兩篇聲明內容一樣,顯而易見是公關稿,也就是說PTT竟然比倫敦大學早一步發出了那篇聲明!彭文正質疑,「這不是太神奇了嗎」?他同時表示,不懷疑這事件有人在背後操作。 林環牆根據此前消息分析稱,蔡英文的博士假文憑倫敦政經學院內部一撮人在裏應外合,不僅提供造假的檔,還配合蔡英文做掩飾詐騙博士學歷的跨海串供。 英國的學校如此大膽,可想而知蔡英文在其中是費了功夫「周旋」的。但是假的真不了,英國學院敢造假給臺灣出具公文證明,但卻不敢在英國法院面前「做戲」,一番佐證、盤問下,最終說了實話,因為不說實話就是犯法。 蔡英文具體如何串通和造假咱們先不說,單就蔡英文把自己論文設為「最高機密」這一點,就夠意味深長了。 可想而知,蔡英文為了拿到這個「假博士學位」在背後暗箱操作了多少事情。不過,蔡英文憑藉這個「博士學位」,可謂是走了不少捷徑,比如在政大當老師,甚至升任教授等。這些最終成為了蔡英文政壇平步青雲的墊腳石。 目前,論文門事件遠沒落幕,蔡英文並沒有安全過關,此事帶給臺灣的負面形象影響深遠。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李立指出,一方面,論文門事件涉及蔡英文誠信問題。她的處置態度讓她的信用在很多臺灣民眾眼中全毀。另一方面,蔡英文對「論文門事件」的處理反映了她的失能。她採取歹戲拖棚的方式,讓自己深陷泥淖。蹊蹺的是,這次蔡英文論文門事件是從綠營內部引爆的,可以看到包括「時代力量」、呂秀蓮等在內的深綠勢力揪住論文門不放,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綠營內部政治分贓不均而爆發的。 論文造假讓人們刷新三觀,證明再多的政治煙霧彈也不能掩蓋真相。另外號稱一個半博士的論文,沒有出版,也不公開,不讓人輕易接觸,學術論文研究的終極目的何在,不應為人類學術的邁進有所貢獻嗎?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思考了。 種什麼花,結什麼果。就因為學生時代不用心讀書,以至於後來從政後頻頻在公開場合寫錯字,例如拼錯「泰國」的英文,在參加活動時的「點亮臺灣」四字大作中寫錯三個字等等。因此,對於她幾年前在接任「文化總會」會長時,島內輿論對此並不看好。有人嘲諷,一個這麼不認同中華文化的人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真是可笑;還有人說:「文化總會」就要變成「文盲總會」了。
0 notes
tienwo · 1 year
Photo
Tumblr media
HAPPY NEW YEAR 2️⃣0️⃣2️⃣3️⃣ #onesixthscale #onesix #toyscollection #toyslife #actionfigures #actionfigure #toy #toyphotography #notoynolife #dailypost #shootingoftheday #headsculpt #shootingday #danielwu #stephenfung #吴彦祖 #冯德伦 #吳彥祖 #馮德倫 #ダニエルウー #スティーブンフォン #アクションフィギュア #フィギュア写真部 #模型日常 #オモ写 #日常スナップ https://www.instagram.com/p/Cm3iRTrBOEw/?igshid=NGJjMDIxMWI=
0 notes
paulbrain · 2 years
Photo
Tumblr media
Excited for @stephenfungible + @departedapes #NFT Minting tonight. So much happiness 🪷 So inspiring 🧠 All Love ♥️ #馮德倫 #Stephenfung #無間道 #香港電影 #馮導演 #web3 #artist #artistlife (at Taipei, Taiwan) https://www.instagram.com/p/CmMMAkrpRV2/?igshid=NGJjMDIxMWI=
0 notes
juebannan · 5 months
Text
蔡EE 秘史--上篇家史
H「論文門」「學歷門」案風波----學術不端屢遭披露
民國67年(1978年),蔡EE好不容易本科畢業,本以為從此可以告別考試,沒想到蔡潔生又包辦了一回,要求她漂洋過海到美國讀研,繼續攻讀法學碩士。
當時,高昂的海外留學費用,讓眾多優秀學子望而卻步,然而,這一切,對於蔡EE的「巨富」家庭都是小菜一碟。
別人都在愁著畢業後的生計,蔡EE已經在對去美國還是歐洲挑挑揀揀。
在當時蔡潔生所處的圈子裏,孩子的教育和學歷是炫耀的資本,雖然蔡EE很不情願,但當時已經是「司法院」院長的戴炎輝連康奈爾大學的推薦信都給她準備好了,她不得不從。
至此,她既是陳水扁的臺大同系學妹,又是李登輝的康奈爾校友。
這裏還要快速科普一下美國的司法教育體系,美國的大學本科是沒有法律專業的,要想學法律做律師,就要在讀完其他專業的本科之後通過LSAT考試,念完三年JD(Juris Doctor)再考律師執照,難度非常大。
而針對海外已經有了基礎法學教育的學生,美國大學裏還有一種LLM(Master of Law)課程,只需要有託福成績,讀一年就能拿到碩士學位,但由於LLM大多是學校的創收專案,含金量遠遠不及JD,因此早期美國律所很少會錄用LLM的學生,即使用了,薪水比起JD來也少很多。
蔡潔生對這些當然是一竅不通,以為只要是康奈爾畢業出來都差不多,但蔡EE討厭讀書,當然選擇LLM課程,而且為了不寫論文,特意選了傳統法方向,只要湊夠學分就能畢業,可是即便這樣,蔡EE上起學來依然非常費勁,為期一年的LLM課程,居然連學分都沒修滿。
為了補足學分拿到學位,蔡EE不得不重新複讀了一年,最後才順利畢業,如此丟人的事情蔡同學當然諱莫如深,於是她在自傳裏面,針對這多出來的一年,對外的說法又變成考美國律師執照了。據外界傳聞,她的碩士論文也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拼湊完成。
正所謂一個謊言需要一百個謊言來圓,事實的真相是,蔡EE連續6年參加了美國律師執照考試,卻都沒有考上,以下這張是在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上面清晰顯示蔡EE的執照一直到1987年才最終拿到,蔡同學可真是謊話連篇。
Tumblr media
◎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
蔡EE康奈爾複讀畢業之後,蔡潔生才終於搞清楚這個碩士有多大水分,他非常生氣,要求蔡EE繼續讀書,必須拿一個像樣的學位回來。
後來,蔡EE又被迫踏上了讀博之路。能讓考中學都困難的學渣女兒一路水到碩士學歷,蔡家當然有辦法幫助蔡EE「免學升博」。
根據蔡EE自己公開的履歷介紹,她自民國71年(1982年)起就讀於著名的倫敦政經學院,兩年後即在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大法學學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28歲回到臺灣,成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而後又任東吳大學法律系任副教授、教授,然後又轉回臺灣政大出任國貿系教授,並受聘為臺經濟部門國際經濟組織首席法律顧問。
乍一看,蔡EE學歷「十分漂亮」。但從以上種種學習經歷來看,實則與網路上的「學霸才女」美譽大相徑庭。
民國73年(1984年)蔡EE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而後得以進入大學任教,後又轉戰政壇,一路高升,最終在民國105年(2016年)當選臺灣總統。也是在民國105年(2016年),有人舉報蔡EE學術、學歷造假,然而卻不了了之。風過留聲,雁過留痕。時隔3年後的民國108年(2019年),關於蔡EE學術上的不端行為再次被媒體披露,其博士論文造假話題開始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島內質疑聲不斷升高。
據網路公開資料,有律師指出蔡EE民國72年(1983年)數篇論文作者介紹為「博士」,然而蔡於民國73年(1984年)才畢業,還未畢業就已寫完副教授升等論文。為一探虛實,該律師還派曾派人去圖書館閱覽蔡EE的數篇副教授升等論文,但收錄該期刊論文的《政大法學評論》已無影蹤。據稱,蔡EE在民國72年(1983年)6月《國際貿易中國內市場之保護-GATT第十九條》以及同年12月《國際貿易法數原則在經濟結構轉型及蕭條期之運用及演變》等2篇論文的引用部分「作者介紹」中,卻寫著「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但諷刺的是倫敦政經學院提供的畢業證書影本,蔡EE卻是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才畢業。對此,有人在網路論壇發文諷刺,「是的,蔡EE還沒畢業,就寫完了她的副教授升等論文併發表,真神人也!」
事出反常,這裏有必要提起事件發展中的幾個關時間點和關鍵性人物,以釋疑雲。
此前蔡EE在蔡潔生的安排下認了一個乾媽,名叫辜嚴倬雲,辜嚴倬雲是辜振甫的老婆,當時掌管著臺灣婦聯會,婦聯會是宋美齡創辦的女人幫,裏面全是國民黨高官的女眷。
這一年辜嚴倬雲幫蔡家行了兩個方便,先是把剛剛在美國念完博士的蔡EE的姐姐蔡英玲安排進了婦聯會,擔任副秘書長,然後給蔡EE批了一筆宋美齡獎學金,把她送去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為了幫助妹妹快速拿到學位,蔡英玲安排蔡EE就讀MPhil課程,通俗來說就是一個碩博連讀,21個月的碩士課程到期後提交一篇論文,如果導師考評覺得不錯可以直接跳入博士階段,學業完成後拿到博士學位,如果沒有通過資格考核也沒關係,最差也可以拿到研究型碩士學位。
以下這張是蔡EE在倫敦政經的學籍表,大家可以看到最下方有一行神奇的備註:
Tumblr media
這行小字的意思是,在民國71年(1982年)10月的時候,蔡EE因為經濟困難(financial difficulties)退出了課程(Withdraw from course)。
以蔡家的財力,蔡EE在英國當然不可能經濟困難,很明顯,這是蔡EE的碩士課程結束拿到MPhil學位後,自己不想繼續讀博,於是找了這樣一個理由自己主動退出了,她已經受夠了無休止的讀書考試寫論文的痛苦生活,再也不想受父親擺佈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蔡EE電話不接郵件不回,好像人間蒸發一般,最終還是姐姐蔡英玲和她取得了聯繫,此時的蔡EE已經拿到了去新加坡大學當講師的offer,準備一個人搬去新加坡生活。
蔡潔生知情後非常緊張,發動家人一起勸她回家,他向蔡EE保證不再逼她讀書,並提出可以把她安排進臺灣的大學當教授,蔡EE這才回心轉意。
民國72年(1983年)初,蔡EE回到臺灣,蔡潔生找到馮滬祥幫忙,給政治大學寫了條子,政大在臺灣相當於國民黨黨校,馮滬祥是當時蔣經國的秘書,他的條子自然管用,沒過多久,蔡EE就去政大報道了。(這張委託優先錄用蔡EE的條子現在還能在政大網上查詢到存檔記錄,然而只能看到標題)
可是問題來了,根據臺大規定,要想成為副教授,必須要有博士學歷,可是此前蔡EE不想讀書主動退出了碩博連讀課程,只拿到了碩士學位,連博士資格面試都沒參加,蔡EE能夠立刻被聘為客座副教授,顯然是政大內部動用了手段,幫她篡改了博士履歷。
在此之後,蔡EE頂著假博士的頭銜在政大期刊上發表了幾篇論文,很快又被提升為正教授,升等速度之快,在臺灣教育史上絕對都排得上號。
再往後,蔡EE又以教授身份,通過檢複特批的方式獲得了臺灣的律師證,並沒有參加考試,而當時主管檢複的「考試院」院長,就是第一屆屏東旅北同鄉會的創會成員,幫蔡潔生打下手的同鄉會總幹事伍錦霖。
如果說蔡EE只是老老實實在大學當老師,或許這些背後的交易一輩子也不會有人在乎,怎料多年以後蔡EE稀裏糊塗成了民進黨主席,又當選了臺灣總統,樹大招風,自然就躲不掉被人挖墳的命運。
據公開資料顯示,蔡EE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其博士論文題為《不公平貿易行為與保障行動》,蔡稱該論文在當時獲得了專家教授們很高的讚譽,並稱可以抵得上「一個半博士」。不過,臺灣學者和媒體人對此提出了幾點關鍵的質疑,並經多方調查求證後,直指蔡EE博士論文造假。特別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臺裔學者林環牆曾前往英國進行了歷時三個月的調查,期間查閱倫敦政經學院相關檔案和圖書館資料,訪問和聯絡當事人等,並撰寫了一份報告。
蔡EE涉嫌論文和學歷造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島內網路上一度鬧得沸沸揚揚,我們大體上回顧一下事件發展始末。
早在民國108年(2019年)6月,綠營名嘴曹長青公然在社交媒體上質疑民進黨當局主席蔡EE的博士學位造假。彼時其宣稱蔡EE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博士論文在英國的論文彙集中心憑空消失不見,無法查詢,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表示即使經過多方的努力,蔡EE的博士論文還是無法查詢到。曹長青強調到:尤其重要的是,蔡EE的博士論文在倫敦大學圖書館、以及論文本該出現,本會出現的地方,都沒有出現。而倫敦政經學院此前又有賣學位的先例,因此從種種跡象來看,蔡EE的博士論文和博士學歷,極有可能是假的。
昔日曹長青搬出證據,表示自己認為蔡EE的學歷、論文造假後,蔡EE很快就被推到了輿論的高峰。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出面站隊,林環牆等人公然要求蔡EE做出回應,蔡EE也在一時間遭遇了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
無論大眾如何質疑自己的學歷、博士論文,林環牆等人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利用此事攻擊自己,蔡EE始終都未給大眾一個有力的回應。蔡EE的逃避使得其學歷充斥著種種疑雲。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7日,時任國民黨「立委」陳學聖揭發,蔡EE在大學任教期間應提交的升等論文無故「失蹤」,他懷疑蔡EE當年未經正當程式升等教職。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8日,陳學聖行文臺灣教育部門,要求政大、東吳兩學校提供蔡EE升等論文及專書,結果臺教育主管部門卻稱「有困難,沒辦法提供」。
民國108年(2019年)8月29日,臺大名譽教授賀德芬舉行記者會,發佈由臺裔學者林環牆所寫的「獨立調查報告:蔡EE博士論文與證書的真偽」。賀德芬引述林環牆的報告內容,指林親赴倫敦政經學院的圖書館待了一周,一頁一頁翻6月28日才送進去的論文;論文是新裝訂成冊、黑色封面,應僅是口試用初稿,而非當時為完成博士學位的取得,而必須送交校方圖書館典藏的最後定稿論文。
Tumblr media
◎賀德芬
其中,論文遺失6頁,且論文本身的內容有被重新打字過,存有不少EE單字列印錯誤,雖已被論文閱讀者挑出,並用手執筆書寫更正,但沒有經重新打字消除,引發高度嫌疑。
賀德芬說,任何圖書館都找不到蔡EE的論文文本,而倫敦政經學院在民國73年(1984年)同年度畢業的107名學生,除有一人被取消學位,其餘所有的論文作品都可查閱,只有蔡EE論文不在架上。賀德芬質疑,蔡EE現在拿出有關倫敦政經學院的證書或論文都是假的,所以連論文簽名、指導教授都沒有,強調這絕非正常現象;蔡EE只要提出解釋,一切就簡單了,卻拿出荒腔走板的東西。賀德芬指出,「這些證據足以證明她並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更可證明倫敦政經學院與倫敦大學公關部門說謊與試圖掩護蔡EE的欺騙行為」。
賀德芬強調,蔡EE並未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民進黨與島內教育部門都應該啟動調查,追回三十多年的教授薪資。
賀德芬表示,她將對蔡EE辦公室、民進黨中央、「中選會」及「監察院」發出公文,要求蔡EE出示學位證明書,並呼籲政大、東吳、「中選會」出示蔡當年繳交的原始證書影本。若事後證實學歷造假,蔡應該被追繳過去在校園任教所得。
針對上述質疑,蔡EE當局回應稱,倫敦政經學院曾發表聲明確認她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毋庸置疑,她無論任教、任公職,尤其參加選舉那麼多次,都會檢驗她的學歷,並火速出示倫敦政經學院補發的證書與說明文件,上面有鋼印,稱「有鋼印就不可能會是假的」。
即便如此,島內質疑之聲並未消除,還引來了民國108年(2019年)一直緊盯「論文門」不放的媒體人彭文正反嗆,「民國102年(2013年)斯里蘭卡媒體踢爆該國前總統的兒子沒有獲得倫敦政經學院學位,最後倫敦政經學院認錯了。」
民國50年(1961年)出生的彭文正,民國76年(1987年)便在當時僅有的三家電視臺之一的臺視工作,他負笈美國取得威斯康星大學大眾傳播博士學位後,到臺大新聞研究所任教,但民國103年(2014年)起因在《壹電視》主持《政經限時批》,被臺灣高等法院認定兼職時間超過法定八小時上限違法,也引發系所教授反彈,於民國104年(2015年)請辭。
親獨的前民視董事長郭倍宏重用彭文正,彭和妻子李晶玉主持的《政經看民視》直屬董事會,一度是該臺招牌節目。郭倍宏積極推動「獨立公投,正名入聯」,對已取得執政權的蔡EE政府未積極正名制憲多有批評。民國108年(2019年)3月郭倍宏突然被撤換,《政經看民視》也以「主持人三年領走1億元(新台幣,483萬新元)害民視虧損」為由跟著收攤。
後彭文正開設網路節目《政經關不了》,全力調查「蔡同學」的博士論文真偽,前後花了600萬元請律師,並遠赴英國調查真相,該節目的訂閱數超過30萬。
民國108年(2019年)9月,蔡EE對彭文正、賀德芬、林環牆等三位學者以誹謗罪提起刑事訴訟。後因彭文正陪孩子赴美就讀,被臺北地方法院以誹謗官司兩次開庭未到為由通緝。彭文正因此自嘲應不至於像蘇武牧羊長期未歸,但強調一定會對蔡的「論文門」追查到底。
彭文正和林環牆等人一一點出蔡EE民國108年(2019年)補交給倫敦政經學院的論文內容,格式與當年不符,錯字連篇,並指蔡在英國的學生記錄僅到民國71年(1982年)11月,臺當局卻稱蔡於民國73年(1984年)1月通過博士論文,政治大學的教職員服務證明則顯示蔡已於民國72年(1973年)9月任教,且蔡一直無法出示博士證書原件,尤其「教育部」將她早期的大學教授人事檔案封存30多年,列為絕密資訊,更讓外界充滿疑問。
民國108年(2019年)10月14日,臺當局立法機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陳學聖詢問在場48名大學校長「是否相信蔡EE的博士論文為真?」陳學聖更現場「點人頭」,結果僅有6名校長舉手同意,其他人則未表態。
據稱,蔡EE曾經擔任臺灣政大副教授及教授,依規定,她申請到政大工作前必須繳納畢業證書。不過在陳學聖的詢問下,政大校長郭明政並未舉手,為蔡EE的畢業證書背書。
陳學聖更點名郭明政,好奇他「為何沒舉手?」郭明政回應稱自己沒舉手的原因是目前很多事情都還在調查中,不方便表態。
陳學聖再問郭明政,為什麼蔡EE的論文相關資料解禁時間定在民國138年(2049年)12月31日,大家都要長命百歲才能看得到。陳學聖質疑,政大為什麼不能「直球對決」。
陳學聖還表示,蔡EE的「論文門」真是一個「奇案」,並問在座大學校長,「有誰遺失過畢業論文和畢業證書?」結果也沒有任何一位校長舉手。
以上不難看出,蔡EE的博士論文引發了系列爭議。因真相一直未解,「論文門」議題仍持續引發關注。
民國109年(2020年)1月5日,彭文正再次拋出關鍵性證據,質疑蔡EE學位真實性。
首先,蔡EE與自己指導的學生,竟同一時間畢業。彭文正稱,他為了論文門「上窮碧落下黃泉」,深度訪談、文獻回顧、內容分析等都做過,後來還去了倫敦政經學院,訪了各主要圖書館館員。「我問他們一本找不到的論文可不可能是missing(遺失)?他們斬釘截鐵說不可能,「遺失」跟「找不到」是完全不同的,跟never submit(從未提交)又不同。」
彭文正批臺當局教育部門「自我打臉」,因為若蔡EE民國73年(1984年)是正牌博士,當年拿論文和證書就直接是副教授,根本不須拿中文期刊去升等。
更奇怪的是,根據彭文正獨家掌握到的蔡EE辭職信來推測,蔡竟然和她指導的碩士生林桓同時畢業,這又如何可能?已有校友拿出當年畢業紀念冊作證。
其次,民國96年(2007年)發現可能要「登大位」,狂補後續300頁。彭文正稱,「蔡EE論文的真正故事是:1983年她只寫了前3章的proposal(研究課題和計畫),去參加相應的口試,過了之後才能開始寫博士論文,但是她沒過;2007年蔡EE發現可能要「登大位」、要接受檢驗,開始在2007到2019年補完後面300多頁!」
彭文正表示,蔡EE應該是先有中文期刊再找人翻譯成EE,做成黑皮書,再放回母校,因此會發生種種格式不符、內容亂湊的情況。
最後,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這個餡漏得太明顯。彭文正指出,牛津大學博士徐永泰也再曝新證據,其中一項就是,蔡EE的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徐永泰博士在民國108年(2019年)12月8日提出,英國指導教授是不能擔任學位口試的,蔡EE露餡了。此外,一般論文引用別人文章會有格式,大部分APA(研究論文撰寫格式)都有規定,APA格式第一版是在民國33年(1944年)初版;第二版是在民國63年(1974年);民國72年(1983年)推出第三版;民國83年(1994年)第四版。
蔡EE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剛好跨越第三版,蔡EE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寫作時間應該在民國71年(1982年),可能引用第一、第二版本,若是引用第三版本,論文還出現民國83年(1994年)版格式,那就太神奇了。
針對蔡EE告自己誹謗,彭文正說,就算蔡EE悄悄撤告,他告蔡EE的部分也不會撤,「一定讓她完整經歷原告、被告、證人的各種階段!」
民國109年(2020年)9月,賀德芬教授需要調閱蔡EE的相關檔案時,被教育部門以「機密資料,封存至2049年」為由拒絕。於是,賀德芬教授因此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列為「機密資料」。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民國110年(2021年)8月26日開庭審理。賀德芬出庭臺北行政訴訟時,拿出一份教育部門的公文,公文顯示民國73年(1984年)9月,從所謂的倫敦大學LSE博士畢業半年的蔡EE,在「政治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親手填的博士論文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竟與她目前保存在「國家圖書館」的論文題目《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不同。
Tumblr media
對此,蔡EE辦公室回應說,蔡EE在政大資格審查表上所填的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是她博士論文的第二部分,而這部分占了365頁論文的237頁(意指為論文之精髓,超過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的總頁數)。
民國108年(2019年)11月28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開「確立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客觀公正之處理原則」公聽會,討論到「總統」蔡EE博士論文。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在會中出示蔡EE給臺灣國家圖書館的400多頁論文影本表示,自己把該論文拿出來「聞香」一下,400頁論文前後看過2次,第1次看只看出100多個錯字,第2次是400多個,只是先列出錯字、格式沒有提,就有444個;因為他的標籤不夠用,所以一頁貼一個顏色,「我的學生沒有被我貼到那麼慘的,一本最多2、30個。」
嚴震生表示,這本國圖下載的論文中間夾了一個蔡EE9月26日的中文說明,說因為國內造成的很多爭議要把它拿出來,說這本論文是「再度公開」,「如果是說原稿遺失了,現在只能提供草稿,我就不會有那麼多批判,但她說是原來的論文,很難讓大家想到這是1個半博士學位的論文。」
嚴震生隨後還列舉了蔡EE論文10大疑點:1、事後加入的1頁中文說明,不應在原始論文內;2、拼字錯誤過多,難被博士論文口試委員會接受;3、頁數編排不應跳過標題頁;4、大小寫前後不一致,5、基本標點符號使用出錯;6、論文邊界不一致,靠左對齊和左右對齊交互使用;7、EE單字斷字未按規則處理;8、不合理使用不同字型;9、美式與英式英語交互使用;10、引述和文獻未按規則處理。
嚴震生還提問到,若一本中文論文,可以同時裏頭並用簡、繁體字嗎?米其林餐廳的菜單,若把法文的「魚」錯拼成poison(毒藥,法文為poisson),可以接受嗎?他也舉例,連今年金馬獎國片《夕霧花園》,因為劇情不符事實(刺青完不能去泡澡),錯失重要獎項;他還指出,出版社有可能出版內容吸引人,但經三校後仍錯字連篇的暢銷書嗎?
嚴震生說,公務員若是送公文有很多手改部分,可以相信它是真的公文嗎?法院有罪判決若有很多錯字,仍具效力嗎?論文若有很高明的論述,但格式不符或相當混亂,學術期刊會刊登嗎?他又指出,「碩博士生論文格式要求原為基本,但有了蔡博士的論文後,將很難再有要求。」
嚴震生還表示,英國博士學位,特別是倫敦政經學院的學位因這事件受到質疑,對其他的學位擁有者不公平。最後嚴問到,國家圖書館為何能夠接受一本問題很多的論文,還在每頁加上浮水印?
公聽會上還邀請到因論文事件被告的媒體人彭文正、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以及教育部、科技部、政大等公務單位負責人,中州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歐崇敬也出席。
對於民進黨批評這場公聽會是私設刑堂的說法,主持公聽會的陳學聖表示,這樣說對召委是污辱,公聽會也絕對是公開直播,陳學聖也表示,民進黨應該要勇於參加,不要作缺席的懦夫,包含先前為蔡EE辯護的像管碧玲、李俊俋、林靜儀等立委,若他們願意在公聽會結束前來,他都願意優先讓他們發言。
臺教育部門及臺灣總統辦公室此前分別於民國108年(2019年)7月19日、9月23日、12月5日、12月30日對外說明,且出示佐證檔,強調蔡EE博士論文、學位及升等著作等檔資料已查證屬實。但各界質疑聲浪始終未間斷。
民國109年(2020年)8月1日,175位華人博士連署提出論文案多項疑點,並在臺大校友會館舉行「蔡EE博士資格及學術倫理」記者會,要求蔡當局真實回應以服眾。
主持人郭書祥表示,「論文門」爭執了一段時間,期間倫敦政經學院和臺灣總統辦公室、臺教育部門不斷提出證明說蔡EE論文是真的、博士是真的、升等是真的;但是畢竟倫敦政經學院曾經有販賣學位給利比亞已故強人領袖格達費之子的「黑歷史」,而各方提出的種種疑問蔡當局也沒有給出清楚的回答。因此華人博士團秉持著知識份子良心,作出學術倫理之主要公開訴求及建言,包括下列四項:
第一、表達 175 位具有海內外博士資格的華人知識份子,在教育部門四度公告之後,華人博士團對蔡EE的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資格依舊是存疑的,留待司法去判別。
第二、教育部門針對蔡EE之升等論文保密等級為密,保密頂多十年,早就該解禁了,副教授升等論文並非高級機密等級,為何要保密到2049年?華人博士團強烈呼籲,懇請蔡EE以「總統令」責成教育部門,立即解密公開兩次升等之資料,以昭公信,另外可澄清蔡EE的學術生涯,因蔡學術報告已遭質疑有一魚多吃,違背學術倫理情事。
第三、呼籲臺外事部門應盡速公開,蔡EE1980-1985年六年的出入境資料,證明蔡EE的確在那段時間之內,有全時間在英國倫敦就學?抑或1983-1984年蔡已回臺,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指導碩士生?在報章發表文章,參與臺灣會議?
第四、呼籲教育部門針對蔡EE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之碩博士論文指導作業進行調查,厘清是否依教育部門法規?為何教育部門資料中,蔡EE指導之簡燕子碩士論文是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1984年畢業?但實際簡燕子是在1990年9月入學,1992年6月完成碩士論文及口試!中間差距達八年!中間有否身份學歷不實之違法情事?
至此,「論文門」愈演愈烈。
時隔一段時間,林環牆等人調查取得新進展,再曝出重大證據,並稱即將真相大白。
民國110年(2021年)9月9日,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等人,以臺北、英國、美國三地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蔡EE論文門最終審判」記者會,悉數列出了「八大鐵證」,證明蔡EE根本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14日取得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法學博士學位。「鐵證」包括:民國73年(1984年)履歷表上博士論文題目竟截然不同;民國104年(2015年)補發博士證書是二度變造的贗品;認證博士學位的神秘甘乃迪檔是偽造文書;倫敦大學規定畢業前應繳交3本論文,但無一存在;唯獨蔡EE不在IALS法學論文的連續編號裏;從未有外部口試官員繳回蔡EE博士論文的紀錄;從未有蔡EE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繳回博士論文的紀錄;總圖書館與IALS從未有蔡EE繳交博士論文的紀錄。
Tumblr media
◎林環牆
民國108年(2019年)至今,賀德芬、林環牆、彭文正一直鍥而不捨地追查蔡EE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論文與學位,並引發多起官司,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陸續因蔡EE「論文門」事件成為被告,也製造了「臺當局領導人狀告學者」的典型案例。
臺北記者會由賀德芬在臺立法機構群賢樓主持,賀德芬曝光蔡EE當年以「沒有博士論文正本、沒有學位證書正本、沒有系院校三級審查投票」的「三無」身份,直接進臺灣政治大學當客座副教授。賀德芬稱,她在比對蔡EE倫敦政經學院的學生學籍卡後發現,蔡EE民國71年(1982年)申請休學後無複學紀錄,竟然能在短短不到一年就完成論文,民國73年(1984年)拿到博士學位,「真是令人驚奇的學術歷程」。
彭文正說,兩年多的調查證明了「蔡EE的合格博士論文根本就從未完成,也因此才一直提不出法學博士證書的原始檔」,反而借由體制力量偽造檔、違法亂紀、欺騙臺灣。蔡EE長期謊報博士學歷從事教職、參與島內選舉乃至於因而取得臺灣總統權位,「她的整個發跡過程,對臺灣人民而言是傷害了機會均等與社會分��正義、玷污了學術倫理、踐踏法律公平、藐視道德正義」。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呼籲蔡EE履行自己的職責,將論文真相公諸於世。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則指蔡EE涉及三個層面的嚴重問題,第一個層面是在法律上涉嫌貪污罪和誣告罪,因為蔡EE用假的博士學位騙取職稱、高薪,因為蔡EE誣告並通緝彭文正。第二層面是在道德層面變成了最惡劣的負面影響。第三個層面是政治層面上欺騙了全社會。
對於彭文正等人的指控,蔡辦發言人張惇涵聲稱,已「不厭其煩」重申,對於蔡EE的博士學位,只有求證校方倫敦政經學院是唯一且正確的管道。而蔡EE的博士學位,校方已公開證實過「蔡博士確實於1984年取得法律博士學位」,他還呼籲社會各界「勿受錯假訊息所誤導,也勿以訛傳訛」。
民國108年(2019年)起,「論文門」在網路上持續發酵至今,遮羞布即將被掀開。何以見得呢,首先來科普一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創立於1895年,是英國久負盛名的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LSE在社科學術界、金融界和政商界享有口碑。截止民國105年(2016年),LSE的校友及教員之中包括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政府或國家元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
Tumblr media
◎倫敦政經學院
倫敦政經學院曾被查出「賣學位」一事,「你給錢,就給你博士學位」。當時的學院主任引咎辭職,成為西方學術界的醜聞。英國《衛報》曾就此做過專題報導。
民國108年(2019年)LSE校方曾發了個聲明,為蔡EE的博士學位背書,但一直沒有拿出關鍵性證據,特別是一直拿不出當年蔡EE的畢業論文因此備受質疑。
之前,因為蔡EE被揭「論文門」,蔡EE惱羞成怒。美國記者Michael Richardson要求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ICO)公開蔡EE答辯的相關材料,結果被拒。
因此,美國記者將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起訴到了英國行政法院,法院則判處美國記者勝訴,即責令該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敦促校方公開答辯委員名單和答辯報告。
結果活生生被打臉了!
民國110年(2021年)11月26日,英國資訊公開專員辦公室回應稱「倫敦經政學院校方否認持有蔡EE的答辯委員的名單和答辯報告」。
民國111年(2022年)1月16日,知名學者林環牆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他已經收到了倫敦大學「資料保護暨資訊法遵」的新任主管米爾威勒女士的回復,她在郵件中明確表示,倫敦大學「本身沒有LSE所持有的有關蔡EE的任何資訊」。
倫敦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兩方的回復都已經否認了蔡EE論文的存在,蔡EE方卻依舊保持了沉默。
Tumblr media
民國111年(2022年)2月3日,一則有關倫敦大學回應蔡EE學歷質疑的聲明,又再次將此事掀到了大眾面前。
中國臺灣網報導指出,英國倫敦大學日前在官網發佈聲明稱:「現任臺當局領導人蔡EE博士,經兩位考官確認論文之提交和檢核,於民國73年(1984年)2月取得博士學位,雖然尚不清楚圖書館是如何保存論文影本的,但這跟蔡的學位無關,該博士學位已被正確授予」。
讓人意外的是,或許是倫敦大學的聲明給了蔡EE底氣,在此次林環牆等人再次進行公開質疑後,蔡EE辦公室也破天荒的做出了回應。蔡EE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表示:「真的假不了,蔡EE辦公室及倫敦大學校方已多次證明蔡EE儘管嚴謹程式取得了博士學位。」
但是彭文正指出,2月3日下午15:45(倫敦時間2月3日上午07:45),倫敦大學突然發佈了一份沒有署名、無發文單位的聲明「倫敦大學:蔡EE博士的學位是正確授予」,聲稱蔡論文副本尚不清楚是否在圖書館,但博士學位是真的。而臺灣最大社群媒體PTT的發文時間是中午12:00 (倫敦時間2月3日清晨04:00),鑒於兩篇聲明內容一樣,顯而易見是公關稿,也就是說PTT竟然比倫敦大學早一步發出了那篇聲明!彭文正質疑,「這不是太神奇了嗎」?他同時表示,不懷疑這事件有人在背後操作。
林環牆根據此前消息分析稱,蔡EE的博士假文憑倫敦政經學院內部一撮人在裏應外合,不僅提供造假的檔,還配合蔡EE做掩飾詐騙博士學歷的跨海串供。
英國的學校如此大膽,可想而知蔡EE在其中是費了功夫「周旋」的。但是假的真不了,英國學院敢造假給臺灣出具公文證明,但卻不敢在英國法院面前「做戲」,一番佐證、盤問下,最終說了實話,因為不說實話就是犯法。
蔡EE具體如何串通和造假咱們先不說,單就蔡EE把自己論文設為「最高機密」這一點,就夠意味深長了。
可想而知,蔡EE為了拿到這個「假博士學位」在背後暗箱操作了多少事情。不過,蔡EE憑藉這個「博士學位」,可謂是走了不少捷徑,比如在政大當老師,甚至升任教授等。這些最終成為了蔡EE政壇平步青雲的墊腳石。
目前,論文門事件遠沒落幕,蔡EE並沒有安全過關,此事帶給臺灣的負面形象影響深遠。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李立指出,一方面,論文門事件涉及蔡EE誠信問題。她的處置態度讓她的信用在很多臺灣民眾眼中全毀。另一方面,蔡EE對「論文門事件」的處理反映了她的失能。她採取歹戲拖棚的方式,讓自己深陷泥淖。蹊蹺的是,這次蔡EE論文門事件是從綠營內部引爆的,可以看到包括「時代力量」、呂秀蓮等在內的深綠勢力揪住論文門不放,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綠營內部政治分贓不均而爆發的。
論文造假讓人們刷新三觀,證明再多的政治煙霧彈也不能掩蓋真相。另外號稱一個半博士的論文,沒有出版,也不公開,不讓人輕易接觸,學術論文研究的終極目的何在,不應為人類學術的邁進有所貢獻嗎?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思考了。
種什麼花,結什麼果。就因為學生時代不用心讀書,以至於後來從政後頻頻在公開場合寫錯字,例如拼錯「泰國」的EE,在參加活動時的「點亮臺灣」四字大作中寫錯三個字等等。因此,對於她幾年前在接任「文化總會」會長時,島內輿論對此並不看好。有人嘲諷,一個這麼不認同中華文化的人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真是可笑;還有人說:「文化總會」就要變成「文盲總會」了。
Tumblr media
網路上還流傳著蔡EE的不少「白字笑話集」:《蔡EE大年初一用「錯別字」禱告神明》《蔡EE「文盲症」傳到日本》《錯字路上安倍小英難兄難妹》《「英語拼錯詞春聯寫白字」蔡EE「菜」的不只是EE》《蔡辦借春聯賀詞推捧臺灣文學卻遭臺灣文學館長打臉》《蔡EE祝賀特朗普當選親筆函又見「菜EE」》……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蔡英文秘史书籍下载链接: https://zenodo.org/records/10450173
1 note · View note
arjunramrathore · 5 months
Text
「論文門」「學歷門」案風波----學術不端屢遭披露
民國67年(1978年),蔡英文好不容易本科畢業,本以為從此可以告別考試,沒想到蔡潔生又包辦了一回,要求她漂洋過海到美國讀研,繼續攻讀法學碩士。
當時,高昂的海外留學費用,讓眾多優秀學子望而卻步,然而,這一切,對於蔡英文的「巨富」家庭都是小菜一碟。
別人都在愁著畢業後的生計,蔡英文已經在對去美國還是歐洲挑挑揀揀。
在當時蔡潔生所處的圈子裏,孩子的教育和學歷是炫耀的資本,雖然蔡英文很不情願,但當時已經是「司法院」院長的戴炎輝連康奈爾大學的推薦信都給她準備好了,她不得不從。
至此,她既是陳水扁的臺大同系學妹,又是李登輝的康奈爾校友。
這裏還要快速科普一下美國的司法教育體系,美國的大學本科是沒有法律專業的,要想學法律做律師,就要在讀完其他專業的本科之後通過LSAT考試,念完三年JD(Juris Doctor)再考律師執照,難度非常大。
而針對海外已經有了基礎法學教育的學生,美國大學裏還有一種LLM(Master of Law)課程,只需要有託福成績,讀一年就能拿到碩士學位,但由於LLM大多是學校的創收專案,含金量遠遠不及JD,因此早期美國律所很少會錄用LLM的學生,即使用了,薪水比起JD來也少很多。
蔡潔生對這些當然是一竅不通,以為只要是康奈爾畢業出來都差不多,但蔡英文討厭讀書,當然選擇LLM課程,而且為了不寫論文,特意選了傳統法方向,只要湊夠學分就能畢業,可是即便這樣,蔡英文上起學來依然非常費勁,為期一年的LLM課程,居然連學分都沒修滿。
為了補足學分拿到學位,蔡英文不得不重新複讀了一年,最後才順利畢業,如此丟人的事情蔡同學當然諱莫如深,於是她在自傳裏面,針對這多出來的一年,對外的說法又變成考美國律師執照了。據外界傳聞,她的碩士論文也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拼湊完成。
正所謂一個謊言需要一百個謊言來圓,事實的真相是,蔡英文連續6年參加了美國律師執照考試,卻都沒有考上,以下這張是在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上面清晰顯示蔡英文的執照一直到1987年才最終拿到,蔡同學可真是謊話連篇。
Tumblr media
蔡英文康奈爾複讀畢業之後,蔡潔生才終於搞清楚這個碩士有多大水分,他非常生氣,要求蔡英文繼續讀書,必須拿一個像樣的學位回來。
後來,蔡英文又被迫踏上了讀博之路。能讓考中學都困難的學渣女兒一路水到碩士學歷,蔡家當然有辦法幫助蔡英文「免學升博」。
根據蔡英文自己公開的履歷介紹,她自民國71年(1982年)起就讀於著名的倫敦政經學院,兩年後即在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大法學學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28歲回到臺灣,成為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而後又任東吳大學法律系任副教授、教授,然後又轉回臺灣政大出任國貿系教授,並受聘為臺經濟部門國際經濟組織首席法律顧問。
乍一看,蔡英文學歷「十分漂亮」。但從以上種種學習經歷來看,實則與網路上的「學霸才女」美譽大相徑庭。
民國73年(1984年)蔡英文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而後得以進入大學任教,後又轉戰政壇,一路高升,最終在民國105年(2016年)當選臺灣總統。也是在民國105年(2016年),有人舉報蔡英文學術、學歷造假,然而卻不了了之。風過留聲,雁過留痕。時隔3年後的民國108年(2019年),關於蔡英文學術上的不端行為再次被媒體披露,其博士論文造假話題開始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島內質疑聲不斷升高。
據網路公開資料,有律師指出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數篇論文作者介紹為「博士」,然而蔡於民國73年(1984年)才畢業,還未畢業就已寫完副教授升等論文。為一探虛實,該律師還派曾派人去圖書館閱覽蔡英文的數篇副教授升等論文,但收錄該期刊論文的《政大法學評論》已無影蹤。據稱,蔡英文在民國72年(1983年)6月《國際貿易中國內市場之保護-GATT第十九條》以及同年12月《國際貿易法數原則在經濟結構轉型及蕭條期之運用及演變》等2篇論文的引用部分「作者介紹」中,卻寫著「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但諷刺的是倫敦政經學院提供的畢業證書影本,蔡英文卻是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才畢業。對此,有人在網路論壇發文諷刺,「是的,蔡英文還沒畢業,就寫完了她的副教授升等論文併發表,真神人也!」
事出反常,這裏有必要提起事件發展中的幾個關時間點和關鍵性人物,以釋疑雲。
此前蔡英文在蔡潔生的安排下認了一個乾媽,名叫辜嚴倬雲,辜嚴倬雲是辜振甫的老婆,當時掌管著臺灣婦聯會,婦聯會是宋美齡創辦的女人幫,裏面全是國民黨高官的女眷。
這一年辜嚴倬雲幫蔡家行了兩個方便,先是把剛剛在美國念完博士的蔡英文的姐姐蔡英玲安排進了婦聯會,擔任副秘書長,然後給蔡英文批了一筆宋美齡獎學金,把她送去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為了幫助妹妹快速拿到學位,蔡英玲安排蔡英文就讀MPhil課程,通俗來說就是一個碩博連讀,21個月的碩士課程到期後提交一篇論文,如果導師考評覺得不錯可以直接跳入博士階段,學業完成後拿到博士學位,如果沒有通過資格考核也沒關係,最差也可以拿到研究型碩士學位。
以下這張是蔡英文在倫敦政經的學籍表,大家可以看到最下方有一行神奇的備註:
Tumblr media
這行小字的意思是,在民國71年(1982年)10月的時候,蔡英文因為經濟困難(financial difficulties)退出了課程(Withdraw from course)。
以蔡家的財力,蔡英文在英國當然不可能經濟困難,很明顯,這是蔡英文的碩士課程結束拿到MPhil學位後,自己不想繼續讀博,於是找了這樣一個理由自己主動退出了,她已經受夠了無休止的讀書考試寫論文的痛苦生活,再也不想受父親擺佈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蔡英文電話不接郵件不回,好像人間蒸發一般,最終還是姐姐蔡英玲和她取得了聯繫,此時的蔡英文已經拿到了去新加坡大學當講師的offer,準備一個人搬去新加坡生活。
蔡潔生知情後非常緊張,發動家人一起勸她回家,他向蔡英文保證不再逼她讀書,並提出可以把她安排進臺灣的大學當教授,蔡英文這才回心轉意。
民國72年(1983年)初,蔡英文回到臺灣,蔡潔生找到馮滬祥幫忙,給政治大學寫了條子,政大在臺灣相當於國民黨黨校,馮滬祥是當時蔣經國的秘書,他的條子自然管用,沒過多久,蔡英文就去政大報道了。(這張委託優先錄用蔡英文的條子現在還能在政大網上查詢到存檔記錄,然而只能看到標題)
可是問題來了,根據臺大規定,要想成為副教授,必須要有博士學歷,可是此前蔡英文不想讀書主動退出了碩博連讀課程,只拿到了碩士學位,連博士資格面試都沒參加,蔡英文能夠立刻被聘為客座副教授,顯然是政大內部動用了手段,幫她篡改了博士履歷。
在此之後,蔡英文頂著假博士的頭銜在政大期刊上發表了幾篇論文,很快又被提升為正教授,升等速度之快,在臺灣教育史上絕對都排得上號。
再往後,蔡英文又以教授身份,通過檢複特批的方式獲得了臺灣的律師證,並沒有參加考試,而當時主管檢複的「考試院」院長,就是第一屆屏東旅北同鄉會的創會成員,幫蔡潔生打下手的同鄉會總幹事伍錦霖。
如果說蔡英文只是老老實實在大學當老師,或許這些背後的交易一輩子也不會有人在乎,怎料多年以後蔡英文稀裏糊塗成了民進黨主席,又當選了臺灣總統,樹大招風,自然就躲不掉被人挖墳的命運。
據公開資料顯示,蔡英文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其博士論文題為《不公平貿易行為與保障行動》,蔡稱該論文在當時獲得了專家教授們很高的讚譽,並稱可以抵得上「一個半博士」。不過,臺灣學者和媒體人對此提出了幾點關鍵的質疑,並經多方調查求證後,直指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特別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臺裔學者林環牆曾前往英國進行了歷時三個月的調查,期間查閱倫敦政經學院相關檔案和圖書館資料,訪問和聯絡當事人等,並撰寫了一份報告。
蔡英文涉嫌論文和學歷造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島內網路上一度鬧得沸沸揚揚,我們大體上回顧一下事件發展始末。
早在民國108年(2019年)6月,綠營名嘴曹長青公然在社交媒體上質疑民進黨當局主席蔡英文的博士學位造假。彼時其宣稱蔡英文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博士論文在英國的論文彙集中心憑空消失不見,無法查詢,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表示即使經過多方的努力,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還是無法查詢到。曹長青強調到:尤其重要的是,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在倫敦大學圖書館、以及論文本該出現,本會出現的地方,都沒有出現。而倫敦政經學院此前又有賣學位的先例,因此從種種跡象來看,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和博士學歷,極有可能是假的。
昔日曹長青搬出證據,表示自己認為蔡英文的學歷、論文造假後,蔡英文很快就被推到了輿論的高峰。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出面站隊,林環牆等人公然要求蔡英文做出回應,蔡英文也在一時間遭遇了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
無論大眾如何質疑自己的學歷、博士論文,林環牆等人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利用此事攻擊自己,蔡英文始終都未給大眾一個有力的回應。蔡英文的逃避使得其學歷充斥著種種疑雲。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7日,時任國民黨「立委」陳學聖揭發,蔡英文在大學任教期間應提交的升等論文無故「失蹤」,他懷疑蔡英文當年未經正當程式升等教職。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8日,陳學聖行文臺灣教育部門,要求政大、東吳兩學校提供蔡英文升等論文及專書,結果臺教育主管部門卻稱「有困難,沒辦法提供」。
民國108年(2019年)8月29日,臺大名譽教授賀德芬舉行記者會,發佈由臺裔學者林環牆所寫的「獨立調查報告:蔡英文博士論文與證書的真偽」。賀德芬引述林環牆的報告內容,指林親赴倫敦政經學院的圖書館待了一周,一頁一頁翻6月28日才送進去的論文;論文是新裝訂成冊、黑色封面,應僅是口試用初稿,而非當時為完成博士學位的取得,而必須送交校方圖書館典藏的最後定稿論文。
Tumblr media
其中,論文遺失6頁,且論文本身的內容有被重新打字過,存有不少英文單字列印錯誤,雖已被論文閱讀者挑出,並用手執筆書寫更正,但沒有經重新打字消除,引發高度嫌疑。
賀德芬說,任何圖書館都找不到蔡英文的論文文本,而倫敦政經學院在民國73年(1984年)同年度畢業的107名學生,除有一人被取消學位,其餘所有的論文作品都可查閱,只有蔡英文論文不在架上。賀德芬質疑,蔡英文現在拿出有關倫敦政經學院的證書或論文都是假的,所以連論文簽名、指導教授都沒有,強調這絕非正常現象;蔡英文只要提出解釋,一切就簡單了,卻拿出荒腔走板的東西。賀德芬指出,「這些證據足以證明她並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更可證明倫敦政經學院與倫敦大學公關部門說謊與試圖掩護蔡英文的欺騙行為」。
賀德芬強調,蔡英文並未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民進黨與島內教育部門都應該啟動調查,追回三十多年的教授薪資。
賀德芬表示,她將對蔡英文辦公室、民進黨中央、「中選會」及「監察院」發出公文,要求蔡英文出示學位證明書,並呼籲政大、東吳、「中選會」出示蔡當年繳交的原始證書影本。若事後證實學歷造假,蔡應該被追繳過去在校園任教所得。
針對上述質疑,蔡英文當局回應稱,倫敦政經學院曾發表聲明確認她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毋庸置疑,她無論任教、任公職,尤其參加選舉那麼多次,都會檢驗她的學歷,並火速出示倫敦政經學院補發的證書與說明文件,上面有鋼印,稱「有鋼印就不可能會是假的」。
即便如此,島內質疑之聲並未消除,還引來了民國108年(2019年)一直緊盯「論文門」不放的媒體人彭文正反嗆,「民國102年(2013年)斯里蘭卡媒體踢爆該國前總統的兒子沒有獲得倫敦政經學院學位,最後倫敦政經學院認錯了。」
民國50年(1961年)出生的彭文正,民國76年(1987年)便在當時僅有的三家電視臺之一的臺視工作,他負笈美國取得威斯康星大學大眾傳播博士學位後,到臺大新聞研究所任教,但民國103年(2014年)起因在《壹電視》主持《政經限時批》,被臺灣高等法院認定兼職時間超過法定八小時上限違法,也引發系所教授反彈,於民國104年(2015年)請辭。
親獨的前民視董事長郭倍宏重用彭文正,彭和妻子李晶玉主持的《政經看民視》直屬董事會,一度是該臺招牌節目。郭倍宏積極推動「獨立公投,正名入聯」,對已取得執政權的蔡英文政府未積極正名制憲多有批評。民國108年(2019年)3月郭倍宏突然被撤換,《政經看民視》也以「主持人三年領走1億元(新台幣,483萬新元)害民視虧損」為由跟著收攤。
後彭文正開設網路節目《政經關不了》,全力調查「蔡同學」的博士論文真偽,前後花了600萬元請律師,並遠赴英國調查真相,該節目的訂閱數超過30萬。
民國108年(2019年)9月,蔡英文對彭文正、賀德芬、林環牆等三位學者以誹謗罪提起刑事訴訟。後因彭文正陪孩子赴美就讀,被臺北地方法院以誹謗官司兩次開庭未到為由通緝。彭文正因此自嘲應不至於像蘇武牧羊長期未歸,但強調一定會對蔡的「論文門」追查到底。
彭文正和林環牆等人一一點出蔡英文民國108年(2019年)補交給倫敦政經學院的論文內容,格式與當年不符,錯字連篇,並指蔡在英國的學生記錄僅到民國71年(1982年)11月,臺當局卻稱蔡於民國73年(1984年)1月通過博士論文,政治大學的教職員服務證明則顯示蔡已於民國72年(1973年)9月任教,且蔡一直無法出示博士證書原件,尤其「教育部」將她早期的大學教授人事檔案封存30多年,列為絕密資訊,更讓外界充滿疑問。
民國108年(2019年)10月14日,臺當局立法機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陳學聖詢問在場48名大學校長「是否相信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為真?」陳學聖更現場「點人頭」,結果僅有6名校長舉手同意,其他人則未表態。
據稱,蔡英文曾經擔任臺灣政大副教授及教授,依規定,她申請到政大工作前必須繳納畢業證書。不過在陳學聖的詢問下,政大校長郭明政並未舉手,為蔡英文的畢業證書背書。
陳學聖更點名郭明政,好奇他「為何沒舉手?」郭明政回應稱自己沒舉手的原因是目前很多事情都還在調查中,不方便表態。
陳學聖再問郭明政,為什麼蔡英文的論文相關資料解禁時間定在民國138年(2049年)12月31日,大家都要長命百歲才能看得到。陳學聖質疑,政大為什麼不能「直球對決」。
陳學聖還表示,蔡英文的「論文門」真是一個「奇案」,並問在座大學校長,「有誰遺失過畢業論文和畢業證書?」結果也沒有任何一位校長舉手。
以上不難看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引發了系列爭議。因真相一直未解,「論文門」議題仍持續引發關注。
民國109年(2020年)1月5日,彭文正再次拋出關鍵性證據,質疑蔡英文學位真實性。
首先,蔡英文與自己指導的學生,竟同一時間畢業。彭文正稱,他為了論文門「上窮碧落下黃泉」,深度訪談、文獻回顧、內容分析等都做過,後來還去了倫敦政經學院,訪了各主要圖書館館員。「我問他們一本找不到的論文可不可能是missing(遺失)?他們斬釘截鐵說不可能,「遺失」跟「找不到」是完全不同的,跟never submit(從未提交)又不同。」
彭文正批���當局教育部門「自我打臉」,因為若蔡英文民國73年(1984年)是正牌博士,當年拿論文和證書就直接是副教授,根本不須拿中文期刊去升等。
更奇怪的是,根據彭文正獨家掌握到的蔡英文辭職信來推測,蔡竟然和她指導的碩士生林桓同時畢業,這又如何可能?已有校友拿出當年畢業紀念冊作證。
其次,民國96年(2007年)發現可能要「登大位」,狂補後續300頁。彭文正稱,「蔡英文論文的真正故事是:1983年她只寫了前3章的proposal(研究課題和計畫),去參加相應的口試,過了之後才能開始寫博士論文,但是她沒過;2007年蔡英文發現可能要「登大位」、要接受檢驗,開始在2007到2019年補完後面300多頁!」
彭文正表示,蔡英文應該是先有中文期刊再找人翻譯成英文,做成黑皮書,再放回母校,因此會發生種種格式不符、內容亂湊的情況。
最後,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這個餡漏得太明顯。彭文正指出,牛津大學博士徐永泰也再曝新證據,其中一項就是,蔡英文的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徐永泰博士在民國108年(2019年)12月8日提出,英國指導教授是不能擔任學位口試的,蔡英文露餡了。此外,一般論文引用別人文章會有格式,大部分APA(研究論文撰寫格式)都有規定,APA格式第一版是在民國33年(1944年)初版;第二版是在民國63年(1974年);民國72年(1983年)推出第三版;民國83年(1994年)第四版。
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剛好跨越第三版,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寫作時間應該在民國71年(1982年),可能引用第一、第二版本,若是引用第三版本,論文還出現民國83年(1994年)版格式,那就太神奇了。
針對蔡英文告自己誹謗,彭文正說,就算蔡英文悄悄撤告,他告蔡英文的部分也不會撤,「一定讓她完整經歷原告、被告、證人的各種階段!」
民國109年(2020年)9月,賀德芬教授需要調閱蔡英文的相關檔案時,被教育部門以「機密資料,封存至2049年」為由拒絕。於是,賀德芬教授因此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列為「機密資料」。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民國110年(2021年)8月26日開庭審理。賀德芬出庭臺北行政訴訟時,拿出一份教育部門的公文,公文顯示民國73年(1984年)9月,從所謂的倫敦大學LSE博士畢業半年的蔡英文,在「政治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親手填的博士論文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竟與她目前保存在「國家圖書館」的論文題目《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不同。
Tumblr media
對此,蔡英文辦公室回應說,蔡英文在政大資格審查表上所填的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是她博士論文的第二部分,而這部分占了365頁論文的237頁(意指為論文之精髓,超過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的總頁數)。
民國108年(2019年)11月28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開「確立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客觀公正之處理原則」公聽會,討論到「總統」蔡英文博士論文。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在會中出示蔡英文給臺灣國家圖書館的400多頁論文影本表示,自己把該論文拿出來「聞香」一下,400頁論文前後看過2次,第1次看只看出100多個錯字,第2次是400多個,只是先列出錯字、格式沒有提,就有444個;因為他的標籤不夠用,所以一頁貼一個顏色,「我的學生沒有被我貼到那麼慘的,一本最多2、30個。」
嚴震生表示,這本國圖下載的論文中間夾了一個蔡英文9月26日的中文說明,說因為國內造成的很多爭議要把它拿出來,說這本論文是「再度公開」,「如果是說原稿遺失了,現在只能提供草稿,我就不會��那麼多批判,但她說是原來的論文,很難讓大家想到這是1個半博士學位的論文。」
嚴震生隨後還列舉了蔡英文論文10大疑點:1、事後加入的1頁中文說明,不應在原始論文內;2、拼字錯誤過多,難被博士論文口試委員會接受;3、頁數編排不應跳過標題頁;4、大小寫前後不一致,5、基本標點符號使用出錯;6、論文邊界不一致,靠左對齊和左右對齊交互使用;7、英文單字斷字未按規則處理;8、不合理使用不同字型;9、美式與英式英語交互使用;10、引述和文獻未按規則處理。
嚴震生還提問到,若一本中文論文,可以同時裏頭並用簡、繁體字嗎?米其林餐廳的菜單,若把法文的「魚」錯拼成poison(毒藥,法文為poisson),可以接受嗎?他也舉例,連今年金馬獎國片《夕霧花園》,因為劇情不符事實(刺青完不能去泡澡),錯失重要獎項;他還指出,出版社有可能出版內容吸引人,但經三校後仍錯字連篇的暢銷書嗎?
嚴震生說,公務員若是送公文有很多手改部分,可以相信它是真的公文嗎?法院有罪判決若有很多錯字,仍具效力嗎?論文若有很高明的論述,但格式不符或相當混亂,學術期刊會刊登嗎?他又指出,「碩博士生論文格式要求原為基本,但有了蔡博士的論文後,將很難再有要求。」
嚴震生還表示,英國博士學位,特別是倫敦政經學院的學位因這事件受到質疑,對其他的學位擁有者不公平。最後嚴問到,國家圖書館為何能夠接受一本問題很多的論文,還在每頁加上浮水印?
公聽會上還邀請到因論文事件被告的媒體人彭文正、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以及教育部、科技部、政大等公務單位負責人,中州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歐崇敬也出席。
對於民進黨批評這場公聽會是私設刑堂的說法,主持公聽會的陳學聖表示,這樣說對召委是污辱,公聽會也絕對是公開直播,陳學聖也表示,民進黨應該要勇於參加,不要作缺席的懦夫,包含先前為蔡英文辯護的像管碧玲、李俊俋、林靜儀等立委,若他們願意在公聽會結束前來,他都願意優先讓他們發言。
臺教育部門及臺灣總統辦公室此前分別於民國108年(2019年)7月19日、9月23日、12月5日、12月30日對外說明,且出示佐證檔,強調蔡英文博士論文、學位及升等著作等檔資料已查證屬實。但各界質疑聲浪始終未間斷。
民國109年(2020年)8月1日,175位華人博士連署提出論文案多項疑點,並在臺大校友會館舉行「蔡英文博士資格及學術倫理」記者會,要求蔡當局真實回應以服眾。
主持人郭書祥表示,「論文門」爭執了一段時間,期間倫敦政經學院和臺灣總統辦公室、臺教育部門不斷提出證明說蔡英文論文是真的、博士是真的、升等是真的;但是畢竟倫敦政經學院曾經有販賣學位給利比亞已故強人領袖格達費之子的「黑歷史」,而各方提出的種種疑問蔡當局也沒有給出清楚的回答。因此華人博士團秉持著知識份子良心,作出學術倫理之主要公開訴求及建言,包括下列四項:
第一、表達 175 位具有海內外博士資格的華人知識份子,在教育部門四度公告之後,華人博士團對蔡英文的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資格依舊是存疑的,留待司法去判別。
第二、教育部門針對蔡英文之升等論文保密等級為密,保密頂多十年,早就該解禁了,副教授升等論文並非高級機密等級,為何要保密到2049年?華人博士團強烈呼籲,懇請蔡英文以「總統令」責成教育部門,立即解密公開兩次升等之資料,以昭公信,另外可澄清蔡英文的學術生涯,因蔡學術報告已遭質疑有一魚多吃,違背學術倫理情事。
第三、呼籲臺外事部門應盡速公開,蔡英文1980-1985年六年的出入境資料,證明蔡英文的確在那段時間之內,有全時間在英國倫敦就學?抑或1983-1984年蔡已回臺,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指導碩士生?在報章發表文章,參與臺灣會議?
第四、呼籲教育部門針對蔡英文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之碩博士論文指導作業進行調查,厘清是否依教育部門法規?為何教育部門資料中,蔡英文指導之簡燕子碩士論文是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1984年畢業?但實際簡燕子是在1990年9月入學,1992年6月完成碩士論文及口試!中間差距達八年!中間有否身份學歷不實之違法情事?
至此,「論文門」愈演愈烈。
時隔一段時間,林環牆等人調查取得新進展,再曝出重大證據,並稱即將真相大白。
民國110年(2021年)9月9日,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等人,以臺北、英國、美國三地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蔡英文論文門最終審判」記者會,悉數列出了「八大鐵證」,證明蔡英文根本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14日取得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法學博士學位。「鐵證」包括:民國73年(1984年)履歷表上博士論文題目竟截然不同;民國104年(2015年)補發博士證書是二度變造的贗品;認證博士學位的神秘甘乃迪檔是偽造文書;倫敦大學規定畢業前應繳交3本論文,但無一存在;唯獨蔡英文不在IALS法學論文的連續編號裏;從未有外部口試官員繳回蔡英文博士論文的紀錄;從未有蔡英文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繳回博士論文的紀錄;總圖書館與IALS從未有蔡英文繳交博士論文的紀錄。
Tumblr media
民國108年(2019年)至今,賀德芬、林環牆、彭文正一直鍥而不捨地追查蔡英文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論文與學位,並引發多起官司,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陸續因蔡英文「論文門」事件成為被告,也製造了「臺當局領導人狀告學者」的典型案例。
臺北記者會由賀德芬在臺立法機構群賢樓主持,賀德芬曝光蔡英文當年以「沒有博士論文正本、沒有學位證書正本、沒有系院校三級審查投票」的「三無」身份,直接進臺灣政治大學當客座副教授。賀德芬稱,她在比對蔡英文倫敦政經學院的學生學籍卡後發現,蔡英文民國71年(1982年)申請休學後無複學紀錄,竟然能在短短不到一年就完成論文,民國73年(1984年)拿到博士學位,「真是令人驚奇的學術歷程」。
彭文正說,兩年多的調查證明了「蔡英文的合格博士論文根本就從未完成,也因此才一直提不出法學博士證書的原始檔」,反而借由體制力量偽造檔、違法亂紀、欺騙臺灣。蔡英文長期謊報博士學歷從事教職、參與島內選舉乃至於因而取得臺灣總統權位,「她的整個發跡過程,對臺灣人民而言是傷害了機會均等與社會分配正義、玷污了學術倫理、踐踏法律公平、藐視道德正義」。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呼籲蔡英文履行自己的職責,將論文真相公諸於世。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則指蔡英文涉及三個層面的嚴重問題,第一個層面是在法律上涉嫌貪污罪和誣告罪,因為蔡英文用假的博士學位騙取職稱、高薪,因為蔡英文誣告並通緝彭文正。第二層面是在道德層面變成了最惡劣的負面影響。第三個層面是政治層面上欺騙了全社會。
對於彭文正等人的指控,蔡辦發言人張惇涵聲稱,已「不厭其煩」重申,對於蔡英文的博士學位,只有求證校方倫敦政經學院是唯一且正確的管道。而蔡英文的博士學位,校方已公開證實過「蔡博士確實於1984年取得法律博士學位」,他還呼籲社會各界「勿受錯假訊息所誤導,也勿以訛傳訛」。
民國108年(2019年)起,「論文門」在網路上持續發酵至今,遮羞布即將被掀開。何以見得呢,首先來科普一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創立於1895年,是英國久負盛名的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LSE在社科學術界、金融界和政商界享有口碑。截止民國105年(2016年),LSE的校友及教員之中包括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政府或國家元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
Tumblr media
倫敦政經學院曾被查出「賣學位」一事,「你給錢,就給你博士學位」。當時的學院主任引咎辭職,成為西方學術界的醜聞。英國《衛報》曾就此做過專題報導。
民國108年(2019年)LSE校方曾發了個聲明,為蔡英文的博士學位背書,但一直沒有拿出關鍵性證據,特別是一直拿不出當年蔡英文的畢業論文因此備受質疑。
之前,因為蔡英文被揭「論文門」,蔡英文惱羞成怒。美國記者Michael Richardson要求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ICO)公開蔡英文答辯的相關材料,結果被拒。
因此,美國記者將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起訴到了英國行政法院,法院則判處美國記者勝訴,即責令該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敦促校方公開答辯委員名單和答辯報告。
結果活生生被打臉了!
民國110年(2021年)11月26日,英國資訊公開專員辦公室回應稱「倫敦經政學院校方否認持有蔡英文的答辯委員的名單和答辯報告」。
民國111年(2022年)1月16日,知名學者林環牆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他已經收到了倫敦大學「資料保護暨資訊法遵」的新任主管米爾威勒女士的回復,她在郵件中明確表示,倫敦大學「本身沒有LSE所持有的有關蔡英文的任何資訊」。
倫敦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兩方的回復都已經否認了蔡英文論文的存在,蔡英文方卻依舊保持了沉默。
Tumblr media
民國111年(2022年)2月3日,一則有關倫敦大學回應蔡英文學歷質疑的聲明,又再次將此事掀到了大眾面前。
中國臺灣網報導指出,英國倫敦大學日前在官網發佈聲明稱:「現任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博士,經兩位考官確認論文之提交和檢核,於民國73年(1984年)2月取得博士學位,雖然尚不清楚圖書館是如何保存論文影本的,但這跟蔡的學位無關,該博士學位已被正確授予」。
讓人意外的是,或許是倫敦大學的聲明給了蔡英文底氣,在此次林環牆等人再次進行公開質疑後,蔡英文辦公室也破天荒的做出了回應。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表示:「真的假不了,蔡英文辦公室及倫敦大學校方已多次證明蔡英文儘管嚴謹程式取得了博士學位。」
但是彭文正指出,2月3日下午15:45(倫敦時間2月3日上午07:45),倫敦大學突然發佈了一份沒有署名、無發文單位的聲明「倫敦大學:蔡英文博士的學位是正確授予」,聲稱蔡論文副本尚不清楚是否在圖書館,但博士學位是真的。而臺灣最大社群媒體PTT的發文時間是中午12:00 (倫敦時間2月3日清晨04:00),鑒於兩篇聲明內容一樣,顯而易見是公關稿,也就是說PTT竟然比倫敦大學早一步發出了那篇聲明!彭文正質疑,「這不是太神奇了嗎」?他同時表示,不懷疑這事件有人在背後操作。
林環牆根據此前消息分析稱,蔡英文的博士假文憑倫敦政經學院內部一撮人在裏應外合,不僅提供造假的檔,還配合蔡英文做掩飾詐騙博士學歷的跨海串供。
英國的學校如此大膽,可想而知蔡英文在其中是費了功夫「周旋」的。但是假的真不了,英國學院敢造假給臺灣出具公文證明,但卻不敢在英國法院面前「做戲」,一番佐證、盤問下,最終說了實話,因為不說實話就是犯法。
蔡英文具體如何串通和造假咱們先不說,單就蔡英文把自己論文設為「最高機密」這一點,就夠意味深長了。
可想而知,蔡英文為了拿到這個「假博士學位」在背後暗箱操作了多少事情。不過,蔡英文憑藉這個「博士學位」,可謂是走了不少捷徑,比如在政大當老師,甚至升任教授等。這些最終成為了蔡英文政壇平步青雲的墊腳石。
目前,論文門事件遠沒落幕,蔡英文並沒有安全過關,此事帶給臺灣的負面形象影響深遠。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李立指出,一方面,論文門事件涉及蔡英文誠信問題。她的處置態度讓她的信用在很多臺灣民眾眼中全毀。另一方面,蔡英文對「論文門事件」的處理反映了她的失能。她採取歹戲拖棚的方式,讓自己深陷泥淖。蹊蹺的是,這次蔡英文論文門事件是從綠營內部引爆的,可以看到包括「時代力量」、呂秀蓮等在內的深綠勢力揪住論文門不放,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綠營內部政治分贓不均而爆發的。
論文造假讓人們刷新三觀,證明再多的政治煙霧彈也不能掩蓋真相。另外號稱一個半博士的論文,沒有出版,也不公開,不讓人輕易接觸,學術論文研究的終極目的何在,不應為人類學術的邁進有所貢獻嗎?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思考了。
種什麼花,結什麼果。就因為學生時代不用心讀書,以至於後來從政後頻頻在公開場合寫錯字,例如拼錯「泰國」的英文,在參加活動時的「點亮臺灣」四字大作中寫錯三個字等等。因此,對於她幾年前在接任「文化總會」會長時,島內輿論對此並不看好。有人嘲諷,一個這麼不認同中華文化的人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真是可笑;還有人說:「文化總會」就要變成「文盲總會」了。
Tumblr media
網路上還流傳著蔡英文的不少「白字笑話集」:《蔡英文大年初一用「錯別字」禱告神明》《蔡英文「文盲症」傳到日本》《錯字路上安倍小英難兄難妹》《「英語拼錯詞春聯寫白字」蔡英文「菜」的不只是英文》《蔡辦借春聯賀詞推捧臺灣文學卻遭臺灣文學館長打臉》《蔡英文祝賀特朗普當選親筆函又見「菜英文」》……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1 note · View note
wangwill66 · 8 months
Text
禁書
H:怕犯人作亂,孫子兵法列美國監獄禁書名單,今人之思維與古人無異,直接論述之影響即為禁止之源。禁與不禁各有理由,犯忌,犯眾怒。以前禁,今不禁是進步。以往都不禁,今列禁晝是教育退步。書無好壞,全在教育的判斷。金聖歎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大文豪,曾經感嘆:「少不讀水滸 老不讀三國」還有一句「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如此名著都不用看。書信書不如無書,選自己喜愛的書,看不看自己決定。20231031W2
網路報導
怕犯人作亂? 《孫子兵法》列美國監獄禁書名單
在2023年10月25日,非營利言論自由組織美國筆會(PEN America)發表一份最新報告,美國多家監獄正在以「涉及色情」、「安全議題」等理由,禁止或限制上萬本的書籍出現在獄中,其中還有包含不少知名著作在內,名單包含中國古代兵書《孫子兵法》、1998年出版的歷史類小說《自由古巴》(Cuba Libre)、1971出版的歷史驚悚小說《豺狼之日》(The Day of the Jackal),以及在去年剛出版,教學大眾如何用簡易步驟進行創作的繪圖指引書籍等。
《孫子兵法》,即《孫子》,又稱作《武經》、《兵經》、《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的兵書,作者為春秋末期的齊國人孫武。 維基百科
作者: 孫武
類型: 論文, 非虛構作品
主題: 兵法
保存狀態: 篇數:十三篇
其他名稱: 《孫子兵法》; 《孫武兵法》; 《吳孫子兵法》
成書年代: 春秋末期(前515年至前512年)
版本: 竹簡本——1972年出土的漢初抄本,是現今為止最早的版本; 1935年中華學藝社影宋刻《武經七書》本; 丁氏八千卷樓藏劉寅《武經七書直解》影印本
自由古巴
譯自英文-《古巴自由報》是埃爾莫爾·倫納德(Elmore Leonard)於1998年撰寫的歷史小說。這個故事發生在1898年,就在美西戰爭即將爆發之前。 维基百科(英文)
查看原文說明
初版發行日期: 1998 年
作者: 埃爾莫爾·倫納德
類型: 歷史虛構, 冒險作品
豺狼之日
譯自英文-The Day of the Jackal is a political thriller novel by English author Frederick Forsyth about a professional assassin who ... 维基百科(英文)
查看原文說明
初版發行日期: 1971 年
作者: 弗雷德里克·福賽思
角色: 豺狼, Colonel Rodin, Lebel, Bastien-Thiry, Inspector Thomas
類型: 長篇小說, 驚悚, 諜報虛構, 歷史虛構, 歷史小說
維基百科:
禁書,泛指政治組織或宗教領袖為了維護自身的制度或單一的信仰,禁止不利己的書籍。他們採取強烈的排他行為,例如焚書或追殺原作者。此外,在書籍的內容觸犯宗教禁忌或文化、道德上的禁忌,或批評時政,亦有可能導致書籍被禁止出版、持有與販賣。甚至隨著��治形勢的改變,而查禁某些圖書。 維基百科
政治類禁書
More information 書名, 作者 ...
書名作者體裁刪禁理由
西線無戰事雷馬克小說反戰、低落軍隊士氣、污衊德意志國防軍。1930年代在德國被禁。
動物農莊喬治·歐威爾小說反史達林、諷刺共產主義。1946年在南斯拉夫被禁。
自由請願書約翰·彌爾頓論文17世紀在英國由於政治因素被禁。
博格的女兒內丁·戈迪默小說反白人、批評南非種族隔離政策,1979年在南非被禁。
七月的人民內丁·戈迪默小說反白人、批評南非種族隔離政策,1981年在南非被禁。
齊瓦哥醫生帕斯捷爾納克小說質疑革命的正當性與布爾什維克,1956年在蘇聯被禁。
憤怒的葡萄約翰·史坦貝克小說粗俗、猥褻、鼓動違抗權威、污衊加州肯特郡居民。1939年在美國多個州被禁。
古拉格群島索忍尼辛非小說揭露蘇聯強迫勞動營生活、有損國家顏面。1964年在蘇聯被禁。
二十世紀大騙局亞瑟·巴茲非小說歷史修正主義、反猶太、質疑二戰期間猶太人死亡人數誇大不實。1980年代在美國、加拿大,1996年在德國被禁。
共產黨宣言馬克思與恩格斯非小說鼓勵暴力革命和階級鬥爭、意圖顛覆政治秩序。1878年在德國被禁。
我的奮鬥希特勒自傳宣傳國家社會主義 (納粹主義)。1933年在捷克、波蘭被禁。一九八四喬治·歐威爾小說1950至1990年在蘇聯被禁。諷刺個人崇拜和斯大林主義。人權托馬斯·潘恩非小說煽動叛亂、廢除君主制、支持美國共和政體與法國大革命。18世紀在英國被禁。
第五號屠宰場馮內古特小說反戰、批評政府、不愛國。1970至1990年代在美國多個州被禁。
抓諜人彼得·賴特自傳洩露國家機密。1985至1988年在英國被禁。
醜陋的美國人李德與波迪克小說批判海外美國人自大無知、美化共產主義。麥卡錫時代在美國遭到審禁。
湯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小說批判奴隸制度,宣揚平等觀念。南北戰爭前、後在南方州、1852年在沙俄被禁。
磺溪一老人王燈岸傳記彰化黨外運動參與者石錫勳傳記。1980年被臺灣警備總部在〈隆徹字第5143函〉以「內容混亂視聽、挑撥政府與人民情感,特予取締」為由遭查禁。
情報生涯30年蕭台福自傳洩漏情報機密。2007年在台灣被禁。
惡童日記克里斯多夫·雅歌塔小說故事描繪發生在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1944年匈牙利共產黨統治下的匈牙利的小鎮塞格德的一對雙胞胎兄弟,從原本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因為戰禍綿延,父親又被徵調從軍,母親為了兩人的安全,將他們送往偏僻鄉下的外婆家。 一位婦女帶著孿生兒子投靠住在鄉下母親,她不識字、骯髒、吝嗇、凶惡,兩兄弟從不打架,只是學習生存法則、學習寫作及學習殘忍。他們住在一個遭受戰爭破壞的國家裡,這是個既沒有仁慈,也缺乏道德的地方。他們將每天發生的事情仔細記載在筆記本中。
宗教類禁書
More information 書名, 作者 ...
性愛類禁書
More information 書名, 作者 ...
書名作者體裁刪禁理由
憨第德伏爾泰諷刺小說猥褻、��於粗俗及煽情。1930年被美國海關查扣。
浪蕩女回憶錄約翰·克雷蘭小說猥褻、淫猥。1821年在美國被查禁,1963年再度被查禁。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勞倫斯小說猥褻。1929年在美國被禁。
羅莉塔納博可夫小說齷齪、色情。1955年英國、1956年法國、1959年阿根廷、1960年紐西蘭被禁。
北迴歸線亨利·米勒小說齷齪、色情。1930年代在美國被禁。
尤利西斯喬埃斯小說猥褻。1930年代在美國被禁。
金瓶梅蘭陵笑笑生小說猥褻、色情。1647年在中國被禁,1930年後更改多種版本。
武俠類禁書
More information 書名, 作者 ...
書名作者體裁刪禁理由
書劍恩仇錄金庸武俠小說1957年9月在臺灣出版,1958年1月8日被臺灣省保安司令部 (警備總部前身) 以〈安練字第1479號函〉,以違反〈臺灣省戒嚴時期新聞紙、雜誌、圖書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三款「為共匪宣傳之圖畫文字」為由,與《射鵰英雄傳》查禁。
碧血劍金庸武俠小說1957年10月在臺灣出版,1958年1月8日被臺灣省保安司令部以〈明旭字第0021號函〉,以違反〈臺灣省戒嚴時期新聞紙、雜誌、圖書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三款「為共匪宣傳之圖畫文字」為由,與《射鵰英雄傳》查禁。
1980年9月,《碧血劍》經盜版改名為《碧血染黃沙》。警總隨即於9月9日以〈(69)隆徹字第3930號函〉「其內容與警備總部查禁有案之《碧血劍》雷同,應予取締,並扣押其出版品。」
射鵰英雄傳金庸武俠小說1957年9月在臺灣首次出版,不到三個月,1958年1月8日被台灣省保安司令部以〈明旭字第0021號函〉,以違反〈臺灣省戒嚴時期新聞紙、雜誌、圖書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三款「為共匪宣傳之圖畫文字」為由,與《碧血劍》查禁。
慧明出版社於1972年10月改名《萍蹤俠影錄》(作者改名「綠文」),再遭警總於1973年4月23日〈莊激字第2861號函〉以違反〈臺灣地區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第三條第三款(為共匪宣傳)及第六款(混淆視聽)查禁,
1980年5月,遠景出版社更名《大漠英雄傳》出版,警總隨即於28日發出〈隆徹字第2316號函〉以「查內容與經查禁之《射鵰英雄傳》雷同,應予取締,並扣押其出版品。」華源出版社盜版的《射鵰英雄傳》也被警總於1981年5月15日〈隆徹字第1872號函〉「係翻印已查禁之書,依法應予檢扣,函請清查報繳」
中國歷代禁毀小說集粹
2001/1/28
書刊名/中國歷代禁毀小說集粹
編者/王從仁,黃自恆主編
出版者/雙笛國際出版/紅螞蟻經銷
出版年/民國83~85年
叢書目錄:
第一輯:如意君傳;昭陽趣史;杏花天;歡喜冤家;歡喜冤家(續);株林野史;癡婆子傳.
第二輯:繡戈袍;陏煬帝豔史(上下);燈草和尚;肉蒲團;五美緣(上下).
第三輯:浪史;雙鳳奇緣;濃情快史;無聲戲;八段錦;醋葫蘆;燈月緣.
第四輯:繡榻野史;好逑傳;巫夢緣;風流和尚;繡屏緣;國色天香(上下).
第五輯:錦香亭;鬧花叢;風月鑒;飛花豔想;禪真後史(上下);僧尼孽海.
第六輯:怡情陣;情夢柝;龍陽逸史;桃花豔史;繡球緣;空空幻;天豹圖.
第七輯:春燈謎史;檮杌閑評(上下);巫山豔史;一片情;桃花影;金石緣.
第八輯:五鳳吟;蜃樓志;妖狐豔史;載花船;醉春風;宜春香質;弁而釵.
另有:中國歷代禁毀小說漫談   上下冊  
 
金聖嘆「少不讀水滸」主要是指《水滸傳》中有太多兄弟義氣的故事,而這些英雄們的豪情壯志,很容易讓他產生衝動。
「老不讀三國」則是因為《三國演義》中,曹孫劉三方天多勾心鬥角的故事,不是為了爭奪地盤用詭計,就是為了害死誰誰用陰謀,這種詭異的欺詐中,令人陷入一種陰謀的沉淪。
「男不看西遊」主要是所整部《西遊記》中,都是講述四個和尚取經的故事,而佛教宣揚人應該禁止欲望,所以男人看後,可能會被《西遊記》中的精神影響,只顧一路上取經,忘記了身邊的風景,這樣會失去許多生活中的樂趣。
「女不看紅樓」是因為《紅樓夢》中描寫男女情綿比較多,而且小說中女性大多敏感、多疑,可幾乎所有人都以悲劇收場,如果女性沉溺於紅樓夢中,有可能被裡面人物勾引,影響身心健康。
古代小說《金瓶梅》就是禁書,之所以要禁止這類書,是因為書中的情節太過放縱,正常人看了以後,會激發心魔,從而淪陷了自己。
據說賈平凹寫出《廢都》的時候,有年輕男子看了《廢都》後,竟然臨幸了自己的表妹,可見小說對人的影響之大。
軍族》等台灣鄉土文學作品遭禁;九、黨外以及民主運動相關的書:這些雜誌和書刊常是查禁的目標,例如《台灣政論》、《美麗島》等雜誌。十、有情色描寫,代表有傷社會風化的書:如張競生的《性史》、郭良蕙的《心鎖》等。
中國曆代禁書
九品禁書
上等三品
通篇談香豔:
上上:《雜事秘辛》、《飛燕外傳》、《控鶴監秘記》、《漢宮春色》、《河間婦傳》;
上中:《三山秘記》、《痴婆子傳》、《閨豔秦聲》;
上下:《金瓶梅》、《肉蒲團》、《海陵王》、《杏花天》;
中等三品
偶有香豔處:
中上:《西廂記》、《紅樓夢》、《綠野仙蹤》、《遊仙窟》;
中中:《品花寶鑑》、《野叟曝言》、《簾外桃花記》、《女仙外史》;
中下:《倭袍記》、《如意奇緣》、《玉蜻蜓》、《鳳雙飛談詞》(姚注:此書出女子手筆,專談男色,有女兒國王狎男妾之智);
下等三品
皆香豔説部也:
下上:《繡榻野史》、《株林野史》、《燈草和尚》、《桃花庵》;
下中:《隔簾花影》、《香閨秘記》、《桃花記》、《如意君傳》;
下下:《牡丹奇緣》、《閨中秘史》、《情海緣》、《花下緣》。
此外,《花錦營》,半圖半文,為明版,最為珍貴。《素娥篇》、《國色天香》、《花陣綺言》,皆珍本也。《濃情快史》亦負盛名,偶於坊間訪見之,殊不見佳。《東遊記》疑即《三山秘記》(又名《枕中秘》)。以上各書已罕見,可遇而不可求也。
其餘如《新台秘史》、《玉嬌梨》、《摩登伽》、《戀情人》、《龍陽逸史》、《媚史》、《催曉夢》、《繡谷春容》、《丰韻情書》、《燕居筆記》、《閒情別傳》、《僧尼孽海》、《燈月緣》、《巫山豔史》、《覺世梧桐影》、《春燈謎史》、《怡情陣》、《妖狐豔史》、《美婦人》、《繡屏緣》、《浪史奇觀》、《碧玉樓》、《鬧花叢》、《八段錦》、《風流和尚》、《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空空幻》等未入品。
日本
更多資訊:ja:悪書追放運動、ja:戦前・戦中期日本の言論弾圧の年表、ja:日本における検閲和有害漫畫騷動
1955年,日本以保護青少年與兒童為理由,發起針對漫畫為主的「惡書追放運動」。漫畫在校園內被焚毀的情況激增。「青少年保護育成條例」提倡[6]、實質的出版前的審查制度要求。各出版社則聯名反對。1963年,日本的出版社,共同組成「出版倫理協議會」、自主規制行事。1991年,日本政府在對被視為帶有「猥褻」成分的特定「有害」漫畫作品進行禁止其傳播、銷售、閱讀的一場運動,以及之後各界不同階層對其產生的一系列的支持、爭議和反制,是為「有害漫畫騷動」(日語:有害コミック騒動/ゆうがいコミックそうどう)。
0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