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mgik
#莫內庭院
shihlun · 8 months
Text
大江健三郎 - 後退青年研究所(1960)
Tumblr media
黑暗的深淵在這個世界到處張著大口保持沉默。現實世界向遍布各處的深淵漏斗狀地傾斜,所以對傾斜敏感的人會不知不覺或者有意識地順首傾斜滑下去,墜入深淵黑暗的沉默之中,從而體驗現實世界裡的地獄。
我曾經像地獄把關人站在一個黑暗的深淵邊上,我所體會的對滑入深淵的漏斗狀傾斜的敏感,是指那些在政治或思想上道受過挫折的青年、心靈受到創傷的青年。當然,他們中的許多人在肉體上也有傷痕。
現實世界的一座地獄,即稱之為黑暗的深淵的話,就在大學旁邊不動產公司大樓三樓,房間總是亮堂堂的(啊,人為什麼自古以來就如此熱心努力使自己的周圍照得光明亮堂呢?人為什麼比野獸更強烈地討厭黑暗呢?我只是一個日本青年,不是基督教徒,對這些不感興趣,但每次一想到人對黑暗的恐懼,就想起「原罪」這個詞)。地上鋪著漆布,油光閃亮,不鏽鋼的辦公桌椅顯得清爽氣派,而且具有高效率,等待著合適能幹的主人。
但是,當我目送從走廊推門而入的挫折青年在回答我為了登記卡上的必要事項提出的、僅僅是卡片未曾明確記載但又必須記入卡片的簡單問題後,走進隔壁房間的時候,還是感覺到這間明亮的辦公室是地獄的一個入口。
隔壁房間有鬼嗎?有美國東郊的大學受過非常好的高等教育的嶄露頭角的年輕心理學家戈爾遜先生和擔任翻譯的東京女子大學學生在等待著。在思想或政治上受到挫折的青年邁出憂鬱的一步踏進這個房間,他們滿腦子苦惱,準備談談心裡話。我的大學同學把這間房間稱為「後退青年研究所」。其實正式名稱叫「戈爾遜訪談室」,英文縮寫為GIO。但沒有人稱呼它的正式名稱。結果戈爾遜先生的問題只提一個:「你為什麼後退了?」因為大家都是來談「自己為什麼年紀輕輕就後退了」的。
那個時期,是韓戰結束後相對穩定的時期,是學生運動處於如氣潭中間四陷的波谷時期。學生對社會的關懷表現在合唱俄羅斯民歌,在兩三年激烈動蕩的學生運動中受到創傷的學生重新回到學校,變得憂鬱苦悶,暗自舔著自己的傷口消磨時光。
於是,一個美國國籍的年輕學者就在東京大學旁創立了這家以遭受創傷的學生運動家為主要調查對象的研究所。它每天吸引不少所謂的後退學生。開始它只在校刊上刊登一則《戈爾遜先生恭候先前的學生運動活動家光臨!》的廣告,結果學生絡繹不絕。
我是在這兒打工的學生,今年剛剛二十歲,對青年神情憂鬱、臉色充滿抹不掉的髒垢的陰影般的苦悶可以說漠不關心,因此大概不會懷有同情之心。但如果GIO是對日本人炫耀優越者傲慢的那種研究所,我也不會接受接待戰戰兢兢地前來訴說自己內心陰暗的皺襞深處殘留的思想疙瘩的同胞這種工作,也許自己也會成為一個憂鬱症「病人」低垂頭把帽子貼在胸前排在長長的學生隊伍後面。
戈爾遜是個標準的開朗的美國人,雖然留著油煙色的短唇鬍,其實還不到三十歲,所以我在他這裡工作不覺得什麼強烈的自卑感。來日本的美國知識分子似乎要不是目空一切旁若無人或和藹可親寬厚溫敦,我們稱之為戈爾遜先生的這位芝加哥出生的社會心理學家可以說溫良敦厚的典型代表。
我現在還說不清楚戈爾遜先生為什麼跑到日本來調查受創傷學生的精神傾向,廣義地說,是否不少美國人在韓戰結束後很快就對日本學生的挫折心態發生興趣? 用美國社會心理學的方法調查日本學生,結果對美國人有什麼用?
一般認為,美國人的調查是為了加強在遠東地區進行反共宣傳的基礎的一項工作。這種看法多少令人信服,但就我所在的GIO來看,至少戈爾遜先生從未給我與反共宣傳有關的印象。
戈爾遜調查室每個月都把調查結果報回本國,但接收單位是不知道他業已畢業還是尚在就學的美國東部某大學研究所,好像與美國國務院、議會並沒有直接的聯繫。當然,我在這辦公室工作期間,出於一種自我厭惡的情緒,本來就對辦公室的性質、目的十分冷淡,也不想深入了解。我坐在辦公室裡,也和來訪的學生一樣,心情極其鬱悶,但出了大學教室門,會無緣無故地朝氣蓬勃、輕鬆愉快,有一種充滿希望的解放感。
我想擔任戈爾遜先生的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也是如此的吧。在辦公室裡,我從未見過這個高挑細瘦的女大學生一絲平靜輕鬆的表情,但偶然在東京大學和東京女子大學共同舉辦的歌舞聯歡會上時看到她時,這位憂慮愁悶的我的同事簡直判若兩人,兩頰緋艷動人,興高采烈,歡聲笑語,像鳥鳴一樣尖聲歡笑。第二天,我懷著某種期待和莫名其妙害羞上班,出現在我面前的仍然是像內分泌失調似地愁眉苦臉的女大學生。
GIO的工作性質本身就極為憂鬱。 有一次戈爾遜先生說,日本的工作告一段落後打算去台灣或南韓從事同樣的工作,熱情動員我跟他一起去。那時候我很想試一試,甚至夢見自己在南韓調查受挫折的朝鮮青年,我不僅把戈爾遜先生的所有工作包攬下來,還手執鞭子像對待奴隸一樣抽打前來傾訴衷腸的青年,想來實在可笑。這也許是GIO表面上像穩重平靜的調查室,其實潛藏著將手指插進青年的傷口使勁摳攪脂肪、肉體的冷酷的一面的緣故,感覺在我的潛意識裡、在夢中重現出來。
我的工作是調查接受前來訪談的學生的履歷和訪談結束後付給學生報酬。酬金是採訪一小時五百日元。戈爾遜先生通常在發票上都寫採訪兩個小時,本來學生上學都有月票,無需交通費,但還是根據現住所到這兒的距離支付交通費,這對學生來說,是筆不壞的打工收入。但是,除了特殊情況外,這樣的「打工」只能申請一次,而且不是前不久積極參與學生運動後來倒退的這樣在思想上發生戲劇性轉變的人不要。因此,雖然不是想像的那麼難,確實比一般的打工不容易。
在GIO工作幾個月後,來訪的學生開始明顯減少,有時我的卡片上一天也沒登記一個學生的名字,戈爾遜先生無所事事,皺著眉頭像狗熊一樣悲傷地在屋裡轉來轉去。在這成績不佳的日子裡,只有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絕不心慌意亂急躁氣惱,板板正正地端坐在桌前,閱讀袖珍本的《矛盾論》、《實踐論》。這不會讓別人覺得她思想上有所共鳴,因為那個時期,在女大學生中,毛澤東的書和羅曼羅蘭的書一樣風行。
沒有學生來的時候,戈爾遜先生就到傳達室和我聊天。他不和女大學生交談。她非常不愛說話,幾乎從不發表意見(這種徹底的沉默寡言使人覺得不正常,好像向戈爾遜先生發表見解自己也就成了前來訴說精神挫折的學生),戈爾遜先生對 她也有幾分發怵。我們一邊從辦公室窗子望著本鄉(本鄉,地名。東京大學位於此地一譯註)的大學裡高大的樹木,一邊盡量避開商業、日漸減少的後退青年的話題,漫無目的、天南海北地神聊起來。
透過這種無拘無束的漫談,我知道這個家庭一貧如洗的白人兒子靠獎學金上的大學,說不上天資聰穎才華橫溢,卻對日本的挫折青年極感興趣。一個二十八、九歲的美國青年選擇這個問題作為研究課題來到日本成立調查所,這本身就令人覺得他的精神構造不可思議有悖常規。我開始感覺到戈爾遜先生不是深淵的擁有者,而是被吸進這個現實世界的深淵裡的第一個墜落者。於是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我在自己的學生同胞前來訴說陰暗的情緒崩潰的外國人事務所裡工作,覺得有點近乎賣良為娼的人口販子、老鴇這樣卑鄙下賤,想起少年時光,雖然那時還是戰爭年代,對自己二十歲這個年紀依然懷抱著玫瑰色的幻想。但如今已經二十歲,而且是在和平時期,卻幹這種不清不白不三不四的差事,心頭充滿難以言狀的苦澀和自我厭惡。
可以跟我互相交流自我厭惡情緒的應該說是那個同樣打工的女大學生,但她整天愁容滿面,一有空就全神貫注地鑽進毛澤東的書裡,從不到我的屋子來走動。我一到裡屋,就不得不面對那些登記卡,被憂傷鬱悶的學生的形象擠壓得喘不過氣來,所以絕不會從我這邊推開女大學生房間的門,於是只好愁眉苦臉地和同樣愁眉苦臉的戈爾遜先生漫無邊際地神聊。啊,GIO簡直就是一座無比憂鬱的地獄!
正是在這種閒聊中,戈爾遜先生動員我在日本的工作結束後跟他一起去台灣或者韓國,也正是在這種倦怠鬱悶的時間裡,我從他不經意的動作的細微處覺察出 同性戀的傾向。他談到美國東部的鄉村小鎮,語調那麼親切眷戀,卻不遠萬裡跑到東方來,說不定是被流放到日本來的呢。外國人到大學的課餘打工科要求介紹擔任陪同聊天的人、導遊、翻譯的學生,大多都想藉此名義發展成同性戀對象。 外國人的這種別有用心現在已經變成常識了。我的一個朋友透過打工和一個外國貿易商搞上了同性戀,後來被貿易商拋棄,因此自殺。「被拋棄」這三個字是他寫在遺書裡的。這也是韓戰結束後那一陣子的事。
我和戈爾遜先生用低得能聽見隔壁翻書響動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聊長天,但雙方的心並沒有互相靠攏貼近。我用半瓶醋的英文跟美國人聊白開水淡而無味的閒天,覺得著急,深深地感嘆自已為什麼會在這裡幹這種事。我現在大體能體會到與美國人一起工作的日本人、尤其三十歲左右的婦女為什麼一天到晚裝模作樣矯揉造作大聲叫嚷的秘密。那些戴著很講究很派頭的眼鏡抹著大紅嘴唇以痙攣性地強調突出臉龐的女大學生們即將埋沒自己的空虛乏味的恍惚。她們和舊式婦女一樣,自我要求對工作奴隸般地逆來順受。
就我自己而言,當我看著和我相對而坐自由交談的這個美國人玻璃般透明而遲鈍呆滯的眼睛、像在果子凍上灑一層麵粉一樣發喧的胖臉和手背的皮膚、當細小的高鼻子、突然發出怪聲的嘴唇時,甚至神經質地想如果為了深入了解對方的思想情緒、為了在對方的臉上恢復人的統一感,簡單地說,如果為了發現我和對方之間人與人的聯繫,可以發展到同性戀關係。
我剛剛二十歲,從這個世界的幾乎一切追尋人與人的關係。而對年輕人來說,無論正常或變態的性關係,都是盲目地沉溺在令人感覺怪誕無序的他在之中的行為,都是賦予意義、制定秩序、變成如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那樣親密的行為。如果我每天都和戈爾遜先生進行這樣百無聊賴的持續不斷的談話,我很可能要麼神經發作地和他同性戀,要麽神經發作地和他大吵一通辭去GIO的工作。
但是,在某月月初,由於上個月報回國內的調查數據實在缺少內容,本國給戈爾遜先生發來一封信指責他工作消極怠惰,信的措辭相當嚴厲。他早晨上班看了這封信後,一整個早上都在房間裡心煩意躁地急步轉圈。下午,戈爾遜先生終於下了決心,對���所人員,除清掃女工外、即我、女大學生及他本人就當前的困境發表演說。
戈爾遜先生的論點簡潔明快,本國要求他今後每個月提供上個月三倍資訊量的調查數據,如果不能保證這個基數,將解除他遠東研究員的職務。因此,我們必須提高效率。
怎麼提高效率?是在校刊上登更大的廣告,還是在校園貼廣告?《戈爾遜先生恭侯先前的學生運動活動家光臨!》
我針對戈爾遜先生的提問,發表意見說不能指望廣告的方法可以使狀況發生根本性的好轉,因為戈爾遜先生的後退青年研究所在學生中已經出名,即使出廣告,也不會有更多的精神挫折的新學生前來。
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基本上同意我的意見,她認為即使我們在校內張貼廣告,再到處尋找可能會前來訴說自己精神受到創傷的青年,也不會像GIO調查初期那麼多。歸根究底,社會上並沒有存在很多「精神受創」的青年,並不是有無數的在學生運動中有過挫折體驗的青年在等待著GIO的召喚。大概已經見底了吧。
戈爾遜先生、我、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心情憂鬱地討論了很久。戈爾遜先生不想現在離開日本,工作半途而廢回到美國意味著在大學裡謀不到一個好位置。 另外,我和女大學生都不想過早失去這份又安穩收入又可觀的打工。
越討論越覺得前途渺茫,大家陷於一籌莫展的時候,戈爾遜先生提出了妥協的方案。他說,下個月一個月大家好好幹,把成績提上去,全力以赴,做出好成績,就可以向國內提出報告說日本學生的調查已大體結束,這樣就會批准調到其他地方去。如果在成績惡劣、遭受批評的風頭上提出調任請求,會立即被炒魷魚,南韓與台灣就是別人的美差了。
我和女大學生覺得不是立刻丟掉飯碗,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找別的打工。於是三個人一致決定大幹一個月全力進行調查提出高品質的工作報告。
但是,不找到幾個後退青年,我們連一張調查卡也填不了,寫報告更無從談起。 這時,我突然心血來潮,一個主意浮上心頭:我們可以製造後退青年、即心靈遭受創傷前來訴說苦惱的青年,簡單地說,就是隨心所欲地把一般青年當做後退青年,編造他們前來GIO訴說精神苦惱的假報告。說起來,這麼好的主意為什麼以前就沒想出來。我們以前聽過積極參與學生運動或黨的活動、後來遭受政治思想上的挫折的「心靈受創青年」訴說自己的真實感受。至少我和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都聽過。「心靈受創青年」的訴說,連我們的心靈都感受到痛苦。「心靈受創青年」主動到GIO來訴說自己的內傷不僅僅要忍受痛苦,更是克服了巨大的心理障礙。其實,後退青年到GI0來本身就是極不正常的非人性的行為。
根據我的主意,只需要一般學生稍微做些表演就好。我目送這些青年走進隔壁房間接受調查時,不會覺得他們掉進黑暗的深淵而心頭難過,也不會從調查完畢出來的青年臉上看到遭受打擊一蹶不振的印象,或者由於說得太多而疲憊興奮得通紅的肌膚上出現後悔、自我厭惡這些陰暗憂鬱的污垢。因為這一切全是演戲。他們不是「心靈受創青年」。
於是我向戈爾遜先生保證我明天去大學找幾個調查應徵者來,一定是幾年前學生運動的積極分子、典型的後退青年。
第二天,我跑了一間又一間教室,還去研究室和課外小組活動室,說明我的宗旨。說是一般學生,其實對兩三年前的學生運動也很了解,而且全身都給人一種體驗過精神挫折的印象。應徵者很多,我從中挑了十個。他們都知道GIO。他們和我一樣,對後退青年研究所把他們演戲的錯誤數據信以真感到愉快。我們興高采烈七嘴八舌討論說,美國人以為能把自己的手指插進日本真正的「心靈受創青年」的傷口裡使勁摳攪,完全打錯了算盤,我們信口雌黃的遊戲奠定了他們學問的基礎。當天晚上,這十個學生去GIO的日期以及各自扮演的角色都安排妥當。
從下一周開始,GIO每天都是開業以來從未有過的充實豐富。戈爾遜先生情緒極佳,幾乎天天說終於採訪到了一直想見的典型的後退青年。我只是輕鬆地把巧妙玩弄訴說把戲的青年送進隔壁的房裡,心情十分舒暢。
但是,令我稍感不滿的是,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出人意外地突然辭去工作,戈爾遜先生決定停止調查,立即整理報告。結果我預約的兩位表演者未能上場。
戈爾遜先生也寫了一份日本工作業結束,GIO現已關閉,待命調往他地的報告,隨同本月的統計報表送回。他也答應把女大學生的工作日期算到GIO關閉為止向國內申請特殊津貼。戈爾遜先生對這個月成功的調查充滿信心,相信他的報告將一鳴驚人,博得滿堂喝采。
戈爾遜先生最得意的是我的第七個表演者,這個學生個子矮小臉色淺黑長著猴子般的額頭。我對他說不上了解,但戈爾遜先生一採訪,立刻認定他是最典型的後退青年。後來才知道,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也因為這第七個表演者才下定決心辭去工作的。
報告空郵出去以後,GIO立即關閉。那天晚上,我們三人小聚,戈爾遜先生問女大學生為什麼要辭去GIO的工作,她回答說實在不願意看見那種厚顏無恥的日本青年。我從容不迫地看著女大學生第一次展現的深切焦慮與悲哀,覺得很可笑。戈爾遜先生一臉困惑,但沒有平時那種難以捉摸的異常感覺,而是一個不諳世故的平凡普通的學者即將發作時的不悅表情。我甚至想知道那個猴子額頭的第七個學生是怎麼表演的。
我是在另一個完全出乎意外的地方知道第七個表演者的伎倆的。GIO關閉一星期後,我從日本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上讀到有關第七個表演者的文章,也刊登了他的照片。照片排在介紹GIO活動情況的文章中,戈爾遜先生笑嘻嘻地站在第七個表演者旁邊。這一定是採訪結束後翻譯兼打字員的女大學生照的。報紙說戈爾遜先生認為第七個學生、即A君是典型的後退青年,發現他是GIO調查的最大收穫。報紙引用調查卡的記載這樣報道A君成為後退青年的經過。
A是日本共產黨東京大學支部的成員,但被懷疑為特務,慘遭監禁拷打,小手指頭第二關節被切斷,最後被開除出黨,戀人也離他而去。於是他主動向富士警署的某警察提供情報。但是他已經離開學生運動,情報沒有太大價值,當特務也沒資格。現在他非常孤獨。他恨先前的夥伴,是他們使他遭受巨大的挫折,但他的特務嫌疑問題似乎是一個背叛的同夥告的密。戈爾遜先生把A視為日本左翼學生後退的一個典型。
我覺得絕望的黑暗深淵正吞沒照片上與戈爾遜先生並排站立的、猴子一樣微笑著的第七個學生。我的身體開始顫抖,渴望確認自己在第七個學生不幸之外。我使勁從黑暗熱昏的腦子裡把女大學生的「那種厚顏無恥的日本青年⋯⋯」驅逐出去。
冬天。第五堂課結束時,整個大學籠罩著寒氣逼人的蒼茫暮色。我彎腰縮脖地走出大門,突然看見一個躲在電線桿後面的矮小男人用手套遮著側臉朝我走來。我們默默地沿著大學的磚牆在昏黑中並肩走著。
「本來打算鬧著玩的。」第七個學生萎靡不振地說,「我隨口胡編亂造,沒想到報上登出來了。」
「我也沒想到。」我陷入束手無策的困境,說,「向戈爾遜先生提抗議去。」
「已經提抗議了,我要求他撤回報道,但他不同意。他說報紙報道的內容,既有錄音又有證人,不能撤回。我說那是我鬧著玩的,是信口開河、胡說八道。 但他說不管你鬧著玩也好,胡說八道也好,你說的內容很有意義。」
戈爾遜先生淡灰色的明亮的眼睛、細小的高鼻樑、胖乎乎的粉紅色皮膚立刻統一成一個傲慢的形象浮現在我的眼前,冷酷無情地把一籌莫展驚恐害怕的猴額頭青年猛力推開。我把自己融化在戈爾遜先生傲慢的形象後面,突然變得從容冷漠。
「其實報上的照片很模糊,能認出是你的不就是幾個親近的人嗎?既然是十分親近的人,對他們解釋這是一場玩鬧,大家哈哈一笑不就過去了嗎?」
「不行呀。就說我的戀人吧,看了報紙以後看我的眼神都不對了。」猴額頭的小個子把他的左手伸過來。
我看見他小手指第二關節被切斷了。我一陣難過,停下腳步。他像受欺負的小孩一樣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我,左手戳在我的眼前。 我看著馬路上過來的公車,準備上車。
「戈爾遜先生答應一個月以後在報上發表更正啟事,而且把錄音帶還給我。你也幫我記著。好嗎?我幹嘛說那麼多呢?莫名其妙。」
汽車停下來,我上了車。我擔心他跟上來,但似乎他只是在黑暗中看著我離去。 我終於鬆了一口氣,但我也不明白他為什麼要說那麼多。我至今也沒弄清楚。一個月後,戈爾遜先生的報告受到高度評價被調任為歐洲研究所。即使他在報紙上發表「內容與事實不符」的更正啟事,也毫不影響他前往歐洲赴任。但是他並沒有發表更正啟事,在我和女大學生的送行下,從羽田機場飛走了,因為第七個學生一個月後沒有再去找他。戈爾遜先生託我把錄音帶還給第七個學生,但至今仍保存在我這裡。我想起戈爾遜先生把錄音帶交給我的時候說的一句註釋性的話:「他是一個典型的後退青年!」
於是,我感覺到身邊的現實世界到處都是滑入默默張著大嘴的黑暗深淵的漏斗狀斜面。
(鄭民欽 譯)
18 notes · View notes
wangwill · 2 months
Text
無聊心理學
H:昨夜重看「天坑鷹獵」7至15集,早上08:00始睡,至10:00才醒,又睡。中午吃油飯,下午再睡。醒來已19:00,一夜未睡,三天補。睡醒想到昏鴉,想到無聊,明明有許多事,卻空蕩無聊。古人昏睡醒後作詩「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流傳千古,凡人浮生半日閒,只能當昏鴉自嘲。晚上醒來又看緯來電視重播N次的「神雕俠侶」三及四集,更是無聊。厭煩是「感覺無聊的一種心理狀態」,雖然心態未至,但已不遠矣。查查無聊及其解方。昨日從早上07:00至19:00整理資料,悶壞。今日昏睡8:00至19:00。人生不正常崩壞,莫此為甚。20240720W6
網路資料
秋思
出自於馬致遠的《天净沙·秋思》
朝代:元代
作者: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偷得浮生半日閒」典出李涉〈登山〉:「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
無聊
精神空虛、愁悶。《楚辭.王逸.九思.逢尤》:「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遊。」唐.羅隱〈大梁見喬詡〉詩:「千年非有限,一醉解無聊。」《聊齋志異.卷一一.香玉》:「於是至無聊時,女輒一至。」
窮困而無所依靠。《晉書.卷一○五.石勒載記下》:「自是劉、石禍結,兵戈日交,河東、弘農間百姓無聊矣。」
無可奈何。《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列傳》:「王實不病,漢繫治使者數輩,以故遂稱病。……今王始詐病,及覺,見責急,愈益閉,恐上誅之,計乃無聊。」
形容語言舉止無趣而惹人討厭。如:「別老是把無聊當有趣。」
無聊在家可以幹嘛? 網友排行在家可以做的10件事,第一名竟是!
第10名: 網路購物、外送美食
第9名: 玩手遊、打電動
第8名: 打掃、整理居家環境
第7名: 看書、看小說
第6名: 與親友聊天視訊
第5名: 拓展廚藝、在家調酒
第4名: 追劇看電影
第3名: 報線上課程、培養興趣專長
第2名: 居家運動
第1名: 睡美容覺
博客來介紹:
無聊心理學:我們為何無聊?無聊不好嗎?無聊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Out of My Skull:The Psychology of Boredom
作者:詹姆斯.丹克特 , 約翰.伊斯特伍德
原文作者:James Danckert, John D. Eastwood
譯者: 袁銘鈺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2/08/01
內容簡介
沒有人喜歡無聊,但它卻無所不在,
無聊會不會是在傳達什麼訊息呢?
  無聊等同於沮喪或冷漠嗎?從人類、動物到機器人都會感到無聊嗎?
  哪種人更容易感到無聊?又是哪種環境最會讓人覺得無聊呢?
  衝動行為、藥物濫用、成癮、賭博、飲食問題、憂鬱,全都是無聊造成的?
  無聊有助於創造力和學習?心流、興趣和好奇心是擺脫無聊的妙方?
  本書將解開無聊的種種謎團!
  ◎心智空閒+欲望難題=無聊來襲
  當我們感到無聊時,時間變得漫長,手上做的事變得沒有意義,
  我們難以集中注意力,感到無精打采又焦躁不安,
  想要做些什麼,卻又不知道想做什麼事……
  到底要怎樣才能擺脫這種困境呢?
  玩電動遊戲消消樂、瀏覽社群網站的貼文、觀看串流平臺的節目……
  當代社會充滿了快速易得的暫緩無聊的東西。
  但是,我們對這些解脫方法的依戀,
  是否讓無聊成為一個更緊迫的問題?
  ◎無聊有什麼用?
  本書的兩位作者從心理學觀點出發,從歷史、文學及科學層面解剖「無聊」這種模糊的感覺,並以眾多實驗研究成果,來分析導致無聊的外部和內部因素、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感到無聊,以及無聊這種感覺存在的意義、它所帶來的信號,並提示讀者該如何應對無聊,進而積極投入參與有意義的行動,活出自主且精采的人生。
  無聊是一種想要卻無法參與令人滿足的活動,所導致的不適感。當我們想要投入心力卻無法做到時,那種心智空閒的感覺就是無聊。無聊不是好事,也不是壞事,我們對無聊信號的反應,才決定了最終的結果。無聊是對行動的召喚,提醒我們需要更加投入,將我們推向有意義的、令人滿足的行動。它迫使你問出那個重要的問題:「我該怎麼辦?」無聊點燃了我們重建意義的渴望,而最後會導致積極的行動或結果(懷舊的遐想、慈善的大手筆),還是推向破壞性的追求(極端的政治觀點、對他人的攻擊),則取決於我們自己。
目錄
序言
第1章 無聊的別名
無聊的簡史
存在主義式的困境
沙發上的無聊
動物也會感到無聊?
大腦對無聊的反應
古老體驗的現代定義
第2章 「剛剛好」原則
無聊四騎士
引起無聊的內在因素
條條大路通無聊
第3章 無聊是改變的動力
無聊與意圖
人工智慧機器人與無聊感受
第4章 人生各階段的無聊程度
「我覺得好無聊!」
無聊的漲潮期
我是個成年人了
中年,中等無聊?
晚年的無聊
第5章 無聊的間接後果
無聊與不良行為
無聊與憂鬱
無聊與創造力
第6章 極端環境中的無聊
極端環境
被監禁的時光
兩種截然不同的太空經驗
第7章 無聊與人生意義
失去意義
尋找意義
創造意義
不確定的意義
第8章 正在形成的無聊流行病
在雜訊中分類信號
互聯網的誘惑
無連結的連接
孤獨之心俱樂部
第9章 順著心流而行
何謂心流
心流之外的興趣與好奇心
悠閒但不無聊
結語
註釋
致謝
圖片版權
參考文獻
索引
維基百科介紹
厭煩
感觉到无聊的一种心理状态
提示:此條目頁的主題不是疲倦、職業過勞、慢性疲勞症候群、憂鬱症、焦慮症或躁鬱症。
在日常的語境中,厭煩是指一種情緒和偶爾的心理狀態,當一個人沒有任何特別的事情要做,對周圍的環境不感興趣,或覺得一天或一段時間比較無聊或乏味的時候會有厭煩這種情緒。現代學者從文化層面出發,認為厭煩也是一種現代性現象。有研究者指出儘管現在對於厭煩沒有一種得到國際上共識的標準定義,厭煩並不是沮喪或無動於衷的一種代名詞。它更加像是一種處於不愉快狀態的心理,即缺乏可以令人渴望慰籍的刺激。[1]根據BBC的描述,厭煩可能是一種危險和破壞性的精神狀態,會影響你的健康,不過有研究認為這種情緒有助於個體創造力。[2]
Elizabeth Goodstein教授曾經在她的書《Experience Without Qualities: Boredom and Modernity》中對現代厭煩情緒的討論進行了綜合的分析。通過文學、哲學、社會學的多角度探索,她指出厭煩是一種散漫的表達現象,既是情緒也是智力,同時具有主觀性和客觀性。這種情緒不僅僅是對現代世界的一種回應,也是通過自身歷史經驗所規定的處理對此不滿的戰術。[3]
詞源
一個小女孩看上去很無聊
中文「厭煩」一詞對應英語中的表達「Boredom」,北宋時期的文學家黃庭堅曾經寫過一首詩,他在詩句中使用了厭煩這個詞組:「從事常厭煩,歸心自如卷」。英文boredom則首次出現在狄更斯1852年的作品《荒涼山莊》[4],而整篇小說boredom一詞出現了六次。[5]
德語中相應的一詞為「Langeweile」,是由「Lange」和「Weile」組合而來,字面意義為長時候,意指當感到無聊時,時間過的非常慢。[6]
祖魯語中,厭煩(boredom)和孤單(loneliness)的含義用同一個詞isizungu來表述。
心理學上的定義和應用
《厭煩》加斯頓·拉德勤1893年繪
在心理學的領域中,不同的學者對厭煩的定義有分歧,因此導致相關研究複雜化。心理學家Cynthia D. Fisher從心理活動的角度提供了厭煩的一種定義,她認為厭煩情緒是短暫性的不愉快的狀態,擁有這種情緒的個體會感到一種普適性興趣缺乏,難以對當下的活動集中精力。[7]也有人認為情緒的產生和個體關注認知的處理過程有關係。[8]在正面心理學中,厭煩被解釋為當個體因擁有足夠的技能來應付挑戰時,對這種一般性的事物做出的反饋。[9]
現今對厭煩主要有三種分類,它們都牽涉到注意力相關的問題。這包括了個體被防止參與有趣的活動;被迫參與心理上抗拒的活動;或因其他原因無法在一項活動中保持參與度。[10]通常有厭煩傾向指標評估一個個體經歷所有種類的厭煩的趨勢。[11]現在的研究支持厭煩傾向明顯和注意力渙散有持續性的關聯[12],厭煩的情緒和其傾向無論是從經驗還是理論上都和抑鬱及相似症狀有聯繫。[13][14][15]儘管如此,厭煩傾向與注意力偏誤的關聯程度和它與抑鬱的關聯程度同樣緊密。通常厭煩都被認為只是一種不重要的、緩和的情緒刺激,然而厭煩傾向和身心、社會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問題有着關聯性。[16]
心不在焉是厭煩情緒的一種現象,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經歷過這種症狀。對心不在焉這種狀態現在沒有明確的診斷,定義為是當個體的注意力頻繁分散時的一種心理狀態。[17]擁有這種症狀的人群趨於經受短期記憶損傷,通常是一些診斷為ADHD或抑鬱症的病症所帶來的影響。
伴隨抑鬱、缺乏動力的情緒,個體在身理上會出現疲乏、昏睡的症狀,這也是因厭煩而出現的症狀之一。當這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時,此症狀可以通過增加睡眠、減輕壓力或攝取足夠的營養來解決。[18][19]
哲學上的定義與應用
一位講者把她的聽眾悶到昏睡,雷亞·歐文1916年繪。
在哲學的語境中,厭煩是當一個個體對周邊環境的認知是枯燥乏味、缺乏刺激時所表現出的特徵。這種現象可以是因處於閒暇期間或缺少感興趣的活動所導致。在這樣的情況下,勞動和藝術工作可能會被疏遠或被動的參與,並沉浸在無聊的氛圍中。厭煩情緒中還擁有固有的焦慮成分,儘管很多人試圖預防或治療焦慮的情緒,在很多情況中焦慮是被允許存在,並且認為是需要忍受的一種折磨。被動脫離厭煩症狀的普遍方式是睡覺或做白日夢,通過有意參與不熟悉、沒有重複性的活動,個體可以主動脫離厭煩狀態。
在存在主義的思潮中,厭煩擁有重要的地位, [20]克爾凱郭爾和尼采被視為存在主義的核心人物,他們如同帕斯卡一樣,對人類和明顯無意義的生活之間的無聲掙扎感興趣。克爾凱郭爾曾經提出過一種叫做輪作方法(Rotation Method)的行為,旨在避免厭煩。這種方法是從快樂主義的角度去解構如何生活,對唯美主義者而言,個體持續改變其行為可以將每一種活動所帶來的享受和愉悅最大化。[21]
哲學家海德格爾在他的一節課的講義以及一篇論文中提到了厭煩(德語:Langeweile),他特地用在火車站等待的例子來詮釋厭煩。[20]克爾凱郭爾在他的著作《非此即彼》(Enten-Eller)當中評論說由於生活中的任何瞬間在本質上都有可能是無聊的,耐心無法在視覺上被體現出來。布萊克·帕斯卡在他的著作《思想錄》(Pensées)中也討論了厭煩的情緒,他說當個體克服了一些障礙,剩下的就因為產生了厭煩而無法忍受,認為只有永恆不變的神才能填補無聊情緒的無盡深淵。[22]
對事物如果沒有刺激或關注,個體將會面對存在的虛無、無意義性,並經歷與個體自身存在相關的焦慮。海德格爾認為深層次的厭煩是如同一片霧氣一樣,在一個���體存在的深淵中飄浮。[23]叔本華則把厭煩的存在作為例子,試圖證明人類存在的虛榮性。他覺得如果一個人的人生所追求的核心只有正面、積極的價值觀,那麼就不會有「厭煩」這種東西的存在,僅僅本身的存在就可以滿足人的這種追求。[24]
法蘭克福學派的弗羅姆等研究批判理論的人認為當個體被要求去做馬克思所說的異化勞動,厭煩情緒是對這種工業化社會的一種普遍的心理反應。弗羅姆覺得厭煩很有可能是當今社會的敵對或破壞心理最重要的原因。他認為消費文化中尋求新奇刺激的行為無法解決厭煩,只能用來分散在厭煩上的心思,而厭煩本身依舊會無意識的持續下去。[25]
海德格爾總結了厭煩的一些特徵,他說厭煩情緒普遍都含有等待的因素,比如排隊等別人完成工作,或等待到達某地。
厭煩與其他事物的因果聯繫
《永不會笑的公主》,維克托·瓦斯涅佐夫作品
儘管沒有受到廣泛的關注和研究,相關的調查建議厭煩是影響個體生活中多個方面的重要因素。當個體在生活中多個方面,如在工作、教育或自主性上取得了更好的成就,他們擁有更少的厭煩傾向性。[26]同時,厭煩也可以被理解為臨床抑鬱障礙的一種病徵,它也可以是習得性無助的一種表現形式,兩者之間有比較近的聯繫。一些育兒理論提出如果少兒在缺乏刺激的環境中成長,並且沒有被允許或鼓勵去和周邊環境進行交互,則他們在心理上無法發展出這種交互的能力。
在一個學習性質的環境中,造成厭煩的常見原因來自於不理解。當個體無法跟上課堂的講課速度或不能和與講義材料產生聯繫,這經常會使得課程顯得無趣。然而,這一現象的另一個極端也會造成相同的結果,當一堂課非常簡單、容易理解,也會顯得無趣;一項學生基本可預測的活動也有可能使他們無聊。因此在學校中厭煩有可能是提示說學生缺乏挑戰,亦或是面對過多的挑戰。[27]一篇在1989年發表的研究成果表明,個體的厭煩可能被其專注深度所影響,當周邊環境從聽覺上分散個體的注意力時,個體擁有更多的厭煩體驗。[28]
一隻貓無聊的躺在沙發上。
同時,青少年濫用成癮性藥物被研究認為和厭煩有關係,有其他研究表明病態賭博的賭徒為避免抑鬱、厭煩的狀態而持續尋求賭博上的刺激。[28][29]
近年來,有研究認為厭煩有可能可以引向一些正面的效果,厭煩本身會鼓勵個體追尋新的挑戰,從而影響個體學習能力和創造力。[30]在一個只有微少的刺激的環境中,厭煩會使人的創新力提高,並可能會造成尤里卡效應。[31]
流行文化中的厭煩
為了表達厭煩、不在乎的情緒,英語中會使用語氣助詞「Meh」來體現「隨他去」的情感。[32]通常這種表達會被理解為口頭上的聳肩,展現出對事物的冷淡、無興趣感。有些情況下,這個表達會被當作形容詞,用於形容某些事物平庸或不值得注意。[33]
參見
0 notes
mouniassn · 2 months
Text
佛法信願行(六)超度兩位無緣的孩子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查看網路上,2023年台灣人工流產墮胎率的比例,比新生兒的比例高大概3倍。淨空法師講演的影片中有提到,殺生中墮胎的罪過,比什麼都重。如果他來報恩的,你把他殺了,下一生就結冤仇;如果是來報仇的,你把它殺了,仇恨就更深了。
我自己結婚後,一直沒有辦法順利懷孕。當時無知的我,去宮廟求子,雖然後來真的受孕成功,但是兩個禮拜後,卻開始一直出血,醫生告訴我子宮外孕,這個孩子沒保住。
後來我懷孕了,但是在懷孕的過程中,一直都非常不順利,每次產檢幾乎都有問題。孩子篩檢出唐氏症機率非常高,我跟先生都非常擔心,還做了羊膜穿刺。當時的我才29歲,不是高齡產婦,也不需要做到羊膜穿刺,但由於唐氏症機率非常之高,所以最後還是選擇羊膜穿刺的檢查。之後懷孕九個多月的過程,也都非常辛苦。
孩子生下後,黃疸指數飆高,做很多的檢查,非常難照顧又難帶。在家人的建議下,向牟尼精舍請示,想超渡子宮外孕流掉的孩子,結果精舍竟然開示了兩個嬰靈需要超度!我非常不解,再次求問精舍。精舍菩薩慈悲開示,另一位是前世跟著我的嬰靈,兩位各需讀誦《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三經各105部,另外還需助印《三合經》各210本及《地藏經》200本,自行發送與人結緣。
之前還未迴向時,我的兩個孩子一直不停的生病,求問精舍菩薩,菩薩開示是因為嬰靈干擾,才導致孩子不停的生病,於是我加快速度,趕緊讀誦經文。
迴向填單的那天晚上,我不停的跟兩位沒有緣的孩子說:「希望你們拿到這些經文,有好的福報投生到好的家庭,跟我一樣有機會學習佛法,讀誦經文、消業障。」後來,祂們示現讓我看,只有幾秒,在我的床邊,看著我的兩個孩子,身形高度跟一般床高差不多,大概40公分高。我一度覺得不知道是作夢,還是真的在我眼前示現,等到意識過來,才大概明白,應該是要從我身邊離開了。
我很謝謝佛菩薩,也很謝謝那兩位沒有緣的孩子。之前我流掉孩子的時候非常痛苦,可是因為後來學習佛法,邊讀誦經文邊懺悔,能讓他們未來投生到更好的地方,我心裡得到非常大的安慰,也因為這樣子,才讓我想到他們的時候,沒有痛苦。
現在的人不注重胎教,懷著身孕的媽媽也不注重自己的身體。如果已懷有身孕的媽媽,ㄧ定要非常注意飲食衛生與胎教。淨空法師講演集中提到,經典上形容,胎兒在母親子宮裡受的苦難,跟地獄差不多,叫胎獄。內熱煎煮,身形漸成,住在生臟。媽媽喝一杯涼水,胎兒在媽媽子宮裡的感受,像在寒冰地獄;媽媽喝一口熱湯,像在八熱地獄。所以女性懷孕後,ㄧ定要好好照顧自己與胎中的小孩。
去年身邊朋友懷孕,大概四個月的時候,檢查出染色體可能異常。當時傳了精舍的網站與因果濟世文,希望他們夫妻可以問事。因為時間緊迫,如果隔月再產檢,確定是染色體異常,孩子就五個月快六個月了,需要用引產手術請醫院處理掉他們的孩子。很可惜,最後他們選擇等待醫院的報告也真的引產手術,之後跑去宮廟處理。隔了一年,他們沒有再懷第二胎的勇氣。我ㄧ直覺得相當可惜,如果他們願意在精舍請示,願意相信佛菩薩,也許就能改變這個悲劇。
感謝佛菩薩,感謝精舍,讓我在這世,可以解開前世及此世的嬰伶之結。阿彌陀佛!
(分享完畢)
《涅槃經》:「人身難得,如優曇花」。人的生命很短暫且難得,要投胎轉世成人,需要很多的福報和因緣。佛陀曾以「盲龜遇木軛」、「光壁立豆」、「蓋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來形容獲得人身的機率很低。但世間人們似乎不懂當人的難能可貴。
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每年墮胎人次約在22萬至24餘萬人次之間,比2023年全年新生兒數13萬5571還多。換句話說,這麼多好不容易拿到當人門票的孩子,卻因墮胎而被剝奪出生為人的機會,且人數還比出生的多,真是令人難以想像!這不僅意味著人們對生命不夠重視,也反應了人們普遍缺乏因果業報的觀念,才會對殺生,墮胎殺自己的孩子無感。
人與人之間能成為一家人,不外乎四種緣份: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生是來酬業的,一家人是一合相,討債、還債、報恩、報仇的,千萬不要再造業了。因果相循,你傷害他,他就傷害你,因果不消,再一百年也是一樣對你這種態度。」無論孩子原本是報恩還是報仇,討債還是還債,一旦因為墮胎而失去生命,就全都變成報仇,再見時只有傷害。因此,墮胎是給自己的未來增加敵人和阻礙。
有緣人本世,雖然不是因為墮胎才造成嬰靈,是因為子宮外孕,出血後自然流產。但是《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流產與子女是來報恩、或報仇都沒關係;若子女係來報恩的,但母親本身沒把身體養好而流產,不管原本是來報恩或報仇的,都一樣會來干擾父母,因嬰靈在靈界很痛苦,好不容易有投胎的機會,卻沒有了,就會向父母求救,祈求超拔。」
有緣人前世和今世無緣的孩子,因為沒了投胎的機會,只能一直跟在她身邊,祈求超拔,即使有緣人投胎轉世也一樣。想像一下,文中有緣人所描述的嬰靈,身高40公分,要怎麼在靈界生存呢?因為嬰靈過得不好,會干擾父母和兄弟姐妹,讓人發現自己的存在,才能獲得超度和祭拜的機會。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嬰靈會干擾夫妻,也會干擾其他兄弟姊妹。有嬰靈干擾者,子女對父母較會叛逆且彼此不會同心,需誦經迴向才能化解,才能使家庭順、家庭圓滿。」所以有緣人後來再懷孕,連續生兩胎孩子都不好照顧,總是生病。直到家人建議她向牟尼精舍佛菩薩請示,超度流產的嬰靈,才知道原來她之前超度嬰靈並未成功。還意外得知,另外一位前世就存在的嬰靈也在她身邊。
透過認真唸經和真誠懺悔,有緣人放下對嬰靈的愧疚、痛苦與不捨。她衷心祝福嬰靈,叮囑要跟她一樣學習佛法、讀誦經文、消業障,即使無緣出生成為一家人,但她還是希望在嬰靈心中種下佛法的種子,並期待未來的某一世能開花結果。
能唸經是難得的福報,沒有足夠的福報和緣分,即使遇到了佛法,還是不信,還是會與之擦肩而過。就像有緣人提到自己的好友懷的嬰兒,有染色體異常的問題。雖然有緣人苦口婆心,勸她要向精舍請示因果業由,用唸經的方式解決。但朋友仍然選擇作引產手術,且之後再也不敢懷孕,就怕再懷上染色體異常的孩子。
孩子天生基因有問題,或是罹患唐氏症,通常是因公報,所以直接寫在八字內,也可能有其他嬰兒本身的業障,或是孕婦的業主菩薩討報,甚至是各種沖犯煞造成。確切的原因必須透過請示佛菩薩才知道,不是靠自己臆測。孩子還沒有出生,只要依照佛菩薩開示的因果業由,努力唸經消業力,就有機會轉變孩子和自己未來的命運。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唸經,就將自己的親生子女親自送上手術台,結束他們的性命。
無論是墮胎或是流產,只要您能真心懺悔,並以「因果債,功德還」唸經超度嬰靈,就能彌補前愆。然而,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只有處理源頭的「惡因」,才不會產生未來的「惡果」。《地藏經》:「如迷路人。誤入險道。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復入。逢見他人。復勸莫入。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脫竟。更不復入。若再履踐。猶尚迷誤。不覺舊曾所落險道。或致失命。如墮惡趣。」只有努力唸經、斷惡修善、改過自新,從心底尊重與珍惜生命,才不會一錯再錯,反覆在造業和懊悔中打轉。唸經吧!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0 notes
sassy324 · 2 months
Text
論「俄烏戰爭」與「以巴戰爭」的責任者:
「俄烏戰爭」的責任者是俄羅斯,其次是中國、白俄羅斯、北韓、川普;「以巴戰爭」的責任者是以色列,其次是美國、其它西方國家。
“俄烏戰爭”,在俄羅斯是有民意基礎的,因為這是一個“嗜土”的民族、領土擴張的民族,一個貪婪的民族。 1.44億的人口(2022年的人口統計),卻擁有1709.82平方公里,幾乎是中國的兩倍。俄羅斯人永遠開發不完這麼大的領土面積。
但俄羅斯人是個極度貪婪的民族,它不是將精力放在如何開發這過份龐大的領土,而是時刻盯著鄰國,看那個鄰國有內亂,哪個鄰國有令人垂涎欲滴的戰略要土地,它就打它的主意,然後製造一些不存在的理由去入侵。俄羅斯人揣著自己的飯碗,卻看著別人的飯碗,恨不得把別人的飯碗也奪過來。
一個「嗜土」的民族,一個擁有領土擴張的民族基因的民族,一個擁有世界最大的領土面積的第一大國,一個世界第一的核武國,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個連任24年的終身總統,一個自我神化為再世彼德大帝、再世沙皇的專制者,當某鄰國內亂且擁有一塊戰略要地、中華帝國願意給予「合作無上限」的支持------。當這些數據輸入電腦時,結果顯示:一場吞併、肢解鄰國的侵略,將無可避免。
普丁是習近平的恩師:習本身就想終身製,想做秦始皇、漢武大帝、第二個毛澤東;現在普丁連任24年,搞終身製,遂証明自己搞終身製也合理合法。對普丁的大恩大德何以回報?就是全方位支持俄羅斯侵烏,「合作無上限」。從此中俄貿易大增,中國現在各省市,尤其東北三省,允斥俄國的商品。
中華共產帝國原創於蘇誰埃,俄羅斯是蘇維埃的祖國,習近平是紅二代,是馬列原教旨主義者,沒有俄國的蘇維埃,就沒有中國共產黨的今天。所以,主張終身製的普京,對習近平來說,親上加親,恩重如山。現在中國14億人他一個人說了算,遂全力支持恩師普京,吞併、肢解2013年跟中國簽有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烏克蘭,又可發戰爭財。中國在趁火打劫、唯恐天下不亂。
白俄羅斯、北韓,川普,分別是第三、第四、第五責任人,略。
「以巴戰爭」的戰爭責任,當然是惡貫滿滿的中東核子霸王以色列莫屬。同樣,當可薩猶太人、錫安主義者、猶太復國主義者、智者拉比洗腦制、撒旦之國、「輿論免責權」、AIPAC 、西方國家無條件的偏袒包庇縱容、「波蘭幫」可薩猶太人內閣、世界第七大核武國、比魔鬼還可惡的魔薩德,等等的資料輸入電腦,顯示戰爭的責任者是以色列。
如果將21世紀文明時代的因素折算進去,那麼以色列人將是個:自私、貪婪、野蠻、殘暴、無人的民族。這不但體現在它在加薩殺人的數量上(20萬人),還體現在它殺人的過程、方法上。據此,以色列已榮升為撒旦民族、冷血民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民族。
根據最新公佈的數據:95%的以色列人都沒有希伯萊人基因,而80%的巴勒斯坦人有希伯萊基因。所以,以色列人大部分不是閃米特人的後裔,是冒牌的猶太人,尤其是假裝正統的「波蘭幫」可薩猶太人。仇恨、恐怖、謊言是他們的三大民族性,故拜登發明用飢餓作戰爭手段。這樣的民族,戰爭與佔領是他們唯一的生存方式。
美國及英、德、法、荷、加拿大等,是緊隨以色列的戰爭責任者。美國在安理會三度否決加薩停火決議,一次反對接納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成員國。美國國會通過了《反猶太復國主義法案》、《反非法法院反制法案》、《禁止公佈加薩死亡數字法案》,威脅制裁國際法庭的法官。英國提出司法程序,阻止國際法庭對納坦耶胡的逮捕令。最近拜登又恢復向以色列供應500磅以上重型炸彈。拜登是"以巴戰爭"的責任者、加沙屠夫和戰犯! (加拿大司馬田2024.7. 谷歌翻譯,fb:Markss Tang)
0 notes
iseilio-blog · 3 months
Text
寫 字 療 疾(三)
創傷:「實際、或已威脅到要造成死亡、重大傷害或性暴力事件」,
實務上常見於戰爭、酷刑、重大災難或是犯罪事件。遭逢創傷會
影響心理健康。創傷潛伏在生活裡、窗簾後面、床底下、街頭轉角
伺機而動,一點點線索就能召喚它們(侵入性症狀 intrusion
sympton)。負面情緒是一頭狡猾的獸,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從
裂縫裡伸出觸手,將你抓回創傷的場景。在那裡血還沒凝固,沿著
現實與回憶的交界處流下來。
阿布
對患重大疾病的人來說,「被治癒」是一種強大的想望,但事實
上,「健康和完整」對許多人來說難以掌握,其實,平路 說:正
因為以快樂為目的,才種下許多不快樂的源由。
「患者」成為「異類」並非因為「疾病」本身,而是「框架」。
製藥廠將某些疾病的發生「常態化」,似乎罹患疾病是一件
「很 ok 的事情」,其實「不 ok」是因為圍繞這個疾病所生產出來
的消費性,以及過度正向的論述。
陳佩甄
人如何描述疾病,經常反過來形塑了人對疾病的認知。最常見也最
直覺的劃分法,莫過於以此身為界,在我之外,又或在我之內。在
我之外,就有了出之而後快的可能。然而,當疾病的內涵發生變化
之後,語言也隨之轉向,從戰勝到共生,固然反映了健康管理策略
的調整,同時也等同承認疾病之為我的一部分。
從戰勝到共生,就表面而言,像是退而求其次的不得不,但其中所
蘊含的主權讓渡:從非我到我,從舊我到新我,毋寧可視為人作為
疾病主體所跨出的一大部。站穩了,藉著才有餘力回望過去,重新
爬梳因果。
栩栩
我也有慢性病,身患自體免疫疾病。失序的免疫系統陸續侵犯自身
的器官,漫漫十餘年,時壞時好,慢慢地削弱意志力再重建意志力。
如果可以把生病與求診的歷程當成一場自助旅行,扛著過重的背包,
獨自登山。旅行沒有盡頭,只有假山頭;痊癒沒有止境,只有間隙。
痊癒是漫長的旅行,時而有伴,多半是踽踽獨行。
慢性病的散漫悠長,讓人進入另一種人生,讓病人覺得還沒有生病的
那段日子,是另一段回不去的童年。生病是失去,生病也是成長。
陳宗暉
慢性病最堅貞,講究自律及意志,好比糖尿病與高血脂、蕁麻疹
或是肝硬化,飲食需清簡,忌糖、油、刺激、酒精。失智、膝蓋
退化、各種因素的臥床。兒女盡心盡力,情願侍奉如初,但久病
無孝子,長期照護通常的弔詭是,無比疲倦的照護者,照顧得太好
,病患一躺經年,反而耗盡家屬的積蓄和時間。
談論疾病通常還是時間;「五年存活率」、「平均餘命」、「臨終
前臥床時間」,一切無非時間。
慢性病是病痛年月的積累,是長久以來生活方式的沉澱與刻痕。
如果不能根治,至少與之共存。有人甚至轉念,將疾病視為禮物,
一個整頓生活的機會,開始節食、運動,面目一新,成為更好的
自己。
吳妮民
中醫把人分為熱性與寒性體質,體質熱者寒補,寒者熱補。中醫對於
各種食物及藥物的性質與味道,分為「四氣」與「五味」並根據每個
人的體質來調配補藥。一般常見的補藥有提供女人養血的「四物湯」,
藥材包括:當歸、川弓、白芍、熟地;供男人補氣的「四物湯」,
其藥材包括:人參、茯苓、白、甘草。四物湯與四物湯八味合併,則
成為「八珍湯」,男女通用。若再加上黃耆、肉桂則成為「十全大
補湯」。
人參產地在鴨綠江上游,大約在渭流、江界及厚昌郡一帶的國有
森林區。日治時,朝鮮人參進口到台灣,主要由三井物產會社總
代理。當時進口朝鮮人參,所挑選的人參,無論色澤、條數,都
針對台灣人的需求,及嗜好。1916年時,所進人參數量,可達
10000斤左右。
蔣竹山
照護者的兩難在於面對一場生命的加碼延長賽,即使留下病者的
「時間」,卻也可能摧毀了病者的尊嚴。「讓你活著是為了妳好,
還是為了我的不捨,延長妳的生命讓愛變得又痛苦又自私。」,
「不同的愛,變成親人的拔河。」。活著的意義並非躺在床上有
呼吸心跳而已,還必須有欣賞世界的能力、愛人與被愛的能力,
當死亡來臨時,應該是個美好的結束。現代醫療傾向於「多做」的
結果,反而造成「四輸」的局面:病人受盡磨難痛苦,不得善終;
家屬無限不捨與悔恨;醫療人員違背生命醫療倫理;國家浪費寶貴
醫療資源。台灣「急救到底」的醫療觀念,讓很多人被動成為生命
的延畢生,個人尊嚴蕩然無存。
石曉楓
從事計程車司機的丈夫發生車禍,家庭經濟拮据,她不得不離開
孩子,遠赴異鄉工作。面對仲介提出的任何要求,她只能點頭答
「是」。在不平等的工作條件下,走進陌生家庭擔任看護。
面對三年期滿,是否要續約的掙扎,刻劃出台灣、印尼雙邊家庭
的困境。在台灣雇主家中,先生與太太是雙薪家庭,無暇照顧孩子。
印傭與孩子之間的情感日益加深。甚至孩子第一個會說的詞語不是
「媽媽」,而是「阿姨」。敏感的印傭很快察覺太太情緒的異樣,
揭露了兩位母親面對孩子與工作進退維谷的處境。
張郅忻
第一次採訪解剖大體時的那股氣味,無關血腥與異味,當人體脂肪的
味道撲鼻而來,「那氣味你一輩子都會記得。」病人下身滿是透著
濃血的瘡口,雖然開著冷氣也蓋不過去:「站在房裡,我想最極緻
的孤獨或許就是這樣。」,「我發覺〈距離〉對於寫作相當重要,
理想的距離是貼近卻又不涉入,旁觀而不疏離。在這樣的距離之外,
文學的虛構與醫學的紀實、自我的情感與他人的痛苦之間,才能錯落
有致。
一段適當的距離能在形成文字的美感同時,也避免了廉價的爛情。」
書寫也是一種治療,就像文學與醫學的現場,兩者相通,最用心處
往往不是虛執,而是思考與節制。
蔣亞妮
高齡社會來臨,愈來愈多的高齡者自行探詢醫療的出口;一方面在
醫療市場中遍訪處方「自力救濟」,在一個又一個的診間中徘徊,
領一袋又一袋的處方簽。
健康不只是生理病兆的有無而已,我們可以「有病」但仍然「功能」
良好,我們可能「沒病」,但衰老讓我們處處受限。
在我們慢慢變老的過程中,「健康」也許不能夠簡化為高齡者個別的
煩惱與病痛。狹義的醫學,面對多重而複雜的健康與疾病脈絡,常常
顯得蒼白而無力。除了營養、住宅、照顧、社會關係、休閒娛樂、
生活安排,乃至於生命意義的追尋。高齡者的健康福祉,不該只有
「醫院」這個選項,而更需要連結起維繫著我們身而為人的物質性
保障、心理支持、社會連結的「社會處方」。
劉介修
0 notes
wangwill66 · 4 months
Text
白頭宮女話當年
H:「白頭宮女」描繪青春消逝、白髮頻添、閒坐回憶的宮女形象。 「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由「二八年華、破瓜之年、瓜字初分、碧玉年華:女子十六歲。」到「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44年宫女之職,青春歲月耗盡,只能閒話當年的情境。每個人的人生經歷各不同,只有成長成熟,甚至老成,追憶與學習,故事的驚奇曲折,才能與時並進。軍歌「我現在要出征」其中歌詞「我若是打不死,我總會回家來看你。」也只有健康活著的人才有權利追憶話當年。007是老情報員話當年的傑作。「太監談往錄」也是皇宫底層階級活著的太監回憶錄。「九州縹緲錄」第21集辰月秘術的最大貢獻,回溯往日而且細節可放大,提供記憶深刻的回憶,如同現在所稱的「錄影」是記憶大門。有意有意的錄影並保存,勝過你的腦袋記的。辰月之術,編輯,剪輯,是一個功課。20240608W6
維基百科
故事
故事是指過往發生的事,包含真實發生過歷史,如史書,也包含了從未發生過的虛擬故事,例如電影或小說。有很多種媒介可以乘載故事,例如:文字、聲音、及影像等。電影、電視劇、小說、遊戲、漫畫、ACG中的故事通常稱為劇情。
故事透過敘述的方式闡述幾個情節,對於研究歷史上文化的傳播與分布具有很大作用。一些研究認為,所有的人類文化都有故事,說故事是普遍存在於所有人類文化的現象,也就是說,說故事是普世文化通則之一。美國作家娥蘇拉·勒瑰恩聲稱「有些偉大的社會不使用輪子;但沒有一個社會是不講故事的」。[1]
網路資料: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出自唐代詩人元稹所作的五言絕句《行宮》。 此句描繪青春消逝、白髮頻添、閒坐回憶的宮女形象。 白頭宮女:據白居易《上陽白髮人》,天寶末年,一些宮女被送到上陽宮,在這冷宮裡一閉四十多年,成了白髮宮人。 行宮,皇帝出行時居住的宮殿,這裡指當時東都洛陽的皇帝行宮上陽宮。
行宮
作者:元稹 唐本作品收錄於《全唐詩/卷410》一作王建詩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上陽白髮人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陽人,上陽人,紅顏暗老白髮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採擇百餘人,零落年深殘此身。
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雲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
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
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
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
宮鶯百囀愁厭聞,樑燕雙棲老休妒。
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
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
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號。
小頭鞵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
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上陽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
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
又不見今日上陽白髮歌!
美人賦
作者:呂向 唐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301》
姊妹計劃: 數據項
帝初馳六飛之不測,奄四海而作君,曜明威,嶷崇勳,固盡善而盡美,又焉得而稱雲。時屯既康,聖躬之豫,樂以和操,色以怡慮。豈曰帝則,實惟君舉,庸克推腹心,增耳目。燕趙鄭衛楚越巴漢之邦,士農工商皂隸輿台之族,不鄙褊陋,不隔賤卑,工技者密聞,淑邈者遽知。上心由是震蕩,中使載以交馳,周若雲布,迅如飆發。以日係時,以時係月,德雋相次,為樂不歇。闐紫微,環帝座,蕖華灼爍,柳容婀娜,輕羅隨風,長縠舒霧。肌膚紅潤,柔姿靡質;妖豔夭逸,絕眾挺出。嬛然容冶,霍若明媚;曼錄騰光以橫波,修蛾濯色以總翠。齒編貝,鬢含雲;顏綽約以冰雪,氣芬鬱而蘭薰;腰佩激而成響,首飾曜而騰文。或纖麗婉以似羸,或穠盛態而多肌;有沈靜見節,有語笑呈姿。思若老成,體類嬰兒,真天子所禦者,非庶人當有之,洎懷春暮,睇情晷;列筵於林,方舟於水。自任縱誕,相與攀倚;鳥間關而共嬌,花散亂而增美。吹碧葉,吐紅蕊,左右相視,遊嬉未已。見頹景之迫濛汜,攜密親,召近臣;陳金罍與瑤席,朗月垂光而射人;列星奪采,長河滅津。然後絲竹發越,金石鏗鈜;守則異器,動則和鳴。妙舞謂何尚以輕,善歌取何矜以清;齊列捷獵,按次屏營。間直往以曳緒,炊轉入而旋縈;低視候節,紆體遺聲。遏行雲,結遺風;眾工相錯,迭美不同。夕以闌,樂亦闋;醉以蕩情,樂以忘節。帝曰:「今日為娛,前代固無,當以共悅,可得而說。」眾皆蹁躚,離席遷延。鹹齊首,互舉酒;歌千春,稱萬壽。因進曰:「妾家賤族,陋目褊心。陛下衣綺縠與羅紈,飾珠翠與碧金;燕私陳乎笙鼓,和樂象乎瑟琴。何恩渥以增極,而悅愉之備深;顧薄軀之無穀,空負惠以難任。」有美一人,激憤含顰;凜若秋霜,肅然寒筠。乃徐進而前止,遂抗詞而外陳,曰:「眾妾麵諛,不可侍君之側。指摘背意,委曲順色;故毀妍而成鄙,自崇謬而破直。妾異爾情,敢對以臆。若彼之來,違所親,離厥夫;別兄弟,棄舅姑。戚族愧羞,鄰裏嗟籲;氣哽咽以填塞,涕流離以霑濡;心絕瑤台之表,目斷層城之隅。人知君命乃天不可讎,尚懼盜有移國、水或覆舟。伊自古之亡主,莫不躭此嫚遊;借為元龜,鑒在宗周;眾以為喜,妾以為憂。」於時天顏回移,聖心感通;竟夜罷寢,須明導衷。俾革進伎樂者為薦士之官,徵豔色者為聘賢之使;闕下駿奔,王庭麇至。野無遺材,山無逸人;賁然偕道,與物恆春。若此之淑美,豈同夫玉顏絳唇、巧笑工顰、惑有國之君臣者哉。
美人賦
作者:司馬相如 西漢
姊妹计划: 数据项
  司馬相如美麗閑都,遊於梁王。梁王說之。鄒陽譖之於王曰︰「相如美則美矣,然服色容冶妖麗,不忠,將欲媚辭取悅,遊王後宮。王不察之乎?」王問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
  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聞齊饋女而遐逝,望朝歌而迴車,譬猶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見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長西土,鰥處獨居,室宇遼廓,莫與為娛。臣之東隣,有一女子,雲髮豐艷,蛾眉皓齒;顏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翹翹而西顧,欲留臣而共止。登垣而望臣,三年於茲矣,臣棄而不許。竊慕大王之高義,命駕東來。途出鄭、衞,道由桑中,朝發溱、洧,暮宿上宮。
  「上宮閒館,寂寞雲虛。門閤晝掩,曖若神居。臣排其戶而造其堂,芳香芬烈,黼帳高張。有女獨處,宛然在牀,奇葩逸麗,淑質艷光。覩臣遷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國之公子?所從來無乃遠乎?』遂設旨酒,進鳴琴。臣遂撫弦為幽蘭、白雪之曲。女乃歌曰:『獨處室兮廓無依,思佳人兮情傷悲。有美人兮來何遲,日既暮兮華色衰。敢託身兮長自私。』玉釵挂臣冠,羅袖拂臣衣。時日西夕,玄陰晦冥;流風慘冽,素雪飄零;閑房寂謐,不聞人聲。於是寢具既設,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帳低垂;裀褥重陳,角枕橫施。女乃弛其上服,表其褻衣,皓體呈露,弱骨豐肌。時來親臣,柔滑如脂。臣乃脈定於內,心正於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舉,與彼長辭。」
女孩
年幼雌性人類
「少女」重新導向至此。關於其他用法,請見「美少女」。
女孩(英語:Girl)是指年輕的(通常是兒童或青少年)女性。當女性成年後,通常稱「女人」,從一個女孩變為一個女人的年齡在不同的社會定義各不相同。不過基本上都認為青少年期向成年期的轉變年齡在15歲至20歲之間。
一名女孩
女孩其實有兩種不同的年齡意義。最傳統和常用的含義是「女性孩童」,有時作為「女兒」的同義詞[1] 。這種稱呼往往用於嬰兒至12歲左右的女性,這個年齡之後她們更多地被稱為少女、女青年、女青、女郎或泛稱年青女性。
但現在女孩的用法更為寬泛,這個詞也可以用來指年輕的女人[2] ,可以幾乎涵蓋所有0歲至20歲代的女性,或者年齡更大但看上去比較年輕的女性,以及一些年長人士(指中老年人)對比自己年幼很多的女性稱呼或是一個成年人(通常是女性)用來稱呼成年女性朋友的愛稱。
從歷史上來看,女孩的待遇和地位通常與女性在該文化中的地位密切相關。在婦女社會地位低下的文化中,女孩可能會被父母遺棄,國家可能會減少對女孩的服務投資。所以面對女孩常常受到歧視和對她們社會角色的限制,聯合國計劃在2010年之前消除女孩在受教育權方面的不平等。對於女孩和男孩的社會角色的形成和差別,始終存在着「先天決定論」(或基因決定論)與「後天決定論」(或環境決定論)的爭論。女孩在藝術、文學和流行文化中以什麼形象出現往往反映了社會對女孩性別角色的認知。女孩的成長環境從與男孩相對相同到完整的性別隔離和完全不同的性別角色。
用法
女孩是一個近代才出現的雙字詞,傳統的用法是指年齡小的女性,往往在10歲以下。並且在口語用的時候,還可以加一個後綴成為女孩子,有一種親昵的意味。古代多以女娃、女童來稱女性兒童。而近來女孩這個詞的使用空間逐漸變大,甚至可以涵蓋20歲以下或者年齡更大但看上去比較年輕的女性。不過最近這個詞正在另一個含義更寬泛的詞女生所取代。這裡的「女生」源自台灣,並不限於正在上學或者處於上學年齡的女孩,而是可以指青年期的成年的女性。
各地同(近)義方言
普通話:小姑娘
中國北方:小嫚兒(青島等)、小妮子、小識字班(魯南部份地區)、小閨女(膠遼官話區)。丫頭
中國大陸網絡:妹子、小姐姐
吳語:小娘、院主兒(溫州)
粵語:女仔、儬妹。
長沙話:妹陀。
武漢話:姑娘伢(er)
台灣話、台灣華語:少女。
日文中しょうじょ shoujo也勉強譯作「少女」,但它本身包含的意義更為複雜。指涉的是無知、沒有性態 sexuality、像永不長大的寵物、擁有カワイイ kawaii,譯作「可愛」,是氣質、對別人沒有威脅的理想化女兒、妹妹身份(Napier 1998),而Treat這個詞更申辯的是在資本主義—消費主義建構下的「第三種性/別」:既不是「男」亦不是「女」,而是「遠離異性戀的生產經濟」的自戀個體(Treat 1996)。
美式英語:GAL,但這個用法對象不能過小,所以其實是專指青少年女性,而不是女性兒童。
稱謂彙總
0歲
度:小兒初生之時。
赤子、襁褓:未滿週歲的嬰兒。
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三日。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設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作“湯餅宴”、“湯餅會”。
1歲
牙牙:象聲詞,嬰兒學語的聲音。如牙牙學語,因亦指小孩過程子開始學話。清袁枚《祭妹文》:“兩女牙牙,生汝死後,才周晬耳。”周晬,指嬰兒週歲。
2歲
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歲的兒童。
8歲
總角:古代幼童把垂髮紮成兩結於頭頂把頭髮紮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借指幼年。在這裏,“總”就是聚攏束結的意思。總角之交(幼年就相識的好朋友)。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羊角,故稱“總角”)。
童齔[chèn]:齔,《説文》中有“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的説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長出恆牙,稱為“齔”。“童齜”,往往是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也有説成“髫齔”的,如《後漢書·董卓傳》:“其子孫雖在髫齔,男皆封侯,女為邑君。”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説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脱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9歲
九齡:為9歲。
黃口:十歲以下。
指數之年:兒童九歲。
10歲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外傅之年:兒童十歲。
12歲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13歲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源自唐朝詩人杜牧的一首詩——《贈別》。杜牧年輕時曾隨丞相牛僧孺在揚州供職,後離開揚州,臨行時寫了兩首七絕給一位女子。“娉[ pīng ]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杜牧用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比喻十三歲的少女。
十三:為13歲。
舞勺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歲。
15歲
及笄:笄[jī],本來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結髮:束髮,紮結頭髮,古人男20歲束髮而冠,女子15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
志學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15歲為“志學之年”。
束髮: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髮束起來盤在頭頂。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歲。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歲。鄭玄:“成童,十五以上”。
16歲
二八:為16歲。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有關碧玉的詩句很多,其中晉人孫綽的《碧玉歌》最為有名。“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芙蓉陵霜榮,秋容故尚好。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碧玉小家女,不敢貴德攀。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碧玉破瓜時,相為情顛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寫出二八妙齡少女的清新美好。《通俗編·婦女》“宋謝幼盤詞‘破瓜年紀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為二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
20歲
加冠:指二十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結髮:束髮,紮結頭髮,古人男20歲束髮而冠,女子15歲束髮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指剛成年。指二十歲。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24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30歲
而立(而立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30歲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歲。而立是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歲。《禮記·內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壯:正當壯年。古代三十歲為壯。唐魏徵《是漸不克終疏》:“貞觀之初,時放克壯。”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歲。
40歲
不惑(不惑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40歲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歲。不惑是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塗”之意)。
50歲
艾:古稱五十歲的人為“艾”。《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艾稱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縮略語。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54歲
六九年:即五十四歲。
60歲
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週,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花甲:古代用干支記時間。所謂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
年紀
1.丱(ㄍㄨㄢˋ)角之年:童年,約八至十歲。
2.舞勺之年:十三歲。
3.荳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4.沖齡之年:童年,約八至十三歲。(用於古代帝王幼年而登基)。
5.抓髻之年:童年,約八至十三歲。
6.志學之年、束髮之年:十五歲
7.及筓之年、許嫁之年:女子十五歲。
8.束髮之年:男子十五歲,成童結髮。
9.二八年華、破瓜之年、瓜字初分、碧玉年華:女子十六歲。
10.弱冠之年:男子二十歲。
11.花信之年、花期之年:女子二十四歲。
12.而立之年、壯室之年:三十歲
13.不惑之年、強仕之年:四十歲
14.知命之年、知非之年:五十歲
15.艾服之年、大衍之年、知非之年:男子五十歲。
16.耆使之年、耳順之年、花甲之年、杖鄉之年:男子六十歲。
17.古稀之年、從心之年、老傳之年、致事之年、懸車之年、鳩杖之年:男子七十歲。
18.杖朝之年:男子八十歲。
19.耄(ㄇㄠˋ)耋(ㄉㄧㄝˊ)之年:男子八、九十歲
20.凍梨之年、鮐背之年、黃髮之年:男子九十歲。
21.期頤之年、大齊之年、上壽之年:男子一百歲。
太監談往錄
作者:信修明 , 周春暉 , 朱家溍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
出版日期:2015/07/13
內容簡介
  他們是中國最後的太監
  他们是歷史的旁觀者
  他們親聞目睹了晚清宮廷最後的秘辛
  本書為一部晚清太監回憶錄、口述史的合集,包括《宮廷瑣記》《清宮太監回憶錄》《太監往談錄》三部著作。著者或口述者入宮的時間與經歷均不相同,從各自的視角記述了在清宮中身之親歷、目之親睹、耳之親聞,下至末代太監宮女的差役生涯,清宮大內的關防規矩、歲時講究,上至慈禧太后、光緒帝、珍妃、榮祿、載灃等皇室與貴冑的日常生活和言談舉止,無不纖毫畢現,展現了一段鮮活細膩、有血有肉的晚清皇廷歷史。
目錄
宮廷瑣記
自述:太監生活二十四年
皇帝后妃之困窘
慈禧不算有福之人
太后生活起居
宮中規矩多
大內之神秘
歲歲平安如意
民國早期之皇宮
選秀女異於前代
宮監因嚴獲福
太監軼事
昇平署及其他
清宮太監回憶錄
難忘的酷刑
「畢五」、「小刀劉」和慎刑司
進宮和拜師父
入宮後我們是怎樣「受訓」的
御前太監一天的生活
王祥親眼看見珍妃被丟到井裡
女主的生活
太監的生活
太監與寺院
太監往談錄
暢音閣演戲
樂壽堂傳膳
太監、廚役住處
慈禧在寧壽宮
編後記
軍歌
我現在要出征
我現在要出征 我現在要出征
有伊人要同行 唉有伊人要同行
你同行決不成 我現在要出征
我若是打不死 我總會回家來看你
倘敵人不來欺負我 我怎會離開你
但國內每個人民都要靠我保護
我所以要出征 就因為這緣故
再會 再會 再會
0 notes
harvardwang · 4 months
Text
丹尼鮑伊
H:amC上演「好萊塢大導演-丹尼鮑伊」,介紹導演的拍戲經驗。
網路資料:
好萊塢大導演-丹尼鮑伊」
第20集【丹尼鮑伊】
丹尼鮑伊
好萊塢大導演-丹尼鮑伊
第20集【丹尼鮑伊】
《貧民百萬富翁》奧斯卡金獎大導
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工人階級家庭的丹尼鮑伊,憑著《貧民百萬富翁》躋身奧斯卡金獎大導之林。自《魔鬼一族》初試啼聲,和伊旺麥奎格合作的《猜火車》更讓他名利雙收。在泰國拍攝《海灘》的經驗,則帶給他在形塑電影過程中的深刻反思。擅長描繪極端場面的他,獨特個人風格深刻展現在《28天毀滅倒數》、《127小時》、《索命記憶》、《史帝夫賈伯斯》等知名大片中,屢獲國際好評。
維基百科介紹:
丹尼·鮑伊(英語:Danny Boyle,1956年10月20日—)是一位生於英國曼徹斯特的電影導演與電影製作人,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 他以執導《猜火車》、《28天毀滅倒數》和《太陽浩劫》等電影聞名,並以《貧民百萬富翁》獲得包含奧斯卡最佳導演在內的諸多獎項。
簡介
出生資訊: 1956 年 10 月 20 日(67歲),英國Radcliffe
子女: 加布里埃爾·博伊爾、 葛莉絲·博伊爾、 凱特琳·博伊爾
父母: 法蘭克·博伊爾、 安妮·博伊爾
兄弟姊妹: 瑪莉亞·博伊爾、 貝爾納德特·博伊爾
丹尼·鮑伊
ADD ARTICLE DESCRIPTION
丹尼·波爾(英語:Danny Boyle,1956年10月20日—)是一位生於英國曼徹斯特的電影導演與電影製作人,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他以執導《猜火車》、《28天毀滅倒數》和《太陽浩劫》等電影聞名,並以《貧民百萬富翁》獲得包含奧斯卡最佳導演在內的諸多獎項。
Quick Facts 丹尼·波爾Danny Boyle, 導演 ...
早期生活與背景
鮑伊在1956年10月20日生於英國大曼徹斯特郡的 Radcliffe[1],他成長在一個愛爾蘭勞動階級羅馬天主教家庭。他的母親是來自高維郡的 Ballinasloe,父親則出身自英格蘭的愛爾蘭裔家庭[2]。
「(我來自的)天主教家庭非常虔誠。我曾經當了八年的教會祭壇侍者,我本來被期望要成為一位神父,那是我母親最大的願望。」[3][2]
職業生涯
他曾就讀於Thornleigh Salesian學院以及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Wales)。波爾為英國電視網所製作的作品使他首次在英國受到了矚目,包括了《神探莫爾思(英語:Inspector Morse (TV series))》(Inspector Morse)與《洛伊先生的女孩們》(Mr. Wroe's Virgins)。
他的特色是常與劇作家約翰·霍奇(英語:John Hodge (screenwriter))(John Hodge)、製作人安德魯·麥當勞(英語:Andrew Macdonald (producer))(Andrew Macdonald)以及演員伊旺·麥奎格(Ewan McGregor)共同合作。在《猜火車》獲得國際矚目後,他希望能夠獲得美國主要片商的製片合約,但僅得到《異形》第四集(Alien)的合約。波爾與霍奇運用英國的資金拍攝了《你行我素》,但在票房上失利。
是伊旺·麥奎格首先推薦另類小說《海灘(英語:The Beach (novel))》(The Beach)的劇本給波爾的,但他後來發現片商希望找一位更賣座的明星來演出,並且在未知會波爾的情況下請來了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 Caprio),而片商本來是承諾讓麥奎格擔任主角的。英國媒體與小報挑撥這樣的情況,使得此後他與導演多年未再合作。波爾後來與《海灘》作者亞力克斯·嘉蘭(Alex Garland)合作一部末世啟示性質的活死人電影《28天毀滅倒數》。
在兩部電影《海灘》與《28天毀滅倒數》中間,波爾在2001年為BBC執導了兩部電視電影—Vacuuming Completely Nude In Paradise與Strumpet。他也執導了一部由簡尼夫·班納(Kenneth Branagh)主演的短片《異形三角戀(英語:Alien Love Triangle)》(Alien Love Triangle),本來是要與另兩部短片合為一部故事片的,但該計畫因為另兩部短片自行發展為故事片後就取消了。這兩部片為由美娜·蘇雲露(Mira Sorvino)主演的《秘密客》(Mimic)以及加利·仙尼斯(Gary Sinise)主演的《強殖入侵(英語:Impostor (film))》(Imposter)。
他還執導了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典禮。[4]
2016年,鮑伊回歸執導《猜火車》的續集《猜火車2》,電影定於2017年上映。
電影作品
More information 年分, 電影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Tumblr media
0 notes
historysandwich · 7 months
Text
Tumblr media
【常威近代史】(八百三十四回)
文化工作委員會
1940年9月23號,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圭(1896-1980)命令所有部隊進軍越南高平省以南,襲擊鎮南關西進之力日軍。9月24號,上海公共租界公共汽車公司1700人罷工。9月25號,日軍登陸越南海防,佔領諒山,中國西南最後一條國際通道被阻塞,其實係好大件事!9月28號,教育部頒佈《推行家庭教育辦法》,並在四川白沙、北碚兩地設實驗區。9月30號,韓德勤(1892-1988)調集15000人進攻蘇北黃橋嘅新四軍!
9月30號,重慶舉行陪都建立盛大慶祝活動。早響9月6號,國民政府已經頒佈命令,正式決定重慶為陪都。命令內稱呼重慶為「戰時蔚成軍事政治經濟之樞紐」,「戰後自爲西南建設中心」。
亦向9月30號,日本飛機再次轟炸昆明,同一日,天津英法租界當局將中國電話局移交日本。今個月,各公立大學學院統一招生,共收新生5000多名。艾青(1910-1996)詩集《曠野》出版。艾青原名蔣正涵,號海澄,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華人,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
今個9月,亦發生咗中央研究院院長補缺風波,今個月,朱家驊(1893-1963)被任命為代理中央研究院院長,半年來嘅中研院院長補缺風波始告平息。今年3月5號,蔡元培先生(1868-1940)喺香港病逝,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長出缺,需要補選。按照程序,應該由中央研究院嘅評議會推選候選人,再由國民政府遴選任命。其實學術界矚目嘅候選人一共有三個,當中包括胡適(1891-1962)、翁文灝(1889-1971)同朱嘉驊,唔使多講當然以胡適呼聲為最高。另外孔祥熙亦唔滿意胡適當駐美國大使,想以顔惠慶(1877-1950)取代佢。蔣介石只響選舉前兩天,親自下條子,要「舉顧孟餘(1988-1972)出來」。響正式選舉前進行嘅第一次「熱身投票」中,身在海外嘅胡適得票率頗高,社會上一度有「胡適就要回國擔任中研院院長」嘅傳言。不過到咗評議會正式選舉嘅結果係爆冷,翁文灝同朱嘉驊各得24票,胡適得20票。最後因為朱家驊更受蔣介石信任而當選中央研究院院長一職,胡適繼續擔任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直呈1942年9月8日。
另外今個月,文化工作委員會籌備就緒。以郭沫若(1892-1978)為首嘅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員會嘅成立籌備工作已經就緒。10月1號,委員會成立並開始工作,委員會由郭沫若任主任,陽翰笙(1902-1993)、謝仁釗(1905-1978)任副主任,專任委員有茅盾(1896-1981)、杜國庠(1889-1961)、田漢(1898-1968)、洪深(1894-1955)、翦伯贊(1898-1968)等10人,兼任委員有老舍(1899-1966)、陶行知(1891-1946)、侯外廬(1903-1987)、鄧初民(1898-1981)、呂振羽(1900-1980)等等,真正星光熠熠。
國民黨本月改組政治部,撤銷咗以郭沫若為廳長嘅第三廳。而周恩來(1898-1976)則向新任政治部部長張治中(1890-1969)表示,中共將會邀請這批原屬於第三廳嘅文化人去延安。蔣介石聽到消息,猶疑起來,是立刻召見郭沫若等,表示要成立研究文化工作嘅文化工作委員會,亦請郭沫若主持。周恩來認為,文化工作委員會同樣可將文化人團結起來,發揮其巨大嘅作用,筆幹子雖然不及槍幹子,但當時嚟講,文人的確有其威力,起碼響意識形態貢獻方面,文人地位舉足輕重。你估今時今日咩?
文化工作委員會成立之後,多次舉行文藝演講會、新詩、戲劇座談會和民歌演唱會,呢個委員會主辦嘅講座,亦受到陪都青年們嘅歡迎。
1940年,歐洲嘅戰爭亦進入白熱化,自從1939年8月31號,希特拉進攻波蘭開始,響短短嘅一年之內,納粹已經攻佔咗丹麥同挪威,拿下荷蘭、比利時同盧森堡。之後勢如破竹,突破馬奇諾防線(Maginot Line),攻入法國,法國投降,希特拉去到巴黎鐵塔之下耀武揚威,佢1940年嘅3月6月期間,亦發生咗可歌可泣嘅鄧九克大撤退,幾十萬英法聯軍安全徹退到英倫三島。短短一年之間,希特拉控制咗整個歐洲。
當時佔領咗整個歐洲嘅希特拉,口口聲聲要打英國,派出空軍不斷轟炸倫敦,其實響度聲東擊西,喺個腦裏面,希特拉已經制定咗「巴巴羅莎」計劃,預備一舉拿下蘇聯。1940年嘅5月,希特拉已經暗中秘密調送47個師去到德蘇邊境,隨時預備發難。蘇聯史太林早前同納粹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一齊瓜分波蘭。但史太林萬萬想唔到,希特拉嘅真正目標係莫斯科!可能史太林都估到,但估唔到咁快?世事的確冇如果,如果1940年希特拉選擇唔開東線打蘇聯,同蘇聯保持一段長時間嘅友好關係,個世界又會變成點呢?
總而言之,1940嘅世界,已經進入全面戰爭嘅狀態,冇人能夠返轉頭……
#常威💀 #蔣介石平反系列  #佛經抄寫員 #中日戰爭 #中華民國
0 notes
nccwa · 7 months
Text
憶往/舊雨浥今塵
奧本海默的聯想:核爆時代 華人與原子彈
夏烈 2024-02-11 01:20 ET
Tumblr media
近觀兩部電影:「奧本海默」(Oppenheimer)及「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引起一些回憶及感觸。
原子的概念小時就開始了,不外是癌症放射治療及原子彈,那時還沒有核能電廠。念小學時在台北市南昌街小攤子上租連環圖畫看:原子彈是一顆大炸彈在天空中爆炸後分解,產生千千萬萬顆小炸彈,每顆後面有一支白色小降落傘,鋪天漫地的大批降下……這是對原子彈原理的最初了解。能有這種想像力的連環畫家也算是別具創意了。兩顆原子彈在日本落下後超過20萬人立即死亡,所以「原子」本身是個威力強大的新物種,也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原子彈型的女人威力應是很強大。後來又有「原子筆」出現,取代墨水鋼筆;「原子襪」是尼龍製襪,不容易磨損;「原子褲」名出自香港;還有原子表及原子鐘,內容不詳;反攻大陸的民國40年代(1950年代),台北有位大發明家陳永松君,研究一種可以「對抗原子彈的新武器」,一枚可以炸毀台北市,兩枚消滅共匪的上海市。作家何凡在聯副「玻璃墊上」專欄表達憂慮陳君在台北市做此偉大研究實驗:「萬一失手爆炸了怎麼辦?」
Tumblr media
李文和 被誣為間諜
我所有的學位都是工程,與核子物理無關。在德州念書時與李文和博士同學,而且同屬一個台灣留學生組的伙食團,他做一手好菜,甚至能做出全桌酒席大菜。他後來進入製造原子彈的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工作,也就是奧本海默在沙漠中建立的原子彈聖城。
李兄在那兒不是做菜,是做原子彈。他被誤為中國大陸核子間諜,無故坐牢九個月。其實他是非常台灣本土思想的工程科學家,喜好文學及古典音樂,曾協助審閱我寫的大學教科書「近代外國文學思潮」(聯合文學出版)。
終於,法官判無罪,還在庭上向他道歉,賠償165萬美元,好像課稅及律師費用之後只拿到一半。後來我推薦他回到他母校成功大學教書一年,至今他竟已出了三本英文的核子工程有關專業書籍,也真是傑出人才了。他是台灣唯一內陸縣南投農家出身,手巧能修許多機電及木工物件,為人忠厚老實,甚至有些天真,如此才會變成美國官方內鬥犧牲品。
張憲義 舉報後逃美
另外一個與原子彈有關的台灣人是張憲義上校。他是中山科學院核能研究所的副所長,因向美方舉報台灣發展原子彈狀況而逃往美國。此舉對台灣人民安全是有害還是有利?見仁見智。因為大陸曾表示攻台的三大原因之一是台灣製造出原子彈。
鑒於量子力學有機率的特質,所以多重宇宙或平行宇宙的概念出現。如果進入世界(或世間)的起源,亞伯拉罕三教(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咸認世界是上帝(或阿拉)創造的。佛教則認為世界起源無始,乃由眾生無息無止、共業感召生成,我們在三界中生死輪迴,居住的婆娑世界,乃是一佛所化三千大千世界的中心。即使有宇宙物理學或宗教學不同的解釋,「媽的多重宇宙」並沒有表達複雜、模糊未定的天體科學理論,或是充滿幻想及神話的宗教體認。只是利用多重宇宙的背景,為一個簡單的移民奮鬥及家庭倫理故事添增情節,令這影片更有魅力,甚至離奇。
Tumblr media
在另一個宇宙的太空翱翔,那是個無限靜寂、魅麗、遙闊、充滿綺思的世界,令人流連忘返。然而在原子彈爆炸的那一剎那,無限的火焰及紅光,巨大的聲響,則是美麗而醜陋的世界,充滿了毀滅灰煙,此種感受只能做形而上的描繪。這兩部電影給人的聯想會是歡愉還是痛苦?天堂還是地獄?或是百感交集,不能自已?
奧本海默由歐洲學成返美,在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書,也是最先研究黑洞及引進量子力學到美國的科學家之一。「曼哈頓計畫」有18人得到諾貝爾物理獎,「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被提名三次,卻未得獎。他有學問,有才華,但在物理學的研究上沒有聚焦點,無重大發現 ──物理學只是他的眾多愛好之一。這說明了什麼?你能告訴我嗎?
吳健雄 奧本海默「姊姊」
電影中沒提到他與李政道、楊振寧、吳健雄的關係。他曾說過:「我最喜歡看見的景象就是李政道與楊振寧並肩在普林斯頓大學的草坪上散步。」吳健雄在產生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遇到連鎖反應無法延續的難題時,協助解決,否則原子彈轟炸日本勢必延緩。多久,沒人知道。奧本海默稱吳健雄院士為「姊姊」。
Tumblr media
加州大學在地柏克萊的圖書館,亞洲部門主管是台北畫家郭雪湖先生的女公子郭惠美,和她長兄郭松棻都是台大外文系出身,所以重視文學。我被郭惠美邀請演講12次,每次500美元,講完一概掏出來請大家吃晚餐,皆大歡喜。有一次講木下惠介導演,高峰秀子主演的反戰名片「二十四の瞳」(「二十四隻眼睛」),因我用英文講,有大批日本後裔前來聽講,場地爆滿,講台前地毯上都坐滿了聽眾。
講完問題回答時間有一位矮小、平頭,面容粗糙的老人站起用日本腔英文發言,告訴大家他曾經歷廣島原爆,因距離逃過一劫,沒說多遠,但是他說看到強烈的亮光。我請他多報告一些,同時也表達他的感想,但他英文說不好,聽不太懂,大家只能點頭稱許。這是此生唯一見到吃過原子彈的人(我忘了問他:是否見到千百顆後面戴著白色降落傘的小炸彈冉冉飄下)。
我與原爆相關者緣分
另一位與原爆有關的是蔣渭水先生的長子蔣松輝學長。他是建中(日據時代台北一中)校友,畢業入長崎醫大讀醫。後因蔣渭水留下的奠儀生活費用罄而輟學轉往上海謀生。他前腳走,後腳就是長崎原爆。所以他說是因窮活命。此事我寫在〈紅樓賦〉一文,發表在前幾年的「聯副」。
另一台中清水友人蔡寬博士(因他父親喜愛菊池寬的小說,而為他取單名寬),當時全家住在關西,被日本政府下令疏散,以躲避美國空軍的大肆轟炸。他們決定往北遠走北海道,要是往西近處走,就進入廣島原爆,後來也不會畢業於政大新聞系,與我同在密西根州的研究所同學了。我倆不同行,聊天卻很愉快,因為我到底是新聞家庭出身。
「奧本海默」與「媽的多重宇宙」都與科技有關,都採用數個故事線交叉剪輯的製片技巧,也都摻入許多科技名詞,如量子力學、平行宇宙、連鎖反應、有機率、分子波函數……等等。片中也出現我當年在工學院念書時讀到的科學家、工程師及數學家如費米、愛因斯坦、勞倫斯、尤勒、貝塞爾、泰勒、鮑林、波爾……等等。有幾位在舊金山灣區的場合見到過,並無上前握手交談的經驗,但在影院黑暗中見到這些熟習的名字,還是很高興。
我後來轉業在新竹清華及台南成大教授近代歐洲文學及日本文學。雖仍與工程界掛勾,那只是為了有許多老朋友及從事風險性投資賺錢,實際上已與工程、數理(STEM)本體脫鉤。有一天走到地下室儲藏間清理,恰巧看到念研究所時使用已塵封的教科書及筆記。打開一看,艱深複雜的數學公式簡直就是天書,我很驚訝那時我居然這麼聰明,有這麼大的本領能看得懂這些天書──現在已經不聰明了。
有些人說原子彈轟炸日本是對黃種人的種族歧視。其實本來是準備核爆德國,因為德國的原子彈研究遠比日本成熟。但在美國試爆成功時,德國已投降。美國在日本投降前,曾對許多城市(甚至有些中小城市)做大規模、一般性炸彈及燃燒彈的轟炸,包括平民市區,死亡人數比兩顆原子彈還多許多倍,這一點奧本海默應也有深刻認知。
實際上,最先空襲日本的不是美國飛機,而是事後任空軍總司令的徐煥昇將軍。他於1938年駕機夜航空襲日本,在幾個城市投下數百萬份傳單,令日人了解中國空軍也能飛入日本領空。大名昭彰的美國空軍杜立特將軍則是四年後的1942年才開始轟炸日本,卻出了大名。
我在美國任工程師時,有一次調查加州某一老舊機場的跑道損壞情形,他們告訴我以前杜立特將軍在此起飛多次,不可能是去轟炸東京,因為航程太遠。兩顆原子彈是小心翼翼地海運去關島以北的天寧島機場,然後在1945年8月由B-29載去廣島及長崎投彈。那艘運原子彈去天寧島的巡洋艦印第安那波利斯號,不久被日本潛水艇以魚雷擊沉。
這令人想到:如果在運原子彈到達天寧島之前被擊沉,會是什麼樣的局面?要何時才能投下原子彈?但是那時美國已計畫在1945年底前共製造出九顆原子彈。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玉音放送」宣布投降,所以剩下的原子彈不需使用了,聽說現仍存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不知是否公開陳列,以招徠世界各國觀光客。當然是拔了塞不會爆炸,否則就如陳永松君在台北市試驗炸彈一樣。陳君的炸彈「一枚可以毀滅台北市」。
1 note · View note
taiwanindustrynews · 8 months
Text
啟翔輕金屬捐贈防疫門:成為防疫國家隊
在台北市矚目的信義區,集結著最優越的豪宅、商辦和百貨,然而鮮有人注意到構成這些宏偉大樓玻璃帷幕的關鍵元素,正是來自鋁業市占率超過60%的領先者──啟翔輕金屬科技,一家專精於鋁製建材,如帷幕、門窗、板牆、格柵等的台灣「隱形冠軍」企業。
啟翔輕金屬科技在其主���領域已經達到頂尖水平,為提升生產效率和競爭力,他們在桃園新屋區建立了佔地五萬多坪的一條龍鋁產業鏈。這項投資的目標是降低運輸、倉儲、包裝和時間成本,使其服務更加快速而優越。
然而,啟翔輕金屬科技的成長不僅僅止於此。該公司的董事長陳百欽近年來持續拓展至不同的領域,如鋁製家具,並計劃進軍蔚為風潮的露營車、鋁木屋等。他們不僅極大地發揮鋁材的功能性,更致力於打造環保產品,減少對木材的消耗。這種信念和不斷的自我挑戰,使得啟翔輕金屬科技的所有員工都擁有將事情做到最好、隨時因應挑戰的決心和能力。
啟翔輕金屬捐贈防疫門
啟翔輕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百欽表示,王文杰是他先前就讀交通大學EMBA時的指導教授,在學期間受到許多教導,因此本次決定將公司研發的產品捐贈給政大。陳百欽也分享,自臺灣受疫情衝擊以來,公司曾經致贈醫院負壓隔離病房與篩檢站,一直在思考後續還能做些什麼。
「篩檢站讓你知道有沒有被感染,不過只做體內篩檢的話,體外消毒很多人也不知道從何著手。」陳百欽說,因為這樣的想法,他決定讓公司研發單位把其他產品都先停下,專注開發防疫通道產品。而在完成防疫通道後,又花了兩個月尋找適合的藥液。陳百欽指出,該公司的防疫門產品使用奈米銀與二氧化氯,已通過9項SGS驗證證明安全無虞,同時具備優良的殺菌效果。
啟翔輕金屬總經理何基州則解說防疫門的使用方式與相關機制。「走進通道之前,必須先量測體溫、手部酒精消毒,走進去之後就會自動感應並啟動全身性完整的清消。」何基州表示,經過精密的噴嘴調整,防疫通道內的奈米銀由上方微霧噴灑、二氧化氯則從側面清消,就連腳底也會徹底消毒,降低接觸性染疫風險,發揮高效能智慧防疫。
啟翔輕金屬展現的蓄積多年的靈敏應變力
2021年5月,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已持續一年多,台灣突然爆發社區感染,每天數百位確診者或接觸者使得醫療系統幾近崩潰。在這個危急時刻,啟翔輕金屬科技展現了多年來積累的靈敏應變力。
陳百欽早在2020年攜手陽明交大EMBA同學共同研發組合式隔離負壓系統,並將其捐贈給國軍桃園醫院、署立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和桃園榮民醫院。隨後,陳百欽與經營團隊共同致力於研發組合型負壓隔離房、防疫通道和正壓檢疫站等新的醫療防疫產品線。
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啟翔輕金屬科技全體員工展現出極高的戰鬥力和拚勁,快速製造正壓檢疫站,並在最短時間內送到機場和全台主要的醫療院所使用。這種高效率和積極進取的態度,讓啟翔輕金屬科技在三個星期內完成了160座檢疫站和20多座負壓隔離病房,甚至比原定交期提前一週。
啟翔輕金屬-德國紅點大獎實力
負責規劃檢疫站內空間配置與組裝結構的伊莫諾家居總經理劉學橋表示,公司原本已經研發出能快速組裝的鋁屋結構,有助於提高製程速度。劉學橋協助設計了六人座移動式正壓檢疫站,允許六位醫護人員分兩線同時進行工作,提升篩檢效能。他強調,疫情結束後,只需將檢疫站的透明窗更換為不透光鋁板,即可百分之百回收再製成山屋或露營用的鋁製小木屋。
伊莫諾家居的另一項斬獲是可依使用者需求量身訂製層架配置的「LIXT所有格」,該產品榮獲2021德國「紅點產品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和2021綠色產品獎(Green Product Award)。這表明其多變的靈活設計不僅強化了防疫產品的壽命,還使家具更環保和永續。
啟翔輕金屬 董座不忘初心
回顧這次設計製造正壓檢疫站的任務,陳百欽認為公司投入的成本早已超過售價,但他堅持每製造一座檢疫站,自己就捐出兩萬元,累計捐贈超過300萬元。長年投入公益的他認為,這是在國家危急之時應該做的事。他表示:「我是從艱困家庭走出來的農村子弟,創業三十多年來我不斷提醒自己:只要我還有能力,社會哪裡需要幫助,我都不會吝嗇。」
啟翔輕金屬科技的總管理處副總經理陳臆云也強調,儘管這些防疫產品短期內可能不賺錢,但從ESG的角度來看,具有前瞻性的價值。從雲端上的高樓到救急最前線的正壓檢疫站,啟翔輕金屬科技展現了傳統產業與時俱進的正向力量。陳百欽總結道:「我衷心期盼全球新冠疫情能盡快過去,但若再度出現對防疫醫療用品的需求,啟翔隨時待命中!」
延伸閱讀:
全員拼正壓檢疫站,挺醫護不惜停工,啟翔輕金屬科技如何從豪宅帷幕到成為防疫國家隊?
陳百欽:全鋁家具 Emoono 伊莫諾與台灣鋁業大廠啟翔輕金屬,以「為地球多留一棵樹 由鋁開始」
陳百欽永續經營概念
啟翔輕金屬董事長陳百欽循環經濟
把痛點變新商機,啟翔輕金屬科技從代工到品牌「鋁鋁」創新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專訪陳百欽- 啟翔創新園區
陳百欽「15%哲學」多角化帶領啟翔輕金屬科技踏上創新「鋁」途
陳百欽與何基州:啟翔輕金屬科技的研發之心
陳百欽「15%哲學」多角化帶領啟翔輕金屬科技踏上創新「鋁」途
啟翔創新園區鋁金屬業聚落
0 notes
mouniassn · 3 months
Text
家庭是教育的根本(三)做家事好修行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今年五月初母親節之前,我在課堂上推動「做家事,記嘉獎」的鼓勵措施,學生只要在學期末以前,做滿30天的家務事,並且經過家長簽名確認,就可以記嘉獎一支。許多學生拿了家事紀錄單,大家都躍躍欲試。
這個鼓勵措施的起因,是因為三四月的時候,我帶領室外的野炊課程,只是用炭火烤爆米花而已,但我常被學生們氣到,連把地板清乾淨這種簡單的善後,都可以做得亂七八糟。學生們的生活自理能力真的讓我很嘆氣,童軍課一周才一次,我想訓練他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於是,在和同事討論過後,擬出了「做家事,記嘉獎」的鼓勵措施。為了養成學生做家事的習慣,獎勵標準為完成30天的家事紀錄,每天只能記錄一次。由於訓練孩子們做家事,需要家長大量而長期的協助,所以並不是強制的作業,而是鼓勵措施。我告訴學生們,做家事可以培養做事情的耐心、細心、責任感,從小培養這些態度,對以後的人生會非常有幫助。到了學期末時,一共收到了23位學生的家事紀錄表呢!
我收到第一位同學交來的家事紀錄單時,非常的感動。她是一位有識字障礙的八年級學生,她只會寫自己的名字,所以一直以來學習單我都讓她用畫的,我常常被她的學習單驚艷到,因為她都很專心上課,而且圖畫標示得非常清楚可愛。紀錄單上清楚畫出洗碗、掃地、洗衣服、裝水…等標示,看起來很療癒。其實上學期我就注意到,因為她學習上的困難,讓她在班上被排擠、嘲笑。可喜的是,到了這學期,同學說因為家政作業很難,她的手工又很靈巧,幫許多同學解決難題,人緣因此變好了,實在替她開心。
我發現完成家事紀錄單的,多數都是低調做事的孩子,他們在我的課堂上並不亮眼,但卻默默地完成了30天的家事紀錄表,實在令我驚訝。而且,其中不乏學霸和班級優秀幹部。
有個七年級的班級,在烤爆米花的時候,發現有幾個學霸男同學的家務能力有待訓練,但是那三個男生很認真的寫炊事回顧學習單。我跟學生強調,實作能力就是從日常生活訓練起的,不是只會讀書而已!沒想到,那幾個男生真的把我的話聽進去了,其中有兩個學霸男同學,完成了三十日的家事紀錄表,開始養成作家事的習慣,還不只是洗碗而已,還會掃地、曬衣服,甚至學習洗廁所。他們都是程度在第一志願的孩子,從很少做家事,到開始養成作家務的好習慣,實在是很令人感動。
但也有學生本來信誓旦旦說要做家事記嘉獎,期末卻沒有完成。詢問之下,是學生想要做家事,卻被爸媽阻擋,家長說:「家事都做完了,你去唸書就好。」我聽了實在很無奈。這個孩子是八年級的優秀學生,學業成績傲人,但是和同學格格不入,團體活動常常落單。爸媽只要求他讀書,卻沒有訓練他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態度,實在很可惜。
其實,訓��孩子做家事,不只是讓他們學習生活自理能力。我詢問那些有交家事紀錄單的學生,都是爸媽在旁指導,讓孩子協助和練習怎麼做。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人際間的進對應退、學會替人著想的細節、學會溫暖問候的陪伴,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啊!
還有看到好幾張家事紀錄單,從頭到尾都是爸媽紀錄的,特地安排孩子做資源回收、清貓砂、整理書櫃、煮晚餐、清掃地機器人、清理冷氣濾網、整理廁所…,這些家長真的就是趁此機會,認真教孩子做家事呀!從小在這樣家庭教育長大的孩子,以後根本不用爸媽操心啊!
感謝我的父母,從小訓練我和弟弟做家事,養成我們獨立自主的習慣。曾經我也會抱怨連連,但現在看來,都是珍貴的養分。但願有更多的孩子,也能有這樣的幸運。
(分享結束)
有緣人在課堂上推廣了「做家事,記嘉獎」的活動,學生們都躍躍欲試。但是,最後能完成這項獎勵挑戰的,都是願意陪伴與訓練孩子做家事的家庭。身為家長,您會訓練孩子做家事嗎?還是自己把家務事都作完,讓孩子負責讀書和玩樂就好呢?訓練孩子做家事,其實是很重要的家庭教育,讓孩子從小懂得體恤父母的辛勞。
《天下雜誌—未來家庭周刊》:「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曾追蹤過一組青少年長達十年的時間,發現有做家事習慣的小孩,成年後更容易獲得高薪職位,其機率比童年時不做家事的小朋友高出四倍;和一般人相比更是少了十五倍的失業機會。」表面上是訓練孩子們做家事,實際上是從小培養「責任感」,孩子更能學會自動自發!反之,若是大人做越多,孩子獨立的時間就會越晚,還養成好吃懶做、不愛勞動。長大了也多半不能吃苦,過度依賴,工作成就平平。
但其實,千百年前,佛陀早就教導僧團做勞務的重要性。《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記載:「若月八日或十五日,應鳴揵稚,總集僧眾,共為灑掃。」佛陀親自帶領弟子們打掃,清掃平日居住和講習的園林、經行的步道,也要求大眾定期整理內務。其中一位弟子周利槃陀伽,還因為掃地的動作,練習專注掃心地,而證得阿羅漢果呢!
以下摘自《人生》雜誌:「洗衣掃地,正好修行。佛法東傳後,中國禪宗開展『道在平常日用中』修行生活。唐朝百丈禪師建禪林、立清規,於是僧人墾荒掘土、自食其力,舉凡插秧、種菜、挑水、擔柴、建造房舍、灑掃、烹飪、縫補衣物,粗活細活一肩挑。由於當時都是到山坡上耕作,所以這些作務又通稱『出坡』及至當代,寺院仍維持每日出坡的傳統。
然而,出坡可不是身體的勞動而已,而是啟沃禪機、鍛鍊心性的門徑;中國歷代祖師,『有的用煮飯圓熟胸中的光風霽月;有的用劈柴截斷輪迴的重重葛藤;有的用挑水荷起菩薩的綿綿情義』。因此《百丈清規證義記》便有『莫謂執事之外,更無所營,須知��水搬柴,無非佛事,���米作飯,正好參求』。
我們的日常生活,本來就是由平凡瑣碎的家事構築而成,當我們動手去實踐、體驗,會發現,無論掃地、洗碗、摺衣服,甚至整理一只抽屜,也等於是面對自己、接納自己、整理自己的歷程。
『環境是我們的鏡子,心是我們的老師。』」掃除正是這樣一種修鍊。佛法談『自淨其意』,並不是要我們追求遙遠的他方淨土,而是當下身心的清楚自在,每天透過簡單的打掃動作就能有所啟發。動手做家事吧!」(引用結束)
家庭是教育的根本,做家事好修行。做爸媽的帶著孩子一起做家事,不只能讓環境清爽,還能拉近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雕塑出孩子良好的品性。當您誦經累了,就起來動一動,帶著孩子一起做家事吧!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Tumblr media
0 notes
sassy324 · 7 months
Text
論正義的聲音(18):
2024年2月19日,突發事件:國際法院巴勒斯坦外交部長的聲明 「我站在你們面前,看到加薩的 230 萬巴勒斯坦人(其中一半是兒童)遭到圍困、轟炸、殺害和殘害、飢餓和流離失所。” “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約旦河西岸有超過 350 萬巴勒斯坦人在其領土上遭受殖民化,並遭受種族主義暴力。” “以色列的 170 萬巴勒斯坦人在他們祖先的土地上……被視為二等公民。” 「七百萬巴勒斯坦難民繼續被剝奪返回土地和家園的權利。” 「巴勒斯坦並不是一片沒有人民的土地。這片土地上有生命,政治、文化、社會和宗教。 它的學校、大學、電影院、家庭和社區的生活都受到一百多年前千里之外的承諾的影響。 這是對神聖信任的違背,使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淪為非猶太社區的地位。 根據(巴勒斯坦人民),只有公民和宗教權利,否認他們作為一個民族的存在和作為一個國家的權利。 聯合國在其憲章中規定了所有人民的自決權,並承諾消除世界上的殖民主義和種族隔離。然而,幾十年來巴勒斯坦人一直被剝奪這項權利。
2024年2月18日,“這是一場徹底的種族滅絕。我有權反對我的稅款被用於種族滅絕。” ——美國女演員蘇珊·薩蘭登
2024年2月19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對以色列國防軍的性侵犯和強姦行為以及「數量不明的巴勒斯坦婦女和兒童,包括女孩在加薩與以色列軍隊接觸後失踪」感到「震驚」。
2024年2月19日, 國際法院律師保羅賴歇爾: 「我將證明,基於適用的、既定的、無可爭議的事實,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長達 56 年的佔領顯然是嚴重非法的,國際法要求徹底、無條件地結束這種佔領。”
2024年2月19日,國際法院呼籲以色列政權歸還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被佔領土地並賠償巴勒斯坦人.
2024年2月19日,巴勒斯坦外交部長在國際法院面前表示:以色列在大災難之初將三分之二的人口驅逐出他們的土地,然後在 1967 年佔領了更多的土地,以色列的佔領必須無條件結束。 #حرب_غزة
2024年2月19日,英國導演兼記者​​米里亞姆·弗朗索瓦向群眾發表演說:「在資本主義世界裡,金錢就是上帝。讓我們從每家尚未放棄種族清洗、種族隔離和大規模屠殺共謀的大公司撤回我們的資金。”
2024年2月19日,緊急|國際特赦組織:所有國家必須審查與以色列的關係,以確保它們不會助長佔領和種族隔離政權的永久存在
2024年2月20日,突發新聞:哥倫比亞總統表示全力聲援巴西總統盧拉。 「在加沙,發生了種族滅絕,數以千計的兒童和婦女被懦弱地殺害。盧拉只說了實話,必須捍衛真相,否則野蠻就會消滅我們。”
2024年2月20日,“以色列對加薩的襲擊“可能是自 1994 年盧安達種族滅絕以來軍事殺戮中最高的殺戮率。” - 安德魯‧吉爾莫 (Andrew Gilmour),2016-19 年度聯合國人權事務助理秘書長.
2024年2月20日,「在所有神聖的宗教中,飢餓和恐懼都不會用來對付人類。」法耶茲·杜懷裡少將表示,利用飢餓在宗教、學術和法律層面都被視為戰爭罪。
(加拿大司馬田2024.2. 谷歌翻譯fb:Markss Tang)
0 notes
gangbeibei · 9 months
Text
黑道魔女出,寶島政治闇
臺灣黑道介入政治之深之廣,放在全球來說都屬罕見。不少政客
黑白通吃、黑白不分,也算是臺灣政治的一大特色。無論民進黨執政
還是國民黨執政時期,大都如此。從政府官員到「立委」、議員、村
鄰長,有「黑底」並不希奇,因為幾十年下來,黑道鏈條在臺灣政治
圈由下自上、貫穿融匯、共生共榮。
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後,以「英系」代表性的幾員大將為例,
幾乎都與黑道特別有緣。陳明文在「立委」選舉期間,在高鐵列車上
遺失裝有 300 萬元(新台幣)的登機箱,儘管疑點重重,最後卻不
了了之,另一邊還與黑幫糾纏不清,幫助黑幫探監。
民國 89 年(2000 年)臺灣總統選舉,國民黨「連宋分裂」,
陳明文感受到國民黨聲勢迅速下墜,地方派系人物也不再都聽命於國
194民黨中央。而當年,陳明文在國民黨內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國民黨「黃
派少主」翁重鈞。如果陳明文繼續留在國民黨內,或許永無出頭的機
會。彼時,風頭正勁的陳水扁看上了陳明文,陳明文也迅速轉投了民
進黨,更代表民進黨參與 2000 年的嘉義縣長選舉。
陳明文與蔡英文的交情始於民國 97 年(2008 年)。當時民進
黨籠罩在陳水扁的貪腐陰影中,風雨飄搖,蔡英文出馬接任黨主席。
她上任後的第一次下基層就是去嘉義縣。陳明文與當時的嘉義縣觀光
旅遊局長洪耀福一路陪伴蔡英文跑行程。那時陳明文對蔡英文說:「你
在黨部如果覺得人手不夠,我在嘉義的人馬以後就算是你的人,你要
動員多少個,儘管開口,嘉義就是你的基地。」由此獲得蔡英文重用。
◎「英系」人馬陳明文(右)
195民國 109 年(2020 年)竹聯幫寶和會涉及網紅「館長」槍擊案,
「館長」的委任律師、前「立委」黃國昌開庭揭露,竹聯幫寶和會受
託執行「買兇殺人」,槍手入監服刑後,竟透過英系人馬、民進黨「立
委」陳明文協助,讓幫派成員至臺北監獄接見槍手。跟黑道交代不清。
「館長」透過臉書���示,「2020 年 8 月 28 號,我被寶和會槍
手連開三槍,身上七八個彈孔、差點丟掉性命」,黃國昌不收酬勞幫
他開庭、收集資料找出相關人士;這期間還發現寶和會多位槍手、幫
會人員,通過陳明文在監獄辦理「特見」,享受特殊待遇。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是「黑道從政」的典型。民國
81 年(1992 年)11 月,柯建銘首次在家鄉新竹市參選「立委」,
疑似因講稿沒背熟,竟缺席選前一周「超級週末」造勢晚會,時任民
進黨主席許信良到新竹助講,居然與候選人未碰面,主持人蔡仁堅獨
撐後半場。隔天一大早,柯建銘竟然召開記者會,謊稱自己「遭黑幫
綁架」,震驚全臺。
196◎柯建銘
「黑白通吃」的柯建銘,在臺北政壇帶有「傳奇」色彩。從民國
81 年(1992 年)首次當選第二屆「立委」,至今連任 9 屆,從未間
斷過,本屆「立委」職務還可幹到民國 113 年(2024 年)。換句話
說,這個民進黨「鼇拜」,一朝進入「立法院」,一幹就是 32 年。
無論民進黨執政還是在野,無論是在陳水扁時期還是在蔡英文任
內,柯建銘長期擔任「黨團總召」,早早擠身民進黨權力核心。作為
大黨鞭,柯建銘是民進黨政策的最主要主導者之一,也是扁、蔡的重
要幕僚。
早已投入到「反獨促統」事業中的民進黨嘉義縣黨部創黨元老張
孟崇,曾是一名「街頭悍將」。他曾向媒體介紹,柯建銘因為有「道
上兄弟」協助,所以成為新竹「區域立委」霸主。臺北政壇盛傳,柯
建銘是島內極少數能同時叫得動「天道盟」 「竹聯幫」和「四海幫」
的政治人物。甚至連「竹聯幫」元老、外號「白狼」的張安樂都證實,
「柯建銘才是黑道教父!」。
柯建銘之外,民進黨中常委黃承國是蔡英文身邊有黑道背景的另
一紅人。早年著名的「流氓立委」羅福助,是臺灣黑道「天道盟」的
組建者。跟著羅福助混跡期間的「小弟」黃承國耳濡目染,在黑白之
間逐漸摸出門道,並擔任過「天道盟文山會」的第二任幫主,後來由
羅福助帶入政壇。
民國 103 年(2014 年)5 月 25 日,蔡英文當選為民進黨主席
197的同一天,民進黨臺北市黨部舉行主委選舉,黃承國也擊敗紀文清,
成功當選並晉升為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這次選舉黃承國稱得上狂
勝,他獲 8116 票,對手僅有 1483 票。在蔡英文的庇護下,黃承國
不僅牢牢掌控著民進黨臺北市黨部,還憑藉「人頭黨員」的力量,成
功當選民進黨中常委,躋身綠營權力決策核心,一個黑老大能夠走到
這一步,也算登峰造極了。
從此,黃承國更加飛黃騰達,成了蔡英文核心幕僚之一與重要樁
腳,他不僅幫蔡英文牢牢控制民進黨在臺北市的地盤,還是蔡英文動
員全臺宗教系統選票的最大依賴。卸任臺北市黨部主委之後,黃承國
旋即被蔡英文聘為「國策顧問」,仍實質掌控著臺北市黨部,並與洪
耀福、陳明文一起組成「英系三人組」,出謀劃策,輔佐蔡英文掌權。
雖然民國 110 年(2021 年)一度受趙介佑「黑道風暴」牽連辭去蔡
辦「顧問」職務,但黃承國在今年 7 月民進黨黨職選舉中,依然連任
中常委,繼續留在最高權力核心。
198◎黃承國
「英系」中常委黃承國,本身就是「天道盟」文山會老大,「黑
金」醜聞不斷。民國 105 年(2016 年)7 月,他為父親舉辦壽宴,
赴臺東勘災的蔡英文匆匆趕回參加,成為政壇的一段奇聞。
199◎蔡英文出席黃承國父親壽宴
有人說,在利用「黑道輔政」方面,蔡英文相較李登輝與陳水扁,
有過之而無不及,更明目張膽。在臺北江湖人稱「小段」的民進黨最
大派系「新潮流系」前總召段宜康,是將蔡英文扶上黨主席及臺灣總
統大位的最重要幕後功臣之一,因此他也被稱為蔡英文「背後的最重
要男人」。去年,他曾在臉書上發文表達對蔡「以黑輔政」的不滿。
綠營大佬、民進黨前副秘書長遊盈隆也表示,蔡英文擔任黨主席長達
近 10 年,所謂「黑道入黨」問題大約就是她擔任黨主席時候最嚴重,
她卻視而不見、養虎為患。
所謂的「黑道之亂」,在民進黨內一路向上延燒,終於燒到了中
常委黃承國。對於黃承國其人,很多臺灣政治圈人士都諱莫如深、不
願多談,因為此人是黑道出身,「天道盟文山會」的實質領袖,儘管
早已褪去幫派色彩,但長期以來利用黑白兩道的勢力,牢牢掌控著民
進黨臺北市黨部。
200◎臺灣黑幫民國 99 年(2010 年)參加道上名人告別式
身負黑道背景,黃承國卻堂而皇之地進軍政壇,甚至成為了民進
黨當局的「國策顧問」和民進黨權力核心「中常會」的一員,這聽起
來也許讓人匪夷所思,但如果你瞭解民進黨的政治生態,就會感慨一
句「原來如此」。
臺灣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接受海峽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民進黨領導層的權力來源是建立在黨員的投票上,所以人頭黨員一直
是民進黨的大問題,而在招募人頭黨員的時候,就會招募到有黑道背
景的成員,或是跟幫派合作。
民國 102 年(2013 年),為佈局民進黨主席選舉,「柯建銘掛
名推薦天道盟太陽會成員入黨」 「謝長廷幕僚向四海幫召募 3 萬名黨
員」。四海幫幫主楊德盷則對媒體坦承,「臺中、桃園、新竹、苗栗
和臺北的幫內大哥,紛紛表示受到當地民進黨工或黨籍民代請托幫
201忙」。可見,為求人頭黨員而與幫派合作,這在民進黨內是公開的秘
密。
黑道掌握「人頭黨員」有先天的便利,可以通過幫派組織發動樁
腳找人頭、找小弟,然後成批成批的入黨。所以每次民進黨出現「入
黨潮」,背後都是「黑影幢幢」。民國 102 年(2013 年),民進黨
爆發「入黨潮」,當年 1-4 月就有 31000 多人申請入黨,甚至演變
成「四海幫」 「天道盟」兩大幫派政治角力,據臺灣警方的情資顯示,
綠營內部有人透過幫派找人頭,從入黨到拿到黨證,據傳一個人頭
3000 元。
買人頭,要花錢;養人頭,也要花錢。民進黨規定,申請入黨必
須繳黨費 300 元,每年續繳一次。要保證一席中常委的黨員票,包
括基本黨費,以及雜七雜八的費用合計下來,每年至少要花 1200 萬
元。
◎ 2015 年黃承國(右)
與蔡英文至福德宮參拜
「黑」與「金」在民進黨內是如何結合的,黃承國就是一個「完
美結合」的典範。他從黑道大哥一路「奮鬥」,懂得抓人,捨得撒錢,
202更善於在民進黨的各大派系之間穿梭遊走、左右逢源。從謝系,到海
派,再到英系。
民進黨的「排黑條款」行之有年,早在民國 102 年(2013 年)
就已經在「黨員入黨辦法」中明確規定,「凡是涉及組織犯罪、毒品
危害、槍炮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犯罪者,都不准申請入黨」。民國
102 年(2013 年)蘇貞昌當黨主席時對疑似「黑道集體入黨」曾表
示從嚴修黨規,但諷刺的是 2016 年蔡英文執政的第一年,當時入黨
3 年的趙介佑已是黨代表,家族勢力在黨內不小。但多年來,民進黨
仍不斷爆出「黑道入黨」的醜聞。
民國 110 年(2021 年),《中國時報》爆料,民進黨臺北市黨
部評委召集人趙映光兒子、黑幫組織「北聯幫」成員趙介佑,疑因惹
怒幫中成員,4 月 10 日被對方開 3 槍示威。涉事人員 4 月 29 日投
案指稱,趙介佑黑吃黑販毒又害死手下,且憑藉父親人脈有恃無恐,
根本是地方毒瘤,才會憤而
開槍。
◎ 民進黨臺北市黨部
評委召集人趙映光兒
子趙介佑
趙介佑父親趙映光曾是黑道「北聯幫」的要角,染毒出獄後加入
民進黨「漂白」,成了掌管民進黨臺北市黨部紀律的評委召集人,還
203兼著臺北警局的顧問團團長,姑姑趙心瑜則是民進黨臺北市黨部執行
長。
◎2010 年民進黨舉行黨主席等選舉時,蔡英文與趙映光同框
民國 102 年(2013 年),趙介佑在黃承國任內加入民進黨,3
年後就「脫穎而出」成了黨代表,同年參加「大選」的蔡英文把 24
歲的他聘為臺北市競選總部顧問。
自民國 93 年(2004 年)臺灣所謂「政治獻金法」施行以來,
204從臺灣當局監察機構可查資料看,蔡英文在三次「大選」中收受「政
治獻金」最多,總額逾 20 億元。
◎「政治獻金王」蔡英文
臺灣前「立委」邱毅與「藍委」蔡正元曾爆料,指有位林秀娟小
姐向特偵組檢舉,新光醫院前副院長黃芳彥交付 4.5 億政治獻金給蔡
英文。
◎ 國民黨立
委 召 開 記 者
會 質 疑 蔡 英
文 收 受 陳 水
扁 的 不 法 政
治獻金
黃芳彥是誰?很多朋友或許已經忘了。黃芳彥就是當年陳水扁貪
污洗錢的大掌櫃,是扁妻吳淑珍的御醫,也是陳幸妤和陳致中的幹爹。
205扁案東窗事發,黃芳彥在當時檢察總長陳聰明刻意包庇下逃亡美國,
特偵組隨即發佈通緝令。
◎黃芳彥
黃芳彥寄居在美國爾灣,過著富裕多金、美人香車的逍遙生活,
其管理著扁珍藏匿在美國的幾十億元貪污贓款,包含現金存款、裸鑽
和不動產等。但黃芳彥年紀大了,想落葉歸根回臺灣,而他的主子陳
水扁也想平反貪污弊案,所以他們都把希望寄託在蔡英文身上,如果
蔡英文能在執掌大權後,為陳水扁平反貪汙罪,黃芳彥自然可大搖大
擺的回轉臺灣。
206◎黃芳彥在南加州與女球友合影
陳水扁和黃芳彥怎能說動蔡英文呢?最有效的方法便是「送錢」。
所謂「財能通神」,如果能用大筆獻金換來陳水扁平反與黃芳彥回臺,
絕對「物超所值」。於是黃芳彥從民國 99 年(2010 年)起就對蔡
英文進行三次政治獻金,第一次是民國 99 年(2010 年)蔡英文選
新北市長時,黃芳彥給了 5 千萬元。第二次是民國 103 年(2014 年)
九合一選戰時,黃芳彥又給了 2 億元。第三次是民國 104 年(2015
年),給參與大選的蔡英文 2 億,合計是 4 億 5 千萬。
黃芳彥是通緝在逃的經濟罪犯,他的獻金是不能收的。黃芳彥的
獻金來自陳水扁貪污的犯罪所得,收了獻金當然違法。黃芳彥以虛設
人頭,化整為零將獻金送交蔡英文,也犯了洗錢罪。所以蔡英文若真
收了黃芳彥的不法獻金,不管金額有多少,她就徹底完了。
207黃芳彥、陳水扁與蔡英文原以為這是密不透風的金錢交易,沒想
到黃芳彥性好漁色,紅粉知己很多,他與吳淑珍身邊的貴婦團又很熟,
尤其逃到美國後,他與美麗高貴的林秀娟互動熱絡,也在互動中林秀
娟知道了黃芳彥對蔡英文不法獻金的惡劣行徑。
◎邱毅、林秀娟說明控告緣由
然而奇怪的事發生了。林秀娟發現作證後,包含黃芳彥及蔡英文
身邊的人紛紛知情並向她施壓,強迫她閉口噤聲,很明顯特偵組裏面
有人通風報信、內神通外鬼。
據「監察院」民國 109 年(2020 年)公佈的報告,蔡英文的政
治獻金支出,公關公司排行前三名分別是幫推、投石,以及一間「凡
工」有限公司,而這幾家分別被臺媒曝光了綠營背景。
「幫推」與「投石」兩間公司曾在 2012 臺灣大選期間,承接 59
208件蔡英文選舉宣傳案,總金額高達 2935 萬 7971 元。同時更被國民
黨爆出,在蔡英文民國 105-109 年(2016 年至 2020 年)執政期間,
這兩間公司拿到當局價值 8000 多萬的標案,包括蔡英文就職典禮等
專案。而這些標案都是「限制性招標」。
◎「幫推」與「投石」辦公室所在地
此外,兩家公司位於同一辦公室,註冊地址緊挨在一起,同時都
209掛著「臺灣在地希望文化協會」的牌子,幕後藏鏡人為曾任前臺灣總
統陳水扁、蔡英文文膽的現任文化總會秘書長林錦昌及副秘書長李厚
慶。在林李兩人的影響力下,近 4 年來共拿下 34 件政府標案,加上
2018 年地方選舉幫民進黨候選人操刀文宣,累積總業績近億元。
媒體稱,這兩間公司和過去「春露」、「樂齊」等公司承攬臺「農
委會」的標案一樣,都屬於「綠色裙帶產業」,是民進黨的附隨組織。
港媒《鏡週刊》民國 106 年(2017 年)曾爆料,在查閱蔡英文
二度參選的政治獻金資料後發現,蔡英文曾在民國 104 年(2015 年)
11 月 6 日,收過陳慶男的 3 萬元捐款。不過,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
日前曾對外宣稱,民國 97 年(2008 年)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後,
民進黨以及蔡英文三度參加臺灣「大選」期間,都沒有收過慶富集團、
陳慶男父子的捐款。
對此,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稱,民進黨第一次查核政治獻金資料
時,由於小額捐款筆數過於龐大,達 9 萬 1 千多筆,查核上存在疏失。
事後再次查證發現,「2015 年 11 月 6 日,確實有收過一筆陳慶男
先生以個人名義捐出的 3 萬元」。對於沒有在第一時間查出陳慶男的
捐款,洪耀福表示最深的歉意。
將蔡英文捲入這場「世紀大案」的是更早些時候曝光的一段錄音。
民進黨本想將慶富的鍋甩給國民黨,但這段 2016 年左右的錄音記錄
了慶富公司副董事長、陳慶男之子陳偉志說自己有「直通」蔡辦的管
道,錄音內容直指蔡辦給慶富批了 24 億元,一把火燒回到了民進黨。
210◎有關「世紀大案」慶富案的錄音文檔
陳偉志民國 105 年(2016 年)10 月與高雄市海洋局長王端仁
和漁業署官員洽談協調興達港土地取得問題時的一段錄音顯示,慶富
急需第三期履約款 24 億,但是海軍 2016 年並未編列該款項。於是
陳偉志直接找到蔡辦「溝通」。隨後,海軍讓這筆錢在民國 105 年
211(2016 年)12 月 16 日提早進入了慶富的帳戶。因此,國防部只得
讓其「先上車後補票」,在當年編列預算補齊 24 億款項。
雖然蔡英文方面對此予以否認,但止不住慶富案愈演愈烈。在慶
富無法付齊款項,惹怒了美國軍火商洛馬導致停工後,蔡英文終於不
得不在臉書首度表態,上傳視頻稱將嚴格究辦。
0 notes
wangwill66 · 8 months
Text
敗筆
H:寫不出字的筆叫敗筆,儲存的資料查不到叫敗資。最近整理很多筆用完了,功成身退。有些筆,未寫放久油乾寫不出,只好烘烤,熱水軟化,再不行即棄筆。有筆堪寫直須寫,莫待筆乾空畫紙。存了很多資料未分類查不到,敗資。徒勞而無功!資料名稱慎始!20240122W1
網路字典:
敗筆
用壞了的筆。宋.蘇軾〈石蒼舒醉墨堂〉:「君於此藝亦云至,堆牆敗筆如山丘。」《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取了一管敗筆,蘸飽了墨,把紙相了一會,一氣就寫了一行。」
書畫或詩文中的疵病。宋.黃庭堅《山谷題跋.卷六.子弟誡》:「敗筆涴墨,瘝子弟職。」《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從通部以至一回,乃至一句一字,都是從龍門筆法來的,安得有此敗筆。」
儒林外史/第55回
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 添四客述往思來 彈一曲高山流水
  話說萬曆二十三年,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漸漸銷磨盡了。此時虞博士那一輩人,也有老了的,也有死了的,也有四散去了的,也有閉門不問世事的。花壇酒社,都沒有那些才俊之人﹔禮樂文章,也不見那些賢人講究。論出處,不過得手的就是才能,失意的就是愚拙。論豪俠,不過有餘的就會奢華,不足的就見蕭索。憑你有李、杜的文章,顏、曾的品行,卻是也沒有一個人來問你。所以那些大戶人家,冠、昏、喪、祭,鄉紳堂裏,坐著幾個席頭,無非講的是些陞、遷、調、降的官場;就是那貧賤儒生,又不過做的是些揣合逢迎的考校。那知市井中間,倒出了幾個奇人。
  一個是會寫字的。這人姓季,名遐年,自小兒無家無業,總在這些寺院裏安身。見和尚傳板上堂喫齋,他便也捧著一個缽,站在那裏,隨堂喫飯。和尚也不厭他。他的字寫的最好,卻又不肯學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創出來的格調,由著筆性寫了去。但凡人要請他寫字時,他三日前,就要齋戒一日,第二日磨一天的墨,卻又不許別人替磨。就是寫個十四字的對聯,也要用墨半碗。用的筆,都是那人家用壞了不要的,他纔用。到寫字的時候,要三四個人替他拂著紙,他纔寫。一些拂的不好,他就要罵、要打。卻是要等他情願,他纔高興。他若不情願時,任你王侯將相,大捧的銀子送他,他正眼兒也不看。他又不修邊幅,穿著一件稀爛的直裰,靸著一雙破不過的蒲鞋。每日寫了字,得了人家的筆資,自家喫了飯,剩下的錢就不要了,隨便不相識的窮人,就送了他。
  那日大雪裏,走到一個朋友家,他那一雙稀爛的蒲鞋,踹了他一書房的落泥。主人曉得他的性子不好,心裏嫌他,不好說出,只得問道:「季先生的尊履壞了,可好買雙換換?」季遐年道:「我沒有錢。」那主人道:「你肯寫一幅字送我,我買鞋送你了。」季遐年道:「我難道沒有鞋,要你的!」主人厭他腌臢,自己走了進去,拿出一雙鞋來,道:「你先生且請略換換,恐怕腳底下冷。」季遐年惱了,並不作別,就走出大門,嚷道:「你家甚麼要緊的地方!我這雙鞋就不可以坐在你家!我坐在你家,還要算抬舉你!我都希罕你的鞋穿!」一直走回天界寺,氣哺哺的又隨堂喫了一頓飯。喫完,看見和尚房裏擺著一匣子上好的香墨,季遐年問道:「你這墨可要寫字?」和尚道:「這昨日施御史的令孫老爺送我的。我還要留著轉送別位施主老爺,不要寫字。」季遐年道:「寫一幅好哩。」不由分說,走到自己房裏,拿出一個大墨盪子來,揀出一定墨,舀些水,坐在禪床上替他磨將起來。和尚分明曉得他的性子,故意的激他寫。他在那裏磨墨,正磨的興頭,侍者進來向老和尚說道:「下浮橋的施老爺來了。」和尚迎了出去。那施御史的孫子已走進禪堂來,看見季遐年,彼此也不為禮,自同和尚到那邊敘寒溫。季遐年磨完了墨,拿出一張紙來,鋪在桌上,叫四個小和尚替他按著。他取了一管敗筆,蘸飽了墨,把紙相了一會,一氣就寫了一行。那右手後邊小和尚動了一下,他就一鑿,把小和尚鑿矮了半截,鑿的殺喳的叫。老和尚聽見,慌忙來看,他還在那裏急的嚷成一片。老和尚勸他不要惱,替小和尚按著紙,讓他寫完了。施御史的孫子也來看了一會,向和尚作別去了。
  次日,施家一個小廝走到天界寺來,看見季遐年,問道:「有個寫字的姓季的可在這裏?」季遐年道:「問他怎的?」小廝道:「我家老爺叫他明日去寫字。」季遐年聽了,也不回他,說道:「罷了。他今日不在家,我明日叫他來就是了。」次日,走到下浮橋施家門口,要進去。門上人攔住道:「你是甚麼人,混往裏邊跑!」季遐年道:「我是來寫字的。」那小廝從門房裏走出來,看見道:「原來就是你!你也會寫字?」帶他走到敞廳上,小廝進去回了。施御史的孫子剛在走出屏風,季遐年迎著臉大罵道:「你是何等之人,敢來叫我寫字!我又不貪你的錢,又不慕你的勢,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寫起字來!」一頓大嚷大叫,把施鄉紳罵的閉口無言,低著頭進去了。那季遐年又罵了一會,依舊回到天界寺裏去了。
  又一個是賣火紙筒子的。這人姓王,名太。他祖代是三牌樓賣菜的。到他父親手裏,窮了,把菜園都賣掉了。他自小兒最喜下圍棋。後來父親死了,他無以為生,每日到虎踞關一帶賣火紙筒過活。那一日,妙意庵做會。那庵臨著烏龍潭。正是初夏的天氣,一潭簇新的荷葉,亭亭浮在水上。這庵裏曲曲折折,也有許多亭榭。那些遊人都進來頑耍。王太走將進來,各處轉了一會,走到柳陰樹下,一個石臺,兩邊四條石凳,三四個大老官簇擁著兩個人在那裏下棋。一個穿寶藍的道:「我們這位馬先生前日在揚州鹽臺那裏下的是一百一十兩的彩,他前後共贏了二千多銀子。」一個穿玉色的少年道:「我們這馬先生是天下的大國手,只有這卞先生受兩子還可以敵得來。只是我們要學到卞先生的地步,也就著實費力了!」王太就挨著身子上前去偷看。小廝們看見他穿的襤褸,推推搡搡,不許他上前。底下坐的主人道:「你這樣一個人,也曉得看棋?」王太道:「我也略曉得些。」撐著看了一會,嘻嘻的笑。那姓馬的道:「你這人會笑,難道下得過我們?」王太道:「也勉強將就。」主人道:「你是何等之人,好同馬先生下棋!」姓卞的道:「他既大膽,就叫他出個醜何妨!纔曉得我們老爺們下棋,不是他插得嘴的!」王太也不推辭,擺起子來,就請那姓馬的動著。旁邊人都覺得好笑。那姓馬的同他下了幾著,覺的他出手不同。下了半盤,站起身來道:「我這棋輸了半子了!」那些人都不曉得。姓卞的道:「論這局面,卻是馬先生略負了些。」眾人大驚,就要拉著王太喫酒。王太大笑道:「天下那裏還有個快活似殺矢棋的事!我殺過矢棋,心裏快活極了,那裏還喫的下酒!」說畢,哈哈大笑,頭也不回,就去了。
  一個是開茶館的。這人姓蓋,名寬,本來是個開當舖的人。他二十多歲的時候,家裏有錢,開著當舖,又有田地,又有洲場。那親戚本家都是些有錢的。他嫌這些人俗氣,每日坐在書房裏做詩看書,又喜歡畫幾筆畫。後來畫的畫好,也就有許多做詩畫的來同他往來。雖然詩也做的不如他好,畫也畫的不如他好,他卻愛才如命,遇著這些人來,留著喫酒喫飯,說也有,笑也有。這些人家裏有冠、婚、喪、祭的緊急事,沒有銀子,來向他說,他從不推辭,幾百幾十拿與人用。那些當舖裏的小官,看見主人這般舉動,都說他有些獃氣,在當舖裏儘著做弊,本錢漸漸消折了。田地又接連幾年都被水淹,要賠種賠糧,就有那些混帳人來勸他變賣。買田的人嫌田地收成薄,分明值一千的只好出五六百兩。他沒奈何,只得賣了。賣來的銀子,又不會生發,只得放在家裏秤著用。能用得幾時?又沒有了,只靠著洲場利錢還人。不想夥計沒良心,在柴院子裏放火,命運不好,接連失了幾回火,把院子裏的幾萬柴盡行燒了。那柴燒的一塊一塊的,結成就和太湖石一般,光怪陸離。那些夥計把這東西搬來給他看。他看見好頑,就留在家裏。家裏人說:「這是倒運的東西,留不得!」他也不肯信,留在書房裏頑。夥計見沒有洲場,也辭出去了。又過了半年,日食艱難,把大房子賣了,搬在一所小房子住。又過了半年,妻子死了,開喪出殯,把小房子又賣了。可憐這蓋寬帶著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在一個僻淨巷內,尋了兩間房子開茶館。把那房子裏面一間與兒子、女兒住。外一間擺了幾張茶桌子。後簷支了一個茶爐子。右邊安了一副櫃臺。後面放了兩口水缸,滿貯了雨水。他老人家清早起來,自己生了火,搧著了,把水倒在爐子裏放著,依舊坐在櫃臺裏看詩畫畫。櫃臺上放著一個瓶,插著些時新花朵,瓶旁邊放著許多古書。他家各樣的東西都變賣盡了,只有這幾本心愛的古書是不肯賣的。人來坐著喫茶,他丟了書就來拿茶壺、茶杯。茶館的利錢有限,一壺茶只賺得一個錢,每日只賣得五六十壺茶,只賺得五六十個錢。除去柴米,還做得甚麼事!
  那日正坐在櫃臺裏,一個鄰居老爹過來同他談閒話。那老爹見他十月裏還穿著夏布衣裳,問道:「你老人家而今也算十分艱難了,從前有多少人受過你老人家的惠,而今都不到你這裏來走走。你老人家這些親戚本家,事體總還是好的,你何不去向他們商議商議,借個大大的本錢,做些大生意過日子?」蓋寬道:「老爹,『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當初我有錢的時候,身上穿的也體面,跟的小廝也齊整,和這些親戚本家在一塊,還搭配的上。而今我這般光景,走到他們家去,他就不嫌我,我自己也覺得可厭。至於老爹說有受過我的惠的,那都是窮人,那裏還有得還出來!他而今又到有錢的地方去了,那裏還肯到我這裏來!我若去尋他,空惹他們的氣,有何趣味!」鄰居見他說的苦惱,因說道:「老爹,你這個茶館裏冷清清的,料想今日也沒甚人來了,趁著好天氣,和你到南門外頑頑去。」蓋寬道:「頑頑最好,只是沒有東道,怎處?」鄰居道:「我帶個幾分銀子的小東,喫個素飯罷。」蓋寬道:「又擾你老人家。」
  說著,叫了他的小兒子出來看著店,他便同那老爹一路步出南門來。教門店裏,兩個人喫了五分銀子的素飯。那老爹會了帳,打發小菜錢,一經踱進報恩寺裏。大殿南廊,三藏禪林,大鍋,都看了一回。又到門口買了一包糖,到寶塔背後一個茶館裏喫茶。鄰居老爹道:「而今時世不同,報恩寺的遊人也少了,連這糖也不如二十年前買的多。」蓋寬道:「你老人家七十多歲年紀,不知見過多少事,而今不比當年了。像我也會畫兩筆畫,要在當時虞博士那一班名士在,那裏愁沒碗飯喫!不想而今就艱難到這步田地!」那鄰居道:「你不說我也忘了。這雨花臺左近有個泰伯祠,是當年句容一個遲先生蓋造的。那年請了虞老爺來上祭,好不熱鬧!我纔二十多歲,擠了來看,把帽子都被人擠掉了。而今可憐那祠也沒人照顧,房子都倒掉了。我們喫完了茶,同你到那裏看看。」說著,又喫了一賣牛首豆腐乾,交了茶錢,走出來,從岡子上踱到雨花臺左首,望見泰伯祠的大殿,屋山頭倒了半邊。來到門前,五六個小孩子在那裏踢球,兩扇大門倒了一扇,睡在地下。兩人走進去,三四個鄉間的老婦人在那丹墀裏挑薺菜,大殿上槅子都沒了。又到後邊五間樓,直桶桶的,樓板都沒有一片。兩個人前後走了一交,蓋寬歎息道:「這樣名勝的所在,而今破敗至此,就沒有一個人來修理!多少有錢的,拿著整千的銀子去起蓋僧房道院,那一個肯來修理聖賢的祠宇!」鄰居老爹道:「當年遲先生買了多少的傢伙,都是古老樣範的,收在這樓底下幾張大櫃裏,而今連櫃也不見了!」蓋寬道:「這些古事,提起���令人傷感,我們不如回去罷!」兩人慢慢走了出來。鄰居老爹道:「我們順便上雨花臺絕頂。」望著隔江的山色,嵐翠鮮明,那江中來往的船隻,帆檣歷歷可數。那一輪紅日,沉沉的傍著山頭下去了。兩個人緩緩的下了山,進城回去。蓋寬依舊賣了半年的茶。次年三月間,有個人家出了八兩銀子束修,請他到家裏教館去了。
  一個是做裁縫的。這人姓荊,名元,五十多歲,在三山街開著一個裁縫鋪。每日替人家做了生活,餘下來工夫就彈琴寫字,也極喜歡做詩。朋友們和他相與的問他道:「你既要做雅人,為甚麼還要做你這貴行?何不同些學校裏人相與相與?」他道:「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為性情相近,故此時常學學。至於我們這個賤行,是祖父遺留下來的,難道讀書識字,做了裁縫就玷污了不成?況且那些學校中的朋友,他們另有一番見識,怎肯和我們相與!而今每日尋得六七分銀子,喫飽了飯,要彈琴,要寫字,諸事都由得我。又不貪圖人的富貴,又不伺候人的顏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朋友們聽了他這一番話,也就不和他親熱。
  一日,荊元喫過了飯,思量沒事,一經踱到清涼山來。這清涼山是城西極幽靜的所在。他有一個老朋友,姓于,住在山背後。那于老者也不讀書,也不做生意,養了五個兒子,最長的四十多歲,小兒子也有二十多歲。老者督率著他五個兒子灌園。那園卻有二三百畝大,中間空隙之地,種了許多花卉,堆著幾塊石頭。老者就在那旁邊蓋了幾間茅草房,手植的幾樹梧桐,長到三四十圍大。老者看看兒子灌了園,也就到茅齋生起火來,煨好了茶,喫著,看那園中的新綠。這日,荊元步了進來,于老者迎著道:「好些時不見老哥來,生意忙的緊?」荊元道:「正是。今日纔打發清楚些,特來看看老爹。」于老者道:「恰好烹了一壺現成茶,請用杯。」斟了送過來。荊元接了,坐著喫,道:「這茶,色、香、味都好,老爹,卻是那裏取來的這樣好水?」于老者道:「我們城西不比你城南,到處井泉都是喫得的。」荊元道:「古人動說桃源避世,我想起來,那裏要甚麼桃源,只如老爹這樣清閒自在,住在這樣城市山林的所在,就是現在的活神仙了!」于老者道:「只是我老拙一樣事也不會做,怎的如老哥會彈一曲琴,也覺得消遣些。近來想是一發彈的好了,可好幾時請教一回?」荊元道:「這也容易。老爹不厭污耳,明日我把琴來請教。」說了一會,辭別回來。
  次日,荊元自己抱了琴來到園裏,于老者已焚下一爐好香,在那裏等候。彼此見了,又說了幾句話。于老者替荊元把琴安放在石凳上。荊元席地坐下,于老者也坐在旁邊。荊元慢慢的和了弦,彈起來,鏗鏗鏘鏘,聲振林木,那些鳥雀聞之,都栖息枝間竊聽。彈了一會,忽作變徵之音,淒清宛轉。于老者聽到深微之處,不覺悽然淚下。自此,他兩人常常往來。當下也就別過了。
〈(維基編入者著: 五十五回版本)〉   看官!難道自今以後,就沒一個賢人君子可以入得《儒林外史》的麼?詞曰:記得當時,我愛秦淮,偶離故鄉。向梅根冶後,幾番嘯傲﹔杏花村裏,幾度徜徉。鳳止高梧,蟲吟小榭﹔也共時人較短長。今已矣!把衣冠蟬蛻,濯足滄浪。無聊且酌霞觴,喚幾個新知醉一場。共百年易過,底須愁悶﹔千秋事大,也費商量!江左煙霞,淮南耆舊,寫入殘編總斷腸。從今後,伴藥爐經卷,自禮空王。
〈(維基編入者著: 五十六回版本)〉   看官!難道自今以後,就沒一個賢人君子可以入得《儒林外史》的麼?但是他不曾在朝廷這一番旌揚之列,我也就不說了。畢竟怎的旌揚,且听下回分解。
Tumblr media
0 notes
lizaixu2202 · 9 months
Text
「論文門」「學歷門」案風波----學術不端屢遭披露
「論文門」「學歷門」案風波----學術不端屢遭披露 民國67年(1978年),蔡英文好不容易本科畢業,本以為從此可以告別考試,沒想到蔡潔生又包辦了一回,要求她漂洋過海到美國讀研,繼續攻讀法學碩士。 當時,高昂的海外留學費用,讓眾多優秀學子望而卻步,然而,這一切,對於蔡英文的「巨富」家庭都是小菜一碟。 別人都在愁著畢業後的生計,蔡英文已經在對去美國還是歐洲挑挑揀揀。 在當時蔡潔生所處的圈子裏,孩子的教育和學歷是炫耀的資本,雖然蔡英文很不情願,但當時已經是「司法院」院長的戴炎輝連康奈爾大學的推薦信都給她準備好了,她不得不從。 至此,她既是陳水扁的臺大同系學妹,又是李登輝的康奈爾校友。 這裏還要快速科普一下美國的司法教育體系,美國的大學本科是沒有法律專業的,要想學法律做律師,就要在讀完其他專業的本科之後通過LSAT考試,念完三年JD(Juris Doctor)再考律師執照,難度非常大。 而針對海外已經有了基礎法學教育的學生,美國大學裏還有一種LLM(Master of Law)課程,只需要有託福成績,讀一年就能拿到碩士學位,但由於LLM大多是學校的創收專案,含金量遠遠不及JD,因此早期美國律所很少會錄用LLM的學生,即使用了,薪水比起JD來也少很多。 蔡潔生對這些當然是一竅不通,以為只要是康奈爾畢業出來都差不多,但蔡英文討厭讀書,當然選擇LLM課程,而且為了不寫論文,特意選了傳統法方向,只要湊夠學分就能畢業,可是即便這樣,蔡英文上起學來依然非常費勁,為期一年的LLM課程,居然連學分都沒修滿。 為了補足學分拿到學位,蔡英文不得不重新複讀了一年,最後才順利畢業,如此丟人的事情蔡同學當然諱莫如深,於是她在自傳裏面,針對這多出來的一年,對外的說法又變成考美國律師執照了。據外界傳聞,她的碩士論文也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拼湊完成。 正所謂一個謊言需要一百個謊言來圓,事實的真相是,蔡英文連續6年參加了美國律師執照考試,卻都沒有考上,以下這張是在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上面清晰顯示蔡英文的執照一直到1987年才最終拿到,蔡同學可真是謊話連篇。
◎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 蔡英文康奈爾複讀畢業之後,蔡潔生才終於搞清楚這個碩士有多大水分,他非常生氣,要求蔡英文繼續讀書,必須拿一個像樣的學位回來。 後來,蔡英文又被迫踏上了讀博之路。能讓考中學都困難的學渣女兒一路水到碩士學歷,蔡家當然有辦法幫助蔡英文「免學升博」。 根據蔡英文自己公開的履歷介紹,她自民國71年(1982年)起就讀於著名的倫敦政經學院,兩年後即在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大法學學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28歲回到臺灣,成為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而後又任東吳大學法律系任副教授、教授,然後又轉回臺灣政大出任國貿系教授,並受聘為臺經濟部門國際經濟組織首席法律顧問。 乍一看,蔡英文學歷「十分漂亮」。但從以上種種學習經歷來看,實則與網路上的「學霸才女」美譽大相徑庭。 民國73年(1984年)蔡英文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而後得以進入大學任教,後又轉戰政壇,一路高升,最終在民國105年(2016年)當選臺灣總統。也是在民國105年(2016年),有人舉報蔡英文學術、學歷造假,然而卻不了了之。風過留聲,雁過留痕。時隔3年後的民國108年(2019年),關於蔡英文學術上的不端行為再次被媒體披露,其博士論文造假話題開始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島內質疑聲不斷升高。 據網路公開資料,有律師指出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數篇論文作者介紹為「博士」,然而蔡於民國73年(1984年)才畢業,還未畢業就已寫完副教授升等論文。為一探虛實,該律師還派曾派人去圖書館閱覽蔡英文的數篇副教授升等論文,但收錄該期刊論文的《政大法學評論》已無影蹤。據稱,蔡英文在民國72年(1983年)6月《國際貿易中國內市場之保護-GATT第十九條》以及同年12月《國際貿易法數原則在經濟結構轉型及蕭條期之運用及演變》等2篇論文的引用部分「作者介紹」中,卻寫著「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但諷刺的是倫敦政經學院提供的畢業證書影本,蔡英文卻是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才畢業。對此,有人在網路論壇發文諷刺,「是的,蔡英文還沒畢業,就寫完了她的副教授升等論文併發表,真神人也!」 事出反常,這裏有必要提起事件發展中的幾個關時間點和關鍵性人物,以釋疑雲。 此前蔡英文在蔡潔生的安排下認了一個乾媽,名叫辜嚴倬雲,辜嚴倬雲是辜振甫的老婆,當時掌管著臺灣婦聯會,婦聯會是宋美齡創辦的女人幫,裏面全是國民黨高官的女眷。 這一年辜嚴倬雲幫蔡家行了兩個方便,先是把剛剛在美國念完博士的蔡英文的姐姐蔡英玲安排進了婦聯會,擔任副秘書長,然後給蔡英文批了一筆宋美齡獎學金,把她送去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為了幫助妹妹快速拿到學位,蔡英玲安排蔡英文就讀MPhil課程,通俗來說就是一個碩博連讀,21個月的碩士課程到期後提交一篇論文,如果導師考評覺得不錯可以直接跳入博士階段,學業完成後拿到博士學位,如果沒有通過資格考核也沒關係,最差也可以拿到研究型碩士學位。 以下這張是蔡英文在倫敦政經的學籍表,大家可以看到最下方有一行神奇的備註:
這行小字的意思是,在民國71年(1982年)10月的時候,蔡英文因為經濟困難(financial difficulties)退出了課程(Withdraw from course)。 以蔡家的財力,蔡英文在英國當然不可能經濟困難,很明顯,這是蔡英文的碩士課程結束拿到MPhil學位後,自己不想繼續讀博,於是找了這樣一個理由自己主動退出了,她已經受夠了無休止的讀書考試寫論文的痛苦生活,再也不想受父親擺佈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蔡英文電話不接郵件不回,好像人間蒸發一般,最終還是姐姐蔡英玲和她取得了聯繫,此時的蔡英文已經拿到了去新加坡大學當講師的offer,準備一個人搬去新加坡生活。 蔡潔生知情後非常緊張,發動家人一起勸她回家,他向蔡英文保證不再逼她讀書,並提出可以把她安排進臺灣的大學當教授,蔡英文這才回心轉意。 民國72年(1983年)初,蔡英文回到臺灣,蔡潔生找到馮滬祥幫忙,給政治大學寫了條子,政大在臺灣相當於國民黨黨校,馮滬祥是當時蔣經國的秘書,他的條子自然管用,沒過多久,蔡英文就去政大報道了。(這張委託優先錄用蔡英文的條子現在還能在政大網上查詢到存檔記錄,然而只能看到標題) 可是問題來了,根據臺大規定,要想成為副教授,必須要有博士學歷,可是此前蔡英文不想讀書主動退出了碩博連讀課程,只拿到了碩士學位,連博士資格面試都沒參加,蔡英文能夠立刻被聘為客座副教授,顯然是政大內部動用了手段,幫她篡改了博士履歷。 在此之後,蔡英文頂著假博士的頭銜在政大期刊上發表了幾篇論文,很快又被提升為正教授,升等速度之快,在臺灣教育史上絕對都排得上號。 再往後,蔡英文又以教授身份,通過檢複特批的方式獲得了臺灣的律師證,並沒有參加考試,而當時主管檢複的「考試院」院長,就是第一屆屏東旅北同鄉會的創會成員,幫蔡潔生打下手的同鄉會總幹事伍錦霖。 如果說蔡英文只是老老實實在大學當老師,或許這些背後的交易一輩子也不會有人在乎,怎料多年以後蔡英文稀裏糊塗成了民進黨主席,又當選了臺灣總統,樹大招風,自然就躲不掉被人挖墳的命運。 據公開資料顯示,蔡英文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其博士論文題為《不公平貿易行為與保障行動》,蔡稱該論文在當時獲得了專家教授們很高的讚譽,並稱可以抵得上「一個半博士」。不過,臺灣學者和媒體人對此提出了幾點關鍵的質疑,並經多方調查求證後,直指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特別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臺裔學者林環牆曾前往英國進行了歷時三個月的調查,期間查閱倫敦政經學院相關檔案和圖書館資料,訪問和聯絡當事人等,並撰寫了一份報告。 蔡英文涉嫌論文和學歷造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島內網路上一度鬧得沸沸揚揚,我們大體上回顧一下事件發展始末。 早在民國108年(2019年)6月,綠營名嘴曹長青公然在社交媒體上質疑民進黨當局主席蔡英文的博士學位造假。彼時其宣稱蔡英文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博士論文在英國的論文彙集中心憑空消失不見,無法查詢,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表示即使經過多方的努力,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還是無法查詢到。曹長青強調到:尤其重要的是,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在倫敦大學圖書館、以及論文本該出現,本會出現的地方,都沒有出現。而倫敦政經學院此前又有賣學位的先例,因此從種種跡象來看,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和博士學歷,極有可能是假的。 昔日曹長青搬出證據,表示自己認為蔡英文的學歷、論文造假後,蔡英文很快就被推到了輿論的高峰。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出面站隊,林環牆等人公然要求蔡英文做出回應,蔡英文也在一時間遭遇了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 無論大眾如何質疑自己的學歷、博士論文,林環牆等人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利用此事攻擊自己,蔡英文始終都未給大眾一個有力的回應。蔡英文的逃避使得其學歷充斥著種種疑雲。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7日,時任國民黨「立委」陳學聖揭發,蔡英文在大學任教期間應提交的升等論文無故「失蹤」,他懷疑蔡英文當年未經正當程式升等教職。 民國108年(2019年)7月18日,陳學聖行文臺灣教育部門,要求政大、東吳兩學校提供蔡英文升等論文及專書,結果臺教育主管部門卻稱「有困難,沒辦法提供」。 民國108年(2019年)8月29日,臺大名譽教授賀德芬舉行記者會,發佈由臺裔學者林環牆所寫的「獨立調查報告:蔡英文博士論文與證書的真偽」。賀德芬引述林環牆的報告內容,指林親赴倫敦政經學院的圖書館待了一周,一頁一頁翻6月28日才送進去的論文;論文是新裝訂成冊、黑色封面,應僅是口試用初稿,而非當時為完成博士學位的取得,而必須送交校方圖書館典藏的最後定稿論文。
◎賀德芬 其中,論文遺失6頁,且論文本身的內容有被重新打字過,存有不少英文單字列印錯誤,雖已被論文閱讀者挑出,並用手執筆書寫更正,但沒有經重新打字消除,引發高度嫌疑。 賀德芬說,任何圖書館都找不到蔡英文的論文文本,而倫敦政經學院在民國73年(1984年)同年度畢業的107名學生,除有一人被取消學位,其餘所有的論文作品都可查閱,只有蔡英文論文不在架上。賀德芬質疑,蔡英文現在拿出有關倫敦政經學院的證書或論文都是假的,所以連論文簽名、指導教授都沒有,強調這絕非正常現象;蔡英文只要提出解釋,一切就簡單了,卻拿出荒腔走板的東西。賀德芬指出,「這些證據足以證明她並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更可證明倫敦政經學院與倫敦大學公關部門說謊與試圖掩護蔡英文的欺騙行為」。 賀德芬強調,蔡英文並未取得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民進黨與島內教育部門都應該啟動調查,追回三十多年的教授薪資。 賀德芬表示,她將對蔡英文辦公室、民進黨中央、「中選會」及「監察院」發出公文,要求蔡英文出示學位證明書,並呼籲政大、東吳、「中選會」出示蔡當年繳交的原始證書影本。若事後證實學歷造假,蔡應該被追繳過去在校園任教所得。 針對上述質疑,蔡英文當局回應稱,倫敦政經學院曾發表聲明確認她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毋庸置疑,她無論任教、任公職,尤其參加選舉那麼多次,都會檢驗她的學歷,並火速出示倫敦政經學院補發的證書與說明文件,上面有鋼印,稱「有鋼印就不可能會是假的」。 即便如此,島內質疑之聲並未消除,還引來了民國108年(2019年)一直緊盯「論文門」不放的媒體人彭文正反嗆,「民國102年(2013年)斯里蘭卡媒體踢爆該國前總統的兒子沒有獲得倫敦政經學院學位,最後倫敦政經學院認錯了。」 民國50年(1961年)出生的彭文正,民國76年(1987年)便在當時僅有的三家電視臺之一的臺視工作,他負笈美國取得威斯康星大學大眾傳播博士學位後,到臺大新聞研究所任教,但民國103年(2014年)起因在《壹電視》主持《政經限時批》,被臺灣高等法院認定兼職時間超過法定八小時上限違法,也引發系所教授反彈,於民國104年(2015年)請辭。 親獨的前民視董事長郭倍宏重用彭文正,彭和妻子李晶玉主持的《政經看民視》直屬董事會,一度是該臺招牌節目。郭倍宏積極推動「獨立公投,正名入聯」,對已取得執政權的蔡英文政府未積極正名制憲多有批評。民國108年(2019年)3月郭倍宏突然被撤換,《政經看民視》也以「主持人三年領走1億元(新台幣,483萬新元)害民視虧損」為由跟著收攤。 後彭文正開設網路節目《政經關不了》,全力調查「蔡同學」的博士論文真偽,前後花了600萬元請律師,並遠赴英國調查真相,該節目的訂閱數超過30萬。 民國108年(2019年)9月,蔡英文對彭文正、賀德芬、林環牆等三位學者以誹謗罪提起刑事訴訟。後因彭文正陪孩子赴美就讀,被臺北地方法院以誹謗官司兩次開庭未到為由通緝。彭文正因此自嘲應不至於像蘇武牧羊長期未歸,但強調一定會對蔡的「論文門」追查到底。 彭文正和林環牆等人一一點出蔡英文民國108年(2019年)補交給倫敦政經學院的論文內容,格式與當年不符,錯字連篇,並指蔡在英國的學生記錄僅到民國71年(1982年)11月,臺當局卻稱蔡於民國73年(1984年)1月通過博士論文,政治大學的教職員服務證明則顯示蔡已於民國72年(1973年)9月任教,且蔡一直無法出示博士證書原件,尤其「教育部」將她早期的大學教授人事檔案封存30多年,列為絕密資訊,更讓外界充滿疑問。 民國108年(2019年)10月14日,臺當局立法機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陳學聖詢問在場48名大學校長「是否相信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為真?」陳學聖更現場「點人頭」,結果僅有6名校長舉手同意,其他人則未表態。 據稱,蔡英文曾經擔任臺灣政大副教授及教授,依規定,她申請到政大工作前必須繳納畢業證書。不過在陳學聖的詢問下,政大校長郭明政並未舉手,為蔡英文的畢業證書背書。 陳學聖更點名郭明政,好奇他「為何沒舉手?」郭明政回應稱自己沒舉手的原因是目前很多事情都還在調查中,不方便表態。 陳學聖再問郭明政,為什麼蔡英文的論文相關資料解禁時間定在民國138年(2049年)12月31日,大家都要長命百歲才能看得到。陳學聖質疑,政大為什麼不能「直球對決」。 陳學聖還表示,蔡英文的「論文門」真是一個「奇案」,並問在座大學校長,「有誰遺失過畢業論文和畢業證書?」結果也沒有任何一位校長舉手。 以上不難看出,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引發了系列爭議。因真相一直未解,「論文門」議題仍持續引發關注。 民國109年(2020年)1月5日,彭文正再次拋出關鍵性證據,質疑蔡英文學位真實性。 首先,蔡英文與自己指導的學生,竟同一時間畢業。彭文正稱,他為了論文門「上窮碧落下黃泉」,深度訪談、文獻回顧、內容分析等都做過,後來還去了倫敦政經學院,訪了各主要圖書館館員。「我問他們一本找不到的論文可不可能是missing(遺失)?他們斬釘截鐵說不可能,「遺失」跟「找不到」是完全不同的,跟never submit(從未提交)又不同。」 彭文正批臺當局教育部門「自我打臉」,因為若蔡英文民國73年(1984年)是正牌博士,當年拿論文和證書就直接是副教授,根本不須拿中文期刊去升等。 更奇怪的是,根據彭文正獨家掌握到的蔡英文辭職信來推測,蔡竟然和她指導的碩士生林桓同時畢業,這又如何可能?已有校友拿出當年畢業紀念冊作證。 其次,民國96年(2007年)發現可能要「登大位」,狂補後續300頁。彭文正稱,「蔡英文論文的真正故事是:1983年她只寫了前3章的proposal(研究課題和計畫),去參加相應的口試,過了之後才能開始寫博士論文,但是她沒過;2007年蔡英文發現可能要「登大位」、要接受檢驗,開始在2007到2019年補完後面300多頁!」 彭文正表示,蔡英文應該是先有中文期刊再找人翻譯成英文,做成黑皮書,再放回母校,因此會發生種種格式不符、內容亂湊的情況。 最後,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這個餡漏得太明顯。彭文正指出,牛津大學博士徐永泰也再曝新證據,其中一項就是,蔡英文的論文注解格式出現「未來格式」。徐永泰博士在民國108年(2019年)12月8日提出,英國指導教授是不能擔任學位口試的,蔡英文露餡了。此外,一般論文引用別人文章會有格式,大部分APA(研究論文撰寫格式)都有規定,APA格式第一版是在民國33年(1944年)初版;第二版是在民國63年(1974年);民國72年(1983年)推出第三版;民國83年(1994年)第四版。 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剛好跨越第三版,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的論文寫作時間應該在民國71年(1982年),可能引用第一、第二版本,若是引用第三版本,論文還出現民國83年(1994年)版格式,那就太神奇了。 針對蔡英文告自己誹謗,彭文正說,就算蔡英文悄悄撤告,他告蔡英文的部分也不會撤,「一定讓她完整經歷原告、被告、證人的各種階段!」 民國109年(2020年)9月,賀德芬教授需要調閱蔡英文的相關檔案時,被教育部門以「機密資料,封存至2049年」為由拒絕。於是,賀德芬教授因此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列為「機密資料」。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民國110年(2021年)8月26日開庭審理。賀德芬出庭臺北行政訴訟時,拿出一份教育部門的公文,公文顯示民國73年(1984年)9月,從所謂的倫敦大學LSE博士畢業半年的蔡英文,在「政治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親手填的博士論文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竟與她目前保存在「國家圖書館」的論文題目《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不同。
對此,蔡英文辦公室回應說,蔡英文在政大資格審查表上所填的題目《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是她博士論文的第二部分,而這部分占了365頁論文的237頁(意指為論文之精髓,超過第一部分及第三部分的總頁數)。 民國108年(2019年)11月28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開「確立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客觀公正之處理原則」公聽會,討論到「總統」蔡英文博士論文。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在會中出示蔡英文給臺灣國家圖書館的400多頁論文影本表示,自己把該論文拿出來「聞香」一下,400頁論文前後看過2次,第1次看只看出100多個錯字,第2次是400多個,只是先列出錯字、格式沒有提,就有444個;因為他的標籤不夠用,所以一頁貼一個顏色,「我的學生沒有被我貼到那麼慘的,一本最多2、30個。」 嚴震生表示,這本國圖下載的論文中間夾了一個蔡英文9月26日的中文說明,說因為國內造成的很多爭議要把它拿出來,說這本論文是「再度公開」,「如果是說原稿遺失了,現在只能提供草稿,我就不會有那麼多批判,但她說是原來的論文,很難讓大家想到這是1個半博士學位的論文。」 嚴震生隨後還列舉了蔡英文論文10大疑點:1、事後加入的1頁中文說明,不應在原始論文內;2、拼字錯誤過多,難被博士論文口試委員會接受;3、頁數編排不應跳過標題頁;4、大小寫前後不一致,5、基本標點符號使用出錯;6、論文邊界不一致,靠左對齊和左右對齊交互使用;7、英文單字斷字未按規則處理;8、不合理使用不同字型;9、美式與英式英語交互使用;10、引述和文獻未按規則處理。 嚴震生還提問到,若一本中文論文,可以同時裏頭並用簡、繁體字嗎?米其林餐廳的菜單,若把法文的「魚」錯拼成poison(毒藥,法文為poisson),可以接受嗎?他也舉例,連今年金馬獎國片《夕霧花園》,因為劇情不符事實(刺青完不能去泡澡),錯失重要獎項;他還指出,出版社有可能出版內容吸引人,但經三校後仍錯字連篇的暢銷書嗎? 嚴震生說,公務員若是送公文有很多手改部分��可以相信它是真的公文嗎?法院有罪判決若有很多錯字,仍具效力嗎?論文若有很高明的論述,但格式不符或相當混亂,學術期刊會刊登嗎?他又指出,「碩博士生論文格式要求原為基本,但有了蔡博士的論文後,將很難再有要求。」 嚴震生還表示,英國博士學位,特別是倫敦政經學院的學位因這事件受到質疑,對其他的學位擁有者不公平。最後嚴問到,國家圖書館為何能夠接受一本問題很多的論文,還在每頁加上浮水印? 公聽會上還邀請到因論文事件被告的媒體人彭文正、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以及教育部、科技部、政大等公務單位負責人,中州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歐崇敬也出席。 對於民進黨批評這場公聽會是私設刑堂的說法,主持公聽會的陳學聖表示,這樣說對召委是污辱,公聽會也絕對是公開直播,陳學聖也表示,民進黨應該要勇於參加,不要作缺席的懦夫,包含先前為蔡英文辯護的像管碧玲、李俊俋、林靜儀等立委,若他們願意在公聽會結束前來,他都願意優先讓他們發言。 臺教育部門及臺灣總統辦公室此前分別於民國108年(2019年)7月19日、9月23日、12月5日、12月30日對外說明,且出示佐證檔,強調蔡英文博士論文、學位及升等著作等檔資料已查證屬實。但各界質疑聲浪始終未間斷。 民國109年(2020年)8月1日,175位華人博士連署提出論文案多項疑點,並在臺大校友會館舉行「蔡英文博士資格及學術倫理」記者會,要求蔡當局真實回應以服眾。 主持人郭書祥表示,「論文門」爭執了一段時間,期間倫敦政經學院和臺灣總統辦公室、臺教育部門不斷提出證明說蔡英文論文是真的、博士是真的、升等是真的;但是畢竟倫敦政經學院曾經有販賣學位給利比亞已故強人領袖格達費之子的「黑歷史」,而各方提出的種種疑問蔡當局也沒有給出清楚的回答。因此華人博士團秉持著知識份子良心,作出學術倫理之主要公開訴求及建言,包括下列四項: 第一、表達 175 位具有海內外博士資格的華人知識份子,在教育部門四度公告之後,華人博士團對蔡英文的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資格依舊是存疑的,留待司法去判別。 第二、教育部門針對蔡英文之升等論文保密等級為密,保密頂多十年,早就該解禁了,副教授升等論文並非高級機密等級,為何要保密到2049年?華人博士團強烈呼籲,懇請蔡英文以「總統令」責成教育部門,立即解密公開兩次升等之資料,以昭公信,另外可澄清蔡英文的學術生涯,因蔡學術報告已遭質疑有一魚多吃,違背學術倫理情事。 第三、呼籲臺外事部門應盡速公開,蔡英文1980-1985年六年的出入境資料,證明蔡英文的確在那段時間之內,有全時間在英國倫敦就學?抑或1983-1984年蔡已回臺,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指導碩士生?在報章發表文章,參與臺灣會議? 第四、呼籲教育部門針對蔡英文在政治大學,東吳大學之碩博士論文指導作業進行調查,厘清是否依教育部門法規?為何教育部門資料中,蔡英文指導之簡燕子碩士論文是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1984年畢業?但實際簡燕子是在1990年9月入學,1992年6月完成碩士論文及口試!中間差距達八年!中間有否身份學歷不實之違法情事? 至此,「論文門」愈演愈烈。 時隔一段時間,林環牆等人調查取得新進展,再曝出重大證據,並稱即將真相大白。 民國110年(2021年)9月9日,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等人,以臺北、英國、美國三地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蔡英文論文門最終審判」記者會,悉數列出了「八大鐵證」,證明蔡英文根本沒有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14日取得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法學博士學位。「鐵證」包括:民國73年(1984年)履歷表上博士論文題目竟截然不同;民國104年(2015年)補發博士證書是二度變造的贗品;認證博士學位的神秘甘乃迪檔是偽造文書;倫敦大學規定畢業前應繳交3本論文,但無一存在;唯獨蔡英文不在IALS法學論文的連續編號裏;從未有外部口試官員繳回蔡英文博士論文的紀錄;從未有蔡英文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繳回博士論文的紀錄;總圖書館與IALS從未有蔡英文繳交博士論文的紀錄。
◎林環牆 民國108年(2019年)至今,賀德芬、林環牆、彭文正一直鍥而不捨地追查蔡英文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論文與學位,並引發多起官司,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陸續因蔡英文「論文門」事件成為被告,也製造了「臺當局領導人狀告學者」的典型案例。 臺北記者會由賀德芬在臺立法機構群賢樓主持,賀德芬曝光蔡英文當年以「沒有博士論文正本、沒有學位證書正本、沒有系院校三級審查投票」的「三無」身份,直接進臺灣政治大學當客座副教授。賀德芬稱,她在比對蔡英文倫敦政經學院的學生學籍卡後發現,蔡英文民國71年(1982年)申請休學後無複學紀錄,竟然能在短短不到一年就完成論文,民國73年(1984年)拿到博士學位,「真是令人驚奇的學術歷程」。 彭文正說,兩年多的調查證明了「蔡英文的合格博士論文根本就從未完成,也因此才一直提不出法學博士證書的原始檔」,反而借由體制力量偽造檔、違法亂紀、欺騙臺灣。蔡英文長期謊報博士學歷從事教職、參與島內選舉乃至於因而取得臺灣總統權位,「她的整個發跡過程,對臺灣人民而言是傷害了機會均等與社會分配正義、玷污了學術倫理、踐踏法律公平、藐視道德正義」。彭文正、賀德芬和林環牆三人呼籲蔡英文履行自己的職責,將論文真相公諸於世。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則指蔡英文涉及三個層面的嚴重問題,第一個層面是在法律上涉嫌貪污罪和誣告罪,因為蔡英文用假的博士學位騙取職稱、高薪,因為蔡英文誣告並通緝彭文正。第二層面是在道德層面變成了最惡劣的負面影響。第三個層面是政治層面上欺騙了全社會。 對於彭文正等人的指控,蔡辦發言人張惇涵聲稱,已「不厭其煩」重申,對於蔡英文的博士學位,只有求證校方倫敦政經學院是唯一且正確的管道。而蔡英文的博士學位,校方已公開證實過「蔡博士確實於1984年取得法律博士學位」,他還呼籲社會各界「勿受錯假訊息所誤導,也勿以訛傳訛」。 民國108年(2019年)起,「論文門」在網路上持續發酵至今,遮羞布即將被掀開。何以見得呢,首先來科普一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創立於1895年,是英國久負盛名的世界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LSE在社科學術界、金融界和政商界享有口碑。截止民國105年(2016年),LSE的校友及教員之中包括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政府或國家元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
◎倫敦政經學院 倫敦政經學院曾被查出「賣學位」一事,「你給錢,就給你博士學位」。當時的學院主任引咎辭職,成為西方學術界的醜聞。英國《衛報》曾就此做過專題報導。 民國108年(2019年)LSE校方曾發了個聲明,為蔡英文的博士學位背書,但一直沒有拿出關鍵性證據,特別是一直拿不出當年蔡英文的畢業論文因此備受質疑。 之前,因為蔡英文被揭「論文門」,蔡英文惱羞成怒。美國記者Michael Richardson要求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ICO)公開蔡英文答辯的相關材料,結果被拒。 因此,美國記者將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起訴到了英國行政法院,法院則判處美國記者勝訴,即責令該英國資訊公開辦公室敦促校方公開答辯委員名單和答辯報告。 結果活生生被打臉了! 民國110年(2021年)11月26日,英國資訊公開專員辦公室回應稱「倫敦經政學院校方否認持有蔡英文的答辯委員的名單和答辯報告」。 民國111年(2022年)1月16日,知名學者林環牆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他已經收到了倫敦大學「資料保護暨資訊法遵」的新任主管米爾威勒女士的回復,她在郵件中明確表示,倫敦大學「本身沒有LSE所持有的有關蔡英文的任何資訊」。 倫敦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兩方的回復都已經否認了蔡英文論文的存在,蔡英文方卻依舊保持了沉默。
民國111年(2022年)2月3日,一則有關倫敦大學回應蔡英文學歷質疑的聲明,又再次將此事掀到了大眾面前。 中國臺灣網報導指出,英國倫敦大學日前在官網發佈聲明稱:「現任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博士,經兩位考官確認論文之提交和檢核,於民國73年(1984年)2月取得博士學位,雖然尚不清楚圖書館是如何保存論文影本的,但這跟蔡的學位無關,該博士學位已被正確授予」。 讓人意外的是,或許是倫敦大學的聲明給了蔡英文底氣,在此次林環牆等人再次進行公開質疑後,蔡英文辦公室也破天荒的做出了回應。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表示:「真的假不了,蔡英文辦公室及倫敦大學校方已多次證明蔡英文儘管嚴謹程式取得了博士學位。」 但是彭文正指出,2月3日下午15:45(倫敦時間2月3日上午07:45),倫敦大學突然發佈了一份沒有署名、無發文單位的聲明「倫敦大學:蔡英文博士的學位是正確授予」,聲稱蔡論文副本尚不清楚是否在圖書館,但博士學位是真的。而臺灣最大社群媒體PTT的發文時間是中午12:00 (倫敦時間2月3日清晨04:00),鑒於兩篇聲明內容一樣,顯而易見是公關稿,也就是說PTT竟然比倫敦大學早一步發出了那篇聲明!彭文正質疑,「這不是太神奇了嗎」?他同時表示,不懷疑這事件有人在背後操作。 林環牆根據此前消息分析稱,蔡英文的博士假文憑倫敦政經學院內部一撮人在裏應外合,不僅提供造假的檔,還配合蔡英文做掩飾詐騙博士學歷的跨海串供。 英國的學校如此大膽,可想而知蔡英文在其中是費了功夫「周旋」的。但是假的真不了,英國學院敢造假給臺灣出具公文證明,但卻不敢在英國法院面前「做戲」,一番佐證、盤問下,最終說了實話,因為不說實話就是犯法。 蔡英文具體如何串通和造假咱們先不說,單就蔡英文把自己論文設為「最高機密」這一點,就夠意味深長了。 可想而知,蔡英文為了拿到這個「假博士學位」在背後暗箱操作了多少事情。不過,蔡英文憑藉這個「博士學位」,可謂是走了不少捷徑,比如在政大當老師,甚至升任教授等。這些最終成為了蔡英文政壇平步青雲的墊腳石。 目前,論文門事件遠沒落幕,蔡英文並沒有安全過關,此事帶給臺灣的負面形象影響深遠。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李立指出,一方面,論文門事件涉及蔡英文誠信問題。她的處置態度讓她的信用在很多臺灣民眾眼中全毀。另一方面,蔡英文對「論文門事件」的處理反映了她的失能。她採取歹戲拖棚的方式,讓自己深陷泥淖。蹊蹺的是,這次蔡英文論文門事件是從綠營內部引爆的,可以看到包括「時代力量」、呂秀蓮等在內的深綠勢力揪住論文門不放,可能很大程度上是綠營內部政治分贓不均而爆發的。 論文造假讓人們刷新三觀,證明再多的政治煙霧彈也不能掩蓋真相。另外號稱一個半博士的論文,沒有出版,也不公開,不讓人輕易接觸,學術論文研究的終極目的何在,不應為人類學術的邁進有所貢獻嗎?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思考了。 種什麼花,結什麼果。就因為學生時代不用心讀書,以至於後來從政後頻頻在公開場合寫錯字,例如拼錯「泰國」的英文,在參加活動時的「點亮臺灣」四字大作中寫錯三個字等等。因此,對於她幾年前在接任「文化總會」會長時,島內輿論對此並不看好。有人嘲諷,一個這麼不認同中華文化的人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真是可笑;還有人說:「文化總會」就要變成「文盲總會」了。
0 notes
peutb1 · 9 months
Text
「論文門」「學歷門」案風波----學術不端屢遭披露《蔡英文秘史》下載地址:https://zenodo.org/records/10450173
民國67年(1978年),蔡英文好不容易本科畢業,本以為從此可以告別考試,沒想到蔡潔生又包辦了一回,要求她漂洋過海到美國讀研,繼續攻讀法學碩士。
當時,高昂的海外留學費用,讓眾多優秀學子望而卻步,然而,這一切,對於蔡英文的「巨富」家庭都是小菜一碟。
別人都在愁著畢業後的生計,蔡英文已經在對去美國還是歐洲挑挑揀揀。
在當時蔡潔生所處的圈子裏,孩子的教育和學歷是炫耀的資本,雖然蔡英文很不情願,但當時已經是「司法院」院長的戴炎輝連康奈爾大學的推薦信都給她準備好了,她不得不從。
至此,她既是陳水扁的臺大同系學妹,又是李登輝的康奈爾校友。
這裏還要快速科普一下美國的司法教育體系,美國的大學本科是沒有法律專業的,要想學法律做律師,就要在讀完其他專業的本科之後通過LSAT考試,念完三年JD(Juris Doctor)再考律師執照,難度非常大。
而針對海外已經有了基礎法學教育的學生,美國大學裏還有一種LLM(Master of Law)課程,只需要有託福成績,讀一年就能拿到碩士學位,但由於LLM大多是學校的創收專案,含金量遠遠不及JD,因此早期美國律所很少會錄用LLM的學生,即使用了,薪水比起JD來也少很多。
蔡潔生對這些當然是一竅不通,以為只要是康奈爾畢業出來都差不多,但蔡英文討厭讀書,當然選擇LLM課程,而且為了不寫論文,特意選了傳統法方向,只要湊夠學分就能畢業,可是即便這樣,蔡英文上起學來依然非常費勁,為期一年的LLM課程,居然連學分都沒修滿。
為了補足學分拿到學位,蔡英文不得不重新複讀了一年,最後才順利畢業,如此丟人的事情蔡同學當然諱莫如深,於是她在自傳裏面,針對這多出來的一年,對外的說法又變成考美國律師執照了。據外界傳聞,她的碩士論文也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拼湊完成。
正所謂一個謊言需要一百個謊言來圓,事實的真相是,蔡英文連續6年參加了美國律師執照考試,卻都沒有考上,以下這張是在紐約州司法網站上查詢的結果,上面清晰顯示蔡英文的執照一直到1987年才最終拿到,蔡同學可真是謊話連篇。
蔡英文康奈爾複讀畢業之後,蔡潔生才終於搞清楚這個碩士有多大水分,他非常生氣,要求蔡英文繼續讀書,必須拿一個像樣的學位回來。
後來,蔡英文又被迫踏上了讀博之路。能讓考中學都困難的學渣女兒一路水到碩士學歷,蔡家當然有辦法幫助蔡英文「免學升博」。
根據蔡英文自己公開的履歷介紹,她自民國71年(1982年)起就讀於著名的倫敦政經學院,兩年後即在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大法學學士、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28歲回到臺灣,成為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而後又任東吳大學法律系任副教授、教授,然後又轉回臺灣政大出任國貿系教授,並受聘為臺經濟部門國際經濟組織首席法律顧問。
乍一看,蔡英文學歷「十分漂亮」。但從以上種種學習經歷來看,實則與網路上的「學霸才女」美譽大相徑庭。
民國73年(1984年)蔡英文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學位。而後得以進入大學任教,後又轉戰政壇,一路高升,最終在民國105年(2016年)當選臺灣總統。也是在民國105年(2016年),有人舉報蔡英文學術、學歷造假,然而卻不了了之。風過留聲,雁過留痕。時隔3年後的民國108年(2019年),關於蔡英文學術上的不端行為再次被媒體披露,其博士論文造假話題開始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島內質疑聲不斷升高。
據網路公開資料,有律師指出蔡英文民國72年(1983年)數篇論文作者介紹為「博士」,然而蔡於民國73年(1984年)才畢業,還未畢業就已寫完副教授升等論文。為一探虛實,該律師還派曾派人去圖書館閱覽蔡英文的數篇副教授升等論文,但收錄該期刊論文的《政大法學評論》已無影蹤。據稱,蔡英文在民國72年(1983年)6月《國際貿易中國內市場之保護-GATT第十九條》以及同年12月《國際貿易法數原則在經濟結構轉型及蕭條期之運用及演變》等2篇論文的引用部分「作者介紹」中,卻寫著「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但諷刺的是倫敦政經學院提供的畢業證書影本,蔡英文卻是在民國73年(1984年)3月才畢業。對此,有人在網路論壇發文諷刺,「是的,蔡英文還沒畢業,就寫完了她的副教授升等論文併發表,真神人也!」
事出反常,這裏有必要提起事件發展中的幾個關時間點和關鍵性人物,以釋疑雲。
此前蔡英文在蔡潔生的安排下認了一個乾媽,名叫辜嚴倬雲,辜嚴倬雲是辜振甫的老婆,當時掌管著臺灣婦聯會,婦聯會是宋美齡創辦的女人幫,裏面全是國民黨高官的女眷。
這一年辜嚴倬雲幫蔡家行了兩個方便,先是把剛剛在美國念完博士的蔡英文的姐姐蔡英玲安排進了婦聯會,擔任副秘書長,然後給蔡英文批了一筆宋美齡獎學金,把她送去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為了幫助妹妹快速拿到學位,蔡英玲安排蔡英文就讀MPhil課程,通俗來說就是一個碩博連讀,21個月的碩士課程到期後提交一篇論文,如果導師考評覺得不錯可以直接跳入博士階段,學業完成後拿到博士學位,如果沒有通過資格考核也沒關係,最差也可以拿到研究型碩士學位。
以下這張是蔡英文在倫敦政經的學籍表,大家可以看到最下方有一行神奇的備註:
這行小字的意思是,在民國71年(1982年)10月的時候,蔡英文因為經濟困難(financial difficulties)退出了課程(Withdraw from course)。
以蔡家的財力,蔡英文在英國當然不可能經濟困難,很明顯,這是蔡英文的碩士課程結束拿到MPhil學位後,自己不想繼續讀博,於是找了這樣一個理由自己主動退出了,她已經受夠了無休止的讀書考試寫論文的痛苦生活,再也不想受父親擺佈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蔡英文電話不接郵件不回,好像人間蒸發一般,最終還是姐姐蔡英玲和她取得了聯繫,此時的蔡英文已經拿到了去新加坡大學當講師的offer,準備一個人搬去新加坡生活。
蔡潔生知情後非常緊張,發動家人一起勸她回家,他向蔡英文保證不再逼她讀書,並提出可以把她安排進臺灣的大學當教授,蔡英文這才回心轉意。
民國72年(1983年)初,蔡英文回到臺灣,蔡潔生找到馮滬祥幫忙,給政治大學寫了條子,政大在臺灣相當於國民黨黨校,馮滬祥是當時蔣經國的秘書,他的條子自然管用,沒過多久,蔡英文就去政大報道了。(這張委託優先錄用蔡英文的條子現在還能在政大網上查詢到存檔記錄,然而只能看到標題)
可是問題來了,根據臺大規定,要想成為副教授,必須要有博士學歷,可是此前蔡英文不想讀書主動退出了碩博連讀課程,只拿到了碩士學位,連博士資格面試都沒參加,蔡英文能夠立刻被聘為客座副教授,顯然是政大內部動用了手段,幫她篡改了博士履歷。
在此之後,蔡英文頂著假博士的頭銜在政大期刊上發表了幾篇論文,很快又被提升為正教授,升等速度之快,在臺灣教育史上絕對都排得上號。
再往後,蔡英文又以教授身份,通過檢複特批的方式獲得了臺灣的律師證,並沒有參加考試,而當時主管檢複的「考試院」院長,就是第一屆屏東旅北同鄉會的創會成員,幫蔡潔生打下手的同鄉會總幹事伍錦霖。
如果說蔡英文只是老老實實在大學當老師,或許這些背後的交易一輩子也不會有人在乎,怎料多年以後蔡英文稀裏糊塗成了民進黨主席,又當選了臺灣總統,樹大招風,自然就躲不掉被人挖墳的命運。
據公開資料顯示,蔡英文民國73年(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其博士論文題為《不公平貿易行為與保障行動》,蔡稱該論文在當時獲得了專家教授們很高的讚譽,並稱可以抵得上「一個半博士」。不過,臺灣學者和媒體人對此提出了幾點關鍵的質疑,並經多方調查求證後,直指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特別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臺裔學者林環牆曾前往英國進行了歷時三個月的調查,期間查閱倫敦政經學院相關檔案和圖書館資料,訪問和聯絡當事人等,並撰寫了一份報告。
蔡英文涉嫌論文和學歷造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島內網路上一度鬧得沸沸揚揚,我們大體上回顧一下事件發展始末。
早在民國108年(2019年)6月,綠營名嘴曹長青公然在社交媒體上質疑民進黨當局主席蔡英文的博士學位造假。彼時其宣稱蔡英文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博士論文在英國的論文彙集中心憑空消失不見,無法查詢,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表示即使經過多方的努力,蔡英文的博士論文還是無法查詢到。曹長青強調到:尤其重要的是,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在倫敦大學圖書館、以及論文本該出現,本會出現的地方,都沒有出現。而倫敦政經學院此前又有賣學位的先例,因此從種種跡象來看,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和博士學歷,極有可能是假的。
昔日曹長青搬出證據,表示自己認為蔡英文的學歷、論文造假後,蔡英文很快就被推到了輿論的高峰。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出面站隊,林環牆等人公然要求蔡英文做出回應,蔡英文也在一時間遭遇了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
0 notes